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研习报告 (第十三集) 1995/8 美国达拉斯 档名:09-025-0013
请掀开经本一百五十五面,我们从第一行看起: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这个地方还有点补充的意思是必须要说明的,佛在《无量寿经》曾经说过阿闍王子,他们那些人过去生中,当然也是很长的时间,曾经『供养承事』四百亿佛,这里我们看到是『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四百亿跟这个数字比就差太远了。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都不可能对於净土发愿求生,都不能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凡是遇到净土法门,肯念佛、肯发愿求往生的,善根福德之深厚可想而知。成佛,释迦牟尼佛在此地举这个例子,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超过四百亿太多了。由此可知,听到净土法门、听到弥陀名号能生一念欢喜心,他没有求生的念头,能生一念欢喜心,已经是有相当的善根。像阿闍王子曾经供养四百亿诸佛如来,生欢喜心,如果说是要生决定心的发愿求生,那个善根必定是阿闍王子的多少倍。我们将这些经典合起来看,这个事情就看出来了,真的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确实有恳切的愿望求生,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的确这三种我们都多。能不能去得成?关键的就在乎我们对於世缘能不能放下,能放下就成了,不能放下,这是个障碍,诸位要晓得。所以《金刚般若》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排除这个障碍,叫我们认清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出世法都不可以执著,这就是无住生心。无住生心就是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无住,六根不住六尘境界,收回来,收回来就是无住,不住六尘境界,净念相继就是生心,果然如是,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圆满成佛。在这一会当中,我们把这桩事情总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明了就断疑,疑惑没有了,断疑生信,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信心清净就生实相,我们所生的实相跟经上所讲的有差别,但是我们所生的也确实是实相,我们生的是求生净土,是亲近弥陀。弥陀净土就是实相,弥陀名号也是实相,这必须要认识清楚的。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若复有人。於后末世。】
『末世』就是末法时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意思就是说,能受持《金刚般若》,他的功德超过释迦牟尼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历劫修学的功德。怎么能超过?世尊这几句话是不是有夸张的意思在?如果有夸张的意思在,前面讲的「五语」就不可靠了,的确没有夸张,是真实的。我在过去讲席当中介绍念佛法门,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念佛生到西方净土,西方净土那些大菩萨们见到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们是历劫修行,修了无量劫,证到七地、八地菩萨的果位,就不要说是七地、八地,初地也是无量劫的修行。我们从前面这段经文知道,初地菩萨修了无量劫生到华藏世界,到华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贤,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修了无量劫,到后来才接受这个法门,才遇到这个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才修几天,才修两、三年就去了,他见到怎么能不佩服?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正不可思议,这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佛讲的没错,他无量劫修成的,我们现在是几年当中成就的,几年当中超过他无量劫,所以这个法门叫顿超法门,实在不可思议,易行难信之法,修起来容易,但是很难叫人相信。这些全讲的是事实,如果我们冷静的去观察、去思惟,这个意思也能体会到几分。
我们在这个时代,人都求名闻利养,都贪图五欲六尘,即使学佛,我们也曾经看到学佛的个人、学佛的团体依旧离不开名利,依旧离不开贪瞋痴。在这样的大环境当中,真正能够放下万缘,一心念佛,确实是稀有。《念佛论》里面,倓虚法师给我们说谛闲老和尚早年一个参禅的徒弟,发心真诚,修行精进,确实有功夫、有成就。到以后在寺院里面做了首座和尚,首座在一个寺院里面他的地位仅次於住持,像一个学校里面,住持是校长,首座是教务主任,做到这个地位。地位一高,烦恼就现行,贪心就起来了,信徒皈依的多了,供养多了,贡高我慢的心也生起来,冤家债主找上门来,著魔了,一个人一生的前途被断送了。到最后的果报,去做土地公,土地公是鬼道里面的小鬼王,不是大鬼王,他有修行,他修行的功德换了一个土地公。所以那个学佛,他并不是为名闻利养学佛修行的,不是为这个,到后来名利现前都会变质,你说多可怕。我们自己能保得住自己一生不变吗?不可靠,名闻利养没有现前,你还没有遇到这个境界来考验,境界一现前就堕落,这是凡夫,尤其是末法。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苦行,唯有苦行才能保住初心,初发心都是好心,你才能保得住。
可以说每一个发心出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善心,真正是求道之心。可是现在社会不一样,的确有少数的人因为看到出家人名闻利养得来太容易,他是名利心来出家的,这是最近才有的现象。他用这种方式果然得到名闻利养,可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一个这样发心的人,各个都得到名闻利养,没有,还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他所得来的还是他命中有的,他不用佛法的手段,用其他的方法在社会上经营也能得到,他命里没有的,利用佛法也得不到,命里注定的。他用佛法这个手段去获得,他的罪过就加重了,这是破坏正法的形象,这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误导一切众生。深信因果之人,深信因果才知道修福,修真正的福报,不明因果的人想修福,结果修的是假福报,不是真的,这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面,我们看得太多,听到太多。福德因缘也有真也有假,也有邪也有正,也有圆也有偏,这些不可以不知。
《金刚般若》的理论、方法跟《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无二无别,《金刚般若》说的是原理原则,而净土三经是把这些原理原则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做到。诸位仔细去观察、去比较、去思惟你就了解,你明白、了解了,才知道净宗法门的殊胜。请看下面经文,一百五十七面。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这一段再为我们说明此经功德,前面这个功德一次一次的比较,已经是五次了,真实功德佛都不说,如果完全说出来,没人相信。我们能信,为什么能信?因为这个功德是称性的,真如本性广大无边,这个功德称性,它是究竟圆满的功德。前面四次校量是修德,修得再多都有限,修到无量劫,无量劫也是个数字,既是数字就是有限。人真正到无住生心,那是圆满性德显现,那个功德是无有穷尽的。可是诸位不要忘记,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念要相应,如古德所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相应法?与佛相应,我们念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相应,怎么跟阿弥陀佛相应?与阿弥陀佛的心相应,佛心清净、佛心平等、佛心正觉,《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是佛心。如果与佛心相应,一定要无住,心若有住就不相应,要无住,与佛心相应。
与佛愿相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我们念四十八愿,不是念阿弥陀佛的本愿,念四十八愿是我们发愿发跟他同样的愿,这个愿相应了。解相应,解净土三经,古来的这些大德将《行愿品》、《大势至圆通章》附在三经后面,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净土五经,五经的经义我们都能够理解,都能够信受奉行,这是解相应。行也相应,生活行持之中,样样都具足圆满的菩萨波罗蜜,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念念都是净念相继,这是行相应了。这才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不但念自性,自性不知不觉已经浮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那个功德不可思议,就像世尊在这段经文里头所说的。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本经是「一切诸佛,以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诸佛所证之法在这部经上,诸佛之所以成佛也在这部经上。也许诸位同学要问,在这部经上,在哪一句?在哪一段?这部经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全是。你能够全部受持当然好,不能全部受持,佛在这部经上不是屡次的说明吗?受持四句偈就行了,任何四句都是诸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你成了无上正觉,你就成佛了。
本经的上半部,就境界上说明无住,到这个地方讲完了,后面是本经的下半部,这上下两半部是很自然的分成。上半部实在讲《金刚般若》讲圆满了,下半部是补充说明,实在是一个意思,绝不是另外一个起头,跟前面密切的关联。下半部的开端有个简单的介绍,把前后两分不同的地方先说出来,诸位翻开一百六十一面,「说明本经前后两大段之不同处」。「前半部经,约境明无住」,境是境界,六尘境界,实在上讲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以彰般若正智」,彰是明显,很清楚、很明白的把般若正智显示出来,彰是彰明的意思。第一,「是为将发大心修行者说」。诸位要记住,将发,想发还没发,佛教给他怎么发法,「教以如何发心、度众、伏惑、断惑」,前半部讲的是这些。
第二「遣粗执」,遣是舍离,舍离粗的执著。「遣其於境缘上」,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对人对物都是心外之物,物质环境是境界,人事环境也是境界,也是外境。所以遣其於境缘上,「生分别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离相」。因为你在境缘上生分别心,你心就有住,你就有执著,所以教给你要离相。「令其离相,是遣所执」,所执著的这些统统舍掉,统统放下。「说离一切相,方为发菩提心」,若不离相不是发菩提心,离相的心就是菩提心,执著一切境界相就不是菩提心。菩提是觉,你心里有妄想、有执著那是迷,迷是妄心,觉是真心,觉、迷的样子就是在一切相上著不著,不著就觉,著就迷了。
「利益众生之菩萨,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边不著。」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行化他,真正的菩萨二边不著,一有著就受其害。所以我对於倓老法师的《念佛论》非常重视,这个小册子我不断的在印送流通。我们什么经教都不懂、不听没有关系,你只要相信《念佛论》里面所讲的,我们这一生就能得度。谛老参禅的那个徒弟就是著相,有所著,结果去当土地公,堕饿鬼道,你才晓得这多可怕,名利真害人。他那个念佛的徒弟,好!没有名闻利养,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庙里,谁也瞧不起他,谁也不理他,他成就了,这个要知道。佛常讲随缘跟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是动的,攀缘里头就有分别、执著。你不要看他现在很发达、很辉煌,样子很好看,好像一切都很殊胜,你再远一点看,他在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他到那里去了。你看到这个修行人很可怜,没有人理他,苦得不得了,你再看,他前面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怎么会一样!人的眼光要往远处看,不要往近处看。特别是在末法这个时代,道场小好,没人瞧得起,我们省心省事。
我在台北市,我们的道场是全台湾最小的,人数也是最少的,信徒最少的,没人瞧得起。有一年选举我在那边,有些是政党里面来拉票的,到这里来拜访我,问我,法师,你这里信徒多少人?我说不到三百人。以后再不来了,你看我多自在。如果我说我有几千人、几万人,麻烦大了,今天来送礼,明天来拜托,又请开会,就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不搞那些。所以我就老实告诉他,你看我讲堂摆的座位摆不到三百个,我讲经听众都坐不满。再没有人来了,好!乐得身心清净,无烦无恼。我们道场不是不能扩充,我决定不要扩充,连杭州南路的佛陀教育基金会,简丰文居士跟我讲了很多次,我坚持绝不扩充。为什么?道场小,开销小,维持容易,你搞大,搞大了你就不能不巴结信徒,巴结那些有钱有势的,否则的话你怎么维持?所以搞大了,天天要看那些人的脸色,要用心机怎么去应付他、去拉拢他,那个多苦!那种心,诸位想想,是六道轮回心。现在固然可以做到很辉煌、很好看,往前面一看是地狱、饿鬼、畜生,这怎么可以做!
我们现在是穷哈哈的,没有一个人瞧得起,诸佛菩萨赞叹,我们前途光明,我们将来去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切诸佛都佩服。佛教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是正确的,要牢牢的记住,要守住。要过个清苦的生活,不能奢侈,奢侈决定要出毛病的。连《古兰经》里面,伊斯兰教他们称上帝称安拉,安拉也最讨厌奢侈的人,不知道节俭。上帝是天神,所以奢侈,鬼神都讨厌,看到都不舒服,道心完全没有了。末后,「明一切皆非,以显般若正智之独真」。这前半部所说的。
后半部的大意在这里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后半部经,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理体」,所以后半部比前半部深,前半部是可浅可深,浅人看之浅,深人看之深,后半部是唯深无浅。境是所住的,心是能住的,般若正智是讲般若的作用,起用,用必有体,体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后半段是显性,「是为已发大心修行者说」,可见得比前面不一样,前面是初发心的,现在是要为已经发大心,已经在行菩萨道的人。发心而曰我能发、我能度、我能伏烦恼、我能断烦恼,就又坏了,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在现前社会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我能,本事很大,我能则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所以这些分别执著仍须遣除,这个意念不能有,有就是障碍。「遣细执」,微细的执著,前半部讲的放下,离开执著是讲粗相,后半部是讲细相,就是起心动念。「即是於起心动念时,便不应住著,教之离念。」你看前半部教人离相,后半部教人离念,念比相要细,这种分别、执著的念头都不能有。
「令其离念,是遣能执」,能执著的是念头,所执著的是境缘,这才说到真正究竟处。「说无有法发菩提,无有法名菩萨」,对於发菩提,对於菩萨果位,对於佛的果位,都不执著,心里头都不动这个念头。成佛没有动我成佛的念头,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我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念头。「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边不著亦不著。」前面教给你是二边不著,现在二边不著也不执著,这比前面的确是更深一层。「明一切皆是」,前半部是讲一切皆非,后半部讲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体之一如」。为什么一切皆是?因为一切现象都是真性变现出来的,性相一如,性相一体,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必须你真正通达明白了才一切皆是;换句话说,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你真正达到一心不乱,那一切皆是,如果你还是二心、三心,一切皆非。这一切境界相究竟是是、是非,完全在心理上的转变,你用的是真心,一切皆是,一真法界;你用的是妄心,一切皆非,是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在一念之间的转变,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唯识所变,起变化。识是什么?识是分别、是妄想,所以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唯识,就是分别执著,变成十法界;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一切皆是,一真法界。
所以「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体之一如,此是万法本体,故一切法莫非实相」。前半段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半段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要不把它搞清楚,前后一念,念得你糊涂了,怎么又是虚妄又是实相?到底是虚妄还是实相?你会搞糊涂。这是般若难讲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清楚。「最后结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全经义趣,尽在里许」,这两句经文是《金刚经》的总结论。「又前明一切皆非」,前半部,「令观不变之体,后明一切皆是,令观随缘之用,前虽随缘而不变,后虽不变而随缘」。你把它合起来看,事实真相大白,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综上诸说,以观全经,全经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这一小段简单介绍很重要,全部《金刚经》的义趣都在其中,这样我们读《金刚经》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迷失宗旨。
请看经文,科题里面我们念一下。「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理体」,这第一段是「深观无住以进修」。这是信、解、行、证,修是修行,这是正宗分里第三大段,深观无住,你才会修行。这里面第一个小段,「发心无法重请」。经讲完了,如果须菩提再不说话,《金刚经》就圆满,就不说了。须菩提何尝不知道?他是代我们启请的,我们听了上面佛的开示,不能深解义趣,不能深解,还有疑惑,虽有疑惑又问不出来,这很苦。须菩提尊者聪明,知道我们有疑却问不出来,他代我们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家读这个经文要细心,前面不是这样问过吗?不是的,前面问的跟这个问的不一样,如果你粗心大意你就疏忽了。前面问的是「应云何住」,这里问的是『云何应住』,怎么会一样?「应云何住」是应该怎么住,这是对初学的人讲,对老修人讲「云何应住」。「此节经文」,注解里头也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看似另起」,看得好像怎么又开头又问了,「实则紧接前文而来」,不是另外开端,紧接著前面。「长老问意是说,我法二执,已与发菩提心时同时俱生,降则非发心,住则执我法,此正指示行人应向起心动念时用功,长老大慈,代众生再请开示根本方便,前曰应云何住,是问菩提心应云何安住,今曰云何应住,是问发菩提心云何独应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谓发此心。」你发菩提心,你的心应该是住在菩提心上,如果心不住菩提心,菩提心不就没有了吗?那发什么菩提心?这个意思深。「住既不可,降又不得」,怎么办?
你想,这样深的疑惑、这样深的问题我们真的有,真的存在,但是不经他这一问,我们这个问题在深处还没发现,还没发现自己有问题。经过人家这一问,我们想想我们真有这个问题存在,而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在菩提道上必定是重大的障碍。「前云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一切相包括就太广了,连发菩提心的相也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说应离一切相,又说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也是相,菩提心相离开了,还发什么菩提心?「长老此问,又是曲为现前当来,一切粘滞不化者,请求开示耳。」这是须菩提尊者的大慈大悲,把我们内心深处的疑惑发掘出来,求佛开示。我们看下面佛的开示。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是佛教给我们离相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真正发心修行的人,已经发菩提心修行的人,怎样修行才如法,才没有过失?一定要像诸佛如来发广度众生之心。四弘誓愿是诸佛如来无量大愿的总结,把它归纳总结结出这四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不出那四条范围。这四愿叫四弘誓愿,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论他发的是什么愿,归纳起来都不外乎这四条。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若不能做到就不是菩提心。度众生还有分别心,哪些众生我度他,哪些众生我不愿意度他,这不是菩提心,这不是大慈悲心。大慈悲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是平等的,心是清净的。心不平等、不清净,那个慈悲叫「爱缘慈悲」,我喜欢的就度你,我讨厌你不度你。佛讲慈悲心有四种,第一种是「爱缘慈悲」,第二种是「众生缘慈悲」,第三种「法缘慈悲」,第四种叫「大慈大悲」。我们仔细去观察,绝大多数还是在爱缘慈悲上,连众生缘的慈悲都没有。爱缘慈悲不行,四相具足,烦恼很重,这烦恼是贪瞋痴慢,很重。如何能出三界?如何得生净土?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度众生不著度众生的相,佛在此地就是教给我们这些,不能著度众生的相。
『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灭度」,灭是达到究竟,灭烦恼、灭妄想、灭生死,那就成佛了,是究竟的佛果才叫灭度。帮助众生成圆满的佛果都不能著相,是不是我帮助他成佛的?实在讲不是,他自己修行成佛的。菩萨不过帮人一个增上缘而已,指一条路给你走,走路的是他本人,修持的是他本人,佛菩萨不能代人修行,他的成就是他自己成就的。正如我们世间老师教导学生,学生成就是他自己奋发、用功、努力成就的,老师不能说那是我的功德,我教导他成就的,那就著相了。老师对待学生只是增上缘,四种缘里面只有一种增上缘,而他自己具足的是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他本身具足的。我们度化众生也必须要清楚,不可以居功,一有居功之心就四相具足,又堕落成凡夫,你的心就不清净。帮助一切众生修行证果是我们本分的事情,为什么?法界一切众生与我同体。这个慈悲叫无缘大慈,无缘拿现在话说是无条件的,同体大悲。知道无缘同体,这个念头不会生,绝对没有这个念头,帮助一个人帮助得再多也不会起一念「我对他有帮助」,不会动这个心,不会起这个念头。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微细分别心还有,病根还在,虽然是菩萨,大家都承认你是菩萨,佛看你不像菩萨。菩萨看你,承认菩萨,佛看你不像菩萨,这个意思深。末后看「结成」就更有味道了:
【所以者何。】
为什么?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前面告诉你发菩提心,这个地方说实在无有法发菩提心,所以前后如果不细说、细参,你念前半部没有问题,念到后半部的时候,问题都来了。怎么前面叫我们发菩提心,后头又说没法子发?到底是有法还是无法?是发还是不发?问题全来了。这个句子是活句,这是我们很不容易理解,很不容易去读的。这一句里头有两个意思,在断句上讲,「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法,这是一个念法。第二个念法,「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两种读法是两种不同的意思,两种不同的意思显示出真实意,发而无发,无发而发,空有二边都不住。你要发,住著有一边,不发,你住著无那一边,你总堕在二边。佛这个说法巧妙,这句话里面二边不住,发而无发,无发而发,发了心,不住相,这一句里头是这个味道。所以一句经文两个读法,一般人读经他怎么会知道?一般人念经总是「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与前面正好相矛盾,他不知道另外一个读法与前面完全相应,二边不住,这叫真正发菩提心。
请掀开经本一百五十五面,我们从第一行看起: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这个地方还有点补充的意思是必须要说明的,佛在《无量寿经》曾经说过阿闍王子,他们那些人过去生中,当然也是很长的时间,曾经『供养承事』四百亿佛,这里我们看到是『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四百亿跟这个数字比就差太远了。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都不可能对於净土发愿求生,都不能有这个念头,所以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凡是遇到净土法门,肯念佛、肯发愿求往生的,善根福德之深厚可想而知。成佛,释迦牟尼佛在此地举这个例子,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超过四百亿太多了。由此可知,听到净土法门、听到弥陀名号能生一念欢喜心,他没有求生的念头,能生一念欢喜心,已经是有相当的善根。像阿闍王子曾经供养四百亿诸佛如来,生欢喜心,如果说是要生决定心的发愿求生,那个善根必定是阿闍王子的多少倍。我们将这些经典合起来看,这个事情就看出来了,真的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确实有恳切的愿望求生,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的确这三种我们都多。能不能去得成?关键的就在乎我们对於世缘能不能放下,能放下就成了,不能放下,这是个障碍,诸位要晓得。所以《金刚般若》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排除这个障碍,叫我们认清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出世法都不可以执著,这就是无住生心。无住生心就是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无住,六根不住六尘境界,收回来,收回来就是无住,不住六尘境界,净念相继就是生心,果然如是,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圆满成佛。在这一会当中,我们把这桩事情总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明了就断疑,疑惑没有了,断疑生信,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信心清净就生实相,我们所生的实相跟经上所讲的有差别,但是我们所生的也确实是实相,我们生的是求生净土,是亲近弥陀。弥陀净土就是实相,弥陀名号也是实相,这必须要认识清楚的。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若复有人。於后末世。】
『末世』就是末法时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意思就是说,能受持《金刚般若》,他的功德超过释迦牟尼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历劫修学的功德。怎么能超过?世尊这几句话是不是有夸张的意思在?如果有夸张的意思在,前面讲的「五语」就不可靠了,的确没有夸张,是真实的。我在过去讲席当中介绍念佛法门,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念佛生到西方净土,西方净土那些大菩萨们见到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们是历劫修行,修了无量劫,证到七地、八地菩萨的果位,就不要说是七地、八地,初地也是无量劫的修行。我们从前面这段经文知道,初地菩萨修了无量劫生到华藏世界,到华藏世界遇到文殊、普贤,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修了无量劫,到后来才接受这个法门,才遇到这个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才修几天,才修两、三年就去了,他见到怎么能不佩服?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正不可思议,这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佛讲的没错,他无量劫修成的,我们现在是几年当中成就的,几年当中超过他无量劫,所以这个法门叫顿超法门,实在不可思议,易行难信之法,修起来容易,但是很难叫人相信。这些全讲的是事实,如果我们冷静的去观察、去思惟,这个意思也能体会到几分。
我们在这个时代,人都求名闻利养,都贪图五欲六尘,即使学佛,我们也曾经看到学佛的个人、学佛的团体依旧离不开名利,依旧离不开贪瞋痴。在这样的大环境当中,真正能够放下万缘,一心念佛,确实是稀有。《念佛论》里面,倓虚法师给我们说谛闲老和尚早年一个参禅的徒弟,发心真诚,修行精进,确实有功夫、有成就。到以后在寺院里面做了首座和尚,首座在一个寺院里面他的地位仅次於住持,像一个学校里面,住持是校长,首座是教务主任,做到这个地位。地位一高,烦恼就现行,贪心就起来了,信徒皈依的多了,供养多了,贡高我慢的心也生起来,冤家债主找上门来,著魔了,一个人一生的前途被断送了。到最后的果报,去做土地公,土地公是鬼道里面的小鬼王,不是大鬼王,他有修行,他修行的功德换了一个土地公。所以那个学佛,他并不是为名闻利养学佛修行的,不是为这个,到后来名利现前都会变质,你说多可怕。我们自己能保得住自己一生不变吗?不可靠,名闻利养没有现前,你还没有遇到这个境界来考验,境界一现前就堕落,这是凡夫,尤其是末法。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苦行,唯有苦行才能保住初心,初发心都是好心,你才能保得住。
可以说每一个发心出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善心,真正是求道之心。可是现在社会不一样,的确有少数的人因为看到出家人名闻利养得来太容易,他是名利心来出家的,这是最近才有的现象。他用这种方式果然得到名闻利养,可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一个这样发心的人,各个都得到名闻利养,没有,还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他所得来的还是他命中有的,他不用佛法的手段,用其他的方法在社会上经营也能得到,他命里没有的,利用佛法也得不到,命里注定的。他用佛法这个手段去获得,他的罪过就加重了,这是破坏正法的形象,这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误导一切众生。深信因果之人,深信因果才知道修福,修真正的福报,不明因果的人想修福,结果修的是假福报,不是真的,这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里面,我们看得太多,听到太多。福德因缘也有真也有假,也有邪也有正,也有圆也有偏,这些不可以不知。
《金刚般若》的理论、方法跟《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无二无别,《金刚般若》说的是原理原则,而净土三经是把这些原理原则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做到。诸位仔细去观察、去比较、去思惟你就了解,你明白、了解了,才知道净宗法门的殊胜。请看下面经文,一百五十七面。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这一段再为我们说明此经功德,前面这个功德一次一次的比较,已经是五次了,真实功德佛都不说,如果完全说出来,没人相信。我们能信,为什么能信?因为这个功德是称性的,真如本性广大无边,这个功德称性,它是究竟圆满的功德。前面四次校量是修德,修得再多都有限,修到无量劫,无量劫也是个数字,既是数字就是有限。人真正到无住生心,那是圆满性德显现,那个功德是无有穷尽的。可是诸位不要忘记,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念要相应,如古德所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相应法?与佛相应,我们念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相应,怎么跟阿弥陀佛相应?与阿弥陀佛的心相应,佛心清净、佛心平等、佛心正觉,《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是佛心。如果与佛心相应,一定要无住,心若有住就不相应,要无住,与佛心相应。
与佛愿相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要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我们念四十八愿,不是念阿弥陀佛的本愿,念四十八愿是我们发愿发跟他同样的愿,这个愿相应了。解相应,解净土三经,古来的这些大德将《行愿品》、《大势至圆通章》附在三经后面,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净土五经,五经的经义我们都能够理解,都能够信受奉行,这是解相应。行也相应,生活行持之中,样样都具足圆满的菩萨波罗蜜,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念念都是净念相继,这是行相应了。这才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不但念自性,自性不知不觉已经浮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那个功德不可思议,就像世尊在这段经文里头所说的。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本经是「一切诸佛,以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诸佛所证之法在这部经上,诸佛之所以成佛也在这部经上。也许诸位同学要问,在这部经上,在哪一句?在哪一段?这部经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全是。你能够全部受持当然好,不能全部受持,佛在这部经上不是屡次的说明吗?受持四句偈就行了,任何四句都是诸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你成了无上正觉,你就成佛了。
本经的上半部,就境界上说明无住,到这个地方讲完了,后面是本经的下半部,这上下两半部是很自然的分成。上半部实在讲《金刚般若》讲圆满了,下半部是补充说明,实在是一个意思,绝不是另外一个起头,跟前面密切的关联。下半部的开端有个简单的介绍,把前后两分不同的地方先说出来,诸位翻开一百六十一面,「说明本经前后两大段之不同处」。「前半部经,约境明无住」,境是境界,六尘境界,实在上讲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以彰般若正智」,彰是明显,很清楚、很明白的把般若正智显示出来,彰是彰明的意思。第一,「是为将发大心修行者说」。诸位要记住,将发,想发还没发,佛教给他怎么发法,「教以如何发心、度众、伏惑、断惑」,前半部讲的是这些。
第二「遣粗执」,遣是舍离,舍离粗的执著。「遣其於境缘上」,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对人对物都是心外之物,物质环境是境界,人事环境也是境界,也是外境。所以遣其於境缘上,「生分别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离相」。因为你在境缘上生分别心,你心就有住,你就有执著,所以教给你要离相。「令其离相,是遣所执」,所执著的这些统统舍掉,统统放下。「说离一切相,方为发菩提心」,若不离相不是发菩提心,离相的心就是菩提心,执著一切境界相就不是菩提心。菩提是觉,你心里有妄想、有执著那是迷,迷是妄心,觉是真心,觉、迷的样子就是在一切相上著不著,不著就觉,著就迷了。
「利益众生之菩萨,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边不著。」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行化他,真正的菩萨二边不著,一有著就受其害。所以我对於倓老法师的《念佛论》非常重视,这个小册子我不断的在印送流通。我们什么经教都不懂、不听没有关系,你只要相信《念佛论》里面所讲的,我们这一生就能得度。谛老参禅的那个徒弟就是著相,有所著,结果去当土地公,堕饿鬼道,你才晓得这多可怕,名利真害人。他那个念佛的徒弟,好!没有名闻利养,一个人住在一个小庙里,谁也瞧不起他,谁也不理他,他成就了,这个要知道。佛常讲随缘跟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是动的,攀缘里头就有分别、执著。你不要看他现在很发达、很辉煌,样子很好看,好像一切都很殊胜,你再远一点看,他在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他到那里去了。你看到这个修行人很可怜,没有人理他,苦得不得了,你再看,他前面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怎么会一样!人的眼光要往远处看,不要往近处看。特别是在末法这个时代,道场小好,没人瞧得起,我们省心省事。
我在台北市,我们的道场是全台湾最小的,人数也是最少的,信徒最少的,没人瞧得起。有一年选举我在那边,有些是政党里面来拉票的,到这里来拜访我,问我,法师,你这里信徒多少人?我说不到三百人。以后再不来了,你看我多自在。如果我说我有几千人、几万人,麻烦大了,今天来送礼,明天来拜托,又请开会,就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不搞那些。所以我就老实告诉他,你看我讲堂摆的座位摆不到三百个,我讲经听众都坐不满。再没有人来了,好!乐得身心清净,无烦无恼。我们道场不是不能扩充,我决定不要扩充,连杭州南路的佛陀教育基金会,简丰文居士跟我讲了很多次,我坚持绝不扩充。为什么?道场小,开销小,维持容易,你搞大,搞大了你就不能不巴结信徒,巴结那些有钱有势的,否则的话你怎么维持?所以搞大了,天天要看那些人的脸色,要用心机怎么去应付他、去拉拢他,那个多苦!那种心,诸位想想,是六道轮回心。现在固然可以做到很辉煌、很好看,往前面一看是地狱、饿鬼、畜生,这怎么可以做!
我们现在是穷哈哈的,没有一个人瞧得起,诸佛菩萨赞叹,我们前途光明,我们将来去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切诸佛都佩服。佛教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是正确的,要牢牢的记住,要守住。要过个清苦的生活,不能奢侈,奢侈决定要出毛病的。连《古兰经》里面,伊斯兰教他们称上帝称安拉,安拉也最讨厌奢侈的人,不知道节俭。上帝是天神,所以奢侈,鬼神都讨厌,看到都不舒服,道心完全没有了。末后,「明一切皆非,以显般若正智之独真」。这前半部所说的。
后半部的大意在这里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后半部经,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理体」,所以后半部比前半部深,前半部是可浅可深,浅人看之浅,深人看之深,后半部是唯深无浅。境是所住的,心是能住的,般若正智是讲般若的作用,起用,用必有体,体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后半段是显性,「是为已发大心修行者说」,可见得比前面不一样,前面是初发心的,现在是要为已经发大心,已经在行菩萨道的人。发心而曰我能发、我能度、我能伏烦恼、我能断烦恼,就又坏了,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在现前社会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我能,本事很大,我能则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具足。所以这些分别执著仍须遣除,这个意念不能有,有就是障碍。「遣细执」,微细的执著,前半部讲的放下,离开执著是讲粗相,后半部是讲细相,就是起心动念。「即是於起心动念时,便不应住著,教之离念。」你看前半部教人离相,后半部教人离念,念比相要细,这种分别、执著的念头都不能有。
「令其离念,是遣能执」,能执著的是念头,所执著的是境缘,这才说到真正究竟处。「说无有法发菩提,无有法名菩萨」,对於发菩提,对於菩萨果位,对於佛的果位,都不执著,心里头都不动这个念头。成佛没有动我成佛的念头,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我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念头。「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边不著亦不著。」前面教给你是二边不著,现在二边不著也不执著,这比前面的确是更深一层。「明一切皆是」,前半部是讲一切皆非,后半部讲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体之一如」。为什么一切皆是?因为一切现象都是真性变现出来的,性相一如,性相一体,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必须你真正通达明白了才一切皆是;换句话说,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你真正达到一心不乱,那一切皆是,如果你还是二心、三心,一切皆非。这一切境界相究竟是是、是非,完全在心理上的转变,你用的是真心,一切皆是,一真法界;你用的是妄心,一切皆非,是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在一念之间的转变,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唯识所变,起变化。识是什么?识是分别、是妄想,所以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唯识,就是分别执著,变成十法界;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一切皆是,一真法界。
所以「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体之一如,此是万法本体,故一切法莫非实相」。前半段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半段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要不把它搞清楚,前后一念,念得你糊涂了,怎么又是虚妄又是实相?到底是虚妄还是实相?你会搞糊涂。这是般若难讲的地方,但是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清楚。「最后结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全经义趣,尽在里许」,这两句经文是《金刚经》的总结论。「又前明一切皆非」,前半部,「令观不变之体,后明一切皆是,令观随缘之用,前虽随缘而不变,后虽不变而随缘」。你把它合起来看,事实真相大白,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综上诸说,以观全经,全经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这一小段简单介绍很重要,全部《金刚经》的义趣都在其中,这样我们读《金刚经》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迷失宗旨。
请看经文,科题里面我们念一下。「约心明无住以显般若理体」,这第一段是「深观无住以进修」。这是信、解、行、证,修是修行,这是正宗分里第三大段,深观无住,你才会修行。这里面第一个小段,「发心无法重请」。经讲完了,如果须菩提再不说话,《金刚经》就圆满,就不说了。须菩提何尝不知道?他是代我们启请的,我们听了上面佛的开示,不能深解义趣,不能深解,还有疑惑,虽有疑惑又问不出来,这很苦。须菩提尊者聪明,知道我们有疑却问不出来,他代我们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大家读这个经文要细心,前面不是这样问过吗?不是的,前面问的跟这个问的不一样,如果你粗心大意你就疏忽了。前面问的是「应云何住」,这里问的是『云何应住』,怎么会一样?「应云何住」是应该怎么住,这是对初学的人讲,对老修人讲「云何应住」。「此节经文」,注解里头也给我们说得很清楚,「看似另起」,看得好像怎么又开头又问了,「实则紧接前文而来」,不是另外开端,紧接著前面。「长老问意是说,我法二执,已与发菩提心时同时俱生,降则非发心,住则执我法,此正指示行人应向起心动念时用功,长老大慈,代众生再请开示根本方便,前曰应云何住,是问菩提心应云何安住,今曰云何应住,是问发菩提心云何独应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谓发此心。」你发菩提心,你的心应该是住在菩提心上,如果心不住菩提心,菩提心不就没有了吗?那发什么菩提心?这个意思深。「住既不可,降又不得」,怎么办?
你想,这样深的疑惑、这样深的问题我们真的有,真的存在,但是不经他这一问,我们这个问题在深处还没发现,还没发现自己有问题。经过人家这一问,我们想想我们真有这个问题存在,而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在菩提道上必定是重大的障碍。「前云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一切相包括就太广了,连发菩提心的相也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说应离一切相,又说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也是相,菩提心相离开了,还发什么菩提心?「长老此问,又是曲为现前当来,一切粘滞不化者,请求开示耳。」这是须菩提尊者的大慈大悲,把我们内心深处的疑惑发掘出来,求佛开示。我们看下面佛的开示。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是佛教给我们离相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真正发心修行的人,已经发菩提心修行的人,怎样修行才如法,才没有过失?一定要像诸佛如来发广度众生之心。四弘誓愿是诸佛如来无量大愿的总结,把它归纳总结结出这四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不出那四条范围。这四愿叫四弘誓愿,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论他发的是什么愿,归纳起来都不外乎这四条。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若不能做到就不是菩提心。度众生还有分别心,哪些众生我度他,哪些众生我不愿意度他,这不是菩提心,这不是大慈悲心。大慈悲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是平等的,心是清净的。心不平等、不清净,那个慈悲叫「爱缘慈悲」,我喜欢的就度你,我讨厌你不度你。佛讲慈悲心有四种,第一种是「爱缘慈悲」,第二种是「众生缘慈悲」,第三种「法缘慈悲」,第四种叫「大慈大悲」。我们仔细去观察,绝大多数还是在爱缘慈悲上,连众生缘的慈悲都没有。爱缘慈悲不行,四相具足,烦恼很重,这烦恼是贪瞋痴慢,很重。如何能出三界?如何得生净土?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度众生不著度众生的相,佛在此地就是教给我们这些,不能著度众生的相。
『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灭度」,灭是达到究竟,灭烦恼、灭妄想、灭生死,那就成佛了,是究竟的佛果才叫灭度。帮助众生成圆满的佛果都不能著相,是不是我帮助他成佛的?实在讲不是,他自己修行成佛的。菩萨不过帮人一个增上缘而已,指一条路给你走,走路的是他本人,修持的是他本人,佛菩萨不能代人修行,他的成就是他自己成就的。正如我们世间老师教导学生,学生成就是他自己奋发、用功、努力成就的,老师不能说那是我的功德,我教导他成就的,那就著相了。老师对待学生只是增上缘,四种缘里面只有一种增上缘,而他自己具足的是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他本身具足的。我们度化众生也必须要清楚,不可以居功,一有居功之心就四相具足,又堕落成凡夫,你的心就不清净。帮助一切众生修行证果是我们本分的事情,为什么?法界一切众生与我同体。这个慈悲叫无缘大慈,无缘拿现在话说是无条件的,同体大悲。知道无缘同体,这个念头不会生,绝对没有这个念头,帮助一个人帮助得再多也不会起一念「我对他有帮助」,不会动这个心,不会起这个念头。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微细分别心还有,病根还在,虽然是菩萨,大家都承认你是菩萨,佛看你不像菩萨。菩萨看你,承认菩萨,佛看你不像菩萨,这个意思深。末后看「结成」就更有味道了:
【所以者何。】
为什么?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前面告诉你发菩提心,这个地方说实在无有法发菩提心,所以前后如果不细说、细参,你念前半部没有问题,念到后半部的时候,问题都来了。怎么前面叫我们发菩提心,后头又说没法子发?到底是有法还是无法?是发还是不发?问题全来了。这个句子是活句,这是我们很不容易理解,很不容易去读的。这一句里头有两个意思,在断句上讲,「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法,这是一个念法。第二个念法,「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两种读法是两种不同的意思,两种不同的意思显示出真实意,发而无发,无发而发,空有二边都不住。你要发,住著有一边,不发,你住著无那一边,你总堕在二边。佛这个说法巧妙,这句话里面二边不住,发而无发,无发而发,发了心,不住相,这一句里头是这个味道。所以一句经文两个读法,一般人读经他怎么会知道?一般人念经总是「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与前面正好相矛盾,他不知道另外一个读法与前面完全相应,二边不住,这叫真正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