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179
请看时分天长行的第二句: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之境」,注解跟经文合起来看,意思就显得很深很广。『一切境界』,就是法身之境,这个话我们要牢牢的记住,理与事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真实境界。宗门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说这桩事情;也是大乘经论里面常讲的自性、真心、真如、第一义,佛说的名词术语有几十种之多,也都是说这桩事情。现在如何入?不但入,要『普入』;你只有入,没有普,你是分证境界,天台大师讲的分证佛,「普」那就是究竟即佛。所以从这一句经文来看,『妙光天王』很明显的他是如来的化身,证得究竟佛果,以天王的身分示现在世间。时分天是欲界第三层天,并不是很高,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每一个人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所以这个境界是不思议境界。我们应当要学、应当要效法,怎样能够随顺「一切境界」,这是我们的最初方便。佛是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什么是法身?一切境界就是法身,法身才是自己,才是真我。我们现在跟法身恰恰有一个错误观念,这个错误观念是对立,不但不能入,而且相信都不肯信,认为什么?一切境界决定不是自己,这是个错误观念。所以我们学佛,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信都不能,怎么能够入?
「一切境界」,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十法界,还不只十法界,还包含了一真法界、法身大士的境界,十法界里面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六道里面诸天的境界、人的境界、畜生的境界、饿鬼境界、地狱境界,这是从大的来说。如果再细说,我们说人的境界,人法界的境界,人的族类就众多,每一个族类里面又分无数的族群。我们讲到我们现前境界,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地球上人法界,你们想想分多少族群?大的族群,从不同的历史文化上面来分,种类就许多,从肤色上面来分有白种人、黄种人、红种人、黑种人,这都是从一个法界里面去分不同的族群;每一个大族群里面,又有许许多多小的族群:从不同文化上去分,不同种族上去分,不同信仰上去分,不同宗教方面去分;更小的,从不同爱好方面来分,那就是分到最小的了。这个最小的族群,现在讲俱乐部,这是从爱好上来分,愈分愈小。於是这些族群,不同的族群无量无边。一个法界里面族类、族群就无量无边,何况十法界?何况一真法界?这是讲一切境界。
我们不晓得这一切境界是自己,还要把这些境界划得清清楚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尤其划得明显,还产生敌对。这种观念不能够突破,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修学,怎么样用功,怎么样精进,都不能够契入,道理在此地。现在读了《华严》,这才把修行不能够开悟、不能够证果的真正的原因找到了。实在说,我们从来也没有想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没想到!这些菩萨们,为什么他们修行能成佛?纵然没有成究竟佛果,他们也证得分证的佛果;分证是真佛,不是假佛。他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不能?他们明了、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是第一个因素。真的认清楚、真的明白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是菩萨们修行证果第一个条件、第一个因素。我们没有,我们实在讲,一向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看作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我们彼此对立。只要对立的观念存在,这种妄想分别执著存在,我们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是什么?是自己跟自己对立,本来没有的,是你自己虚妄建立的界限,这个事情麻烦了。学佛,学《大方广佛华严经》,还是世间法,还不是佛法,这也给我们证实境随心转。「大方广佛华严」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来学习,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把「大方广」也变成世间法,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有佛菩萨同样的认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世法也变成佛法,世间这些书籍也一样都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真的。什么是华严?虚空法界点点滴滴样样都是华严,没有一样不是华严。你念头一转,转成佛的念头,一切境界全是华严;转不过来,《华严经》也不是佛华严,是我们凡夫的华严,决定不是佛菩萨的华严。这个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境随心转,我们是什么心,入什么样的境界。
我们把经跟清凉的注解合起来看,岂不就是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一定要认识清楚,多元文化是一个整体,我过去讲过,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什么?就是此地所讲的法身之境,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的「法身之境」,简单说就是法身。大乘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共同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真正的自己,我们不知道,六道众生不知道,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虽然知道而没有能证得,也就是听说,没证得,没证得就不是自己的境界。换句话说,听佛这么说,但是没有办法落实到自己生活之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境界,不能够落实。佛教给我们用真诚心对一切众生,对一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没有办法做到;佛教我们用清净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没做到;佛教给我们用大慈悲心、清净平等的爱心对一切众生,我们也没有做到。这就是理跟事似乎是知道,知道而做不到,我们还是凡夫境界,还是六道轮回的境界,转不过来。换句话说,谁有能力转过来,这个人就超凡入圣,凡圣确实在一念之间。真正转过来的人是觉悟的人,一念觉就转过来,转不过来是迷。怎样转迷为觉?这是佛法讲的功夫,这是真功夫,这是真修行,要转过来。
从哪里转起?佛教给我们从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先放下身外之物;佛教人确实无限方便,就是无量的方便。我们从哪里做起?我当初学佛,章嘉大师就教我这个方法,这方法用得正确,很有效果。先从财布施,财是身外之物,原来我们不懂,对财物很吝啬,看得很重,舍不得给人;现在学了,舍不得也要舍得,勉强去做,一定要做,不做不行,不做你就没有入门之处。最初学真是比割肉还痛苦,但是老师这样教,一定要做。开始做的是自己有多余的,别人有需要,我们能够舍得,帮助别人。
我自己大概前世没修福,这一生生活非常贫苦,以财力帮助人做不到,没有这个力量。自己很微薄的收入,有许多同修都知道,我生活非常节俭,这些钱,有那么一点钱都用来买书,我喜欢读书,一生喜欢读书。我能够布施的就是布施书,书都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心爱的,读了之后送人,人家喜欢的书我送人。在过去没有学佛之前,我的书绝对不会送人,不但不会送人,人家向我借,我都不借给他,吝啬!我对於书非常爱惜,人家借去之后,还给我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他不知道爱惜。接受章嘉大师教诲之后,就认真干,人家问我借,我可以借给人家,这就是布施;人家问我要,我也勉强可以送人。常常这样做,年年有进步,这个舍的心慢慢就大了,慢慢就平静,在这里面得到欢喜。买了一本新书,非常好的,自己还没有看,人家看到也可以给人看,人家要也可以送人,很多年才锻炼成这个功夫。能够做到舍己为人,别人第一,我自己退居到第二;没有学佛时,我是第一,人家是第二、第三。几十年才把这个观念真正换过来,起心动念再没有自己,念念能为别人著想。
逐渐逐渐进步,先为别人著想,是为我们这一群学佛的、善知识,还是局限在一个境界里头;从个人突破之后,知道爱别人,但是别人,还超不过我们这一个族群的界限。到学《华严》,讲《华严经》的时候;我第一次讲《华严》是在二十多年前;学了《华严》之后,这才明白我们过去局限在一个族群里面是错误的,应当把这个界限要扩大。於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也能布施,也能够一视同仁,这是界限扩大了。这个扩大就是说你有进步,老师教我们的布施范围扩大,布施的心量扩大,烦恼就轻,智慧就长。如果我们不能够很认真努力去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特别是悭贪的习气、嫉妒的习气、瞋恚的习气,如果不克服,我们就不得其门而入。实在讲,你能克服一分,你就能入一分,克服两分你就能入两分,不能克服你是完全不得其门而入。
孔老夫子讲的「讲学、改过」,这两句话讲得太好了。我们细细想想,他老人家的两句话,跟佛法里面讲的「看破、放下」,一个道理,一桩事情。讲学就是帮助你看破,看破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看破就是明白的意思,讲学、讲经帮助你看破。改过就是放下,放下我们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错误的说法做法,放下了,这就是改过。由此可知,讲学是学问,学问的提升,改过是功夫的增进;在佛家说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这桩事情,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决定不能够中止,在佛法讲勇猛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做什么事情?就做这么一桩事情而已!孔老夫子,我们在《论语》里读到,「学不厌」,学就是讲学、改过,一生没有厌,没有讨厌的时候,「教不倦」。学,在佛法讲是自利、自度;教,是利他、度他。教不倦,学不厌,世间大圣。出世间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表现的,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我们从这个地方仔细去观察、去体会,世出世间的大圣他们的行谊。我们今天选择的行业,出家修行,这个行业就是世出世间大圣人的行业。佛家常讲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什么?就是学不厌,教不倦,这就是如来家业。我们是不是认真努力在做?这是我们现前最严肃的课题;果然很认真、很努力在做,我们是真正佛弟子,我们真正在学圣学贤;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努力在做,那我们学的是什么?我们今天取得这个形相,披上这个袈裟,就有无量无边的罪过。这个形相,佛法里面讲天上人间第一等尊贵的形相,天人师。现在世间人对这个形相不尊重,但是你要晓得天人尊重,为什么天人尊重?天人明白、了解,你们这个行业是天人师范。佛是天人大导师,我们在经上常看到的;佛的弟子们,虽然不敢称大导师,那也当然是导师。
我们想想,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能不能给诸天、一切人们做好榜样?我们时时刻刻要反省。佛教我们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就是每天至少两次反省。早课提醒自己,记住佛对我们的教诲,对自己的教诲;今天一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要遵守佛的教诲,不违背佛的教诲,这是早课的意思。早课不是念经、念咒,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才不要听,经咒是佛菩萨讲的,你念给他听,他讨厌;我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放这些录相带、录音带我才不听,连我都不喜欢听我讲的东西,佛菩萨怎么会喜欢听他讲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念经,不是念给他听的,是念给自己听的,佛菩萨给我们做证明,我们依教奉行,好好的学习,早课是这个意思。现在多少佛门的同学们,都把这个意思搞错,以为我早晨念念经,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就喜欢,佛菩萨就保佑我,错了,错得太离谱!晚课是反省检点、忏悔改过,想想这一天从早晨起来到晚上,我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有没有照佛菩萨的话去做,佛叫我们做的,我们做了没有?佛不叫我们做的,我们是不是做了?
净宗学会成立,我交代悟行法师重新编一个课诵本,为什么?古人的课诵本在那个时代有利益,早课「楞严咒」、「大悲十小咒」,从前人念有利益,能得清净心;现在人做这个早课,心里面还是散乱的,得不到利益。所以我就把这些咒改作经文,咒不念了,念《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选这一段经文来念。这一段是经中之经,怎么说是经中之经?隋唐时候古大德做一个比较,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华严》第一,《华严》就代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义,都在《华严》里面;《华严》跟《无量寿经》做比较,古大德说《无量寿经》第一,这把《华严》比下去了。为什么?《华严》最后的圆满,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量寿经》就是极乐的境界,归极乐;《华严》归《无量寿》,《无量寿》第一。《无量寿经》夏老居士会集本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四十八愿,所以这是经中之经,一切经的精华。我们要了解,我们选这一段经做早课,读这一段经希望效法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发同样的心、立同样的愿,我们读这个经文用意在此地。以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启发我们自己,从心性里面也发起四十八愿,这是真学佛,这个早课没有白做。晚课我们选择《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讲的是什么?五戒十善。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自己,念了之后认真去检点、去反省,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我们这一天有没有做到?做到了,要勉励自己不能够退转,更努力的去做;没有做到的要忏悔,明天一定要做到,这是晚课的意义。所以我们的早课偏重在转迷为悟,晚课偏重在转恶为善,我们是以这个理念来重新订朝暮二课,提供给修净土同修们做早晚课,希望我们在一生修学当中,能够真正得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如果不是这样的认真努力去做,只著重一个形式,形式是得不到利益的。
前天我们有机会会见纳丹先生,他是印度人,他对佛法懂得,他说佛法重修行而不重仪式,人家这个话说得高明。如果我们今天,只重仪规不重修行,那就完全错了。佛法有仪规,仪规的用意在哪里?仪规是接引初学的,实质是利益老修行的人。老修行不重视这些仪规,仪规是像唱戏,表演给别人看的,很热闹,接引初学。因此在寺院庵堂、佛教道场,仪规不能不重视,为什么?要接引大众。诸位在家里面修行,就不必搞这些仪规;家里面修行也要搞些仪规,你家里有些不相信佛教的,讨厌你,天天咒你,天天骂你,毁谤你,你不是叫他造罪业吗?你自己想修行,不错,但是你叫你家人造罪业,你怎么忍心让他堕落?毁谤三宝是造阿鼻地狱罪业,不可以!家里人不念佛,我每天念佛不出声音,他不知道,他就不造罪业了。家里面人都学佛,欢喜念佛,你出声念可以,你读经他们看到欢喜;否则的话,在家里,有家人在的时候,不要去读经,不要惹家里人反感,不要惹家里人毁谤,这个道理要懂,要有慈悲心。
学佛的人,对於家亲眷属不学佛的人,你怎样去度他?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用真诚的心孝顺他、尊敬他,他觉得你不错,比别人家的孩子都好。人家问,你家小孩为什么这么好?他学佛的,一句话就会动他的心;他要不学佛,他就不是这样的,这样想想学佛还不错,学佛还真有好处,慢慢他就能够接受。做出来给他看,表演给他看,让他自己慢慢去比较,学佛的儿女跟那些不学佛的儿女有什么不一样。学佛的同学跟不学佛的人,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明显的不一样出来,他才很清楚看出来。我们求学做学生,在佛学院念书、培训班念书也是学生,学佛的学生跟不学佛的学生不一样在哪里,也要有一个很明显的表态。这就是我们利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我们利他、化他,不在言语上,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人看,做出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看清楚、看明白了,佛法的教学我们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普遍的宣扬把它扩大?这个事情不必要我们说,不必要我们劝,要人家从内心里面真诚的感触到。佛法是师道,要他来要求,求我们住世,求我们讲经说法,不是我们要去干这个事情。
所以诸位仔细一观察,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弘法是被动的,没有主动的。都是人家看到好,释迦牟尼佛为人真好,没有私心,没有欲望,念念都是为众生、为社会、为大众,人家才请他。我们要学佛,释迦牟尼佛就是榜样,一定要跟释迦牟尼佛学,要跟阿弥陀佛学。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释迦世尊对阿弥陀佛非常赞叹,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也向阿弥陀佛学习,也念阿弥陀佛,念就是向他学。念,诸位要知道,不是口念,我们现在念佛是口念,心未必有佛,有口无心,所以没有感应。
诸位要知道,「念」,你看中国念佛的念字,什么意思?心里面真正有佛。念是「今心」,现在的心,你现在心里真有佛,这叫念佛,不是在口念。心里面真正有佛,有什么样的佛?真正有四十八愿。佛在经典上所讲的这些理论,你心里真有,所说修行的方法你心里也真有。心里面真有,你自自然然会表现在外面形相上,你就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应酬上,你都做到了,你是以佛心待人、对事对物,这叫真念佛。经上讲「乃至十念」,还是这个念;如果是你只有口念,心里不念,十念不能往生。别说十念不能往生,古人有比喻说,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你十万声佛号,没有一声佛号跟心相应。所以念佛这个念,诸位要记住,那个念是今心,不是口;唯有今心,那就入了,就入境界。口念不入境界,心念就入境界,你心上是佛,你当然就入佛境界。佛境界广大而没有边际,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可是要是落在思、落在想上,思跟想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没有思也没有想。思是什么?思是分别,心起了分别,分别就有界限,所以心上给你画上好多格子,你看看中国那个文字,就是你已经有分别了。想是什么?著相了。你想什么就有什么相变现出来,你想一个人就有个人的相,想一桩事就有个事的相,想到哪里去玩,那个地方相就浮出来,你心里就有个相,那就不是真心。真心既没有思也没有相,所以把方方格格的格子拿掉,把相拿掉,那是真心,真心就是佛心。所以念佛那个念,你要能体会这个意思,就是现前的心,现前是纯一的真心。
佛的经典就是真心,无论经典分量大小,《华严》分量大,《弥陀经》分量小,全是真心。我们要怎样去念才能够相应?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离言说相」,文字是言说的符号,离言说相;换句话说,离文字相;还要「离名字相」,名字是术语、名词术语;「离心缘相」。你要能离这三种相,你才叫真正的念经、真正的念佛,可见得念经、念佛不是个容易事情。如果你要是执著文字相、执著名字相,还有心缘相,心缘相是什么?一面念一面打妄想,这个妄想,想经里的意思,佛这个话怎么说法,这一段什么意思,你要有心去想,叫心缘相。换句话说,真心念真心,经典是真心,我们用真心念真心,那才叫念经。我们今天怎么样?不是这个做法,是用妄心,念的是妄境。心妄,佛讲的经典也就变成虚妄的,境随心转。你真心,你念这个,这是真经;妄心念这个是妄相,虚妄境界。妄心决定不会跟真经相应,所以佛的真经,我们有没有见到?《大藏经》摆在你面前,那是什么?虚妄相,真经你见不到,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几个人会?所以读经智慧不开,修行功夫不得力,毛病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怎么找也找不到,实在真的是怎么找都找不到,愈找愈远。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拿掉,现前就是!马鸣菩萨教得好,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要能真正去做到;也就是说,我们展开经卷,不著文字相也不离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也不离名字相,不著心缘相也不离心缘相,不即不离,你的功夫就成就了。这才是《金刚经》上所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那个离,你要懂得它的真实义;如果你看错了,你不要了,不要了是你堕在无明、堕在妄想里,你什么也不能成就。那个离是「离即同时」,那叫真离。所以即相离相,这是真离,不可以堕在断灭空里头,那你就全盘搞错了。读经如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无有一法不如是,你才能入得了境界。
入这个境界,这是什么境界?小乘的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境界。为什么?你的心量不够大,你不能入一切境界。所以心量要大,心量大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发菩提心。我们今天心量为什么那么小?因为你有思、有想,有思就是你有分别,有想就是你有执著,你有分别执著,你的心量就小,你就不能入一切境界。入一切境界才能见性,不入一切境界你决定不能见性。性是什么?法身,见性就是证法身。禅宗里面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一分本性,证一分法身,所以见性就是见到法身。法身是什么?理上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事上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一切诸法。证得法身,理事都证得,绝对不是说只有理而没有事,只有事而没有理,不是的,理事同时证得,这叫入。由此可知,我们的心量要是不拓开,一切境界你就没有办法入。
入,浅显的意思,最初的方便就是包容。这个话说了,大家比较容易懂。我们在初学这个阶段,我们心量要能够包容一切万法,你心量小不能包容,你怎么能够入?一切法都要能包容,一切境界就是一切法,无有一法不能包容。我们从这个地方去练习、去训练,把自己的心量拓开,把自己的心量扩大,逐渐去扩大。菩萨,我们讲《华严经》上圆教菩萨,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菩萨都在极乐世界,他们是不是普入?就我们境界来说,他们普入了,对佛来说他还欠一分,还没有达到圆满。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要理解,决定不要说,我现在的心量已经够大、已经可以了,你比文殊、普贤差太多了。
佛教给我们,对於物质的生活要知足,为什么?那是烦恼,烦恼愈少愈好。你的生活愈简单,你的烦恼愈少,所以叫你要知足。对於智慧,对於功德,你也要知足,那就完了,这个不能知足,永远没有止境,你才能达到究竟圆满,勇猛精进不断向上提升。「知足」这两个字的意思也是深广无尽,浅的意思一般人知道,稍微深一层的意思,知道的人就不多。菩萨他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满足?一定要证得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才叫足,他知道那个地方才是足。如来究竟的果位,这是足;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没有足。这是知足两个字的深义,也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样境界才是究竟圆满。
我们凡夫对知足两个字的意思解释得浅,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叫知足。而自己的需求愈少愈好,愈少愈接近道,为什么?凡夫所有一切需求,都是大道的障碍。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生活多简单,三衣一钵。这个意思告诉我们,生活需求必须要降到最低的限度,能够维持生活就可以,不必再有多余的要求,他示现这个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以为他这种生活方式很苦,殊不知他那个生活方式才最乐、最自在,不但心里乐,身也乐;心没有忧虑,身没有苦恼,身心自在,身心安稳。我们凡夫不懂,我们凡夫自己造孽,心有忧虑,身有苦恼。怎样去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说实在话,都是糟蹋自己的身心,全是妄想分别执著。
这种大道理,这种事实真相,谁知道?只有佛菩萨过来人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正确,我们的生活方式错了。如果不是佛不厌其烦重重为我们开示,我们听多了,渐渐领悟到,才明白过来。这些大道理听个一遍两遍、十遍八遍,不会转过来的,体会不到这个意思;总是要听几百遍、几千遍,甚至於几万遍,你才回过头来,你才会觉悟到佛讲的有道理。觉悟过来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到,还隔一层。觉悟过来,在佛家讲是解悟,你明白了,明白之后怎样?你看破了,还没有放下,还不能够入这个境界。换句话说,佛菩萨那个乐趣,你还是体会不到,你享受不到。解悟之后的功夫是要证悟,证悟是我要做到。
一切境界,跟诸位说,是一个境界。什么境界?一真法界。这是《华严》上常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切境界唯识所变,一个境界唯心所现。唯心所现跟唯识所变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是果然觉悟过来,一切境界是一个境界,诸佛菩萨无论示现在哪个法界,在十法界不管示现什么样的身形,不管示现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的享受是平等的,他享受的是一真法界最高的喜乐、无上的喜乐。你要能普入,你才能懂得;你不能普入,你不会晓得。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喜乐是有差别的、是有等级的。为什么?我们完全受唯识所变那个范围,不能突破这个范围。唯识所变,用现代科学家所说的话,就是无限不同的空间维次,是唯识所变的。唯心所现,完全突破了,决定没有什么时间、空间的存在,没有。这两种都是事实真相,一个是真谛的事实真相,一个是俗谛的事实真相,我们都要能明了,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入一切境界。我今天在此地供养诸位同学的,首先我们要拓开自己的心量,要能够包容一切,学著能够包容,从这个慢慢再把自己心量扩大,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心才会现前;心量太小不能包容,永远不会有成就。经文虽然只是一句,意思太深太广,说之不尽,细心去体会,努力去修学,我们的境界就会逐渐向上提升。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看时分天长行的第二句: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之境」,注解跟经文合起来看,意思就显得很深很广。『一切境界』,就是法身之境,这个话我们要牢牢的记住,理与事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真实境界。宗门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说这桩事情;也是大乘经论里面常讲的自性、真心、真如、第一义,佛说的名词术语有几十种之多,也都是说这桩事情。现在如何入?不但入,要『普入』;你只有入,没有普,你是分证境界,天台大师讲的分证佛,「普」那就是究竟即佛。所以从这一句经文来看,『妙光天王』很明显的他是如来的化身,证得究竟佛果,以天王的身分示现在世间。时分天是欲界第三层天,并不是很高,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每一个人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所以这个境界是不思议境界。我们应当要学、应当要效法,怎样能够随顺「一切境界」,这是我们的最初方便。佛是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什么是法身?一切境界就是法身,法身才是自己,才是真我。我们现在跟法身恰恰有一个错误观念,这个错误观念是对立,不但不能入,而且相信都不肯信,认为什么?一切境界决定不是自己,这是个错误观念。所以我们学佛,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信都不能,怎么能够入?
「一切境界」,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十法界,还不只十法界,还包含了一真法界、法身大士的境界,十法界里面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六道里面诸天的境界、人的境界、畜生的境界、饿鬼境界、地狱境界,这是从大的来说。如果再细说,我们说人的境界,人法界的境界,人的族类就众多,每一个族类里面又分无数的族群。我们讲到我们现前境界,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地球上人法界,你们想想分多少族群?大的族群,从不同的历史文化上面来分,种类就许多,从肤色上面来分有白种人、黄种人、红种人、黑种人,这都是从一个法界里面去分不同的族群;每一个大族群里面,又有许许多多小的族群:从不同文化上去分,不同种族上去分,不同信仰上去分,不同宗教方面去分;更小的,从不同爱好方面来分,那就是分到最小的了。这个最小的族群,现在讲俱乐部,这是从爱好上来分,愈分愈小。於是这些族群,不同的族群无量无边。一个法界里面族类、族群就无量无边,何况十法界?何况一真法界?这是讲一切境界。
我们不晓得这一切境界是自己,还要把这些境界划得清清楚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尤其划得明显,还产生敌对。这种观念不能够突破,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修学,怎么样用功,怎么样精进,都不能够契入,道理在此地。现在读了《华严》,这才把修行不能够开悟、不能够证果的真正的原因找到了。实在说,我们从来也没有想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没想到!这些菩萨们,为什么他们修行能成佛?纵然没有成究竟佛果,他们也证得分证的佛果;分证是真佛,不是假佛。他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不能?他们明了、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是第一个因素。真的认清楚、真的明白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是菩萨们修行证果第一个条件、第一个因素。我们没有,我们实在讲,一向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看作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我们彼此对立。只要对立的观念存在,这种妄想分别执著存在,我们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是什么?是自己跟自己对立,本来没有的,是你自己虚妄建立的界限,这个事情麻烦了。学佛,学《大方广佛华严经》,还是世间法,还不是佛法,这也给我们证实境随心转。「大方广佛华严」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来学习,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把「大方广」也变成世间法,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有佛菩萨同样的认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世法也变成佛法,世间这些书籍也一样都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真的。什么是华严?虚空法界点点滴滴样样都是华严,没有一样不是华严。你念头一转,转成佛的念头,一切境界全是华严;转不过来,《华严经》也不是佛华严,是我们凡夫的华严,决定不是佛菩萨的华严。这个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境随心转,我们是什么心,入什么样的境界。
我们把经跟清凉的注解合起来看,岂不就是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一定要认识清楚,多元文化是一个整体,我过去讲过,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什么?就是此地所讲的法身之境,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的「法身之境」,简单说就是法身。大乘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共同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真正的自己,我们不知道,六道众生不知道,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虽然知道而没有能证得,也就是听说,没证得,没证得就不是自己的境界。换句话说,听佛这么说,但是没有办法落实到自己生活之中;我们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境界,不能够落实。佛教给我们用真诚心对一切众生,对一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没有办法做到;佛教我们用清净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没做到;佛教给我们用大慈悲心、清净平等的爱心对一切众生,我们也没有做到。这就是理跟事似乎是知道,知道而做不到,我们还是凡夫境界,还是六道轮回的境界,转不过来。换句话说,谁有能力转过来,这个人就超凡入圣,凡圣确实在一念之间。真正转过来的人是觉悟的人,一念觉就转过来,转不过来是迷。怎样转迷为觉?这是佛法讲的功夫,这是真功夫,这是真修行,要转过来。
从哪里转起?佛教给我们从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先放下身外之物;佛教人确实无限方便,就是无量的方便。我们从哪里做起?我当初学佛,章嘉大师就教我这个方法,这方法用得正确,很有效果。先从财布施,财是身外之物,原来我们不懂,对财物很吝啬,看得很重,舍不得给人;现在学了,舍不得也要舍得,勉强去做,一定要做,不做不行,不做你就没有入门之处。最初学真是比割肉还痛苦,但是老师这样教,一定要做。开始做的是自己有多余的,别人有需要,我们能够舍得,帮助别人。
我自己大概前世没修福,这一生生活非常贫苦,以财力帮助人做不到,没有这个力量。自己很微薄的收入,有许多同修都知道,我生活非常节俭,这些钱,有那么一点钱都用来买书,我喜欢读书,一生喜欢读书。我能够布施的就是布施书,书都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心爱的,读了之后送人,人家喜欢的书我送人。在过去没有学佛之前,我的书绝对不会送人,不但不会送人,人家向我借,我都不借给他,吝啬!我对於书非常爱惜,人家借去之后,还给我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他不知道爱惜。接受章嘉大师教诲之后,就认真干,人家问我借,我可以借给人家,这就是布施;人家问我要,我也勉强可以送人。常常这样做,年年有进步,这个舍的心慢慢就大了,慢慢就平静,在这里面得到欢喜。买了一本新书,非常好的,自己还没有看,人家看到也可以给人看,人家要也可以送人,很多年才锻炼成这个功夫。能够做到舍己为人,别人第一,我自己退居到第二;没有学佛时,我是第一,人家是第二、第三。几十年才把这个观念真正换过来,起心动念再没有自己,念念能为别人著想。
逐渐逐渐进步,先为别人著想,是为我们这一群学佛的、善知识,还是局限在一个境界里头;从个人突破之后,知道爱别人,但是别人,还超不过我们这一个族群的界限。到学《华严》,讲《华严经》的时候;我第一次讲《华严》是在二十多年前;学了《华严》之后,这才明白我们过去局限在一个族群里面是错误的,应当把这个界限要扩大。於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也能布施,也能够一视同仁,这是界限扩大了。这个扩大就是说你有进步,老师教我们的布施范围扩大,布施的心量扩大,烦恼就轻,智慧就长。如果我们不能够很认真努力去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特别是悭贪的习气、嫉妒的习气、瞋恚的习气,如果不克服,我们就不得其门而入。实在讲,你能克服一分,你就能入一分,克服两分你就能入两分,不能克服你是完全不得其门而入。
孔老夫子讲的「讲学、改过」,这两句话讲得太好了。我们细细想想,他老人家的两句话,跟佛法里面讲的「看破、放下」,一个道理,一桩事情。讲学就是帮助你看破,看破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看破就是明白的意思,讲学、讲经帮助你看破。改过就是放下,放下我们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错误的说法做法,放下了,这就是改过。由此可知,讲学是学问,学问的提升,改过是功夫的增进;在佛家说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这桩事情,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决定不能够中止,在佛法讲勇猛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做什么事情?就做这么一桩事情而已!孔老夫子,我们在《论语》里读到,「学不厌」,学就是讲学、改过,一生没有厌,没有讨厌的时候,「教不倦」。学,在佛法讲是自利、自度;教,是利他、度他。教不倦,学不厌,世间大圣。出世间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表现的,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无有疲厌。
我们从这个地方仔细去观察、去体会,世出世间的大圣他们的行谊。我们今天选择的行业,出家修行,这个行业就是世出世间大圣人的行业。佛家常讲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什么?就是学不厌,教不倦,这就是如来家业。我们是不是认真努力在做?这是我们现前最严肃的课题;果然很认真、很努力在做,我们是真正佛弟子,我们真正在学圣学贤;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努力在做,那我们学的是什么?我们今天取得这个形相,披上这个袈裟,就有无量无边的罪过。这个形相,佛法里面讲天上人间第一等尊贵的形相,天人师。现在世间人对这个形相不尊重,但是你要晓得天人尊重,为什么天人尊重?天人明白、了解,你们这个行业是天人师范。佛是天人大导师,我们在经上常看到的;佛的弟子们,虽然不敢称大导师,那也当然是导师。
我们想想,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能不能给诸天、一切人们做好榜样?我们时时刻刻要反省。佛教我们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就是每天至少两次反省。早课提醒自己,记住佛对我们的教诲,对自己的教诲;今天一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要遵守佛的教诲,不违背佛的教诲,这是早课的意思。早课不是念经、念咒,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才不要听,经咒是佛菩萨讲的,你念给他听,他讨厌;我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放这些录相带、录音带我才不听,连我都不喜欢听我讲的东西,佛菩萨怎么会喜欢听他讲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念经,不是念给他听的,是念给自己听的,佛菩萨给我们做证明,我们依教奉行,好好的学习,早课是这个意思。现在多少佛门的同学们,都把这个意思搞错,以为我早晨念念经,念给佛菩萨听,佛菩萨就喜欢,佛菩萨就保佑我,错了,错得太离谱!晚课是反省检点、忏悔改过,想想这一天从早晨起来到晚上,我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有没有照佛菩萨的话去做,佛叫我们做的,我们做了没有?佛不叫我们做的,我们是不是做了?
净宗学会成立,我交代悟行法师重新编一个课诵本,为什么?古人的课诵本在那个时代有利益,早课「楞严咒」、「大悲十小咒」,从前人念有利益,能得清净心;现在人做这个早课,心里面还是散乱的,得不到利益。所以我就把这些咒改作经文,咒不念了,念《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选这一段经文来念。这一段是经中之经,怎么说是经中之经?隋唐时候古大德做一个比较,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华严》第一,《华严》就代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义,都在《华严》里面;《华严》跟《无量寿经》做比较,古大德说《无量寿经》第一,这把《华严》比下去了。为什么?《华严》最后的圆满,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量寿经》就是极乐的境界,归极乐;《华严》归《无量寿》,《无量寿》第一。《无量寿经》夏老居士会集本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四十八愿,所以这是经中之经,一切经的精华。我们要了解,我们选这一段经做早课,读这一段经希望效法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发同样的心、立同样的愿,我们读这个经文用意在此地。以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启发我们自己,从心性里面也发起四十八愿,这是真学佛,这个早课没有白做。晚课我们选择《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讲的是什么?五戒十善。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自己,念了之后认真去检点、去反省,佛教导我们断恶修善,我们这一天有没有做到?做到了,要勉励自己不能够退转,更努力的去做;没有做到的要忏悔,明天一定要做到,这是晚课的意义。所以我们的早课偏重在转迷为悟,晚课偏重在转恶为善,我们是以这个理念来重新订朝暮二课,提供给修净土同修们做早晚课,希望我们在一生修学当中,能够真正得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如果不是这样的认真努力去做,只著重一个形式,形式是得不到利益的。
前天我们有机会会见纳丹先生,他是印度人,他对佛法懂得,他说佛法重修行而不重仪式,人家这个话说得高明。如果我们今天,只重仪规不重修行,那就完全错了。佛法有仪规,仪规的用意在哪里?仪规是接引初学的,实质是利益老修行的人。老修行不重视这些仪规,仪规是像唱戏,表演给别人看的,很热闹,接引初学。因此在寺院庵堂、佛教道场,仪规不能不重视,为什么?要接引大众。诸位在家里面修行,就不必搞这些仪规;家里面修行也要搞些仪规,你家里有些不相信佛教的,讨厌你,天天咒你,天天骂你,毁谤你,你不是叫他造罪业吗?你自己想修行,不错,但是你叫你家人造罪业,你怎么忍心让他堕落?毁谤三宝是造阿鼻地狱罪业,不可以!家里人不念佛,我每天念佛不出声音,他不知道,他就不造罪业了。家里面人都学佛,欢喜念佛,你出声念可以,你读经他们看到欢喜;否则的话,在家里,有家人在的时候,不要去读经,不要惹家里人反感,不要惹家里人毁谤,这个道理要懂,要有慈悲心。
学佛的人,对於家亲眷属不学佛的人,你怎样去度他?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用真诚的心孝顺他、尊敬他,他觉得你不错,比别人家的孩子都好。人家问,你家小孩为什么这么好?他学佛的,一句话就会动他的心;他要不学佛,他就不是这样的,这样想想学佛还不错,学佛还真有好处,慢慢他就能够接受。做出来给他看,表演给他看,让他自己慢慢去比较,学佛的儿女跟那些不学佛的儿女有什么不一样。学佛的同学跟不学佛的人,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明显的不一样出来,他才很清楚看出来。我们求学做学生,在佛学院念书、培训班念书也是学生,学佛的学生跟不学佛的学生不一样在哪里,也要有一个很明显的表态。这就是我们利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我们利他、化他,不在言语上,做出一个好样子给人看,做出一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看清楚、看明白了,佛法的教学我们要不要接受?要不要普遍的宣扬把它扩大?这个事情不必要我们说,不必要我们劝,要人家从内心里面真诚的感触到。佛法是师道,要他来要求,求我们住世,求我们讲经说法,不是我们要去干这个事情。
所以诸位仔细一观察,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弘法是被动的,没有主动的。都是人家看到好,释迦牟尼佛为人真好,没有私心,没有欲望,念念都是为众生、为社会、为大众,人家才请他。我们要学佛,释迦牟尼佛就是榜样,一定要跟释迦牟尼佛学,要跟阿弥陀佛学。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释迦世尊对阿弥陀佛非常赞叹,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也向阿弥陀佛学习,也念阿弥陀佛,念就是向他学。念,诸位要知道,不是口念,我们现在念佛是口念,心未必有佛,有口无心,所以没有感应。
诸位要知道,「念」,你看中国念佛的念字,什么意思?心里面真正有佛。念是「今心」,现在的心,你现在心里真有佛,这叫念佛,不是在口念。心里面真正有佛,有什么样的佛?真正有四十八愿。佛在经典上所讲的这些理论,你心里真有,所说修行的方法你心里也真有。心里面真有,你自自然然会表现在外面形相上,你就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应酬上,你都做到了,你是以佛心待人、对事对物,这叫真念佛。经上讲「乃至十念」,还是这个念;如果是你只有口念,心里不念,十念不能往生。别说十念不能往生,古人有比喻说,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你十万声佛号,没有一声佛号跟心相应。所以念佛这个念,诸位要记住,那个念是今心,不是口;唯有今心,那就入了,就入境界。口念不入境界,心念就入境界,你心上是佛,你当然就入佛境界。佛境界广大而没有边际,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可是要是落在思、落在想上,思跟想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没有思也没有想。思是什么?思是分别,心起了分别,分别就有界限,所以心上给你画上好多格子,你看看中国那个文字,就是你已经有分别了。想是什么?著相了。你想什么就有什么相变现出来,你想一个人就有个人的相,想一桩事就有个事的相,想到哪里去玩,那个地方相就浮出来,你心里就有个相,那就不是真心。真心既没有思也没有相,所以把方方格格的格子拿掉,把相拿掉,那是真心,真心就是佛心。所以念佛那个念,你要能体会这个意思,就是现前的心,现前是纯一的真心。
佛的经典就是真心,无论经典分量大小,《华严》分量大,《弥陀经》分量小,全是真心。我们要怎样去念才能够相应?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离言说相」,文字是言说的符号,离言说相;换句话说,离文字相;还要「离名字相」,名字是术语、名词术语;「离心缘相」。你要能离这三种相,你才叫真正的念经、真正的念佛,可见得念经、念佛不是个容易事情。如果你要是执著文字相、执著名字相,还有心缘相,心缘相是什么?一面念一面打妄想,这个妄想,想经里的意思,佛这个话怎么说法,这一段什么意思,你要有心去想,叫心缘相。换句话说,真心念真心,经典是真心,我们用真心念真心,那才叫念经。我们今天怎么样?不是这个做法,是用妄心,念的是妄境。心妄,佛讲的经典也就变成虚妄的,境随心转。你真心,你念这个,这是真经;妄心念这个是妄相,虚妄境界。妄心决定不会跟真经相应,所以佛的真经,我们有没有见到?《大藏经》摆在你面前,那是什么?虚妄相,真经你见不到,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几个人会?所以读经智慧不开,修行功夫不得力,毛病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怎么找也找不到,实在真的是怎么找都找不到,愈找愈远。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拿掉,现前就是!马鸣菩萨教得好,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要能真正去做到;也就是说,我们展开经卷,不著文字相也不离文字相,不著名字相也不离名字相,不著心缘相也不离心缘相,不即不离,你的功夫就成就了。这才是《金刚经》上所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那个离,你要懂得它的真实义;如果你看错了,你不要了,不要了是你堕在无明、堕在妄想里,你什么也不能成就。那个离是「离即同时」,那叫真离。所以即相离相,这是真离,不可以堕在断灭空里头,那你就全盘搞错了。读经如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无有一法不如是,你才能入得了境界。
入这个境界,这是什么境界?小乘的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境界。为什么?你的心量不够大,你不能入一切境界。所以心量要大,心量大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发菩提心。我们今天心量为什么那么小?因为你有思、有想,有思就是你有分别,有想就是你有执著,你有分别执著,你的心量就小,你就不能入一切境界。入一切境界才能见性,不入一切境界你决定不能见性。性是什么?法身,见性就是证法身。禅宗里面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一分本性,证一分法身,所以见性就是见到法身。法身是什么?理上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事上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一切诸法。证得法身,理事都证得,绝对不是说只有理而没有事,只有事而没有理,不是的,理事同时证得,这叫入。由此可知,我们的心量要是不拓开,一切境界你就没有办法入。
入,浅显的意思,最初的方便就是包容。这个话说了,大家比较容易懂。我们在初学这个阶段,我们心量要能够包容一切万法,你心量小不能包容,你怎么能够入?一切法都要能包容,一切境界就是一切法,无有一法不能包容。我们从这个地方去练习、去训练,把自己的心量拓开,把自己的心量扩大,逐渐去扩大。菩萨,我们讲《华严经》上圆教菩萨,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菩萨都在极乐世界,他们是不是普入?就我们境界来说,他们普入了,对佛来说他还欠一分,还没有达到圆满。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要理解,决定不要说,我现在的心量已经够大、已经可以了,你比文殊、普贤差太多了。
佛教给我们,对於物质的生活要知足,为什么?那是烦恼,烦恼愈少愈好。你的生活愈简单,你的烦恼愈少,所以叫你要知足。对於智慧,对於功德,你也要知足,那就完了,这个不能知足,永远没有止境,你才能达到究竟圆满,勇猛精进不断向上提升。「知足」这两个字的意思也是深广无尽,浅的意思一般人知道,稍微深一层的意思,知道的人就不多。菩萨他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满足?一定要证得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才叫足,他知道那个地方才是足。如来究竟的果位,这是足;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没有足。这是知足两个字的深义,也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样境界才是究竟圆满。
我们凡夫对知足两个字的意思解释得浅,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叫知足。而自己的需求愈少愈好,愈少愈接近道,为什么?凡夫所有一切需求,都是大道的障碍。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生活多简单,三衣一钵。这个意思告诉我们,生活需求必须要降到最低的限度,能够维持生活就可以,不必再有多余的要求,他示现这个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以为他这种生活方式很苦,殊不知他那个生活方式才最乐、最自在,不但心里乐,身也乐;心没有忧虑,身没有苦恼,身心自在,身心安稳。我们凡夫不懂,我们凡夫自己造孽,心有忧虑,身有苦恼。怎样去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说实在话,都是糟蹋自己的身心,全是妄想分别执著。
这种大道理,这种事实真相,谁知道?只有佛菩萨过来人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正确,我们的生活方式错了。如果不是佛不厌其烦重重为我们开示,我们听多了,渐渐领悟到,才明白过来。这些大道理听个一遍两遍、十遍八遍,不会转过来的,体会不到这个意思;总是要听几百遍、几千遍,甚至於几万遍,你才回过头来,你才会觉悟到佛讲的有道理。觉悟过来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到,还隔一层。觉悟过来,在佛家讲是解悟,你明白了,明白之后怎样?你看破了,还没有放下,还不能够入这个境界。换句话说,佛菩萨那个乐趣,你还是体会不到,你享受不到。解悟之后的功夫是要证悟,证悟是我要做到。
一切境界,跟诸位说,是一个境界。什么境界?一真法界。这是《华严》上常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切境界唯识所变,一个境界唯心所现。唯心所现跟唯识所变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是果然觉悟过来,一切境界是一个境界,诸佛菩萨无论示现在哪个法界,在十法界不管示现什么样的身形,不管示现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的享受是平等的,他享受的是一真法界最高的喜乐、无上的喜乐。你要能普入,你才能懂得;你不能普入,你不会晓得。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喜乐是有差别的、是有等级的。为什么?我们完全受唯识所变那个范围,不能突破这个范围。唯识所变,用现代科学家所说的话,就是无限不同的空间维次,是唯识所变的。唯心所现,完全突破了,决定没有什么时间、空间的存在,没有。这两种都是事实真相,一个是真谛的事实真相,一个是俗谛的事实真相,我们都要能明了,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入一切境界。我今天在此地供养诸位同学的,首先我们要拓开自己的心量,要能够包容一切,学著能够包容,从这个慢慢再把自己心量扩大,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心才会现前;心量太小不能包容,永远不会有成就。经文虽然只是一句,意思太深太广,说之不尽,细心去体会,努力去修学,我们的境界就会逐渐向上提升。好,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