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三十五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35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二面第二行,注解第五小段:
「法供养者,如普贤大士所说,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等是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说到广修供养,经文虽然不多,可是清凉、宗密的注解就非常丰富,引用许多经论来说明法供养的功德。这个地方的七句,就是经文里面举的几个例子,这几条虽然不能够将法供养完全包括,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其中的一、二条,受用可以说是无有穷尽了。财、法两种供养,前面已经说过了,法供养里面最要紧的就是「如说修行」,这句含义很深很广。如说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依教奉行,佛在经上怎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完全接受,完全去照做。
修学这一切法门里面,我们要记住一个纲领,那就必须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以及我们现前的生活环境,这样子佛法才能契机。机是谁?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本人,这个法门非常适合我修学,要选择这样的法门。而且法门是愈简单愈殊胜,最好的法门、最上乘的法门,诸位要记住,就是最简单的法门。如果这个法门不能教一切众生都很容易修学、很容易成就,这个法门就不能算是第一殊胜。古大德在一切经里面为我们比较,比较到最后,说《无量寿经》第一,这是什么道理?它很明显的有两个理由:第一,这个法门,所有一切众生都很容易修学,不像其他的法门,中下根人没有法子接受,换句话说,他就得不到利益。这个法门非常简单,只念四个字阿弥陀佛,谁不会念?人人会念,只要肯念就能成功,这是它无比的殊胜,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的。第二个理由,它成就高,如果说法门很容易,成就不太高,那也不能算是第一殊胜。它成就高,成就高到简直叫我们无法想像,不但我们凡夫无法想像,即使法身大士、地上菩萨也感到非常的惊讶,这是它的成就不可思议。所以,修因、证果两种都是无比的殊胜。我们今天看到《金刚经》,《金刚经》的确非常殊胜,理论讲得透彻,方法也简单扼要,我们要试试看,行不行?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放不下。这个就是难处,几个人真的放下?放不下也能成就,那个法门比金刚般若就殊胜了,金刚般若一定要放下才能成就,念佛往生,不放下也能成就,你看看哪个容易?
禅宗,五祖忍和尚以后,就用《金刚经》印心,印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证明,用《金刚经》的理论、方法指导修学,也用这部经典来证明你的成就。五祖是唐朝时候人,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这一千三百多年,依照这个法门成就的有多少人?可以算得出来。禅家成就第一殊胜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而六祖大师他一生当中成就了几个人?《坛经》上有记载的四十三个人,这是无比殊胜了。其他祖师大德们一生当中教导一些学生,里面有三、五个成就的,就很了不起了,像六祖四十多个人,的确在中国禅宗史里面空前绝后。所以你就晓得,难!中国禅宗是学般若的,六度里头不是禅定,是般若。你看《坛经》我们一展开,经上就写得很清楚,要大众总修般若波罗蜜多,这不是清清楚楚摆在这里吗?而净宗成就的,那是真的不可思议,你说有多少人往生?数不清!《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那是被人发现了,后来有人把他记载下来,没有记载下来的,不晓得有多少。实在净土宗往生的,会被后人写成传记流传到后世,大概总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法门就殊胜了,一定要如教修行。
修行一定要有成就,这个成就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这才算是成就,我们今天对於大乘经典稍稍涉猎了一点,这才晓得。单单说了生死,出三界,成就没有错,不是很高的成就,不是很殊胜的成就。小乘断了见思烦恼,证四果罗汉就出三界了,权教菩萨比阿罗汉高明不多,也在这个境界里面,虽然超越六道轮回,没有见性,这样的修行人太多了。真正到大彻大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总算是有了大成就,但是比起念佛人那就差太远了。平常我们在经上看到,说菩萨成佛,修学的时间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数字我们现在人所谓的天文数字。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哪里算起?诸位要知道,从初住菩萨算起,初住以前不算,证得初住那一天开始算起。第一个阿僧只劫修满三贤位,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叫三贤;第二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第二个阿僧只劫修满、圆满了;第三个阿僧只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你这才晓得初住菩萨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初住菩萨;换句话说,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什么地位?初住菩萨。为什么说他见性成佛?那一点不假,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讲得很明白,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时候就有能力在十方世界随类化身。应以佛身得度者,他就能示现八相成道,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成佛,没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但是距离究竟的果位还有四十个阶级,那四十个阶级,愈往上是愈难修,修满两个阿僧只劫才到七地。
我们回来再看看念佛法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往生都是造五逆十恶的重罪去往生的。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一下就把他提升到七地,你看看,别人到七地要修满两个阿僧只劫,念佛人一往生就是七地菩萨。所以说连法身大士看到这样子都惊讶,真正不可思议。普贤菩萨是《华严经》重要的一个人物,我们常讲华严三圣,「行愿品」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我们现在一般流通的别行的一卷,就是普贤菩萨教导大众最后的结论,指归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否则的话,如说修行修的是什么行?你明白经义你就晓得,如说修行就是如普贤菩萨告诉你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修的这个行,不是叫你学其他法门。如果教给你学其他法门,不是在这一品里面,这一品是教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才殊胜,这才是供养当中第一最,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我们依照这个法门,念佛求生净土,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这种修行往生,往生就是证果,是圆圆满满的上供诸佛,下施众生,它的意思就无比的深广。为什么说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供养当中,佛菩萨告诉我们有三桩事,一个是财供养,也就是物质的供养,养父母之身,照顾他日常生活。第二,要养父母的心,养个什么心?养父母的欢喜心,不要让父母有忧虑、有烦恼,让他生活很快乐,这就不容易,比前面一条难的多。第三,要养父母之志,他对你什么期望。一般做父母的不晓得,学了佛的人知道,希望儿女个个成佛,这才满他的愿望。一切诸佛如来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你这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佛了,一切诸佛欢喜。这是最高的供养,最圆满的供养,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佛看到我们没能成佛,实在说看到心里都很难过。如果在六道还不能出来,佛看到这个样子只好叹一口气,可怜悯者,还出不来。所以如说修行,指定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可以完全肯定这个说法,这是普贤菩萨的愿望,是诸佛如来的意思。
第二句「利益众生」,也像刚才讲的三桩事情,第一要令众生在生活上不缺乏,第二要帮助他这一生的生活真正得到快乐幸福,第三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是指什么?三界六道轮回是苦,往生极乐世界是乐,这才给众生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一般大乘,果然诚恳认真如理如法的修学,纵然不能得出三界,来生可以得到人天福报。这是小利益,这个利益众生是小利益。如果能叫他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或者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超越三界,这个可以说是大利益。你要如何令众生相信,如何令众生理解,如何令一切众生欢喜修学,这不是个容易事情。如果能帮助众生信仰净土法门求愿往生,这个利益是真正圆满的利益,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圆满的利益,比帮助他证到一个罗汉果位、辟支佛果位、菩萨果位高得太多了。因为他纵然成菩萨,菩萨成佛刚才讲了,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他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那个时间就太短了。
我们从《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仔细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去成就、成佛。下下品往生按照《观经》里面来讲,他自己真实的功夫,不谈佛加持,是自己修行,带业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花开见佛,多久时间?十二劫。花开见佛是什么地位的菩萨?初地菩萨。你看平常菩萨要修到这个地位,那难说了,他要算圆初住算起,算到初地是一个阿僧只劫;极乐世界修行,十二劫,这怎么能比!这是讲下下品往生的。如果下中品往生的,六劫,我相信我们同修们念佛要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在下下品,大概最低的你也应该是下中品,或者下上品。就算下中品,你只要六劫的时间,就等於他们一个阿僧只劫,这个帐要好好算算。你要算清楚了,你就会死心塌地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佛法门因殊胜、果殊胜。
这几天我们节录《念佛论》,倓虚法师告诉我们,他亲眼看到的几个往生的例子,我们印的放在外面,诸位都可以拿回去看看。这些人,就是这些往生的人,他们在程度上可能不如我们,在生活环境上也不如我们,可是在最后修行成就上,他有那样的殊胜,这是值得我们去反省的,值得我们去检点的。那个成就是真实的,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假的,你财富的成就、权力的成就、地位的成就,这一切一切都带不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将来走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哪有人家走得那么自在、那么潇洒?那个叫真实的成就,他真成就了。世间人纵然做到总统,有亿万财富,都是假的,没有成就,这个要知道。所以利益众生供养,我们就以倓虚法师讲的这几个例子,修无法师,张居士,这个女居士,他们生前没有东西供养,生活那么穷苦,又没有念过书,又不认识字,拿什么供养?财、法都没有。可是他修行成就了,走的那个样子给大家看到了,给一些人记载下来传到后世,这就是法供养,现身说法,比我们读经还有效。经典里面读的理论是好,方法也不错,半信半疑,不肯认真去做;这人家往生的样子摆在那里一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问他怎么成就的?就一句阿弥陀佛。所以自己修行成就了,对一切众生就是圆满的供养。
诸位如果要想省事,读经研教太麻烦,听经老远的路跑到这里要耽误时间,也浪费一些精神,你看到这几个人往生的样子,回家关门老实念佛,将来成就一定像他这个样子,不在他之下,那就成功了,这些经论可以不要了,实在的话。看到这些人往生的样子,听到了,我在这里讲经天天还跑来听经,这叫不老实,没有真正去修。真正去修,不要听了,经不要读了,看人家一句阿弥陀佛三年,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确实就够了。还要读经,还要听经,是什么?还是不相信。研教没有别的目的,断疑生信,信心真生了,我一切放下,不但是世缘放下,佛法也放下。佛在《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你信心清净了,法也舍了。法要不舍你不能成就,你心不清净,法也要舍,那才叫真正修行人。所以这两句,如说修行是上供养诸佛,下就是利益众生,一桩事情。一桩事情就是这里面七种供养全都包括了,你要问每一条怎么个修法?老实念佛,这七条统统都修了,圆满都修了。
「摄受众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接引。「摄」是有很大摄受的力量,像磁石、吸铁一样,有这样大的力量。念佛往生,做出这个样子给大家看,你说这个摄受力量多大!过去,实在讲年代也不算太远,五十年前的事情而已,还不到五十年,大概四十年差不多。抗战时期,香港东莲觉苑的主人何世礼将军的母亲,这个老太太一生念佛。他们家庭不是普通家庭,儿子做将军,住在香港,现代化的都市,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老太太念佛,一家就老太太一个人念佛。毕竟何世礼将军受过中国儒家的教育,虽然信仰不相同,但是对母亲还是很孝顺。并没有说她学佛、念佛,把她看成魔鬼,没有,依旧是很孝顺,物质供养还是很周到,各人信各人的教,老太太也很高明、很开明。现代信仰自由,互不干涉,一家人还是过得很和睦,非常难得,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宗教不相同,也能够彼此互相包容。
老太太往生这一天,这才开口向她儿子、媳妇、家人说,她说我明天要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我往生的时候没有别的希望,希望你们念几声阿弥陀佛送送我,算是我们这一世母子一场。这合情合理,他们家的小孩都答应、都同意了。第二天开往生大会,邀请亲戚朋友来告别,招待这些亲戚朋友。这在香港那时候很轰动,多少新闻记者也去了,去参加这个盛会,看老太太怎么往生?时辰到了之后,老太太就宣布她要走了,请大家念佛送她,她在床上打坐,坐好之后念佛不到一刻钟,她就走了。儿子、媳妇一家人看到这个样子,统统念阿弥陀佛,以后再不上教堂了,摄受!平常你要跟他们讲,那决定不相信,讲不通的,最后这一表演,没有话说了。你们再想想,你们那个教里面,哪个牧师、哪个什么兄弟临走的时候能有这个样子?不但没看见过,听也没听说过。老太太亲自表演给家人看,所以她度一家人,最后现身说法,看你信不信,高明,这老太太真高明。不但她一家人得度,新闻记者再一发布新闻,多少人看到得度了。
摄受的力量,最有效果的就是我往生这个样子你们看。平时的摄受,心清净,身清净,生活得快乐、幸福,不病、不衰老;不病不老,幸福快乐,这是平常摄受。如果心地冷静一点的人他们会看出来,他觉得你的生活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要仔细一看、观察,他对你就产生羡慕、向往,就要向你请教,向你学习,平常的摄受。由此可知,摄受众生要真正修行。不是真正修行,只可以说他也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那些愚痴的人有效,迷惑众生,欺骗众生。现在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有很多大学生拿到博士学位都上当、都被骗了,所以这个社会我们常说众生真的可怜,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尤其是学佛,现在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假的东西都出来了,没法子禁止,假的比真的多,骗人的比劝人的多。於是乎大家产生了错觉,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骗人的人当作善知识,等到自己吃了亏上了当,再回头已经晚了。真正在学佛的时候就能遇到善知识,实在说这个机会不多,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所谓可遇不可求,这真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你遇到了好人,你没有吃亏上当,你没有走冤枉路,那就非常的稀有。真善知识就是给你讲真话,不欺骗你。
我学佛,第一个遇到的老师是密宗的章嘉大师,我那时候接触佛法才一个月。有个朋友看到我在那里看佛经,他说你能看得懂吗?我说很多地方不懂。你需不需要一个人帮忙?我说能有人帮忙那更好!他说我跟你介绍一个。给我介绍章嘉大师。到以后我们晓得他是密宗的大德,我们很年轻,刚刚学,很多事情也就没有忌讳的向他请教。第一个就是活佛转世这个问题,我就向他请教,这是真的是假的?那样的大德他就不讲假话。因为中国边疆上四大喇嘛,他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晓得达赖、班禅,达赖是西藏前藏的,班禅是后藏的,还有个蒙古,内蒙是章嘉,外蒙是哲布尊丹巴,这四大活佛。如果要论教区,管辖的区域范围,章嘉的范围最大,他所管的,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山西,然后就到东北东三省。这个区,你打开中国地图差不多一半,他的教区。我向他请教转世的问题,他告诉我,他说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五世以后就靠不住了。他已经是第十几世,他就告诉我,他被选出来之后,因为选出来之后他修学的环境好,真的是第一流的好老师来辅导他。就跟从前的皇太子一样,国家最优秀的,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来辅助他,那么多人教一个学生。所以他就说,还是要自己肯用功才行,自己要不肯用功的话,还是不能成就。这他给我们说真话,没有欺骗我们。
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他没有教我学密法,他没有,他教我学戒律,从根本修学起。所以密宗里面的常识我很丰富,我刚到美国来的时候,一九八二年,在洛杉矶讲经,这边学密的人很多,学禅的人很多。那时同修告诉我,法师你不能讲净土,你讲净土人家骂你,行不通!我说那讲什么?他说这里学密的多,学禅的多。我说好,我就讲密、讲禅。禅是口头禅,讲口头禅我比你们高明多了,你讲不过我;讲密,我的老师就是密宗的大德,你们学的那个东西不能骗我。所以我就头一年讲禅、讲密,第二年讲禅、讲密,第三年就讲净土。这个大家没有话讲了,你们懂得的我都懂得,我懂得的你们还不懂得。那一年介绍净土的确也很殊胜,我那是第二次《弥陀经疏钞》讲圆满,那一套录音带带到美国来。第二次讲的《阿弥陀经疏钞》,录音带是一百三十五个,摆在桌上一大堆,一看到《阿弥陀经》,大家不敢说话了,一句话都不敢讲。本来以为《阿弥陀经》很容易、瞧不起,一天讲一个半钟点讲一年,一部《阿弥陀经》。所以我想那时候介绍净土,虽然他心头不太满意,嘴巴里不敢讲话,这是摄受众生。
密宗也就是佛门的密法,密是深密,不是秘密。佛门里面没有秘密,秘密都不是好事,都怕人知道,不可告人的,哪里是好事!深密,理与事都深,程度浅的没有法子理解,所以它是属於深密。学佛要不要学?要学,不学不能成佛。也就像读书一样,密宗是佛法里头的研究所、博士班,我们现在程度是什么?幼稚园的程度,幼稚园的程度要去念博士班,那不就是讲的骗人吗?你有资格学吗?这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也可以教给你,你看幼稚园小朋友毕业的时候戴个博士帽子,现在你们学的密就是那个。幼稚园小小班毕业,给你戴个小博士帽,好看不中用,这我们一定要清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密宗正科的学生,正式学密的是八地菩萨。刚才我跟大家讲的,七地是修满两个阿僧只劫,八地是第三个阿僧只劫,八地菩萨叫不动地,那个行。现在人为什么喜欢去学密?因为密可以吃肉,又可以结婚,样样都没有妨碍,真的,为什么?他不动心了,他一切分别执著没有,《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统统破掉。肉摆在面前可以吃,大便放著一样吃,他绝对没有分别。如果你放一碗大便给他他不吃,那就是幼稚园小班的,那不是真的,因为他还有分别,他还有执著,他还有烦恼,那怎么行?你才晓得那个不容易。
密跟净土都是修清净心,这是我从前讲席当中常常告诉诸位的,佛法修学到最后就三门,觉正净。净土宗跟密宗都是修清净心的,但是净土宗的清净心伏就可以了,密宗的清净心是断,所以密宗修的时候真修成功往生,他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他是实报庄严土。我们这个清净心是远离恶缘清净,人家在一切善恶缘里面就清净,那叫真功夫。如果你要是达不到这个境界,你要那样做,那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密法的修行,要晓得他只有两条路,一个是上上品往生,一个是阿鼻地狱,没有当中的。修成了你真的成佛,修不成功堕地狱,为什么?造作的罪业太深了,杀盗淫妄你都可以做,那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它是佛法最高的,最上乘的佛法。人家有没有那个功夫我们不晓得,我们要想想自己,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我学佛之后,仔细想想,不行!我没有这个能耐,不但密我不行,禅我也不行。所以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才知道念佛比那个还高,比密还高,比禅还高。
禅是讲禅定,禅定没断烦恼,伏烦恼,那个定功很深,所以他真能伏得住。得禅定了,浅者,不是很深的,很浅的,得禅定,生色界初禅天。诸位要知道,色界初禅天离开欲界了,欲是什么?七情五欲,他虽然没有断,他定功伏住,确实没有了。如果还有七情五欲,他再大的本事,他生欲界天,他不能到初禅。所以我们想想不行,外表好像很定、很净,里头会动念头,会起心动念,这就是说初禅的资格没有。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放在你面前,动不动心?你可以不取不著,很像个修行人,心里头还动心、还动念,初禅没分。你才晓得禅定多难修!不是看到他盘腿打坐在面壁,像那个样子,心里头还是胡思乱想、还贪瞋痴慢,这个不管用处。也就是这都不能够带业往生,唯独念佛这个方法可以带业往生,我们烦恼不断没有关系,靠佛的本愿威神加持,能生净土。这个法门才称为第一殊胜,道理在此地。这是我们讲的摄受众生。
「代众生苦」也不离这个修行方法。佛在经论上所说的,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各个不同。为什么会有果报?因为你造作的业因,你前世造作的业因,感得今世所受的果报,你这一生当中少壮所造的业因,感得你晚年的果报。一般我们可以肯定这样说法,四十岁之前的果报决定是你前生修的,四十岁以后的果报就有你今生的业力在。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算命看相常讲先天后天,四十岁以前,你的果报是先天的,就是过去生中修的,四十岁以后的果报,里头就参杂这一生当中所修的,就是后天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那么众生的苦谁能代替?没有人能代,这个要知道的。如果真的要能代,我们做众生这么苦,佛菩萨那么慈悲,他应该代我们苦,他要不代,还能叫慈悲吗?这就是告诉你,一切众生的业报,所谓是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都不能代替谁。此地讲代替,这是怎么个代法?这是另一种的方式,譬如我们有福报,我们有财富,我有大的财富,我自己衣食能够过得去就好了,我把我福报里面分一部分来布施给一切众生。我可以享受的,我只享受一半,或者享受几分之几,把我多余的布施给众生,让大家来共享,这是相似的代替,这个行,这个可以做得到。所以诸佛菩萨出世,无论是示现出家,或者示现在家,这一条在形式上做得非常明显。
释迦牟尼佛可以继承王位,可以享受人间富贵,以在家身分来弘法利生,像维摩居士一样,可以!他为什么要示现出家,把名位、财富一切都舍弃,去过一个天天去托钵,过这么个生活?代众生苦。以苦行僧的方式,启发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在他生活行持当中去领悟。这是现身说法,本经的发起就是这个形式,就是这个样子。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没有别的,就是给众生做个好样子,好样子里面真正的意思,是令一切众生醒悟,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世间人认为贫穷最苦,最不能忍受,释迦牟尼佛示现的,那个生活过得多自在、多快乐。这就是告诉你,因为贫穷人是占大多数,古时候占大多数,现在还是占大多数,贫穷人的心不太正常,怨天尤人,容易造恶业。佛在这个世间度化众生,示现跟大多数人一样,你们觉得贫穷难受,你看看他这个贫穷不是过得好自在、好快乐吗?就世谛而论,佛这种做法安定社会,使社会能够得到详和,能调伏人心,这个功德就很大了。
他的示现,我们从很浅的地方看,就是儒家讲的,素富贵,你能安於富贵,素贫贱,能安於贫贱,安就行了,社会就详和。而世尊是从富贵把他故意降到贫贱,这个用心更苦,实在是非常的伟大,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祖师大德们,历朝历代我们仔细去观察,真的都学佛,都能够代众生苦。古时候的僧团我们不论,我们就以近代印光大师僧团,苏州灵岩山寺。老法师在世的时候,他是德高望重,天下皈依的弟子不晓得有多少,供养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他并没有拿这些钱改善他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拿这些钱改善他的道场,道场要重建一下、要粉刷一下,生活要过得好一点,没有。自己的生活还是那么样清寒,大众生活还是依旧那么样的清苦,这些供养拿来干什么?拿去印经布施了。诸位想想,代众生苦!他们那个生活方式,这是有机会可以改善的,改善信徒绝对不会反对的,信徒供养师父就是希望他生活能过得好一点,他还是不接受,这就是代众生苦。回过头来我们自己想想,现在这个世间有不少的佛教团体在兴建大道场,这个我们不能多说,多说就有是非,点到为止,大家心里明白。想想古大德的道风,代众生苦是这样做法的。
「勤修善根」,大乘佛法里面讲善根有两种,一种是世间善根。「根」是比喻,像植物有根它就能生长,它就能发芽,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一切善法从这个根生的,那就叫做善根。佛给我们说,世法善根有三种,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勤修善根,於世出世间法都不贪,没有贪心,没有瞋恚心,不愚痴,不愚痴就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出世间的善根只有一种,精进,精进里面最要紧的就是那个「精」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一门深入,这就是出世法的善根。进是进步,要精,精纯不杂,这样进步才会有成就,不是杂进、不是乱进。我们现在人学佛,成就比不上古人,不要说远古,近代的这些,像倓老讲的这几个往生的人,有谁能比得上?为什么比不上?就是人家是精进。我们也有进步,我们是杂进,不精,因为我们学得太多,人家只学一样。学一样的有成就,学两样、三样再要学多的,没成就,这个要知道。所以精进、专一是菩萨善根。
我们在所有菩萨当中,看到专精到极处,有一个代表,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修什么法门?就是老实念佛,就这么一个法门。他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己是这么学,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从来没有改变,一句佛号念到底。成了佛之后,再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还是教人念佛,没有教别的方法;自己这个法门成就了,还是这个法门教人。他老人家的经典最少,附属在《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共二百四十四个字,没有比他再少的。这二百四十四个字,你要依照它去修行,保证你上上品往生。不要说这几个人预知时至,什么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一点都不稀奇,真正是生死自在。所以夏莲居称赞,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这是夏老的创见,夏老以前我们没有听人家讲过,书上也没有看到有这种说法的。他这一提,我们仔细一想果然不错,普贤菩萨在《华严经》上提倡念佛,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算得上是初祖,他是娑婆世界初祖。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这个会里头的初祖,因为世尊第一部讲《华严经》,他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这是娑婆世界初祖。而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提倡念佛,大势至菩萨是第一人,真精进,勤修善根。我们中国的初祖是慧远大师,东晋时代。这勤修善根。
「不舍菩萨业」,业是事业,菩萨的事业是什么?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是菩萨事业。绍隆佛种,绍是继续,我们中国人讲传宗接代,绍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隆是兴隆、兴旺。这是菩萨事业、如来家业,不但自己要如法修行、如说修行,而且要尽心尽力随时随地、随分随力劝化众生,这就是菩萨业。遇到人就劝他念佛,经典怕讲错了,讲错了背因果,劝人念佛是决定不错,百分之百的靠得住。这个功德绝不在讲经说法之下,你真能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劝人念佛。能说一点道理,把念佛的道理告诉他,不能说出道理,把念佛往生的故事多看一点,讲给人听。道理我不晓得,我看到事实是这样子的,人家念佛有这好处,我亲眼看到、亲耳所闻,我相信,我希望得这个好处,这叫不舍菩萨业。世间的事业可以舍,因为它不是究竟的,这个是究竟的事业。《华严》、《法华》都说「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念佛往生就是大事因缘,这是把大事因缘讲到究竟处,讲到最极圆满处。所以只要劝人念佛就行,就成就了,比什么样的法师、禅师、上师传法还高明、还有效果。
实在说,美国密宗很盛,我还听说灌顶都要钱的。我到迈阿密讲经,有些居士问我:法师,你传授三皈,一个人要收多少钱?价钱愈高,人家来的就愈多,为什么?灵!不要钱的没人来,这个法师没有本事,没有用处。其实,什么叫灌顶?大概上师也没给你讲清楚。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佛法里头最高的法门,把佛门里头最殊胜、最高的法门传授给你,就叫做灌顶。你们想想,你劝人念阿弥陀佛,岂不是就是给那个人灌顶?这句阿弥陀佛是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比这个更高。你把这句佛号介绍给别人,实在讲他如果能接受,他就是接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灌顶。他自己不知道,还要去找个上师去头上洒几滴水那才有效,你说这叫迷信迷到哪里去了,财破了灾消不掉。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没有法子,迷得太深,不能回头,这真可怜。如果说是那几滴水灌顶,每天洗几次澡那个水淋,那不叫大灌顶!
所以学佛,学佛要学开悟、要学智慧,样样都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没有搞明白可以不要接受,搞清楚、搞明白之后我再接受不迟,这样子的态度修学就不会上当,不会被人欺骗。我从小就有这么个个性,没有搞清楚的事情我决定不干。所以我学佛,对著佛像会跪下来拜的时候,三年了;不像你们一学佛,叫你拜你就拜,我在旁边看到,真难得!我就拜不下去,我要问,为什么要拜?你得给我搞清楚,没搞清楚,你叫我拜我不会拜的。恭敬的心有!现在我们见总统就三鞠躬,最敬礼,我对佛像行三鞠躬,这最敬礼。跪在地下三拜九叩,那是古代的礼,我是现在人,我不是古人。任何一桩事情,我要不把它搞得很清楚、很透彻,让我心服口服,叫我去做,不干。所以就不容易上当,虽然进去比较慢一点,但是不容易上当。我看你们进得很快,我也很佩服,但是我也有怀疑,怀疑什么?莫名其妙,我怀疑,没搞清楚他就肯干。这是讲不舍菩萨业,要有这个心愿,要有这个大愿。实在讲菩萨业就是四弘誓愿,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四句把菩萨业说得很圆满很周详。
「不离菩提心」,这是第七桩事情。菩提心是什么?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悟,菩提心就是觉心,觉就不迷。那么这句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想大家不难体会,这句的意思就是三皈依,绝不能够离开,三皈依是佛弟子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那时候我还没有皈依,因为佛门里头很多术语这些事情,我看到都奇怪,也没有地方问。问别人,人家也说得不清楚,我也不太容易接受,所以就到他那里去请教。因为刚刚学佛,佛门里面一些东西都不太懂,章嘉大师他教导他真的有善巧方便。他说三皈是佛门的入学,就像注册入学了,你拿到一个注册证,可以上学了。又像你坐车,他举比喻,你从台北到高雄坐火车,你买到一张火车票,这个票好像是皈依证一样。三皈依了,皈依证不在形式上,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离开。好像你坐车一样,从起站到终点站,你的票都要保存著不能丢掉,随时有查的,到终站还要交给他,最高的指导原则。
我们学佛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觉正净就是菩提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换句话说,学佛的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一定要保持觉悟的心,不迷,保持正知正见,保持清净心。不离菩提心就是我们今天讲受持三皈,持就是不离,就是不失去,受是完全照做。可是我们今天形式上的三皈受了,实际上的没有,为什么?外面境界常常迷惑我们,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贪爱的心,会起瞋恚的心,这就迷了。迷了的知见哪里是正?迷了的心早被污染了。所以,我们修行不能成就,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我们每天还在迷邪染里头,觉正净三个字一分一毫都没有。纵然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没有真修。真修就是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知见一天比一天正确,一天比一天觉悟,那叫真修;还在迷邪染里头,不行!
这是普贤菩萨在经里面讲法供养,这是举例,举了这七条,这个七条明白了,其他就可以以此类推。法供养里面无量无边,从这七条里面我们掌握到它的精神、它的原则,将这个精神、原则推广,就是无量的法布施。
「说经即是道场,便与塔庙一般无二,故皆应供养也。」最好的例子,我们这个说经的道场,这是借来的、租来的,我们在这里讲两小时,这两小时就是道场,这两小时当中我们就庄严道场。佛法因缘生,缘的时间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长短大小是一如的,是一法不是二法。这一句是说明,我们对道场要恭敬供养,道场如何供养?保持它的整齐清洁,就是对它的恭敬供养。我们在此地讲经,使用之后能够把这个场地还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别的人到这里一看,他们过去学佛的,他们使用过的,比他自己原来的还要好、还要殊胜,他生欢喜心。令他生欢喜心,这个里面就有摄受,就是利益众生。我们有这么多义工在这里做,这是代众生苦、勤修善业,这里头七句统统都有了。怎么修法?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上都圆满的修学了,圆修圆证。
「法华云,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是人则为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法华然,一切经皆然。」举《法华经》一个例子来说。佛在经上讲,我们能够为一个人讲《法华经》,讲多少?讲一句,讲经里面的一句,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叫听的人欢喜信受,这个讲经的人就是佛派他来的,代佛说法,这是说明对说经的人尊重。因为说处所必然就有人,说人一定就有处所,人跟处分不开的。《法华经》上这样说,我们把这个理推展开,所有一切经都是一个道理。
「实相,佛之法身也」,实相跟法身前面都解释过,「而为此经所明者」,《金刚经》对於实相、法身说得很多,也说得很透彻。虽然很透彻,但是初学的人在经文上依旧很难看得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古大德的注解。因为这个经文少,含义太丰富。「故如佛塔庙,塔庙必供佛像,必有经法,必有僧众,故一言塔庙,即是住持三宝所聚之处。」你看经文里头这个字样,它的含义就很丰富。说塔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寺院,唐宋时候所讲的丛林、道场,是这个意思。三宝具足,这里面一定有供的佛像,一定有藏的经书,一定有很多出家人在这边共修,是这个意思。僧众,这两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僧这个字是梵语,它的意思叫和合众,它是一个团体,但是这个团体一定要遵照佛的教诲修六和敬。四个人以上,遵守六和敬修行,这个团体就叫做僧众。所以,出家人四个人叫僧众,在家居士四个人在一块共修也叫僧众。甚至於你的家庭,你的家庭里面有四个人,都是学佛的,遵守佛的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众。所以它意思很广,不要一看到僧众就想到出家人,我们就想错了,那个意思就很窄小。它是团体的意思,团体,家庭是个团体。我们在三皈的誓词里面常常念到,「皈依僧,众中尊」,会念到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僧这个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尊贵的。为什么会最尊贵?因为它修六和敬,它是六和敬的团体,六和敬的团体,在所有世间一切团体当中最值得人尊敬,是这个意思。由此可知,如果说没有六和敬,那只能叫众,不能叫僧众。只可以叫一个团体,普通的团体,一般的团体,不可以用僧众这个意思。这也是一点佛学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僧团很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几乎很少看见。我们在台湾看到有些道场,我早年,有个道场请我去讲经,没讲完,大概一部经讲三分之一。这个道场里面天天吵架、打架,为什么事情?争权力。住持是没有话说,是他们的师父,他底下师兄弟不服,这个要想当当家师,那个要想当什么知客师,大家都在那里争。我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那时候我在台中求学,我说老师怎么办?他说不要去了。我说经没有讲完,没有讲完也不要去了。为什么打架?那个道场的建立,是这个老和尚的几个徒弟到处去化缘化来的。这个人说我化的钱多,我要做当家师,那个人说我化的钱也不少,比你们多,我要做什么。就是老和尚也没有办法、也摆不平,一天到晚吵著、闹著、打著。这没有和合,哪有和合?所以李老师讲你以后不要去了,我就那样离开了。和合僧团不容易!所以,道场靠化缘来的,哪个人出多少钱,他在里头要当家、要抓权,麻烦大了。我是看到不少,所以我也觉悟了,我一生不建道场,少麻烦。这个事情在这个年头没有办法,怎么样也摆不平,把名利心看得太重,名闻利养看得太重,道心没有了,道心是清净心。由此,经上讲的和合僧团是最值得人尊敬的、最为尊贵的,这个话非常有道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诸位。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二面第二行,注解第五小段:
「法供养者,如普贤大士所说,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等是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说到广修供养,经文虽然不多,可是清凉、宗密的注解就非常丰富,引用许多经论来说明法供养的功德。这个地方的七句,就是经文里面举的几个例子,这几条虽然不能够将法供养完全包括,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其中的一、二条,受用可以说是无有穷尽了。财、法两种供养,前面已经说过了,法供养里面最要紧的就是「如说修行」,这句含义很深很广。如说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依教奉行,佛在经上怎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完全接受,完全去照做。
修学这一切法门里面,我们要记住一个纲领,那就必须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以及我们现前的生活环境,这样子佛法才能契机。机是谁?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本人,这个法门非常适合我修学,要选择这样的法门。而且法门是愈简单愈殊胜,最好的法门、最上乘的法门,诸位要记住,就是最简单的法门。如果这个法门不能教一切众生都很容易修学、很容易成就,这个法门就不能算是第一殊胜。古大德在一切经里面为我们比较,比较到最后,说《无量寿经》第一,这是什么道理?它很明显的有两个理由:第一,这个法门,所有一切众生都很容易修学,不像其他的法门,中下根人没有法子接受,换句话说,他就得不到利益。这个法门非常简单,只念四个字阿弥陀佛,谁不会念?人人会念,只要肯念就能成功,这是它无比的殊胜,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的。第二个理由,它成就高,如果说法门很容易,成就不太高,那也不能算是第一殊胜。它成就高,成就高到简直叫我们无法想像,不但我们凡夫无法想像,即使法身大士、地上菩萨也感到非常的惊讶,这是它的成就不可思议。所以,修因、证果两种都是无比的殊胜。我们今天看到《金刚经》,《金刚经》的确非常殊胜,理论讲得透彻,方法也简单扼要,我们要试试看,行不行?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放不下。这个就是难处,几个人真的放下?放不下也能成就,那个法门比金刚般若就殊胜了,金刚般若一定要放下才能成就,念佛往生,不放下也能成就,你看看哪个容易?
禅宗,五祖忍和尚以后,就用《金刚经》印心,印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证明,用《金刚经》的理论、方法指导修学,也用这部经典来证明你的成就。五祖是唐朝时候人,到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这一千三百多年,依照这个法门成就的有多少人?可以算得出来。禅家成就第一殊胜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在中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而六祖大师他一生当中成就了几个人?《坛经》上有记载的四十三个人,这是无比殊胜了。其他祖师大德们一生当中教导一些学生,里面有三、五个成就的,就很了不起了,像六祖四十多个人,的确在中国禅宗史里面空前绝后。所以你就晓得,难!中国禅宗是学般若的,六度里头不是禅定,是般若。你看《坛经》我们一展开,经上就写得很清楚,要大众总修般若波罗蜜多,这不是清清楚楚摆在这里吗?而净宗成就的,那是真的不可思议,你说有多少人往生?数不清!《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那是被人发现了,后来有人把他记载下来,没有记载下来的,不晓得有多少。实在净土宗往生的,会被后人写成传记流传到后世,大概总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从这个地方来看,这个法门就殊胜了,一定要如教修行。
修行一定要有成就,这个成就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这才算是成就,我们今天对於大乘经典稍稍涉猎了一点,这才晓得。单单说了生死,出三界,成就没有错,不是很高的成就,不是很殊胜的成就。小乘断了见思烦恼,证四果罗汉就出三界了,权教菩萨比阿罗汉高明不多,也在这个境界里面,虽然超越六道轮回,没有见性,这样的修行人太多了。真正到大彻大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总算是有了大成就,但是比起念佛人那就差太远了。平常我们在经上看到,说菩萨成佛,修学的时间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数字我们现在人所谓的天文数字。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哪里算起?诸位要知道,从初住菩萨算起,初住以前不算,证得初住那一天开始算起。第一个阿僧只劫修满三贤位,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叫三贤;第二个阿僧只劫,从初地到七地,第二个阿僧只劫修满、圆满了;第三个阿僧只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你这才晓得初住菩萨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初住菩萨;换句话说,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什么地位?初住菩萨。为什么说他见性成佛?那一点不假,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讲得很明白,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时候就有能力在十方世界随类化身。应以佛身得度者,他就能示现八相成道,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成佛,没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示现八相成道。但是距离究竟的果位还有四十个阶级,那四十个阶级,愈往上是愈难修,修满两个阿僧只劫才到七地。
我们回来再看看念佛法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往生都是造五逆十恶的重罪去往生的。可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一下就把他提升到七地,你看看,别人到七地要修满两个阿僧只劫,念佛人一往生就是七地菩萨。所以说连法身大士看到这样子都惊讶,真正不可思议。普贤菩萨是《华严经》重要的一个人物,我们常讲华严三圣,「行愿品」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我们现在一般流通的别行的一卷,就是普贤菩萨教导大众最后的结论,指归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否则的话,如说修行修的是什么行?你明白经义你就晓得,如说修行就是如普贤菩萨告诉你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修的这个行,不是叫你学其他法门。如果教给你学其他法门,不是在这一品里面,这一品是教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才殊胜,这才是供养当中第一最,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我们依照这个法门,念佛求生净土,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提到过,这种修行往生,往生就是证果,是圆圆满满的上供诸佛,下施众生,它的意思就无比的深广。为什么说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供养当中,佛菩萨告诉我们有三桩事,一个是财供养,也就是物质的供养,养父母之身,照顾他日常生活。第二,要养父母的心,养个什么心?养父母的欢喜心,不要让父母有忧虑、有烦恼,让他生活很快乐,这就不容易,比前面一条难的多。第三,要养父母之志,他对你什么期望。一般做父母的不晓得,学了佛的人知道,希望儿女个个成佛,这才满他的愿望。一切诸佛如来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你这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佛了,一切诸佛欢喜。这是最高的供养,最圆满的供养,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佛看到我们没能成佛,实在说看到心里都很难过。如果在六道还不能出来,佛看到这个样子只好叹一口气,可怜悯者,还出不来。所以如说修行,指定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可以完全肯定这个说法,这是普贤菩萨的愿望,是诸佛如来的意思。
第二句「利益众生」,也像刚才讲的三桩事情,第一要令众生在生活上不缺乏,第二要帮助他这一生的生活真正得到快乐幸福,第三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是指什么?三界六道轮回是苦,往生极乐世界是乐,这才给众生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一般大乘,果然诚恳认真如理如法的修学,纵然不能得出三界,来生可以得到人天福报。这是小利益,这个利益众生是小利益。如果能叫他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或者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超越三界,这个可以说是大利益。你要如何令众生相信,如何令众生理解,如何令一切众生欢喜修学,这不是个容易事情。如果能帮助众生信仰净土法门求愿往生,这个利益是真正圆满的利益,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圆满的利益,比帮助他证到一个罗汉果位、辟支佛果位、菩萨果位高得太多了。因为他纵然成菩萨,菩萨成佛刚才讲了,需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他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那个时间就太短了。
我们从《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仔细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去成就、成佛。下下品往生按照《观经》里面来讲,他自己真实的功夫,不谈佛加持,是自己修行,带业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花开见佛,多久时间?十二劫。花开见佛是什么地位的菩萨?初地菩萨。你看平常菩萨要修到这个地位,那难说了,他要算圆初住算起,算到初地是一个阿僧只劫;极乐世界修行,十二劫,这怎么能比!这是讲下下品往生的。如果下中品往生的,六劫,我相信我们同修们念佛要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会在下下品,大概最低的你也应该是下中品,或者下上品。就算下中品,你只要六劫的时间,就等於他们一个阿僧只劫,这个帐要好好算算。你要算清楚了,你就会死心塌地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佛法门因殊胜、果殊胜。
这几天我们节录《念佛论》,倓虚法师告诉我们,他亲眼看到的几个往生的例子,我们印的放在外面,诸位都可以拿回去看看。这些人,就是这些往生的人,他们在程度上可能不如我们,在生活环境上也不如我们,可是在最后修行成就上,他有那样的殊胜,这是值得我们去反省的,值得我们去检点的。那个成就是真实的,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假的,你财富的成就、权力的成就、地位的成就,这一切一切都带不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将来走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哪有人家走得那么自在、那么潇洒?那个叫真实的成就,他真成就了。世间人纵然做到总统,有亿万财富,都是假的,没有成就,这个要知道。所以利益众生供养,我们就以倓虚法师讲的这几个例子,修无法师,张居士,这个女居士,他们生前没有东西供养,生活那么穷苦,又没有念过书,又不认识字,拿什么供养?财、法都没有。可是他修行成就了,走的那个样子给大家看到了,给一些人记载下来传到后世,这就是法供养,现身说法,比我们读经还有效。经典里面读的理论是好,方法也不错,半信半疑,不肯认真去做;这人家往生的样子摆在那里一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问他怎么成就的?就一句阿弥陀佛。所以自己修行成就了,对一切众生就是圆满的供养。
诸位如果要想省事,读经研教太麻烦,听经老远的路跑到这里要耽误时间,也浪费一些精神,你看到这几个人往生的样子,回家关门老实念佛,将来成就一定像他这个样子,不在他之下,那就成功了,这些经论可以不要了,实在的话。看到这些人往生的样子,听到了,我在这里讲经天天还跑来听经,这叫不老实,没有真正去修。真正去修,不要听了,经不要读了,看人家一句阿弥陀佛三年,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确实就够了。还要读经,还要听经,是什么?还是不相信。研教没有别的目的,断疑生信,信心真生了,我一切放下,不但是世缘放下,佛法也放下。佛在《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你信心清净了,法也舍了。法要不舍你不能成就,你心不清净,法也要舍,那才叫真正修行人。所以这两句,如说修行是上供养诸佛,下就是利益众生,一桩事情。一桩事情就是这里面七种供养全都包括了,你要问每一条怎么个修法?老实念佛,这七条统统都修了,圆满都修了。
「摄受众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接引。「摄」是有很大摄受的力量,像磁石、吸铁一样,有这样大的力量。念佛往生,做出这个样子给大家看,你说这个摄受力量多大!过去,实在讲年代也不算太远,五十年前的事情而已,还不到五十年,大概四十年差不多。抗战时期,香港东莲觉苑的主人何世礼将军的母亲,这个老太太一生念佛。他们家庭不是普通家庭,儿子做将军,住在香港,现代化的都市,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老太太念佛,一家就老太太一个人念佛。毕竟何世礼将军受过中国儒家的教育,虽然信仰不相同,但是对母亲还是很孝顺。并没有说她学佛、念佛,把她看成魔鬼,没有,依旧是很孝顺,物质供养还是很周到,各人信各人的教,老太太也很高明、很开明。现代信仰自由,互不干涉,一家人还是过得很和睦,非常难得,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宗教不相同,也能够彼此互相包容。
老太太往生这一天,这才开口向她儿子、媳妇、家人说,她说我明天要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我往生的时候没有别的希望,希望你们念几声阿弥陀佛送送我,算是我们这一世母子一场。这合情合理,他们家的小孩都答应、都同意了。第二天开往生大会,邀请亲戚朋友来告别,招待这些亲戚朋友。这在香港那时候很轰动,多少新闻记者也去了,去参加这个盛会,看老太太怎么往生?时辰到了之后,老太太就宣布她要走了,请大家念佛送她,她在床上打坐,坐好之后念佛不到一刻钟,她就走了。儿子、媳妇一家人看到这个样子,统统念阿弥陀佛,以后再不上教堂了,摄受!平常你要跟他们讲,那决定不相信,讲不通的,最后这一表演,没有话说了。你们再想想,你们那个教里面,哪个牧师、哪个什么兄弟临走的时候能有这个样子?不但没看见过,听也没听说过。老太太亲自表演给家人看,所以她度一家人,最后现身说法,看你信不信,高明,这老太太真高明。不但她一家人得度,新闻记者再一发布新闻,多少人看到得度了。
摄受的力量,最有效果的就是我往生这个样子你们看。平时的摄受,心清净,身清净,生活得快乐、幸福,不病、不衰老;不病不老,幸福快乐,这是平常摄受。如果心地冷静一点的人他们会看出来,他觉得你的生活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要仔细一看、观察,他对你就产生羡慕、向往,就要向你请教,向你学习,平常的摄受。由此可知,摄受众生要真正修行。不是真正修行,只可以说他也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那些愚痴的人有效,迷惑众生,欺骗众生。现在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有很多大学生拿到博士学位都上当、都被骗了,所以这个社会我们常说众生真的可怜,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尤其是学佛,现在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假的东西都出来了,没法子禁止,假的比真的多,骗人的比劝人的多。於是乎大家产生了错觉,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骗人的人当作善知识,等到自己吃了亏上了当,再回头已经晚了。真正在学佛的时候就能遇到善知识,实在说这个机会不多,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所谓可遇不可求,这真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你遇到了好人,你没有吃亏上当,你没有走冤枉路,那就非常的稀有。真善知识就是给你讲真话,不欺骗你。
我学佛,第一个遇到的老师是密宗的章嘉大师,我那时候接触佛法才一个月。有个朋友看到我在那里看佛经,他说你能看得懂吗?我说很多地方不懂。你需不需要一个人帮忙?我说能有人帮忙那更好!他说我跟你介绍一个。给我介绍章嘉大师。到以后我们晓得他是密宗的大德,我们很年轻,刚刚学,很多事情也就没有忌讳的向他请教。第一个就是活佛转世这个问题,我就向他请教,这是真的是假的?那样的大德他就不讲假话。因为中国边疆上四大喇嘛,他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晓得达赖、班禅,达赖是西藏前藏的,班禅是后藏的,还有个蒙古,内蒙是章嘉,外蒙是哲布尊丹巴,这四大活佛。如果要论教区,管辖的区域范围,章嘉的范围最大,他所管的,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山西,然后就到东北东三省。这个区,你打开中国地图差不多一半,他的教区。我向他请教转世的问题,他告诉我,他说大概最初四、五世可能是真的,五世以后就靠不住了。他已经是第十几世,他就告诉我,他被选出来之后,因为选出来之后他修学的环境好,真的是第一流的好老师来辅导他。就跟从前的皇太子一样,国家最优秀的,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来辅助他,那么多人教一个学生。所以他就说,还是要自己肯用功才行,自己要不肯用功的话,还是不能成就。这他给我们说真话,没有欺骗我们。
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他没有教我学密法,他没有,他教我学戒律,从根本修学起。所以密宗里面的常识我很丰富,我刚到美国来的时候,一九八二年,在洛杉矶讲经,这边学密的人很多,学禅的人很多。那时同修告诉我,法师你不能讲净土,你讲净土人家骂你,行不通!我说那讲什么?他说这里学密的多,学禅的多。我说好,我就讲密、讲禅。禅是口头禅,讲口头禅我比你们高明多了,你讲不过我;讲密,我的老师就是密宗的大德,你们学的那个东西不能骗我。所以我就头一年讲禅、讲密,第二年讲禅、讲密,第三年就讲净土。这个大家没有话讲了,你们懂得的我都懂得,我懂得的你们还不懂得。那一年介绍净土的确也很殊胜,我那是第二次《弥陀经疏钞》讲圆满,那一套录音带带到美国来。第二次讲的《阿弥陀经疏钞》,录音带是一百三十五个,摆在桌上一大堆,一看到《阿弥陀经》,大家不敢说话了,一句话都不敢讲。本来以为《阿弥陀经》很容易、瞧不起,一天讲一个半钟点讲一年,一部《阿弥陀经》。所以我想那时候介绍净土,虽然他心头不太满意,嘴巴里不敢讲话,这是摄受众生。
密宗也就是佛门的密法,密是深密,不是秘密。佛门里面没有秘密,秘密都不是好事,都怕人知道,不可告人的,哪里是好事!深密,理与事都深,程度浅的没有法子理解,所以它是属於深密。学佛要不要学?要学,不学不能成佛。也就像读书一样,密宗是佛法里头的研究所、博士班,我们现在程度是什么?幼稚园的程度,幼稚园的程度要去念博士班,那不就是讲的骗人吗?你有资格学吗?这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也可以教给你,你看幼稚园小朋友毕业的时候戴个博士帽子,现在你们学的密就是那个。幼稚园小小班毕业,给你戴个小博士帽,好看不中用,这我们一定要清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密宗正科的学生,正式学密的是八地菩萨。刚才我跟大家讲的,七地是修满两个阿僧只劫,八地是第三个阿僧只劫,八地菩萨叫不动地,那个行。现在人为什么喜欢去学密?因为密可以吃肉,又可以结婚,样样都没有妨碍,真的,为什么?他不动心了,他一切分别执著没有,《金刚经》上讲的四相四见统统破掉。肉摆在面前可以吃,大便放著一样吃,他绝对没有分别。如果你放一碗大便给他他不吃,那就是幼稚园小班的,那不是真的,因为他还有分别,他还有执著,他还有烦恼,那怎么行?你才晓得那个不容易。
密跟净土都是修清净心,这是我从前讲席当中常常告诉诸位的,佛法修学到最后就三门,觉正净。净土宗跟密宗都是修清净心的,但是净土宗的清净心伏就可以了,密宗的清净心是断,所以密宗修的时候真修成功往生,他不是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他是实报庄严土。我们这个清净心是远离恶缘清净,人家在一切善恶缘里面就清净,那叫真功夫。如果你要是达不到这个境界,你要那样做,那是造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密法的修行,要晓得他只有两条路,一个是上上品往生,一个是阿鼻地狱,没有当中的。修成了你真的成佛,修不成功堕地狱,为什么?造作的罪业太深了,杀盗淫妄你都可以做,那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它是佛法最高的,最上乘的佛法。人家有没有那个功夫我们不晓得,我们要想想自己,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我学佛之后,仔细想想,不行!我没有这个能耐,不但密我不行,禅我也不行。所以回过头来老实念佛,才知道念佛比那个还高,比密还高,比禅还高。
禅是讲禅定,禅定没断烦恼,伏烦恼,那个定功很深,所以他真能伏得住。得禅定了,浅者,不是很深的,很浅的,得禅定,生色界初禅天。诸位要知道,色界初禅天离开欲界了,欲是什么?七情五欲,他虽然没有断,他定功伏住,确实没有了。如果还有七情五欲,他再大的本事,他生欲界天,他不能到初禅。所以我们想想不行,外表好像很定、很净,里头会动念头,会起心动念,这就是说初禅的资格没有。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放在你面前,动不动心?你可以不取不著,很像个修行人,心里头还动心、还动念,初禅没分。你才晓得禅定多难修!不是看到他盘腿打坐在面壁,像那个样子,心里头还是胡思乱想、还贪瞋痴慢,这个不管用处。也就是这都不能够带业往生,唯独念佛这个方法可以带业往生,我们烦恼不断没有关系,靠佛的本愿威神加持,能生净土。这个法门才称为第一殊胜,道理在此地。这是我们讲的摄受众生。
「代众生苦」也不离这个修行方法。佛在经论上所说的,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各个不同。为什么会有果报?因为你造作的业因,你前世造作的业因,感得今世所受的果报,你这一生当中少壮所造的业因,感得你晚年的果报。一般我们可以肯定这样说法,四十岁之前的果报决定是你前生修的,四十岁以后的果报就有你今生的业力在。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算命看相常讲先天后天,四十岁以前,你的果报是先天的,就是过去生中修的,四十岁以后的果报,里头就参杂这一生当中所修的,就是后天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那么众生的苦谁能代替?没有人能代,这个要知道的。如果真的要能代,我们做众生这么苦,佛菩萨那么慈悲,他应该代我们苦,他要不代,还能叫慈悲吗?这就是告诉你,一切众生的业报,所谓是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都不能代替谁。此地讲代替,这是怎么个代法?这是另一种的方式,譬如我们有福报,我们有财富,我有大的财富,我自己衣食能够过得去就好了,我把我福报里面分一部分来布施给一切众生。我可以享受的,我只享受一半,或者享受几分之几,把我多余的布施给众生,让大家来共享,这是相似的代替,这个行,这个可以做得到。所以诸佛菩萨出世,无论是示现出家,或者示现在家,这一条在形式上做得非常明显。
释迦牟尼佛可以继承王位,可以享受人间富贵,以在家身分来弘法利生,像维摩居士一样,可以!他为什么要示现出家,把名位、财富一切都舍弃,去过一个天天去托钵,过这么个生活?代众生苦。以苦行僧的方式,启发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在他生活行持当中去领悟。这是现身说法,本经的发起就是这个形式,就是这个样子。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没有别的,就是给众生做个好样子,好样子里面真正的意思,是令一切众生醒悟,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世间人认为贫穷最苦,最不能忍受,释迦牟尼佛示现的,那个生活过得多自在、多快乐。这就是告诉你,因为贫穷人是占大多数,古时候占大多数,现在还是占大多数,贫穷人的心不太正常,怨天尤人,容易造恶业。佛在这个世间度化众生,示现跟大多数人一样,你们觉得贫穷难受,你看看他这个贫穷不是过得好自在、好快乐吗?就世谛而论,佛这种做法安定社会,使社会能够得到详和,能调伏人心,这个功德就很大了。
他的示现,我们从很浅的地方看,就是儒家讲的,素富贵,你能安於富贵,素贫贱,能安於贫贱,安就行了,社会就详和。而世尊是从富贵把他故意降到贫贱,这个用心更苦,实在是非常的伟大,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祖师大德们,历朝历代我们仔细去观察,真的都学佛,都能够代众生苦。古时候的僧团我们不论,我们就以近代印光大师僧团,苏州灵岩山寺。老法师在世的时候,他是德高望重,天下皈依的弟子不晓得有多少,供养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他并没有拿这些钱改善他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拿这些钱改善他的道场,道场要重建一下、要粉刷一下,生活要过得好一点,没有。自己的生活还是那么样清寒,大众生活还是依旧那么样的清苦,这些供养拿来干什么?拿去印经布施了。诸位想想,代众生苦!他们那个生活方式,这是有机会可以改善的,改善信徒绝对不会反对的,信徒供养师父就是希望他生活能过得好一点,他还是不接受,这就是代众生苦。回过头来我们自己想想,现在这个世间有不少的佛教团体在兴建大道场,这个我们不能多说,多说就有是非,点到为止,大家心里明白。想想古大德的道风,代众生苦是这样做法的。
「勤修善根」,大乘佛法里面讲善根有两种,一种是世间善根。「根」是比喻,像植物有根它就能生长,它就能发芽,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一切善法从这个根生的,那就叫做善根。佛给我们说,世法善根有三种,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勤修善根,於世出世间法都不贪,没有贪心,没有瞋恚心,不愚痴,不愚痴就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出世间的善根只有一种,精进,精进里面最要紧的就是那个「精」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一门深入,这就是出世法的善根。进是进步,要精,精纯不杂,这样进步才会有成就,不是杂进、不是乱进。我们现在人学佛,成就比不上古人,不要说远古,近代的这些,像倓老讲的这几个往生的人,有谁能比得上?为什么比不上?就是人家是精进。我们也有进步,我们是杂进,不精,因为我们学得太多,人家只学一样。学一样的有成就,学两样、三样再要学多的,没成就,这个要知道。所以精进、专一是菩萨善根。
我们在所有菩萨当中,看到专精到极处,有一个代表,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修什么法门?就是老实念佛,就这么一个法门。他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己是这么学,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从来没有改变,一句佛号念到底。成了佛之后,再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还是教人念佛,没有教别的方法;自己这个法门成就了,还是这个法门教人。他老人家的经典最少,附属在《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共二百四十四个字,没有比他再少的。这二百四十四个字,你要依照它去修行,保证你上上品往生。不要说这几个人预知时至,什么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一点都不稀奇,真正是生死自在。所以夏莲居称赞,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这个话说得一点都不错。这是夏老的创见,夏老以前我们没有听人家讲过,书上也没有看到有这种说法的。他这一提,我们仔细一想果然不错,普贤菩萨在《华严经》上提倡念佛,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算得上是初祖,他是娑婆世界初祖。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这个会里头的初祖,因为世尊第一部讲《华严经》,他第一个提倡念佛法门,这是娑婆世界初祖。而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提倡念佛,大势至菩萨是第一人,真精进,勤修善根。我们中国的初祖是慧远大师,东晋时代。这勤修善根。
「不舍菩萨业」,业是事业,菩萨的事业是什么?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是菩萨事业。绍隆佛种,绍是继续,我们中国人讲传宗接代,绍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隆是兴隆、兴旺。这是菩萨事业、如来家业,不但自己要如法修行、如说修行,而且要尽心尽力随时随地、随分随力劝化众生,这就是菩萨业。遇到人就劝他念佛,经典怕讲错了,讲错了背因果,劝人念佛是决定不错,百分之百的靠得住。这个功德绝不在讲经说法之下,你真能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劝人念佛。能说一点道理,把念佛的道理告诉他,不能说出道理,把念佛往生的故事多看一点,讲给人听。道理我不晓得,我看到事实是这样子的,人家念佛有这好处,我亲眼看到、亲耳所闻,我相信,我希望得这个好处,这叫不舍菩萨业。世间的事业可以舍,因为它不是究竟的,这个是究竟的事业。《华严》、《法华》都说「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念佛往生就是大事因缘,这是把大事因缘讲到究竟处,讲到最极圆满处。所以只要劝人念佛就行,就成就了,比什么样的法师、禅师、上师传法还高明、还有效果。
实在说,美国密宗很盛,我还听说灌顶都要钱的。我到迈阿密讲经,有些居士问我:法师,你传授三皈,一个人要收多少钱?价钱愈高,人家来的就愈多,为什么?灵!不要钱的没人来,这个法师没有本事,没有用处。其实,什么叫灌顶?大概上师也没给你讲清楚。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佛法里头最高的法门,把佛门里头最殊胜、最高的法门传授给你,就叫做灌顶。你们想想,你劝人念阿弥陀佛,岂不是就是给那个人灌顶?这句阿弥陀佛是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比这个更高。你把这句佛号介绍给别人,实在讲他如果能接受,他就是接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灌顶。他自己不知道,还要去找个上师去头上洒几滴水那才有效,你说这叫迷信迷到哪里去了,财破了灾消不掉。这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没有法子,迷得太深,不能回头,这真可怜。如果说是那几滴水灌顶,每天洗几次澡那个水淋,那不叫大灌顶!
所以学佛,学佛要学开悟、要学智慧,样样都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没有搞明白可以不要接受,搞清楚、搞明白之后我再接受不迟,这样子的态度修学就不会上当,不会被人欺骗。我从小就有这么个个性,没有搞清楚的事情我决定不干。所以我学佛,对著佛像会跪下来拜的时候,三年了;不像你们一学佛,叫你拜你就拜,我在旁边看到,真难得!我就拜不下去,我要问,为什么要拜?你得给我搞清楚,没搞清楚,你叫我拜我不会拜的。恭敬的心有!现在我们见总统就三鞠躬,最敬礼,我对佛像行三鞠躬,这最敬礼。跪在地下三拜九叩,那是古代的礼,我是现在人,我不是古人。任何一桩事情,我要不把它搞得很清楚、很透彻,让我心服口服,叫我去做,不干。所以就不容易上当,虽然进去比较慢一点,但是不容易上当。我看你们进得很快,我也很佩服,但是我也有怀疑,怀疑什么?莫名其妙,我怀疑,没搞清楚他就肯干。这是讲不舍菩萨业,要有这个心愿,要有这个大愿。实在讲菩萨业就是四弘誓愿,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四句把菩萨业说得很圆满很周详。
「不离菩提心」,这是第七桩事情。菩提心是什么?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悟,菩提心就是觉心,觉就不迷。那么这句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想大家不难体会,这句的意思就是三皈依,绝不能够离开,三皈依是佛弟子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那时候我还没有皈依,因为佛门里头很多术语这些事情,我看到都奇怪,也没有地方问。问别人,人家也说得不清楚,我也不太容易接受,所以就到他那里去请教。因为刚刚学佛,佛门里面一些东西都不太懂,章嘉大师他教导他真的有善巧方便。他说三皈是佛门的入学,就像注册入学了,你拿到一个注册证,可以上学了。又像你坐车,他举比喻,你从台北到高雄坐火车,你买到一张火车票,这个票好像是皈依证一样。三皈依了,皈依证不在形式上,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离开。好像你坐车一样,从起站到终点站,你的票都要保存著不能丢掉,随时有查的,到终站还要交给他,最高的指导原则。
我们学佛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觉正净就是菩提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换句话说,学佛的人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一定要保持觉悟的心,不迷,保持正知正见,保持清净心。不离菩提心就是我们今天讲受持三皈,持就是不离,就是不失去,受是完全照做。可是我们今天形式上的三皈受了,实际上的没有,为什么?外面境界常常迷惑我们,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贪爱的心,会起瞋恚的心,这就迷了。迷了的知见哪里是正?迷了的心早被污染了。所以,我们修行不能成就,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里?我们每天还在迷邪染里头,觉正净三个字一分一毫都没有。纵然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没有真修。真修就是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知见一天比一天正确,一天比一天觉悟,那叫真修;还在迷邪染里头,不行!
这是普贤菩萨在经里面讲法供养,这是举例,举了这七条,这个七条明白了,其他就可以以此类推。法供养里面无量无边,从这七条里面我们掌握到它的精神、它的原则,将这个精神、原则推广,就是无量的法布施。
「说经即是道场,便与塔庙一般无二,故皆应供养也。」最好的例子,我们这个说经的道场,这是借来的、租来的,我们在这里讲两小时,这两小时就是道场,这两小时当中我们就庄严道场。佛法因缘生,缘的时间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如果离开一切分别执著,长短大小是一如的,是一法不是二法。这一句是说明,我们对道场要恭敬供养,道场如何供养?保持它的整齐清洁,就是对它的恭敬供养。我们在此地讲经,使用之后能够把这个场地还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让别的人到这里一看,他们过去学佛的,他们使用过的,比他自己原来的还要好、还要殊胜,他生欢喜心。令他生欢喜心,这个里面就有摄受,就是利益众生。我们有这么多义工在这里做,这是代众生苦、勤修善业,这里头七句统统都有了。怎么修法?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上都圆满的修学了,圆修圆证。
「法华云,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是人则为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法华然,一切经皆然。」举《法华经》一个例子来说。佛在经上讲,我们能够为一个人讲《法华经》,讲多少?讲一句,讲经里面的一句,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叫听的人欢喜信受,这个讲经的人就是佛派他来的,代佛说法,这是说明对说经的人尊重。因为说处所必然就有人,说人一定就有处所,人跟处分不开的。《法华经》上这样说,我们把这个理推展开,所有一切经都是一个道理。
「实相,佛之法身也」,实相跟法身前面都解释过,「而为此经所明者」,《金刚经》对於实相、法身说得很多,也说得很透彻。虽然很透彻,但是初学的人在经文上依旧很难看得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古大德的注解。因为这个经文少,含义太丰富。「故如佛塔庙,塔庙必供佛像,必有经法,必有僧众,故一言塔庙,即是住持三宝所聚之处。」你看经文里头这个字样,它的含义就很丰富。说塔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寺院,唐宋时候所讲的丛林、道场,是这个意思。三宝具足,这里面一定有供的佛像,一定有藏的经书,一定有很多出家人在这边共修,是这个意思。僧众,这两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僧这个字是梵语,它的意思叫和合众,它是一个团体,但是这个团体一定要遵照佛的教诲修六和敬。四个人以上,遵守六和敬修行,这个团体就叫做僧众。所以,出家人四个人叫僧众,在家居士四个人在一块共修也叫僧众。甚至於你的家庭,你的家庭里面有四个人,都是学佛的,遵守佛的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众。所以它意思很广,不要一看到僧众就想到出家人,我们就想错了,那个意思就很窄小。它是团体的意思,团体,家庭是个团体。我们在三皈的誓词里面常常念到,「皈依僧,众中尊」,会念到这个句子,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僧这个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尊贵的。为什么会最尊贵?因为它修六和敬,它是六和敬的团体,六和敬的团体,在所有世间一切团体当中最值得人尊敬,是这个意思。由此可知,如果说没有六和敬,那只能叫众,不能叫僧众。只可以叫一个团体,普通的团体,一般的团体,不可以用僧众这个意思。这也是一点佛学常识,我们一定要知道。
僧团很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几乎很少看见。我们在台湾看到有些道场,我早年,有个道场请我去讲经,没讲完,大概一部经讲三分之一。这个道场里面天天吵架、打架,为什么事情?争权力。住持是没有话说,是他们的师父,他底下师兄弟不服,这个要想当当家师,那个要想当什么知客师,大家都在那里争。我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那时候我在台中求学,我说老师怎么办?他说不要去了。我说经没有讲完,没有讲完也不要去了。为什么打架?那个道场的建立,是这个老和尚的几个徒弟到处去化缘化来的。这个人说我化的钱多,我要做当家师,那个人说我化的钱也不少,比你们多,我要做什么。就是老和尚也没有办法、也摆不平,一天到晚吵著、闹著、打著。这没有和合,哪有和合?所以李老师讲你以后不要去了,我就那样离开了。和合僧团不容易!所以,道场靠化缘来的,哪个人出多少钱,他在里头要当家、要抓权,麻烦大了。我是看到不少,所以我也觉悟了,我一生不建道场,少麻烦。这个事情在这个年头没有办法,怎么样也摆不平,把名利心看得太重,名闻利养看得太重,道心没有了,道心是清净心。由此,经上讲的和合僧团是最值得人尊敬的、最为尊贵的,这个话非常有道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