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八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08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第四行最后一句。
【住大乘戒,不离菩萨道戒,不著一切法戒。】
从这个地方看起,平常我们学佛,讲到戒、定、慧。这个「戒」没有讲这么多,意思也没有说到这么样的深广。从妙住菩萨这一段开示当中来看,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没有一法不是戒,将《华严经》里面讲的总原则,完全为我们显示出来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一」,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它不是专一,它是任一。所以说「定」,也是任何一种定,都遍摄一切定。前面讲念佛,任何一个法门,无一不是念佛法门,这样我们才在《华严》教海里面,看到大圆满。希望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这个意思,然后自然就不会毁谤三宝,为什么呢?一即一切,不会再产生门户之见,「我这个法门好,你那个法门不如我」,不会有这个念头。要晓得这种念头起,都是很严重的过失;虽然口里面、行为上,没有做毁谤三宝的事情,可是你的念头,已经是毁谤三宝。
「戒行」是佛法修行的大根大本,而往往也是被现代一些年轻人所疏忽,总觉得它不适时宜,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早年初学佛的时候,我曾经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非常慈悲,爱护后学,他给我约定的,是每一星期跟他见一次面。星期天我们放假的时候去看他,将我一个星期学习的,向他提出一个简单的报告,请他老人家开导,我们三年如一日。如果有一次没去,他就会叫他的侍者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怎么没去?非常关心,搞得我们不去也不行,不去,好像不好意思。
三年当中,一直到他圆寂。圆寂的时候,他是在北投临时建的一个火化场,在那个地方火化。他比较亲近一点的人,像甘珠活佛、他的一些弟子,就在火化场旁边搭一个帐篷,日夜都守在那个地方。我也参加了,我请了三天假,在那个帐篷里面住了三天。三天,我深深的反省,大师这三年教导我的是什么东西。这一反省,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我持戒。「戒律很重要!」这一句话,三年当中恐怕讲了二十几遍,所以印象最为深刻。那时候我年轻,刚刚接触佛法,我总以为佛法的理论、学术,我们应当要深入研究,至於戒律,这是生活规范。既然是生活方式,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跟中国人不同!古人跟今人又不同,我们又何必去学,三千年前印度人这些风俗习惯呢?这怎么讲也讲不通!所以,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也说得出一番道理,满有理的!所以,在三藏经论里面,对於《戒经》就比较上疏忽了,不太重视。
我这个心态,大概被章嘉大师看到了、看出来了,所以每一次见面的时候,有意无意提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到最后我一反省,这一句话的印象最深刻。所以,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我对戒律就留意了,将这些《戒经》细细的来读,认真的来学习。大师曾经跟我说过,他说:「学佛持戒,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道,都不能够舍离」。他举个比喻,那个时候是很早年,民国四十二年,举个比喻说,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都坐火车,火车一定要买一张火车票,火车票一定要好好的保存,一直到出站,还得要收回,避免随时查票。他就跟我说:「持戒、戒律就好像火车票一样,你要随时放在身上,决定不能离开。」说明持戒的重要性。
戒律,有一些学佛的同修,在当时谈到佛家的戒律,「这个不行,戒律把人都捆死,动都不能动,一动也犯戒,一开口、一说话都犯戒,那这个日子怎么能过?」其实,他对戒律没有明了。戒律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了解佛为什么制订这一条戒律?他有制戒的因缘。戒律制订之后,要怎样去受持,你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制戒的用意,在修行当中,要懂得它的「开、遮、持犯」。所以,戒法、戒行、持戒之果,你都要能通达。可是这样深入去研究的人就不多了,难怪他看到戒条,生起畏惧之心,而不知道戒条真正保护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目的,戒是必要的手段。不但我们希望开智慧,要持戒,就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也要持戒。儒家不讲持戒,儒家讲守礼;诸位要知道,礼就是戒。不懂礼,与人相处常常引起对方的厌烦,讨厌、厌恶!不喜欢跟你相处,什么原因?不懂礼。你才晓得,真正在世、出世间来讲,是一门大学问。在经义里面讲「行经」,行为要做的;教是理论,是让你研究的,这个是要做出来的。
前面二条,上一次说过,总纲领—大慈悲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无论做什么事情,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把它做到究竟圆满,不可以半途而废,不可以不尽心、不尽力,那就不是波罗蜜。在此地特别给我们讲的,是菩萨的六波罗蜜;文殊师利菩萨的十波罗蜜,这《华严经》上说的,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也在其中,也包括在里面。
今天我们从第三句看起,第三句、『住大乘戒』,住是心里面安住,换句话说,你心里时时刻刻真有,真有大乘,这就是「住大乘戒」。大乘的特色,是普度众生。诸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模范,我们学佛为佛弟子,就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我们的举止能不能做大家的样子、我们的言行能不能做大家的样子、我们起心动念能不能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大乘的样子,跟小乘人又不相同,小乘是保守的,偏重在自利,大乘人偏重在利他。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切的言行举止,样样都要想到利益众生,这是大乘人。
大乘人最要紧的是菩提心,因为他底下一句讲的,『不离菩萨道戒』,后面又有一句『不舍菩提心戒』。此地大乘里面,完全偏重在大乘行,因为大乘道、大乘心,后面已经有,所以,这一句特别偏重在大乘行。具体而论,现在一切都讲落实,大乘行落实在什么地方?诸位同修们现在都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大家要深入之后,你才晓得真正不思议。《无量寿经》上字字句句就是大乘,经题上「佛说大乘」,换句话说,《无量寿经》全部经文就是大乘经。
前面上首菩萨表法,表演给我们看,用意在那里?让我们学习、模仿、见贤思齐!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法。憍陈如尊者代表第一法门,你选择这个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第一法门、第一得度的法门!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无上菩提。这的确是任何大乘经也做不到,它凭的是什么?凭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
我们要怎么修法,才能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这是我们现前最大的一个课题。佛在经题上也显示出来,你要修「清净平等觉」。首先,我们的心清不清净?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不清净;还有贪瞋痴慢,不清净;与大众相处,还有张家长、李家短,不清净。不清净,当然就不平等;不平等,当然迷而不觉。往往自以为学佛学得不错、学得很好,那是自己愚痴、愚昧无知,别人也赞叹你,「修得不错!」那个人也是愚痴、没有智慧。真正明白人,看你举止、听你说话,就知道你修持功夫到什么地方,就明了了,这个不难!你们把《无量寿经》展开来,一对照就行了,他的思想、观念,跟经上不一样;他的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也不一样,那就错了,念佛有什么用?嘴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里还有是非人我,不相应。这个不相应的念佛,古德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不相应!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一声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里面,也称它作《大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这一部经典,一句名号一念,经里面一切教训,你都能够想起来,都能记起来,佛教给我们应当要怎么做法、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修持,都在里面。所以说念佛号、见佛像,无非是提醒你而已。我们念这一句佛号,不但提醒自己、也提醒所有的人;凡是读过《无量寿经》的,听到阿弥陀佛,他都觉悟了、都觉醒了,这叫念佛。念佛,心上真正有佛,诸位如果读诵《无量寿经》、忆持《无量寿经》,你就是「住大乘戒」,心要安住在这个经上,经里面所说的道理、所说的教训,一定要做。
这一部经里面,如果讲戒定慧三学,圆满具足;戒律的总纲领,第二品里面教我们「善护三业」,总纲!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细说,那一段经文很长,经文的内容是五戒十善。所以,诸位在我们这个道场,求授三皈五戒。我对五戒的传授,就是《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始终不离开《无量寿经》,这个五戒,我就是教大家,细心的去读这一段,去学习这一段经文。总纲领一定要掌握到,那真正是像一张火车票一样,像一把钥匙一样,暂时舍离都不可以。一定要懂得「善护三业」。
特别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看这个佛讲得多慈悲!这个过是什么?他真有过失,不是假的;真有过失,我们都不说他;如果他没有过失,你要造谣说他有过失,那你的罪过就无边了。他没有过失,不能造谣生事;他有过失,也不说。显示你自己心的厚道,这是你的德行。轻易说别人的过失,中国古时候谚语常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们过去馆长就不吃这一套,那个人在馆长面前说人家是非,他走了之后,馆长就说:「这就是个是非人,你们大家不要理他。」正确的!
不必说是学问、见识,你在生活里面,接触的人事多了,累积的经验就丰富了。对於一个陌生的人,初次见面的人,一看!听他说话,就晓得这个人是正人,还是一个邪知见的人。不必要别人讲,说人家短处不好!自古以来,佛在经上,儒家圣贤也教给我们「隐恶扬善」,今天社会风气为什么这么不好?大家都没有安全感,原因在那里?见到人家的好处绝不说;见到人家的缺点,扩大、渲染,干这个,使社会风气败坏。你做好事;做好事,有什么用?谁知道你?做恶事,出名!好!英雄好汉!到处人家赞扬,「你了不起!」你说社会风气怎么不坏?世风的败坏,我们的言行有责任,不能说这个社会与我个人不相干,社会是大众的累积,怎么会不相干?我们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对社会负责任。
所以,在此地指出大乘,我没有讲《华严经》,《华严经》太长,内容太丰富了,也可以说太复杂了,我们很难把它头绪抓到;换句话说,不容易记住,太多了。在修行上,当然就不方便。所以,才有《中本华严》,《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如果嫌《无量寿经》还太长了,念《阿弥陀经》,这个短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你嫌全经长了,经文里头重要的句子,你摘录下来念、来学习。所以,我们编订早晚的课诵本,《净宗朝暮课诵本》是我编的;早课我们读诵经文,就选《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晚课选择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持戒!早课,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心愿跟佛相应;晚课,是希望我们的行持,我们的三业,身语意三业,也跟佛相应。这样念佛往生,没有一个不得生,真是万修万人去,真正是护自己、护持佛法。
可是现在,也不是现在,自古以来就是好事多磨,原因在那里?有二个原因,一个是魔王的子孙,目的就是要来灭佛法的。这是魔王波旬,当年佛在世的时候,他对佛就非常嫉妒,曾经跟世尊说:「他要灭佛法」。世尊告诉他说:「如来法是正法,正法是任何力量不能够毁灭的。」波旬就说:「等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你的袈裟,来灭你的佛法。」世尊听了之后,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今天来灭佛法、障碍佛法的,魔子魔孙!
所以,我们眼睛要雪亮,四众同修当中,那是如来弟子、那是波旬弟子,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力量很大。他也学佛、也读经,甚至於也讲经说法,败坏佛门。其实佛与魔,怎么样辨别?《楞严经》上四种「清净明诲章」,我们曾经单独提出来讲过,有录音带流通。《楞严经》上这一段经文,我叫它做照妖镜。这一段经文读了之后,你一看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一对照,他要是跟它不相应,就不是佛弟子。其实《楞严经》专说、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散在诸经里面,太多太多了,不像《楞严经》那么集中。另外一个因素—烦恼太重,贪瞋痴慢。贪财、贪名、贪图权力,这种的心炽盛,争名夺利、不择手段,他也想方法来破坏,破人的好事、破人的善事。这是自古以来,常常有的。
佛门里面也不例外,佛门也是一个社团、也不能避免。自古以来都不例外,世尊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找佛家的麻烦;内里面,佛的弟子当中六群比丘,不听话,常常造作罪业、败坏僧团。佛是以究竟圆满的智慧,为什么也收这些徒弟?要知道佛是给我们作榜样的,佛有能力可以不收这些徒弟。佛不在世了,后来佛的这些往后弟子,收的这些出家的徒弟,真的有善、有恶。所以,佛当年在世,这个僧团就做了一个榜样给我们看。善心的弟子,你看佛怎么教他;恶心的弟子,你看佛怎么教他,把这个都教给我们了。我们在今天就知道怎么样处置。佛告诉我们,对於恶行的比丘,用什么手段?默摈;默摈,就是见他尊敬,决定不说他,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决定不要去听、不要去想、也不要说,更不能够学他,一切随他去。自己造因,将来自己受果报,让你自作自受。
为什么不能教导他?他的业障习气深重,他不能听话、不肯回头,执著自己的名闻利养,破坏别人的善事,障碍僧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头,讲得很详细。那个经,真的!诸位如果要细心读,寒毛直竖!想想自己,那个里头犯的过失太多太多,犯个一条、两条,念佛都不能往生、都会产生障碍;如果,你统统都犯,你还得了吗?这个里面最严重的,就是对於弘法利生这个事情嫉妒、障碍,你有心,那你是属於后一类的,你的业障深重,烦恼习气深,你是争夺名闻利养、破坏别人好事。如果说无意的,无意你是魔王子孙,你来破坏道场,你来破坏佛法。可是无论是有意、是无意,果报都在地狱。你看,障碍两个出家人讲经说法,堕地狱,我们原先在那个经上,算了一算,我们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何苦造这个罪业?造罪业时间只有几分钟,果报在地狱里面,就一千八百万年,不值得!所以,《无量寿经》上讲到「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非常有道理!身造业,机会少;口造业的机会,太多太多。
地狱罪报完了之后,还有余报,饿鬼、畜生,等到你再得人身,不晓得到那一劫去了。经上给我们讲的这个例子,他是从俱留孙佛那个时代造的业,到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才再得人身,这当中经历四尊佛。这个世间,有佛的时间短暂,没有佛的时间长,你才晓得造作恶业的可怕。我们学佛要想成就,你不住大乘,怎么行呢?大乘不要另外去找!《无量寿经》经题上写得清清楚楚,「佛说大乘」,我们这个心,就住在这上就好。
天天要读诵。第一个阶段是熟读,念熟了之后,以后一天不要念很多,一天念一遍就够了。开头,我教你们念三遍、念五遍,有的同修念十遍,很好!我教你念三年,熟!熟你能记得住;熟了以后再念,一天念一遍就够了。念的时候,一面念,一面要反省,那真做功夫。佛门里常讲:「随文作观」,这个心随著经文换境界,把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那你读经就是修行。你一面读,一面把自己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我们思想、观念,跟佛所讲的一样,保持。不一样,赶紧改过来,这就是修行。所以,如果不能「随文作观」,你怎么能得到经的利益?所以,这一条就非常重要了。
底下一句,『不离菩萨道戒』。你看五十三参,每一参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在发问的时候,一定先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首先要报告,我已经发心了。发心之后,不知道怎么样学菩萨道、怎么样修菩萨行?什么叫菩萨道、什么叫菩萨行,这个要搞清楚。如果不在这一段经文里面讲,菩萨道就是存心,但是本经后面有不舍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萨道,就不能当作存心讲了,否则的话,与下面重复、雷同了,那意思就不对了。
所以,此地的菩萨道,我们可以直接就指出本经,菩萨修学的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是菩萨所经历的道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这一条道路怎么走法,这个经上说得详细。每一个阶层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不能舍离。这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也不容易。为什么呢?佛在这个地方讲的经文太多、太长,不便记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从《无量寿经》里面去找菩萨道。《无量寿经》里面,菩萨道的纲领,就是「清净平等觉」,总纲领、总原则!古大德跟我们讲,《无量寿经》不但是大乘经,是大乘的大乘。
你看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注解里最大的长处,引用古来大德,对於这个经的说法,他引用得很多。古大德几乎公认,《无量寿经》是大乘的大乘,一乘法的一乘,真实无上的宝典。这个里面所讲的菩萨道,跟《华严经》不一样。《华严经》上讲的菩萨道,像我们从下面到佛堂来,五楼,你爬楼梯,一阶一阶的上来,爬楼梯上来,那是菩萨道,没错!《无量寿经》上讲的,是你坐电梯上来的,不是爬楼梯,也是菩萨道,快速!没有阶级,真实圆顿的法门。圆是圆满,顿是顿超,没有阶级,顿超的法门。顿超这种意思,连法相宗的祖师窥基大师都承认,窥基大师有《阿弥陀经》的注解,叫《通赞疏》,我们过去曾经印过,有单行本、有合订本。
窥基是中国法相宗的初祖,法相虽然是玄奘大师翻译过来的,从印度带过来,但是并没有成立一个学派;正式成立学派,是在他学生窥基大师手上,才形成一个学派。他对於《弥陀经》赞叹,《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那不是顿超是什么?那一个法门,你们想想,七天能成就?一天到七天成就的,只有这一个法门,不能不承认这个法门是圆顿大法。所以,我们不能离菩萨道。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菩萨是觉悟,「菩提萨埵」。换句话说,念念不离觉、正、净,那就是菩萨道,清净道、平等道、觉道,觉而不迷。这个是第四句的意思。我们再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第三个注子:
【三住大乘戒,即第十七无比梵行。】
这个『即第十七』是指十回向,二十梵行里面第十七,讲的『无比梵行』。
【余乘无对故。】
声闻乘、缘觉乘、人天乘,不能跟他相比。所以,住大乘的人,决定要劝一切众生,作佛、作菩萨,如果你还劝众生求人天福报,那你就错了,就错得太多了。那不是大乘,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第四句:
【四不离菩萨道戒,即十八无动梵行。不动二利故。】
二利是自利利他。自利利他的事情要做,要认真努力的去做,要把它做的圆圆满满,心里决定不能执著,三轮体空,就是菩萨道。如果自利利他著了相,也是菩萨,什么菩萨?小乘里面的菩萨,不是大乘菩萨;小乘里头也有菩萨行,跟大乘的差别,大乘不著相,小乘著相。所以,许许多多小乘菩萨,都没有出三界,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第五句:不著一切法戒,清凉大师在这个注子里说:
【不著一切法戒,即十三无著梵行。由见真如,成圣道故。】
这个是不著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了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不著,给诸位说,就是放得下。我们今天对於一切法,为什么放不下?你心里头常常惦念著、常常记挂著,你放不下。常常把这个事情挂在口头上,你放不下。你为什么放不下?你不知道这一切法是不可得,不晓得这一切法是梦幻泡影。你想做好事,反而把事情做坏了。什么原因?没有智慧,真的是好心,可是把事情做坏了,难!太难太难了!
所以,馆长走了之后,我非常哀痛,你们没有人能知道。一个讲经的法师,最重要的就是讲台上不断的重复、锻炼,谁给你机会上讲台?没有一个人希望你有成就,老和尚虽然多,我们的老一辈,嘴巴里头都挂著,「我们要提拔人才,要培养人才」,到处听说。真正一个想学的人,他就把他踩下去了,就糟蹋你。在这种困难的情形之下,逼著我真的走投无路。那个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如果继续保持出家身分,那就得赶经忏,讲经说法一定要放弃。赶经忏,他们欢喜。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还俗,不能干!
我在这种情形,遇到了馆长夫妻,他们北方人,性格豪爽,打抱不平,仗义来帮助我。我住她家,你要晓得毁谤的人有多少,造谣生事,想尽方法来毁谤,希望把我的护法去掉,让我走投无路。这些毁谤的人,我们也晓得,有的是有心,有的是无意。有的是看到别人毁谤,自己也在造口业,那是无知!愚痴!是非真假不能辨别,但是他们家能够担当,尽天下人毁谤,她也如如不动,她安抚我,「我们会尽心尽力帮助你」。你才晓得,成就是好不容易。破坏你的人,就是把你身边护持的人,全部给你破坏,让你得不到一点援助,你就死路一条。你说这个心多狠、多毒,手段真正是应用到其极处。
到我们有成就了,这些老法师看到也很欢喜,点点头笑笑,虽然是很客气,我们很清楚,心里头不是那一回事情。所以,你要晓得,护持的人难得!馆长护法三十年,她往生现象之殊胜,我前天听了廖居士他父亲往生的录音带,馆长往生比他父亲殊胜太多太多了,这我们亲眼看见的。护法不容易,能有这样坚定的信心,明辨是非、辨别邪正,知道恶人来破坏,心里面坚定不移,她才能成就。稍稍听到闲言闲语,赶快回避,你失败了,你就上了当、中了计。馆长她是过来人,经验丰富。
所以,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因缘生法,做这桩事情,纵然被人陷害、纵然被人毁谤,往后这个成功是殊胜的,利益多少众生,多少人受惠,佛法慧命赖以继续,这个功德无量无边!造谣生事的人,他堕他的阿鼻地狱,各人干各人的,这个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走阿鼻地狱,佛菩萨也无可奈何,拉也拉不住,干这些事情。
我自己本身是过来人,我在新加坡教学,我在此地教诫我们家里人,我都把这些经验,提供给他们大家,让他们晓得。你们发心学讲经,讲得不好,没关系!人家笑话笑话你而已;讲得好,嫉妒就来了,障碍就来了,破坏是你无法想像得到的,用手段、用心。但是你要记住,有三宝加持,只要你自己信心不动摇,一定得三宝加持,善神保佑。这个道场成就,谈何容易!今天《无量寿经》,大家晓得,弘遍全世界,不简单!如果当年馆长心地要软,那个家要不和,我们那有今天,早就没有了。也没有这个道场,也没有这个僧团,我们也不会在讲台上讲经。《无量寿经》会集本,也没有人弘扬。黄念祖老居士在大陆上弘扬这个本子,我们帮了很大的忙。
由此可知,正法不容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魔毕竟是魔,魔虽然厉害,我们如果如如不动,他也无可奈何。所以,要紧的是不著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著,《金刚经》上讲得透彻。世间法不是真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细细去思惟,佛讲得没错,句句是实话。三心不可得,万法缘生,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能得、所得都不可得,你执著就错了,佛法也是缘生。佛说得很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它那个「舍」,就是不著。佛法也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这样你才真正舍得干净,你才能得到诸佛护念、善神保佑。
我们常讲护法神的加持,有显加、有冥加,鬼神不是假的,真有!昨天晚上,我难得一次不讲经,简丰文居士请我吃饭,吃完饭之后,讲了一连串鬼故事,他遇到的鬼很多!他跟鬼打过架。宗达法师在中国大陆上,护法神保佑,明显的保佑。他在受苦受难的时候,自己埋怨,「我自己都做好事,都为社会、为众生,为什么我还遭这个难?」就听到有人讲:「我们保护你,受的苦难比你还多!」他一听吓了一跳,没有人!护法神!你弘扬的是正法,护法神日夜在你旁边保护,你自己不知道。他是发牢骚的时候,护法神表现这一招,让他晓得。他心里很安慰,原来真的佛菩萨没有把他忘掉,真的派这么多护法神在他的旁边。
所以,世、出世间法,都不是真实的。但是诸位要晓得,虽不是真实的,这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事情麻烦。因果说的是什么呢?因果也是万法之一,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是讲它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譬如我们修善,来生生善道;造恶,来生到恶道,这个善恶道是转变的。你六道里舍身、受身是转变的,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这个相虽然是幻相,幻相相续,《金刚经》上讲:「如露亦如电」,露是比喻相续,电是闪电,比喻它短暂;生灭同时,说明它不是真的存在,我们所看到一切现象,是一种生灭相续的幻象。
我们晓得业果不空,就是因缘果报不空,所以,古人才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佛为什么要教化众生?就是因为这个事实。如果一切空,空无所有了,那佛就不必教化众生了,没事嘛!没事里头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就是业果不空,看到众生造恶业,都变现恶道,受这些苦报,可怜愍者,这才来救护。
今天佛法衰微到了极处,诸位要是能发一念好心,能够维持佛法、救度佛法,你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你一念错了,破坏佛法,你的罪过也是无量无边,两极端。那一桩事情最重要?培养年轻弘法人才最重要,我已经老了,快要死了,没有关系了。年轻人,佛法后继无人,不得了,这是大事。护持后继的这些年轻法师,你们要没有韩馆长那种毅力,你没有办法护持。换句话说,你真正发心,发的是真诚心,跟佛菩萨有感应,世间这些冤亲债主、妖魔鬼怪,耍什么样的手段,如如不动。手段真的厉害了,有的时候很厉害,集合社会上各种的压力来压你,这个时候怎么样?我们姿势放低,譬如我们讲经暂时不讲了,我们所有活动暂时停止,等过一段时期再说,再等因缘。这是四面八方压力太大,那是没有法子,他造的业很重。
这些事实都要清楚、都要明了,你要真正通达明了,你才晓得在这一个世纪当中,讲到护法,韩馆长第一,没有人能够跟她相比。你不要看这个世间,有财富、有地位的,作大官、大企业家的,那是假的。你看她护的成就,表面看很小!我们这个道场,在人家公寓楼里头,外面连个招牌都没有,第一次来找,都找不到。可是我们里面住众,心正、行正,没有邪曲,我们向全世界弘扬,这个光芒万丈。
大陆也有不少宗教界的人士,以为我们在台湾,一定是大道场,富丽堂皇。结果来这一看,原来是这个样子,他们心里佩服、衷心的佩服,没有话说!我们在台湾,跟任何一个小庙比,都比不上,我们在这里干的是什么事情!所以,他们来看多了,对我们了解就深刻,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没有为自己。但是破坏的力量还是有,想尽方法来障碍。所以,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你障,我就退。你不让我在大陆弘法,我大陆不弘法,绝对不会去讲经,甚至於我不去。我过去三年没去,你障碍,我不去了。新加坡办学,你们这里有障碍,不办!我可以回来,至少我这个图书馆跟基金会,大概是什么力量,对我们都无可奈何,为什么呢?这一边信众对我们了解太深了,你什么样的谣言到这里来,马上就揭穿了,你动不了这个道场。外面道场是新道场,我们跟它的关系不太久,或许会听信谣言。但是李木源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完全弘扬正法的人,挑拨离间到他那个地方,不发生效果。所以,在这个世间,真正是有智慧、有明眼人。
这些护法使者,说老实话,都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我们没求,馆长也是。她临终,我们做衣服的时候,板桥僧服店的老板娘跟我们说:「阿弥陀佛通知她,叫她赶工」,我们才恍然大悟!你想想看,谁家的事情,让阿弥陀佛来替他安排?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我们才明白,她是阿弥陀佛派来的,她不是普通人。在她生病的过程当中,我们照顾她,每天跟她聊天,有说有笑,她的音声、她的动作,那里像是要走的人。你看到她的动作,看到她的声音,至少她还可以活二十年,没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走?原来是阿弥陀佛给她的任务,她的任务到这个时候圆满了,把她接回极乐世界去了,大概另外再派工作给她,我们不晓得了,这都是事实。
她走了以后,她护持三十年,我们的基础稳固了,在自己修学、在弘化上,我们基础稳固。稳固之后,向什么目标去发展?一个是扩大,将净宗弘遍全世界,这是大;一个是久,怎样把这个法传之久远?做这两个工作!但是这两个工作,馆长没有这个愿望,她对这个没有兴趣。你说把它扩大,她最反对,「干什么!我们这样还不够!已经多少人企图找麻烦了,你怕麻烦不够,你还要把麻烦扩大。」所以,她不愿意扩展。
在大陆我们做奖学金,她只做十个学校,其实我又做了五十一个学校,她不知道。她晓得有十个学校,实际上是六十一个学校。她要知道又骂人,「你干什么,你搞什么名堂」。所以,这个大跟久,她没兴趣,阿弥陀佛把她接引走了。新的护法也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派来干什么?支持大、久这两个事业,我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一有障碍,马上就退,马上就缩起来,乖乖的。我一定会满你的愿,满你造作罪业的愿,为什么?不满足他不行,他会发作,一定要满他造罪业的愿,希望他罪业少造一点。为什么?因为他一吓唬,目的就达到了,他的罪业可以减少一点。否则的话,他那个罪业继续不断的造,将来堕阿鼻地狱,不晓得那一劫才翻身。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有智慧、有眼光,能看得深、看得远,知道那是真的、那是假的,那是邪、那是正,那是利、那是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今天早晨,我跟李木源通电话,因为那边,我快要去了,我下星期天就到新加坡去了,他们二号搬进新房。李居士告诉我,四面八方来的压力,嫉妒、毁谤、造谣生事都来了,办不办呢?依旧办。新加坡政府到他那边调查,因为有人告,来调查,调查了四次,结果全部展开来给他一看,新加坡政府一看,「好事!我们政府支持你」,没事了。越查越明,越查越清楚,你才能得到社会广大群众、政府的支持,你不是做坏事,你是在做好事。在中国大陆造谣生事,那更不得了!他一定追究,你造谣生事的动机何在、目的何在?查个彻底。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社会安全,政府对於人民负责任,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口,不能动乱。所以,对於谣言要追根,要彻底的去查,这个是负责任的政府;像新加坡这个作法,负责任的政府。
我们没有一点私心,为佛教、为众生、为社会,没有一丝毫的私心;不为自己,自己名闻利养什么都没有,全部的奉献。你去查,查清楚之后,政府护持,好事情,不是坏事情;造谣生事的人,那个地方就有记录了,你再多犯几次,你的麻烦就来了。
持戒是根本,世、出世间这些法,恶法要断,善法要修,断恶修善都不著相,这是大乘的戒律,这个才是真正的「菩萨道戒」。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第四行最后一句。
【住大乘戒,不离菩萨道戒,不著一切法戒。】
从这个地方看起,平常我们学佛,讲到戒、定、慧。这个「戒」没有讲这么多,意思也没有说到这么样的深广。从妙住菩萨这一段开示当中来看,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没有一法不是戒,将《华严经》里面讲的总原则,完全为我们显示出来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一」,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它不是专一,它是任一。所以说「定」,也是任何一种定,都遍摄一切定。前面讲念佛,任何一个法门,无一不是念佛法门,这样我们才在《华严》教海里面,看到大圆满。希望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这个意思,然后自然就不会毁谤三宝,为什么呢?一即一切,不会再产生门户之见,「我这个法门好,你那个法门不如我」,不会有这个念头。要晓得这种念头起,都是很严重的过失;虽然口里面、行为上,没有做毁谤三宝的事情,可是你的念头,已经是毁谤三宝。
「戒行」是佛法修行的大根大本,而往往也是被现代一些年轻人所疏忽,总觉得它不适时宜,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早年初学佛的时候,我曾经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非常慈悲,爱护后学,他给我约定的,是每一星期跟他见一次面。星期天我们放假的时候去看他,将我一个星期学习的,向他提出一个简单的报告,请他老人家开导,我们三年如一日。如果有一次没去,他就会叫他的侍者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怎么没去?非常关心,搞得我们不去也不行,不去,好像不好意思。
三年当中,一直到他圆寂。圆寂的时候,他是在北投临时建的一个火化场,在那个地方火化。他比较亲近一点的人,像甘珠活佛、他的一些弟子,就在火化场旁边搭一个帐篷,日夜都守在那个地方。我也参加了,我请了三天假,在那个帐篷里面住了三天。三天,我深深的反省,大师这三年教导我的是什么东西。这一反省,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我持戒。「戒律很重要!」这一句话,三年当中恐怕讲了二十几遍,所以印象最为深刻。那时候我年轻,刚刚接触佛法,我总以为佛法的理论、学术,我们应当要深入研究,至於戒律,这是生活规范。既然是生活方式,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跟中国人不同!古人跟今人又不同,我们又何必去学,三千年前印度人这些风俗习惯呢?这怎么讲也讲不通!所以,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也说得出一番道理,满有理的!所以,在三藏经论里面,对於《戒经》就比较上疏忽了,不太重视。
我这个心态,大概被章嘉大师看到了、看出来了,所以每一次见面的时候,有意无意提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到最后我一反省,这一句话的印象最深刻。所以,他老人家圆寂之后,我对戒律就留意了,将这些《戒经》细细的来读,认真的来学习。大师曾经跟我说过,他说:「学佛持戒,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道,都不能够舍离」。他举个比喻,那个时候是很早年,民国四十二年,举个比喻说,我们从台北到高雄,那个时候都坐火车,火车一定要买一张火车票,火车票一定要好好的保存,一直到出站,还得要收回,避免随时查票。他就跟我说:「持戒、戒律就好像火车票一样,你要随时放在身上,决定不能离开。」说明持戒的重要性。
戒律,有一些学佛的同修,在当时谈到佛家的戒律,「这个不行,戒律把人都捆死,动都不能动,一动也犯戒,一开口、一说话都犯戒,那这个日子怎么能过?」其实,他对戒律没有明了。戒律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了解佛为什么制订这一条戒律?他有制戒的因缘。戒律制订之后,要怎样去受持,你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制戒的用意,在修行当中,要懂得它的「开、遮、持犯」。所以,戒法、戒行、持戒之果,你都要能通达。可是这样深入去研究的人就不多了,难怪他看到戒条,生起畏惧之心,而不知道戒条真正保护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所以,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目的,戒是必要的手段。不但我们希望开智慧,要持戒,就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也要持戒。儒家不讲持戒,儒家讲守礼;诸位要知道,礼就是戒。不懂礼,与人相处常常引起对方的厌烦,讨厌、厌恶!不喜欢跟你相处,什么原因?不懂礼。你才晓得,真正在世、出世间来讲,是一门大学问。在经义里面讲「行经」,行为要做的;教是理论,是让你研究的,这个是要做出来的。
前面二条,上一次说过,总纲领—大慈悲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无论做什么事情,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把它做到究竟圆满,不可以半途而废,不可以不尽心、不尽力,那就不是波罗蜜。在此地特别给我们讲的,是菩萨的六波罗蜜;文殊师利菩萨的十波罗蜜,这《华严经》上说的,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也在其中,也包括在里面。
今天我们从第三句看起,第三句、『住大乘戒』,住是心里面安住,换句话说,你心里时时刻刻真有,真有大乘,这就是「住大乘戒」。大乘的特色,是普度众生。诸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模范,我们学佛为佛弟子,就要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我们的举止能不能做大家的样子、我们的言行能不能做大家的样子、我们起心动念能不能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大乘的样子,跟小乘人又不相同,小乘是保守的,偏重在自利,大乘人偏重在利他。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切的言行举止,样样都要想到利益众生,这是大乘人。
大乘人最要紧的是菩提心,因为他底下一句讲的,『不离菩萨道戒』,后面又有一句『不舍菩提心戒』。此地大乘里面,完全偏重在大乘行,因为大乘道、大乘心,后面已经有,所以,这一句特别偏重在大乘行。具体而论,现在一切都讲落实,大乘行落实在什么地方?诸位同修们现在都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大家要深入之后,你才晓得真正不思议。《无量寿经》上字字句句就是大乘,经题上「佛说大乘」,换句话说,《无量寿经》全部经文就是大乘经。
前面上首菩萨表法,表演给我们看,用意在那里?让我们学习、模仿、见贤思齐!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法。憍陈如尊者代表第一法门,你选择这个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第一法门、第一得度的法门!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无上菩提。这的确是任何大乘经也做不到,它凭的是什么?凭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
我们要怎么修法,才能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这是我们现前最大的一个课题。佛在经题上也显示出来,你要修「清净平等觉」。首先,我们的心清不清净?心里面还有是非人我,不清净;还有贪瞋痴慢,不清净;与大众相处,还有张家长、李家短,不清净。不清净,当然就不平等;不平等,当然迷而不觉。往往自以为学佛学得不错、学得很好,那是自己愚痴、愚昧无知,别人也赞叹你,「修得不错!」那个人也是愚痴、没有智慧。真正明白人,看你举止、听你说话,就知道你修持功夫到什么地方,就明了了,这个不难!你们把《无量寿经》展开来,一对照就行了,他的思想、观念,跟经上不一样;他的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也不一样,那就错了,念佛有什么用?嘴里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里还有是非人我,不相应。这个不相应的念佛,古德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不相应!念这一声阿弥陀佛,一声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里面,也称它作《大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这一部经典,一句名号一念,经里面一切教训,你都能够想起来,都能记起来,佛教给我们应当要怎么做法、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修持,都在里面。所以说念佛号、见佛像,无非是提醒你而已。我们念这一句佛号,不但提醒自己、也提醒所有的人;凡是读过《无量寿经》的,听到阿弥陀佛,他都觉悟了、都觉醒了,这叫念佛。念佛,心上真正有佛,诸位如果读诵《无量寿经》、忆持《无量寿经》,你就是「住大乘戒」,心要安住在这个经上,经里面所说的道理、所说的教训,一定要做。
这一部经里面,如果讲戒定慧三学,圆满具足;戒律的总纲领,第二品里面教我们「善护三业」,总纲!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细说,那一段经文很长,经文的内容是五戒十善。所以,诸位在我们这个道场,求授三皈五戒。我对五戒的传授,就是《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始终不离开《无量寿经》,这个五戒,我就是教大家,细心的去读这一段,去学习这一段经文。总纲领一定要掌握到,那真正是像一张火车票一样,像一把钥匙一样,暂时舍离都不可以。一定要懂得「善护三业」。
特别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看这个佛讲得多慈悲!这个过是什么?他真有过失,不是假的;真有过失,我们都不说他;如果他没有过失,你要造谣说他有过失,那你的罪过就无边了。他没有过失,不能造谣生事;他有过失,也不说。显示你自己心的厚道,这是你的德行。轻易说别人的过失,中国古时候谚语常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们过去馆长就不吃这一套,那个人在馆长面前说人家是非,他走了之后,馆长就说:「这就是个是非人,你们大家不要理他。」正确的!
不必说是学问、见识,你在生活里面,接触的人事多了,累积的经验就丰富了。对於一个陌生的人,初次见面的人,一看!听他说话,就晓得这个人是正人,还是一个邪知见的人。不必要别人讲,说人家短处不好!自古以来,佛在经上,儒家圣贤也教给我们「隐恶扬善」,今天社会风气为什么这么不好?大家都没有安全感,原因在那里?见到人家的好处绝不说;见到人家的缺点,扩大、渲染,干这个,使社会风气败坏。你做好事;做好事,有什么用?谁知道你?做恶事,出名!好!英雄好汉!到处人家赞扬,「你了不起!」你说社会风气怎么不坏?世风的败坏,我们的言行有责任,不能说这个社会与我个人不相干,社会是大众的累积,怎么会不相干?我们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对社会负责任。
所以,在此地指出大乘,我没有讲《华严经》,《华严经》太长,内容太丰富了,也可以说太复杂了,我们很难把它头绪抓到;换句话说,不容易记住,太多了。在修行上,当然就不方便。所以,才有《中本华严》,《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如果嫌《无量寿经》还太长了,念《阿弥陀经》,这个短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办法,你嫌全经长了,经文里头重要的句子,你摘录下来念、来学习。所以,我们编订早晚的课诵本,《净宗朝暮课诵本》是我编的;早课我们读诵经文,就选《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晚课选择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持戒!早课,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心愿跟佛相应;晚课,是希望我们的行持,我们的三业,身语意三业,也跟佛相应。这样念佛往生,没有一个不得生,真是万修万人去,真正是护自己、护持佛法。
可是现在,也不是现在,自古以来就是好事多磨,原因在那里?有二个原因,一个是魔王的子孙,目的就是要来灭佛法的。这是魔王波旬,当年佛在世的时候,他对佛就非常嫉妒,曾经跟世尊说:「他要灭佛法」。世尊告诉他说:「如来法是正法,正法是任何力量不能够毁灭的。」波旬就说:「等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你的袈裟,来灭你的佛法。」世尊听了之后,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今天来灭佛法、障碍佛法的,魔子魔孙!
所以,我们眼睛要雪亮,四众同修当中,那是如来弟子、那是波旬弟子,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力量很大。他也学佛、也读经,甚至於也讲经说法,败坏佛门。其实佛与魔,怎么样辨别?《楞严经》上四种「清净明诲章」,我们曾经单独提出来讲过,有录音带流通。《楞严经》上这一段经文,我叫它做照妖镜。这一段经文读了之后,你一看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一对照,他要是跟它不相应,就不是佛弟子。其实《楞严经》专说、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散在诸经里面,太多太多了,不像《楞严经》那么集中。另外一个因素—烦恼太重,贪瞋痴慢。贪财、贪名、贪图权力,这种的心炽盛,争名夺利、不择手段,他也想方法来破坏,破人的好事、破人的善事。这是自古以来,常常有的。
佛门里面也不例外,佛门也是一个社团、也不能避免。自古以来都不例外,世尊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找佛家的麻烦;内里面,佛的弟子当中六群比丘,不听话,常常造作罪业、败坏僧团。佛是以究竟圆满的智慧,为什么也收这些徒弟?要知道佛是给我们作榜样的,佛有能力可以不收这些徒弟。佛不在世了,后来佛的这些往后弟子,收的这些出家的徒弟,真的有善、有恶。所以,佛当年在世,这个僧团就做了一个榜样给我们看。善心的弟子,你看佛怎么教他;恶心的弟子,你看佛怎么教他,把这个都教给我们了。我们在今天就知道怎么样处置。佛告诉我们,对於恶行的比丘,用什么手段?默摈;默摈,就是见他尊敬,决定不说他,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决定不要去听、不要去想、也不要说,更不能够学他,一切随他去。自己造因,将来自己受果报,让你自作自受。
为什么不能教导他?他的业障习气深重,他不能听话、不肯回头,执著自己的名闻利养,破坏别人的善事,障碍僧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头,讲得很详细。那个经,真的!诸位如果要细心读,寒毛直竖!想想自己,那个里头犯的过失太多太多,犯个一条、两条,念佛都不能往生、都会产生障碍;如果,你统统都犯,你还得了吗?这个里面最严重的,就是对於弘法利生这个事情嫉妒、障碍,你有心,那你是属於后一类的,你的业障深重,烦恼习气深,你是争夺名闻利养、破坏别人好事。如果说无意的,无意你是魔王子孙,你来破坏道场,你来破坏佛法。可是无论是有意、是无意,果报都在地狱。你看,障碍两个出家人讲经说法,堕地狱,我们原先在那个经上,算了一算,我们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何苦造这个罪业?造罪业时间只有几分钟,果报在地狱里面,就一千八百万年,不值得!所以,《无量寿经》上讲到「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非常有道理!身造业,机会少;口造业的机会,太多太多。
地狱罪报完了之后,还有余报,饿鬼、畜生,等到你再得人身,不晓得到那一劫去了。经上给我们讲的这个例子,他是从俱留孙佛那个时代造的业,到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才再得人身,这当中经历四尊佛。这个世间,有佛的时间短暂,没有佛的时间长,你才晓得造作恶业的可怕。我们学佛要想成就,你不住大乘,怎么行呢?大乘不要另外去找!《无量寿经》经题上写得清清楚楚,「佛说大乘」,我们这个心,就住在这上就好。
天天要读诵。第一个阶段是熟读,念熟了之后,以后一天不要念很多,一天念一遍就够了。开头,我教你们念三遍、念五遍,有的同修念十遍,很好!我教你念三年,熟!熟你能记得住;熟了以后再念,一天念一遍就够了。念的时候,一面念,一面要反省,那真做功夫。佛门里常讲:「随文作观」,这个心随著经文换境界,把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那你读经就是修行。你一面读,一面把自己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我们思想、观念,跟佛所讲的一样,保持。不一样,赶紧改过来,这就是修行。所以,如果不能「随文作观」,你怎么能得到经的利益?所以,这一条就非常重要了。
底下一句,『不离菩萨道戒』。你看五十三参,每一参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在发问的时候,一定先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首先要报告,我已经发心了。发心之后,不知道怎么样学菩萨道、怎么样修菩萨行?什么叫菩萨道、什么叫菩萨行,这个要搞清楚。如果不在这一段经文里面讲,菩萨道就是存心,但是本经后面有不舍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萨道,就不能当作存心讲了,否则的话,与下面重复、雷同了,那意思就不对了。
所以,此地的菩萨道,我们可以直接就指出本经,菩萨修学的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是菩萨所经历的道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这一条道路怎么走法,这个经上说得详细。每一个阶层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不能舍离。这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也不容易。为什么呢?佛在这个地方讲的经文太多、太长,不便记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从《无量寿经》里面去找菩萨道。《无量寿经》里面,菩萨道的纲领,就是「清净平等觉」,总纲领、总原则!古大德跟我们讲,《无量寿经》不但是大乘经,是大乘的大乘。
你看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注解里最大的长处,引用古来大德,对於这个经的说法,他引用得很多。古大德几乎公认,《无量寿经》是大乘的大乘,一乘法的一乘,真实无上的宝典。这个里面所讲的菩萨道,跟《华严经》不一样。《华严经》上讲的菩萨道,像我们从下面到佛堂来,五楼,你爬楼梯,一阶一阶的上来,爬楼梯上来,那是菩萨道,没错!《无量寿经》上讲的,是你坐电梯上来的,不是爬楼梯,也是菩萨道,快速!没有阶级,真实圆顿的法门。圆是圆满,顿是顿超,没有阶级,顿超的法门。顿超这种意思,连法相宗的祖师窥基大师都承认,窥基大师有《阿弥陀经》的注解,叫《通赞疏》,我们过去曾经印过,有单行本、有合订本。
窥基是中国法相宗的初祖,法相虽然是玄奘大师翻译过来的,从印度带过来,但是并没有成立一个学派;正式成立学派,是在他学生窥基大师手上,才形成一个学派。他对於《弥陀经》赞叹,《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那不是顿超是什么?那一个法门,你们想想,七天能成就?一天到七天成就的,只有这一个法门,不能不承认这个法门是圆顿大法。所以,我们不能离菩萨道。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菩萨是觉悟,「菩提萨埵」。换句话说,念念不离觉、正、净,那就是菩萨道,清净道、平等道、觉道,觉而不迷。这个是第四句的意思。我们再看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第三个注子:
【三住大乘戒,即第十七无比梵行。】
这个『即第十七』是指十回向,二十梵行里面第十七,讲的『无比梵行』。
【余乘无对故。】
声闻乘、缘觉乘、人天乘,不能跟他相比。所以,住大乘的人,决定要劝一切众生,作佛、作菩萨,如果你还劝众生求人天福报,那你就错了,就错得太多了。那不是大乘,这一点我们要明了。第四句:
【四不离菩萨道戒,即十八无动梵行。不动二利故。】
二利是自利利他。自利利他的事情要做,要认真努力的去做,要把它做的圆圆满满,心里决定不能执著,三轮体空,就是菩萨道。如果自利利他著了相,也是菩萨,什么菩萨?小乘里面的菩萨,不是大乘菩萨;小乘里头也有菩萨行,跟大乘的差别,大乘不著相,小乘著相。所以,许许多多小乘菩萨,都没有出三界,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第五句:不著一切法戒,清凉大师在这个注子里说:
【不著一切法戒,即十三无著梵行。由见真如,成圣道故。】
这个是不著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了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不著,给诸位说,就是放得下。我们今天对於一切法,为什么放不下?你心里头常常惦念著、常常记挂著,你放不下。常常把这个事情挂在口头上,你放不下。你为什么放不下?你不知道这一切法是不可得,不晓得这一切法是梦幻泡影。你想做好事,反而把事情做坏了。什么原因?没有智慧,真的是好心,可是把事情做坏了,难!太难太难了!
所以,馆长走了之后,我非常哀痛,你们没有人能知道。一个讲经的法师,最重要的就是讲台上不断的重复、锻炼,谁给你机会上讲台?没有一个人希望你有成就,老和尚虽然多,我们的老一辈,嘴巴里头都挂著,「我们要提拔人才,要培养人才」,到处听说。真正一个想学的人,他就把他踩下去了,就糟蹋你。在这种困难的情形之下,逼著我真的走投无路。那个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如果继续保持出家身分,那就得赶经忏,讲经说法一定要放弃。赶经忏,他们欢喜。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还俗,不能干!
我在这种情形,遇到了馆长夫妻,他们北方人,性格豪爽,打抱不平,仗义来帮助我。我住她家,你要晓得毁谤的人有多少,造谣生事,想尽方法来毁谤,希望把我的护法去掉,让我走投无路。这些毁谤的人,我们也晓得,有的是有心,有的是无意。有的是看到别人毁谤,自己也在造口业,那是无知!愚痴!是非真假不能辨别,但是他们家能够担当,尽天下人毁谤,她也如如不动,她安抚我,「我们会尽心尽力帮助你」。你才晓得,成就是好不容易。破坏你的人,就是把你身边护持的人,全部给你破坏,让你得不到一点援助,你就死路一条。你说这个心多狠、多毒,手段真正是应用到其极处。
到我们有成就了,这些老法师看到也很欢喜,点点头笑笑,虽然是很客气,我们很清楚,心里头不是那一回事情。所以,你要晓得,护持的人难得!馆长护法三十年,她往生现象之殊胜,我前天听了廖居士他父亲往生的录音带,馆长往生比他父亲殊胜太多太多了,这我们亲眼看见的。护法不容易,能有这样坚定的信心,明辨是非、辨别邪正,知道恶人来破坏,心里面坚定不移,她才能成就。稍稍听到闲言闲语,赶快回避,你失败了,你就上了当、中了计。馆长她是过来人,经验丰富。
所以,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因缘生法,做这桩事情,纵然被人陷害、纵然被人毁谤,往后这个成功是殊胜的,利益多少众生,多少人受惠,佛法慧命赖以继续,这个功德无量无边!造谣生事的人,他堕他的阿鼻地狱,各人干各人的,这个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走阿鼻地狱,佛菩萨也无可奈何,拉也拉不住,干这些事情。
我自己本身是过来人,我在新加坡教学,我在此地教诫我们家里人,我都把这些经验,提供给他们大家,让他们晓得。你们发心学讲经,讲得不好,没关系!人家笑话笑话你而已;讲得好,嫉妒就来了,障碍就来了,破坏是你无法想像得到的,用手段、用心。但是你要记住,有三宝加持,只要你自己信心不动摇,一定得三宝加持,善神保佑。这个道场成就,谈何容易!今天《无量寿经》,大家晓得,弘遍全世界,不简单!如果当年馆长心地要软,那个家要不和,我们那有今天,早就没有了。也没有这个道场,也没有这个僧团,我们也不会在讲台上讲经。《无量寿经》会集本,也没有人弘扬。黄念祖老居士在大陆上弘扬这个本子,我们帮了很大的忙。
由此可知,正法不容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魔毕竟是魔,魔虽然厉害,我们如果如如不动,他也无可奈何。所以,要紧的是不著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著,《金刚经》上讲得透彻。世间法不是真的,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细细去思惟,佛讲得没错,句句是实话。三心不可得,万法缘生,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能得、所得都不可得,你执著就错了,佛法也是缘生。佛说得很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它那个「舍」,就是不著。佛法也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这样你才真正舍得干净,你才能得到诸佛护念、善神保佑。
我们常讲护法神的加持,有显加、有冥加,鬼神不是假的,真有!昨天晚上,我难得一次不讲经,简丰文居士请我吃饭,吃完饭之后,讲了一连串鬼故事,他遇到的鬼很多!他跟鬼打过架。宗达法师在中国大陆上,护法神保佑,明显的保佑。他在受苦受难的时候,自己埋怨,「我自己都做好事,都为社会、为众生,为什么我还遭这个难?」就听到有人讲:「我们保护你,受的苦难比你还多!」他一听吓了一跳,没有人!护法神!你弘扬的是正法,护法神日夜在你旁边保护,你自己不知道。他是发牢骚的时候,护法神表现这一招,让他晓得。他心里很安慰,原来真的佛菩萨没有把他忘掉,真的派这么多护法神在他的旁边。
所以,世、出世间法,都不是真实的。但是诸位要晓得,虽不是真实的,这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事情麻烦。因果说的是什么呢?因果也是万法之一,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是讲它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譬如我们修善,来生生善道;造恶,来生到恶道,这个善恶道是转变的。你六道里舍身、受身是转变的,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这个相虽然是幻相,幻相相续,《金刚经》上讲:「如露亦如电」,露是比喻相续,电是闪电,比喻它短暂;生灭同时,说明它不是真的存在,我们所看到一切现象,是一种生灭相续的幻象。
我们晓得业果不空,就是因缘果报不空,所以,古人才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佛为什么要教化众生?就是因为这个事实。如果一切空,空无所有了,那佛就不必教化众生了,没事嘛!没事里头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就是业果不空,看到众生造恶业,都变现恶道,受这些苦报,可怜愍者,这才来救护。
今天佛法衰微到了极处,诸位要是能发一念好心,能够维持佛法、救度佛法,你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你一念错了,破坏佛法,你的罪过也是无量无边,两极端。那一桩事情最重要?培养年轻弘法人才最重要,我已经老了,快要死了,没有关系了。年轻人,佛法后继无人,不得了,这是大事。护持后继的这些年轻法师,你们要没有韩馆长那种毅力,你没有办法护持。换句话说,你真正发心,发的是真诚心,跟佛菩萨有感应,世间这些冤亲债主、妖魔鬼怪,耍什么样的手段,如如不动。手段真的厉害了,有的时候很厉害,集合社会上各种的压力来压你,这个时候怎么样?我们姿势放低,譬如我们讲经暂时不讲了,我们所有活动暂时停止,等过一段时期再说,再等因缘。这是四面八方压力太大,那是没有法子,他造的业很重。
这些事实都要清楚、都要明了,你要真正通达明了,你才晓得在这一个世纪当中,讲到护法,韩馆长第一,没有人能够跟她相比。你不要看这个世间,有财富、有地位的,作大官、大企业家的,那是假的。你看她护的成就,表面看很小!我们这个道场,在人家公寓楼里头,外面连个招牌都没有,第一次来找,都找不到。可是我们里面住众,心正、行正,没有邪曲,我们向全世界弘扬,这个光芒万丈。
大陆也有不少宗教界的人士,以为我们在台湾,一定是大道场,富丽堂皇。结果来这一看,原来是这个样子,他们心里佩服、衷心的佩服,没有话说!我们在台湾,跟任何一个小庙比,都比不上,我们在这里干的是什么事情!所以,他们来看多了,对我们了解就深刻,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没有为自己。但是破坏的力量还是有,想尽方法来障碍。所以,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你障,我就退。你不让我在大陆弘法,我大陆不弘法,绝对不会去讲经,甚至於我不去。我过去三年没去,你障碍,我不去了。新加坡办学,你们这里有障碍,不办!我可以回来,至少我这个图书馆跟基金会,大概是什么力量,对我们都无可奈何,为什么呢?这一边信众对我们了解太深了,你什么样的谣言到这里来,马上就揭穿了,你动不了这个道场。外面道场是新道场,我们跟它的关系不太久,或许会听信谣言。但是李木源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完全弘扬正法的人,挑拨离间到他那个地方,不发生效果。所以,在这个世间,真正是有智慧、有明眼人。
这些护法使者,说老实话,都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我们没求,馆长也是。她临终,我们做衣服的时候,板桥僧服店的老板娘跟我们说:「阿弥陀佛通知她,叫她赶工」,我们才恍然大悟!你想想看,谁家的事情,让阿弥陀佛来替他安排?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我们才明白,她是阿弥陀佛派来的,她不是普通人。在她生病的过程当中,我们照顾她,每天跟她聊天,有说有笑,她的音声、她的动作,那里像是要走的人。你看到她的动作,看到她的声音,至少她还可以活二十年,没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走?原来是阿弥陀佛给她的任务,她的任务到这个时候圆满了,把她接回极乐世界去了,大概另外再派工作给她,我们不晓得了,这都是事实。
她走了以后,她护持三十年,我们的基础稳固了,在自己修学、在弘化上,我们基础稳固。稳固之后,向什么目标去发展?一个是扩大,将净宗弘遍全世界,这是大;一个是久,怎样把这个法传之久远?做这两个工作!但是这两个工作,馆长没有这个愿望,她对这个没有兴趣。你说把它扩大,她最反对,「干什么!我们这样还不够!已经多少人企图找麻烦了,你怕麻烦不够,你还要把麻烦扩大。」所以,她不愿意扩展。
在大陆我们做奖学金,她只做十个学校,其实我又做了五十一个学校,她不知道。她晓得有十个学校,实际上是六十一个学校。她要知道又骂人,「你干什么,你搞什么名堂」。所以,这个大跟久,她没兴趣,阿弥陀佛把她接引走了。新的护法也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派来干什么?支持大、久这两个事业,我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一有障碍,马上就退,马上就缩起来,乖乖的。我一定会满你的愿,满你造作罪业的愿,为什么?不满足他不行,他会发作,一定要满他造罪业的愿,希望他罪业少造一点。为什么?因为他一吓唬,目的就达到了,他的罪业可以减少一点。否则的话,他那个罪业继续不断的造,将来堕阿鼻地狱,不晓得那一劫才翻身。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有智慧、有眼光,能看得深、看得远,知道那是真的、那是假的,那是邪、那是正,那是利、那是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今天早晨,我跟李木源通电话,因为那边,我快要去了,我下星期天就到新加坡去了,他们二号搬进新房。李居士告诉我,四面八方来的压力,嫉妒、毁谤、造谣生事都来了,办不办呢?依旧办。新加坡政府到他那边调查,因为有人告,来调查,调查了四次,结果全部展开来给他一看,新加坡政府一看,「好事!我们政府支持你」,没事了。越查越明,越查越清楚,你才能得到社会广大群众、政府的支持,你不是做坏事,你是在做好事。在中国大陆造谣生事,那更不得了!他一定追究,你造谣生事的动机何在、目的何在?查个彻底。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社会安全,政府对於人民负责任,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口,不能动乱。所以,对於谣言要追根,要彻底的去查,这个是负责任的政府;像新加坡这个作法,负责任的政府。
我们没有一点私心,为佛教、为众生、为社会,没有一丝毫的私心;不为自己,自己名闻利养什么都没有,全部的奉献。你去查,查清楚之后,政府护持,好事情,不是坏事情;造谣生事的人,那个地方就有记录了,你再多犯几次,你的麻烦就来了。
持戒是根本,世、出世间这些法,恶法要断,善法要修,断恶修善都不著相,这是大乘的戒律,这个才是真正的「菩萨道戒」。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