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 - (第十一集)
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  (第十一集)  1997/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3-0011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七面,第一行,第一行末后四个字看起。

  【十九二十即业报佛,名相好庄严身。前门应现业报。后门为真业报。坐华藏刹,即相海庄严。若真若应,皆令物信,为深信见。】

  清凉大师这一段开示,在经文里面:第十九门是『住一切业念佛门』,它的作用是『能随法界一切众生所修行业为现其身令觉悟故。』后面这一门是『住一切神变念佛门,见一切佛住於广大香水海中坐莲花台普现神变满十方故。』这一段解释这两门,两门都是业报佛。前面一门这是第十九,很好懂!这是『应现业报』,我们通常讲的应化身。而后面这一门—第二十门:『真业报』,「真业报」实在讲,他现的是报身,报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在净宗经典里面,生实报土才见到阿弥陀佛的报身,如果生在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是见阿弥陀佛的应化身,佛的业报身分成这两大类。

  第一类里面的境界,无限的深广,业是不可思议。经上告诉我们,「住一切业念佛门」,这个一切业,我们把范围缩小来,九法界我们只说人法界,人法界只说我们现前这个地球上的人,不要讲他方世界,那太多了,说不尽!我们讲地球上的人。如果再把这个地球缩小,我们讲台湾人,那大家就更会有亲切的体会了。我们台湾这个小岛,两千一百万人,「住一切业」,每一个人造的业都不一样,业里面怎么念佛呢?造作种种的行业,前面说过了,我们的思想、念头、言语、造作都是业。这个业我们不必去论它是善、是恶,或者是无记,不必去论这些。假如能在一切业里面,一切造作里面觉悟了,那就是这个法门,「住一切业念佛门」。有没有这个情形呢?有,我们看佛门,古代的祖师大德们的笔记里面、传记里面,寺院山志里面往往都能够见到。

  由此可知,华严念佛广大无边,不一定什么时候,你在什么场所,遇到什么事情,你觉悟了,一般讲「开悟」了。当然这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业障有浅深厚薄不同,每一个人善根不相同,总需要善根福德深厚的。这个「一切业」是缘,善根是因,因遇到缘它就起作用。这个作用小就是开悟,觉悟了;大的就证果,修行证果,「住一切业」是缘。这是给我们说明,念佛法门广大无边!念是现前一念之心,佛是觉,这一念心觉悟过来。像睡觉作梦,忽然在梦中清醒过来,这就叫作念佛,你这个心里头觉悟过来。帮助我们觉悟,无论是人事环境,或者是物质环境,我们必须要晓得,都是诸佛菩萨大悲护念。没有诸佛菩萨大悲护念,那个缘就不能那么样巧熟,不会那么样巧,你一遇到就开悟,都是诸佛菩萨的变现,诸佛菩萨无处不在。

  前面我跟诸位讲的例子,我们一个同修到美国在台协会去签证,他是有急事要奔丧,多少次签证都签不准,那个奔丧孝心情切,到那个地方,一下就签准了,非常顺利,为什么?佛菩萨加持。那个移民官对他那么好,对他那么亲切,他非常感激,再回头去跟他打招呼,人家理都不理他,根本就不认识。所以你要晓得,佛菩萨加持就是办事那一刹那,那一刹那过了,佛菩萨走了,他是凡夫,他不认识你了。人事物,诸佛菩萨加持、护念,以这种善巧方便,让你这个缘成熟,你在这里觉悟。所以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能随法界一切众生所修行业」,「一切众生所修行业」刚才说了,有善、有恶、有无记,非常复杂!可是佛菩萨冥显加持,冥冥当中加持你,是你自己不觉得,你没有感觉到。但是佛加持,你觉悟了、你明白了,或者你办事很顺利,佛加持!「显加」是你知道,你很清楚,佛菩萨保佑你,佛菩萨帮助你。所以加持有冥显两大类,目的都是令众生觉悟,所以这个属於业报。

  后面这一句第二十句,「住一切神变念佛门」,清凉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跟我们讲的,这是「真业报」,「真业报」这个「业」,跟前面「应现业报」的「业」不一样,这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一切神变」所显示出来的,就是华藏世界依正庄严。所以在业用里面讲,「见一切佛住於广大香水海中坐莲花台」,这是报身,这不是普通身,报身是智慧聚集之身。华藏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毗卢遮那跟阿弥陀佛也是一不是二,这是真实的业报,应现业报是从真实业报里头变现出来的,我们讲千百亿化身,能够应现在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普现神变满十方故」。

  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佛身、生身,生是众生,十法界一切众生,佛身跟生身也互相交融,不可思议。这个意思,古德用比喻来说,大家更容易懂一点。譬如,我们这个讲堂里面的灯光,我们讲堂有几十盏灯光,佛案前面还点蜡烛,还有烛光,一切诸佛如来,九法界众生都像光一样。你看这个灯光统统互相交融在一起,你知道那一个是蜡烛光,那一个是灯光?每一个光不管大小,都是遍满这个讲堂。说真的,众生的心,众生的智,众生的业,跟诸佛菩萨的心智业也互相交融。众生心中有佛,佛心中有众生,这是互相融摄,真实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迷,并不是说迷就没有这个事,迷还是交融。诸佛菩萨觉悟,觉跟迷是两桩事情,但是实际上交融是一桩事情。因此,佛才能度众生,众生有感,佛菩萨才有应,如果不交融的话,那感应从那里起来?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从这个地方建立念佛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殊胜。明了事实真相,从真相里建立的愿心,决定求生净土,毫无疑惑,决定得生,那有不生的道理?世间人念佛,念了一辈子,这一辈子念佛是我们见到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劫的念佛,我们没见到。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对於这个事实真相不了解。或者曾经读到经,曾经听说,不能肯定,不能深信,这才把往生那个机会错过了。这一生当中因缘希有,我们遇到这样圆满的经典,无比殊胜的法门,如果在此地能够建立真实的信心,恳切的愿心,那这一生就成就了,不至於再错过了。

  世尊说《华严经》,一切诸佛如来在一切时、一切处,无有不说《华严》。经文清凉大师的开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诸佛如来说经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我们这一生成就,这一生的机会不能再错过了!怎样才能够把握这个机会,决定成功呢?经论处处提醒我们,你要真正看破、放下,你的障碍就没有了。所谓看破,了解事实真相,你就看破了;放下,世、出世间一切行业不再干了,你就真放下了。从今而后要干的呢?专修净业。吉祥云比丘在此地表演的很好,「专念弥陀」。什么是道场?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就是道场。

  馆长往生见的阿弥陀佛的佛像,就是这边供的这一尊,我们现在将这一尊佛像,特别又印了一万张,一万张当中,八千张是道林纸印的,大概是铜版纸印的;另外两千张是宣纸印的,宣纸印的是提供给大众可以裱起来,裱成卷轴,你携带方便。铜版纸印的不好裱,那要镶镜框,家里供养好,携带不太方便,特别印两千张宣纸。心里头只要有佛,处处都是道场,时时都是道场。诸位真正觉悟了,真正明白了,什么事情要紧?念佛要紧!念佛的时候,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不要理会。念一个钟点,一个钟点相应;念两个钟点,两个钟点相应,这个重要。

  所以道场我们就开念佛堂,念佛堂才是真正的道场,真正想了生死,想出三界,想在这一生当中成佛,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老实念。你为什么不老实?说老实话,《华严经》上讲的念佛的道理,你没搞清楚;果然搞清楚,自然就老实,还用得著别人劝勉吗?

  这四十九天转眼就到了,后天二十三,馆长满七了,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之后,我们这个道场念佛永远念下去。诸位在家里念佛也一样,家里面如果环境不太许可,你就到这来念。也许家里人多,有些不信佛,你念佛,他看到讨厌,你也不要惹起家里麻烦,你可以到此地来念佛。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法门第一殊胜。

  这是『相海庄严』。下面说出『若真若应』,真的报身,应现的业报身,『皆令物信,为深信见』。种种示现都是帮助一切众生,发起信心愿行,用意在此地,所以这个是业报,所现的是『相好庄严身』。

  【末后一门】

  这就是第二十一。

  【总该十身。故曰身云等虚空界。则十佛十身皆等虚空,并合法性,为庄严法界虚空界也。】

  我们看末后这一句经文:『住等虚空界念佛门,观察如来所现身云庄严法界虚空界故。』这一句是总结,前面二十句,每两句是说一桩事情,就是说『十佛十身』。《华严经》上都用「十」代表大圆满,十种佛十种身。末后这一句是总结。所以总结是「住等虚空界念佛门」,怎么个住法?一念不生就住了,起了一念,你就没法子住了,为什么呢?起了一念就不能等虚空、遍法界,就不可能!一念不生,你那个心是跟虚空法界平等的,这个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为什么呢?你真正到一念不生了,你已经成佛了,你不是凡夫了。凡夫跟佛的差别,就是佛没有念,凡夫有念头。你看我们念头,一个念头灭,一个念头就生了,念头生灭不停。这个不住的生灭,佛跟我们讲:妄心、妄念!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换一句话说,真心没有这个虚妄的现象,生灭念头的现象没有,那叫常住真心。常住真心现前,那就是「住等虚空界念佛门」。

  由此可知,这一句肯定了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这是他们的境界,他们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了,入这个境界。我们今天都做不到!都做不到,念《华严经》岂不是吊胃口!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这个大法,我们毫无作用,岂不叫给我们开玩笑?佛绝没有戏论,也就是说,佛跟任何人绝对没有开玩笑,佛的话句句真实。虽然在理论上讲,在方法上讲,我们确实做不到,业障、习气很深重。可是后面呢?往后面去,我们就看到,佛有方法叫我们入这个境界,这佛对得起我们,佛用什么方法?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意思就是,你只要肯修十大愿王,你就能圆满这个地方讲的,二十一种念佛门的境界,你就能够契入。这个经到后面,这才叫大圆满!

  你们大家如果看古人的注解,清凉的注解没有问题,李长者的注解,讲到念阿弥陀佛,他就反对了,他说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权」不是「实」。清凉大师对於李长者这些话,也有交代,也讲的很清楚,李长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李长者没有看到完全的《华严经》,不知道后面有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不晓得这个,这个他没有看到。李长者年龄比清凉大师大,大很多,他所看到的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他没看到,那《四十》当然更没看到。清凉生的晚,《八十》、《四十》翻译《华严经》他都参加了,后面这个经文他看到了,李长者没看到,所以李长者才有这一点误会。虽然有这么一点误会,但是对他对《华严经》整个《华严》的见解,没有妨碍,的确是高度的智慧,了不起的一位大德。

  佛到末后就是普贤菩萨这一章,这才把方法教给我们,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做?关键在这里。你肯不肯去修「礼敬诸佛」?你肯不肯干?你肯干,你就入《华严》境界了。「礼敬诸佛」是一切恭敬,不能说这个我瞧的起他,我恭敬,那个根本瞧不起他,我为什么要对他恭敬?那你就不是修《华严》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普贤行顶重要的就是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决定不容许有分别、执著。你有分别就不平等,你有丝毫执著,你的心就不清净,就被污染。所以他那个恭敬是称性的,是性德圆满的显露,他跟《华严》相应。

  所以此地讲的这二十一门统统相应,不容许你起心动念,真诚恭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事的恭敬—认真负责,要把这个事情做的圆满,做到尽善尽美。对物的恭敬—要真诚的去爱护。物里面有动物、有植物、有矿物,都要用真诚心来对待。桌椅板凳是物,我们看到,一定要把它摆得整齐,把它擦得干净,这就是对它的恭敬,不是叫我看到桌椅板凳,也去拜三拜,绕三匝,那你就错了,那有这个道理!所以恭敬心表现在外面的态度不一样,对人、对事、对物都不一样。

  我们见到佛,在礼节上我们都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这是修敬,提醒我们自己要用恭敬心,要用真诚心,把这个心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工作上,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对了。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在佛像面前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一万拜也没用处,那有什么用处?把这种诚敬的心,应用在生活上,同时要知道,佛法讲求的是契理契机,理是什么呢?理是法性,法性是平等的,法性是清净的,这是个理。《无量寿经》经题上标得就很好!「清净、平等、觉」,这是理。念念都要跟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叫契理。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教,总不外清净、平等、觉,全部都包括了。这个三句就是三学,大家常常念到就晓得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这是理!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就是慧学,戒定慧三学;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这三宝!

  一切时、一切处,所造种种行业,你的心都是清净平等觉,都跟这个相应,契理了。理契了之后,还要懂得契机,「机」—时节因缘。所以很多学佛的同修,没有觉悟,墨守成规,守著古人注解讲的那些方法,你要晓得那些方法在现在不适用。现代人头脑里想些什么?在中国、在外国,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了,每一个人都到国外去旅游过,你们去旅游有没有注意到,你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事物,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在做些什么?不能不留意。你能够留意,你就发现现在人害的是什么病?佛法是药,我们找那一副药来救他。现代人害的病给诸位说,不要说跟古人不一样,跟三、四十年前的人都不一样。三、四十年前,我们老一辈的人,我们对於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跟现在年轻人不一样。

  换句话说,佛菩萨要给我们说法的话,给三十年前人说法是一种说法,给现代人说法又是一种说法,不一样!同样一部经也不是一个讲法,叫应机说法,你才能利益众生。你要叫现代人恢复从前那个旧礼教、旧道德,你做得到做不到?诸佛菩萨神仙来都做不到,那怎么办?你了解现在的状况,因势利导!你去诱导他,他能接受,他能欢喜。现在人满脑袋的是赚钱,你告诉他《华严经》赚大钱,他就来听了。你说你不能有贪心,贪心将来变饿鬼,掉头就去,迷信!他怎么肯来呢?那个贪名利、贪权位的,告诉你,佛法能巩固你的权位,他听了就高兴了,这个他需要,他就来了。佛法是活的,活讲,对什么人是什么讲法,有没有骗他?没有骗他,真的,你说帮助你赚钱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决定能赚大钱。

  我这次在新加坡去了几天,遇到了一位居士,他在中国大陆做生意,他告诉我,他们同行的人在大陆上生意统统都赔掉,只有他一个人赚钱。他凭什么赚钱呢?学佛赚钱,他利用佛法那一点呢?真诚、恭敬、谦虚,他说我就学到这一点,我对一切人真诚、恭敬、谦虚,赚钱!做的心安理得。在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作佛、作菩萨都能求得到,世间事财色名食睡,这鸡毛蒜皮,那有求不到的?决定求得到,可以满足你。诸佛菩萨善巧方便,满足你这个之后,然后再告诉你,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你要不要?你现在这个满足是你一辈子,你下一辈子呢?你希不希望你来生比这一生更好呢?他想我来生希望比这生还要更好,那还有好的办法,一步一步的诱导。

  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先说《华严》没人懂!讲《华严》,这些声闻、缘觉去听,如聋如盲,如聋就是听了听不懂,就像聋子;佛讲的这些境界,看也看不清楚,就如盲。所以佛才把《华严》放下来,讲《阿含》,《阿含》就是迁就众生的境界,这不是很明显告诉我们,《华严》是契理不契机。那么用《阿含》契机,那不能契圆理,就是理里头一部份,小小一部份,然后再不断向上提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阿含》十二年,再跟你讲《方等》,这就往上提升了,再讲《般若》,再讲《法华》、《涅盘》,回归到究竟圆满,理机双契!他老人家在世,就已经把度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个模式就给我们表演了。我们在这个里头要能够领悟,要知道怎么个作法。现在人讲:「投其所好」,你看他喜欢什么,投其所好,他就很容易接触佛法。佛法怕你不接触,接触之后,那里头有法味,欲罢不能,他自然就深入进去了。千万不要一开端就让他拒绝,那你就失败了。开端的时候,一定是要他欢喜接受,无论从那一个法门,无论从那个方向,都可以。顺境也可以,逆境也可以,善法也可以,恶法也可以,没有障碍。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真正契入这个境界,我们不是初学了,学了这么多年,大家的根基都相当深厚,所以应当要修普贤行愿,修普贤行愿就是用这十个纲领,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工作的指标,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不外是人事物,我们遵守普贤菩萨这十个纲领:第一个我们要修恭敬,就是以真诚心,真诚恭敬心,对人、对事、对物,不要去想他对我恭不恭敬,不要想这个,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修我的,我修我的《华严》境界,我修我的西方实报庄严土。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桩事实,对一切人事物称赞,这个称赞里面有一个标准,凡是善的称赞,恶的不称赞。但是接触的时候善人恭敬、恶人也恭敬,决定没有分别。恭敬决定没分别,称赞里面有分别,善的称赞,恶的不说,所谓是「隐恶扬善」,看到人家做错事绝口不提。看到人家做一点好事我们赞扬,大家都能够隐恶扬善,社会风气就转移了,不会有这个恶逆的现象。

  「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就是菩萨修的布施波罗密,因为你修布施里面,不见得有恭敬心,供养里面有恭敬心。你看我们供养佛,我们有恭敬心,有一个讨饭的乞丐,你去供养他,你恭敬心就没有了,所以用供养不用布施,我对佛这样恭敬供养,那个要饭的来,我跟对佛一样的恭敬心去供养他,都是用真诚心、恭敬心。「忏除业障」,一句「阿弥陀佛」业障就忏除了,罪从心起将心忏。罪障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罪障。换一句话说,如果你不念佛,你念念都是罪障,你才晓得念佛的重要。用这一句佛号,把所有的业障习气换过来啊!

  清初慈云灌顶法师说得好,极重的罪障,大乘佛法里面所有的经法都忏除不了,最后还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把它忏的干干净净。他说这一句话不容易,他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你才晓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换一句话说,整个《大方广佛华严经》到最后归纳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你问我怎么修行?念佛!念佛修行工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当然不得力,毛病就出在这个地方。你念佛不打妄想就得力,你业障就消除掉了。念佛人最忌讳的就是怀疑,为什么叫你读经研教?读经研教的目的,就是叫你了解事实真相,明白道理;真搞清楚了,怀疑就没有了,断疑生信。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求往生那个愿就真切了,真实恳切,你决定得生了,所以这个经教就很重要。

  蕅益大师讲的没错,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讲经说法、研习经教,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信愿,深信切愿;品位高下在念佛工夫的浅深。真正深信切愿,老实念佛,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要知道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只有这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想想看你一天所干的,你所思、所想的,所作所为,几分之几你是在干真的?又有几分之几,你是在干假的?你才晓得,你为什么工夫不得力。说老实话,二十四小时,你能够干半小时真的,就了不起了,还有二十三个半小时搞假的!这样往生没什么希望,那完全看你临命终时的福报,有没有人提醒你。

  临命终时福报,自己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头脑清楚不迷惑,这是先决条件。如果病重神智不清,人都认不得了,那就完了。助念,什么样的善知识都帮不上忙。所以先决条件要头脑清楚,这是大福报,然后遇到善友在旁边提醒你,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可是我们想想自己临终的时候,可不可能有这个福报现前?有没有把握平常就要用工夫了,决定不可以把大好光阴糟蹋掉,太可惜了!我不是叫你们大家一天到晚什么都不要做,到这里来念佛,不是的!你们还有家庭、还有事业,家庭里面不忘念佛,工作也不忘念佛,这就对了。需要思考的工作,我们做工作的时候,把佛号放下;工作完了,佛号就提起来,一切时、一切处,只要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完了,就念佛,这个就对了。

  念佛堂里面来念佛,那个意义当然更不一样,不一样在那里呢?这是自度度他,两重利益,平常你个人念佛是自度,你到念佛堂来度他,怎么个度他呢?念佛堂天天有人念佛,二六时中都有人念佛,现在讲二十四小时念佛不断,三年五载就影响这个地区,这是真正菩萨,真正的慈悲!真实智慧,他才肯干。嫌人少,几个人,几个人也干,不住的干,慢慢他就影响,影响就扩大了。能够有二十年、三十年,可能你这个道场就影响到全世界,你说那有多大的功德?凡事都是开头难,但是开头要有大智慧、大愿力,你才能坚持下去,突破这个难关。

  所以我们在这个大经里面,真正肯定认识念佛法门不可思议,诸佛菩萨所给我们表演的,所给我们示现的,那就是『庄严法界虚空界』。清凉大师这里总结结得很好,『则十佛十身皆等虚空,并合法性』,这一句的意义很深、很广!诸位要晓得,佛有十种佛、十种身,我们每一个人自己也是十种佛、十种身,他们这些人十佛十身很明显,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的十身十佛,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叫迷惑颠倒!不是说他有,我们没有;他有,我们没有,我们念佛还能成就吗?我们有,我们自己是十佛,我们自己有十身,所以念念才有相应,念念才相应,念念才感应道交。怎么知道我们有呢?底下一句,「并合法性」,尽虚空、遍法界那一法不是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就是真心,法性是能变,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形相是所变,所以他彼此互相交融,道理在此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庄严法界虚空界」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事实真相。

  【是则随门说异,举一圆收。如是方为华严念佛。】

  『华严念佛』跟其他念佛的确是不一样。前面说了二十一门,除了最后这一门之外,其余二十门都是『随门说异』,随众生心。可是你要晓得,这个里头事实的真相,二十门随便举那一个门,都圆圆满满包括其余的二十门,任何一门都包括,圆满的包括。譬如说这十法界,我们讲佛法界,佛法界里包括其余的九法界,从菩萨、声闻、缘觉到地狱众生。那我们讲人法界,人法界上面包括佛、菩萨、缘觉、声闻、诸天,下面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每一个人,那个心都是圆圆满满的,丝毫都不欠缺。

  所以这一生,这个报身结束之后,来生到那里去?你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你真得自在!想作佛就现佛身,想作鬼就现鬼身,随心所欲。为什么还想作鬼呢?行菩萨道就度鬼道,你度鬼道不现鬼身,怎么度得了鬼?观世音菩萨在鬼道里面现的鬼王身,你们放焰口,焰口台对面这个鬼王,青面獠牙,焦面大士,那是谁?观音菩萨的化身。观音菩萨在鬼道里就现那个身,在那一道就现那一道的身,无处不现身!这是你真的入《华严》境界了。他的确有很圆满的道理,所以事上当然就能通,有理当然有事。『举一圆收』,这个一任一,不是独一。

  【上来略辨随所念异,成此多门。若别对十观,恐繁不叙。】

  如果对十乘观法,那讲起来太麻烦了,这就省略掉了,只说随念不同,说二十门。实在二十门是二十大类,每一大类里面细分,无量无边。这是吉祥云比丘将念佛门,这样详细的开导善财童子。可是你要记住,他自己修的是那个门?他都知道,那当然自己所修的是最殊胜的,我知道这么多念佛门,我在里头修一个最好的法门,自己选择最好的,他选择的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他选的是这个。你看这一开端到最后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才晓得,一个开头一个到结束,始终不离念佛,善财五十三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

  我当年相信净土,就是念这个经得到的启示。我跟李老师,李老师劝我念佛,我还是不甘心、不情愿,不过不反对就是,没有理由反对他,可是自己很难接受。到民国六十年,讲《华严经》的时候,讲到这个地方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这个法门,在无量法门里头真正是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是把经文文字这一部份解释过了。下面是第三:

  【第三能念收束。】

  前面讲所念,所念有这么多门,那能念的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清凉大师把这个意思,归纳为五大类、五门。

  【略有五种。一缘境正观念佛门。若真若应,若依若正,皆是境故。称名属口,非真念故,略而不言。】

  这是『缘境正观』。「缘」我们一般讲攀缘,初学的人不能不攀缘,攀什么缘?攀佛的缘。你看看我们为什么要造佛像?造佛像就是攀佛的缘,天天看佛才能想起他,才不至於把他忘掉。佛像要塑的很庄严,看到欢喜,想要多看几眼;那个佛像塑的自己不喜欢的,那你就不想看他了,所以一定塑的很庄严。所以说你供佛像,供那一尊佛像好?供你自己最喜欢的佛像,不一定要去学别人,别人的那个佛像,他觉得好,我看到不好,我看到不能生欢喜心,一定是要自己欢喜,跟自己有缘。无论是塑像,无论是画像,都要自己看到能生欢喜心。我们供这个佛像,佛像的用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他用意在此地。所以「缘境」,佛像是境。

  底下讲『若真若应』,前面说过了,真的业报身,应化业报身,或者说是依报,或者是正报,这全是境界,全是我们六根所对的境界。我们对这个境界,就想起念佛了;不对这个境界,就把佛忘掉了,所以这个叫「缘境」。『称名属口』,口里面念佛,心里头未必相应,所以说『略而不言』,这是初学的,这个工夫最浅,初学的。大概我们一般念佛人都在这个阶级上,在这个境界上,所以工夫不得力。再看第二种:

  【二摄境唯心念佛门。】

  这个工夫就提升了,境界不能没有,但是他能『摄境唯心』。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况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如果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你念佛决定能生起正信,你也就会真正念佛了。为什么呢?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地方讲『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是举佛,一切法都从心想生,它的原理就是上面两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个例子、是个原理。「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是心是人,是心作人」;「是心是鬼,是心作鬼」,这个句子里头有无量义。这就是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而生的,如果我们天天想佛,不就作佛了吗?道理在此地。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我一心想作佛,那我就是天天念佛,我天天想佛;如果你还想贪瞋痴,那你就是三恶道了。

  你念贪,贪是什么?贪是饿鬼;你念瞋,瞋是地狱;你念痴,痴就是是非黑白搞不清楚、颠倒,畜生道!你天天念贪瞋痴,你就是念饿鬼、地狱、畜生,将来一定变饿鬼、畜生。十法界摆在我们面前,听我们自己选择,十法界里头最殊胜、最圆满的,无过於诸佛;依报里头最殊胜的、最圆满的,无过於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念?念极乐世界是念依报,念阿弥陀佛是念正报。为什么不天天念佛、想佛呢?所以你家里供的佛像,你每一天读佛经,念了要起作用。念了不起作用,你念了等於没有念,起什么作用呢?我念阿弥陀佛,见到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这就起作用了,这个就相应,不管什么人,阿弥陀佛,把他看作真的阿弥陀佛。

  他是不是真的?真的,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阿弥陀佛千百亿化身,就在我的面前,人人都是阿弥陀佛,事事物物都是阿弥陀佛,这才叫念佛。看到那个像是阿弥陀佛,看到别的就不是阿弥陀佛,你念的是什么佛呢?你不是真念佛,前面讲的你有口无心,你那个佛不相应,所以诸位要知道,会念佛的时候,你六根接触境界,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桌椅板凳阿弥陀佛变现的,这里供养香花也是阿弥陀佛变现的,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我这个周边全是阿弥陀佛,这才叫念佛!要记住这句话,这一句话是真实智慧,我把它改念一念,大家好懂:「一切法从心想生」。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心想生,看你想什么?你想什么就生什么,这个生就是现的意思,就现什么,想什么现什么,所以大家要想阿弥陀佛。后面这个话都是智慧之言。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是一不是二,心是能变,佛跟众生是所变,能所不二,所以你想什么就变现什么。大家特别要记住,我念阿弥陀佛见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统统都是阿弥陀佛,你能这样去念,认真的念,老实的念,大概有半年、一年,你工夫就能成片,你的境界跟现前决定不一样。那个不一样?你的相貌不一样,你体质不一样,为什么呢?相随心转,这个身体也随心转,你会变得很健康,变得很圆满。天天念佛,相貌慢慢就变成佛相了。天天念贪,贪久了,你看那个相,那个相是鬼相。真的,你仔细看那个相,你仔细看,那很有趣味?所以从相、从体质能看到人心,从心就能了解他的相,「三无差别」。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