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吉祥云比丘章 (第一集) 1997/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3-0001
请掀开经本,第一面,「吉祥云比丘章」。
在没讲经文之前,清凉大师有几句交代的话,也很重要。我们将这一段文念一念:
【大文第二。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下】
这个『下』,就是以下的经文,指这一段经文。
【有十善友,寄十住位。】
这里举了十个人—十位菩萨。虽然说比丘,实际上都是菩萨—法身大士。这十位是『寄十住位』,这个「寄」就是寄托。如果我们用比喻来讲,像在舞台上表演,他们充十住这个角色。那他的本是很难说的,有些都是古佛再来的,这个地方完全是从舞台的迹相上去看,他所示现的相。像《法华》里面讲的:「本迹因缘」。这下面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做十住。
【谓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为住。】
这是先把十住,「住」的意思给我们说出来。《华严》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宗派都公认的,它是大乘圆教,又称这一部经叫根本法轮,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一切经是这棵树里头的枝枝叶叶,都是从这个经里头流出去的。由此可知,《华严》的重要。住的意思,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说:『始入空界』,始是开始,空界就不是十法界了,十法界不空。六道不空,十法界也不空;换一句话说,他们刚刚开始离开十法界,空界就是一真法界。
『慧住空性』,菩萨到这个地位,智慧开了,这是真实的智慧。真实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现前,超越十法界,这是住空性。入这个境界,永远不会退转,不会再退到十法界来,除非他是来示现,所谓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那这就很多了。要不是他自己乘愿再来,绝对不是业力把他拉回来,没有这个道理的,所以叫作位不退。这个「三不退」的名词,大小乘里头也都有,里面这个境界、浅深不相同,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叫它作「住」。下面说:
【住义多种,寄圆说十。】
「住」的意思很多,佛要说,说不尽。所以,对我们这个程度很浅、业障深重的人,只有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介绍,简单、扼要!把许许多多的意思归纳起来,归纳为十条,因为「十」也是圆满的意思。数字从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所以《华严经》上处处用十代表圆满,并不是数目字,这个我们必需要清楚。寄托在圆满上,所以说十个。每一个科题都说十个,在《华严经》有十表法。
【以菩提心而为其体。直心偏增,名入空界。】
这是解释「始入空界,慧住空性」。由此可知,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前面一章已经详细跟大家介绍过了,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通常讲「体用」,又把它分为三科。菩提心的体是直心,这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说的。要是依《观经》来说,《观无量寿佛经》世尊给我们讲菩提心,体是至诚心,真诚到了极处。我们将这两个讲法合起来看,意思就容易懂。什么叫直心?真诚到了极处,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体会,总以为自己的心很真,我已经真诚到极处了。其实要跟佛经上讲的真诚的标准比一比,差远了!
那标准何在呢?我们先不说佛法,先讲世间法。曾国藩先生距离我们不算太远,清朝末年时候人。他的后代,在台湾也还不错,曾葆琛是他的后代、后裔。曾国藩他给「诚」下个定义:「一念不生是为诚」,这个解释跟佛法非常相应。由此可知,你起心动念,你的心就不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常说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心是真诚心,这是菩提心的本体,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练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时候就用真心;如果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你用的是妄心。这个妄心就是识心,法相唯识里面所讲的,你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皆是有为法,那《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不是真的。所以从初住菩萨开始就用真心,所以跟佛用的是同一个心,佛用真心;这个时候菩萨也用真心。
『直心偏增』,菩提心起作用,就是真心起作用,它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自受用」就是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他没有第二个念头,这就是对自己来讲。念念—这大乘经上常常有一句经文说:「趣萨婆若海」,也许你们常常读经,看到这个句子。「萨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个意思。由此可知,从此以后,他对自己没有别的念头,就是要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他只有这一念。可以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放下了,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也没有妄想,彻底放下了,这叫直心。
「他受用」就是大悲心。大悲心那就是到十法界,就是乘愿再来。众生对他有什么要求,他都能够帮助,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众生有感,他就来应,感应道交。应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现佛身,来给你说法;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来给你说法。他所现的身无量无边,《普门品》讲三十二应是三十二类,三十二大类;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那就是大悲心,在《观经》里面叫作「发愿回向心」。这他真能做到了。这个地方讲,他是「直心偏增」,因为他刚刚入空界,偏重在自证。他不是不化他,但是偏重在自证,所以叫作「住」,这个入空界。
【语其相也】
从相上来,从样子上来看。
【与於法界虚空界等。】
他的心因为没有分别了,没有执著了,所以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那个心是这个心,相也是这个相。所以,在尽虚空、遍法界,都能够随类现身,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个经的题目,我们这个经题都省略了,如果具足称这个题目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个才是完全、完整的题目。题目太长了,我们把它省略掉了。所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学佛,实在说,从那里学起?起步很多,这个起步也非常重要,就是拓开心量。怎么样把心量拓开呢?就是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记住,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量自然就拓开了。有了分别、执著,这个心量就很小,那就变成凡夫心量。这一点很要紧。
【十住不同,即为十段。】
经文则分为十段。在我们这个地方,就是十章,我们现在每一章是一个单元,印成小册子。十住就是从这一本起,往下还有九本,这都是十住菩萨。
【然下诸友古德判文从一至十。今略叙一二。】
这是讲分科判教,对我们来讲,并不很重要。如果学讲经的,那就有参考的必要;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就是这个经文,段落怎么分法。这个地方讲的是大段落,不是小段落。我们前面有一张表,这个表就是里面的段落—段落的分法,分的很详细,这叫科判。古人对这部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分法,像:
【辩公分三。】
把全经分成三段。第一段:
【闻名求觅】
这属於:
【加行位。】
【二受其所说,是正证位。】
后面第三段:
【仰推胜进,是后得位。】
这个是清辩大师他分的,他的分法。那么也有古德把它分作五分的,分成五段的。五段的分法:
【一举法劝修。二依教趣入。三见已请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胜进。然上二义】
前面这两种分法,
【并约位说。】
都是约它所证的菩萨位次,像初住、二住、三住,都从这个地方来说。
【於义甚善。】
这个分法,意思上来讲是很好,分的是不错。可是从经文上讲,就不方便了。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并没有叫人分段。分段是后人做的事情。佛当时讲的时候,没有用这个方式。所以这个文,譬如说,我们讲吉祥云比丘这一章,而详细介绍吉祥云,是在前面一章,在文殊十信章里,牵涉到前面去了。我们单独讲这一章,的确是不方便,牵涉到前面去了。这个就是明显的—
【在文不便。】
【以后友名义虽属后,前会说故。】
正如同这边讲吉祥云,吉祥云前面介绍的,在文殊菩萨那一会介绍的,不是从这个地方介绍的。
【今依意公,及五台论,约会科之。分为六分。】
这是清凉大师把这个经文分成六段,往后五十三参每一参大段,都是这个六段。这个六段虽然是他分的,但是前人也有这个意思,所以他并不居功,他把古德这个意思,在此地都提出来了。所以他分为六段。
【而名小异。】
这个科名跟前面稍微有点不同。
【一依教趣求。】
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识指教、指导,你到那里去参访某一个人。那么这个文就是第一段,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识。我们在这里看,前面一位善知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叫他去参访吉祥云比丘,『依教趣求』。
【二见敬谘问。】
见到善友了,当然要致敬。这个礼节不能废的,而且一定向他请教。这是一段。
【三称赞授法。】
这个善知识看到他来参学,一定对他赞叹,然后教他;把自己所学的法门,传授给他。那么这样的经文,是第三段。
【四谦己推胜。】
佛的法门无量无边,你看每一位善知识,自己都很谦虚。在无量法门里面,我只会这一个法门,不如其他那些善知识,他们会的多,比我都高明!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推是推崇,推崇别人比我殊胜,别人都胜过我。没有一个说,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不如我的,没有!这五十三参一个也找不著,人人都谦虚。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留意,都要细心去体会、去学习。如果遇到这个善知识,自认为很了不起,别的人都不如我,我是真善知识,他决定是假的,决定不是真的。为什么呢?与法不相应。
【五指示后友。】
一定是帮他介绍另外一个善知识,你到那边去参学,介绍到那边去。末后一段:
【恋德礼辞。】
这个经文虽然很少,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广。『恋德』是感激,感激善知识的教诲,成就自己的定慧,这个是「恋德」。『礼辞』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我在你这里告假,我到那里去参访。你要这么看法的时候,那你就呆了,你学佛就学呆了!你没学到东西。「礼辞」真正的意思,礼是恭敬礼拜;辞是什么呢?我不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我知道,我懂得,我还是老实念佛。善财童子自始至终,就是老实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可是他什么法门都懂,什么都接触,什么都参访,样样都懂,如如不动。从来没有改变念头,我要学这个,要学那个,没有!「恋德礼辞」里头有这个味道在,这个意思在。
你要不参访,你懂的东西少,你的智慧不圆满,你的定功显不出来。你接触之后,才知道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才显示你自己真实的定慧。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念佛,一直到普贤菩萨,最后一位善知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善财童子一生圆满成佛,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那五十三参什么意思?五十三参告诉你,在没有往生之前,你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总标题—现代生活艺术。你还没有往生,你还在这个世间,你还有这个肉身,你还要穿衣、吃饭,你还要一切应酬,你每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那就是五十三参。虽接触,世间法、出世间法样样可以接触,但是心有主宰,心里头如如不动,外面境界了了分明,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这就叫作善财童子。
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才真正得华严三昧。不是叫你今天看到这个,听这个法师,明天听那个禅师,后天听那个上师,你到处去乱学,那你就不是善财童子了。所以这个经很有味道,教我们怎么过日子,教我们怎么作人。怎样在这个世、出世间,复杂的社会当中,成就自己的定慧,真实的大圆满。这个下面说:
【而诸文多具】
这个『诸文』就是五十三参,这五十三章。大多数都具足这个六科,就是这个六段。
【故总科之。】
在此地特别提出来介绍。
【小有增减,至文当辨。】
有的时候也会有多一条、多一段,也可能会有少一段,但是这个情形很少。大多数经文,都具足这六大段。那么有特殊例子,到这个时候再说。
【更有多分。但六中别义又多不具,故不显之。】
还有其他的法师,分这个段落,也有分的很多的,但是实在讲,并没有必要。这个六段就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了。那么清凉大师在这个讲经之前,作了一个介绍。我们晓得每一段,就是善财每一次参访,他都有这五个段落,可见他是很有层次、很有秩序,真的是有条不紊,符合戒律的精神。戒律就是规矩,它有规矩、有秩序。
在前面,文殊菩萨将吉祥云比丘,介绍给善财童子之后,嘱咐他去参访。清凉大师在末后,为我们提出一个质疑。这一段话也非常重要。他假设一个问答。文殊菩萨,是菩萨当中智慧第一,何况文殊是七佛之师—七尊佛的老师。学生当中有七个都成佛了,他的智慧还有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不教善财童子,要叫善财童子参访呢?到处去参访,受这些辛苦干什么呢?自己教就好了嘛!善财确实有能力,有这个天赋可以接受。为什么文殊菩萨不教他,叫他去参访?你们诸位有没有这个疑问?你看这世、出世间教学,都讲我们初学要学一家之言,一门深入!善财在文殊会下,就是一家之言,就是受一个老师的教诲,得根本智!如果是说,他要自己成佛作祖,那真的就够了。但是,如果要度化一切众生,这经上讲的,入住之后,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地方。因此,广学多闻就有必要。叫你到处去参观。
那么这个疑问,清凉为我们解答。解答当中,有十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总相而名,为后学作一个榜样。确实,文殊菩萨是有能力教他,为什么叫他参学呢?给后学做一个样子,做一个示范,表演出这个学生求学不懈怠,勇猛精进,无有疲厌,表演这一招给后人看。所以要寻师访道。那么对於作老师的人来讲,老师对於真正学生来求学,决定不吝法。自己知道多少,真是和盘托出。所以给作学生的人,做个示范;给那些善知识,当老师的人,也做一个示范。这是第一个意思,叫他参学,用意在此地。
那么第二个意思,是显行缘的殊胜。行是修行,真正善知识他们的修学,是真实的反省;也就是说,他是真清净。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佛叫他东,他就偏西;叫他作善,他偏偏作恶,一天到晚是唱反调,好像在僧团里造反一样。其实那些人都是佛菩萨示现的,他们是真正清净;就是连一些在家居士的,还是表演,那里是真的!我们凡夫不知道。
譬如《观无量寿经》,大家念过。阿闍世王杀他的父亲,害他的母亲,都是佛菩萨唱戏,演给我们看的,表演的。做了这些恶事了,五逆十恶都做尽了,后来遇到耆婆,耆婆是他得力的一个助手、大臣。耆婆来劝他,自古以来,听说有这个国王为了夺王位杀父亲的有,没有听说害母亲的。他说你害母亲的话,你这是大逆不道,我们不跟你走。於是乎,阿闍世王听从他的劝告,以后耆婆带他去见释迦牟尼佛,忏悔改过,后来学佛了,都是演戏!每一个人都是真实反省!这是我们要体会到的,不是真正的恶人。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我们肉眼凡夫怎么知道?他又不会告诉你,我是什么菩萨应化来的。不可能告诉你的,告诉你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绝对不告诉人的。从前也有,身份一暴露,他就走了,他不会再住在这个世间。身份露出来还不走,赖著还不走,那决定是假的,没这个道理。
「尽藏度化妙严」,这是《法华经》上的一段故事。「妙庄严王本事品」里面一段故事,也是佛菩萨示现的。不要以为他们做的那个是恶事,他是假的,是表演给我们看的。你看人家作恶,后来能回头,能向善。这个教化用意,非常非常之深,教我们什么呢?我们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再来的。佛菩萨这样示现:我们作恶,作恶还有救,你看他作恶,他最后学佛还有救,那我也有救。给那些作恶的人,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作恶不怕,只要你能回头,回头是岸。
特别是净宗法门,你一生作恶,到最后临终遇到善友劝导你,十念念佛都决定往生。你还有什么话说?从前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有人聊天谈到的,佛的智慧圆满,神通广大。我们假设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人无恶不作,马上就要堕阿鼻地狱了,佛有没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那佛要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佛的万德万能是假的,是称赞的,不是真的。现在我们晓得是真的,佛真有这个能力,问题是对方接受不接受?对方不接受,佛有能力也没有办法,问题是你要肯接受。现在我们读《无量寿经》,了解了,一生作恶多端,临终善友劝导,立刻能接受,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才知道佛的智慧德能,真的是圆满。所以这也是警告我们,对於世间作恶的人,不要轻慢他,不要小看了他,也许他临终的时候,遇到善友,他一下就到西方作佛去了。我们还继续搞六道轮回,这比他差远了。
所以经典里面,佛菩萨这一招的表演,是给一些作恶的人看的,不是教你作恶,临终你才回头,那你就来不及了。那你是完全侥幸,那就错了。你要体会到,他这个意思。
第三个破执著。对於老师不要过份的执著,不要过份的依赖。依赖一个老师,过份的依赖他,你已经有分别、有执著了,那就又错了。所以教他什么?自己要谦虚、要虚心,到处去求学,人人都是善友,人人都能成就你的定慧。破分别、执著!将你对老师那份恭敬心,普遍对待一切人。所以这个用意非常好。
第四个,破除傲慢。让你在一切大众当中,一切大众里头有男女老少,有贤愚不等,有很有智慧的,也有很愚痴的。你不要看他很愚痴,很愚痴的人,他也有长处,也有你比不上他的。破除你的傲慢成见,以清净心、平等心,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做到,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才真正充实自己。
第五个意思,是破执著偏空。因为有些人,有一等根性的人,他入了空界之后,他就觉得没有好求的了,不需要求了!菩萨在此地示现,无求当中,我还要来求。这个意思深。因为你执著空,偏在一边。执著有,也偏在一边。无所求当中,我还是来断恶修善,还是来求法精进,空有两边不住,显示出中道第一义谛。这不是一句空话,依旧在日常生活当中;中道第一义谛,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离开生活。
第六个意思,表演给我们看,一切事就是修行,即事即行。穿衣、吃饭是修行,你每天日常工作是修行,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修什么行呢?十度、十愿。穿衣是十度、是十愿;吃饭也是十度,也是十愿。你从这个里面去体会。所以大师讲:「宁可少闻,便能证入。不在多闻,不行不证。」这是讲修行证果。的确,一门足够了。多闻,你不能多行,不能多证,还是没用处。
第七个意思,是破说法。说法的老师,往往也有成见—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这在世间法没错,可是你心里头有这个念头,你就有分别、有执著了。所以叫他到处去参学,这种分别、执著没有了。
第八个意思,显示即位进修,表演给大家看。世、出世间法的修学,都有层次,按部就班,不要躐等,慢慢的来。每一位善知识,一定是介绍你,后面有一个善知识,意思就是叫你逐渐提升自己境界去进步,不要住在这个地方;住在这个地方,你就不能再进步。所以「恋德礼辞」,介绍后友,他有这个用意在里面。
第九个意思,显示佛法无尽的深广。你就是普遍的侍奉善知识,普遍的去参学,也没有办法尽其地缘,显示佛法深与广。真实的善友,都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胜过自己。如果是凡夫,智慧没有现前,他怎么能辨知?末后这一条,清凉大师讲,显示出善财跟善友,互为缘契。这个意思,跟我们中国古德所讲,所谓「师资道合」。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也帮助老师,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的。
善财有能力、有愿望来求学,引发善知识的教诲。善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教导他,帮助善财童子证入,所以互相交彻,能所一如。这是我们常讲:「教学相长」。你要想成就智慧,你要热心教别人;你教别人,才成就你的智慧。平常讲经也是如此,经一堂课讲下来了,这一个半小时,如果要没有人问,讲完就算了,好像很圆满。假如有人提出几个问题,的确是还没讲圆满,这里头是还有问题,没有发现。这一问才问出来了。不问的时候,没想到。一问的时候,立刻想到。再一分析的时候,这智慧就现前,这个就是相辅相成。
所以善财跟善友,你要明了之后,他是一不是二,正是《华严》里面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善财留意,按照这个顺序,四十一个位次,达到究竟圆满。没有善财,也就没有善友;没有善友,也就没有善财。换一句话说,没有学生,那来老师?没有老师,也就没有学生。师生关系一定是求学跟教学的交互才建立的,离开一方面,两方面都没有。所以上面十个意思,无非都是说明师资之道,说明教学的楷模,这是我们要懂得它这个深意。为什么文殊菩萨不教?他有这个意思在。
同样一个道理,我讲经讲了三十七、八年了,过去黄念祖居士在世的时候,我们见过几次面,也常常通信。他老人家就劝我,他说:「你讲经够了,讲了这么多年,不要再讲了,也不要到处去跑了。你应当一切放下,专心培养人才。」他说:「佛法后继无人,这个问题严重!」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人都知道,出家、在家居士都晓得,佛法的后继无人,这怎么得了?所以他教我,他说你晚年两桩事情:「一个是培养人才,一个写书。」我给他老人家讲,我说:「我懂得,我知道。缘不成熟。」我发心教,谁跟我学?我总不能找这个:「你来跟我学,那有这种道理?」求学都是来求学的,我到那里去找?招生,现在有人招生,你看看经典上,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谁招过生?没有一个人招生。他为什么不招生?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怎么敢招生?那招来生的时候,我怎么对的起人?他来学,找来的,那没法子!那我只好教他!所以招生,就觉得贡高我慢,自以为是。
你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人家介绍去的,没有自己找的。佛也不招生,你读《大藏经》,佛什么时候招过生的?不但佛门里头没有招生的,中国古时候那些老师,也没有招生的。招生从那里学的?从外国学来的,中国文化里头没有招生。你这一招生,广告贴出去,这个人大胆,他有多大的学问、多大的德行?连释迦牟尼佛、孔老夫子都不敢招生,你敢招生,还得了吗?所以,我是懂得这个道理,我也是希望这样做,缘不成熟,没有人来学。到处走走的时候,是到处跟人结结法缘,因为我就是一切缘不成熟,住在一个地方,住在那个地方呢?缘不成熟,所以到处结结法缘,等待因缘成熟。我说:「我一定会做。」
在没有想到,去年年初,新加坡李木源他们办了一个培训班,找我去教书。请我去教书,这个可以,这不是我招生的。他去找这些学生,请我去教,这个可以。安定下来之后,现在有不少同修帮助我,把过去讲的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整理成文字。但是整理出来之后,我一定要看一看,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需要删改,有所增减。那么看完之后,这个东西才能够出版,才能够流通。现在在网路上这些东西,大都我看过的,我没有看过,不能上网路,不能出版。
所以晚年就专门做这个工作。而这个工作也正是馆长的愿望,馆长愿望前面两条就是这个意思。她希望我讲《华严》,《华严》是要讲。在她启请之前,就是台南的开心法师,开心法师总说了我看不下十次,邀请我讲《华严》。这是一部大经,希有的因缘。开心老法师也很客气,他说:「法师你要不讲,以后恐怕没人讲了!」这个话当然说的太过份了,显示他老人家启请的真诚。我就说:「机缘成熟,我一定把这个经讲一遍;其它的经,我不讲了。」
所以从这一次起,我就用这个,每一章作一个单元。以后在海外、在国内,那个地方请我讲经,我就讲几个单元,然后把它综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讲的完。否则的话,这部经要像我现在这个讲法,一天一个半小时,每一天不间断,也可以休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讲六次,要多长的时间讲完呢?我的估计至少要七年。每天讲,一个星期讲六天,不中断,要讲七年才能讲完成。经实在是太大了!过去清凉大师讲这部经,他是一年讲一遍,他是一天讲八个小时,所以一年就能完成。我们现在是一天一个半钟点,六天还要休息一天的话,至少要七年才能完成。所以这是很难得,也很希有,我愿意完成这个工作。前面这些介绍的,我们就到此为止。现在看经文。第二面,第四行:
【今此吉祥云比丘寄发心住。谓缘佛十力,而发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识。悲智相导,种智相应,名发心住。文具六段。】
这个六段,就是前面所说的。先要介绍吉祥云比丘,我们介绍这个人。『吉祥』,在清凉注解里面,具备四种德,才能称之为吉祥。第一个,他有定;第二个,他有福;第三个,他有悲;第四个,他有智。正是此地所说的,他有定福悲智,有具足这四德,那当然吉祥。吉祥后头用个『云』。「云」,在佛经里面,用的非常非常之多。像《地藏经》上讲大圆满光明云,它十二光明,都用云来比喻。云的意思,在本经清凉大师说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普遍的意思,第二个有润泽的意思,第三个是福音,第四个是住雨,云里面含的有雨量,下雨。那么这四种说法,都是从相上说的。
我们过去在大乘经里面,讲过不少。要从表法的意思来说,云表相有体无。这个是我们现代人,都很清楚的。现在你们坐飞机,飞到云层里面,一点障碍也没有!在下面看到,很厚很厚的云层,可是飞到里面去之后,并没有障碍。体是空寂的,代表相有,作用有,体没有。表这个意思。那么此地所讲的吉祥云,也表这个意思。定、福、悲、智也是相有体空,所以用云来比喻。
那么明明这位是法身大士,他已经超越十法界,已经是证得一真法界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为什么还称他作『比丘』呢?比丘是出家人,这个地方用比丘,就是说他出家了。他出了什么家?十法界的家。所以通常我们讲家,一般人讲,你离开你的父母、妻子,田宅之家,那个不行,那是个形式,不管用的!一般讲,六道是家。你离开六道,才算是出家—小乘的出家。大乘出家—出十法界。所以这个是出十法界,刚刚出十法界,虽是法身大士,也叫他作比丘,取这个意思。他不是真正的比丘。
『寄发心住』,发心住是初住,初住菩萨。发是发心,发菩提心。由此可知,真正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天天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那是喊口号,不管用的!真正菩提心一发的时候,你就出三界了。《无量寿经》上,对发菩提心也非常重要。你看「三辈往生」每一辈里面,佛都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要不发菩提心,你出不了六道,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往生净土。因为西方世界也是一真法界,所以不发菩提心,就去不了。这晓得,发菩提心的重要。在四十八愿里面,十八愿是十念必生,十九愿是发菩提心,所以这两愿非常重要。
要论发心的样子,《大乘起信论》是初发心的样子,所以叫大乘起信,「起」不是刚开始吗?《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那些理论、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就是发心住的菩萨。再给诸位说,《金刚经》所讲的里论、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也是发心住的菩萨。你能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中,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外面通通放下了,丝毫不执著了。心里头自在,「如如不动」,知道一切法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你明了、通达一切法的真相。什么地位呢?发心住的菩萨。
那么还有许多同修,喜欢《楞严经》,还有人找我讲《楞严经》。《楞严》我现在不讲了,过去讲了很多遍。《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所表演的,都是发心住。所以《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也是发心住,初住菩萨;大势至菩萨也是初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三部经,在《华严经》上,他是第七回向菩萨;在《法华经普门品》,他是等觉菩萨;在楞严会上,他是初住菩萨。那都是观世音菩萨,他的菩萨位次不一样,修行工夫有浅、深不同,这个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他「寄发心住」。
那么下面解释,什么叫发心住?『缘佛十力』。佛的十种力,我们在此地把它省略了,不要细讲,细讲的时候,要耽误很长的时间。过去讲过很多遍,如果不明了,查《佛学字典》,《教乘法数》都有。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菩萨都比不上,二乘、凡夫完全没有。菩萨也有十力。名称跟如来的十力一样,但是境界、工夫比不上佛,所以说:「缘佛十力,而发至求。」这个就是发愿要作佛。就像禅宗里面,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他到黄梅去参礼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来作佛。」他要来作佛的,这个志向很大。你看一般人到这来,你问:「你来干什么?」「我来消灾,我来做一点功德。」他来干这个的。我们从来没有听说,那一个人要来作佛的,没听说过。你这个念头都没有,你怎么能作得了佛呢?志重要!所以六祖能有成就,那一开口就跟别人不一样,他是要作佛的。「而发志求」,发这个心,他真有这个心,真有这个行持。
『起大悲心,下化含识。』他真的能上求下化。你看六祖虽然那个时候,他也没剃度,他还是个居士身份,而且年岁很轻。五祖传衣钵给他,他只有二十四岁。人家跟他求道,他都详详细细跟人说明,一点都不吝法。所以,我们仔细看他的行持,他的发心,与这个经上所讲的都相应。
『悲智相导』,「悲」,启发智慧,智慧增广大悲心。『种智相应』,种智是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相应。那个智慧常常现前。就像六祖所说的,他给五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常生智慧,就是「悲智相导,种智相应。」那么这个地位,就是发心住,初发心的样子,这个吉相。诸位要晓得,心里头常生智慧,是不生烦恼,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就没有智慧了。如果你一天到晚,你妄想、分别、执著,通通都没有了,你的心就常生智慧,就会相应。
这些道理我们懂得,事实真相也逐渐能理解几分,问题是我们真的要去做。为什么做不到呢?你把世缘看太重了,你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梦幻泡影,你不知道。你果然晓得,这一切法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讲它存在时间的短暂。你真能把这个事实真相看破了,那有舍不得的道理?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什么呢?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然后你就生智慧了,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超越之后,你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要认真的学!你放下一分,得一分自在;放下两分,得两分自在。你不肯放下,那叫业障,再说的不好听的,都是事实,罪业!罪业!
你有钱,有钱不放下,不放下就是罪业。我有钱,存在银行,没有放下,我造什么罪?世间多少苦难的人缺乏钱财,你不布施,你不造罪业,谁造罪业?那就是你的罪业。这一般人不晓得,以为这个没有罪过。将来死了之后,到阎罗王那里去审判,一条一条给你列出来,那时候你后悔,来不及了。所以样样都要舍,舍就能够得。你看,吉祥云他舍了,他得什么呢?他得发心住,这个是他得到的。他得到,他出十法界了,这个是他得到的。所以舍后头一定有得,大舍有大得,这不可思议!佛是舍的干干净净的,所以他得的是圆满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舍掉,所以他的得还不如佛那么圆满。那一品生相无明再舍掉,他就圆满了,他的得就圆满了。所以记住「舍得」。
我看到好像那个后头,那个印章是我刻的,我在新加坡刻的,刻一个「舍得」,这放大了,他们印的送在外面,你们诸位拿回家看,常常看到,要舍,舍就得了。你要不舍,就糟糕了。不舍,六道轮回就出不去了,这个罪有的受的了!所以要舍,把这个通通舍掉了,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你就得西方极乐世界。你要这个地方干什么?说实在话,全世界给我,我也不要,请我到大梵天做天王,我也不干。我知道那上当,那是陷阱。决定要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的成就,比这个五十三参还要殊胜,那是没有法子相比的。这把发心住介绍出来了。『文具六段』,下面这一章的经文,就是前面所说的六大段,每一章都这个分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一面,「吉祥云比丘章」。
在没讲经文之前,清凉大师有几句交代的话,也很重要。我们将这一段文念一念:
【大文第二。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下】
这个『下』,就是以下的经文,指这一段经文。
【有十善友,寄十住位。】
这里举了十个人—十位菩萨。虽然说比丘,实际上都是菩萨—法身大士。这十位是『寄十住位』,这个「寄」就是寄托。如果我们用比喻来讲,像在舞台上表演,他们充十住这个角色。那他的本是很难说的,有些都是古佛再来的,这个地方完全是从舞台的迹相上去看,他所示现的相。像《法华》里面讲的:「本迹因缘」。这下面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做十住。
【谓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为住。】
这是先把十住,「住」的意思给我们说出来。《华严》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宗派都公认的,它是大乘圆教,又称这一部经叫根本法轮,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一切经是这棵树里头的枝枝叶叶,都是从这个经里头流出去的。由此可知,《华严》的重要。住的意思,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说:『始入空界』,始是开始,空界就不是十法界了,十法界不空。六道不空,十法界也不空;换一句话说,他们刚刚开始离开十法界,空界就是一真法界。
『慧住空性』,菩萨到这个地位,智慧开了,这是真实的智慧。真实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现前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现前,超越十法界,这是住空性。入这个境界,永远不会退转,不会再退到十法界来,除非他是来示现,所谓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那这就很多了。要不是他自己乘愿再来,绝对不是业力把他拉回来,没有这个道理的,所以叫作位不退。这个「三不退」的名词,大小乘里头也都有,里面这个境界、浅深不相同,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叫它作「住」。下面说:
【住义多种,寄圆说十。】
「住」的意思很多,佛要说,说不尽。所以,对我们这个程度很浅、业障深重的人,只有用最简单的方法来介绍,简单、扼要!把许许多多的意思归纳起来,归纳为十条,因为「十」也是圆满的意思。数字从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所以《华严经》上处处用十代表圆满,并不是数目字,这个我们必需要清楚。寄托在圆满上,所以说十个。每一个科题都说十个,在《华严经》有十表法。
【以菩提心而为其体。直心偏增,名入空界。】
这是解释「始入空界,慧住空性」。由此可知,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前面一章已经详细跟大家介绍过了,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通常讲「体用」,又把它分为三科。菩提心的体是直心,这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说的。要是依《观经》来说,《观无量寿佛经》世尊给我们讲菩提心,体是至诚心,真诚到了极处。我们将这两个讲法合起来看,意思就容易懂。什么叫直心?真诚到了极处,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体会,总以为自己的心很真,我已经真诚到极处了。其实要跟佛经上讲的真诚的标准比一比,差远了!
那标准何在呢?我们先不说佛法,先讲世间法。曾国藩先生距离我们不算太远,清朝末年时候人。他的后代,在台湾也还不错,曾葆琛是他的后代、后裔。曾国藩他给「诚」下个定义:「一念不生是为诚」,这个解释跟佛法非常相应。由此可知,你起心动念,你的心就不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常说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心是真诚心,这是菩提心的本体,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练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时候就用真心;如果有分别、执著、起心、动念,你用的是妄心。这个妄心就是识心,法相唯识里面所讲的,你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八识五十一心所皆是有为法,那《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不是真的。所以从初住菩萨开始就用真心,所以跟佛用的是同一个心,佛用真心;这个时候菩萨也用真心。
『直心偏增』,菩提心起作用,就是真心起作用,它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自受用」就是念念趣向无上菩提,他没有第二个念头,这就是对自己来讲。念念—这大乘经上常常有一句经文说:「趣萨婆若海」,也许你们常常读经,看到这个句子。「萨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个意思。由此可知,从此以后,他对自己没有别的念头,就是要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他只有这一念。可以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放下了,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也没有妄想,彻底放下了,这叫直心。
「他受用」就是大悲心。大悲心那就是到十法界,就是乘愿再来。众生对他有什么要求,他都能够帮助,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众生有感,他就来应,感应道交。应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现佛身,来给你说法;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来给你说法。他所现的身无量无边,《普门品》讲三十二应是三十二类,三十二大类;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那就是大悲心,在《观经》里面叫作「发愿回向心」。这他真能做到了。这个地方讲,他是「直心偏增」,因为他刚刚入空界,偏重在自证。他不是不化他,但是偏重在自证,所以叫作「住」,这个入空界。
【语其相也】
从相上来,从样子上来看。
【与於法界虚空界等。】
他的心因为没有分别了,没有执著了,所以心跟虚空法界一样大,那个心是这个心,相也是这个相。所以,在尽虚空、遍法界,都能够随类现身,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个经的题目,我们这个经题都省略了,如果具足称这个题目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个才是完全、完整的题目。题目太长了,我们把它省略掉了。所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学佛,实在说,从那里学起?起步很多,这个起步也非常重要,就是拓开心量。怎么样把心量拓开呢?就是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记住,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你的心量自然就拓开了。有了分别、执著,这个心量就很小,那就变成凡夫心量。这一点很要紧。
【十住不同,即为十段。】
经文则分为十段。在我们这个地方,就是十章,我们现在每一章是一个单元,印成小册子。十住就是从这一本起,往下还有九本,这都是十住菩萨。
【然下诸友古德判文从一至十。今略叙一二。】
这是讲分科判教,对我们来讲,并不很重要。如果学讲经的,那就有参考的必要;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就是这个经文,段落怎么分法。这个地方讲的是大段落,不是小段落。我们前面有一张表,这个表就是里面的段落—段落的分法,分的很详细,这叫科判。古人对这部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分法,像:
【辩公分三。】
把全经分成三段。第一段:
【闻名求觅】
这属於:
【加行位。】
【二受其所说,是正证位。】
后面第三段:
【仰推胜进,是后得位。】
这个是清辩大师他分的,他的分法。那么也有古德把它分作五分的,分成五段的。五段的分法:
【一举法劝修。二依教趣入。三见已请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胜进。然上二义】
前面这两种分法,
【并约位说。】
都是约它所证的菩萨位次,像初住、二住、三住,都从这个地方来说。
【於义甚善。】
这个分法,意思上来讲是很好,分的是不错。可是从经文上讲,就不方便了。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并没有叫人分段。分段是后人做的事情。佛当时讲的时候,没有用这个方式。所以这个文,譬如说,我们讲吉祥云比丘这一章,而详细介绍吉祥云,是在前面一章,在文殊十信章里,牵涉到前面去了。我们单独讲这一章,的确是不方便,牵涉到前面去了。这个就是明显的—
【在文不便。】
【以后友名义虽属后,前会说故。】
正如同这边讲吉祥云,吉祥云前面介绍的,在文殊菩萨那一会介绍的,不是从这个地方介绍的。
【今依意公,及五台论,约会科之。分为六分。】
这是清凉大师把这个经文分成六段,往后五十三参每一参大段,都是这个六段。这个六段虽然是他分的,但是前人也有这个意思,所以他并不居功,他把古德这个意思,在此地都提出来了。所以他分为六段。
【而名小异。】
这个科名跟前面稍微有点不同。
【一依教趣求。】
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识指教、指导,你到那里去参访某一个人。那么这个文就是第一段,依照前面一位善知识。我们在这里看,前面一位善知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叫他去参访吉祥云比丘,『依教趣求』。
【二见敬谘问。】
见到善友了,当然要致敬。这个礼节不能废的,而且一定向他请教。这是一段。
【三称赞授法。】
这个善知识看到他来参学,一定对他赞叹,然后教他;把自己所学的法门,传授给他。那么这样的经文,是第三段。
【四谦己推胜。】
佛的法门无量无边,你看每一位善知识,自己都很谦虚。在无量法门里面,我只会这一个法门,不如其他那些善知识,他们会的多,比我都高明!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推是推崇,推崇别人比我殊胜,别人都胜过我。没有一个说,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不如我的,没有!这五十三参一个也找不著,人人都谦虚。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留意,都要细心去体会、去学习。如果遇到这个善知识,自认为很了不起,别的人都不如我,我是真善知识,他决定是假的,决定不是真的。为什么呢?与法不相应。
【五指示后友。】
一定是帮他介绍另外一个善知识,你到那边去参学,介绍到那边去。末后一段:
【恋德礼辞。】
这个经文虽然很少,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广。『恋德』是感激,感激善知识的教诲,成就自己的定慧,这个是「恋德」。『礼辞』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我在你这里告假,我到那里去参访。你要这么看法的时候,那你就呆了,你学佛就学呆了!你没学到东西。「礼辞」真正的意思,礼是恭敬礼拜;辞是什么呢?我不学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我知道,我懂得,我还是老实念佛。善财童子自始至终,就是老实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可是他什么法门都懂,什么都接触,什么都参访,样样都懂,如如不动。从来没有改变念头,我要学这个,要学那个,没有!「恋德礼辞」里头有这个味道在,这个意思在。
你要不参访,你懂的东西少,你的智慧不圆满,你的定功显不出来。你接触之后,才知道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才显示你自己真实的定慧。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念佛,一直到普贤菩萨,最后一位善知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善财童子一生圆满成佛,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那五十三参什么意思?五十三参告诉你,在没有往生之前,你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总标题—现代生活艺术。你还没有往生,你还在这个世间,你还有这个肉身,你还要穿衣、吃饭,你还要一切应酬,你每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那就是五十三参。虽接触,世间法、出世间法样样可以接触,但是心有主宰,心里头如如不动,外面境界了了分明,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这就叫作善财童子。
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才真正得华严三昧。不是叫你今天看到这个,听这个法师,明天听那个禅师,后天听那个上师,你到处去乱学,那你就不是善财童子了。所以这个经很有味道,教我们怎么过日子,教我们怎么作人。怎样在这个世、出世间,复杂的社会当中,成就自己的定慧,真实的大圆满。这个下面说:
【而诸文多具】
这个『诸文』就是五十三参,这五十三章。大多数都具足这个六科,就是这个六段。
【故总科之。】
在此地特别提出来介绍。
【小有增减,至文当辨。】
有的时候也会有多一条、多一段,也可能会有少一段,但是这个情形很少。大多数经文,都具足这六大段。那么有特殊例子,到这个时候再说。
【更有多分。但六中别义又多不具,故不显之。】
还有其他的法师,分这个段落,也有分的很多的,但是实在讲,并没有必要。这个六段就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了。那么清凉大师在这个讲经之前,作了一个介绍。我们晓得每一段,就是善财每一次参访,他都有这五个段落,可见他是很有层次、很有秩序,真的是有条不紊,符合戒律的精神。戒律就是规矩,它有规矩、有秩序。
在前面,文殊菩萨将吉祥云比丘,介绍给善财童子之后,嘱咐他去参访。清凉大师在末后,为我们提出一个质疑。这一段话也非常重要。他假设一个问答。文殊菩萨,是菩萨当中智慧第一,何况文殊是七佛之师—七尊佛的老师。学生当中有七个都成佛了,他的智慧还有什么问题?他为什么不教善财童子,要叫善财童子参访呢?到处去参访,受这些辛苦干什么呢?自己教就好了嘛!善财确实有能力,有这个天赋可以接受。为什么文殊菩萨不教他,叫他去参访?你们诸位有没有这个疑问?你看这世、出世间教学,都讲我们初学要学一家之言,一门深入!善财在文殊会下,就是一家之言,就是受一个老师的教诲,得根本智!如果是说,他要自己成佛作祖,那真的就够了。但是,如果要度化一切众生,这经上讲的,入住之后,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地方。因此,广学多闻就有必要。叫你到处去参观。
那么这个疑问,清凉为我们解答。解答当中,有十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总相而名,为后学作一个榜样。确实,文殊菩萨是有能力教他,为什么叫他参学呢?给后学做一个样子,做一个示范,表演出这个学生求学不懈怠,勇猛精进,无有疲厌,表演这一招给后人看。所以要寻师访道。那么对於作老师的人来讲,老师对於真正学生来求学,决定不吝法。自己知道多少,真是和盘托出。所以给作学生的人,做个示范;给那些善知识,当老师的人,也做一个示范。这是第一个意思,叫他参学,用意在此地。
那么第二个意思,是显行缘的殊胜。行是修行,真正善知识他们的修学,是真实的反省;也就是说,他是真清净。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有六群比丘,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佛叫他东,他就偏西;叫他作善,他偏偏作恶,一天到晚是唱反调,好像在僧团里造反一样。其实那些人都是佛菩萨示现的,他们是真正清净;就是连一些在家居士的,还是表演,那里是真的!我们凡夫不知道。
譬如《观无量寿经》,大家念过。阿闍世王杀他的父亲,害他的母亲,都是佛菩萨唱戏,演给我们看的,表演的。做了这些恶事了,五逆十恶都做尽了,后来遇到耆婆,耆婆是他得力的一个助手、大臣。耆婆来劝他,自古以来,听说有这个国王为了夺王位杀父亲的有,没有听说害母亲的。他说你害母亲的话,你这是大逆不道,我们不跟你走。於是乎,阿闍世王听从他的劝告,以后耆婆带他去见释迦牟尼佛,忏悔改过,后来学佛了,都是演戏!每一个人都是真实反省!这是我们要体会到的,不是真正的恶人。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我们肉眼凡夫怎么知道?他又不会告诉你,我是什么菩萨应化来的。不可能告诉你的,告诉你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绝对不告诉人的。从前也有,身份一暴露,他就走了,他不会再住在这个世间。身份露出来还不走,赖著还不走,那决定是假的,没这个道理。
「尽藏度化妙严」,这是《法华经》上的一段故事。「妙庄严王本事品」里面一段故事,也是佛菩萨示现的。不要以为他们做的那个是恶事,他是假的,是表演给我们看的。你看人家作恶,后来能回头,能向善。这个教化用意,非常非常之深,教我们什么呢?我们是凡夫,不是佛菩萨再来的。佛菩萨这样示现:我们作恶,作恶还有救,你看他作恶,他最后学佛还有救,那我也有救。给那些作恶的人,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作恶不怕,只要你能回头,回头是岸。
特别是净宗法门,你一生作恶,到最后临终遇到善友劝导你,十念念佛都决定往生。你还有什么话说?从前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有人聊天谈到的,佛的智慧圆满,神通广大。我们假设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人无恶不作,马上就要堕阿鼻地狱了,佛有没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那佛要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佛的万德万能是假的,是称赞的,不是真的。现在我们晓得是真的,佛真有这个能力,问题是对方接受不接受?对方不接受,佛有能力也没有办法,问题是你要肯接受。现在我们读《无量寿经》,了解了,一生作恶多端,临终善友劝导,立刻能接受,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才知道佛的智慧德能,真的是圆满。所以这也是警告我们,对於世间作恶的人,不要轻慢他,不要小看了他,也许他临终的时候,遇到善友,他一下就到西方作佛去了。我们还继续搞六道轮回,这比他差远了。
所以经典里面,佛菩萨这一招的表演,是给一些作恶的人看的,不是教你作恶,临终你才回头,那你就来不及了。那你是完全侥幸,那就错了。你要体会到,他这个意思。
第三个破执著。对於老师不要过份的执著,不要过份的依赖。依赖一个老师,过份的依赖他,你已经有分别、有执著了,那就又错了。所以教他什么?自己要谦虚、要虚心,到处去求学,人人都是善友,人人都能成就你的定慧。破分别、执著!将你对老师那份恭敬心,普遍对待一切人。所以这个用意非常好。
第四个,破除傲慢。让你在一切大众当中,一切大众里头有男女老少,有贤愚不等,有很有智慧的,也有很愚痴的。你不要看他很愚痴,很愚痴的人,他也有长处,也有你比不上他的。破除你的傲慢成见,以清净心、平等心,不耻下问,这样才能做到,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才真正充实自己。
第五个意思,是破执著偏空。因为有些人,有一等根性的人,他入了空界之后,他就觉得没有好求的了,不需要求了!菩萨在此地示现,无求当中,我还要来求。这个意思深。因为你执著空,偏在一边。执著有,也偏在一边。无所求当中,我还是来断恶修善,还是来求法精进,空有两边不住,显示出中道第一义谛。这不是一句空话,依旧在日常生活当中;中道第一义谛,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离开生活。
第六个意思,表演给我们看,一切事就是修行,即事即行。穿衣、吃饭是修行,你每天日常工作是修行,没有一样不是修行!修什么行呢?十度、十愿。穿衣是十度、是十愿;吃饭也是十度,也是十愿。你从这个里面去体会。所以大师讲:「宁可少闻,便能证入。不在多闻,不行不证。」这是讲修行证果。的确,一门足够了。多闻,你不能多行,不能多证,还是没用处。
第七个意思,是破说法。说法的老师,往往也有成见—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这在世间法没错,可是你心里头有这个念头,你就有分别、有执著了。所以叫他到处去参学,这种分别、执著没有了。
第八个意思,显示即位进修,表演给大家看。世、出世间法的修学,都有层次,按部就班,不要躐等,慢慢的来。每一位善知识,一定是介绍你,后面有一个善知识,意思就是叫你逐渐提升自己境界去进步,不要住在这个地方;住在这个地方,你就不能再进步。所以「恋德礼辞」,介绍后友,他有这个用意在里面。
第九个意思,显示佛法无尽的深广。你就是普遍的侍奉善知识,普遍的去参学,也没有办法尽其地缘,显示佛法深与广。真实的善友,都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胜过自己。如果是凡夫,智慧没有现前,他怎么能辨知?末后这一条,清凉大师讲,显示出善财跟善友,互为缘契。这个意思,跟我们中国古德所讲,所谓「师资道合」。老师帮助学生,学生也帮助老师,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的。
善财有能力、有愿望来求学,引发善知识的教诲。善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教导他,帮助善财童子证入,所以互相交彻,能所一如。这是我们常讲:「教学相长」。你要想成就智慧,你要热心教别人;你教别人,才成就你的智慧。平常讲经也是如此,经一堂课讲下来了,这一个半小时,如果要没有人问,讲完就算了,好像很圆满。假如有人提出几个问题,的确是还没讲圆满,这里头是还有问题,没有发现。这一问才问出来了。不问的时候,没想到。一问的时候,立刻想到。再一分析的时候,这智慧就现前,这个就是相辅相成。
所以善财跟善友,你要明了之后,他是一不是二,正是《华严》里面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善财留意,按照这个顺序,四十一个位次,达到究竟圆满。没有善财,也就没有善友;没有善友,也就没有善财。换一句话说,没有学生,那来老师?没有老师,也就没有学生。师生关系一定是求学跟教学的交互才建立的,离开一方面,两方面都没有。所以上面十个意思,无非都是说明师资之道,说明教学的楷模,这是我们要懂得它这个深意。为什么文殊菩萨不教?他有这个意思在。
同样一个道理,我讲经讲了三十七、八年了,过去黄念祖居士在世的时候,我们见过几次面,也常常通信。他老人家就劝我,他说:「你讲经够了,讲了这么多年,不要再讲了,也不要到处去跑了。你应当一切放下,专心培养人才。」他说:「佛法后继无人,这个问题严重!」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人都知道,出家、在家居士都晓得,佛法的后继无人,这怎么得了?所以他教我,他说你晚年两桩事情:「一个是培养人才,一个写书。」我给他老人家讲,我说:「我懂得,我知道。缘不成熟。」我发心教,谁跟我学?我总不能找这个:「你来跟我学,那有这种道理?」求学都是来求学的,我到那里去找?招生,现在有人招生,你看看经典上,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谁招过生?没有一个人招生。他为什么不招生?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怎么敢招生?那招来生的时候,我怎么对的起人?他来学,找来的,那没法子!那我只好教他!所以招生,就觉得贡高我慢,自以为是。
你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人家介绍去的,没有自己找的。佛也不招生,你读《大藏经》,佛什么时候招过生的?不但佛门里头没有招生的,中国古时候那些老师,也没有招生的。招生从那里学的?从外国学来的,中国文化里头没有招生。你这一招生,广告贴出去,这个人大胆,他有多大的学问、多大的德行?连释迦牟尼佛、孔老夫子都不敢招生,你敢招生,还得了吗?所以,我是懂得这个道理,我也是希望这样做,缘不成熟,没有人来学。到处走走的时候,是到处跟人结结法缘,因为我就是一切缘不成熟,住在一个地方,住在那个地方呢?缘不成熟,所以到处结结法缘,等待因缘成熟。我说:「我一定会做。」
在没有想到,去年年初,新加坡李木源他们办了一个培训班,找我去教书。请我去教书,这个可以,这不是我招生的。他去找这些学生,请我去教,这个可以。安定下来之后,现在有不少同修帮助我,把过去讲的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整理成文字。但是整理出来之后,我一定要看一看,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需要删改,有所增减。那么看完之后,这个东西才能够出版,才能够流通。现在在网路上这些东西,大都我看过的,我没有看过,不能上网路,不能出版。
所以晚年就专门做这个工作。而这个工作也正是馆长的愿望,馆长愿望前面两条就是这个意思。她希望我讲《华严》,《华严》是要讲。在她启请之前,就是台南的开心法师,开心法师总说了我看不下十次,邀请我讲《华严》。这是一部大经,希有的因缘。开心老法师也很客气,他说:「法师你要不讲,以后恐怕没人讲了!」这个话当然说的太过份了,显示他老人家启请的真诚。我就说:「机缘成熟,我一定把这个经讲一遍;其它的经,我不讲了。」
所以从这一次起,我就用这个,每一章作一个单元。以后在海外、在国内,那个地方请我讲经,我就讲几个单元,然后把它综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讲的完。否则的话,这部经要像我现在这个讲法,一天一个半小时,每一天不间断,也可以休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讲六次,要多长的时间讲完呢?我的估计至少要七年。每天讲,一个星期讲六天,不中断,要讲七年才能讲完成。经实在是太大了!过去清凉大师讲这部经,他是一年讲一遍,他是一天讲八个小时,所以一年就能完成。我们现在是一天一个半钟点,六天还要休息一天的话,至少要七年才能完成。所以这是很难得,也很希有,我愿意完成这个工作。前面这些介绍的,我们就到此为止。现在看经文。第二面,第四行:
【今此吉祥云比丘寄发心住。谓缘佛十力,而发志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识。悲智相导,种智相应,名发心住。文具六段。】
这个六段,就是前面所说的。先要介绍吉祥云比丘,我们介绍这个人。『吉祥』,在清凉注解里面,具备四种德,才能称之为吉祥。第一个,他有定;第二个,他有福;第三个,他有悲;第四个,他有智。正是此地所说的,他有定福悲智,有具足这四德,那当然吉祥。吉祥后头用个『云』。「云」,在佛经里面,用的非常非常之多。像《地藏经》上讲大圆满光明云,它十二光明,都用云来比喻。云的意思,在本经清凉大师说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普遍的意思,第二个有润泽的意思,第三个是福音,第四个是住雨,云里面含的有雨量,下雨。那么这四种说法,都是从相上说的。
我们过去在大乘经里面,讲过不少。要从表法的意思来说,云表相有体无。这个是我们现代人,都很清楚的。现在你们坐飞机,飞到云层里面,一点障碍也没有!在下面看到,很厚很厚的云层,可是飞到里面去之后,并没有障碍。体是空寂的,代表相有,作用有,体没有。表这个意思。那么此地所讲的吉祥云,也表这个意思。定、福、悲、智也是相有体空,所以用云来比喻。
那么明明这位是法身大士,他已经超越十法界,已经是证得一真法界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为什么还称他作『比丘』呢?比丘是出家人,这个地方用比丘,就是说他出家了。他出了什么家?十法界的家。所以通常我们讲家,一般人讲,你离开你的父母、妻子,田宅之家,那个不行,那是个形式,不管用的!一般讲,六道是家。你离开六道,才算是出家—小乘的出家。大乘出家—出十法界。所以这个是出十法界,刚刚出十法界,虽是法身大士,也叫他作比丘,取这个意思。他不是真正的比丘。
『寄发心住』,发心住是初住,初住菩萨。发是发心,发菩提心。由此可知,真正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就是这个地位。我们天天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那是喊口号,不管用的!真正菩提心一发的时候,你就出三界了。《无量寿经》上,对发菩提心也非常重要。你看「三辈往生」每一辈里面,佛都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要不发菩提心,你出不了六道,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往生净土。因为西方世界也是一真法界,所以不发菩提心,就去不了。这晓得,发菩提心的重要。在四十八愿里面,十八愿是十念必生,十九愿是发菩提心,所以这两愿非常重要。
要论发心的样子,《大乘起信论》是初发心的样子,所以叫大乘起信,「起」不是刚开始吗?《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那些理论、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就是发心住的菩萨。再给诸位说,《金刚经》所讲的里论、方法,你通通做到了,你也是发心住的菩萨。你能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中,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外面通通放下了,丝毫不执著了。心里头自在,「如如不动」,知道一切法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你明了、通达一切法的真相。什么地位呢?发心住的菩萨。
那么还有许多同修,喜欢《楞严经》,还有人找我讲《楞严经》。《楞严》我现在不讲了,过去讲了很多遍。《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所表演的,都是发心住。所以《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也是发心住,初住菩萨;大势至菩萨也是初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三部经,在《华严经》上,他是第七回向菩萨;在《法华经普门品》,他是等觉菩萨;在楞严会上,他是初住菩萨。那都是观世音菩萨,他的菩萨位次不一样,修行工夫有浅、深不同,这个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他「寄发心住」。
那么下面解释,什么叫发心住?『缘佛十力』。佛的十种力,我们在此地把它省略了,不要细讲,细讲的时候,要耽误很长的时间。过去讲过很多遍,如果不明了,查《佛学字典》,《教乘法数》都有。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菩萨都比不上,二乘、凡夫完全没有。菩萨也有十力。名称跟如来的十力一样,但是境界、工夫比不上佛,所以说:「缘佛十力,而发至求。」这个就是发愿要作佛。就像禅宗里面,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他到黄梅去参礼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来作佛。」他要来作佛的,这个志向很大。你看一般人到这来,你问:「你来干什么?」「我来消灾,我来做一点功德。」他来干这个的。我们从来没有听说,那一个人要来作佛的,没听说过。你这个念头都没有,你怎么能作得了佛呢?志重要!所以六祖能有成就,那一开口就跟别人不一样,他是要作佛的。「而发志求」,发这个心,他真有这个心,真有这个行持。
『起大悲心,下化含识。』他真的能上求下化。你看六祖虽然那个时候,他也没剃度,他还是个居士身份,而且年岁很轻。五祖传衣钵给他,他只有二十四岁。人家跟他求道,他都详详细细跟人说明,一点都不吝法。所以,我们仔细看他的行持,他的发心,与这个经上所讲的都相应。
『悲智相导』,「悲」,启发智慧,智慧增广大悲心。『种智相应』,种智是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相应。那个智慧常常现前。就像六祖所说的,他给五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常生智慧,就是「悲智相导,种智相应。」那么这个地位,就是发心住,初发心的样子,这个吉相。诸位要晓得,心里头常生智慧,是不生烦恼,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就没有智慧了。如果你一天到晚,你妄想、分别、执著,通通都没有了,你的心就常生智慧,就会相应。
这些道理我们懂得,事实真相也逐渐能理解几分,问题是我们真的要去做。为什么做不到呢?你把世缘看太重了,你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梦幻泡影,你不知道。你果然晓得,这一切法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讲它存在时间的短暂。你真能把这个事实真相看破了,那有舍不得的道理?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什么呢?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然后你就生智慧了,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超越之后,你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要认真的学!你放下一分,得一分自在;放下两分,得两分自在。你不肯放下,那叫业障,再说的不好听的,都是事实,罪业!罪业!
你有钱,有钱不放下,不放下就是罪业。我有钱,存在银行,没有放下,我造什么罪?世间多少苦难的人缺乏钱财,你不布施,你不造罪业,谁造罪业?那就是你的罪业。这一般人不晓得,以为这个没有罪过。将来死了之后,到阎罗王那里去审判,一条一条给你列出来,那时候你后悔,来不及了。所以样样都要舍,舍就能够得。你看,吉祥云他舍了,他得什么呢?他得发心住,这个是他得到的。他得到,他出十法界了,这个是他得到的。所以舍后头一定有得,大舍有大得,这不可思议!佛是舍的干干净净的,所以他得的是圆满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舍掉,所以他的得还不如佛那么圆满。那一品生相无明再舍掉,他就圆满了,他的得就圆满了。所以记住「舍得」。
我看到好像那个后头,那个印章是我刻的,我在新加坡刻的,刻一个「舍得」,这放大了,他们印的送在外面,你们诸位拿回家看,常常看到,要舍,舍就得了。你要不舍,就糟糕了。不舍,六道轮回就出不去了,这个罪有的受的了!所以要舍,把这个通通舍掉了,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你就得西方极乐世界。你要这个地方干什么?说实在话,全世界给我,我也不要,请我到大梵天做天王,我也不干。我知道那上当,那是陷阱。决定要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的成就,比这个五十三参还要殊胜,那是没有法子相比的。这把发心住介绍出来了。『文具六段』,下面这一章的经文,就是前面所说的六大段,每一章都这个分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