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九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209
请看经文,日天子长行的第二句:
【光焰眼天子。得以一切随类身开悟众生令入智慧海解脱门。】
『光焰眼』,都是日天子的德号,他所修学的法门,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说『得以一切随类身』,我们看了这一句就知道他不是凡人,凡人不可能随类化身,而且这个随类化身是「一切随类身」,一切当然包括虚空法界,正是《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化现什么样的身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执著。凡夫有一个身相,这个身相不会变化是因为他执著,执著这个相就是自己,所以这个相就不会变化。佛菩萨没有执著,所以佛菩萨没有身相,佛菩萨的身相是随一切众生心量而现的。《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是随心应量而现身的。哪里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这叫一切随类身。示现这个身相干什么?是开悟众生的,就是为这么一桩事情。我们看清凉的注解,「众生本有佛智」,这句话重要,这句话跟《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讲的一个意思。马鸣菩萨说「本觉本有」,所以众生本有佛智,就是本觉本有。「如海潜流」,这是比喻,众生的佛智虽不能现前,这个智没有丧失。实在像大海一样,海水流不流动?流动,表面上看不到,下面就看到。现在潜水艇潜到水下面就知道,它不是不流,它流。「今佛以随彼彼类身」,这个注子注得多好,经文上讲日天子,清凉大师注解上他说佛,现在佛以随彼彼类身,他是哪一类的,这个身相随他这一类的身相现身。「设种种方便,务在开悟,令其证入」,这就是佛菩萨教学终极的目标,我们要学佛就要在这些地方学。
所以第一个信念,就是决定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没有这个理念,没有这个肯定的信心,你想帮助众生帮不上忙,你要肯定他有、他行、他能,问题就是他肯不肯回头。由此可知,诸佛如来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无非是令众生回头,回头是岸。但是要令众生回头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所以佛菩萨帮助众生,在这个地方就显示真实智慧,无尽的慈悲,他有耐心,你这一生回不了头来,来生;来生回不了头来,后生;永远不舍弃,永远在照顾,世间再找不到第二个像这样对於我们关怀恩德的人,找不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也只仅限於一世,一个生死轮转,各人走各人的路,再遇到的时候也不认识了,这都是事实。父母对子女的恩是一世的,佛菩萨对众生的恩是永恒的,没有能够相比。几个人知道佛恩?几个人知道佛对我们真正关怀、真正爱护?佛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纵然有缘接触到了,没有在意,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始终得不到利益。真实的利益从什么地方看?从生活境界当中点点滴滴,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依旧是随顺习气,依旧是随顺烦恼,这是违背慈悲教诲,没有回过头来,这就是不知道佛的恩德。如果有个报恩心,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言语行为,自然就随顺佛陀教诲。佛陀的教诲完全是自性法尔的流露,所以随顺佛陀教诲就是随顺自己的性德。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这叫开悟,小悟,悟了之后能随顺,随顺就是修行。
修行,我们讲得太多了,是把我们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修行。我们对於宇宙人生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把这些错误统统修正过来,这叫修行。就这个名相误会的人有多少?不学的人误会那就不说了,学佛的人也误会;学佛人当中出家人,出家多年老修的人,甚至到死都还不觉悟。为什么?依旧随顺烦恼习气,依旧对名利放不下,还是落在贪瞋痴慢烦恼之中。「放不下」这三个字里头,贪瞋痴慢统统具足,执著放不下,分别放不下,利养放不下,名分放不下,权位放不下,这有什么法子!真正要契入佛的境界,入佛的境界就是转凡成圣,样样都要放下。可是放下不容易,但是有一些善知识逼著我们非放下不可,当被逼迫的时候很难过,慢慢习惯成自然,我们对善知识感恩戴德。谁逼我?韩馆长逼我三十年,逼得我样样放下,信徒对我那些供养她统统都要,我只好给她,不给她不行,非给不可。名也要,利也要,地位也要,权力也要,什么都给她,我样样放下,我感她的大恩大德!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教给我是理论,韩馆长跟我相处三十年是实验,不放下行吗?所以我遇到这么一个善知识,人家说韩馆长凶巴巴的,好凶!没有人敢惹,没有人敢跟她相处。有不少同修告诉我,有许多年轻人想跟我出家,一看到韩馆长吓得不敢来。我点点头,好!不怕的你来,你害怕的你就不要来,来就会有成就,不来成就谈不上了。所以别人不懂,我对她为什么这么感激,为什么念念不忘,我这一点成就就是经过这个磨炼磨出来的,把这些棱角都磨光了;磨光了,她走了,她的任务达成了。我不会再受烦恼习气动心,念念能够随顺佛陀的教诲,她走了。最后的那也是个考验,她要把什么都交还给我,我统统不要,谢谢她,不要了;我知道什么?我已经得到好处。麻烦事情!
我们晓得,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磨炼他,他聪明,行!每一参到最后「恋德礼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恋是感恩戴德,礼是恭敬供养,辞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全都放下了,辞就是放下。自己一丝毫烦恼习气都没有了,断得干干净净,那叫辞,礼是感恩戴德;这才是真正接受教诲,真正知道修行,懂得知恩报恩。一般凡夫,中下根性的人,绝大多数先要接受逆境的磨炼。所以佛法修学,大家都晓得,先是小乘后是大乘,小乘是在逆境、逆缘里面磨炼出来的,把你的瞋恚磨掉,然后进入大乘。大乘是经顺境的磨炼,这个很难!顺境、善缘里面,不起丝毫贪爱之心。我们看小乘,小乘示现的是苦行;大乘示现的,诸位看看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绘的那些图,那些变相图,佛菩萨讲经说法,天人供养,载歌载舞,那是大乘。大乘在顺境、善缘里面不动心,小乘在恶境、逆缘里头不动心,要通过这两次磨炼,把自己贪瞋痴慢的习气磨平。什么时候你的心平了,什么时候你成佛了,佛是平等心,心里面还有不平,你就是凡夫,你不是佛,你也没有学佛。学佛学个什么?《无量寿经》经题上,给我们标了三个项目「清净、平等、觉」。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境,起心动念就要晓得回光返照,为什么?起心动念心不平,不平是谁做主?烦恼习气做主,烦恼习气就是风浪,随顺烦恼习气你就造恶业,你就堕三途。所以一回头,心就恢复平静。回头什么?我为什么又起烦恼习气,顺境、善缘当中我为什么起贪爱,为什么会动这个念头。只要这样一觉悟,你那个贪爱心就会降低,这叫修行。逆境、恶缘当中,不平的心、瞋恚的心起来了,又随顺烦恼习气,这一警觉,我们瞋恚、不平程度就会降低,降低就是修行。什么时候修行成功?顺逆境缘当中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功德圆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永远保持著清净平等觉,这个人成佛了;没有成圆满佛,也成分证佛。分证佛是什么地位?《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你要问什么时候我证得初住菩萨?所有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起心不动念,决定安住在清净平等觉,你就证得圆初住。你念佛求生净土,你就有把握生实报庄严土,这不是生同居土,不是生方便土,决定生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这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决定要争取的。
诸位记住,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大风大浪来折磨你,所以他的进度很缓慢,他不退。是没错,他永远不退,进步很缓慢;这个地方大风大浪,大起大伏,所以进步非常快,一天等於极乐世界一百年,你想想你要是修行一年、十年,那还得了!所以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要修到实报土,那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我们这个世界几年功夫就成功了。佛在经上都是讲的真话,这个世间有很多人折磨你,顺境也是磨炼你,逆境也是磨炼你,记住!统统是磨炼。禁得起考验的人就大功告成,禁不起考验的人就跟这些磨炼的人结了许许多多的恩怨。善缘、顺境结的是好缘,逆境、恶缘里头结的是冤家,不管是好缘、是恶缘,统统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里面要记住,善恶是假的,不是真的。怎么说是假的?会变。恩爱会变成仇敌,仇敌也会变成恩爱,它会变,会变是假的,不变才是真的。诸佛菩萨清净平等觉,永远不变,那是真的。众生本有佛智是永远不变的,智迷了就变成情,情是烦恼,所以佛在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佛智。所以我们懂得,佛智跟烦恼是一桩事情,一个是在觉悟的状态,一个是在迷惑的状态;迷惑的状态,转菩提为烦恼,它转变了;觉悟之后,转烦恼成菩提,就在那一念转变。
佛菩萨慈悲教化一切众生,以究竟圆满的智慧、善巧方便来诱导我们,他真的是尽心尽力了,我们决定不能责怪佛菩萨,只能责怪自己没有能够随顺。我们天天读经,我们也相信,我们也能理解,但是不能随顺,所以没有功德。没有随顺就是没有能照做,我们要问问,我们很想照做,为什么做不到?这里头不外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烦恼习气太重,抵不过,没有能力克服;第二个智慧太少,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听经,懂得的佛法一知半解,不是真正透彻;真正透彻了,给诸位说,每一个字、每一句你都落实了,决定做到;了解得不够透彻。正因为了解不透彻,所以烦恼习气没有能力克服。如果真正明了,烦恼习气算不了什么,很容易克服。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才晓得,世间第一等的功德是教学,第一殊胜的大事。佛家讲大事因缘是什么?教学。难怪《学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能认识到这一点,那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有智慧的人见不到。诸佛菩萨所证的是真实智慧,究竟圆满智慧,所以他们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教学,他不干别的事情。只有这桩事情,说到报恩,那是圆满的报恩、究竟的报恩,自己能够依教奉行,又能够转教众生。《无量寿经》佛嘱咐我们辗转教化,我们得到好处、得到利益,要教别人,要劝别人,要热心,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要顾虑,不要害怕,我以真诚心待人,人家以虚妄心对我,我不是吃了大亏?许许多多众生就是因为这个观念,不敢认真修行,怕自己吃亏。其实他讲错了,实实在在的说,自己占便宜了。纵然吃亏,是一时,这一生一世,这一世顶多一百年不得了,你能够有把握活一百岁吗?吃亏上当不过一百年,这一百年之后,就作佛、作菩萨去了,你说你的利益多大!所以大便宜,大利益。世间人眼光短小,只看眼前小利,不知道后面的大利;无量无边的善利他没有看到,只看到眼前,古人讲眼光如豆,愚痴到了极处。
学佛,首先要拓开心量。在中国的佛教,祖师大德确确实实很多都是佛菩萨化现来的,要不然他哪有那么大的智慧?中国寺院道场的建筑就是高度智慧的教学,我们一进山门,现在的话讲,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第一眼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坐在当中,面对著大门。弥勒菩萨的造像不是造印度弥勒菩萨像,印度弥勒菩萨像,你们到北京雍和宫就可以看到,那是印度的弥勒菩萨。中国人造弥勒菩萨像,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出现在南宋,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那个时代,出现在临安、奉化、杭州这个地区。他那个相貌是欢喜相,对一切众生满面笑容;肚皮很大,代表包容,什么都能包容。这个人《高僧传》里头有,但是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他每天背一个大布袋,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他化缘,人家供养,不管供养什么东西统统往布袋一装,代表平等,代表没有分别。别人问他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两手下垂,一句话也不说;佛法是什么?放下!别人看懂了,这是教我们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老人家把布袋背起来就走了,告诉你放得下、提得起。自己要放下,把自己的东西放得干干净净,把一切众生的苦难背起来。你看意思多深,他都不说一句话,完全用动作来表示,叫你开悟。我们中国的佛教,佛教教学,建筑都是表法的,第一个叫你见他,第一个你就学他。学他什么?看破,放下。我们有没有放下?没有!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样样放不下。放不下,就不得其门而入,因为它在门口第一关,你要看破、放下,你才算是入门。入门之后提起,提起什么?四大天王摆在旁边,就是教你提起。弥勒菩萨教你放下我,我执没有了,实在讲就是《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弥勒菩萨表这个;然后提起,提起一切为众生。都是叫我们开悟,不说一句话。
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要认真负责,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佛菩萨以身体示现,做种种示现令一切众生见闻觉知,他就省悟过来了。身是教学的工具,佛菩萨塑像是教学工具,我们这个身是活的相,活的教学工具,这里头没有我;有我你就是凡夫,有我你就有烦恼,有我你就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这个身体跟泥塑木雕的像没有两样,雕像是不会动的,这个身体是会动的,你要从这里头觉悟,从这个地方去认知。所以示现什么身分,示现哪个行业,你就会做得很圆满。为什么?你是做榜样,你是做样子给人看,没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世间人做事,他里头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他会想到怎样做对自己有利,怎么做对自己不利,得失没有放下。弥勒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我们用法相宗的话来说,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统统放下,放下这些东西。这个东西一放下,就是相宗里面讲的转识成智。所以十一个色法是智慧的表演,是四智的落实,也不是自受用的,是他受用的。所以觉悟之后,就知道这个身体跟那个雕像没有两样,那是不动的,这是会动的,没有自己,一切为众生。所以东方天王教导一切众生如何护持自己,这是护法神,怎样才真正护自己的性德。不是护自己的身,身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护自己的性德。要护自己性德,换句话说,妨害性德的、障碍性德的,就要把它舍弃。凡是不利於一切众生的,不但不能做,想都不能想;而且念念要想饶益众生,利益还不行,最大的利益,要常常这样想,给众生最大的利益。我遇到学佛的同修是有利益众生想,但是都不是大利益,你局限太小了,这个也不能怪你,你的心量小,你的眼光很小,真正大利益、殊胜的利益你见不到,可以从你日常生活当中,一举一动当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东方天王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行中道,他手上拿的琵琶,琵琶代表这个。弦乐器的弦松了它就不响,紧了就断掉,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所以菩萨行中道。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萨空有二边不住,这称为中道。空跟有二边都放下,都不放在心上,那个心才清净。中是清净心,稍微偏差一点,心就不清净。中是觉心、觉悟,偏差就邪了,就不觉;偏空、偏有都错了,都不是中道。琵琶表这个意思,我们一看,心清净平等觉就是中道。落实在生活上,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是中道。离一切相,不著有边;修一切善,不著空边,空有二边不著,这是琵琶的意思。我们凡夫做一点好事,著相,中道失掉了。南方天王代表增长,用现在的话来讲,求进步。儒家教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天进步;佛法讲精进,进是进步,所以佛法不落伍。有人在这里看看,对我们很赞叹,「你们能够跟得上时代」,我们听到这个话很难过,我们跟得上时代;你要懂得佛法,佛法领导时代,不是跟上时代,时代要跟著佛法走才行,佛法永远在前面。可见得我们现在连佛法都迷失了,佛法落在时代的后面,还拼命在追,追还追不上,这成什么话!要怎样才能够进步?天王手上拿著一把剑,这代表进步。剑是什么?断烦恼,快刀斩乱麻。这个剑是表慧剑,智慧之剑能断烦恼,你要不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你就没有办法进步,你看看它表的意思多好!
西方天王是广目天王,我们听到他的名号「广目」,就晓得他的意思,广是多看,现在讲观光考察;增长见闻,增长知识,增长学问,要靠观光考察。他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跟蛇都是代表变化,这个意思含著世出世间一切法、人事物千变万化。怎样应付千变万化的社会?这个手上拿著珠,那个珠是不变的。这个珠是什么?真诚,不管怎么变,只要你用真诚心,就能控制全面;决定不能用虚伪,虚伪的心要想掌握社会,最后都失败。真诚教诲,我们从历史上去看,在这个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历代的帝王、国王,他要控制他的国家,他想掌握世界,最后都失败了。谁成功?释迦牟尼佛成功了;再仔细观察,全世界所有宗教家成功了;孔老夫子也成功了,得到当时人的敬仰,后世人敬仰,永怀恩德。他怎么成功的?真诚教诲,那个珠子就是真诚教诲。那个珠子要中国人来讲,就是教学为先,抓住龙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要抓到这个,他成功了。那个意思多好,叫你看了就开智慧,看了就觉悟。我们这个形象到外面去,人家看到生什么?你想想看,看到我们这个形象,人家想什么?要懂!北方天王多闻,多听别人的,多听多闻才能成就智慧。可是多闻,你要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一切众生当中,有说真话的、也有说假话的,有说好话、也有说坏话的,有能力辨别。他辨别能力从哪里看?他手上拿著一把伞,伞盖就是代表有能力辨别,伞盖是防止污染,它有作用的。有能力、有智慧辨别,就不会被污染,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性德流露,不受障碍。自己性德流露,就能够保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开悟,此地讲「随彼彼类身,设种种方便」。四大天王的造像就是设种种方便,目的是令众生开悟,帮助他们证入。
所以造像是教学,不是拜偶像,它是教育;用现在教育的术语来讲,教学的工具。诸位要知道,佛家所有的一切设施,全是教学工具。佛菩萨的形像,诸天鬼神的形像,佛教不是多神教,用这些来代表世间各个不同的族类。用种种的姿态,手势不一样,在佛家讲手印,现在人叫手语,手印就是手语,让你一看就晓得它表什么意思。盲哑的人他不能说话,用手势一比,他就知道了。佛菩萨不给你说话,也比划比划,你就懂了,手印是手语,显示出真实智慧。不但是形像、动作表现的都是真实智慧,名号里头都是真实智慧。所以佛法里面取名字,不是讲求这个名字好听不好听,是这个名字对现前众生需要不需要。任何一个人要在今时今处示现成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佛」,不可以叫别的名号,名号是表法的,是开悟众生的。为什么一定用这个名号?现在这个世界众生,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要帮他觉悟,用释迦;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照字面翻「能仁」,能够以仁慈的心待人,所以它是教学;现代人心极不清净,自私自利,贪瞋嫉妒,贡高傲慢,所以用牟尼,牟尼的意思是清净寂灭。这个意思就是讲,对自己要清净寂灭,对别人要大慈大悲,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在此时此地所有众生大病在此地。
所以名号是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的宗旨,是这么个道理。阿弥陀佛要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作佛,也要改名字,要改成释迦牟尼才有用,他那个名号到我们这里不起作用;同样道理,释迦牟尼佛要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也要换名字。每个地区众生状况不一样,名是随一切众生需要建立的,不是随自己。在中国古时候,小孩出生,父母长辈给他命名,那个时候命名的用意,是对这个小孩的期望,希望他一生当中顾名思义,真正能够做到大孝,孝顺父母。所以古时候不可以改名字,改名字是大不孝,为什么?父母对你的期望,你完全违背了,完全舍弃了,这不可以。现在人不懂,现在很多人给小孩取名,都取了个外国名字,我这一听很奇怪,大概父母希望他将来变成外国人,不要做中国人,很没有道理,大不孝,数典忘宗。现在人常常讲爱国,取个外国名字怎么爱国?叛国!所以取名的用意,现在人都不知道,古人非常讲求。
名号也是教化众生的手段,乃至於建筑都不例外。佛的大殿,大殿叫大雄殿,大雄宝殿,大雄什么意思?大英雄。中国人称为英雄,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佛是大英雄,为什么称为大英雄?破迷开悟,别人做不到;了生死,脱轮回,成佛道,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大英雄!这个建筑从外面看一定是两层,里面看一层,为什么要用这个形式?表法的,外面看真俗二谛,表这个意思;里面是一个,真俗不二,是一不是二。外面表现的,有你、有我、有他,这从外面看;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一个。所以这个表法,用佛的身相来说,外面两层是表佛的三身、十身,多!里面一个身。所以一个身,清净法身,佛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话是真的,为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自己的心;谁的识?自己的识;心跟识决定不分家,相有各个不同,心跟识是一个。佛在《楞严经》比喻,将我们的真心本性比作大海,将我们的身比作水泡,大海可以起很多很多水泡,都是一个大海。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大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爱护众生就跟爱护自己一样,决定没有厚此薄彼;若有厚此薄彼,你根本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自他不二,生佛一如。所以佛对於一切众生无尽的慈悲,从这里生的。
以种种身相,种种方便,所有一切设施种种方便,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佛法,这是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明白之后,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学习。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从放下,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是无量无边,慢慢放下,先放最粗最重的,最粗最重的分别执著就是自私自利。凡夫,哪个凡夫没有特权的念头,特权的念头就是最严重的烦恼,总觉得我要跟别人不一样,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对於平等觉是最严重的妨害;平等觉是佛,平等觉是真性,我们能够舍弃,就跟平等觉接近了一步。所以佛家在戒律里面的供养,什么供养福报最大?平等的供养,福报就最大。现代人不懂这个道理,虽修供养,得福很小。为什么供养?佛那里多一点,菩萨可以减少一点,罗汉又少一点,他用妄想分别执著供养,得福就很少;他不晓得平等供养的福报是第一大。不读佛经很难理解,这个道理很深,事相繁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去领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斋僧,决定平等,决定没有高下。可是六道凡夫都有高下的习气,我们自己也有,要把这个毛病习气断掉、改过来,要真修行。
我们感恩佛菩萨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证入。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晓得,佛菩萨帮助我们的是开悟,谁帮助我们证入?一切众生。《华严经》上显示,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帮助他开悟,什么人帮助他证入?五十三参。这桩事情诸位要懂,不要以为善财童子的运气好,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也没遇到;其实五十三位善知识就在你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你,可惜你不认识。五十三参是比喻,代表五十三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状况、不同的行业,就是我们从早到晚看到社会一切大众,把他归纳这五十三类,你怎么没见到?天天见到。这些人磨炼你,里面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你接受老师教诲之后,要在现实环境里头去落实,落实就是证入。所以我们一天到晚看到人,有欢喜的、有讨厌的,你在磨!讨厌的人不讨厌了,欢喜的人也不生欢喜心了,永远保持著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道。什么道?佛道,大道,无上道。就是一个平等,平是平等,常是恒常,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没有高下,永远没有好恶,你的佛心现前了,你所有一切的表现都是称性的,都是从自性流露的。什么是自性?平等心是真性,不平的心是识心,识心不平等,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清净的,本来清净。惠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换句话说,我们起心动念就是染污了。你起一念贪爱的心被贪爱污染了,起一念瞋恚心被瞋恚污染了,凡夫的心起伏不定。你有得失,你被得失污染了。佛心里没有得当然就没有失,有得一定有失,得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觉法,不是佛法就迷了,迷而不觉,佛法是觉而不迷。真正明白之后,才晓得「大方广」是什么?大方广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明白的人,这个生活叫「佛华严」;迷失的人,叫六道凡夫。这是事实真相,这是佛在此地对我们的开示。
这尊佛示现的是日天子,光焰眼天子,这是说他示现的身分。我们明白了,我们现在是什么身分,示现什么身分?就在自己现前身分上设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开悟证入,这叫真学佛。佛法不迷信;换句话说,不学佛的人统统迷信,你说对不对?学佛决定不迷信,学佛断烦恼、开智慧,开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智慧就在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上一开头,世尊显示著衣持钵,日常生活,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了,这里头学问大,意思太深太广了。我们平常也穿衣、也吃饭,我们没入境界,我们穿衣吃饭生烦恼,人家穿衣吃饭普度众生,具足圆满智慧普度一切众生,他们成就的是真实功德,我们所得到的是无量烦恼。能把烦恼转过来,我们学佛得受用,真正是佛弟子。有很多人问我,《华严经》讲到哪一天圆满?这样细讲,听了还是回不了头来,如果是简单略讲怎么行?经义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如何回头?实在说,尤其是大乘经教,一句一偈搞清楚、搞明白,一生都受用无穷,不必是全部。只要你真正听懂了,你真信、真解,最重要的要肯干,要把你所信所解的变成你自己实际的生活,这叫行证。尤其要懂得修学过程当中,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境界都是要受磨炼的,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帮助我们证入的。如果我们不甘心被折磨,不愿意接受这个境界,那你行证就没有了;只能够止於信解,没有行证。没有行证,你决定是随著你自己的烦恼习气生活,随顺烦恼习气生活,你就决定不能脱离轮回。这里头利害得失我们要想通,六道轮回的日子不好过,一定要过佛菩萨的日子。佛菩萨在六道示现,无论什么身分都是得大自在,真实安稳大自在,过的是智慧的生活。形相跟我们一样,外表一样,里头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明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请看经文,日天子长行的第二句:
【光焰眼天子。得以一切随类身开悟众生令入智慧海解脱门。】
『光焰眼』,都是日天子的德号,他所修学的法门,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说『得以一切随类身』,我们看了这一句就知道他不是凡人,凡人不可能随类化身,而且这个随类化身是「一切随类身」,一切当然包括虚空法界,正是《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化现什么样的身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执著。凡夫有一个身相,这个身相不会变化是因为他执著,执著这个相就是自己,所以这个相就不会变化。佛菩萨没有执著,所以佛菩萨没有身相,佛菩萨的身相是随一切众生心量而现的。《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是随心应量而现身的。哪里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这叫一切随类身。示现这个身相干什么?是开悟众生的,就是为这么一桩事情。我们看清凉的注解,「众生本有佛智」,这句话重要,这句话跟《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讲的一个意思。马鸣菩萨说「本觉本有」,所以众生本有佛智,就是本觉本有。「如海潜流」,这是比喻,众生的佛智虽不能现前,这个智没有丧失。实在像大海一样,海水流不流动?流动,表面上看不到,下面就看到。现在潜水艇潜到水下面就知道,它不是不流,它流。「今佛以随彼彼类身」,这个注子注得多好,经文上讲日天子,清凉大师注解上他说佛,现在佛以随彼彼类身,他是哪一类的,这个身相随他这一类的身相现身。「设种种方便,务在开悟,令其证入」,这就是佛菩萨教学终极的目标,我们要学佛就要在这些地方学。
所以第一个信念,就是决定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果没有这个理念,没有这个肯定的信心,你想帮助众生帮不上忙,你要肯定他有、他行、他能,问题就是他肯不肯回头。由此可知,诸佛如来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无非是令众生回头,回头是岸。但是要令众生回头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所以佛菩萨帮助众生,在这个地方就显示真实智慧,无尽的慈悲,他有耐心,你这一生回不了头来,来生;来生回不了头来,后生;永远不舍弃,永远在照顾,世间再找不到第二个像这样对於我们关怀恩德的人,找不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也只仅限於一世,一个生死轮转,各人走各人的路,再遇到的时候也不认识了,这都是事实。父母对子女的恩是一世的,佛菩萨对众生的恩是永恒的,没有能够相比。几个人知道佛恩?几个人知道佛对我们真正关怀、真正爱护?佛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纵然有缘接触到了,没有在意,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始终得不到利益。真实的利益从什么地方看?从生活境界当中点点滴滴,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依旧是随顺习气,依旧是随顺烦恼,这是违背慈悲教诲,没有回过头来,这就是不知道佛的恩德。如果有个报恩心,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言语行为,自然就随顺佛陀教诲。佛陀的教诲完全是自性法尔的流露,所以随顺佛陀教诲就是随顺自己的性德。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这叫开悟,小悟,悟了之后能随顺,随顺就是修行。
修行,我们讲得太多了,是把我们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修行。我们对於宇宙人生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把这些错误统统修正过来,这叫修行。就这个名相误会的人有多少?不学的人误会那就不说了,学佛的人也误会;学佛人当中出家人,出家多年老修的人,甚至到死都还不觉悟。为什么?依旧随顺烦恼习气,依旧对名利放不下,还是落在贪瞋痴慢烦恼之中。「放不下」这三个字里头,贪瞋痴慢统统具足,执著放不下,分别放不下,利养放不下,名分放不下,权位放不下,这有什么法子!真正要契入佛的境界,入佛的境界就是转凡成圣,样样都要放下。可是放下不容易,但是有一些善知识逼著我们非放下不可,当被逼迫的时候很难过,慢慢习惯成自然,我们对善知识感恩戴德。谁逼我?韩馆长逼我三十年,逼得我样样放下,信徒对我那些供养她统统都要,我只好给她,不给她不行,非给不可。名也要,利也要,地位也要,权力也要,什么都给她,我样样放下,我感她的大恩大德!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教给我是理论,韩馆长跟我相处三十年是实验,不放下行吗?所以我遇到这么一个善知识,人家说韩馆长凶巴巴的,好凶!没有人敢惹,没有人敢跟她相处。有不少同修告诉我,有许多年轻人想跟我出家,一看到韩馆长吓得不敢来。我点点头,好!不怕的你来,你害怕的你就不要来,来就会有成就,不来成就谈不上了。所以别人不懂,我对她为什么这么感激,为什么念念不忘,我这一点成就就是经过这个磨炼磨出来的,把这些棱角都磨光了;磨光了,她走了,她的任务达成了。我不会再受烦恼习气动心,念念能够随顺佛陀的教诲,她走了。最后的那也是个考验,她要把什么都交还给我,我统统不要,谢谢她,不要了;我知道什么?我已经得到好处。麻烦事情!
我们晓得,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磨炼他,他聪明,行!每一参到最后「恋德礼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恋是感恩戴德,礼是恭敬供养,辞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全都放下了,辞就是放下。自己一丝毫烦恼习气都没有了,断得干干净净,那叫辞,礼是感恩戴德;这才是真正接受教诲,真正知道修行,懂得知恩报恩。一般凡夫,中下根性的人,绝大多数先要接受逆境的磨炼。所以佛法修学,大家都晓得,先是小乘后是大乘,小乘是在逆境、逆缘里面磨炼出来的,把你的瞋恚磨掉,然后进入大乘。大乘是经顺境的磨炼,这个很难!顺境、善缘里面,不起丝毫贪爱之心。我们看小乘,小乘示现的是苦行;大乘示现的,诸位看看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绘的那些图,那些变相图,佛菩萨讲经说法,天人供养,载歌载舞,那是大乘。大乘在顺境、善缘里面不动心,小乘在恶境、逆缘里头不动心,要通过这两次磨炼,把自己贪瞋痴慢的习气磨平。什么时候你的心平了,什么时候你成佛了,佛是平等心,心里面还有不平,你就是凡夫,你不是佛,你也没有学佛。学佛学个什么?《无量寿经》经题上,给我们标了三个项目「清净、平等、觉」。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境,起心动念就要晓得回光返照,为什么?起心动念心不平,不平是谁做主?烦恼习气做主,烦恼习气就是风浪,随顺烦恼习气你就造恶业,你就堕三途。所以一回头,心就恢复平静。回头什么?我为什么又起烦恼习气,顺境、善缘当中我为什么起贪爱,为什么会动这个念头。只要这样一觉悟,你那个贪爱心就会降低,这叫修行。逆境、恶缘当中,不平的心、瞋恚的心起来了,又随顺烦恼习气,这一警觉,我们瞋恚、不平程度就会降低,降低就是修行。什么时候修行成功?顺逆境缘当中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功德圆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永远保持著清净平等觉,这个人成佛了;没有成圆满佛,也成分证佛。分证佛是什么地位?《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你要问什么时候我证得初住菩萨?所有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起心不动念,决定安住在清净平等觉,你就证得圆初住。你念佛求生净土,你就有把握生实报庄严土,这不是生同居土,不是生方便土,决定生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这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决定要争取的。
诸位记住,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大风大浪来折磨你,所以他的进度很缓慢,他不退。是没错,他永远不退,进步很缓慢;这个地方大风大浪,大起大伏,所以进步非常快,一天等於极乐世界一百年,你想想你要是修行一年、十年,那还得了!所以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要修到实报土,那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我们这个世界几年功夫就成功了。佛在经上都是讲的真话,这个世间有很多人折磨你,顺境也是磨炼你,逆境也是磨炼你,记住!统统是磨炼。禁得起考验的人就大功告成,禁不起考验的人就跟这些磨炼的人结了许许多多的恩怨。善缘、顺境结的是好缘,逆境、恶缘里头结的是冤家,不管是好缘、是恶缘,统统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里面要记住,善恶是假的,不是真的。怎么说是假的?会变。恩爱会变成仇敌,仇敌也会变成恩爱,它会变,会变是假的,不变才是真的。诸佛菩萨清净平等觉,永远不变,那是真的。众生本有佛智是永远不变的,智迷了就变成情,情是烦恼,所以佛在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佛智。所以我们懂得,佛智跟烦恼是一桩事情,一个是在觉悟的状态,一个是在迷惑的状态;迷惑的状态,转菩提为烦恼,它转变了;觉悟之后,转烦恼成菩提,就在那一念转变。
佛菩萨慈悲教化一切众生,以究竟圆满的智慧、善巧方便来诱导我们,他真的是尽心尽力了,我们决定不能责怪佛菩萨,只能责怪自己没有能够随顺。我们天天读经,我们也相信,我们也能理解,但是不能随顺,所以没有功德。没有随顺就是没有能照做,我们要问问,我们很想照做,为什么做不到?这里头不外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烦恼习气太重,抵不过,没有能力克服;第二个智慧太少,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听经,懂得的佛法一知半解,不是真正透彻;真正透彻了,给诸位说,每一个字、每一句你都落实了,决定做到;了解得不够透彻。正因为了解不透彻,所以烦恼习气没有能力克服。如果真正明了,烦恼习气算不了什么,很容易克服。正因为这个道理,我们才晓得,世间第一等的功德是教学,第一殊胜的大事。佛家讲大事因缘是什么?教学。难怪《学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能认识到这一点,那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有智慧的人见不到。诸佛菩萨所证的是真实智慧,究竟圆满智慧,所以他们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教学,他不干别的事情。只有这桩事情,说到报恩,那是圆满的报恩、究竟的报恩,自己能够依教奉行,又能够转教众生。《无量寿经》佛嘱咐我们辗转教化,我们得到好处、得到利益,要教别人,要劝别人,要热心,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不要顾虑,不要害怕,我以真诚心待人,人家以虚妄心对我,我不是吃了大亏?许许多多众生就是因为这个观念,不敢认真修行,怕自己吃亏。其实他讲错了,实实在在的说,自己占便宜了。纵然吃亏,是一时,这一生一世,这一世顶多一百年不得了,你能够有把握活一百岁吗?吃亏上当不过一百年,这一百年之后,就作佛、作菩萨去了,你说你的利益多大!所以大便宜,大利益。世间人眼光短小,只看眼前小利,不知道后面的大利;无量无边的善利他没有看到,只看到眼前,古人讲眼光如豆,愚痴到了极处。
学佛,首先要拓开心量。在中国的佛教,祖师大德确确实实很多都是佛菩萨化现来的,要不然他哪有那么大的智慧?中国寺院道场的建筑就是高度智慧的教学,我们一进山门,现在的话讲,第一个建筑物是天王殿,第一眼看到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坐在当中,面对著大门。弥勒菩萨的造像不是造印度弥勒菩萨像,印度弥勒菩萨像,你们到北京雍和宫就可以看到,那是印度的弥勒菩萨。中国人造弥勒菩萨像,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出现在南宋,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那个时代,出现在临安、奉化、杭州这个地区。他那个相貌是欢喜相,对一切众生满面笑容;肚皮很大,代表包容,什么都能包容。这个人《高僧传》里头有,但是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他每天背一个大布袋,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他化缘,人家供养,不管供养什么东西统统往布袋一装,代表平等,代表没有分别。别人问他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两手下垂,一句话也不说;佛法是什么?放下!别人看懂了,这是教我们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老人家把布袋背起来就走了,告诉你放得下、提得起。自己要放下,把自己的东西放得干干净净,把一切众生的苦难背起来。你看意思多深,他都不说一句话,完全用动作来表示,叫你开悟。我们中国的佛教,佛教教学,建筑都是表法的,第一个叫你见他,第一个你就学他。学他什么?看破,放下。我们有没有放下?没有!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样样放不下。放不下,就不得其门而入,因为它在门口第一关,你要看破、放下,你才算是入门。入门之后提起,提起什么?四大天王摆在旁边,就是教你提起。弥勒菩萨教你放下我,我执没有了,实在讲就是《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弥勒菩萨表这个;然后提起,提起一切为众生。都是叫我们开悟,不说一句话。
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要认真负责,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佛菩萨以身体示现,做种种示现令一切众生见闻觉知,他就省悟过来了。身是教学的工具,佛菩萨塑像是教学工具,我们这个身是活的相,活的教学工具,这里头没有我;有我你就是凡夫,有我你就有烦恼,有我你就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这个身体跟泥塑木雕的像没有两样,雕像是不会动的,这个身体是会动的,你要从这里头觉悟,从这个地方去认知。所以示现什么身分,示现哪个行业,你就会做得很圆满。为什么?你是做榜样,你是做样子给人看,没有自己的利益在里头。世间人做事,他里头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他会想到怎样做对自己有利,怎么做对自己不利,得失没有放下。弥勒菩萨给我们示现的,我们用法相宗的话来说,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统统放下,放下这些东西。这个东西一放下,就是相宗里面讲的转识成智。所以十一个色法是智慧的表演,是四智的落实,也不是自受用的,是他受用的。所以觉悟之后,就知道这个身体跟那个雕像没有两样,那是不动的,这是会动的,没有自己,一切为众生。所以东方天王教导一切众生如何护持自己,这是护法神,怎样才真正护自己的性德。不是护自己的身,身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护自己的性德。要护自己性德,换句话说,妨害性德的、障碍性德的,就要把它舍弃。凡是不利於一切众生的,不但不能做,想都不能想;而且念念要想饶益众生,利益还不行,最大的利益,要常常这样想,给众生最大的利益。我遇到学佛的同修是有利益众生想,但是都不是大利益,你局限太小了,这个也不能怪你,你的心量小,你的眼光很小,真正大利益、殊胜的利益你见不到,可以从你日常生活当中,一举一动当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东方天王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行中道,他手上拿的琵琶,琵琶代表这个。弦乐器的弦松了它就不响,紧了就断掉,一定要调到恰到好处。所以菩萨行中道。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萨空有二边不住,这称为中道。空跟有二边都放下,都不放在心上,那个心才清净。中是清净心,稍微偏差一点,心就不清净。中是觉心、觉悟,偏差就邪了,就不觉;偏空、偏有都错了,都不是中道。琵琶表这个意思,我们一看,心清净平等觉就是中道。落实在生活上,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是中道。离一切相,不著有边;修一切善,不著空边,空有二边不著,这是琵琶的意思。我们凡夫做一点好事,著相,中道失掉了。南方天王代表增长,用现在的话来讲,求进步。儒家教人,「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天进步;佛法讲精进,进是进步,所以佛法不落伍。有人在这里看看,对我们很赞叹,「你们能够跟得上时代」,我们听到这个话很难过,我们跟得上时代;你要懂得佛法,佛法领导时代,不是跟上时代,时代要跟著佛法走才行,佛法永远在前面。可见得我们现在连佛法都迷失了,佛法落在时代的后面,还拼命在追,追还追不上,这成什么话!要怎样才能够进步?天王手上拿著一把剑,这代表进步。剑是什么?断烦恼,快刀斩乱麻。这个剑是表慧剑,智慧之剑能断烦恼,你要不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你就没有办法进步,你看看它表的意思多好!
西方天王是广目天王,我们听到他的名号「广目」,就晓得他的意思,广是多看,现在讲观光考察;增长见闻,增长知识,增长学问,要靠观光考察。他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龙跟蛇都是代表变化,这个意思含著世出世间一切法、人事物千变万化。怎样应付千变万化的社会?这个手上拿著珠,那个珠是不变的。这个珠是什么?真诚,不管怎么变,只要你用真诚心,就能控制全面;决定不能用虚伪,虚伪的心要想掌握社会,最后都失败。真诚教诲,我们从历史上去看,在这个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历代的帝王、国王,他要控制他的国家,他想掌握世界,最后都失败了。谁成功?释迦牟尼佛成功了;再仔细观察,全世界所有宗教家成功了;孔老夫子也成功了,得到当时人的敬仰,后世人敬仰,永怀恩德。他怎么成功的?真诚教诲,那个珠子就是真诚教诲。那个珠子要中国人来讲,就是教学为先,抓住龙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要抓到这个,他成功了。那个意思多好,叫你看了就开智慧,看了就觉悟。我们这个形象到外面去,人家看到生什么?你想想看,看到我们这个形象,人家想什么?要懂!北方天王多闻,多听别人的,多听多闻才能成就智慧。可是多闻,你要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一切众生当中,有说真话的、也有说假话的,有说好话、也有说坏话的,有能力辨别。他辨别能力从哪里看?他手上拿著一把伞,伞盖就是代表有能力辨别,伞盖是防止污染,它有作用的。有能力、有智慧辨别,就不会被污染,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性德流露,不受障碍。自己性德流露,就能够保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开悟,此地讲「随彼彼类身,设种种方便」。四大天王的造像就是设种种方便,目的是令众生开悟,帮助他们证入。
所以造像是教学,不是拜偶像,它是教育;用现在教育的术语来讲,教学的工具。诸位要知道,佛家所有的一切设施,全是教学工具。佛菩萨的形像,诸天鬼神的形像,佛教不是多神教,用这些来代表世间各个不同的族类。用种种的姿态,手势不一样,在佛家讲手印,现在人叫手语,手印就是手语,让你一看就晓得它表什么意思。盲哑的人他不能说话,用手势一比,他就知道了。佛菩萨不给你说话,也比划比划,你就懂了,手印是手语,显示出真实智慧。不但是形像、动作表现的都是真实智慧,名号里头都是真实智慧。所以佛法里面取名字,不是讲求这个名字好听不好听,是这个名字对现前众生需要不需要。任何一个人要在今时今处示现成佛,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佛」,不可以叫别的名号,名号是表法的,是开悟众生的。为什么一定用这个名号?现在这个世界众生,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要帮他觉悟,用释迦;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照字面翻「能仁」,能够以仁慈的心待人,所以它是教学;现代人心极不清净,自私自利,贪瞋嫉妒,贡高傲慢,所以用牟尼,牟尼的意思是清净寂灭。这个意思就是讲,对自己要清净寂灭,对别人要大慈大悲,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在此时此地所有众生大病在此地。
所以名号是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的宗旨,是这么个道理。阿弥陀佛要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作佛,也要改名字,要改成释迦牟尼才有用,他那个名号到我们这里不起作用;同样道理,释迦牟尼佛要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也要换名字。每个地区众生状况不一样,名是随一切众生需要建立的,不是随自己。在中国古时候,小孩出生,父母长辈给他命名,那个时候命名的用意,是对这个小孩的期望,希望他一生当中顾名思义,真正能够做到大孝,孝顺父母。所以古时候不可以改名字,改名字是大不孝,为什么?父母对你的期望,你完全违背了,完全舍弃了,这不可以。现在人不懂,现在很多人给小孩取名,都取了个外国名字,我这一听很奇怪,大概父母希望他将来变成外国人,不要做中国人,很没有道理,大不孝,数典忘宗。现在人常常讲爱国,取个外国名字怎么爱国?叛国!所以取名的用意,现在人都不知道,古人非常讲求。
名号也是教化众生的手段,乃至於建筑都不例外。佛的大殿,大殿叫大雄殿,大雄宝殿,大雄什么意思?大英雄。中国人称为英雄,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佛是大英雄,为什么称为大英雄?破迷开悟,别人做不到;了生死,脱轮回,成佛道,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大英雄!这个建筑从外面看一定是两层,里面看一层,为什么要用这个形式?表法的,外面看真俗二谛,表这个意思;里面是一个,真俗不二,是一不是二。外面表现的,有你、有我、有他,这从外面看;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一个。所以这个表法,用佛的身相来说,外面两层是表佛的三身、十身,多!里面一个身。所以一个身,清净法身,佛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话是真的,为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自己的心;谁的识?自己的识;心跟识决定不分家,相有各个不同,心跟识是一个。佛在《楞严经》比喻,将我们的真心本性比作大海,将我们的身比作水泡,大海可以起很多很多水泡,都是一个大海。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大慈悲心自然就生起来,爱护众生就跟爱护自己一样,决定没有厚此薄彼;若有厚此薄彼,你根本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自他不二,生佛一如。所以佛对於一切众生无尽的慈悲,从这里生的。
以种种身相,种种方便,所有一切设施种种方便,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佛法,这是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明白之后,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学习。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从放下,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是无量无边,慢慢放下,先放最粗最重的,最粗最重的分别执著就是自私自利。凡夫,哪个凡夫没有特权的念头,特权的念头就是最严重的烦恼,总觉得我要跟别人不一样,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对於平等觉是最严重的妨害;平等觉是佛,平等觉是真性,我们能够舍弃,就跟平等觉接近了一步。所以佛家在戒律里面的供养,什么供养福报最大?平等的供养,福报就最大。现代人不懂这个道理,虽修供养,得福很小。为什么供养?佛那里多一点,菩萨可以减少一点,罗汉又少一点,他用妄想分别执著供养,得福就很少;他不晓得平等供养的福报是第一大。不读佛经很难理解,这个道理很深,事相繁多,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去领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斋僧,决定平等,决定没有高下。可是六道凡夫都有高下的习气,我们自己也有,要把这个毛病习气断掉、改过来,要真修行。
我们感恩佛菩萨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证入。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晓得,佛菩萨帮助我们的是开悟,谁帮助我们证入?一切众生。《华严经》上显示,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帮助他开悟,什么人帮助他证入?五十三参。这桩事情诸位要懂,不要以为善财童子的运气好,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也没遇到;其实五十三位善知识就在你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离开你,可惜你不认识。五十三参是比喻,代表五十三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状况、不同的行业,就是我们从早到晚看到社会一切大众,把他归纳这五十三类,你怎么没见到?天天见到。这些人磨炼你,里面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你接受老师教诲之后,要在现实环境里头去落实,落实就是证入。所以我们一天到晚看到人,有欢喜的、有讨厌的,你在磨!讨厌的人不讨厌了,欢喜的人也不生欢喜心了,永远保持著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道。什么道?佛道,大道,无上道。就是一个平等,平是平等,常是恒常,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没有高下,永远没有好恶,你的佛心现前了,你所有一切的表现都是称性的,都是从自性流露的。什么是自性?平等心是真性,不平的心是识心,识心不平等,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清净的,本来清净。惠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换句话说,我们起心动念就是染污了。你起一念贪爱的心被贪爱污染了,起一念瞋恚心被瞋恚污染了,凡夫的心起伏不定。你有得失,你被得失污染了。佛心里没有得当然就没有失,有得一定有失,得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觉法,不是佛法就迷了,迷而不觉,佛法是觉而不迷。真正明白之后,才晓得「大方广」是什么?大方广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明白的人,这个生活叫「佛华严」;迷失的人,叫六道凡夫。这是事实真相,这是佛在此地对我们的开示。
这尊佛示现的是日天子,光焰眼天子,这是说他示现的身分。我们明白了,我们现在是什么身分,示现什么身分?就在自己现前身分上设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开悟证入,这叫真学佛。佛法不迷信;换句话说,不学佛的人统统迷信,你说对不对?学佛决定不迷信,学佛断烦恼、开智慧,开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智慧就在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上一开头,世尊显示著衣持钵,日常生活,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了,这里头学问大,意思太深太广了。我们平常也穿衣、也吃饭,我们没入境界,我们穿衣吃饭生烦恼,人家穿衣吃饭普度众生,具足圆满智慧普度一切众生,他们成就的是真实功德,我们所得到的是无量烦恼。能把烦恼转过来,我们学佛得受用,真正是佛弟子。有很多人问我,《华严经》讲到哪一天圆满?这样细讲,听了还是回不了头来,如果是简单略讲怎么行?经义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如何回头?实在说,尤其是大乘经教,一句一偈搞清楚、搞明白,一生都受用无穷,不必是全部。只要你真正听懂了,你真信、真解,最重要的要肯干,要把你所信所解的变成你自己实际的生活,这叫行证。尤其要懂得修学过程当中,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境界都是要受磨炼的,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帮助我们证入的。如果我们不甘心被折磨,不愿意接受这个境界,那你行证就没有了;只能够止於信解,没有行证。没有行证,你决定是随著你自己的烦恼习气生活,随顺烦恼习气生活,你就决定不能脱离轮回。这里头利害得失我们要想通,六道轮回的日子不好过,一定要过佛菩萨的日子。佛菩萨在六道示现,无论什么身分都是得大自在,真实安稳大自在,过的是智慧的生活。形相跟我们一样,外表一样,里头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明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