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五卷) 1999/4/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125
请掀开经本,看第五首偈,偈颂的第五首,我们将经文念一遍对对地方:
【三世所有诸如来。趣入菩提方便行。一切皆於佛身现。自在音天之解脱。】
这是观世言音自在梵王他的赞颂,赞颂也是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在长行文里面我们看到他所得的法门,说所得的法门就是我们中国民间所讲得道,他成佛了,得道了,他是用什么方法成佛、得道的,这就是此地讲门的意思。成佛得道的方法很多,佛经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可见得成佛、得道不是一个方法,许许多多的方法,这是正确的,这才是合理的,为什么原因?因为所有一切诸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够会通。这是古时候那些过来人常讲,过来人就是修行证果得道的人,他们说条条大路通长安。中国在古代长安是首都,哪一条路都可以通到长安,把长安比作佛道;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门、门径都能够修行证果,所以法门哪里有一定?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原则,与性德相应就能证果,与性德相悖就不能证果,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菩萨他所得的法门,是「忆念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方便解脱门」。由此可知,他观察面很广,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正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他是修这个法门的,在这个法门里面成就了。成就就是相应,怎么相应?这个相应比较难,实在讲,中下根性的人确实有他的难度存在,必须要真正理解到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能够契入;如果一不是多,多不是一,这个法门你就没有办法相应,也就没有办法在这个法门里得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他的赞颂,前面两句就是教化众生的方便行。
『三世所有诸如来』,这个地方「如来」是说现身。经上常讲诸佛菩萨没有身相,没有身相才能够现一切身相,像《普门品》里面所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三十二是类,三十二种类,每一个种类里面无量无边;也就是将无量无边的身相,把它归纳为三十二类,这好讲话。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说什么法他就怎么样讲,所以身不是一定的,没有一定,法也没有一定;没有定法可说,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可现。佛有这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是佛给我们讲真话。现在我们在经上看到,他有这个能力而我们没有,我们这个能力失掉了;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佛给我们讲你是迷失,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什么时候你觉悟了,这种德用、功能你就现前。这个能力是本有的,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为什么?你有佛性,佛家讲真如本性,也叫真心。你有真心,真心就是本性,真心就叫做佛性,真心也叫做法性,它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来由的根源,都是从这个根生的。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体,我们现在讲生命共同体,确实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你要能把这桩事情认识清楚了,你就是菩萨,你要把这桩事情证实了,你叫成佛;真正证实了,确实如是。所以没有一定的身相能现一切身相,没有一定的说法能够随意说法。佛菩萨现身说法有没有心?这个心我们要说真心跟妄心,诸佛菩萨用真心没有妄心,而我们凡夫用真心里面夹带著妄心,诸位要晓得,没有真心就决定不会有妄心;用妄心的人夹带著有真心,妄是依真而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妄?所以诸佛菩萨的本事,用真心不带妄心,我们凡夫差就差在用真心带著妄心;结果很不幸,妄心做主了,真心不能做主。就好比你家里请的佣人,你是主人,那是你的佣人,现在变成佣人当家,主人当奴才,颠倒了。凡夫就是这个情形,我们今天是佣人当家,主人听摆布,这是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真可怜!觉悟的人就不一样,他是主人当家,佣人是奴才。
佛经里这个比喻很好,让我们从比喻当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学佛菩萨,要真心做主,做主就很自在。学著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没有一丝毫的虚伪,你试试看,你能这样做,你在生活里就非常自在、非常快乐。如果我们观念错误了,在外国人常讲隐私权,那个隐私好痛苦,样样瞒人,唯恐泄露,你说那个生活压力多重。如果一切都坦诚就解放了,从内心里、从根本上解放,那才叫真正得大自在。所以诸佛菩萨用心,用真心,不用妄心。菩萨现身,妄心是自己有意思,那是妄心,真心没有作意,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不是说佛菩萨想想,我现在要变一个什么身去帮助他,有这个念头你就落在意识里,那是妄心做主了。佛菩萨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著,佛在经上讲「法尔如是」,法尔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我们凡夫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先会起心动念,我们今天要接见一个人,想想应该用什么方式跟他交谈,怎么接触,都落在意识里,全是妄想当家,这一点我们要学佛菩萨,坦诚、直率,决定没有作意;我预先要想想怎么讲法,没有这个念头。我们世俗人讲天真,完全用天真的态度,自自然然的与一切万物、一切众生接触,现在讲交流、交往,这样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观世言音自在梵王他从这个法门证入。
『趣入菩提方便行』。菩提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觉悟,觉而不迷。前面一句讲如来,不讲佛,这有用意的;如果讲佛是从现相上说,讲如来是从自性上讲,唯有自性跟菩提就相应了。我们能够随顺自性,那是觉而不迷,随顺自己的意思是迷而不觉;决定不要随顺自己的意思,我们的意思决定是错误的,不要以为自己的意思是正确的,那就完全搞错了。为什么自己的意思是错误的?你有我执,你有分别,你的意思怎么会正确?再说得粗显一点,你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你的见解思想就错了。佛菩萨为什么他是正确的,他就正觉,觉而不迷?他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我执破掉了。《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的意思就是正确的。如果你还有我有人,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就要知道自己的想法看法决定是错误的,决定不可依,依照自己的想法看法去做事,那就是造罪业。你做好事,利益众生的是善业;你做恶事,损害众生利益自己的是恶业;恶业将来堕三恶道,善业将来生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不管你做的是善、做的是恶,都不是正觉,都是错误的,都是迷。
觉悟的人,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也断恶修善,但是跟我们断恶修善不一样;他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他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他念念当中只有众生没有我,这称他作正觉。念念当中有个我在,就是不觉,就是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是菩提,本来有。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本来没有;换句话说,六道轮回本来没有。不但六道轮回本来没有,连四圣法界本来也没有。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本来也没有,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来的。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是妄想、分别,再加上执著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要懂得,事实真相要认识清楚。诸佛菩萨慈悲示现,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什么?帮助他破迷开悟,这是教学。众生因为自己不觉,所以才惹出许许多多的事端,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招来恶报、苦报。
这些事情,我在讲席里曾经说过,政治不能解决。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他的身分是王子,如果政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作国王了,政治不能解决。军事也不能解决,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释迦牟尼佛没有出家之前,他武艺高强,他可以作将军,可以作元帅,军事不能解决,所以他也不干了。再告诉诸位,经济不能解决,现在全世界一昧往经济这个路子里去走,我们看看现在社会是什么状况,然后我们就觉得,这个问题经济不能解决。而经济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带来的灾害非常严重,绝不次於战争。增长一切众生的贪欲,贪而无厌,这还得了吗?增长贪心,必定就造一切损人利己之事,每一个人都是损人利己,由於经济的发展会爆发战争,所以经济不能解决,科技不能解决。唯一能解决的途径是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放弃一切,他去从事社会教育工作,而且做一个义务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综合看出释迦牟尼佛的身分,他像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是一位义务,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义务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唯有通过教学,让大家觉悟,认识清楚了,原来一切众生跟自己有密切关系。
所以我们观察,佛在经典上所教学的内容,第一个教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观经》「净业三福」标题那么清楚,佛家的教学是从「孝养父母」教起,「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教你怎么做人,知道人与人的关系。然后再教导你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特别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前面那些表法,神众、天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鬼神的关系,这是佛陀教育的内容。到最后告诉我们,这一切人、一切物、一切天地鬼神,都是我们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原来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个时候你的慈悲、爱心,自然从自性里面生出来,你会爱一切众生,你会爱一切万物,这里面就不会分种族,也不会分信仰。种族有没有?有;各种宗教有没有?有。我们在《华严经》上都看到,《华严经》一开端,就给我们展现二百七十多个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一个根生的,是一家人、是自己。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要留意,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个个第一?个个都是从自性生的,那怎么不是第一?唯识所变是变他的形状,还是从自性生的。只要跟自性挂钩,那当然都是第一,没有第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今天我们跟新加坡、跟澳洲许许多多宗教交往,我们都尊称第一;我佛教第一,你基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伊斯兰也第一,个个都第一,平等了;平等真法界,没有第二的,这是讲真话,不是奉承人。佛经第一,《圣经》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没有一个不是第一,我们这样的心态交往,这个心才能够相连,心连心。不会说我这个是正法,你那个是邪法,我这是神,你那是魔鬼,不会了;神也第一,魔鬼也第一;正法第一,邪法也第一。要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从这个理念、这个基础上,能够融合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才能真正达到和睦相处,共存共荣。
观念清楚了、正确了,我们还要以行来践愿,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之中。正觉之人,方便行,这一切都包括了。方是方法,便是什么意思?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行为,这叫方便行。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行为,绝对不是一种,多种的,今天讲多元文化。《华严经》,「华严」这两个字是比喻,这大家都晓得。像一个大花园一样,所有的品种统统齐全,一样都不缺,这个花园才美不胜收。绝对不是说,我们要去同化它,把这个花园所有的品种变成一种,变成一种有什么好看?没有看头的。所以在这个经上我们所看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不碍异,异不碍同,同异不二,这是真理。因此,我们对於各种族群要懂得尊重,各种不同的宗教要知道尊敬。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什么是佛?觉悟的人,那个人就是佛,迷的人就叫凡夫。
我跟澳洲许许多多宗教领袖接触,我都合掌称他们菩萨。他们很惊讶,为什么我称他菩萨?我说:菩萨的意思,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懂得道理的人,是真正觉悟的人,你们是不是?你们都是,那你们当然是菩萨,哪个不是菩萨?我们中文经典里面,翻译菩萨的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是有情众生,觉悟了,那你就称菩萨。古译的,翻「觉有情」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以前是翻作「大道心众生」,也翻得好。你是个凡夫,你是个众生,你的心量很大,你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过得很幸福、很美好,你有这种心愿,你就是菩萨。菩萨为众生,不为自己,能够舍己为人,所以你们大家统统都是菩萨。在《华严经》上有,我们看五十三参里面,胜热婆罗门是菩萨。我们曾经访问婆罗门教,印度教就是婆罗门教。胜热婆罗门是婆罗门教的长老,他是菩萨,他并没有改变他的身分,他还是婆罗门教的长老,但是他是一个确确实实道地的佛菩萨。我们明白这个事实,就晓得所有宗教领袖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我们眼睛当中统统看作他们是佛菩萨。我那一天离开会场,在大门口有一个基督教的领袖,他很欢喜,他说:你称我作菩萨,我称你是神。他称我是神,彼此互相尊敬,你想这样子往来多么融洽!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就可以突破,哪里会有宗教战争?宗教族群,实在讲就是因为少接触,彼此不了解,误会产生了,而且愈不往来的时候误会就愈深,就很容易爆发冲突,引起战争。如果常常交往,常常往来,生活融成一片,人为的灾难决定可以消除。
人为灾难消除之后,再跟诸位说,自然灾害也就消失了。这是什么道理?佛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是从人心转。所以人心善就风调雨顺,自然环境就变善了;人心险恶,自然环境就变坏了。连看相算命、看风水的,他们都说「相随心转」,这就是说相貌是心变现出来的,心地善良相貌就善良,心地慈悲容貌就慈悲,恶人看到你也生欢喜心。现在外国人讲磁场不一样,每个人发出的磁场不相同,你是真诚爱心发出来就能摄受众生。居住环境,看风水的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福的人住在那个地方,不好的风水都变成好了,没有福报的人好风水变坏了,就这么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也不必去看相,也不用去算命,也不用去看风水,从心地上修。
佛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教育。教育的功能,佛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阶段要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是教育;不能说这个人恶、这个人坏,不要他,开除掉,那教育没办好。真正教育办得好,坏的学生变成好学生,恶人变成善人,你的教育才成功,开除掉那是失败的教育,那不是成功的教育。第二个阶段再提升,破迷开悟,帮助他破除一切的迷惑颠倒,帮他觉悟。第三个阶段,一定要教导他转凡成圣,你这个教育才圆满。所以第一个阶段是人天的教学,断恶修善;第二个阶段是佛法的教学,佛法是正觉菩提方便行,转迷为悟;到第三个阶段圆满,转凡成圣,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一切众生证得声闻、缘觉、菩萨,那都是转迷成悟,在那个阶段;要帮助一切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成佛道,那就是教育达到最后的目标。
成佛,我们一定要晓得,决定不要著相;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种样子叫做佛,你这种学法就学呆了,执著了。佛没有相,佛在十法界里随类现身。我们想想国清寺的故事,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是一个苦比丘的形象;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再来的,这两位菩萨久远劫都成佛,在厨房里烧火打杂,做厨房里面主厨的助手,做下手,那个就是如来,那是诸佛。所以我们观念要变一变,佛菩萨在哪里?各行各业里都有佛、都有菩萨,每一个宗教里面都有佛、都有菩萨在。佛菩萨是讲学问的修养,不是讲身分,身分尽管不同,他的学问、他的修养是一样的,这同;同中有异,异是他的身分不同,他的形象不同。不但人类当中各行各业有诸佛菩萨,畜生里头也有诸佛菩萨,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在一些感应故事里面读到。佛菩萨要给一群猪讲经说法,他要变一个猪身跟猪混在一起,给它们讲经说法去度它们。佛菩萨要度饿鬼,要现饿鬼身。诸位同修晓得,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就成佛了,他是真的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佛事当中放焰口,焰口台对面一般习俗用纸扎的一个鬼王,青面獠牙,那是焦面大士,那个是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现鬼王身,教化那些饿鬼。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现的身那是佛身、那是菩萨身,这是异。所以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不碍异,异不碍同。所以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要恭敬,我们才能够避免过失。因为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哪一个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晓得哪一个是佛菩萨化身的。随顺自己的意思,就免不了造罪业,怠慢佛菩萨,得罪了佛菩萨,自己还不知道。
《华严经》上教导我们,学人就是在学地,作学生的就自己一个,这个话讲的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修行人,学佛的人,就是我自己一个,除我自己一个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我们礼敬诸佛才做到圆满。对於一切人事物都不敢懈怠、不敢怠慢,恭敬是自己的性德,性德才圆满的流露出来。不能有同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就是代表我们学佛的人,你看只有一个,没有同学。有同学,他的性德就有欠缺,同学是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就减了一半,就有欠缺,没有同学。世间所有一切人,我们也举这个例子来说,善人是佛菩萨正面示现让我要向他学习,恶人是佛菩萨负面的示现,让我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反省,改过自新。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无一不是诸佛菩萨慈悲示现,来成就我自己。我们如果用这个心态来修学,那你跟善财童子一样,你在一生当中就成就无上菩提;如果不是这样的心态修学,那就难了,要想成就很不容易,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的。
经文上第三句,『一切皆於佛身现』,一点都没错,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我们要能够深深去体会。「一切」是包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包括虚空法界、包括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两个字里头,都是「佛身现」的。这个地方用「佛」,前面用「如来」,佛是从相上讲,如来是从性上讲,让我们在这里头深深去体会,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体性必然现相,现相决定离不开性体,离不开性体就是如来示现,就是诸佛示现。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认知,来修正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看法。知见正了,我们的言行就正,我们对人,无论对什么人,甚至於对一些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都会生起真诚的恭敬心,你绝对不会去怪他。他为什么做这些恶事?一时迷惑,这不是出自他的本心,是出自他的迷惑,你就可以原谅他。
这种想法做法还是很浅显,如果讲到更深一层,更真的那一层,这些恶人、这些逆境是帮助我消业障的,没有这些善知识,我们无量劫来的业障习气怎么能消除得了?怎么会开悟?因为这些境界现前,我明白了、觉悟了,来看看我业障到底有多么的浅深。顺境,我有没有贪爱心?逆境,我有没有瞋恚心?在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里面都修自己的性德。性德是清净的,性德是平等的,性德里面没有善恶、没有顺逆,还有善恶、还有顺逆这种念头,这是烦恼起现行。如果在顺境里面不生欢喜心,心是平静的、平等清净的,恶境里面没有瞋恚心,证明你成佛了,你已经成就真诚、清净平等觉。所以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老师教学每天考试,你有没有在进步?跟善人、顺境接触,贪恋之心一天比一天薄,有进步了;跟恶人、逆境接触,我们瞋恚的心一天一天的薄,这进步了。天天在考试,天天帮助我们进步,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我们感恩报德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怨恨心?我们要怎样去报恩,怎样去感恩?在这个境界里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是真报恩,这是真正戴德。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我们学佛应是怎么修法。
一生之中要学佛菩萨,佛菩萨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以我们现前来论,释迦牟尼佛是最好的榜样,世尊一生随缘而不攀缘,我们要学习。随缘不攀缘,才能够得到清净平等觉,丝毫攀缘的心,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清净就不平等,不平等决定是迷而不觉,你看随缘多重要!虽然有一些好事情要做,弘扬佛法是好事情,要做也都随缘,缘不成熟绝不要勉强。勉强就是到处化缘,到处募捐来做,勉强,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仔细观察,凡是这样勉强做的,到最后都造罪业,一切顺其自然就成就。在新加坡,诸位在此地仔细去观察,顺其自然,这个地方没有化缘,没有募捐,大家自动送来,这行;自动送来的,我没有问你要。所以此地信徒一丝毫的压力都没有,无论是在精神上、物质上,一丝毫压力没有。我们给人压力,自己就造罪业,你为什么叫人受苦?你为什么叫人家有负担?决定不可以。缘成熟了大家有福,缘不成熟大家福报没有现前,何必勉强?所以施者、受者心地都清净,真的人人得平安,人人得自在,上下一团和睦,个个满面笑容。居士林下面有一个哑巴,也许诸位看到你没有留意,那个哑巴过去好凶,凶巴巴的,见人都不打招呼,脾气很大,现在见人都合掌笑眯眯,不一样了,有很大的转变。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看第五首偈,偈颂的第五首,我们将经文念一遍对对地方:
【三世所有诸如来。趣入菩提方便行。一切皆於佛身现。自在音天之解脱。】
这是观世言音自在梵王他的赞颂,赞颂也是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在长行文里面我们看到他所得的法门,说所得的法门就是我们中国民间所讲得道,他成佛了,得道了,他是用什么方法成佛、得道的,这就是此地讲门的意思。成佛得道的方法很多,佛经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可见得成佛、得道不是一个方法,许许多多的方法,这是正确的,这才是合理的,为什么原因?因为所有一切诸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够会通。这是古时候那些过来人常讲,过来人就是修行证果得道的人,他们说条条大路通长安。中国在古代长安是首都,哪一条路都可以通到长安,把长安比作佛道;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门、门径都能够修行证果,所以法门哪里有一定?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原则,与性德相应就能证果,与性德相悖就不能证果,真相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菩萨他所得的法门,是「忆念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方便解脱门」。由此可知,他观察面很广,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正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他是修这个法门的,在这个法门里面成就了。成就就是相应,怎么相应?这个相应比较难,实在讲,中下根性的人确实有他的难度存在,必须要真正理解到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才能够契入;如果一不是多,多不是一,这个法门你就没有办法相应,也就没有办法在这个法门里得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心。他的赞颂,前面两句就是教化众生的方便行。
『三世所有诸如来』,这个地方「如来」是说现身。经上常讲诸佛菩萨没有身相,没有身相才能够现一切身相,像《普门品》里面所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三十二是类,三十二种类,每一个种类里面无量无边;也就是将无量无边的身相,把它归纳为三十二类,这好讲话。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说什么法他就怎么样讲,所以身不是一定的,没有一定,法也没有一定;没有定法可说,也没有一定的形相可现。佛有这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这是佛给我们讲真话。现在我们在经上看到,他有这个能力而我们没有,我们这个能力失掉了;这个失不是真的失掉,佛给我们讲你是迷失,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什么时候你觉悟了,这种德用、功能你就现前。这个能力是本有的,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为什么?你有佛性,佛家讲真如本性,也叫真心。你有真心,真心就是本性,真心就叫做佛性,真心也叫做法性,它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来由的根源,都是从这个根生的。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体,我们现在讲生命共同体,确实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你要能把这桩事情认识清楚了,你就是菩萨,你要把这桩事情证实了,你叫成佛;真正证实了,确实如是。所以没有一定的身相能现一切身相,没有一定的说法能够随意说法。佛菩萨现身说法有没有心?这个心我们要说真心跟妄心,诸佛菩萨用真心没有妄心,而我们凡夫用真心里面夹带著妄心,诸位要晓得,没有真心就决定不会有妄心;用妄心的人夹带著有真心,妄是依真而起的,没有真哪来的妄?所以诸佛菩萨的本事,用真心不带妄心,我们凡夫差就差在用真心带著妄心;结果很不幸,妄心做主了,真心不能做主。就好比你家里请的佣人,你是主人,那是你的佣人,现在变成佣人当家,主人当奴才,颠倒了。凡夫就是这个情形,我们今天是佣人当家,主人听摆布,这是佛在经上讲可怜悯者,真可怜!觉悟的人就不一样,他是主人当家,佣人是奴才。
佛经里这个比喻很好,让我们从比喻当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学佛菩萨,要真心做主,做主就很自在。学著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没有一丝毫的虚伪,你试试看,你能这样做,你在生活里就非常自在、非常快乐。如果我们观念错误了,在外国人常讲隐私权,那个隐私好痛苦,样样瞒人,唯恐泄露,你说那个生活压力多重。如果一切都坦诚就解放了,从内心里、从根本上解放,那才叫真正得大自在。所以诸佛菩萨用心,用真心,不用妄心。菩萨现身,妄心是自己有意思,那是妄心,真心没有作意,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不是说佛菩萨想想,我现在要变一个什么身去帮助他,有这个念头你就落在意识里,那是妄心做主了。佛菩萨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著,佛在经上讲「法尔如是」,法尔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我们凡夫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先会起心动念,我们今天要接见一个人,想想应该用什么方式跟他交谈,怎么接触,都落在意识里,全是妄想当家,这一点我们要学佛菩萨,坦诚、直率,决定没有作意;我预先要想想怎么讲法,没有这个念头。我们世俗人讲天真,完全用天真的态度,自自然然的与一切万物、一切众生接触,现在讲交流、交往,这样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观世言音自在梵王他从这个法门证入。
『趣入菩提方便行』。菩提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觉悟,觉而不迷。前面一句讲如来,不讲佛,这有用意的;如果讲佛是从现相上说,讲如来是从自性上讲,唯有自性跟菩提就相应了。我们能够随顺自性,那是觉而不迷,随顺自己的意思是迷而不觉;决定不要随顺自己的意思,我们的意思决定是错误的,不要以为自己的意思是正确的,那就完全搞错了。为什么自己的意思是错误的?你有我执,你有分别,你的意思怎么会正确?再说得粗显一点,你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其中,你的见解思想就错了。佛菩萨为什么他是正确的,他就正觉,觉而不迷?他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我执破掉了。《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的意思就是正确的。如果你还有我有人,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你就要知道自己的想法看法决定是错误的,决定不可依,依照自己的想法看法去做事,那就是造罪业。你做好事,利益众生的是善业;你做恶事,损害众生利益自己的是恶业;恶业将来堕三恶道,善业将来生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不管你做的是善、做的是恶,都不是正觉,都是错误的,都是迷。
觉悟的人,诸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也断恶修善,但是跟我们断恶修善不一样;他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他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他念念当中只有众生没有我,这称他作正觉。念念当中有个我在,就是不觉,就是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是菩提,本来有。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本来没有;换句话说,六道轮回本来没有。不但六道轮回本来没有,连四圣法界本来也没有。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本来也没有,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来的。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是妄想、分别,再加上执著变现出来的。这个道理要懂得,事实真相要认识清楚。诸佛菩萨慈悲示现,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什么?帮助他破迷开悟,这是教学。众生因为自己不觉,所以才惹出许许多多的事端,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招来恶报、苦报。
这些事情,我在讲席里曾经说过,政治不能解决。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他的身分是王子,如果政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作国王了,政治不能解决。军事也不能解决,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释迦牟尼佛没有出家之前,他武艺高强,他可以作将军,可以作元帅,军事不能解决,所以他也不干了。再告诉诸位,经济不能解决,现在全世界一昧往经济这个路子里去走,我们看看现在社会是什么状况,然后我们就觉得,这个问题经济不能解决。而经济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带来的灾害非常严重,绝不次於战争。增长一切众生的贪欲,贪而无厌,这还得了吗?增长贪心,必定就造一切损人利己之事,每一个人都是损人利己,由於经济的发展会爆发战争,所以经济不能解决,科技不能解决。唯一能解决的途径是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放弃一切,他去从事社会教育工作,而且做一个义务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综合看出释迦牟尼佛的身分,他像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是一位义务,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义务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唯有通过教学,让大家觉悟,认识清楚了,原来一切众生跟自己有密切关系。
所以我们观察,佛在经典上所教学的内容,第一个教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观经》「净业三福」标题那么清楚,佛家的教学是从「孝养父母」教起,「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教你怎么做人,知道人与人的关系。然后再教导你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特别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前面那些表法,神众、天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鬼神的关系,这是佛陀教育的内容。到最后告诉我们,这一切人、一切物、一切天地鬼神,都是我们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原来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个时候你的慈悲、爱心,自然从自性里面生出来,你会爱一切众生,你会爱一切万物,这里面就不会分种族,也不会分信仰。种族有没有?有;各种宗教有没有?有。我们在《华严经》上都看到,《华严经》一开端,就给我们展现二百七十多个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一个根生的,是一家人、是自己。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要留意,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个个第一?个个都是从自性生的,那怎么不是第一?唯识所变是变他的形状,还是从自性生的。只要跟自性挂钩,那当然都是第一,没有第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今天我们跟新加坡、跟澳洲许许多多宗教交往,我们都尊称第一;我佛教第一,你基督教也第一,天主教也第一,伊斯兰也第一,个个都第一,平等了;平等真法界,没有第二的,这是讲真话,不是奉承人。佛经第一,《圣经》也第一,《古兰经》也第一,没有一个不是第一,我们这样的心态交往,这个心才能够相连,心连心。不会说我这个是正法,你那个是邪法,我这是神,你那是魔鬼,不会了;神也第一,魔鬼也第一;正法第一,邪法也第一。要明了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从这个理念、这个基础上,能够融合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才能真正达到和睦相处,共存共荣。
观念清楚了、正确了,我们还要以行来践愿,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之中。正觉之人,方便行,这一切都包括了。方是方法,便是什么意思?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行为,这叫方便行。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行为,绝对不是一种,多种的,今天讲多元文化。《华严经》,「华严」这两个字是比喻,这大家都晓得。像一个大花园一样,所有的品种统统齐全,一样都不缺,这个花园才美不胜收。绝对不是说,我们要去同化它,把这个花园所有的品种变成一种,变成一种有什么好看?没有看头的。所以在这个经上我们所看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不碍异,异不碍同,同异不二,这是真理。因此,我们对於各种族群要懂得尊重,各种不同的宗教要知道尊敬。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什么是佛?觉悟的人,那个人就是佛,迷的人就叫凡夫。
我跟澳洲许许多多宗教领袖接触,我都合掌称他们菩萨。他们很惊讶,为什么我称他菩萨?我说:菩萨的意思,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懂得道理的人,是真正觉悟的人,你们是不是?你们都是,那你们当然是菩萨,哪个不是菩萨?我们中文经典里面,翻译菩萨的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是有情众生,觉悟了,那你就称菩萨。古译的,翻「觉有情」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以前是翻作「大道心众生」,也翻得好。你是个凡夫,你是个众生,你的心量很大,你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过得很幸福、很美好,你有这种心愿,你就是菩萨。菩萨为众生,不为自己,能够舍己为人,所以你们大家统统都是菩萨。在《华严经》上有,我们看五十三参里面,胜热婆罗门是菩萨。我们曾经访问婆罗门教,印度教就是婆罗门教。胜热婆罗门是婆罗门教的长老,他是菩萨,他并没有改变他的身分,他还是婆罗门教的长老,但是他是一个确确实实道地的佛菩萨。我们明白这个事实,就晓得所有宗教领袖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我们眼睛当中统统看作他们是佛菩萨。我那一天离开会场,在大门口有一个基督教的领袖,他很欢喜,他说:你称我作菩萨,我称你是神。他称我是神,彼此互相尊敬,你想这样子往来多么融洽!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就可以突破,哪里会有宗教战争?宗教族群,实在讲就是因为少接触,彼此不了解,误会产生了,而且愈不往来的时候误会就愈深,就很容易爆发冲突,引起战争。如果常常交往,常常往来,生活融成一片,人为的灾难决定可以消除。
人为灾难消除之后,再跟诸位说,自然灾害也就消失了。这是什么道理?佛经上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环境是从人心转。所以人心善就风调雨顺,自然环境就变善了;人心险恶,自然环境就变坏了。连看相算命、看风水的,他们都说「相随心转」,这就是说相貌是心变现出来的,心地善良相貌就善良,心地慈悲容貌就慈悲,恶人看到你也生欢喜心。现在外国人讲磁场不一样,每个人发出的磁场不相同,你是真诚爱心发出来就能摄受众生。居住环境,看风水的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福的人住在那个地方,不好的风水都变成好了,没有福报的人好风水变坏了,就这么个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也不必去看相,也不用去算命,也不用去看风水,从心地上修。
佛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教育。教育的功能,佛经上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阶段要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是教育;不能说这个人恶、这个人坏,不要他,开除掉,那教育没办好。真正教育办得好,坏的学生变成好学生,恶人变成善人,你的教育才成功,开除掉那是失败的教育,那不是成功的教育。第二个阶段再提升,破迷开悟,帮助他破除一切的迷惑颠倒,帮他觉悟。第三个阶段,一定要教导他转凡成圣,你这个教育才圆满。所以第一个阶段是人天的教学,断恶修善;第二个阶段是佛法的教学,佛法是正觉菩提方便行,转迷为悟;到第三个阶段圆满,转凡成圣,帮助一切众生成佛。一切众生证得声闻、缘觉、菩萨,那都是转迷成悟,在那个阶段;要帮助一切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成佛道,那就是教育达到最后的目标。
成佛,我们一定要晓得,决定不要著相;佛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种样子叫做佛,你这种学法就学呆了,执著了。佛没有相,佛在十法界里随类现身。我们想想国清寺的故事,丰干和尚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是一个苦比丘的形象;寒山、拾得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再来的,这两位菩萨久远劫都成佛,在厨房里烧火打杂,做厨房里面主厨的助手,做下手,那个就是如来,那是诸佛。所以我们观念要变一变,佛菩萨在哪里?各行各业里都有佛、都有菩萨,每一个宗教里面都有佛、都有菩萨在。佛菩萨是讲学问的修养,不是讲身分,身分尽管不同,他的学问、他的修养是一样的,这同;同中有异,异是他的身分不同,他的形象不同。不但人类当中各行各业有诸佛菩萨,畜生里头也有诸佛菩萨,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在一些感应故事里面读到。佛菩萨要给一群猪讲经说法,他要变一个猪身跟猪混在一起,给它们讲经说法去度它们。佛菩萨要度饿鬼,要现饿鬼身。诸位同修晓得,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就成佛了,他是真的诸佛如来示现的。我们佛事当中放焰口,焰口台对面一般习俗用纸扎的一个鬼王,青面獠牙,那是焦面大士,那个是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现鬼王身,教化那些饿鬼。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现的身那是佛身、那是菩萨身,这是异。所以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不碍异,异不碍同。所以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诚,要恭敬,我们才能够避免过失。因为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哪一个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晓得哪一个是佛菩萨化身的。随顺自己的意思,就免不了造罪业,怠慢佛菩萨,得罪了佛菩萨,自己还不知道。
《华严经》上教导我们,学人就是在学地,作学生的就自己一个,这个话讲的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修行人,学佛的人,就是我自己一个,除我自己一个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我们礼敬诸佛才做到圆满。对於一切人事物都不敢懈怠、不敢怠慢,恭敬是自己的性德,性德才圆满的流露出来。不能有同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就是代表我们学佛的人,你看只有一个,没有同学。有同学,他的性德就有欠缺,同学是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就减了一半,就有欠缺,没有同学。世间所有一切人,我们也举这个例子来说,善人是佛菩萨正面示现让我要向他学习,恶人是佛菩萨负面的示现,让我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反省,改过自新。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无一不是诸佛菩萨慈悲示现,来成就我自己。我们如果用这个心态来修学,那你跟善财童子一样,你在一生当中就成就无上菩提;如果不是这样的心态修学,那就难了,要想成就很不容易,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教导我们的。
经文上第三句,『一切皆於佛身现』,一点都没错,就是我刚才讲的意思,我们要能够深深去体会。「一切」是包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包括虚空法界、包括一切众生,就是一切两个字里头,都是「佛身现」的。这个地方用「佛」,前面用「如来」,佛是从相上讲,如来是从性上讲,让我们在这里头深深去体会,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体性必然现相,现相决定离不开性体,离不开性体就是如来示现,就是诸佛示现。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认知,来修正我们一些错误的想法看法。知见正了,我们的言行就正,我们对人,无论对什么人,甚至於对一些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都会生起真诚的恭敬心,你绝对不会去怪他。他为什么做这些恶事?一时迷惑,这不是出自他的本心,是出自他的迷惑,你就可以原谅他。
这种想法做法还是很浅显,如果讲到更深一层,更真的那一层,这些恶人、这些逆境是帮助我消业障的,没有这些善知识,我们无量劫来的业障习气怎么能消除得了?怎么会开悟?因为这些境界现前,我明白了、觉悟了,来看看我业障到底有多么的浅深。顺境,我有没有贪爱心?逆境,我有没有瞋恚心?在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里面都修自己的性德。性德是清净的,性德是平等的,性德里面没有善恶、没有顺逆,还有善恶、还有顺逆这种念头,这是烦恼起现行。如果在顺境里面不生欢喜心,心是平静的、平等清净的,恶境里面没有瞋恚心,证明你成佛了,你已经成就真诚、清净平等觉。所以这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像老师教学每天考试,你有没有在进步?跟善人、顺境接触,贪恋之心一天比一天薄,有进步了;跟恶人、逆境接触,我们瞋恚的心一天一天的薄,这进步了。天天在考试,天天帮助我们进步,所以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我们感恩报德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怨恨心?我们要怎样去报恩,怎样去感恩?在这个境界里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是真报恩,这是真正戴德。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我们学佛应是怎么修法。
一生之中要学佛菩萨,佛菩萨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以我们现前来论,释迦牟尼佛是最好的榜样,世尊一生随缘而不攀缘,我们要学习。随缘不攀缘,才能够得到清净平等觉,丝毫攀缘的心,你的心就不清净,不清净就不平等,不平等决定是迷而不觉,你看随缘多重要!虽然有一些好事情要做,弘扬佛法是好事情,要做也都随缘,缘不成熟绝不要勉强。勉强就是到处化缘,到处募捐来做,勉强,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仔细观察,凡是这样勉强做的,到最后都造罪业,一切顺其自然就成就。在新加坡,诸位在此地仔细去观察,顺其自然,这个地方没有化缘,没有募捐,大家自动送来,这行;自动送来的,我没有问你要。所以此地信徒一丝毫的压力都没有,无论是在精神上、物质上,一丝毫压力没有。我们给人压力,自己就造罪业,你为什么叫人受苦?你为什么叫人家有负担?决定不可以。缘成熟了大家有福,缘不成熟大家福报没有现前,何必勉强?所以施者、受者心地都清净,真的人人得平安,人人得自在,上下一团和睦,个个满面笑容。居士林下面有一个哑巴,也许诸位看到你没有留意,那个哑巴过去好凶,凶巴巴的,见人都不打招呼,脾气很大,现在见人都合掌笑眯眯,不一样了,有很大的转变。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