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四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04
请掀开经本第六面,倒数第二行,从二句看起:
【菩萨云何恒住刹海,普遍庄严而不舍离。菩萨云何恒依佛力,悉能知见诸佛神变而不舍离。】
这两句是说诸佛依正的行门。前面这一句,就是第七句,是说依报,这是『刹海』,是佛的依报。经上所说的佛刹,是一尊佛的教化区。经上常讲,大多数诸佛的教区,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知道,是一个大千世界;称三千大千世界,是讲世界的组成,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说三千大千世界,其实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区。但是也有诸佛如来他的教区,有二个以上的大千世界,这个在经上都看过。这种情形完全是诸佛过去在因地当中,所结的缘不同,正是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这个缘很广,他到处受欢迎。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缘最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刹土,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所以阿弥陀佛不是一个、二个大千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后面这一句,是讲佛的正报。『菩萨云何恒依佛力,悉能知见诸佛神变而不舍离。』知道佛在九法界里面度化众生,就如《普门品》里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与众生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定法可说,这叫「神变」。由此可知,你能够观见神变,一定要靠佛力加持。所以佛弟子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一定要知道求佛力加持,这一点非常重要。自己修行要得佛力加持,帮助众生更需要佛力加持。如何得佛力加持,我们后面会说到。第九句:
【菩萨云何恒於六趣自在受生,住无住道而不舍离。】
这一条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晓得,利他就是真正的自利,度他就是度自己,所以你的心越广大,你的成就就越殊胜,功德也越不可思议。心量越小,念念只顾自己,不能全心全力去照顾别人,这个样子,纵然在菩萨道里面修学的很如法,这个进步也非常缓慢,就是因为心量太小,这一切法是从心想生,这是一定的道理。此地问菩萨怎么样能够在六道里面自在的受生,自在当然就不是业力,我们凡夫在六道里面轮回,受业力的支配,不自在!不想来也得要来;不想去,到时候一定要去;你不得自在,佛菩萨乘愿而来,所以他得自在。众生缘成熟了,他就来了;缘尽了,他就去了。可见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想来,也不是他想去,而是他的本愿,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现身,是这么一个道理。
『住无住道而不舍离』,这正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永远不舍离大悲、大智,无住的行门,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下面一句:
【菩萨云何恒受诸佛正法云雨,悉能忆持而不舍离。】
向下这两句,这是第十、第十一句,注解里头有。
【摄法证入行。】
学佛目的就是要成道,就是要证果,这两条就是讲证果。前面这一句是讲开悟,后面是证果。这也是我们学佛,念念不忘而希求的。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恒受诸佛正法』,「云」跟「雨」这两个字都是比喻,就是接受如来正法的滋润。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忆持而不舍离』;这个「忆持」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忆持而不舍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首先你要能记得住,这个读诵就非常重要。不但初发心的人要天天读经。现在为什么一般修学的人不喜欢读经?或者展开经卷念不下去?这个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对於佛法没有兴趣。你说他没有兴趣,他天天也来听经,偶而也念几句;换句话说,兴趣不浓,法味没有世味浓,对世间五欲六尘的味道很浓很浓,他真的是「而不舍离」,他真的是不舍离;佛法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这个功夫不能成就。
怎样培养他的兴趣,这个就很重要。我们现在学佛,实在说,不是从小学起,如果从七、八岁、十几岁学起,那个不一样。现在都是中年以上,因此,我们修学的方法,跟年轻人也截然不同。怎么样能提起兴趣?解就重要。你为什么不信?我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够透彻,你的兴趣怎么能生得起来?如果了解深刻、透彻了,那个兴趣自然就生了。由此可知,闻法就非常重要,每天不断的闻法,真听进去的人,他的兴趣就生起来了。当然不能说是听众每一个人都听进去,那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人听进去了,听明白了,懂得了,渐渐发生兴趣,这就是好事。
听了之后,还不甚明了,那可以继续往下去听,彼此日常生活当中去研究讨论,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越多熏习就越容易明了。信心、欢喜心,佛经上讲的「乐欲」,随著你的信心在增长,这就是好事情。那么闻法、研究讨论,还是缘的问题,这正是善导大师所谓的「三辈九品,总在於缘」,他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在别的,就是遇缘不同。我们对佛法有没有信心,能不能生出爱好,也是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你的信愿确确实实能够生得起来,然后才能达到忆持不忘,你真正肯做。
年轻人实在讲,是人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非常宝贵。这个时候要是遇到善缘,无论学什么东西,都能成就。这个年轻时代就是一般讲的,大概是十岁到二十几岁,这个时候是黄金时代。要是遇到真正高明的老师,他指导你,一定是在读诵,不必深解其义,最要紧的是读诵。因为这个时代、这个年龄,记忆力最好,也渐渐懂事,如果有这个善根、福德,遇到好的善知识、善友来教导你,自己肯依教奉行,这个根基就扎的稳固。所以「忆持」两个字,我们要重视它。末后这一句:
【菩萨云何恒发智光,普照三世佛所行处而不舍离。】
这一句意思非常明显。『发』是发起;『智光』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怎样能生起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智慧,你才了解三世诸佛所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的行持,自己之所行,如佛之所行。「佛所行处」是我们的好榜样。「佛所行处」这一句,《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也就是说,佛菩萨教化众生的那些处所,我们要学习。我们所在的处所,以自己的智慧、德能,再求诸佛菩萨的加持,教化一方,如佛所化,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都是属於摄法契入。末后:
【唯愿慈哀,为我开演。】
这二句是祈求,我所想知道的,前面十二句总说,后面这十一句别说,说出善财童子自己求学的愿望。他到这儿来求法,就是求这些东西。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的注解,文字不多,比经文少得多,交代得很清楚,就如同科判一样,每一句里头的重点,都给我们点出来。注解末后这一句是:
【皆以上恒字贯下不离】
这是每一句句眼之所在。
【无暂舍也。】
一时一刻都不舍离,你才看到人家求法、修行勇猛精进,真正是勇猛精进,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处所。再看下面第三大段,经文一共六段,第三大段是:
【称赞授法,於中二。】
这一段里面又分为二段:
【先赞。后授。】
先称赞善童财子,然后再授法给他。
【尔时妙住比丘告善财言,善哉善哉】
这两句是称赞。
【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一句是赞他发心。
【今复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觉法。】
这一句是赞他所提出来的问题。总问十二句,别问十一句。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注解也不长。
【先赞发心胜。】
这就是『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发心殊胜,希有难得,我们不要在这个经文上,每一段都看到好几句,看多了;看多了,就变成麻木不仁了,不把它当做一回事了,这就是我们的过失。我们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不知道这一句话的重要性。发心非常非常的希有。这个心一发,诸位要知道,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同学当中,我想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少!菩萨戒受了,菩提心没有发,所以你这个菩萨是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给诸位说,菩提心一发,不但出了三界,也超越十法界。菩提是大觉,凡圣的差别就是在觉迷。一念觉就成佛,一念迷就堕到凡夫。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呢?照理论上来讲,是决定可能,只要你一念不迷就行了。
《华严经》上用善财童子来代表一生成佛、圆满成佛。这是告诉我们,从凡夫地一生可以能修的成功。也许诸位在《华严经》看到,善财童子善根深厚、福报很大,我们没有他的善根、没有他的福报,这一生也能成就吗?能!凭什么呢?《法华经》上曾经说:「龙女八岁成佛」,跟这个地方表演的意思不一样。八岁是说明她是小孩,在我们一般讲,她不懂事;也就是说,与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不相干。龙女,龙是畜生,不是人;这就是说明,即使过去生中没有修积善根、福德,这一生遇到善缘也能成就。
所以,凡夫成佛,实实在在讲,不论过去生中有没有修积善根,不说这些,关键就在觉迷,菩提心一发,觉了,菩提是大觉。觉悟到什么?觉悟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觉悟到六道里面不好玩。你在六道里头玩,你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得不偿失!这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是真正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世、出世法再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身体在世间,如诸佛菩萨一样,自在随缘。自在随缘,没有一点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真正修行人,要在生活上去锻炼。炼什么?炼清净心。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不动的。你炼这个,你看别人做这个、做那个,千万不要这个看不惯,「我觉得怎么样,你要怎么做」,那你就完了,你就堕落了,你就迷了。你冷静的去观察多好呢!那个多妙、多有味道!
凡是没有大碍,就随他去,各有因缘;除非有重大的过失,应当要提醒他一下;重大的过失是什么?於自、於他有很大的不利,这个要说一说。如果不是这样的关键,佛菩萨看到,笑笑不说话,佛菩萨都不说话,我们说话干什么?我们要学佛菩萨,不问不说。你看佛的一切经,都是有人问才说;无问自说,太少太少了,不多!都是人家问才说。人家向你请教,你才说;人家不向我请教,不说。这个里面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说话的艺术、处事待人的艺术。换句话说,你过的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你的境界是高度艺术的境界,那怎么会相同?所以,发心就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虽然不会发心,不能如经中所说的那样殊胜的境界,那你就按四弘誓愿发心就好了。四弘誓愿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就等於发心落实了。
第一个,你要念念有度众生的心。这个心不能舍离,一时一刻都不能舍离;简单的讲,真诚的爱护众生,真诚的关怀众生,真诚的去帮助一切众生,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要能帮助一切众生,都是出於真诚、清净。清净是我爱护他、我照顾他、我帮助他,对他绝对没有丝毫的希求,希求他对我好,我将来有好果报,那就错了。你的心就被污染,你的心就不清净,没有丝毫希求,绝对不望报答,不希求果报。不希求果报,实在说,果报还特别殊胜。毗卢遮那如来、阿弥陀如来都是这样慈悲关怀、爱护、帮助一切众生,他没有希求果报。你看华藏世界的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不希求,它自然变现出来,这个真正就是所谓的「依报随著正报转」。佛在果地上如是,我们现前在因地上又何尝不如是?一个道理!
我们今天也是这样的。所以,殊胜果报纵然现前,心还是如如不动。换句话说,绝对没有一念享受的念头,还有一念福报现前,享享福吧!有这个念头是凡夫,那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里绝对没有享福的意念,只有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愿心,没有其他的念头,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所以,一切能够尽舍,舍得干干净净。这是妙住比丘对善财不能不赞叹。赞叹善财,就是赞叹我们发心。在此地教我们发心,勉励我们发心,赞叹我们发心。
发心之后要起行,行法,如何满足自己的心愿?那要修行,所以,在行门上面,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十二句总问,十一句别问。提出二十三个问题,这就是『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觉法』,这两句把善财二十三个问题都包括了。我们看大师在此地的注解:
【先赞发心胜。后赞问法胜。】
两者都殊胜。
【二经皆有总句云佛法。】
此地讲的『二经』,是讲的晋经与唐经,这在中国《华严经》二种本子。这两种本子里面,总句里头都讲到佛法,都有这个字样。
【佛法通於教理行果。】
这是细分佛法有这四类,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我们现在文字,在这里研究、讨论、讲解,这是教法。你从教里面悟理,从教里面觉悟,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理法。理明白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去做,换句话说,落实在生活上,那就叫行法。行是做,真正指导我们修正思想行为。我们现在的思想错误,严格的说,只要有思想就错误了。那没有思想,没有思想也错误了,到底怎么办?亦想亦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全是错了,四句百非。有想是邪见,这都是讲的真话,无想是无明,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我们凡夫不是落在邪见,就是落在无明,所以出头就很难。
怎么样才是正确的?确确实实无想,但是这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对了,经上所讲:「寂寂惺惺,惺惺寂寂」,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惺惺」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落在无明,但是心地干干净净,一个念头不生,不落在邪见,两边都不著,这个叫定慧等持,这就对了。所以,佛法最关键的是在行,理悟了,如果不落实在行上,还是空洞的东西,像我们世间人讲的玄学,不切实际。「教理行」这三个相应了,就叫做「证」;证就是果、果法,就证果了;教理行统统相应了,教就是理、就是行;行就是理、就是教;一而三,三而一,这就证果了,这叫果法。并不是教理行之外,有个果,那就不对,那就错了。下面说:
【一切智法,别明果法。】
这是经上讲的「今复志求一切智」。这个「一切智」就是平常讲的「一切种智」;实在说,就是前面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这叫「一切智法」。你要是得「一切种智」就叫成佛了;你得「道种智」,就叫菩萨;你得「一切智」,就叫阿罗汉;这是讲的三种智。佛有智的意思,就是三种智。
【及自觉法,通理行果。自觉圣智,通此三故。】
人怎么样自觉?理明白了,自觉了;如理修行,自觉了;那当然契入境界,这就证果。那不但是自觉,高度的自觉,无论是证阿罗汉的果位、菩萨的果位、佛的果位,那是真实的自觉。所以,他这一问,妙住当然赞叹他。接著传授他的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给他开示」,他有疑问来请教,菩萨就给他开示,为他解答。
【善男子,汝能发心】
『善男子』是叫著善财,你能够发心。
【深信爱乐,殷勤不舍】
这两句话很重要,能不能接受善知识的教诲,能不能自己修学有所成就,关键就在这八个字。你发心之后,『深信』,决定不能怀疑。『爱乐』,真正对法生欢喜心,『殷勤不舍』;「殷勤」是勇猛精进,时刻不离。他在前面这二十三问,显示出善财修学的心态,这是妙住一语道出,善财确确实实「深信爱乐,殷勤不舍」。到这个地方来请教,
【请问於我。】
你到我这里来请教。
【汝当谛听,今为汝说。】
这两句话是叙说,你既然来问,我给你说,但是你要『谛听』。你看经中佛菩萨开示之前,都是嘱咐「谛听」;「谛听」就是专心听、一心听,听教的时候,不能胡思乱想。下面正式给他开示,
【正授法要。】
这个经文很长,分三段,第一段是:
【总标名体。】
他给他开示。开示总得有个题目,今天讲什么题目,第一段就是题目,『名体』。第二段:
【修习得法。】
第三段落是:
【辨法功用。】
第二段是修习的方法,第三个是这个法修学的好处,它的功用,功德作用。请看经文:
【善男子,我得菩萨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解脱门。】
这个法门是妙住菩萨修的,他修的法门;善财来参学,他将这个法门介绍给善财。由此可知,这些菩萨们个个都是专修专弘,他不会介绍他自己修学以外的法门给善财,不会!自己所修、自己在这个法门所得殊胜功德利益,这才将这个法门介绍给善财,介绍给来参学的人。这个名称,清凉大师告诉我们:
【今初。】
初就是三段里面的第一段:「总标名体」,这一句经文是总标名体。
【此名是下谦己中名】
他得法的名字、名词在后面,在谦己推胜里面有完全的名称。此地所说是从用而说的,是从它功用上来讲。下面清凉大师给我们介绍梵文原本意思是:
【我得无著解脱门。】
这是梵本原来的意思。
【旧云无碍。】
这个旧就是《六十华严》,《六十华严》我们称它作旧经;旧经这个意思是无碍的意思。
【今此总名后得法中。】
总名是『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无碍解脱门』,跟此地这个名称,这个地方少了一个无碍,原名上多了一个「无碍解脱门」,这是先把名称说出来,然后我们再看看这里面的意思。「普遍」,这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正觉之心、大觉之心,这个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多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碍!如果一起分别,就有障碍;一有执著,障碍就更严重;所以在中国文字里面,我们常常念到的「思想」。你看那个「思」,心上面有了界限、有了分别;分别就有了界限,心上划了好多格子,划了好多界限,那是思。「想」,心里著相了,心里头有个相。思跟想都是虚妄的,把那个分别拿掉、执著拿掉;想是执著,思就是分别。分别、执著拿掉,那个田字拿掉、相拿掉,剩下来就是真心,很有味道!你有思、有想,妄心!不是真心。妄心不普遍,真心才普遍,真心就是菩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炼,炼什么?炼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炼真心,这个真的做心地功夫。虽然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是样样不知道;样样不知道,那就变成无明了。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落在思想里头,这个高明,确确实实没有思、没有想,佛如是、菩萨也如是。你看!一切众生向佛菩萨请教,提出问题来,佛菩萨随意就答覆了,就给你讲解了,他有没有思、有没有想?没有!不是说:「我想想,才怎么答覆你。」那个答覆不是真智慧,不通过思想的答覆,真智慧!不通过思想能答覆吗?能!就如同大磬一样,「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就不鸣」,我们敲它一下,它是不是想一想,我要不要声音大一点、小一点,它没有想!它也没有思!这个道理很深。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的训炼,这就叫修行。我们常常遇到人、事、物,都会想一想,这是错误的。从今之后,不再想它,就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你不想,你心是清净的,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人家一问,你一看、一听就了解、就明白,人家一问的时候,你就能跟他解答,凭什么?智慧!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比那个想一想再解答,高明太多了。因为你的思想是从意识里来的,你不用思想,是真性、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那怎么会一样?普遍的。
「速疾」就是快速;换句话说,这个法门不是渐修,圆顿大法。「勇猛」是说他的相,修学自行化他,都是认真努力在做,绝不因循,绝不懈怠。认真在干,不空;不空是事相上真做,样样认真,样样都负责任;这一切放下,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干;一切放下是样样都干,样样都认真努力,这个样样就是在我们本分上。我们在这个世间,自己是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地位、从事那一种行业,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就行了。孔老夫子说的话没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我的事情,我不要去干涉。我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人人都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就和谐了。社会是一切众生共同依存的一个报土,人人将本分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是健康的、是美满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干涉别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一定没做好,这个诸位冷静去看看现前社会,你就会看到。所以它不空!
下面落实在事实上,那些事情呢?「供养诸佛成熟众生」,供养诸佛是求法!成熟众生是化他,自行化他。在这个里面,他契入了,他得到了;他得到什么?无著解脱门,我们这个经后面,「无碍解脱门」;无著、无碍这个意思相通。无著是一切不执著,《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跟这个意思也相同。无碍就是《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得大自在了。这是名体的大意。我们再看第二个小段:「修习得法」。
【常於此门若行若止,修习思惟。】
这四个字里头是三个意思,修、习、思惟。
【或入或出,随顺观察。即时获得智慧光明,名普照诸法究竟无碍。】
这一段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他的注解。首先标示出这一段经文所讲的是:
【修习得法】
讲这个三桩事情。
【由四威仪】
四威仪前面只说了「行止」,我们看到「行止」就知道了。行、住、坐、卧,这叫四威仪。你走著也好、站著也好、坐著也好、躺著也好,总而言之,不离这个,这才叫「恒不舍离」。都修这个法门,都学习这个法门。『习』是把它做到,『修』是依照这个法门修正错误,凡是与这个法门不相应的,就是错误,一定要把它修正过来。『思惟』在此地,就是觉悟、就是明了。
【由四威仪,顺法思修,故能获得。】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他们修行总在生活行持当中,契入证得不二法门。这个『获得』就是证得。证得什么?证得无碍。『名普照诸法究竟无碍』,无碍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地方我们要学,我们如何在行住坐卧当中,『随顺观察』。诸位要知道,「观」就是不用思想,才叫做「观」;宗门里面讲「观照」,照住、照见,它不用思想。一思、一想,一想就不是观,那叫什么?我们现在人叫研究。所以佛门不用研究,因为研究是用思想,佛门用什么?叫参究。参究就是观照,不用思想。不用思想,叫参;用思想,叫研究。你们研究、研究,研究是落在意识里头,永远研究不出来,佛法研究不得的。
可是开头初学,初学不研究不行,为什么?我们用思想用成习惯,无始劫以来就用它,现在不用它,没依靠了,变成什么都不懂了。还是要用研究,用研究来入门,逐渐逐渐把研究舍掉,这才是一条正路。换句话说,开头你下手的时候,你用九分研究,一分观照,这才如法。一分观照都没有,那就错了,那就全错了。这是讲现在一般学佛的人不会用功,用的时间长,用的力多,反而没有成效,原因在那里?研究里一分观照都没有。这样不要说十年、八年不能成就,一千年、一万年也不能成就,这都是事实。你懂得这个方法,我开头不得已,我是要用研究,里面要有一分观照;逐渐提升,八分研究,二分观照;再提升到五分研究,有五分观照,你的功夫就相当得力了。如果能够有一、二分研究,七、八分观照,可以说你的功夫相当得力。
把研究全舍掉了,全是观照了,那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够照住;照住就是得定。要照我们净土宗的术语来说,观照就是相当於功夫成片,照住相当於事一心不乱,照见等於理一心不乱。净宗讲念佛功夫,这三个等级;禅宗里面讲功夫,也是三个等级,观照、照住、照见。你看《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上乘功夫。净宗跟禅宗说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境界是相同的,我们那个功夫成片,就是他观照的境界。所以,你要会用功。一昧埋头苦心在那里思索,不行!想不出来的,佛的意思你怎么能想得出来?你要想得出来,那不是佛菩萨的意思;佛菩萨是悟出来的。所以,我们初学讲经是相当艰苦,自己没有开悟,不能不用研究;可是研究到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再研究了。为什么?再研究还是不通,那怎么办?放下研究,让心清净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这个时候,一心称名拜佛,拜个两百拜、三百拜,忽然就通了,意思就来了,这常有的。
在讲台上讲经,每一个在讲台上讲经的这些法师、大德,居士也不例外。讲经之前要不要预备?要充分预备。像谛闲老法师讲经,他都先写讲义,就是有准备。在台湾大家都能够很容易找到的,谛闲法师的《圆觉经讲义》,那是他老人家讲《圆觉经》的时候,预备的写的讲义。另外还有一本《圆觉经亲闻记》,那是下面听经人写的笔记,一面听、一面记下来的。那些人记的?徐尉如、江味农这些大居士,听他老人家讲经的时候,写的笔记,好几个人写的。写了之后,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江味农居士整理写成了书。每一次整理出来,写出来之后,每一作整理,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一看,「好!这是我讲的吗?」他自己都感觉到意外。那就是在讲台上、经文上,临时的悟入、悟处,不是自己预备的。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当然离不开研究,但是一定要有观照功夫在里头。如果是一昧研究,没有观照,像这些感应就没有了。
所以,预备是预备,上了讲台,是不是照著自己预备东西讲?不一定!有些预备是很用功,上讲台一句也没用上,这常常有的。到以后你讲熟了,熟能生巧,这是一个方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心行与教理相应,这就叫功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教、理论、境界都能够契入,这个时候讲经,就像清凉大师的注疏一样,你看他老人家所注的,轻描淡写,点点而已,还需要用详细的讲义?不需要了。经文展现在面前,你的讲解可长可短、可浅可深,你就得自在了。这个道理在那里?用观照,不用思想就行了。可是观照是功夫,功夫是相应,不相应不行。在此地是「顺法思修」。思修也叫思惟修,就是相应的意思,你才能够获得「无碍」。无碍在此地有个简单的解释:
【言无碍者,略有二义。一者智慧於境无碍。】
我们常常讲:「智境无碍」,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作用无碍」。我们先看这个:
【由证无碍真法界故,故云智慧光明。】
这是解释前面『即时获得光明智慧』。这个「即使获得光明智慧」,就是一般我们俗称的开悟,即时获得开悟,就这个意思。这个开悟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是真的不是假的呢?因为他证得『无碍真法界故』,这个真法界,一真法界。这个境界就如同宗门常说的「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一真法界,一就是一心不乱。我在讲净宗经典的时候,跟诸位说过,《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是境界,从境界上说的,就是所证上说的。你所证得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无障碍的法界。清凉大师说了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说明一真法界的相状,是所证。能证的是什么?一心不乱。所以,净宗经典跟《华严》的的确确是一部经,一心是能证,一真是所证;能所不二,能所是一不是二,那你就真正获得智慧光明。这个智慧光明就是一真法界,「普照诸法究竟无碍」,岂不是一真法界吗?第二个意思:
【神通作用无碍。】
神通这两个字,它的意思,我们也要搞清楚,不是现在所谓的特异功能,那个不算是神通。佛经里面讲的六种神通,它是讲作用。通是通达,就是无障碍的意思。神不是我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也就是所谓超乎凡人常识之外的,他那个能力、智慧,超越我们想像之外,神奇莫测,是这个意思。他的智慧、能力太大了,这是神通两个字的解释。神通就是作用,作用就是神通,作用无障碍。
【由内证故,不碍於境。】
这个内心,於教、於理、於行相应,所以对於境界就没有障碍。我们在今天,特别是初学的,严持戒律。今天妙住菩萨在此地所显示的这些,教给善财的这些事事无碍的境界,令人羡慕,他末后告诉善财童子他所得从那里来的?从持戒来的。这些诸佛菩萨达到一真法界,事事无碍了。试问:事事无碍,还有没有戒律?有!他是不是持戒?无所谓持戒。虽无所谓持戒,持戒还是很严,就是自自然然合规矩,不是要学的,不是勉强去做的,自然合规矩,真正是如孔老夫子所谓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心所欲,他样样合乎规矩、样样合乎戒律,这个就妙,这才是真正讲的事事无碍。
【供佛化生,不空所作。】
你看!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带著香花、供品,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到那个地方向佛顶礼三拜、右绕三匝,他一点也不缺,他样样都做到。在那里闻法,帮助佛教化众生,「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不空所作』,他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在他自己本分的位置上,他做得圆圆满满。他这个圆满就是显示神通,为什么呢?这些佛菩萨们示现在六道里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并不是都现出家。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看众生的根性,应当给他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才叫无障碍,这才叫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就是神通作用无碍。
这一句里面,也就是这一小段里面,「修习得法」里面八个字最要紧;在一切时、一切处,「修习思惟,随顺观察」,这八个字是关键。一切时、一切处,要懂得修正我们自己的过失,要在生活当中去实习,常常思惟。我们今天修净土,思惟什么?思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就是忆佛念佛。「随顺」,恒顺众生;「观察」是智慧现前;恒顺众生里面生起智慧,所以这八个字是修习得法的关键。
这个地方讲的都是原则、都是原理,适用在一切法门,我们念佛适用,参禅也适用,持咒也适用,任何法门都适用。乃至於世间法,穿衣、吃饭都适用,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也都适用,抓著这个纲领,你就有下手之处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六面,倒数第二行,从二句看起:
【菩萨云何恒住刹海,普遍庄严而不舍离。菩萨云何恒依佛力,悉能知见诸佛神变而不舍离。】
这两句是说诸佛依正的行门。前面这一句,就是第七句,是说依报,这是『刹海』,是佛的依报。经上所说的佛刹,是一尊佛的教化区。经上常讲,大多数诸佛的教区,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知道,是一个大千世界;称三千大千世界,是讲世界的组成,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说三千大千世界,其实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区。但是也有诸佛如来他的教区,有二个以上的大千世界,这个在经上都看过。这种情形完全是诸佛过去在因地当中,所结的缘不同,正是佛不度无缘之人,他这个缘很广,他到处受欢迎。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缘最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刹土,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所以阿弥陀佛不是一个、二个大千世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是阿弥陀佛的教区,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后面这一句,是讲佛的正报。『菩萨云何恒依佛力,悉能知见诸佛神变而不舍离。』知道佛在九法界里面度化众生,就如《普门品》里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当与众生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定法可说,这叫「神变」。由此可知,你能够观见神变,一定要靠佛力加持。所以佛弟子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一定要知道求佛力加持,这一点非常重要。自己修行要得佛力加持,帮助众生更需要佛力加持。如何得佛力加持,我们后面会说到。第九句:
【菩萨云何恒於六趣自在受生,住无住道而不舍离。】
这一条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晓得,利他就是真正的自利,度他就是度自己,所以你的心越广大,你的成就就越殊胜,功德也越不可思议。心量越小,念念只顾自己,不能全心全力去照顾别人,这个样子,纵然在菩萨道里面修学的很如法,这个进步也非常缓慢,就是因为心量太小,这一切法是从心想生,这是一定的道理。此地问菩萨怎么样能够在六道里面自在的受生,自在当然就不是业力,我们凡夫在六道里面轮回,受业力的支配,不自在!不想来也得要来;不想去,到时候一定要去;你不得自在,佛菩萨乘愿而来,所以他得自在。众生缘成熟了,他就来了;缘尽了,他就去了。可见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想来,也不是他想去,而是他的本愿,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现身,是这么一个道理。
『住无住道而不舍离』,这正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永远不舍离大悲、大智,无住的行门,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下面一句:
【菩萨云何恒受诸佛正法云雨,悉能忆持而不舍离。】
向下这两句,这是第十、第十一句,注解里头有。
【摄法证入行。】
学佛目的就是要成道,就是要证果,这两条就是讲证果。前面这一句是讲开悟,后面是证果。这也是我们学佛,念念不忘而希求的。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恒受诸佛正法』,「云」跟「雨」这两个字都是比喻,就是接受如来正法的滋润。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忆持而不舍离』;这个「忆持」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忆持而不舍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首先你要能记得住,这个读诵就非常重要。不但初发心的人要天天读经。现在为什么一般修学的人不喜欢读经?或者展开经卷念不下去?这个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对於佛法没有兴趣。你说他没有兴趣,他天天也来听经,偶而也念几句;换句话说,兴趣不浓,法味没有世味浓,对世间五欲六尘的味道很浓很浓,他真的是「而不舍离」,他真的是不舍离;佛法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所以这个功夫不能成就。
怎样培养他的兴趣,这个就很重要。我们现在学佛,实在说,不是从小学起,如果从七、八岁、十几岁学起,那个不一样。现在都是中年以上,因此,我们修学的方法,跟年轻人也截然不同。怎么样能提起兴趣?解就重要。你为什么不信?我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够透彻,你的兴趣怎么能生得起来?如果了解深刻、透彻了,那个兴趣自然就生了。由此可知,闻法就非常重要,每天不断的闻法,真听进去的人,他的兴趣就生起来了。当然不能说是听众每一个人都听进去,那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人听进去了,听明白了,懂得了,渐渐发生兴趣,这就是好事。
听了之后,还不甚明了,那可以继续往下去听,彼此日常生活当中去研究讨论,所谓是「真理越辩越明」,越多熏习就越容易明了。信心、欢喜心,佛经上讲的「乐欲」,随著你的信心在增长,这就是好事情。那么闻法、研究讨论,还是缘的问题,这正是善导大师所谓的「三辈九品,总在於缘」,他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在别的,就是遇缘不同。我们对佛法有没有信心,能不能生出爱好,也是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你的信愿确确实实能够生得起来,然后才能达到忆持不忘,你真正肯做。
年轻人实在讲,是人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非常宝贵。这个时候要是遇到善缘,无论学什么东西,都能成就。这个年轻时代就是一般讲的,大概是十岁到二十几岁,这个时候是黄金时代。要是遇到真正高明的老师,他指导你,一定是在读诵,不必深解其义,最要紧的是读诵。因为这个时代、这个年龄,记忆力最好,也渐渐懂事,如果有这个善根、福德,遇到好的善知识、善友来教导你,自己肯依教奉行,这个根基就扎的稳固。所以「忆持」两个字,我们要重视它。末后这一句:
【菩萨云何恒发智光,普照三世佛所行处而不舍离。】
这一句意思非常明显。『发』是发起;『智光』是般若智慧。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怎样能生起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智慧,你才了解三世诸佛所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的行持,自己之所行,如佛之所行。「佛所行处」是我们的好榜样。「佛所行处」这一句,《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也就是说,佛菩萨教化众生的那些处所,我们要学习。我们所在的处所,以自己的智慧、德能,再求诸佛菩萨的加持,教化一方,如佛所化,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都是属於摄法契入。末后:
【唯愿慈哀,为我开演。】
这二句是祈求,我所想知道的,前面十二句总说,后面这十一句别说,说出善财童子自己求学的愿望。他到这儿来求法,就是求这些东西。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的注解,文字不多,比经文少得多,交代得很清楚,就如同科判一样,每一句里头的重点,都给我们点出来。注解末后这一句是:
【皆以上恒字贯下不离】
这是每一句句眼之所在。
【无暂舍也。】
一时一刻都不舍离,你才看到人家求法、修行勇猛精进,真正是勇猛精进,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处所。再看下面第三大段,经文一共六段,第三大段是:
【称赞授法,於中二。】
这一段里面又分为二段:
【先赞。后授。】
先称赞善童财子,然后再授法给他。
【尔时妙住比丘告善财言,善哉善哉】
这两句是称赞。
【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一句是赞他发心。
【今复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觉法。】
这一句是赞他所提出来的问题。总问十二句,别问十一句。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注解也不长。
【先赞发心胜。】
这就是『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发心殊胜,希有难得,我们不要在这个经文上,每一段都看到好几句,看多了;看多了,就变成麻木不仁了,不把它当做一回事了,这就是我们的过失。我们学佛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不知道这一句话的重要性。发心非常非常的希有。这个心一发,诸位要知道,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同学当中,我想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少!菩萨戒受了,菩提心没有发,所以你这个菩萨是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真正发了菩提心,给诸位说,菩提心一发,不但出了三界,也超越十法界。菩提是大觉,凡圣的差别就是在觉迷。一念觉就成佛,一念迷就堕到凡夫。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呢?照理论上来讲,是决定可能,只要你一念不迷就行了。
《华严经》上用善财童子来代表一生成佛、圆满成佛。这是告诉我们,从凡夫地一生可以能修的成功。也许诸位在《华严经》看到,善财童子善根深厚、福报很大,我们没有他的善根、没有他的福报,这一生也能成就吗?能!凭什么呢?《法华经》上曾经说:「龙女八岁成佛」,跟这个地方表演的意思不一样。八岁是说明她是小孩,在我们一般讲,她不懂事;也就是说,与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不相干。龙女,龙是畜生,不是人;这就是说明,即使过去生中没有修积善根、福德,这一生遇到善缘也能成就。
所以,凡夫成佛,实实在在讲,不论过去生中有没有修积善根,不说这些,关键就在觉迷,菩提心一发,觉了,菩提是大觉。觉悟到什么?觉悟到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觉悟到六道里面不好玩。你在六道里头玩,你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得不偿失!这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是真正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世、出世法再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身体在世间,如诸佛菩萨一样,自在随缘。自在随缘,没有一点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真正修行人,要在生活上去锻炼。炼什么?炼清净心。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不动的。你炼这个,你看别人做这个、做那个,千万不要这个看不惯,「我觉得怎么样,你要怎么做」,那你就完了,你就堕落了,你就迷了。你冷静的去观察多好呢!那个多妙、多有味道!
凡是没有大碍,就随他去,各有因缘;除非有重大的过失,应当要提醒他一下;重大的过失是什么?於自、於他有很大的不利,这个要说一说。如果不是这样的关键,佛菩萨看到,笑笑不说话,佛菩萨都不说话,我们说话干什么?我们要学佛菩萨,不问不说。你看佛的一切经,都是有人问才说;无问自说,太少太少了,不多!都是人家问才说。人家向你请教,你才说;人家不向我请教,不说。这个里面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说话的艺术、处事待人的艺术。换句话说,你过的就是高度智慧的生活,你的境界是高度艺术的境界,那怎么会相同?所以,发心就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虽然不会发心,不能如经中所说的那样殊胜的境界,那你就按四弘誓愿发心就好了。四弘誓愿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就等於发心落实了。
第一个,你要念念有度众生的心。这个心不能舍离,一时一刻都不能舍离;简单的讲,真诚的爱护众生,真诚的关怀众生,真诚的去帮助一切众生,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要能帮助一切众生,都是出於真诚、清净。清净是我爱护他、我照顾他、我帮助他,对他绝对没有丝毫的希求,希求他对我好,我将来有好果报,那就错了。你的心就被污染,你的心就不清净,没有丝毫希求,绝对不望报答,不希求果报。不希求果报,实在说,果报还特别殊胜。毗卢遮那如来、阿弥陀如来都是这样慈悲关怀、爱护、帮助一切众生,他没有希求果报。你看华藏世界的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不希求,它自然变现出来,这个真正就是所谓的「依报随著正报转」。佛在果地上如是,我们现前在因地上又何尝不如是?一个道理!
我们今天也是这样的。所以,殊胜果报纵然现前,心还是如如不动。换句话说,绝对没有一念享受的念头,还有一念福报现前,享享福吧!有这个念头是凡夫,那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里绝对没有享福的意念,只有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愿心,没有其他的念头,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所以,一切能够尽舍,舍得干干净净。这是妙住比丘对善财不能不赞叹。赞叹善财,就是赞叹我们发心。在此地教我们发心,勉励我们发心,赞叹我们发心。
发心之后要起行,行法,如何满足自己的心愿?那要修行,所以,在行门上面,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十二句总问,十一句别问。提出二十三个问题,这就是『志求一切智法及自觉法』,这两句把善财二十三个问题都包括了。我们看大师在此地的注解:
【先赞发心胜。后赞问法胜。】
两者都殊胜。
【二经皆有总句云佛法。】
此地讲的『二经』,是讲的晋经与唐经,这在中国《华严经》二种本子。这两种本子里面,总句里头都讲到佛法,都有这个字样。
【佛法通於教理行果。】
这是细分佛法有这四类,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我们现在文字,在这里研究、讨论、讲解,这是教法。你从教里面悟理,从教里面觉悟,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理法。理明白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去做,换句话说,落实在生活上,那就叫行法。行是做,真正指导我们修正思想行为。我们现在的思想错误,严格的说,只要有思想就错误了。那没有思想,没有思想也错误了,到底怎么办?亦想亦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全是错了,四句百非。有想是邪见,这都是讲的真话,无想是无明,这个时候你怎么办?我们凡夫不是落在邪见,就是落在无明,所以出头就很难。
怎么样才是正确的?确确实实无想,但是这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对了,经上所讲:「寂寂惺惺,惺惺寂寂」,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惺惺」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落在无明,但是心地干干净净,一个念头不生,不落在邪见,两边都不著,这个叫定慧等持,这就对了。所以,佛法最关键的是在行,理悟了,如果不落实在行上,还是空洞的东西,像我们世间人讲的玄学,不切实际。「教理行」这三个相应了,就叫做「证」;证就是果、果法,就证果了;教理行统统相应了,教就是理、就是行;行就是理、就是教;一而三,三而一,这就证果了,这叫果法。并不是教理行之外,有个果,那就不对,那就错了。下面说:
【一切智法,别明果法。】
这是经上讲的「今复志求一切智」。这个「一切智」就是平常讲的「一切种智」;实在说,就是前面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这叫「一切智法」。你要是得「一切种智」就叫成佛了;你得「道种智」,就叫菩萨;你得「一切智」,就叫阿罗汉;这是讲的三种智。佛有智的意思,就是三种智。
【及自觉法,通理行果。自觉圣智,通此三故。】
人怎么样自觉?理明白了,自觉了;如理修行,自觉了;那当然契入境界,这就证果。那不但是自觉,高度的自觉,无论是证阿罗汉的果位、菩萨的果位、佛的果位,那是真实的自觉。所以,他这一问,妙住当然赞叹他。接著传授他的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给他开示」,他有疑问来请教,菩萨就给他开示,为他解答。
【善男子,汝能发心】
『善男子』是叫著善财,你能够发心。
【深信爱乐,殷勤不舍】
这两句话很重要,能不能接受善知识的教诲,能不能自己修学有所成就,关键就在这八个字。你发心之后,『深信』,决定不能怀疑。『爱乐』,真正对法生欢喜心,『殷勤不舍』;「殷勤」是勇猛精进,时刻不离。他在前面这二十三问,显示出善财修学的心态,这是妙住一语道出,善财确确实实「深信爱乐,殷勤不舍」。到这个地方来请教,
【请问於我。】
你到我这里来请教。
【汝当谛听,今为汝说。】
这两句话是叙说,你既然来问,我给你说,但是你要『谛听』。你看经中佛菩萨开示之前,都是嘱咐「谛听」;「谛听」就是专心听、一心听,听教的时候,不能胡思乱想。下面正式给他开示,
【正授法要。】
这个经文很长,分三段,第一段是:
【总标名体。】
他给他开示。开示总得有个题目,今天讲什么题目,第一段就是题目,『名体』。第二段:
【修习得法。】
第三段落是:
【辨法功用。】
第二段是修习的方法,第三个是这个法修学的好处,它的功用,功德作用。请看经文:
【善男子,我得菩萨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解脱门。】
这个法门是妙住菩萨修的,他修的法门;善财来参学,他将这个法门介绍给善财。由此可知,这些菩萨们个个都是专修专弘,他不会介绍他自己修学以外的法门给善财,不会!自己所修、自己在这个法门所得殊胜功德利益,这才将这个法门介绍给善财,介绍给来参学的人。这个名称,清凉大师告诉我们:
【今初。】
初就是三段里面的第一段:「总标名体」,这一句经文是总标名体。
【此名是下谦己中名】
他得法的名字、名词在后面,在谦己推胜里面有完全的名称。此地所说是从用而说的,是从它功用上来讲。下面清凉大师给我们介绍梵文原本意思是:
【我得无著解脱门。】
这是梵本原来的意思。
【旧云无碍。】
这个旧就是《六十华严》,《六十华严》我们称它作旧经;旧经这个意思是无碍的意思。
【今此总名后得法中。】
总名是『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养诸佛成熟众生无碍解脱门』,跟此地这个名称,这个地方少了一个无碍,原名上多了一个「无碍解脱门」,这是先把名称说出来,然后我们再看看这里面的意思。「普遍」,这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正觉之心、大觉之心,这个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多大?是尽虚空、遍法界,无碍!如果一起分别,就有障碍;一有执著,障碍就更严重;所以在中国文字里面,我们常常念到的「思想」。你看那个「思」,心上面有了界限、有了分别;分别就有了界限,心上划了好多格子,划了好多界限,那是思。「想」,心里著相了,心里头有个相。思跟想都是虚妄的,把那个分别拿掉、执著拿掉;想是执著,思就是分别。分别、执著拿掉,那个田字拿掉、相拿掉,剩下来就是真心,很有味道!你有思、有想,妄心!不是真心。妄心不普遍,真心才普遍,真心就是菩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炼,炼什么?炼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炼真心,这个真的做心地功夫。虽然什么都不思,什么都不想,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是样样不知道;样样不知道,那就变成无明了。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不落在思想里头,这个高明,确确实实没有思、没有想,佛如是、菩萨也如是。你看!一切众生向佛菩萨请教,提出问题来,佛菩萨随意就答覆了,就给你讲解了,他有没有思、有没有想?没有!不是说:「我想想,才怎么答覆你。」那个答覆不是真智慧,不通过思想的答覆,真智慧!不通过思想能答覆吗?能!就如同大磬一样,「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就不鸣」,我们敲它一下,它是不是想一想,我要不要声音大一点、小一点,它没有想!它也没有思!这个道理很深。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的训炼,这就叫修行。我们常常遇到人、事、物,都会想一想,这是错误的。从今之后,不再想它,就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你不想,你心是清净的,清净心生智慧,所以人家一问,你一看、一听就了解、就明白,人家一问的时候,你就能跟他解答,凭什么?智慧!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比那个想一想再解答,高明太多了。因为你的思想是从意识里来的,你不用思想,是真性、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那怎么会一样?普遍的。
「速疾」就是快速;换句话说,这个法门不是渐修,圆顿大法。「勇猛」是说他的相,修学自行化他,都是认真努力在做,绝不因循,绝不懈怠。认真在干,不空;不空是事相上真做,样样认真,样样都负责任;这一切放下,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干;一切放下是样样都干,样样都认真努力,这个样样就是在我们本分上。我们在这个世间,自己是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地位、从事那一种行业,你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就行了。孔老夫子说的话没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我的事情,我不要去干涉。我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人人都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就和谐了。社会是一切众生共同依存的一个报土,人人将本分的事情做好,这个社会是健康的、是美满的。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干涉别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一定没做好,这个诸位冷静去看看现前社会,你就会看到。所以它不空!
下面落实在事实上,那些事情呢?「供养诸佛成熟众生」,供养诸佛是求法!成熟众生是化他,自行化他。在这个里面,他契入了,他得到了;他得到什么?无著解脱门,我们这个经后面,「无碍解脱门」;无著、无碍这个意思相通。无著是一切不执著,《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跟这个意思也相同。无碍就是《华严》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得大自在了。这是名体的大意。我们再看第二个小段:「修习得法」。
【常於此门若行若止,修习思惟。】
这四个字里头是三个意思,修、习、思惟。
【或入或出,随顺观察。即时获得智慧光明,名普照诸法究竟无碍。】
这一段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他的注解。首先标示出这一段经文所讲的是:
【修习得法】
讲这个三桩事情。
【由四威仪】
四威仪前面只说了「行止」,我们看到「行止」就知道了。行、住、坐、卧,这叫四威仪。你走著也好、站著也好、坐著也好、躺著也好,总而言之,不离这个,这才叫「恒不舍离」。都修这个法门,都学习这个法门。『习』是把它做到,『修』是依照这个法门修正错误,凡是与这个法门不相应的,就是错误,一定要把它修正过来。『思惟』在此地,就是觉悟、就是明了。
【由四威仪,顺法思修,故能获得。】
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他们修行总在生活行持当中,契入证得不二法门。这个『获得』就是证得。证得什么?证得无碍。『名普照诸法究竟无碍』,无碍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地方我们要学,我们如何在行住坐卧当中,『随顺观察』。诸位要知道,「观」就是不用思想,才叫做「观」;宗门里面讲「观照」,照住、照见,它不用思想。一思、一想,一想就不是观,那叫什么?我们现在人叫研究。所以佛门不用研究,因为研究是用思想,佛门用什么?叫参究。参究就是观照,不用思想。不用思想,叫参;用思想,叫研究。你们研究、研究,研究是落在意识里头,永远研究不出来,佛法研究不得的。
可是开头初学,初学不研究不行,为什么?我们用思想用成习惯,无始劫以来就用它,现在不用它,没依靠了,变成什么都不懂了。还是要用研究,用研究来入门,逐渐逐渐把研究舍掉,这才是一条正路。换句话说,开头你下手的时候,你用九分研究,一分观照,这才如法。一分观照都没有,那就错了,那就全错了。这是讲现在一般学佛的人不会用功,用的时间长,用的力多,反而没有成效,原因在那里?研究里一分观照都没有。这样不要说十年、八年不能成就,一千年、一万年也不能成就,这都是事实。你懂得这个方法,我开头不得已,我是要用研究,里面要有一分观照;逐渐提升,八分研究,二分观照;再提升到五分研究,有五分观照,你的功夫就相当得力了。如果能够有一、二分研究,七、八分观照,可以说你的功夫相当得力。
把研究全舍掉了,全是观照了,那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够照住;照住就是得定。要照我们净土宗的术语来说,观照就是相当於功夫成片,照住相当於事一心不乱,照见等於理一心不乱。净宗讲念佛功夫,这三个等级;禅宗里面讲功夫,也是三个等级,观照、照住、照见。你看《心经》「照见五蕴皆空」,上乘功夫。净宗跟禅宗说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境界是相同的,我们那个功夫成片,就是他观照的境界。所以,你要会用功。一昧埋头苦心在那里思索,不行!想不出来的,佛的意思你怎么能想得出来?你要想得出来,那不是佛菩萨的意思;佛菩萨是悟出来的。所以,我们初学讲经是相当艰苦,自己没有开悟,不能不用研究;可是研究到不通的时候,就不要再研究了。为什么?再研究还是不通,那怎么办?放下研究,让心清净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这个时候,一心称名拜佛,拜个两百拜、三百拜,忽然就通了,意思就来了,这常有的。
在讲台上讲经,每一个在讲台上讲经的这些法师、大德,居士也不例外。讲经之前要不要预备?要充分预备。像谛闲老法师讲经,他都先写讲义,就是有准备。在台湾大家都能够很容易找到的,谛闲法师的《圆觉经讲义》,那是他老人家讲《圆觉经》的时候,预备的写的讲义。另外还有一本《圆觉经亲闻记》,那是下面听经人写的笔记,一面听、一面记下来的。那些人记的?徐尉如、江味农这些大居士,听他老人家讲经的时候,写的笔记,好几个人写的。写了之后,统统交给江味农居士,江味农居士整理写成了书。每一次整理出来,写出来之后,每一作整理,送给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了一看,「好!这是我讲的吗?」他自己都感觉到意外。那就是在讲台上、经文上,临时的悟入、悟处,不是自己预备的。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当然离不开研究,但是一定要有观照功夫在里头。如果是一昧研究,没有观照,像这些感应就没有了。
所以,预备是预备,上了讲台,是不是照著自己预备东西讲?不一定!有些预备是很用功,上讲台一句也没用上,这常常有的。到以后你讲熟了,熟能生巧,这是一个方法。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心行与教理相应,这就叫功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教、理论、境界都能够契入,这个时候讲经,就像清凉大师的注疏一样,你看他老人家所注的,轻描淡写,点点而已,还需要用详细的讲义?不需要了。经文展现在面前,你的讲解可长可短、可浅可深,你就得自在了。这个道理在那里?用观照,不用思想就行了。可是观照是功夫,功夫是相应,不相应不行。在此地是「顺法思修」。思修也叫思惟修,就是相应的意思,你才能够获得「无碍」。无碍在此地有个简单的解释:
【言无碍者,略有二义。一者智慧於境无碍。】
我们常常讲:「智境无碍」,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作用无碍」。我们先看这个:
【由证无碍真法界故,故云智慧光明。】
这是解释前面『即时获得光明智慧』。这个「即使获得光明智慧」,就是一般我们俗称的开悟,即时获得开悟,就这个意思。这个开悟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说是真的不是假的呢?因为他证得『无碍真法界故』,这个真法界,一真法界。这个境界就如同宗门常说的「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一真法界,一就是一心不乱。我在讲净宗经典的时候,跟诸位说过,《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是境界,从境界上说的,就是所证上说的。你所证得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无障碍的法界。清凉大师说了四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说明一真法界的相状,是所证。能证的是什么?一心不乱。所以,净宗经典跟《华严》的的确确是一部经,一心是能证,一真是所证;能所不二,能所是一不是二,那你就真正获得智慧光明。这个智慧光明就是一真法界,「普照诸法究竟无碍」,岂不是一真法界吗?第二个意思:
【神通作用无碍。】
神通这两个字,它的意思,我们也要搞清楚,不是现在所谓的特异功能,那个不算是神通。佛经里面讲的六种神通,它是讲作用。通是通达,就是无障碍的意思。神不是我们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也就是所谓超乎凡人常识之外的,他那个能力、智慧,超越我们想像之外,神奇莫测,是这个意思。他的智慧、能力太大了,这是神通两个字的解释。神通就是作用,作用就是神通,作用无障碍。
【由内证故,不碍於境。】
这个内心,於教、於理、於行相应,所以对於境界就没有障碍。我们在今天,特别是初学的,严持戒律。今天妙住菩萨在此地所显示的这些,教给善财的这些事事无碍的境界,令人羡慕,他末后告诉善财童子他所得从那里来的?从持戒来的。这些诸佛菩萨达到一真法界,事事无碍了。试问:事事无碍,还有没有戒律?有!他是不是持戒?无所谓持戒。虽无所谓持戒,持戒还是很严,就是自自然然合规矩,不是要学的,不是勉强去做的,自然合规矩,真正是如孔老夫子所谓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心所欲,他样样合乎规矩、样样合乎戒律,这个就妙,这才是真正讲的事事无碍。
【供佛化生,不空所作。】
你看!像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带著香花、供品,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到那个地方向佛顶礼三拜、右绕三匝,他一点也不缺,他样样都做到。在那里闻法,帮助佛教化众生,「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不空所作』,他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在他自己本分的位置上,他做得圆圆满满。他这个圆满就是显示神通,为什么呢?这些佛菩萨们示现在六道里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并不是都现出家。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看众生的根性,应当给他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没有一定的身相,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才叫无障碍,这才叫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这就是神通作用无碍。
这一句里面,也就是这一小段里面,「修习得法」里面八个字最要紧;在一切时、一切处,「修习思惟,随顺观察」,这八个字是关键。一切时、一切处,要懂得修正我们自己的过失,要在生活当中去实习,常常思惟。我们今天修净土,思惟什么?思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就是忆佛念佛。「随顺」,恒顺众生;「观察」是智慧现前;恒顺众生里面生起智慧,所以这八个字是修习得法的关键。
这个地方讲的都是原则、都是原理,适用在一切法门,我们念佛适用,参禅也适用,持咒也适用,任何法门都适用。乃至於世间法,穿衣、吃饭都适用,处事、待人、接物、应酬也都适用,抓著这个纲领,你就有下手之处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