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 (第六集)
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六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06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第一行,最后一句看起。

  【二者别相徵释最后一句,所以得身遍十方者,无体性通,无作无行力所成故。故此一段是结前生后。】

  这是第二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前面这个十种所以。此地,『别徵最后一句』,就是前面经文第十二句,「知诸佛刹无量差别,能以其身遍往十方无所罣碍」,就是指的这一句。这一句,清凉大师在此地,跟我们开示说,『所以得身遍十方者』,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业用。我们世俗人称这一桩事情叫神通广大,这真的是广大,他的身能够遍十方法界,也就是无处不现身。这是事实,不是想像,这个诸位一定要能够这样去体会。这个能力怎么来的?此地,大师再告诉我们,能力的来源是『无体性通』。性是真如本性,体是体质,心性决定是有,而且决定是通达十方三世。如果心性要是一个体积,要有形象,那就不行了,那它就达不到十方三世。心性没有体积,没有形象,也没有颜色,但是它决定是有,为什么呢?所有一切法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它是能变,一切法是所变。

  这一桩事情也很不好懂,我们从作梦这个比喻来体会。人大概都有作梦的经验,能作梦的当然是心。心有没有形象呢?没有,决定没有,如果有形象,就不能作梦。或者是作梦,天天作一样的梦,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它没有形体,它没有现象,所以它能够现境界。你看你每天作梦,年年作梦,从来没有作过同样的梦,那么这就说明,梦中的现象是假的,相是假的,能作梦的那个是真的。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所变的现象,就像梦中的境界一样。能现相的,就是心性,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没有形象,所以它才能通达十方三世,能够变现出十方三世。

  底下这两句很要紧,『无作无行力所成故』,这就是心性自然的德用。我们为什么会迷失了心性?一切凡夫的心性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诸佛如来心性的作用,显示著广大无有边际。而我们凡夫的作用,是小的太可怜了,这个眼睛隔一张纸就见不到了,那里能像佛菩萨他见的能力,可以见到虚空法界。《弥陀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地方十万亿佛国土,如果没有障碍的,坐在这个地方,你就看的清清楚楚,没有障碍,那是真的,不是假的。障碍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你有作有行,就坏在此地。有作有行,就破坏了自然的法则。心性是无作无行的,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绝对不会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无作;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行。诸佛菩萨在十方世界现无量的身相,说无边的佛法,广度一切众生,他那个心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从来没有分别、执著过,所以能够显示这么大的能力。

  这一种能力,我们在《华严经》上来看,都是法身大士才能够做得到,不是普通修行人。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都做不到,超越十法界才有这个能力。虽有这个能力,因为无明没有断尽,这个能力是有,依旧还有大小不同。那么换一句话说,十住菩萨就比不上十行菩萨,十行菩萨比不上十回向的菩萨,十向菩萨比不上十地菩萨,到如来果地,这个能力才究竟圆满。

  我们听了之后,读了之后,的确非常向往,而且知道这佛讲的是真话,不是骗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本能。马鸣菩萨讲得好,在《起信论》里头所说的,他说:「本觉本有」,本觉、本能是我们本来有的,「不觉本无」,不觉就是迷惑颠倒,这个本来没有。「有作有行」本来没有,换一句话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本来没有的,我们一定可以断掉;本来有的,我们一定可以证得,这是给我们修行证果,带来了无比坚定的信心。使我们对这个事情,修行证果,再也不会怀疑了。

  怎样才能修成呢?大乘经里面,许许多多的法门不一样,确实有难有易,有快有慢。聪明人当然选择易行道,这是聪明人。聪明人一定选择快速的成就,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直捷了当。这个说明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没有的决定可以断掉,我们就有信心了。至於选择法门,选择最稳当的、最快速的、最简单的,那就是念佛法门。我们在本经里面看到,开头这三位善知识,代表佛法僧三宝。吉祥云比丘表佛宝,你看他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讲的念佛法门。他为我们说了二十一种念佛门,二十一是圆满的数字,密宗它是用十六、二十一代表圆满,这个经里面的教义,显密宗教都圆融,所以它是根本法轮,跟《无量寿经》一样。《无量寿经》也是圆满的教学,显密的意思统统都有。

  这个二十一门里面,就含盖了一切佛法,一切法都是念佛法门,这个意思,前面我们讲得很多了。在这么多法门里面,吉祥云比丘自己采取什么法门呢?他采取的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他用这个方法,善财童子第一个参访的。第一个参访的,通常我们所谓的先入为主,第一个重要,先入为主。最后一个,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一个开头,一个结束,於是我们恍然大悟,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呢?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没有改变。虽然当中的参访,参访是什么?样样都明了是智慧。虽然明了,如如不动,绝没有修学这个法门。你看看恋德礼辞,他并没有修学这个法门,他还是修他的念佛法门,这是定。定慧均等,定慧等学,善财给我们作了一个好榜样。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他不知道,但是他决定不沾染,还是老实念佛。

  所以真正能在一切法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的心性就能够恢复。换句话说,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就不难现前。但是我们也不要在这儿作意,如果是作意,「我这个作法的时候,我将来智慧德能就现前了」,那你就决定不能成功了,为什么呢?你还是有作有行,你还是有这个念头。可见得,这几句话很好讲,做到太难太难。这才没路好走了,跟吉祥云比丘走吧!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是易行道。简单明了,不拐弯抹角,一心一意求生净土。生到净土,这个能力就恢复了。这经上所说的境界,你就都得到了,你就有能力,每一天遍供十方诸佛,普度一切众生,这不是假的。你看《无量寿经》、《弥陀经》上都讲得很清楚。

  下面这个文,跟我们略略的交代一下,通常我们只讲六通,大乘经上都讲六种神通,本经讲十通。这个十通怎么来的呢?此地给我们做了一个交代。我们看这一段文:

  【然其十通,但开於六,以成圆数。】

  原来是从六通里面展开来说。所以说十、说六,意思是一样,并没有差别,不是六就少了,十就多了,六跟十内容是一样的。他说:

  【一以天眼】

  六通里头天眼通。在此地,这个天眼,

  【约见现未,分成二相。】

  所以天眼就变成两个了,见现在、见未来。见现在是什么呢?是讲空间,十方世界你都能见到,现在。见未来是讲的时间,空间、时间都没有障碍,所以天眼就分成两种通了,就分成二相了。

  【天眼见现,加未来劫。】

  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时间跟空间,所以这个天眼开成了二通了。

  【天耳约闻音声言词,分为二相。】

  这个天耳里头,也分作两种神通,一个他能闻音声,十方世界所有一切有情的音声,他都能听,都能听得到。这一点也许初学的同修觉得有怀疑,那我们耳朵什么声音都可以听,其实不然。这个音波有高低,很高的音,我们听不到;很低的音,我们也听不到。这个音量的高低,我们的耳根只能在无限音量里头,就是那一个中断,一部分,这个现在科学知道。眼见也是如此,这个光波也是许许多多,我们在许多光波里面,也只能看到这一小段,长波我们见不到,短波也见不到。但是我们用仪器来探测,确确实实许许多多不同的波段存在,声波也是如此。这个地方讲的闻音声,就是各种不同的音波,他统统能听得到。

  『言词』是一切众生,这个言词不一样,言语不相同,中国人跟日本人言语不相同,而日本人跟美国人也有不相同。他对於一切言词,他都能通达,都没有障碍,这叫神通。所以这个天耳里面,开出这个两种,这就变成四种了。第三:

  【神足】

  『神足』是讲的变化。

  【约於业用及现色身,分成二相。】

  神足里面讲现身,随类现身,这是神通。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就现童男童女身,这是现身无碍。

  『业用』是讲作用,作用那就太多太多。中国小说里头,《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七十二变里面很多都是属於业用。就是办事的作用,这是有特殊的能力,现在人叫特异功能,就是属於这一类的。这是把神足也分成二种。第四漏尽:

  【漏尽约尽定慧二种障故,分为二相。定即灭尽智通。慧即一切法智通。】

  又把漏尽通分成两种通。所以上面这四种神通各二,就成了八种了。那么再加上他心通、宿住通,宿住就是宿命通,这个合起来,这两个不分,合起来就是十通。

  【十智皆通,故判为智。】

  因为通与智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是大彻大悟之后,这六种神通能力都能够恢复,这是我们的本能。我们今天就是因为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把这个能力失掉了。

  在中国大陆,特异功能的人不少,大多数是天眼通,天眼通是最容易得到的。大陆有个名词,一个是称它作特异功能。另外,就这个天眼,他们叫x光眼,它用这个名词。我们凡夫见不到的,他能见到。

  曾经有一年,这是好几年前了,中国派了一些特异功能的人到美国,大概给他们做学术上的交流,其中有三个人从洛杉矶经过,也遇到我们学佛的这些同修。同修当中,跟我们很熟悉的赵理本夫妻两个。赵理本的太太,徐孝侬,看到他们就很好奇。她说你既然有这个能力,你看看我的身体状况怎么样?这一个有天眼的是个女孩子,只有二十几岁,大概二十四、五岁,年纪很轻。她就给她看一看,看一看,她就告诉她,她说你肺部某一个地方,你从前害了肺病,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已经结疤了,结核了,没有什么关系了。她听了这个话流汗,因为她真的有这个病,这么多年了,她跟他先生结婚,从来没有说过,被她说穿。

  她也有能力给人治病,这个手掌扶著人的头顶,这个人确实感觉,他有一股暖流一样,从这上面的时候,输到你里面的筋骨,确实有这个能力。然后她就问她,你这个能力会不会失掉?她说会,怎么会失掉呢?如果有胡思乱想,那你就没有了。这个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应。她这个能力保持,就是保持清净心。如果说是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了贪瞋痴慢,能力一天就没有了。那么这个跟这里讲得很清楚,一定与定功有关系,与一切法不可得,这个基础有密切的相连。我们今天的能力丧失,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就起分别、执著,就起贪瞋痴慢,所以将自己的本能迷失掉了。如果要恢复,说实在话,就是恢复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果然做到清净平等觉,你的能力就恢复了。这个地方,这一段是总相、总说。下面这一段长文,别说。别说里面,清凉大师在注子里说:

  【别明通变之用。】

  『通』就是我们讲的神通,『变』是变化,神通变化的作用。经文一共有十八句,显示作用的相状有十八大类。清凉大师在此地注子里头有,诸位先看看这个注解,在这个经文的后面。

  【第三】

  这是第三个小段。

  【善男子我以得此下】

  这是这一些经文,这一句以下:

  【别明通变之用。初句牒前,即牒最后。】

  第一句是说前面的,就是前面这一段最后一句。

  【於虚空下,正显用相。谓十八变。】

  这经文里面,都说得很清楚。第一句就是:

  【善男子。】

  这是叫著善财童子。

  【我以得此神通力故。】

  这是总结前面,前面讲的十通智。他得到十通智力了,作用就广大无边。此地是举几个例子来说,举例来说。也可以说,在作用里面,广大作用里面,把它归纳,归纳这十八类。十八类展开,那是无量无边的德能,它的作用。我们看第一句:

  【於虚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卧,乃至现作种种威仪。】

  这是平常人做不到的,他有能力离开地面,在空中活动。行住坐卧都自在,想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决定没有妨碍,所以这是作用自在。这是第一句。第二「隐」,就一个字,这一个字就是一句。第三「显」。「自在」是冠上两个意思,隐自在,显自在。隐是什么?不现身,一切众生看不到他,这是隐。显是现出身,让一切众生都能看见,都能接触到他。隐也自在,显也自在。

  【隐显自在】

  这四个字是两句,这个注解里头有。注解里头,

  【二隐,三显。旧经梵本云或隐或显,知二相别。今云隐显自在,乃合二变以为一句。】

  这两种变化,两种作用合在一句里面。这个意思,这个隐也就是我们世俗里面,所讲的隐身术,能够让别人看不到你,这个是很厉害的事情。密宗里面有这个修法,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学过密,他对於隐身就非常有兴趣。修这个法门非常用功,修了好几年,也是念咒。咒一念的时候,别人就看不见他了。他给我们表演,他就念这个咒,念完之后问我们,有没有看见他?我说看见了,不灵!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所以,以后他觉得这个东西太困难,他去参过禅,学过密,他都放弃掉了。以后遇到印光大师,跟印老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所以他的成就,是在净宗上成就的。他告诉我,密宗的咒语相当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深很深。那里说是,你想学这个就学到了。它的基础是一切法不可得。你存的是什么心?我能隐身,人家看不见我,我可以看到别人,看他在做什么事。你这个存心就不良,你怎么能学到这个法门?你学到这个法门准干坏事。所以这是我们举这个例子来说,事确确实实是有,也能够修得,但是这个心地一定是清净不染。纵然见到别人恶事,也不会宣扬,这个法门才能修。否则的话,你修成这个法门,造无量罪业,人家的秘密都被你揭穿了,你不是造无量罪业吗?第四句:

  【或以一身分为多身,是舒。】

  这个『是舒』,是开、是展开,我们讲的分身,他有能力分身。我们今天很苦,没有能力分身。我们在《神僧传》里面,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这都是我初学佛的时候看的,几十年没有翻过这个书了,还有这么一个印象。这个法师是印度人,印度一个高僧到中国来弘法。他要回印度去,那么这些信徒对他都非常好,都很恭敬。听说法师要回去,大家给他饯行,请他吃饭。那么他都答应了,只要有人向他要求,他都答应了。同时差不多是五百家,在启程之前的一天,他去应供,他每一家都去了。到第二天,到十里长亭,大家去送行,每一个人都欢喜,法师瞧得起我,到我家来应供;那个人说不对啊,昨天明明在我家。这一说起来的时候,原来他有分身,五百多家,他家家都去了,才知道他有神通,他有分身术。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决定不是虚妄的,所以他有这个能力。凡是有这个能力的人,我们肯定,他这个定慧有相当的程度。如果没有定、没有慧,决定没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属於神足通,在六通里头,属於神足通,变化自在,这分身是属於变化。『一身分为多身。』

  【或以多身合为一身,即卷。】

  他能也把变化的许多身,恢复成一身,他有这个能力。第五句就是『卷』,合,它可以展开,它可以收起来。第六句:

  【或以其身来往入出,履水如地。】

  这是讲往来没有障碍,不必要求现在这种种种交通工作,他不要,他想到那里,那个地方就出现,来去自在。在水面上走,也像在平地一样。我们晓得达摩有个故事,达摩是一尾渡江,那长江,他长江怎么度的?拔一根芦草,他站在芦草上,就渡长江了。表现的、表演的真实潇洒。这个比达摩祖师功夫还高,不需要这一根芦草,他就走过去了,比他的功夫还要高明。第七句:

  【遍身上下,普出烟焰。光明炽盛,如大火聚。】

  这个就是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的,佛菩萨示现特异功能,身上可以出火,也能够出水,能够表演这种能力。第七句,清凉大师只有两个字的解释:

  【炽然。】

  第八句:

  【或时震动一切大地】

  这是讲的震动。他有能力让他站在这个地方,坐在这个地方,大地震动。第九:

  【或时以手扪摸日月。或现威德超自在天。或现大身过於梵世。】

  这一句里面讲的是制他的神通,他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制伏这一些梵王外道,有这个能力。所以古时候,有些时候,他们这些外道都有神通,可以较量较量,比赛比赛,看谁的能力大,他这个能力能够降伏一切外道。第十句:

  【或以神力转变自在。或现烧香云,盘旋如盖,弥覆十方。】

  这是转变的能力,他能够变化。举一个例子,他能够变香云,我们现在燃烧的香,香烟往上熏,他能够把这个烟集中起来,把它变成一个宝盖,像变魔术一样。而且这个宝盖很大,能够遍覆很大很大的一个范围,不是一个小的香云盖。小香云盖,这个并不难。如果说是『弥覆十方』,这个就相当不容易了。第十一句:

  【或现宝焰云,光明炽盛,普照一切。】

  这一句清凉大师给我们标的是:

  【流布。】

  它有这个能力。『宝』是形容它的光色珍贵、稀有,它能够现,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彩云、彩霞。但是它这个彩霞、彩云是它变出来的,不是自然的,比自然的还要美,这个光明还要盛,能够普照一切,使一切众生见到了,都能够觉悟。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眼见到、耳闻到、身触到,都得法喜,都能帮助你破迷开悟。现在的话讲,消业障、成功德,它有这种殊胜的功能。第十二句:

  【或现变化云,其身随类,等众生界。】

  这一句所讲的就是随类化身。要度那一类的众生,他就现这一类众生同样的身。如果不现同样的身,你就没有办法度他,这个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诸佛菩萨度中国人,一定现中国人的身相。这在历史上记载很多,像大家几乎都知道的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现的是中国人。永明延寿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再来的。近代传说里面记载的,印光大师是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佛菩萨到那一个地方,一定是现这个地方的身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随类化身。他能够现种种不同身,又能够现无量无边身,所以才能够同时上供十方佛,下化一切众生。这个能力,我们非常羡慕。什么时候你才能得到?几时你超越十法界,你证得一真法界了,你才有这个能力。这个我们一听就摇头,没有指望。

  可是你也不要灰心,如果你选择念佛法门,带业往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有这个能力了,而且比妙住高,妙住才第三住菩萨。带业往生的人,下下品往生的人,下品下生。下品下生是什么人呢?诸位在经上看到,造极重罪业的人,他的因缘好,我们常讲他运气好,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他当时就能够忏悔,就能一心向佛,十念、一念就能往生,这下下品往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说他的智慧、神通、道力,等於七地。三住菩萨,那怎么能比呢?不能比!这是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没有的,稀有的法门,我们在这一生能遇到,实在是值得庆幸的。遇不到这个法门,说老实话,你这一生决定空过。也有同修来跟我说,有很多人说,这个念佛往生非常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的,劝你修其他的法门。那是什么?那是你的魔障。看到你这个法门快要成功,快要走了,赶紧把你拉回来,还把你摄到六道,再把你送到阿鼻地狱去,他才痛快,才算报复了。那么你也很听话,那你怪谁?

  世尊入灭之前,大慈大悲苦口婆心,传给我们四依法,第一句就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佛不在世,三宝当中最重要的是法宝,你要依法宝来修行。佛不在世,泥塑木雕的佛像不能依靠,你依靠这个佛像,求他来保佑你,错了,依法。依出家人,出家人问题多。问题出在那里?你读经就晓得。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魔王波旬对於释迦牟尼佛弘法利生非常嫉妒,但是也无可奈何,无论在智慧德能上,比不上释迦牟尼佛。但是他这个嫉妒、瞋恨,破坏的这个念头,没有消失。他曾经当面跟佛说,我一定会把你的佛法破坏。佛就说了,我这个法是正法,没有任何人能够破坏的了的。波旬讲了,等到你末法的时候,我叫我的子孙、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听了一句话不说流眼泪,譬如狮子虫还食狮子肉,这个手段深透。那么今天这些出家的僧众,他是佛弟子还是魔弟子呢?你要有能力辨别,辨别的标准都是经典。如果这个出家人,他的思想、言行完全与经典所讲的相应,他是佛弟子;如果讲的不相应,魔弟子。

  你再想想,我们修净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话,你不听,你去听人家胡言乱语,造谣生事,把你修净土的心,完全摧毁掉了,你将来的堕落,你能怪谁呢?是你自己认识不清楚,你自己意志不坚定,你没有智慧。如果你认识清楚,这个我们也讲得很多,你看《上品上生章》,我们单独把这一章特别提出来讲,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证了阿罗汉果,证了菩萨果位的人来劝你,净土法门很难,不可靠,另外有成佛捷径,我来教你。善导大师说,不能听!等觉菩萨来说这个话,与经不相应,也不能听。那他现个佛身来说这个话,佛身怎么样?佛身现的话也不能听,为什么呢?假的佛,冒充的佛,不是真佛。如果是真佛,一定是佛佛道同,真的佛一定劝你求生净土。现个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到你面前,劝你改变念佛,修别的法门,这个佛一定是魔变的,不是真佛。所以善导大师真是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坚定我们的信心,决定不能动摇,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成就。底下十三句:

  【或现光网云】

  『网』是比喻,大梵天的罗网。

  【具足众色,映彻无碍。】

  这一句所讲的,就是放大光明。

  【或现其身,於一念顷,过於东方一世界,十世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亿世界,百亿世界,千亿世界,百千亿世界,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乃至无数世界,无量世界,无边世界,无等世界,不可思世界,不可量世界,不可称世界。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乃至或过阎浮提极微尘数世界,乃至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世界。如是一切世界海中所有一切世界出生中,一切世界方处中。】

  这里要特别注意到『出生』、『方处』,「方」是方位、处所。

  【一切世界旋转中。】

  这个『旋转』的意思,我们现在的人,这个概念非常清楚,星球在太虚空当中,确确实实是旋转的。

  【一切世界普遍中,一切世界变化中,一切世界名字中,一切世界法门中,一切世界时劫中,一切世界微细中。】

  这个『微细』,就像现在科学家深入的研究探讨,物质的基础,像原子、电子、基本粒子。现在发现基本粒子还是可以分,这个就是讲的「微细」。

  【一切世界菩提场中。】

  这是佛教化众生,转法轮的所在。

  【一切世界庄严具中。】

  这个『庄严具』很复杂。六道众生有六道众生的庄严具,十法界有十法界的种种庄严具。

  【一切世界大众会中。】

  这个『大众会』,就是现在所讲的社团聚会。

  【如是一切种种世界,其中所有一切刹土,皆有如来现成正觉。】

  佛度众生,示现成正觉,这个事情不可思议。

  【彼诸如来一一复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大众集会差别之身。我悉於彼一切佛所,普现其身。】

  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句,你看前面讲的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没有法子计算。从这一段话,从前很久以前,我刚刚学佛没有多久,我认识一个台大教授,他是教考古学的,我跟他很熟。那时候我刚刚学佛,他就告诉我,他说释迦牟尼佛很会说大话,你看这是说大话!我们凡夫讲数量的时候,说不过他,他能说出这么多,我们没有办法。他这个话,说的比喻也很有趣味。但是他会说,他不相信。他说这些数量,说这个大话的时候,这个世间,东方、西方古今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释迦牟尼佛。

  这一段意思在那里呢?就是讲他现身,他能现无边身。《弥陀经》、《无量寿经》,只是略略的提一提,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一天可以供养他方世界十万亿佛。十万亿佛,古人注解里面说得很清楚,是比喻讲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世界距离西方极乐世界十万亿。十万亿佛国土,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之后,天天都可以回来看看,意思在此地。知道凡夫执著,对这个娑婆世界还放不下,所以就劝你,没有关系你去,去天天可以回来,随时可以回来,是这个意思。其实能力比这个大的太多太多。无量无边微尘刹海,他一念之间能够遍至,同时去,他能够分无量无边身,同时供养无量无边佛,这一段意思就在此地,说出这么多的数字。末后把这个意趣给我们点出来了:

  【我悉於彼一切佛所,普现其身。】

  我们读了这一句,喜欢!什么时候我也能如此?要想自己快速能契入这个境界,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对这个世间不能留恋。说实在话,真正觉悟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越快越好。

  这几天,有个同修写了个纸条来问我,他算是有一点觉悟,不错,他说西方极乐世界好。有很多同修劝他,说西方极乐世界难去,但是他念念《无量寿经》,他觉得这个不难。既然这个这么好,那我就越快去越好,直捷了当,何必拐弯抹角,何必去拜访那么多法师,去跑那么多寺庙,我一门深入就好了。他没错,但是他说,我现在才三十几岁,我至少在这个世间还可以活四十年,这又迷了。刚刚觉悟了,马上就迷了。你不是说越快越好吗?那何必又在这里吃四十年苦头呢?这个就是自相矛盾,所以实实在在,真的是聪明觉悟的话,佛教给我们随缘不攀缘。也不必急著要赶快去,也不必贪图寿命,怎么办呢?顺其自然。真的要求一心不乱,一心得到了,你想去就去;你不想去,还想在这里看看,也不妨碍,这就得自在了。所以不必作意著急去;也不必作意,我再多待几年,我还年轻!这个观念都错误。再看下一句。

  【於一一身。】

  这是接著上一句来的。

  【普雨一切诸佛刹海极微尘数诸供养云。】

  你要见佛,跟世间人情一样,见面总要带一点礼物去供养。礼物从那里来?也是随心所欲,变化而来。你看他『一一身』,那个身是无量无边身。『普雨一切诸佛刹海极微尘数供养云』,这一句是总说。「云」是比喻,比喻的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非有非无,用云来作比喻,这在经上非常普遍。云远看有,近看就没有了,表一切法非有非无,非空非有,取这个意思,相有体空。

  【所谓一切华云,一切香云,一切鬘云,一切盖云,一切幢云,一切幡云,一切帐云,一切网云,一切末香云,一切涂香云。】

  下面举几个例子,这是古时候,一般供佛的礼物,有这几类,所以佛在经上就常讲,『华、香、鬘、盖』,盖是宝盖,『幢、幡,帐,网』。底下讲香,香有『末香』,末香像我们现在烧的檀香,这属於檀香末,这是末香。诸位用的这个香粉,香粉是属於末香,这是粉一类的,这是叫末香。『涂香』,涂是涂在身上的,像这个香水,香水就属於涂香,是这一类的,涂在身上的。底下讲,

  【衣服云。以一切身各持如是诸供养云而为供养。】

  这是讲供佛,见佛、见菩萨,或者跟一切众生往来,都要带一点礼物做为供养。佛国土里头也不例外,也有这些礼节,见面都要送一点礼物。第十六句:

  【一一如来所转法轮种种宣说,所谓广说略说,赞说毁说,明了说隐密说,有余说无余说,不定说决定说,我皆悟解,忆念受持。一一国土诸佛刹海所有庄严,我皆忆持,曾无忘失。如於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一句是讲的「施他辨才」,第十六句。求法、修行,这种能力是不能少的。你有这种能力,你进步就快速了。第一个是你真正能听懂佛说法的意思。《开经偈》里面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能够懂他的意思。而佛说法说的法很多,说法的方式也很多,此地只举几种例子,『略』;『广说』,详细说。譬如净宗,我们讲净土宗,《阿弥陀经》就是属於略说,《无量寿经》就是广说,《华严经》那就更广了、更详细了。彭际清居士这是很明白的为我们指出,他说《华严》、《无量寿》、《弥陀经》,这三种经是一部经,只是广略不同而已,所以他把《无量寿经》称作中本《华严》。换句话说,《华严经》是《大无量寿经》,这是讲的广略不同。

  下面一个,『赞说毁说』,「赞」是佛对於这一切众生,所作所为如法、顺性,称赞。要是不如法、不称性,佛就喝斥,佛也骂人,这是「赞说毁说」。

  『明了说』,说得很清楚、很明白。『隐密说』就是暗示,没有说明,叫你在这个里面去体会,暗示。所以说法的技巧非常非常之多。

  『有余说无余说,不定说决定说』,你听了都能够悟解,都能够懂得佛讲的真实义,你能够体会到,这是重要的条件。你有具备这个条件,你修学就快速了,障碍就少了。第二个条件,你要有能力记住,你的记性要好,就是『忆念受持』,你要能够记住。不能说听了之后,就忘掉了,这个不行,要有很好的记忆力。那么我们记忆力要是不好,有方法训练。训练的方法,就是读诵,我们常讲背书,读诵。读诵可以训练记忆力,我们童年记忆力最好,年岁越大了,记忆力就越差了。但是用背诵,可以恢复这个记忆,所以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第三要受持,受持要照做。你要把它做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佛讲的这些理论,佛的教诲,我们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上,你才真正得受用。所以受是要落实在生活上;持是保持,永远保持不能够间断,不能够失掉。

  后面又说,『一一国土诸佛刹海所有庄严,我皆忆持,曾无忘失。』不但对佛所讲的法,我懂,我理解,我能记住,我能照做;连诸佛国土里面一切的庄严,都能记得住。像《华严经》上讲的,毗卢遮那华藏世界里面的状况,能记得住。读《无量寿经》,读《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能够清清楚楚的记得住。你能记住,就不打妄想了,为什么呢?心里只要起心动念,打妄想,你就想经上讲的依正庄严,你就把这个念头换过来。你想这个佛刹依正庄严叫忆佛,你心上真正有,那叫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是果报。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读经跟念佛是一桩事情。有的人读经,怕念佛念少了,你不要有这种分别,不要有这个执著,念经也是念佛。念佛的时候,像我们念阿弥陀佛,念这一句佛号,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浮在我们脑海里头,清清楚楚的,你看念佛里头有忆佛,忆佛里头有念佛,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我皆忆持,曾无忘失。」一方如是,十方统统如是。

  底下讲,『如於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这是讲十方,就是对十方诸佛刹海,他都能够忆持,这个了不起,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能做到。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做到了。所以彭居士说,《华严经》是大《无量寿经》,有道理!《无量寿经》上,没有讲得这么详细,说得简单,是略说,这才真正叫广说了。再看底下这一句。

  【善男子,如是一切诸世界中所有众生,若闻我名,若见我身,或睹经行止住之处,或以一心礼拜供养,或时散乱怀疑不信,如是一切皆决定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这是菩萨所发的大愿,前面是讲供佛,这个地方是讲度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境界跟前面供佛的境界一般大,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有众生。一个佛刹只有一尊佛,一个佛刹里的众生,那真的是无量无边,天文数字,我们没有办法,数不清的!他说了,这些众生或者是闻菩萨的名,或者是曾经跟他见过面,或者是见过他走路,或者是住过的那个地方,人现在不在了,曾经走过这条路,曾经住过这个地方,我们现在讲的是古人的这些古迹存在。或者是一心礼拜供养,这个『一心礼拜供养』,「一心」是诚心,「礼拜供养」,或者是当面见到了,或者是不当面,见到他的遗迹。像我们今天到大陆去观光旅游,我们看到过去这些祖师大德,他们住过的地方,他们行道的地方,像印光大师的灵岩山,苏州的报国寺,晚年闭关的地方。我们在那个地方,向这个地方顶礼,一心顶礼,恭敬供养。早年印光法师曾经在普陀山藏经楼住过三十年,人虽然不在了,遗址还在,所以一心礼拜供养,这个范围就很广了。

  『或时散乱怀疑不信』,这是讲有人是有信心,有人信心不具足。不具足,他也很仰慕,认为你是有道德、有学问,不是平常人,他对你也很尊敬,也恭敬供养。我们佛弟子恭敬,这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那些人再看看,或者合个掌,或者一鞠躬,那就是「散乱怀疑不信」。他有一种敬心,有个敬意,有个简单的表示,都得利益了,都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都得这个利益。这是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你在阿赖耶识里头,就结了金刚种子,这一生虽然不起现行,将来来生、后世遇到缘,这个种子就起现行,依这个种子现行,必定也能往生净土,不退成佛。最后这一句,第十八句。

  【彼诸世界一切众生,我皆明见。随其大小胜劣苦乐,示同其形。随所应度,教化调伏而成熟之。随有众生亲近我者,悉令安住如是法门。】

  这是最后一句,说明菩萨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忆念。我们有时候感觉得我们记性太不好,我很想发一个真诚的心,发不出来。佛菩萨加持你,你真有这个意念,真有这个愿望,他会帮助你,你要有信心,你一定得到佛菩萨加持。这里讲,『彼诸世界』,前面所讲的,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这里面的一切众生,『我皆明见』,三住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随著这些众生大小,众生大小是从身相上来看的,有的大身,有的小身,这个很明显的,我们都能够记住。也可以说,大心、小心,我们讲大乘、小乘,根性不相同。有人心量大,有人心量很小,这里头有胜有劣,有苦有乐,众生种种不同。

  如果缘成熟了,菩萨都能够现同类身去帮助他,现同类身。那么现同类身有两种,一种应身,一种化身。应身是什么呢?在这个地区,有许多众生根性都成熟,佛就现应身应化来了,像释迦牟尼佛他也投胎,他也有父母,示现八相成道,用这个方式来度化众生,要在这里住一段时期,为大家讲经说法。如果是一个人、两个人,那就不是应身了,化身了。化身,突然来的,你也不晓得他从那里来?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往那里去?在这个时候跟你见面,他跟你讲经说法,他解决你的疑难,这是属於化身。

  在台湾也许有一些同修,看到《杨慧卿居士传》,周邦道的夫人。周夫人从前在南京,抗战胜利以后,她住在南京,她见到地藏菩萨,那是化身。她住的地方我去过。庭院很深,大门里面是院子,很大的院子,要走很长的路。院子里面才是二门,是个庭院很深的一栋花园洋房。那么地藏菩萨变化的是一个出家人,到她那里化缘,跟她好像是化五斤香油。她那个时候不信佛,看到这个和尚,他说他从九华山来的,向她化五斤香油,她也没有给他。那么谈谈话的时候,他就走了。走了以后,她忽然想起来,她说我这个门有两、三道门,都没有开,他也没有叫门,他怎么来的?去的时候,门还是关的,他怎么去的?於是乎她这个疑问,就很多年没有办法解释。她确确实实见到的,那绝对不是一个梦境,是白天的事情,这个人怎么进来的?怎么出去的?没有开门。以后住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她把这个事情跟李老师说,李老师讲那个人是地藏菩萨化身,她非常后悔,化五斤香油,没有给他。这遇到地藏菩萨,这就是说明菩萨有能力,『示同其形,随所应度,教化调伏而成熟之。』

  『随有众生亲近我者,悉令安住如是法门。』这一句是忆念善友,这个上面就是「随有众生亲近我者」,这是忆念善友,常常怀念善知识,常常希求善知识,常常希望我们能够遇到真正善知识,向他求教。「悉令安住如是法门」,这是忆念法门,这样殊胜的法门,当生成就的法门,我怎么样能够获得?所以末后两句是非常明显,菩萨以本愿威神加持一切众生,就怕众生没有愿,众生信愿不具足,那就没法子。果然深信切愿,菩萨一定用本愿威神加持。三住菩萨尚且如此,何况阿弥陀佛?何况十方一切诸佛?要相信,真实不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