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 (第七集)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七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07

  请掀开经本第十九面最后一行。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无碍解脱门。】

  从这个地方看起。经文到这个地方是第四大段:

  【谦己推胜。】

  五十三参经文格局,也就是段落层次大略相同。这一段是接著前面,为善财童子传授法门之后,自己谦虚,他因为有这一段这是谦己,然后再介绍善财童子,去参访另外一个善知识。『推』是推崇,『胜』是殊胜,自己谦虚而能够尊重别人、推崇别人,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凡夫无量劫以来,习气毛病最深的贪、瞋、痴、慢、恶见,佛给我们讲,这六种叫根本烦恼,与生俱来。傲慢里面就有嫉妒,这是很大的障碍,障碍我们求学,障碍开悟,那证果就不必说了,所以这是严重的障碍。菩萨在此地现身说法,表演给我们看,你看看他们是多么谦虚,这些人都是断见思、断尘沙、破无明的法身大士,尚且对人,对於初学,善财代表初学,这样的谦虚,这样的恭敬,这就是教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叫著善财给他说,『善男子』是叫著他,善男子的标准、意义,前面曾经说过了。『我唯知此』,这一句就是很谦虚的话,无量法门当中,我只知道这个法门,只知道这一个法门,这个法门的名称,就是下面所说的。这个名称很长,实在说,将这个法门的内容,全部都包括尽了。我们一看到这个名词,就知道这个法门它的殊胜,也正如同这个经论的题目一样,明了经题其中的大意,就可以思过半意。他所修学的法门,诸位必须要记住,他的名号叫妙住。如果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世间做到「妙住」,这个法门你就要留意了。是不是我在此地劝大家修这个法门呢?可以说是的。但是我们所主修的,是念佛求生净土法门,这个法门在日用平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可以用它来作助修,正助双修,我们的成就就快速了。

  名题里面第一句是『普遍速疾』,菩萨是真正能够做得到,前面详细说过,「一念遍往,同时分身」,他有这个能力,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怎么个学法呢?智慧、能力不如菩萨,我们的心不能输给他,虽然说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你有心,你不是没有心,没有这个心就错了。这个心是什么心呢?四弘誓愿第一愿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是有智慧、有能力办得到,我们今天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办不到。办不到不能没有这个愿,愿是决定要有,跟这些法身大士没有两样。愿力不可思议,这个愿力它能够牵引你,能够推动你,你认真努力去修学,自己修学。自己修成之后,这个动力又推动你去度化众生,所以愿力不可思议,第一条、第一句就是愿力。

  第二句『勇猛不空』,前面说过他上供十方诸佛,下化一切众生,他没有空。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

  【现形益物,为不空等。】

  这个等就是等底下的三句。现形,随类现身、随缘说法,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就是不空。

  『供养诸佛』,这是上求佛道。『成熟众生』,这是下化众生,菩萨的事业他真做到了,这是出家人的本分。妙住比丘是代表出家人,三宝里面代表僧宝。出家人如何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这一句都讲尽了。你有没有发大心?「普遍速疾」就是讲的大心。你有没有「勇猛不空」?对自己来讲勇猛精进。法门虽然很多,你一定要依照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么许许多多条件之下,选择一个有利的法门,容易修学的法门。选定之后,就要认真努力勇猛精进,那你就没空过了,这就不空了。

  我们这个道场的同修选择的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依据的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经,还有一个《往生论》,三经一论。《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是后来祖师大德们加进去的,加得很好,我们修学选择这个法门,五经一论。能够五经统学很好,这个里面理论、方法、境界,都能够得到一个圆满。如果没有能力、没有时间、环境不许可,在五经一论里面,选择一门、一部,锲而不舍,一生都不改变,你也决定成功。那么要问,这样子我品位是不是要差一点?不见得!品位高下与你选择一部经、多部经不相干,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那么修学要从那里学起?最近有一些同修来问我,我们修行到底从那里修起?佛在《观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从净业三福学起,你要认真去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没有?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做到了没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做到了没有?这是我们学佛的根基。这十一句,每一句都包括圆圆满满的佛法,正是《华严》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字字句句都把虚空法界,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都包括尽了。你才晓得这些句子里头,它的义理是无尽的深广,你能够解几分,你就做几分;如果你做不到,可以说你是完全不理解,理解没有不肯做的。佛法跟其他的法不一样,佛法确确实实知难行易。所以世尊当年在世,表演给我们看,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来讲经说法呢?解难,太难太难了,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谈何容易!

  这十一句我们常念,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说实在的话,一句都没有做到。我们这个佛号,天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心还是乱糟糟的,还是妄念纷飞,分别、执著依旧是非常坚固,无论用什么功夫都不得力,这是一个真正想发心修行的人,很大的困惑。这三福,三福从那里学起呢?如果诸位要问从那里学起,这个答案是不确定的,为什么不确定?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佛为一切众生说法,无有定法可说,对什么样根性的人,给他是某一种说法,法才能当机。对机了,闻法的人才得受用,每个人根机都不一样。

  那么我们今天就多数人、多数的毛病来观察,佛在《无量寿经》里面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我们就从这两句下手,然后才能真正得到意业的清净、不染。为什么身、语、意,应当是按照这个顺序来排列,佛又为什么把口业摆在第一,把身业摆在第二?由此可知,一切众生言语里头,造作罪业是最容易的。古今中外,言语上坏事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儒家教学,孔老夫子四科,德行在第一,第二就是言语,你看看,他对於这个言语多么重视!言语说话要有分寸。一定要晓得该说不该说,或是长说,或是短说,这个里面学问可大。善护三业就是孝养父母,父母希望儿女作圣、作贤,成就道德学问,成就技能,这是父母的荣耀。如果子女没有学问、没有品德,处处在社会上招惹是非,你想想看,那个父母的心多难过,师长的心多难过。诸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我们学佛就要照这个样子学。佛能够善护三业,菩萨能够善护三业,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讲到行持,做不到要把它改过来,勇猛改过,勇猛精进,这就不空。

  改过自新这是修自己,其实同时也就度化众生了。怎么说同时度化众生呢?我自己一身的毛病认真改过,别人看到我的时候,他就得到启示。他看到的时候,他就会想,他有过失他改了,我的过失还没改!所以你做出样子给别人看,让别人看到你能生惭愧心,能自己回去反省,也来改过自新,你不岂是度化众生了吗?所以你要明了自度原来就是度他,度他也就是自度。我们把经教讲给别人听,劝勉大众,诸位想想,劝大众一遍,岂不就劝自己一遍吗?天天劝大众,这个熏习的力量很强,自己不想改过,慢慢自然就改了,天天在说,天天在熏习,习惯成自然,自然就改了。

  由此可知,自行跟化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如果只是劝勉别人,自己不知道改过自新,还要犯很多毛病;换句话说,你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别人。为什么度不了别人呢?别人看你常常以佛法劝他,再看看你,你自己完全没有照做,人家对你信心就没有了,你怎么能影响别人?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做给别人看,「说」是讲解给别人听;所说跟自己所行的一定要相应,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句话是倓虚法师跟我们讲的,这是早年哈尔滨极乐寺开戒的时候,修无法师说的。修无法师往生的时候,这些同修帮他助念,请他开示,他说他是一个粗人出身,作砖瓦匠的,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也不懂经教,什么都不会,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有一点心得,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所以说出这么一句话:「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所以自己佛经读了,要思惟里面的意思,明白之后一定要去照做,这就是勇猛不空。我们真正能够读诵、信解、受持,就是供养诸佛,不必要用其他的供养,佛看到了,心里头就欢喜了,你是真正的佛弟子。这些道场里面,香花、水果这些供养具,不是佛菩萨要的,这些供养具谁受用呢?大家受用。这里面表法的意思,让大家看到供养具,晓得它代表什么意思,提醒自己如理如法的去修行,目的在此地,所以真正供养诸佛,就是依教奉行。

  「成熟众生」,这是大慈悲心的流露,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没有闻到佛法的,我们真有这个心,真有这个作为,帮助他接触佛法,也就是说,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的群众。怎么介绍法呢?现在在台湾非常方便。这些年来,经济成长很高,人民都富裕了,善心的人不少。你看我们印的这些经书、录音带,都是赠送结缘的,你随身可以带一、两个,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认识的人,你就可以送他一片,送他一个小册子,把佛法介绍给他。更简单的,我们印的有很多佛像、菩萨像,这些小卡片,卡片后面都是经典里面的好句子,身上随时可以带几张,你要做成熟众生的工作。没有接触佛法的人,把佛法介绍给他;已经接触佛法的人,介绍他听经,介绍他参加大众共修,还可以介绍他,现在电视里面,广播的这些时间、频道,可以介绍给他,你要真有这个心才行,这就是属於「普遍速疾」。

  已经入门,已经学佛的人,你一定要劝他专修净土,为什么呢?唯有专修净土,这一生才圆满成就,其他的法门很难很难!你不相信,你去断烦恼,你断断看,你什么时候能把你那些妄想、执著,能够控制得住,能够伏得住,这都是事实,试验、试验才晓得不行!不行,赶紧回头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稳当、成就。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这个法门,都宣扬这个法门,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

  现在修学实在讲,这一些全都是大乘法门,原本大乘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你不是先学小乘,你怎么能学大乘?今天我们台湾同胞全是修学大乘法门,小乘的根机没有,所以很难成就,只有过去生中善根、福德特别深厚的人,他有基础、有底子,这个基础是前生带来的。如果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这一生就难了,非常困难!过去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无论在家、出家,修行成就的人非常之多,原因:他们修学过这个基础。小乘虽然在中国唐朝中叶以后就衰了,但是中国有儒家、道家,读书人都念过儒家的书,都涉猎过道家的书,以儒家、道家的基础,足以代替了小乘。这样契入大乘也行,没有问题,所以代代都有许许多多成就的诸上善人。

  民国以来,大家把这个固有传统的文化疏忽了,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这是很可悲的,一昧学习外国人,养成一种崇洋不正常的心理,这是我们国家民族遭受灾难根本的原因。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有鉴於此,大家小乘经也不要读了,儒家、道家传统东西也不学了,那怎么办呢?念佛都不能往生。为什么?念佛法门是大乘法门,刚才说了,净业三福是基础,我们净业三福做不到,好比你盖大楼没有地基,你怎么会成就?祖师有智慧、有善巧方便,所以他老人家在世,一生提倡《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特别著重在《文昌帝君阴骘文》,拿这个来代替小乘,代替儒家道家,这是了不起的智慧,了不起的善巧方便。我们如果能从这三本书上奠定根基,修学大乘也能成就。所以印祖一生真正是不遗余力,极力的宣扬这三本书,我们要知道他的深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救度末法苦难的众生。如果我们从这上下手,念佛得一心、功夫成片不难成就;如果不在这上下手,认真去做,每一天佛号念的再多,要把心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制伏住,不是容易事情。祖师的教导,我们决定不能疏忽,印光大师这个作法,真的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成熟众生」。

  『无碍解脱门』,解脱门是成就,有了解脱这两个字就是证果。这个解是念去声,不能念作解,念作解,去声,动词,就是解开了。把什么东西解开?妄想、分别、执著给解开、解除了。脱呢?脱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脱了!如果往生,那更殊胜了,连十法界都脱离。所以解脱是成就,是你修行真的有成就。上面加上「无碍」,这不是普通的解脱,为什么呢?小乘阿罗汉他也有解脱门,他那个是把见思烦恼解除了,脱了六道。尘沙烦恼他还有,他还没能解除,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这个地方看到无碍,那就是尘沙烦恼也解除了,无明烦恼也解除了几分,这才到无碍。

  所以看到「无碍」这两个字,就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他们脱离了十法界。门是法门,就是讲这种修行的方法,这是出家人的榜样。「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供养诸佛是上求,成熟众生是下化;受持、读诵就是供养诸佛,为人演说就是成熟众生。佛在一切经论里头常常说的,跟这个地方说的句子不一样,一个意思!

  那么『谦己推胜』里面有两段,这一句是一段,第一段:

  【先谦己知一。】

  谦虚,说出自己在无量法门,自己只知道一个。后面是推胜,总共有二十句,这个句子都不长。

  【如诸菩萨摩诃萨】

  这一句就是普遍的推崇赞叹别人。『诸菩萨摩诃萨』,可以说他谦虚到极处了。摩诃萨是大菩萨,我不如他们!这个还说得过去。菩萨是小菩萨,小菩萨他也有长处,我也比不上。这样的推崇真正是出自於内心。僧团里面,妙住是代表僧宝,三宝—僧宝。僧团里面最重要的,是以戒为师。释迦牟尼佛不在了,以谁为老师呢?以戒,所以这个地方说了二十种戒。换句话说,前面所说的成就—「勇猛不空」、「供佛度生」,这个能力从那里来的?都是从持戒来的。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了,这个戒律是广义的戒律,不是狭义的。广义的戒律,简单讲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诲,佛的所有教诲叫教戒,都要遵守。

  我们先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经文。

  【后如诸菩萨下,推胜知多。】

  推崇别的人他们知道的多,我只知道一门,无量法门只知道一门。

  【而皆明戒者】

  这下面说了二十种戒。

  【彰知所得无碍解脱,由持如来别解脱戒为依地故。】

  『彰』是明显显示出来,他所得的无碍解脱门,是由持戒而来的。

  【由持如来别解脱戒为依地故。】

  下面说:

  【前吉祥云法门是定。】

  吉祥云代表佛宝。

  【海云是慧。】

  海云代表法宝。

  【此中明戒。】

  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三位善知识,他所代表的是佛法僧三宝,顺序也是这样排法。

  【具足三学。如天三光,如鼎三足,阙一不可。】

  我们修行要想成就,不能离开三宝,离开三宝就不能成就了,离开三宝修行就修错了,就入了歧途了。那修的是什么呢?修的是妖魔鬼怪了。诸位细读《楞严》就晓得了,多少人学佛,学成了妖魔鬼怪,现在可能得一点福报,好像也满荣耀的,将来的果报是苦不堪言。《楞严经》上,世尊为我们细说这桩事情。

  戒定慧三学,这是世尊教化众生的总纲领、共同纲领,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够违背。依戒得定,依定开慧。《无量寿经》在经题上,就把修学的纲领告诉我们,我们在行持当中,实实在在说,现在许许多多同修,把修行两个字都不认识,那还修个什么?我们也讲得太多了,可是老记不住。行是什么?行是行为,行为里面有身语意三大类:身是造作,语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这个叫行为。行为再多,不出这个三大类,这三大类的行为有了过失、有错了,你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

  那修正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就是戒定慧。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与戒定慧相应,正行!与戒定慧相违背,那就是错误的行为。戒定慧三个字的意思,如果我们搞不清楚,《无量寿经》上经题,比这个好懂—清净、平等、觉,好懂!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就是慧。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能不能与清净心相应?能不能与平等心相应?清净就是不染。什么是染呢?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是染;贪瞋痴慢疑恶见这是染。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就是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有没有被污染?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在这个地方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平等决定没有高下、好丑之分,这个人喜欢,那个人讨厌,你的心不平等。环境上,确确实实,这个人相貌有端严的、有丑陋的,怎么能不分呢?学佛的人知道,那是一切众生业因果报的不相同,他是平等的。相貌丑陋的,要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不久他就变端正了;容貌端正的,如果他里面有贪瞋痴,不断的再增长,渐渐相貌会变不好了。你们仔细观察,常常接触的人相貌会变,相随心转。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的心就平等了,你的心就能达到清净了。何况真正修道人是修自己,修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个道理与先前讲的净业三福完全相应。所以你要真正的理解,要时时刻刻检点反省,要有智慧观察这个世间,不能感情意气用事。不但佛道你不能成就,你在世间做人都失败,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得了佛呢?

  大师在此地说得好,这个三学『如天三光』,「天三光」大家晓得—太阳、月亮、星星。『如鼎三足,阙一不可。』

  【入菩萨道,先此三故。非戒不能修心行故。】

  戒是修心的前方便,戒是净戒,特别著重在净戒。所以佛教给我们,修行下手从那里?五戒十善,从这个地方做起,不要管别人,好好的把自己管住。戒跟善有别,戒是什么?发了誓愿的,一定要遵守的,违背就违背了自己发的誓愿。善,你没有发过誓。你受五戒,你在佛菩萨面前发过这个誓,你违背的时候,当然你有罪,你也对不起佛菩萨,你欺骗佛菩萨,所以那个罪就很重。善,并没有在佛前发过誓愿,听到佛说这个好,我们认真努力奉行。所以善感得是人天福报,戒能帮助你得定;所以戒是功德,善是福德。可是我们今天,许许多多受了戒的,并不知道戒的真实义,於是持戒也不能够得定,把这个持戒也变成了修福了,真正肯做也算不错了。

  善护三业里面,头一个是口业。在十善业道里面,口业说得详细。不妄语,我们有没有做到?实实在在讲,真正修行要从不妄语开始。过去儒家读书人的修养,也最重视这一条。宋朝的司马光,历史上受到人的尊敬,他最大的德行,就是一生从来没有欺骗过人,不妄语他真做到了。不自欺、不欺人,这是修行的基础,自己骗自己,又骗别人,你怎么能成就?换句话,你干什么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儒家的修养都要从不自欺下手,何况我们学佛?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在甲面前说乙的过失,在乙的面前说甲的过失,专门干这个事情,让人家不和,间离别人,干这个。这种罪业,果报很可怕。《感应篇》里面、《阴骘文》里面,说造这种罪业的人,他的骨肉不能够团聚,因为你常常间离别人,你一定得这个果报,你的家人不能团圆,不能常常聚在一起。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报。不恶口,恶口是说粗鲁的脏话,让别人听了不入耳。第四个是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像现在我们常常接触到,流行歌曲是绮语,电视里面广播的这些戏剧、歌舞,你仔细听听它的内容—绮语,绮是什么?那个言语很好听,教你什么?教你做坏事。你跟他们接触,一定是增长贪瞋痴慢,增长是非人我,他教你干这些,不教你干好事。

  语业有这四大类的过失,所以佛在《无量寿经》,把这个放在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教戒学人说得更彻底—「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是最彻底的。真正修道人自己改过自新都来不及了,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了,那里还有心思看别人过失?诸位要晓得,看别人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你自己没有过失,你怎么会看到别人过失,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这一段讲到戒律,真正要想学戒,学《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奠立坚定的信心,深信因果。修行的方法在《感应篇》、在《阴骘文》,了凡先生的功过格,就是依《感应篇》编的。《感应篇》的实践,我们今天讲《感应篇》的落实,就是功过格。所以这个地方的结语很好—「非戒不能修心行故」,这句话重要!下面说:

  【有二十戒】

  这一段经文有二十戒。

  【即第十回向二十梵行。】

  在大经,我们这是末后的一品,在前面十回向品里面,所讲的二十种梵行,跟此地讲的二十种戒是一样的。

  【但彼约於自能清净,方能净他。故先护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

  这个戒里面,有止持、有作持,有自行、有化他。前面十回向品里面,所讲的二十种梵行,梵行品里所讲的,著重在自度。所以他一开端就护持重戒,说怎样不破戒,怎样不缺戒,说这些。

  【此彰菩萨本为利他。】

  这一边排列的顺序不一样,这个第一句是大慈悲戒。为什么呢?普贤菩萨行愿品著重在利他,著重在成熟众生;成熟众生,大慈悲心是第一!所以,

  【故先大悲,后显无诟。名或小异。今当略会。】

  这个名词,跟十回向品里面,讲的二十种梵行,大同小异。下面清凉大师都把它,一条一条对照说出来,这个很有趣味。那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经文,我们先看经文:

  【如诸菩萨摩诃萨具足受持大慈悲戒,波罗蜜戒,住大乘戒。】

  『具足受持』这一句,贯彻到末后一句,譬如像是具足受持『大慈悲戒』,具足受持『波罗蜜戒』,具足受持『住大乘戒』,所以这一句,它后面省略了,这一句是一直贯到底下的。大慈悲心落实在生活里面,就叫『大慈悲戒』。我们晓得大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德用。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说,菩提心有三个,这不是说三个心,一个心。直心是菩提心的本体,有体有用;直心,直是没有委屈婉转,这叫直心。这两个字实在讲,我们也很难体会,如果跟《观无量寿经》,世尊讲的三菩提心,合起来看就容易懂了。世尊在《观经》上讲的菩提心三心,他不是讲直心,他讲至诚心。诚是真诚,至是达到极处,真诚到了极处,这个心就是菩提心的本体,真诚到极处,也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真心、本性,这是本有的。

  这一个心起作用,作用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也就是说,你自受用是用这个心对自己;他受用,我们用这个真诚的心对别人,对人、对事、对物,都叫做他受用。自受用—深心,佛也是讲深心,《起信论》里面也是讲的深心,这一条完全相同。古大德给我们解释,深心是什么意思—好善好德,这简单的解释。好善好德是人之天性,是人的本性,人能好善好德,他还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吗?损人利己,他不干;损人不利己的,他当然更不干,这是用这个心对自己。对别人呢?《观经》上讲的是回向发愿心,《起信论》上讲的大悲心,回向发愿就是大慈悲,你看把我们自己一生所修集的功德,乃至生生世世,尽未来际,所修集的功德,不自私、不自利,自己不要享受,奉献给一切众生,就是回向众生。

  我们今天有没有做?我们有能力,有没有将自己的能力无条件的奉献给社会大众?不计较报酬,不计较名利,认真努力的去做。我有财富,能不能将这个财富拿出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今天说慈善事业,其实慈善范围包得非常非常的广泛,而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任何报酬,这才叫回向发愿心,这才叫大慈悲心。我们真正能照这样做,那就叫你持大慈悲戒,这一条你真做到了,这是菩萨戒里头的第一条。换句话说,菩萨戒里面的根本戒,没有大慈悲心,那你就不是菩萨了,你叫什么菩萨?所以阿罗汉、辟支佛不叫菩萨,为什么呢?他不能把大慈悲摆在第一,他那个慈悲摆在后面,不是摆在第一,把大慈悲摆在第一,这就是菩萨。

  诸位再翻开这个注解里面,我们看看清凉大师於梵行品经文汇通起来,看这个意思。

  【一大悲戒,即彼二十无恚梵行。】

  你看看在十回向里面,这一条不是列在第一,是列在最后,二十条列在最后一条,显示前面著重自利,著重自行,这个地方著重在化他,著重在行菩萨道,要把它放在第一。

  【恚是悲障】

  恚是瞋恚,人有瞋恚、人有嫉妒、人有骄慢,大慈悲心就生不起来。所以说无恚,那么这些烦恼统统都没有了,障没有了。所以,

  【有悲故无。】

  慈悲心生起来了,瞋恚、嫉妒、骄慢没有了。往后这个注解,都是跟十回向品里面,这二十种梵行合起来看,我们看这一条就行了。后面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不必一条一条来对照。这是先说明大慈悲戒的重要,大慈悲心的重要。那么也有同修来跟我说,说得都很坦诚,「法师,我这个慈悲心就是发不起来」,他也很苦恼,很想发慈悲心,发不出来。为什么发不出来呢?你要看看梵行品里面,你就晓得了。你就晓得,你的菩提心有障碍,大慈悲心有障碍,这个障碍—瞋恚,你一定是瞋恚重。稍稍不如意,心里就不高兴,所以障碍你的大慈悲心。怎么样去对治呢?对治的方法,六波罗蜜里头有,你要修忍辱波罗蜜。在一切境界里,尤其是逆境,你要能够忍受的了,不要让烦恼发作,烦恼才动,念头才起,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你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你这个功夫得力,你的障碍力量就弱了,慈悲心就容易发起来了,所以忍辱度瞋恚。

  实在说,六波罗蜜都是破除我们三菩提心障碍的,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所以它底下一句「波罗蜜戒」,这说得很有意思!波罗蜜是梵语,古时候译经大师将这句从字面上,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彼岸到,要顺著中国的文法,中国人叫到彼岸,印度人叫彼岸到,他跟我们讲话这个语气不一样,到彼岸。所以波罗蜜在印度是一个很普通的话,凡是事情做得很好的,都叫波罗蜜,所以这个意思很广。譬如说你会烧菜,你烧菜功夫很好,别人都比不上,波罗蜜有中国人所讲的到家了,有这个味道,你这个功夫到家了,在印度古印度人讲就叫波罗蜜。无论做什么事情,你做得很特出、很杰出,都称作波罗蜜。

  那么佛也就用这个名称,给菩萨定了六个修行纲领,这六个修行纲领,佛都希望菩萨们都要把它做到到家,所以它叫做六波罗蜜,到家就起作用了。布施波罗蜜,布施对什么呢?悭贪—这大烦恼。悭是吝啬,自己有的,不肯布施给别人,不肯帮助人。有财富,财富自己要享受不帮助人;能力,能力也要自己受用,不肯帮助人;智慧,也不肯帮助人。现在不是全世界都讲智慧财产权,那就是不肯帮助人!写出来很好的书,确确实实对人有很多好处、有很多贡献的,后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肯帮助人。你要买他的书,花钱向他买,这个就是不肯布施,悭贪!悭是吝啬,贪是贪而无厌,这是大烦恼,所以摆在第一条。用什么呢?用布施。布施做到究竟圆满了,那个标准在那里呢?悭吝心没有了,贪欲的念头没有了,这个布施功夫做到家了,称作布施波罗蜜。

  我们现在有很多同修受了菩萨戒,也修六度;实在讲,他是修六,后头没有度,度是波罗蜜,他没有。他修布施,没有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没有。他为什么布施呢?贪心布施。听说布施会得到很好的果报,在佛门里布施一块钱,将来会得一万块,一本万利,这个生意好做!他为什么修这个?是为了贪财修财布施,为了贪图聪明修法布施,为了贪图健康长寿修无畏布施。换句话说,他都是从贪心出发的,他不是断贪心。你看跟佛教戒完全相反,所以只是修布施没有波罗蜜。我们要懂得佛的意思,佛是用这六种,是个手段,是个方法,一定要达到它的目标。布施是破悭贪的;持戒是破恶业的,从你内心,你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喜欢造恶,持戒是破恶见的,破恶业。持戒能够把恶业破除了,不再造恶了,持戒波罗蜜,持戒的功夫圆满。忍辱是度瞋恚的,精进是度懈怠的,禅定是度散乱的,般若是度愚痴的。下面讲的六大弊病,佛用这六种方法来对治,称之为六波罗蜜。

  那么在《华严》,《华严》用十代表圆满,讲十波罗蜜。十波罗蜜从那里来的呢?后面这四种是从般若里头展开出来的。由此可知,十波罗蜜跟六波罗蜜内容完全相同,并不是说十波罗蜜多,多四条;六波蜜少,少四条,没有这个意思。般若波罗蜜再展开,有愿、力、智、方便。愿、力、智、方便,我们一般讲权智,般若波罗蜜叫实智,实智叫根本智;后面这四条叫后得智。如果我们讲六度,就统统在一起,就不分了,都合在一起;讲十波罗蜜,特别讲得详细,把它分开来说。

  行菩萨道的人要用这六大纲领,每一天检点自己有没有这些过失,我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有没有效果?这个才叫具足受持波罗蜜戒,你把六度、十度真的去做!这六条是菩萨行,从初发心的菩萨,一直到等觉菩萨,他们生活行为决定遵守这六条,决定不会违犯。菩萨的位次越高,这六条的意思越深越广。所以从浅显下手,逐渐逐渐的把这个层次扩大,深广处去修学。成了佛之后,给诸位说,还离不开这六度;证到佛果了,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像普贤十大愿王,普贤十大愿王还是六波罗蜜,诸位仔细观察—没有两样,就是六波罗蜜。但是他跟菩萨不一样,就是他是用清净平等心修,那就变成如来果地上的六波罗蜜,那就是十大愿王。所以经上讲得很好,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换句话说,菩萨要不能用清净平等觉心来修六波罗蜜,就不能成佛,就是这个意思。普贤行就是清净平等觉心修六波罗蜜,那就是如来果地上的行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