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海云比丘章 (第二集) 1997/5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4-0002
请掀开经本第四面、第二行:
【诣海云比丘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匝,於前合掌。】
这向下的经文是第二段,这是六大段的第二段:
【见敬谘问。】
这一段文自自然然的又分为二个小段:
【先见敬。】
这是见到了海云比丘。『诣』是到达。就是善财童子参访海云比丘,已经到达他的住所,见到面了。见面之后,这是礼节,『顶礼双足』,这是行最敬礼。『绕无数匝』,通常古印度的礼节,接足礼之后,是绕三匝,这是普通的礼节。「绕无数匝」,可见得这是显出特别恭敬。『於前合掌』,这些都是表恭敬。佛门合掌,这是个常识,表一心,十个指头表散乱。平常我们这个心都是胡思乱想,是散乱的。把这一切妄念都放下,一心一意把十个指头合起来,表一心。一心是真正的诚敬—真诚恭敬,它表这个意思。为什么我们要合掌,要知道它的含意。下面这一段:
【谘问。】
也就是请教。见面行礼之后,向善知识请教。善财请教的是些什么?这里面总共有十二句。第一句是说明自己发心。往下,这就是他想要知道修学的方法。请看经文:
【白言,圣者】
『白』是下对上的称词。上对下是告,我告诉你。平常我们讲话,我告诉你。现在行吗?现在已经不讲求这些了。在古时候,不可以。古时候对这些言辞礼节很重视。『圣者』,这是对海云比丘的尊称,对善知识的尊称。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这是把他自己求学的愿望,首先要说出来。如果你的愿望没有说出来,那个善友、善知识再好,他教你什么?这些仪规我们都要学习,都要留意。学佛就在这些地方学,我们去亲近一个善知识,向人家请教,一定要行最敬礼。那个善知识,说老实话,就看你的礼节,你的表态,真不真诚?如果不真诚,你向他请教,他就敷衍敷衍你就算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心地不诚,你得不到法益。他要是认真的教导你,你还是不能接受。所以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看到你一分诚敬,他教你一分。教二分呢?他就过分了,他就有一半是废话。你有十分恭敬心,他如果教你九分,他还欠了一点,对不起你。所以接近善友,他怎么教你,就看你自己的态度,这个要知道。
第二呢?你一定要把你的愿望说出来,你向他求些什么?你要不说你自己的愿望:「我想学些什么?」那他教你什么?这些善友都是多才多艺,你想学什么,他就教你什么。必须先把自己求学的条件,具足的条件,以及自己想学什么,先要说出来,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你要没有发菩提心,那什么都不必谈了。他顶多教你断恶修善,来生做一个好人,来生有好果报,他就不给你说别的了。首先,说出自己已经发无上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发成佛的心,一心一意想成佛。这个态度非常显明。下面又追上一句:
【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这个『甚深最上智海』,还是前面这一句。如果就教下讲—一切种智;用我们现代话讲—究竟圆满的智慧。他想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你看,发心说出来了,愿望说出来了。下面,就请教!
【而未知菩萨云何能具菩萨行,长养菩提种。】
这是一句,向下总共有十一句。我虽然发心了,发大菩提心,立志想求圆满的智慧,但是不晓得菩萨怎么样能够具足菩萨行,长养菩提种,这个不知道。这是提出问题,向海云比丘请教的,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一句话里面,意思我们要明了,什么叫菩萨行?什么叫菩提种?这个名词总要搞清楚!菩萨是觉悟的意思,菩提也是觉悟的意思;单讲菩提就是觉悟,说菩萨—是觉悟的人,菩萨里的人,是觉悟的人;菩提就是觉悟。菩萨这是古译。「古」、「今」是从玄奘大师分的,玄奘大师以前所翻译的叫做古译,他老人家翻译的称为新译。古时候翻译,翻菩萨叫「大道心众生」。「菩萨」是省略称,他具足的称呼是「菩提萨埵」,所以它有「菩提」两个字,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众生;觉悟的众生。所以古时候翻做「大道心众生」,翻得也有道理。为什么?他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发了大道心。所以是从意思上翻的。而玄奘大师是从字面上翻的。他老人家翻做「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两种翻译都好,意思都翻得很好。换句话说,我们怎么样做个觉悟的有情众生,这个的确很重要!觉悟的有情众生,就叫做菩萨,那就不是凡夫。凡夫是不觉,菩萨是觉悟。
不但要觉悟,『云何能具』,这个「具」里头的意思,有具足,有这个意思在。换一句话说,不但要觉悟,要圆满的觉悟。我对人要觉悟,对事要觉悟,对物要觉悟,样样都要觉悟。他到海云比丘来请教,这是第一个问题。怎么样『长养菩提种』,菩提种—觉性,如何培养觉性,觉而不迷?你看看人家参访善知识,问的是些什么?我们今天遇到一个善知识,一开口:「善知识,大德,法师,你看看我怎么能发财?我怎么能升官?」问这些。跟人家怎么会一样,不一样的!甚至於问些消灾免难,总都是这一类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像善财童子这样的抱负,这样的胸襟、志趣。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你要是具足菩萨行,长养菩提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云何能舍凡夫家,生於如来家。】
这一句好像是讲到要出家了,没错!这一句确确实实是出家的意思。但是你要晓得家是什么?怎么个出法?佛法里头常讲,家有四种。第一种:田宅之家,就是我们现在凡夫观念里面讲的家。你有房屋、有土地、有不动产,有妻子、儿女,有家亲眷属,这个是家。这个家实在讲,关系不大!第二种:烦恼家,烦恼是家。你有了家累,你就不自在了。第三种是三界是家,六道轮回是家。第四种是生死是家,生死的范围比六道还要广大。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在十法界里面,还有变易生死,所以生死有两种,分段生死他没有了,他还有变易生死。出生死之家的时候,就出十界;出三界之家,出六道了。这都是家!你要出那一个家?
而「出」又有四种,有身出家,心没出,身出心不出,这样的人,不如在家人,不如在家居士。第二种是心出身不出,这是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他心出家了,心对这个家不沾染、不染著,真的放下了。虽然在家,他的身心自在,一尘不染。第三种是身心俱出,这个很好,是个出家人,身出家了,心也出家了。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是讲在家的居士。你也在学佛,你身也没出,心也没出,身心都没出。真正是身心俱出,或者是心出身不出,这两种功德都是相等的,都是一样的。出什么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出生死家,那你就生如来家了。如来家是一真法界,这是如来家。
那我们今天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西方净土是如来家。所以第二个问题,他请教的,我们怎样舍凡夫家。这个凡夫是广义的。六道里面是「内凡」,六道外面,就是没有出十法界的,佛家称做「外凡」。三界以外的凡夫,必须要超越十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才是如来家。如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才算是真实的果报。大乘法里面,有讲权实,权是方便说。十法界里面是方便说,超越十法界,那就是真实说;是实教的菩萨,这不是权教。你看人家的志气多大!第三句:
【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慧海。】
这一句表面上看起来,跟前面一句意思相同,其实不相同。前面是从境界上说的,是从形式上说的,这个是修学功夫上讲的。也就是讲了生死,了脱生死。生死刚才说过了,两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如何『能度生死海』?海是比喻。这个生死境界,跟苦难是深广无边,把它比做大海。生死海的反一面,就是如来的智慧海。怎么样能转生死成智慧?所谓是转生死成菩提,这是他请教的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
【云何能离凡愚地,入佛最胜地。】
这一句话的意思好懂,怎么样转凡成圣。凡夫都愚痴,叫凡夫地、凡愚地。『入佛最胜地』,佛是究竟的果位,无比的殊胜。菩萨殊胜,也不能跟佛相比。我们从这些请教的话当中,能看出善财的志向,高超勇猛!这都是我们学习之处。第五句他问的:
【云何能断生死流,入佛净行流。】
这一句问的生死流,就是六道轮回。『流』是流转,也是流类,这一类,人家说某一流派、某一流派,「流」也有流派的意思,是这一类的。怎么能够脱离六道凡夫这一类,我们去加入佛菩萨那一类?现在像参加俱乐部一样,我们怎么能从我这个俱乐部离开,去参加诸佛菩萨的俱乐部。第六句:
【云何能坏生死轮,成就大愿轮。】
这一句清凉大师有解释,我们看后面,这是讲言生死轮者,这个轮是比喻,比喻六道轮回。我们常讲众生在六道里,头出头没,像从前在井里面取水一样。我们用一个桶放到井里去提水,水拉上来,譬如你升三善道,桶放下去,譬如你入三恶道。头出头没,循环无已。这是形容六道轮回的现象,确实是如此的。众生在六道里面,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久,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这个诸位要晓得。纵然升到非想非非想天,算你修行的功夫是很不错了,你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二十八层天最高的地方。佛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寿命是八万大劫,时间很长!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不只天文数字。
大乘经上常讲,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怎么算法呢?经上讲得很多,都有依据。但是时间长短,确实是不一样的,都是佛说的。最容易计算的一个说法,就是增减劫,这个我们很容易算得出来。佛说人的寿命,最长的是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这是到顶了,不可能再长。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这叫减劫。然后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再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你们算算看!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升到非想非非想天是八万大劫,这不是一个大劫,是八万大劫!这是六道里面寿命最长的。但是你要晓得,阿鼻地狱里面时间比八万大劫不晓得超过多少!算起来还是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么长寿命的这些诸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几个人能修成?所以在那个里面的人,少数不是多数。绝大多数都在三恶道,六道循环无已,所以把它称之为生死轮。那么善财在此地,是怎样把生死轮破坏,也就是超越;超越之后,『成就大愿轮』。「大愿轮」,大师在此地也有解释:
【大愿轮者,尽众生界穷无际故。众生界尽,大愿方终,故对生死,以立轮称。】
所以这个大愿,也称之为轮。这个轮就是佛家讲的「法轮常转」,是以度众生的。『众生界尽,大愿方终』,这是普贤菩萨的宏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都是这个说法。而众生界不可尽故!所以普贤大愿没有终止的时候。诸佛菩萨在虚空法界,现身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他呢?就是大愿。这一句怎么样能够超越生死轮,成就大愿轮,如诸佛菩萨在十法界、六道现身一样。第七句:
【云何能灭魔境界,显示佛境界。】
这一句我们现前就用得上,前面只是愿,这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什么叫魔境界?《八大人觉经》,我相信很多同修都念过,这个经上跟我们说魔有四种;魔太多了,把他归纳为四大类。这四大类里头,第一类是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这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体,跟我们现前这些念头。为什么叫它做魔呢?使我们的身心不安,每天烦恼、忧虑,折磨我们身心,称之为魔。色是身体,色身。稍微不谨慎就得病,得病是病魔。受、想、行、识,受是感受,你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这些东西不正常,使你的心不得清净。想是妄想,行是造作。你这个念头,一个接著一个念头,停不住。这个叫行,连睡觉的时候还作梦,可见得这个念头确确实实止不住的。识是指阿赖耶识,我们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里叫神识。它的功能—含藏一切种子,像个仓库一样,无始劫以来,你所造的业习,都含藏在其中,这个很可怕!我们现在讲落印象,你的一切造作,你都有印象,这个印象不会消失的,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什么时候遇到缘了,它就会起现行,就起作用,这麻烦大了。你造作善业,就有善报;你造作恶业,就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六道凡夫,你想想看,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五阴身。
第二大类,烦恼是魔,苦乐忧喜舍都是烦恼,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都是烦恼。五阴跟烦恼都是我们身心里头生的,不是从外头生的。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遇到外面缘,它就起现行,里面就起作用,使我们身心不安,忧虑、憔悴。
第三种魔是死魔,这是讲寿命无常。为什么叫他做死魔呢?死为什么称之为魔呢?我们的修学需要长时间才能成訧,你修学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你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纵然是修得好,再得人身,再接著来干,至少要耽误二十年,又要重头做起,前世所修的,可以说忘得干干净净。这是障碍,这是折磨!
第四种叫天魔。除了前面三类之外,所有一切的折磨,就称之为天魔。天魔是讲外面境界,来折磨你。外面境界就太多了!以六根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都在那里诱惑你,那都是魔。你走到街上的时候,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全是魔。为什么?它在引诱你,在诱惑你,让你起贪心。你起贪心,那个卖东西的才卖得掉,卖给你,你辛辛苦苦赚的钱,就送给他了。你们都不晓得魔在那里?魔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的魔鬼,那个很简单,你看到你会回避他,你会躲避他。这些五欲六尘天天在围绕著你,天天在诱惑你,你不知道他是魔!扰乱你身心不安,道业不成。这个是我们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魔障太多。
《楞严经》末后讲五十种阴魔,那也是归纳。那五十种的分类,就是色、受、想、行、识。每一种里面讲十种,五十种,那说得详细!怎么样转魔境界变成佛境界?魔是迷,迷了就是魔,悟了就是佛。佛跟魔,跟诸位说,不在外境,在你的念头。你一念迷,念佛都是魔,诵经也是魔。如果你一念觉,那样样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佛跟魔也是唯心所现,唯心所变。看你用的是什么心?我们细细的读这五十三参,觉悟,五十三参是佛境;迷惑,五十三参是魔境。而五十三参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现前的生活,从早到晚你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这就是五十三参的内容。这一句是广说。再看底下一句:
【云何能竭爱欲海,增长大悲海。】
这一句实在讲,也是在魔境、佛境之中。特别把这桩事情说出来,为什么呢?一切魔境当中,这个最厉害!最严重!佛说过:「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你还爱这个,还爱那个,糟了!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你不把这个根本拔掉,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世间人把这个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情执,执著在爱情上,这就糟糕了!你修学佛法,无论你是参禅,参禅的功夫再好,也许你们看过《念佛论》后面附的这篇文章,倓老法师佛七当中所说的,我们把它写成文字,附在《念佛论》后面。你看看谛闲老和尚参禅的徒弟,算是不错了!参禅也确实有点功夫了,后来去做土地公了。为什么做土地公呢?爱欲没断。他发心出了家,太太不同意,太太自杀了,他也不顾。这个人心肠可谓狠!那他怎么还有爱欲呢?有!男女的爱欲他断掉了,他做了首座,皈依的徒弟多了,供养多了,他傲慢心生起来了,你说他有没有爱欲?爱欲不一定对色,对名利也是爱欲,对权力也是爱欲,对地位也是爱欲,乃至於对佛法,你也还是有爱欲,我喜欢那个经,我喜欢那个法门,我喜欢这个佛菩萨。我都常听说,有些人叫他学净土,「我不喜欢念阿弥陀佛,我喜欢观音菩萨。」这还是爱欲,还是一种情执,这个情执就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修学佛法如果不把这个情执拔除,你所修学的一切功夫,如果修得真正好,都变成来生的福报,没结果!诸位要晓得,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小果,小有结果了。你能超越十法界,这是得大果。我们修行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把这些事情,从心地里面把它截断,把它拔除,时时刻刻提起警觉。『竭』是枯干的意思,『爱欲海』枯干了,『增长大悲海』,长养大慈悲心。把爱欲一念觉悟,就转变成大慈大悲。原先是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喜欢的人,关怀照顾自己喜爱的人,现在把这个心量扩大了,能够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关怀。这个法门怎么个修法?这是善财向海云比丘请教的第八个问题。
第九:
【云何能闭三涂八难门,开人天涅盘门。】
第九个问题。『三涂』是地狱、饿鬼、畜生,这叫三涂。『闭』是把它关闭,也就是说,如何能教我们不堕三恶道,三恶道是难。『八难』里面包括三涂,这八种,三涂之外,还有五种。第一种:盲聋瘖哑;第二种:世智辩聪;第三种:佛前佛后;第四种:北拘卢洲;第五种:无想天。这八种,在佛法里面,都叫遭了难。什么叫遭难呢?学佛修行证果的机会没有了,那你就遭难了。世、出世间所有的苦难,没有这八种重。人纵然极端的苦难,有机会能闻佛法,那他不算是遭难,他还算是非常幸运,这个我们要懂得。遭受苦难往往是逆增上缘,他从这个里面觉悟。
「三涂」—饿鬼、地狱、畜生,这三道里的众生,听闻佛法修行困难,为什么呢?愚痴,没有智慧。虽然佛菩萨也示现在三恶道,度这些众生,但是困难太多,有几个众生能得度?说老实话,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给他们种种子。真正得度还是在人、天两道。诸位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在地狱里面度众生,只能够帮助他到人道来,到天道。而天道呢?只能帮助他到忉利天;忉利天再上去,菩萨帮不上忙,只能帮助他到这里。他升天了,或者到人道了,自己又迷惑颠倒,再不肯修行,过个几年又回去了。你们在《地藏经》上看到的,又回去了。由此可知,佛菩萨在恶道里度众生,真的只是给他做远因,种佛的种子。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目的在此地。一生当中,能够脱离三界六道的,畜生道里面,太少太少。地狱道是根本不可能,饿鬼道跟畜生道非常非常稀有,所以三恶道难度。
第二类的盲聋瘖哑,这也很困难。盲,不能读经,他看不见。现在科技进步了,盲人用点字,他还能够读,比从前进步多了。佛讲经说法,在三千年前,没有这个技术。所以眼睛瞎了,就不能看经了。聋了,不能闻法了。瘖哑,自己有疑问,问不出来,修学通通有障碍。第三类的世智辩聪,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他不相信佛法,遇到也是枉然,不能接受。这些人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讲的知识份子,美其名为科学头脑,不相信佛法,认为佛法是迷信,这个机会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
再有一种,就是他生在佛前佛后,没有缘份遇到佛法。这种人太多太多了。诸位要晓得,佛出世的时间很短,没有佛的时候很长很长。以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做一个比喻,你就了解了。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在我们想很长很长,但是在无际的时空里面,它太短了,一万二千年算什么?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世界上成佛呢?《弥勒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以我们这个世间时间来算,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才来成佛!那么释迦佛的一万二千年的法运过去之后,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没有佛法,这是释迦牟尼佛之后,弥勒佛之前,叫佛前佛后,没有佛法。你生在那个时代,没有机会闻佛法,这个也是遭难,没有机会了生死、出三界。
第五种,就是北拘卢洲。我们常常看到寺庙里面,韦陀菩萨佛龛上面那个匾—「三洲感应」。这四大部洲,三洲感应了,四大部洲里头,北拘卢洲没有佛法。我们这个地方叫「南赡部洲」,东南西三洲有佛法,他护持佛法,北洲没有佛法。所以你要是生到北拘卢洲,你要遭难了。那个地方的人寿命长,福报很大,没佛法可闻,这也就遭难。
最后一种:无想天,也叫做长寿天。这个里面就包括了四空天,四禅里面有佛法,有佛菩萨应化在其间,但是四空天里头没有佛法,寿命很长。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比如生到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空过了,闻不到佛法,有多可惜!
所以三涂在八难之中,三涂不包括八难,八难里头包括三涂。如何能避三涂八难,我们不遭这个难?意思就是说,生生处处都有机缘闻到佛法,都有机会接触到佛法。这是善财所希求的『开人天涅盘门』。这个地方「人」,是六道里面的人道;「天」是指欲界跟色界,不包括无色界;无色界,那是八难里头的。因为人道跟欲界天、色界天,都有佛菩萨应化在其中,有闻法的机会。第十句说:
【云何能出三有系缚城,入种智解脱城。】
『三有』就是三界。这个问:怎么能出三界?三界怎么形成的?前面在总纲领上讲的爱欲,爱欲是总说,三有是别说。欲界的爱欲,色界的爱欲,无色界的爱欲,所以讲爱欲是总说,这是别说。那么这个三有就是三界。有是什么?有分别、执著、妄想。你有欲界的妄想、分别、执著,你就离不开欲界。这是三界里面一个小圈圈—欲界,你没办法脱离。我们这里讲修行证果,说老实话,几个人能够离得开欲界?别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与我无关,要紧的是问自己,自己有没有能力离开欲界?换一句话说,欲界里面五欲六尘,你接触也好,不接触也好,你还会不会起心动念?如果还会起心动念,没有离开!欲界都离不开,你还想搞什么?
禅很好,禅宗的经论,我也讲过好几部,我知道它的好处。我为什么不参禅呢?没本事!禅是出欲界,到色界了。初禅天就出欲界了。我想想看,我怎么样做,怎么样参,五欲六尘还会动心,还会起这个念头。换句话说,怎么搞法都在欲界,都出不了,都生不了初禅天。这才晓得,参禅难,不容易!所以幸亏遇到这个带业往生的法门,这才得救了。除了这一门之外,的的确确我们没有门路可走。这个法门摆在面前,经论摆在面前,的确是好,决定做不到。自己以为做到了,其实没做到。为什么呢?试一试就晓得了。赞叹他几句,他有定功,如如不动,不生欢喜心;骂他几句,他就难过了,他心就动了,可见还在欲界,没有得禅定。真正得禅定,苦乐忧喜舍,这个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的确不起这个念头,这才脱离了欲界。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虽然不去理它,事上好像离开了,心里还有念头,还没完全放下,你就出不了欲界。这才晓得参禅难,不容易!色界,禅定,禅定里面那个境界,很快乐、很自在!贪著禅定,所以他出不了色界。禅定也不贪著了,也离开了,能够超越色界,进入到无色界。因为他不明事实真相。以为到了无色界,就得到究竟涅盘了,把境界搞错了,以为那就是佛至高无上的境界,那里晓得还在六道里头。
三界的系缚,就是没有法子超越六道轮回。这个里面,总而言之,就是无明跟烦恼。无色界是无明,色界、欲界是烦恼。你没有办法破烦恼,没有办法破无明,这是提出的问题,怎样能够超越。实际上就是要断烦恼,破无明。『入种智解脱城』,「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真实智慧,一切种智,入是契入。转烦恼就成智慧,烦恼跟智慧是一不是二。一念觉悟就是智慧,一念迷执就是烦恼;智慧开了,就解脱了,脱离欲界,脱离色界,脱离无色界,解脱了。解是对烦恼讲的;脱是对三界讲的。只要你把烦恼无明化解了,你就脱离三界六道了。这样修学才算是一个果,一个结果!我们要怎样修学才能得到,这是第十个问题。末后一个,第十一个问题:
【云何能弃舍一切珍玩资具,饶益摄受一切众生。】
前面问的是大问题,可是那个大的问题,必须要从小处下手。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修菩萨行,要想增长菩萨种,我们从那里下手,这一条是下手之处。换一句话说,你要想入毗卢遮那佛华严的愿海,你从那里入门呢?就从这一句。你能不能把你现前这一切『珍玩资具』舍掉。「珍玩资具」,用现代的话来说—身外之物。如果说身外之物都放不下了,你就别谈了。大乘佛法的修学,大家都晓得,修学的纲领就是六条,叫六波罗蜜。第一条就是布施,这里就是讲布施,你能不能把你身外之物通通布施掉,去『饶益摄受一切众生』?换一句话说,你能不能舍得?
「珍玩」是世间人所讲的珍宝。富贵人家所收藏的古董,都是属於珍玩。「资具」,资具是讲资生之具,就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当然现在人讲种种享受,你能不能把你的生活享受降低,降到最低的水准,你才能布施。我不住大房子,我有一个小房子住就够了。我不需要制华丽的衣服,粗布遮体也就很好了。你能不能真正做到节俭,将你多余的布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饶益。自己作一切众生的榜样,我有能力享受,我不享受,作一个榜样,作一个模范,这是摄受。
学佛从这个地方学起,我们要如何能够舍弃富裕的生活,奢侈的生活,当然不能像从前出家人一样。现在出家人不一样了,从前出家人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那是生活程度降到最低的水平。我们在家修学,现代出家修学也一样。总得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三餐能够吃得饱,衣服能够穿得暖,就够了,其他的不必要了。样样都要放下,都要舍弃,这样你的心就安了,你忧虑牵挂的烦恼就减少了。所以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也是个大问题。善财童子问得好,怎样才能走到!那么这里问了十一个问题,海云比丘下面跟他说法,就是答覆他这十一个问题。我们看末后这一句:
【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这一句是请法之词。愿善知识大慈大悲,哀悯愚痴的众生。『为我宣说』,善财童子是代表我们大众,这就是为我们大众来宣说。这个问题是我们眼前迫切想知道的,我们怎样修学功夫才能得力,怎样修学我们这一生才能够成就,才能够得果?这是把善财童子见到善知识,请教的这些问题,通通都说出来。下面是经文第三个大段。我们看注解,这个上面有个三角形,这是说明第三个大段。
【第三时海云下】
这是指的经文。
【称赞授法。】
这个文又分为两段,先赞叹他,然后再教导他。我们看经文:
【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
『耶』是个问话,「哦,你已经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赞叹。那么这个赞叹他里面,经文分三个小段。
【初友本问。】
『友』是善友,就是善知识,指的是海云比丘,海云比丘给善财童子说,你看看这个地方是:『告善财言』,前面是「善财白言」。这个在古时候言语文字,这个敬词分得很清楚。称赞他为善男子。这个「善」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那么遇到善知识,这有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都具足,才称善男子。「你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了!」为什么要这样赞叹呢?
【以发心者难可得故。】
发心难!太难太难了!太稀有了!「你发这样的大心!」这下面说:
【若不发心,非法器故。】
如果没有真正发菩提心,你不是法器,不是法器,换句话说,你没有办法接受大乘佛法。那么我们读到这个地方,自己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修学大乘佛法,修学这么多年没成就?没发菩提心,不是法器。「器」是比喻,譬如这个茶杯,这是个器。你这个茶杯是完好的,里面是空空的,你要问人家要一杯水,人家就马上倒给你,你就得到了。你不是法器,这下面有漏洞,人家说要给你,漏掉了,一样也得不到,这不是法器。另外一项:世智辩聪,他已经是满的,倒下去满出来,也倒不进去。他贡高我慢,他不相信,不能接受。这都不是法器。由此可知,大乘法器难!太难太稀有了!所以这个发心值得赞叹。
简单的说,我们也把这个话说得更白一点,更浅一点,真正能发舍己为人的心,真正能发舍己为法的心,只要佛法兴,只要众生得利益,牺牲自己生命也再所不惜,这就是发菩提心。没有这样的心,不能学佛,学佛只能学小道,大法没有法子学。《华严》就是大法,这个境界你没法子契入,《华严》是诸佛菩萨的生活。那么你要想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发心是第一个条件;你过的就是毗卢遮那佛,就是普贤菩萨的生活,那个完全不一样了。善知识这么问,这个话也是赞叹,也是问,「你已发了无上菩提心!」善财童子肯定的承认了。
【善财言,唯】
这个『唯』就是「是」,唯是个客气话,是恭敬的称词。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知识这一问,善财童子再一肯定,我真的是发了。前面善知识是称赞,里面还问他:「你是不是真发了?」「真的发了吗?」「真发了。」发心之后,才能传法;没发心,就不能传法。传法,也没用处!所说的,他也未必能听懂;听懂了,他也未必肯做。他要不能做,那讲也等於白讲,所以一定先要有发心的条件。真正发心了,你给他说,他能够懂,他能够明了;明了之后,他能够照做,那这个老师要遇到这样的学生,这就算是宝贝。一定是全心全力去教导他,如果说不认真教导他,那对不起这个学生。这种学生,稀有难逢!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学生要找老师不容易,老师要找一个学生是更难,到那里去找?这叫师资道合,这是稀有的因缘,成就无上的佛法。下面这个科题里头:
【正赞发心。】
前面赞叹他了,还有点怀疑,带个问号。那善财肯定之后,那善友对他真正赞叹。这个赞叹,文也很长,总共也有十一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四面、第二行:
【诣海云比丘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匝,於前合掌。】
这向下的经文是第二段,这是六大段的第二段:
【见敬谘问。】
这一段文自自然然的又分为二个小段:
【先见敬。】
这是见到了海云比丘。『诣』是到达。就是善财童子参访海云比丘,已经到达他的住所,见到面了。见面之后,这是礼节,『顶礼双足』,这是行最敬礼。『绕无数匝』,通常古印度的礼节,接足礼之后,是绕三匝,这是普通的礼节。「绕无数匝」,可见得这是显出特别恭敬。『於前合掌』,这些都是表恭敬。佛门合掌,这是个常识,表一心,十个指头表散乱。平常我们这个心都是胡思乱想,是散乱的。把这一切妄念都放下,一心一意把十个指头合起来,表一心。一心是真正的诚敬—真诚恭敬,它表这个意思。为什么我们要合掌,要知道它的含意。下面这一段:
【谘问。】
也就是请教。见面行礼之后,向善知识请教。善财请教的是些什么?这里面总共有十二句。第一句是说明自己发心。往下,这就是他想要知道修学的方法。请看经文:
【白言,圣者】
『白』是下对上的称词。上对下是告,我告诉你。平常我们讲话,我告诉你。现在行吗?现在已经不讲求这些了。在古时候,不可以。古时候对这些言辞礼节很重视。『圣者』,这是对海云比丘的尊称,对善知识的尊称。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这是把他自己求学的愿望,首先要说出来。如果你的愿望没有说出来,那个善友、善知识再好,他教你什么?这些仪规我们都要学习,都要留意。学佛就在这些地方学,我们去亲近一个善知识,向人家请教,一定要行最敬礼。那个善知识,说老实话,就看你的礼节,你的表态,真不真诚?如果不真诚,你向他请教,他就敷衍敷衍你就算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心地不诚,你得不到法益。他要是认真的教导你,你还是不能接受。所以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看到你一分诚敬,他教你一分。教二分呢?他就过分了,他就有一半是废话。你有十分恭敬心,他如果教你九分,他还欠了一点,对不起你。所以接近善友,他怎么教你,就看你自己的态度,这个要知道。
第二呢?你一定要把你的愿望说出来,你向他求些什么?你要不说你自己的愿望:「我想学些什么?」那他教你什么?这些善友都是多才多艺,你想学什么,他就教你什么。必须先把自己求学的条件,具足的条件,以及自己想学什么,先要说出来,这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你要没有发菩提心,那什么都不必谈了。他顶多教你断恶修善,来生做一个好人,来生有好果报,他就不给你说别的了。首先,说出自己已经发无上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发成佛的心,一心一意想成佛。这个态度非常显明。下面又追上一句:
【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这个『甚深最上智海』,还是前面这一句。如果就教下讲—一切种智;用我们现代话讲—究竟圆满的智慧。他想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你看,发心说出来了,愿望说出来了。下面,就请教!
【而未知菩萨云何能具菩萨行,长养菩提种。】
这是一句,向下总共有十一句。我虽然发心了,发大菩提心,立志想求圆满的智慧,但是不晓得菩萨怎么样能够具足菩萨行,长养菩提种,这个不知道。这是提出问题,向海云比丘请教的,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一句话里面,意思我们要明了,什么叫菩萨行?什么叫菩提种?这个名词总要搞清楚!菩萨是觉悟的意思,菩提也是觉悟的意思;单讲菩提就是觉悟,说菩萨—是觉悟的人,菩萨里的人,是觉悟的人;菩提就是觉悟。菩萨这是古译。「古」、「今」是从玄奘大师分的,玄奘大师以前所翻译的叫做古译,他老人家翻译的称为新译。古时候翻译,翻菩萨叫「大道心众生」。「菩萨」是省略称,他具足的称呼是「菩提萨埵」,所以它有「菩提」两个字,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众生;觉悟的众生。所以古时候翻做「大道心众生」,翻得也有道理。为什么?他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发了大道心。所以是从意思上翻的。而玄奘大师是从字面上翻的。他老人家翻做「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两种翻译都好,意思都翻得很好。换句话说,我们怎么样做个觉悟的有情众生,这个的确很重要!觉悟的有情众生,就叫做菩萨,那就不是凡夫。凡夫是不觉,菩萨是觉悟。
不但要觉悟,『云何能具』,这个「具」里头的意思,有具足,有这个意思在。换一句话说,不但要觉悟,要圆满的觉悟。我对人要觉悟,对事要觉悟,对物要觉悟,样样都要觉悟。他到海云比丘来请教,这是第一个问题。怎么样『长养菩提种』,菩提种—觉性,如何培养觉性,觉而不迷?你看看人家参访善知识,问的是些什么?我们今天遇到一个善知识,一开口:「善知识,大德,法师,你看看我怎么能发财?我怎么能升官?」问这些。跟人家怎么会一样,不一样的!甚至於问些消灾免难,总都是这一类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人,像善财童子这样的抱负,这样的胸襟、志趣。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你要是具足菩萨行,长养菩提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云何能舍凡夫家,生於如来家。】
这一句好像是讲到要出家了,没错!这一句确确实实是出家的意思。但是你要晓得家是什么?怎么个出法?佛法里头常讲,家有四种。第一种:田宅之家,就是我们现在凡夫观念里面讲的家。你有房屋、有土地、有不动产,有妻子、儿女,有家亲眷属,这个是家。这个家实在讲,关系不大!第二种:烦恼家,烦恼是家。你有了家累,你就不自在了。第三种是三界是家,六道轮回是家。第四种是生死是家,生死的范围比六道还要广大。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在十法界里面,还有变易生死,所以生死有两种,分段生死他没有了,他还有变易生死。出生死之家的时候,就出十界;出三界之家,出六道了。这都是家!你要出那一个家?
而「出」又有四种,有身出家,心没出,身出心不出,这样的人,不如在家人,不如在家居士。第二种是心出身不出,这是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他心出家了,心对这个家不沾染、不染著,真的放下了。虽然在家,他的身心自在,一尘不染。第三种是身心俱出,这个很好,是个出家人,身出家了,心也出家了。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是讲在家的居士。你也在学佛,你身也没出,心也没出,身心都没出。真正是身心俱出,或者是心出身不出,这两种功德都是相等的,都是一样的。出什么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出生死家,那你就生如来家了。如来家是一真法界,这是如来家。
那我们今天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西方净土是如来家。所以第二个问题,他请教的,我们怎样舍凡夫家。这个凡夫是广义的。六道里面是「内凡」,六道外面,就是没有出十法界的,佛家称做「外凡」。三界以外的凡夫,必须要超越十法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才是如来家。如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才算是真实的果报。大乘法里面,有讲权实,权是方便说。十法界里面是方便说,超越十法界,那就是真实说;是实教的菩萨,这不是权教。你看人家的志气多大!第三句:
【云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慧海。】
这一句表面上看起来,跟前面一句意思相同,其实不相同。前面是从境界上说的,是从形式上说的,这个是修学功夫上讲的。也就是讲了生死,了脱生死。生死刚才说过了,两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如何『能度生死海』?海是比喻。这个生死境界,跟苦难是深广无边,把它比做大海。生死海的反一面,就是如来的智慧海。怎么样能转生死成智慧?所谓是转生死成菩提,这是他请教的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
【云何能离凡愚地,入佛最胜地。】
这一句话的意思好懂,怎么样转凡成圣。凡夫都愚痴,叫凡夫地、凡愚地。『入佛最胜地』,佛是究竟的果位,无比的殊胜。菩萨殊胜,也不能跟佛相比。我们从这些请教的话当中,能看出善财的志向,高超勇猛!这都是我们学习之处。第五句他问的:
【云何能断生死流,入佛净行流。】
这一句问的生死流,就是六道轮回。『流』是流转,也是流类,这一类,人家说某一流派、某一流派,「流」也有流派的意思,是这一类的。怎么能够脱离六道凡夫这一类,我们去加入佛菩萨那一类?现在像参加俱乐部一样,我们怎么能从我这个俱乐部离开,去参加诸佛菩萨的俱乐部。第六句:
【云何能坏生死轮,成就大愿轮。】
这一句清凉大师有解释,我们看后面,这是讲言生死轮者,这个轮是比喻,比喻六道轮回。我们常讲众生在六道里,头出头没,像从前在井里面取水一样。我们用一个桶放到井里去提水,水拉上来,譬如你升三善道,桶放下去,譬如你入三恶道。头出头没,循环无已。这是形容六道轮回的现象,确实是如此的。众生在六道里面,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久,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这个诸位要晓得。纵然升到非想非非想天,算你修行的功夫是很不错了,你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二十八层天最高的地方。佛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寿命是八万大劫,时间很长!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不只天文数字。
大乘经上常讲,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怎么算法呢?经上讲得很多,都有依据。但是时间长短,确实是不一样的,都是佛说的。最容易计算的一个说法,就是增减劫,这个我们很容易算得出来。佛说人的寿命,最长的是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这是到顶了,不可能再长。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这叫减劫。然后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再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你们算算看!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升到非想非非想天是八万大劫,这不是一个大劫,是八万大劫!这是六道里面寿命最长的。但是你要晓得,阿鼻地狱里面时间比八万大劫不晓得超过多少!算起来还是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么长寿命的这些诸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几个人能修成?所以在那个里面的人,少数不是多数。绝大多数都在三恶道,六道循环无已,所以把它称之为生死轮。那么善财在此地,是怎样把生死轮破坏,也就是超越;超越之后,『成就大愿轮』。「大愿轮」,大师在此地也有解释:
【大愿轮者,尽众生界穷无际故。众生界尽,大愿方终,故对生死,以立轮称。】
所以这个大愿,也称之为轮。这个轮就是佛家讲的「法轮常转」,是以度众生的。『众生界尽,大愿方终』,这是普贤菩萨的宏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都是这个说法。而众生界不可尽故!所以普贤大愿没有终止的时候。诸佛菩萨在虚空法界,现身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他呢?就是大愿。这一句怎么样能够超越生死轮,成就大愿轮,如诸佛菩萨在十法界、六道现身一样。第七句:
【云何能灭魔境界,显示佛境界。】
这一句我们现前就用得上,前面只是愿,这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什么叫魔境界?《八大人觉经》,我相信很多同修都念过,这个经上跟我们说魔有四种;魔太多了,把他归纳为四大类。这四大类里头,第一类是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这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体,跟我们现前这些念头。为什么叫它做魔呢?使我们的身心不安,每天烦恼、忧虑,折磨我们身心,称之为魔。色是身体,色身。稍微不谨慎就得病,得病是病魔。受、想、行、识,受是感受,你有苦乐忧喜的感受,这些东西不正常,使你的心不得清净。想是妄想,行是造作。你这个念头,一个接著一个念头,停不住。这个叫行,连睡觉的时候还作梦,可见得这个念头确确实实止不住的。识是指阿赖耶识,我们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里叫神识。它的功能—含藏一切种子,像个仓库一样,无始劫以来,你所造的业习,都含藏在其中,这个很可怕!我们现在讲落印象,你的一切造作,你都有印象,这个印象不会消失的,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什么时候遇到缘了,它就会起现行,就起作用,这麻烦大了。你造作善业,就有善报;你造作恶业,就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六道凡夫,你想想看,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五阴身。
第二大类,烦恼是魔,苦乐忧喜舍都是烦恼,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都是烦恼。五阴跟烦恼都是我们身心里头生的,不是从外头生的。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遇到外面缘,它就起现行,里面就起作用,使我们身心不安,忧虑、憔悴。
第三种魔是死魔,这是讲寿命无常。为什么叫他做死魔呢?死为什么称之为魔呢?我们的修学需要长时间才能成訧,你修学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你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纵然是修得好,再得人身,再接著来干,至少要耽误二十年,又要重头做起,前世所修的,可以说忘得干干净净。这是障碍,这是折磨!
第四种叫天魔。除了前面三类之外,所有一切的折磨,就称之为天魔。天魔是讲外面境界,来折磨你。外面境界就太多了!以六根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都在那里诱惑你,那都是魔。你走到街上的时候,你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全是魔。为什么?它在引诱你,在诱惑你,让你起贪心。你起贪心,那个卖东西的才卖得掉,卖给你,你辛辛苦苦赚的钱,就送给他了。你们都不晓得魔在那里?魔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的魔鬼,那个很简单,你看到你会回避他,你会躲避他。这些五欲六尘天天在围绕著你,天天在诱惑你,你不知道他是魔!扰乱你身心不安,道业不成。这个是我们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魔障太多。
《楞严经》末后讲五十种阴魔,那也是归纳。那五十种的分类,就是色、受、想、行、识。每一种里面讲十种,五十种,那说得详细!怎么样转魔境界变成佛境界?魔是迷,迷了就是魔,悟了就是佛。佛跟魔,跟诸位说,不在外境,在你的念头。你一念迷,念佛都是魔,诵经也是魔。如果你一念觉,那样样都是佛,没有一样不是佛。佛跟魔也是唯心所现,唯心所变。看你用的是什么心?我们细细的读这五十三参,觉悟,五十三参是佛境;迷惑,五十三参是魔境。而五十三参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现前的生活,从早到晚你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这就是五十三参的内容。这一句是广说。再看底下一句:
【云何能竭爱欲海,增长大悲海。】
这一句实在讲,也是在魔境、佛境之中。特别把这桩事情说出来,为什么呢?一切魔境当中,这个最厉害!最严重!佛说过:「爱不重,不生娑婆。」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你还爱这个,还爱那个,糟了!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你不把这个根本拔掉,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世间人把这个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情执,执著在爱情上,这就糟糕了!你修学佛法,无论你是参禅,参禅的功夫再好,也许你们看过《念佛论》后面附的这篇文章,倓老法师佛七当中所说的,我们把它写成文字,附在《念佛论》后面。你看看谛闲老和尚参禅的徒弟,算是不错了!参禅也确实有点功夫了,后来去做土地公了。为什么做土地公呢?爱欲没断。他发心出了家,太太不同意,太太自杀了,他也不顾。这个人心肠可谓狠!那他怎么还有爱欲呢?有!男女的爱欲他断掉了,他做了首座,皈依的徒弟多了,供养多了,他傲慢心生起来了,你说他有没有爱欲?爱欲不一定对色,对名利也是爱欲,对权力也是爱欲,对地位也是爱欲,乃至於对佛法,你也还是有爱欲,我喜欢那个经,我喜欢那个法门,我喜欢这个佛菩萨。我都常听说,有些人叫他学净土,「我不喜欢念阿弥陀佛,我喜欢观音菩萨。」这还是爱欲,还是一种情执,这个情执就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修学佛法如果不把这个情执拔除,你所修学的一切功夫,如果修得真正好,都变成来生的福报,没结果!诸位要晓得,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小果,小有结果了。你能超越十法界,这是得大果。我们修行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把这些事情,从心地里面把它截断,把它拔除,时时刻刻提起警觉。『竭』是枯干的意思,『爱欲海』枯干了,『增长大悲海』,长养大慈悲心。把爱欲一念觉悟,就转变成大慈大悲。原先是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喜欢的人,关怀照顾自己喜爱的人,现在把这个心量扩大了,能够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关怀。这个法门怎么个修法?这是善财向海云比丘请教的第八个问题。
第九:
【云何能闭三涂八难门,开人天涅盘门。】
第九个问题。『三涂』是地狱、饿鬼、畜生,这叫三涂。『闭』是把它关闭,也就是说,如何能教我们不堕三恶道,三恶道是难。『八难』里面包括三涂,这八种,三涂之外,还有五种。第一种:盲聋瘖哑;第二种:世智辩聪;第三种:佛前佛后;第四种:北拘卢洲;第五种:无想天。这八种,在佛法里面,都叫遭了难。什么叫遭难呢?学佛修行证果的机会没有了,那你就遭难了。世、出世间所有的苦难,没有这八种重。人纵然极端的苦难,有机会能闻佛法,那他不算是遭难,他还算是非常幸运,这个我们要懂得。遭受苦难往往是逆增上缘,他从这个里面觉悟。
「三涂」—饿鬼、地狱、畜生,这三道里的众生,听闻佛法修行困难,为什么呢?愚痴,没有智慧。虽然佛菩萨也示现在三恶道,度这些众生,但是困难太多,有几个众生能得度?说老实话,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给他们种种子。真正得度还是在人、天两道。诸位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在地狱里面度众生,只能够帮助他到人道来,到天道。而天道呢?只能帮助他到忉利天;忉利天再上去,菩萨帮不上忙,只能帮助他到这里。他升天了,或者到人道了,自己又迷惑颠倒,再不肯修行,过个几年又回去了。你们在《地藏经》上看到的,又回去了。由此可知,佛菩萨在恶道里度众生,真的只是给他做远因,种佛的种子。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目的在此地。一生当中,能够脱离三界六道的,畜生道里面,太少太少。地狱道是根本不可能,饿鬼道跟畜生道非常非常稀有,所以三恶道难度。
第二类的盲聋瘖哑,这也很困难。盲,不能读经,他看不见。现在科技进步了,盲人用点字,他还能够读,比从前进步多了。佛讲经说法,在三千年前,没有这个技术。所以眼睛瞎了,就不能看经了。聋了,不能闻法了。瘖哑,自己有疑问,问不出来,修学通通有障碍。第三类的世智辩聪,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他不相信佛法,遇到也是枉然,不能接受。这些人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讲的知识份子,美其名为科学头脑,不相信佛法,认为佛法是迷信,这个机会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
再有一种,就是他生在佛前佛后,没有缘份遇到佛法。这种人太多太多了。诸位要晓得,佛出世的时间很短,没有佛的时候很长很长。以释迦牟尼佛跟弥勒佛做一个比喻,你就了解了。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在我们想很长很长,但是在无际的时空里面,它太短了,一万二千年算什么?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世界上成佛呢?《弥勒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以我们这个世间时间来算,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才来成佛!那么释迦佛的一万二千年的法运过去之后,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没有佛法,这是释迦牟尼佛之后,弥勒佛之前,叫佛前佛后,没有佛法。你生在那个时代,没有机会闻佛法,这个也是遭难,没有机会了生死、出三界。
第五种,就是北拘卢洲。我们常常看到寺庙里面,韦陀菩萨佛龛上面那个匾—「三洲感应」。这四大部洲,三洲感应了,四大部洲里头,北拘卢洲没有佛法。我们这个地方叫「南赡部洲」,东南西三洲有佛法,他护持佛法,北洲没有佛法。所以你要是生到北拘卢洲,你要遭难了。那个地方的人寿命长,福报很大,没佛法可闻,这也就遭难。
最后一种:无想天,也叫做长寿天。这个里面就包括了四空天,四禅里面有佛法,有佛菩萨应化在其间,但是四空天里头没有佛法,寿命很长。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比如生到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空过了,闻不到佛法,有多可惜!
所以三涂在八难之中,三涂不包括八难,八难里头包括三涂。如何能避三涂八难,我们不遭这个难?意思就是说,生生处处都有机缘闻到佛法,都有机会接触到佛法。这是善财所希求的『开人天涅盘门』。这个地方「人」,是六道里面的人道;「天」是指欲界跟色界,不包括无色界;无色界,那是八难里头的。因为人道跟欲界天、色界天,都有佛菩萨应化在其中,有闻法的机会。第十句说:
【云何能出三有系缚城,入种智解脱城。】
『三有』就是三界。这个问:怎么能出三界?三界怎么形成的?前面在总纲领上讲的爱欲,爱欲是总说,三有是别说。欲界的爱欲,色界的爱欲,无色界的爱欲,所以讲爱欲是总说,这是别说。那么这个三有就是三界。有是什么?有分别、执著、妄想。你有欲界的妄想、分别、执著,你就离不开欲界。这是三界里面一个小圈圈—欲界,你没办法脱离。我们这里讲修行证果,说老实话,几个人能够离得开欲界?别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与我无关,要紧的是问自己,自己有没有能力离开欲界?换一句话说,欲界里面五欲六尘,你接触也好,不接触也好,你还会不会起心动念?如果还会起心动念,没有离开!欲界都离不开,你还想搞什么?
禅很好,禅宗的经论,我也讲过好几部,我知道它的好处。我为什么不参禅呢?没本事!禅是出欲界,到色界了。初禅天就出欲界了。我想想看,我怎么样做,怎么样参,五欲六尘还会动心,还会起这个念头。换句话说,怎么搞法都在欲界,都出不了,都生不了初禅天。这才晓得,参禅难,不容易!所以幸亏遇到这个带业往生的法门,这才得救了。除了这一门之外,的的确确我们没有门路可走。这个法门摆在面前,经论摆在面前,的确是好,决定做不到。自己以为做到了,其实没做到。为什么呢?试一试就晓得了。赞叹他几句,他有定功,如如不动,不生欢喜心;骂他几句,他就难过了,他心就动了,可见还在欲界,没有得禅定。真正得禅定,苦乐忧喜舍,这个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的确不起这个念头,这才脱离了欲界。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虽然不去理它,事上好像离开了,心里还有念头,还没完全放下,你就出不了欲界。这才晓得参禅难,不容易!色界,禅定,禅定里面那个境界,很快乐、很自在!贪著禅定,所以他出不了色界。禅定也不贪著了,也离开了,能够超越色界,进入到无色界。因为他不明事实真相。以为到了无色界,就得到究竟涅盘了,把境界搞错了,以为那就是佛至高无上的境界,那里晓得还在六道里头。
三界的系缚,就是没有法子超越六道轮回。这个里面,总而言之,就是无明跟烦恼。无色界是无明,色界、欲界是烦恼。你没有办法破烦恼,没有办法破无明,这是提出的问题,怎样能够超越。实际上就是要断烦恼,破无明。『入种智解脱城』,「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真实智慧,一切种智,入是契入。转烦恼就成智慧,烦恼跟智慧是一不是二。一念觉悟就是智慧,一念迷执就是烦恼;智慧开了,就解脱了,脱离欲界,脱离色界,脱离无色界,解脱了。解是对烦恼讲的;脱是对三界讲的。只要你把烦恼无明化解了,你就脱离三界六道了。这样修学才算是一个果,一个结果!我们要怎样修学才能得到,这是第十个问题。末后一个,第十一个问题:
【云何能弃舍一切珍玩资具,饶益摄受一切众生。】
前面问的是大问题,可是那个大的问题,必须要从小处下手。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修菩萨行,要想增长菩萨种,我们从那里下手,这一条是下手之处。换一句话说,你要想入毗卢遮那佛华严的愿海,你从那里入门呢?就从这一句。你能不能把你现前这一切『珍玩资具』舍掉。「珍玩资具」,用现代的话来说—身外之物。如果说身外之物都放不下了,你就别谈了。大乘佛法的修学,大家都晓得,修学的纲领就是六条,叫六波罗蜜。第一条就是布施,这里就是讲布施,你能不能把你身外之物通通布施掉,去『饶益摄受一切众生』?换一句话说,你能不能舍得?
「珍玩」是世间人所讲的珍宝。富贵人家所收藏的古董,都是属於珍玩。「资具」,资具是讲资生之具,就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当然现在人讲种种享受,你能不能把你的生活享受降低,降到最低的水准,你才能布施。我不住大房子,我有一个小房子住就够了。我不需要制华丽的衣服,粗布遮体也就很好了。你能不能真正做到节俭,将你多余的布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饶益。自己作一切众生的榜样,我有能力享受,我不享受,作一个榜样,作一个模范,这是摄受。
学佛从这个地方学起,我们要如何能够舍弃富裕的生活,奢侈的生活,当然不能像从前出家人一样。现在出家人不一样了,从前出家人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那是生活程度降到最低的水平。我们在家修学,现代出家修学也一样。总得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三餐能够吃得饱,衣服能够穿得暖,就够了,其他的不必要了。样样都要放下,都要舍弃,这样你的心就安了,你忧虑牵挂的烦恼就减少了。所以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也是个大问题。善财童子问得好,怎样才能走到!那么这里问了十一个问题,海云比丘下面跟他说法,就是答覆他这十一个问题。我们看末后这一句:
【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这一句是请法之词。愿善知识大慈大悲,哀悯愚痴的众生。『为我宣说』,善财童子是代表我们大众,这就是为我们大众来宣说。这个问题是我们眼前迫切想知道的,我们怎样修学功夫才能得力,怎样修学我们这一生才能够成就,才能够得果?这是把善财童子见到善知识,请教的这些问题,通通都说出来。下面是经文第三个大段。我们看注解,这个上面有个三角形,这是说明第三个大段。
【第三时海云下】
这是指的经文。
【称赞授法。】
这个文又分为两段,先赞叹他,然后再教导他。我们看经文:
【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
『耶』是个问话,「哦,你已经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赞叹。那么这个赞叹他里面,经文分三个小段。
【初友本问。】
『友』是善友,就是善知识,指的是海云比丘,海云比丘给善财童子说,你看看这个地方是:『告善财言』,前面是「善财白言」。这个在古时候言语文字,这个敬词分得很清楚。称赞他为善男子。这个「善」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那么遇到善知识,这有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都具足,才称善男子。「你已经发无上菩提心了!」为什么要这样赞叹呢?
【以发心者难可得故。】
发心难!太难太难了!太稀有了!「你发这样的大心!」这下面说:
【若不发心,非法器故。】
如果没有真正发菩提心,你不是法器,不是法器,换句话说,你没有办法接受大乘佛法。那么我们读到这个地方,自己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修学大乘佛法,修学这么多年没成就?没发菩提心,不是法器。「器」是比喻,譬如这个茶杯,这是个器。你这个茶杯是完好的,里面是空空的,你要问人家要一杯水,人家就马上倒给你,你就得到了。你不是法器,这下面有漏洞,人家说要给你,漏掉了,一样也得不到,这不是法器。另外一项:世智辩聪,他已经是满的,倒下去满出来,也倒不进去。他贡高我慢,他不相信,不能接受。这都不是法器。由此可知,大乘法器难!太难太稀有了!所以这个发心值得赞叹。
简单的说,我们也把这个话说得更白一点,更浅一点,真正能发舍己为人的心,真正能发舍己为法的心,只要佛法兴,只要众生得利益,牺牲自己生命也再所不惜,这就是发菩提心。没有这样的心,不能学佛,学佛只能学小道,大法没有法子学。《华严》就是大法,这个境界你没法子契入,《华严》是诸佛菩萨的生活。那么你要想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发心是第一个条件;你过的就是毗卢遮那佛,就是普贤菩萨的生活,那个完全不一样了。善知识这么问,这个话也是赞叹,也是问,「你已发了无上菩提心!」善财童子肯定的承认了。
【善财言,唯】
这个『唯』就是「是」,唯是个客气话,是恭敬的称词。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知识这一问,善财童子再一肯定,我真的是发了。前面善知识是称赞,里面还问他:「你是不是真发了?」「真的发了吗?」「真发了。」发心之后,才能传法;没发心,就不能传法。传法,也没用处!所说的,他也未必能听懂;听懂了,他也未必肯做。他要不能做,那讲也等於白讲,所以一定先要有发心的条件。真正发心了,你给他说,他能够懂,他能够明了;明了之后,他能够照做,那这个老师要遇到这样的学生,这就算是宝贝。一定是全心全力去教导他,如果说不认真教导他,那对不起这个学生。这种学生,稀有难逢!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学生要找老师不容易,老师要找一个学生是更难,到那里去找?这叫师资道合,这是稀有的因缘,成就无上的佛法。下面这个科题里头:
【正赞发心。】
前面赞叹他了,还有点怀疑,带个问号。那善财肯定之后,那善友对他真正赞叹。这个赞叹,文也很长,总共也有十一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