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第一七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一卷)  香港九龙  档名:12-017-0171

  请掀开经本,具足天王第四首偈颂:

  【如来法身不思议。如影分形等法界。处处阐明一切法。寂静光天解脱门。】

  寂静光天王他所修得的法门,是「普现身说法解脱门」,在大会上他提出他的报告,赞颂就是他的心得报告。经文虽然不长,意思都是深广无尽,可以说字字句句都圆满含摄一切佛法,也就是一切法。第一句是说,能现的理体不可思议。一些人常说,宇宙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天地?为什么会有虚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星星,到底从哪里来的?宗教家们说这些天地万物都是神造的,我们再要问,神从哪里来的?现在有些宗教家们,这些年来也涉猎佛经,於是他们又变通一个说法,说造天地万物的神就是佛教讲的自性。这个说法倒很新鲜,我们听了同意他的说法,肯定他的说法。如果他们这个说法在他们教义里面能够成立,我们可以说许许多多族群与宗教思想上矛盾的问题就全部化解了。佛法确确实实说明,这是自性所现的。自性从哪里来的?自性是本有的,自性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所以《中观论》上佛用「八不」来形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这些名词都是形容自性的状况,而自性实实在在讲是说不出的,佛经里面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桩事情绝对不是言语能够说得出来,为什么?言语的能力有限、有范围,有许多事情确确实实说不出来;实在讲,很明显、很平常的事情都没有办法说出来。譬如我们在饮食当中,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辣的,问:口味怎么样?很辣!其实这个答覆也非常含糊,到底辣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你尝尝看你就知道了,其实你尝尝看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的感触不相同,我所尝到的味道跟你所尝到的味道,同样是一道菜,决定不一样。

  然后我们才知道,不但是言语范围有限,连我们的思惟想像范围也是有限度的。我们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触,决定没有办法传达给别人,能够传达给别人的,只是一个很模糊、一个相似的现象,真实的感触决定没有办法让别人知道的;别人的感触,同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譬如喜欢吃辣的人,他吃得津津有味,那个不能吃辣的人,一口就辣得不得了,受不了;那个喜欢吃,不辣,这个我们能够常常见到。从这个地方诸位细细去思惟、细细去体会,才知道每一个人感觉的情况各个不相同。由此可知,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世界,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法界,法界无量无边,世界也无量无边,各个不相同。楞严会上佛给我们讲,一切众生「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别业完全是说个人的。见是见解,妄是虚妄,不是真实的;同分,大家有共同的共业,其实共业当中还是各个不相同。我们讲共业,是大家有相似的,相似的见解,相似的果报,依旧是各个不相同。佛给我们说,到什么时候相同?到成佛时候相同,为什么?成佛的时候,虚妄断尽了,完全是真实的,真实相同。既然落在虚妄,每个人虚妄的境界决定不一样,这是可以肯定的,这种虚妄叫妄相。

  第一句讲『如来法身不思议』,那是理体上的不可思议,真实不可思议。虚妄又能思议吗?虚妄实在讲也不可思议。但是虚妄虽然不可思议,在我们能够思惟、能够言说范围之内,我们能够表达一部分,而没有办法表达得圆满;能够表达一部分,与别人、与其他的众生建立一个共识,这个共识也是局限的,也不是圆满的。而心性真实的理体,那是真的不可思议。世尊以他的善巧方便,不可思,教我们思,不可议,也对我们说,我们能体会、能理解吗?如果就我们思惟想像这种方式去领会、去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错误,佛法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就是说这桩事情。以我们自己的能力,思惟的能力,想像的能力,言说的能力,听佛菩萨讲经说法,尤其是讲心性的大道理,会全解错了。所以佛喊冤枉,三世诸佛都喊冤枉,我们把佛的意思错会了。佛为什么这样说?不说又不行,不说我们简直没有入处,找不到门路,佛一定要帮助我们找到一条门路。但是这个门路确实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法的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实在讲,佛法易、容易也是容易在这个地方,真的是难易不二;你会了就不难,不会了就太难。什么叫会?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那就是会的,会的人听经、看经「离言说相」,我们听经离言说,看经离文字。这个离是什么意思?不执著,听经不执著言语,看经不执著文字,这叫离言说相。第二「离名字相」,佛说法用了许许多多专门的术语,专门术语是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而设定的,这些全是方便法,并非真实,所以你可以从中体会,决定不能执著,离名字相。不但佛法一切名字相不可以执著,世间所有一切名字相都不可以执著。老子说得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懂得离相。第三个条件「离心缘相」。心缘相就是,你听了之后会思惟想像,不可以,不可以思惟、不可以想像;换句话说,懂了你就懂了,不懂,思惟想像更加不懂,很容易把意思错会了。所以佛法的教学,用现代的话来说,它用直觉,叫你直接体会,当下就是,决定没有拐弯抹角,这是会的人。不会的人,不会的人是著相,研究你所说的,研究你所写的,落在言说相里头,落在名字相里头,落在心缘相里面,那就全部都错了。世间人这种逻辑的方法,对世间法可以用,对佛所说的法不可以用。

  我过去在台湾大专佛学讲座里面,我主持这个讲座,有一次我邀请方东美先生为我们同学讲「因明」,佛法里有这门功课,叫因明。因明是什么?就是逻辑,就是辩证法。方先生对这个很有研究,我请他,他告诉我,他说不必,他说佛法超过因明,因明、逻辑辩证法是教初学的,教中下根性的,大乘佛法这个东西完全用不上。我听了明白了,确实逻辑辩证法跟因明是纯粹哲学。欧阳竟无告诉我们,「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这些人真有见地,真的是通家。方先生给我的答覆,我对他非常敬佩,用这些方法的确不能够真正理解佛说法的义趣。换句话说,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入门?我想这是每位同学们都是迫切希求的。说得简单明白一点,没有别的,就是用真心,佛是用真心说法,说出宇宙人生真相,我们用虚妄心来接受,你永远没有办法契入境界。科学的方法论,依旧没有摆脱分别执著,所以他不解如来真实义。要解如来真实义,决定要舍弃妄想分别执著,要用一味真心,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然就有悟处,自然就有入处。所以世法跟佛法的差别,就是真心、妄心。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用真心,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妄心而已!离开妄心之后就是真心,所以不要去找真心,不要说「我要怎样去用真心」,这个念头就是妄念,就障碍你的真心。

  大乘经上常说「真心离念」,这句话说,真心里头决定没有妄念,你有念,有念都是妄念;可是大乘法里又说,有念是妄念,但是真心里头有正念,也不是完全没有念,有正念,没有妄念。什么叫正念、什么叫妄念,我们要有能力区别,最简单的一个区别方法,这个念头为自己这是妄念,念头为一切众生这是正念。可是正念,有真的正念,有相似的正念。什么叫真的正念?什么叫相似的正念?凡是正念都决定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为众生,与事实真相相应的,这是真的正念;为众生,与事实真相不相应的,是相似的正念,不是真正的正念。这里面毫厘之差,果报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明了。

  佛家讲慈悲,讲四种慈悲。第一种是「爱缘慈悲」,这是一切众生都有的,你喜欢他,你爱他,你对他就慈悲,这是一切众生都有的。第二种是「众生缘慈悲」,他能够把爱自己、爱父母妻子、爱兄弟眷属,把这种心扩大到能够爱一切世间人,他把这个爱心推广,是众生缘慈悲,这就是刚才讲的相似的真心。他念念为众生著想,可是他并没有把自己忘掉,他想的是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还带个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种善因得善果,还有个善果。这种是属於相似的真心,不是真正的真心,是往真心这个方向迈进一步了。他修的福报的确是很大,他得的果报是三界有漏的福报,人天富贵,不究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都是属於凡夫。圣人不一样,菩萨的慈悲,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四圣法界的,他们是「法缘慈悲」。宇宙人生真相逐渐通达明了,他们这个慈悲是真的,是真实的。虽是真实,不圆满,也就是我们今天讲还是有条件。为什么爱护一切众生?为什么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知道一切众生是自性所变现的,我们自性是同一个,正如此地讲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还是有个条件存在,所以是真心,真心不圆满,真心不究竟。到如来果地,法身大士他们用心圆满究竟,为什么?没有条件。说共同一法身都是废话,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也是废话,那才进入真清净、真平等,究竟圆满真心显露。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怎样才能够体会到佛说法的义趣?至少要到法缘慈悲。对於佛所说的话,经上所说的这些文字,你的体会跟一般人决定不一样,佛家常讲「深入义趣」,你有这个境界了。虽然讲深入义趣,这个深度是无止境的,你究竟深到哪一个阶层,还是要看你的功夫。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不相同,也就是浅深程度不相同;一真法界里头,还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怎么形成的?也是所入浅深不相同,都是深入。由此可知,我们现前的障难,就是念念没有把我忘掉,没有把我舍掉,这是我们绝大的错误。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多清楚、多明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四相具足,一样也没有舍掉,所以我们不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上面,「如来」就是自性,「法身」就是现相,如来是能现,法身是所现,能现、所现都不可思议。能现的是自性,自性没有形相,所以我们六根都缘不到。法相宗跟我们说,第六意识的能力非常强,对外能够缘虚空法界,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识,但是就达不到自性。要怎样才能够达到自性?不用它,自性就现前了。「舍识用根」,交光法师《楞严正脉》上给我们提出的意见,教给我们直接用六根根性,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句话说得很容易,真正做起来那有一定的难度,难在哪里?我们无量劫来用六识用成习惯了,现在教我们一下舍,我们很想舍,怎么舍也舍不掉,这是事实。哪一个学佛的同修不想舍,都知道舍了就成佛,可是你舍不掉。为什么?想舍那个想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怎么能舍第六意识!不想呢?不想落在无明里头;换句话说,想,舍不掉;不想,也舍不掉。这个麻烦大了,这是佛法修学最大的一个难关,这个难关你要是能突破,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一个「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是什么?修定。定是什么?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不思善,不思恶」。善恶是代表相对的,只要你能够把一切相对的放下,你这个心就得定。随著你定功的浅深,你的真心逐渐逐渐现前,真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智慧就现前了。佛法的修学,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再多,大家要晓得,统统是修禅定。那个方法是什么?方法是戒。佛法总归纳起来,就三个字:戒定慧。无量无边的方法都是属於戒,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就叫做持戒,持戒就是守法;无论哪一个方法、哪一个法门,只要你如理如法的去修学,统统可以得定;定是枢纽,定能够开智慧,慧就解决问题了。在断烦恼层次上来说,定可以伏住烦恼,烦恼虽然没断,不起作用,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伏住了,没断,它不起作用;慧开了之后,妄想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化解了。智慧大小随著你定功浅深,你定功愈深,你智慧愈大;换句话说,你所化解的面会更广、会更深。

  我们学佛可贵在抓住它的总纲领,第一句是能说,最难理解;第二句讲『如影分形等法界』,「等」是等同。这就是说明,宇宙之间万事万法从哪里来的?从如来法身变现出来的。都是为我们详细说明,《华严经》上两句总纲领、总原则,「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来法身不思议」是唯心所现,「如影分形等法界」是唯识所变,包括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包括我们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没有一法不是!大而世界,小而微尘,全是!这是讲性相、讲理事、讲因果,将虚空法界统统说尽了,这两句话。

  这首偈的重点在第三句,『处处阐明一切法』。「阐」是阐扬、演说,「明」是明了,「一切法」是什么?一切法就是如来法身,一切法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不是别的。虚空哪里来的?法界哪里来的?生命哪里来的?全都讲清楚了,都讲明白了。谁给我们说?诸佛菩萨给我们说的。诸佛菩萨在哪里?无有一法不是诸佛菩萨。《华严经》上讲「尘说刹说」,尘刹是讲空间,「无间断说」,无间断是讲时间,所以《华严经》什么时候中断过?然后我们体会到,我们明白了,龙树菩萨在龙宫所看到的《上本华严》,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是数量吗?不是的,你要是把它看成是数目字的话,你就全都错了。他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十是代表无尽,是代表圆满,不是数字。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代表大圆满,究竟圆满;一四天下,一表一真,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不是真实的,没有一法不是自性。现在对我们来讲,问题在哪里?问题是我们不认识。正如过去宗门大德开悟的时候所说的,没有悟之前是凡夫,甚深佛法当面错过,悟了之后才知道「左右逢源,随拈即是」,无有一法不是。

  所以《华严经》到末后用善财童子,用五十五位善知识,五十三参里面总共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启发我们,让我们在这些经论文字当中,听了读了真正省悟过来。善财是谁?善财是自己。五十三位善知识是谁?是我们从早到晚接触的芸芸众生。不但这些人,一切时、一切处,无有间断的给我们说明诸佛所证得的妙法,就是连山河大地无情的众生也给我们常说妙法,永无中断,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我们何以不能够契入?说个老生常谈的话,不善用心,所以你入不了境界。不善用心是什么?用妄心,不晓得用真心。

  现在大家晓得,这个世间灾难很多,好像这个灾难就要来临了,还要用妄心,那你就继续不断再搞六道轮回。灾难现前,不要怕死,学佛的人还怕死,那你就完全学错了,你的佛学到哪里去了!学佛的人肯定明白没有生死,生死是什么一回事情?六道轮回,转变。世间人贪生怕死,我们明了生死不过是轮回的转变,我们从这一道转到那一道,这是用佛法的名词来说。如果用今天科学家的术语来讲,是不同维次空间的转变,我们从现前三度空间可能转变成四度空间,也可能转变成五度空间,时空的转换而已。就像什么?你们看电视频道的转换,这我们学佛的人知道,所以对生死看得就很平常、很平淡;遇到这个事情不慌不忙、不惊不怖,我们会转换到更好的境界;如果一惊慌、一恐怖,心里一乱,还是要转换,转换比现在环境还要差。既然转换,为什么不转好的境界?要去转换一个比现在更差的境界?这是我们学佛得利益得的最少的,少到不能再少了。我们晓得,我们在生死问题这个转换会愈转愈好,愈转愈殊胜。所以灾难来了,生死来了,我们很欢喜,欢欢喜喜的接受,就转成更好的境界。理事要清楚、要透彻,我们才不会受干扰。

  如果更深层的理解,我们趁这个机会作佛去了,转换到最高层的境界,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转换,诸佛如来都赞叹。什么时候转?现在就转。这一转,转凡成圣,转迷成悟。这一转之后,非常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现象,你自己能够觉察得到,就是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真的放下了,自私自利的行为决定没有;不但自私自利的行为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都没有,你这是真的转过来了。如果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没有真转过来,你很想转,转不过来。所以你要问,你到底是真转过来,还是没转过来?不要问人,问自己还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为众生,为佛法。佛法是一切众生暗夜明灯,我们要护持,希望佛法常住在世间。

  古人的用心,我们要能体会;北京附近房山石经,这大家都晓得,这些古人用了多少人力、财力,差不多将近一千年的时间,把全部的《大藏经》刻在石头上,埋在山洞里,为什么?为佛法久住世间,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得佛法真实的利益,唯有刻在石头上,才是真正长久保存。其次就是印书本,书本大量流通,全世界各个地方流通,灾难不会完全毁掉,毁掉一部分,总还会留著一部分。最靠不住的东西是什么?科学技术,大家不要以为,现在光牒可以能保存两百年,万一这个世间一个大的灾难破坏了,所有电器系统全部毁掉了,你那个光牒是废物。这个世间再没有电力,所有一切科技文明全部都变成废物。这是最近东西方的预言家都是这么说,可能一个灾难来了之后,人类要回到原始生活。钞票没有用了,全是废纸,恢复到什么时代?以物易物的时代。我有衣服,你有粮食,我们衣服换粮食,恢复到这个时代。不但钞票没有用了,黄金也没有用了,人们需要生活,需要吃的,需要穿的,黄金白银不能穿、不能吃,没人要了。

  所以科学技术是最靠不住的;最可靠,靠得住的,是把它刻在石头上。所以古代的这些聪明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重要的东西都刻在石头上,才能够永远流传给后世。这部石经了不起!它的伟大超过万里长城,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这是地球这个世界唯一的真实宝藏,决定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再大的灾难,这个地方决定保全。这是往后一切众生善根福德的根源,所以它不会毁坏,这是我们有肯定的信心。古人已经做这个工作,做这个工作是为了我们学习,我们现在遇到这些经典,焉能不认真努力的学习吗?通过学习,我们将佛在经论上所说的理论、所说的方法、所说的境界,一桩一桩在我们生活当中去体验,工作里面去体验,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去体会,然后你才发现佛讲的话没错,确确实实虚空法界情与无情,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在阐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是活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见到了,我们明白了。自己契入这个法界,世间所有一切劫难,我们明白了,清楚了,也化解了。

  我能化解,可是还有一些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的人,他不能化解,我要如何帮助他化解?这就是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但是这个法门,如果不是上根利智,短时间跟他演说,他很难觉悟。我们自己修学,也通过几十年的时间才入这个境界,可见得这个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唯一能帮助他最有效果的方法,劝他念佛求生净土,劝他断恶修善,持戒念佛。他要真能够听得进去,真能够肯做,戒律不必讲得太麻烦、不必讲得太多,五戒十善够了;或者更有多余的时间,把《感应篇》介绍给他,就行了。让他去读诵,让他去反省,让他去忏悔,改过自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可以避免这个劫难。这是对中下根性,但是还是要福德深厚的人他才肯相信,福薄的人他不相信。

  我们今天有这个缘分来开讲这部大经,因缘确实不可思议,这是众生有这一分善根福德因缘,诸佛菩萨慈悲加佑,加持保佑,使我们有这个缘分在一起学习。尤其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将我们的学习面扩大,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在哪个地区,通过网路的传播,我们都能够在一起学习,这个缘分得来不容易。可是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要抓住,绝不能够空过,不断的把我们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天天提升。今天说年年提升太慢了,来不及,不能够救自己;月月提升都嫌迟了,一定要天天提升。夏莲居老居士勉励我们,要真干!分秒必争。

  我们读过善导大师的传记,善导大师一生用功,可以说是一分一秒都没有浪费过。我们在他传记上看到,他从学佛之后,三、四十年没有睡过觉。我们读到非常惊讶,人怎么可以不睡觉?怎么可以不吃东西?他四十多年没睡过觉。可不可以相信?可以相信,因为李木源居士在大陆上见到一位老法师,二十多年没睡过觉,这是真的。有许多人不相信,查证,怎么查证?看著老和尚,大家轮流,轮流看,他果然没有睡觉,他念佛、拜佛。这些人跟他查证,查了一个多月,果然的确是不睡觉的,才知道他二十多年不睡觉是真的。既然现在都有,我们相信善导大师四十多年不睡觉是真的,睡眠这个烦恼克服过了。佛在经上讲,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这个东西是可以离开的,可以做到不睡觉、不吃饭。真正有功夫的人,这五样东西都不要,对他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现在感觉到最困难的,财可以不要,名可以不要,色可以不要,但是饮食、睡眠没有办法,最难克服的两关,能克服。我们知道在近代,印度的甘地曾经九十天没有吃东西。所以知道饮食是可以断掉的,甘地喝水,不吃东西,只喝水。

  大陆上这个老法师二十多年没有睡觉,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烦恼习气业障太重了。可是要知道,烦恼业障习气只要你一回头,真回头了,你自性智慧光明就把它照破了。难是难在我们不肯放下这些习气烦恼,你不肯放下,那就没有办法。问题在我们自己肯不肯,肯不肯真干,真干的时候痛苦,要命!要命正好求往生,你这个瓶颈就能够突破。为什么?在初学的时候要改变习惯总有困难。譬如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从前吃肉食,从吃肉食改变成素食,我们整个消化系统它都受影响,这是很大的一个转变,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它不适应,你要是不能够克服,你就做不到。我们有这么一段经历,多久才完全正常化?大概是三年,最难过的是第一年,三年之后我们肠胃完全是素食正常化了。现在闻到荤腥的东西很不好受,一般吃肉食的人闻到喜欢,我们闻到恶心。

  从习惯吃三餐,你再要一天吃一餐,又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适应。如果把饮食完全断掉,当然更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睡眠亦复如是。不下狠心,不拼命,你就决定做不到,这是烦恼,严重的烦恼。在佛经里面跟我们讲,如果我们修福,福报很大,修禅定能够生到初禅天,初禅天人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欲界天有,欲界天人有睡眠、有饮食。但是愈是往高阶层愈少;换句话说,饮食愈少,睡眠愈少,愈是往底下愈多。由此可知,我们要想真正道业上有成就,财色名食睡不能有贪心,看到好吃的东西就想吃,就起心动念,这个麻烦大了!决定有障碍,决定不是个好事情。至少要练习到,看到很好吃的东西也不动心了,我们才行。

  李炳南老居士他告诉我,他从三十几岁学佛,没有多久他就是日中一食,他一天吃一餐,差不多吃了五十多年;他九十七岁往生的,一天吃一餐吃了五十多年。可是晚上有人请客,请他的时候他照去;他那个时候在台中,常常有应酬出门,他都喊我一道,我陪他去。应酬,他也吃一点,陪人家吃一点。实际上,他带我去,处处是教我不要执著,人家好心好意来请你,你要是不去,他说你摆架子,瞧不起他,法缘就断了。去,不是去贪吃,是去度众生的,跟他结一个好缘,「老师看得起我,欢欢喜喜到这里来了」;以后听说,老师晚上不吃,晚上他也来了,更是尊敬。老师教他,他才会相信,他才肯学,这叫随缘,不叫攀缘。这叫利益众生,不是为利益自己。我在他那里学到这些东西,因为我在过去没有跟他的时候,我晚餐这一餐不吃,一般人讲持午,已经有很多年了,我也很执著;老师告诉我,执著你只有自利,你不能度人。我跟著他,看到他的生活习惯,看到他的待人接物,原来在利益众生方面,他丝毫执著都没有。我们才懂得戒律里面所讲的开缘、开戒,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

  所以持戒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法,它是圆融的,它不是个死呆板的,它是活活泼泼的,一切都是为利益众生做出发点。利益众生,说牺牲自己,还有牺牲自己的念头,还没有把自己忘掉;换句话说,那个慈悲还是众生缘慈悲,还没有到法缘。自己根本没有,那才叫法缘慈悲,把自己真的向上提升了一级,根本没有自己,全是为众生。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就去干,什么顾忌都没有,伤害众生的事情决定不能干;不但伤害不可以,使众生生烦恼的事情都不可以做,你做了有失慈悲心,有失厚道。众生对我们误会可以,毁谤、污辱、陷害都可以,我们决定不能用同样的心态对众生。为什么?他迷而不觉,我们已经觉而不迷。同样心态去对别人,你跟别人是一样,你也没有觉悟;你觉悟,跟人家决定不相同,决定不一样,你真觉悟了。

  此地第三句「处处阐明一切法」,《华严》如是,哪一个法门不如是?《华严》是尘说刹说、无间断说,试问问,哪一部经不是尘说刹说、无间断说?法法皆是,法法皆是自性的流露,法法皆是自性,没有差别,所以才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诸法,通常一般祖师大德们讲的意思很狭窄,是讲佛法的法门,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意思还广还深,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这才是《华严》的教义。没有读《华严》,我们局限在法门里头,读了《华严》才知道,原来佛所讲的一切法,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平等。为什么?法法皆是自性。一粒微尘是自性,一个毛孔是自性,我们这个身躯是自性变现的,蚊虫蚂蚁也是自性变现的,有什么两样?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所以一切不同的族类平等,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怎么会不平等?当然平等。平等就是一真法界,变十法界为一真法界。所以你契入这个境界,你就住一真法界;你没有入这个境界,你住十法界,你住六道。并不是外头境界有差别、有转变,不是!一切境界随著我们心想在转变,佛经说得好,「依报随著正报转」。我们只要懂得这个原理原则,现前这些灾难,你自然就不会放在心上,没事了,彻底的化解了。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不契入这个境界,那对你就麻烦来了。这是真正解决,彻底解决,究竟解决,希望我们同学多多的去思惟,多多去体会,决心在短时间把念头转过来,行为转过来。好,今天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