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六八卷) 2000/2/24 香港 档名:12-017-0268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长行,第十句:
【广大面鸠盘茶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我们从他修学的法门就明显的体会到,这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如果不是诸佛如来、不是法身大士,他没有这个能力。六道里面,欲界天、色界天也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讲变化。诸位看过《西游记》,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七十二变是属於神足通。诸天有,鬼神也有,但是能力大小差别相当悬殊。能够『普现诸趣』,「诸趣」狭义的讲法是六道,广义的就是十法界,它的范围,「诸」这一个字,我们要明了这是华严法会,这个「诸」字决定是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一切众生之类,他都能够现身。就如同《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要不是法身大士以上,哪有这个能力?这是我们第一个认知、肯定,华严会上所有一切与会的大众,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
更重要的一个意思,让我们在此地省悟过来,我们现前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凡是能够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也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这个我们要明了;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凡是帮助我们堕落的,帮助我们起恶念、造恶业的,都是魔王变现的。魔跟佛的差别在哪里?不在外面,说老实话,外面六尘境界里面无佛亦无魔,佛跟魔是在我们的念头,我们一念觉,无有一法不是佛法,我们一念迷,《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魔法,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你真正省悟过来,明白了,你心地清净,智慧开朗,决定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外面的境界永远是清净的。再跟诸位说一句真实话,外面境界真正是一真法界,只要我们远离迷惑颠倒;什么是迷惑颠倒?妄想分别执著;远离妄想分别执著,外面境界原本是一真。我们在「广大面鸠盘茶王」,他得法当中要有很深的去体会,要晓得我们如何向他学习。
清凉大师在这里注解的只有十个字,十个字注得很好,他说「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这一句话过去的这些大德们能够体会得到,真的是高度智慧。现在一般普通人也不难体会得到,什么原因?借重近代高科技的发展,「无来去而流转」。我们今天卫星电视传播,网际网路传播,「无来去而流转」。现在人知道利用这些机械,利用电波,许多物理、化学的现象我们充分在利用,这些全都是物象、相分,诸位要知道,相分永远比不上称性,称性的神通那就不可思议,广大而无边际。称性,没有来去这个现象,为什么?自性遍虚空法界。所以宗门大德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就是性。这个意思就是讲,只要明心见性,所有一切物象,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全都明了、全都通达,一丝毫的迷惑都没有。「无寸土」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无寸土」是比喻极其微细的迷惑都没有了,都断除了,彻底明了通达。我们自己的能力也恢复,这个能力就是此地所说的「普现诸趣流转身」,清凉大师解释「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这个能力就现前了。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深深的去思惟、去体会,佛常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是平等的;既然我们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为什么今天我变成这个样子?如果往这个地方去反省,我们的惭愧心自然就生起来。惭愧是善心所,是回头的最初方便,人为什么不能回头?不知道惭愧,这个经典是处处启发我们生惭愧心。如来就是自性,我们自性本具无量智慧,今天智慧没有了,智慧到哪里去?智慧变成了妄想,智慧变成了分别。我们的德能变成了见思烦恼,我们的相好变成了六道轮回,如果不是佛跟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晓得这些事实的真相?
佛慈悲给我们说破,我们相不相信佛语?能相信佛说的话,这个人经上讲多生多劫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他相信。可是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不相信,特别是年轻人,你把佛法摆在面前他不看;一看那个书,他不看。我们从澳洲回到布里斯本,飞机的机长在客舱里面巡回,我们看到悟泓师送他一本书,他一看是佛书他不要,立刻就拒绝了,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人。然后我们送他一份多元文化的光碟,他行,他点头,他愿意接受。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他不是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因缘薄。我们一般常讲,他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现在在这个时代,占决定的大多数。而真正能够遇到佛法,生一念欢喜心的,凤毛麟角,所以这个世间才有灾难。
我们在经典上读到,古人语录里面也看到,在一个小村庄里面住上几百个人,如果其中有十个人能信佛,能受持三皈五戒,能奉行十善,这一个村庄就有福。一个小城有个七、八千人,其中能有一百个人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这个小城有福。这些说法都是以百分之一做比例,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肯修,九十九个人都沾光,都享这一个修行人的福报,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虽不知道,可是大多数对於这个修行人还是有恭敬心,欢喜赞叹。今天社会不一样,今天社会万分之一都找不到,你说这怎么得了!世界,外国人常讲世界末日,我们虽然不迷信,但是客观冷静的观察,这个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中国是最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这是在全世界很难找到像中国人这样重视教育的,特别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们展开中国古代的书籍,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是什么人,写成书流传后世,你去看看,都与人伦道德有关连,看不到与人伦道德脱节,这种言论看不到。与人伦道德脱节是现代,现代我们学西方,把自己老祖宗的教诲舍弃了,中国人才遭这么大的劫难。但是我们今天冷眼观察这个世间,我们也很安慰,我们能够觉察到中国有前途。即使是今天的台湾,造作罪业的人、不信因果的人很多,可是台湾真正在学佛的人,真正在依照佛陀教诲反省忏悔、改过自新的人,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国家来比较,人数是多的。这就是说灾难肯定有,但是它有前途,它还有这么多人在行善。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中国大陆,我们深信中国有前途,在这些年来,大陆上念佛的人愈来愈多。学佛的人多了,他们能够省思、能够回头,断恶修善,改过自新。
尤其是这些年来我所听到的,许许多多感应的事迹,不可思议。感应的事迹不应当宣传,为什么?现在社会大众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些是迷信。迷信,实在讲,太多了。但是真实的感应有,不是没有,那不是属於迷信,那是什么?大乘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给我们做证明。不思议解脱境界怎么来的?《华严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的。「普现诸趣流转身」,这个「身」意思非常广,诸位不要看到我们这个身体,那你就看错了,这个范围太窄小了。这个「身」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现象,现象范围就大了,就广了。能现树木花草身,能现山川形色身,让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些流变,这里讲的「流转」就是变化的意思,从这里面我们豁然大悟。这是诸佛如来示现,使我们的真诚、清净心相应。
我们修学,一定要知道我们修学的目的,我们修学的重点。修学的目的不是为个人,如果你修学的目的是为自己,你不能成就;为什么?我执不能突破,我为自己,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就是「我」这个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只要一切为我,修得再好,只能够修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我」没有了,才能出三界。「我」没有了,我们修行目的在哪里?修行目的是为众生,不是为我;我念佛不是为自己念,是为众生念。回向偈里面「普皆回向」,回向法界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这个样子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才能超越十法界。这是我们修行能不能脱离三界的一个关键,我们要懂得!
念念执著我,什么东西「我的」,「我的」是我所有,「我」、「我所」放不下,起心动念还为物所转,这个人修行很难成就。我们也曾经见到,他非常用功,「我」与「我所」没有放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怎样把这个关口突破?要学不为物转。世尊在楞严会上教导我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什么叫「不为物转」?用现代的话来说,不被环境所转,这个环境里面有物质环境、有人事环境。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这是无量劫的习气,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一不小心又随顺烦恼,麻烦在这里。
要怎么办我们才能转得过来?我自己的经验是天天读经,读经是亲近佛菩萨,听佛菩萨的教诲,改变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时间要长,要有恒心,要有耐心,绝不中断。我是因为这个方法慢慢才转过来,我知道很难,很不容易。我们周边多少好的同参道友,心地纯正,认真努力,可是依旧转不过来,你就知这个东西多难。譬如说,听说这个东西可以保养身体,心马上就动,就被转了,难!到什么时候听到,这个东西对身体有害,那个东西对身体有利,都如如不动,你就不为所转。所以不是个容易事情。
我们也非常幸运,也有福报,我们在新加坡遇到许哲居士,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她给我们做示范,她就是一个「不为物转」。你跟她讲这个东西好,可以保养身体,那个东西不好有害,她如如不动,她每天还是过她简单的生活,绝对不会受外面动摇。这是给我们做个好样子,这也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三转法轮里面讲的作证转。转法轮在佛法里面就是教学,三种教学方式,给我们提出证明。我们都是轻而易举的被外面境界所转,这是我们不能成就。认真努力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始终找不到原因之所在。其实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读经、听经的时候大意疏忽了,没有能把这些教诲落实,过分的重视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增长我执。佛跟我们讲破我执、破法执,我们天天守住我执、守住法执,天天增长我执、法执,这是怎么修行,功夫不得力,都不能成功。
佛法教我们开智慧,智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真实智慧里面不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妄想也没有。我们从广大面王所修学的这个法门,往深广处去体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同的国土,在我们现在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皆是诸佛菩萨「普现诸趣流转身」。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看出来,明白了,你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一视同仁,你就会平等看待,决定不会有歧视的念头产生,你会尊重一切众生。为什么?佛菩萨示现的。正是现在有一些觉悟的人,在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社会确实是多元的,虚空法界是多元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不是多元?要知道虚空法界没有单元的,单元不能存在。
我常常举例说,用我们最亲切的身体,我们身体就是多元的。这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由细胞组成器官,各个器官不相同,每一个器官都有它自己的功能,各个器官彼此互相配合,共同运作,这个身体才健康。有一个器官出了毛病,那个人就生病,体能就不正常;几个器官要是出毛病,不能运作,这个人寿命就没有了。所以从一个身体上来观察就是个多元的,人这个身体是虚空法界的浓缩,小大不二,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省悟过来。身体任何一个细胞、任何一根毛发,它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缺少它就不行,所以它受到平等的尊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特别是眼前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生活的众生,你才能发出真诚的爱心。这个爱心是什么?性德;这个爱心就是清凉在此地讲的「称性神通」,爱心能通一切人情世故。
今天的社会病了,得了严重的病,一家人都有矛盾,甚至於夫妻两个人都有矛盾,这还得了吗?矛盾从哪里来?不通。彼此用真诚心,毫无隐瞒的心,诚挚的爱心,这就通了;通了,问题解决,一家就和睦。所以有人问我,新加坡九大宗教为什么能合作?为什么我们佛教里面这许多出家人都不能合作?没有别的,就是神通它不通了,不通彼此不相往来,彼此互相争利,这就产生障碍,这就是病态。新加坡九大宗教现在为什么通?经常不断的往来,几乎每一个星期,九大宗教这些领导人都有机会见面,他就通了。我们佛教节日很多,我们的节日他们每一个宗教都来参加;他们的宗教节日也很多,他们的节日我们也去参加,就互相通了。每一个星期都见面,畅通无阻,这是健康的社会。
这个原理原则如何运用到社会各个阶层?「神通」这两个字重要!不但讲通,要神通才行。神通,诸位不要把它想成孙悟空七十二变,那你就想错了。通是通达,人与人之间通达,人与事通达,人与理通达,理事性相完全通达无碍,这个人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是什么?佛是与一切众生、一切性相、一切理事通达无碍的人,这个人我们称他作佛。不通就有毛病,我们一家人、一个团体的人,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不通。彼此见面都不讲真话,所谓是貌合神离,说得不好听,各怀鬼胎,这是不健康的。真正是一个健康的团体,团体人数不拘多少,上上下下一片真诚。一个家庭,家庭也如此,没有丝毫隐瞒,这样才能够密切配合。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过失就是在不通,不但恶的事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好的事情也不想让人知道,怕人学去了。所以归结到最后,念念都是为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到极处只有个人,连家庭、父子、兄弟、夫妻都不能相处,只知道个人利益,这还得了吗?这是病到了极处!
我们在经典上看,真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谁?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华严经》上大家看华藏世界,净土经上诸位看极乐世界,为什么佛菩萨世界那么美好?没有别的,就是贯通了。我们念佛求往生,我们常听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这个原因在哪里?念佛的人不肯舍弃自私自利,虽念佛也不能往生,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而已。你没有把「我」放下,没有把「我所」放下,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念念顾著「我」、「我所有的」,你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冲突,所以你去不了。西方世界的人,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没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所以他能往生,他没有障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要学习的。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学有成就,你要把自己的障碍去掉。障碍是在我们本身,佛菩萨再慈悲没有办法帮助我们,一定要舍是非人我,要舍贪瞋痴慢。
我常常劝勉同学们,我们要肯定自己,这个身体来到世间,这一生来干什么的?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来的,不是为「我」而来的。为我而来的,为我家庭而来的,你永远不能脱离六道。心量要大,要学佛!学佛不只是天天念经、拜佛,如果只止於念经、拜佛,这是迷信,你只学他的迹象,你不懂他的精神所在。上个星期我们在澳洲,有一位居士问我,也未必是居士,是个外国人问我,你们佛教里面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在头上、在手上燃香疤?他不懂得,他说是受戒的戒疤,我就告诉他,这不是戒疤,受戒哪有戒疤?哪有这种道理!这是燃香,燃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佛前面曾经许愿、发愿,我要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是取这个意思。让你一看到你燃过,我曾经发过这个愿,我肯牺牲自己为别人,取这个意思。
如果你不懂这个意思,你把整个身体烧掉了,也没用处。你整个身体烧掉了,你说,我烧身供养佛菩萨;佛菩萨供养什么?烧的是臭味道,错了。燃身、燃指、燃臂供养佛菩萨,就是以我们这个身体为一切众生服务。你把手指烧掉、手臂烧掉,观世音菩萨帮助人,这两个手不够用,要千手千眼,你这两个手就把它烧掉,你这完全错会了意思!佛法里面很多东西是非常好的意思,但是现在人都把它误会了,都做错了。这个我们也不能怪人,要怪的是什么?佛教教育衰了。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教导,经大家拿来会念,不懂得什么意思;尤其不能够落实到现前生活当中,这个佛法修学叫白学了。
菩萨「普现诸趣」,他们有大能力,能够在十法界现身。我们如何学习?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学相似道,要跟他接近。我们在这个世间也有种种身分、种种地位,就有一点像普现诸趣,以种种身分、种种不同的地位,为种种不同需要的众生服务,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古老教学纲目里面,五伦十义就非常明显显示这一句的意思,每一个人至少都有十种不同的身分、十种不同的地位,你要把你的责任尽到。我们普通一个人在家里面,对父母是儿子的身分、儿子的地位,对自己的子女是父亲的身分,对妻子是丈夫的身分,对你的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对你弟弟你是兄长的身分;你在社会上服务,对你的长官你是部属的身分,对你的部属你是长官的身分,可见得我们现前也是「普现诸趣流转身」。你这个身分时时刻刻在变化,每一个身分有每一个身分应当服务的对象,应当服务的工作,这叫义,义是义务。所以儒家教学首先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里面基本的就有十个身分,有十个服务对象,有十种义务。我们今天踏进社会,更复杂;换句话说,身分更复杂,地位更繁杂,服务的对象广。
诸佛菩萨用什么服务?先论存心,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存这个心,你去服务都叫行菩萨道。为什么?这个心是菩提心,这个心是佛心,学佛从这里学起。你的心不是佛心、不是菩萨心,你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得的福报,在佛经上讲,六道里头有漏的福报。如果你用的是菩提心,你的果报不在六道,果报在一真法界,完全不一样。服务的纲目,佛在大乘经上教菩萨六条,佛学的名词称为「六波罗蜜」,是我们对一切众生,不管你是哪个身分、哪种地位,你服务的六个条目。
第一个是「布施」。布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对方服务。服务里面,有牵涉到金钱的是财布施,有牵涉到智慧技能的是法布施,有牵涉到安全,人身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国家的安全、世界整体的安全,这叫无畏布施。我们今天九大宗教联合在一起,我们所求的是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这是无畏布施。这是第一个条目,第一个条目是主,最重要的。第二个条目是「持戒」,持戒是守法,无论为什么人服务,无论是用什么样项目来服务,都要有法度、有方法,有条不紊,使我们的服务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持戒是有方法,不是乱来的。
「忍辱」是有耐心,尤其是要有长远的耐心,有些事情是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我们一代不能完成,还要底下一代接著去做,世世代代而不间断,没有耐心怎么行?「精进」是求进步,决定不是墨守成规,是要讲求推陈出新,从旧的基础上要发展新的东西出来,求新。「禅定」是胸有主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叫禅定功夫。我们造福,造福是给众生享的,不是给自己享的。大凡一个人没有定功,心是散乱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自己不能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换句话说,只要贪著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个人决定没有定功。诸位仔细去观察,不仅是佛门里面,其他一切宗教里面,只要有定功的人、有功夫的人,决不会贪图物欲享受,他都能放下。释迦为我们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为外面境界动摇。你再看看其他宗教创始的教主,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贫乏,像基督教、天主教讲的「神贫」,他们赞叹神贫,这能得禅定。定能开慧,慧是对於一切事理、一切现象、一切因果通达明了。佛是用这六个项目,教我们对一切众生服务。
服务里面前面偏重在事迹、迹象上,我们讲事相,偏重在事相上,后面偏重在教学上。事相上著重在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当中教导众生转恶为善;后半段是在教学上,偏重在转迷为悟。精进、禅定、般若,这三个服务的重点是转迷为悟。到禅定、般若,那是境界又提高了,帮助众生转凡成圣,这是完全落实。可是诸位要晓得,都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这六种服务还是人天善法,得的是人天的善果,所以存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说菩提心,大家不好懂,所以我们改一个讲法,诸位比较容易体会,我们说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慈悲心,这就是菩提心。
修行人不能忘记神贫,但是也不必一定要过很苦很苦的苦行僧的生活,那也变成一个执著。佛教给我们的原则,自在随缘,完全随顺现前的环境,不执著,你就得自在。这个不执著里面,我们现前生活富裕,没有乐受,决定没有乐的贪念,要在这里用功夫;如果我们眼前生活非常贫苦,我们决定没有苦受。随缘里面要离苦乐忧喜舍,你要得正受,正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环境平等受,平等受叫做正受,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修行真正用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论是生活当中、工作之中,或者是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今天讲应酬之中,心里面都不离开佛号,这叫念佛。我做这个对联下面这一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六时中决定没有把阿弥陀佛搁在一边,没这个事情,二六时中阿弥陀佛一定坐在心中,你心里头真正有佛,真正是忆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的功夫就成就了。「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就落实到我们生活上,我们读广大面王就没有白读,他真的教给我们,我们真的学会了。
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有成就?端在自己会不会修学,懂不懂佛所说的真实义,会不会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我们一生修学成败关键在此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关系,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工作也没有关系,问题是真正懂得、真的会。所以禅宗宗门大德常常问学生,「会么」?关键就在一个会。会了,没有不成就,不会就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常常要反省,我们自己是不是在盲修瞎练?佛法的修学,教下宗门无不是明白以后才修,禅宗讲「悟后起修」,教下又何尝不是?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晓得怎么个修法。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真的盲修瞎练。好,长行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下面是偈颂,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鸠盘茶王长行,第十句:
【广大面鸠盘茶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我们从他修学的法门就明显的体会到,这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如果不是诸佛如来、不是法身大士,他没有这个能力。六道里面,欲界天、色界天也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讲变化。诸位看过《西游记》,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七十二变是属於神足通。诸天有,鬼神也有,但是能力大小差别相当悬殊。能够『普现诸趣』,「诸趣」狭义的讲法是六道,广义的就是十法界,它的范围,「诸」这一个字,我们要明了这是华严法会,这个「诸」字决定是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刹土一切众生之类,他都能够现身。就如同《普门品》里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要不是法身大士以上,哪有这个能力?这是我们第一个认知、肯定,华严会上所有一切与会的大众,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
更重要的一个意思,让我们在此地省悟过来,我们现前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凡是能够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也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这个我们要明了;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凡是帮助我们堕落的,帮助我们起恶念、造恶业的,都是魔王变现的。魔跟佛的差别在哪里?不在外面,说老实话,外面六尘境界里面无佛亦无魔,佛跟魔是在我们的念头,我们一念觉,无有一法不是佛法,我们一念迷,《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魔法,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你真正省悟过来,明白了,你心地清净,智慧开朗,决定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外面的境界永远是清净的。再跟诸位说一句真实话,外面境界真正是一真法界,只要我们远离迷惑颠倒;什么是迷惑颠倒?妄想分别执著;远离妄想分别执著,外面境界原本是一真。我们在「广大面鸠盘茶王」,他得法当中要有很深的去体会,要晓得我们如何向他学习。
清凉大师在这里注解的只有十个字,十个字注得很好,他说「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这一句话过去的这些大德们能够体会得到,真的是高度智慧。现在一般普通人也不难体会得到,什么原因?借重近代高科技的发展,「无来去而流转」。我们今天卫星电视传播,网际网路传播,「无来去而流转」。现在人知道利用这些机械,利用电波,许多物理、化学的现象我们充分在利用,这些全都是物象、相分,诸位要知道,相分永远比不上称性,称性的神通那就不可思议,广大而无边际。称性,没有来去这个现象,为什么?自性遍虚空法界。所以宗门大德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就是性。这个意思就是讲,只要明心见性,所有一切物象,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全都明了、全都通达,一丝毫的迷惑都没有。「无寸土」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无寸土」是比喻极其微细的迷惑都没有了,都断除了,彻底明了通达。我们自己的能力也恢复,这个能力就是此地所说的「普现诸趣流转身」,清凉大师解释「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这个能力就现前了。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深深的去思惟、去体会,佛常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是平等的;既然我们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为什么今天我变成这个样子?如果往这个地方去反省,我们的惭愧心自然就生起来。惭愧是善心所,是回头的最初方便,人为什么不能回头?不知道惭愧,这个经典是处处启发我们生惭愧心。如来就是自性,我们自性本具无量智慧,今天智慧没有了,智慧到哪里去?智慧变成了妄想,智慧变成了分别。我们的德能变成了见思烦恼,我们的相好变成了六道轮回,如果不是佛跟我们说出来,我们怎么会晓得这些事实的真相?
佛慈悲给我们说破,我们相不相信佛语?能相信佛说的话,这个人经上讲多生多劫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他相信。可是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不相信,特别是年轻人,你把佛法摆在面前他不看;一看那个书,他不看。我们从澳洲回到布里斯本,飞机的机长在客舱里面巡回,我们看到悟泓师送他一本书,他一看是佛书他不要,立刻就拒绝了,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人。然后我们送他一份多元文化的光碟,他行,他点头,他愿意接受。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他不是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善根福德因缘薄。我们一般常讲,他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现在在这个时代,占决定的大多数。而真正能够遇到佛法,生一念欢喜心的,凤毛麟角,所以这个世间才有灾难。
我们在经典上读到,古人语录里面也看到,在一个小村庄里面住上几百个人,如果其中有十个人能信佛,能受持三皈五戒,能奉行十善,这一个村庄就有福。一个小城有个七、八千人,其中能有一百个人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这个小城有福。这些说法都是以百分之一做比例,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肯修,九十九个人都沾光,都享这一个修行人的福报,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虽不知道,可是大多数对於这个修行人还是有恭敬心,欢喜赞叹。今天社会不一样,今天社会万分之一都找不到,你说这怎么得了!世界,外国人常讲世界末日,我们虽然不迷信,但是客观冷静的观察,这个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中国是最重视教育的一个民族,这是在全世界很难找到像中国人这样重视教育的,特别是伦理道德的教育。我们展开中国古代的书籍,不管是哪个朝代,不管是什么人,写成书流传后世,你去看看,都与人伦道德有关连,看不到与人伦道德脱节,这种言论看不到。与人伦道德脱节是现代,现代我们学西方,把自己老祖宗的教诲舍弃了,中国人才遭这么大的劫难。但是我们今天冷眼观察这个世间,我们也很安慰,我们能够觉察到中国有前途。即使是今天的台湾,造作罪业的人、不信因果的人很多,可是台湾真正在学佛的人,真正在依照佛陀教诲反省忏悔、改过自新的人,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国家来比较,人数是多的。这就是说灾难肯定有,但是它有前途,它还有这么多人在行善。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中国大陆,我们深信中国有前途,在这些年来,大陆上念佛的人愈来愈多。学佛的人多了,他们能够省思、能够回头,断恶修善,改过自新。
尤其是这些年来我所听到的,许许多多感应的事迹,不可思议。感应的事迹不应当宣传,为什么?现在社会大众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些是迷信。迷信,实在讲,太多了。但是真实的感应有,不是没有,那不是属於迷信,那是什么?大乘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给我们做证明。不思议解脱境界怎么来的?《华严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的。「普现诸趣流转身」,这个「身」意思非常广,诸位不要看到我们这个身体,那你就看错了,这个范围太窄小了。这个「身」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现象,现象范围就大了,就广了。能现树木花草身,能现山川形色身,让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些流变,这里讲的「流转」就是变化的意思,从这里面我们豁然大悟。这是诸佛如来示现,使我们的真诚、清净心相应。
我们修学,一定要知道我们修学的目的,我们修学的重点。修学的目的不是为个人,如果你修学的目的是为自己,你不能成就;为什么?我执不能突破,我为自己,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就是「我」这个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只要一切为我,修得再好,只能够修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我」没有了,才能出三界。「我」没有了,我们修行目的在哪里?修行目的是为众生,不是为我;我念佛不是为自己念,是为众生念。回向偈里面「普皆回向」,回向法界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这个样子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才能超越十法界。这是我们修行能不能脱离三界的一个关键,我们要懂得!
念念执著我,什么东西「我的」,「我的」是我所有,「我」、「我所」放不下,起心动念还为物所转,这个人修行很难成就。我们也曾经见到,他非常用功,「我」与「我所」没有放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怎样把这个关口突破?要学不为物转。世尊在楞严会上教导我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什么叫「不为物转」?用现代的话来说,不被环境所转,这个环境里面有物质环境、有人事环境。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这是无量劫的习气,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一不小心又随顺烦恼,麻烦在这里。
要怎么办我们才能转得过来?我自己的经验是天天读经,读经是亲近佛菩萨,听佛菩萨的教诲,改变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时间要长,要有恒心,要有耐心,绝不中断。我是因为这个方法慢慢才转过来,我知道很难,很不容易。我们周边多少好的同参道友,心地纯正,认真努力,可是依旧转不过来,你就知这个东西多难。譬如说,听说这个东西可以保养身体,心马上就动,就被转了,难!到什么时候听到,这个东西对身体有害,那个东西对身体有利,都如如不动,你就不为所转。所以不是个容易事情。
我们也非常幸运,也有福报,我们在新加坡遇到许哲居士,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她给我们做示范,她就是一个「不为物转」。你跟她讲这个东西好,可以保养身体,那个东西不好有害,她如如不动,她每天还是过她简单的生活,绝对不会受外面动摇。这是给我们做个好样子,这也是诸佛如来的示现,三转法轮里面讲的作证转。转法轮在佛法里面就是教学,三种教学方式,给我们提出证明。我们都是轻而易举的被外面境界所转,这是我们不能成就。认真努力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始终找不到原因之所在。其实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读经、听经的时候大意疏忽了,没有能把这些教诲落实,过分的重视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增长我执。佛跟我们讲破我执、破法执,我们天天守住我执、守住法执,天天增长我执、法执,这是怎么修行,功夫不得力,都不能成功。
佛法教我们开智慧,智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真实智慧里面不但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妄想也没有。我们从广大面王所修学的这个法门,往深广处去体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同的国土,在我们现在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皆是诸佛菩萨「普现诸趣流转身」。如果你在这个地方看出来,明白了,你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一视同仁,你就会平等看待,决定不会有歧视的念头产生,你会尊重一切众生。为什么?佛菩萨示现的。正是现在有一些觉悟的人,在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社会确实是多元的,虚空法界是多元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不是多元?要知道虚空法界没有单元的,单元不能存在。
我常常举例说,用我们最亲切的身体,我们身体就是多元的。这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由细胞组成器官,各个器官不相同,每一个器官都有它自己的功能,各个器官彼此互相配合,共同运作,这个身体才健康。有一个器官出了毛病,那个人就生病,体能就不正常;几个器官要是出毛病,不能运作,这个人寿命就没有了。所以从一个身体上来观察就是个多元的,人这个身体是虚空法界的浓缩,小大不二,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省悟过来。身体任何一个细胞、任何一根毛发,它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缺少它就不行,所以它受到平等的尊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特别是眼前我们共同居住在地球上生活的众生,你才能发出真诚的爱心。这个爱心是什么?性德;这个爱心就是清凉在此地讲的「称性神通」,爱心能通一切人情世故。
今天的社会病了,得了严重的病,一家人都有矛盾,甚至於夫妻两个人都有矛盾,这还得了吗?矛盾从哪里来?不通。彼此用真诚心,毫无隐瞒的心,诚挚的爱心,这就通了;通了,问题解决,一家就和睦。所以有人问我,新加坡九大宗教为什么能合作?为什么我们佛教里面这许多出家人都不能合作?没有别的,就是神通它不通了,不通彼此不相往来,彼此互相争利,这就产生障碍,这就是病态。新加坡九大宗教现在为什么通?经常不断的往来,几乎每一个星期,九大宗教这些领导人都有机会见面,他就通了。我们佛教节日很多,我们的节日他们每一个宗教都来参加;他们的宗教节日也很多,他们的节日我们也去参加,就互相通了。每一个星期都见面,畅通无阻,这是健康的社会。
这个原理原则如何运用到社会各个阶层?「神通」这两个字重要!不但讲通,要神通才行。神通,诸位不要把它想成孙悟空七十二变,那你就想错了。通是通达,人与人之间通达,人与事通达,人与理通达,理事性相完全通达无碍,这个人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是什么?佛是与一切众生、一切性相、一切理事通达无碍的人,这个人我们称他作佛。不通就有毛病,我们一家人、一个团体的人,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不通。彼此见面都不讲真话,所谓是貌合神离,说得不好听,各怀鬼胎,这是不健康的。真正是一个健康的团体,团体人数不拘多少,上上下下一片真诚。一个家庭,家庭也如此,没有丝毫隐瞒,这样才能够密切配合。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过失就是在不通,不但恶的事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好的事情也不想让人知道,怕人学去了。所以归结到最后,念念都是为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到极处只有个人,连家庭、父子、兄弟、夫妻都不能相处,只知道个人利益,这还得了吗?这是病到了极处!
我们在经典上看,真的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谁?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华严经》上大家看华藏世界,净土经上诸位看极乐世界,为什么佛菩萨世界那么美好?没有别的,就是贯通了。我们念佛求往生,我们常听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这个原因在哪里?念佛的人不肯舍弃自私自利,虽念佛也不能往生,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而已。你没有把「我」放下,没有把「我所」放下,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念念顾著「我」、「我所有的」,你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冲突,所以你去不了。西方世界的人,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没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所以他能往生,他没有障碍,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要学习的。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学有成就,你要把自己的障碍去掉。障碍是在我们本身,佛菩萨再慈悲没有办法帮助我们,一定要舍是非人我,要舍贪瞋痴慢。
我常常劝勉同学们,我们要肯定自己,这个身体来到世间,这一生来干什么的?为一切众生服务而来的,不是为「我」而来的。为我而来的,为我家庭而来的,你永远不能脱离六道。心量要大,要学佛!学佛不只是天天念经、拜佛,如果只止於念经、拜佛,这是迷信,你只学他的迹象,你不懂他的精神所在。上个星期我们在澳洲,有一位居士问我,也未必是居士,是个外国人问我,你们佛教里面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在头上、在手上燃香疤?他不懂得,他说是受戒的戒疤,我就告诉他,这不是戒疤,受戒哪有戒疤?哪有这种道理!这是燃香,燃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佛前面曾经许愿、发愿,我要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是取这个意思。让你一看到你燃过,我曾经发过这个愿,我肯牺牲自己为别人,取这个意思。
如果你不懂这个意思,你把整个身体烧掉了,也没用处。你整个身体烧掉了,你说,我烧身供养佛菩萨;佛菩萨供养什么?烧的是臭味道,错了。燃身、燃指、燃臂供养佛菩萨,就是以我们这个身体为一切众生服务。你把手指烧掉、手臂烧掉,观世音菩萨帮助人,这两个手不够用,要千手千眼,你这两个手就把它烧掉,你这完全错会了意思!佛法里面很多东西是非常好的意思,但是现在人都把它误会了,都做错了。这个我们也不能怪人,要怪的是什么?佛教教育衰了。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教导,经大家拿来会念,不懂得什么意思;尤其不能够落实到现前生活当中,这个佛法修学叫白学了。
菩萨「普现诸趣」,他们有大能力,能够在十法界现身。我们如何学习?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学相似道,要跟他接近。我们在这个世间也有种种身分、种种地位,就有一点像普现诸趣,以种种身分、种种不同的地位,为种种不同需要的众生服务,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古老教学纲目里面,五伦十义就非常明显显示这一句的意思,每一个人至少都有十种不同的身分、十种不同的地位,你要把你的责任尽到。我们普通一个人在家里面,对父母是儿子的身分、儿子的地位,对自己的子女是父亲的身分,对妻子是丈夫的身分,对你的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对你弟弟你是兄长的身分;你在社会上服务,对你的长官你是部属的身分,对你的部属你是长官的身分,可见得我们现前也是「普现诸趣流转身」。你这个身分时时刻刻在变化,每一个身分有每一个身分应当服务的对象,应当服务的工作,这叫义,义是义务。所以儒家教学首先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里面基本的就有十个身分,有十个服务对象,有十种义务。我们今天踏进社会,更复杂;换句话说,身分更复杂,地位更繁杂,服务的对象广。
诸佛菩萨用什么服务?先论存心,决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存这个心,你去服务都叫行菩萨道。为什么?这个心是菩提心,这个心是佛心,学佛从这里学起。你的心不是佛心、不是菩萨心,你为一切众生服务,你得的福报,在佛经上讲,六道里头有漏的福报。如果你用的是菩提心,你的果报不在六道,果报在一真法界,完全不一样。服务的纲目,佛在大乘经上教菩萨六条,佛学的名词称为「六波罗蜜」,是我们对一切众生,不管你是哪个身分、哪种地位,你服务的六个条目。
第一个是「布施」。布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对方服务。服务里面,有牵涉到金钱的是财布施,有牵涉到智慧技能的是法布施,有牵涉到安全,人身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国家的安全、世界整体的安全,这叫无畏布施。我们今天九大宗教联合在一起,我们所求的是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这是无畏布施。这是第一个条目,第一个条目是主,最重要的。第二个条目是「持戒」,持戒是守法,无论为什么人服务,无论是用什么样项目来服务,都要有法度、有方法,有条不紊,使我们的服务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持戒是有方法,不是乱来的。
「忍辱」是有耐心,尤其是要有长远的耐心,有些事情是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我们一代不能完成,还要底下一代接著去做,世世代代而不间断,没有耐心怎么行?「精进」是求进步,决定不是墨守成规,是要讲求推陈出新,从旧的基础上要发展新的东西出来,求新。「禅定」是胸有主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叫禅定功夫。我们造福,造福是给众生享的,不是给自己享的。大凡一个人没有定功,心是散乱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自己不能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换句话说,只要贪著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个人决定没有定功。诸位仔细去观察,不仅是佛门里面,其他一切宗教里面,只要有定功的人、有功夫的人,决不会贪图物欲享受,他都能放下。释迦为我们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为外面境界动摇。你再看看其他宗教创始的教主,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贫乏,像基督教、天主教讲的「神贫」,他们赞叹神贫,这能得禅定。定能开慧,慧是对於一切事理、一切现象、一切因果通达明了。佛是用这六个项目,教我们对一切众生服务。
服务里面前面偏重在事迹、迹象上,我们讲事相,偏重在事相上,后面偏重在教学上。事相上著重在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当中教导众生转恶为善;后半段是在教学上,偏重在转迷为悟。精进、禅定、般若,这三个服务的重点是转迷为悟。到禅定、般若,那是境界又提高了,帮助众生转凡成圣,这是完全落实。可是诸位要晓得,都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如果没有菩提心,这六种服务还是人天善法,得的是人天的善果,所以存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说菩提心,大家不好懂,所以我们改一个讲法,诸位比较容易体会,我们说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慈悲心,这就是菩提心。
修行人不能忘记神贫,但是也不必一定要过很苦很苦的苦行僧的生活,那也变成一个执著。佛教给我们的原则,自在随缘,完全随顺现前的环境,不执著,你就得自在。这个不执著里面,我们现前生活富裕,没有乐受,决定没有乐的贪念,要在这里用功夫;如果我们眼前生活非常贫苦,我们决定没有苦受。随缘里面要离苦乐忧喜舍,你要得正受,正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环境平等受,平等受叫做正受,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修行真正用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不论是生活当中、工作之中,或者是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今天讲应酬之中,心里面都不离开佛号,这叫念佛。我做这个对联下面这一句,「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六时中决定没有把阿弥陀佛搁在一边,没这个事情,二六时中阿弥陀佛一定坐在心中,你心里头真正有佛,真正是忆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的功夫就成就了。「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就落实到我们生活上,我们读广大面王就没有白读,他真的教给我们,我们真的学会了。
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有成就?端在自己会不会修学,懂不懂佛所说的真实义,会不会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生活里面,我们一生修学成败关键在此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关系,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工作也没有关系,问题是真正懂得、真的会。所以禅宗宗门大德常常问学生,「会么」?关键就在一个会。会了,没有不成就,不会就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常常要反省,我们自己是不是在盲修瞎练?佛法的修学,教下宗门无不是明白以后才修,禅宗讲「悟后起修」,教下又何尝不是?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才晓得怎么个修法。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真的盲修瞎练。好,长行到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下面是偈颂,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