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严经疏论节要研习报告 - (第十一集)
华严经疏论节要研习报告  (第十一集)  1997/10/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16-0011

  请看讲义:

  【善会佛意。所说权教乃是随宜。所说实者称理究竟。说彼权教是方便门。说於实教是真实相。不谓方便为真实则方便门开。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

  这段的开示也非常重要。诸佛说法总离不开二谛、权实的原则,我们学佛的人对於佛的说法,一定要能够善於体会,所以第一句就教给我们要『善会佛意』,善於体会佛的意思。开经偈里面也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权教,都是随顺众生的知见、常识而说,这些说法我们听起来很容易接受。譬如佛讲的十善,讲的孝亲尊师,这个我们很容易接受,这些都是佛随顺众生而说。如果说到真实,那是称理究竟,譬如佛讲的菩提、涅盘,这是真实说。

  《般若经》上有权、有实,跟我们讲的「诸法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佛的真实说。说权教一定要懂得它是方便门,说实教一定是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了,我们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活用,把佛法也就是把你所觉悟到的一些理论、方法,都能够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人就是佛法里面所称的菩萨。由此可知,菩萨是一切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依照这个理论、方法修学去做,皆是菩萨。不但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甚至於地狱道,也许有人要问,地狱道那有菩萨?你没听说过地藏菩萨在地狱道度化众生;他在地狱道度化众生,所现的是地狱身,地狱法界里面有菩萨。由此可知,菩萨实实在在讲,尽虚空遍法界,如果我们能够细心仔细的去观察,你会见到。下面说:

  『不谓方便为真实,则方便门开』。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够把方便当作真实,要懂得方便是方便,可以讲方便是真实的权巧运用。如果不懂方便门就不能度众生,所以佛度化众生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常言说得好,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固然要懂佛法,还要懂得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都通达才能够圆融自在,才能够说法利生。如果只通佛法,不通世间法,你的佛法再高明,没有人愿意听,没有人相信,没有人接受,还是不能够利益众生。如果只懂得世间法,不懂得佛法,决定不能帮助一切众生出离三界,最多只能教导众生修福,来生最殊胜的,也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法一定都要通达。

  世间法就是人情世故,大乘经上常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大家要注意,不破坏世间法,世间一般人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风俗习惯,诸佛菩萨没有不遵守的,随顺他们的习俗,世间人欢喜。由此可知,佛法也不离人情,人情就是世间法,佛法就是真实法,真实法不离人情。假如佛法、世法都不通,那个问题就严重,不但佛法殊胜的利益得不到,世间法的福德也不能成就,那叫真正的可惜。这两句话就要紧了。

  『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所以真实相就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在哪里显?就在方便中显。换句话说,就在一般人生活、工作环境里面显示无遗。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了,这是佛法甚深之义。再看下面这一段:

  【不识权实。以深为浅。失於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

  这是跟我们说明,权实、方便、真实之重要,一定要认识。『深』是说的理,『浅』是讲的事,甚深之理往往就在平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这些浅近的小事。这些小事我们虽然天天都在做,可是从来没有留意到,唯有大修行人他们是点点滴滴都没有忽略掉。这一段还有他的别意,别意是指佛所说的经论,如果佛讲的这些经,某一部经多分是讲理,这个经就深,少分讲事;有些经多分讲事,少分讲理,这经看起来就浅了。把深的当作浅的,殊胜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把深经看浅了。哪些?像《法华》、像《华严》,这是深经,你把它看浅了。古人少,现在人多!

  还有一些人将《华严经》浅说,白话注解,白话翻译。我看到这个本子,有些同修拿来给我看;「法师,白话文的《华严经》。」我说:「那了不起!」结果拿来翻翻,不是那么回事,把这个意思全都翻错了,那怎么行?这样不但是自己失掉最大、最殊胜的利益,你还连带一般社会大众都把这个殊胜功德利益失掉,这个过失就大了。

  『以浅为深,虚其功故』。譬如一般人讲《弥陀经》很浅,《地藏经》很浅,打开来像念故事一样,像看小说一样,这个浅。把这个浅经当作深经,他不敢去看,这个经太深了,恐怕我接受不了。其实浅、深没有标准,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往往讲经深的经好讲,浅经难讲。为什么?深的经是讲理,现代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多,多半都是一般知识分子,你给他讲理论他喜欢听,容易接受,反而好讲。像讲《般若》、讲《法相》,对知识分子、对大学生讲好讲。你对他们讲《弥陀经》、讲《地藏经》太困难了,他不能接受,他说这是神话、这是迷信,所以浅的经反而难讲。为什么?佛讲浅是讲事,讲事的经你必须要把理说清楚、说明白,让听众听到这个事可以相信,这就难了。甚深之理要能把它讲清楚、讲明白,在日常生活小事都能够派上用场,他才能欢喜,这样才把东西讲透彻、讲明白,这是非常要紧的事情。大师这两句话在此地告诉我们,不可以把深经当作浅,自己用轻慢心来学习,这是得不到利益;也不能把浅经看得太深,不敢去学习,不敢接受,这可惜了。下面说: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谓但是如来方便说者。是以深为浅也。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故云失於大利。】

  这个好,你看大师举一个例子来跟我们说。这个例子是《华严经》上的,经上佛告诉我们『初发心时便成正觉』,那么我们现在发心是不是成正觉?不是的,为什么不是的?因为你没发心,你要发心真的就成正觉。这个心是什么心?菩提心。诸位同修要知道,菩提心不发则已,一发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你看经上常讲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没发菩提心,所以你菩提心一发超过阿罗汉,超过辟支佛,超过权教菩萨。

  所以《华严》诸位展开经本来看,初住菩萨叫发心住,你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菩萨他的地位是最低的,发心住。十信位的菩萨没发菩提心,如果要讲菩提心,我们可以用天台大师六即的话来说,他是相似的菩提心,没真发。到圆教初住是真正发菩提心,这是《华严》上说的,《金刚经》上也是这个境界。你看《金刚经》上佛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不是菩萨。由此可知,发菩提心的标准,四相断了,你是真正发菩提心,四相没有断没发,千万不要把没有发当作发,那就坏了,你这一辈子不会再有菩提心现前。为什么?没发自己以为发,这是你错认了。

  这桩事情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佛这一句话是真实说,不是方便说,所以不可以把它以深为浅。你把这个深当作浅,我们发了菩提心,我在佛菩萨面前发了,我在法师面前发了,受了菩萨戒。自己以为发菩提心,最好拿《金刚经》对照一下,四相有没有?四见有没有?如果有四相、有四见,你赶快就要回头去反省,没发!

  『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所以说『失於大利』。清凉大师这几句话对我们来讲,实在是有困难,可是如果对於修净宗法门的同修来说,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得体,说得太好了。因为净宗发无上菩提心跟其他宗派不一样,净宗只要你下定一个决心,我这一生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决定要见阿弥陀佛,这个心,蕅益大师说就是圆满的菩提心,这种殊胜的利益,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得到。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这部经里面,可以说是跟《华严经》没有两样,圆满的法轮。为什么说它圆满的?《华严》具足性相显密,《无量寿经》也具足性宗、相宗、显教、密教,大小乘诸法无不包容,所以它是圆满的法轮,无比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能把这个经看得太深,太深不敢学;也不可以把这个经看得太浅,太浅我们就轻率的心,粗心大意也得不到利益。一定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去修学。理无比的深广,事就是我们眼前的生活工作环境,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有真实的成就。这种成就实在说,比《华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实话,不是说我们修净土宗的对於净土宗特别的夸张,不是这个意思,实实在在的,诸位细读《无量寿经》你就明了。这个话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释迦牟尼佛也就代表一切诸佛,把这个事实跟我们说明白。

  【戒经云。善护於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戒经里面这段话,跟《无量寿经》上所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威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一个意思。《无量寿经》世尊给我们提出行门的三大纲领,要我们时时刻刻警觉到三业清净,这是真正修行,三业清净了,就叫成佛。我们常看佛像顶上有三个字,塑的像上没有,诸位常常看到画的佛像,画的佛像佛有圆光,光圈顶上有三个字,这三个字通常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出来的,这三个字叫唵、啊、吽,这是梵文的发音。这三个字什么意思?三业清净,唵是身业清净,啊是语业清净,吽是意业清净,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成佛了。

  那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清净业,《无量寿经》经题,讲到修行纲领,第一句话就是清净,清净平等觉!三业无染叫清净,一切境缘当中不起分别叫平等。说话跟听话难,就怕你把意思听错,难讲也不容易听懂。我举一个例子跟诸位说,早年我在台北讲经,台中有一位居士,过去也是我的老听众,跟我也很熟悉,以后他搬到台中去工作。这有一个机缘他认识了一个女同修,一个女朋友,大概往来还不错,很好!他写了一封信来问我,问我结婚好不好?我看到这个信,我就写了一个字送给他,用个明信片,明信片后面写一个字,就写个「婚」字寄给他。他接到之后,他好像有点悟处,回我一封信,他不结婚了。「婚」是什么?见了女人头就昏了,中国的文字妙,妙绝了!我收到他的回信叹了一口气,没话说!我为什么叹了一口气?他懂了没有?没懂!结而不昏那才叫高明。他看到这个字害怕不敢结婚了,所以他只懂一半,没完全懂,意思错会了。不是叫你不结婚,叫你可以结不要昏,成家立业是个好事情,你可不能昏,意思在此地。你就想体会意思好难!不容易!

  清净,染净不二是真清净,跟染污相对的清净不是真清净。就好像我刚才讲的这个小故事一样,他看到这个字吓的不敢结婚,他这个是相对的,完全是相对的,他没有能把它合一,没有能够走向圆融,所以他不自在。我给他写了这个字也害了他,现在年岁大了老了,老了没有人照顾;能出家很好,不能出家的时候,老了谁照顾你?可见得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平等亦复如是,平等跟不平等不二,才是真平等,平等是一边,不平等是一边,你是落在两边,不是中道。大乘佛法讲中道、讲圆融,不是偏在两边。一般凡夫堕在不平等,你今天修平等,又堕在平等这边,平等还是不平等。就跟前面讲的权、实,权实是一不是二,实是体,权是用,有体、有用这就对了,这就是中道,偏在一边都是错误。

  戒经上这三个原则,我们一定要遵守,『善护口言』,言语!我们的言语要谨慎,往往在言语动态当中,不知不觉得罪很多人,得罪人自己还不知道,你说冤枉不冤枉!跟人结下冤仇,这不是有意的,无意的;无意是傲慢的习气,往往犯下这些过失。佛在一切经里头教导我们,不但是言教,佛自己做表率、做榜样给我们看,《本行经》里面这些事情很多。

  佛对於任何一个人都谦虚恭敬,自己谦虚,恭敬别人,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那个恭敬不是装出来,是真诚心流露出来,因为众生有佛性,有佛性他就是佛。他为什么现在还做错事情?他把他的佛性迷失掉了;换句话说,他是个迷惑颠倒的佛,他不是假佛是真佛,现在迷惑颠倒了。但是对於佛性不能不尊敬,我们怎么可以轻率对一切众生?何况佛告诉我们,轻慢心是烦恼,你学佛学的什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烦恼起现行,你有什么功夫!诸佛菩萨六根对六尘境界,是谦虚恭敬心起现行,我们是贡高我慢烦恼起现行,你学的是什么佛?言语表态,普贤菩萨教得好,「礼敬诸佛」,这个意思大家都明白。真诚的礼敬,对人、对事、对物;对事认真负责,对事的礼敬;对物爱护、保养,把它放置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对物的礼敬。

  『自净其志意』,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意是念头,诸佛教化众生总纲领、总原则,世尊归纳起来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是一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纲领,就是上面十二个字,三句十二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戒律;断恶修善,断恶是小乘戒,自利的戒;众善奉行是利他,菩萨戒。念念想到利益一切众生,我能帮多少忙就帮多少,决不能打折扣。

  世间人帮助人往往自己还要留一手,不能百分之百的帮助人,他要留一手,为什么?怕别人将来超过他,这在佛法里面叫吝法,如果施财这叫吝财,自己还留一部分。佛菩萨教给我们毫无保留,所谓是和盘托出,像供养人家东西一样,连盘子统统端出来,没有了,全部拿出来。全都给人了,那我自己都没有了,怎么办?妙啊!你全都给人,后面来的比你前面施的还要多,不可思议。

  也许你听到我这个说法,明天你就去布施,把你家的财产统统布施掉,布施掉之后,后天没饭吃了。你来找我,我话说错了,害了你了。其实我的话没说错,你听错了。你怎么听错了?你是用一个贪吝之心去布施,听说我这个布施来得更多,有利息好赚,你就得不到了。怎样才能得到?真诚心,决不求回报,那你就真正得到。所以这个事情干真的,不能掺假,你掺一点假的意思在里面,你就得不到果报。对於佛法要深入,你才懂得这个道理,你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然后你欢欢喜喜去修学,这个欢喜修学是真干,干得很自在、很快乐。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不要去想它,明天还没到,想它干什么!你才得大自在。所以「意」要清净,也就是讲的清净心。

  『身莫作诸恶』,这个「身」不造杀盗淫,这是身不造诸恶。『此三业道净』,身、语、意这三桩清净,所以叫做业道,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你在做的什么事;造完之后就叫业。业在哪里?业变成种子了,业识种子落在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是我们心性里面的仓库,就收到那里面去,这个种子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丢掉。什么时候缘成熟了,它是因,种子是因,遇到缘它就结果,就感得果报。因为这一个事实真相,所以佛法里面才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有这个业因,遇到缘一定感果,一定受报。善因一定有善报,恶因一定有恶报,没有不报的。这个果报早迟不同,诸位同修一定要明了,决定不能够造恶因,因为恶的果报现前,我们都不愿意受,不愿意受,你为什么要造恶因?不造恶因,你永远就不会有恶报,所以因缘果报的权操在自己手里。

  知道这个是事实,那么我们一定是发愿,我要做好事,我要修善因。善因当中,哪一个善因最好?作佛最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你要问行吗?行,哪一个人不能作佛?刚才讲了,大家都有佛性,有佛性你就有作佛的资格,问题你肯不肯作?怎么个做法?加上佛的缘,你就成佛了。你有佛的因,加上作佛的缘,你这一生佛就作成功了。佛的缘是什么?最简单、最稳当、最快速的,念阿弥陀佛,把我们的心变成佛心,把我们的愿变成佛愿。

  我们新订的《净宗朝暮课本》,我们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选来做早课,早课诵经文就念这段,目的是什么?我们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这个缘多殊胜!晚课我们选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断恶修善,持戒念佛,与阿弥陀佛同德同行,你们想想看,这样的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西方净土就是一生决定成佛,这个因缘太殊胜了。所以身、语、意三业清净,我们净宗用一句阿弥陀佛就办到了。

  『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地讲的大仙人不是神仙,早期译经翻译的法师,因为中国人非常羡慕神仙,提到神仙没有不尊敬的,提到佛菩萨他不懂、不知道、不了解,所以就把佛翻作大仙,仙里头最伟大的,称为大仙人,大仙人就是成佛。「是大仙人道」这句话的意思,要用现代的话来说,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戒经》里面讲,就是善护三业,确实的!

  可是我们读这些大乘经论,佛说得很明白,「正法时期,戒律成就」,这段讲的是正法时期,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这个戒律就不行了,不是戒律不行,人的根性劣了。要知道,我们从整个历史往下看,无论是中国、外国,从上古、中古、近代一直到现代,细细观察,确确实实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一代不如一代。也许你会说不见得,古时候没有电灯,你看现在电灯多明亮;从前没有汽车,走路多不方便。没错!科学技术是一代比一代超过,但是道德人情一代不如一代,人心的淳厚没有了。

  我们学佛是修道,不是搞科技,我们是修道。古时候人心淳厚,持戒就能够证果,就能够得道。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人心没有从前那么淳厚,持戒证果的就见不到,那怎么办?修禅定还能够开悟,也有能见性的,禅定成就,像法时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两千年以后,我们现在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第三个一千年,末法时期。世尊末法时期总共是一万年,过了一千年了,现在还有九千年。所以算不错了,我们生在末法第二个一千年很幸运了,往后比我们更差。不能打妄想,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再来,来生比我们这一生还差,不可以等来生,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成就,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请看讲义:

  【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於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这个『化』是教化。我们先把这首偈表面的意思说一说。『诸佛说空』,说法的时候讲空,为什么佛说空?因为看到众生执著有,说空是叫你离开有的执著,这个『见』就是执著,叫见解,你有这种成见,有「有」的成见,这错了;佛说空是叫你离开「有」的成见。好!「有」的成见离开了,你又执著空了,这个佛没办法教你,佛就没法子教。所以佛讲空是破有,讲有是破空。所以佛实在讲无有法可说,佛说法的原则是治众生的病,众生没有病,佛就没法了。众生因为「有」病,那佛就用「空」药来治你的「有」病;众生是「空」病,佛就用「有」来治你的「空」病。佛有没有法?佛没有法,这个道理要懂。如果不懂的话,你看佛经准会谤佛。

  我就曾经看到一些大学教授,早年的不是现在的,早期的那些大学教授的确很有学问。他们看佛经对释迦牟尼佛就摇头,认为释迦牟尼佛一会儿讲「有」,一会儿讲「空」,到底是「有」还是「空」,讲得叫人迷迷糊糊。这就是不善听,不会用功,不晓得佛说法的义趣之所在,才会产生这种弊病。

  《中论》上这几句话,实在讲就是对这些自以为聪明人所说。我们明了这个意思,然后才晓得,佛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是讲的世间法,不是佛所说的法;法是佛所讲的一切法。佛所讲的一切法,我们可以用它,不能执著它,执著就错了。你要会用它,不要去执著它,为什么?因为佛法也是不可得,「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佛在经上讲的。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佛法也是了不可得。

  《金刚经》上说得很好,《金刚经》上佛把佛法当作一个筏喻来做比喻。筏在新加坡看不到,是一个渡水最简单的工具,有木头编的、有竹子编的。在黄河那边还有用羊皮灌气,做为一个皮筏,渡水的工具。过了河,这个筏就不要了,就丢掉了。佛法?你觉悟之后,佛法就不要了;这个不要就是你不再执著它。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一定要利用这个工具,要认清楚它是工具,它是我破迷开悟的手段,不是目的。我一定要藉这个工具,要利用这个手段,达到我的目的,然后这个我们就不要了,舍弃掉了,要懂得这一层的意思。那么更高明的人、更聪明的人,在利用它的时候就不执著,这是最高明的人,真正是离即同时。等到我证果位再舍弃,这是很笨的人,也算不错,他最后还能够舍,还能放下,总比不上根性很利的,即佛法离佛法。佛法尚且离即同时,何况世法?那你在生活里面,就得大自在,你可以受用,你可以享受,你没有丝毫执著,这样的生活跟诸佛菩萨的生活没有两样。再看底下这一段:

  【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我们先看这一段。从这段经文,我们深深体会,诸佛如来对於众生恩德之大,没有方法比喻,诸佛如来对於一切众生的关怀、爱护,真正是达到了极处。我们每天回向念的「上报四重恩」,这个佛恩的意思,才能够体会得几分。此地经文上明白的告诉我们,『唯此一事实』,「一」就是一乘法,一乘法成佛的方法,这一桩事情是真实的。『余二则非真』,余二?大乘、小乘。大乘、小乘跟诸位说,我在前面也曾经讲过,大、小乘的修学有修因,没有结果。小乘的阿罗汉不是真果,不是真正的结果,小乘教里勉强说一个小果,不是真果。大乘法里面权教菩萨,藏佛、通佛也不是真果,所以说「有因无果」。唯有一乘法里面,有真正的修因,有真实的结果,这个事是真的。

  下面两句说得详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二」是大乘、小乘,「三」?声闻、缘觉、菩萨。那么为什么佛又说三乘、说二乘?这是『除佛方便说』。佛帮助这些众生,诱导众生,由这个方便契入一实;因为讲一实法,讲一乘法许多众生不能接受。你今天跟他讲,到这里来修行将来要成佛,他一听到成佛,佛太高了,我一生罪业怎么能成佛!赶快就溜跑掉。为什么?不好意思见佛,这个人是好人,不是坏人,他还有羞耻心,还不好意思见佛,你看!大好机缘不是失掉了。所以佛对这些人叫他做个好人,他容易接受,这个他愿意来。然后再慢慢提升他,由好人再提升你证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菩萨果,最后再给你讲一乘法。

  所以世尊在一代时教当中,最初示现成道就讲《华严经》,《华严经》就是「唯此一事实」,就是一乘法。看看这个世间迷惑颠倒的众生不能接受,所以把《华严》收起来,再讲阿含、讲方等、讲般若,这就是方便说。最后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说一乘法,说真实法,才讲一阐提亦有佛性,有佛性皆能作佛,所以叫成佛的《法华》,道理就在此地。我们要懂得佛教化众生的苦心,知道他教学的方便,这个是无比的恩德。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吾从成佛已来。】

  这个『吾』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讲的,他从成佛以来。

  【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著』就是执著。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后,就做教化众生的事业,他怎么做?身表演,表演的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么?就是我们普通的一个凡人,怎么样起了一念动机想求觉悟,想了生死,想真正的离苦得乐,起这么一个念头。然后寻师访友,勤苦修学,到最后成就了,豁然大悟,菩提树下示现成佛。成佛之后,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是在表演,表演是身教,口说是言教,所以是『种种因缘』;因缘用现代的话来讲是条件,一定要具足种种条件,缺一条都不行。经一开端有六种成就,就是六个条件,少一个条件,这个法会就不能够成立。这六个条件是讲大段,每一条里面,你细分就很复杂,所以种种因缘。

  『种种譬喻』,这是佛接引众生的方法,所谓是善巧方便,给他说真实,他听不懂,跟他讲比喻,中下根器的人从比喻当中,而体会到佛所讲的真实义,这个人数很多很多,所以比喻这个方法,佛在一切经上都有。『广演』,演是表演,做给我们看;『言教』,这是说,言是说,用言语,教是教导我们。表演也是教导,言语也是教导,身、语、意三业的慈悲教化。『无数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无数的方法,无数的便宜;宜就是很适合,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机会教育。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佛没有不利益一切众生的,从来不空过;时不空过,处不空过,众生不空过,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这个「著」在此地含义很深很广,就是经上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此地用一个字来代表。对於下根人教他离一切执著,教导他执著是错误的;对中根人教他离分别;对於上根人教他离妄想。这个上、中、下怎么分?下根的六道凡夫;中根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藏通的佛;上根是法身大士。《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上根,因为他们还有妄想,妄想就是无明没破尽。所以这个地方讲的上、中、下三根,不是我们普通所说。请看底下一段:

  【事乃是即理之事。理乃是即事之理。无理不明。无事不具。不滞一边。必须融摄。】

  这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定要明了,我们才算是真正懂得佛法,通达佛法,修学佛法。理、事是一桩事,不是两桩,要懂得事是什么?事是理之事。理就是体,理就是性,心性、理体就用这个字来代表。事是什么?事是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事,事相无量无边,从一个理里面生的,所以理是一。理事不二,性相一如,这段就是教给我们这个道理。『无理不明』,明就是觉悟,如果没有理,你到哪里去觉悟!无事就不具,如果没有事相,单有这个空的理,这个理没有作用。此地这个「具」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不具。理在哪里?理就在事里面,没有一桩事里头没有理,没有一个现象里面没有性。

  真如本性在哪里?你们看看禅宗的公案,我们看到奇奇怪怪,所问非所答,问的我们也不听懂,答得也莫名其妙,问你会吗?我们不懂得这会什么?人家竖个指头,老和尚点点头肯定他会了;拈个树叶,他也点点头会了,他到底干的什么?我们不懂!他问你会吗?就是这一句,理、事你会了没有,你搞清楚没有?理在哪里?随便拈一个事,理就在事里头,性就在相里头。你明心见性了,相在哪里?哪一法里头没有真性?法法皆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道就是心性,源就是本体,没有一法不是。那么会用的,用什么?用中,中就是两边不著。我们常讲理是一边,事是一边,我们用要用中,用中道,既不偏理也不偏事,晓得理跟事是一不是二。

  诸位要明了《无量寿经》讲的修行原则,清净、平等、觉,我们要问:心性清净,事相清不清净?真正开悟的人清净,事相就清净,没有悟的人不清净。《高僧传》、《神僧传》里头有例子,真正觉悟的人,好像他的修行把戒律统统舍弃掉,也喝酒,也吃肉,我们看他不像个修行人。他教诫他的学生很严,一定要持戒规规矩矩的,老师不持戒,随随便便的。学生不服气就质问老师,老师听到哈哈一笑,好!明天我请你去吃肉。明天带著学生,一早起来叫学生拿著锄头、畚箕,老和尚今天请他们去吃肉,到哪里去?到旷野之处,没有人照顾的那些坟墓去挖死尸,挖出来之后,问学生:「怎么样,这个肉好不好吃?」一个个不敢动,老和尚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你有我这样就学我,没有我这个本事乖乖持戒。他到清净,染净不二,你没有这个程度,你清净跟染污是两桩事情,你怎么可以学他?不是容易事情。所以一定要做到圆融,你才能够无碍;达不到这个境界,世法还是要归世间法,佛法跟世间法要圆融过来。

  【别则教理等皆别。圆则教理等皆圆。】

  这两句话就是佛家常讲:「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毕竟不多见。别跟圆天台家所讲,天台的四教:藏、通、别、圆,这是举例而说。如果是别教的根机,无论他看什么经论,他看的这些教理都是别教。如果圆教根性,看一切经论都是圆教的教理。那么佛所讲的这些经教有没有分别?没有!这正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佛经有没有一定的讲法?没有!我们看《大藏经》里面,经典的注解,《金刚经》自古至今五百多家的注解。《楞严经》我知道的大概就有一百五十种注解,可能还有很多我没有见到。《法华经》也有一百多种注解。如果注解的都是一样的,诸位想想,何必要这么多?一种、两种不就够了吗?这就是说经是一样的,一个字也没有更动,看的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现在他们这些注疏、这些注解,都收入《藏经》里面;换句话说,他们所讲的没错,都没错!值得留给后人做参考,所以统统收在《藏经》里面。你要问哪一个注解正确?都正确。你要问哪一个注解透彻圆满?没有一个注解透彻,没有一个注解是圆满的。可是这些注解,所谓「抛砖引玉」,都能够诱导人去见性,这就是个好注子。他这个提示,提示你这个路线是个正路,不是叉路,不是邪路,这就是好路子。

  莲池大师将这些事情比喻作瞎子摸象,他写这个寓言好像是在《竹窗随笔》里面的。他自己也有一本小册子,分量不多,《楞严摸象记》。《楞严摸象记》是莲池大师写的。比喻作什么?瞎子摸象。象很大,一群瞎子,大家都摸,真的摸到了;摸到大腿的,象像个什么?象像个柱子,没错!摸到肚子上像什么?象像个墙壁,也没讲错!比喻古来大德讲经说法那些注解都没讲错,你要晓得,都讲的是一部分,没有讲到全体。讲到全体不容易,那不是佛菩萨再来,不可能的!都是讲到一部分,这是他自己修行功夫,他悟入体会到那一部分,把他的修学心得报告出来,确确实实值得后人做参考,所以统统收入《大藏》里面。

  我们要懂得古德注疏的这些性质,我们才会选择,才知道怎么运用,拿古人的东西来帮助自己。不可以墨守成规,不可以执著一家之言,执著一家之言是错误的。但是在初学那是例外,初学一定要跟一家之言,为什么?打根基,打基础。所以从这个基础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提升到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你就可以出师,现在的话讲毕业,出师。出师之后参学,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听,不再执著一家之言。这里面如果我们用佛学的术语来讲,诸位更容易懂,最初学佛跟定一个老师是求根本智,道理在此地。根本智得到之后,出去参学,离开老师出去参学,不再执著一家之言,出去参学是求后得智。

  根本智是无知,「般若无知」,所以你最初跟一个老师学什么?学无知。除了这个老师所讲的,其他的我都不知道,都没有涉猎,都不懂,学无知。你的心清净,心是定的,清净心生智慧。所以清净心,智慧生起来了,那个智慧就是根本智。智慧生起来之后,这个智慧就能够辨别真假,佛法哪是真的,哪是假的,能够辨别邪正,能够辨别是非,能够辨别利害。你有这个能力,老师门打开,不再让你跟他学,你出去参学,什么都能听,什么都可以学,什么境界都可以涉猎,成就你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你一定要先修无知,根本智,然后才能成就无所不知的后得智。

  因此,所有一切人的这些经论注解,我们只拿来做参考,提供我们做参考而已。不但是祖师大德的东西,我们只是参考;菩萨的著作,我们也是参考。我们依什么?依佛的经论、经典,这是佛的四依法里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我们才会有成就。这是通途研教,就是研究经教修行的一条正规,正确的轨道。如果不能,这个不能是我没有这个智慧,我没有这个能力,这是事实。我的文化程度很差,经论展开我看不懂,从哪里研究起?展开古人的注解是愈看愈迷惑,比经还难,这个常有!

  我们这一生当中,也想成就根本智、后得智,行不行?行!笨人有笨办法,什么办法?老实念佛就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关键在老实,只要你肯老实,老实人没有妄想,有妄想的人就不老实。老实人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这种人老实。念上几年,他就真的得定,他根本智得到,念上几年他得到;再过几年,他后得智也成就了。

  那我们要问:他既然成就智慧,他为什么不度众生?这里面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缘没成熟,因为什么?自己的文化程度很差,虽然自己证得果位开悟了,说出来人家不相信,也不听!人微言轻,人家没瞧得起你。缘不殊胜,所以没法子弘法利生,往生了,他就往生了。另外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外缘没有成熟,一个是自己觉得还不够。有了这个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随意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急著先见阿弥陀佛,到那个地方成就无量智慧,再回过头来度众生,乘愿再来。这两个道理。

  也有智慧现前之后,他就讲经说法,缘具足,一定有大善知识给他做助缘,对他尊重捧场,来抬举,把他抬出来,那是缘成熟。这个在历史上有,不是没有,少数而已。所以我们虽然根性差一点,参禅不能开悟,研教太麻烦了,时间太长,不如老实念佛,这一句佛号决定成就,成就之后决不在宗门教下之下,这点我们要认识清楚。请看底下一段:

  【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从假入中。三观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先非后。非一非三。】

  这段文是天台的教义。我们现代人特别是研究哲学的,哲学里面常说人生观、宇宙观,这个「观」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看法,人生观是你对於人生的看法,宇宙观是你对於宇宙的看法。这一段天台家教给我们修观,世间人对於人生宇宙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他的看法要是正确没有错误,在佛法里面就称之为正觉。正觉是什么?阿罗汉,阿罗汉的人生宇宙观才算是正确。实实在在讲,阿罗汉是代表了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们的看法为什么算是正确?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见思烦恼,已经分破尘沙烦恼,所以他的看法算是正确的。修行从大原则上说,从总纲领上来讲,就是修观,修正我们一切错误的观念。禅宗修观,教下也修观,我们净土宗也不例外,老实念佛就是修观。

  这个地方就用天台家这几句话来说。『从假入空』,天台立的是三观:空、假、中三观,这三观都能够得到禅定,都能得定,得定之后都能够开悟,明心见性。用一种行,用二种也行,三种统用也行。如果三种分开来用就是次第观,按照这个次第。三种圆融?叫一心三观,这是修行里面根性最利,聪明智慧最高,一心三观。「从假入空」,假是讲相,相是假的,《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能够把这一切相看穿,这是从假入空。万法皆空,你对於这一切幻相、假相不再执著,决定不会执著,不再分别,心得清净,「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智慧开了。智慧不是听得多、闻得多,那个不是开智慧,连儒家都说「记问之学」,这是你记得多、看得多、听得多、见识多,不是智慧,我们讲常识,在佛法讲你的佛学常识很丰富,一切经论都通达很丰富,没有智慧!智慧一定是从功夫里来的,没有功夫哪来的智慧?功夫是清净心、功夫是禅定,这个一定要明了。

  另外一种是『从空入假』,这个多半是性宗,禅宗就是用这个方法,一开头就从这里下手。所以说教下从有入门,宗门是从空入门,先求见性,见性之后,再求通达一切教下。见性之后,再研究经教,实在讲是非常方便,进度很快,而且不容易出差错,是一个好方法,这是很值得赞叹。

  还有一种『从假入中』,这是相当高明,中是中道,中是空、假两边不著,两边不立,不即不离,这个样子修行就叫做「次第三观」。刚才讲,循著这个次第能达到中道的境界,根性利的人往往从一种或者是从空观、或者从假观,他就能契入。

  根性最利的是『三观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应化,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表现确确实实就是一心三观。「即空」,他的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著,这是空。「即假」,他表演的、他示现的是什么身分,在这个世间做的什么工作,他做得很认真、很负责,一点都不马虎,那就是假。像上舞台表演一样,表演这个角色,演得非常逼真,令大家赞叹,他在演戏,这个佛家常讲游戏神通,他是来演戏,是来表演的,这个就是假。「即中」是什么?中是他的作用,示现给一切众生,启发众生的悟性,表演的叫一切众生看到他这个现象,看到他的表演,能够破迷开悟,能够从迷惑颠倒当中省悟过来。所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言行是中道,既不执著有也不执著空,然而他也不离性,他也不离相,确确实实是理事不二,性相一如,他在这个境界里面。

  所以『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而三,三而一,一体的三面,它是一桩事情,没有先后。你说空、假、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没有,没有先后,所以『非一非三』。如果你执著有一、有三,你又错了,一、三都不可得,确确实实是有这个现象,心里头决定没有这个执著。如果有一、有三,你就又有分别、又有执著,你又错了。这个意思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於理事、性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明了之后,丝毫不执著,这个就是「一心三观」,这就是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的模式。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