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 (第二十六集) 1983/1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1-001-0026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面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十体性入佛界地。】
这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法云地,法云地的菩萨,这个菩萨已经是入佛的境界,於十方世界显示出大法如云,遍覆一切众生取这个意思,这两种集合起来看,意思非常的明显。
「此菩萨以获一切种智,得入金刚三昧,其大慧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复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奇妙三昧门,陀罗尼门,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心口意,可尽其源故」。这是在此地跟我们略略的解释法云地的菩萨证得一切种智。我们晓得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法云地以前有菩萨相似的如来果地上的一切种智,为什么偏偏说法云地才证得?我们过去读过《仁王经》,《仁王经》里面世尊将菩萨地位分为五个阶段,从这五个阶段当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法云地菩萨与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五忍最高的地位是寂灭忍,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第十地的菩萨所证得的是下品的寂灭忍,等觉是中品,如来果地上是上品;换句话说,这是相同的境界,比前面七地、八地、九地他们所证的是无生法忍还要高一级。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能够看得出他的智慧跟如来果地上确实没有两样。
「得入金刚三昧」,金刚在此地是比喻,像《般若经》里面所举的例子,金刚具足坚固、锋利、光明,具足这三个意思,所以经典里面常常拿它来比喻般若智慧,他所得的这个正受是绝对真实,坚固不坏。「其大慧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同学当中常常讨论到开智慧,真智慧要怎样才能够开?一定要空,空空复空,连空空都要空掉,真正是一尘不染,如果你还有个空你就著了空,那不行。诸位晓得凡夫著有,把什么事情都当真认为是有,心里面有这个,有那个,千头万绪,著有的病不能解脱、不能自在;二乘人著空,高级凡夫要著空,四空天就著空,阿罗汉、辟支佛都著了空,所以不能见性,不能开智慧。由此可知,智慧是怎么开的?执著空有的那个执著打破,智慧就开了。所以这个地方这是大三空三昧,忍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空也不执著,所以底下用个比喻说如虚空性。性是讲体性,虚空什么都没有,这是虚空的性质,以这个来形容法云地菩萨的空慧。
「具足十功德品」。十在此地是表法的,代表圆满,无量无边的功德统统圆满了,怎么圆满的?大三空三昧获得圆满的。「复有不可说奇妙法门」,这就是不思议的神变。这个境界《华严经》里说得非常详细,所以如果要想真正认识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的确《华严经》是最理想的一部经典。只要能够细读《华严》,一切法的真相就会了解,十地以上的神变跟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奇妙三昧门,三昧是受用;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我们一般也把它翻作咒,咒有这个意思。其实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大总持法门,因为这一句佛号无所不包!
这一种境界「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下地是讲九地以下的菩萨,凡夫包括有内凡、外凡;外凡是六道凡夫,内凡小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没见性,没有法子去推想。我们想菩萨的境界那怎么能想得到?菩萨境界不是我们心意识能达得到的,所以如果是想菩萨的境界那都在打妄想,这个精神浪费了,还是要把这个时间拿来念佛的好,专求一心不乱,其实得一心这个境界自然就现前。
「惟佛佛无量身心口意,可尽其源」。这是讲法云地的菩萨他的境界,谁知道?佛知道,佛佛道同,佛佛有无量的身口意,这里面有两个字叫我们很难体会,无量身心口意,这个话不好懂,这是事实。从这一句我们在经论里面读过许多佛菩萨的名字,读过许多佛菩萨的国土,佛菩萨教化众生等等,个个不同。在诸佛当中,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得非常明显,十方诸佛对於阿弥陀佛特别赞叹,为什么?我们要想这个道理,为什么诸佛偏赞西方?譬如说我们今天同在因地,同是凡夫,我们都发无上菩提心,大家都发成佛的心,大家都发成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相同!我们也发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其实念别人做的文章,不是自己的意思。众生无边誓愿度,在念的时候清清楚楚,也好像有这个心,可是念完之后隔壁一个众生看了就讨厌,才不度他。那怎么行?不是自己的心愿!念的是别人的口号,不是自家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发的愿有大小浅深偏圆不相等。那些诸佛在因地跟我们一样,其中有一个他的愿特别大,圆满而且真实,我们大家都成佛了,他的法缘殊胜,那只好赞叹他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佛要度无量无边众生就得要分无量无边身,他这个分身有心无心?跟诸位说无心的。无心为什么会分身?众生有感,佛自然应心,感应道交。用什么样的心去感?跟诸位说用至诚清净心去感,因为佛他不是妄心他是真心,真心与真心就起感应道交。我们今天求佛佛不应,原因在哪里?我们用妄心,妄心与真心不能起感应道交,哪怕是极短的时间。所谓一念相应,一刹那之间这个心意很诚、很清净,没有妄念,这一刹那就有感应,正像我们在《弥陀经》里念的,蕅益大师讲的「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是这么个道理,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所以本经毗卢遮那佛说他是以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就是无量身口意,所以他才晓得法云地菩萨的境界。学佛,我在《华严经》上也跟诸位提过,我们看过去、现在,未来的不说,未来没看到,过去那些诸佛菩萨、现在的诸佛菩萨他们有一个特点,我们读经的时候要留意,要会发现,他的特点就是什么?他在没成佛的时候听经,成了佛之后讲经;换句话说,从来没离开经典。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也是如此,他在没开悟的时候做学生,天天跟著老师听经、学习,开悟了,毕业了,他处处讲经。所以在做菩萨的时候跟著诸佛天天闻法,成了佛之后天天弘法,没有说菩萨有一天不听经的,没有说哪一尊佛有一天不讲经的,没有,这是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
如来家业是什么(就是如来家的事业是什么)?就是教学,不是教就是学,不是学就是教,如来家的事业如是。不能够教不能圆满后得智,不肯学也不能圆满后得智,后得智是从教学里头完成的,根本智是从禅定里面得来的,后得智是从教学里面圆满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如果依照《华严经》十波罗蜜来说,般若波罗蜜从禅定当中得来的,根本智!可是后面方便、愿、力、智这四种波罗蜜都是从教学当中得来的,才能够成就圆满,才能够彻法底源,才能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自此十地圆满」,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等入如来妙觉果海,此地菩萨功德,於六轮中,以琉璃宝轮对位」。这是总结十地这一段,讲到这个地方从初地讲到十地,讲圆满了,地上菩萨是真正的同生性,因为本经是别教一乘,因此此地有个「等」字。等是平等,等於入如来妙觉果海。这些菩萨,这个此就是指前面十地他们的功德,同样也是用《璎珞经》上六轮来对位,这个六轮做一个比喻,他是属於什么?好像是琉璃宝轮,在一切宝轮里面最殊胜的,琉璃宝。
「以琉璃宝,出须弥山,一切众宝,皆不能坏」。这是说在一切宝里面它是最坚固的。琉璃是个透明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宝石里面是钻石,这是最坚固的,它能破坏其他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坏它,经中的琉璃宝就类似我们世间的钻石。这个宝出在须弥山,所以经上举它来配这个十地菩萨的地位,用它来做比喻。「此十地菩萨,所证真实,不为外魔之所动坏,故以琉璃宝轮对十地位」。这是解释为什么用琉璃宝轮来对位,菩萨所证有琉璃宝坚实的意思,他所证的真实,真实就是明心见性,他证得真性,他证得法身,从此以后内外魔都不能够动他,都不能够破坏他。内魔是五阴、烦恼、死魔,外魔是天魔,外面的境界,这都不能动。
「此十圣地,观行断证,初地断上品惑,证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断中品惑,证中品智,从八地至十地等,断下品惑,证上品智」。这个到后面还会详细的来说明,这几句是讲断证的功夫。此地所讲的惑是讲的根本无明,无明在《华严》里面所讲的四十一品,这个上、中、下就是将四十一品把它分为三类。
初地他所断的无明里面是最粗的,最粗、最显著的所以叫上品惑,先断这个,断了之后他智慧现前,智慧虽然现前不太大。但是诸位要晓得这虽然是下品智,他是真智慧,这个智慧是从真如本性生的不是心意识的。心意识里面的智慧叫世智辩聪,包括天人的智慧,大梵天人、摩醯首罗天的智慧都是世智辩聪,他是从意识里面生的。阿罗汉的智慧也是从意识生的,权教菩萨的智慧还是从意识生的,没见性,见了性这个智慧真正智慧,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现前。这个境界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说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乱。在二地到七地这就逐渐、逐渐无明愈破愈多,智慧也愈来愈增长了,断中品惑,证中品智。八地到十地,八地叫不动地,这个时候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破微细的根本无明,所以说是断下品惑,证上品智,证得圆满究竟的大圆镜智。
「此即转前五识相应心品,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相应心品,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相应心品,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这一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现在地位还没证到地上菩萨,这种理论、境界我们一定要晓得。转八识成四智,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讲得非常明白,从哪里下手?要从因上下手,六七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所以从五、从八要开始转那是无法下手,决定做不到的。
转识成智从哪里开始?从第六、第七,怎么个转法?首先要了解八识的性质,在此地当然不能细说,细说那要相当长的时间。这里面涉及到很深很深的道理,可是这些理能理解当然是很好,不能理解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自然然能转。如果要想多知道一些,《相宗纲要》是非常好的一部书,我们不是专门学法相的、学唯识的,有这一部就够了。简单的讲第六意识的性质是分别,第七意识执著,人我执,法我执都是它,晓得它的性质,我们在修学当中就有法子下手。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那就不用第六识,我眼见色不是不见,见得清清楚楚,不分别,你果然不分别见色,那就是用的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在哪里?离开分别心,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就是妙观察智。我在一切法里都不执著,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是平等性智,这是我们应当要训练自己。什么叫智?外面一切了了分明这是智,怎么叫妙观?不分别。不分别而样样都清楚,这是妙观察;不执著,样样都清楚这是平等性,一有执著就不平等,这个事情麻烦了。像你们今天问的问题:大家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东方药师佛不是很寂寞了?这就是执著。你还执著有东方、西方,一执著就不平等,如果不用执著去看平等性智,十方世界统统是平等的,真正转识成智,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没有两样!
六七转了,前五识当然就转了。前五识是办事的,眼能见色,耳能闻声,因为心不迷,你做的事情就不会错,就没有过失,心迷了前五识办事才有过失,才造业。业是怎么造成的?业是唯识所变,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变的,把你一切造作的行为变成善业,善心就变善业,恶心就变恶业,你没有心造一切事,那不得已说的净业,实际上你净业也没有。这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的决定平等,这一真法界,唯识所变的变成十法界。其实诸位晓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是我们要深深去想,细细的去思量、去体会这个意思,而后你才明白本经的真实义。
本经是大乘经,圆顿菩萨所修的,所谓是论心不论事!心是什么?是智慧、是妙观察、是平等性,所以他的事是什么?事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一切所作所为的统统变成智慧,如果我们要用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我们所作所为统统变成了业障。我们愿消三障诸烦恼,其实是怎么样?天天在增长三障诸烦恼,天天增长怎么能消得掉?消不掉!这是真实话。你有第六识的分别,有第七识的执著,你还能消得掉烦恼吗?消不掉的!因为什么?他本来这个事情就是这两个识在那里变,把它变成了业障,变成了烦恼,如果一转这两种识,把你一切所作所为统统变成智慧,唯识所变,它在那边变,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真正把道理搞清楚了,利害搞明白了,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有害?用第六、第七识决定有害,转第六、七识决定有利,这个利益是真实的,是究竟的,是无能动坏的。由此可知,修心戒的重要!这样说事的戒要不要修?事戒要修,为什么要修事戒?修事戒是大慈大悲,劝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因为一切众生他用识,用识这个识要是恶变的境界就是恶境界,苦、太苦了,他的心念要善,他变的境界就善境界,那就好多!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以诸佛菩萨还是持事相上的戒律,持律仪戒做一个榜样给众生看。如果佛菩萨统统持心戒不持事戒,他来教我们,你自己不持戒教我持戒,我才不干,他不相信你,佛就不能度众生了。佛持一切事戒是度众生,是为众生而持的,不是为他自己。他自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成所作智,转识成智,心地清净平等,心境一如!这经文里面这些字样我跟诸位略略解释解释,转是转变,前五识大家晓得,眼耳鼻舌身相应(就是相应的境界),与外面五尘相应的境界。品是讲品类,品类繁多,无法计算的。这一转都变成成所作智,这一种智慧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可是这都是属於果地上转的。
「转第六识相应心品,成妙观察智」。第六是意识,意识的相应非常广大,可以说它的能力能够遍缘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它缘不到的。对外能遍缘法界,对内能缘阿赖耶识,所以它的功能非常之大。它是分别,也有执著,又善於打妄想,分别执著妄想都是它,为什么单独说它为分别?因为它的分别力量特别强,八识统统都有分别,都有执著,唯独第六意识分别、妄想最强,所以它相应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大。我们离开了分别执著妄想,第六意识所缘的全是智慧,那就是六祖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智慧,对第六意识来讲是妙观察智,对於一切事相上来说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识来讲是成所作智。所以前五识为什么会变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变的,它就变的。我们念这一句佛号要懂得转识成智,要晓得这个道理,用这一句佛号就把我们这个念头转掉了。这一句佛号皈依无量觉,分别是迷,执著是迷,妄想是迷,不是觉。觉悟的心里面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所以要懂得转。
「转第七识相应心品,成平等性智」。八识里面只有第七识的心量非常窄小,它缘的境界不广,它那个执著,执著我,执著法,这两种执著非常的坚固,真是牢不可破!所以造成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原因就在此地,牢不可破。几时要觉得了无我了,我们第一关就突破了,这一突破怎么样?出三界就有指望了,纵然这一生不能出三界,换句话说,出三界可以说你已经有期限了。像小乘须陀洹他觉悟了,破了身见。明天我们在《弥陀要解》里面讲「五浊恶世」这一句,我们要细细的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关系太大了,这是属於境界,如果对这个事情不明了,我们的佛号不会得利益,如果确实明了,你才晓得你自己生死真有把握,这个话一点不假,确实有把握,正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指日可待!充满了信心,境界不知道不行。
第七识它所缘的境界不大,但是什么?它非常的坚固。第六意识里面缘的境界很大,它执著很薄弱,它有执著,执著的力量相当脆弱,不像第七识;第七识缘的小,执著的力量非常坚固,牢不可破。所以破了身见,小乘见道位,破了身见纵然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不堕三恶道;换句话说,得到了保证,从此以后决不堕三恶道,天上人间。那也许诸位要问:天上人间不错,那一定很舒服!舒服不一定,天上人间是一定的,因为阿罗汉有时候托钵还托不到还捱饿,那个享受是你的福报,天上人间是决定的,决不会堕恶道。你的福报大小是另外一桩事情,那是另当别论,不能够合在一起说。你修的福多那你就享福,你修的福少那你就吃苦头,天上人间都要吃苦头。
可是如果破了身见,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决定没有问题,这在功夫成片里面是上品,到这种程度,这个境界里面往生就自在了,预知时至是必然的事。如果功夫再进一等能把思惑都断掉,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了,到方便有余土去了。思惑是贪瞋痴慢疑,这比前面难断,不但对於世间法里面没有一丝毫的贪恋,出世间的佛法也没有一丝毫贪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没有贪恋?决定没有。心绝对的清净,绝对的平等,没有贪心了,一切逆境里面决没有一丝毫瞋恚的意思,世出世间什么法没有一丝毫怀疑。这个不痴就是一切都明达,世出世间法都明了、都通达,没有怀疑。一切明了通达是不愚痴,当然他不怀疑,这是事一心不乱,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就明心见性,理一心不乱了。
所以用功是在转六、七识,六、七识转了之后阿赖耶自然转成大圆镜,阿赖耶里头无始劫以来一些善恶种子,那个善恶种子遇到缘是要起果报的,现在怎么样?那些善恶种子都变成智慧的种子,变成了度化众生的种子。诸位想想,如果你没有地狱的种子,你怎么能到地狱去度众生?凡夫这个地狱种子遇到缘起现行,要到地狱去受果报,菩萨这个地狱种子,他种子变成智慧,他就以这个智慧,他以这个因缘到地狱去度众生。你看看不一样!一个是去受果报,一个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去帮助众生去,这个完全不相同。所以菩萨在过去那个十法界的善恶业种,他就变成到十法界里去普度众生,转变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晓得,种子是不会消灭的会转变,就是转烦恼为菩提,菩提就是自然,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岂不是叫唯识所变!迷了的时候菩提变成烦恼,悟了的时候烦恼变成菩提;换句话说,迷了的时候佛菩萨变成烦恼,悟了的时候凡夫变成佛菩萨,转变!
「转第八识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第八识叫含藏识,它有多大?它跟法界一样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阿赖耶识,所以无始劫以来一切习气种子统统含藏在其中,六七一转就变成大圆镜,变成圆满的智慧。「四智圆明,三身圆现」,到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一般经论上告诉我们是第八地的菩萨,这个时候就是四智圆明了,前面讲的这四种智慧圆满放光,智慧现前了。「三身圆现」,法身、报身、应化身也圆满的自在现前。
「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两句是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里面所讲的,大圆就是大圆镜智,无垢就是平等性智,垢是染污,染污从哪里来?执著就是染污,不执著就没有染污,这个要晓得。破了执著就清净了,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同时发就是前面讲的四智圆明,三身圆现,就是这个意思。普照十方尘刹中,这一句是讲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弘法利生,著重这个普字,如果有分别、执著就不普了,为什么?他有拣别。所以转识成智之后普这个意思才有,没有能够转识成智之前这个字谈不上,所以他才能够普遍以智慧、观照、教导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以上答释心地名相竟」,到这个地方答完了。「向下结答以劝修也」。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总结答覆的义趣。
【是四十法门品。我先为菩萨时者。修入佛果之根源。】
这是卢舍那佛给我们现身说法,『四十法门品』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十心十地。「总举心地轨则以劝修也。我先为菩萨时者,此举果明因也」。因为现在他已经成佛了,他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样成佛的,给我们做一个示范,给我们做一个典型;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成佛就得学他,特别要注意到的学他的用心。善於用心,这是前面所讲的。十住菩萨你看用什么样的心?十行他的境界地位提高了,他又是如何用心?到十回向、到十地,境界一层比一层高,那个用心愈来愈妙。他会用心,所以他成就了。我们学佛天天在苦干,盲修瞎练不会用心,不会用心愈修愈迷惑,愈修愈颠倒。所以一定要晓得我们的毛病在哪里,人家修学那个巧妙地方在哪里,这个文里头就有意思!
前面这一段总举,后面还有详细的来说明。这不过是提个纲要而已,让我们先对菩萨成佛的修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提起我们修学的兴趣,乃至於读诵研学这种兴趣提起来了。我们感觉到这个经对我们太重要了,非学不可,能把这个提起来,所以「总举心地轨则」。轨是轨道,成佛之道,则是法则,原理、原则,要劝修,劝我们修学。
所以佛说,我是佛自称,『我先为菩萨时』,他也从初发心开始。这个初发心的菩萨我们讲五十一位菩萨,初信位,十信里面的初信。过去我们讲经的时候也有很多同修来问我,我们现在可不可以算初信?这要问哪一个教了,如果说藏教的初信当然可以,我们大家都是初信位,圆教的初信就不行,他的标准很高。圆教十信的初信是要把三界之内八十八品见惑断干净了,才是初信位,所以圆教的初信位等於小乘的须陀洹,须陀洹要回小向大就是圆教的初信位。诸位晓得这个标准相当之高,我们也得要清楚,他作菩萨的时候,这是「举果明因」,说明「修学入佛果之根源」。
「举因明果,若非胜因,不得胜果」。这两句很重要,胜是非常非常的殊胜,佛菩萨的果报殊胜,没有殊胜因怎么能证殊胜之果?「若非胜果,焉显胜因」。因就是本经所讲三十心十地,这四十法门!从卢舍那佛这个报身佛显示出菩萨因地的殊胜。「舍那自指根源,以为众生修入榜样」。卢舍那佛大慈大悲,本经说法的对象是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佛对应身佛所说的,给我们说明这样殊胜的因果。
所以我们选择这部经实在是三宝的加持,不容易,这是道场诸位同修善根福德的感应道交,因为这个大经大论分量太多,不容易抓到纲领,抓不到纲领用功不容易得力。我们这么多年在探究《华严》,这一部经是《华严》修行的纲要,你要说它详细的说明,那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里面的修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行?都在这两卷里头,上卷讲的他们用心,菩萨怎么用心法,下卷讲菩萨怎么办事;下卷是戒律,十重四十八轻,那是事相,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事,这是日常生活用心。用心就是修菩萨道,办事就是学菩萨行,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碰到一个善知识问:我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现在不晓得如何学菩萨行?如何学菩萨道?这本书上卷就是修菩萨道,下卷就是学菩萨行,你看这么简单的给我们提出来。
《华严经》重在说理,讲理论、讲境界,这一部经重在讲方法,而《弥陀经》重在讲果报、讲结果,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是功德真正的圆满。所以这三部经就是成佛之道,而《华严经》特别提出来的《四十华严》,这就是我们放下,舍!我们舍尽了,一切经里头就取这一条成佛之道,一生决定成就。所以这三样是一桩事情,是一部经。这个经是《四十华严》的方法,《弥陀经》是《四十华严》的成就。这一个道路,这一个程序不容易得来,跟开经偈里面所讲的同样的意思,「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面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十体性入佛界地。】
这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法云地,法云地的菩萨,这个菩萨已经是入佛的境界,於十方世界显示出大法如云,遍覆一切众生取这个意思,这两种集合起来看,意思非常的明显。
「此菩萨以获一切种智,得入金刚三昧,其大慧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复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奇妙三昧门,陀罗尼门,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心口意,可尽其源故」。这是在此地跟我们略略的解释法云地的菩萨证得一切种智。我们晓得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的智慧,法云地以前有菩萨相似的如来果地上的一切种智,为什么偏偏说法云地才证得?我们过去读过《仁王经》,《仁王经》里面世尊将菩萨地位分为五个阶段,从这五个阶段当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法云地菩萨与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五忍最高的地位是寂灭忍,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第十地的菩萨所证得的是下品的寂灭忍,等觉是中品,如来果地上是上品;换句话说,这是相同的境界,比前面七地、八地、九地他们所证的是无生法忍还要高一级。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能够看得出他的智慧跟如来果地上确实没有两样。
「得入金刚三昧」,金刚在此地是比喻,像《般若经》里面所举的例子,金刚具足坚固、锋利、光明,具足这三个意思,所以经典里面常常拿它来比喻般若智慧,他所得的这个正受是绝对真实,坚固不坏。「其大慧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同学当中常常讨论到开智慧,真智慧要怎样才能够开?一定要空,空空复空,连空空都要空掉,真正是一尘不染,如果你还有个空你就著了空,那不行。诸位晓得凡夫著有,把什么事情都当真认为是有,心里面有这个,有那个,千头万绪,著有的病不能解脱、不能自在;二乘人著空,高级凡夫要著空,四空天就著空,阿罗汉、辟支佛都著了空,所以不能见性,不能开智慧。由此可知,智慧是怎么开的?执著空有的那个执著打破,智慧就开了。所以这个地方这是大三空三昧,忍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空也不执著,所以底下用个比喻说如虚空性。性是讲体性,虚空什么都没有,这是虚空的性质,以这个来形容法云地菩萨的空慧。
「具足十功德品」。十在此地是表法的,代表圆满,无量无边的功德统统圆满了,怎么圆满的?大三空三昧获得圆满的。「复有不可说奇妙法门」,这就是不思议的神变。这个境界《华严经》里说得非常详细,所以如果要想真正认识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的确《华严经》是最理想的一部经典。只要能够细读《华严》,一切法的真相就会了解,十地以上的神变跟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奇妙三昧门,三昧是受用;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我们一般也把它翻作咒,咒有这个意思。其实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大总持法门,因为这一句佛号无所不包!
这一种境界「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下地是讲九地以下的菩萨,凡夫包括有内凡、外凡;外凡是六道凡夫,内凡小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没见性,没有法子去推想。我们想菩萨的境界那怎么能想得到?菩萨境界不是我们心意识能达得到的,所以如果是想菩萨的境界那都在打妄想,这个精神浪费了,还是要把这个时间拿来念佛的好,专求一心不乱,其实得一心这个境界自然就现前。
「惟佛佛无量身心口意,可尽其源」。这是讲法云地的菩萨他的境界,谁知道?佛知道,佛佛道同,佛佛有无量的身口意,这里面有两个字叫我们很难体会,无量身心口意,这个话不好懂,这是事实。从这一句我们在经论里面读过许多佛菩萨的名字,读过许多佛菩萨的国土,佛菩萨教化众生等等,个个不同。在诸佛当中,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得非常明显,十方诸佛对於阿弥陀佛特别赞叹,为什么?我们要想这个道理,为什么诸佛偏赞西方?譬如说我们今天同在因地,同是凡夫,我们都发无上菩提心,大家都发成佛的心,大家都发成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相同!我们也发了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其实念别人做的文章,不是自己的意思。众生无边誓愿度,在念的时候清清楚楚,也好像有这个心,可是念完之后隔壁一个众生看了就讨厌,才不度他。那怎么行?不是自己的心愿!念的是别人的口号,不是自家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发的愿有大小浅深偏圆不相等。那些诸佛在因地跟我们一样,其中有一个他的愿特别大,圆满而且真实,我们大家都成佛了,他的法缘殊胜,那只好赞叹他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佛要度无量无边众生就得要分无量无边身,他这个分身有心无心?跟诸位说无心的。无心为什么会分身?众生有感,佛自然应心,感应道交。用什么样的心去感?跟诸位说用至诚清净心去感,因为佛他不是妄心他是真心,真心与真心就起感应道交。我们今天求佛佛不应,原因在哪里?我们用妄心,妄心与真心不能起感应道交,哪怕是极短的时间。所谓一念相应,一刹那之间这个心意很诚、很清净,没有妄念,这一刹那就有感应,正像我们在《弥陀经》里念的,蕅益大师讲的「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是这么个道理,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所以本经毗卢遮那佛说他是以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就是无量身口意,所以他才晓得法云地菩萨的境界。学佛,我在《华严经》上也跟诸位提过,我们看过去、现在,未来的不说,未来没看到,过去那些诸佛菩萨、现在的诸佛菩萨他们有一个特点,我们读经的时候要留意,要会发现,他的特点就是什么?他在没成佛的时候听经,成了佛之后讲经;换句话说,从来没离开经典。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也是如此,他在没开悟的时候做学生,天天跟著老师听经、学习,开悟了,毕业了,他处处讲经。所以在做菩萨的时候跟著诸佛天天闻法,成了佛之后天天弘法,没有说菩萨有一天不听经的,没有说哪一尊佛有一天不讲经的,没有,这是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
如来家业是什么(就是如来家的事业是什么)?就是教学,不是教就是学,不是学就是教,如来家的事业如是。不能够教不能圆满后得智,不肯学也不能圆满后得智,后得智是从教学里头完成的,根本智是从禅定里面得来的,后得智是从教学里面圆满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如果依照《华严经》十波罗蜜来说,般若波罗蜜从禅定当中得来的,根本智!可是后面方便、愿、力、智这四种波罗蜜都是从教学当中得来的,才能够成就圆满,才能够彻法底源,才能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自此十地圆满」,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等入如来妙觉果海,此地菩萨功德,於六轮中,以琉璃宝轮对位」。这是总结十地这一段,讲到这个地方从初地讲到十地,讲圆满了,地上菩萨是真正的同生性,因为本经是别教一乘,因此此地有个「等」字。等是平等,等於入如来妙觉果海。这些菩萨,这个此就是指前面十地他们的功德,同样也是用《璎珞经》上六轮来对位,这个六轮做一个比喻,他是属於什么?好像是琉璃宝轮,在一切宝轮里面最殊胜的,琉璃宝。
「以琉璃宝,出须弥山,一切众宝,皆不能坏」。这是说在一切宝里面它是最坚固的。琉璃是个透明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宝石里面是钻石,这是最坚固的,它能破坏其他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坏它,经中的琉璃宝就类似我们世间的钻石。这个宝出在须弥山,所以经上举它来配这个十地菩萨的地位,用它来做比喻。「此十地菩萨,所证真实,不为外魔之所动坏,故以琉璃宝轮对十地位」。这是解释为什么用琉璃宝轮来对位,菩萨所证有琉璃宝坚实的意思,他所证的真实,真实就是明心见性,他证得真性,他证得法身,从此以后内外魔都不能够动他,都不能够破坏他。内魔是五阴、烦恼、死魔,外魔是天魔,外面的境界,这都不能动。
「此十圣地,观行断证,初地断上品惑,证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断中品惑,证中品智,从八地至十地等,断下品惑,证上品智」。这个到后面还会详细的来说明,这几句是讲断证的功夫。此地所讲的惑是讲的根本无明,无明在《华严》里面所讲的四十一品,这个上、中、下就是将四十一品把它分为三类。
初地他所断的无明里面是最粗的,最粗、最显著的所以叫上品惑,先断这个,断了之后他智慧现前,智慧虽然现前不太大。但是诸位要晓得这虽然是下品智,他是真智慧,这个智慧是从真如本性生的不是心意识的。心意识里面的智慧叫世智辩聪,包括天人的智慧,大梵天人、摩醯首罗天的智慧都是世智辩聪,他是从意识里面生的。阿罗汉的智慧也是从意识生的,权教菩萨的智慧还是从意识生的,没见性,见了性这个智慧真正智慧,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现前。这个境界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说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乱。在二地到七地这就逐渐、逐渐无明愈破愈多,智慧也愈来愈增长了,断中品惑,证中品智。八地到十地,八地叫不动地,这个时候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破微细的根本无明,所以说是断下品惑,证上品智,证得圆满究竟的大圆镜智。
「此即转前五识相应心品,成成所作智,转第六识相应心品,成妙观察智,转第七识相应心品,成平等性智,转第八识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这一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现在地位还没证到地上菩萨,这种理论、境界我们一定要晓得。转八识成四智,佛在经论里面给我们讲得非常明白,从哪里下手?要从因上下手,六七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所以从五、从八要开始转那是无法下手,决定做不到的。
转识成智从哪里开始?从第六、第七,怎么个转法?首先要了解八识的性质,在此地当然不能细说,细说那要相当长的时间。这里面涉及到很深很深的道理,可是这些理能理解当然是很好,不能理解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自然然能转。如果要想多知道一些,《相宗纲要》是非常好的一部书,我们不是专门学法相的、学唯识的,有这一部就够了。简单的讲第六意识的性质是分别,第七意识执著,人我执,法我执都是它,晓得它的性质,我们在修学当中就有法子下手。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那就不用第六识,我眼见色不是不见,见得清清楚楚,不分别,你果然不分别见色,那就是用的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在哪里?离开分别心,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就是妙观察智。我在一切法里都不执著,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是平等性智,这是我们应当要训练自己。什么叫智?外面一切了了分明这是智,怎么叫妙观?不分别。不分别而样样都清楚,这是妙观察;不执著,样样都清楚这是平等性,一有执著就不平等,这个事情麻烦了。像你们今天问的问题:大家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东方药师佛不是很寂寞了?这就是执著。你还执著有东方、西方,一执著就不平等,如果不用执著去看平等性智,十方世界统统是平等的,真正转识成智,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无二无别,没有两样!
六七转了,前五识当然就转了。前五识是办事的,眼能见色,耳能闻声,因为心不迷,你做的事情就不会错,就没有过失,心迷了前五识办事才有过失,才造业。业是怎么造成的?业是唯识所变,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变的,把你一切造作的行为变成善业,善心就变善业,恶心就变恶业,你没有心造一切事,那不得已说的净业,实际上你净业也没有。这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的决定平等,这一真法界,唯识所变的变成十法界。其实诸位晓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是我们要深深去想,细细的去思量、去体会这个意思,而后你才明白本经的真实义。
本经是大乘经,圆顿菩萨所修的,所谓是论心不论事!心是什么?是智慧、是妙观察、是平等性,所以他的事是什么?事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一切所作所为的统统变成智慧,如果我们要用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我们所作所为统统变成了业障。我们愿消三障诸烦恼,其实是怎么样?天天在增长三障诸烦恼,天天增长怎么能消得掉?消不掉!这是真实话。你有第六识的分别,有第七识的执著,你还能消得掉烦恼吗?消不掉的!因为什么?他本来这个事情就是这两个识在那里变,把它变成了业障,变成了烦恼,如果一转这两种识,把你一切所作所为统统变成智慧,唯识所变,它在那边变,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真正把道理搞清楚了,利害搞明白了,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有害?用第六、第七识决定有害,转第六、七识决定有利,这个利益是真实的,是究竟的,是无能动坏的。由此可知,修心戒的重要!这样说事的戒要不要修?事戒要修,为什么要修事戒?修事戒是大慈大悲,劝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因为一切众生他用识,用识这个识要是恶变的境界就是恶境界,苦、太苦了,他的心念要善,他变的境界就善境界,那就好多!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以诸佛菩萨还是持事相上的戒律,持律仪戒做一个榜样给众生看。如果佛菩萨统统持心戒不持事戒,他来教我们,你自己不持戒教我持戒,我才不干,他不相信你,佛就不能度众生了。佛持一切事戒是度众生,是为众生而持的,不是为他自己。他自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成所作智,转识成智,心地清净平等,心境一如!这经文里面这些字样我跟诸位略略解释解释,转是转变,前五识大家晓得,眼耳鼻舌身相应(就是相应的境界),与外面五尘相应的境界。品是讲品类,品类繁多,无法计算的。这一转都变成成所作智,这一种智慧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可是这都是属於果地上转的。
「转第六识相应心品,成妙观察智」。第六是意识,意识的相应非常广大,可以说它的能力能够遍缘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它缘不到的。对外能遍缘法界,对内能缘阿赖耶识,所以它的功能非常之大。它是分别,也有执著,又善於打妄想,分别执著妄想都是它,为什么单独说它为分别?因为它的分别力量特别强,八识统统都有分别,都有执著,唯独第六意识分别、妄想最强,所以它相应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大。我们离开了分别执著妄想,第六意识所缘的全是智慧,那就是六祖所说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智慧,对第六意识来讲是妙观察智,对於一切事相上来说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识来讲是成所作智。所以前五识为什么会变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变的,它就变的。我们念这一句佛号要懂得转识成智,要晓得这个道理,用这一句佛号就把我们这个念头转掉了。这一句佛号皈依无量觉,分别是迷,执著是迷,妄想是迷,不是觉。觉悟的心里面决定没有分别执著妄想,所以要懂得转。
「转第七识相应心品,成平等性智」。八识里面只有第七识的心量非常窄小,它缘的境界不广,它那个执著,执著我,执著法,这两种执著非常的坚固,真是牢不可破!所以造成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原因就在此地,牢不可破。几时要觉得了无我了,我们第一关就突破了,这一突破怎么样?出三界就有指望了,纵然这一生不能出三界,换句话说,出三界可以说你已经有期限了。像小乘须陀洹他觉悟了,破了身见。明天我们在《弥陀要解》里面讲「五浊恶世」这一句,我们要细细的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关系太大了,这是属於境界,如果对这个事情不明了,我们的佛号不会得利益,如果确实明了,你才晓得你自己生死真有把握,这个话一点不假,确实有把握,正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指日可待!充满了信心,境界不知道不行。
第七识它所缘的境界不大,但是什么?它非常的坚固。第六意识里面缘的境界很大,它执著很薄弱,它有执著,执著的力量相当脆弱,不像第七识;第七识缘的小,执著的力量非常坚固,牢不可破。所以破了身见,小乘见道位,破了身见纵然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不堕三恶道;换句话说,得到了保证,从此以后决不堕三恶道,天上人间。那也许诸位要问:天上人间不错,那一定很舒服!舒服不一定,天上人间是一定的,因为阿罗汉有时候托钵还托不到还捱饿,那个享受是你的福报,天上人间是决定的,决不会堕恶道。你的福报大小是另外一桩事情,那是另当别论,不能够合在一起说。你修的福多那你就享福,你修的福少那你就吃苦头,天上人间都要吃苦头。
可是如果破了身见,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决定没有问题,这在功夫成片里面是上品,到这种程度,这个境界里面往生就自在了,预知时至是必然的事。如果功夫再进一等能把思惑都断掉,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了,到方便有余土去了。思惑是贪瞋痴慢疑,这比前面难断,不但对於世间法里面没有一丝毫的贪恋,出世间的佛法也没有一丝毫贪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没有贪恋?决定没有。心绝对的清净,绝对的平等,没有贪心了,一切逆境里面决没有一丝毫瞋恚的意思,世出世间什么法没有一丝毫怀疑。这个不痴就是一切都明达,世出世间法都明了、都通达,没有怀疑。一切明了通达是不愚痴,当然他不怀疑,这是事一心不乱,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就明心见性,理一心不乱了。
所以用功是在转六、七识,六、七识转了之后阿赖耶自然转成大圆镜,阿赖耶里头无始劫以来一些善恶种子,那个善恶种子遇到缘是要起果报的,现在怎么样?那些善恶种子都变成智慧的种子,变成了度化众生的种子。诸位想想,如果你没有地狱的种子,你怎么能到地狱去度众生?凡夫这个地狱种子遇到缘起现行,要到地狱去受果报,菩萨这个地狱种子,他种子变成智慧,他就以这个智慧,他以这个因缘到地狱去度众生。你看看不一样!一个是去受果报,一个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去帮助众生去,这个完全不相同。所以菩萨在过去那个十法界的善恶业种,他就变成到十法界里去普度众生,转变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晓得,种子是不会消灭的会转变,就是转烦恼为菩提,菩提就是自然,烦恼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岂不是叫唯识所变!迷了的时候菩提变成烦恼,悟了的时候烦恼变成菩提;换句话说,迷了的时候佛菩萨变成烦恼,悟了的时候凡夫变成佛菩萨,转变!
「转第八识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第八识叫含藏识,它有多大?它跟法界一样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阿赖耶识,所以无始劫以来一切习气种子统统含藏在其中,六七一转就变成大圆镜,变成圆满的智慧。「四智圆明,三身圆现」,到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的时候,一般经论上告诉我们是第八地的菩萨,这个时候就是四智圆明了,前面讲的这四种智慧圆满放光,智慧现前了。「三身圆现」,法身、报身、应化身也圆满的自在现前。
「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这两句是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里面所讲的,大圆就是大圆镜智,无垢就是平等性智,垢是染污,染污从哪里来?执著就是染污,不执著就没有染污,这个要晓得。破了执著就清净了,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同时发就是前面讲的四智圆明,三身圆现,就是这个意思。普照十方尘刹中,这一句是讲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弘法利生,著重这个普字,如果有分别、执著就不普了,为什么?他有拣别。所以转识成智之后普这个意思才有,没有能够转识成智之前这个字谈不上,所以他才能够普遍以智慧、观照、教导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以上答释心地名相竟」,到这个地方答完了。「向下结答以劝修也」。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总结答覆的义趣。
【是四十法门品。我先为菩萨时者。修入佛果之根源。】
这是卢舍那佛给我们现身说法,『四十法门品』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十心十地。「总举心地轨则以劝修也。我先为菩萨时者,此举果明因也」。因为现在他已经成佛了,他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样成佛的,给我们做一个示范,给我们做一个典型;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成佛就得学他,特别要注意到的学他的用心。善於用心,这是前面所讲的。十住菩萨你看用什么样的心?十行他的境界地位提高了,他又是如何用心?到十回向、到十地,境界一层比一层高,那个用心愈来愈妙。他会用心,所以他成就了。我们学佛天天在苦干,盲修瞎练不会用心,不会用心愈修愈迷惑,愈修愈颠倒。所以一定要晓得我们的毛病在哪里,人家修学那个巧妙地方在哪里,这个文里头就有意思!
前面这一段总举,后面还有详细的来说明。这不过是提个纲要而已,让我们先对菩萨成佛的修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提起我们修学的兴趣,乃至於读诵研学这种兴趣提起来了。我们感觉到这个经对我们太重要了,非学不可,能把这个提起来,所以「总举心地轨则」。轨是轨道,成佛之道,则是法则,原理、原则,要劝修,劝我们修学。
所以佛说,我是佛自称,『我先为菩萨时』,他也从初发心开始。这个初发心的菩萨我们讲五十一位菩萨,初信位,十信里面的初信。过去我们讲经的时候也有很多同修来问我,我们现在可不可以算初信?这要问哪一个教了,如果说藏教的初信当然可以,我们大家都是初信位,圆教的初信就不行,他的标准很高。圆教十信的初信是要把三界之内八十八品见惑断干净了,才是初信位,所以圆教的初信位等於小乘的须陀洹,须陀洹要回小向大就是圆教的初信位。诸位晓得这个标准相当之高,我们也得要清楚,他作菩萨的时候,这是「举果明因」,说明「修学入佛果之根源」。
「举因明果,若非胜因,不得胜果」。这两句很重要,胜是非常非常的殊胜,佛菩萨的果报殊胜,没有殊胜因怎么能证殊胜之果?「若非胜果,焉显胜因」。因就是本经所讲三十心十地,这四十法门!从卢舍那佛这个报身佛显示出菩萨因地的殊胜。「舍那自指根源,以为众生修入榜样」。卢舍那佛大慈大悲,本经说法的对象是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佛对应身佛所说的,给我们说明这样殊胜的因果。
所以我们选择这部经实在是三宝的加持,不容易,这是道场诸位同修善根福德的感应道交,因为这个大经大论分量太多,不容易抓到纲领,抓不到纲领用功不容易得力。我们这么多年在探究《华严》,这一部经是《华严》修行的纲要,你要说它详细的说明,那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里面的修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行?都在这两卷里头,上卷讲的他们用心,菩萨怎么用心法,下卷讲菩萨怎么办事;下卷是戒律,十重四十八轻,那是事相,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事,这是日常生活用心。用心就是修菩萨道,办事就是学菩萨行,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碰到一个善知识问:我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现在不晓得如何学菩萨行?如何学菩萨道?这本书上卷就是修菩萨道,下卷就是学菩萨行,你看这么简单的给我们提出来。
《华严经》重在说理,讲理论、讲境界,这一部经重在讲方法,而《弥陀经》重在讲果报、讲结果,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才是功德真正的圆满。所以这三部经就是成佛之道,而《华严经》特别提出来的《四十华严》,这就是我们放下,舍!我们舍尽了,一切经里头就取这一条成佛之道,一生决定成就。所以这三样是一桩事情,是一部经。这个经是《四十华严》的方法,《弥陀经》是《四十华严》的成就。这一个道路,这一个程序不容易得来,跟开经偈里面所讲的同样的意思,「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