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妙住比丘章 (第一集) 1997/7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5-0001
请掀开经本。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妙住比丘章】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谓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余如前说。文亦具六。】
这个第三是十住这一个单元里面,第三个小单元,也就是第三住,十住菩萨第三住。菩萨的德号称为『妙住』,示现的身分是『比丘』。第三住叫做『修行住』。五十三参前面这四段,第一是文殊菩萨十信章,往后就是十住菩萨前面的三住。他所表的是三宝,这我们读过了。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是佛法僧三宝。由此可知,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显教也好,密教也好,都不能离开三宝;离开三宝,你就不是学佛了,学佛一定要依靠三宝。而代表三宝的这三位法身大士,《华严经》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菩萨。他们所示现的身分,教给我们修学的根本,这个身分全是用的比丘,我们看这三位都是比丘。
这个意思就很深了,初学佛法的人,决定不能离开僧团,用意在此地。离开僧团,你就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修行就不容易成就。这是古时候,一些祖师大德常讲的,初学学人不论是在家、出家,一定要懂得依众靠众。在家居士也有僧团,如果他不是参加出家人的僧团,一定自己组织莲社,净土宗的莲社,一般有居士林,在大陆上很多。我们在北京,北京有居士林,上海有居士林,南京也有居士林,每一个地方在家同修办的这个道场称居士林。居士林也是僧团,是在家学佛依靠的场所。
这一章,大师采用的德号叫妙住,这个名号值得玩味。我们要深解义趣,要认真的修学。我们现在这个身住在这个世间,你住的妙不妙?如果你要能够妙住今世,你这一生决定成就。如果你这一生住在这个世间,住的不妙,那问题就严重了。那么他是怎么住在这个世间的?前面一章,海云比丘给善财童子介绍的时候,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今天我们展开这一章的经文,一开端,这第一行是清凉大师的注解,我们也得略说一说。
前面清凉大师告诉我们,妙住比丘是「身住虚空,无住相故」,这是前面一章经文上所讲的。我们也特别说明了,不是这个人离开地面在虚空当中,不是这个意思。「身住虚空」就是下面的解释—无住相故。无住相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就等於身住虚空,这个高明,这个住就妙了。我们今天不妙,为什么不妙呢?处处执著,处处著相,眼见色,著了色相,在这个色相里面起贪瞋痴慢,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爱的念头,你心就住在贪爱上。不顺自己意思,就生瞋恚,你心就住在瞋恚上。你总是有住,这个就坏了。有住就有业,就有果报。业是什么业呢?你六根住六尘境界,就是造的轮回业,果报就是六道轮回,你能超越得了吗?
学佛,又住了学佛的相,你说糟糕不糟糕?佛法也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造佛的形象,这是色法;经典文字是色法,我们在这里讲经研究讨论是声法;在讲经之前,大家唱的《开经偈》,这是音声,都是属於声尘。我们六根著了相,著在六尘境界上。虽然发心吃长素了,已经很难得了,素食里面还要挑剔,著了味相,舌根著了味相。身体穿衣服,不错,是比从前要好多了。可是穿上出家人这个衣服,式样没有改变,这个料子、款式、裁缝,还是去讲求,这个身著了触的相,这就不妙了。所以纵然是学佛,依旧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修福著了修福的相。在佛门里面修布施,甚至於来作义工,没有一样不著相的。著相,你就不妙了,你就住著在五欲六尘当中。这是妙住比丘在此地,为我们现身说法,给我们作一个最佳的榜样,并不是叫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是叫我们离开五欲六尘。要懂得在世间,在五欲六尘里面,不染著,身如虚空,这样就好。
那么我们也很想不著相,知道不著相自在,不著相就没有烦恼了。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了,也没有忧虑、牵挂了,你说多自在!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你没有看破。所以佛法修学,法门虽多,它有总纲领。宗门、教下总纲领就是所谓的修观。这个名词,我想同修们都很熟悉,读经,读古人的注疏,这两个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多—观照,从这里下手,修观。观是什么意思呢?观是不是叫你去看呢?你要把这个观当作看来讲,你就错了。这个观是个代表的字,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叫观。实在讲,观就是观念。把你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那些是错误的观念呢?著了相就是错误的观念。眼见色著了色相,错了;耳闻声著了声相,也错了。乃至一执法著了法相,也错了。把这些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什么是正呢?不执著就是正,此地讲的妙,正知正见就是妙住。
如果要能够入这个境界,你一定要真正的懂得,不是听说的。你听讲,你在经上读到的,你自己并没有入这个境界。前面清凉大师说了,说他观一切法如幻,无所有离分别,这个我们上一次读过的,星期三读过的。清凉这几句话,岂不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一句经文,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念,每一个人都很熟悉。可是问题在那里?你并没有把眼前一切法,真的看作梦幻泡影,你没有,你还是当真。那么换一句话说,你并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要契入这个境界,就真正把眼前世、出世间一切法,真的看作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心地自然就不染著了。
今天你们几位同修,跟我谈要想组织一个四好公司,来推行弘法利生的工作,我听了无动於衷,那是你们的事情,与我不相干。为什么呢?一切法梦幻泡影。你们觉得有这个必要,你们好好的去做,我不会被你们拖下水,这样才能契入境界。一切要把经上这一些总纲领、原则,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然后晓得,我们在这个世间,过一天算一天。明天呢?明天还没有到,决定不想明天。过去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想过去。现在,现在不住,说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一种思想、见解、心态来过日子,你说自在不自在呢?
不但世、出世间苦乐没有,生死也没有。世、出世间法都无所有,所以你永离分别、执著了。虽然在五欲六尘之中,心地绝不染著,这叫『巧观空有』。「巧」是善巧,我们讲非常巧妙,念念与事实真相相应,事实真相就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念念与这个相应,行行与这个相应,行是造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自己修行,我们帮助一切众生,自行化他,这就是造作。虽有造作,都与经上讲的原理、原则相应。造作是事,事不落空,认真努力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做的圆圆满满,心里面一丝毫染著都没有,心里头干干净净。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样住在世间,那就是妙住了,这就妙了,这就是「巧观空有」。对於空有的事实真相能了解,能体会得,所以『增修正行』。「增」是增上、增长,修学正行。正行,是你的起心动念、一切行为都是正确的,没有偏差。所谓正确的标准,就是与事实真相相应。事实真相就是相有,有是假有,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性空,性是体性,所有一切现象的体性是空寂了不可得。然后我们就明了,体、相、作用俱不可得。不可得不是说没有,那才叫巧观、叫善观。
菩萨示现的身分是比丘,这是给我们作模范,初学,初学是比丘的身分。初学的人,不能离开僧团,比丘决定是住在僧团,不像菩萨,菩萨不一定住在僧团里面。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他的这些弟子们,比丘众也叫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都是比丘众。佛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不离开佛,永远在这个团体,不离开团体,这是初学。为什么呢?戒定慧三学还没有成就。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团体呢?菩萨就可以离开团体了,菩萨是戒定慧三学圆满了,智慧开了,所以菩萨修的叫三慧,比丘修三学。三慧是闻慧、思慧、修慧。那个慧是什么呢?慧是戒定慧的慧。所以你没有得到戒定慧,你就没有菩萨三慧的基础。三慧是以三学为基础,这个一定要知道。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真妄。世、出世间法那是真、那是妄、那是邪、那是正,那些是善,那些是恶,有能力辨别这些。乃至於是非利害,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可以独立了,他有资格离开僧团,单独去修行,或者是教化一方,那是菩萨事业。
初学佛的人不行,没有这个能力。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我们想现代的社会,大概跟释迦牟尼佛当时差不多。世尊当年在世,这个世间还没有统一的大国,都是一些小部落。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也差不多。你看在周朝的时候,夏商周。周朝开国那个时候,所谓八百诸侯。诸侯就是国家的领袖,我们又称国王。多少国王?八百多,小国。大国,他这个疆域就是土地面积,大概有一百多里,那是大国。小国有二、三十里,就是这一个小城、一个小镇,就是一个小国,它各个是独立的。於是思想、见解当然分歧。
佛经里面跟我们记载的、有名气的,换一句话,可能是有影响力的,那个影响不是在一个国家,就像现在我们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这一些外道有九十六种,可见得很多。九十六种外道。但是诸位要知道,那个时候所讲国际,实际上还是很小。你看周朝那个时代,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八百诸侯分布在那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下面到珠江流域,要是翻开现在中国地图,大概它所占的面积,五分之一还不到。中国统一是秦始皇第一个统一的,把所有的小国都消灭了,建立郡县的制度。小国就变成一个县,集合多少个县就成一个郡,就像现在我们分成为一个省,便利於统辖、支会。
而印度的统一,那就更晚更晚了。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外道这么多?统一之后,像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因为是诸侯那个时代,所以春秋的时候,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见解,有他自己的学说,后人看这个时代,这个百家争鸣非常热闹。可是诸位要晓得,热闹是一桩事情,一般老百姓的知见没有归依处,不晓得跟谁走好?真是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那个有道理?说的人太多了,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所以汉武帝的时候,这才与这些朝野共同商量,决定尊崇孔孟。国家的教育,以孔孟的思想为主宰。这一个政策确定之后,一直延续到满清,於是儒家的思想,就变成中国的传统。我们大家的想法、看法就趋於一致了,这样中国这个社会,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它有它的道理。这个民族能够延续这么久,到今天看起来还有前途,我们不能不感谢汉武帝,决定中国教育政策,给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传统。
那么印度,当年在世,换一句话说,没有政治的力量来做这一桩事情。秦始皇统一,汉武帝以天子的身分,这是用政治的力量,来统一教学宗旨。但是世尊在当时,不可能用政治力量,那用什么力量?唯一就用自己的道德,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一切大众,让这些外道见到释迦牟尼佛都佩服、都低头,这相当不容易!这一种统一,那真正是叫一切大众心悦诚服,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高明,释迦牟尼佛行持,找不到丝毫的缺点。人家一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戒律清严,清净、严肃。这才令当时许许多多这些国王大臣,外道的首领,向释迦牟尼佛低头,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个我们想一想,这是何等艰难的工作。
现在我们展开佛的经卷,使我们缅怀当时的状况,佛以他的大智、大德、大能,感化一切众生,我们在这些大乘经典里面,都能体会得到。所以经卷一展开,特别是《华严经》,前面跟我们讲解的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密、详细的方法,我们现在所读的《普贤行愿品》,是特别表演给我们看。也就是说,将前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的层面之中,让我们真正享受到。
往年方东美先生看到《华严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是个大哲学家,他告诉我,《华严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概论,他把它看作哲学概论。中国、外国,古今中外的哲学书,不能跟《华严》比,《华严》太圆满了,后头还带表演,做出样子来给你看。我读了《华严》之后,我忽然想到朱熹编《四书》,我想他那个编《四书》的灵感,可能是从《华严经》上得到启示。为什么呢?《四书》里头编的内容,很像《华严》。你看《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就是五十三参,做出来给我们看。《论语》是孔老夫子将《中庸》跟《大学》做出样子来,完全把它变成生活了。《孟子》也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一个是圣人的榜样,一个是贤人的榜样,所以《论语》跟《孟子》就等於是《普贤行愿品》,五十三参。他这个编辑的理念从那里来的?因为朱夫子也是佛弟子、佛门弟子,我相信他一定看过《华严》,很可能从《华严》得到的启示,编出这么完美的教科书。从此以后,一直到满清末年,读书人参加国家的考试,都是采取《四书》,四书五经,从《四书》下手。方先生把它看作最圆满的哲学概论,也非常有道理。
那么佛法僧是三宝,所以摆在前面,按著这个顺序—佛宝、法宝、僧宝,妙住比丘是第三,表僧宝。他所代表的是修行住。这个对我们来讲,就太重要了。我们怎样修行?妙住比丘就给我们作了一个榜样。这个榜样,虽然他是以出家身分,在家也不例外。
印光大师一生之中,常常教诲人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也就是妙住比丘所表现的。伦,伦是类,一类一类的。我们讲五伦,就是把人在这个世间,分为五大类。你在那一类,一定在这一类里头,作最好的榜样,那你就是菩萨。五伦第一个是夫妇,你们两个结成夫妇,夫妇和睦,做天下夫妇的榜样,那你们两个就是菩萨了,先生菩萨、太太菩萨。你看作先生、作太太也能成菩萨,也能成佛。第二是父子,第三是兄弟,第四是朋友,第五是君臣,今天社会领导与被领导,你是那一类,你是什么身分,就作同类、同身分人的最佳榜样。今天我们展卷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最佳的榜样,最好的表率,让我们学习,这就叫做修行。修行的标准,就是佛法僧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就是觉正净,这个我们在经上看得非常明显。
现在请看经文,他这个注解后,『余如前说』,就是前面海云比丘已经说过了。『文亦具六』,这一章经文也分成六大段,跟前面几章相同。第一大段:
【依教趣求。】
请看经文: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思惟善知识教,专心忆念普眼法门。专念如来神变威力,忆持微妙法句身云,趣入无边法门教海。观察善友威仪法式,游泳甚深法海漩澓。普遍趣入虚空法界,净治法眼所有翳障,捃拾善友所集法宝。】
这个经文,总共十句。这个十句的意思,无限的深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知道如何去学习。善财童子接受海云比丘的教导,到这个地方来参访妙住比丘,来向他学习。『尔时』,就是离开海云比丘这个时候,他要到楞伽道海岸聚落,来访问妙住比丘这个时候。
那么这十句,是他提出参学的心得报告。他在海云比丘那里,学到了些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给我们说的是:
【念前友教。】
『前友』就是前面这一位善知识、善友—海云比丘、吉祥云比丘。『念』这一个字,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念,你看这个字,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现前心里面真有,这个叫做念。那口里头念,心里头没有,那个没有用处。现在这个念佛,很多人都搞错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像唱歌一样,有口无心。口里有,心里没有,这个没有用处。口里没有,心上真有,那个管用。顶重要是心上真有,所以你看这个字—今心,就是现在的心,心上真有。善知识对他的教诲,他真的记在心上,真正在依教奉行,怎么依教奉行呢?确确实实把自己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改变过来,这就叫做依教奉行,真的改变了。这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读书在变化气质,这才管用,才真正有收获了。
我们学佛,读佛经,不能变化气质,不能变凡夫为佛菩萨,那你学个什么佛呢?学来学去还是凡夫一个,这就错了。我们看善财童子,这是最明显给我们做的示范。你看他参访吉祥云比丘,他是初住菩萨。他参访海云比丘,他是二住菩萨,他升级了,真的向上提升了,真改变了。现在再参访妙住比丘,他到三住菩萨,菩萨是什么地位,他就到什么地位,不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办法在一起。所以五十三参圆满了,善财童子成佛了。一切大乘经上所讲一生成佛,只有《华严》这一部经,一生成佛。所以他真正有效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我们听一座经,有没有把我们一些错误的观念、思想修正过来呢?一天听这一个半钟点,一个半钟点你能听到一句,你能改一个毛病,一年就改三百六十个毛病了,三年你就作菩萨了,你还得了吗?这是真的。假如听个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毛病还照旧,一样也没有改过来,那你叫白听了!这个关键在那里?关键在念,你现在心上是不是真有?我们看他给我们作的样子,第一句说:『随顺思惟善知识教』,善财童子,你看到这随顺。随是随缘,顺是顺从。随顺是没有丝毫的成见,没有丝毫的疑惑,对於善知识的教诫,他真的懂,真正能接受。接受了之后,常常放在心上。
这个放在心上,给诸位说,这不是分别,不是执著。我们今天把东西放在心上的时候,是分别、执著。譬如特别是学讲经的人,我这个讲的时候,你们都记住了;记住之后,你也会讲。你虽然会讲,你的烦恼、习气还照旧。换一句话说,你还是迷惑,你不能破迷开悟,你不能离苦得乐,你只是记住这些言语文字,不管用!你那个是意识里头有,你把东西都收藏在阿赖耶识,收藏到那里面去了。你没有把东西变化成真如本性,那个念是今心,那个心是真心。所以讲是消归自性,那你就开悟了,你就真得受用了。
这桩事情,诸位听了要是还不太明了的话,我举个比喻给你说。这个牛大家知道,牛的胃跟我们人不一样,牛有两个胃。你看平常它吃草,拼命在吃,吃什么呢?储存在那个地方,储存在那里面。它没有事,闲下来的时候,你看那个牛嘴老在动,是什么?它在消化,它把胃里的东西拿出来,细嚼慢咽,再入这个胃里面去消化,它有两个胃,它才能得到营养。我们举这个比喻来说,一些人学经教的,就是把这些见闻觉知统统收集、储藏,储藏在那里。储藏得很多,没消化,不知道消化。他记得很多,听得很多,看得很多,他也能说,说的天花乱坠,全是别人的,与自己毫不相关,自己没有得到受用。这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后面那句话不太好听,「不足以为人师」,没有资格教人,你不是真懂。
这个今心,这个念,念是消化,善知识的教诲,到他这个地方,他消化了,他不是储存在那里。储存,我们讲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头,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把阿赖耶识里储藏的那个东西,一化开就是自性般若智慧,要消化才行,不消化怎么行呢?这个道理大家要懂,如果你不懂,你听经听一辈子,都不得受用。虽然听得很欢喜,那个欢喜就像吸毒一样,打吗啡一样,兴奋一下。再三天不听经,毛病又出来了,那有什么用处呢?你听了之后,你能消化掉之后,你就得法喜,就法喜充满了。所以要懂得消化,你才能真正得受用。把善知识的教诲,在自性里面消化,变成真实的智慧功德,你才会有受用。那么你听经、闻法,就没有白听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你看人家「随顺思惟善知识教」,他能把它消化。
纵然不是上根利智,不能一闻千悟,善财童子在此地所表现的,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人,跟我们一样,我们才能得到好处。如果他要表现上上根人,那我们只有望洋感叹而已,他做的到,我做不到。他示现的跟我们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成就。所以闻法的时候,就像那个牛一样,它确实是这个办法,把善知识的教诲储藏在那个地方,离开善知识慢慢去思惟,慢慢去消化,他得受用了。这是「随顺思惟善知识教」。
特别呢?『专心忆念普眼法门。』「普眼法门」前面说过了,这个地方不要再说了。它的精义,它的精华,就是代表一切究竟圆满的大法。十方世界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总包括了,就叫普眼法门。如果用佛的名号来代表,就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就是普眼法门,普眼法门就是阿弥陀佛,诸位要细细从这些义理上去体会、去观察,你能够看到。所以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善财去参访,他在别峰,别峰就是代表特别法门,不是普通法门。虽然他讲念佛二十一门,二十一门就包括了整个的佛法。任何一法都是念佛法门。那么他自己修那个法门呢?他修的是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用经行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绕佛。他是用绕佛,我们讲散步的方法,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你想想看,这个意思多殊胜!他是这样子教导我们的。
由此可知,佛宝里面,意思指向阿弥陀佛了。那么法宝里面,又何尝不是《无量寿经》呢?所以前清就是乾隆时间,彭际清居士他说了,《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是普眼法门。《华严》是普眼法门,《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那怎么不是普眼法门呢?《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当然也是普眼法门。你看看佛法僧都归净土,正是古大德所说的,千经万论指归净土。这在《华严经》上,我们得到证明。《华严》是世尊示现成佛,第一次讲的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所以夏莲居居士编《净修捷要》,他说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这个说法以前没有人说过。在中国,净宗初祖明明是慧远大师,怎么会是大势至菩萨呢?我们想一想夏老这一句话,也不无道理。因为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说得很清楚,他与五十二同伦,同伦就是志同道合,专修专弘。如果我们讲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提倡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特别是弥陀净土法门的,真的是大势至菩萨。夏老说的没错,真的是净宗初祖,法界初祖。他提了这个,我马上就联想到了,《华严经》上,《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的第一部经,普贤菩萨在这个会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么普贤菩萨理所当然是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这个初祖就有好几个了。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宗初祖,所以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普贤是娑婆初祖,远公大师是中国初祖。
那么这些常识,我们也要晓得,说明普眼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就是净宗净土三经。我们今天也是本著这一个理念,来研究讨论这一部《华严经》,我们是把它当作《无量寿经》来看。实在讲,这是大本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弥陀经》是小本,这个就是大本的《无量寿经》,大本的《阿弥陀经》。我们用这个理念来读这部经,用这个理念来探讨这部经。由此可知,这个经说得详细,因为它分量多,无论在理、在事、在方法、在境界,都说得非常透彻。真正通达《华严》了,那你要是讲《无量寿经》,讲《弥陀经》,那就好比吃冰淇淋一样,那里费力气呢?你会很愉快、很轻松了。这是有志弘扬净宗的同修,不能不深入《华严》,你不深入《华严》,你怎么会懂得《阿弥陀经》?你怎么能够明了《无量寿经》?这也说明,我们最后在晚年,为什么要把《华严》再细说一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们讲《华严》,是讲大《阿弥陀经》,是讲大《无量寿经》。
要专心忆念,净宗修学的要领,经上给我们说了,「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看此地是「专心忆念普眼法门」。这两句是总说,后面八句是别说。这个注解里面,说得很详细,注解也是纲领点出来,但是也相当清楚,相当明了了。实际上这个注解,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科判来看,你看它那一句讲的是什么。我们看第三句,第三句以下是别说了,别中。我们先把这个注子念一念,这个注解的第一行,我们从当中看起。
【文中十句。】
这是讲经文里头,总共有十句。
【初二句总。】
『初二句』,我们刚才念过的,这是总说。
【后专念如来下】
专念如来以下,这是从第三句,第三句是『专念如来神变威力』,从这个以下有八句,这是别。
【别中初三句】
前面三句,就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说的是:
【思前观成利益。】
他接受前面善友的教训,他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的利益就是三宝。
【初句见佛。】
『初句』是第三句,『见佛』。
【次句闻法。】
『次句』就是第四句,『闻法』。
【后句受持。】
『后句』是第五句,『受持』。
他得受用了。这是一个小段。从第六句、第七句又是一个小段。
【次二句思前观海。】
末后有三句,就是第八句、第九句、第十句。
【通明证理治障,摄法观修。】
你看这十句的意思多么圆满。《华严经》味道浓厚!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经文,经文别中第一句。记住!这一段是『思前观成利益』。
『专念如来神变威力』,这一句是见佛。你看!见佛不是眼见,眼见到佛现了相,遍满虚空,你们以为这就叫见佛了。这样见佛,对你有什么用处呢?没用处。佛是佛,我还是我,我成不了佛。人家这个地方见不是眼见,什么见呢?心见。心怎么见呢?专念,念是「如来神变威力」,这是将如来、诸佛如来,种种教化众生的方法、技巧,我们讲方法、技巧,大家好懂,要讲成神变威力,就又玄了,又莫名其妙了。就是常常念著佛教化众生种种的手段、种种的方式。
那么这一些威力,因为有威力,他就有能变。威力是什么?是智慧。他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他能够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虽然时时度众生,处处度众生,从来没有休息,从来没有厌倦,人家心里丝毫没有著相,没有沾染,叫妙住!如果度众生,著了众生相了,那就是凡夫了,那个不是如来了。所以我们学佛,学佛我们要以什么人作我们的榜样,作我们的典型呢?如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一生,他表现的是什么?他一生干的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他选择的是出家这个身分,出家这个行业。我们今天也选择了出家,也从事於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干的是什么?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是太说不过去了,你这个行业干些什么,你都不晓得。可是真的,现在出家人这个行业,许许多多人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这个很严重。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行业,就是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我说出这两句话,我想诸位同修,这两句话也听得很多。如来家业,如来家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释迦牟尼佛一生,确确实实就是干这一桩事情。他十九岁出家修道,道业修成之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除这一个事业之外,其他的他都没做。
过去曾经有人给我提过,他说出家人要不要做慈济的工作?这个问得很好。但是我懂得他的意思,他那个慈济,就是现在证严法师讲的慈济功德会。释迦牟尼佛没做这个工作,他老人家没有搞慈济功德会。他有没有做慈济工作呢?真正做慈济工作,慈悲怜愍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圆满成佛,这是慈济达到了极处。不是说,你没有饭吃,给你一碗饭吃;没有衣服,送一件衣服给你穿,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能解决问题。慈济做的真实圆满是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来做慈济呢?弘法利生,这是如来家业。
连建道场都不是如来家事情。那么这个如来家在那里呢?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饭是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晚上睡觉,看看那个树大,树荫底下能够遮蔽风雨的,到树底下打坐,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晨起来再干。他要不要这些房舍呢?不需要。以后跟著佛学的人多了,於是乎居士们,佛的在家弟子,当时有这些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有能力建大道场,来提供给佛做为固定讲经说法的场所,大家来闻法方便,因为佛没有道场,他不是天天在那一个树下。你看戒律经上讲的,树下只能住一夜,明天就要找另外一棵树,怕你什么呢?对这个树起了贪心,这个树好大、好荫凉,每天都到这里来,你就起了贪心了,所以只准住一晚,第二天你得搬家,搬到别的地方去。换句话说,决定不能对环境生起一丝毫的贪恋,佛的用意在此地。托钵也是的,次第施,不能说这一家东西好吃,每一天都到他家托,那你这是增长贪心。所以按照顺序,次第乞。轮流一次,好多年才能轮流到。这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
那么佛每一天住的地方,天天都不在一个地方,人家要听释迦牟尼佛讲经,天天打听今天佛在那里?明天在那里?这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这些国王、大臣干脆就建讲堂、建道场,请佛在那里讲经,有固定的场所,大家每一天都知道到这儿来,这是给大家一种方便。而佛呢?随缘,佛也不会拒绝,所以道场是在家居士们建的,产权是在家居士们所有的,出家人没有这个财产,没有产权,出了家!所以我常讲,出家人有使用权,在家人有所有权,所有权是他的,出家人使用这个道场。当然,出家人没有贪瞋痴,道德、学问、智慧都令大众敬佩,所以这个地方上一些人士,那一个不欢迎出家人常住这个地方呢?是这么一个道理。出家人要担心没地方住,居士的道场不是自己的,天天看人脸色过日子,那实在讲是你自己没有道心。你自己真有道德、有学问,不但一般人恭敬你,天地鬼神都恭敬你,你怎么还会有妄想呢?一切都要求诸己,不要去想别人。
所以他这里第一句是「专念如来神变威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虽然学不到如来那个样子,也要贴近,也要靠近。贴近是怎么个学习法呢?特别是像现在这个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了,整个世界几乎变成一个都市了,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虽然很密切,毕竟每一个地方,他们的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识形态不相同,我们到那个地方去,要入境随俗,这就是威力神变。你要能够和光同尘,才能够把佛法介绍给那个地区的众生,让那个地区欢喜接受。他思想保守,你就用保守的方法介绍他;他思想开放,你用开放的方法来介绍,这就是神变。神,神奇莫测,变化多端。
思想保守的,喜欢保守的,给他讲小乘法,小乘是保守的。思想开放,那佛在《法华经》上讲的,对这个末法时期,应当要弘扬大乘,大乘是开放的,符合民主、自由、开放的思想,这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它不是一陈不变的,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的,佛法一定要做到现代化、本土化。你在什么时候说法,你对那些众生说法,你才真正做到契机。如果没有威力神变,纵然契理,不契机。你没有说错,可是众生不能接受。一定要做到契机契理,要做到契机契理,你一定要通达威力神变。这个威力就是高度的智慧,神变就是善巧方便,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叫做见佛。你看这个见佛的意思多深?见佛的意思多广?要不是清凉大师把这个眉目给我们点出来,这一句是见佛,我们读了,大概也想不起这一句是见佛,这就是画龙点睛,清凉大师这个注解—点睛。然后我们读了恍然大悟,见佛不是眼见,是心见。心里头真有,真正契入高度真实的智慧,真正懂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接引一切不同的众生,运用最高明的手法,这神变,最高明的手法。能令一切众生一接触就生欢喜心,这样推广佛法,利益众生,才达到真实的效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这一句,希望诸位细心去体会。
请掀开经本。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妙住比丘章】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谓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余如前说。文亦具六。】
这个第三是十住这一个单元里面,第三个小单元,也就是第三住,十住菩萨第三住。菩萨的德号称为『妙住』,示现的身分是『比丘』。第三住叫做『修行住』。五十三参前面这四段,第一是文殊菩萨十信章,往后就是十住菩萨前面的三住。他所表的是三宝,这我们读过了。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是佛法僧三宝。由此可知,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显教也好,密教也好,都不能离开三宝;离开三宝,你就不是学佛了,学佛一定要依靠三宝。而代表三宝的这三位法身大士,《华严经》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菩萨。他们所示现的身分,教给我们修学的根本,这个身分全是用的比丘,我们看这三位都是比丘。
这个意思就很深了,初学佛法的人,决定不能离开僧团,用意在此地。离开僧团,你就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修行就不容易成就。这是古时候,一些祖师大德常讲的,初学学人不论是在家、出家,一定要懂得依众靠众。在家居士也有僧团,如果他不是参加出家人的僧团,一定自己组织莲社,净土宗的莲社,一般有居士林,在大陆上很多。我们在北京,北京有居士林,上海有居士林,南京也有居士林,每一个地方在家同修办的这个道场称居士林。居士林也是僧团,是在家学佛依靠的场所。
这一章,大师采用的德号叫妙住,这个名号值得玩味。我们要深解义趣,要认真的修学。我们现在这个身住在这个世间,你住的妙不妙?如果你要能够妙住今世,你这一生决定成就。如果你这一生住在这个世间,住的不妙,那问题就严重了。那么他是怎么住在这个世间的?前面一章,海云比丘给善财童子介绍的时候,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今天我们展开这一章的经文,一开端,这第一行是清凉大师的注解,我们也得略说一说。
前面清凉大师告诉我们,妙住比丘是「身住虚空,无住相故」,这是前面一章经文上所讲的。我们也特别说明了,不是这个人离开地面在虚空当中,不是这个意思。「身住虚空」就是下面的解释—无住相故。无住相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就等於身住虚空,这个高明,这个住就妙了。我们今天不妙,为什么不妙呢?处处执著,处处著相,眼见色,著了色相,在这个色相里面起贪瞋痴慢,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爱的念头,你心就住在贪爱上。不顺自己意思,就生瞋恚,你心就住在瞋恚上。你总是有住,这个就坏了。有住就有业,就有果报。业是什么业呢?你六根住六尘境界,就是造的轮回业,果报就是六道轮回,你能超越得了吗?
学佛,又住了学佛的相,你说糟糕不糟糕?佛法也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造佛的形象,这是色法;经典文字是色法,我们在这里讲经研究讨论是声法;在讲经之前,大家唱的《开经偈》,这是音声,都是属於声尘。我们六根著了相,著在六尘境界上。虽然发心吃长素了,已经很难得了,素食里面还要挑剔,著了味相,舌根著了味相。身体穿衣服,不错,是比从前要好多了。可是穿上出家人这个衣服,式样没有改变,这个料子、款式、裁缝,还是去讲求,这个身著了触的相,这就不妙了。所以纵然是学佛,依旧出不了六道轮回。你修福著了修福的相。在佛门里面修布施,甚至於来作义工,没有一样不著相的。著相,你就不妙了,你就住著在五欲六尘当中。这是妙住比丘在此地,为我们现身说法,给我们作一个最佳的榜样,并不是叫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是叫我们离开五欲六尘。要懂得在世间,在五欲六尘里面,不染著,身如虚空,这样就好。
那么我们也很想不著相,知道不著相自在,不著相就没有烦恼了。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了,也没有忧虑、牵挂了,你说多自在!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你没有看破。所以佛法修学,法门虽多,它有总纲领。宗门、教下总纲领就是所谓的修观。这个名词,我想同修们都很熟悉,读经,读古人的注疏,这两个字用得非常非常之多—观照,从这里下手,修观。观是什么意思呢?观是不是叫你去看呢?你要把这个观当作看来讲,你就错了。这个观是个代表的字,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叫观。实在讲,观就是观念。把你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这叫修观。那些是错误的观念呢?著了相就是错误的观念。眼见色著了色相,错了;耳闻声著了声相,也错了。乃至一执法著了法相,也错了。把这些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什么是正呢?不执著就是正,此地讲的妙,正知正见就是妙住。
如果要能够入这个境界,你一定要真正的懂得,不是听说的。你听讲,你在经上读到的,你自己并没有入这个境界。前面清凉大师说了,说他观一切法如幻,无所有离分别,这个我们上一次读过的,星期三读过的。清凉这几句话,岂不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一句经文,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念,每一个人都很熟悉。可是问题在那里?你并没有把眼前一切法,真的看作梦幻泡影,你没有,你还是当真。那么换一句话说,你并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要契入这个境界,就真正把眼前世、出世间一切法,真的看作是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心地自然就不染著了。
今天你们几位同修,跟我谈要想组织一个四好公司,来推行弘法利生的工作,我听了无动於衷,那是你们的事情,与我不相干。为什么呢?一切法梦幻泡影。你们觉得有这个必要,你们好好的去做,我不会被你们拖下水,这样才能契入境界。一切要把经上这一些总纲领、原则,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然后晓得,我们在这个世间,过一天算一天。明天呢?明天还没有到,决定不想明天。过去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想过去。现在,现在不住,说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一种思想、见解、心态来过日子,你说自在不自在呢?
不但世、出世间苦乐没有,生死也没有。世、出世间法都无所有,所以你永离分别、执著了。虽然在五欲六尘之中,心地绝不染著,这叫『巧观空有』。「巧」是善巧,我们讲非常巧妙,念念与事实真相相应,事实真相就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念念与这个相应,行行与这个相应,行是造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自己修行,我们帮助一切众生,自行化他,这就是造作。虽有造作,都与经上讲的原理、原则相应。造作是事,事不落空,认真努力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做的圆圆满满,心里面一丝毫染著都没有,心里头干干净净。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样住在世间,那就是妙住了,这就妙了,这就是「巧观空有」。对於空有的事实真相能了解,能体会得,所以『增修正行』。「增」是增上、增长,修学正行。正行,是你的起心动念、一切行为都是正确的,没有偏差。所谓正确的标准,就是与事实真相相应。事实真相就是相有,有是假有,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性空,性是体性,所有一切现象的体性是空寂了不可得。然后我们就明了,体、相、作用俱不可得。不可得不是说没有,那才叫巧观、叫善观。
菩萨示现的身分是比丘,这是给我们作模范,初学,初学是比丘的身分。初学的人,不能离开僧团,比丘决定是住在僧团,不像菩萨,菩萨不一定住在僧团里面。你看释迦牟尼佛当年他的这些弟子们,比丘众也叫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都是比丘众。佛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不离开佛,永远在这个团体,不离开团体,这是初学。为什么呢?戒定慧三学还没有成就。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团体呢?菩萨就可以离开团体了,菩萨是戒定慧三学圆满了,智慧开了,所以菩萨修的叫三慧,比丘修三学。三慧是闻慧、思慧、修慧。那个慧是什么呢?慧是戒定慧的慧。所以你没有得到戒定慧,你就没有菩萨三慧的基础。三慧是以三学为基础,这个一定要知道。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真妄。世、出世间法那是真、那是妄、那是邪、那是正,那些是善,那些是恶,有能力辨别这些。乃至於是非利害,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可以独立了,他有资格离开僧团,单独去修行,或者是教化一方,那是菩萨事业。
初学佛的人不行,没有这个能力。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我们想现代的社会,大概跟释迦牟尼佛当时差不多。世尊当年在世,这个世间还没有统一的大国,都是一些小部落。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也差不多。你看在周朝的时候,夏商周。周朝开国那个时候,所谓八百诸侯。诸侯就是国家的领袖,我们又称国王。多少国王?八百多,小国。大国,他这个疆域就是土地面积,大概有一百多里,那是大国。小国有二、三十里,就是这一个小城、一个小镇,就是一个小国,它各个是独立的。於是思想、见解当然分歧。
佛经里面跟我们记载的、有名气的,换一句话,可能是有影响力的,那个影响不是在一个国家,就像现在我们讲,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这一些外道有九十六种,可见得很多。九十六种外道。但是诸位要知道,那个时候所讲国际,实际上还是很小。你看周朝那个时代,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八百诸侯分布在那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下面到珠江流域,要是翻开现在中国地图,大概它所占的面积,五分之一还不到。中国统一是秦始皇第一个统一的,把所有的小国都消灭了,建立郡县的制度。小国就变成一个县,集合多少个县就成一个郡,就像现在我们分成为一个省,便利於统辖、支会。
而印度的统一,那就更晚更晚了。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外道这么多?统一之后,像在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因为是诸侯那个时代,所以春秋的时候,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见解,有他自己的学说,后人看这个时代,这个百家争鸣非常热闹。可是诸位要晓得,热闹是一桩事情,一般老百姓的知见没有归依处,不晓得跟谁走好?真是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那个有道理?说的人太多了,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所以汉武帝的时候,这才与这些朝野共同商量,决定尊崇孔孟。国家的教育,以孔孟的思想为主宰。这一个政策确定之后,一直延续到满清,於是儒家的思想,就变成中国的传统。我们大家的想法、看法就趋於一致了,这样中国这个社会,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它有它的道理。这个民族能够延续这么久,到今天看起来还有前途,我们不能不感谢汉武帝,决定中国教育政策,给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传统。
那么印度,当年在世,换一句话说,没有政治的力量来做这一桩事情。秦始皇统一,汉武帝以天子的身分,这是用政治的力量,来统一教学宗旨。但是世尊在当时,不可能用政治力量,那用什么力量?唯一就用自己的道德,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一切大众,让这些外道见到释迦牟尼佛都佩服、都低头,这相当不容易!这一种统一,那真正是叫一切大众心悦诚服,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高明,释迦牟尼佛行持,找不到丝毫的缺点。人家一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戒律清严,清净、严肃。这才令当时许许多多这些国王大臣,外道的首领,向释迦牟尼佛低头,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个我们想一想,这是何等艰难的工作。
现在我们展开佛的经卷,使我们缅怀当时的状况,佛以他的大智、大德、大能,感化一切众生,我们在这些大乘经典里面,都能体会得到。所以经卷一展开,特别是《华严经》,前面跟我们讲解的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密、详细的方法,我们现在所读的《普贤行愿品》,是特别表演给我们看。也就是说,将前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的层面之中,让我们真正享受到。
往年方东美先生看到《华严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是个大哲学家,他告诉我,《华严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概论,他把它看作哲学概论。中国、外国,古今中外的哲学书,不能跟《华严》比,《华严》太圆满了,后头还带表演,做出样子来给你看。我读了《华严》之后,我忽然想到朱熹编《四书》,我想他那个编《四书》的灵感,可能是从《华严经》上得到启示。为什么呢?《四书》里头编的内容,很像《华严》。你看《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就是五十三参,做出来给我们看。《论语》是孔老夫子将《中庸》跟《大学》做出样子来,完全把它变成生活了。《孟子》也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一个是圣人的榜样,一个是贤人的榜样,所以《论语》跟《孟子》就等於是《普贤行愿品》,五十三参。他这个编辑的理念从那里来的?因为朱夫子也是佛弟子、佛门弟子,我相信他一定看过《华严》,很可能从《华严》得到的启示,编出这么完美的教科书。从此以后,一直到满清末年,读书人参加国家的考试,都是采取《四书》,四书五经,从《四书》下手。方先生把它看作最圆满的哲学概论,也非常有道理。
那么佛法僧是三宝,所以摆在前面,按著这个顺序—佛宝、法宝、僧宝,妙住比丘是第三,表僧宝。他所代表的是修行住。这个对我们来讲,就太重要了。我们怎样修行?妙住比丘就给我们作了一个榜样。这个榜样,虽然他是以出家身分,在家也不例外。
印光大师一生之中,常常教诲人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也就是妙住比丘所表现的。伦,伦是类,一类一类的。我们讲五伦,就是把人在这个世间,分为五大类。你在那一类,一定在这一类里头,作最好的榜样,那你就是菩萨。五伦第一个是夫妇,你们两个结成夫妇,夫妇和睦,做天下夫妇的榜样,那你们两个就是菩萨了,先生菩萨、太太菩萨。你看作先生、作太太也能成菩萨,也能成佛。第二是父子,第三是兄弟,第四是朋友,第五是君臣,今天社会领导与被领导,你是那一类,你是什么身分,就作同类、同身分人的最佳榜样。今天我们展卷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最佳的榜样,最好的表率,让我们学习,这就叫做修行。修行的标准,就是佛法僧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就是觉正净,这个我们在经上看得非常明显。
现在请看经文,他这个注解后,『余如前说』,就是前面海云比丘已经说过了。『文亦具六』,这一章经文也分成六大段,跟前面几章相同。第一大段:
【依教趣求。】
请看经文: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思惟善知识教,专心忆念普眼法门。专念如来神变威力,忆持微妙法句身云,趣入无边法门教海。观察善友威仪法式,游泳甚深法海漩澓。普遍趣入虚空法界,净治法眼所有翳障,捃拾善友所集法宝。】
这个经文,总共十句。这个十句的意思,无限的深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知道如何去学习。善财童子接受海云比丘的教导,到这个地方来参访妙住比丘,来向他学习。『尔时』,就是离开海云比丘这个时候,他要到楞伽道海岸聚落,来访问妙住比丘这个时候。
那么这十句,是他提出参学的心得报告。他在海云比丘那里,学到了些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给我们说的是:
【念前友教。】
『前友』就是前面这一位善知识、善友—海云比丘、吉祥云比丘。『念』这一个字,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念,你看这个字,上面是个今,下面是个心。现前心里面真有,这个叫做念。那口里头念,心里头没有,那个没有用处。现在这个念佛,很多人都搞错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像唱歌一样,有口无心。口里有,心里没有,这个没有用处。口里没有,心上真有,那个管用。顶重要是心上真有,所以你看这个字—今心,就是现在的心,心上真有。善知识对他的教诲,他真的记在心上,真正在依教奉行,怎么依教奉行呢?确确实实把自己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改变过来,这就叫做依教奉行,真的改变了。这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读书在变化气质,这才管用,才真正有收获了。
我们学佛,读佛经,不能变化气质,不能变凡夫为佛菩萨,那你学个什么佛呢?学来学去还是凡夫一个,这就错了。我们看善财童子,这是最明显给我们做的示范。你看他参访吉祥云比丘,他是初住菩萨。他参访海云比丘,他是二住菩萨,他升级了,真的向上提升了,真改变了。现在再参访妙住比丘,他到三住菩萨,菩萨是什么地位,他就到什么地位,不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办法在一起。所以五十三参圆满了,善财童子成佛了。一切大乘经上所讲一生成佛,只有《华严》这一部经,一生成佛。所以他真正有效果,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我们听一座经,有没有把我们一些错误的观念、思想修正过来呢?一天听这一个半钟点,一个半钟点你能听到一句,你能改一个毛病,一年就改三百六十个毛病了,三年你就作菩萨了,你还得了吗?这是真的。假如听个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毛病还照旧,一样也没有改过来,那你叫白听了!这个关键在那里?关键在念,你现在心上是不是真有?我们看他给我们作的样子,第一句说:『随顺思惟善知识教』,善财童子,你看到这随顺。随是随缘,顺是顺从。随顺是没有丝毫的成见,没有丝毫的疑惑,对於善知识的教诫,他真的懂,真正能接受。接受了之后,常常放在心上。
这个放在心上,给诸位说,这不是分别,不是执著。我们今天把东西放在心上的时候,是分别、执著。譬如特别是学讲经的人,我这个讲的时候,你们都记住了;记住之后,你也会讲。你虽然会讲,你的烦恼、习气还照旧。换一句话说,你还是迷惑,你不能破迷开悟,你不能离苦得乐,你只是记住这些言语文字,不管用!你那个是意识里头有,你把东西都收藏在阿赖耶识,收藏到那里面去了。你没有把东西变化成真如本性,那个念是今心,那个心是真心。所以讲是消归自性,那你就开悟了,你就真得受用了。
这桩事情,诸位听了要是还不太明了的话,我举个比喻给你说。这个牛大家知道,牛的胃跟我们人不一样,牛有两个胃。你看平常它吃草,拼命在吃,吃什么呢?储存在那个地方,储存在那里面。它没有事,闲下来的时候,你看那个牛嘴老在动,是什么?它在消化,它把胃里的东西拿出来,细嚼慢咽,再入这个胃里面去消化,它有两个胃,它才能得到营养。我们举这个比喻来说,一些人学经教的,就是把这些见闻觉知统统收集、储藏,储藏在那里。储藏得很多,没消化,不知道消化。他记得很多,听得很多,看得很多,他也能说,说的天花乱坠,全是别人的,与自己毫不相关,自己没有得到受用。这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后面那句话不太好听,「不足以为人师」,没有资格教人,你不是真懂。
这个今心,这个念,念是消化,善知识的教诲,到他这个地方,他消化了,他不是储存在那里。储存,我们讲储存在阿赖耶识里头,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把阿赖耶识里储藏的那个东西,一化开就是自性般若智慧,要消化才行,不消化怎么行呢?这个道理大家要懂,如果你不懂,你听经听一辈子,都不得受用。虽然听得很欢喜,那个欢喜就像吸毒一样,打吗啡一样,兴奋一下。再三天不听经,毛病又出来了,那有什么用处呢?你听了之后,你能消化掉之后,你就得法喜,就法喜充满了。所以要懂得消化,你才能真正得受用。把善知识的教诲,在自性里面消化,变成真实的智慧功德,你才会有受用。那么你听经、闻法,就没有白听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你看人家「随顺思惟善知识教」,他能把它消化。
纵然不是上根利智,不能一闻千悟,善财童子在此地所表现的,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人,跟我们一样,我们才能得到好处。如果他要表现上上根人,那我们只有望洋感叹而已,他做的到,我做不到。他示现的跟我们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成就。所以闻法的时候,就像那个牛一样,它确实是这个办法,把善知识的教诲储藏在那个地方,离开善知识慢慢去思惟,慢慢去消化,他得受用了。这是「随顺思惟善知识教」。
特别呢?『专心忆念普眼法门。』「普眼法门」前面说过了,这个地方不要再说了。它的精义,它的精华,就是代表一切究竟圆满的大法。十方世界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总包括了,就叫普眼法门。如果用佛的名号来代表,就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阿弥陀佛就是普眼法门,普眼法门就是阿弥陀佛,诸位要细细从这些义理上去体会、去观察,你能够看到。所以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善财去参访,他在别峰,别峰就是代表特别法门,不是普通法门。虽然他讲念佛二十一门,二十一门就包括了整个的佛法。任何一法都是念佛法门。那么他自己修那个法门呢?他修的是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用经行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绕佛。他是用绕佛,我们讲散步的方法,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你想想看,这个意思多殊胜!他是这样子教导我们的。
由此可知,佛宝里面,意思指向阿弥陀佛了。那么法宝里面,又何尝不是《无量寿经》呢?所以前清就是乾隆时间,彭际清居士他说了,《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是普眼法门。《华严》是普眼法门,《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那怎么不是普眼法门呢?《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当然也是普眼法门。你看看佛法僧都归净土,正是古大德所说的,千经万论指归净土。这在《华严经》上,我们得到证明。《华严》是世尊示现成佛,第一次讲的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所以夏莲居居士编《净修捷要》,他说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这个说法以前没有人说过。在中国,净宗初祖明明是慧远大师,怎么会是大势至菩萨呢?我们想一想夏老这一句话,也不无道理。因为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说得很清楚,他与五十二同伦,同伦就是志同道合,专修专弘。如果我们讲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提倡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特别是弥陀净土法门的,真的是大势至菩萨。夏老说的没错,真的是净宗初祖,法界初祖。他提了这个,我马上就联想到了,《华严经》上,《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讲的第一部经,普贤菩萨在这个会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么普贤菩萨理所当然是娑婆世界的净宗初祖。这个初祖就有好几个了。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宗初祖,所以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普贤是娑婆初祖,远公大师是中国初祖。
那么这些常识,我们也要晓得,说明普眼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就是净宗净土三经。我们今天也是本著这一个理念,来研究讨论这一部《华严经》,我们是把它当作《无量寿经》来看。实在讲,这是大本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弥陀经》是小本,这个就是大本的《无量寿经》,大本的《阿弥陀经》。我们用这个理念来读这部经,用这个理念来探讨这部经。由此可知,这个经说得详细,因为它分量多,无论在理、在事、在方法、在境界,都说得非常透彻。真正通达《华严》了,那你要是讲《无量寿经》,讲《弥陀经》,那就好比吃冰淇淋一样,那里费力气呢?你会很愉快、很轻松了。这是有志弘扬净宗的同修,不能不深入《华严》,你不深入《华严》,你怎么会懂得《阿弥陀经》?你怎么能够明了《无量寿经》?这也说明,我们最后在晚年,为什么要把《华严》再细说一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们讲《华严》,是讲大《阿弥陀经》,是讲大《无量寿经》。
要专心忆念,净宗修学的要领,经上给我们说了,「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看此地是「专心忆念普眼法门」。这两句是总说,后面八句是别说。这个注解里面,说得很详细,注解也是纲领点出来,但是也相当清楚,相当明了了。实际上这个注解,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科判来看,你看它那一句讲的是什么。我们看第三句,第三句以下是别说了,别中。我们先把这个注子念一念,这个注解的第一行,我们从当中看起。
【文中十句。】
这是讲经文里头,总共有十句。
【初二句总。】
『初二句』,我们刚才念过的,这是总说。
【后专念如来下】
专念如来以下,这是从第三句,第三句是『专念如来神变威力』,从这个以下有八句,这是别。
【别中初三句】
前面三句,就是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说的是:
【思前观成利益。】
他接受前面善友的教训,他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真实的利益就是三宝。
【初句见佛。】
『初句』是第三句,『见佛』。
【次句闻法。】
『次句』就是第四句,『闻法』。
【后句受持。】
『后句』是第五句,『受持』。
他得受用了。这是一个小段。从第六句、第七句又是一个小段。
【次二句思前观海。】
末后有三句,就是第八句、第九句、第十句。
【通明证理治障,摄法观修。】
你看这十句的意思多么圆满。《华严经》味道浓厚!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经文,经文别中第一句。记住!这一段是『思前观成利益』。
『专念如来神变威力』,这一句是见佛。你看!见佛不是眼见,眼见到佛现了相,遍满虚空,你们以为这就叫见佛了。这样见佛,对你有什么用处呢?没用处。佛是佛,我还是我,我成不了佛。人家这个地方见不是眼见,什么见呢?心见。心怎么见呢?专念,念是「如来神变威力」,这是将如来、诸佛如来,种种教化众生的方法、技巧,我们讲方法、技巧,大家好懂,要讲成神变威力,就又玄了,又莫名其妙了。就是常常念著佛教化众生种种的手段、种种的方式。
那么这一些威力,因为有威力,他就有能变。威力是什么?是智慧。他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他能够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虽然时时度众生,处处度众生,从来没有休息,从来没有厌倦,人家心里丝毫没有著相,没有沾染,叫妙住!如果度众生,著了众生相了,那就是凡夫了,那个不是如来了。所以我们学佛,学佛我们要以什么人作我们的榜样,作我们的典型呢?如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想想看释迦牟尼佛一生,他表现的是什么?他一生干的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他选择的是出家这个身分,出家这个行业。我们今天也选择了出家,也从事於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干的是什么?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是太说不过去了,你这个行业干些什么,你都不晓得。可是真的,现在出家人这个行业,许许多多人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这个很严重。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行业,就是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我说出这两句话,我想诸位同修,这两句话也听得很多。如来家业,如来家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释迦牟尼佛一生,确确实实就是干这一桩事情。他十九岁出家修道,道业修成之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除这一个事业之外,其他的他都没做。
过去曾经有人给我提过,他说出家人要不要做慈济的工作?这个问得很好。但是我懂得他的意思,他那个慈济,就是现在证严法师讲的慈济功德会。释迦牟尼佛没做这个工作,他老人家没有搞慈济功德会。他有没有做慈济工作呢?真正做慈济工作,慈悲怜愍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圆满成佛,这是慈济达到了极处。不是说,你没有饭吃,给你一碗饭吃;没有衣服,送一件衣服给你穿,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能解决问题。慈济做的真实圆满是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来做慈济呢?弘法利生,这是如来家业。
连建道场都不是如来家事情。那么这个如来家在那里呢?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饭是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晚上睡觉,看看那个树大,树荫底下能够遮蔽风雨的,到树底下打坐,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晨起来再干。他要不要这些房舍呢?不需要。以后跟著佛学的人多了,於是乎居士们,佛的在家弟子,当时有这些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有能力建大道场,来提供给佛做为固定讲经说法的场所,大家来闻法方便,因为佛没有道场,他不是天天在那一个树下。你看戒律经上讲的,树下只能住一夜,明天就要找另外一棵树,怕你什么呢?对这个树起了贪心,这个树好大、好荫凉,每天都到这里来,你就起了贪心了,所以只准住一晚,第二天你得搬家,搬到别的地方去。换句话说,决定不能对环境生起一丝毫的贪恋,佛的用意在此地。托钵也是的,次第施,不能说这一家东西好吃,每一天都到他家托,那你这是增长贪心。所以按照顺序,次第乞。轮流一次,好多年才能轮流到。这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
那么佛每一天住的地方,天天都不在一个地方,人家要听释迦牟尼佛讲经,天天打听今天佛在那里?明天在那里?这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这些国王、大臣干脆就建讲堂、建道场,请佛在那里讲经,有固定的场所,大家每一天都知道到这儿来,这是给大家一种方便。而佛呢?随缘,佛也不会拒绝,所以道场是在家居士们建的,产权是在家居士们所有的,出家人没有这个财产,没有产权,出了家!所以我常讲,出家人有使用权,在家人有所有权,所有权是他的,出家人使用这个道场。当然,出家人没有贪瞋痴,道德、学问、智慧都令大众敬佩,所以这个地方上一些人士,那一个不欢迎出家人常住这个地方呢?是这么一个道理。出家人要担心没地方住,居士的道场不是自己的,天天看人脸色过日子,那实在讲是你自己没有道心。你自己真有道德、有学问,不但一般人恭敬你,天地鬼神都恭敬你,你怎么还会有妄想呢?一切都要求诸己,不要去想别人。
所以他这里第一句是「专念如来神变威力」,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虽然学不到如来那个样子,也要贴近,也要靠近。贴近是怎么个学习法呢?特别是像现在这个时代,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了,整个世界几乎变成一个都市了,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虽然很密切,毕竟每一个地方,他们的文化背景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识形态不相同,我们到那个地方去,要入境随俗,这就是威力神变。你要能够和光同尘,才能够把佛法介绍给那个地区的众生,让那个地区欢喜接受。他思想保守,你就用保守的方法介绍他;他思想开放,你用开放的方法来介绍,这就是神变。神,神奇莫测,变化多端。
思想保守的,喜欢保守的,给他讲小乘法,小乘是保守的。思想开放,那佛在《法华经》上讲的,对这个末法时期,应当要弘扬大乘,大乘是开放的,符合民主、自由、开放的思想,这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它不是一陈不变的,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的,佛法一定要做到现代化、本土化。你在什么时候说法,你对那些众生说法,你才真正做到契机。如果没有威力神变,纵然契理,不契机。你没有说错,可是众生不能接受。一定要做到契机契理,要做到契机契理,你一定要通达威力神变。这个威力就是高度的智慧,神变就是善巧方便,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叫做见佛。你看这个见佛的意思多深?见佛的意思多广?要不是清凉大师把这个眉目给我们点出来,这一句是见佛,我们读了,大概也想不起这一句是见佛,这就是画龙点睛,清凉大师这个注解—点睛。然后我们读了恍然大悟,见佛不是眼见,是心见。心里头真有,真正契入高度真实的智慧,真正懂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接引一切不同的众生,运用最高明的手法,这神变,最高明的手法。能令一切众生一接触就生欢喜心,这样推广佛法,利益众生,才达到真实的效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这一句,希望诸位细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