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第五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十四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17-0054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九面,主空神。昨天我们介绍到第五尊,广步妙髻主空神。今天接著看第六尊:

  【无碍光焰主空神。】

  名号里面『光』与『焰』都表智慧。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每一类的大众在基本上都离不开智慧,所以戒定慧是世尊教导一切众生的根本,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基本的教义。此地著重在『无碍』,智慧与体性相应就无碍。我们今天不但是做一切事有障碍,我们的智慧也有障碍,这种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为什么有障碍?没有离开意识,换句话说,凡夫之人,不仅仅是我们一生,生生世世都受意识的主宰,没有办法超越意识的范围。意识当然就有障碍,虽然唯识论里面告诉我们,第六意识的功能很大,对外能缘虚空法界,能缘十法界,对内它能够攀缘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外面它就没有能力缘得到;阿赖耶识的外面是自性,真如本性。换句话说,它缘不到真如本性,换句话说,它没有办法明心见性。它有能力缘十法界,它没有能力缘一真法界,这就是说它有障碍。这种说法是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讲,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凡夫起心动念统统有障碍,哪里能说没有障碍?可是佛告诉我们,我们本来没有障碍,为什么现在有障碍?有几个人能够很冷静细心去想一想?如果这个问题要不肯仔细的去观察、去思惟,我们的障碍就永远没有办法突破。你能够思惟观察,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觉悟,菩萨跟凡夫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凡夫实在说粗心大意,认为所有的障碍这是正常现象,哪个人没有障碍?处处成障。思惟想像有障碍、言语有障碍、造作有障碍,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所有众生都生活在障碍之中,我怎么能例外?这种思惟是凡夫的思惟法,佛菩萨就不如是,一定要找出障碍的因素、障碍的根源,然后把这个根拔掉,就恢复到无障碍的境界。本经里面所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障碍的法界是真实的、是正常的。

  怎样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要智慧。智慧还要跟空性相应,你才能契入;有智慧而不能与空性相应,依旧不能入。哪些人?三界之内的就不必说了。我们讲三界之外的,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天台家所说的藏教佛、通教佛,都没有离开十法界,这些人有智慧,为什么有智慧不能入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的法界也叫做不思议的法界,本经末后一品,在《四十经》里面经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就是没有障碍,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无碍,经题里面这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普贤行愿,愿愿都与空性相应,所以它能入;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就是与空性相背。这是《金刚经》上说的「无住生心」,无住就是空性,我们今天有住,我们今天说一个「应无所住」,早就住了,住在哪里?住在「应无所住」上,他就住了。什么叫住?分别著相,我们讲无住生心岂不是著了「无住生心」?就著了相。这就是与空性相背,你当然有障碍。真正与「无住生心」相应,心里没有念头,那才真的叫无住,有一念就坏了。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他说得没错,我们去读《坛经》,「本来无一物」,心里已经有一物,有个什么?有「本来无一物」。他那个心是真的本来无一物,我们今天念这一句,心里有一个「本来无一物」,就有了。《般若》的难处就在此地,所以我们学《般若》,学了几十年还是有障碍。由此可知,离相、放下真难!这桩事情、这个道理,的确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最怕的就是我们接触之后,又起了分别执著,又起心动念,这就坏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自性本具般若现前,决定与四无碍相应。只要起心动念,就落到意识上去,那就是有障碍,这个一定要晓得、要明了。第七尊:

  【无碍胜力主空神。】

  前面这一尊菩萨德号里面表现著重在般若,底下这一尊著重在德能,他的能力。『胜力』,胜是殊胜,哪些是殊胜能力?大乘法里面菩萨行的纲领是六波罗蜜。光焰是般若波罗蜜,胜力是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达到无比的殊胜。怎么知道他达到无比殊胜?因为他无碍,布施波罗蜜也无碍,持戒波罗蜜也无碍,忍辱、精进、禅定统统都无碍;无碍就是与般若相应,般若与性德相应,性是空寂,与空寂相应。所以他的布施、持戒、忍辱,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与空性相应。实实在在讲,这是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解脱,这是真正过诸佛如来的生活;就看我们自己会不会转变,一转变就得大自在。实在说我们读《般若》、读《华严》,要懂得怎样转变,现在人的讲法是怎样落实,在佛法里叫转变,如何落实在自己生活上。

  这两尊菩萨合起来就是六波罗蜜,可是它的精要之处是在无碍。我们今天无论是在智慧、是在前五度都有障碍。什么叫做布施波罗蜜?用「布施」这两个字,现在人很难理解,总以为布施是到佛教寺庙布施一点钱财,这叫布施,其实这种解释错得太离谱。布施,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服务。服务,无论是有代价、是没有代价,有代价是有报酬的服务,无代价是无报酬的服务,我们叫义工,义务的服务,那就是布施。有代价的布施得的福报小,无代价、义务的布施得的福报大。如果能与空性相应,福报就无量无边,不论有没有代价,福报都是无量无边。能与空性相应,那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行。修学布施波罗蜜,就像普贤菩萨所说的「无有间断,无有疲厌」,显示出无碍胜力。不但布施的心愿无间无断,布施的行业同样也是无断无间,正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一样。

  过去,我记得曾经在休士顿讲演的时候,讲演完之后有一位同修提出一个问题。她举一个例子,我们家庭主妇怎样修菩萨行?怎样修菩萨道?她问得很好,这是一个例子。一个家庭主妇,从早到晚忙著家务事情,每天都做一样的工作,时间做久了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如果学佛,通达大乘,她念头一转,她每天做的工作就是修六波罗蜜,她每天做的那些事情是菩萨道、是佛道,那她天天做得就快乐无比,跟普贤菩萨一样不疲不厌,念头就转过来了。工作没转过来,还是照常,念头转过来了,果报就完全不相同。从早晨起来就要打扫家里面,清洁环境,将这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一家人过得很舒适,这是你对一家人修布施波罗蜜。刚才讲服务,为你一家人服务,用你的劳力、用你的智慧去布施。用劳力是属於财布施,用你智慧是属於法布施,用你的爱心照顾家人是属於无畏布施,三种布施都有了,这是你对家里这些众生。

  你的工作有程序、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这就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很有耐心,做任何一桩事情都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辱波罗蜜;天天做这些事情,年年做这些事情,不疲不厌,忍辱波罗蜜。不但天天要做,还要求改进,希望家里人能够生活得更舒服,生活得更快乐,精进波罗蜜。你是个家庭主妇,自己有主意、有主宰,不为环境所动摇,不为外界所诱惑,禅定波罗蜜。你能把一家人看作你度化的对象,你是菩萨来度众生的,这几个众生天天跟你生活在一起,先度他,知道家人统统是法眷属,本来是感情上的眷属,这一变为法眷属,这是般若波罗蜜,你有智慧了,你又清楚、又明了。你这一家整齐了,你这一个家庭是所有家庭的榜样、所有家庭的模范,你的亲戚朋友、你的邻居,没有不羡慕你的、没有不赞叹你的,发心来效法你,跟你学习,你用这一个家就度了很多的家。家家得度就社会得度,各个社会得度就国家得度、世界得度。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在家庭里面作主妇,洗洗衣服、烧烧饭,这个洗洗衣服、烧烧饭的功德就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洗衣服、烧饭里头具足六波罗蜜,你们想想对不对?点点滴滴,不要看到事情小,这是菩萨事业,菩萨事业里没有大小,大与空性相应,小也与空性相应,没有大小、没有轻重,所以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你就契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无障碍的法门,就是不思议的境界,就是与空性相应,家庭主妇如是。家庭主妇再缩小,煮一餐饭、炒个菜,六波罗蜜都全,你想想看对不对?你能不能看得出来?所以一念觉悟,他是在修菩萨道,他在作佛、作菩萨。一念迷,那就是凡夫,一天到晚怨恨自己没有福报,家里没有佣人,没有人来侍候,自己还要下厨房,总是不甘心、不情愿,那就是凡夫,那就是搞六道轮回。你看看,不都是一个念头转变吗?

  由此可知,无论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就是念头会不会转。念头与主空神相应你就是行菩萨道,你就是修六度,就是修十大愿王;念头转不过来,就是轮回心造轮回业。凡圣的差别,跟诸位同修说,不是在事上的差别,是在念头上的差别,事上没有差别,在念头上有差别,现在一般人讲就是在认知上不相同。这是说到「无碍胜力」,这个力,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能力,殊胜的能力,没有障碍。凡是与空相应,空是自性真空,不是顽空;顽空是什么都没有,空无,与这个相应不行,成就不了事业;要与自性真空相应。第八尊:

  【离垢光明主空神。】

  这个德号表法的意思非常清楚、非常明显。『离垢』,垢是污染,我们现在所讲的自然环境的污染。现在每个国家地区都注意到环保,实在说自然环境污染得太严重,科学家才提出警告。如果我们环境的污染现在要不能赶快的纠正,科学家的估计,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到那个时候,不但水有毒不能饮用,空气也有毒,你不能呼吸,科学家们预测的。他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事实是不是如此?事实不然,五十年之后的那些众生,他们抵抗力比我们强,他们可以活下去,我们活不下去。这个道理很明显,诸位细细的想一想你就懂得。

  我们一般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里面,讲究卫生,卫生设备的条件非常好,在这里面生活成了习惯。如果把你放到非洲没有开发落后的地方,你到那里一天都难过,这还得了吗?可是他们那些人在那里生活得满好的。他们那些人到我们这里生活没有问题,我们过他的日子就过不惯。他在那个地方,河里面、沟里面的水,拿起来他就喝、他就饮,他有这个抵抗力,我们是娇生惯养,抵抗力失掉了。他吃的食物不需要消毒,他本身有抗体;我们就不行,我们到那个环境一定会生病,没有抵抗的能力。所以我们想像当中,五十年之后这个世界纵然是浊恶至极,生在那个时代的众生他有适应的能力,我相信地球上人类不会灭种。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哪里说五十年之后地球上就不适合人类生存?科学家有他的看法,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还是能够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

  但是远离污染,实在讲是重要。最重要是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这个东西严重,比我们的环境、比我们的生理还要严重。这个世间也有一些聪明人意识到,感到这种污染非常严重。这些污染从哪里来的?说实在的话,现在生下来的小孩几个月就被污染,他还不会说话,他已经被污染了。什么媒介他污染?电视。小孩虽然不会说话,睁著眼睛圆溜溜的看电视萤幕,电视里面所演的杀盗淫妄,他虽然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已经烙进去,已经被污染了,这还得了!在台湾三十年前,台湾政府提倡恢复中国固有的文化,搞复兴文化的运动。有一天教育部有几个官员访问方东美先生,那一天我正好也在方老师家。这些官员就陈述政府的意思,要复兴中国固有文化,请方老师提供一点建议,这个工作要怎样才能做好?他们提出问题,方先生听了之后非常严肃,静默至少有五分钟。方先生开始说,这方法有,第一个台湾电视台关闭,第二个所有广播电台关闭,第三个所有报纸杂志一律停刊。这些官员听了这个话,摇头,做不到。方先生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的文化,你要不把它们统统停刊、废除,要想复兴中国文化不可能,很干脆的答覆他们,真的有道理。我想这些官员到处去请教学者专家,恐怕没有碰到方先生这种说法,这是对於问题真正有认识,就是此地讲的「离垢光明」。这是社会大众思想、见解、心理、精神污染的根源,你要是想得清净心,应当把这个根拔掉。

  我们今天要让这些东西统统停刊,不可能,办不到,那怎么办?只有自己不看,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也许同修问,你是个现代人,连现代这些事你都不知道,这能算是现代人吗?对,不算是现代人,现代人好苦,作现代人有什么好处?作现代的佛菩萨,天天天下太平,天天没事,没事就天下太平。你一看到报纸,事就多得不得了,天下就不太平,天下大乱;不看,天下太平没事情。换句话说,每天接触这些传播媒介,他们生活在乱世,他们生活在五浊恶世,我们远离之后,我们生活在太平时代,我们生活在清净时代,跟他们的生活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世界重叠在一起没分开,心态完全就不一样;一个是天天不断在被染污,一个是远离一切污染,他怎么会一样?这是就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应当懂得怎样修学,我们有一个入手之处。

  在这部经里面,「垢」的意思更深更广,因为它里面所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我们现前充其量只能够说远离见思粗重的烦恼,见思烦恼里面轻的、微细的我们都不能够觉察。菩萨在此地是要离极其微细无明烦恼,与自性完全相应,所以这是法身大士,他不是普通人。又何况这些神众,确确实实都是诸佛如来化身而来的,真的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们就示现什么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会修行的人,我们眼前所有一切的众生,我跟诸位说过,真正是诸佛如来的示现,凡夫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我们这一生就决定得度。是不是佛勉强教导我们这样修学?教我们要这样子想法?如果是说诸佛菩萨、善知识强迫我们这样做,教我们应当作如是观,这个话也讲得通,不是讲不通,是对初学,换句话说,这对六道众生讲的。同样是这句话,意思就浅了。如果给你说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这个意思就深,还是这么一句话,佛对谁说?佛对四圣法界所说的,佛对法身大士所说的。真的,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确确实实是诸佛如来示现的,正如本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示现的人无心,他是佛菩萨。

  也许有人说,我看到这一切众生他都有心,你怎么说他无心?佛菩萨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些众生真的是无心,我们没有发现,没有看出来,我们看得太浅,只看到表面。表面他们是在演戏,演给我看的,我看了觉悟了。我为什么看到觉悟?我为什么看到明白?他在我面前示现,正是诸佛如来加持他。我们世俗人常讲鬼魂附身,真有这个事情,同样一个道理,佛菩萨也附身。佛菩萨附在他身上表演给我看,我觉悟了;等我觉悟了,佛菩萨就离开他,怎么不是真的?所以他一切表现,有心也是无心,有意也是无意,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作如是观,我们在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成佛哪里要那么长的时间?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品位一定高,为什么?念念与性德相应,自性里面圆满的诚敬心显露,对人、对事、对物一片真诚。对善人、对好人,真诚;对恶人、对欺骗我的人、对陷害我的人也是真诚。为什么?欺骗我的、陷害我的是佛菩萨示现,帮助我断烦恼。示现善的境界,帮助我离开贪烦恼;示现恶劣的境界,侮辱我的、毁谤我的、陷害我的,帮助我离开瞋恚的境界。诸位想想看,岂不是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都是在修六度波罗蜜吗?没有这些境界现前,你的六度万行从哪里修起?

  大经到末后,教给我们修行一个总原则,叫「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事就是一切人事物,你要经历一切人事物里面去炼心,炼什么?真心。善导大师教给我们,「一切从真实心中作」,就是这个道理,而后你离垢才离得干净。要知道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都是尘垢,不仅说是一般人讲烦恼,厌烦叫烦恼,欢喜也是烦恼,只要动了心都叫烦恼,都叫做污染,所以离染污要离得干净。离染污是真正的忏悔,是真正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切人、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之中,修自己的清净心,重要!就事相上来讲,佛教给我们修学十善业道,这是最初下手之处。我们来对治烦恼、对治七情五欲,恢复自性清净平等,十善决定不能够疏忽。善跟戒有差别,事上好像是没有两样,十善前面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五戒里面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好像都是一样的,条目一样,用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修五戒,戒的目的是要得定,所以他用心、果报不相同。修善的目的是要得福,要得福报,他不是在得定。所以持戒是功德,行善是福德,这个不相同。事上是一样,用心不一样,愿求不一样。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五戒是出世间法,十善是世间法。所以这两者我们要合起来讲,一定要认真的去做到。

  不杀生,不杀生里面包含著不恼害一切众生,如果要叫一个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就破了戒。这里面在事相上来讲很细微,不能不知道。不杀生的反面是仁慈,单单不杀是消极,一定要仁慈厚道,我们常讲忠厚、仁慈,你这一条才做得算是有了成就,你有福,仁慈的人有福,厚道的人有福。不偷盗,形相非常微细。任何一条,两个小时都讲不完。不但不偷盗,我们还要讲道义,乐意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决定不可以伤害别人。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行,不能不留意。我们生活微细之处,点点滴滴说不尽,佛给我们讲的只是举几个例子而已,我们从这几个例子要能够想到整体。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佛大乘经里面讲「一闻千悟」,要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从理上讲人人都具足,今天你没有这个能力,是你的烦恼习气太重,把你这个能力障碍住。哪一个人不是一闻千悟?烦恼轻的人就现前,烦恼重的人就没有法子。可见得烦恼是障碍,你不断烦恼怎么行?断烦恼的方法就是五戒十善,帮助我们破除第一重的烦恼。

  而烦恼里,说实在话,最容易犯的是口业。《无量寿经》上讲到修行的根本法,善护三业。按著顺序来讲一定是身口意,可是它没有按顺序,它把口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口业里面,最严重的是挑拨是非。在道场里面,如果对这个道场主持的人、领导的人,走得比较近一点,常常在他面前打小报告;这个人这里不对,那个人那里不对,好像对的只有你一个,除你一个,别人都有毛病。做真正领导的人,他有智慧,他要没有智慧,他那个道场领不起来的;真正有智慧的人,决定不听这些闲言语。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想想看,一个老实的人,心地仁慈忠厚的人,怎么会说人家的过失?别说人家没有过失,看到人家有过失,他也不说。所以我们要知道,意见多的,喜欢说这些是非的,这个道场里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会对你特别防范,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受害的到最后还是自己。那就应了古人讲的一句话,来说是非者,你确实是个是非人,所以「口为祸福之门」。观察一个人,真正是一个领导人不简单,他有慧眼,他对於每一个人,优点他知道,缺点他也晓得。用你的优点再慢慢帮助你改正你的缺点,这叫善知识,这是真正的慈悲,真实的智慧。所以这些理事,我们不能不懂,你要是不懂,不但你修行有障碍,你在这一生当中,世间法里面你都有障碍。下面一尊:

  【深远妙音主空神。】

  『妙音』指说法之音。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宣扬妙理,这都是妙音。妙音里面最极微妙的,念阿弥陀佛的音声。怎么知道?我们在讲席里面讲过好几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归结到最后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才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浅而言之,以释迦牟尼佛做个例子,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总归纳起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华严》是一切经的根本,归到根本就是这部经,这部经再归纳,就归到《无量寿经》。因为本经,《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隋唐大德曾说,《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导引是什么意思?要是我们用佛经三分来讲: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导引是序分。《华严》、《法华》是序分,《无量寿经》是正宗分,《阿弥陀经》是流通分,一点都不错,这就结归到《无量寿经》。全部的《无量寿经》归到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又总归结到第十八愿,十八愿是讲十念必生,所以到最后归纳的,一句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如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无一不如是。西方净土的殊胜谁知道?「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我们这一生实在讲太幸运,发现这个法门,超越一切法门,不是一切法门能够相比的。

  还有不少同修还不认识净土法门,修学其他的法门,对净土无知,没有涉猎、没有研究。在他观念当中,那些法门殊胜,净土法门不如。我在早年也是这个想法,搞了十几年这才搞明白。我搞明白,得力於《华严经》,要不是讲《华严经》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我是在《华严经》里面证实过去这些祖师大德们所说的。我在台湾从民国六十年开始讲《华严》,讲了十七年。这十七年当中,常常出国去弘法,所以断断续续,十七年只讲了半部,没有讲圆满,非常遗憾。这次发了一个愿心,在此地常住下去,哪里都不去,把这部经讲完,我们预计这部经五年应该可以圆满。如果像这样讲法,一句说得这么细,五年讲不完,到后面该快的地方我还是要快一点。这个地方说细一点,让大家生尊重心,知道这些名号还有这么多意思存在里头,我们对它生尊重心,不敢小看、不敢轻看它,才真正晓得经文里头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这个说出来,名号功德是第一,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讲经说法,无论他说多少法门,不论说多少法门、不论时间长短,最后归结一句阿弥陀佛,这个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我的老友,可以说出家众里面我们的关系比一般法师更要亲切,演培法师。我从初学佛就认识他,没有出家就听他讲经。他在台北善导寺当住持,那个时候才四十刚刚出头,他大我十岁;恐怕那时候四十岁还不到,我二十多岁学佛,不到四十岁。他讲经,我坐在第一排,我们两个很熟。到我出家,我也是一生走讲经的道路,他也是个讲经的,所以我们的关系就比别人密切。我早年初到新加坡,他听到了,他在机场接送。我来的时候,他到机场迎接;我离开,他到机场送我。他修弥勒净土,我修弥陀净土,我们两个方向不一样。他对於弥陀净土很少涉猎,这一类的经典他看得少,没有多下功夫,他对於唯识法相用的功夫很深,用的力也很勤。所以在我们这一代,讲法相唯识他是第一个人,他真下了功夫。

  可是我不走他的路子,为什么?这个路子太麻烦,经典太多,很不容易读。《弥陀经》好读,很简单,成就超过他。《无量寿经》大家都很熟,《无量寿经》的后半部当机者就是弥勒菩萨,前半部当机是阿难尊者,后半部当机是弥勒菩萨。从二十三品往后弥勒当机,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付托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来龙华三会,一定是三会都讲《无量寿经》,准讲三次;他要不讲三次,他就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付托。释迦牟尼佛一生,讲任何经都讲一遍,唯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讲,所以我相信弥勒菩萨至少要讲三遍。将来也要有人给他作会集本,我们能想像得到的。而且弥勒菩萨一定常常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大学,我们深深相信,极乐世界教唯识的一定是弥勒菩萨。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多殊胜,我们跟弥勒菩萨多么亲近,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弥勒在西方极乐世界指导我们,他是什么身分?学长,我们跟他是平辈,平起平坐。你要到弥勒净土,你是他的学生,低了一层。我们想想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也不到兜率内院,我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是天天跟弥勒菩萨见面。想到兜率内院去玩玩,那还成什么问题!跟弥勒菩萨说,「今天我到你的道场去参访」,弥勒菩萨很欢迎来接待。可是兜率内院的学生到极乐世界去就不容易,那就不简单。这个帐要算清楚,哪个利益最大?

  我们做阿弥陀佛的学生,一切诸佛如来都尊重,为什么?大家尊重阿弥陀佛,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阿弥陀佛的学生最吃香,走到哪一个世界、哪一尊佛,看到阿弥陀佛的面子特别招待你,都请你上座;把他的学生都放在下面,你上座,你是阿弥陀佛的学生。我们要把这个认识清楚,然后才懂得「深远妙音」就是这一句佛号。我们今天四楼念佛堂,诸位同修在这里念佛,这一句佛号震动不止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太小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都听到,一切诸佛菩萨都加持、都保佑,所以这个道场显得这么殊胜。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是得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

  今天下午美国有几位同修来给我辞行,他们明后天离开新加坡回去了。在这个地方念佛堂念了几天,他们很坦白的告诉我,一定要建念佛堂,亲身体会。如果自己不到念佛堂去念几天,我们怎么样讲体会不到。美国那边同修也听说,叫他在这边录相,把录相带带回去;还叫我去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我就老实说,你们看到录相带也没有用处,为什么?也体会不到,一定要亲自来念才行,你才知道这个念佛堂跟别的念佛堂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在哪里?这个念佛堂得一切诸佛的加持,其他念佛堂很难。这样说起来,难道诸佛如来有偏心吗?偏爱这个道场吗?不是的,真诚心。这个念佛堂念佛的人真诚心,感应道交。这个念佛堂发起的、主办的、在里面工作的,每个人都是用的真诚心,都无我无私,你才能感应道交。如果有一点点私心,有一丝毫名利,就没有感应,道理在此地。我们也希望各个地区的人都到这边来念佛,念一个星期、念一个月,你自己心里就明白了,唯有真诚、清净、慈悲能感,诸佛菩萨能应,感应道交才能成就这样的道场。

  所以你只要能拿出真诚心来,你回到你自己居住的地区,你也去建立一个道场。这样的道场建立愈多,念佛的人愈多,可以消除这个世间的劫难,功德不可思议,妙音就深远了。不但念佛的音是与自性相应,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就是自性的德号,所以经论当中又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性,就是念真如,就是念本性,所以功德无量无边。不仅仅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切菩萨、一切善神,没有不欢喜的,没有不拥护的。很可惜能把这桩事情说清楚、说明白的人不多,古大德在经论注解里面讲得虽然是很详细,我们看不懂,看不出来。所以现在办的培训班,希望参与培训班的同学要认真努力,我们要报佛恩、要报众生恩。报佛恩就要依教修行,报众生恩就要把这些事情为一切大众说清楚、说明白,让大家知道选择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了。

  今天他们几个来辞行,要回到美国去。我就顺便告诉他们,不但欢迎大家到新加坡来念佛,更欢迎有年轻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到新加坡来参加我们培训班。我们培训班可以考虑召开第五届、第六届,我们还是办短期的,或是两个月一期、或是三个月一期。我们培训国外各个地区,真正肯发心学教的这些同学们,希望他们学了之后,到处去宣扬、到处去讲经。他们来了,我们要分班上课,将来新的弥陀村道场买下来之后,教室很多。谁去教?你们今天坐在前面都是老师,不要等我去教,我不去教的。我把学生分配之后,你们去教,你们是老师。所以诸位同学要认真准备,准备上课。你们哪一天准备得差不多,可以上课了,我们就开始招生。这个好,对你们有大好处,教学相长。我们把净宗向全世界弘扬,欢迎各个地区的年轻人到这个地方来参学。不发心讲经,就请他到念佛堂念佛,我们这个地方解行相应,两门同等的重视。这是深远妙音的意思,意思没有穷尽。

  别说念佛的声音是深远妙音,我们平常打个妄想,轻轻的说一句话,两个人听到,第三个人听不到,耳语,那个音声也是无量的深远,也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说音,一切音都妙;说色,一切色都妙,没有一样不妙。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要是不能达到深远,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怎么会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我们说个悄悄话,可能对方还没听见,西方世界人老早听清楚了,你才晓得所有的音都妙、都深、都远!这就是我们前面跟诸位讲,我们的思想波,一般科学家讲思想波,在我们佛法讲心波,心动念它就是波动;这个波动比电、比光还要快速,电跟光比不上。电跟光的波愈远波愈微弱,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心的波、思想的波,无远弗届,速度之快不可思议,几乎是同时尽虚空遍法界。而它的波度没有变化,所以能跟一切诸佛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起心动念你怎么能不小心?不要以为我动个念头别人不知道,所有一切诸佛统统知道。你只能够瞒糊涂人、愚痴人,诸佛如来这些聪明人一个都瞒不住。不但这些人瞒不住,就是贴近的这些鬼神都瞒不住,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怎能不谨慎,怎能不小心?末后一尊:

  【光遍十方主空神。】

  心性清净,清净就放光;『光』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光有两种,一种是自性本具的清净光。清净光是没有波动,诸位要晓得,没有波动自自然然就遍虚空法界,真心。《般若经》上讲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是无知,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无知是没有波动的智慧。没有波动,是体,法界的本体,就跟虚空一样,周遍法界。它起作用这就有波动,起作用是后得智,无所不知;那个波动就像刚才所说的,起心动念统统周遍法界。这是事实真相,与科学家所讲的没有两样,科学家还讲不到这么清楚,讲不到这么透彻,科学家今天只体会到有一个思想的波。思想的波是什么?是八识。说老实话,八识里面阿赖耶识他不知道,他们所能够意识到就是第六意识跟第七识,绝大多数的都知道有个意识,连第七识都不知道。佛在经典上,小乘经典里面只讲到第六意识,大乘经里面才讲八识。思想波是属於识,不是性。性里面那是智慧,那是不动的,根本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都不动,接触不到,只有甚深的禅定入这个境界。佛在经上说,什么样的定功才能入这个境界?圆教八地菩萨。八地叫不动地,才见到这个境界,见到自性不动的本体、性体,才见到,换句话说,七地以前都没有见到;这才叫真正入佛境界,所以「光遍十方」。

  体性,本来就光遍、就周遍;作用,刚才讲,不论是佛菩萨起用,我们凡夫起用,没有一个不是光遍十方的。真的,我们打个妄想,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世出世间的圣人都劝导我们、教导我们,要做慎独的功夫。慎独就是:没有人看见,你一个人处在一个地方,没有人看见,你也要谨慎,你也不可以放逸。为什么?我们以为没有人看见,住在一个小房子里,门窗关得紧紧的,其实诸佛菩萨、鬼神都看见了。你那个墙壁门窗拦不住他们,他们的眼睛透视,什么样东西都挡不住。大家晓得,鬼神有天眼,天眼就能够穿过一切的障碍,他能看得见。再往高层次的时候更不必说,除天眼,他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华严经》上有十种眼。你怎么可以瞒人?瞒不过人的。最重要的是心地清净不染,真正清净,世出世法都不染著,於一切法当中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的身心清净,境界也清净,你才能得诸佛护念,才能够得到一切天龙鬼神拥护。这段菩萨的德号就介绍到此地。我们看底下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这是总结与会这一类的大众,数量也是无量无边。叹德这一句是:

  【心皆离垢。广大明洁。】

  叹德当中,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特别提示我们,他提示的话虽然不多,非常重要,「若情尘乱起,翳本性空」。这是说我们凡夫,不但是六道,十法界四圣法界也不明。这里面要注意「情」,情是感情,诸位要晓得,情是迷,感情用事是迷,不是智慧,迷情。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诸佛菩萨不用迷情,他用智慧。智是什么?再跟诸位说,智是真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觉悟的;由此可知,情跟智是一桩事情。觉悟的情就叫智,就是智慧;迷了的智慧就叫感情,情跟智是一桩事情。佛家讲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跟涅盘是一也不是二。觉悟了,生死就叫涅盘,烦恼就叫菩提,情就叫做智;要是迷了,智就叫情,菩提就叫烦恼,涅盘就叫生死,名字就不一样。众生跟佛的界限就是一念觉迷,一念觉你就成佛,一念迷你就是凡夫。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也就是如同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摄是收摄,把六根收回来。怎么叫收回来?眼不往外面看,眼根收回来了;耳不再听外面东西,耳根收回来了。六根都收回来的时候,你心就一心,一心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心称念阿弥陀佛,这叫觉。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这个一念相应,都摄六根就相应,与觉相应。

  如果你六根没有收回来,你在念佛堂念佛,眼睛看窗户外面有什么事情,耳朵竖起来听听外头有什么声音,你的心就不专一,你念那句佛号就不相应。所以进念佛堂,万缘放下,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看,什么都不要听,专听佛号,专看佛像,所以念佛堂挂满了佛像。我们念佛堂柱子多,最初李居士要我写一些对联,柱子上挂起来警策大家。最后我是准备要写了,忽然想起来不行,如果写那么多警策的话,大家看到都分心,反而把你念佛打乱掉了。最后统统挂阿弥陀佛的佛像,让你无论转到哪一方,都面对著阿弥陀佛,这个好!佛就在佛堂里,你看到那么多佛,想想一定有一尊是自己,这个多殊胜!所以念佛堂连「念佛堂」三个字都不可以挂,挂著什么?看到打闲岔,分心。就是叫你不分别、不执著,不夹杂、不怀疑,一心称念,就是老实念,所以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感应,这是我们念佛堂的特色。别人念佛堂里面总是挂一些对联,打闲岔,为什么没有感应?我们就明白了。

  所以情是里面的烦恼感情,尘是外面的诱惑;内有烦恼,外有诱惑,你本性就迷了,你自性空寂的境界就失掉。清凉教给我们必须要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境界自然就转了。可是智慧怎么开法?智慧要从禅定里面生出来。我们念佛就是修禅定,佛在《大集经》讲,「念佛是上上深妙禅」,不是普通的禅,上上深妙禅,所以他的成就比参禅的还要殊胜。这句佛号念久了,自自然然就得念佛三昧,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伏下去了。虽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起作用,这叫带业往生,这叫功夫成片,你的功夫得力了。一心就生智慧,一心现前,情尘自然就没有了,烟消云散,你自性空寂的境界自自然然现前。主空神所表的,你就真正成就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