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十七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023-0017
请掀开经本,卷二,第三十面,倒数第七行,从第八段看起:
【持戒能舍世间之欲,修福能舍自己之财。以财、法、无畏施之於人,正是修般若即在持戒修福下手。】
我们看这一段,前面说过,持戒的人必定是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世间种种的享受他能够放下,实在讲这才是真正的有福。一个人到中年以后,会深深的体验到,真实的福报就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福报决定不是有财富、有地位,世间人看错了,以为有财富是福报,有地位是福报,其实不然。一生之中要是生活不快乐,纵然有财富,富而不乐,反而不如贫而乐,那个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得多了,这是要有相当智慧就能够观察得出来。
由此可知,古人常讲的贫而乐,那叫享清福,清福高!红尘里面享受五欲六尘叫红福,红尘之福,红福没有不污染的,身心都污染,换句话说,那个福是享了,身心都不健康,这就是我们说的,他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简直不能成比例。真正会享福的,真正会生活的,身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妄想、没有烦恼,这个人过的是神仙生活,我们佛门里面讲佛菩萨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对於世间五欲六尘决定不追求。何况世尊在大乘经里面,讲得这么清楚、这样的透彻,那都是假的,缘聚缘散,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持戒的人行,持戒的人善根非常深厚,他在这个时代他欢喜守法,愿意守规矩,循规蹈矩,这就是持戒之人。修福,实在讲那也是大智慧,正是与修般若相应,般若是真实的智慧。福与大众共享,这是真正的福报,这是真实福报。决定不能够独享,一家人独享,一个集团的人独享都不行,要与一切众生共享,这个人福报就大了,这个福报才叫真实的福报。在世间我们看到富贵之人,富,他拥有财富;贵,他得到地位。这种果报都是多生多劫修善积德而得来的,不是偶然的,一世、二世的修积得不到,果报没有这样殊胜,所以这是多生多劫的累积。这种情形只有佛眼看得清楚。
佛给我们提出警告,就在《金刚经》上,佛也说得很清楚:菩萨修福不应受福德,也就是说,世尊教导菩萨要修福不要享福,这个是真实的智慧。为什么?我们仔细去观察,读历史看古代,看报纸、看新闻,看现代,享大福报的人很容易造罪业。多生多劫修的福,这一生就报掉了,如果在这一生当中不能够继续再修福,往后的麻烦大了。有几个人得福报的时候,肯继续再修福?不多,真的不多!古时候还有,古时候因为都读圣贤书,多少都受过圣贤教育的薰陶,还有智慧,还能够辨别善恶是非,有能力辨别。所以有福报的人肯修福,欢喜修福,这是很难得的。现代人不读圣贤书,不相信这个福报是命里有的,他不相信,他以为他很能干,他有本事、他运气不错,他以为是这些,以为是这么得来的,不知道得来的前面有深厚的因缘,他不懂得,因此得到之后就不懂得再去培福,就不知道了,这样,福报享尽之后,恶业现前,果报就在三途。这是佛法里面常说的三世怨,第一世多生多世在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造罪业,福享完了,第三世堕恶道去了,很冤枉!所以财法都要与大众共享。
无畏施也离不开财与法,施财使人物质生活安定,他心得安定就是无畏施,法施使人明理,理明了之后心自然就安了。我们常讲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道理得到了,明白了,道理明白了他心就安了。由此可知,无畏布施在手段上离不开财与法。所以世尊在本经只用一个布施,多次的为我们开示,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是说明修般若要具备这个条件,这就是本经教学的对象。底下一段说:
【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是修福。谨小慎微,放下一切,是佛所拣定之机,必蒙佛加被。】
这不但是理,也是摆在我们现前的事实。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善跟恶的区别,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一定要辨别得很清楚。我们是学佛,而且是学的高级佛法,金刚般若是属於高级佛法,不是初级、不是中级,因此这个标准就高了。恶的标准就是自利,凡是对自己有好处,要利益自己的都是恶;凡是能够利益大众的,这是善。而佛法讲利益众,众生现在得利益,来世也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那才叫真的善;现在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这个不叫善;现在不得利益,来世得利益,后世得利益,这个也叫善,善恶这样分法。
为什么说利益自己的都叫做恶?《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很明显,菩萨要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才叫菩萨,才能达到菩萨的标准;如果念念为自己,诸位想想,我执就很重,我相怎么能破得掉?所以他这个标准是建立在凡是助长我见、助长执著我相的都是恶,那就是障碍,障碍你达不到菩萨的标准,这哪里是善?这当然是恶。诸恶莫作,那就是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不同於一般的标准,不但是跟世间的标准不一样,跟一般佛法的标准也不一样。善决定是利益众生,唯有利益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像前面所说的,必定是尽虚空遍法界,那个众善奉行要这样的心量去做,为什么?唯有这样的心量,与自性就相应,那才叫真善。修行,我们用禅家的话来说,明心见性就不难了,你把明心见性的障碍统统都除掉了。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拣定持戒修福,是非常有道理的。
谨小慎微,小,小善、小恶,小善也不舍弃,也要修;小恶虽然很小也不能做,也要把它断掉,谨小慎微。不能因为善小,不值得去做,那就错了;恶小不碍事,不是大的恶事不碍事,这样就错了。为什么?小的恶累积就变成大恶,小善累积就变成大善。虽然很微小的恶要断,从哪里断?从起心动念当中断,一丝毫不善的念头都不可以有。放下一切,放下是真自在,放下才有真实的幸福,才是真实的智慧。佛选定这种人,认为这是般若会上的当机者。如果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必定蒙佛加持,决定得到一切诸佛的保佑,诸佛都护念。你想想看,菩萨、龙天、善神,哪有不尊敬的道理?哪有不保护的道理?这个人才是聪明人,真正是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自求多福,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学佛者,定须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求三宝加被。】
这句话是真的,无论出家、在家,无论男女老少,一定念念求三宝保佑,这个很要紧,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乱世。我们如果有一点成就,要求佛保佑,你的成就能保持,不要失掉;如果没有成就,也要求佛菩萨加持,使我们能够得到成就,世出世法都要求佛保佑。求佛怎么个求法?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这个三心最重要。真诚、清净、慈悲,一定就得佛保佑,要用这样的心去求。
【即如念佛,念时心中一无所有,专精不杂,则得弥陀加被,成就三昧。】
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散心、乱心持名,所以没有感应,这要觉悟。从今之后,我们把不能感应的这个毛病改过来。可是必须要晓得,念佛,我们也很想专精不杂,但是做不到,很难!念啊念啊,自自然然杂念就来了,自然妄想就起来了。愈是怕妄想多,那个妄想愈多,这怎么办?一定要用方法对治。时间长了容易打妄想,时间短有办法。我们念一个钟点的佛,没有办法,控制不住,会起很多妄想;我们念十分钟,妄想当然也就少了。假如我们念一分钟,一分钟当中决定没有妄想,可以做得到!那个没有妄想的一分钟得力了,得佛加持。
过去我传给大家念佛的方法,十念法。十念法如果你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不到一分钟,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十念。这个十念当中,一个妄念都没有,可以做得到,时间短。但是一天要念九次,不要以为时间短,念得很少,效果不可思议,只要你不间断。我们看到许多同修,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有很多人打电话写信告诉我,两个星期以后他就见效了,他就觉得很好,就来告诉我,很欢喜,这个方法好!纵然我们是老佛教徒,我们有早晚课,没有关系,早晚课之外加这个十念法。
这个九次怎么念?早晨起来洗脸之后,家里如果有佛堂,在佛堂里面,在佛像面前念这个十念;如果没有供佛像,面向西方就可以了,心里想著佛就行,这个太方便了。早晨起来一次,时间顶多一分钟,这个功夫是真的、真实的,一点都不假。第二次,吃早饭的时候,你在早餐之前,我们佛门弟子都会念供养咒,普通都是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然后再开动。其实这几句供养咒有口无心,没什么大的效果,小孩、小朋友唱歌而已,不是真心的,不是真心的,所以不如恭恭敬敬念十句佛号,恭恭敬敬的十句佛号念下来之后再吃饭,用这个代替供养咒。你吃饭也会吃得很舒服,吃得很自在,也会帮助你良好的消化,那个功德不可思议。第三次,你上午上工的时候,你在工作之前把心定下来,念十句佛号再去做工;上午工作完毕了,放工的时候再念一次;中午吃饭念一次,下午上工放工各念一次;晚饭念一次,晚上睡觉之前念一次,九次。一天九次,一次不要一分钟,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能够间断,那个效果非常之好。
因为这种念法,真的会念时心中一无所有,专精不杂,你看跟这个标准相应,则得弥陀加被,你就得阿弥陀佛加持保佑,一定得到,成就三昧。由此可知,念佛对我们的工作不妨碍,对我们日常生活也不妨碍,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不肯去修?应学愚夫愚妇之坚定信心,实在讲,我们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信心不定,摇摆不定,比不上那些老阿公老阿婆,比不上他们;他们信心坚定,他们念佛真的念到心里面不夹杂,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往往成就的功夫是上上乘的功夫,非常的希有难得。请看下面这段经文:
经【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世尊给我们明白的说出来了,持戒修福人,你说多难得,他们善根深厚,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此地所讲的,跟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我们应当要相信,特别的要相信自己,不是去相信别人。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个讲堂坐两个钟头,不是凡人,你要是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你怎么能坐得住!我们这个座位不太舒服,你能够坐得住。在这个地方就说明善根深厚,这是讲这个人,持戒修福的人,特别是在五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底下小注:
【此节文,正明持戒修福者,已具极长时之修习。是诸善合成之根,真是难能可贵。】
佛所讲的就是指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所以虽有善根,往往没有遇到善缘,那也不起作用。有善根、有福德,遇不到善缘,那也很可惜,这一生又要空过了。《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可以,一定要遇到善缘。善缘有两种:一种是遇到真善知识,使你接触到正法,这是第一个要紧的条件;第二,你遇到好的同参道友,彼此在一起互相勉励,成就道业。这是我们常讲的师友,有老师没有好的同学很困难,菩提道上会非常辛苦。尤其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所讲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许多人都在说法,听听好像也满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如果我们认识不清楚,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动摇,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变成自己修行的障碍。所以善知识跟好的同参道友,是我们这一生能否成就的重要因素。要知道自己善根非常深厚,决定不能够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太可惜了!要把握这一生大好的因缘,决定要成就。凭什么?凭我们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凭诸佛如来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有坚定的信愿,没有不成就的。
【今在又后之五百年中,斗争至於极。】
今天这个斗争坚固,实在讲是到了极处,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
【竟能读诵受持】
你在这个环境里面,还能够读诵大乘,还能够认真去修学。
【必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有持戒之资格。】
必定是这样的根基,这个根基难,这个根基就是前面讲的无量劫培植的。在这个乱世当中,他的心还是这么定,还是这样的善良,还这么样的守规矩,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这是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这就是世尊在本经里面所讲持戒修福者。
【更宜用功,再求坚固,种得善根,当结善果。】
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基础,这叫真的觉悟了。觉悟之后一定是更用功、更努力,坚定自己的信心,坚定自己的愿心,断恶修善,这就是种得善根,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一定得生,那叫真正的善果,这个要知道。如果我们不求西方净土,虽然有前面这样深厚的善根基础,一定要知道,出不了三界,出三界太难太难!想想文殊、普贤菩萨们在华严会上,在华藏世界,华藏是一真法界,他们还念佛求生净土,为的是什么?我们今天要不希求净土,岂不是大错特错!发这样的心,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不仅是阿弥陀佛护念你,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得一切诸佛护念,何不自勉!所以应当自己勉励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再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把它抓住。
【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更要劝明般若,从速修学净土,求生西方。须知般若与净土,关系至深。】
这是真的,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具足真实般若智慧,没有真实般若智慧,他不会选择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那都是智慧第一,他们选择的,你为什么也选上?你的眼光跟他一样,那不是简单事!我们在座的同修,虽然不能说是诸上善人,不能说上善,但是可以说诸善人,这是可以能够当得起的,都是善人。我们常常劝人学佛,好事!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可是这两桩事,在今天对一般人来讲是太难太难了。所以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劝人,首先告诉他,什么是佛教,从认识佛教下手。不一定要劝他学佛,佛教是什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以后再说,第一步接引要劝他认识佛教。我们有一个小册子在外面跟大家结缘,这个小册子,你们不必客气,多拿几本没有关系,不要认为我拿多了,人家说我贪心,这没有关系,你转送给你的亲戚朋友,把佛法介绍给他们,这是好事情。这个地方的书送完了,我们后面立刻就再印。先让他知道佛教是什么,然后再劝他学佛。我们这几天所讲的,也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学佛就是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过一个自在快乐的日子,学佛是学这个。学佛不迷信,学佛没有坏处,对他的学业,对他的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不肯学?凡是不肯学的,都是对於佛法有很重的误会,对佛法一无所知,这样把机会当面错过了,这很可惜!所以要劝他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规矩、要有法度;要知道修福,修福则是断恶修善。
更要劝明般若,要劝他智慧重要。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解决不了问题;福报不行,福报再大都解决不了问题。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个东西要智慧,福不能救,生死轮回,福救不了你,可是慧能救你,所以说智唯能度,度就是帮助你度过生死苦海,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那个要智慧,福报没有用处,再大的福报都不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但生死不能解决,就是眼前的健康长寿,年龄大一点的衰老疾病,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福报不能解决。不能说我钱很多就可以不生病,没有这个道理。可是这个问题,智慧能解决。
有一些人看到我,向我请教:法师,你的身体不错,有没有练什么功?以为我是练功的。我有一年在旧金山,在旧金山讲经,听众里面有一位是从中国来的,那真的是练功的,听说是高段的功夫,而且有特异功能,特异功能就是我们一般讲有神通。我在那里连续讲了好几天,他每天都来听。告诉听众说:这个法师的功夫是上乘的、高段的。搞得信徒来找我,法师,人家说你是上乘功夫,你应该传授给我们。但是他说这个话,老实讲也不假,但是也不是真的,《金刚经》讲的非假非真。怎么说非真?我从来没有练过功,这讲它不是真的。不假怎么说?我心很清净,这就不是假的。我常在讲席上讲,最高的原理是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没有理由生病。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妄想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没有妄想、没有烦恼,你怎么会生病?所以要晓得,一切疾病的根源在哪里,你找到这个东西,这个比练功真的是高!练功,他妄想烦恼没有断尽,他有时候还会生病;妄想烦恼没有了,根本就不会生病,道理在此地。这些道理,《金刚经》上讲得多透彻,我们怎么样做都还在《金刚经》的范围之内,没有超越过去,全都在此地。所以智慧重要,我们要重视智慧超过福德,智慧非常重要。
从速修学净土,修净土要快,不能够再迟了!我告诉诸位同修的,一天九次的「十念法」,这个十念法,很多书上都有,好多书都附印在里面,这个很好学,效果也很好,这个书也有,这个《金刚经》前面就有,它附印在前面是错误的,应该附印在后面,它这个附印在前面。这个本子上有,这个本子希望诸位同修也多带几本回家。人家如果再问的时候,问你:净空法师身体不错,很好,它是修什么功的?你就把《金刚经》送给他,他修金刚般若功。所以,求生净土很重要。要知道般若与净土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般若是开智慧的,净土是归宿,真实智慧的归宿,也可以说净土是般若真实的受用,不归净土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归净土。
【生西不是为自了,原为度众生,方与弥陀本愿相合,为满大愿,可证性故。】
求生净土是一桩很伟大的抱负,不平凡!为什么要生极乐世界?是为了要度尽一切众生,参加阿弥陀佛的集团,阿弥陀佛是领导人,他那个集团干什么?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要把他度尽,发这样的大愿!我们今天参加他的集团,从事於这个伟大的工作,真实的舍己为人,所以不是当自了汉,当自了汉去不了!听说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那个地方不错,可以去享福去了。存这样的心,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也去不了,纵然念到一心不乱,也去不了,什么原因?愿力不相应,你的功夫够,但是跟他志不同、道不合,这个去不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志同道合,同一个愿望那才行,功夫差一点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愿力相同,是为度众生。我们看看《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知道,愿愿都是度众生,愿愿帮助众生圆成佛道。
我们念四十八愿,要依照弥陀的愿文,从我们自性里面,把这个愿发出来,发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完全相同,感应就不可思议了。我们每天念四十八愿,不要以为我天天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是自己的,这就不相应了。一定是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自己的四十八愿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就决定往生。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信,不见得有愿;你有愿一定有信。你信愿具足,就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深浅」。诸位要记住,念佛功夫的深浅,不是说每天念佛号多少,没说这个,与多少不相干,与功夫深浅相关。深浅怎么说?功夫愈深心愈清净;功夫浅,妄想杂念很多。妄想杂念愈多的人,功夫就愈浅;妄想杂念愈少,功夫就深了,这叫功夫。所以不在持名多少,在於你念佛功夫得力不得力,这才是一个关键。要想功夫得力,要想念佛功夫深,用什么方法?唯一的方法,看破放下。真能看破放下,自然功夫就深,自然妄想杂念就少。《金刚经》就帮很大的忙,《金刚经》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这是要与弥陀本愿相合。
为满大愿,证得圆满的自性,就是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一般我们讲成佛,天台家讲佛有四种:有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你成的是哪一种佛?前面三种都不究竟,都不圆满,唯独圆教佛才是究竟圆满。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要成究竟圆满的圆教佛果,他才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普度一切众生,才有这个能力。所以说为满大愿,为成佛故,我们是为这个缘故去往生的。
【般若与净土,是一非二。】
一桩事情,很多人不明了,把它看作两桩事情。学般若的轻视净土,学净土的不明般若,这个错了,不晓得它是一桩事情。
【有往生法门,方能成就般若法门。】
换句话说,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的般若这才能成就。
【此文殊、龙树、智者、永明诸大士,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
这在此地举几个例子。文殊菩萨,世尊在一切大乘经中都告诉我们,菩萨之中,智慧第一是文殊师利菩萨,就如同小乘阿罗汉当中,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佛说《弥陀经》,单单叫舍利弗,他没叫别人。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体会净土与般若的关系。佛为什么不叫别人,单单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没有第一智慧,不能解净土之理。所以《弥陀经》上,小乘排名第一个是舍利弗,菩萨第一个是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显示出净土与般若关系的密切。文殊菩萨求生极乐世界。
在我们这个世间,世尊灭度之后在印度出现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现在印度。而龙树菩萨,佛在大乘经里面曾经预言过,我们佛门叫授记,现在讲预言。佛说他灭度之后六百年,有龙树出现於世,弘扬大乘。所以龙树是中国大乘八个宗派的共祖,每个宗派都有祖师,龙树菩萨是八大宗他都是祖师,共同的祖师,说明大乘八个宗是他老人家传下来的,他求生净土。大乘八个宗,我们应该都很清楚。在中国成立的华严宗也叫贤首宗,天台宗也叫法华宗,净土宗这是我们中国人建立的;与西方有关系的,从那边传过来的,有三论宗、有法相宗,有禅宗,还有律宗、戒律,密宗,这是从西方传承过来,大乘八个宗。这里头有禅宗、有密宗,有法相唯识宗。八大宗共祖,他老人家为什么偏偏选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他没有在密宗里头即身成佛,他没有在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没有,他最后念佛往生净土。我们学佛对於这些事不能不留意。
我们涉猎经典不多,对佛法甚深的理论不甚明了,但是看看这些古来祖师大德,他们这些举止动向,我们看到值得我们反省,应当好好去想想,他们的选择会有错吗?所以这些祖师大德里头不提别人,单提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任何一宗都尊敬他老人家,他都是祖师,他念佛求生净土。在我们中国,永明大师,智者、永明。智者是天台大师,天台宗的,天台宗修法华三昧,修的是天台止观,可是智者大师求生净土,《往生传》里面有他,《净土圣贤录》里头也有他。到后世,几乎天台宗历代的祖师,多半都是念佛往生净土。像近代谛闲老法师,这是清末民初天台大师,他的传人宝静法师、倓虚法师,这都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都是念佛往生净土,《近代往生录》里面我们都看到。不能说这些人没有智慧!老实说这些人是通家,通宗通教,他们不会选择错的。永明大师,禅宗里面回头的,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古人举这四个人,用意很深。文殊,菩萨当中第一;龙树,八宗共祖;智者代表教下,永明代表禅宗,宗门教下到最后统统归净土。你看看这个气象多么殊胜,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我们看到这种气象,还能不发愿求生净土吗?不必再深究其理,你看看这些人物,他们走这条路,我们跟进,想必不错,这就对了!
【持戒修福,极不容易。】
这都是实话。
【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
比起《无量寿经》所说的阿闍王子这五百个人,善根深厚多了。世尊说他们这五百个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四百亿这个数量相当可观,在我们讲善根相当深厚。听了净土法门喜欢,还没想去,没有发心求生净土,你就晓得《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种善根、福德还是少,还不够资格,真正要往生的那个善根、福德超过他们。此地讲的就不一样,这个地方讲的是供养无量千万亿佛,换句话说,比四百亿超过太多了。我们劝人持戒修福,人家不能接受;劝人念佛,他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的现象,他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怎么能怪他?这个事情不但我们帮不上忙,诸佛如来也帮不上忙。所以我们看了这个情形,点点头心里明白就好了,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如果你把这个法门给他一介绍,他就相信就接受了,这个人了不起,就是经上讲的,他已经在过去生中,那是善根非常深厚,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听就喜欢,一听就相信、就接受、就肯干,佛在《无量寿经》上说,这个不是凡人。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的人,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授记了,我们不是凡人。一听就信,就欢喜、就接受、就真干,这就不是凡人。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你已经接近这个标准,没达到也差不多了,只要现在努力一点,用功一点,依照佛讲的理论方法,认真的去修学,我相信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但种善根。
【可见欲成就般若法门,必须亲近弥陀,实相般若方能现前。】
这个是古来许许多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的劝导学人。我们看到古圣先贤,人家就是这样做法,亲近阿弥陀佛,实相般若才能现前,实相般若现前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永明禅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永明大师总共有四首偈,这是其中之一,四首偈是为我们大众抉择法门,说明净土是无比的殊胜。无禅没有关系,有净土就行了,这里面关键的字眼是「有」,有就成了。什么叫有?你心上真有了,那个才叫有,心上真有就念念不忘,这才行!我们世俗人常讲心上人,你最亲爱的心上人,那心上真有了,念念不忘,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就行了。心上有别人那就完了,就搞六道轮回,那个麻烦就大了。心上真有阿弥陀佛!所以关键在「有」,在这个字,为什么?有就是念。大家要晓得,念佛不在口上。你看那个念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心上有,那叫念;不是挂在口上。口上有,心上没有,那就是古人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心上没有。要紧的是心上有,口里没有,没有关系,重要是心里头真有,这个要紧。心上真有,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一定是这样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
我们看看现前念佛人,修净土的念佛人,一万个念佛,真正能够往生的两、三个,好像跟祖师这个话不符合,其实不然。我们一万个念佛的人,只有二、三个有净土,所以他去了,其他的念佛人,口里有阿弥陀佛,心里头没有,所以去不成,是这个道理。祖师的话没说错,非常正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何愁不开悟?实在讲,见阿弥陀佛就开悟,花开见佛悟无生,哪里能错得了?这是说明西方世界的殊胜,净土法门的殊胜,几乎是任何一个法门没有法子跟它相比。
无论什么人,所以你要觉悟,你那个心上要是有牵挂,牵挂别的事情,你要知道,你是搞六道轮回,牵挂儿孙都不可以,都是搞六道轮回,这个要觉悟。世间人母子情深,做母亲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儿女,这个事情很麻烦!儿女会把父母忘掉,父母不会忘记儿女!这个事情不是在中国,外国也一样。在外国,我们看见老太婆孤家寡人一个人住在老人公寓,很寂寞!她常常想她的儿女,儿女根本不孝顺,一年理都不理她一次,她还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人性。要把它换过来,念头转过来,要知道这个搞六道轮回,这个是很大的麻烦,很大的障碍,念佛不能往生就是为了这个,必须把念头换过来。你想你的儿女,爱护你的儿女,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才真办得到。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一样,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加持你,你的神通能力全部都恢复了,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尽虚空遍法界,不仅是四圣法界,六道里面的情形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家人眷属在哪一道,现在是什么状况,你统统清楚,统统明了。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真的会去帮助他,这才叫爱护。你自己也搞六道轮回,迷惑颠倒,那有什么用处?纵然有爱护的心,是丝毫力量帮不上,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那你的家亲眷属你才真正帮上忙,你才叫真的爱护他们,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爱护家亲眷属,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学般若者,须速修念佛法门。修净土者,亦须速修般若法门。《观无量寿佛经》明第一义,正是般若。】
这是引经来作证,《观经》里面讲的第一义,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说明念佛人不能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能不念佛,有智慧的人不念佛,不能成就,纵然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也不过是换得来生的福报而已,什么原因?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念佛。念佛的人为什么要智慧?有智慧念佛就稳当,明了念佛的道理,知道念佛的方法,又晓得念佛的功德利益,统统都清楚,统统都明了。於是眼前无量无边法门,都不会障碍他,都不会动摇他,他有智慧,他的意志坚定,决定成就。
这一次有几位同修找我讲《金刚经》,我也就答应了。为什么答应?不是他一找我讲,我就给他讲,没那么简单!实在是看看这么多年来,大家念佛了,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没有智慧。今天听一个参禅的来了,心里动了,想去打坐了;明天来了一个上师,他又想去灌顶,这个糟糕不糟糕?这就是没有智慧,心里头没有主宰,会随著外头境界动摇,把我们念佛的功夫都破掉了。所以我想讲《金刚经》也有好处,他们来启请可能是佛菩萨的意思,佛菩萨的意思,那是真的,他不过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真的是佛菩萨的意思。智慧非常重要,我们相信金刚般若可以帮助不少同修坚定信心,从这些动摇当中都能够回过头来,这一座经的功德利益就很大了。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经【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是指定持戒修福之人。以其能信能依此说奉行也。】
前面说了很多,持戒修福不容易;持戒修福的善根,真的是无量劫所培植的,这个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他听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者是他读到,读到之后他能够生一念净信,这个关键在净,净信就是一丝毫的怀疑犹豫都没有,这个信才叫净信。跟前面讲的实信,是一个意思。这样的人,佛、如来悉知悉见,佛都知道、都见到,佛知道、见到就是佛护念你了,你就得诸佛护念。得佛护念,这个人的福报当然大,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想像得到的。注解里面讲,闻是章句,是指定持戒修福之人,因为他能信,不但能信而且能够依教奉行,他能照做,怎么做法?他能够一切都不执著。《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一切都不执著,而行於布施,他真能做得到,智慧现前了。念念为整个佛法,为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一个小团体,为自己、为自己一个小团体都不行,都是执著,这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心量一定要拓开。念念都是念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的心量才能拓开,前面讲过,六道轮回就破掉了。六道轮回的范围不大,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也不大,我们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就把这个界限突破了。大家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看到有一个名词叫轮回心,什么是轮回心?没有超越三界六道的范围,就叫做轮回心。这无济於事,不能成就!念佛求生净土的人,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实在讲,许许多多念佛人以轮回心念佛,出不去。有没有好处?前面讲了,无量劫的善根又累积一点,这是积分,他又积了一点,这一生不管用。你要问哪一辈子我们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只要什么时候你不用轮回心就超越了。就这么简单!这一生当中,我们还用轮回心,那就是无量劫来的善根上又增加一点,我们积分又积一点了,来生还继续再搞轮回,就干这个。
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没有成就,就是都没有舍弃轮回心,亏吃在这个地方,毛病发生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把毛病找出来,这就很了不起。好像害病一样,病根找出来了,找出来之后,下面要紧的事情,要把这个病根消除,我们问题就解决了。既然晓得累劫以来,就是因为用轮回心修积的善根福德,没有能够成就得了,今天晓得了,我们把轮回心舍弃掉,轮回心舍弃掉之后,那个样子就是心量广大,眼光广大,所见的、所思的是虚空法界,不会再想自己,不会再想小团体。我们这个道场,顾全这个道场,不行!这个心量太小了。要能舍,要能放下!
在我们历史上最明显的例子,六祖惠能遇到印宗法师,印宗在当时是岭南的大善知识,岭南是现在广东一带,佛门里面第一人。人家能放下能舍,全部都送给惠能大师,自己拜惠能做老师,当学生,你看他的心量多大!所以他能够明心见性。禅宗里面六祖度众那真是第一,真的是空前绝后,在六祖会下开悟的,明心见性的,四十三个人,这四十三个人印宗是一个。这就是说,你能看破,你能放下,你就成就了。所以我们念佛人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是身体,不要再为这个身体去操心、去著想,没事了;心是什么?念头,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放下了,那你就出了,出去了,没有障碍了。三千大千世界放不下,不行!这是轮回心,你出不了轮回,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轮回的范围。重要,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说是信了还要依教奉行才行。信了之后,道理明白了,方法清楚了,真干!毫无犹豫。这是大事业,超越三界、出六道轮回的大事,干这个事情。世间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去干!
【净信,正指实信,亦即实相。】
跟前面,生实相跟生实信的意思都相同。
【生净信,有净念相继者,有不能净念相继者。乃至二字,包括许多功夫不同之人。】
你看这一句经文,「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一句里头东西很多,太多太多。「一念」,这时间很短,但是功德不可思议。就好比黑暗当中,从来都没有见过光明,忽然像闪电一样放了一次光,时间虽然短,从来没有,忽然放一个光,你说多希有,多难得!它有一次,它就有第二次,慢慢它愈来愈密集,这是好现象。像我们今天,可以说是在座的同修们,乃至一念生净信;净信不能保持,保持你就成就了,你就成功了。为什么不能保持?现在听《金刚经》的时候不错,心地很清净,净信;一散会,外面看到花花世界,又不行了,净信又没有了,又去贪图搞五欲六尘去了。这就叫一念。从一念到净念相继,这里头有多少等级!净念相继,究竟圆满的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净念相继。不能净念相继,时间有长短差别不同,我们现在的状况就像闪电一样,放一下光,再就没有了,这就是一念生净信。
所以听经的好处很多,你每天来听一次,每天放一次光,这二十四小时当中能够放几次光,好难得!天天放,几个月连续不断放,几年连续不断放,就变成相继,功夫就成就了。由此可知,经不能不读,不能不听,不听必定会被外面境界诱惑,会被外面境界动摇,原因在哪里?现在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强太强了!如果说我不受外面境界诱惑,那老实话,你决定是佛菩萨再来,要不是佛菩萨再来,你怎么可能不受外面环境诱惑?那做不到的!必定受诱惑。唯一的办法,保护自己,天天读经,天天听经。天天听经,没人讲,现在大家有福报,有录音带、有录像带那就行了。实在讲,不要听得太多,一部经重复听最好,一门深入;搞太多太杂,摄心不容易,你得清净心不容易。一部经最有受用,最得利益,反覆不断的听,我们才能成功,才有指望,保护自己,不被时代的这些大风大浪所吞噬,这个要紧。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卷二,第三十面,倒数第七行,从第八段看起:
【持戒能舍世间之欲,修福能舍自己之财。以财、法、无畏施之於人,正是修般若即在持戒修福下手。】
我们看这一段,前面说过,持戒的人必定是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世间种种的享受他能够放下,实在讲这才是真正的有福。一个人到中年以后,会深深的体验到,真实的福报就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这才是真正的福报。福报决定不是有财富、有地位,世间人看错了,以为有财富是福报,有地位是福报,其实不然。一生之中要是生活不快乐,纵然有财富,富而不乐,反而不如贫而乐,那个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得多了,这是要有相当智慧就能够观察得出来。
由此可知,古人常讲的贫而乐,那叫享清福,清福高!红尘里面享受五欲六尘叫红福,红尘之福,红福没有不污染的,身心都污染,换句话说,那个福是享了,身心都不健康,这就是我们说的,他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简直不能成比例。真正会享福的,真正会生活的,身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妄想、没有烦恼,这个人过的是神仙生活,我们佛门里面讲佛菩萨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对於世间五欲六尘决定不追求。何况世尊在大乘经里面,讲得这么清楚、这样的透彻,那都是假的,缘聚缘散,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持戒的人行,持戒的人善根非常深厚,他在这个时代他欢喜守法,愿意守规矩,循规蹈矩,这就是持戒之人。修福,实在讲那也是大智慧,正是与修般若相应,般若是真实的智慧。福与大众共享,这是真正的福报,这是真实福报。决定不能够独享,一家人独享,一个集团的人独享都不行,要与一切众生共享,这个人福报就大了,这个福报才叫真实的福报。在世间我们看到富贵之人,富,他拥有财富;贵,他得到地位。这种果报都是多生多劫修善积德而得来的,不是偶然的,一世、二世的修积得不到,果报没有这样殊胜,所以这是多生多劫的累积。这种情形只有佛眼看得清楚。
佛给我们提出警告,就在《金刚经》上,佛也说得很清楚:菩萨修福不应受福德,也就是说,世尊教导菩萨要修福不要享福,这个是真实的智慧。为什么?我们仔细去观察,读历史看古代,看报纸、看新闻,看现代,享大福报的人很容易造罪业。多生多劫修的福,这一生就报掉了,如果在这一生当中不能够继续再修福,往后的麻烦大了。有几个人得福报的时候,肯继续再修福?不多,真的不多!古时候还有,古时候因为都读圣贤书,多少都受过圣贤教育的薰陶,还有智慧,还能够辨别善恶是非,有能力辨别。所以有福报的人肯修福,欢喜修福,这是很难得的。现代人不读圣贤书,不相信这个福报是命里有的,他不相信,他以为他很能干,他有本事、他运气不错,他以为是这些,以为是这么得来的,不知道得来的前面有深厚的因缘,他不懂得,因此得到之后就不懂得再去培福,就不知道了,这样,福报享尽之后,恶业现前,果报就在三途。这是佛法里面常说的三世怨,第一世多生多世在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造罪业,福享完了,第三世堕恶道去了,很冤枉!所以财法都要与大众共享。
无畏施也离不开财与法,施财使人物质生活安定,他心得安定就是无畏施,法施使人明理,理明了之后心自然就安了。我们常讲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道理得到了,明白了,道理明白了他心就安了。由此可知,无畏布施在手段上离不开财与法。所以世尊在本经只用一个布施,多次的为我们开示,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是说明修般若要具备这个条件,这就是本经教学的对象。底下一段说:
【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是修福。谨小慎微,放下一切,是佛所拣定之机,必蒙佛加被。】
这不但是理,也是摆在我们现前的事实。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善跟恶的区别,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一定要辨别得很清楚。我们是学佛,而且是学的高级佛法,金刚般若是属於高级佛法,不是初级、不是中级,因此这个标准就高了。恶的标准就是自利,凡是对自己有好处,要利益自己的都是恶;凡是能够利益大众的,这是善。而佛法讲利益众,众生现在得利益,来世也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那才叫真的善;现在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这个不叫善;现在不得利益,来世得利益,后世得利益,这个也叫善,善恶这样分法。
为什么说利益自己的都叫做恶?《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很明显,菩萨要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才叫菩萨,才能达到菩萨的标准;如果念念为自己,诸位想想,我执就很重,我相怎么能破得掉?所以他这个标准是建立在凡是助长我见、助长执著我相的都是恶,那就是障碍,障碍你达不到菩萨的标准,这哪里是善?这当然是恶。诸恶莫作,那就是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不同於一般的标准,不但是跟世间的标准不一样,跟一般佛法的标准也不一样。善决定是利益众生,唯有利益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像前面所说的,必定是尽虚空遍法界,那个众善奉行要这样的心量去做,为什么?唯有这样的心量,与自性就相应,那才叫真善。修行,我们用禅家的话来说,明心见性就不难了,你把明心见性的障碍统统都除掉了。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拣定持戒修福,是非常有道理的。
谨小慎微,小,小善、小恶,小善也不舍弃,也要修;小恶虽然很小也不能做,也要把它断掉,谨小慎微。不能因为善小,不值得去做,那就错了;恶小不碍事,不是大的恶事不碍事,这样就错了。为什么?小的恶累积就变成大恶,小善累积就变成大善。虽然很微小的恶要断,从哪里断?从起心动念当中断,一丝毫不善的念头都不可以有。放下一切,放下是真自在,放下才有真实的幸福,才是真实的智慧。佛选定这种人,认为这是般若会上的当机者。如果我们具备这个条件,必定蒙佛加持,决定得到一切诸佛的保佑,诸佛都护念。你想想看,菩萨、龙天、善神,哪有不尊敬的道理?哪有不保护的道理?这个人才是聪明人,真正是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自求多福,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学佛者,定须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求三宝加被。】
这句话是真的,无论出家、在家,无论男女老少,一定念念求三宝保佑,这个很要紧,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乱世。我们如果有一点成就,要求佛保佑,你的成就能保持,不要失掉;如果没有成就,也要求佛菩萨加持,使我们能够得到成就,世出世法都要求佛保佑。求佛怎么个求法?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这个三心最重要。真诚、清净、慈悲,一定就得佛保佑,要用这样的心去求。
【即如念佛,念时心中一无所有,专精不杂,则得弥陀加被,成就三昧。】
我们今天念佛功夫不得力,散心、乱心持名,所以没有感应,这要觉悟。从今之后,我们把不能感应的这个毛病改过来。可是必须要晓得,念佛,我们也很想专精不杂,但是做不到,很难!念啊念啊,自自然然杂念就来了,自然妄想就起来了。愈是怕妄想多,那个妄想愈多,这怎么办?一定要用方法对治。时间长了容易打妄想,时间短有办法。我们念一个钟点的佛,没有办法,控制不住,会起很多妄想;我们念十分钟,妄想当然也就少了。假如我们念一分钟,一分钟当中决定没有妄想,可以做得到!那个没有妄想的一分钟得力了,得佛加持。
过去我传给大家念佛的方法,十念法。十念法如果你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不到一分钟,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十念。这个十念当中,一个妄念都没有,可以做得到,时间短。但是一天要念九次,不要以为时间短,念得很少,效果不可思议,只要你不间断。我们看到许多同修,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有很多人打电话写信告诉我,两个星期以后他就见效了,他就觉得很好,就来告诉我,很欢喜,这个方法好!纵然我们是老佛教徒,我们有早晚课,没有关系,早晚课之外加这个十念法。
这个九次怎么念?早晨起来洗脸之后,家里如果有佛堂,在佛堂里面,在佛像面前念这个十念;如果没有供佛像,面向西方就可以了,心里想著佛就行,这个太方便了。早晨起来一次,时间顶多一分钟,这个功夫是真的、真实的,一点都不假。第二次,吃早饭的时候,你在早餐之前,我们佛门弟子都会念供养咒,普通都是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然后再开动。其实这几句供养咒有口无心,没什么大的效果,小孩、小朋友唱歌而已,不是真心的,不是真心的,所以不如恭恭敬敬念十句佛号,恭恭敬敬的十句佛号念下来之后再吃饭,用这个代替供养咒。你吃饭也会吃得很舒服,吃得很自在,也会帮助你良好的消化,那个功德不可思议。第三次,你上午上工的时候,你在工作之前把心定下来,念十句佛号再去做工;上午工作完毕了,放工的时候再念一次;中午吃饭念一次,下午上工放工各念一次;晚饭念一次,晚上睡觉之前念一次,九次。一天九次,一次不要一分钟,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能够间断,那个效果非常之好。
因为这种念法,真的会念时心中一无所有,专精不杂,你看跟这个标准相应,则得弥陀加被,你就得阿弥陀佛加持保佑,一定得到,成就三昧。由此可知,念佛对我们的工作不妨碍,对我们日常生活也不妨碍,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什么不肯去修?应学愚夫愚妇之坚定信心,实在讲,我们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信心不定,摇摆不定,比不上那些老阿公老阿婆,比不上他们;他们信心坚定,他们念佛真的念到心里面不夹杂,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往往成就的功夫是上上乘的功夫,非常的希有难得。请看下面这段经文:
经【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世尊给我们明白的说出来了,持戒修福人,你说多难得,他们善根深厚,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此地所讲的,跟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我们应当要相信,特别的要相信自己,不是去相信别人。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个讲堂坐两个钟头,不是凡人,你要是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你怎么能坐得住!我们这个座位不太舒服,你能够坐得住。在这个地方就说明善根深厚,这是讲这个人,持戒修福的人,特别是在五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底下小注:
【此节文,正明持戒修福者,已具极长时之修习。是诸善合成之根,真是难能可贵。】
佛所讲的就是指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所以虽有善根,往往没有遇到善缘,那也不起作用。有善根、有福德,遇不到善缘,那也很可惜,这一生又要空过了。《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可以,一定要遇到善缘。善缘有两种:一种是遇到真善知识,使你接触到正法,这是第一个要紧的条件;第二,你遇到好的同参道友,彼此在一起互相勉励,成就道业。这是我们常讲的师友,有老师没有好的同学很困难,菩提道上会非常辛苦。尤其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所讲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许多人都在说法,听听好像也满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如果我们认识不清楚,意志不坚定,很容易动摇,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变成自己修行的障碍。所以善知识跟好的同参道友,是我们这一生能否成就的重要因素。要知道自己善根非常深厚,决定不能够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太可惜了!要把握这一生大好的因缘,决定要成就。凭什么?凭我们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凭诸佛如来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有坚定的信愿,没有不成就的。
【今在又后之五百年中,斗争至於极。】
今天这个斗争坚固,实在讲是到了极处,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
【竟能读诵受持】
你在这个环境里面,还能够读诵大乘,还能够认真去修学。
【必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有持戒之资格。】
必定是这样的根基,这个根基难,这个根基就是前面讲的无量劫培植的。在这个乱世当中,他的心还是这么定,还是这样的善良,还这么样的守规矩,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少欲知足,这是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这就是世尊在本经里面所讲持戒修福者。
【更宜用功,再求坚固,种得善根,当结善果。】
我们明白了,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基础,这叫真的觉悟了。觉悟之后一定是更用功、更努力,坚定自己的信心,坚定自己的愿心,断恶修善,这就是种得善根,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一定得生,那叫真正的善果,这个要知道。如果我们不求西方净土,虽然有前面这样深厚的善根基础,一定要知道,出不了三界,出三界太难太难!想想文殊、普贤菩萨们在华严会上,在华藏世界,华藏是一真法界,他们还念佛求生净土,为的是什么?我们今天要不希求净土,岂不是大错特错!发这样的心,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不仅是阿弥陀佛护念你,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得一切诸佛护念,何不自勉!所以应当自己勉励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再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把它抓住。
【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更要劝明般若,从速修学净土,求生西方。须知般若与净土,关系至深。】
这是真的,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具足真实般若智慧,没有真实般若智慧,他不会选择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那都是智慧第一,他们选择的,你为什么也选上?你的眼光跟他一样,那不是简单事!我们在座的同修,虽然不能说是诸上善人,不能说上善,但是可以说诸善人,这是可以能够当得起的,都是善人。我们常常劝人学佛,好事!劝人学佛一定要劝他持戒修福,可是这两桩事,在今天对一般人来讲是太难太难了。所以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劝人,首先告诉他,什么是佛教,从认识佛教下手。不一定要劝他学佛,佛教是什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以后再说,第一步接引要劝他认识佛教。我们有一个小册子在外面跟大家结缘,这个小册子,你们不必客气,多拿几本没有关系,不要认为我拿多了,人家说我贪心,这没有关系,你转送给你的亲戚朋友,把佛法介绍给他们,这是好事情。这个地方的书送完了,我们后面立刻就再印。先让他知道佛教是什么,然后再劝他学佛。我们这几天所讲的,也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学佛就是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过一个自在快乐的日子,学佛是学这个。学佛不迷信,学佛没有坏处,对他的学业,对他的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不肯学?凡是不肯学的,都是对於佛法有很重的误会,对佛法一无所知,这样把机会当面错过了,这很可惜!所以要劝他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规矩、要有法度;要知道修福,修福则是断恶修善。
更要劝明般若,要劝他智慧重要。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解决不了问题;福报不行,福报再大都解决不了问题。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个东西要智慧,福不能救,生死轮回,福救不了你,可是慧能救你,所以说智唯能度,度就是帮助你度过生死苦海,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那个要智慧,福报没有用处,再大的福报都不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但生死不能解决,就是眼前的健康长寿,年龄大一点的衰老疾病,这些问题都不能解决,福报不能解决。不能说我钱很多就可以不生病,没有这个道理。可是这个问题,智慧能解决。
有一些人看到我,向我请教:法师,你的身体不错,有没有练什么功?以为我是练功的。我有一年在旧金山,在旧金山讲经,听众里面有一位是从中国来的,那真的是练功的,听说是高段的功夫,而且有特异功能,特异功能就是我们一般讲有神通。我在那里连续讲了好几天,他每天都来听。告诉听众说:这个法师的功夫是上乘的、高段的。搞得信徒来找我,法师,人家说你是上乘功夫,你应该传授给我们。但是他说这个话,老实讲也不假,但是也不是真的,《金刚经》讲的非假非真。怎么说非真?我从来没有练过功,这讲它不是真的。不假怎么说?我心很清净,这就不是假的。我常在讲席上讲,最高的原理是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没有理由生病。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妄想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没有妄想、没有烦恼,你怎么会生病?所以要晓得,一切疾病的根源在哪里,你找到这个东西,这个比练功真的是高!练功,他妄想烦恼没有断尽,他有时候还会生病;妄想烦恼没有了,根本就不会生病,道理在此地。这些道理,《金刚经》上讲得多透彻,我们怎么样做都还在《金刚经》的范围之内,没有超越过去,全都在此地。所以智慧重要,我们要重视智慧超过福德,智慧非常重要。
从速修学净土,修净土要快,不能够再迟了!我告诉诸位同修的,一天九次的「十念法」,这个十念法,很多书上都有,好多书都附印在里面,这个很好学,效果也很好,这个书也有,这个《金刚经》前面就有,它附印在前面是错误的,应该附印在后面,它这个附印在前面。这个本子上有,这个本子希望诸位同修也多带几本回家。人家如果再问的时候,问你:净空法师身体不错,很好,它是修什么功的?你就把《金刚经》送给他,他修金刚般若功。所以,求生净土很重要。要知道般若与净土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般若是开智慧的,净土是归宿,真实智慧的归宿,也可以说净土是般若真实的受用,不归净土得不到受用,一定要归净土。
【生西不是为自了,原为度众生,方与弥陀本愿相合,为满大愿,可证性故。】
求生净土是一桩很伟大的抱负,不平凡!为什么要生极乐世界?是为了要度尽一切众生,参加阿弥陀佛的集团,阿弥陀佛是领导人,他那个集团干什么?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要把他度尽,发这样的大愿!我们今天参加他的集团,从事於这个伟大的工作,真实的舍己为人,所以不是当自了汉,当自了汉去不了!听说西方极乐世界七宝庄严,那个地方不错,可以去享福去了。存这样的心,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也去不了,纵然念到一心不乱,也去不了,什么原因?愿力不相应,你的功夫够,但是跟他志不同、道不合,这个去不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志同道合,同一个愿望那才行,功夫差一点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愿力相同,是为度众生。我们看看《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知道,愿愿都是度众生,愿愿帮助众生圆成佛道。
我们念四十八愿,要依照弥陀的愿文,从我们自性里面,把这个愿发出来,发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完全相同,感应就不可思议了。我们每天念四十八愿,不要以为我天天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是自己的,这就不相应了。一定是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自己的四十八愿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就决定往生。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信,不见得有愿;你有愿一定有信。你信愿具足,就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深浅」。诸位要记住,念佛功夫的深浅,不是说每天念佛号多少,没说这个,与多少不相干,与功夫深浅相关。深浅怎么说?功夫愈深心愈清净;功夫浅,妄想杂念很多。妄想杂念愈多的人,功夫就愈浅;妄想杂念愈少,功夫就深了,这叫功夫。所以不在持名多少,在於你念佛功夫得力不得力,这才是一个关键。要想功夫得力,要想念佛功夫深,用什么方法?唯一的方法,看破放下。真能看破放下,自然功夫就深,自然妄想杂念就少。《金刚经》就帮很大的忙,《金刚经》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这是要与弥陀本愿相合。
为满大愿,证得圆满的自性,就是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一般我们讲成佛,天台家讲佛有四种:有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你成的是哪一种佛?前面三种都不究竟,都不圆满,唯独圆教佛才是究竟圆满。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要成究竟圆满的圆教佛果,他才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普度一切众生,才有这个能力。所以说为满大愿,为成佛故,我们是为这个缘故去往生的。
【般若与净土,是一非二。】
一桩事情,很多人不明了,把它看作两桩事情。学般若的轻视净土,学净土的不明般若,这个错了,不晓得它是一桩事情。
【有往生法门,方能成就般若法门。】
换句话说,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的般若这才能成就。
【此文殊、龙树、智者、永明诸大士,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
这在此地举几个例子。文殊菩萨,世尊在一切大乘经中都告诉我们,菩萨之中,智慧第一是文殊师利菩萨,就如同小乘阿罗汉当中,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佛说《弥陀经》,单单叫舍利弗,他没叫别人。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体会净土与般若的关系。佛为什么不叫别人,单单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没有第一智慧,不能解净土之理。所以《弥陀经》上,小乘排名第一个是舍利弗,菩萨第一个是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显示出净土与般若关系的密切。文殊菩萨求生极乐世界。
在我们这个世间,世尊灭度之后在印度出现的,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现在印度。而龙树菩萨,佛在大乘经里面曾经预言过,我们佛门叫授记,现在讲预言。佛说他灭度之后六百年,有龙树出现於世,弘扬大乘。所以龙树是中国大乘八个宗派的共祖,每个宗派都有祖师,龙树菩萨是八大宗他都是祖师,共同的祖师,说明大乘八个宗是他老人家传下来的,他求生净土。大乘八个宗,我们应该都很清楚。在中国成立的华严宗也叫贤首宗,天台宗也叫法华宗,净土宗这是我们中国人建立的;与西方有关系的,从那边传过来的,有三论宗、有法相宗,有禅宗,还有律宗、戒律,密宗,这是从西方传承过来,大乘八个宗。这里头有禅宗、有密宗,有法相唯识宗。八大宗共祖,他老人家为什么偏偏选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他没有在密宗里头即身成佛,他没有在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没有,他最后念佛往生净土。我们学佛对於这些事不能不留意。
我们涉猎经典不多,对佛法甚深的理论不甚明了,但是看看这些古来祖师大德,他们这些举止动向,我们看到值得我们反省,应当好好去想想,他们的选择会有错吗?所以这些祖师大德里头不提别人,单提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任何一宗都尊敬他老人家,他都是祖师,他念佛求生净土。在我们中国,永明大师,智者、永明。智者是天台大师,天台宗的,天台宗修法华三昧,修的是天台止观,可是智者大师求生净土,《往生传》里面有他,《净土圣贤录》里头也有他。到后世,几乎天台宗历代的祖师,多半都是念佛往生净土。像近代谛闲老法师,这是清末民初天台大师,他的传人宝静法师、倓虚法师,这都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都是念佛往生净土,《近代往生录》里面我们都看到。不能说这些人没有智慧!老实说这些人是通家,通宗通教,他们不会选择错的。永明大师,禅宗里面回头的,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古人举这四个人,用意很深。文殊,菩萨当中第一;龙树,八宗共祖;智者代表教下,永明代表禅宗,宗门教下到最后统统归净土。你看看这个气象多么殊胜,所以皆发愿往生者也。我们看到这种气象,还能不发愿求生净土吗?不必再深究其理,你看看这些人物,他们走这条路,我们跟进,想必不错,这就对了!
【持戒修福,极不容易。】
这都是实话。
【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
比起《无量寿经》所说的阿闍王子这五百个人,善根深厚多了。世尊说他们这五百个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四百亿这个数量相当可观,在我们讲善根相当深厚。听了净土法门喜欢,还没想去,没有发心求生净土,你就晓得《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换句话说,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这种善根、福德还是少,还不够资格,真正要往生的那个善根、福德超过他们。此地讲的就不一样,这个地方讲的是供养无量千万亿佛,换句话说,比四百亿超过太多了。我们劝人持戒修福,人家不能接受;劝人念佛,他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的现象,他没有这么深厚的善根,怎么能怪他?这个事情不但我们帮不上忙,诸佛如来也帮不上忙。所以我们看了这个情形,点点头心里明白就好了,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如果你把这个法门给他一介绍,他就相信就接受了,这个人了不起,就是经上讲的,他已经在过去生中,那是善根非常深厚,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一听就喜欢,一听就相信、就接受、就肯干,佛在《无量寿经》上说,这个不是凡人。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的人,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授记了,我们不是凡人。一听就信,就欢喜、就接受、就真干,这就不是凡人。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你已经接近这个标准,没达到也差不多了,只要现在努力一点,用功一点,依照佛讲的理论方法,认真的去修学,我相信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往昔已亲近承事无量诸佛,但种善根。
【可见欲成就般若法门,必须亲近弥陀,实相般若方能现前。】
这个是古来许许多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的劝导学人。我们看到古圣先贤,人家就是这样做法,亲近阿弥陀佛,实相般若才能现前,实相般若现前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永明禅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永明大师总共有四首偈,这是其中之一,四首偈是为我们大众抉择法门,说明净土是无比的殊胜。无禅没有关系,有净土就行了,这里面关键的字眼是「有」,有就成了。什么叫有?你心上真有了,那个才叫有,心上真有就念念不忘,这才行!我们世俗人常讲心上人,你最亲爱的心上人,那心上真有了,念念不忘,心上真有阿弥陀佛就行了。心上有别人那就完了,就搞六道轮回,那个麻烦就大了。心上真有阿弥陀佛!所以关键在「有」,在这个字,为什么?有就是念。大家要晓得,念佛不在口上。你看那个念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心上有,那叫念;不是挂在口上。口上有,心上没有,那就是古人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心上没有。要紧的是心上有,口里没有,没有关系,重要是心里头真有,这个要紧。心上真有,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一定是这样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
我们看看现前念佛人,修净土的念佛人,一万个念佛,真正能够往生的两、三个,好像跟祖师这个话不符合,其实不然。我们一万个念佛的人,只有二、三个有净土,所以他去了,其他的念佛人,口里有阿弥陀佛,心里头没有,所以去不成,是这个道理。祖师的话没说错,非常正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何愁不开悟?实在讲,见阿弥陀佛就开悟,花开见佛悟无生,哪里能错得了?这是说明西方世界的殊胜,净土法门的殊胜,几乎是任何一个法门没有法子跟它相比。
无论什么人,所以你要觉悟,你那个心上要是有牵挂,牵挂别的事情,你要知道,你是搞六道轮回,牵挂儿孙都不可以,都是搞六道轮回,这个要觉悟。世间人母子情深,做母亲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儿女,这个事情很麻烦!儿女会把父母忘掉,父母不会忘记儿女!这个事情不是在中国,外国也一样。在外国,我们看见老太婆孤家寡人一个人住在老人公寓,很寂寞!她常常想她的儿女,儿女根本不孝顺,一年理都不理她一次,她还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人性。要把它换过来,念头转过来,要知道这个搞六道轮回,这个是很大的麻烦,很大的障碍,念佛不能往生就是为了这个,必须把念头换过来。你想你的儿女,爱护你的儿女,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才真办得到。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一样,到那个地方,阿弥陀佛加持你,你的神通能力全部都恢复了,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尽虚空遍法界,不仅是四圣法界,六道里面的情形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的家人眷属在哪一道,现在是什么状况,你统统清楚,统统明了。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真的会去帮助他,这才叫爱护。你自己也搞六道轮回,迷惑颠倒,那有什么用处?纵然有爱护的心,是丝毫力量帮不上,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那你的家亲眷属你才真正帮上忙,你才叫真的爱护他们,不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爱护家亲眷属,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学般若者,须速修念佛法门。修净土者,亦须速修般若法门。《观无量寿佛经》明第一义,正是般若。】
这是引经来作证,《观经》里面讲的第一义,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说明念佛人不能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能不念佛,有智慧的人不念佛,不能成就,纵然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也不过是换得来生的福报而已,什么原因?出不了三界,所以一定要念佛。念佛的人为什么要智慧?有智慧念佛就稳当,明了念佛的道理,知道念佛的方法,又晓得念佛的功德利益,统统都清楚,统统都明了。於是眼前无量无边法门,都不会障碍他,都不会动摇他,他有智慧,他的意志坚定,决定成就。
这一次有几位同修找我讲《金刚经》,我也就答应了。为什么答应?不是他一找我讲,我就给他讲,没那么简单!实在是看看这么多年来,大家念佛了,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没有智慧。今天听一个参禅的来了,心里动了,想去打坐了;明天来了一个上师,他又想去灌顶,这个糟糕不糟糕?这就是没有智慧,心里头没有主宰,会随著外头境界动摇,把我们念佛的功夫都破掉了。所以我想讲《金刚经》也有好处,他们来启请可能是佛菩萨的意思,佛菩萨的意思,那是真的,他不过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真的是佛菩萨的意思。智慧非常重要,我们相信金刚般若可以帮助不少同修坚定信心,从这些动摇当中都能够回过头来,这一座经的功德利益就很大了。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经【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是指定持戒修福之人。以其能信能依此说奉行也。】
前面说了很多,持戒修福不容易;持戒修福的善根,真的是无量劫所培植的,这个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他听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者是他读到,读到之后他能够生一念净信,这个关键在净,净信就是一丝毫的怀疑犹豫都没有,这个信才叫净信。跟前面讲的实信,是一个意思。这样的人,佛、如来悉知悉见,佛都知道、都见到,佛知道、见到就是佛护念你了,你就得诸佛护念。得佛护念,这个人的福报当然大,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想像得到的。注解里面讲,闻是章句,是指定持戒修福之人,因为他能信,不但能信而且能够依教奉行,他能照做,怎么做法?他能够一切都不执著。《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一切都不执著,而行於布施,他真能做得到,智慧现前了。念念为整个佛法,为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一个小团体,为自己、为自己一个小团体都不行,都是执著,这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心量一定要拓开。念念都是念法界一切众生,我们的心量才能拓开,前面讲过,六道轮回就破掉了。六道轮回的范围不大,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也不大,我们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就把这个界限突破了。大家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看到有一个名词叫轮回心,什么是轮回心?没有超越三界六道的范围,就叫做轮回心。这无济於事,不能成就!念佛求生净土的人,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实在讲,许许多多念佛人以轮回心念佛,出不去。有没有好处?前面讲了,无量劫的善根又累积一点,这是积分,他又积了一点,这一生不管用。你要问哪一辈子我们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只要什么时候你不用轮回心就超越了。就这么简单!这一生当中,我们还用轮回心,那就是无量劫来的善根上又增加一点,我们积分又积一点了,来生还继续再搞轮回,就干这个。
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没有成就,就是都没有舍弃轮回心,亏吃在这个地方,毛病发生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把毛病找出来,这就很了不起。好像害病一样,病根找出来了,找出来之后,下面要紧的事情,要把这个病根消除,我们问题就解决了。既然晓得累劫以来,就是因为用轮回心修积的善根福德,没有能够成就得了,今天晓得了,我们把轮回心舍弃掉,轮回心舍弃掉之后,那个样子就是心量广大,眼光广大,所见的、所思的是虚空法界,不会再想自己,不会再想小团体。我们这个道场,顾全这个道场,不行!这个心量太小了。要能舍,要能放下!
在我们历史上最明显的例子,六祖惠能遇到印宗法师,印宗在当时是岭南的大善知识,岭南是现在广东一带,佛门里面第一人。人家能放下能舍,全部都送给惠能大师,自己拜惠能做老师,当学生,你看他的心量多大!所以他能够明心见性。禅宗里面六祖度众那真是第一,真的是空前绝后,在六祖会下开悟的,明心见性的,四十三个人,这四十三个人印宗是一个。这就是说,你能看破,你能放下,你就成就了。所以我们念佛人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是身体,不要再为这个身体去操心、去著想,没事了;心是什么?念头,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放下了,那你就出了,出去了,没有障碍了。三千大千世界放不下,不行!这是轮回心,你出不了轮回,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轮回的范围。重要,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说是信了还要依教奉行才行。信了之后,道理明白了,方法清楚了,真干!毫无犹豫。这是大事业,超越三界、出六道轮回的大事,干这个事情。世间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去干!
【净信,正指实信,亦即实相。】
跟前面,生实相跟生实信的意思都相同。
【生净信,有净念相继者,有不能净念相继者。乃至二字,包括许多功夫不同之人。】
你看这一句经文,「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一句里头东西很多,太多太多。「一念」,这时间很短,但是功德不可思议。就好比黑暗当中,从来都没有见过光明,忽然像闪电一样放了一次光,时间虽然短,从来没有,忽然放一个光,你说多希有,多难得!它有一次,它就有第二次,慢慢它愈来愈密集,这是好现象。像我们今天,可以说是在座的同修们,乃至一念生净信;净信不能保持,保持你就成就了,你就成功了。为什么不能保持?现在听《金刚经》的时候不错,心地很清净,净信;一散会,外面看到花花世界,又不行了,净信又没有了,又去贪图搞五欲六尘去了。这就叫一念。从一念到净念相继,这里头有多少等级!净念相继,究竟圆满的是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净念相继。不能净念相继,时间有长短差别不同,我们现在的状况就像闪电一样,放一下光,再就没有了,这就是一念生净信。
所以听经的好处很多,你每天来听一次,每天放一次光,这二十四小时当中能够放几次光,好难得!天天放,几个月连续不断放,几年连续不断放,就变成相继,功夫就成就了。由此可知,经不能不读,不能不听,不听必定会被外面境界诱惑,会被外面境界动摇,原因在哪里?现在外面诱惑的力量太强太强了!如果说我不受外面境界诱惑,那老实话,你决定是佛菩萨再来,要不是佛菩萨再来,你怎么可能不受外面环境诱惑?那做不到的!必定受诱惑。唯一的办法,保护自己,天天读经,天天听经。天天听经,没人讲,现在大家有福报,有录音带、有录像带那就行了。实在讲,不要听得太多,一部经重复听最好,一门深入;搞太多太杂,摄心不容易,你得清净心不容易。一部经最有受用,最得利益,反覆不断的听,我们才能成功,才有指望,保护自己,不被时代的这些大风大浪所吞噬,这个要紧。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