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 (第五十一集)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五十一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023-0051

  请掀开经本一百一十七面,第六行,从注解第十八段看起。

  【学佛人能见及此者,曰开道眼。此时急当养其道心,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必须生空、法空、而后心空。复於此际,提起一句万德洪名,一心而念。但念阿弥陀佛,佛外无念。上与十方如来,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矣。】

  这一段文非常重要,教导我们真正修行用功的方法。凡是用功不得力,一定是与此地所讲的相违背,如果能与这几句相应,功夫必然得力。「学佛人能见及此者」,这一句是总结前面所说的,知道一切法是相对而生的,也就是因缘生法;有即非有,非有即有。这是把事实真相看清楚,我们所谓是看破了,看破就是佛门里所说的开道眼。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你的见解,你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与诸佛菩萨相同,是一个看法。开道眼,也就是一般所讲开悟,真正开悟了。这个悟是解悟,他所悟的没有错,确确实实是事实真相,可是并没有放下。没有放下,虽然是开悟了,换句话说,依旧免不了生死轮回,你还是受业力的支配。要怎么办?一定要放下。底下讲,「此时急当养其道心」,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最急的一桩大事,是培养道心。培养道心就是放下,放下之后那个心就是道心;没有放下,那个心叫凡夫心,我们有的时候称之为轮回心,只要有一丝毫没有放下,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心叫轮回心,就不是道心。所以,一定要像《金刚经》上所说的这个标准。「要令心如虚空」,心地要清净,一尘不染。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就行了,到本来无一物就可以了,心就清净了。清净的标准也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心里头一念不生,一个妄念都没有了,很容易误入无想定,误入无色界天,那就又错了。

  这个心如虚空,要有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是什么?「必须生空、法空、空空」,这就是心如虚空的标准。生空,不执著我、有情众生,不再执著了。法空,不执著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内,佛法也是因缘所生的。人空、法空,生空就是人空,人法俱空;空也要空,空也不能够执著,执著空亦错了。人空、法空、空空,前面讲的大三空三昧,这是标准。这个时候不但解悟,证也悟了,确确实实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个境界不仅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就是法身大士,这个时候可以生到一真法界。

  一切诸佛刹土都有一真法界,为什么要我们再念阿弥陀佛?这里面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你有能力入一真法界,证得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得大三空三昧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到这个地位。假如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从这个时候起,要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你必须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从里开始,不是从我们现在开始,这个诸位要知道。第一个阿僧只劫修三十个位次,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修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只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你证什么样的果位?等觉菩萨。所以诸佛如来劝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因为生到西方净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很快!

  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讲过,《弥陀经》里面讲过,凡夫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依照经里面所说的,我们仔细观察,大概三、四劫就成功了。三、四劫跟那个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不能比!阿僧只,一般讲叫无央数,这个数量太大太大了。《华严经》上讲的,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才能成就。讲无量劫,都是说的圆教初住到成就圆满的佛果,所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在西方世界,那个时间缩短,缩得太短太短了。如果照这个标准,这个人已经大彻大悟,已经万缘放下,真正证得初住菩萨的地位,初住在大乘法里面是属於见道位。十住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上上品往生。上上品往生的人,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一生到西方世界就花开见佛悟无生。到那个地方就花开,这不论佛加持;论佛加持,那大家平等。不论佛加持,凭自己的功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悟无生。要是依照净宗经典来说,他的地位已经到七地以上。他本来是个初住位的菩萨,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自己的本事,不是凭佛加持,就提升到七地。换句话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於一念之间超过了两个阿僧只劫,这个便宜占大了。何况又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他在西方世界成就圆满的佛果,绝不可能要一劫的时间,不需要。这就是说明,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太快太快了,所以连文殊、普贤都要求往生。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修行成就,都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成佛的快速。我们在经里面常常读到,《弥陀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上善是指等觉菩萨,法云地的菩萨还不能算上善,等觉菩萨是上善。西方世界像这种地位的人,那个数量太多太多,没法子计算。那我们要想一想,这些都已经证到等觉位,换句话说,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这在其他的佛刹里头说,三大阿僧只劫修满了才到等觉。可是西方世界,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才十劫,不长的时间,十劫的时间,他们到那里修行,三个阿僧只劫在十劫当中修满,这个不可思议!我们读经,像这些地方是非常非常要紧的地方,不能够含糊笼统的念过。西方世界殊胜,殊胜在哪里?单单凭这一点,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找不到。你在别的地方修行真的要三大阿僧只劫,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十劫。这个帐我们曾经仔细的算过,不需要!根性利的,三劫、四劫,就超过一般菩萨修行三个阿僧只劫。这是劝我们一定要念佛。

  提起一句万德洪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心而念。但念阿弥陀佛,佛外无念。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没有一个杂念,杂念就是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一天到晚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一句接著一句,杂念就不生了,这样用功,决定往生,决定是高品位的往生。上与十方如来,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感应道交。能与十方一切诸佛,下至一切众生,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起了感应道交的作用。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与一切有情起感应道交,与一切无情也起感应道交,这就是《华严》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果有一个人,他应以一种特别因缘会叫他开悟的,或者是听到风的声音、雨的声音,菩萨就变现这个境界,触动他的我们现在人讲灵感,他就大彻大悟了。所以那个风、那个雨、那个音声、那个现象,不是普通的,佛菩萨变现的,不是偶然的。我们遇到这些声音,为什么不开悟?那些声音里头没有诸佛菩萨威神在加持。佛菩萨变现的,它有威神加持,它能触动你的感应,触动你的善根;我们佛法讲善根,世间人讲灵感。由此可知,诸佛菩萨现有情身、现无情身,无不自在。这就是下与法界众生息息相通。

  【此心与佛以及众生,无异、无相。】

  这是说明其所以然。为什么能够与诸佛、与众生,说诸佛、说众生,十法界全都包括到了。这当中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有诸天人等,统统都包括到了,一直到地狱众生。说有情,意思里面就包括无情的生活环境,所以这个意思涵盖了法界的全体,一样都没有漏掉。它的道理就是清净心没有相,清净心与诸佛、众生,与一切法性无异;无异就是不二,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他能够与法界虚空全体相应。我们今天的心,为什么不能够感应道交?我们心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不但跟佛菩萨的心不一样,跟一般人的心也不一样。纵然生到一家,做了父子,儿子的心跟父亲的心不一样;两个人相爱结了婚,先生的心跟太太的心不一样,你说糟糕不糟糕,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每个人妄想分别执著不一样,就是这么造成的。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妄想,那就一样。这个道理不难懂。尤其《金刚经》讲到这个地方,这一提起,我们应该明了。妄心是各个不相同的,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每个人不一样。舍弃了妄心,真心是清净心、平等心,哪有不一样的?统统都一样。譬如水,我们佛门里面常常用水表法,我们用十个盆装十个盆的水,使它震动,水起了波纹,起了波浪,这十盆水一定是十个样子,决定不会是一样的。如果让它安静下来,波浪没有了,这十盆水决定是一样的,就这么个道理。看破是理明白了,放下是事上搞清楚了,然后你的心就能与虚空法界相应。与诸佛菩萨相应,就得诸佛护念,得龙天保佑;与一切众生相应,我们跟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恩恩怨怨不晓得有多少,这一相应,这些恩怨,甚至於一些债务,就从这个地方化解了。所以你要是没有这个功夫,与一切众生的恩怨、债务是没完没了的。我们把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才晓得人不能不闻佛法,人不能不修学佛法。你不修学佛法,真的在这个六道轮回里面没完没了,苦不堪言!唯有佛法能够帮助我们彻底解决问题。这是说明真心跟诸佛、众生,是无异、无相。

  【多读《大乘无量寿经》、《金刚般若》,以薰习长养之。则道眼益开,道心坚固。是为般若净土同修之法。】

  般若里头有净土,净土里面有般若。要多读《无量寿经》、多读《金刚经》,不但要读,要明了经里面所讲的意思。如果只是读,不明了意思,没有用!怎么没有用?境界转不过来,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面,不能看破、不能放下,那就没用处。经念得再多都没用处,一定要明其义理,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起作用。了解事实真相,这就是开悟,这就是看破。於一切世法上不再计较,不再执著,这就是放下,这就是功夫,这样才有受用。以看破、放下,长时间的薰习,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又帮助你看破,那么你的道眼,也就是你的开悟,愈悟愈深、愈悟愈广,一直到彻底的觉悟。道心愈来愈坚固了,道心是什么?道心是放下,愈放下愈究竟、愈彻底,彻底的放下,那就成佛了。这就是说明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相帮助。这样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是上上品往生,决定是生死自在。到自在的时候,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这个功夫真得力的话,确实是如此。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不能像圆初住菩萨那样彻底的做到,我们可以做到相似的境界。一定要叫这个功夫接近,往这个目标上接近,往这个目标上靠拢,这就对了。

  净土四土三辈九品,自在往生、随意往生,究竟要到什么样的功夫?如果说理一心、事一心,确实我们这一生未必能办得到;如果说是功夫成片,那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办得到。这个真正生死自在、随意往生,功夫不高,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里面高段的,什么叫高段?对於世缘不再贪恋,真正能放下了。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包括这个身体,不再重视它,不再留恋它,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往生。功夫成片就做到了,不必要一心不乱,这个法门的殊胜就在此地。所以古德讲万修万人去,万人里面根性不齐,当然也有上根的,必定也有下下根器的人,万修万人去,下下根器也往生。由此可知,我们修净土不能没有智慧;般若、净土同修,就是修净土不能没有智慧。什么叫真智慧?看破、放下是智慧,这个不是世间的聪明智慧,不是的,看破、放下是真实智慧。

  【此法与一真法界相应,与实相相应,与空有不著、性相圆融相应,与第一义空相应,与心净土净之义更是相应。修绝待殊胜之因,证绝待殊胜之果。】

  此法是什么法?就是看破放下,老实念佛,就是这个法。看破放下,老实念佛,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般若净土同修。我们说般若净土同修,你还不晓得怎么个修法?我换句话来讲,你就明白了,看破放下是般若,老实念佛是净土,这个好懂,这就是般若净土同修。实实在在讲,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主题,佛在这里教训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看破放下是应无所住,老实念佛是而生其心,就把这两句圆圆满满的都做到了,这与一真法界相应。前面说过了,所以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圆教初住的境界,我们没有证得,我们虽然没有证得,悟得了。悟有两种:一个叫解悟,一个叫证悟。解悟,换句话说,也相当明了、很清楚,一点都不含糊,你所了解的、你所认识的,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诸佛菩萨亲证,你没有亲证,你没有到过就是了,差的是在这个地方。所以在解方面,跟一真法界相应。如果老实念,真的万缘放下,真正肯老实念,那就是往证的功夫上走。我们常讲做实证的功夫,老实念是做实证的功夫。

  放下很难,为什么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你没有看破。什么叫看破?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没有彻底明了,这个真相是什么?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教给我们要常作如是观。观,用最浅显的话来说,你要常常这样去想。想什么?所有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你想想昨天,昨天过去了,永远不会再来了,说今天,今天又过去了,真的是一场梦,人生一生几十年寒暑,好快就过去了。小孩懵懵懂懂不知事,过年很热闹,想到过年要等好久好久过年才来。年岁大了,辛辛苦苦工作,希望日子过得慢一点,这一年一年好快的就过去了。人生真的是一场梦,我也常常教一些同修,我教他作观,怎么观法?晚上睡觉,当一觉睡醒,睡觉的时候,跟睡醒的时候,仔细去想想,睡著跟死有什么两样?你想想看你睡著了,这世间哪一样东西是你的?一个人你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跑掉了,你都不晓得,哪一样是你的?真的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哪一样东西是你的?你什么东西能保得住,什么东西能藏得住?都是假的,都是冤枉操了心!我们常讲,错用了心。这一觉睡醒了,想想睡觉的时候做的梦,想想那个梦中的境界,再想想我们现前这个境界,跟那个梦中有什么两样?能够常常这样想,天天这样想,对於这个世间万事万法,自自然然你就看清,你就不会再那么样的执著,不会有争执了;而后就可以随缘度日,老实念佛。

  想佛要紧!佛给我们说明,十法界的真相,六道、十法界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你心里要是没有妄想了,没有妄想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因为有妄想,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妄想在作祟,变成这么一个境界,这个境界,佛给我们讲是梦,不是真的,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佛说很短,我们凡夫不能体会,所以佛举了两个比喻,如电、如露,这个我们一般人能感觉到。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闪电的时间更短,比露水短得多,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暂;真的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何必要打妄想,何必要在这里面争名逐利?你能够争得到吗?名利你能够得到吗?如果你真的能够得到,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拜你做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两个人争不到、得不到,你有办法得到,你比他高明,得不到!

  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讲,怎么个说法?真正明白因果的人,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做小偷,偷来的钱是他命里有的,命里头没有,你去偷,看你能不能偷得到?你偷不到。为什么偷不到?命里没有。偷来的钱、抢来的钱、用任何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全是命里头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命里头没有,你用尽任何方法,一分钱也得不到。命里有的,他用这些非法、不正当的手段得来,这是讲缘。他如果不用这个手段,他这个钱财大概过个十年、二十年之后,他发了,他统统得到了,几千万、几亿万,他会发了。他现在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想得到,是把那个一、二十年以后的那个财现在就发了,现在一发发光了,后头没有了,所以麻烦就来了,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佛法里面常讲,禄尽人亡,禄是什么?你一生当中的享受。如果说你命里头有一百年的享受、受用,你自己不知道节俭,把它浪费掉,可能你五十年就用光,用光了,你寿命还有,你有一百岁的寿命,但是你的生活没有了,换句话说,你五十岁也要死,那个死不是命注定的,是禄尽人亡,是你把你的福报糟蹋掉,这才是事实的真相。所以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做非分之想,决定不取非义之财,这不是命里有的,你得不到的。既然命里头有的,何必用非法的手段来取得?那个就大错特错了!有福为什么不晓得慢慢的享?何必一天把它享完?那叫愚痴!所以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决定是善法,决定是与法相应之法。

  「与实相相应」,其实,实相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从两个角度来看,说两个不同的名词而已。实相是事实真相。「与空有不著」相应,空有不著就是与般若相应了,空有两边都不著。「性相圆融」,性是体,是能生能变;相是作用,是所生、是所变。性相不二,性相圆融。相应就是不二,就是圆融的意思。怎样相应、怎样圆融?两边不著就圆融,两边不著就相应。为什么?性是空寂的,我们不著有,不著有与性相应;相是性变现的,是不会断灭的,它会变化,它不会断灭;相是有,虽有,有即是空。我们也不执著这个有,与体相应;不执著空,与相相应;空有两边都不著,与性相圆融统统相应。「与第一义空相应」,这个名词著重在第一义。一是真,二就是假,所以一叫一真法界。第一义空是什么?第一义空就是清净心。清净心里头一念不生,心相是第一义空,心里头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起一个念头,那就是第二义了,一动念就落二、三,一是什么?一是无明,二、三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就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与心净土净之义更是相应。这正是前面所说的,用般若的观照这叫智念,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叫净念,净念比智念还要亲切,我们前面讲过的。真正修学大乘人充满了智慧,他是智念。念佛人好像这个智没有他们那样的明显,但是他心清净。诸位要晓得,净里面有智,智里面未必有净土,他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净土。净里头决定有智,何以故?净念相继,那个净念就是智,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怎么不是智?不怀疑,破无明、破所知障;不夹杂,破烦恼障,这一句佛号能破二障,要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绵密。由此可知,这一句阿弥陀佛破二障、破无明,所以心净土净这个意思更是相应了。

  这是修绝待殊胜之因,绝待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绝对,它不是相对的,没有东西能够跟它相比的,绝对的殊胜之因。换句话说,所有一切因行没有念佛殊胜,念佛是第一殊胜,知道的人确实不多。夏莲居居士在偈子里面所讲的:亿万人中一、二知。他那个话讲得非常的感慨,这样殊胜的法门,亿万人当中一、二个知道。也许你听了觉得奇怪,不尽然!我们这边大家都知道,这个大家知道是好像知道,其实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一定做到,你没有做到,证明你没有知道。譬如,我们这边一堆是黄金,这边一堆是黄铜,现在让你随便拿一堆,不可以拿两个,你只拿一份去。你如果知道那是黄金,你一定拿它,你不会去拿黄铜。你说「我知道那是黄金,我还拿黄铜」,哪有这种道理?没有这个道理的。佛法,我跟诸位谈过,佛法确确实实知难行易。你看念佛往生,《弥陀经》上讲的,需要念多久功夫?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修行,行,一天就行了。可是你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几十年都搞不清楚。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教大家修行,为什么?行太容易,用不著教。知难!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把道理讲清楚,方法境界讲清楚,你真的明了了,你真的去干,太容易了。

  特别是净土法门,所以净土法门,连法相宗的祖师窥基大师,注解《阿弥陀经》,他都承认这个法门是顿法。怎么说它是顿法?它七天成功。一天到七天就成功,还有什么法门比这个更快?找不到了。任何一个法门,七天成就,没有遇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唯独这个法门确确实实七天能成就。要是真正说到它的究竟殊胜之处,弥陀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就往生,那真的叫无比殊胜。所以这两句太好了,所修的是绝对殊胜之因,所证的是绝对殊胜之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这个话,是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证三不退的菩萨,法身大士都证得了,没有圆满。什么样的菩萨才能叫圆满证三不退?如果严格的说,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才圆证三不退。要是把这个标准降低一点,最低也是七地、八地,经上讲的阿惟越致菩萨,《弥陀经》上讲的阿鞞跋致,七地、八地,这最低的。由此可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生则已,即使是一生当中造作许许多多的罪业,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一念、十念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照《观经》上讲是下品下生。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蒙阿弥陀佛本愿一加持,他也是圆证三不退,一下就把他的地位提升到七地、八地,这是绝对殊胜之果。所有一切经教,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没有的,唯独净土三经。

  我们这一生当中,有幸遇到这个法门,实在是难得;这也不是偶然,凡事都有因果,佛在经里面要不为我们说出,我们实在是茫然,不晓得这是怎么回事情。这个事实不清楚,就免不了有疑惑。有许多念佛人,念了几年佛,听说那里参禅好,他就去参禅去了;听说有个仁波切来灌顶,他又把阿弥陀佛丢掉了,去灌顶去了。他为什么会去干这些事情?他有疑惑。为什么有疑惑?没有搞清楚,不知道净宗法门第一殊胜。他如果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不要说一个仁波切来灌顶,一万个仁波切来灌顶我也不去。我为什么不去?因为我每天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给我灌顶,比他们强多了。他们那个算得了什么,他们没成佛。连灌顶的意思都不懂,拿一点水头上滴两滴,这就灌顶了!灌顶还要收费的。在美国传授三皈、五戒、灌顶都收费的,都订有价钱。我在迈阿密讲经,同修们来问我:法师,你这个皈依价码是多少?当然价钱愈高就愈值钱,这个不如法。我说:我这个地方没有价钱。没有价钱,最不值钱的,所以大家也就不来了,迷惑颠倒。

  黄念祖居士,他也是密宗的传人,他也是金刚上师的身分。他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说明,什么叫灌顶?「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最高的法门,一切法门当中这是第一高,这是顶法;大慈大悲把第一法门传授给你,那叫做灌顶,灌顶是这个意思。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你每天把《无量寿经》念一遍,岂不是阿弥陀佛、一切诸佛来给你灌了一次顶吗?这真的一点都不假。你每天把《弥陀经》念一遍,也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两遍灌两次顶,念三遍灌三次顶。一切诸佛如来亲自给你灌顶,你不要,不相信,去找一个仁波切灌顶,把诸佛如来都不要了、丢掉了,你学的是什么佛?你不是愚人,谁是愚人?凡是这些,理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不懂得什么叫灌顶,也不懂得什么叫皈依。我今天下午到此地来,有一位同修抱一个小朋友,我看大概才几个月,问我可不可以受皈依?你们想想,他能不能受皈依?他懂得什么叫皈?他从哪里皈?他懂得什么叫依?他依什么?他现在要依靠母亲。他依靠母亲,说实在话,他也不懂得什么叫依靠,可见得皈依不是随随便便的。

  如果严格的来说,受三皈的条件要具足世间的善法,《观无量寿佛经》上净业三福,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十六个字做到了,有资格来接受皈依。因为第二福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才可以皈依三宝,才来发愿求戒。你没有前面的基础,那个皈依是假的,有名无实。戒经上讲,受了三皈之后,一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你受一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保护你。我们今天受皈依的人很多,受戒的人很多,到底有几个护法神保护你?一天到晚这个心里惶惶不安,哪有护法神保佑!为什么没有护法神保佑?因为受的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字皈依,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佛讲的话不是假话,佛没有妄语,确实有护法神守护,有护戒神保佑你。无论你在什么险恶的环境当中,你都不会遇到灾难。所以要懂得真正真干,不能干假的,要干真的。过去已经皈依,不知道皈依的意思,糊里糊涂皈了依,现在要不要重新再做仪式?不需要。没有仪式不要紧,今天真正懂得什么叫皈依,你这一发心,你就真皈依了。所以形式没有关系,要真正明了,从哪里皈?依什么?三皈传授的时候讲得很清楚。皈依佛,「佛」是觉悟,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觉悟,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从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那叫皈依法。「僧」是清净的意思,从一切染污,我们今天讲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从种种染污回过头来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这一皈依之后,从今之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修持,我们的方向目标是觉正净。没有皈依以前,我们的生活是迷邪染。从今天,我们舍弃迷邪染,我们要依觉正净,这叫皈依。觉正净在哪里?《无量寿经》经题上就摆明,「清净、平等、觉」,那就是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正知正见;觉是佛宝。我们依《无量寿经》那就得到,三皈就圆满。不但这是三宝,三皈三宝,而且是三学,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这个题目里头意思多么圆满!这一部《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讲的是三学、三宝,讲的是我们真正皈依处。所以因殊胜、果殊胜,殊胜到无比,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欲出迷途生净土者,必须我法双空。因无论著我相,或著法相,少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有尘染,哪得清净?净心未能,净土不生也。】

  世间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在哪里?心不清净。也许你听了又起了怀疑,我们看看现前,好像不久,新加坡有些地方念佛人,他的心不清净,为什么临终念佛他往生了呢?诸位要知道,这也不是偶然的,经上所讲:他多生多劫的善根在那一刹那当中现前。他临走的那一刹那,他心是清净的,他统统放下了;如果那个时候的心不清净,决定不能往生。凡是这样往生的人,佛说了,这是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同时具足。什么是善根?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因缘?我们先讲福德,他有福。福是什么?临终那个时候他头脑清楚。有很多人临终迷惑不清,那就没有福报。神志不清,这个就糟糕!许许多多人走的时候,迷迷糊糊走的,他不清楚。这个人临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福德。因缘是什么?遇到善知识,这个时候劝他赶快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是善根?他一听就相信,一听就统统放下。善知识说:你不要牵挂了,你的财产、儿女亲情统统放下。他一听,马上就放下,那是善根。所以他在一念之间,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他往生了,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自己想想,能保证自己将来死的时候,头脑会清楚吗?敢不敢保证?你到病院里面去参观一下,几个临终的人头脑是清楚的?一百个人当中一个都找不到,都是迷惑颠倒走的,不省人事。许多病重的人,家亲眷属都不认识了,我们见到很多。最喜欢的儿女,到那时候跟他说话,都不知道,问他什么人?摇头,不晓得。那样的人,怎么助念也没用处。我们只能够说尽人事而已,助念总比不助念好,能不能往生?难,太难太难!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净土,一定要做准备的工作,准备的工作做得愈妥当愈好。怎么个做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把世缘看淡,就要把世缘放下,专心去念佛,把念佛当作我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这样才行。世间人、现在一般人,他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是什么?赚钱。钱赚得再多,将来到哪里去?饿鬼道。怎么知道是饿鬼道?饿鬼道贪心最重,他贪财。贪心变饿鬼,瞋恨堕地狱,愚痴变畜生,这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要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第一桩大事是念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极乐世界,这就对了。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把世缘统统放下;世缘要放下,佛缘也要放下,八万四千法门我统统放下。别人学,我赞叹,我欢喜我赞叹,我不学。我为什么不学?那些法门对我来讲太难了,我不是那个根性。谁能够学,好,都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统统赞叹,不能妨害,各人有各人的因缘。这是教给我们平常要做的预备功夫。「必须我法双空」,我、法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相要离。

  「无论著我相,或著法相」,这个法相包括佛法。「少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我们今天的错,错在住尘生心。尘是什么?五欲六尘。我们想一想自己,想一想周边这些人,再想一想这个社会里面的大众,无论发什么心,他这个发心是从哪里发的?都是从尘境上发的,都是住尘生心。今天一个人,很勤奋、很努力的在工作,很认真的在工作、在拼命,他为什么会发这个心?不是要名,就是要利。他这个心是从名利上生的;名利是尘境,住尘生心。

  心有尘染,住尘,心里面就被染污,被贪瞋痴慢染污、被烦恼染污、被无明染污,哪得清净?他心不清净。往生西方净土,条件是清净心生清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要清净心才能够往生。这是把往生的条件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心不清净,佛号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每天拜阿弥陀佛,每天香花水果供阿弥陀佛,每天去巴结阿弥陀佛,没用!心不清净不能往生。所以不可以用感情对佛菩萨,「佛菩萨,我对你这么好,你都不照顾我。」那还行吗?你就把意思完全错会了,把佛菩萨当作凡夫来看待。这样学佛不但没有功德,造罪业;为什么?把佛菩萨看成凡夫。这个观念就大错特错,这个就造罪业。

  这个世间愚人真有,我们在台湾还遇到一桩事情,早年,这法师可能都不在了。说这个话,总有二、三十年前了。有一位法师,住在一个小庙,常常出去做佛事。有一天,他家里遭了小偷,大概财物损失了一些,他回去就对著地藏菩萨发脾气,「我天天供养你,我出去做佛事赚一点钱,你怎么连家都没有看住!」把地藏菩萨像打了一顿,你说糟糕不糟糕!这个笑话都传出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把地藏菩萨打一顿,说他没有把家看好,为什么小偷来偷,遭小偷。这完全是用凡夫感情的心对待佛菩萨,这个错了。所以我们要晓得,往生净土的条件是清净心。我们念佛一定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受用就大了。这是我们讲席当中常常说的,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心清净,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现在就得受用,现在就离苦得乐。这是事实不是假的,佛法真的帮助我们离苦得乐。

  【《华严》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经曰无有定法。故不可执著。】

  我们先看这一句。《华严经》上这两句,都是佛法的纲领,佛门里面所谓的总持法门,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也很不好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如果从性相上来说,「一」是讲的性,是讲的体,体是一个;「一切」是讲的现相,相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相是一个体,一个体变无量无边的法相,这是从性相上来解释。如果从理事上解释都讲得通,理一个,事就太多了,无量无边的事,一个理;一个理,现无量无边的事,所以用理事来讲也行。在事事上来讲,也未尝不可,都讲得通。譬如《华严》上讲的主伴圆融,释迦牟尼佛是主,主是一个,所有一切诸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果阿弥陀佛是主,释迦牟尼佛也是伴,因此一不是定一,如果一说是定一,那就错了。一不是定一,一是任一,任何一个一。诸位要晓得,任何一个一,都是一切,一切是任何一个一,这个意思你就能体会了。你要把它说成是独一无二,那就错了,那你就不懂如来所说义。它是任一,任何一个做为一个纲,其他的统统是目,是这个意思。这是事实真相,这是真理,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本经佛说无有定法,那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无有定法。

  我们往这个地方去体会,才晓得法法平等,清净心跟平等心才能够生得起来。为什么会生平等心?平等心是基於这个道理生出来的。知道是法法平等、佛佛平等,不但佛佛平等,佛与众生平等。我们佛门里面修持的,特别像密宗里面的表法,密宗里面修观音法的,观音是本尊,观音是第一大,一切诸佛如来都摆在观音菩萨旁边,本尊第一大。你才晓得那个一是任一,不是佛是第一,菩萨是第二,不是!菩萨也可以是第一。菩萨既然能够摆在第一,众生能不能摆在第一?能。所以密宗皈依是四皈依,还要皈依他的师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要皈依师,这都是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才晓得,任何一法。禅宗表的,那味道就更浓,更有意思了。你说密宗上师是第一,好像就了不起,禅宗里面那个第一表起来,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语录公案里头有,这个人见了性,性在哪里?拿了一个干屎橛比一比,那就第一了。干屎橛是什么东西?说给你们,你们都不懂,现在厕所里面用卫生纸。从前没有卫生纸,就拿那个小树枝,用这个,那叫干屎橛;那个第一,所有一切诸佛菩萨都摆在第二。一即一切,诸位从这些比喻当中,你去体会这个意思。所以法法平等,平等法当中任何一法都是第一。它这个一是任一,不是专一,不是独一,要懂这个意思。

  因此,一切法都不可以执著。由此可知,你供养佛,不能执著佛,供养菩萨,不能执著菩萨,执著就错了。我们供养佛菩萨的意义,是要从他那里面得启示。用现在的话说,用佛菩萨的形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我们供养阿弥陀佛,当然第一个提示的,就是提醒我们要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提示不错,能往生,这完全从事上说的。要更深一层从理上讲,阿弥陀佛它的意思是无量觉。「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无量觉。什么是觉?读了《金刚经》晓得了,看破、放下是觉,於世出世间法还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你没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切要放下,一切要看破,就是无量觉,这个意思就深一层。一天到晚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样也放不下,一样也看不破,你口里头喊阿弥陀佛,实在讲你念念都不觉,那不行,不能往生。口善而已,这总比骂人好,比唱流行歌曲好,你得的利益就这么一点点。所以要懂得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身心世界一切万法统统要看破、放下,那叫无量觉;一心称念求生净土,跟前面讲的「般若净土同修」一个意思。净土里头,阿弥陀佛名号里头,哪里没有般若?没有般若这个名号,翻翻中国意思看看有没有般若?无量觉。所以不能执著,任何一法,我们可以用它不能执著它,世法、佛法都一样,可以用,不能执著。所有一切的病都是执著,应用没有病,没有事情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就怕执著,一执著就坏了。

  【如布施统摄六度,忍辱亦统摄六度。】

  这是举例子:一即一切。说个布施,布施是一,布施就是一切法。菩萨万行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所以布施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无边的法门。如果用持戒做第一,行不行?行。布施也是持戒,忍辱也是持戒,菩萨所修的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是持戒,哪一法不是持戒?如果说忍辱行不行?行。随拈一法都是一切法,不要固执,随拈一法都是一切法。所以忍辱亦统摄六度,忍名为戒、忍名为施、忍名为定、忍名般若。从这里就看到,法法平等,无有高下。

  【听其相害与结来世缘,是布施。】

  这是举一个忍辱告诉我们,忍辱如何能够包含其他的五度。忍辱,听其相害,人家要来害我们,我们要忍,听他相害,跟这个人结来世缘,这是布施波罗蜜。这个例子太明显了,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受这个灾害,他随他去,不与他计较。不但不计较,还要发个愿,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他,跟他结来世缘,这就是布施。

  【不生瞋恨,是禅定。】

  菩萨的心清净,一点瞋恚心不生,心是定的,禅定。

  【多劫修此是精进】

  常修忍辱波罗蜜,这是精进。

  【无我人等相是般若】

  由此可知,忍辱确确实实也包含了其他的五度。

  【推之诸度,度度皆然。】

  这就说明任何一法都含摄一切法。

  【是故圆人一修一切修】

  圆是讲圆教根性的人。圆人修法,实在讲是比一般人容易。圆顿的根性是个什么样子?很难观察。因为那个圆顿的样子,有一点是放荡不羁,像小说里面写的济公活佛一样,他没有拘束。没有拘束,他样样放得下、样样不执著、样样不计较,他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他的心清净,心里头决定不迷惑、不颠倒。虽然放荡形骸,你仔细去观察,他样样如法,没有一样是与佛法不相应的,那就是真正的圆顿根性。如果假借圆顿的样子为非作歹,那就错了,那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他心不清净、心不慈悲、不真诚;圆顿根性的人,心地一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这个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不能被人欺骗了。

  现在这个世间,正如同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所表现的这个样子,都是圆顿根性的,都表示这个样子。修行,饮食他不吃素,肉也照吃、酒也照喝,表示他圆顿、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真难得!真的到不分别、不执著了,盛一碗大便给他,他照吃,那就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如果那个拿去,他不吃,他要骂人的话,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这是我初学佛,喜欢看传记,人的名字记不得了。有这么一则公案:是一个参禅的,一个师父,他教徒弟很严,严持戒律;他自己不持戒,跟这些信徒们混在一起,酒肉都无忌的。可是徒弟一定要吃素,那个徒弟不服气,师父,你教我们,你自己不肯干。师父听了也好笑,好!既然你们要想学我,明天我请你们去吃。到第二天,叫著这个徒弟拿著畚箕、拿著锄头,带他们到荒野去挖那个死尸,坟墓里掘坟墓挖死尸;挖出来之后,架火烧,叫他徒弟吃,徒弟一个个都不敢,他在那里吃得有滋有味。告诉他们,你有我这个本事,学我,没有我这个本事,持戒,好好的持戒。那个徒弟没有话说了,师父真有本事,真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要是我们一般人吃了,那是非生病不可,那还得了。他染净没有了,清净的东西、污秽的东西,他一如,染净一如,人家真入了这个境界。这是《高僧传》里有、《神僧传》里有,你们去查,会查得到的,这人我记不得了,有这么一个故事。像那样的人,我们学不得的,我们没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功夫,没有入境界。他入境界,行!没入境界不行,按部就班老老实实的持戒念佛,没错!决定要吃长素,要老实念佛。那个东西不能学的,你不入那个功夫,你要是吃众生肉,麻烦很大,跟众生结冤仇。所谓是吃它半斤,将来要还它八两,讨债还债,这是讨命债,没完没了。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这个因果报应的关系,佛教导我们决定是善不是恶。我们今天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