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二一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221
请看经本,日天子偈颂第五首开始:
【佛演妙音无障碍。普遍十方诸国土。以法滋味益群生。勇猛能知此方便。】
勇猛不退转天子在长行里面跟我们说明,他得的是「无碍光普照令一切众生益其精爽解脱门」。偈颂也就是他的赞颂报告,意思非常明显。『佛演妙音无障碍,普遍十方诸国土』,意思虽然很明显,但是一般人还是不容易体会。「演」是示现,不仅仅是讲演,更重要的意思是示现表法。我们从佛种种示现表法当中,体会到义理有浅深广狭不同,这是随著我们自己定慧功夫的浅深所见到的不一样。但是「佛演妙音」,确实是清净平等的,是遍虚空法界的,「普遍十方诸国土」,一点都不错。我们能够领略多少,全在定慧。凡夫没有定慧,是把定慧转变成烦恼。经论里常常提醒我们转贪瞋痴为戒定慧,就晓得在佛菩萨果地上称戒定慧,在凡夫分上就称贪瞋痴。贪瞋痴跟戒定慧是一个体,烦恼与菩提不二,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把烦恼转成戒定慧,佛演妙音我们就全部都能体会到,也都能得到这个受用。转不过来,佛虽然恒无间断的示现表演,我们在这里面不见不闻,不知不觉,这个可悲!《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就在我们生活里头,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是「普遍十方诸国土」。为什么我们觉察不到大方广,不能过佛华严的生活?佛法当中常说,我们被二障所障,绝对不是佛演妙音有障碍,佛的示现有间断,那我们就全都想错了。佛果地上六根的起用,周遍法界从无间断,我们体会不到,读了《华严经》才略略有一点省悟,逐渐发现了,体会到了,原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在演说「大方广佛华严」。如果我们能够稍微体会到一些,这境界好!入法界了。
我们现在要问,如何使我们能入法界?先决的条件是「发菩提心」。首先要明了什么是菩提心?世尊在《观经》里面跟我们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至诚心是菩提心之体,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佛说这三心有体有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儒家也讲,儒家讲「诚意,正心」,跟佛家讲的菩提心没有两样,诚意就是至诚心,正心,他把菩提心的两个作用合起来,正心;自受用的正心,佛叫它做深心,他受用的正心是佛家讲的慈悲心,儒、佛一个意思。可是我们今天这个心发不出来,儒家教人,心如何能发得出来?先除二障。儒、佛一个道理,他们没见过面,没商量过。儒家讲「格物,致知」,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二障除掉,菩提心就现前,诚意、正心才现前。你有这两种障碍在,你的意不诚,你的心不正,那么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地藏经》上讲「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儒、佛世出世间圣人,都是教我们要先断烦恼,烦恼习气不断,决定不能成就,来生人道都得不到,何况其余?所以烦恼习气不能不断。儒家讲格物,物是什么?物是物质、欲望,佛家讲五欲六尘,儒家讲七情五欲,这个东西要断。迷的人不知道,贪恋,以为这个东西是好的享受。佛在经上把它比喻刀口舐蜜,蜜很甜,蜜在哪里?在刀刃上;你尝这个甜头,甜头尝到,舌头也没有了。这是告诉你得不偿失,损失太大太大,你得到的太少,损失太大。
所以诸佛菩萨赞叹苦行,不但佛菩萨赞叹苦行,我们看看其他的宗教也赞叹苦行。天主教跟基督教里面讲的神贫,那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苦行,一无所有,一切放下,他们赞叹。赞叹这种人有福了,为什么?天国属於他们的。在我们佛法里面,大迦叶尊者示现苦行给我们做榜样,大迦叶是很富有人家出身的;换句话说,习惯於富贵的生活,出家之后特别修苦行,难能可贵。谚语常说,从贫入富容易,从富贵再过贫穷的日子难!迦叶尊者给我们示现难行能行。破烦恼障,亲近善知识,读经闻法破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除掉,诸佛如来的佛华严的境界就现前。佛华严境界现前,就是说明我们契入法界了,「入法界品」,我们入了。入了这个境界,肯定一生圆满成就,跟善财一样,毫无疑惑。不需要修学三大阿僧只劫,不需要修学无量劫,一生就圆满成功了,圆修圆证。
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间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也是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人能得受用,他没有二障;我们这个世界诸佛如来六尘说法,我们不见不闻,不知不觉,是为二障所障。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贤圣异口同音,都教导我们要破除二障,我们要真干!二障有很多人怀疑,太难断了。佛在小乘经里面比喻断烦恼,就如同截断四十里的瀑布,真不是容易事情。可是在大乘法里面佛不是这样说,大乘有方便、有善巧,肯定是能断得掉的。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把这个道理为我们说出来,「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二障是不觉,本无,本无哪有断不了的?大方广佛华严是本有的,本有的怎么会不能证得?「大乘起信」这个名字好,真的叫我们生起信心,我们不再怀疑了。所以烦恼习气一定要断掉,要舍得干干净净,你要真的去干才行!然后你就见到,我们这个世间原来也是六尘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情,有执著,情就是妄想,情见就是分别,这个东西是障碍,我们自己总要清楚、总要明了,真正功夫都用在这个地方。佛千言万语、千经万论的教诲,无非是教我们断一切情见,放下一切执著。
《大方广佛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的是大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话是比喻,我们不能把它坐实,坐实你就错了。它的意思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不常不断,是法性自然的流露,没有加丝毫的勉强,没有加丝毫的意思,佛家里面常讲「法尔如是」,所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宇宙一切众生的全体。全体是一个体、一个心、一个智慧、一个德相,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复杂?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搞复杂了,搞复杂是念头搞的、妄想搞的,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虚妄。天台家六即说得好,十法界里面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这是十法界;名字跟观行是六道,相似是四圣法界,不是真的。所以突破十法界,怎么突破的?放下!十法界里面一切人事物都不沾染,你就放下了。我们用节录的纲领来说,放下一切虚伪,真诚心就现前,菩提心的心体就现前;放下一切执著,清净心现前;放下一切分别,平等性现前;放下一切迷执,智慧现前;放下自私自利,慈悲心现前。你不能放下,你就得不到受用。所以统统放下,大菩提心现前,我们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现前,你就见到大方广,你就契入佛华严,你再不会造业,再不会做错事情。你肯定一切众生是自己,你也肯定佛所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肯定,从今而后处事待人接物用孝顺心、用尊敬心。换句话说,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妄想执著,我们用轮回心,天天读《华严经》还是在造轮回业。你读的是书本,不是实际,实际是整个宇宙人生。
这里我们晓得,「佛演妙音无障碍」,这是自性性德法尔自然的流露,普遍十方三世诸佛国土。『以法滋味益群生』,佛家常讲法味,「法滋味」是什么?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这里面的性相、理事、因果报应,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是法滋味。世尊一生为我们所说的是法,为我们所表演的是法,他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表法,我们要有智慧能看得出来。世尊是表法,我们再问一句,哪一个人不是表法?这才能入得了法界。世尊表法,一般人不是表法,你就入不了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表法,我们才入得了法界。所以一切众生即是诸佛如来,这话没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经上说:菩萨成佛,见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有情众生同成佛道,无情的众生也同成佛道。这什么原因?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有法性,你知道都是自性现相,自性现相,生佛无二无别。所以佛经你念通了,这才能通得了;通了,障碍就没有了,凡是障碍都是不通。人与人之间不通,於是才产生猜忌、怀疑,这有了障碍。人与人之间常常往来,现在讲常常交流,通了,没有猜疑,没有矛盾,问题化解了,所有一切误会都没有了。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所有的障碍是不通来的,这一点我们要懂得,我们要学习。
我们是凡夫,无量劫来冤亲债主不知道有多少?过去生中跟人结善缘,遇到的时候欢喜赞叹;过去生中跟人家结恶缘,遇到了,人家总是要找麻烦,毁谤、侮辱、陷害;过去生中造的业,现在遇到了,有这个报应理所当然,一点都不奇怪。哪些人会受这些赞叹,毁谤会受影响?不通就会受影响,听信谣言。谚语常说「谣言止於智者」,智者怎么样?智者他通,他听了谣言,他要去求证,来问问你有没有这个事情,当面问清楚、问明白,所以他没有疑惑。你不求证,不把它搞通,你就听信谣言,你就上当了。我过去跟韩馆长一起同学弘法三十年,这一类的事情遇到是太多太多了。她有个最大的好处,她听了之后就来问我有没有这回事情,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谣言,我们一分析、一沟通,不上当,不受别人影响。这些人有的是有意、有的是无意,有意的目的何在?目的是破坏你们的团结,破坏你们的合作,希望你这个道场能瓦解,有意的;无意是愚痴,是道听涂说,人云亦云,自己造作这个罪业自己不知道。但是造这个业决定受果报,这种果报,世尊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弘护要密切合作,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沟通。
我在此地,我跟李会长每天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见面,要保持管道的畅通无阻。我们在此地所做的事情,障碍也相当严重。我们劝人放下,世间有一等人,坚固执著的人,不肯放下,这在利害上发生冲突。当然他不喜欢我们这样做法,他认为我们这个做法妨害他的利益,在利益上有冲突,於是用种种手段来障难。但是我们是依教奉行,我们思想、言行都是顺从佛陀的教诲,没有为自私自利,没有为自己的名闻利养,所作所为为社会、为众生,为社会的安定,为世界和平,为众生的幸福美满,没有一丝毫为自己。我这么大年岁了,在这个世间不会太久,李木源居士虽然比我年轻,他对世缘没有留恋,所以能真正放下。世间人所谓牺牲奉献,如果我们还有牺牲这个念头,还有奉献这个念头,出不了六道,有这个念头你的心还不清净,这个念头都没有。为什么要这样做法?自自然然这样做,没有理由,没有条件,法尔如是;诸佛菩萨这样做,我们自自然然也这样做。儿女孝顺父母还能谈条件吗?学生奉事老师也不能谈条件,佛法是孝道、是师道,把孝养自己父母这个理念扩大,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把尊敬佛陀的理念扩大,尊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佛为什么要这样教导我们?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众生迷,佛菩萨觉,我们不了解,佛菩萨了解,这是法味,这里头有法喜,只要我们能这样做,法喜充满!勇猛天王他懂这个道理,懂这个道理决定他落实了,他要不落实他不懂。我们在经教念念听听不懂,决定要落实,落实才真懂。所以老师教学生容易,学生真懂了不容易。老师如果要教学生真正能懂,老师要落实,一定要给学生做个榜样,单单靠言说能够契入的是上根利智。所以佛教学有三个方法,佛家叫「三转法轮」,就是三种教学的手段:第一个是指示,直截了当指示,将性相、理事、因果说出来,你一听就明白,是上根人;中根人虽然听清楚了,好像觉得你所讲的与我没有什么亲切的关系,必须要劝导他,他一听劝导,知道这个事情与我关系很密切,他注意到了;第三种下根人,劝导他,虽然说这个事跟我有关系,好像关系还很疏远,必须自己做证明给他看,叫作证转,他看到之后这才相信。今天佛在经上所说的性相、理事、因果,我们冷静观察,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给我们作证了,佛经上所说的原来就是现实的环境,现实的环境原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是宇宙人生之体,方是宇宙人生的现相,广是宇宙人生的德用,就在眼前六根所接触到的,大方广不是玄学,是实学,实实在在的。你没有觉悟,迷在里面,你过的是烦恼、苦恼的凡夫生活;觉悟之后,你得大自在,你过的是佛华严菩萨的生活。生活有没有改变?没改变;不是说学佛你就会发财,学佛你就会升官,你就会提升你的物质生活,那就错了,提升了精神生活。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相对的,不是真乐;真的乐现前,苦乐二边都离开,法喜充满。这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勇猛天王契入了。第六首:
【放光明网不思议。普净一切诸含识。悉使发生深信解。此华缨天所入门。】
妙华缨光明天子,他「得净光普照众生身令生欢喜信解海解脱门」。赞颂里面,『放光明网不思议』,「光明」是智慧德相,「网」是比喻,比喻广大繁密。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大梵天的罗网一样,虽然无量的错综复杂,但是在佛眼睛里面有条不紊,条理分明,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乱,有次第,有秩序。为什么?因为自性的变化是有次第的。《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它的演变是有顺序的。中国古圣先贤也说,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也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它有体系的,它不乱。我们看到这个世间法好像非常凌乱,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乱,外面境界实在并不乱。你自己心乱,看到外面境界好像是乱的;你自己心清净,你看到外面境界也是清净的;真的境随心转,这个话一点都不错。《楞严经》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话说得好!我们要学如来能转物,不要为物所转,你才有真本事。随著外境转你是凡夫,不随外境转你就有能力转物,我们学佛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不为外境所转。这是「放光明」,光明在此地比喻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透出来了。但是你要晓得,般若智慧透出来,前面把障碍智慧的东西舍掉。什么东西障碍智慧?你的心散乱,妄念、妄想太多,所以你要修定。你造作种种恶业,恶业使你的心不定,所以佛才教人持戒,持戒是断一切恶业,帮助你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的作用,定是清净心,它的作用就是放光。「不思议」,是赞叹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普净一切诸含识』。自己心清净了,外面境界就清净;如果说自己心清净了,外面境界不清净,你就把佛经上讲的这个话否定掉了。为什么?佛说境随心转是假的,我心清净了,外面境界为什么不清净?那佛说这个话岂不是骗人的?到自己心清净,外面境界果然是清净,证明佛讲的话没错,这个境确确实实是随心转。相随心转,体质随心转。心清净,你的容貌清净,你的身体清净;身体清净,一切病都没有;本来身体是多病的,只要修清净心,你什么病自然就没有了。一切众生的病从哪里来的?从贪瞋痴来的,贪瞋痴叫三毒,我们现在讲的病毒。由此可知,我们要净化众生,先要净化自己;自己不能得清净心,就不能够净化别人。这个净化,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影响力,在佛家、道家里面讲感应。感应道交的理很深,事微密奥妙。唯有真诚才能感物,人的真诚慈悲能感动毒蛇猛兽,它围绕你身边,它没有恶意,人跟畜生跟鬼神都能够感通,人与人哪有不能感通的道理?不能感通,是我们自己功夫不得力才会有这个现象;自己功夫真的得力,自然就能感人。功夫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勘验、去测验,我的修行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哪里测验?在一切人事上测验。邪见的人,作恶的人,你看他是不是回头,是不是有所改善,如果看到他没有回头、没有改善,我们自己觉得功夫不够,还要认真,还要努力修学。见到邪知邪见的人回头了,造恶的人行善了,我们知道自己修学功夫有了一点效果,不能放松,更要努力,更要勉励。为什么?影响面要往外延伸,要扩大,诸佛菩萨他们那个力量能够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
修行没有别的,改进而已,改是改过,改过就进步。古人常讲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是说明学生决定超过老师,学生没有超过老师是对不起老师,所以学生超过老师是当然之理,是正常的。老师好的地方你都学会了,老师的缺点你都把它改正过来,你当然就超过,这是佛法讲的精进。你说我学,学得跟老师一模一样,你没有进步;如果你所学的还不如老师,你就完了,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你的光阴完全空过了。那个会学的人,谁是我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我六根所接触到的,所有一切善法我认真努力学,所有一切恶法我统统天天改,你就成大圣大贤,这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里面,就是所有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是诸佛如来、都是自己的父母,你有这种看法,你就入华严境界。《华严》称为大,《华严》称为根本,意思在此地,真的是诸佛如来根本的教学。教学的效果,契入这个根本,契入这个境界。念念为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自己呢?自己是一切众生里面的一分子,一切众生得利益,自己焉有不得利益之理?如果我们这里头有一念想到自己,错了!那就是一念迷,一念迷一切皆迷,一念觉一切皆觉,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是如来真实教诲。
『悉使发生深信解』。我们帮助人,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帮助人也是有层次、有阶段。对於还没有接触佛法的这一类众生,我们要帮助他认识佛法,明了佛法是一回什么事情,这是一个目的,这是第一个阶段。他认识清楚,明白了,不再误会了,我们再帮助他建立信心,深信不疑。佛法是究竟圆满的教学,佛法是生活教育,是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趋向幸福美满,是世间任何教育都不能相比的。民国初年欧阳竟无说得好,他说: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必需就是不能少的,换句话说,其他的教育不是我们必需,我们不学,少学几样,没有关系,这一门东西不学就不行;换句话说,非学不可!这是所有教育里最精粹的、最精华的,是智慧的教学、清净平等觉的教学。我们接受这个教育,若能依教奉行,我们就得大圆满,就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得大自在,拓开我们生活的空间,虚空法界是我们生活空间。我们今天生活空间很可怜,离不开地球;诸佛菩萨生活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他还能回到过去,也能进入到将来,十方三世是他生活空间。我们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决定能,只要你突破障碍,十方有障碍,三世有障碍。障碍怎么来的?佛说,障碍是从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突破障碍,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障碍就没有了,十方三世是一个整体。在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十方,也没有三世,所以法界叫一真。什么人证到一真的法界?一心的人。一心所现的相就是一真,三心二意所现的相就是十法界,所以境界确确实实「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一点都不错,这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一语道破。
我们做学生的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证,我们的修学就圆满了;能信、能解、能行这是菩萨,能证就成佛了。所以不断烦恼,不修清净心,怎么行?清净心在哪里修?生活当中修,顺境、善人不生贪爱,逆境、恶人决定没有瞋恚。维摩居士教导我们,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保持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这是道,这是如来的大道,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就是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你的平常心。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十法界的业因,平等心是成佛第一个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平等。平等就是在一切诸法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心才平等。要在一切境缘当中放下七情五欲,我们心就得清净;你不在一切境缘当中修,你到哪里修?
莲池大师说得好,《竹窗随笔》里面他记的有许多小故事、小公案,都是事实。他说有个法师,修行很不错,很多人赞叹,自己也以为不错,住在深山里面,信徒把他请到都市里面来讲经说法,没有多久,名利心、贪瞋痴慢就起来了,退堕了,自己没有感觉到。莲池大师跟他见面就说他,就说这修行人在深山里修得真不错,下山之后就堕落了,他就问谁?就是你老兄。不容易!所以大乘修学不离开红尘,红尘里历事炼心,什么事可以经历,炼什么心?炼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这里头炼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的教诲在生活当中去兑现,这是真用功。
我们很容易迷失,没错,烦恼习气太深了。用什么方法来补救?读经,讲经。所以佛说得好,「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无碍辩才最后一条「乐说无碍辩」,乐是欢喜给人家讲经说法,一切时、一切处有机会就讲,一个人也讲,两个人也讲,不一定要讲台升座,不一定,随时随处都讲。天天讲,常常讲,劝人也劝自己,讲多了,自己印象深了,不知不觉自己就会转变。你自己烦恼习气转不过来,你的薰习不够。薰习的时间长,真产生力量,不知不觉就转过来;自自然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教就相应,这个时候展开经卷,你看字字句句无量义。所以我们这才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是长时间的薰修,很不容易回头,我们随顺烦恼习气很难回头。所以好学,好学就是喜欢讲、喜欢听,而且喜欢听,还跟自己法缘有关系。我的法缘好,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法缘好?我喜欢听经,除非我有事情,没有办法,抽不出时间来。我有空,不管哪个人讲经我一定听,他讲得好不好我都听,我都得受用,我绝对不肯放弃一次听经的机会。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师讲经我一堂没缺过,我们同学们学习讲经我也一堂没缺过,真正肯学,欢喜学习。别人讲经我不去听,我讲经人家也不听,因缘果报!你要想讲经很多人来听,你首先要听别人讲经。我跟大家说过很多遍,我们讲经的人到人家一个道场,当然先去礼佛,我们礼佛三拜发的愿跟别人不同,我们第一拜求跟这个道场结缘,跟道场有缘;第二拜与常住有缘,这里面的住持当家,常住这些执事有缘;第三拜与这个道场所有信徒有缘。这三拜就结了缘,有缘他才邀请我们到这个地方来弘法,有缘才有很多人来听、来学。无论这个道场是永久的,或者是临时的,像这一次我们到吉隆坡去弘法两天,这个道场是临时的,临时我们也发这个愿,讲堂供养佛像我们三拜还是发这个愿,跟这个地方结了缘,今生后世就会在这个地方弘法利生。
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自己什么样的苦头都愿意吃,绝不推辞;为自己的事情,那就没有必要了。这个月二十五号,澳洲那边同修传真给我,昆士兰多元文化局局长召开一个宗教会议,借我们的道场,这个我要去,许许多多宗教在一块活动我要去。如果是我们自己道场打佛七、做法会,我不去,那个地方有悟行法师几个人在那里照顾就够了,我不必要去了。这是澳洲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的一个活动,我知道他们邀请我,我一定会参加。参加那边族群宗教活动,对我们这里有影响,参加我们此地宗教族群的活动,对澳洲也有影响,我们希望这个影响将来能够扩大到全世界,就能帮助这个世界安定和平。我们希望所有宗教族群都能够和睦相处,这里头就是要通,常常要沟通,常常要交流,我们现在正在开始。更进一步,我们要读所有宗教的经典,要了解他们的教义,如何叫所有宗教他们的想法、看法都能够贯通,所有一切误会隔阂都能够消除,才真正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这个互相尊重敬爱是真诚心发出来的,不是表面的,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这是《华严经》的精神,这是《华严》的教义真正落实了。佛法是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不分族类,不分宗教,所有的宗教徒一样成佛、成菩萨,并不背弃他的宗教,所有不同的族群也都能作佛、作菩萨,所以佛法教学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看经本,日天子偈颂第五首开始:
【佛演妙音无障碍。普遍十方诸国土。以法滋味益群生。勇猛能知此方便。】
勇猛不退转天子在长行里面跟我们说明,他得的是「无碍光普照令一切众生益其精爽解脱门」。偈颂也就是他的赞颂报告,意思非常明显。『佛演妙音无障碍,普遍十方诸国土』,意思虽然很明显,但是一般人还是不容易体会。「演」是示现,不仅仅是讲演,更重要的意思是示现表法。我们从佛种种示现表法当中,体会到义理有浅深广狭不同,这是随著我们自己定慧功夫的浅深所见到的不一样。但是「佛演妙音」,确实是清净平等的,是遍虚空法界的,「普遍十方诸国土」,一点都不错。我们能够领略多少,全在定慧。凡夫没有定慧,是把定慧转变成烦恼。经论里常常提醒我们转贪瞋痴为戒定慧,就晓得在佛菩萨果地上称戒定慧,在凡夫分上就称贪瞋痴。贪瞋痴跟戒定慧是一个体,烦恼与菩提不二,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把烦恼转成戒定慧,佛演妙音我们就全部都能体会到,也都能得到这个受用。转不过来,佛虽然恒无间断的示现表演,我们在这里面不见不闻,不知不觉,这个可悲!《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就在我们生活里头,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是「普遍十方诸国土」。为什么我们觉察不到大方广,不能过佛华严的生活?佛法当中常说,我们被二障所障,绝对不是佛演妙音有障碍,佛的示现有间断,那我们就全都想错了。佛果地上六根的起用,周遍法界从无间断,我们体会不到,读了《华严经》才略略有一点省悟,逐渐发现了,体会到了,原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在演说「大方广佛华严」。如果我们能够稍微体会到一些,这境界好!入法界了。
我们现在要问,如何使我们能入法界?先决的条件是「发菩提心」。首先要明了什么是菩提心?世尊在《观经》里面跟我们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至诚心是菩提心之体,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佛说这三心有体有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儒家也讲,儒家讲「诚意,正心」,跟佛家讲的菩提心没有两样,诚意就是至诚心,正心,他把菩提心的两个作用合起来,正心;自受用的正心,佛叫它做深心,他受用的正心是佛家讲的慈悲心,儒、佛一个意思。可是我们今天这个心发不出来,儒家教人,心如何能发得出来?先除二障。儒、佛一个道理,他们没见过面,没商量过。儒家讲「格物,致知」,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二障除掉,菩提心就现前,诚意、正心才现前。你有这两种障碍在,你的意不诚,你的心不正,那么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地藏经》上讲「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儒、佛世出世间圣人,都是教我们要先断烦恼,烦恼习气不断,决定不能成就,来生人道都得不到,何况其余?所以烦恼习气不能不断。儒家讲格物,物是什么?物是物质、欲望,佛家讲五欲六尘,儒家讲七情五欲,这个东西要断。迷的人不知道,贪恋,以为这个东西是好的享受。佛在经上把它比喻刀口舐蜜,蜜很甜,蜜在哪里?在刀刃上;你尝这个甜头,甜头尝到,舌头也没有了。这是告诉你得不偿失,损失太大太大,你得到的太少,损失太大。
所以诸佛菩萨赞叹苦行,不但佛菩萨赞叹苦行,我们看看其他的宗教也赞叹苦行。天主教跟基督教里面讲的神贫,那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苦行,一无所有,一切放下,他们赞叹。赞叹这种人有福了,为什么?天国属於他们的。在我们佛法里面,大迦叶尊者示现苦行给我们做榜样,大迦叶是很富有人家出身的;换句话说,习惯於富贵的生活,出家之后特别修苦行,难能可贵。谚语常说,从贫入富容易,从富贵再过贫穷的日子难!迦叶尊者给我们示现难行能行。破烦恼障,亲近善知识,读经闻法破所知障,这两种障碍除掉,诸佛如来的佛华严的境界就现前。佛华严境界现前,就是说明我们契入法界了,「入法界品」,我们入了。入了这个境界,肯定一生圆满成就,跟善财一样,毫无疑惑。不需要修学三大阿僧只劫,不需要修学无量劫,一生就圆满成功了,圆修圆证。
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间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也是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人能得受用,他没有二障;我们这个世界诸佛如来六尘说法,我们不见不闻,不知不觉,是为二障所障。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贤圣异口同音,都教导我们要破除二障,我们要真干!二障有很多人怀疑,太难断了。佛在小乘经里面比喻断烦恼,就如同截断四十里的瀑布,真不是容易事情。可是在大乘法里面佛不是这样说,大乘有方便、有善巧,肯定是能断得掉的。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把这个道理为我们说出来,「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二障是不觉,本无,本无哪有断不了的?大方广佛华严是本有的,本有的怎么会不能证得?「大乘起信」这个名字好,真的叫我们生起信心,我们不再怀疑了。所以烦恼习气一定要断掉,要舍得干干净净,你要真的去干才行!然后你就见到,我们这个世间原来也是六尘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情,有执著,情就是妄想,情见就是分别,这个东西是障碍,我们自己总要清楚、总要明了,真正功夫都用在这个地方。佛千言万语、千经万论的教诲,无非是教我们断一切情见,放下一切执著。
《大方广佛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见到的是大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话是比喻,我们不能把它坐实,坐实你就错了。它的意思是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不常不断,是法性自然的流露,没有加丝毫的勉强,没有加丝毫的意思,佛家里面常讲「法尔如是」,所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宇宙一切众生的全体。全体是一个体、一个心、一个智慧、一个德相,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复杂?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搞复杂了,搞复杂是念头搞的、妄想搞的,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虚妄。天台家六即说得好,十法界里面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这是十法界;名字跟观行是六道,相似是四圣法界,不是真的。所以突破十法界,怎么突破的?放下!十法界里面一切人事物都不沾染,你就放下了。我们用节录的纲领来说,放下一切虚伪,真诚心就现前,菩提心的心体就现前;放下一切执著,清净心现前;放下一切分别,平等性现前;放下一切迷执,智慧现前;放下自私自利,慈悲心现前。你不能放下,你就得不到受用。所以统统放下,大菩提心现前,我们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现前,你就见到大方广,你就契入佛华严,你再不会造业,再不会做错事情。你肯定一切众生是自己,你也肯定佛所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肯定,从今而后处事待人接物用孝顺心、用尊敬心。换句话说,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妄想执著,我们用轮回心,天天读《华严经》还是在造轮回业。你读的是书本,不是实际,实际是整个宇宙人生。
这里我们晓得,「佛演妙音无障碍」,这是自性性德法尔自然的流露,普遍十方三世诸佛国土。『以法滋味益群生』,佛家常讲法味,「法滋味」是什么?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这里面的性相、理事、因果报应,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这是法滋味。世尊一生为我们所说的是法,为我们所表演的是法,他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表法,我们要有智慧能看得出来。世尊是表法,我们再问一句,哪一个人不是表法?这才能入得了法界。世尊表法,一般人不是表法,你就入不了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表法,我们才入得了法界。所以一切众生即是诸佛如来,这话没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经上说:菩萨成佛,见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有情众生同成佛道,无情的众生也同成佛道。这什么原因?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有法性,你知道都是自性现相,自性现相,生佛无二无别。所以佛经你念通了,这才能通得了;通了,障碍就没有了,凡是障碍都是不通。人与人之间不通,於是才产生猜忌、怀疑,这有了障碍。人与人之间常常往来,现在讲常常交流,通了,没有猜疑,没有矛盾,问题化解了,所有一切误会都没有了。由此可知,世出世法所有的障碍是不通来的,这一点我们要懂得,我们要学习。
我们是凡夫,无量劫来冤亲债主不知道有多少?过去生中跟人结善缘,遇到的时候欢喜赞叹;过去生中跟人家结恶缘,遇到了,人家总是要找麻烦,毁谤、侮辱、陷害;过去生中造的业,现在遇到了,有这个报应理所当然,一点都不奇怪。哪些人会受这些赞叹,毁谤会受影响?不通就会受影响,听信谣言。谚语常说「谣言止於智者」,智者怎么样?智者他通,他听了谣言,他要去求证,来问问你有没有这个事情,当面问清楚、问明白,所以他没有疑惑。你不求证,不把它搞通,你就听信谣言,你就上当了。我过去跟韩馆长一起同学弘法三十年,这一类的事情遇到是太多太多了。她有个最大的好处,她听了之后就来问我有没有这回事情,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谣言,我们一分析、一沟通,不上当,不受别人影响。这些人有的是有意、有的是无意,有意的目的何在?目的是破坏你们的团结,破坏你们的合作,希望你这个道场能瓦解,有意的;无意是愚痴,是道听涂说,人云亦云,自己造作这个罪业自己不知道。但是造这个业决定受果报,这种果报,世尊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弘护要密切合作,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沟通。
我在此地,我跟李会长每天一定要有一个时间见面,要保持管道的畅通无阻。我们在此地所做的事情,障碍也相当严重。我们劝人放下,世间有一等人,坚固执著的人,不肯放下,这在利害上发生冲突。当然他不喜欢我们这样做法,他认为我们这个做法妨害他的利益,在利益上有冲突,於是用种种手段来障难。但是我们是依教奉行,我们思想、言行都是顺从佛陀的教诲,没有为自私自利,没有为自己的名闻利养,所作所为为社会、为众生,为社会的安定,为世界和平,为众生的幸福美满,没有一丝毫为自己。我这么大年岁了,在这个世间不会太久,李木源居士虽然比我年轻,他对世缘没有留恋,所以能真正放下。世间人所谓牺牲奉献,如果我们还有牺牲这个念头,还有奉献这个念头,出不了六道,有这个念头你的心还不清净,这个念头都没有。为什么要这样做法?自自然然这样做,没有理由,没有条件,法尔如是;诸佛菩萨这样做,我们自自然然也这样做。儿女孝顺父母还能谈条件吗?学生奉事老师也不能谈条件,佛法是孝道、是师道,把孝养自己父母这个理念扩大,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把尊敬佛陀的理念扩大,尊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佛为什么要这样教导我们?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众生迷,佛菩萨觉,我们不了解,佛菩萨了解,这是法味,这里头有法喜,只要我们能这样做,法喜充满!勇猛天王他懂这个道理,懂这个道理决定他落实了,他要不落实他不懂。我们在经教念念听听不懂,决定要落实,落实才真懂。所以老师教学生容易,学生真懂了不容易。老师如果要教学生真正能懂,老师要落实,一定要给学生做个榜样,单单靠言说能够契入的是上根利智。所以佛教学有三个方法,佛家叫「三转法轮」,就是三种教学的手段:第一个是指示,直截了当指示,将性相、理事、因果说出来,你一听就明白,是上根人;中根人虽然听清楚了,好像觉得你所讲的与我没有什么亲切的关系,必须要劝导他,他一听劝导,知道这个事情与我关系很密切,他注意到了;第三种下根人,劝导他,虽然说这个事跟我有关系,好像关系还很疏远,必须自己做证明给他看,叫作证转,他看到之后这才相信。今天佛在经上所说的性相、理事、因果,我们冷静观察,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给我们作证了,佛经上所说的原来就是现实的环境,现实的环境原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是宇宙人生之体,方是宇宙人生的现相,广是宇宙人生的德用,就在眼前六根所接触到的,大方广不是玄学,是实学,实实在在的。你没有觉悟,迷在里面,你过的是烦恼、苦恼的凡夫生活;觉悟之后,你得大自在,你过的是佛华严菩萨的生活。生活有没有改变?没改变;不是说学佛你就会发财,学佛你就会升官,你就会提升你的物质生活,那就错了,提升了精神生活。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相对的,不是真乐;真的乐现前,苦乐二边都离开,法喜充满。这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勇猛天王契入了。第六首:
【放光明网不思议。普净一切诸含识。悉使发生深信解。此华缨天所入门。】
妙华缨光明天子,他「得净光普照众生身令生欢喜信解海解脱门」。赞颂里面,『放光明网不思议』,「光明」是智慧德相,「网」是比喻,比喻广大繁密。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大梵天的罗网一样,虽然无量的错综复杂,但是在佛眼睛里面有条不紊,条理分明,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乱,有次第,有秩序。为什么?因为自性的变化是有次第的。《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它的演变是有顺序的。中国古圣先贤也说,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也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它有体系的,它不乱。我们看到这个世间法好像非常凌乱,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乱,外面境界实在并不乱。你自己心乱,看到外面境界好像是乱的;你自己心清净,你看到外面境界也是清净的;真的境随心转,这个话一点都不错。《楞严经》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话说得好!我们要学如来能转物,不要为物所转,你才有真本事。随著外境转你是凡夫,不随外境转你就有能力转物,我们学佛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不为外境所转。这是「放光明」,光明在此地比喻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透出来了。但是你要晓得,般若智慧透出来,前面把障碍智慧的东西舍掉。什么东西障碍智慧?你的心散乱,妄念、妄想太多,所以你要修定。你造作种种恶业,恶业使你的心不定,所以佛才教人持戒,持戒是断一切恶业,帮助你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的作用,定是清净心,它的作用就是放光。「不思议」,是赞叹自性本具般若智慧。
『普净一切诸含识』。自己心清净了,外面境界就清净;如果说自己心清净了,外面境界不清净,你就把佛经上讲的这个话否定掉了。为什么?佛说境随心转是假的,我心清净了,外面境界为什么不清净?那佛说这个话岂不是骗人的?到自己心清净,外面境界果然是清净,证明佛讲的话没错,这个境确确实实是随心转。相随心转,体质随心转。心清净,你的容貌清净,你的身体清净;身体清净,一切病都没有;本来身体是多病的,只要修清净心,你什么病自然就没有了。一切众生的病从哪里来的?从贪瞋痴来的,贪瞋痴叫三毒,我们现在讲的病毒。由此可知,我们要净化众生,先要净化自己;自己不能得清净心,就不能够净化别人。这个净化,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影响力,在佛家、道家里面讲感应。感应道交的理很深,事微密奥妙。唯有真诚才能感物,人的真诚慈悲能感动毒蛇猛兽,它围绕你身边,它没有恶意,人跟畜生跟鬼神都能够感通,人与人哪有不能感通的道理?不能感通,是我们自己功夫不得力才会有这个现象;自己功夫真的得力,自然就能感人。功夫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勘验、去测验,我的修行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哪里测验?在一切人事上测验。邪见的人,作恶的人,你看他是不是回头,是不是有所改善,如果看到他没有回头、没有改善,我们自己觉得功夫不够,还要认真,还要努力修学。见到邪知邪见的人回头了,造恶的人行善了,我们知道自己修学功夫有了一点效果,不能放松,更要努力,更要勉励。为什么?影响面要往外延伸,要扩大,诸佛菩萨他们那个力量能够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
修行没有别的,改进而已,改是改过,改过就进步。古人常讲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是说明学生决定超过老师,学生没有超过老师是对不起老师,所以学生超过老师是当然之理,是正常的。老师好的地方你都学会了,老师的缺点你都把它改正过来,你当然就超过,这是佛法讲的精进。你说我学,学得跟老师一模一样,你没有进步;如果你所学的还不如老师,你就完了,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你的光阴完全空过了。那个会学的人,谁是我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我六根所接触到的,所有一切善法我认真努力学,所有一切恶法我统统天天改,你就成大圣大贤,这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里面,就是所有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是诸佛如来、都是自己的父母,你有这种看法,你就入华严境界。《华严》称为大,《华严》称为根本,意思在此地,真的是诸佛如来根本的教学。教学的效果,契入这个根本,契入这个境界。念念为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自己呢?自己是一切众生里面的一分子,一切众生得利益,自己焉有不得利益之理?如果我们这里头有一念想到自己,错了!那就是一念迷,一念迷一切皆迷,一念觉一切皆觉,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是如来真实教诲。
『悉使发生深信解』。我们帮助人,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帮助人也是有层次、有阶段。对於还没有接触佛法的这一类众生,我们要帮助他认识佛法,明了佛法是一回什么事情,这是一个目的,这是第一个阶段。他认识清楚,明白了,不再误会了,我们再帮助他建立信心,深信不疑。佛法是究竟圆满的教学,佛法是生活教育,是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趋向幸福美满,是世间任何教育都不能相比的。民国初年欧阳竟无说得好,他说: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必需就是不能少的,换句话说,其他的教育不是我们必需,我们不学,少学几样,没有关系,这一门东西不学就不行;换句话说,非学不可!这是所有教育里最精粹的、最精华的,是智慧的教学、清净平等觉的教学。我们接受这个教育,若能依教奉行,我们就得大圆满,就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得大自在,拓开我们生活的空间,虚空法界是我们生活空间。我们今天生活空间很可怜,离不开地球;诸佛菩萨生活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他还能回到过去,也能进入到将来,十方三世是他生活空间。我们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决定能,只要你突破障碍,十方有障碍,三世有障碍。障碍怎么来的?佛说,障碍是从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突破障碍,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障碍就没有了,十方三世是一个整体。在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十方,也没有三世,所以法界叫一真。什么人证到一真的法界?一心的人。一心所现的相就是一真,三心二意所现的相就是十法界,所以境界确确实实「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一点都不错,这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一语道破。
我们做学生的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证,我们的修学就圆满了;能信、能解、能行这是菩萨,能证就成佛了。所以不断烦恼,不修清净心,怎么行?清净心在哪里修?生活当中修,顺境、善人不生贪爱,逆境、恶人决定没有瞋恚。维摩居士教导我们,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保持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这是道,这是如来的大道,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就是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你的平常心。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十法界的业因,平等心是成佛第一个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平等。平等就是在一切诸法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心才平等。要在一切境缘当中放下七情五欲,我们心就得清净;你不在一切境缘当中修,你到哪里修?
莲池大师说得好,《竹窗随笔》里面他记的有许多小故事、小公案,都是事实。他说有个法师,修行很不错,很多人赞叹,自己也以为不错,住在深山里面,信徒把他请到都市里面来讲经说法,没有多久,名利心、贪瞋痴慢就起来了,退堕了,自己没有感觉到。莲池大师跟他见面就说他,就说这修行人在深山里修得真不错,下山之后就堕落了,他就问谁?就是你老兄。不容易!所以大乘修学不离开红尘,红尘里历事炼心,什么事可以经历,炼什么心?炼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这里头炼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的教诲在生活当中去兑现,这是真用功。
我们很容易迷失,没错,烦恼习气太深了。用什么方法来补救?读经,讲经。所以佛说得好,「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无碍辩才最后一条「乐说无碍辩」,乐是欢喜给人家讲经说法,一切时、一切处有机会就讲,一个人也讲,两个人也讲,不一定要讲台升座,不一定,随时随处都讲。天天讲,常常讲,劝人也劝自己,讲多了,自己印象深了,不知不觉自己就会转变。你自己烦恼习气转不过来,你的薰习不够。薰习的时间长,真产生力量,不知不觉就转过来;自自然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教就相应,这个时候展开经卷,你看字字句句无量义。所以我们这才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是长时间的薰修,很不容易回头,我们随顺烦恼习气很难回头。所以好学,好学就是喜欢讲、喜欢听,而且喜欢听,还跟自己法缘有关系。我的法缘好,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法缘好?我喜欢听经,除非我有事情,没有办法,抽不出时间来。我有空,不管哪个人讲经我一定听,他讲得好不好我都听,我都得受用,我绝对不肯放弃一次听经的机会。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师讲经我一堂没缺过,我们同学们学习讲经我也一堂没缺过,真正肯学,欢喜学习。别人讲经我不去听,我讲经人家也不听,因缘果报!你要想讲经很多人来听,你首先要听别人讲经。我跟大家说过很多遍,我们讲经的人到人家一个道场,当然先去礼佛,我们礼佛三拜发的愿跟别人不同,我们第一拜求跟这个道场结缘,跟道场有缘;第二拜与常住有缘,这里面的住持当家,常住这些执事有缘;第三拜与这个道场所有信徒有缘。这三拜就结了缘,有缘他才邀请我们到这个地方来弘法,有缘才有很多人来听、来学。无论这个道场是永久的,或者是临时的,像这一次我们到吉隆坡去弘法两天,这个道场是临时的,临时我们也发这个愿,讲堂供养佛像我们三拜还是发这个愿,跟这个地方结了缘,今生后世就会在这个地方弘法利生。
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自己什么样的苦头都愿意吃,绝不推辞;为自己的事情,那就没有必要了。这个月二十五号,澳洲那边同修传真给我,昆士兰多元文化局局长召开一个宗教会议,借我们的道场,这个我要去,许许多多宗教在一块活动我要去。如果是我们自己道场打佛七、做法会,我不去,那个地方有悟行法师几个人在那里照顾就够了,我不必要去了。这是澳洲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的一个活动,我知道他们邀请我,我一定会参加。参加那边族群宗教活动,对我们这里有影响,参加我们此地宗教族群的活动,对澳洲也有影响,我们希望这个影响将来能够扩大到全世界,就能帮助这个世界安定和平。我们希望所有宗教族群都能够和睦相处,这里头就是要通,常常要沟通,常常要交流,我们现在正在开始。更进一步,我们要读所有宗教的经典,要了解他们的教义,如何叫所有宗教他们的想法、看法都能够贯通,所有一切误会隔阂都能够消除,才真正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这个互相尊重敬爱是真诚心发出来的,不是表面的,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这是《华严经》的精神,这是《华严》的教义真正落实了。佛法是社会教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不分族类,不分宗教,所有的宗教徒一样成佛、成菩萨,并不背弃他的宗教,所有不同的族群也都能作佛、作菩萨,所以佛法教学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