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三十四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34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面,从注解的第三段看起:
「布施知离相,是福慧双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净,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则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脱轮回,不退成佛,殊胜果德不可思议。」佛在这部经里面教导我们修学成就的方法,那就是无住生心。无住是智慧,在净宗里面说,无住才是真正的清净心,生心就是生起念佛之心,这样的无住生心,在大乘法里面确实是无比的殊胜。本经佛在事相里面跟我们讲的是离相布施,正如经上所说「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布施的意思非常之广,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做在佛门当中布施一些钱财,以为这就是布施波罗蜜,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我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看,让他看到这个现象有所觉悟、有所向往、有所效法,这就是圆满的布施波罗蜜。正如同本经开端,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的,佛是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就是圆满的布施波罗蜜。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去学习,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所以布施是广义的,布施一定要离相,离相的意思就是不执著,心里面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心清净,这就是应无所住。可是在外表,样样都要做得很如法,可见得他不是消极的,他非常积极。实在说这也就是本经到末后,佛教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最要紧的纲领,「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不取於相绝对不是离开一切尘缘,不是这个意思。就在一切尘缘当中,我们尽心尽力去做,虽做,心里若无其事,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高度的智慧,那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在修福,那是大福报。菩萨虽然修大福报,佛在此地有教导菩萨,不受福德,佛菩萨虽然有大福报,但是他不受。这也是做给我们看,不是他不能享受,我们看到《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那不都是在享受吗?在那个世界行,可以享受,在一真法界可以享受。在十法界,尤其在六道,佛菩萨示现在六道当中,决定不受福德。原因是什么?六道众生禁不起富贵的诱惑,一享福没有不迷惑的,没有不造罪业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这就是诸佛如来示现在人间的话,也是示现的苦行,他不是没有福。
以我们近代,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虚云老和尚,不能说他没有福报,他那些在家皈依弟子大富大贵的,连泰国的国王、皇后都是老法师的皈依弟子,都是他的护法。老法师一生,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好多补钉,我们虽然没见过他的人,看到不少照片,从来没有看到一张照片老法师穿的衣服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补钉,没有看见过。所看到的照片,衣服上都是补好多补钉,示现的是苦行。印光大师诸位晓得这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也是有大福报,老法师一生表现给我们看的修苦行。生活完全跟常住一样,没有单独开小伙,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他们统统都做到了。
这些人,他们所得的这些供养,转手都布施了。虚云老和尚一生建寺、修庙,建好之后,请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交给他,以后就不再问。印祖一生全部的力量,都用在印经、流通佛书,他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专门流通经书,给我们末法做了个榜样。末法时期应该怎样修行、怎样修福?没有别的,只有一桩事情,流通佛法。我们在今天细细的反省、检点,老法师用心良苦。在那个时候他就见到中国社会有灾难,整个世界不安定,要挽救这个社会谈何容易?中国自古以来,维系社会人心的道统是孔孟的教学。民国成立以来,将这将近两千年的教育方针、宗旨舍弃掉,造成今天伦理道德完全丧失。如果再要恢复,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决定见不到效果,换句话说,没有法子救急。宗教,西方的宗教没落了,佛教在中国同样也没落,几个人相信?所以用宗教来救现在的人心也没有效果,收不到效果,正是佛法里面讲,佛度有缘人,有缘人太少了。老法师要用现在的话说,紧急呼吁,他老人家用的《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提倡因缘果报,这是事实,绝对不是假的。用这个方法来挽救世道人心。
我们可以从他老人家弘化社出版的这些书籍来看,这三种书,弘化社先后差不多将近印了三百万册,这在那个时代是个很大的数字。实际上我们能想得到,中国在那个时候人口是四万万人,三百万册书太少了。何况那时候一般人读书的不多,这三种书是文言文写的,都有相当的深度,只能提供给一些读书人看。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法子读到,甚至於还看不到这个书。可是印祖这个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我们细心想想,挽救今天社会,除了提倡因果报应,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在今天我们的环境比印祖要好得太多了,现在科技发达、资讯发达,我们可以继续老法师的脚步,把这桩事情认真努力的来推广。最近台湾就成立一个「了凡四训教育基金会」,同修们非常热心,希望将《了凡四训》的录音带,现代叫有声图书,不认识字的没有关系,他可以听,想在明年能够发行到三百万套。这里面有国语的、有台语的、有广东话的,有客家语的,中文四种语言,另外有日语、有英语、西班牙语,向全世界来推行,这是在行布施。
布施要离相,心清净,这就是福慧双修。布施要著相,前面说得很多,那就变成三界之内的有漏福报。三界之内福报最大的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还是凡夫,依旧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就是说明,六道里面的福报是不究竟的,不是真实的。我们如果认识不清楚,往往羡慕世间的福报,希求世间的福报,这就错了,真的错了。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最可贵的是闻佛法,闻佛法最可贵的是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难不难?一点都不难。我们这两天特别将倓虚老法师《念佛论》里面,所讲的三个往生的例子印出来,希望大家常常看看,做我们自己的榜样。
三个人当中第一个修无师,这是个出家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经教也不懂,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身心世界一切能放得下,你看走得多自在,他是在哈尔滨极乐寺往生的。第二位郑锡宾居士,在家居士,这是在家同修的好榜样。郑居士听倓老法师讲经,他是倓老法师皈依弟子,知道念佛法门好,他就专修。他是个做生意的人,把生意买卖不做了,交给他弟弟,自己学会讲《弥陀经》,就会一部经,到处给人讲经,劝人念佛。他那个环境,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在中国大陆乡村里面,听经的也不过就十个、八个,这个村庄讲了,到那个村庄去讲。他讲这个,乐此不疲,你看他往生,他是一部《弥陀经》讲完了之后,往生了。第三个是讲张居士,女居士,她的生活非常清苦,她的先生是码头上拉黄包车的,苦力!一家四口,一天不拉车,一天就没饭吃。湛山寺每个星期天有念佛会,张居士每次都参加这个法会,她也是预知时至,走得多自在。可见得念佛不妨碍家庭、工作,问题就是心里头真正放得下。
后面还有两篇,是节录自老法师在香港佛七里面的开示,录音带里面写下来的。这一片录音带是好几年前,我在旧金山讲经,甘贵穗居士送给我的。老法师是天津口音,那个话不太好懂,我是反覆听了三十多遍,大概可以能够听到九成。到台湾,也找到一个天津同修,他们同乡的,请他照录音带上写出来。然后这个稿子我拿来,把语气、文句顺了一下,也印成小册子,附印在《念佛论》的后面。老法师在里面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是谛闲老和尚讲的,他为我们转述。一个是参禅的,最后去当土地公了,一个是念佛的,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老法师来替他办后事。念佛不难!这些人有这样的成就,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个成就?这都要好好的反省、检点。一个念佛人,正常的一定是像他这种走法,决定没有病苦,站著走,坐著走,来去自在,这是正常的。凡是念佛得不到这样成就的,必定我们自己路子走错了,若不是理论上的错误,就是方法上错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心里没放下,没有看破,没有放下,虽然念佛,还是不能往生,这就真正可惜了。
底下三句就很重要,深信因果,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念佛一定往生成佛。最要紧的是信心清净,信心清净是决定没有丝毫怀疑,没有一丝毫夹杂;有夹杂,我们的信心就不清净。譬如现在念佛人犯的通病,念佛好,我也要念佛往生,密宗的咒也不错,他又还要去学咒,这样信心就不清净。想想倓老法师给我们讲的那几个往生的例子,人家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也不懂参禅,也不懂持咒,也不懂经教,什么都不懂反而好了,他老实。懂得太多打闲岔,懂得太多你的心就不清净,妄想就多了,这一点非常要紧。所以,信心清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但世法不夹杂,佛法也不夹杂。一心一意就想阿弥陀佛,就想往生极乐世界,除此一念之外,别无二念,这才叫信心清净,这才叫深信因果,而后才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里面,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又给我们说明念佛的效果、念佛的好处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就是开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成佛,自得心开就是这个意思,这才老实,一心一意专求净土。现在这个世间很乱,李炳南老居士告诉我们,现前这个乱世,诸佛菩萨、神仙到人间来都救不了,这是事实。诸佛菩萨讲的是好话,谁肯听?没有人相信,没有人听。我们不能帮助别人,要度自己,这个很重要,度自己的方法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第二条路。念佛往生的这些传不要看太多,我们印出来这几个人就够了,这几个人都是现代人,距离我们都不远,好样子。我们这一生能够像他们这几个人一样,就成功了,这就是大布施。用口劝人,讲到舌头干了,人家未必能相信。现身说法,往生的时候这个样子摆在此地,看到、听到的不能不相信。自利就是利他,自利是自在往生,利他是叫别人看著你往生的样子,听说这个往生的样子,那就是利他,就是度他。
自度必须要了生死出三界,我们这一生没有白过;要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我们这一生空过了。佛在本经里头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事实,这是真相。你若不能看破、不能放下,就是愚痴,就是颠倒,就是错误。明了事实真相是看破,对於这个世间毫无留恋,不要说世法里头不留恋,弘法利生都不留恋。弘法利生是个缘,有缘就做,没缘就不做。佛教我们随缘,不能攀缘,我一定要怎么怎么做,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不清净。真正念佛人时时刻刻没有别的,照顾清净心,这个重要,心净则土净。那些往生的人为什么往生那么自在?没有别的,心清净而已。我们今天功夫不能成就,心里头有牵挂、有妄想、有执著,所以不能成就,这是无始劫来的病根。
我们学佛、念佛不是这一生,从本经、从《无量寿经》我们应该明了,自己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供养诸佛菩萨无量无边,为什么今天还落到这个地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放不下,就坏在这三个字。《弥陀经》上说得好,念佛往生的人他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现在障碍在哪里?障碍就是放不下,所以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都自在往生。这是真正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真妄、利害、得失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轮回苦,决定不能够再干,这是害,要舍掉,彻底的舍掉。不退成佛这是大利益,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我们要记住,一心一意要取得。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这一生当中一定可以做到。我们看看倓老讲的这三个往生的人,没有往生之前,这三个人很平常,我们好像跟他们比一比,他们都不如我,可是到末后我们比不上他。这什么原因?要去找!把原因找出来,把比不上他的原因消除掉,我们也有他那样的成就了。这样的修,果报就不可思议。底下一条:
「财施不及法施,具含多义。」财跟法简单的定义,凡是能帮助别人物质生活这方面的,都叫做财施;凡是能够帮助众生觉悟的,那就叫法施。像倓老跟我们讲的这三个往生的人,他往生表现的那个样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这就是法布施。我们今天把他这些事情写成文字印出来,告诉别人,常常讲给别人听,让别人听了之后有所感动、有所觉悟,这也是法施。什么叫财施,什么叫法施,我们要在这里头辨别清楚。
「财施,施受未必有智。」施是布施的人,受是接受的人,单单是财布施、财供养,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接受的人未必开智慧。「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这是财布施跟法布施不相同的地方,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修法布施,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也没有能力接受法布施。这个事情不难懂,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很清楚、很明白。有智慧的人他才有善巧方便,以言教、以身教、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人觉悟。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跟过去不一样,我们生活方式跟古时候产生了革命性的大变化。过去弘法利生一定要大道场,所以建寺、建丛林功德很大。现代社会变迁,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丛林道场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电视、广播收音机,每个家庭都有,小型的收音机随身携带的。我们就晓得,佛法令一切众生觉悟,觉悟什么?轮回生死的可怕,往生成佛的殊胜。所以今天弘法利生,一个人在一个小小房间里就行了,就能够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去,那个效果比古时候丛林寺院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真是百倍、千倍、万倍,不一样!
在过去,没有读过书的,书读得不好的,经书看不懂。现在不认识字的,他可以听,他听得懂。《楞严经》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看不懂,他听得懂。所以今天用电视、用无线电广播,他听得懂,弘法利生要朝这个方向去做,不必再向有形硬体,这个没有多大意思。这种大型硬体,我看将来发展可以做成什么?佛教博物馆,世界各个地区有那么几个就行了。真正教化众生,一定要利用现代科学的工具,这个工具非常便利。以前学佛说老实话,唯有上根利智才有可能成就,中下根性的人,除了念佛往生之外都不能成就。可是现代,中下根性的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一门专修,都有成就的可能。道理在哪里?古时候听一个善知识讲经只能听一遍,不可能听第二遍,你听不懂也不好意思去问他,苦在这个地方。利根的人,一历耳根他就能够理解,他就能记住,那种人毕竟是很少,真是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现在有录音带,我一遍听不懂,两遍,两遍听不懂,三遍,甚至於有人听了一百遍、两百遍。你到哪里去找一个法师给你讲一百遍、两百遍的?找不到!所以中下根性的人都成就了。遍数多,多他就熟透了,我们俗话常讲熟能生巧,听经熟能开悟,听多了他就开悟。世俗谚语都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书的意思看不懂没有关系,你只念,念上一千遍,意思自然就了解,听经的道理是一样的。读经、听经,真正有毅力、有恒心,念上一千遍,听上一千遍,哪有不开悟的?不能有大悟,也有小悟,积小悟就变成大悟。
由此可知,凡是不能成就的,他的方法错了,错在哪里?他不晓得一门深入。你看倓老讲郑锡宾居士,郑锡宾居士从闻佛法到往生,六年的时间,不长。为什么那么短有这么大的成就?没有别的,一门深入。这几个往生的人都是一门深入,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所以他成功那么快,时间不长。确实像谛闲老法师所说的,这些讲经的法师、名山大寺院的方丈住持都比不上,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哪有走得这么自在、这么潇洒的?在台湾这些年当中,念佛像他们一样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人数不少,我们常常听到。说实在的话,秘诀就是专精,专一、精纯,这就是高度的智慧。你的功夫能用得专、用得纯,大智慧;如果学杂、学多、学乱了,充其量你在这个世间是了不起的大佛学家而已,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
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到台中见李老师。初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警告我,因为那时候我没有出家,是在家居士身分跟他学。他老人家也举两个在家居士不成就的,教我千万不能学他,古人别学苏东坡,今人别学梁启超,这两个人是大佛学家,没有往生,依旧搞生死轮回,错了。以后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老师就劝我,你一心一意专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弥陀念到底,一切信徒对他的布施供养,统统印经布施,老法师没有做第二桩事情。我们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的法语里面看到,正好那时候北方有灾难,老法师也响应赈灾,赈灾需要钱,从印经钱里面拨三千大洋拿去赈灾。可见得他整个的力量都在印经,做这个事,这是大事情,还得从印经款里面提出来。不但老法师自己修行、教化众生专,老法师对世间事业也专,这给我们后人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佛菩萨的生活就是我们后人的模范,我们要在这里认识,要在这个地方学习。
「财施,施得大福」,布施的人得大福报,「受只得眼前小益」,接受的人只不过解决眼前的一点困难而已。布施的人虽然得大福,这个福报是三界之内的福报,不能出三界,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所说的,生死大事,福不能救。「法施,施受皆得大福。」这个大福跟上面大福不一样,法布施是开智慧,这个福报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不是世间大福所能够相比的。
「财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则益人慧命。」益是利益,财布施是帮助我们物质生活,只能够帮助延续身命。法布施是利益人的慧命,慧命比身命重要。身命是假的、虚妄的,慧命是真实的、是永恒的。
「财施伏贪,法施断惑。」这是讲真有功夫了,真有功夫的人不多,的确少见。佛门里面我们看到布施的人很多很热心的,他为什么?为了得福报。特别在他印象里面,很深很深种下去的,是佛门当中舍一得万报。所以,他的布施不但不能伏贪心,还增长贪心。要没有大的福报得,他就不肯干了,他完全是做生意、做买卖利润来布施,因为这个利润大。世间做买卖哪有一本万利?听说佛门布施是一本万利,这个买卖好做,把它当作生意来做。如果是布施伏断烦恼,这是功夫,这是真正学佛。布施度贪悭,贪悭烦恼断了,可以证小乘的果报、小乘的果位,可以断见思烦恼,得阿罗汉果、得辟支佛果,但是不能见性。法施力量就大了,断惑,惑是无明,法施能断无明,能证法身,《华严经》上所讲的法身大士,比阿罗汉高得太多了。这是讲修行真正有功夫,我们常说的功夫得力,才能有这个效果。功夫要不得力的,布施里面不但不能够断除贪瞋痴,反而增长贪瞋痴,这是在现在这个社会,现在佛门里面,我们常常见到的。
「财施,双方不出轮回」,施者、受者都离不开轮回。「法施,双方可了生死」,了生死就是出轮回。
「财施,双方受用有尽,法施,双方受用无穷。」这都很好懂。因为财施是属於修得的,你所修的多得的就多,修的少得的就少,所以它是有尽的。纵然修到三界之内最大的福报,像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的福报还是有享尽的时候,所以叫有漏的福报。法布施是开智慧,是明心见性,性德流露那个受用无有穷尽。性德所显,大乘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性德所显的,不是修德,所以里面样样都是无有穷尽的。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德号叫无量寿,古德解释得很详细,实际性德的体用都是无量的,样样都是无量,用一个寿做代表。说寿命,在一切无量里面,寿命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切都无量,如果没有寿命,那所有的无量都落空,谁去享受?所以一切无量里面以无量寿是第一个因素。你有无量寿,一切的无量你统统都享受到,这是性德的流露,不是修来的。《无量寿经》上一开端经文上就说得很清楚,「开化显示真实之际」,那就是性德的流露,这是真的。所以法施能见性。
当然,见性是要相当的功夫,我们这一生能办得到吗?实在说,做不到的。就如倓虚法师所讲的,倓老说他一生当中,见到参禅的人、听说参禅的人,有得禅定的,没有听说哪个开悟的,没听说过。倓老相当长寿,九十多岁才圆寂,诸位看《影尘回忆录》,那就是他的传记。他一生当中,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你就晓得参禅不容易。参禅要不到明心见性,就不能出三界,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不算是成就。得禅定,功夫不错了,得禅定生四禅天、生四空天,出不了轮回,所以不如老实念佛。念佛人虽然没有那么深的功夫,没有那么深的定功,念佛能够往生靠什么?靠真正相信,真正发愿,老实念佛,专一精进。这样的条件,只要我们发心,我们都可以做到,人人都能够做得到。只要自己具备这个条件,剩下来的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接引,所以这叫二力法门,佛来帮忙。参禅不行,参禅靠自己,没有佛菩萨帮忙。一切法门里面,唯独念佛法门叫二力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都得要靠自己,这才知道难!专精、一门深入容易。
「财施,施小则所益小,法施,小施可得大益。」财施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法布施不一样,法布施是随著他的心愿把他的功德利益扩大,所以小施能得大益。这点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诸位就很容易体会到。我们很少的钱,在财施上来讲不足以为道,可是这点钱要用在弘法上,利益无边。像现代科学的工具,因为科技进步得很快,这些机器愈来愈精巧,愈来愈便宜,小型的摄影机大概现在只要一千多块钱,一千多块钱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们用这个设备来录讲经的录影带,把录影带拷贝流通,这个利益就太大了,小的钱,做了大事。如果不知道法布施,大的钱做了小事。现在台湾盖道场的风气很盛,我回去的时间不长,听说有些法师在台湾建大型的道场,这个道场建完需要多少钱?台湾的钱三百亿,建一个道场。这是大钱做了小事。这个道场将来几个人在那里修行?能够起多大的作用?像我刚才所举的例子,台湾现在他们做《了凡四训》录音带向全世界流通,计划做三百万套,三百万套需要多少钱?台币三亿,他这个三亿能够传播到全世界,多少人得利益!法施,小钱做了大的利益,不会做的,大钱做的小利益。
「菩萨摄受众生,财施不可无,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财施为究竟耳。」这个道理、事实我们都要清楚。佛菩萨度众生,手段不外乎四摄法,四摄法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与众生有缘,没有缘怎么行!缘怎么结?缘要用财去结,所以财布施是结缘。因此财不能无,无财就不能跟一切众生结法缘。但是财你要会用,如果说是把这些财买些金银珠宝玩具给这些信徒们结缘,他拿到很欢喜,那个意义就少了,那不是法缘。假如我们拿这个钱印经书,经书需要钱印,给人家结缘,这里头财、法都有。印书是钱,像大家现在看的经本,我们在台湾印一本台币六十块,可是里面是佛法,用这个与大家结缘。现在做录音带、录影带、做CD,这个与一切众生结缘,财法统统有,财布施、法布施统统具足。这是对的,正确的。
佛门四众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懂得与一切众生结法缘,要懂得代佛菩萨接引众生,要懂得把佛法里头最殊胜的法门介绍给大众,挽救世道人心。自救救人最有效的方法推荐给大众,这就真正是佛心,真正是大慈大悲。而尽量不做人情佛事,人情佛事是完全财布施,不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自己在台湾有两个小道场,也许有同修们去过,大概是全台湾最小的道场,我们连土地都没有,公寓房子里头买的一层。现在比较像样子的是我们达拉斯的道场,也有不少同修去过。我告诉里面的大众,绝不可以拉信徒,绝不可以问信徒要一分钱,一定要老实的守住。信众,我们要求真正念佛人在一起共修,对於念佛没有兴趣的,我们那边还有佛光山道场,还有慈济功德会的道场,还有越南法师的道场,我们都推荐介绍到那边去。真正喜欢念佛的到我们这儿来,我们希望这个道场将来各个人真有成就,真正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目的在此地。我们不需要香火很盛,不需要信徒很多,不需要,那是搞热闹。只要我们自己生活能过得去,活得下去就行了。何况真正发心,真正修行人,没有饿死、冻死的。自古以来,几千年了,中国、外国哪有真正修行人饿死、冻死?没有!纵有苦难,佛菩萨来帮忙。我们求佛菩萨护持,不求人,求人这里头就有人情,就有污染,心就不清净。假如说为了维护道场,不得已要去巴结这些信徒,依旧搞六道轮回,岂不是大错特错。宁愿饿死、冻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正理,这才是正确的,决定不能够把清净心失掉,这是最高的原则。
你们听,找我来讲经,我来讲讲;你们不听,我不会再到这个道场来。我出家,我没有道场,哪个地方请我讲经就到哪里去。我点点滴滴的供养都做印经,我走印光法师的路子。所以法缘很盛,法缘怎么盛?结法缘,广结法缘!我到一个地方去讲经,人还没有到,我们赠送的经书已经几万册到了,都在那里结缘。先结法缘,再跟大家见面,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前面做出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还不觉悟吗?我不建道场,实在讲我没有能力建道场,什么能力?我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是非的纠纷,道场大了人多了,是是非非太多,我没有能力管。这个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没有能力管,不管,这个好!这个没有过失。一心一意求出三界、求往生,这个应当摆在我们人生当中第一个目标。所以,钱财怎么样的用法是高度的智慧,有财富是福报,怎样支配运用财富是智慧,运用得当,你修积大福报,运用不当,造罪业背因果。
「金刚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见性,便可成佛,岂但自己了生死,令众生了生死而已,直可度无量无边众生,皆令成佛,绍隆佛种,莫过此经。」这部经是佛教菩萨,是教大菩萨的,这是佛在经上自己说的。佛讲这部经的对象、当机者是发大乘者、发最上乘者,佛讲得很清楚,他所说的都是修因证果最高的原理原则,这个原理原则是什么?本经经文这样的句子太多了,最代表性的,惠能大师的悟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最高原则。用在我们念佛法门上,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为我们指出最高的原则是「净念相继」。你们想想,净念相继跟《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什么差别?应无所住就是净,你心有住就不干净;而生其心就是念,念佛。说的话不一样,一个意思。相继就是保持,不能够中断,就是不间断。应无所住是真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慈悲,是修福。我们再看净念相继,净就是真智慧,念佛就是大慈悲,自度度他,一生当中不退成佛,慈悲到顶点。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决定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决定不能成就。
无住就是放下,要放得干干净净,念佛堂里面常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定要叫自己清净心现前,一心专念,二心就不清净,二心里头就有住,就不是无住,一心才是无住。专念是大福报、大慈悲,自度度他,对自己大慈悲是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做出这个样子给别人看,这是利益众生的大慈悲,所以这个慈悲是对自对他。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怕人笑话,别人在旁边冷言热嘲,不在乎。我一直念到底,到最后往生的时候,你看看我走的是怎么走法,绝不为外面环境所动,这就是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就是绝对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不为它所动,自己有主宰,自己有正知见,这个就是金刚般若智慧,就是直指本性。直指本性,我们今天讲落实在修学上,落实在我们生活上,就是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金刚般若,直指本性。
若能见性,便可成佛,我们这里往生见佛,就决定成佛。诸位把《金刚经》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起来看,你才晓得是一桩事情。《金刚经》上讲的是原理原则,而净宗经典是完全落实在生活修行,没有一字一句违背《金刚经》的原理原则,字字句句都相应。念佛就是修金刚般若,真正在修,所以自己可以了生死,唯有这一个法门,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根性不利,妄想、烦恼很重,外面境界的诱惑力量非常强大,使我们无法抵挡,若不靠佛接引没路可走。其他法门不是不好,是我们没有能力去修,我们禁不起诱惑,不但禅不能成就,密一样不能成就。黄念祖老居士说了真实话,他是诺那的弟子,他是金刚上师的身分,他给大家说,在中国大陆这四十年当中,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念佛成就的不计其数,他说太难了。我到北京看他,他给我说了一句老实话,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密宗根器的人。所以他晚年的时候极力提倡净土,完成《无量寿经注解》的著作,他对他的老师总算是有了个交代,他的老师是夏莲居居士。所以我们认识清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现前生活的环境,认清这个时代大众的根器,除念佛法门之外别无二路。这个法门诸位仔细去观察,确实是一切诸佛如来所弘扬的,几乎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金刚般若》确实帮助我们认识净宗法门,帮助我们理解往生的理论。这个地方讲绍隆佛种,莫过此经,这两句话是关键,无量的经论、无量法门,离开无住生心这个原则,都不能成就。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记住无住生心,无住,可以说无量无边法门没有两样,生心不同,各个法门不一样。念佛法门生心是念阿弥陀佛,禅宗里面生心是观心、参话头,他要生这个心。那就是各宗各派各个法门生心不相同,无住相同,也就是统统要放下,心要清净。这是没话说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修清净心,都要保持清净心,所以是清净平等觉,这是真正的三宝。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个科题里头,「显胜所以」,显示般若殊胜之所以然。底下第一段是「随说福」,随时随地为人演说你所得的福报。看小注。「随者随缘,不限定之意,如随人、随机、随时、随处、随众。随文。」随人是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样的根基,前面讲过了,自己一定要有相当的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方便,权巧方便。守住经上讲的原理原则,但是说法千变万化,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程度的人,什么样生活环境的人,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但是无论怎么说都不违背原理原则,绝对不会违背,这种说法叫契机契理。随时、随处,时节因缘不相同,说法就不相同,处所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随众,众是团体,前面「随人」是个人、少数人,众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就称众,众是团体。团体也有不相同,在某个团体里面我们有怎样的说法,活的不是死的。随文,文是经文,随著经文的理论方法,可以深说,可以浅说,可以广说,可以略说。随字里头有这么多的意思在。
「此处指说经之处,说处如此,说经之人可知矣,言处必兼言人也。」讲经的处所就『如佛塔庙』,『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处就这样尊贵,说经之人还用得著说吗?这我们可想而知。为人演说的功德大,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底下这条要紧。
「说者不可著相,远离名利,恭敬供养。」这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如果违背,说经不但不得利益,反而招来罪过。不但不能出六道,恐怕还在三恶道要受罪,为什么?叫裨贩如来,拿著佛的招牌去搞名闻利养,欺骗众生,这个罪过就重,一定堕三途。所以说的人一定要如说修行,佛在经上教我们不著相,教我们应无所住,我们的确要服从,这个才相应,不可以著相。「远离名利,恭敬供养」,名利、恭敬供养必然有这个事情,有这个事情不受,就像佛在本经里面教菩萨不受福德。这些供养转过手来,供养一切大众,供养一切大众,就是供养诸佛菩萨,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譬如我们假设以这个来说,我得六十万块台币,我把这六十万印一万本经书,供养大众,供养诸佛菩萨。这是诸佛菩萨的法身舍利,我们多印一万本就是法身舍利增长,舍利又生了,生舍利,供养诸佛;分送给一切众生,让众生得到这个经,觉悟得利益,供养一切众生。上供诸佛,下施众生,要这样做才对,这样做就没有过失。「闻者不可不存恭敬。」利益是从恭敬心当中得的,这是印祖常说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这是一定道理。唯有对於老师恭敬,才听话,老师所说的我们才会依教奉行。对於老师不恭敬,换句话说,老师的教训就绝对不会奉行,利益就得不到。所以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尊师重道,不忘本。
「大般若经云,帝释每於善法堂,为天众说般若波罗蜜法,有时不在,天众若来,亦向空座作礼供养而去,此即诸天遵依佛说,恭敬说经处之事实。」天人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智慧,他懂得尊师重道。帝释天就是我们中国人称的玉皇大帝,他也是皈依三宝,要用我们的话来说,他也是在家居士,他有时候也讲经说法,他也有不少听众。讲堂没有讲经,帝释天王没有在讲堂,天众走进讲堂,一定向座位礼拜,这是尊师重道,这就是遵守佛陀的教导。佛教给我们尊师重道,我们应该要这样做法。可是在现代社会里面,如果我们教人这样做,实在讲一般人会起反感,说我们太落伍、太迂腐。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一切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样他还勉强来到这里来听听,要严格要求,掉头就去了,下次再也不来。这些都是属於善巧方便。可是佛的教诲我们要知道,我们心存恭敬,在形式上就一切都可以免除,为了接引广大的群众。在这个时候这个处所,有这个时候这个处所的做法。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面,从注解的第三段看起:
「布施知离相,是福慧双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净,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则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脱轮回,不退成佛,殊胜果德不可思议。」佛在这部经里面教导我们修学成就的方法,那就是无住生心。无住是智慧,在净宗里面说,无住才是真正的清净心,生心就是生起念佛之心,这样的无住生心,在大乘法里面确实是无比的殊胜。本经佛在事相里面跟我们讲的是离相布施,正如经上所说「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布施的意思非常之广,我们不能把它单单看做在佛门当中布施一些钱财,以为这就是布施波罗蜜,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我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看,让他看到这个现象有所觉悟、有所向往、有所效法,这就是圆满的布施波罗蜜。正如同本经开端,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的,佛是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就是圆满的布施波罗蜜。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从这些地方去观察、去学习,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所以布施是广义的,布施一定要离相,离相的意思就是不执著,心里面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心清净,这就是应无所住。可是在外表,样样都要做得很如法,可见得他不是消极的,他非常积极。实在说这也就是本经到末后,佛教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最要紧的纲领,「不取於相,如如不动」。
不取於相绝对不是离开一切尘缘,不是这个意思。就在一切尘缘当中,我们尽心尽力去做,虽做,心里若无其事,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高度的智慧,那我们所作所为都是在修福,那是大福报。菩萨虽然修大福报,佛在此地有教导菩萨,不受福德,佛菩萨虽然有大福报,但是他不受。这也是做给我们看,不是他不能享受,我们看到《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那不都是在享受吗?在那个世界行,可以享受,在一真法界可以享受。在十法界,尤其在六道,佛菩萨示现在六道当中,决定不受福德。原因是什么?六道众生禁不起富贵的诱惑,一享福没有不迷惑的,没有不造罪业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这就是诸佛如来示现在人间的话,也是示现的苦行,他不是没有福。
以我们近代,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虚云老和尚,不能说他没有福报,他那些在家皈依弟子大富大贵的,连泰国的国王、皇后都是老法师的皈依弟子,都是他的护法。老法师一生,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好多补钉,我们虽然没见过他的人,看到不少照片,从来没有看到一张照片老法师穿的衣服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补钉,没有看见过。所看到的照片,衣服上都是补好多补钉,示现的是苦行。印光大师诸位晓得这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也是有大福报,老法师一生表现给我们看的修苦行。生活完全跟常住一样,没有单独开小伙,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他们统统都做到了。
这些人,他们所得的这些供养,转手都布施了。虚云老和尚一生建寺、修庙,建好之后,请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交给他,以后就不再问。印祖一生全部的力量,都用在印经、流通佛书,他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专门流通经书,给我们末法做了个榜样。末法时期应该怎样修行、怎样修福?没有别的,只有一桩事情,流通佛法。我们在今天细细的反省、检点,老法师用心良苦。在那个时候他就见到中国社会有灾难,整个世界不安定,要挽救这个社会谈何容易?中国自古以来,维系社会人心的道统是孔孟的教学。民国成立以来,将这将近两千年的教育方针、宗旨舍弃掉,造成今天伦理道德完全丧失。如果再要恢复,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决定见不到效果,换句话说,没有法子救急。宗教,西方的宗教没落了,佛教在中国同样也没落,几个人相信?所以用宗教来救现在的人心也没有效果,收不到效果,正是佛法里面讲,佛度有缘人,有缘人太少了。老法师要用现在的话说,紧急呼吁,他老人家用的《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提倡因缘果报,这是事实,绝对不是假的。用这个方法来挽救世道人心。
我们可以从他老人家弘化社出版的这些书籍来看,这三种书,弘化社先后差不多将近印了三百万册,这在那个时代是个很大的数字。实际上我们能想得到,中国在那个时候人口是四万万人,三百万册书太少了。何况那时候一般人读书的不多,这三种书是文言文写的,都有相当的深度,只能提供给一些读书人看。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法子读到,甚至於还看不到这个书。可是印祖这个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我们细心想想,挽救今天社会,除了提倡因果报应,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在今天我们的环境比印祖要好得太多了,现在科技发达、资讯发达,我们可以继续老法师的脚步,把这桩事情认真努力的来推广。最近台湾就成立一个「了凡四训教育基金会」,同修们非常热心,希望将《了凡四训》的录音带,现代叫有声图书,不认识字的没有关系,他可以听,想在明年能够发行到三百万套。这里面有国语的、有台语的、有广东话的,有客家语的,中文四种语言,另外有日语、有英语、西班牙语,向全世界来推行,这是在行布施。
布施要离相,心清净,这就是福慧双修。布施要著相,前面说得很多,那就变成三界之内的有漏福报。三界之内福报最大的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还是凡夫,依旧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就是说明,六道里面的福报是不究竟的,不是真实的。我们如果认识不清楚,往往羡慕世间的福报,希求世间的福报,这就错了,真的错了。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最可贵的是闻佛法,闻佛法最可贵的是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难不难?一点都不难。我们这两天特别将倓虚老法师《念佛论》里面,所讲的三个往生的例子印出来,希望大家常常看看,做我们自己的榜样。
三个人当中第一个修无师,这是个出家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经教也不懂,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身心世界一切能放得下,你看走得多自在,他是在哈尔滨极乐寺往生的。第二位郑锡宾居士,在家居士,这是在家同修的好榜样。郑居士听倓老法师讲经,他是倓老法师皈依弟子,知道念佛法门好,他就专修。他是个做生意的人,把生意买卖不做了,交给他弟弟,自己学会讲《弥陀经》,就会一部经,到处给人讲经,劝人念佛。他那个环境,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在中国大陆乡村里面,听经的也不过就十个、八个,这个村庄讲了,到那个村庄去讲。他讲这个,乐此不疲,你看他往生,他是一部《弥陀经》讲完了之后,往生了。第三个是讲张居士,女居士,她的生活非常清苦,她的先生是码头上拉黄包车的,苦力!一家四口,一天不拉车,一天就没饭吃。湛山寺每个星期天有念佛会,张居士每次都参加这个法会,她也是预知时至,走得多自在。可见得念佛不妨碍家庭、工作,问题就是心里头真正放得下。
后面还有两篇,是节录自老法师在香港佛七里面的开示,录音带里面写下来的。这一片录音带是好几年前,我在旧金山讲经,甘贵穗居士送给我的。老法师是天津口音,那个话不太好懂,我是反覆听了三十多遍,大概可以能够听到九成。到台湾,也找到一个天津同修,他们同乡的,请他照录音带上写出来。然后这个稿子我拿来,把语气、文句顺了一下,也印成小册子,附印在《念佛论》的后面。老法师在里面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是谛闲老和尚讲的,他为我们转述。一个是参禅的,最后去当土地公了,一个是念佛的,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老法师来替他办后事。念佛不难!这些人有这样的成就,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个成就?这都要好好的反省、检点。一个念佛人,正常的一定是像他这种走法,决定没有病苦,站著走,坐著走,来去自在,这是正常的。凡是念佛得不到这样成就的,必定我们自己路子走错了,若不是理论上的错误,就是方法上错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心里没放下,没有看破,没有放下,虽然念佛,还是不能往生,这就真正可惜了。
底下三句就很重要,深信因果,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念佛一定往生成佛。最要紧的是信心清净,信心清净是决定没有丝毫怀疑,没有一丝毫夹杂;有夹杂,我们的信心就不清净。譬如现在念佛人犯的通病,念佛好,我也要念佛往生,密宗的咒也不错,他又还要去学咒,这样信心就不清净。想想倓老法师给我们讲的那几个往生的例子,人家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也不懂参禅,也不懂持咒,也不懂经教,什么都不懂反而好了,他老实。懂得太多打闲岔,懂得太多你的心就不清净,妄想就多了,这一点非常要紧。所以,信心清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但世法不夹杂,佛法也不夹杂。一心一意就想阿弥陀佛,就想往生极乐世界,除此一念之外,别无二念,这才叫信心清净,这才叫深信因果,而后才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里面,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又给我们说明念佛的效果、念佛的好处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就是开悟,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成佛,自得心开就是这个意思,这才老实,一心一意专求净土。现在这个世间很乱,李炳南老居士告诉我们,现前这个乱世,诸佛菩萨、神仙到人间来都救不了,这是事实。诸佛菩萨讲的是好话,谁肯听?没有人相信,没有人听。我们不能帮助别人,要度自己,这个很重要,度自己的方法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第二条路。念佛往生的这些传不要看太多,我们印出来这几个人就够了,这几个人都是现代人,距离我们都不远,好样子。我们这一生能够像他们这几个人一样,就成功了,这就是大布施。用口劝人,讲到舌头干了,人家未必能相信。现身说法,往生的时候这个样子摆在此地,看到、听到的不能不相信。自利就是利他,自利是自在往生,利他是叫别人看著你往生的样子,听说这个往生的样子,那就是利他,就是度他。
自度必须要了生死出三界,我们这一生没有白过;要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我们这一生空过了。佛在本经里头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事实,这是真相。你若不能看破、不能放下,就是愚痴,就是颠倒,就是错误。明了事实真相是看破,对於这个世间毫无留恋,不要说世法里头不留恋,弘法利生都不留恋。弘法利生是个缘,有缘就做,没缘就不做。佛教我们随缘,不能攀缘,我一定要怎么怎么做,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不清净。真正念佛人时时刻刻没有别的,照顾清净心,这个重要,心净则土净。那些往生的人为什么往生那么自在?没有别的,心清净而已。我们今天功夫不能成就,心里头有牵挂、有妄想、有执著,所以不能成就,这是无始劫来的病根。
我们学佛、念佛不是这一生,从本经、从《无量寿经》我们应该明了,自己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供养诸佛菩萨无量无边,为什么今天还落到这个地步?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放不下,就坏在这三个字。《弥陀经》上说得好,念佛往生的人他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现在障碍在哪里?障碍就是放不下,所以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都自在往生。这是真正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真妄、利害、得失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轮回苦,决定不能够再干,这是害,要舍掉,彻底的舍掉。不退成佛这是大利益,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我们要记住,一心一意要取得。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这一生当中一定可以做到。我们看看倓老讲的这三个往生的人,没有往生之前,这三个人很平常,我们好像跟他们比一比,他们都不如我,可是到末后我们比不上他。这什么原因?要去找!把原因找出来,把比不上他的原因消除掉,我们也有他那样的成就了。这样的修,果报就不可思议。底下一条:
「财施不及法施,具含多义。」财跟法简单的定义,凡是能帮助别人物质生活这方面的,都叫做财施;凡是能够帮助众生觉悟的,那就叫法施。像倓老跟我们讲的这三个往生的人,他往生表现的那个样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这就是法布施。我们今天把他这些事情写成文字印出来,告诉别人,常常讲给别人听,让别人听了之后有所感动、有所觉悟,这也是法施。什么叫财施,什么叫法施,我们要在这里头辨别清楚。
「财施,施受未必有智。」施是布施的人,受是接受的人,单单是财布施、财供养,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接受的人未必开智慧。「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这是财布施跟法布施不相同的地方,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修法布施,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也没有能力接受法布施。这个事情不难懂,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很清楚、很明白。有智慧的人他才有善巧方便,以言教、以身教、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人觉悟。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跟过去不一样,我们生活方式跟古时候产生了革命性的大变化。过去弘法利生一定要大道场,所以建寺、建丛林功德很大。现代社会变迁,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丛林道场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电视、广播收音机,每个家庭都有,小型的收音机随身携带的。我们就晓得,佛法令一切众生觉悟,觉悟什么?轮回生死的可怕,往生成佛的殊胜。所以今天弘法利生,一个人在一个小小房间里就行了,就能够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去,那个效果比古时候丛林寺院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真是百倍、千倍、万倍,不一样!
在过去,没有读过书的,书读得不好的,经书看不懂。现在不认识字的,他可以听,他听得懂。《楞严经》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看不懂,他听得懂。所以今天用电视、用无线电广播,他听得懂,弘法利生要朝这个方向去做,不必再向有形硬体,这个没有多大意思。这种大型硬体,我看将来发展可以做成什么?佛教博物馆,世界各个地区有那么几个就行了。真正教化众生,一定要利用现代科学的工具,这个工具非常便利。以前学佛说老实话,唯有上根利智才有可能成就,中下根性的人,除了念佛往生之外都不能成就。可是现代,中下根性的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一门专修,都有成就的可能。道理在哪里?古时候听一个善知识讲经只能听一遍,不可能听第二遍,你听不懂也不好意思去问他,苦在这个地方。利根的人,一历耳根他就能够理解,他就能记住,那种人毕竟是很少,真是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现在有录音带,我一遍听不懂,两遍,两遍听不懂,三遍,甚至於有人听了一百遍、两百遍。你到哪里去找一个法师给你讲一百遍、两百遍的?找不到!所以中下根性的人都成就了。遍数多,多他就熟透了,我们俗话常讲熟能生巧,听经熟能开悟,听多了他就开悟。世俗谚语都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书的意思看不懂没有关系,你只念,念上一千遍,意思自然就了解,听经的道理是一样的。读经、听经,真正有毅力、有恒心,念上一千遍,听上一千遍,哪有不开悟的?不能有大悟,也有小悟,积小悟就变成大悟。
由此可知,凡是不能成就的,他的方法错了,错在哪里?他不晓得一门深入。你看倓老讲郑锡宾居士,郑锡宾居士从闻佛法到往生,六年的时间,不长。为什么那么短有这么大的成就?没有别的,一门深入。这几个往生的人都是一门深入,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所以他成功那么快,时间不长。确实像谛闲老法师所说的,这些讲经的法师、名山大寺院的方丈住持都比不上,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哪有走得这么自在、这么潇洒的?在台湾这些年当中,念佛像他们一样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人数不少,我们常常听到。说实在的话,秘诀就是专精,专一、精纯,这就是高度的智慧。你的功夫能用得专、用得纯,大智慧;如果学杂、学多、学乱了,充其量你在这个世间是了不起的大佛学家而已,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
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到台中见李老师。初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警告我,因为那时候我没有出家,是在家居士身分跟他学。他老人家也举两个在家居士不成就的,教我千万不能学他,古人别学苏东坡,今人别学梁启超,这两个人是大佛学家,没有往生,依旧搞生死轮回,错了。以后我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老师就劝我,你一心一意专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弥陀念到底,一切信徒对他的布施供养,统统印经布施,老法师没有做第二桩事情。我们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的法语里面看到,正好那时候北方有灾难,老法师也响应赈灾,赈灾需要钱,从印经钱里面拨三千大洋拿去赈灾。可见得他整个的力量都在印经,做这个事,这是大事情,还得从印经款里面提出来。不但老法师自己修行、教化众生专,老法师对世间事业也专,这给我们后人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佛菩萨的生活就是我们后人的模范,我们要在这里认识,要在这个地方学习。
「财施,施得大福」,布施的人得大福报,「受只得眼前小益」,接受的人只不过解决眼前的一点困难而已。布施的人虽然得大福,这个福报是三界之内的福报,不能出三界,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所说的,生死大事,福不能救。「法施,施受皆得大福。」这个大福跟上面大福不一样,法布施是开智慧,这个福报可以了生死出三界,不是世间大福所能够相比的。
「财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则益人慧命。」益是利益,财布施是帮助我们物质生活,只能够帮助延续身命。法布施是利益人的慧命,慧命比身命重要。身命是假的、虚妄的,慧命是真实的、是永恒的。
「财施伏贪,法施断惑。」这是讲真有功夫了,真有功夫的人不多,的确少见。佛门里面我们看到布施的人很多很热心的,他为什么?为了得福报。特别在他印象里面,很深很深种下去的,是佛门当中舍一得万报。所以,他的布施不但不能伏贪心,还增长贪心。要没有大的福报得,他就不肯干了,他完全是做生意、做买卖利润来布施,因为这个利润大。世间做买卖哪有一本万利?听说佛门布施是一本万利,这个买卖好做,把它当作生意来做。如果是布施伏断烦恼,这是功夫,这是真正学佛。布施度贪悭,贪悭烦恼断了,可以证小乘的果报、小乘的果位,可以断见思烦恼,得阿罗汉果、得辟支佛果,但是不能见性。法施力量就大了,断惑,惑是无明,法施能断无明,能证法身,《华严经》上所讲的法身大士,比阿罗汉高得太多了。这是讲修行真正有功夫,我们常说的功夫得力,才能有这个效果。功夫要不得力的,布施里面不但不能够断除贪瞋痴,反而增长贪瞋痴,这是在现在这个社会,现在佛门里面,我们常常见到的。
「财施,双方不出轮回」,施者、受者都离不开轮回。「法施,双方可了生死」,了生死就是出轮回。
「财施,双方受用有尽,法施,双方受用无穷。」这都很好懂。因为财施是属於修得的,你所修的多得的就多,修的少得的就少,所以它是有尽的。纵然修到三界之内最大的福报,像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的福报还是有享尽的时候,所以叫有漏的福报。法布施是开智慧,是明心见性,性德流露那个受用无有穷尽。性德所显,大乘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性德所显的,不是修德,所以里面样样都是无有穷尽的。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德号叫无量寿,古德解释得很详细,实际性德的体用都是无量的,样样都是无量,用一个寿做代表。说寿命,在一切无量里面,寿命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切都无量,如果没有寿命,那所有的无量都落空,谁去享受?所以一切无量里面以无量寿是第一个因素。你有无量寿,一切的无量你统统都享受到,这是性德的流露,不是修来的。《无量寿经》上一开端经文上就说得很清楚,「开化显示真实之际」,那就是性德的流露,这是真的。所以法施能见性。
当然,见性是要相当的功夫,我们这一生能办得到吗?实在说,做不到的。就如倓虚法师所讲的,倓老说他一生当中,见到参禅的人、听说参禅的人,有得禅定的,没有听说哪个开悟的,没听说过。倓老相当长寿,九十多岁才圆寂,诸位看《影尘回忆录》,那就是他的传记。他一生当中,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你就晓得参禅不容易。参禅要不到明心见性,就不能出三界,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不算是成就。得禅定,功夫不错了,得禅定生四禅天、生四空天,出不了轮回,所以不如老实念佛。念佛人虽然没有那么深的功夫,没有那么深的定功,念佛能够往生靠什么?靠真正相信,真正发愿,老实念佛,专一精进。这样的条件,只要我们发心,我们都可以做到,人人都能够做得到。只要自己具备这个条件,剩下来的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接引,所以这叫二力法门,佛来帮忙。参禅不行,参禅靠自己,没有佛菩萨帮忙。一切法门里面,唯独念佛法门叫二力法门,除这个法门之外,都得要靠自己,这才知道难!专精、一门深入容易。
「财施,施小则所益小,法施,小施可得大益。」财施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法布施不一样,法布施是随著他的心愿把他的功德利益扩大,所以小施能得大益。这点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诸位就很容易体会到。我们很少的钱,在财施上来讲不足以为道,可是这点钱要用在弘法上,利益无边。像现代科学的工具,因为科技进步得很快,这些机器愈来愈精巧,愈来愈便宜,小型的摄影机大概现在只要一千多块钱,一千多块钱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们用这个设备来录讲经的录影带,把录影带拷贝流通,这个利益就太大了,小的钱,做了大事。如果不知道法布施,大的钱做了小事。现在台湾盖道场的风气很盛,我回去的时间不长,听说有些法师在台湾建大型的道场,这个道场建完需要多少钱?台湾的钱三百亿,建一个道场。这是大钱做了小事。这个道场将来几个人在那里修行?能够起多大的作用?像我刚才所举的例子,台湾现在他们做《了凡四训》录音带向全世界流通,计划做三百万套,三百万套需要多少钱?台币三亿,他这个三亿能够传播到全世界,多少人得利益!法施,小钱做了大的利益,不会做的,大钱做的小利益。
「菩萨摄受众生,财施不可无,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财施为究竟耳。」这个道理、事实我们都要清楚。佛菩萨度众生,手段不外乎四摄法,四摄法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与众生有缘,没有缘怎么行!缘怎么结?缘要用财去结,所以财布施是结缘。因此财不能无,无财就不能跟一切众生结法缘。但是财你要会用,如果说是把这些财买些金银珠宝玩具给这些信徒们结缘,他拿到很欢喜,那个意义就少了,那不是法缘。假如我们拿这个钱印经书,经书需要钱印,给人家结缘,这里头财、法都有。印书是钱,像大家现在看的经本,我们在台湾印一本台币六十块,可是里面是佛法,用这个与大家结缘。现在做录音带、录影带、做CD,这个与一切众生结缘,财法统统有,财布施、法布施统统具足。这是对的,正确的。
佛门四众弟子,无论在家、出家,要懂得与一切众生结法缘,要懂得代佛菩萨接引众生,要懂得把佛法里头最殊胜的法门介绍给大众,挽救世道人心。自救救人最有效的方法推荐给大众,这就真正是佛心,真正是大慈大悲。而尽量不做人情佛事,人情佛事是完全财布施,不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自己在台湾有两个小道场,也许有同修们去过,大概是全台湾最小的道场,我们连土地都没有,公寓房子里头买的一层。现在比较像样子的是我们达拉斯的道场,也有不少同修去过。我告诉里面的大众,绝不可以拉信徒,绝不可以问信徒要一分钱,一定要老实的守住。信众,我们要求真正念佛人在一起共修,对於念佛没有兴趣的,我们那边还有佛光山道场,还有慈济功德会的道场,还有越南法师的道场,我们都推荐介绍到那边去。真正喜欢念佛的到我们这儿来,我们希望这个道场将来各个人真有成就,真正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目的在此地。我们不需要香火很盛,不需要信徒很多,不需要,那是搞热闹。只要我们自己生活能过得去,活得下去就行了。何况真正发心,真正修行人,没有饿死、冻死的。自古以来,几千年了,中国、外国哪有真正修行人饿死、冻死?没有!纵有苦难,佛菩萨来帮忙。我们求佛菩萨护持,不求人,求人这里头就有人情,就有污染,心就不清净。假如说为了维护道场,不得已要去巴结这些信徒,依旧搞六道轮回,岂不是大错特错。宁愿饿死、冻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正理,这才是正确的,决定不能够把清净心失掉,这是最高的原则。
你们听,找我来讲经,我来讲讲;你们不听,我不会再到这个道场来。我出家,我没有道场,哪个地方请我讲经就到哪里去。我点点滴滴的供养都做印经,我走印光法师的路子。所以法缘很盛,法缘怎么盛?结法缘,广结法缘!我到一个地方去讲经,人还没有到,我们赠送的经书已经几万册到了,都在那里结缘。先结法缘,再跟大家见面,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前面做出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还不觉悟吗?我不建道场,实在讲我没有能力建道场,什么能力?我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是非的纠纷,道场大了人多了,是是非非太多,我没有能力管。这个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没有能力管,不管,这个好!这个没有过失。一心一意求出三界、求往生,这个应当摆在我们人生当中第一个目标。所以,钱财怎么样的用法是高度的智慧,有财富是福报,怎样支配运用财富是智慧,运用得当,你修积大福报,运用不当,造罪业背因果。
「金刚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见性,便可成佛,岂但自己了生死,令众生了生死而已,直可度无量无边众生,皆令成佛,绍隆佛种,莫过此经。」这部经是佛教菩萨,是教大菩萨的,这是佛在经上自己说的。佛讲这部经的对象、当机者是发大乘者、发最上乘者,佛讲得很清楚,他所说的都是修因证果最高的原理原则,这个原理原则是什么?本经经文这样的句子太多了,最代表性的,惠能大师的悟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最高原则。用在我们念佛法门上,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为我们指出最高的原则是「净念相继」。你们想想,净念相继跟《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什么差别?应无所住就是净,你心有住就不干净;而生其心就是念,念佛。说的话不一样,一个意思。相继就是保持,不能够中断,就是不间断。应无所住是真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慈悲,是修福。我们再看净念相继,净就是真智慧,念佛就是大慈悲,自度度他,一生当中不退成佛,慈悲到顶点。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决定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决定不能成就。
无住就是放下,要放得干干净净,念佛堂里面常说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定要叫自己清净心现前,一心专念,二心就不清净,二心里头就有住,就不是无住,一心才是无住。专念是大福报、大慈悲,自度度他,对自己大慈悲是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做出这个样子给别人看,这是利益众生的大慈悲,所以这个慈悲是对自对他。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怕人笑话,别人在旁边冷言热嘲,不在乎。我一直念到底,到最后往生的时候,你看看我走的是怎么走法,绝不为外面环境所动,这就是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就是绝对不受外面环境的干扰,不为它所动,自己有主宰,自己有正知见,这个就是金刚般若智慧,就是直指本性。直指本性,我们今天讲落实在修学上,落实在我们生活上,就是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金刚般若,直指本性。
若能见性,便可成佛,我们这里往生见佛,就决定成佛。诸位把《金刚经》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起来看,你才晓得是一桩事情。《金刚经》上讲的是原理原则,而净宗经典是完全落实在生活修行,没有一字一句违背《金刚经》的原理原则,字字句句都相应。念佛就是修金刚般若,真正在修,所以自己可以了生死,唯有这一个法门,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根性不利,妄想、烦恼很重,外面境界的诱惑力量非常强大,使我们无法抵挡,若不靠佛接引没路可走。其他法门不是不好,是我们没有能力去修,我们禁不起诱惑,不但禅不能成就,密一样不能成就。黄念祖老居士说了真实话,他是诺那的弟子,他是金刚上师的身分,他给大家说,在中国大陆这四十年当中,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念佛成就的不计其数,他说太难了。我到北京看他,他给我说了一句老实话,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密宗根器的人。所以他晚年的时候极力提倡净土,完成《无量寿经注解》的著作,他对他的老师总算是有了个交代,他的老师是夏莲居居士。所以我们认识清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现前生活的环境,认清这个时代大众的根器,除念佛法门之外别无二路。这个法门诸位仔细去观察,确实是一切诸佛如来所弘扬的,几乎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没有一尊佛不讲《阿弥陀经》。《金刚般若》确实帮助我们认识净宗法门,帮助我们理解往生的理论。这个地方讲绍隆佛种,莫过此经,这两句话是关键,无量的经论、无量法门,离开无住生心这个原则,都不能成就。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记住无住生心,无住,可以说无量无边法门没有两样,生心不同,各个法门不一样。念佛法门生心是念阿弥陀佛,禅宗里面生心是观心、参话头,他要生这个心。那就是各宗各派各个法门生心不相同,无住相同,也就是统统要放下,心要清净。这是没话说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修清净心,都要保持清净心,所以是清净平等觉,这是真正的三宝。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个科题里头,「显胜所以」,显示般若殊胜之所以然。底下第一段是「随说福」,随时随地为人演说你所得的福报。看小注。「随者随缘,不限定之意,如随人、随机、随时、随处、随众。随文。」随人是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样的根基,前面讲过了,自己一定要有相当的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方便,权巧方便。守住经上讲的原理原则,但是说法千变万化,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程度的人,什么样生活环境的人,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但是无论怎么说都不违背原理原则,绝对不会违背,这种说法叫契机契理。随时、随处,时节因缘不相同,说法就不相同,处所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随众,众是团体,前面「随人」是个人、少数人,众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就称众,众是团体。团体也有不相同,在某个团体里面我们有怎样的说法,活的不是死的。随文,文是经文,随著经文的理论方法,可以深说,可以浅说,可以广说,可以略说。随字里头有这么多的意思在。
「此处指说经之处,说处如此,说经之人可知矣,言处必兼言人也。」讲经的处所就『如佛塔庙』,『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处就这样尊贵,说经之人还用得著说吗?这我们可想而知。为人演说的功德大,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底下这条要紧。
「说者不可著相,远离名利,恭敬供养。」这个原则一定要遵守,如果违背,说经不但不得利益,反而招来罪过。不但不能出六道,恐怕还在三恶道要受罪,为什么?叫裨贩如来,拿著佛的招牌去搞名闻利养,欺骗众生,这个罪过就重,一定堕三途。所以说的人一定要如说修行,佛在经上教我们不著相,教我们应无所住,我们的确要服从,这个才相应,不可以著相。「远离名利,恭敬供养」,名利、恭敬供养必然有这个事情,有这个事情不受,就像佛在本经里面教菩萨不受福德。这些供养转过手来,供养一切大众,供养一切大众,就是供养诸佛菩萨,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譬如我们假设以这个来说,我得六十万块台币,我把这六十万印一万本经书,供养大众,供养诸佛菩萨。这是诸佛菩萨的法身舍利,我们多印一万本就是法身舍利增长,舍利又生了,生舍利,供养诸佛;分送给一切众生,让众生得到这个经,觉悟得利益,供养一切众生。上供诸佛,下施众生,要这样做才对,这样做就没有过失。「闻者不可不存恭敬。」利益是从恭敬心当中得的,这是印祖常说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这是一定道理。唯有对於老师恭敬,才听话,老师所说的我们才会依教奉行。对於老师不恭敬,换句话说,老师的教训就绝对不会奉行,利益就得不到。所以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尊师重道,不忘本。
「大般若经云,帝释每於善法堂,为天众说般若波罗蜜法,有时不在,天众若来,亦向空座作礼供养而去,此即诸天遵依佛说,恭敬说经处之事实。」天人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智慧,他懂得尊师重道。帝释天就是我们中国人称的玉皇大帝,他也是皈依三宝,要用我们的话来说,他也是在家居士,他有时候也讲经说法,他也有不少听众。讲堂没有讲经,帝释天王没有在讲堂,天众走进讲堂,一定向座位礼拜,这是尊师重道,这就是遵守佛陀的教导。佛教给我们尊师重道,我们应该要这样做法。可是在现代社会里面,如果我们教人这样做,实在讲一般人会起反感,说我们太落伍、太迂腐。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一切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样他还勉强来到这里来听听,要严格要求,掉头就去了,下次再也不来。这些都是属於善巧方便。可是佛的教诲我们要知道,我们心存恭敬,在形式上就一切都可以免除,为了接引广大的群众。在这个时候这个处所,有这个时候这个处所的做法。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