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 (第十集)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十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10

  请翻开经本第二十面,倒数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一切世间无所依戒】

  这是第十一句,在十回向里面是第八,

  【无所依梵行。】

  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一切世间无所依,其中最重要的意思:

  【不依现世名闻利养,不求当世人天果故。】

  这就叫『一切世间无所依戒』。这一桩事,世尊在大乘经里面,给我们讲了很多,特别是在《大般若经》上,世人学佛修行,为什么不能证果?这一条可以说是重要的因素,世间人不懂得佛法,往往追求名利,造作深重的罪业。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或是外国的历史,实在说历史就是一部因果报应的大型会报,小而个人,大是国家,都离不开因果报应。而古往今来,为了追求名利、贪图利养,造下了损人不利己的罪业,损人如果能利己,那还情有可原,损人确确实实不利己。纵然好像眼前占到一点小便宜,破坏别人,障碍别人,自己得一点小便宜,而不知道后果的可怕。学佛的同修,这些道理应当都明了。

  就以世法而论,这在中国古书里面都常有记载,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这个仇一定要报;不报,你在社会上,人家瞧不起你,大不孝!可是诸位要记住,古籍里头有记载,如果你的仇人他是一个公务员,是个作官的,那你就不能报仇,为什么呢?公务员他的职责,是要为地方人民服务的,他现在为大众服务,你不能因为私人、个人的关系,你来报仇,让大众得不到这个人替他服务。你看看,公私分得多清楚!如果他现在是作县市长,作县市长为一市的人民服务,你要报仇,你杀了他,一个都市千百万人,得不到这个人的照顾,所以那个过失要从这个地方来结。到什么时候许你报仇呢?他离职了、退休了,可以!他不作官、退休了,这个时候你们可以谈私事了,因为他没有公务在身了,公私分得很清楚!真正是中国古时候讲的,实在是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三方面都要顾及到,这是世间法。

  出世间法那更不必说了,无论是弘法的人,无论是护法的人,佛法常住在世间,利益一切众生,靠什么人呢?就是靠这一批弘护正法之人。只要他弘护正法,即使他有一些过失,造作一些罪孽,护法神在旁边也不会找他麻烦,为什么呢?他现在的任务是在弘护正法。一切总是为佛法重要,为众生重要,个人不重要。个人造作的罪业,到什么时候来惩罚他呢?一个是他退了心,不再弘护正法了,这个时候他的业障就会现前,他的冤家债主就有机会来找他报复。如果他弘护不退心,这些小小过失,绝不能够去追究,你要把这个利害、轻重、得失看清楚。弘护是大利,他犯的小过失,与社会广大群众没有太大关系的,那个害小。如果在言语上、或者在行持上,对於世人、或者对於同参道友,有得罪之处,这也是小事情。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念念要顾大局,念念要顾大体,你才能够成大功、建大业。

  当然最殊胜的,佛教导我们的,绝不依世间名闻利养。但是佛虽然在经论里面,常常这样教诲我们,几个人能做得到?名利一现前,就又迷惑了。谚语里头常讲:「利令智昏」,利益现前,智慧就没有了,就不见了,贪瞋痴慢就起来了。由此可知,烦恼、习气的深重,确确实实很难降伏。可是烦恼不降伏,就决定不能成就,要降伏烦恼,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不但现前的名闻利养不染著,今世来生的果报,也要把它忘得干干净净,绝不希求。

  年初,我们大家在一起读过《弥勒菩萨所问经》,也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佛给我们讲得多明白、多透彻,为什么?你要念念希求名闻利养,你的心就不清净,心也不平等了,难免不造罪业。无量劫来,我们的业障、习气够重了,还要再添增吗?这是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的。如果我们希求今世来生的果报,为这个来修行,所得的利益,实在讲是太小太小了。有希求心,心就不清净。对於一切果报没有希求心,你的果报就无比的殊胜,为什么呢?称性,称性起修,全修即性。如果有一念希求,就不称性,就把自性变成了情识。无希求亦无不希求想,你的性德才能够现前,这个叫一切世间无所依戒。所以佛在经上也常讲,佛也称作「无依道人」,真正叫顶天立地,不需要任何依靠。

  我们今天是凡夫读这部经,这部经所说的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初学如果说一切都无所依,我们的心就无所适从、心慌意乱,这对我们凡夫来讲,这也是个事实。那我们今天怎么办?所以佛传授我们三皈依,我们要找个依靠。法身大士他们是无依道人,我们没入这个境界,可是要记住,决定不能依名闻利养,决定不能够希求果报,这个话倒是真的。我们依呢?依三宝,三宝里面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觉正净。佛宝,觉而不迷;法宝,正而不邪;僧宝,净而不染。大家总要时时刻刻记住,觉正净是六道十法界,这一些行者他们所依靠的。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究竟圆满佛,顶多只是分证佛而已。

  佛教给我们一定要依自性三宝,你就不会错误了,你就不会造业,时时刻刻念著觉正净。觉正净的反面就是迷邪染,我们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这个就对了。这是在无所依里面,不得已佛教给我们皈依处。这个话虽然是这么说,实际上我们听了觉正净,还感觉得很玄,好像没落实,依旧找不到一个依靠。所以我在讲三皈依的时候,特别为同修找一个依靠的实体,我劝大家皈依佛,皈依阿弥陀佛,这比较上靠得住,有个靠山;依靠阿弥陀佛。皈依法,依靠《无量寿经》,皈依《无量寿经》,这个好!

  《无量寿经》诸位也曾经听过多遍,我们过去十年当中,讲过九遍,讲的遍数够多了。古今的这些大德们,包括日本跟韩国古代的高僧,都承认《无量寿经》是如来度化众生的第一经,非常不可思议。我们皈依法,不是讲从世间法回过头来皈依《无量寿经》,乃至於已经学佛了,我们学了许多法门、许多经典,也要从这些回过头来专依《无量寿经》,一门深入,我们才真正有了依靠。

  皈依僧,我也介绍诸位,观世音、大势至这两位菩萨僧靠得住。怎么个皈依法呢?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以大慈悲心对一切众生,就是皈依观世音,这个诸位要懂,你才真正跟观世音菩萨愿行相应。你天天念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你,对别人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你念菩萨名号念的再多,菩萨也没听到,为什么呢?不相应。

  在菩萨当中观音表慈悲,大势至表智慧。不但表智慧,诸位看《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经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可是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他老人家修行,真正是一门深入。尽虚空、遍法界,与他志同道合的五十二菩萨,经上讲的五十二同伦,同伦就是同志—志同道合。修什么法门呢?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写著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很有道理,这个是从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我们真是第一次看到夏莲居这样写,他看得没错。确确实实尽虚空、遍法界,最早提倡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他说得明了:「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后面两句—方法,前面两句—效果,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能这样的学习,就是皈依大势至菩萨。

  皈依不是天天对著菩萨像磕头作揖,不是这个意思。这样,我们的身心真正有了依靠,这是现在人所讲的,落实在事相上。这样的修学决定得生,生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可以生这两种净土。如果真正能做到,一切世间无所依,那就是觉、正、净现前。实在讲,一切世间无所依,就是依觉正净,你已经是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这样念佛往生,生实报土、常寂光净土,这个品位就高了。

  下面一句:

  【不缺漏戒】

  这是十回向品里面第二,不缺漏这是第十二句,『不缺漏戒』。不缺漏戒在十回向里面,排列为第二。

  【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无残缺故。】

  比丘戒里面有四重戒,杀、盗、淫、妄这四条最重,叫四重戒。比这四重戒轻一等的叫僧残,一共有十三条,残是残缺。这个十三条戒,结罪仅次於四重戒。这一条的意思不缺漏,对於这十三条戒也决定不会犯,由此可知,持戒的清净。

  下面一条第十三句:

  【不浊乱戒】

  在十回向品里面,列在第十九,二十梵行列在第十九:

  【无乱梵行。定共相应故。】

  佛在经上跟我们说,这个戒律有律仪戒,除了律仪戒之外,还有定共戒、道共戒。实在讲,佛这个开示都是依三无漏学来说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已经得定了,那里没有戒?没有戒,你怎么会得定?所以得定的人,不必要斤斤去守戒,他自自然然就入律仪戒。不必要刻意的不杀生、不偷盗,他自然就不会杀生,就不会偷盗。并不是定共戒得定的人,就不持戒了,那你就错了。得定的人持戒,比那个没有得定的人,更要殊胜、更要圆满,那有不持戒的道理?那有这种道理?那么比这个更高的—道共戒,道共戒就是证果的人,也就是开慧的人。开了智慧的人,在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教下里面讲大开圆解;我们净土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我们问这样的人有没有定?当然有定,没有定怎么能开慧!他有没有戒?当然有戒,那个戒更纯、更自然了。

  《论语》里面记载孔老夫子,夫子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那实在非常自在,心里得大自在了,可是在言行当中,丝毫规矩都不失,自自然然合规矩。不是说随心所欲就不守规矩了,那有这种道理?佛法里得定、开慧,随心所欲就不持戒,没这个道理。如果说他得定,他开悟了,他不持戒,他这个定是假的,邪定,不是正定;他开的慧—狂慧,不是真慧。如果是真慧,如果是正定,他的言行举止一定合规矩。

  现在在这个社会里面,奇怪的事情多,在台湾我们见到、听说到,在外国也听到,也见到过。这个人打坐,打坐定下来,这一定下来之后,他就有动作,手舞足蹈一切都来了,这不是定,这不是定的相。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你念《楞严经》就晓得了,这是什么?你在这个时候想入定,魔来附身,你的身体作不了主,由他摆布,这是真的。因为他的动作很多,到了魔离开了,他动作没有了,你要问他,你刚才干些什么?不知道,他不晓得。由此可知,不是他自己,有的时候自己觉得,想不动也不行,身不由主,那就是有别的力量在操纵他,不属於他自己。

  一般打坐会遇到这些事情的人,多半都是喜欢神通、喜欢感应,你这个念头不正,喜欢神通、喜欢感应是个媒介,这些魔很容易附身。如果你对於神通感应没有兴趣,念头都不生,他就不可能来附身,没有这个媒介。魔附身,轻的还没有大关系,如果是严重的,那就非常痛苦。我们一般世间人讲的神经分裂,那个后果就是住神经病院,这是我们学佛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避免的。假如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发现有这些动作,自己不能控制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起来,不要再坐下去了。你经行、绕佛、拜佛,或者把你修学功夫暂时放下,就没事了。决定不能听别的力量在摆布,那个你久而久之就苦不堪言。这是我们讲到「不浊乱戒」。

  第十五条是:

  【不杂染戒】

  在十回向里面,列在第三:

  【不杂梵行。】

  我们念佛要求不夹杂。大师在这一条注解注得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注解里面告诉我们:

  【不念破戒种种因缘】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讲自己,自己破戒了、犯规了,如果常常念著,那又是麻烦事情,那就是杂染了。为什么呢?心不清净。诸位要晓得,心里头想一次,就等於又造一次了;你想两次,就又造了两次了,很可怕!所以忏悔法里头,不是叫你想著从前做的那个错事,我以后再不做了,你想一遍就又造一遍了。真正的忏悔是怎样做呢?从前做的过失不想了,从此以后不想了,专想阿弥陀佛,这叫真忏悔。这个造作是身语意三业的造作,口是你说出来造作,身体是动作造作,念头想一遍就造作一次。自己所造的罪业都不要想了,那要看到别人造罪业、别人破戒,你还能想吗?别人破戒造罪业了,没错!你心里头想一遍,你就造了罪业了。你说这个事情多可怕!这个心非常容易被污染,这个工夫很容易夹杂。

  真正做到离污染不夹杂,那就是常讲的,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人事物随它去,根本不要理它,不要管它,你才真正能做到不夹杂、不染污,完全不予理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最忌讳的,心随境转。眼看到外面境界,耳听到外面境界,自己就作不了主了,在这个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不知不觉又犯下过失,又造了许许多多的罪业,麻烦在此地。所以对於一切境缘,最好是不要理会,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在这个里面要知道修清净心,要知道修梵行,梵行是清净心,心清净,行就清净。这个清净行从那里下手呢?我们念佛人从念佛下手,这个心里头念头才起,你不要去理会它,这个念头是正念、是邪念、是善念、是恶念,不要去想,一想就错了,一想就变成夹杂。如果念头一起来,就阿弥陀佛,转啊!把这个念头转成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这是个真念佛的人。

  世间人很苦,要怎么救他呢?我们自己把佛念好了,就真的救他了。这个世间有很多灾难,大家有共业,如何能消除这一些众生共业呢?只要你真正修行,你修行你成了菩萨了,菩萨所在之处,这一些造作罪业的人,沾菩萨的光,菩萨不会受难。这个地方有菩萨在,刚才讲了,应当要受难,受难的时间会延迟、延后,因为现在有菩萨在;或者这个灾难会减轻。由此可知,真正要发心,有这个大慈悲心想帮助一切众生,方法就是认真去修行。如果在修行当中,还要夹杂,还要染污,你这个修行功夫完全被破坏了,那就很可惜了。不但你不能挽救众生的共业,你自己也不能幸免,必定也在这个果报之中。这个是「不杂染戒」。

  第十六句:

  【不追悔戒】

  特别是指犯罪的后悔。在一般世间人来讲,他做了错事情,犯了罪,常常感觉得后悔,受到良心的责备。这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佛法里面讲,这不是好事,为什么呢?他不断的追悔,他一遍一遍在造作。这个理很深,事相很可怕,世间人见不到,佛看得清清楚楚,佛说这个是障道的因缘。譬如我们念佛,我们念佛求的是什么?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常常要悔过,我们修学的目标,就被障碍住了,就达不到。忏悔要懂得忏悔的理论与方法,理是性空,方法是后不再造,既然知道做错了,以后再不会造同样的过错,这叫忏悔。这是通途忏悔的原则;真实的忏悔,就是刚才说的,把念头转向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忏悔。为什么呢?念念与佛相应,你所有的障碍都消除了。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仔细去想想,为什么会迷惑?为什么会造业?你能常常在这个地方留意,这是佛法里面讲的移情,宗门里头所谓的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了,不疑永远在无明里面,觉悟了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改过自新。

  第十七句:

  【无厌怠戒】

  这一条,清凉大师这个小注里面,给我们注的是十回向里面,排在第六:

  【无能蔽梵行。当持无厌,缘不能蔽。鹅珠草系,持不坏故。】

  这里头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鹅珠,一个是草系,这是佛门的两则公案。厌怠,厌是讨厌,怠是懈怠,厌是厌倦了,一样东西老是重复的去做会厌烦,一般凡夫他会厌烦。懈怠、懒惰,这是众生的通病,这两样东西障碍我们的道业。我们在这个道场,给同修们建议的一门深入,这一生几十年都念一部《无量寿经》,念厌倦了,总想换换调调新味道。初学的人很难接受。现在学校的方法,一开就是不少门功课,他们很有兴趣。大概也是学校学教育的,这些专家学者排的这个课程,上午上三堂,下午上三堂,每一堂都换一个科目,适应学生们的兴趣,不至於厌倦。而实际上来讲,培养他厌怠的情绪,这是培养他吗?使他不能一门深入!

  从小养成一个习惯了,叫他一天看一样东西,他看不下去,一天总得看个十样、八样,它这个花样才能翻新。这个搞法决定不能得定,定不能得,那开慧就没指望了。所以现代的教育实在说问题很多,我们今天讲这一套,人家听了,落伍了、过时了、不合时宜,我们都是不合时宜的人,那有什么法子呢?确确实实不合他们的时宜,但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理念,跟佛法教学的理念是相同的,真正是不谋而合。教戒初学决定是一门深入,为什么呢?都是要训练学生开悟。佛家以开悟为目标,儒家教学也以开悟为目标,所以老师观察学生,讲求悟性,某个学生的悟性很高;现在人不谈这些了。

  这些障碍悟门的,所以你一定一门深入,而没有厌倦的念头,你才能成就,看到别人修学许许多多的法门,你也不为所动,这才行!人家看的多、听的多、学的多,好像样样都通,那问你呢?你什么都不知道,真的就跟此地这五十三位善友一样,他只学一门,其他的不知道,你要去请教别人,他们比我高明,其实是谦虚的话,那有不通的!他们样样都通,样样都通,为什么不教善财呢?省事!我这里讲净土,你来的时候,我把净土介绍给你。你说我还要学禅,禅我也懂得,我不讲;那边有学禅的,请你到那边去亲近他,这多好!我多省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没有一样不通的,每个人都代表一门,教诫后学,这个意思就说明,你要想一切都通达,一定先从一门深入,你才真正通达。善财的广学多闻,意思非常非常深!你不要看他五十三参,实际上告诉我们一桩什么事?一门深入,真正的意思在此地。你看接触那么多人,接触那么多场合,听那么多人说法,听了以后很欢喜,也给他致敬,自己还是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没换题目,没有跟他们去学,这就是显示依旧是一门深入。

  而这个经上,佛教导我们的深义,我们要明了,佛的用意在那里?无论我们修学那一个法门,我们的肉体还在这个世间,肉体既然在这个世间,它要生活,它不能不接触社会,人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这决定做不到的。你在这个社会上从早到晚,自己不需要接触的人物,不要去接触;必要接触的,是非接触不可。你每天要吃饭,你要不要去买菜?你要不要买米?那么卖菜、卖米的,你要不要跟他接触?你每天要工作,工作环境里面有同僚、有上司、有部属,你要不要跟他接触?这是你每天所不能避免的,非接触不可的。还有一些家亲眷属、朋友的应酬,这是什么呢?就是五十三参。所以这个五十三位菩萨,就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童子从早到晚常常要接触他们。也明了他,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干他的,我干我的,我虽然明了,我也不学他,个人干个人的。善财童子还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五十三参真正的意思在此地。你懂得真正的意思,你才晓得怎么样学习,我们能得大经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一切境缘都不能障碍你,那你就成功了。

  『鹅珠』,这里头有个典故,有个故事,诸位在《佛学大辞典》里面,都可以查得到。这是佛在经上说的,说一个比丘持戒很清净,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这一个比丘持戒的比丘,戒律很清净、很精严的比丘。到这个居士家里头,这个居士大概他家的珠宝很多,有一颗很名贵的宝珠,在整理的时候掉下来,掉下来这个比丘看到,他们家里养的鹅,那个鹅把那个珠吞下去。家里人找这个珠找不到,没有外人在,只有你托钵今天到我家来,是不是你偷了?但是这个比丘也不说话,为什么呢?怕说出来鹅吞了,他会把那个鹅杀掉,不敢说话。

  结果这个主人就毒打这个比丘,打到他身上流血,怎么样打,他也不说,但是他流血的时候,鹅跑到这里来吃这个血,吃他的血。那个主人看到鹅来的时候,拿这个棒子一挥,把那个鹅打死了。这个比丘叹了一口气,好吧!我说吧!它已经死了,你那个珠子,鹅吞了。这个主人非常难过,你为什么早不说?我要早说,它没有命,现在它已经死了,我就说出来了。这是鹅珠的一段故事。为了保全这个畜生的生命,自己受什么样的委屈,受怎么样的毒打,也不说一句话,这是这么一桩故事。

  『草系』比丘也是一个故事,好像是有一个国王出去打猎,也是看到这个出家人讨厌他。旁边就有人说,你要治他很简单,他持戒,你把他放在那个地方,旁边长了有很长的草,你把那个草捆起来,编个绳子围住,他就不敢走。他说:「真的吗?」对啊!他要走的时候,那个草不就是死掉了,清净比丘不踏生草。这个比丘果然被他用草系在那里,系了一、两天,才碰到有走路经过的人,看到他喊救命,把那个草解开,他才出来。现在社会上那有这种人?没有这种人了。现在说老实话,铁炼也系不住,还草!

  真正持戒,持戒不破戒,戒律持得非常的严格,所以这个叫无厌怠戒,不厌倦、不懈怠。佛教我们怎么做,就老老实实照做。佛是三千年前古印度的人,三千年前生活方式、思想见解、意识形态,跟现代人完全不相同。但是诸位要晓得,戒律里面所讲的精神、原则,永远不变。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依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常常提示,持戒是修行的根本,非常重要。而我在那个时代很年轻,总是把佛家的戒律,跟儒家的礼,作一个相同的看法。中国儒家讲的礼,礼跟戒很类似,是我们生活规范,也就是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规矩。

  那么三代之礼就不同,三代是夏商周。为什么呢?原理原则不变,但是在事相上,因为生活方式不断在革新、在进步,旧的那些条文、作法,在今天不适用。所以戒律应该也是如此,古代的戒律不适合现代人用,印度的戒条不适合中国人来用,这个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合情合理。可是章嘉大师也不给我辩论,我说,他点头笑笑,一句话也不说。第二次见面就说戒律很重要,老提这么一句话,这是他老人家教学的一种手段,说多了,印象就非常深,你会认真去反省。到以后我有了一点悟处,想想大师这个手段不寻常,大概戒律跟礼在精神理念上,恐怕是不相同。最后我终於领悟到了,礼是世间法,世间法会随著世间人情变故而改变,一个朝代、一个朝代不相同,制订的这些生活规范不一样,中国、外国不一样。

  佛的戒律是什么?戒是凡圣的标准,我领悟到这个道理。而不是古礼周朝的标准、夏朝的标准、商朝的标准,那个不一样。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标准,而佛家戒律是凡圣的标准。换句话说,你想作凡夫,那你就可以来修订这个戒律,你要想作圣人超凡入圣,那不行,你一定得要听释迦牟尼佛的话。他这个原理、原则超越时空,不会因为时空不同而有所改变。我悟出这个道理,所以对於戒律的看法完全不一样,晓得不可以把它当作世间礼法来看。

  譬如说四重戒非常重要,四重戒就是五戒里面除了酒戒,杀盗淫妄四重戒。你不受戒,你犯这四种,也是有罪,不能说我不持戒、没有受戒,我就没有罪了,没有受戒一样有罪—性罪。不饮酒这一条,你不受戒没罪,为什么它不是性罪,它叫遮罪,遮是什么意思?遮是预防,本身没有罪,怕你酒醉之后乱性,你犯罪。你酒喝多了,不乱性,怎么会犯罪?它就没有罪。

  我在台中,有一次李老师跟我们讲《礼记》,我们采取的注解,是郑玄的注疏,十三经注疏。李老师问我们这些学生,谁知道郑康成的历史,郑康成的生平?这些古人我们也很少留意,没人知道,李老师把郑康成的故事,给我们讲一讲,因为我们都是学佛的,所以特别讲到饮酒戒。中国古时候,诗词歌赋里面,常常讲的三百杯,三百杯是一个典故,不是随便说的。三百杯的典故从那里来的?从郑康成来的。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汉朝的大儒。他的老师马融也是当代的一个大儒,学识渊博。他在马融那里求学,马融讲学,官作得很大,学问好,常常招集一些年轻人讲学。

  马融他有一个习惯,喜欢歌舞,喜欢音乐,他家里面养著有歌妓,现在的话叫养的有乐队,有歌舞团,他私人的,他私人养的。他在跟学生讲学上课的时候,他有个布幕拉起来,后面有乐队在唱歌奏乐,他一面欣赏是一面讲学,他这个搞法。当然,学生那有那么样的功夫,一面听讲,一面总是偷偷的往布幕后面看看,唯独郑玄在那里三年,从来没有向帷幕后面看一眼,一眼都没有看过,专心在听讲。马融发现了,发觉这个人了不起,这个人将来的成就一定超过自己。这实在讲是个好事情,可是马融心量很小,容不得别人胜过自己,所以他就想了个歪主意想害郑玄。但是又没有题目,人家是个好人,规规矩矩,从来不犯规、不犯过,同学们大家对他都很尊重。

  马融在郑康成学成之后,三年学成之后,回家去了,长亭上给他饯行,十里长亭送客,送到那个地方饯行。带著所有的学生,大概总有一百多人去饯行,每一个人向郑康成敬酒敬三杯,他就喝了三百杯。喝三百杯,以为把他灌醉之后好下手,那里晓得他酒量大,三百杯下去,连小的礼节都不失。所以李老师讲到这里,如果我们都有郑康成的酒量,五戒那个不饮酒一条,释迦牟尼佛就不会制订了。所以制酒戒是有他的道理,像这种人实在是很少。郑康成是非常聪明,也知道老师嫉妒他,老师确确实实埋了杀手,埋伏在路上要把他杀掉。郑玄很聪明,离开长亭之后,走小路走了,原先给他讲走那个路,实际上他走小路走了,以后成为汉朝大儒,确确实实超过他老师太多。

  所以诸位要知道,这一种嫉妒、瞋恚的烦恼、习气太重太重了,愈是好事愈是多磨。郑康成是有定功、有智慧,他能够认识周边的环境,他知道怎样处置。我们学佛认真修行,佛菩萨看到欢喜,魔看到难过,魔要想尽方法来折磨你。你一定要有定功、要有智慧,才能够幸免魔的障碍。魔,实在说,也不仅全是坏人。魔要看折服不了你,他倒过头来就很尊敬你,不但不害你,他来护法,这个我们在经典里面、传记里面,看到很多。

  所以你一定要有能力降魔,怎么降魔?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令这一些魔王对你生敬佩之心,他就没话说了。完全无私,有一点点私心,魔都不会饶过你;完全无私,魔就没有法子了。魔也知道,要是伤害你的话,他的罪过无边,为什么呢?你的成就利益无边众生,那个结罪他受不了,他不是对你一个人结罪,他是对所有一切众生来结罪。所以魔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不但不伤害你,倒过头来再护你的法,这些事例很多。由此可知,我们如何降魔?如何能避开魔王的恼害?问题还是在自己认真修行,这个才是正道。想什么方法避免,想什么方法对付,那就坏了。大概我们力量抵不过魔王,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一定要认真修学,让他生恭敬心,让他不敢下手,这个才是正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