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卷)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162
请看知足天王第七句,知足天长行第七句看起:
【勇健力天王。得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解脱门。】
天王所得的法门,也就是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佛法跟世法差别就是在迷悟,迷了这是凡夫境界,觉悟了就是佛的正觉境界。而境界里面没有迷悟,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迷悟在人,不在境界。境界的范围包括非常广,佛在讲经说法,为了方便起见,将境界分为三大类:有情的世间境界,无情的我们称为器世间境界,特别对觉悟的人来说,有智正觉的境界。其实境界是一不是二,因为迷悟,所以才有这种说法。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佛是随顺俗谛而说的,也就是说随顺我们众生知见而说的,统称为方便说。境界实实在在讲是一不是二,所以大乘经论都给我们讲一真法界,唯有这个见解才是纯正的,法界原本是一真。这个真,是根据什么说的?是根据心性说的,一切法中只有心性最真实。佛家讲真实的定义,是永恒不变,这是真的;凡是有变化的,在佛法就称它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称它虚妄?它有变化。像我们在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一切万法,动物有生老病死的变化,植物有生住异灭的变化,矿物有成住坏空的变化,所谓沧海桑田,乃至於虚空界,我们看到许许多多星球在太空运行,那也是变化。凡是有变化的都不是真的,永恒不变才是真的,那才是真实。唯有能变能现的心性是永恒不变的,《中观论》上讲的「八不」,形容心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佛是用这八个词句来形容我们的自性。见到自性的人就叫做佛,禅宗里面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学佛的人,唯一的一桩大事就在此地。
如果不能见性,一切都落空,在我们凡夫地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在轮回里面,我们要觉悟,决定堕三恶道。为什么我们这样肯定的说?只要我们自己很冷静的反省一下就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你先算一天,这一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这十几个小时当中,我们的念头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就知道了。恶念多过善念,那不就三途去了。恶念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著想,为什么?为这个躯壳著想。这桩事情,不但佛法里面讲得清楚,道家也很明了,老子所谓「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最大的忧患就是这个身体,要为了照顾这个身体、养活这个身体,让这个身体生活得舒服自在,於是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要想满足它。它是什么?没有人搞得清楚,都把它误会认为这个东西是我,一切为我,佛说这个东西不是「我」。《金刚经》上四相,头一个就说「我相」。诸佛菩萨四相离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正觉境界。换句话说,我们还堕落在四相里面,起心动念都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家讲著相了。著相是凡夫,著相是不觉,著相是迷惑颠倒。我们要问,到底有没有「我」?佛说有,有真我;这个身是假我。佛说涅盘四净德里面有「常乐我净」,法身有常乐我净,这有我,真我,般若有我,解脱有我;解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自在。有我,才有大自在;没有我,哪来的大自在!有我才有真实的智慧,有我才有真正的法身。真我,菩萨才证得;声闻、缘觉所证的是相似的我,常乐我净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常乐我净,大圣才证得,大乘菩萨。声闻、缘觉、权小菩萨,他所证得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由此可知,佛正觉境界,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这里面跟我们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圆教初住到等觉位,这是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最后一个位次是如来果地上的地位,究竟圆满佛。这四十一位,天台家称为分证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真正正觉,不是相似的正觉。
我们现在要讲,觉与不觉界限在哪里?六道众生,除了地狱道之外,地狱很苦,可以说没有智慧;其余五道里面的众生,都有很聪明、很伶俐的。在人间所谓英雄豪杰,在现在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宗教教育家都有超过常人的智慧,他们觉不觉悟?他们觉,也有相当高度的觉悟。可是在佛法里面不算正觉,佛法正觉的标准依什么建立?大小乘经论里面都说得好,说得很多,必须将见思烦恼断尽,那个觉就叫正觉。换句话说,世间的这些圣哲,他们虽有高度的觉悟,有的时候觉悟的境界跟佛菩萨很接近、很相似,可是见思烦恼没断,是非人我没忘,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大家好懂,他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依旧有执著,执著的程度比一般人轻,但是执著没有断掉,所以佛法当中就不能称为正觉。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众生迷了才出现十法界的现象,迷得愈轻,在十法界里就愈往上升,迷得愈重就往下沉,往下坠落。我们迷悟有浅深不同,所以感受到的境界有四圣六凡的差异。六道是什么原因来的?无明、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具足,一真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所以六道轮回不是本来有的,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也不是上帝、阎罗王造出来的,没有这回事情。真正的造物主是我们的念头,经上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从我们念头生起来的,念头才是造物主。妄想是最轻的迷惑,分别比较重,执著就更重,这三种烦恼统统具足就现六道。
如果这三种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我们把执著舍掉,於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执著,不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在烦恼里面讲得详细,我们说得很粗,放下执著。在佛法里面讲「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五种错误的成见,我们世间人讲成见,成见很深,见解上的错误。另外有五种:贪心、瞋恚心、愚痴心、傲慢心、疑惑心,这是五种错误的思想、叫思惑,迷惑了。觉悟的人没有,我们说正觉,正觉的人没有五种成见,也没有这五种想法,於一切法之中决定不会起贪的念头,顺境没有贪的念头,逆境决定没有瞋恚的念头。这个事情,我们自己可以细心去观察体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说缘是讲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里面,我们还会不会起心动念?善缘、顺境里面有没有贪心?逆境、恶缘当中有没有瞋恚?还会有这个念头,我们完全不觉,不觉就是六道凡夫。
六道凡夫,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决定是住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三恶道是六道众生的老家,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时间很短暂。人间尤其短暂,人生一百岁,大家觉得很长,可是跟饿鬼道比一比,寿命太短了。人间跟饿鬼道时差很大,我们人间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所以世间世俗,初一、十五去拜鬼神、祭祀鬼神、供养鬼神,正好是他吃饭的时候。我们人间一个月是他们的一天,如果也是一年算三百六十天,饿鬼的寿命,短命的都是千岁,你们想想这个时间多长。一天是一个月,寿命是千岁,那合人间的话,短命的也是三万岁。饿鬼道里面,果报差别也相当复杂,还有寿命很长的。地狱道就更可怕了,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在大专佛学讲座,给学生介绍地狱状况,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人在世界上很自豪,号称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地狱还不到两天。地狱的寿命短命也是万岁,长命是万万岁。我们才晓得,在六道轮回里面,三恶道真的是老家。恶道里头罪受满了,出来观光旅行一下;观光旅游不错,可以遇到很多好的机会,脱离六道三界的机会。这是你遇到佛法,就遇到机会,你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就超越了,把握不到还要回老家,所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非常可贵。
遇到其他的法门生天,生天也不究竟,何况生天的条件也不容易修得,欲界天要修十善业道,上品的十善业道,还要修禅定;用我们净宗的话来说,要修清净心,心不清净不能生天。更高的色界天,条件更严格,除了上品十善业道之外,要修四种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才能生到四禅天。六道里面最高级的凡夫是无色界天,他们知道这个身是祸患的根本,跟老子的思想一样,身不要了,形色完全不要了,所以叫无色界,这是最高级的。无色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灵界,完全是精神的世界,决定没有物质的现象,所以他的生活空间大,生活空间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他不能超越,为什么?我执没放下,出不了三界。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最高的,佛跟我们讲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不可思议,佛在经上说,我们这个世界一个大劫有一次成住坏空,八万大劫;换句话说,这个娑婆世界、大千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的定功这么深,寿命这么长。可是八万大劫要比起无限的时空,那还是个小数字,寿命到了还要往下堕落,因为他没有更上,往下堕落还是搞六道轮回。我们这才了解,生天不是究竟法,生天不过就好像在外面观光旅游时间久一点,到最后还是要落叶归根。哪里是根?地狱是根。
这些事实真相,这些生活境界,我们真的明白了,真正懂得了,出离之心才能够生得起来,真的不想再搞六道轮回,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我们想超越,有没有能力超越?阿弥陀佛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世界,那我们就难,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末法时期人修行,生天行,有成就的;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弥陀这个法门能帮得上忙,那就是说明,我们没有舍弃执著也能往生。诸位要知道,大小乘佛法里面,执著要不完全断掉,不能证果,唯独净土法门较方便,带业往生。这种执著虽然不断,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所以净宗不叫你断烦恼,叫你伏烦恼,用这一句佛号把你的烦恼压住,果然压住就能往生,压住烦恼就叫功夫成片。其他法门里头不能成就,净宗法门能成就。《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才能普度一切众生。你能断烦恼,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品位高。烦恼没有断,就是我执没有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叫凡圣同居土;如果我执断掉了,见思烦恼断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再能够把分别也断了,妄想也破一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
诸佛如来四种净土层次分明,我们现在生活在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我们看不到,实报庄严土我们更看不到,不入那个境界见都见不到。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特别,我们虽然生到凡圣同居土,弥陀的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净土统统可以看到,统统可以接触到,它四土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生到那里,就能够见到无量无边的菩萨佛陀,这是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极乐世界第一功德。古人讲,生同居土即是生方便土,即是生实报土,即是生寂光土,这在如来一切经论里面都没有说过。我们今天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稀有难逢。这个法门难信易修,你要修这个法门很容易,相信这个法门太难了。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信心不足,这是真的。为什么信心不足?了解得不够透彻。对於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极乐世界的环境,以及十方诸佛刹土的环境,知道得不够,所以信心就不坚定。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接触会动心、会起念、会分别、会执著,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机会就失掉了。果然认识清楚了,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留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能放得下,念佛的功夫就得力,往生你才有把握。比起正觉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往生的条件够了。
由此可知,「执著」是我们最大的祸患,如何摆脱这个烦恼?有同修来跟我说,他修一心,修清净心,话说得没错,意思很好,做不到。如果一心、清净心得到,那就是正觉世间,很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教给他,你这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成就,只要把念头转过来,怎么转法?过去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现在换个念头,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这个好修,比修一心容易多了,这是我们可以能做得到的。一心,说老实话做不到。这个念头一转,给诸位说,就是修一心。修一心、修清净心,要有修清净心的方法。为众生,不为自己,心就清净很多了,为什么?没有得失、没有忧喜。为自己,得到了欢喜,失掉了很痛苦;为别人,得到了众生有福,得不到众生没福,与自己不相干。自己没有得失,没有忧喜,你的心就平静很多,这是方法。尤其是要把心量拓开,佛门里面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能容忍、要能包容。量大福大,佛的福报最大,我们常念「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福报;智慧跟福报,佛都圆满,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佛。他为什么圆满?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的福报跟智慧圆满。我们今天为什么没有智慧?量太小。所以你的心量能够放开一分,你的福慧就增长一分,你能放开两分,你的福慧就增长两分。小心量怎么样修福修慧都很有限,不能超过你的心量,怎么苦修还都在你的心量范围之内。这个道理,佛菩萨懂,佛菩萨清楚。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能照顾这一个地区,你的心量就比普通人大,你的智慧福报也就比别人大;你起心动念能照顾这一个国家,你的福慧就更大;起心动念能照顾整个世界,福慧随之增长。但是比不上佛,佛的起心动念照顾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今天佛堂不错,也供一个牌位,回向给法界众生;那是牌位在回向,我们的心还是那么小,所以智慧福报还是不能够增长一些,那个牌位供的没什么用处。供在那里也有一点好处,教我们看看、想一想,心量赶快拓开。真的是量大福大,我们要想求大智慧、大福报,没有别的,心量拓开,为一切众生服务,不要为自己。
你要说,为什么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是真理,是事实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佛家讲的清净法身。我们也常念「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佛是谁?是自己本来面目,禅宗里头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自己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佛。所以我们觉悟了,圆满觉悟了,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佛原来是自己。《楞严经》上世尊说得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菩提,你得到什么?你什么都没得到,恢复你自己的清净法身而已,清净法身是你本有的。本有之外没有的,你得到才算是得;本来有的,你得到的时候不算得,所以无所得。无量的智慧是你本有的,无量的寿命也是你本有的,无量的德能还是你本有的,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家园。我们迷了,我们完全不知道,执著这个身是自己,身外都不是自己,都跟他对立了。所以我们的法身生病了,我们的法身出了事情,佛菩萨慈悲教诲,是来医疗我们的法身,恢复我们清净法身的健康而已,我们要明了。大乘经上常常称赞佛为大医王,意思也就在此地。
这桩事情,如果不经历长时间的薰习,实在讲很不容易体会到,很难相信。我学佛四十七年,在讲台上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才搞清楚、才明白,才有那么一点消息。我这个路可以提供诸位做参考,四十七年锲而不舍,天天在干,没有一天空过,才得这么一点消息,才相信,所以短时间怎么可能?我现在对一些年轻法师,感觉得非常惋惜的,是他们的功夫间断,所以成就不容易。修行这一门,谚语讲得好,打铁趁热,凉了就不行,那个热要保持。所以经要天天读、天天研究、天天讨论、天天讲解,我们才能够契入。一暴十寒没用处,只能说在佛法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下一次再遇到,不晓得什么时候。来生能遇到,决定靠不住,来生我们能得人身吗?想一想五戒十善我们做到几成?五戒十善果然做到八成,来生得人身有希望;如果没有做到八成,得人身就靠不住。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将五戒十善能做到八成?
《无量寿经》,世尊教导我们修学的总纲领是善护三业,头一个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有没有做到?常常还讲人家是是非非,那不是马上就违背了吗?处处隐瞒别人,那就是妄语。最容易造的是口业,所以佛把这个放在第一条;身口意三业,他的顺序是口身意,口放在第一条。我们何尝有丝毫的觉悟?真正觉悟的人,决定不说别人是非。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纵然别人真正有过失,我们都不能说。为什么?说不定那个人是菩萨示现的,他示现的用意我们不知道。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愈是世间有苦难,佛菩萨悲心愈切,到这个地方来示现化身就愈多。诸佛菩萨跟我们混在一起,我们享他的福,所以这个世界不至於毁灭,因为他们住在此地。这就是他们布施我们的恩德,我们哪里晓得?所以这个地方,记住是凡圣同居土,天天围绕在我们周边的人物,不知道哪个是佛菩萨、罗汉再来的,不晓得,他不肯透露身分。他日常生活表现得跟我们差不多,他到这个世间来的目的,是化解我们的灾难,怜悯我们造作一些罪业。一切示现劝导我们、启示我们,希望我们看到听到能回头;短时间看不出来,长时间,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看出来了,还算是早的。
我们在佛经上,我也曾经举例跟诸位说。《金刚经》,须菩提尊者看出释迦牟尼佛生活真正的意义,花多少年时间?我们算一算至少三十年的时间,他跟释迦牟尼佛生活在一起三十年,才看到释迦牟尼佛生活表演的那一套,不容易!我们怎么知道三十年?诸位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从鹿野苑开始说法,讲阿含、讲方等,阿含、方等加起来整整二十年;般若二十二年,《金刚经》是在般若中期讲的,所以从这里来看是三十年。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知道释迦牟尼佛生活的味道,他才突然看出来,赞叹「希有世尊」;佛听到的时候很开心,总算被你看出来了。我们今天福慧比须菩提差得太远,短时期能够看得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必定也是长时间的表演,慢慢让我们觉悟,让我们警觉过来,再回头,回头是岸。
佛法确确实实知难行易,须菩提尊者花三十年看出来了,知难;一看出来之后,就入佛境界,他的观念完全转过来了,接受佛的嘱咐,真正肩负起教化众生的事业。佛嘱咐他,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教化众生,也就是为人演说?佛给他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你就永远不会退失菩萨位,就能够不退转。这两句话要做不到,菩萨还会退转。「不取於相」,决定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也就是说顺境不起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永远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道。不受外头人事、物质环境的干扰,有定功;外面所有这些境界相,世法、佛法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心,有定有慧。「如如不动」,是说在教化众生当中,接触广大的群众,毫不动心,这个样子菩萨地位永远往上提升,不会坠落。须菩提不入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这两句话不跟他讲,跟他讲没用处,他做不到。实际上,须菩提尊者那是古佛再来的,跟释迦牟尼佛唱双簧、演戏,演给我们看的。那个意思就是说,得要二十年、三十年,你才能看出门道,才会大彻大悟。
也许我们要问,须菩提尊者跟在释迦牟尼佛身边,佛天天表演他看到了,我们今天谁表演给我们看?有人说,善财很幸运,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不幸,一个善知识都遇不到。其实全错了,你果然明了佛的意思,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你就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圆满成就。这个话说的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切众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性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如本性,能变的是真如本性,所变的怎么不是真如本性?《金刚经》上,称「如来」是从性上说,称「佛」是从相上讲,所以从性上说,哪一个众生不是如来?大乘经上说得好,菩萨成佛的时候,看到大地众生都成佛道,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大地一切众生都成佛道?见性。佛是什么?佛是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第一参,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是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他跟善财讲,他见的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他见到的。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切众生都在里头。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没有见性的时候,时间、空间不能突破,过去不是现在,现在不是未来;见性之后,时空界限突破了,所以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一切众生的生活都是在表演,不是表演善缘、就是表演恶缘,不是表演顺境、就是表演逆境,我们在境界里学什么?学佛;顺境里面断贪,逆境里头断瞋,顺逆境界里头断痴,不就是成就了吗?宗门开悟之后,「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是这个意思。
菩萨学处就是我们周边环境,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教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修什么?修真诚,我们佛像旁边写的,就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在哪里学?生活里头学,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净心,没有染著是清净;真诚是没有虚伪;平等是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正觉是不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慈悲是真正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事、爱一切物,这个爱心周遍虚空法界。平等的爱、清净的爱、真诚的爱,所以能够接触一切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真正的爱心融合了。《华严经》上二百七十多个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形色,毗卢遮那佛用什么方法融合?就这十个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互相尊敬、互相尊重、互助合作,那个清净法身是健康的。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用现代话来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表演的是些什么?这边讲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他表演的。细细观察,他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这二十个字圆满的显露,就是圆满的佛法,一丝毫的隐瞒都没有,这是一切佛正觉境界。我们搞了几十年才搞清楚,才把这个纲领拈出来了。抓住这个纲领,念念与这个纲领相应,行行与这个纲领相应,不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决定往生实报庄严土,哪里是在凡圣同居土?超过方便有余土,直接往生实报庄严土。这才是如来真正的弟子,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期望。
因此,我们要把反面的完全放下。真诚的反面是虚伪,要把虚伪放下。清净的反面是染污,是非人我、贪瞋痴慢都是染污,我们的心被染污、精神被染污、思想被染污、见解被染污,乃至於身体也被染污,要把一切的染污放下。平等的反面是高下,我比你高,你不如我,这种妄想分别一定要放下。在佛法里面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通世间,世出世间都平等;没有高下,平等性就现前了。正觉是不迷,世出世间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慈悲是爱心,悲是怜悯众生之苦,慈是帮助众生得乐,就是佛法教学的目标常讲的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是悲心,帮助众生得乐是慈心,慈悲是爱心。诸佛菩萨们用心就是这十个字。
他们的行为表现在外面,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明了叫看破。看破之后就放下,放下就是前面这十个字的反面,刚才说的,全放下了。放下之后,我们用的心是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真心。我们的生活,无论处什么环境,顺境好、逆境也好,都是自在,得大自在。这个世间承平盛世很好,过得很自在,大灾大难过得也很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自在是自己享受,自受用。处众,跟大家相处随缘,随缘决定不攀缘,随缘跟什么人都能相处,都能处得非常融洽、非常和睦。随缘是没有自己的成见,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随缘,有分别、有执著就不能随缘。末后总结到念佛,这个「念佛」的意思是广义的,实在上讲,你存这种心,过这个日子,就是念佛,这是佛心佛行。你心里常常存著佛心佛行,那就是念佛;念就是今心,你现前心里是什么,那叫念,这是广义的。狭义的说,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圆成佛道。就是说,这二十个字你做到圆满了,百分之百的做到了,要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不到西方世界,不亲近阿弥陀佛,可以做到几分,做不到圆满;要想彻底做到圆满,实在讲只有亲近阿弥陀佛。
所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末后,都发愿求生净土。我过去读《华严》,读到这一段非常疑惑,以很长的时间才搞清楚。我的疑惑是什么?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为什么要求生净土?换句话说,没有理由。到以后搞好长的时间才搞清楚、搞明白,其实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就是不懂。华藏世界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讲的,是对法身大士讲的;就是你证得圆教初住那一天起,三大阿僧只劫才成佛;你没有证得圆初住不算,以前你修行的时间不算。就好像大学四年可以拿到学士学位,是要你到一年级上课那一天开始,你没有入大学不算。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普通人讲的。於是我们才明了,文殊、普贤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成就快,在华藏世界成就慢。时间我们可以算得出来,这佛讲的,在华藏世界,从初住菩萨到十回向菩萨,第十回向,一个阿僧只劫,你能够修成三十个位次;然后从初地到七地,这七个位次又要一个阿僧只劫;然后从八地、九地、十地,这三个位次又是一个阿僧只劫。这三大阿僧只劫圆满,他证什么果位?证等觉菩萨的果位。等觉要成佛,照前面这个例子来看,至少又要一个阿僧只劫,等觉菩萨才能成佛,愈往上去愈难。文殊、普贤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天就能证得,哪里需要一个阿僧只劫?我们才恍然大悟,他到极乐世界争取时间。
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这么多年常常念、也常常讲,可是意思就是没有体会到。搞了这么多年,这才搞清楚,才恍然大悟。所以想想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看出释迦牟尼佛生活的门道,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因此我们修学功夫要相续,决定不能中断,中断那就太难太难了。读经、研究讨论、听讲不能中断,才能产生效果;常常中断,又常常有事务在这个地方烦扰,心不得清净,那个成就就太难太难了。纵然在佛门里种一点福,这一点福报都是三界有漏的福报,很不值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这么空过,可惜!世出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更可惜。所以勇健力天王「得开示」,开示两个字是这一句的关键,开示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说是「开」,「示」是演,我们要是体会到这个意思,就晓得学佛在什么地方学了,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看知足天王第七句,知足天长行第七句看起:
【勇健力天王。得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解脱门。】
天王所得的法门,也就是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佛法跟世法差别就是在迷悟,迷了这是凡夫境界,觉悟了就是佛的正觉境界。而境界里面没有迷悟,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迷悟在人,不在境界。境界的范围包括非常广,佛在讲经说法,为了方便起见,将境界分为三大类:有情的世间境界,无情的我们称为器世间境界,特别对觉悟的人来说,有智正觉的境界。其实境界是一不是二,因为迷悟,所以才有这种说法。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佛是随顺俗谛而说的,也就是说随顺我们众生知见而说的,统称为方便说。境界实实在在讲是一不是二,所以大乘经论都给我们讲一真法界,唯有这个见解才是纯正的,法界原本是一真。这个真,是根据什么说的?是根据心性说的,一切法中只有心性最真实。佛家讲真实的定义,是永恒不变,这是真的;凡是有变化的,在佛法就称它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称它虚妄?它有变化。像我们在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一切万法,动物有生老病死的变化,植物有生住异灭的变化,矿物有成住坏空的变化,所谓沧海桑田,乃至於虚空界,我们看到许许多多星球在太空运行,那也是变化。凡是有变化的都不是真的,永恒不变才是真的,那才是真实。唯有能变能现的心性是永恒不变的,《中观论》上讲的「八不」,形容心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佛是用这八个词句来形容我们的自性。见到自性的人就叫做佛,禅宗里面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学佛的人,唯一的一桩大事就在此地。
如果不能见性,一切都落空,在我们凡夫地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在轮回里面,我们要觉悟,决定堕三恶道。为什么我们这样肯定的说?只要我们自己很冷静的反省一下就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你先算一天,这一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这十几个小时当中,我们的念头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就知道了。恶念多过善念,那不就三途去了。恶念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著想,为什么?为这个躯壳著想。这桩事情,不但佛法里面讲得清楚,道家也很明了,老子所谓「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最大的忧患就是这个身体,要为了照顾这个身体、养活这个身体,让这个身体生活得舒服自在,於是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要想满足它。它是什么?没有人搞得清楚,都把它误会认为这个东西是我,一切为我,佛说这个东西不是「我」。《金刚经》上四相,头一个就说「我相」。诸佛菩萨四相离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正觉境界。换句话说,我们还堕落在四相里面,起心动念都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家讲著相了。著相是凡夫,著相是不觉,著相是迷惑颠倒。我们要问,到底有没有「我」?佛说有,有真我;这个身是假我。佛说涅盘四净德里面有「常乐我净」,法身有常乐我净,这有我,真我,般若有我,解脱有我;解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自在。有我,才有大自在;没有我,哪来的大自在!有我才有真实的智慧,有我才有真正的法身。真我,菩萨才证得;声闻、缘觉所证的是相似的我,常乐我净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常乐我净,大圣才证得,大乘菩萨。声闻、缘觉、权小菩萨,他所证得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由此可知,佛正觉境界,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这里面跟我们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圆教初住到等觉位,这是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最后一个位次是如来果地上的地位,究竟圆满佛。这四十一位,天台家称为分证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真正正觉,不是相似的正觉。
我们现在要讲,觉与不觉界限在哪里?六道众生,除了地狱道之外,地狱很苦,可以说没有智慧;其余五道里面的众生,都有很聪明、很伶俐的。在人间所谓英雄豪杰,在现在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宗教教育家都有超过常人的智慧,他们觉不觉悟?他们觉,也有相当高度的觉悟。可是在佛法里面不算正觉,佛法正觉的标准依什么建立?大小乘经论里面都说得好,说得很多,必须将见思烦恼断尽,那个觉就叫正觉。换句话说,世间的这些圣哲,他们虽有高度的觉悟,有的时候觉悟的境界跟佛菩萨很接近、很相似,可是见思烦恼没断,是非人我没忘,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大家好懂,他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依旧有执著,执著的程度比一般人轻,但是执著没有断掉,所以佛法当中就不能称为正觉。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众生迷了才出现十法界的现象,迷得愈轻,在十法界里就愈往上升,迷得愈重就往下沉,往下坠落。我们迷悟有浅深不同,所以感受到的境界有四圣六凡的差异。六道是什么原因来的?无明、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具足,一真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所以六道轮回不是本来有的,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也不是上帝、阎罗王造出来的,没有这回事情。真正的造物主是我们的念头,经上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从我们念头生起来的,念头才是造物主。妄想是最轻的迷惑,分别比较重,执著就更重,这三种烦恼统统具足就现六道。
如果这三种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我们把执著舍掉,於世出世间法一切都不执著,不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了;在烦恼里面讲得详细,我们说得很粗,放下执著。在佛法里面讲「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五种错误的成见,我们世间人讲成见,成见很深,见解上的错误。另外有五种:贪心、瞋恚心、愚痴心、傲慢心、疑惑心,这是五种错误的思想、叫思惑,迷惑了。觉悟的人没有,我们说正觉,正觉的人没有五种成见,也没有这五种想法,於一切法之中决定不会起贪的念头,顺境没有贪的念头,逆境决定没有瞋恚的念头。这个事情,我们自己可以细心去观察体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说缘是讲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里面,我们还会不会起心动念?善缘、顺境里面有没有贪心?逆境、恶缘当中有没有瞋恚?还会有这个念头,我们完全不觉,不觉就是六道凡夫。
六道凡夫,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决定是住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三恶道是六道众生的老家,三善道是出来观光旅游,时间很短暂。人间尤其短暂,人生一百岁,大家觉得很长,可是跟饿鬼道比一比,寿命太短了。人间跟饿鬼道时差很大,我们人间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所以世间世俗,初一、十五去拜鬼神、祭祀鬼神、供养鬼神,正好是他吃饭的时候。我们人间一个月是他们的一天,如果也是一年算三百六十天,饿鬼的寿命,短命的都是千岁,你们想想这个时间多长。一天是一个月,寿命是千岁,那合人间的话,短命的也是三万岁。饿鬼道里面,果报差别也相当复杂,还有寿命很长的。地狱道就更可怕了,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在大专佛学讲座,给学生介绍地狱状况,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人在世界上很自豪,号称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地狱还不到两天。地狱的寿命短命也是万岁,长命是万万岁。我们才晓得,在六道轮回里面,三恶道真的是老家。恶道里头罪受满了,出来观光旅行一下;观光旅游不错,可以遇到很多好的机会,脱离六道三界的机会。这是你遇到佛法,就遇到机会,你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就超越了,把握不到还要回老家,所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非常可贵。
遇到其他的法门生天,生天也不究竟,何况生天的条件也不容易修得,欲界天要修十善业道,上品的十善业道,还要修禅定;用我们净宗的话来说,要修清净心,心不清净不能生天。更高的色界天,条件更严格,除了上品十善业道之外,要修四种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才能生到四禅天。六道里面最高级的凡夫是无色界天,他们知道这个身是祸患的根本,跟老子的思想一样,身不要了,形色完全不要了,所以叫无色界,这是最高级的。无色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灵界,完全是精神的世界,决定没有物质的现象,所以他的生活空间大,生活空间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他不能超越,为什么?我执没放下,出不了三界。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最高的,佛跟我们讲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不可思议,佛在经上说,我们这个世界一个大劫有一次成住坏空,八万大劫;换句话说,这个娑婆世界、大千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的定功这么深,寿命这么长。可是八万大劫要比起无限的时空,那还是个小数字,寿命到了还要往下堕落,因为他没有更上,往下堕落还是搞六道轮回。我们这才了解,生天不是究竟法,生天不过就好像在外面观光旅游时间久一点,到最后还是要落叶归根。哪里是根?地狱是根。
这些事实真相,这些生活境界,我们真的明白了,真正懂得了,出离之心才能够生得起来,真的不想再搞六道轮回,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我们想超越,有没有能力超越?阿弥陀佛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世界,那我们就难,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就。末法时期人修行,生天行,有成就的;脱离六道轮回没有。弥陀这个法门能帮得上忙,那就是说明,我们没有舍弃执著也能往生。诸位要知道,大小乘佛法里面,执著要不完全断掉,不能证果,唯独净土法门较方便,带业往生。这种执著虽然不断,你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所以净宗不叫你断烦恼,叫你伏烦恼,用这一句佛号把你的烦恼压住,果然压住就能往生,压住烦恼就叫功夫成片。其他法门里头不能成就,净宗法门能成就。《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才能普度一切众生。你能断烦恼,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品位高。烦恼没有断,就是我执没有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叫凡圣同居土;如果我执断掉了,见思烦恼断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再能够把分别也断了,妄想也破一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
诸佛如来四种净土层次分明,我们现在生活在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我们看不到,实报庄严土我们更看不到,不入那个境界见都见不到。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特别,我们虽然生到凡圣同居土,弥陀的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净土统统可以看到,统统可以接触到,它四土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生到那里,就能够见到无量无边的菩萨佛陀,这是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极乐世界第一功德。古人讲,生同居土即是生方便土,即是生实报土,即是生寂光土,这在如来一切经论里面都没有说过。我们今天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稀有难逢。这个法门难信易修,你要修这个法门很容易,相信这个法门太难了。我们今天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信心不足,这是真的。为什么信心不足?了解得不够透彻。对於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极乐世界的环境,以及十方诸佛刹土的环境,知道得不够,所以信心就不坚定。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接触会动心、会起念、会分别、会执著,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机会就失掉了。果然认识清楚了,对於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留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能放得下,念佛的功夫就得力,往生你才有把握。比起正觉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往生的条件够了。
由此可知,「执著」是我们最大的祸患,如何摆脱这个烦恼?有同修来跟我说,他修一心,修清净心,话说得没错,意思很好,做不到。如果一心、清净心得到,那就是正觉世间,很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教给他,你这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成就,只要把念头转过来,怎么转法?过去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现在换个念头,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这个好修,比修一心容易多了,这是我们可以能做得到的。一心,说老实话做不到。这个念头一转,给诸位说,就是修一心。修一心、修清净心,要有修清净心的方法。为众生,不为自己,心就清净很多了,为什么?没有得失、没有忧喜。为自己,得到了欢喜,失掉了很痛苦;为别人,得到了众生有福,得不到众生没福,与自己不相干。自己没有得失,没有忧喜,你的心就平静很多,这是方法。尤其是要把心量拓开,佛门里面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能容忍、要能包容。量大福大,佛的福报最大,我们常念「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福报;智慧跟福报,佛都圆满,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佛。他为什么圆满?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的福报跟智慧圆满。我们今天为什么没有智慧?量太小。所以你的心量能够放开一分,你的福慧就增长一分,你能放开两分,你的福慧就增长两分。小心量怎么样修福修慧都很有限,不能超过你的心量,怎么苦修还都在你的心量范围之内。这个道理,佛菩萨懂,佛菩萨清楚。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能照顾这一个地区,你的心量就比普通人大,你的智慧福报也就比别人大;你起心动念能照顾这一个国家,你的福慧就更大;起心动念能照顾整个世界,福慧随之增长。但是比不上佛,佛的起心动念照顾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今天佛堂不错,也供一个牌位,回向给法界众生;那是牌位在回向,我们的心还是那么小,所以智慧福报还是不能够增长一些,那个牌位供的没什么用处。供在那里也有一点好处,教我们看看、想一想,心量赶快拓开。真的是量大福大,我们要想求大智慧、大福报,没有别的,心量拓开,为一切众生服务,不要为自己。
你要说,为什么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是真理,是事实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佛家讲的清净法身。我们也常念「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佛是谁?是自己本来面目,禅宗里头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自己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佛。所以我们觉悟了,圆满觉悟了,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佛原来是自己。《楞严经》上世尊说得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菩提,你得到什么?你什么都没得到,恢复你自己的清净法身而已,清净法身是你本有的。本有之外没有的,你得到才算是得;本来有的,你得到的时候不算得,所以无所得。无量的智慧是你本有的,无量的寿命也是你本有的,无量的德能还是你本有的,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家园。我们迷了,我们完全不知道,执著这个身是自己,身外都不是自己,都跟他对立了。所以我们的法身生病了,我们的法身出了事情,佛菩萨慈悲教诲,是来医疗我们的法身,恢复我们清净法身的健康而已,我们要明了。大乘经上常常称赞佛为大医王,意思也就在此地。
这桩事情,如果不经历长时间的薰习,实在讲很不容易体会到,很难相信。我学佛四十七年,在讲台上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才搞清楚、才明白,才有那么一点消息。我这个路可以提供诸位做参考,四十七年锲而不舍,天天在干,没有一天空过,才得这么一点消息,才相信,所以短时间怎么可能?我现在对一些年轻法师,感觉得非常惋惜的,是他们的功夫间断,所以成就不容易。修行这一门,谚语讲得好,打铁趁热,凉了就不行,那个热要保持。所以经要天天读、天天研究、天天讨论、天天讲解,我们才能够契入。一暴十寒没用处,只能说在佛法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生不能成就,下一次再遇到,不晓得什么时候。来生能遇到,决定靠不住,来生我们能得人身吗?想一想五戒十善我们做到几成?五戒十善果然做到八成,来生得人身有希望;如果没有做到八成,得人身就靠不住。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将五戒十善能做到八成?
《无量寿经》,世尊教导我们修学的总纲领是善护三业,头一个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有没有做到?常常还讲人家是是非非,那不是马上就违背了吗?处处隐瞒别人,那就是妄语。最容易造的是口业,所以佛把这个放在第一条;身口意三业,他的顺序是口身意,口放在第一条。我们何尝有丝毫的觉悟?真正觉悟的人,决定不说别人是非。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纵然别人真正有过失,我们都不能说。为什么?说不定那个人是菩萨示现的,他示现的用意我们不知道。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愈是世间有苦难,佛菩萨悲心愈切,到这个地方来示现化身就愈多。诸佛菩萨跟我们混在一起,我们享他的福,所以这个世界不至於毁灭,因为他们住在此地。这就是他们布施我们的恩德,我们哪里晓得?所以这个地方,记住是凡圣同居土,天天围绕在我们周边的人物,不知道哪个是佛菩萨、罗汉再来的,不晓得,他不肯透露身分。他日常生活表现得跟我们差不多,他到这个世间来的目的,是化解我们的灾难,怜悯我们造作一些罪业。一切示现劝导我们、启示我们,希望我们看到听到能回头;短时间看不出来,长时间,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看出来了,还算是早的。
我们在佛经上,我也曾经举例跟诸位说。《金刚经》,须菩提尊者看出释迦牟尼佛生活真正的意义,花多少年时间?我们算一算至少三十年的时间,他跟释迦牟尼佛生活在一起三十年,才看到释迦牟尼佛生活表演的那一套,不容易!我们怎么知道三十年?诸位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从鹿野苑开始说法,讲阿含、讲方等,阿含、方等加起来整整二十年;般若二十二年,《金刚经》是在般若中期讲的,所以从这里来看是三十年。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知道释迦牟尼佛生活的味道,他才突然看出来,赞叹「希有世尊」;佛听到的时候很开心,总算被你看出来了。我们今天福慧比须菩提差得太远,短时期能够看得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必定也是长时间的表演,慢慢让我们觉悟,让我们警觉过来,再回头,回头是岸。
佛法确确实实知难行易,须菩提尊者花三十年看出来了,知难;一看出来之后,就入佛境界,他的观念完全转过来了,接受佛的嘱咐,真正肩负起教化众生的事业。佛嘱咐他,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教化众生,也就是为人演说?佛给他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你就永远不会退失菩萨位,就能够不退转。这两句话要做不到,菩萨还会退转。「不取於相」,决定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也就是说顺境不起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永远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道。不受外头人事、物质环境的干扰,有定功;外面所有这些境界相,世法、佛法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心,有定有慧。「如如不动」,是说在教化众生当中,接触广大的群众,毫不动心,这个样子菩萨地位永远往上提升,不会坠落。须菩提不入这个境界,释迦牟尼佛这两句话不跟他讲,跟他讲没用处,他做不到。实际上,须菩提尊者那是古佛再来的,跟释迦牟尼佛唱双簧、演戏,演给我们看的。那个意思就是说,得要二十年、三十年,你才能看出门道,才会大彻大悟。
也许我们要问,须菩提尊者跟在释迦牟尼佛身边,佛天天表演他看到了,我们今天谁表演给我们看?有人说,善财很幸运,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不幸,一个善知识都遇不到。其实全错了,你果然明了佛的意思,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你就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圆满成就。这个话说的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切众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性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如本性,能变的是真如本性,所变的怎么不是真如本性?《金刚经》上,称「如来」是从性上说,称「佛」是从相上讲,所以从性上说,哪一个众生不是如来?大乘经上说得好,菩萨成佛的时候,看到大地众生都成佛道,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大地一切众生都成佛道?见性。佛是什么?佛是真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第一参,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是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他跟善财讲,他见的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他见到的。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切众生都在里头。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没有见性的时候,时间、空间不能突破,过去不是现在,现在不是未来;见性之后,时空界限突破了,所以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一切众生的生活都是在表演,不是表演善缘、就是表演恶缘,不是表演顺境、就是表演逆境,我们在境界里学什么?学佛;顺境里面断贪,逆境里头断瞋,顺逆境界里头断痴,不就是成就了吗?宗门开悟之后,「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是这个意思。
菩萨学处就是我们周边环境,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教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修什么?修真诚,我们佛像旁边写的,就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在哪里学?生活里头学,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净心,没有染著是清净;真诚是没有虚伪;平等是没有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正觉是不迷,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慈悲是真正的爱心,爱一切人、爱一切事、爱一切物,这个爱心周遍虚空法界。平等的爱、清净的爱、真诚的爱,所以能够接触一切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真正的爱心融合了。《华严经》上二百七十多个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形色,毗卢遮那佛用什么方法融合?就这十个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互相尊敬、互相尊重、互助合作,那个清净法身是健康的。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用现代话来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表演的是些什么?这边讲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他表演的。细细观察,他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这二十个字圆满的显露,就是圆满的佛法,一丝毫的隐瞒都没有,这是一切佛正觉境界。我们搞了几十年才搞清楚,才把这个纲领拈出来了。抓住这个纲领,念念与这个纲领相应,行行与这个纲领相应,不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决定往生实报庄严土,哪里是在凡圣同居土?超过方便有余土,直接往生实报庄严土。这才是如来真正的弟子,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期望。
因此,我们要把反面的完全放下。真诚的反面是虚伪,要把虚伪放下。清净的反面是染污,是非人我、贪瞋痴慢都是染污,我们的心被染污、精神被染污、思想被染污、见解被染污,乃至於身体也被染污,要把一切的染污放下。平等的反面是高下,我比你高,你不如我,这种妄想分别一定要放下。在佛法里面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门通世间,世出世间都平等;没有高下,平等性就现前了。正觉是不迷,世出世间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慈悲是爱心,悲是怜悯众生之苦,慈是帮助众生得乐,就是佛法教学的目标常讲的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是悲心,帮助众生得乐是慈心,慈悲是爱心。诸佛菩萨们用心就是这十个字。
他们的行为表现在外面,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明了叫看破。看破之后就放下,放下就是前面这十个字的反面,刚才说的,全放下了。放下之后,我们用的心是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真心。我们的生活,无论处什么环境,顺境好、逆境也好,都是自在,得大自在。这个世间承平盛世很好,过得很自在,大灾大难过得也很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自在是自己享受,自受用。处众,跟大家相处随缘,随缘决定不攀缘,随缘跟什么人都能相处,都能处得非常融洽、非常和睦。随缘是没有自己的成见,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就随缘,有分别、有执著就不能随缘。末后总结到念佛,这个「念佛」的意思是广义的,实在上讲,你存这种心,过这个日子,就是念佛,这是佛心佛行。你心里常常存著佛心佛行,那就是念佛;念就是今心,你现前心里是什么,那叫念,这是广义的。狭义的说,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圆成佛道。就是说,这二十个字你做到圆满了,百分之百的做到了,要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不到西方世界,不亲近阿弥陀佛,可以做到几分,做不到圆满;要想彻底做到圆满,实在讲只有亲近阿弥陀佛。
所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末后,都发愿求生净土。我过去读《华严》,读到这一段非常疑惑,以很长的时间才搞清楚。我的疑惑是什么?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为什么要求生净土?换句话说,没有理由。到以后搞好长的时间才搞清楚、搞明白,其实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就是不懂。华藏世界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讲的,是对法身大士讲的;就是你证得圆教初住那一天起,三大阿僧只劫才成佛;你没有证得圆初住不算,以前你修行的时间不算。就好像大学四年可以拿到学士学位,是要你到一年级上课那一天开始,你没有入大学不算。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普通人讲的。於是我们才明了,文殊、普贤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成就快,在华藏世界成就慢。时间我们可以算得出来,这佛讲的,在华藏世界,从初住菩萨到十回向菩萨,第十回向,一个阿僧只劫,你能够修成三十个位次;然后从初地到七地,这七个位次又要一个阿僧只劫;然后从八地、九地、十地,这三个位次又是一个阿僧只劫。这三大阿僧只劫圆满,他证什么果位?证等觉菩萨的果位。等觉要成佛,照前面这个例子来看,至少又要一个阿僧只劫,等觉菩萨才能成佛,愈往上去愈难。文殊、普贤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天就能证得,哪里需要一个阿僧只劫?我们才恍然大悟,他到极乐世界争取时间。
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这么多年常常念、也常常讲,可是意思就是没有体会到。搞了这么多年,这才搞清楚,才恍然大悟。所以想想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三十年,才看出释迦牟尼佛生活的门道,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因此我们修学功夫要相续,决定不能中断,中断那就太难太难了。读经、研究讨论、听讲不能中断,才能产生效果;常常中断,又常常有事务在这个地方烦扰,心不得清净,那个成就就太难太难了。纵然在佛门里种一点福,这一点福报都是三界有漏的福报,很不值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这么空过,可惜!世出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更可惜。所以勇健力天王「得开示」,开示两个字是这一句的关键,开示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说是「开」,「示」是演,我们要是体会到这个意思,就晓得学佛在什么地方学了,能够学到真正的东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