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四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023-0004
请掀开经本第七面,倒数第四行。
从判教这个地方看起。「判教」的意思,这是祖师大德们,将世尊过去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加以整理,辨别浅深大小,便利於后来的初学,有一个次第可以入门,所以就有判别教相。正如同我们现在的学校,给学生编排课程标准,是同样的意思,这个科目应该编在第几年、第几个学期,有这个意思。佛法虽然有判别教相,可是我们一定要晓得,佛经不同於世间学校的教科书。为什么?世间的书籍它确实有浅有深,浅的不能深,深的不能浅,所以排定课程标准比较容易。而佛法里面的经典,特别是大乘经,经文含义是可深可浅的,初学佛的人能从这里读,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离不开。就像这部《金刚般若》一样,可以从这里下手,一直到成佛还是这一部经典,这就说明佛法不可思议,可深可浅。浅的程度看,很浅;深的程度看,很深。随著自己修学境界不断向上提升,看到这个经典愈看愈深,愈看愈不可思议,这是佛经跟世间书籍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判教,祖师大德也是一番苦心,我们后面会谈到。现在看这段文:
【诸佛出世,教化众生。】
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目的就是教导众生。化是成就,因为佛的教导,众生就能够变化气质,就能够化凡成圣。由此可知,教化两个字,一个是因,一个是果;教导是因,我们化凡成圣这是果。
【必对机说】
什么叫做「机」,底下说明了。机有两种,一个是:
【根机,众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浅深厚薄故。】
这就说明众生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说,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比较鲁钝一点。佛经里常把一切众生分为三种根性:上根、中根、下根,分为这三种,这是大分。如果细分,这一切众生的根性,可以说是无量差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原因就是在障有浅深不同,迷有厚薄不同。有人迷得浅,就显得很聪明、很伶俐,一闻千悟。有些人迷得很重,迷得很深,佛菩萨善巧方便来给他说,还是听不懂、还是不能够领悟,原因在此地。这是第一类。第二类:
【时机】
我们常讲的,时节因缘,这个关系也很大。
【因时施教,如五时说。】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有不少的学生,发心长时间追随佛陀而不肯离去,像经上常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随众,佛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一生都不肯离开佛陀,於是佛陀讲经说法当然是以他们为主要对象。虽然他们是主要的对象,也不能不顾及大众,可见得讲经说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因为要顾虑到所有各种不同根性,一定要叫人人都得利益。大根性的人得大利益,小根性的人得小利益,统统都得利益,佛讲经说法才叫圆满成功了。「五时」,就是由浅而深,这属於佛学常识,我想诸位很多都很清楚。
世尊成佛,首先是在定中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参与这个法会,我们在经上看到,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但凡夫没有分,佛在定中讲,我们怎么能进得去?凡夫没有分,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没有分,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参与如来定中的法会。这是二七日中所说,也有经里面讲三七日,二七日、三七日都有根据。二七是十四天,三七是二十一天,佛就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圆满了。
佛所讲的《华严经》,诸位要晓得,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我们不但没有看到,听也没有听说过。佛灭度六百年以后,龙树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这是了不起的一位人物,聪明绝顶!他是地上菩萨再来的,示现给我们看的。他在不太长的时间,把世间的典籍读遍,书念完没得念了,佛法、世法都念完了,於是生起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金刚经》上有说「护念诸菩萨」,大菩萨有责任要护念这些小菩萨。龙树是初地菩萨,所以大龙菩萨就来帮助他,引导他到龙宫,看龙宫里面所收藏的经典。他到龙宫,看到大龙菩萨的图书馆收藏的《华严经》,一看就吓呆了!
世尊讲的《华严经》,有多大的分量?龙树菩萨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古印度计算书本的大小,是用偈做单位,偈就是四句,不论长短,四句就叫一偈,不一定是偈颂,长行文也一样,四句叫一偈,用这个做单位。十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不得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磨成细粉,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微尘偈,今天就是用天文数字也说不出来。我们常讲恒河沙数,恒河沙算什么?太少太少了。「一四天下微尘品」,一四天下,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太阳系。太阳系里面所有的星球都磨成细粉,磨成微尘,那一粒微尘是一品,《华严经》有这么多品。
他这一看,贡高我慢的心马上就没有了,觉得自己念得太少太少了,简直不能比!再一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都没有办法受持,我们阎浮提众生恐怕找不到一个人。所以就把它舍弃,再看中本,中本分量还是太大。於是问问大龙菩萨,跟他说还有下本;下本是什么呢?实在讲是《华严经》的提要。像我们中国这个大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有提要,有目录提要,那个分量不多。虽然不多,这么厚的精装本也有五本,比起全书当然少得太多,全书一千五百本,这就浓缩成五本。龙树菩萨一看,《华严经》,这是纲要,行!这个可以,就把这部分、小本,带到我们人间来了。以后翻译出来印成书,就是我们世间所流通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是《华严经》的提要。
这部经的分量,总共有十万偈,四十品。这个经已经失传,梵文经典没有了。传到中国来的这个经文,因为分量太大,古时候的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便利,那个时候是贝叶所写的;贝叶经也许有同修们见过,贝多罗的树叶一片,切成长方形的一块,大概是写四行,有的写六行,两边打个洞用绳子穿起来。诸位想想,那要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恐怕现在大卡车要好几个卡车才装得下。分量多,容易脱落,在那个时候都是手写本,所以流传下来缺失很多。
东晋时候传到中国,只有三万六千颂;你看看,十万偈,传到中国的《华严经》经文只有三万六千偈。我们也把它翻译出来,很珍贵、宝贵它,这叫晋译的《华严经》,我们也称为《六十华严》,翻成中文六十卷,叫《六十华严》。到唐朝时候,武则天的时代,实叉难陀法师从印度带来《华严经》的梵文本,比晋译增加了九千颂,换句话说,有四万五千颂;还不到一半,要五万颂才是一半,还不到一半。但是《华严经》大致上的意思都能看得出来,翻出来之后称为《八十华严》,现在流通的经本都是这个本子,《八十华严》。在贞元年间,外国向中国进贡,贡品里面有《华严经》的一部分,就是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这一品。这一品经很难得,它是完整的,没有缺失,在中国翻出来之后,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最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在《八十经》里面称作「入法界品」,这一品经是完整的。现在可以说,中文本里面《华严经》是相当完整的,流传下来是很完整的,可是跟原文还是差不多去一半的样子,这个是相当不容易。
这是世尊二七日中所说的。所以我们想,二七日时间太短了,我们现在念也没办法,不要说是讲,念都念不完。这是我们凡夫执著时间是个定法,其实时间不是定法。时间可以延长也可以缩短,我们俗话常讲,人要是逢到欢喜、喜事的时候,觉得这个时间好短!如果遇到苦难的时候,度日如年。可见得这个时间哪是真的?不是真的!尤其诸位在作梦的时候,我们读过古人的笔记小说《黄粱梦》,他做了一个梦,黄粱是高粱小米,在那里煮,那很容易煮熟的,还没有煮熟,他那个梦醒了。打瞌睡做了一个梦,梦里面已经过了几十年。说明几分钟可以把它延长为几十年,换句话说,几十年也可以把它浓缩成几分钟,时不是定法。所以世尊讲《华严经》,可以说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华严》上说「念劫圆融」,可以把一念展开为无量劫,把无量劫浓缩成一念。
这是第一时,第一时所说的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他是对法身大士所说的。当然如来果地上境界,不是凡夫能明了的。说了之后,世尊出定就想了一想,这芸芸迷惑颠倒、苦难的众生要教导他们,不能不用权巧方便,权巧方便怎么办?从幼稚园班办起吧!就这样子了。这才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讲四谛法、讲小乘,这等於说是开班教学,从幼稚园办起。然后看看他们的程度差不多了,可以讲深一点,再讲方等经典。方等也成就了,智慧渐渐开了,渐渐的开智慧,渐渐开悟了,第四个阶段讲般若,我们这个经是属於第四时所讲的。智慧大开之后,世尊最后讲《法华》、《涅盘》,而《法华经》的经义跟《华严经》无二无别,就是导入大华严的境界。这就是由浅而深,由小而大。
【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循循善诱,引人入胜。】
这是世尊四十九年用这个方法,跟我们现在办学校一样,先办幼稚园、办小学,再办中学,再办大学,再办研究所,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学人。】
判教用意就是让我们初学的人有方便契入。
【使对一代时教】
一代时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
【纲领条目,浅深次第,一目了然。】
用意在此地,判教用意在此地。
【可以循序而进,其接引后学之苦心,良足佩焉。】
这是令人佩服的。这一段是说明,古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判教实在讲很费事,也很用心,把它整理出一个头绪,目的就是便利初学。
【晋末判别经教者有十八家】
这在《华严经疏钞》里面看到的,贤首、清凉大师都是生在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判教的风气非常盛,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澄观大师所引的,诸家都能够见得到。但是唐以后,这些各家判教的,可以说都衰没了。
【唐后大众共依者,唯天台、贤首两家。】
这两家传下来了,为什么?这两家判得最好。所以后来的学者、研究经的人、讲经的人,不是依贤首就是依天台,而到今天可以说依天台是最多,依贤首的不多。这里面也有原因:天台家的判教简要详明,贤首虽然判得很好,比较复杂。贤首用十门开启,就是介绍全经的概要,他用十个科目。天台用五个科目、五重玄义,五比十就省一半,所以后来的人取天台的很多。
【天台判为藏通别圆四教】
「藏」就是小乘,小乘为什么用藏?小乘也有完整的三藏,它有经藏、律藏、论藏。「通」这是大乘,通、别、圆都是大乘,通是大乘的开始,前面可以通小乘,后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开始,也就是大乘里面浅显的。「别教」就比较深,是大乘里面比较深的,它是不通於小乘,纯粹大乘。也可以说,通教可浅可深,藏教浅,通教有浅有深,别教有深无浅,「圆教」是一切圆融,无不通达。天台家将大小乘佛法是这样的区分。
【贤首(就是华严宗),则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
五教里面,小教跟天台家的藏教相同,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终教就是天台的别教,而将天台的圆教开为顿、圆,开为两种,天台是把顿包括在圆教里面。由此可知,两家在名称上不一样,意思内容方面来讲,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些常识,常常研究经论、古德注疏一开端,都说得很详细,我们看看各家对於本经的判法,他们判得都很有道理。
【天台判此经为通别兼圆】
天台宗判金刚经属於通教,但是它也有别教的意思,也有圆教的意思。这个说法,这个经里面有通、别、圆,岂不就是有深有浅?浅的人读起来浅,不难懂,深的人读起来意思很深奥,可深可浅,确实如此。本经前半部,浅的人看到浅,深的人看到深,后半部唯深无浅,确实它有深度,没有浅显之处,所以这个判也判得很好。
【贤首则判属始教,亦通於圆。】
这就说明,为什么他把它判作始教、判作通教,大乘的开始,因为经上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换句话说,必须离四相才是菩萨,要是刚刚离四相成菩萨,这是初级的菩萨,这就是始教的菩萨,所以它意思有浅的。到《金刚经》后半部,不但四相要离,四见也不能有,不但诸相没有,能证的心也不能有,不但能所没有,佛法也没有,那是深到极处,完全是圆教的教义,所以判作「亦通於圆」。这是古大德对本经的判法。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
【判本经为境心俱冥,遮照同时,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圆极顿之大教。】
实在讲这也难得,江居士一生花了四十年的工夫。佛法,大经里面所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江味农居士自己圆了,所以看这个经处处极圆极顿,他也说了一番大道理,说得非常之好,教人很难反驳,确实是有道理。这个经义,自始至终能够觉悟众生,如果这个众生真的觉悟了,像前面所说的「信心不逆」,完全能够受持,那的确是圆顿根性的法器,绝对不是平常人。所以他的讲法也很合理,符合本经的旨趣。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这是讲本经纲要,依天台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判教。
下面介绍的是译人,翻译经的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本经在《大藏经》里面有七种不同的译本,现在我们《大藏经》里面有七种不同的译本,但是流通最广的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其他的六种本子很少流通,很难见到,除非诸位去翻《大藏经》,能够翻得到,单行本很少见。这是流通得最广的,就是罗什大师这个本子。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来简单介绍。
「姚秦」,中国过去以秦为国号的有四个朝代,因此必须把皇帝的姓加上去,才晓得是哪一个秦。像秦始皇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们在历史上称它为嬴秦,他姓嬴。苻坚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们称它作苻秦。姚苌就是苻坚的将军,用现在的话来说,苻坚跟东晋打了一仗打败了,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淝水之战。它的有名就是晋朝谢安以寡击众,那个时候苻坚带兵是八十多万,号称百万军队,东晋军队只有十万人,以十万人打败一百万人,这也是个奇迹。姚苌就发动政变,他政变成功了,夺了苻坚的位子,国号没有改,也叫秦,他作皇帝了,所以就称它作姚秦,在历史上也称为后秦,苻坚称为前秦。公元三百八十四年,我们这样讲,大家印象就比较深刻,今年公元一九九五年,这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的事情,姚苌建国成为秦王。
「三八九年吕光称三河王」,这里面有一段很长的故事,我们不要讲了,这耽误时间。如果诸位看一般《金刚经》的注解讲义都会叙述,这个参考资料很多。苻坚那个时候曾经派吕光,吕光也是个将军,派他率领七万大军,去邀请罗什大师,罗什大师那个时候在西域龟兹国,龟兹是个小国。苻坚听说鸠摩罗什是个人才,很有智慧,一心就想得到他。当然人家这个人才是国之宝,这个国宝不是古董、是人才,那人家怎么肯放?所以就派七万大军去,他要不给我们就打仗,一定要把罗什大师请回来。兵临城下,罗什大师就劝龟兹国王,还是放他,不要跟秦国发生战争,战争实实在在讲,敌不过秦国的大军,这样把罗什大师迎请到中国。
走到半路就是凉州,现在的甘肃,听说朝廷政变,姚苌做了皇帝,姚苌本来跟他是同事,都是将军。他也不服姚苌,姚苌做了秦国国王,他在三河,就是那个时候凉州,他在那里就割据了,自称为凉王,他也称了王。罗什大师就在他那个地方,他不会用人,但是他知道罗什有智慧,他也不肯放走,就把罗什大师等於说是幽禁了,让罗什大师在那里十几年,不能够弘法利生。一直到吕光死了,姚苌也死了。姚苌死了,儿子姚兴继位。吕光死了,吕光的侄子继位,那个时候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时候凉的力量很薄弱,所以把罗什大师送到长安,那个时候秦的首都在长安,送到长安是公元四百零一年,四百零一年到长安的。所以经上姚秦这两个字,就是代表时代,它是在哪一个年代,代表这个意思。
三藏法师,用现代话来讲,这是他的学历,像我们现在一般学历有博士、硕士,是他的学历,这是通达三藏的法师。在古时候,有资格翻经一定要三藏法师,若不是三藏法师,没有资格译经,译经的法师一定要精通三藏。他精通三藏,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经、律、论。】
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分为这三大类。我们中国后来编书,像《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这个构想,就是根据佛经的方法来的。佛门有三藏,分为三类,所以当年乾隆编中国的典籍,就把它分为四类叫四库,库跟藏意思是相同的,藏就是库藏的意思。三藏实在讲很难分。三藏是经、律、论,它的内容是戒、定、慧,律藏是讲戒律、戒学;经是讲定学;论是讲慧学,就是戒、定、慧三学。但是世尊每一次说法,无论讲大小乘经典,每一部经典里面,几乎戒定慧三学都具足。这怎么分法?后人编集分类就从多。譬如这本经讲定讲得多,讲慧、讲戒讲得比较少一点,篇幅少一点的,我们这个篇幅多的就归到经藏去了。如果研究讨论多,讲定比较少,就把它归到论藏去。用这个方法,从多,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因为我们每展开一部经典,几乎戒定慧三学都具足。三藏是我们修行的标准,这对初学人来说的;修持功行圆满的时候,三藏又是我们印证的标准。我们功夫到底有没有成就?到底我们证到什么样的果位?也可以来给你做证明,所以它是修学的标准、印证的标准、证明的标准。
「经、论是修正知见」。也就是我们的见解、思想有没有错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要用经论做标准。经论里面所说的是佛知佛见,佛是觉悟,究竟圆满彻底的觉悟,那是一个觉悟的知见,觉悟的看法、想法,决定没有错误。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典对照对照,如果跟经上讲的是一样,那很好,我们的想法、看法都正确。假如不一样,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错了,要把错误的,依照经论上所讲的改正过来,这叫修正,这叫修行,修正知见。我们在行持上,「行持」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到底是正、是邪,是善、是恶?戒律是标准,戒律是佛与大菩萨的行持,我们一定要跟戒律对照对照,如果跟戒律相违背,一定要依照戒律的标准改过来。
律是佛行,诸佛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戒律。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认真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做标准。这是善导大师讲得很好,我们过去在讲《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我还记得在「上品上生章」里面,你看看善导大师所说的,不要说是世间这些知名的大德们来跟你讲,来教导你,他所讲的跟经上讲的不相应,我们不能听他的。阿罗汉来讲,阿罗汉证了果,是圣人,如果讲的跟经上讲的不相应,也不能听他的。乃至於菩萨、乃至於等觉菩萨都不行,一定他讲的要跟经上相应,我们才能听他的;不相应的,我们都不能够听他的。最后大师讲,那诸佛来了怎么样?佛佛道同,你要记住这一点,诸佛来说决定没有讲两样的话,如果讲两样的话,那一定是假佛,不是真佛,那是妖魔鬼怪冒充佛来欺骗你,如果是真佛,一定讲的是一样的。
一切诸佛无有异语,异是两样,《金刚经》上讲「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没有两样的话,决定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要能够辨别哪是真佛,哪是假佛?很容易,不难。跟经一对照起来,他讲的意思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那是真佛;讲的不一样,那是假佛,不是真佛。可是这个地方要注意到,魔很厉害,魔也很有本事,他可以九十九句话跟佛经上一样,只有一句不一样,这个就很厉害了。但是要晓得,那一句不一样,就把你法身慧命给断送掉了。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完全相同,没有一句不相同,那才是真佛。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真正善知识不容易遇到。唯一能够靠得住的是经典,古来这些祖师大德收在《藏经》里面的著述,这是决定靠得住的。但是这个《大藏经》,要从前的《大藏经》,古时候编的,现在新编的《大藏经》靠不住。新编的《大藏经》,现代人一些著作他都收进去了,现代人的著作谁给他做证明?不像从前,从前收入《大藏》,那个著作,要那个时代的高僧大德都看过、都同意了,没有反对意见,这才报给皇帝,皇帝批准入藏,所以它有个标准在,现在没有标准。这个法师跟我感情不错,他写的东西赶紧就给他入藏;那个法师我不喜欢他,我讨厌他,他再好的东西,我也不让它放在《藏经》里。所以阅读《大藏经》要用从前人的本子,古时候所编的。在中国最后一部大藏经是《龙藏》,乾隆时候编的,这是个标准的本子。这个《藏经》里面有的,可以说大致上不会有错,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不是随便能够编进去的。这个表解虽然很简单,也很清楚。「修正知见这是学问,修正行持这是品德。」所以学佛,它的标准,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与学问。下面:
【法师,凡能弘扬佛法者,称为法师。三藏皆通,则称三藏法师。】
由此可知,法师这个称号,乃至於三藏法师的称号,不一定都是出家人,在家人也能称。佛门里面的称呼,这是个常识,我们要懂得,不要搞错了,错了闹笑话。「法师」是通称,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能够以佛法教导别人的,都称之为法师。「和尚」也是通称,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你能够主持佛法、主持教学,都称和尚。和尚是印度话,意思是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修学的这个老师,就是我的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我学佛,指导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我的和尚,我要称他作和尚。和尚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能随便称的,他跟我没有这个关系,我怎么能称他作亲教师?哪有这种道理?称作法师可以,法师不一定教给我东西,他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可以称法师。和尚不能随便称,和尚跟自己有密切关系,所以这个一定要晓得。
现在有很多人,对於佛门一些大德,尊称他为大师,这个不可以的,这个尊重是过了头,为什么?佛门里面大师是对佛的称呼。成佛才可以称大师,你要称他作大师,岂不把观音菩萨都压下去了?观音菩萨称大士,诸位要晓得,称大士,你称大士,他跟观音菩萨是平的,称大师,把观音菩萨压下去了。你们成天求观音菩萨保佑,观音菩萨才不保佑你,你把他压得低低,他保佑你?要晓得,不可以的。所以尊称菩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正士,十六正士那都是在家菩萨,而且都是在家等觉菩萨;称开士,开悟的,这都是尊称。称开士、称正士、称大士,没有称大师的。不懂得这个名词术语含义的,也许他们用错了,懂得的真正学佛人不能用错,用错了人家说你外行,对佛法不懂。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古来的这些大德们,称鸠摩罗什法师不称大师,人家称三藏法师。在过去,国王、皇帝的师父称国师,那个可以,皇帝的老师称国师。专修一宗的,专修禅宗的称禅师,专修戒律的称律师,这都是名副其实,是正确的称呼,我们不能够不知道。
【鸠摩罗什,梵语音译,义为童寿。】
中国的意思是童寿,这也是赞美他。他在年岁很小的时候,童子,但是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就跟老人一样,好像很老练的样子、很成熟的样子,所以他的名字叫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聪明绝顶。这个千偈,底下这个数字不正确,因为刚才说过,印度人四句叫一偈,那个句子长短不一样,而不是像《金刚经》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四句也是一偈,它那个句子整整齐齐的,长行文里面长短就不一样。这是举一个例,说明他的学习的能力很强,一天能够读这么多的文字。诵是背诵,每天能背诵这么多文字,用现代的话来讲,是杰出的天才,很少有的。「博通世出世法」,他读的东西太多了,他读都能够背诵、都能够记得,的确是博学多闻。
「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那个时候的国王是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义学」就是精研教理的这些人。在家的跟出家的都可以称为义学,专门在教理上探讨研究,这些人都是以罗什大师为老师,跟著他学习。「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到长安只有七年,七年就圆寂了。所以他的译经事业只有七年,短短七年当中完成九十八部,他译得非常之好,他是属於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意译是离开原文,把原文的大意用中国文的文法写出来,所以中国人读起来非常的流畅,很喜欢读他的译本,他的译本非常受到中国人的欢迎,道理在此地。
【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
这在传记里面都有记载,罗什大师是释迦佛以前七尊佛的译经师,专门做翻译工作的。所以他翻译得好是有原因的,生生世世,七尊佛可以讲是无量劫来,一尊佛三个阿僧只劫,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劫,他都示现为翻经的法师身分,来从事於这个工作。底下这两句很要紧,他为什么翻得这么好?悟达为先,他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生一定要开悟,一定要通达。你要是不悟、不通达,怎么能把佛的意思翻出来?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要能解,你才能说得出来,你才能够介绍给别人。如果自己没有悟、自己不通达,这个工作决定做不好的。
我们反过来看看现在,外国人翻译佛经,不少人从事於这个工作,把佛经翻成英文、翻成其他的外国文。翻经的人文字好,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对於佛法没有悟、没通达,所以翻出来的东西不能流通。我在美国,参观沈家桢老居士的图书馆,这个老居士非常热心,过去不少年,请了很多很多人翻经,也花了很多钱,现在那个稿子真是堆积如山。我去参观,他告诉我,没有办法出版,不能流通。我过去看到一本,翻的不是经,浅一点的,倓虚法师的《念佛论》,这个不深,倓虚法师的《念佛论》。《念佛论》我想很多人都看过,我把这个译本,有一次在温哥华讲经,带到那边去,那边有个周医生英文很好,他看了之后,他就告诉我:「法师,以后这个你不要再印了,你花了冤枉钱。」我说:怎么?他说:「这个翻的英文,中国人看不懂,英国人也看不懂。」所以我才晓得,不容易!连倓虚法师那个开示,翻的意思叫人家不能够明白,何况经典?一定要「悟达为先,得佛遗寄」。得佛遗寄,可以说得佛力加持。你自己要不真心学佛,不能契入境界,怎么会得佛力加持?像罗什大师这样子就得佛力加持。如果我们要做,当然也得要量力而为。
今天在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弘法的人才非常缺乏。年轻学佛的同修很多,在家、出家,我也常鼓励大家要发心出来讲经,要发心出来弘法,这事难不难?亦难亦不难。如果得佛力加持就不难,不得佛力加持,难,太难太难!怎样才能得佛力加持?要与佛心相应,就能得佛力加持。你要用真诚心,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要用慈悲心,要用恭敬心,就得佛力加持了。假如这里面掺杂一点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佛就不加持了。我过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李老师传我四个字,你做到这四个字就行了,「至诚感通」。我们用真诚心来求,真诚到极处,这就有感应,跟佛菩萨有感应,感应就通达了。你不是用最真诚的心,没有法子。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不是说我读了很多经论,读了很多书,我就会讲,会讲是不错,讲得天花乱坠,不是佛法,就是我刚才讲的,一百句佛法,九十九句讲对了,还讲一句错的,那就害死人了。
所以不求三宝加持,不求三宝护念,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讲经,确实没有能力,都要靠诸佛菩萨、靠三宝加持。讲要靠三宝加持,大家听能够听得明白、听懂了,听了欢喜,也是三宝加持。这个讲堂如果没有佛光注照,没有三宝加持,你在这个地方不可能生欢喜心。诸位要晓得,你们听了很欢喜,不是我的能力,你以为我会讲,错了!不是我的能力,是佛光注照、三宝加持,这是真的!我们不过就是做一个增上缘,就是一点诚意。真正发心、续佛慧命、求愿往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念念跟佛相应,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末后「译」字,译是翻译,易梵为华语。这个字讲法也很多,我们都把它省略掉了。后面这一段,我们采取倓虚法师,倓虚法师有《金刚经讲义》。我过去在香港读过他的《金刚经讲义》,也是简要详明,很难得。他老人家告诉我们《金刚经》旨趣,他讲得简单明了。第一个是离相:
【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
我们天天讲要消业障,业障怎么消?不著相才能消业障,著相那业障怎么能消得了?都是根据《金刚经》教义所说的。第二、无住:
【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
惑是迷惑,破迷开悟,那个诀窍是无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像这样的句子在本经很多。第三:
【无法】
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般若里头所讲的缘起性空,了不可得,这才能证得法身,脱诸苦,《般若心经》里面讲「度一切苦厄」。到无法的时候,一切法都放下,都不执著了。所以,消业、破惑、脱苦,这是本经的旨趣。末后这一条讲得真的是非常非常究竟彻底:
【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
凡夫莫不以为我能执著、我能执,或者说得粗显一点的,我能得,凡夫都患得患失。谁得到了?我能得。什么是我?一般人认为身是我,聪明一点的人知道这身不是我。什么是我?能够思惟、能够想像、能够感受苦乐的,这个是我,心是我!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什么是我?能够思惟、想像的,那个是我。我能思、我能想,能想、能思惟的那个就是我。佛在本经上说,好!能思、能想的是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著的我没有了,能执著的、能得的心没有了,你还得个什么?三心不可得。这是从根本上消业断惑,这不是从枝叶上,根本上。你打个什么妄想?妄想不可得。
你所得的是什么?所得的不外乎四相。「我相、人相」,我相、人相是从相对假立的。「众生相」,这个众生就是一切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相。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众生不是指广大的众生、广大的人,不是这个,那你就把意思讲错了。我们今天所谓动物、植物、矿物,再包括所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众生相。下雨、刮风都是众生相,都是众缘和合,由缘和合假立的,称为众生相。「寿者相」,寿者是时间相续,由相续假而立。都是假的,我人是相对假,众生是缘和合假,寿者是相续假。你所执著的这些物是假的,你能执著的心是假的,你还有什么搞头?还有什么执著?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如果把这些事实真相统统都搞明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你心里头马上就得大自在;换句话说,你的真心就现前,妄心没有了,彻底了解它是虚妄、不可得。
众生就是坚固的执著,不肯放下,不晓得能执著那个心是假的,所执著的这些物相也是假的。所以佛菩萨眼睛里看芸芸众生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可怜悯?假的、全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真有这个事,佛不能够说众生是可怜悯者。因为它是假的,怎么样打妄想、怎么样执著都是一场空,不是说到死了以后一场空,现前就是一场空,当下即空。这一执著坏了事,现前无量的烦恼,苦不堪言,将来轮回六道,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金刚经》帮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教给我们彻底放下,恢复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禅家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金刚经》的好处在此地。
「破处即是显处」,破妄,真就显了。破妄显真「是同时,是一时」,不是有先后的,先破妄然后再显真,不是的,是同时的。妄除一分,真就显一分;妄除二分,真就显二分。理可以顿悟,一下就明白了;事要渐渐的除,事上除一分,你的清净心、你的般若智慧就透一分。事上怎么做?事上真的要放下,不要再执著!一定要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把本经纲要给诸位报告出来,向下我们就开始读到经文,纲要抓到之后,经文就不难领会。我们看经文:
第一段「证信序」:古德分科判教,首先将一部经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一段经文是序分里面的第一段,叫证信序,第二段是本经的发起序。我们看经文: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第一段的经文。诸位如果要读《金刚经》,我们这次印的这个本子,外面有结缘的,大家可以请回去,读诵非常方便。这个经本,经文旁边有数目字,这个数字跟我们讲义的段落完全是一致的,跟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分的段落也是相同的,便於检查。你要是想看这一段的讲义,你照著这个数字对《金刚经讲义》,或者对我们这个节要本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便於检查,我们把它标成数字。我们看这个小注:
【东晋道安法师,分判一切诸经为序、正宗、流通三分。】
我们中国人也很了不起,也确实有大智慧的人。道安法师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学生,而且是罗什大师的高足,在当时社会一般人说,释门四哲,就是罗什大师的门下四大弟子,称为四哲,道安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是罗什大师四大弟子之一。他看一切经都看成三分,他这种说法,当时一般这些大德们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对佛经都非常尊重,如果把佛经分裂,好像是很不恭敬的样子,不以为然,闻者多疑。以后,印度古大德解释佛经这个注解本子流传到中国,也有这样的分法。於是我们中国这些大德们才晓得,古印度的大德也有这个分法,这样子对於道安法师这个分科就非常佩服,遵从做为一个定则。以后,不论是讲经、注解,都采取这个方法。这是讲科判是从道安法师来的。
本经的序分,自「如是我闻」到「敷座而坐」。就是这个经本上前面的两小段。我们把全经,这是根据江味农居士讲义所分的科,总共分全部经文为一百八十四段,一百八十四个小段,前面的两个小段是序分。正宗分,是从「长老须菩提」到「是名法相」,这一段文字就长了,从第三小段到一百七十九小段,这是属於正宗分。流通分一共有五小段,从一百八十到一百八十四段。这个是三分。流通分,「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到最后「信受奉行」。这是全经大段落。
而江居士将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文长,把正宗分又分为四大段。这个分法,古来的《金刚经》注解里头都没有,唯独前清达天法师,他给《金刚经》做个注解叫《新眼疏》,新旧的新,眼睛的眼,叫《新眼疏》,他就是把这个经分作信解行证四分。江味农居士看到了非常佩服,采取他这个分法。仔细观察《金刚经》的经文,确确实实有这四个意思存在,所以是一点都不勉强,这称之为大经。信解行证四分,最早的是清凉大师分《华严经》,《华严经》就分为信解行证四大分、四大段。
《金刚经》也摆出四科的姿态,这是跟大经《华严》无二无别。实在讲,它跟《华严》,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华严经》说得详细,它说得简单,确确实实可以说是《华严》的纲要,无论是理论、是方法,极其简单扼要。到底怎么修法?《华严经》,特别是《四十华严》善财五十三参,可以说就是把《金刚经》的理论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出来给我们看。也就是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各行各业的人,他怎么样无住生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看他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去做这两句话;「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看他们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事业当中、在应酬当中,怎么个做法?那是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我们要是通达《金刚经》,可以说《华严经》的纲领你就抓住了,那读《华严》就非常有受用。
【「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段。】
这是第一段,是证信序,证是证明。
【凡结集一经,必具六缘,乃克成就。】
不但是结集经典,世尊当年讲经说法,也要具足这六个条件,如果这六个条件不具足,法会就不能成就。像我们现前这个法会,也是具足这六个条件。第一个,你信佛,你相信《金刚经》,你才会来听。你要是不信佛,不相信《金刚经》,你怎么可能到这儿来?你不会来的。所以你一定相信,一定想听,你才会来,你才会在这个时间,到这个地方来听经。「时」是时间,我们八点钟讲到十点钟,到这个时候你就来了,在这个时间之前,你不会来,我这里没有法会。讲完之后,十点钟以后散掉了,这里也没有法会。可见得它有时间性,时节因缘。有主,有主讲的人,有场地,有大众在一块儿聚集,听众,我们这个法会才能圆满,少一个条件都不能成功。佛是如此,现前也没有两样。这叫做六种成就,一定要具足六缘、六个条件,我们法会才能够圆满的成功。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这一句的经义。佛法之难,难在它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执著言说,你执著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欢了,你就得受用了。我们先看文字的意思:
【不异为「如」。】
如的意思就是一样,没有两样,完全相同,这叫如。
【无非曰「是」。】
非就是不一样。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如是」这两个字是信成就,这两个字的意思,浅的人看到很浅;深的人看到,其深无底!浅而言之,「如是我闻」,我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结集经的时候,首先说出这四个字。阿难是复讲,阿难所说的,把佛当时讲这部经,原原本本一个字不错,一点意思也没错,重复说一遍,底下人把它记录下来,这称之为经典。所以一开端,一定要说这四个字,表示阿难复讲的跟佛所讲的没有两样,这个让大家能够相信。
世尊当年讲经说法,没有记录成文字,经典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开会,想想世尊从前是怎么讲的,再把它记录下来。结集经典的时候,佛不在世了,同学当中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好,记忆力很强,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就推阿难出来复讲,同学们给阿难尊者做证明,证明阿难讲的没错。同学们很多,必须每一个同学都承认,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的。一个人有怀疑,说阿难你这句话我听的好像不是这样讲的,那就得删掉,一个人反对都不可以,必须全体一致,都点头、都通过,才可以记录下来。结集经典态度这样的严格谨慎,就是要取信於大众,取信於后世。所以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
【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果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受用无穷。】
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真会了,你读经、听经,就跟每天喝水吃饭一样,决定不能离开的,欲罢不能,这个不可思议。得受用,我讲一个最浅、最小的受用,「无有疲厌」,这最小的。你看你们工作多了的时候,会累、会疲倦;如果你尝到法味,当你疲倦的时候,这个经念上一段,精神就恢复,就不会疲倦,这是最小的好处。你现在得不到,念经念多了、念佛念多了会疲倦,你味道没尝到。你那个念是口里头念,没有能够体会到心上去,会到心上去的时候,那真受用,法喜充满,无有疲厌。
有很多人问我:「法师,你讲经讲两个钟点,很累,很辛苦!」他们不懂,我不讲经会累,讲经不会累!那怎么会累?前些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一天讲九个钟点,不累!愈讲精神愈好,愈讲声音愈大。不讲经的时候会累。所以你真正读经、讲经的话,不会累、不会疲倦,你尝到味道了。所以这个地方要能够如实体会到佛的真实义,真正消归自性,这就得受用。底下略举一举,「如」是什么意思呢?「如是」怎么样消归自性?
【如】
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如就是本性。
【生佛本具之性体,真实之际如如不动。】
真实之际,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过,《无量寿经》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第一个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本体,本体就是根源。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从哪里来的?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从这个地方生的。在佛法里面叫做自性;在哲学里面叫做本体。哲学里头有这个名,有本体之名,本体没找到,不晓得在哪里,不晓得是什么。佛法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从来没有动过,觉的时候不动,迷的时候也不动。迷,那个心会动,是妄心会动,真心不动。真实之际,「如」是这个意思。
【「是」,开化显示当下即是。】
真如在哪里?本性在哪里?真心在哪里?当下就是。不但是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十方三世,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所说无量无边法门,也是从这儿流露出来的。所以佛佛道同,没有两样,两样就错了。《金刚般若》如是,《华严》、《法华》也如是,《弥陀经》、《无量寿经》亦如是,同一个根源里头流露出来的。既然同一个根源流露出来,我们要问:这一切经通不通?当然通。所以佛家才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不但一切经通,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通,为什么?一切迷悟染净都是从这里面变现出来的。离了自性,离了真如,无有一法。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意思,浅而易知。
我们能得这一点浅意,就有受用,晓得佛经上所讲的不是别的,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本来有的。换句话说,佛讲《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我们自性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你要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习,来修学,那个味道不一样了,受用不相同了。我们学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在我们读经、学佛,为什么不得受用?说一句老实话,你所听的、你所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与自己不相干,这个念得好苦!念得好累!好像被人家牵著鼻子走,自己一点做不了主。如果你一下觉悟了,这是我自己的金刚般若,那就不一样了。主动的、自发的,味道完全不相同!你修净土,是我自性净土,你学《华严》、学《法华》,学一切法门,是自性法门。四弘誓愿里:自性法门誓愿学,不是别人的。我们现在学佛法学得好辛苦,学得好累,观念搞错了,学的是人家的,都不是自己的。今天在这个地方,希望能够唤醒诸位同修,豁然觉悟了,我要学自己金刚般若,自性里显露出来,这个味道就浓了,那完全不一样。这一部《金刚经》念下来,是真的开智慧,真的得利益,改变我们整个生活的型态,确确实实能帮助你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七面,倒数第四行。
从判教这个地方看起。「判教」的意思,这是祖师大德们,将世尊过去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加以整理,辨别浅深大小,便利於后来的初学,有一个次第可以入门,所以就有判别教相。正如同我们现在的学校,给学生编排课程标准,是同样的意思,这个科目应该编在第几年、第几个学期,有这个意思。佛法虽然有判别教相,可是我们一定要晓得,佛经不同於世间学校的教科书。为什么?世间的书籍它确实有浅有深,浅的不能深,深的不能浅,所以排定课程标准比较容易。而佛法里面的经典,特别是大乘经,经文含义是可深可浅的,初学佛的人能从这里读,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离不开。就像这部《金刚般若》一样,可以从这里下手,一直到成佛还是这一部经典,这就说明佛法不可思议,可深可浅。浅的程度看,很浅;深的程度看,很深。随著自己修学境界不断向上提升,看到这个经典愈看愈深,愈看愈不可思议,这是佛经跟世间书籍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判教,祖师大德也是一番苦心,我们后面会谈到。现在看这段文:
【诸佛出世,教化众生。】
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目的就是教导众生。化是成就,因为佛的教导,众生就能够变化气质,就能够化凡成圣。由此可知,教化两个字,一个是因,一个是果;教导是因,我们化凡成圣这是果。
【必对机说】
什么叫做「机」,底下说明了。机有两种,一个是:
【根机,众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浅深厚薄故。】
这就说明众生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说,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比较鲁钝一点。佛经里常把一切众生分为三种根性:上根、中根、下根,分为这三种,这是大分。如果细分,这一切众生的根性,可以说是无量差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原因就是在障有浅深不同,迷有厚薄不同。有人迷得浅,就显得很聪明、很伶俐,一闻千悟。有些人迷得很重,迷得很深,佛菩萨善巧方便来给他说,还是听不懂、还是不能够领悟,原因在此地。这是第一类。第二类:
【时机】
我们常讲的,时节因缘,这个关系也很大。
【因时施教,如五时说。】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有不少的学生,发心长时间追随佛陀而不肯离去,像经上常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随众,佛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一生都不肯离开佛陀,於是佛陀讲经说法当然是以他们为主要对象。虽然他们是主要的对象,也不能不顾及大众,可见得讲经说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因为要顾虑到所有各种不同根性,一定要叫人人都得利益。大根性的人得大利益,小根性的人得小利益,统统都得利益,佛讲经说法才叫圆满成功了。「五时」,就是由浅而深,这属於佛学常识,我想诸位很多都很清楚。
世尊成佛,首先是在定中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参与这个法会,我们在经上看到,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但凡夫没有分,佛在定中讲,我们怎么能进得去?凡夫没有分,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没有分,一定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参与如来定中的法会。这是二七日中所说,也有经里面讲三七日,二七日、三七日都有根据。二七是十四天,三七是二十一天,佛就将《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圆满了。
佛所讲的《华严经》,诸位要晓得,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我们不但没有看到,听也没有听说过。佛灭度六百年以后,龙树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这是了不起的一位人物,聪明绝顶!他是地上菩萨再来的,示现给我们看的。他在不太长的时间,把世间的典籍读遍,书念完没得念了,佛法、世法都念完了,於是生起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金刚经》上有说「护念诸菩萨」,大菩萨有责任要护念这些小菩萨。龙树是初地菩萨,所以大龙菩萨就来帮助他,引导他到龙宫,看龙宫里面所收藏的经典。他到龙宫,看到大龙菩萨的图书馆收藏的《华严经》,一看就吓呆了!
世尊讲的《华严经》,有多大的分量?龙树菩萨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古印度计算书本的大小,是用偈做单位,偈就是四句,不论长短,四句就叫一偈,不一定是偈颂,长行文也一样,四句叫一偈,用这个做单位。十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不得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磨成细粉,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微尘偈,今天就是用天文数字也说不出来。我们常讲恒河沙数,恒河沙算什么?太少太少了。「一四天下微尘品」,一四天下,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太阳系。太阳系里面所有的星球都磨成细粉,磨成微尘,那一粒微尘是一品,《华严经》有这么多品。
他这一看,贡高我慢的心马上就没有了,觉得自己念得太少太少了,简直不能比!再一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都没有办法受持,我们阎浮提众生恐怕找不到一个人。所以就把它舍弃,再看中本,中本分量还是太大。於是问问大龙菩萨,跟他说还有下本;下本是什么呢?实在讲是《华严经》的提要。像我们中国这个大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有提要,有目录提要,那个分量不多。虽然不多,这么厚的精装本也有五本,比起全书当然少得太多,全书一千五百本,这就浓缩成五本。龙树菩萨一看,《华严经》,这是纲要,行!这个可以,就把这部分、小本,带到我们人间来了。以后翻译出来印成书,就是我们世间所流通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实是《华严经》的提要。
这部经的分量,总共有十万偈,四十品。这个经已经失传,梵文经典没有了。传到中国来的这个经文,因为分量太大,古时候的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便利,那个时候是贝叶所写的;贝叶经也许有同修们见过,贝多罗的树叶一片,切成长方形的一块,大概是写四行,有的写六行,两边打个洞用绳子穿起来。诸位想想,那要是一部完整的《华严经》,恐怕现在大卡车要好几个卡车才装得下。分量多,容易脱落,在那个时候都是手写本,所以流传下来缺失很多。
东晋时候传到中国,只有三万六千颂;你看看,十万偈,传到中国的《华严经》经文只有三万六千偈。我们也把它翻译出来,很珍贵、宝贵它,这叫晋译的《华严经》,我们也称为《六十华严》,翻成中文六十卷,叫《六十华严》。到唐朝时候,武则天的时代,实叉难陀法师从印度带来《华严经》的梵文本,比晋译增加了九千颂,换句话说,有四万五千颂;还不到一半,要五万颂才是一半,还不到一半。但是《华严经》大致上的意思都能看得出来,翻出来之后称为《八十华严》,现在流通的经本都是这个本子,《八十华严》。在贞元年间,外国向中国进贡,贡品里面有《华严经》的一部分,就是最后的一品「入法界品」,这一品。这一品经很难得,它是完整的,没有缺失,在中国翻出来之后,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最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在《八十经》里面称作「入法界品」,这一品经是完整的。现在可以说,中文本里面《华严经》是相当完整的,流传下来是很完整的,可是跟原文还是差不多去一半的样子,这个是相当不容易。
这是世尊二七日中所说的。所以我们想,二七日时间太短了,我们现在念也没办法,不要说是讲,念都念不完。这是我们凡夫执著时间是个定法,其实时间不是定法。时间可以延长也可以缩短,我们俗话常讲,人要是逢到欢喜、喜事的时候,觉得这个时间好短!如果遇到苦难的时候,度日如年。可见得这个时间哪是真的?不是真的!尤其诸位在作梦的时候,我们读过古人的笔记小说《黄粱梦》,他做了一个梦,黄粱是高粱小米,在那里煮,那很容易煮熟的,还没有煮熟,他那个梦醒了。打瞌睡做了一个梦,梦里面已经过了几十年。说明几分钟可以把它延长为几十年,换句话说,几十年也可以把它浓缩成几分钟,时不是定法。所以世尊讲《华严经》,可以说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华严》上说「念劫圆融」,可以把一念展开为无量劫,把无量劫浓缩成一念。
这是第一时,第一时所说的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所以他是对法身大士所说的。当然如来果地上境界,不是凡夫能明了的。说了之后,世尊出定就想了一想,这芸芸迷惑颠倒、苦难的众生要教导他们,不能不用权巧方便,权巧方便怎么办?从幼稚园班办起吧!就这样子了。这才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讲四谛法、讲小乘,这等於说是开班教学,从幼稚园办起。然后看看他们的程度差不多了,可以讲深一点,再讲方等经典。方等也成就了,智慧渐渐开了,渐渐的开智慧,渐渐开悟了,第四个阶段讲般若,我们这个经是属於第四时所讲的。智慧大开之后,世尊最后讲《法华》、《涅盘》,而《法华经》的经义跟《华严经》无二无别,就是导入大华严的境界。这就是由浅而深,由小而大。
【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循循善诱,引人入胜。】
这是世尊四十九年用这个方法,跟我们现在办学校一样,先办幼稚园、办小学,再办中学,再办大学,再办研究所,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学人。】
判教用意就是让我们初学的人有方便契入。
【使对一代时教】
一代时教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
【纲领条目,浅深次第,一目了然。】
用意在此地,判教用意在此地。
【可以循序而进,其接引后学之苦心,良足佩焉。】
这是令人佩服的。这一段是说明,古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判教实在讲很费事,也很用心,把它整理出一个头绪,目的就是便利初学。
【晋末判别经教者有十八家】
这在《华严经疏钞》里面看到的,贤首、清凉大师都是生在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判教的风气非常盛,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澄观大师所引的,诸家都能够见得到。但是唐以后,这些各家判教的,可以说都衰没了。
【唐后大众共依者,唯天台、贤首两家。】
这两家传下来了,为什么?这两家判得最好。所以后来的学者、研究经的人、讲经的人,不是依贤首就是依天台,而到今天可以说依天台是最多,依贤首的不多。这里面也有原因:天台家的判教简要详明,贤首虽然判得很好,比较复杂。贤首用十门开启,就是介绍全经的概要,他用十个科目。天台用五个科目、五重玄义,五比十就省一半,所以后来的人取天台的很多。
【天台判为藏通别圆四教】
「藏」就是小乘,小乘为什么用藏?小乘也有完整的三藏,它有经藏、律藏、论藏。「通」这是大乘,通、别、圆都是大乘,通是大乘的开始,前面可以通小乘,后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开始,也就是大乘里面浅显的。「别教」就比较深,是大乘里面比较深的,它是不通於小乘,纯粹大乘。也可以说,通教可浅可深,藏教浅,通教有浅有深,别教有深无浅,「圆教」是一切圆融,无不通达。天台家将大小乘佛法是这样的区分。
【贤首(就是华严宗),则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
五教里面,小教跟天台家的藏教相同,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终教就是天台的别教,而将天台的圆教开为顿、圆,开为两种,天台是把顿包括在圆教里面。由此可知,两家在名称上不一样,意思内容方面来讲,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些常识,常常研究经论、古德注疏一开端,都说得很详细,我们看看各家对於本经的判法,他们判得都很有道理。
【天台判此经为通别兼圆】
天台宗判金刚经属於通教,但是它也有别教的意思,也有圆教的意思。这个说法,这个经里面有通、别、圆,岂不就是有深有浅?浅的人读起来浅,不难懂,深的人读起来意思很深奥,可深可浅,确实如此。本经前半部,浅的人看到浅,深的人看到深,后半部唯深无浅,确实它有深度,没有浅显之处,所以这个判也判得很好。
【贤首则判属始教,亦通於圆。】
这就说明,为什么他把它判作始教、判作通教,大乘的开始,因为经上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换句话说,必须离四相才是菩萨,要是刚刚离四相成菩萨,这是初级的菩萨,这就是始教的菩萨,所以它意思有浅的。到《金刚经》后半部,不但四相要离,四见也不能有,不但诸相没有,能证的心也不能有,不但能所没有,佛法也没有,那是深到极处,完全是圆教的教义,所以判作「亦通於圆」。这是古大德对本经的判法。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
【判本经为境心俱冥,遮照同时,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圆极顿之大教。】
实在讲这也难得,江居士一生花了四十年的工夫。佛法,大经里面所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江味农居士自己圆了,所以看这个经处处极圆极顿,他也说了一番大道理,说得非常之好,教人很难反驳,确实是有道理。这个经义,自始至终能够觉悟众生,如果这个众生真的觉悟了,像前面所说的「信心不逆」,完全能够受持,那的确是圆顿根性的法器,绝对不是平常人。所以他的讲法也很合理,符合本经的旨趣。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这是讲本经纲要,依天台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判教。
下面介绍的是译人,翻译经的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本经在《大藏经》里面有七种不同的译本,现在我们《大藏经》里面有七种不同的译本,但是流通最广的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其他的六种本子很少流通,很难见到,除非诸位去翻《大藏经》,能够翻得到,单行本很少见。这是流通得最广的,就是罗什大师这个本子。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来简单介绍。
「姚秦」,中国过去以秦为国号的有四个朝代,因此必须把皇帝的姓加上去,才晓得是哪一个秦。像秦始皇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们在历史上称它为嬴秦,他姓嬴。苻坚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们称它作苻秦。姚苌就是苻坚的将军,用现在的话来说,苻坚跟东晋打了一仗打败了,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淝水之战。它的有名就是晋朝谢安以寡击众,那个时候苻坚带兵是八十多万,号称百万军队,东晋军队只有十万人,以十万人打败一百万人,这也是个奇迹。姚苌就发动政变,他政变成功了,夺了苻坚的位子,国号没有改,也叫秦,他作皇帝了,所以就称它作姚秦,在历史上也称为后秦,苻坚称为前秦。公元三百八十四年,我们这样讲,大家印象就比较深刻,今年公元一九九五年,这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的事情,姚苌建国成为秦王。
「三八九年吕光称三河王」,这里面有一段很长的故事,我们不要讲了,这耽误时间。如果诸位看一般《金刚经》的注解讲义都会叙述,这个参考资料很多。苻坚那个时候曾经派吕光,吕光也是个将军,派他率领七万大军,去邀请罗什大师,罗什大师那个时候在西域龟兹国,龟兹是个小国。苻坚听说鸠摩罗什是个人才,很有智慧,一心就想得到他。当然人家这个人才是国之宝,这个国宝不是古董、是人才,那人家怎么肯放?所以就派七万大军去,他要不给我们就打仗,一定要把罗什大师请回来。兵临城下,罗什大师就劝龟兹国王,还是放他,不要跟秦国发生战争,战争实实在在讲,敌不过秦国的大军,这样把罗什大师迎请到中国。
走到半路就是凉州,现在的甘肃,听说朝廷政变,姚苌做了皇帝,姚苌本来跟他是同事,都是将军。他也不服姚苌,姚苌做了秦国国王,他在三河,就是那个时候凉州,他在那里就割据了,自称为凉王,他也称了王。罗什大师就在他那个地方,他不会用人,但是他知道罗什有智慧,他也不肯放走,就把罗什大师等於说是幽禁了,让罗什大师在那里十几年,不能够弘法利生。一直到吕光死了,姚苌也死了。姚苌死了,儿子姚兴继位。吕光死了,吕光的侄子继位,那个时候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时候凉的力量很薄弱,所以把罗什大师送到长安,那个时候秦的首都在长安,送到长安是公元四百零一年,四百零一年到长安的。所以经上姚秦这两个字,就是代表时代,它是在哪一个年代,代表这个意思。
三藏法师,用现代话来讲,这是他的学历,像我们现在一般学历有博士、硕士,是他的学历,这是通达三藏的法师。在古时候,有资格翻经一定要三藏法师,若不是三藏法师,没有资格译经,译经的法师一定要精通三藏。他精通三藏,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经、律、论。】
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分为这三大类。我们中国后来编书,像《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这个构想,就是根据佛经的方法来的。佛门有三藏,分为三类,所以当年乾隆编中国的典籍,就把它分为四类叫四库,库跟藏意思是相同的,藏就是库藏的意思。三藏实在讲很难分。三藏是经、律、论,它的内容是戒、定、慧,律藏是讲戒律、戒学;经是讲定学;论是讲慧学,就是戒、定、慧三学。但是世尊每一次说法,无论讲大小乘经典,每一部经典里面,几乎戒定慧三学都具足。这怎么分法?后人编集分类就从多。譬如这本经讲定讲得多,讲慧、讲戒讲得比较少一点,篇幅少一点的,我们这个篇幅多的就归到经藏去了。如果研究讨论多,讲定比较少,就把它归到论藏去。用这个方法,从多,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因为我们每展开一部经典,几乎戒定慧三学都具足。三藏是我们修行的标准,这对初学人来说的;修持功行圆满的时候,三藏又是我们印证的标准。我们功夫到底有没有成就?到底我们证到什么样的果位?也可以来给你做证明,所以它是修学的标准、印证的标准、证明的标准。
「经、论是修正知见」。也就是我们的见解、思想有没有错误?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要用经论做标准。经论里面所说的是佛知佛见,佛是觉悟,究竟圆满彻底的觉悟,那是一个觉悟的知见,觉悟的看法、想法,决定没有错误。我们的想法、看法,跟经典对照对照,如果跟经上讲的是一样,那很好,我们的想法、看法都正确。假如不一样,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错了,要把错误的,依照经论上所讲的改正过来,这叫修正,这叫修行,修正知见。我们在行持上,「行持」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到底是正、是邪,是善、是恶?戒律是标准,戒律是佛与大菩萨的行持,我们一定要跟戒律对照对照,如果跟戒律相违背,一定要依照戒律的标准改过来。
律是佛行,诸佛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戒律。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认真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做标准。这是善导大师讲得很好,我们过去在讲《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我还记得在「上品上生章」里面,你看看善导大师所说的,不要说是世间这些知名的大德们来跟你讲,来教导你,他所讲的跟经上讲的不相应,我们不能听他的。阿罗汉来讲,阿罗汉证了果,是圣人,如果讲的跟经上讲的不相应,也不能听他的。乃至於菩萨、乃至於等觉菩萨都不行,一定他讲的要跟经上相应,我们才能听他的;不相应的,我们都不能够听他的。最后大师讲,那诸佛来了怎么样?佛佛道同,你要记住这一点,诸佛来说决定没有讲两样的话,如果讲两样的话,那一定是假佛,不是真佛,那是妖魔鬼怪冒充佛来欺骗你,如果是真佛,一定讲的是一样的。
一切诸佛无有异语,异是两样,《金刚经》上讲「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没有两样的话,决定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要能够辨别哪是真佛,哪是假佛?很容易,不难。跟经一对照起来,他讲的意思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那是真佛;讲的不一样,那是假佛,不是真佛。可是这个地方要注意到,魔很厉害,魔也很有本事,他可以九十九句话跟佛经上一样,只有一句不一样,这个就很厉害了。但是要晓得,那一句不一样,就把你法身慧命给断送掉了。我们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完全相同,没有一句不相同,那才是真佛。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楞严经》上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真正善知识不容易遇到。唯一能够靠得住的是经典,古来这些祖师大德收在《藏经》里面的著述,这是决定靠得住的。但是这个《大藏经》,要从前的《大藏经》,古时候编的,现在新编的《大藏经》靠不住。新编的《大藏经》,现代人一些著作他都收进去了,现代人的著作谁给他做证明?不像从前,从前收入《大藏》,那个著作,要那个时代的高僧大德都看过、都同意了,没有反对意见,这才报给皇帝,皇帝批准入藏,所以它有个标准在,现在没有标准。这个法师跟我感情不错,他写的东西赶紧就给他入藏;那个法师我不喜欢他,我讨厌他,他再好的东西,我也不让它放在《藏经》里。所以阅读《大藏经》要用从前人的本子,古时候所编的。在中国最后一部大藏经是《龙藏》,乾隆时候编的,这是个标准的本子。这个《藏经》里面有的,可以说大致上不会有错,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不是随便能够编进去的。这个表解虽然很简单,也很清楚。「修正知见这是学问,修正行持这是品德。」所以学佛,它的标准,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与学问。下面:
【法师,凡能弘扬佛法者,称为法师。三藏皆通,则称三藏法师。】
由此可知,法师这个称号,乃至於三藏法师的称号,不一定都是出家人,在家人也能称。佛门里面的称呼,这是个常识,我们要懂得,不要搞错了,错了闹笑话。「法师」是通称,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能够以佛法教导别人的,都称之为法师。「和尚」也是通称,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你能够主持佛法、主持教学,都称和尚。和尚是印度话,意思是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修学的这个老师,就是我的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我学佛,指导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我的和尚,我要称他作和尚。和尚的关系非常密切,不能随便称的,他跟我没有这个关系,我怎么能称他作亲教师?哪有这种道理?称作法师可以,法师不一定教给我东西,他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可以称法师。和尚不能随便称,和尚跟自己有密切关系,所以这个一定要晓得。
现在有很多人,对於佛门一些大德,尊称他为大师,这个不可以的,这个尊重是过了头,为什么?佛门里面大师是对佛的称呼。成佛才可以称大师,你要称他作大师,岂不把观音菩萨都压下去了?观音菩萨称大士,诸位要晓得,称大士,你称大士,他跟观音菩萨是平的,称大师,把观音菩萨压下去了。你们成天求观音菩萨保佑,观音菩萨才不保佑你,你把他压得低低,他保佑你?要晓得,不可以的。所以尊称菩萨,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正士,十六正士那都是在家菩萨,而且都是在家等觉菩萨;称开士,开悟的,这都是尊称。称开士、称正士、称大士,没有称大师的。不懂得这个名词术语含义的,也许他们用错了,懂得的真正学佛人不能用错,用错了人家说你外行,对佛法不懂。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古来的这些大德们,称鸠摩罗什法师不称大师,人家称三藏法师。在过去,国王、皇帝的师父称国师,那个可以,皇帝的老师称国师。专修一宗的,专修禅宗的称禅师,专修戒律的称律师,这都是名副其实,是正确的称呼,我们不能够不知道。
【鸠摩罗什,梵语音译,义为童寿。】
中国的意思是童寿,这也是赞美他。他在年岁很小的时候,童子,但是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就跟老人一样,好像很老练的样子、很成熟的样子,所以他的名字叫童寿。「七岁出家,日诵千偈」,聪明绝顶。这个千偈,底下这个数字不正确,因为刚才说过,印度人四句叫一偈,那个句子长短不一样,而不是像《金刚经》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四句也是一偈,它那个句子整整齐齐的,长行文里面长短就不一样。这是举一个例,说明他的学习的能力很强,一天能够读这么多的文字。诵是背诵,每天能背诵这么多文字,用现代的话来讲,是杰出的天才,很少有的。「博通世出世法」,他读的东西太多了,他读都能够背诵、都能够记得,的确是博学多闻。
「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那个时候的国王是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义学」就是精研教理的这些人。在家的跟出家的都可以称为义学,专门在教理上探讨研究,这些人都是以罗什大师为老师,跟著他学习。「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到长安只有七年,七年就圆寂了。所以他的译经事业只有七年,短短七年当中完成九十八部,他译得非常之好,他是属於意译,玄奘大师则是直译。意译是离开原文,把原文的大意用中国文的文法写出来,所以中国人读起来非常的流畅,很喜欢读他的译本,他的译本非常受到中国人的欢迎,道理在此地。
【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
这在传记里面都有记载,罗什大师是释迦佛以前七尊佛的译经师,专门做翻译工作的。所以他翻译得好是有原因的,生生世世,七尊佛可以讲是无量劫来,一尊佛三个阿僧只劫,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劫,他都示现为翻经的法师身分,来从事於这个工作。底下这两句很要紧,他为什么翻得这么好?悟达为先,他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生一定要开悟,一定要通达。你要是不悟、不通达,怎么能把佛的意思翻出来?开经偈说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要能解,你才能说得出来,你才能够介绍给别人。如果自己没有悟、自己不通达,这个工作决定做不好的。
我们反过来看看现在,外国人翻译佛经,不少人从事於这个工作,把佛经翻成英文、翻成其他的外国文。翻经的人文字好,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对於佛法没有悟、没通达,所以翻出来的东西不能流通。我在美国,参观沈家桢老居士的图书馆,这个老居士非常热心,过去不少年,请了很多很多人翻经,也花了很多钱,现在那个稿子真是堆积如山。我去参观,他告诉我,没有办法出版,不能流通。我过去看到一本,翻的不是经,浅一点的,倓虚法师的《念佛论》,这个不深,倓虚法师的《念佛论》。《念佛论》我想很多人都看过,我把这个译本,有一次在温哥华讲经,带到那边去,那边有个周医生英文很好,他看了之后,他就告诉我:「法师,以后这个你不要再印了,你花了冤枉钱。」我说:怎么?他说:「这个翻的英文,中国人看不懂,英国人也看不懂。」所以我才晓得,不容易!连倓虚法师那个开示,翻的意思叫人家不能够明白,何况经典?一定要「悟达为先,得佛遗寄」。得佛遗寄,可以说得佛力加持。你自己要不真心学佛,不能契入境界,怎么会得佛力加持?像罗什大师这样子就得佛力加持。如果我们要做,当然也得要量力而为。
今天在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弘法的人才非常缺乏。年轻学佛的同修很多,在家、出家,我也常鼓励大家要发心出来讲经,要发心出来弘法,这事难不难?亦难亦不难。如果得佛力加持就不难,不得佛力加持,难,太难太难!怎样才能得佛力加持?要与佛心相应,就能得佛力加持。你要用真诚心,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要用慈悲心,要用恭敬心,就得佛力加持了。假如这里面掺杂一点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佛就不加持了。我过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李老师传我四个字,你做到这四个字就行了,「至诚感通」。我们用真诚心来求,真诚到极处,这就有感应,跟佛菩萨有感应,感应就通达了。你不是用最真诚的心,没有法子。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不是说我读了很多经论,读了很多书,我就会讲,会讲是不错,讲得天花乱坠,不是佛法,就是我刚才讲的,一百句佛法,九十九句讲对了,还讲一句错的,那就害死人了。
所以不求三宝加持,不求三宝护念,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讲经,确实没有能力,都要靠诸佛菩萨、靠三宝加持。讲要靠三宝加持,大家听能够听得明白、听懂了,听了欢喜,也是三宝加持。这个讲堂如果没有佛光注照,没有三宝加持,你在这个地方不可能生欢喜心。诸位要晓得,你们听了很欢喜,不是我的能力,你以为我会讲,错了!不是我的能力,是佛光注照、三宝加持,这是真的!我们不过就是做一个增上缘,就是一点诚意。真正发心、续佛慧命、求愿往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念念跟佛相应,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末后「译」字,译是翻译,易梵为华语。这个字讲法也很多,我们都把它省略掉了。后面这一段,我们采取倓虚法师,倓虚法师有《金刚经讲义》。我过去在香港读过他的《金刚经讲义》,也是简要详明,很难得。他老人家告诉我们《金刚经》旨趣,他讲得简单明了。第一个是离相:
【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
我们天天讲要消业障,业障怎么消?不著相才能消业障,著相那业障怎么能消得了?都是根据《金刚经》教义所说的。第二、无住:
【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
惑是迷惑,破迷开悟,那个诀窍是无住。《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像这样的句子在本经很多。第三:
【无法】
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般若里头所讲的缘起性空,了不可得,这才能证得法身,脱诸苦,《般若心经》里面讲「度一切苦厄」。到无法的时候,一切法都放下,都不执著了。所以,消业、破惑、脱苦,这是本经的旨趣。末后这一条讲得真的是非常非常究竟彻底:
【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
凡夫莫不以为我能执著、我能执,或者说得粗显一点的,我能得,凡夫都患得患失。谁得到了?我能得。什么是我?一般人认为身是我,聪明一点的人知道这身不是我。什么是我?能够思惟、能够想像、能够感受苦乐的,这个是我,心是我!西洋哲学家讲:我思故我在。什么是我?能够思惟、想像的,那个是我。我能思、我能想,能想、能思惟的那个就是我。佛在本经上说,好!能思、能想的是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著的我没有了,能执著的、能得的心没有了,你还得个什么?三心不可得。这是从根本上消业断惑,这不是从枝叶上,根本上。你打个什么妄想?妄想不可得。
你所得的是什么?所得的不外乎四相。「我相、人相」,我相、人相是从相对假立的。「众生相」,这个众生就是一切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相。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众生不是指广大的众生、广大的人,不是这个,那你就把意思讲错了。我们今天所谓动物、植物、矿物,再包括所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众生相。下雨、刮风都是众生相,都是众缘和合,由缘和合假立的,称为众生相。「寿者相」,寿者是时间相续,由相续假而立。都是假的,我人是相对假,众生是缘和合假,寿者是相续假。你所执著的这些物是假的,你能执著的心是假的,你还有什么搞头?还有什么执著?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如果把这些事实真相统统都搞明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你心里头马上就得大自在;换句话说,你的真心就现前,妄心没有了,彻底了解它是虚妄、不可得。
众生就是坚固的执著,不肯放下,不晓得能执著那个心是假的,所执著的这些物相也是假的。所以佛菩萨眼睛里看芸芸众生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可怜悯?假的、全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真有这个事,佛不能够说众生是可怜悯者。因为它是假的,怎么样打妄想、怎么样执著都是一场空,不是说到死了以后一场空,现前就是一场空,当下即空。这一执著坏了事,现前无量的烦恼,苦不堪言,将来轮回六道,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金刚经》帮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教给我们彻底放下,恢复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禅家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金刚经》的好处在此地。
「破处即是显处」,破妄,真就显了。破妄显真「是同时,是一时」,不是有先后的,先破妄然后再显真,不是的,是同时的。妄除一分,真就显一分;妄除二分,真就显二分。理可以顿悟,一下就明白了;事要渐渐的除,事上除一分,你的清净心、你的般若智慧就透一分。事上怎么做?事上真的要放下,不要再执著!一定要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把本经纲要给诸位报告出来,向下我们就开始读到经文,纲要抓到之后,经文就不难领会。我们看经文:
第一段「证信序」:古德分科判教,首先将一部经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一段经文是序分里面的第一段,叫证信序,第二段是本经的发起序。我们看经文: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第一段的经文。诸位如果要读《金刚经》,我们这次印的这个本子,外面有结缘的,大家可以请回去,读诵非常方便。这个经本,经文旁边有数目字,这个数字跟我们讲义的段落完全是一致的,跟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里面分的段落也是相同的,便於检查。你要是想看这一段的讲义,你照著这个数字对《金刚经讲义》,或者对我们这个节要本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便於检查,我们把它标成数字。我们看这个小注:
【东晋道安法师,分判一切诸经为序、正宗、流通三分。】
我们中国人也很了不起,也确实有大智慧的人。道安法师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学生,而且是罗什大师的高足,在当时社会一般人说,释门四哲,就是罗什大师的门下四大弟子,称为四哲,道安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是罗什大师四大弟子之一。他看一切经都看成三分,他这种说法,当时一般这些大德们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对佛经都非常尊重,如果把佛经分裂,好像是很不恭敬的样子,不以为然,闻者多疑。以后,印度古大德解释佛经这个注解本子流传到中国,也有这样的分法。於是我们中国这些大德们才晓得,古印度的大德也有这个分法,这样子对於道安法师这个分科就非常佩服,遵从做为一个定则。以后,不论是讲经、注解,都采取这个方法。这是讲科判是从道安法师来的。
本经的序分,自「如是我闻」到「敷座而坐」。就是这个经本上前面的两小段。我们把全经,这是根据江味农居士讲义所分的科,总共分全部经文为一百八十四段,一百八十四个小段,前面的两个小段是序分。正宗分,是从「长老须菩提」到「是名法相」,这一段文字就长了,从第三小段到一百七十九小段,这是属於正宗分。流通分一共有五小段,从一百八十到一百八十四段。这个是三分。流通分,「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到最后「信受奉行」。这是全经大段落。
而江居士将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文长,把正宗分又分为四大段。这个分法,古来的《金刚经》注解里头都没有,唯独前清达天法师,他给《金刚经》做个注解叫《新眼疏》,新旧的新,眼睛的眼,叫《新眼疏》,他就是把这个经分作信解行证四分。江味农居士看到了非常佩服,采取他这个分法。仔细观察《金刚经》的经文,确确实实有这四个意思存在,所以是一点都不勉强,这称之为大经。信解行证四分,最早的是清凉大师分《华严经》,《华严经》就分为信解行证四大分、四大段。
《金刚经》也摆出四科的姿态,这是跟大经《华严》无二无别。实在讲,它跟《华严》,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华严经》说得详细,它说得简单,确确实实可以说是《华严》的纲要,无论是理论、是方法,极其简单扼要。到底怎么修法?《华严经》,特别是《四十华严》善财五十三参,可以说就是把《金刚经》的理论与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出来给我们看。也就是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各行各业的人,他怎么样无住生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看他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去做这两句话;「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看他们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事业当中、在应酬当中,怎么个做法?那是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我们要是通达《金刚经》,可以说《华严经》的纲领你就抓住了,那读《华严》就非常有受用。
【「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段。】
这是第一段,是证信序,证是证明。
【凡结集一经,必具六缘,乃克成就。】
不但是结集经典,世尊当年讲经说法,也要具足这六个条件,如果这六个条件不具足,法会就不能成就。像我们现前这个法会,也是具足这六个条件。第一个,你信佛,你相信《金刚经》,你才会来听。你要是不信佛,不相信《金刚经》,你怎么可能到这儿来?你不会来的。所以你一定相信,一定想听,你才会来,你才会在这个时间,到这个地方来听经。「时」是时间,我们八点钟讲到十点钟,到这个时候你就来了,在这个时间之前,你不会来,我这里没有法会。讲完之后,十点钟以后散掉了,这里也没有法会。可见得它有时间性,时节因缘。有主,有主讲的人,有场地,有大众在一块儿聚集,听众,我们这个法会才能圆满,少一个条件都不能成功。佛是如此,现前也没有两样。这叫做六种成就,一定要具足六缘、六个条件,我们法会才能够圆满的成功。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这一句的经义。佛法之难,难在它所说的意思是在言语之外,意在言外,说的是这个话,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执著言说,你执著言说,你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欢了,你就得受用了。我们先看文字的意思:
【不异为「如」。】
如的意思就是一样,没有两样,完全相同,这叫如。
【无非曰「是」。】
非就是不一样。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如是」这两个字是信成就,这两个字的意思,浅的人看到很浅;深的人看到,其深无底!浅而言之,「如是我闻」,我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结集经的时候,首先说出这四个字。阿难是复讲,阿难所说的,把佛当时讲这部经,原原本本一个字不错,一点意思也没错,重复说一遍,底下人把它记录下来,这称之为经典。所以一开端,一定要说这四个字,表示阿难复讲的跟佛所讲的没有两样,这个让大家能够相信。
世尊当年讲经说法,没有记录成文字,经典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开会,想想世尊从前是怎么讲的,再把它记录下来。结集经典的时候,佛不在世了,同学当中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好,记忆力很强,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就推阿难出来复讲,同学们给阿难尊者做证明,证明阿难讲的没错。同学们很多,必须每一个同学都承认,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的。一个人有怀疑,说阿难你这句话我听的好像不是这样讲的,那就得删掉,一个人反对都不可以,必须全体一致,都点头、都通过,才可以记录下来。结集经典态度这样的严格谨慎,就是要取信於大众,取信於后世。所以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
【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果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受用无穷。】
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真会了,你读经、听经,就跟每天喝水吃饭一样,决定不能离开的,欲罢不能,这个不可思议。得受用,我讲一个最浅、最小的受用,「无有疲厌」,这最小的。你看你们工作多了的时候,会累、会疲倦;如果你尝到法味,当你疲倦的时候,这个经念上一段,精神就恢复,就不会疲倦,这是最小的好处。你现在得不到,念经念多了、念佛念多了会疲倦,你味道没尝到。你那个念是口里头念,没有能够体会到心上去,会到心上去的时候,那真受用,法喜充满,无有疲厌。
有很多人问我:「法师,你讲经讲两个钟点,很累,很辛苦!」他们不懂,我不讲经会累,讲经不会累!那怎么会累?前些年我在洛杉矶的时候,一天讲九个钟点,不累!愈讲精神愈好,愈讲声音愈大。不讲经的时候会累。所以你真正读经、讲经的话,不会累、不会疲倦,你尝到味道了。所以这个地方要能够如实体会到佛的真实义,真正消归自性,这就得受用。底下略举一举,「如」是什么意思呢?「如是」怎么样消归自性?
【如】
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如就是本性。
【生佛本具之性体,真实之际如如不动。】
真实之际,我们在《无量寿经》上念过,《无量寿经》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第一个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本体,本体就是根源。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从哪里来的?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从这个地方生的。在佛法里面叫做自性;在哲学里面叫做本体。哲学里头有这个名,有本体之名,本体没找到,不晓得在哪里,不晓得是什么。佛法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从来没有动过,觉的时候不动,迷的时候也不动。迷,那个心会动,是妄心会动,真心不动。真实之际,「如」是这个意思。
【「是」,开化显示当下即是。】
真如在哪里?本性在哪里?真心在哪里?当下就是。不但是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十方三世,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所说无量无边法门,也是从这儿流露出来的。所以佛佛道同,没有两样,两样就错了。《金刚般若》如是,《华严》、《法华》也如是,《弥陀经》、《无量寿经》亦如是,同一个根源里头流露出来的。既然同一个根源流露出来,我们要问:这一切经通不通?当然通。所以佛家才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不但一切经通,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通,为什么?一切迷悟染净都是从这里面变现出来的。离了自性,离了真如,无有一法。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意思,浅而易知。
我们能得这一点浅意,就有受用,晓得佛经上所讲的不是别的,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本来有的。换句话说,佛讲《金刚般若波罗蜜》,是我们自性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你要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习,来修学,那个味道不一样了,受用不相同了。我们学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在我们读经、学佛,为什么不得受用?说一句老实话,你所听的、你所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与自己不相干,这个念得好苦!念得好累!好像被人家牵著鼻子走,自己一点做不了主。如果你一下觉悟了,这是我自己的金刚般若,那就不一样了。主动的、自发的,味道完全不相同!你修净土,是我自性净土,你学《华严》、学《法华》,学一切法门,是自性法门。四弘誓愿里:自性法门誓愿学,不是别人的。我们现在学佛法学得好辛苦,学得好累,观念搞错了,学的是人家的,都不是自己的。今天在这个地方,希望能够唤醒诸位同修,豁然觉悟了,我要学自己金刚般若,自性里显露出来,这个味道就浓了,那完全不一样。这一部《金刚经》念下来,是真的开智慧,真的得利益,改变我们整个生活的型态,确确实实能帮助你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