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四卷) 2000/4/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294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十首:
【佛以方便随类音,为众说法令欢喜,其音清雅众所悦,普行闻此心欣悟。】
普行大音龙王,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是「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我们现在看他的赞颂,知道他所学习的法门,从这个法门里面修行证果,成就无上道。《华严经》给我们的启示很大很多,往后重复的地方是有许许多多次,以不同的人物来代表。这里面有很深的意义,让我们体会到,不仅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而且显示出门门互相融摄,任何一门都圆满含摄无量无边的法门,这在其他经典里面看不到。让我们真正能够领会到,虚空法界万事万物、一切众生确实是一体,而且是息息相关,彼此的关系无比的亲密,这也是在其他经典里面不容易见到的。
我们在此地看普行龙王,他偈颂里面第一句是说,『佛以方便随类音』。我们跟长行合起来看就体会到,龙王是如来的化身,正是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应以龙王身而得度者,如来就现龙王身而为说法。这个龙王是如来的化身,不是真正的龙,真正的龙是畜生道。所以在第一句我们就看到了,「佛以方便随类音」,诸佛如来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这一点我们要明了,而且要学习。
上一次,我们参加「回教传道协会」的一个法会,那一天茗山老和尚也参加了。坐在我旁边的,面孔很熟,他穿的是回教的服装,戴了回教的帽子,那一天你们同学也应该看到,胡须很长的,他临走的时候跟我打招呼。以后坐在我旁边,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他是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奇怪!美国驻新加坡的大使,为什么穿一套回教的服装来参加这个宴会?他们就懂得方便随类。茗山老和尚听到之后,点头,很感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进入回教的地方,穿回教的服装,诸佛如来如是,我们现在还不行,好像还很不习惯。真的要能够达到,真正实现到社会的祥和,世界和平,要有亲切的行动来表达。这在佛法里面,就是属於四摄法里面的「同事摄」。美国大使没有学过四摄法,但是他的表现,他做到了;跟这些回教的弟兄们表现得那么亲热,那么样的亲切,这是《华严》的精神,《华严》的教学。我们今天跟不同的族群往来,不同的宗教往来,实际上就是落实大方广佛华严,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佛入龙这一类,他就现龙身;下面夜叉这一类,佛就现夜叉身。我们不会变现,不能现他们身,但是我们可以穿他的服装,这也类似。下个月七号印度教要请我,他们大概也有个聚会,我们要认真学习。
「方便」就是权巧方便,善巧方便,这个范围就广了,太广太广了。「随类音」,虚空法界众生的族类无量无边,《华严经》里面不过是略举。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经是《华严经》的略本,连下本《华严》是十万颂、四十品,传到中国来的只有原经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连下本全部都没有见到,只见到一半,中文翻译的。但是《华严经》在世界上失传了,原本已经不可得了,所以保存最完整的是中文的译本。这八十卷《华严》跟四十卷合起来,除掉当中重复的部分,总共九十九卷,这是现在中文版本里面保存得最完整的。如果我们能看到大本,那可能就说得更详细了。
大本,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那是佛说的《大方广佛华严》。这个分量搬到我们地球上来,我们这个地球容纳不下,所以龙树菩萨只有把下本传送在我们世间。下本是什么东西?大概就像我们中国《四库全书》目录提要,是这种性质;是《华严》的目录提要,分量已经就这样多,内容已经就如此的深广。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实实在在讲整部《华严经》,都出不了普贤菩萨的十愿,十愿是整个《华严》的纲领,全经也就是这十个纲目详细的说明介绍而已。在此地我们就会想到,普贤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我们一定要做。
「方便随类音」,就是懂得要随喜、要恒顺,无论是顺境或者是逆境,是善缘或者是恶缘,都要懂得随顺。但是随顺里面一定是高度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随顺。我们今天能不能随顺?不能,没有智慧。《华严》修学的对象是什么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不是普通人。昨天茗山老法师,在此地开讲《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老法师提到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方法,古观音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观世音菩萨修行证果的法门。可是从闻思修,闻思修是三慧:闻慧、思慧、修慧,什么人修的?法身大士修的,不是普通人。
三慧,慧是什么?慧是戒定慧之慧;换句话说,你要是不能够持戒得定,修定开慧,智慧开了,这个智慧起用就是闻思修。所以三慧的基础是三学,三学没有成就,哪里来的三慧?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楞严》是有相当的深度,二十五位菩萨将他们自己修行的经过报告之后,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接著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清净明诲」。「清净明诲」说什么?教我们持戒,内容就是说四重戒:杀、盗、淫、妄。这才为我们叙述因戒得定,那个定是大定,首楞严大定;因定开慧,智慧才能现前。修观音的法门,这就不难,真的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地方一开端就跟我们说,「佛以方便随类音」。这个佛,我们依天台家把他降到最低的水平,圆教初住菩萨。这个果位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破一品,所以他超越十法界,住一真法界。这样的人天台家称为「分证即佛」,就是分证位的佛;虽然不是究竟佛,但是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他有智慧,有能力,他能够随类化身,能随机说法。从这个地位往后都是用真心,不像我们,我们用妄心。诸位要晓得,十法界以内都是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虽然用妄心,这个妄心接近真心,天台家说之为相似位,「相似即佛」;是讲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
凡夫,六道凡夫里面最高的位次还不是相似,是「观行即佛」。观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功夫得力了,出不了三界,也就是出不了六道轮回。功夫得力了,能做到观行位,在六道里面他将来到哪里去?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这是观行位。功夫不得力的,持戒修福,功夫不得力的,果位在人、天两道,这个天道是欲界天。所以要到观行位,你才能够到色界天上面两界;相似就出了六道,不能出十法界。天台大师说成六个阶段,六即佛。
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然后选择法门。我们今天充其量只能够达到观行位,相似位我们做不到,怎么知道做不到?相似位要断见思烦恼,我们自己冷静的想想,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走这个路子,难!换句话说,六道轮回出不去。诸佛如来慈悲到极处,知道我们众生的根性,大开方便之门;阿弥陀佛在西方给我们建筑极乐世界,这是大开方便之门,不必到相似位,有观行位就能往生。所以西方世界的殊胜,决不是殊胜在上面二土:实报土、方便土,不是这个,殊胜在凡圣同居土。它的上二土跟其他诸佛世界,说老实话,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迥异於诸佛刹土里面,就是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的人,在任何佛刹里面都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极乐世界超越了,这是不可思议,这叫难信之法。见思烦恼没有断,功夫得力是什么?见思烦恼伏住了,确实没断,但是把它压住,它不起作用。有这种功夫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其他经典里面没有的,其他诸佛刹土里头也没有这个事情,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由此可知,此地「佛以方便随类音」,『为众说法令欢喜』,说什么法?就说这个法。这个法才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为什么?我们得度了,我们有救了。说其他任何法门,我们的欢喜心都生不起来,为什么?好是好,我们做不到,这个要懂得。
楞严会上二十五位菩萨,这是出来代表,代表佛法里面的无量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纳为二十五大类。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了不少法门,我们讲到现在还是头一品,「世主妙严品」才讲一半,还没讲完,我们已经看到几十种法门。我们可以学,实在讲学到相似都不容易,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还是念佛法门。所以二十五圆通把无量法门归纳为十八界、七大,总超越不了,六根、六尘、六识,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用二十五位菩萨来代表。能够普度一切众生的,成就一切众生的,还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还是靠这个。所以在楞严会上特别法门是两个,不是一个,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
大势至法门能够普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观世音菩萨这个法门对娑婆世界很契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文殊菩萨讲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今天所修的,就是观音跟势至这两个法门合在一起。我们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观音法门,以音声为教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大势至的法门。我们禀承这个教诲,一生成就。一定要记住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原则,「净念相继」。什么叫「净」?你夹杂就不净,不可以夹杂。不但是世法不可以夹杂,佛法也不能夹杂。
过去祖师大德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莲池大师年轻的时候,也是涉猎宗教(宗是禅宗,教是教下),广学多闻。到晚年之后,知道这个方法不容易得力,归心净土,专修专弘,不再夹杂了。所以他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放下了,教放下了;「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这是解门、行门统统放下。一切经里面只依一部《阿弥陀经》,行门里面只取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死心塌地一部经、四个字,一门深入,他成功了,上上品往生。这才叫做「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断,没有间断,决定成就。不可以搞太多,不可以搞太杂,世间法会破坏我们道心,佛法也不例外,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我早年学佛的时候,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跟我们同学们说,佛法可以救人,佛法也可以害人。有些同学听了很怀疑,佛法怎么可以害人?去问老师。李老师点头,没错,佛法是可以害人,法不契机就害人了。佛法就像是药一样,治病的,我们是病人,药都是救人的、都是好的,可是药要吃得不对症就害人了。法一定要契机,不契机,就有害了。佛说法是应机说法,但是佛当年说法的时候是应当时之机,不是在现在。三千年前、二千年前、一千年前众生的根性,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所以佛在入灭之前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就绝对大多数人的根性,佛给我们的忠告。佛家讲悬示,现在人讲预言,预先告诉你。
我们生在末法,想想自己的根性,戒能不能持?做不到;定能不能修?心是散乱的,盘腿面壁也在那里胡思乱想。戒、定不能成就,开慧就没有指望,哪有开慧的道理?今天人讲的智慧是佛家讲的世智辩聪,你听得多,你学得多,那不是智慧,只不过说是你的常识比较丰富而已。智慧决定从戒定里面生的,从清净心生的,心不清净决定没有智慧。换句话说,没有智慧就不能断烦恼,我们要转烦恼为菩提,转迷为悟,要靠智慧,你才能转得了。转恶为善是初级的,不需要靠智慧,但是转迷为悟一定要靠智慧,没有智慧是决定做不到的。
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很困难,不是我们能做到的,能够真正有这个认知、有这个觉悟,我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有真实智慧。放下万缘,他就得定,他戒定慧三学具足;不但戒定慧具足,闻思修三慧他也具足。只要有戒定慧,闻思修就起作用。戒定慧的「慧」是根本智,菩萨闻思修三慧是后得智,有根本智哪里没有后得智?所以我们只要顺从佛菩萨的教诲,《华严》天花乱坠说了这么一大堆,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好!境界不错!你想不想得到?想得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到最后还不是归到这里吗?这是《华严》的善巧方便。
我自己归心净土就是从《华严》入门的,从《华严经》里面才看出,原来如此。最初什么人劝我、教我,我都不相信,我在这里看到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都念佛求生净土,我才体会到这个法门真实,决不是虚假。所以千经万论最后统统都归净土,《华严》、《法华》如是,试问问大小乘的经教哪个不如是?仔细观察,原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确实善导大师讲得没错,「唯说弥陀本愿海」。横说竖说、深说浅说,那就是指的一切经,到最后统统归净土。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全部导归极乐,《楞严》也不例外。这是「为众说法令欢喜」。
『其音清雅众所悦』。这一句我们要特别留意,说的是什么?今天就是我们所讲的讲经说法的方法,这个要学。现在一般学校,学校的老师为什么一定要聘请师范学校毕业的?其他大学里头毕业的,有很多对於这些专门学识,比师范大学毕业的人要高明得多,为什么不请,一定要请师范学校毕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过「教育心理学」,他学过「教学法」,这一句就是讲教育心理跟教学法。你肚子里虽然有货,但是你没有表达的方法,这个亏就吃大了。我过去的老师周邦道先生,真有学问,真有道德,他没有表达的技巧。所以我们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说,可惜周老师(他也尊称他周老师),学问、道德、文章,写东西写得好,能写不能讲,讲不出来。现在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他看东西不如听,他一听能开悟,他看不会开悟,我们要适应众生的根性,要研究言语表达的方法。
往年我们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为我们编了两部书:一个是《讲演术》,讲演的方法;一个是《内典讲座之研究》,讲经的方法。这一句就是这两种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他编得好,我很佩服。我跟他学讲经,我几乎把这些书店里面关於讲演方法的书,我统统搜集了。我买了十几本,有很多很厚、分量很多,可是仔细一看之后,都比不上他,他那个小册子薄薄的不多,全部都说到了。很多很厚一大本,看完之后,内容没有李老师编的完整,只说到一部分,还欠缺一部分。我们对老师很佩服,他的东西确实言简意赅,话不多,文字不多,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完整,这才真正体会到人家的学问、见识之所在。
讲台讲演,懂得这些方法技巧的,纵然没有内容,别人听到也生欢喜心,如果有真实的内容,人家真得利益。所以我们要「为众说法令欢喜」,不能不讲求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居士林跟此地净宗学会发起办「弘法人才培训班」,我们培训班主要的功课就是讲演术跟教学法,跟讲经的方法。这两样东西,来修学这个课程,一个月就可以毕业了,课程就教完了。可是这两样东西要搬上台上来表演,要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可不简单!那要长期的训练,天天要在台上讲,天天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改正的标准就是这两个小册子,我们的表情、言语、动作、音声,符不符合这小册子里面所说的标准?所以要真正想学,那得一样一样天天检讨、天天改进,还得天天练习;否则的话,不能成功。要长时间,真正在讲台上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至少要十年。十年你还要认真干,不认真干十年也不行,认真的改进。不上讲台决定不能成功,讲台是重要训练的基础,而应用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是讲演。不是说讲台上是讲经,对一个人也是讲经,一句话、两句话统统是讲经,把所学的全都用上,这才能够令众生欢喜,这是广度众生。
这只是技术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弘法利生是不是就成功?不行。我对於技巧的看法并没有把它看得很重,我认为在整个弘法里面,这种技巧的比例至多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是什么?是你的真诚心。真诚能感动一切人物,上面跟一切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下面与一切众生也是感应道交,你要有真诚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实质上的内容,在弘法过程当中它要占百分之九十,讲演术跟讲经的方法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这是我们在学习里头要知道的。德行是第一,夫子教人言语第二,讲演术、讲经方法是属於言语,是在第二位,德行在第一,世出世间圣贤都这样教导我们。
由此可知,普行龙王他是从讲经说法这个法门修行证果的。讲经有好处,天天劝人为善,自己要不行善,那不叫打妄语骗人?天天劝别人,也就天天劝自己。劝的时间长了,劝得多了,自己不知不觉就转变了,这是讲经的好处多。我们如果要不听劝,决定就被人骗,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常常自己劝自己,讲经是自己劝自己,也劝别人,也劝自己。末后这一首:
【众生逼迫诸有中,业惑漂转无人救,佛以大悲令解脱,无热大龙能悟此。】
这是无热恼龙王,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以大悲普覆云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这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示现的,决定不是六道的众生。『众生逼迫诸有中』,「诸有」是指三界,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佛家叫「三有」。有什么?有了业因,你造业。你造业,你有业因,后面你就要受果报。佛为众生讲「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三世因果,「无明」、「行」是过去的因果,从「识」到「老死」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的因果。我们知道前因,就明白后果;知道现前的果报,也就能懂得过去造作的业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在十二因缘里面讲的「识」,「行」缘「识」,「识」缘「名色」,到「触」,这都属於果报,果上不能转,要从因跟缘上转。因跟缘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只有三个字「爱、取、有」。「爱」是惑、迷惑,惑业苦,「取」跟「有」是造业,你既然造业了,后面就有「老、死」,就有来一生的生老病死苦。所以佛在此地教我们怎么样出三界?这三条断掉一条,就脱离六道轮回。我们能不能对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佛家所说的依报正报,能不能放下?对於这些依正之报,一丝毫贪恋的念头都没有,你是从「爱」这里断掉的。这个高明,这是上智利根他能做得到,他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贪爱没办法断,迷在五欲六尘之中,贪图享受,执著在名闻利养之中,不晓得这些现象都是虚妄的。所以佛教给我们,常常念《般若经》上最重要的几句开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以断我们的贪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所有,不可得」,佛这些话说了几千遍、几万遍,这话是真话,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目的何在?「爱、取、有」永远断掉了。能够对於世出世间法没有一丝毫贪爱,你就不迷惑了。不取就是没有得失这个念头,一切法当中决定没有得失,得到没有欢喜心,失掉决定没有烦恼,得失是平等的,这是在「取」这里断掉了。「有」那个地方断,那是我们凡夫做不到的,圣人。诸佛如来示现在我们世间,为而不有,不有是什么?心里头不落痕迹、不落印象,这个多难!所以他没有六道轮回。
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示现在六道当中,跟我们一般人一样。中国人看小说,你看《济公传》,济公示现在世间,济公是真有这个人,《高僧传》上有,但是跟小说里写的不一样,小说里头讲的不可靠,看《高僧传》那是可靠的。《高僧传》里面,济公和尚的传记好像是有六卷,分量相当大,他那些神迹、事迹记载得很多。六卷要跟小说比,那分量还是差很多,小说不可靠。他是你看到好像他有「爱」,好像他有「取」,但是他没有「有」,他心里头不落痕迹、不落印象,这一条是非常非常困难!四摄法,他能够做到「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今天能够做到的,四摄法里头我们做前三条,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不敢做。那个人喜欢,「法师,今天我们一起跳舞去,好不好」?这不行!我们不敢跟他「同事」。济公和尚行,你要他跳舞,他会跟你一道去,我们这个做不到。我们讲四摄法,我是另外一个讲法,「同事」怎么说?我们共同在这个社会上生活,这个可以,这个范围讲得大,我们能讲;但是里面琐碎的有很多,我们还是没有办法跟人「同事」,这个我们要懂得。
一切众生,第一句就是讲堕落在六道轮回,很辛苦!『业惑漂转无人救』,「漂转」就是轮回的意思。为什么他会轮回?造业、迷惑。惑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所造作的则是善恶业,造善业得人天果报,造作恶业得三途果报,没人救!善恶的标准我们必须要很清楚,凡是自私自利的都是恶业,佛法的善恶标准从这儿定的。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业,自利就恶,利益众生是善。要讲到具体,具体就是五戒十善。十善里面的不杀生,不容易做到!你看到蚊虫蚂蚁,那个蚊子来叮你,你要不要杀它?很自然的一巴掌就把蚊子打死了,它不过是肚子饿,想在这儿吃一点东西,没有那么大的罪过。你要不肯布施,赶走就好了;你要肯布施、肯供养,那你就喂它一顿。不杀生在这些小地方去持,再小的动物它也是一条命,决定不能伤害。不但不能伤害,如果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们就错了。不得恼害一切众生,恼是叫他生烦恼。所以哪一条戒都很微细,都要细细的去研究讨论,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五戒十善,古人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教导,在《戒律全书》里面,《沙弥律仪》就说得很好,我们要多多的去学。佛在经典里面,《十善业道经》,这个经并不长,实在讲是佛法修学的根本。对於十善要很清楚、很明白,十善做到圆满,就成佛了。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常常有「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就是指十善业道。真正能受持十善业道,落实十善业道,这个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这个经不能不读,它是佛教的共同科目,基础的科目;换句话说,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都必须要学它。
世尊在《观经》上跟我们讲的「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就是《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就是这四句的注解,详细说明。印光大师没有用《十善业道经》,他老人家用的是《太上感应篇汇编》,这部书的内容也是这四句话的详细注解,深契现代人的根机,特别是中国人。我们学《感应篇汇编》是为什么?就是学「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学这个。一定要把它落实,这才是《弥陀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读经,听到佛说的话,我们有分,佛也叫著我们。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感应篇》、与十善业道相违背,我们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佛在经上所讲的没有我们在里头。我们怎样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怎么能够念佛往生?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那么清楚、那么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先要做善人,先要做好人,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得生净土。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达不到这个标准,你佛号念得再多、念得再好,还是「业惑漂转无人救」,这个事实我们要真清楚。
第三句是『佛以大悲令解脱』。最后谁来救我们?佛来救我们。佛来救我们,还是要我们自己救自己。佛用什么方法救我们?教导,佛教我们。我们听了佛的教诲要依教奉行,所以对佛的教诲要相信、要理解、要能做到。「信、解、行、证」这四个字里头,每一个字都包括其余三个字;如果你说我信,信了不解、不行、不证,你没有相信。「信」这个字的内容,就是里面你有解、有行、有证,你这个信才是真信。你说我有理解,解了你不相信,等於没有解;解了,做不到,也等於没有解;「解」里面,它的条件一定是有信、有行、有证。《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灾难频繁。外国宗教经论里面所讲的末日,我们看看现在的世道人心,对於他们所说的末日,我们有很深的感触。大众心行都离经叛道,哪里会有好的果报?我们是从业因果报上来观察,这个世间真的是「无人救」。所以我们才联合各个宗教,希望每个宗教里面的领导人、传教师,我们共同来提倡和平的教育,善导的教育;因为十善这个教学是每个宗教里头都有的,大家不相违背。哪一个宗教里头都讲十善,每个宗教里面都讲慈悲,我们佛法讲「慈悲」,他们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佛菩萨慈悲一切。
我们把别的暂时放下,极力的来推广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来推广十善业道。劝导社会大众断恶修善,从十恶回过头来依十善,社会就会安定,世界就有和平,众生才有幸福,天灾人祸可以化解、可以避免。这就是第三句的落实,「佛以大悲令解脱」。这也是佛家的善巧方便,我们要随顺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无热恼龙王是从这个地方悟入的,他修学这个法门,从这个法门里面证果的。这一大段我们就讲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十首:
【佛以方便随类音,为众说法令欢喜,其音清雅众所悦,普行闻此心欣悟。】
普行大音龙王,在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是「得示现一切平等悦意无碍音解脱门」。我们现在看他的赞颂,知道他所学习的法门,从这个法门里面修行证果,成就无上道。《华严经》给我们的启示很大很多,往后重复的地方是有许许多多次,以不同的人物来代表。这里面有很深的意义,让我们体会到,不仅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而且显示出门门互相融摄,任何一门都圆满含摄无量无边的法门,这在其他经典里面看不到。让我们真正能够领会到,虚空法界万事万物、一切众生确实是一体,而且是息息相关,彼此的关系无比的亲密,这也是在其他经典里面不容易见到的。
我们在此地看普行龙王,他偈颂里面第一句是说,『佛以方便随类音』。我们跟长行合起来看就体会到,龙王是如来的化身,正是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应以龙王身而得度者,如来就现龙王身而为说法。这个龙王是如来的化身,不是真正的龙,真正的龙是畜生道。所以在第一句我们就看到了,「佛以方便随类音」,诸佛如来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这一点我们要明了,而且要学习。
上一次,我们参加「回教传道协会」的一个法会,那一天茗山老和尚也参加了。坐在我旁边的,面孔很熟,他穿的是回教的服装,戴了回教的帽子,那一天你们同学也应该看到,胡须很长的,他临走的时候跟我打招呼。以后坐在我旁边,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他是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奇怪!美国驻新加坡的大使,为什么穿一套回教的服装来参加这个宴会?他们就懂得方便随类。茗山老和尚听到之后,点头,很感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进入回教的地方,穿回教的服装,诸佛如来如是,我们现在还不行,好像还很不习惯。真的要能够达到,真正实现到社会的祥和,世界和平,要有亲切的行动来表达。这在佛法里面,就是属於四摄法里面的「同事摄」。美国大使没有学过四摄法,但是他的表现,他做到了;跟这些回教的弟兄们表现得那么亲热,那么样的亲切,这是《华严》的精神,《华严》的教学。我们今天跟不同的族群往来,不同的宗教往来,实际上就是落实大方广佛华严,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佛入龙这一类,他就现龙身;下面夜叉这一类,佛就现夜叉身。我们不会变现,不能现他们身,但是我们可以穿他的服装,这也类似。下个月七号印度教要请我,他们大概也有个聚会,我们要认真学习。
「方便」就是权巧方便,善巧方便,这个范围就广了,太广太广了。「随类音」,虚空法界众生的族类无量无边,《华严经》里面不过是略举。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经是《华严经》的略本,连下本《华严》是十万颂、四十品,传到中国来的只有原经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连下本全部都没有见到,只见到一半,中文翻译的。但是《华严经》在世界上失传了,原本已经不可得了,所以保存最完整的是中文的译本。这八十卷《华严》跟四十卷合起来,除掉当中重复的部分,总共九十九卷,这是现在中文版本里面保存得最完整的。如果我们能看到大本,那可能就说得更详细了。
大本,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那是佛说的《大方广佛华严》。这个分量搬到我们地球上来,我们这个地球容纳不下,所以龙树菩萨只有把下本传送在我们世间。下本是什么东西?大概就像我们中国《四库全书》目录提要,是这种性质;是《华严》的目录提要,分量已经就这样多,内容已经就如此的深广。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实实在在讲整部《华严经》,都出不了普贤菩萨的十愿,十愿是整个《华严》的纲领,全经也就是这十个纲目详细的说明介绍而已。在此地我们就会想到,普贤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我们一定要做。
「方便随类音」,就是懂得要随喜、要恒顺,无论是顺境或者是逆境,是善缘或者是恶缘,都要懂得随顺。但是随顺里面一定是高度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才有能力随顺。我们今天能不能随顺?不能,没有智慧。《华严》修学的对象是什么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不是普通人。昨天茗山老法师,在此地开讲《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老法师提到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方法,古观音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观世音菩萨修行证果的法门。可是从闻思修,闻思修是三慧:闻慧、思慧、修慧,什么人修的?法身大士修的,不是普通人。
三慧,慧是什么?慧是戒定慧之慧;换句话说,你要是不能够持戒得定,修定开慧,智慧开了,这个智慧起用就是闻思修。所以三慧的基础是三学,三学没有成就,哪里来的三慧?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楞严》是有相当的深度,二十五位菩萨将他们自己修行的经过报告之后,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接著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清净明诲」。「清净明诲」说什么?教我们持戒,内容就是说四重戒:杀、盗、淫、妄。这才为我们叙述因戒得定,那个定是大定,首楞严大定;因定开慧,智慧才能现前。修观音的法门,这就不难,真的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地方一开端就跟我们说,「佛以方便随类音」。这个佛,我们依天台家把他降到最低的水平,圆教初住菩萨。这个果位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破一品,所以他超越十法界,住一真法界。这样的人天台家称为「分证即佛」,就是分证位的佛;虽然不是究竟佛,但是他是真佛,不是假佛,他有智慧,有能力,他能够随类化身,能随机说法。从这个地位往后都是用真心,不像我们,我们用妄心。诸位要晓得,十法界以内都是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虽然用妄心,这个妄心接近真心,天台家说之为相似位,「相似即佛」;是讲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
凡夫,六道凡夫里面最高的位次还不是相似,是「观行即佛」。观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功夫得力了,出不了三界,也就是出不了六道轮回。功夫得力了,能做到观行位,在六道里面他将来到哪里去?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这是观行位。功夫不得力的,持戒修福,功夫不得力的,果位在人、天两道,这个天道是欲界天。所以要到观行位,你才能够到色界天上面两界;相似就出了六道,不能出十法界。天台大师说成六个阶段,六即佛。
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然后选择法门。我们今天充其量只能够达到观行位,相似位我们做不到,怎么知道做不到?相似位要断见思烦恼,我们自己冷静的想想,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走这个路子,难!换句话说,六道轮回出不去。诸佛如来慈悲到极处,知道我们众生的根性,大开方便之门;阿弥陀佛在西方给我们建筑极乐世界,这是大开方便之门,不必到相似位,有观行位就能往生。所以西方世界的殊胜,决不是殊胜在上面二土:实报土、方便土,不是这个,殊胜在凡圣同居土。它的上二土跟其他诸佛世界,说老实话,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迥异於诸佛刹土里面,就是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的人,在任何佛刹里面都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极乐世界超越了,这是不可思议,这叫难信之法。见思烦恼没有断,功夫得力是什么?见思烦恼伏住了,确实没断,但是把它压住,它不起作用。有这种功夫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其他经典里面没有的,其他诸佛刹土里头也没有这个事情,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由此可知,此地「佛以方便随类音」,『为众说法令欢喜』,说什么法?就说这个法。这个法才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为什么?我们得度了,我们有救了。说其他任何法门,我们的欢喜心都生不起来,为什么?好是好,我们做不到,这个要懂得。
楞严会上二十五位菩萨,这是出来代表,代表佛法里面的无量法门,无量无边法门归纳为二十五大类。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了不少法门,我们讲到现在还是头一品,「世主妙严品」才讲一半,还没讲完,我们已经看到几十种法门。我们可以学,实在讲学到相似都不容易,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还是念佛法门。所以二十五圆通把无量法门归纳为十八界、七大,总超越不了,六根、六尘、六识,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用二十五位菩萨来代表。能够普度一切众生的,成就一切众生的,还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还是靠这个。所以在楞严会上特别法门是两个,不是一个,这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
大势至法门能够普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观世音菩萨这个法门对娑婆世界很契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文殊菩萨讲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今天所修的,就是观音跟势至这两个法门合在一起。我们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观音法门,以音声为教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大势至的法门。我们禀承这个教诲,一生成就。一定要记住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原则,「净念相继」。什么叫「净」?你夹杂就不净,不可以夹杂。不但是世法不可以夹杂,佛法也不能夹杂。
过去祖师大德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莲池大师年轻的时候,也是涉猎宗教(宗是禅宗,教是教下),广学多闻。到晚年之后,知道这个方法不容易得力,归心净土,专修专弘,不再夹杂了。所以他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放下了,教放下了;「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这是解门、行门统统放下。一切经里面只依一部《阿弥陀经》,行门里面只取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死心塌地一部经、四个字,一门深入,他成功了,上上品往生。这才叫做「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断,没有间断,决定成就。不可以搞太多,不可以搞太杂,世间法会破坏我们道心,佛法也不例外,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我早年学佛的时候,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跟我们同学们说,佛法可以救人,佛法也可以害人。有些同学听了很怀疑,佛法怎么可以害人?去问老师。李老师点头,没错,佛法是可以害人,法不契机就害人了。佛法就像是药一样,治病的,我们是病人,药都是救人的、都是好的,可是药要吃得不对症就害人了。法一定要契机,不契机,就有害了。佛说法是应机说法,但是佛当年说法的时候是应当时之机,不是在现在。三千年前、二千年前、一千年前众生的根性,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所以佛在入灭之前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就绝对大多数人的根性,佛给我们的忠告。佛家讲悬示,现在人讲预言,预先告诉你。
我们生在末法,想想自己的根性,戒能不能持?做不到;定能不能修?心是散乱的,盘腿面壁也在那里胡思乱想。戒、定不能成就,开慧就没有指望,哪有开慧的道理?今天人讲的智慧是佛家讲的世智辩聪,你听得多,你学得多,那不是智慧,只不过说是你的常识比较丰富而已。智慧决定从戒定里面生的,从清净心生的,心不清净决定没有智慧。换句话说,没有智慧就不能断烦恼,我们要转烦恼为菩提,转迷为悟,要靠智慧,你才能转得了。转恶为善是初级的,不需要靠智慧,但是转迷为悟一定要靠智慧,没有智慧是决定做不到的。
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很困难,不是我们能做到的,能够真正有这个认知、有这个觉悟,我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人有真实智慧。放下万缘,他就得定,他戒定慧三学具足;不但戒定慧具足,闻思修三慧他也具足。只要有戒定慧,闻思修就起作用。戒定慧的「慧」是根本智,菩萨闻思修三慧是后得智,有根本智哪里没有后得智?所以我们只要顺从佛菩萨的教诲,《华严》天花乱坠说了这么一大堆,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好!境界不错!你想不想得到?想得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到最后还不是归到这里吗?这是《华严》的善巧方便。
我自己归心净土就是从《华严》入门的,从《华严经》里面才看出,原来如此。最初什么人劝我、教我,我都不相信,我在这里看到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都念佛求生净土,我才体会到这个法门真实,决不是虚假。所以千经万论最后统统都归净土,《华严》、《法华》如是,试问问大小乘的经教哪个不如是?仔细观察,原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确实善导大师讲得没错,「唯说弥陀本愿海」。横说竖说、深说浅说,那就是指的一切经,到最后统统归净土。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全部导归极乐,《楞严》也不例外。这是「为众说法令欢喜」。
『其音清雅众所悦』。这一句我们要特别留意,说的是什么?今天就是我们所讲的讲经说法的方法,这个要学。现在一般学校,学校的老师为什么一定要聘请师范学校毕业的?其他大学里头毕业的,有很多对於这些专门学识,比师范大学毕业的人要高明得多,为什么不请,一定要请师范学校毕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过「教育心理学」,他学过「教学法」,这一句就是讲教育心理跟教学法。你肚子里虽然有货,但是你没有表达的方法,这个亏就吃大了。我过去的老师周邦道先生,真有学问,真有道德,他没有表达的技巧。所以我们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说,可惜周老师(他也尊称他周老师),学问、道德、文章,写东西写得好,能写不能讲,讲不出来。现在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他看东西不如听,他一听能开悟,他看不会开悟,我们要适应众生的根性,要研究言语表达的方法。
往年我们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他为我们编了两部书:一个是《讲演术》,讲演的方法;一个是《内典讲座之研究》,讲经的方法。这一句就是这两种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他编得好,我很佩服。我跟他学讲经,我几乎把这些书店里面关於讲演方法的书,我统统搜集了。我买了十几本,有很多很厚、分量很多,可是仔细一看之后,都比不上他,他那个小册子薄薄的不多,全部都说到了。很多很厚一大本,看完之后,内容没有李老师编的完整,只说到一部分,还欠缺一部分。我们对老师很佩服,他的东西确实言简意赅,话不多,文字不多,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完整,这才真正体会到人家的学问、见识之所在。
讲台讲演,懂得这些方法技巧的,纵然没有内容,别人听到也生欢喜心,如果有真实的内容,人家真得利益。所以我们要「为众说法令欢喜」,不能不讲求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居士林跟此地净宗学会发起办「弘法人才培训班」,我们培训班主要的功课就是讲演术跟教学法,跟讲经的方法。这两样东西,来修学这个课程,一个月就可以毕业了,课程就教完了。可是这两样东西要搬上台上来表演,要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可不简单!那要长期的训练,天天要在台上讲,天天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改正的标准就是这两个小册子,我们的表情、言语、动作、音声,符不符合这小册子里面所说的标准?所以要真正想学,那得一样一样天天检讨、天天改进,还得天天练习;否则的话,不能成功。要长时间,真正在讲台上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至少要十年。十年你还要认真干,不认真干十年也不行,认真的改进。不上讲台决定不能成功,讲台是重要训练的基础,而应用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是讲演。不是说讲台上是讲经,对一个人也是讲经,一句话、两句话统统是讲经,把所学的全都用上,这才能够令众生欢喜,这是广度众生。
这只是技术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弘法利生是不是就成功?不行。我对於技巧的看法并没有把它看得很重,我认为在整个弘法里面,这种技巧的比例至多只能占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是什么?是你的真诚心。真诚能感动一切人物,上面跟一切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下面与一切众生也是感应道交,你要有真诚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实质上的内容,在弘法过程当中它要占百分之九十,讲演术跟讲经的方法充其量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这是我们在学习里头要知道的。德行是第一,夫子教人言语第二,讲演术、讲经方法是属於言语,是在第二位,德行在第一,世出世间圣贤都这样教导我们。
由此可知,普行龙王他是从讲经说法这个法门修行证果的。讲经有好处,天天劝人为善,自己要不行善,那不叫打妄语骗人?天天劝别人,也就天天劝自己。劝的时间长了,劝得多了,自己不知不觉就转变了,这是讲经的好处多。我们如果要不听劝,决定就被人骗,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常常自己劝自己,讲经是自己劝自己,也劝别人,也劝自己。末后这一首:
【众生逼迫诸有中,业惑漂转无人救,佛以大悲令解脱,无热大龙能悟此。】
这是无热恼龙王,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以大悲普覆云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这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示现的,决定不是六道的众生。『众生逼迫诸有中』,「诸有」是指三界,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佛家叫「三有」。有什么?有了业因,你造业。你造业,你有业因,后面你就要受果报。佛为众生讲「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三世因果,「无明」、「行」是过去的因果,从「识」到「老死」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的因果。我们知道前因,就明白后果;知道现前的果报,也就能懂得过去造作的业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在十二因缘里面讲的「识」,「行」缘「识」,「识」缘「名色」,到「触」,这都属於果报,果上不能转,要从因跟缘上转。因跟缘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只有三个字「爱、取、有」。「爱」是惑、迷惑,惑业苦,「取」跟「有」是造业,你既然造业了,后面就有「老、死」,就有来一生的生老病死苦。所以佛在此地教我们怎么样出三界?这三条断掉一条,就脱离六道轮回。我们能不能对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佛家所说的依报正报,能不能放下?对於这些依正之报,一丝毫贪恋的念头都没有,你是从「爱」这里断掉的。这个高明,这是上智利根他能做得到,他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贪爱没办法断,迷在五欲六尘之中,贪图享受,执著在名闻利养之中,不晓得这些现象都是虚妄的。所以佛教给我们,常常念《般若经》上最重要的几句开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以断我们的贪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所有,不可得」,佛这些话说了几千遍、几万遍,这话是真话,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目的何在?「爱、取、有」永远断掉了。能够对於世出世间法没有一丝毫贪爱,你就不迷惑了。不取就是没有得失这个念头,一切法当中决定没有得失,得到没有欢喜心,失掉决定没有烦恼,得失是平等的,这是在「取」这里断掉了。「有」那个地方断,那是我们凡夫做不到的,圣人。诸佛如来示现在我们世间,为而不有,不有是什么?心里头不落痕迹、不落印象,这个多难!所以他没有六道轮回。
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示现在六道当中,跟我们一般人一样。中国人看小说,你看《济公传》,济公示现在世间,济公是真有这个人,《高僧传》上有,但是跟小说里写的不一样,小说里头讲的不可靠,看《高僧传》那是可靠的。《高僧传》里面,济公和尚的传记好像是有六卷,分量相当大,他那些神迹、事迹记载得很多。六卷要跟小说比,那分量还是差很多,小说不可靠。他是你看到好像他有「爱」,好像他有「取」,但是他没有「有」,他心里头不落痕迹、不落印象,这一条是非常非常困难!四摄法,他能够做到「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今天能够做到的,四摄法里头我们做前三条,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不敢做。那个人喜欢,「法师,今天我们一起跳舞去,好不好」?这不行!我们不敢跟他「同事」。济公和尚行,你要他跳舞,他会跟你一道去,我们这个做不到。我们讲四摄法,我是另外一个讲法,「同事」怎么说?我们共同在这个社会上生活,这个可以,这个范围讲得大,我们能讲;但是里面琐碎的有很多,我们还是没有办法跟人「同事」,这个我们要懂得。
一切众生,第一句就是讲堕落在六道轮回,很辛苦!『业惑漂转无人救』,「漂转」就是轮回的意思。为什么他会轮回?造业、迷惑。惑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所造作的则是善恶业,造善业得人天果报,造作恶业得三途果报,没人救!善恶的标准我们必须要很清楚,凡是自私自利的都是恶业,佛法的善恶标准从这儿定的。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业,自利就恶,利益众生是善。要讲到具体,具体就是五戒十善。十善里面的不杀生,不容易做到!你看到蚊虫蚂蚁,那个蚊子来叮你,你要不要杀它?很自然的一巴掌就把蚊子打死了,它不过是肚子饿,想在这儿吃一点东西,没有那么大的罪过。你要不肯布施,赶走就好了;你要肯布施、肯供养,那你就喂它一顿。不杀生在这些小地方去持,再小的动物它也是一条命,决定不能伤害。不但不能伤害,如果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们就错了。不得恼害一切众生,恼是叫他生烦恼。所以哪一条戒都很微细,都要细细的去研究讨论,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五戒十善,古人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教导,在《戒律全书》里面,《沙弥律仪》就说得很好,我们要多多的去学。佛在经典里面,《十善业道经》,这个经并不长,实在讲是佛法修学的根本。对於十善要很清楚、很明白,十善做到圆满,就成佛了。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常常有「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的标准就是指十善业道。真正能受持十善业道,落实十善业道,这个人才叫「善男子、善女人」。这个经不能不读,它是佛教的共同科目,基础的科目;换句话说,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都必须要学它。
世尊在《观经》上跟我们讲的「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就是《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就是这四句的注解,详细说明。印光大师没有用《十善业道经》,他老人家用的是《太上感应篇汇编》,这部书的内容也是这四句话的详细注解,深契现代人的根机,特别是中国人。我们学《感应篇汇编》是为什么?就是学「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学这个。一定要把它落实,这才是《弥陀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读经,听到佛说的话,我们有分,佛也叫著我们。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感应篇》、与十善业道相违背,我们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佛在经上所讲的没有我们在里头。我们怎样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怎么能够念佛往生?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得那么清楚、那么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先要做善人,先要做好人,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得生净土。如果我们的心行不善,达不到这个标准,你佛号念得再多、念得再好,还是「业惑漂转无人救」,这个事实我们要真清楚。
第三句是『佛以大悲令解脱』。最后谁来救我们?佛来救我们。佛来救我们,还是要我们自己救自己。佛用什么方法救我们?教导,佛教我们。我们听了佛的教诲要依教奉行,所以对佛的教诲要相信、要理解、要能做到。「信、解、行、证」这四个字里头,每一个字都包括其余三个字;如果你说我信,信了不解、不行、不证,你没有相信。「信」这个字的内容,就是里面你有解、有行、有证,你这个信才是真信。你说我有理解,解了你不相信,等於没有解;解了,做不到,也等於没有解;「解」里面,它的条件一定是有信、有行、有证。《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灾难频繁。外国宗教经论里面所讲的末日,我们看看现在的世道人心,对於他们所说的末日,我们有很深的感触。大众心行都离经叛道,哪里会有好的果报?我们是从业因果报上来观察,这个世间真的是「无人救」。所以我们才联合各个宗教,希望每个宗教里面的领导人、传教师,我们共同来提倡和平的教育,善导的教育;因为十善这个教学是每个宗教里头都有的,大家不相违背。哪一个宗教里头都讲十善,每个宗教里面都讲慈悲,我们佛法讲「慈悲」,他们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佛菩萨慈悲一切。
我们把别的暂时放下,极力的来推广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来推广十善业道。劝导社会大众断恶修善,从十恶回过头来依十善,社会就会安定,世界就有和平,众生才有幸福,天灾人祸可以化解、可以避免。这就是第三句的落实,「佛以大悲令解脱」。这也是佛家的善巧方便,我们要随顺这个时代众生的根机。无热恼龙王是从这个地方悟入的,他修学这个法门,从这个法门里面证果的。这一大段我们就讲到此地,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