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刚经讲义节要 - (第三十六集)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三十六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36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二面,注解的第八段:

  「实相,佛之法身也,而为此经所明者,故如佛塔庙,塔庙必供佛像,必有经法,必有僧众,故一言塔庙,即是住持三宝所聚之处。」这是经文里面所说的「如佛塔庙」。这段经文是世尊告诉我们,凡是说经之处,不一定是说《金刚经》,可以说所有一切大小乘经典,说经之处一定是天人善神供养,就好像佛的塔庙一样。塔庙的意思,这个地方解释得很清楚,就是三宝具足。这里面一定供佛,一定有经书,纵然是临时租借的场地,也是这样的,虽然经书不多,我们讲哪一部经,这个所在一定有这部经本,所以法宝就具足了;一定有人讲经,有大众在一起听经,僧宝具足。僧宝诸位要晓得,不一定是出家人,这个大家要牢牢的记住。僧的意思就是和合众,平常不和合,讲经、听经的时候一定和合。大家同听一样的经,见和同解,道场里面都规规矩矩的,很守规矩,则戒和同修,在这个很短的时间,确实六和敬都做到了。四个人以上的小团体都称之为僧团,所以说居士讲经也是僧宝具足,僧不一定指出家人。

  三宝所聚之处,我们世间人不知道尊贵,也就是世间人不识货,但是天龙善神他们认识,因此他们会恭敬的供养,这是修大福报。供养不一定是在形式上,供养的方式有多种,前面也曾经介绍过。单说财供养,财有外财跟内财,天龙善神守护这个道场,那也是供养,这里头财法供养具全,守护这个道场。纵然这个道场时间很短促,两个小时在这个地方讲演,这两个小时,这个地方就如同塔庙一样,龙天善神供养他就得福。由此可知,如果是一个长远的道场,当然是更为殊胜。

  「说经之人,代佛宣扬,便同真佛在此。」说经之人,世尊在这部经里面已经将标准说得很清楚,这些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你看经上多次的说明,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所以说经的条件是要受持读诵,如果不能够受持,换句话说就不能为人演说。怎样叫受持?这前头都讲过,必须把经典的教训我们统统做到,做到才叫受持。如果自己没有做到,也就是说佛的教训我们没有在生活当中去验证,佛讲这个靠得住吗?必须要在生活当中去证明,它没有错误,确实是善法,我们可以肯定它,这样介绍给别人就没有错误。我们自己做到了,再说给别人听,他也能够接受,也能够相信。所以,说经之人必须要具备这样的条件。

  读诵并不限读诵这部经,真正发心讲经说法,读一部经不行,一定要读许多的经论,乃至於世出世间法都要参考,当你讲解的时候,才能够旁徵博引,启发大众的信心。如果自己修持,那没有必要,你一部经一生足够用,如果要发心弘法利生,不行。但是虽然他读诵许多经论,善说经的人往往只说一部经,他把他所读诵的东西统统在一部经里头发挥,他不讲两部、三部,他不讲很多。这种情形,像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你看看里面内容,引用的经论,世法、佛法实在是非常的广博,他一生所弘扬的,的确就是一部《金刚般若》。这是近代人,为我们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可是顶重要的,这个顺序不能忘记,先要受持,然后才广学多闻,再然后才把这个殊胜的方法介绍给别人,先后次第不能颠倒,这样自己才能够得真实的受用。孔夫子也教导我们,凡事都有先后的顺序,佛法也非常重视这一层,这样的说法人,确实是代佛宣扬。

  说经的人本身有修有证,证很难,我们现在讲证,浅证,没有古人那样的深度。浅证是怎么个证法?在日常生活当中证明,这是浅证。佛的教训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譬如本经上教给我们的,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我们果然这样做,做得很自在、很快乐、很幸福,这是浅证。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我们烦恼很多,感到业障很重,现在烦恼少了,业障轻了,智慧增长了,甚至於是体质变好了,这都是证。像这样的浅证,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信解行证,我们统统都有,不是没有。要像古人断烦恼、明心见性,那是深一层的证,那个不一定我们能做得到。可是浅证,我们的确是应当有的,应当要做到的,这样才有资格代佛宣扬,便同真佛在此。「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便是住持三宝,故曰如佛塔庙。皆应供养。」可见得,我们学佛决定不能疏忽信解行证,决定不能疏忽,有证就是有受用。

  「虽说说经处,意实在人,然而尊重说经人若此,倘说经人,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妄谈般若,误法误人,其罪业之大,亦不可言喻,此又说经者所当知,应兢兢自审,不可少忽者也。」江居士这段,对於后学的人来说,真正是苦口婆心的告诫。经上赞叹是正面的,如果我们所作所为是与经教相违背的,罪过就大了。在现在这个社会,像江居士所说的「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妄谈般若」者,真的确实有这种人在,我们也曾经听说过,仔细观察,他的后果都不好。世间一般粗心大意的人,一些浅学之人,看到某善知识、某大善知识命终走的时候相不好,反而不如一个很平常的在家念佛人,於是心里面就起了疑惑。他不晓得那个原因就是这段所说的。他那种善知识,就是世尊在《楞严经》上预言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很会说,说得天花乱坠,所以他听众有那么多,法缘有那么殊胜,他没本事不行!可是你细听他的内容,曲解了经义,非法说法。这个非法是不如法,他没有受持,他没有认真的去读诵,说法的时候,到处去搜集一些参考资料,这是非法。

  如果是依照佛法的规矩,正式登台说法,在家居士一定要受过菩萨戒,不受菩萨戒没有资格登台说法;如果没有受过菩萨戒也登台说法,那也叫非法说法。但是我们晓得,佛法传到今天,所有的受戒也都是形式,但是形式也有必要,因为佛在经上是这么说的,形式也有必要。当然更重要的,虽然受的是形式,如果自己真发菩提心,真正能够依教奉行,那就是正说。传戒的法师不如法,我受戒的人很如法,能不能得戒?能,这就是所谓会教不如会学,教的人没会,学的人会了,道理就在此地。真诚心想学,一定得三宝加持,这样才如法。所以,非法就是不如法,里面包括的内容也很广,意思也很深。

  「法说非法」就是曲解经义,你看开经偈上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把佛的意思解错了,没有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不知道掌握原理原则、善巧方便,这都叫做法说非法。这个意思很深,必须自己真正通达,然后才能随机应变,长说短说、深说浅说都不违背宗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不违背宗旨,那才叫如法,可见得它的意思很深很广。「妄谈般若」,这个问题最严重,佛的一切经,《般若经》最难讲,为什么?如果讲得不善,往往叫别人听到之后就容易堕在恶取空,什么都是空的,空的我什么都可以做,那就不得了。所以古德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般若讲空怕人家误会,以为那个空是无,那就坏了。所以,般若讲空,空不是无,不等於无,它这个空是有!这是一切经里头最难讲的。

  江居士在《讲义》里面,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般若经》从唐宋以后就很少人宣扬这个法门,原因在哪里?就是怕讲错了,一个怕自己讲错了,一个怕听众听错,错会意思,这个有可能吗?实在是真有可能,意思听错了,这要背因果的。可是般若在大乘法里面是关键、是枢纽,非常重要,又不能不说,这是说般若的难处。诸位细细读江居士的《讲义》,你就明白了,他分析得很透彻。般若要讲得不错,单单靠研究经典,参考古人注解,决定不行,那要怎么办?一定要自己依教奉行,才不至於有差错。依教奉行,自己多多少少入进去几分,完全没有契入,那是个外行,外行讲般若,问题真的很多,真的是很严重。一定要认真修学,怎么修?经上教给我们修行的纲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文后面,这是愈到后面愈精彩,给我们说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教给我们无住生心的下手处,也就是教我们舍离四相的入门处。这里面有观有行,前面两句是观门,纠正我们错误的观念,后面两句是行门,真正下手之处,一定要做。做到以后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不会把法说错,也不会误了别人。如果说法说错了,再又叫别人生了误会,罪业就大了,那个罪业之大、罪业之重不可言喻。古德有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说错一个字,你要把经义说错了,断人的法身慧命,这个罪过绝对不止五百世野狐身。「此又说经者所当知」,说经是好事情,说经是法布施,经上教给我们,行於布施,屡次的教我们为人演说。一切布施当中,得福最大的就是法布施,而法布施里面实在讲,为人演说这个福报是第一殊胜。但是我们应当要小心慬慎,不可少忽,要认真去修持,认真的去为别人介绍。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前面只举个例子,受持四句偈,得福就不可思议,如果说『尽能受持』,「尽」就是全部经文都能做到,那真是太圆满、太殊胜了。「言受持复言读诵者,明其必能领纳修持」,经里面的义理一定能够领会、能够领悟。纳是接受、接纳,修是修行,把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跟经典的理论教诲一一对照,哪些不如法的,统统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修正了之后要保持,不能今天修正,明天又忘记了,那个不行。所以要持,持之有恒,持之永远,持是这个意思。所以,「领纳修持」四个字它四个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这真正修行。真修行人「方为真能读诵」,他必定每天读经。每天读经至少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温故知新,不忘佛陀对自己的教诲。第二个意思,经论可以作为自己修持的印证,我的修持跟经上讲的一样不一样,有没有偏差,有没有错误,经典是证明。所以读诵至少有这两个意思在。「以经义无尽,时时读诵,时时有悟处」,这就是刚才讲的温故知新的意思。「薰习不断,增长定慧」,这是印证修持的意思,所以「受持之力,日益进步」,佛法实在不可思议。

  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会修行的人,一生当中一部经,就决定成就。《金刚经》诸位听一遍很好,偶尔去浏览一下也很好,真正下工夫的,我奉劝诸位还是《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好,那个比《金刚经》更踏实。世尊在这部经上也说得很清楚,这部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不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个经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们决定是当机者。《金刚经》我们则未必是当机者,这是我们自己要明了,要知道如何取舍。像从前郑锡宾那个样子,活的教训,诸位仔细去看看倓老法师所记载的,郑锡宾在倓老那里受皈依到往生只有六年,时间不长。他就学会一部《阿弥陀经》,自己一心念佛,念得很好,念得很自在、很快乐,到处给人讲《弥陀经》。我相信他那个时候讲《弥陀经》,听众决定没有我们这么多,都是到一些小乡镇里面去讲经,听众也不过三、五个,十几个就很多了。这样的情形我都经历过。

  早期在台湾,台湾的佛法并不兴盛,李炳南老居士到台湾,他就住在台中,那时候他就很像郑锡宾,在一些同修家里面讲经。台湾一般家庭,诸位都很熟悉,家里面的小客厅,五个人,六、七个人,李老师就开讲了,一个星期讲一次。他不是天天讲,天天讲人家没有时间来听,一个星期讲一次,他总会把时间安排好,星期一到哪家去听经,他才会来。而一部经,李老师有个原则,不会超过十次,就讲完了,一个星期讲一次,两个月九个星期,差不多两个月一部经讲完。如果太长,人听疲了,兴趣就没有了,所以东西要短、要很精彩。听众一个星期听一次经,可是他老人家讲经,一个星期往往有三场、四场,今天星期一在你家讲,星期二到他家去讲,讲的经题不相同。他可能在一个星期讲好几种经,但是在某个人家是讲一部经,他用这种方式,听众人数很少。

  这样过了好几年,听众愈来愈多,愈来愈多的时候场地就坐不下,这大家才商量去买个地方做为讲堂,台中莲社就这么来的。最初那个莲社的讲堂,大概只有我们现在这个讲堂一半大,这是最初台中莲社。以后慢慢扩展,把邻居的房子都买来再扩大的,差不多也是十年才扩大像一个样子。我到台中去的时候,李老师在那边弘法十年了,那个时候台中莲社的讲堂还没有我们这么大,大概有这个三分之二的样子。这就是讲经要用这个方法,自己要很热心,找居士家里去讲。李老师常讲,我们学佛是恭恭敬敬磕头作揖去求法求来,我们讲经,要磕头作揖把佛法送出去,不能说要求人家也对我们什么恭敬,那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恭恭敬敬磕头作揖把佛法送出去,只要有人喜欢接受这就好了,要用这样的心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自行化他。

  「若非尽受尽持,岂能头头是道,为众随缘而说也。」这是劝勉我们,真正发心修法布施,确实要尽能受持读诵。刚才我说了,不但尽能受持读诵,还要广学多闻,这是发心,真正发心走这个路子,正如同我们在这个社会上选择工作、选择职业一样。我们这一生当中以这个为职业,专门来做弘法利生的事情,那就不仅仅要受持一部经。受持一部经可以受,但是读诵不能限於一部经,一定是广学多闻,然后把力量集中在一部经上发挥,那就有力量。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是这样做给我们看的。像净宗的莲池大师,他的《弥陀经疏钞》真正是旁徵博引,世出世法的精华都在其中,蕅益大师赞叹为博大精深,这四个字很恰当,确实是博大精深。印光大师虽然没有讲经说法,也没有注解经典,我们读他的《文钞》,他的《文钞》多半是一般人提出问题,向他老人家请教,他的短篇的开示。我们看到他开示的内容,那也是博大精深,佛法、世法没有不通的。现在我们读江居士的《讲义》亦复如是,这是说明专精专弘,也必须要广学多闻,专精专弘、广学多闻,才能够利益众生。

  「如来之意,实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为人演说。」这是世尊对大众的期望,也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希望能受持,又能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什么是表演?自己完全做到了,做出个榜样给别人看,那就是表演,这个表演不是上舞台表演的,就是日常生活。如果是受持金刚般若,乃至於受持大乘佛法,要用现代的话说,过佛菩萨的生活,大乘佛法是佛菩萨的生活。过佛菩萨的生活给那些众生看看,众生所过的生活,他们是过六道的生活,佛弟子是过佛菩萨的生活,不一样。六道生活里面,像人中的善人,心地善、行为善、言语善,那个人是过天人的生活;很规规矩矩的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是六道里头人道的善人;贪婪无厌,那在人间过饿鬼道的生活,悭贪是饿鬼;一天到晚嫉妒瞋恨,怨天尤人,这个人是过地狱生活;迷惑颠倒,不辨邪正是非,他过的是畜生的生活,那个生活很苦!哪有像佛菩萨是游戏神通,充满了智慧,表现出来清净庄严,那个庄严就是真善美慧。我们今天讲的自在快乐、幸福美满,这就是佛法讲的庄严,佛菩萨的生活,这叫演。你的生活过得这么自在、这么美满,人家生活过得那么苦,他要看出来了,一定对你羡慕,要向你请教,这时候你就给他说,演说。说不能随人就说,那个不行的,说法要契机,他不想听,你给他说没用处,白说了,他听不进去。要他喜欢听,他想听了,你才给他说,这才有用处。所以演说是两桩事情。

  「世尊说此经法,实望人人成就」,这是把凡夫修行成佛的要领,为我们说出来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凡夫成佛修行的要领,它的目的是希望人人成佛。「而成就必须自度度他,二利圆满方可。」这就是为什么佛会把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合在一起讲,同等的重要,自行跟化他是同等的重要,福慧双修,福慧圆满。二利是自利利他,二利也可以说为自己智慧、福德这两种利益的圆满。再看底下经文。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无上正等正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弥陀经云,释迦牟尼,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於五浊恶世中,得阿耨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地方是省写。「甚难希有,即第一希有也。」这是世尊给我们表演,难行能行,难证能证,特别是在五浊恶世之中,我们今天就处在这个环境里。在这个环境里面要得无上菩提,那真的非金刚般若不可;若无金刚般若,在五浊恶世这样环境当中,不要说是无上菩提,小小的成就都不可能。金刚般若何以称为金刚般若,佛在这里教我们一个最妙的方法,破五浊恶世,方法是什么?本经所讲的重点,离相、离念。你要是学会了离相、离念,这个浊恶就难不著你,也障碍不了你,你就能够突破。离相是不著四相,离念是不著四见,本经前半部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后半部所讲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以,金刚般若是什么?离相、离念,就是金刚般若。相能离吗?能,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念能离吗?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里头,头一条就是心法、心所法,那是念。由此可知,妄相、妄念都不是真的,既非真实当然可离,如果它是真的,你就没法子离了,它不是真的,妄相、妄念,念是妄念,相是妄相。所以要离,应当要离,离了之后,浊恶就没有了,浊恶虽然在现前,不碍事,那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正契入无障碍的境界。无障碍就是证得菩提,达到极处,就是无上菩提,就是第一希有。

  「当知是人,福慧双修,自他两度,便得直趋宝所,大有成就。」此地的宝所就是自性,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用宝来形容它。自性能生万物,一真法界、十法界都是自性变现成就的,所以,学佛最后的目标不是别的,明心见性而已。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还是为了明心见性。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业障太重,烦恼习气太重,修学环境恶劣,在这个地方没有办法成就明心见性,这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个环境,到那边还是求明心见性。我们在净土三经里面读到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明心见性就不难了。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上品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就明心见性,实在是快。下下品往生的人,这凡圣同居土的,下下品是造五逆十恶罪,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相信了,临终十念一念,也能往生,那个是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见性?十二劫花开见佛。十二劫在我们看起来,这个时间好长!可是你要想想,像佛在经上所说的,一般修学普通法门的人,要修到花开见佛明心见性,需要多少时间?《华严经》上讲的,无量劫。无量劫跟十二劫两个相比,你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时间真的太短了。那是下下品往生的。

  下中品往生的,六劫。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不往生则已,如果真的往生了,品位最低也就是下中品,不会在下下品。我们没有造下下品罪业,没造这个罪业,所以我们最低的限度是下中品,到西方极乐是六劫。这种说法,诸位要记住,是自己的修持,你六劫才明心见性,可是事实上怎么样?事实上,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等於是七地菩萨,七地菩萨的智慧、德能、受用你统统具足。七地菩萨有没有明心见性?当然早就明心见性了,可是我们就是讲下中品去得六劫,怎么一去就有受用?那个受用是阿弥陀佛送给你的,不是你自己的。我们举个比喻来说,这个浅显的比喻,从台湾到美国来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早期到美国来读书、来留学的,要靠自己拼命,哪个来都苦得不得了,在餐厅里打工洗碟子。慢慢几十年,毕业出来工作攒一点钱,你才买个房子、买个车子,好辛苦、好不容易,那就是你自己出来的。你看现在台湾来的留学生,一到这里来,父母把房子买著,最好的骄车买著,样样有,他一来就享受!那不是他的,他父母给他的。咱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一到那边,神通什么一切都享受了,阿弥陀佛的,不是自己的。自己要什么时候才有这个能力?六劫以后。当你自己智慧德能没有现前,享受阿弥陀佛的。这个在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找不到,没有!这是西方净土所谓是特别殊胜之处,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所以下下品往生到那里去,过的日子一切生活状况跟阿弥陀佛一样,享他的福。就是自己要到他有这个能力,下下品要十二劫之后,十二劫之中,享佛的福。

  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就像大菩萨一样千百亿化身,每天有能力到十方诸佛世界去供佛、去参学,那个活动的空间大了,尽虚空遍法界。大家不要想到,我到时候莲花花还没有开,那是比喻你自己的能力,不是得佛加持的;要论得佛加持的,那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也要讲清楚,否则的话,人家一看《观经》上那么说的,就愁眉苦脸,我要到十二劫、六劫之后才能出头,时间好像太长了。其实那是你没有把经看清楚,你只看到一面,你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你看到佛加持的一面,在哪里?在四十八愿,《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那就是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七地菩萨,那是佛力加持的。人家愿里头讲得很清楚,并没有说,我要花开见佛悟无生之后才加持,没有这个说法;到那个地方就是的,无论是什么品位,到那边统统都是的,这是一定要清楚。

  这就叫宝所,这个宝所就两个意思,从自分上说,是明心见性,真如本性是宝所。如果从净宗来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宝所,因为到那个地方去,没有见性,我们的性德里头那些受用都可以得到,无异於明心见性,这就大有成就了。「便知其福德,远胜於以充满无量无边大千世界之七宝布施者。」那是财布施,财布施布施得再多,不能见性。换句话说,他再多的福德,是有限的,因为他是属於修得的,也就是说他那个福报是享得尽的。如果是性德现前,那不一样,那个福报之大不必说了,永远享不尽,这真实的福德。所以这两个不能比。再看下面经文。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段是就「薰习结成」。「经,本有路径之义。」经含义很多,就是成佛之道、解脱之道、破迷开悟之道,所以有路径的意思。「典」是规则、规矩、轨范的意思,「轨则之义」,轨是轨道,则是原则,好像火车走的时候,它有个轨道,它不会越轨的,它有原则。「本经所说,皆是发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轨,共遵之觉路。」所以《金刚般若》是大乘佛法,所有的宗派无量的法门共同遵守的原则,你学教也好,学律也好,学禅也好,学密也好,念佛也好,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离相、离念。所以它是共同遵守的原理、原则。发菩提心就是修学大乘的,目的就是想成佛,成佛的轨道、成佛的路径就是这一条。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遵循这个轨道,就是共遵之觉路。

  「故此经所在之处,便是宝所」,《金刚经》所在的地方。所以《金刚经》固然是禅宗五祖忍和尚、六祖惠能大师,他们两位极力提倡,使《金刚经》在中国普遍流通,在经典的地位跟知名度都是第一。而实际上,本经确实它本来就是第一,真实的宝所。所以在中国,不管是哪个宗派,中国过去大小乘有十个宗,每一宗底下派别那就更多了,无量无边的法门,几乎没有一个人学佛说没有念过《金刚经》的,好像还没听说过。这就变成《金刚经》在中国佛法里,它是必修的课目,是共同的科目,没有不念《金刚经》的。「佛及一切贤圣,莫不在此。」因为佛,一切贤圣就像本经里面所说的,从小乘初果须陀洹到大乘圆教等觉菩萨,这就是一切贤圣,因为他们统统是依照这个方法、统统是依照这个原则成就的。这就是经典所在之处,一切贤圣也统统在此地,一样的意思。

  『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底下解释,「若尊重弟子,是统谓一切贤圣、菩萨、罗汉,尽摄在内,不必分别专指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圆教等觉菩萨,全部都在里面。「总明此经殊胜,在处处贵,在人人尊而已」,它这个目的就是这两句八个字。在处,这个处尊贵;在人,就是受持读诵之人,这个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是这个意思。

  「又为劝人供养此经,读诵此经,受持此经,广为人人说此经也。」这个经文的意思,当然这样称赞,称赞的目的,用意之所在,就是劝我们。供养此经,怎么个供养法?供养有两个意思,对自己来说,如教修行供养,就是底下讲的受持的意思,如教修行那你是真的供养经。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用这部经跟一切大众结缘供养,在从前写经,书写赠送给别人。从前经本非常的难得,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许多人写经,写了之后送在寺院里面供养。从前的寺院,就像现在的图书馆一样,寺院里头有藏经楼,就是图书馆,收藏、保管这些文物,不至於散失。如果是更好的本子,书法写得好的,就有人发心把它刻成碑,刻成石碑。刻成石碑有两个用处,一个用处是保存长久,不会损坏;另外一个,可以从碑上拓印下来,就变成影印本,使它流传更广。所以有两个用意。因为从前没有印刷,只有从碑文上拓印下来。现在方便,现在我们印经,你能够印上很精美的本子,用这个本子赠送给别人,这是供养。像我们现在可以赠送给图书馆,赠送给学校,学校的图书馆,赠送给喜欢读诵研究的这些人,这都是属於供养。读诵此经,受持此经,这是属於自利;广为人人说此经也,这就是为人演说。

  「则持说者,便是亲近诸佛,菩萨等大善知识。」真正大善知识,中国俗话常讲可遇不可求,真正遇大善知识要缘分,没有缘分遇不到。缘还要厚,如果没有很深厚的缘分,见个一两次面,以后见不到了,得不到什么利益。所以缘分要厚,要常亲近,那个缘就厚了。缘分怎么培养?这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在自己来讲这是亲近诸佛菩萨,从加持来讲,你得诸佛护念,菩萨、罗汉们的拥护。因此,你遇善知识这个缘就很容易,就不难,缘是从这个地方培养的。

  「须知此经专明实相,直指本心。」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意思是告诉我们,受持此经要以真诚心,若不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就与实相本心相违背;换句话说,那就不是真的受持,真正的受持要与实相本心相应,这个很要紧。「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当,依经起观,则生福灭罪,径证菩提,功德何可称量。」直下承当那太可贵了,直下承当的意思,比完全接受那个意思还要进一步。完全接受不容易了,依教奉行,直下承当比这个意思还要进一步。佛所说的就是我自己心性里面的东西,不是外面的,这才是真正直下承当。我要恢复本性,要恢复本能,一定要依照世尊的教诲,依经起观。起观这两个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依照经典的理论、教训把我们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就是这个意思。经典当中许多像这样很平常的术语,但是现在人不念古书,这个意思很难搞清楚。

  观念转过来了,转凡夫的观念为佛菩萨的观念,转六道的观念成一真法界的观念,这不一样。六道是造业,造罪,一真法界是生无量无边的福德,观念一转,罪就灭了,福就生了,也是相宗所讲的转识成智。识造罪业,识是分别执著妄想,造罪业!这个一转过来,四智菩提,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平等有了,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四智菩提,转过来就行了。依经起观就是转,观是观念,转过来了,所以生福灭罪是真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关键是依照本经所讲的理论、教训,要真的转过来才管用。然后进一步,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从这个基础上证得的。这个功德一切诸佛如来都称赞不尽,何可称量。请看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世尊将金刚般若精义都说出来了,须菩提尊者明白了,请示纲要,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总持之法,我们现在讲纲领,抓住纲领,这就好修行,这就是经的题目。

  「尔时,意显领会得纲要时,便当行持,不容稍懈,所谓解时即是行时是也。」这个念头一转,那就是行,明了是解,一明了念头马上就转,所以解跟行是一不是二,立刻就转了。众生跟诸佛菩萨转换位置,一念之间就换了,真的就超凡入圣,就在这一念之间。须菩提听到这个地方明白了,尊者都是佛与大菩萨再来为我们表演的。如果要是就事相上来看,不看后台,光看台上,事迹上来看,须菩提尊者比不上六祖惠能。六祖惠能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他到这儿才开悟,当然这是属於示现。如果他一开悟,后头经文就没有了,他是要装出这个样子来,使我们才能够对於圆满的般若有个具体的认识。这是尊者的大慈大悲,我们在这里要能够体会得到。

  「他经请问经名,多说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间,何故。」这是一切佛经上有这个习惯,差不多经讲完之后,经讲完了,当机者才请教释迦牟尼佛,这一次讲演我们应当用个什么题目。古人写文章、著述多半是先文成之后再定题目,而不是像学校学生,老师出个题目叫你做文章,不是的。先写出来之后,再斟酌整个这篇讲演、这篇著述的精要之所在,在这里头拿几个字出来作题目。这是古人常用的,现在人还有这样用的,讲述的时候没有题目,讲完之后再定题目,现在还有不少人还是用这个方法。这样讲讲得活泼、讲得生动,不会被一个题目把他范围住,限制住了。佛说法几乎统统是这样子,到最后向世尊请教,这一次讲演应当用个什么题目,后面说,不是先说。但是这部经很奇怪,它在当中,不是在最后,它在当中,像这样的例子太少了。这是什么缘故?

  「须知此经后半部之义,是从前半部开出,其义前半部中已有,不过说之未详耳,若非长者再问,则说了前半部,便可终止。」江居士把这个原因给我们说出来。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请示经名?实在说佛讲《金刚般若》讲到这个地方,意思统统讲出来了,所以《金刚经》到这个地方可以圆满了,可以截止了。经名在这里问,显示这个意思。但是它后面还有,后面还有一开端是须菩提尊者又重新启请,所以才有后半部的经文。重新启请的意思,实在说是前半部的补充,前半部佛说到了,但是说得不够详细。像须菩提这样的聪明人,他们一听没问题,完全了解,还是为了中下根性的人,听佛这样说法必定有疑惑,必定不能透彻理解,所以又再启请。再启请绝对不是两部经,因为它不是两个独立的意思,它是跟上面连接起来的,是这一部分的补充说明,是一桩事情。因此这个经题,就放在本经的当中。

  「故此经名,虽似说在中间,仍与他经无别,请示持法,以便大众遵依。」经题是全经的纲领,落实在生活修持方面,这个纲要就非常重要,抓住这个纲领,我们就有个下手之处。所以,这是便利大众遵照,依照这个纲领来修学。

  「古人释持字义」,『奉持』这个持字怎么讲法,古德的解释是「任弘」,用这两个字来解释。「任是担任,指自行」,实在讲,就是前面讲领纳的意思。「弘是弘扬」,是化他的意思。所以,这个持字里面,就是佛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奉持」有这个意思在。

  「请问经名,即是请求开示总持之法」,也就是把整个全经的纲要掌握住。佛说经,说得很多,说得很长,便於你理解,你真正明白、理解了,你的观念就转变过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去做,那是愈简单愈好,我们愈容易做到。所以在行门上,应用在生活上,是要愈精愈简愈好。经题就非常重要。

  「信、解、行三」,这个三桩事情,「不能定说有次第」,次第就是先信再解再行,这是次第。次第有没有?不能说定有,也不能说没有。「不能定说无次第」,不可以说没有次第,也不能说一定有次第。「人必具有信心,而后研求佛法,必明得佛法真实之义,而后方知真实修行,此有次第也。」实在讲,对於初学佛法的人来说有次第,我们都是从这个次第来的。再看底下一段:

  「克实而论,若无功行」,功是功夫,行是实行,你没有功夫,没有实行,「则障深慧浅,决不能深解,若无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时并进,岂有前后次第之可言」。这个话说的也是事实,这就是说明不能说有次第,也不能说没有次第。总而言之,佛度的这些众生,每个众生根性不相同,有些众生的根性是从次第成就的,有些众生的根性没有次第他也成就了。各各人根性不同,各各人遇缘不同,显示出佛法是活活泼泼,也证明佛在此经里头所说,如来无有定法可说。说有次第,变成定法,说没有次第,也变成定法,佛无有定法可说,这是事实真相。

  「或遇有人,无端而能信佛,一闻便得明了,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而能发心精进勇猛修行者。」这是举几个例子,这些例子实在讲我们也亲眼所见,也亲耳所闻,确实有这么些人。无端就是没有缘故,他遇到佛法他就相信,他就生欢喜心。也有一些人从来没有听到佛法的,一听到佛法他就懂,尤其是大乘了义的经典,他一听就懂。像过去禅宗六祖惠能,他没有接触过佛法,上山砍柴,砍完了就卖柴,在城市里头卖柴。偶然听到一个人念《金刚经》,他在窗外听听,他一听就听懂了,就听明白了,念的人还不明白,听的人明白了,这就是一闻便得明了。也有於佛法一毫不明,佛法是什么不知道,经里讲的什么也不知道,他就能发心勇猛精进修行。有个例子,就像谛闲老法师那个念佛的锅漏匠,念佛的那个徒弟一样,他什么都不懂,也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对佛法真的一窍不通。老和尚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处。他也不晓得什么好处,他就肯老实念。念了三年站著往生,真有好处,他真得到了。这是属於这一类的人,这样的人真的难能可贵。最麻烦的人就是知识分子,最麻烦,不老实,妄想、疑问很多,所以成就相当不容易。像这里面这些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什么原因?

  「此皆夙世本有功行」,这就说到过去生中,不是他这一生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他有功夫。这一生家庭环境不好,没有机会去念书,没有机会闻法,偶而闻到了,过去生中的宿根现前,这样的一个力量。「今遇因缘,遂尔发现,非偶然也」,绝对不偶然,这是我们要晓得的。我们要想学这些人还学不像,这才晓得不是偶然的,如果是偶然的,我们应该会学得会,我们怎么学也学不上。为什么学不上?我们过去生中没有他那么深厚的功行,人家是过去生中功夫成就的,所以遇缘他就能成功。

  「必须真实如法做到,始名曰行。」读经,会读的人,读经就是反省自己。我这一天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我的思想、见解与佛在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相应不相应,我所作所为的与佛在经上讲的教训相应不相应。这叫会读经,这是真的在读经。如果相应,要保持不要失掉;不相应的,要依照经上的道理、教训改过来,这叫修行。这就是真正如法做到,所以这叫行,叫修行。「真实见到佛理,始名为解。」解绝对不在经典文字之中,要去做,做到了,证实了,那个解是真的,那你真的解了。「真实知得归依三宝之益,始名曰信。」真实明了皈依三宝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个觉正净的利益,这叫真信,可见信解行证都不容易。「凡亲眼见得,亲身做到之事,则谓之证。」我前面跟诸位说过,我们不能够做到深证,要做到浅证。经上讲的原理原则,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应酬上,处事待人接物的应酬上,掌握著《金刚经》的原理原则,真正做到就证到了。信解行证就在眼前,就在今天,时时有证,处处有证,那你就真的得受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