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刚经讲义节要 - (第三十集)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三十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30

  请掀开经本,从六十一面最后一行看起: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经文的小题目,是「正明」,明是说明,正式说明证果必定是不著相。我们看底下的小注。「必得而无其所得,乃为真得,若有所得,便为非得。」这个意思很深也很微细,一定要很细心的去体会,因为它跟我们的常识恰恰相反。凡夫观念当中,得失的相很粗也很明显,凡夫观念当中之得,实在是个错误的观念。为什么说是个错误观念?他能得跟所得都是一场空,都是俱不可得。佛法里面讲修行证果,那是真的得,是你真实得到的,决定不是虚妄的。为什么说它是真实不是虚妄的?因为他所得的完全与自性相应,性是真实的。凡夫之人这个得为什么是虚妄的?因为它跟妄想,就是妄念相应,与真实、真心、真相不相应。凡夫的心,佛法里面常讲的轮回心、无常的心,他怎么能够有所得?心是无常的,心对的一切万法也是无常,所以佛法里面讲万法无常,万法无常包括我们心念的无常,内外都是无常,哪有所得?

  得而无其所得,它与心性相应,将妄心,我们常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舍掉,真心、自性就显露出来,这个得是真正之得。《金刚经》经文虽然不长,但是这个意思讲得很深刻也很透彻,这就是真正得到。真正得到,在禅宗里面讲是明心见性,在我们净土宗里面讲是一心不乱,那你就是真得到。得到自性,也许有人说,那有什么好处?似乎总不如我得财富、得地位、得权利来得现实,世间人追求这个,叫它做现实。而在佛法里面讲,世间人所谓的现实,佛眼光里面看到完全是虚妄,而真正求自性的那才叫现实。

  自性之中,你看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本来具足这句话我们不能疏忽,这个意思就是一样都不缺,样样具足。世间人追求的财富,那个财富不是自性的,自性的财富显现出来,你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自性变现的。居住的房子,你们现在的房子算得了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房子是七宝建造的;你们得一点黄金算什么?人家黄金是铺马路的,铺地用的。你才晓得,自性流露出来那种物质的享受,六道里面大梵天王也比不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他的受用我们世间大梵天王都不能跟他相比,诸位在《无量寿经》上看到,《无量寿经》上有比较。这是举个例子来说,本来具足。又告诉我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要是真的参透、真的明白,要在这上面追求就对了。要追求自性,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金刚经》就是一个指导最好的原则。没有见性,你所得到的财富种种享受是修得的,那不是性德,修得是很有限的,你修得多就享受的多,修得少就享受的少。何况这个修里面,就像《了凡四训》所说的,修德里头有真有假、有偏有圆、有半有满、有邪有正,很复杂,诸位要是细心观察一下我们这个世间,你不难体会。你能够领略得到,佛在经上跟我们说的这些道理、这些事实,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我们看到有很多大富长者,他得的财富亿万,这是他过去修的,他得到的财富。可是不到他这一生身命,我们佛法讲报终,就是他还没死之前,他破产了,或者他犯罪,财产被没收,或者是经营失败,这个事情我们常常看到有,银行家、企业家倒闭了。你就晓得,这里头因果是多么复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以修得的很难保持。修得的无论是财富、是地位,要能够保全要智慧,所以佛教给我们福慧双修。没有智慧只有财富,这就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而不修法布施,财布施很多,这一世得的财力非常雄厚,要不肯修法布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保不住!要知道生生世世,环绕在我们周围的冤家债主太多了,这些人都是找麻烦的,都是来破坏的,我们要想保全,没有高度的智慧是决定做不到的。

  富贵,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像郭子仪,这是唐朝很有名的出将入相的真正是豪杰,像这样地位的人,在历史上能够保全的人很少,他能保全。他为什么能保全?实在讲他有两桩事情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第一个是谦虚、恭敬,对地位很低的人他都对他很有礼貌。人家问他为什么?「你不要看他地位很低,说不定将来他做了宰相,当了权,我要得罪他,将来人家报复我。」这就是过人之处,一般人比不上,对小职员都是很恭敬。其次,肯修福。所以他能够保全,不但自己一生能保全,子孙都好,这是个好例子。

  第二个,这是我们印光祖师所赞叹的范仲淹,宋朝的宰相,也是出将入相。范先生是佛弟子,我相信他读过《金刚经》,他不但读过,他能够受持,能够依教奉行。从哪里看出来?从他不受福德。他出身非常清寒,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他年轻的时候过的生活非常清苦。以后发达之后,俸禄多了,他依旧过清寒的生活。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菩萨修福不受福德,不享福,而把他的福报能够帮助族人,帮助邻里乡党,我们看《义田记》,他养三百多家,这就是真正做的慈善救济的事业。又在自己家乡设学校,穷苦清寒的这些子弟们,有天赋能够读书的,他都把他找来教导他,替国家培养人才。他请老师来供养学生,学生的生活费用都是他供养的,为地方造福,为国家培养人才,所以他的家道一直到今天都不衰。我们到苏州那里去看,他的子孙都好!印光大师称赞,中国历史上家道八百年不衰,什么原因?世世代代都遵守范先生的教训,只知道造福而不享福,福报让一切众生共享,原因在此地。

  我们世间人,我们所看的很多银行家倒闭,企业家失败了,还不到第二世,一生就完了,什么原因?修福自己享福,享福不知道再修福,这里头因因果果非常复杂。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开智慧,把这些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心就平了,气也就顺了,心平气和。否则的话,看这个世间,好像那个人没有什么,他的聪明、他种种都不如我,我比他聪明、比他能干,为什么他发大财,在社会上得高的地位,我为什么不如?怨天尤人,心里总是忿忿不平,这是错误的。他能够得到,是他过去生中修因,我们举个历史的例子,诸位细细想想,你就觉得很有味道。三国的时候刘阿斗,这个人说老实话,没有智慧也没有才干,一无所取。但是他有福报,他做皇帝是现成的皇帝,什么事情诸葛亮替他办。诸葛亮死了以后投降,投降还享福,你们想想看,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哪一个投降的能比得上刘阿斗?刘阿斗为什么会享福?就是因为他没有才干,他没有智慧,所以晋朝对他很放心,他不会造反的,派几个人好好伺候他。他一生享福,前生修的福报。

  所以真正把因果的道理参透了,我们心就平了,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法,特别是在这个乱世。东西方的预言都说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一九九九距离我们没几年了,我们都遇到了,都碰上了,如果没有真正福德智慧,这个关能度得过去吗?这是我们要深思的,要反省的。金刚般若是高度的智慧,我们学了,要真把它学会,要真能够用得上,不但我们这一生有福,生生世世都有福。那就是要舍离一切虚妄,要求取真实,真实法是什么?诸位仔细去观察,无住生心,无住实在讲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实法。以清净心去布施,得的是尽虚空遍法界,这就是有真实的智慧。绝不斤斤计较在眼前这个点点滴滴,那个纵然所得的,很有限,而且失掉很快,很容易失掉,我们读《无量寿经》「五痛五烧」那段经文应该有所警觉。所以说得要无所得,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心清净这是人生第一大福报。

  中年以上的同修应该能够感觉得到,愈是老年,老年什么是福报?健康是福报。心里头没有负担,愉快是福报。究竟圆满的福报,那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刚才说过,你在物质环境上的享受,大梵天王都比不上。那个享受并不是我想要得到的,不是,自然的,因为那是性德,不是修德。怎么样能往生?心清净就能往生。怎样提升品位?多多的修善修福就能提高品位,那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说实在的话,我们这些同修们,你们对於净土都有相当的深入,取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难处都没有。说个实在话,想去就去,我为什么敢讲这个话?因为大家在理论上明白了,方法上也明白,境界很清楚,如理如法的修学,功夫快的我想二、三个月足够了,最慢的我想三年也足够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凡是不能往生,就是你有障碍,换句话说,你必须要把障碍舍弃,你要把它放下,使自己毫无障碍。障碍就是妄念,贪图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贪恋这个东西,这是障碍,要把这个统统放下。

  毫无障碍,我们看到过去、现在一些人,往生预知时至,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的,那什么道理?就是人家统统放下,所以他这么自在。他为什么不生病走?他喜欢哪一天走就哪一天走,不是等到病了身体不行了再走,不需要。真的说走就走,想走就走。你要问他,他那个本事从哪里学来的?没有别的,就是他放得下。我们为什么走不了?我们还有些牵挂没有完全放下,就这么个道理。《金刚经》上将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我们说出,说出的目的何在?就是叫我们看破、放下。所以得而无其得,这是放下,得的念头也放下,也不放在心上,这是真的得到。

  若有所得,心里还有个念头我还得到什么,错了,这是你没放下,没放下你四相具足。谁得?我得,有我相就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足四相。这个四相给诸位说,这叫轮回相,你有得的念头,你是轮回心,轮回心现轮回相,你怎么出得了六道轮回?说实在话,今天全世界的财富你得到了,全世界你做个大王,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能有多少年的寿命?你能享多少年?可是一堕落之后,你要受多少年的苦?你要受多少年的罪?你把这些事实看清楚了,有什么值得赞叹?有什么值得欢喜?佛经当中常常讲可怜悯者,就是指这一类的众生,迷惑颠倒,患得患失,没有智慧。这条讲的是果,底下这条讲的是因。

  「必行而无其所行,乃为正行」,行是修,断恶修善,佛在这部经上常常教给我们,而行布施。布施是菩萨行,不仅仅是指舍财,样样都舍,点点滴滴统统都在舍,我们今天讲为一切众生服务,布施就是服务。这个服务是义务的,如果我们服务里面讲代价,那就不是布施,就不是舍。无条件的,不需要代价的,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叫布施。我们下午有时间,到讲堂来得早一点,帮助排桌椅,这都是布施,便利於大家同修,大家来听讲的,所以布施的范围非常之广。我们只要能想到、能做到的,随缘随分,尽心尽力,这个布施功德就是圆满的。但是施不要放在心上,用清净心来修布施,这就对了,与真心、与自性就相应,这是正行。

  「若有所行,便为非行」,如果你心里面常常觉得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做了多少功德,你就错了。错在哪里?错在著相修福。著相修福,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你是以轮回心修福,福报有没有?有,在六道轮回里面享福,这就错了。我们享福应当是超越六道之外,那个福报是真的,那叫真的享福。没有超过六道轮回,那个福报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就是大梵天王所享的福报,我们在经前面所看到的,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谁能做得到?大梵天王。那也是假的,没有离开六道轮回,《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搞的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他的心不清净,修因,因地心,因心不清净,证果,果报里面的心不清净,总而言之都出不了六道轮回。

  「云何无其所得,无其所行,不作念是也。」末后说,怎样做到得而无其所得,行而无其所行,就是修因证果都不著相,怎么能做到?不作念就做到。我做根本没有自己得的念头,那就是真得。修没有作念,没有修的念头,不著修的相,这叫真修,福慧都修了,因为不作念是慧,真实慧。然后你所修的,断恶修善,那是真实的福德,这部经上讲的,福德不可思量。不可思量的福德是你真心所修的,因为心不可思议,你得的福也不可思议。可见得有念就坏了,无念就对了,无念不是什么都不做,无念是样样都要去做,尽心尽力的去做。世间人他不晓得事实真相,譬如讲舍财修福,他认为他的财好不容易得来,所以对财起了严重的悭贪。悭是吝啬,舍不得,得来不容易,他为什么得来不容易?过去修的时候修得很辛苦。

  譬如现在有一桩好事情,我们大家出钱来完成,他拿了一点钱,拿得很肉痛,拿是拿出来了,但是心里很难过、很不甘心、很不情愿,他将来得不得福报?得福报,得福报很辛苦赚来的。如果这时候他很痛快、很欢喜拿出来,他将来赚钱赚得很容易、很轻松,就这么来的,这都有因果。有人不希望赚钱,他钱拼命来,有人希望赚钱,赚得好辛苦,赚不到。过去生中修行,修因,因里面很复杂,现的果报就不相同。我们这一生没有财富,赚一点钱好辛苦,就知道过去生中我们布施心不甘情不愿,今天得这个果报。现在明白了,我们就痛痛快快、欢欢喜喜的去修布施,不要等来世,你们念《了凡四训》你就明了,这一生就得福报。财布施得财富,可是得了财富,诸位要知道,一定要继续去布施,不要享,享福就愚痴,就糊涂了。财是你命里头有财,舍不尽的,丢不掉的,愈舍愈多,不会说愈舍愈少,没有这个道理。财富从哪里来的?财布施得来的,所以你愈舍愈多,你施是种因,世间很少人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中国大陆过去,世间人供财神,财神供谁?供范蠡,范蠡是古时候越王勾践的大臣,帮助勾践复国。他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个人有智慧。国家恢复之后,他就辞掉他的官职,改姓名去做生意,去经商,经商没有多久发了大财,改名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把财散掉,做布施统统散掉,做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后再从小买卖再做起,没有几年又发了,很快就发了,发了又散,三聚三散。后人景仰他,我们做生意,发财要以他做模范,供他做财神,是这个意思,以他做模范。他在社会上崇高的地位,得大财富,财富源源不断而来,丢都丢不掉,这是真的,愈散愈多。你是愈抓愈没有,因为抓不住,你怎么样抓抓不住,都会给你漏光、漏掉了,唯有散财才得大的财富。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们净宗学会诸位修的,虽然不是个人修的,但是共同在一块修,都是一样的。我们印经、做录音带、做录影带,这里头要用钱,财布施,做出来的东西送给人是法,法布施。所以做这种是财里面有法,法里面有财,这个非常好,在一切布施供养当中真的是第一。我们没有拿钱去修庙,没有拿钱去做别的事情,专门做这一桩事情。这桩事情,我们做的这些、印的这些经书,人家拿去卖也好,卖有人买,它有人看,他能够看,这是我们对他的法布施。所以这种修的善法,是只有善绝对没有恶,没有弊病在当中;也就是讲只有正面,绝对没有负面的效果,值得我们认真去做。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工商业发达,人民生活一般富裕,他所最缺乏的、最贫乏的是智慧,也就是说精神生活他贫乏。而在我们一生生活当中,精神生活实在讲重於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这个人虽富富而不乐,他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不快乐。何况这个不快乐,我们会联想到,他多病、他多愁、多烦恼,他不健康,这个没有法子。

  昨天于凌波居士来看我,他是过去台中菩提医院第一任的院长,这是个医生,我们在一块谈起这些问题,他完全同意。确实,他说人年岁大了,退休之后,在家里就是想老,天天跑医院去看病,天天想病,於是乎他衰老、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神仙都治不好。根源在哪里?佛经上所说的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他天天想老、天天想病,所以神仙都救不了他。学佛的人好处是什么?学佛的人天天想佛,天天想菩萨,你们去看看,哪里有一尊病了的佛,哪里有一尊生烦恼的菩萨?没有。佛菩萨身体健康,他身体用不著保养、用不著进补,什么都不需要,自然健康。为什么自然健康?他心清净。他心里头没有老,心里头也没有病,所以心里头也没有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自在,老病死他都没有!世间人为什么有?愈是到年岁大了就愈想这些东西,天天在想,念念都在想,於是老病死就来了。所以,「不作是念」要紧,恶的这些念没有,善念也没有,那个心叫真清净。修善不执著我在修善,积功累德也不执著自己在积功累德,做了都把它忘得干干净净,让这个心时时刻刻都保持清净。遇缘也清净,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统统清净,那就没事,这叫真修,这就是正行。

  「不取不住,无住始有入处。」《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无住,於一切法不取不住,不取就是不执著,不住就不放在心上,这样才行。遇到真正是个好事情,对众生有利益的,全心全力去做;做完之后,干干净净,若无其事,这才行。须菩提尊者做到了,所以世尊称赞他,他是一个喜欢修寂静心的人。由此我们可知,寂静照经上的意思就是断恶修善而不著相,不著相就是寂静,并不是躲在一个地方,很清净的环境,人迹不到,不是那个意思,那个想法就错了。此地讲的阿兰那,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修。阿兰那不著重在外境,著重在内心,外面无论是什么境界,我心总不沾染,这就是真正的阿兰那,真正的寂静处。再看底下这段文: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前面这一节经文,是须菩提尊者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他修行证果都不著相。不仅仅是前面泛指小乘四果不著相,须菩提尊者为我们说明,他自己也是不著相。这段经文是世尊为我们示现,成佛也是不著相。告诉须菩提,问他你的意思怎样?『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昔」是过去,过去世,不是这一世,行菩萨道、修菩萨行的时候,在没成佛之前,曾经亲近过然灯佛。然灯佛为他授记,这桩事情世尊在讲经的时候曾经提到。所以问须菩提尊者,你的意思怎么样?那个时候如来是不是有法可得?下面是须菩提的答覆。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你就真的得到了,要有所得,前面说了,他就有四相。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有所得是你修得,无所得是你自性里头本具的,那是真得。有所得是你修得,修得是决定有限的,享受完了就没有了,你必须要继续再修。性德是享受不尽,它不是修来的,从自性里面显现出来,无有穷尽。这是性修完全不相同,所以说会修的人,修与性要相应,那就成功了。我们看注解。

  「此世尊往昔行菩萨道,初证八地时之事。」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过去,在菩萨地位当中,初证八地时候这桩事情,遇到然灯佛。「望佛果则为因地」,没成佛,八地菩萨还是修因,还是在因地。「望初学人则为果地」,如果我们看他,释迦牟尼佛证八地菩萨的果位,我们看他是果。从他看佛还是因,他还没证果,还在修因。「八地证无生法忍」,我们在《仁王经》上看到,无生法忍的菩萨有三位,七地是下品,证下品无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无生法忍那是真正得到,像七地才刚刚证得,到八地是真实得到了。「无生法,即是真如实相。」无生法简单说说,法是讲一切法,一切世出世间法,世间法也包括在其中,无生是一切法本来不生,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是不生。根本就没有生,没有生哪有灭?当然就不灭。可是我们现在看的一切法,好像有生有灭,这是妄想,这是错觉,你没有看到真相,如果你看到真相,一切法确实不生。这些话说得我们很难懂,愈说我们愈迷惑,原因在哪里?事实真相我们没见到,我们今天见到的相,自己以为是真的。佛给我们说出真相,这一切法本来不生,我们决定不承认,认为佛讲的话是假的,真假给颠倒了,我们认假不认真。

  真相不单单是佛说,世间也有不少真正聪明智慧的人,他也见到。像现在世间一些聪明人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或精神现象全是波动。为什么会有森罗万象?波动的频率不相同,愈是精神高的、层次高的,波动的速度就愈快,像植物、矿物它波动的速度就愈慢。这个看法跟佛法里面讲的无生法就比较接近,除了波动之外什么都没有,波动产生的幻相。在《金刚经》里面,这叫众生相,众就是不同,许许多多。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会停留一段时期,好像昨天跟今天没有什么两样,这个现象叫相续相。实在讲这个波动它不能够永远保存在一定的频率,它的频率会有变化的。人死了,进入另外一个境界,那就是个大的突变,它频率变化不一样,起了大的变化。人身如此,我们心里面思想、观念都是波动现象,心理现象也是波动现象,所有一切物质现象还是波动现象,哪有一法可得?所以一切法本来不生,到七地菩萨这个境界见到了,八地是完全透彻明了。忍,忍是承认的意思,佛所讲一切法不生不灭,这个菩萨承认。他为什么承认?他见到了。大乘经上常讲,相宗里头说,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八地以前没有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念头非常微细。现代人讲它波动的速度是非常的快,像经上给我们说的,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你看那个速度就太大了。我们要是以一秒钟四次弹指来算法,四乘六十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当中振动的频率是两个十万八千次。这是佛举一个例子来说,而实际上的情形可能比这个还要多。所以,波动的讲法跟我们佛经上说的很相应,这是近代科学家才发现的,不承认有物质的存在。我们还想要得到这个得到那个,岂不是叫妄想。这就是真如实相,也就是事实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八地菩萨见到了。

  「忍是通达无碍不退之意」,他对於这个事实真相完全通达,完全没有障碍,承认这个一点没有错,不会怀疑,不会退转。「即理智相冥,忍可印持也。」忍可就是同意,我们叫认可,「忍」跟承认的认字意思是相同的,认可。印是印证,我们这个世间,特别是在中国,中国一切公文、私人文件都要盖印才算证明,不盖印不算证明,印就是印证的意思。持是保持,永远不会失掉。理智相冥,理就是真理,就是事实真相,智就是智慧见到这个理。这是很深的智慧,浅的智慧见不到,甚深的智慧见到了,见到事实真相,承认事实真相,就叫做无生法忍。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那个时候证八地菩萨的果位,也就是证无生法忍。

  「於法之法」,这是经文上「於法有所得不」,这个法字,「蕅益大师曰无生法忍说,极是」。蕅益大师有《金刚经》的注解,他在注解上说,这个法字就是指的无生法忍,八地菩萨所证的。江味农居士很肯定的说,蕅益大师这个说法非常正确,他证得无生法忍了。他心里面是不是执著我真的证得无生法忍?没有,得而无其所得。他确实得到,但是心里头痕迹都不著,他真得到了;如果心里头有所得,你什么都没得到。诸位要细细去回味,如果你说我得到多少财富,你有这个念头,你一文都没得到。虽然你今天有亿万财产,绝对不是你的,你一分钱没得到;如果你心里头清清净净什么都没有?那你真的得到。这个意思很深,回去好好去想想,仔细去参参,看看能参得透参不透。你果然参透,你就得大受用。真实的富足是永恒的不缺乏,这叫真正富足,你在生活上样样都自在,没有缺乏,那就是富足,你契入这个境界你就能得到。

  我们不能怀疑,好像出家的法师到处有人供养,没有缺乏,我们在家居士哪里能做得到?你有这个妄念,就是你四相具足,你还是以轮回心来修佛法,你怎么能够得到佛法?换句话说,你不相信因缘果报,你不相信福德自然,经上明摆著,你天天读还不相信!如果真的相信,那个出家在家、男女老少这些念头就没有了。问你是不是有这个福报?在家居士修行,到生活艰难的时候,佛菩萨都来送供养给你,这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虚云老和尚传记里面我们也看到,佛菩萨到时候就来,你有德有福。一定要相信因果报应,一定要相信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所以就放心去断恶修善,放心去帮助一切众生,你就得到一切众生的帮助。我修的这个因,得的果报就是一切众生帮助我,我修的因是帮助一切众生,因果是自然的。我只顾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别人,换句话说,你有急难的时候,谁都不会帮助你。你没有种这个因,你哪来这个果报?不要以为我们天天拜佛,天天香花水果供养佛,佛就保佑我,那是迷信,这个要知道,头脑要清楚。一百个学佛的人天天香花水果供养佛,如果这一百个人都得到佛菩萨照顾,那佛菩萨保佑我,我们可以相信。这一百个供佛的人,只有一、两个好像有点感应,其他的都没有,那佛菩萨保佑不可靠,这个要知道,不可靠。佛菩萨不受贿赂,天天去礼拜,香花水果供养,巴结巴结,不行!没用处的。你应该巴结谁?巴结一切众生,佛菩萨就照顾你。单单巴结佛菩萨,不爱一切众生,不肯帮助一切众生,佛菩萨不会接受你的,你那个供养恭敬他都不接受,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再看底下一段注解。

  「闻法住相,则心中生灭未息,何能便证无生。」首先说出来,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证果?菩萨深位我们不谈,我们单讲现前,我们念佛,几个人能够证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还高,再浅一点,几个人得功夫成片?这是最低的。得功夫成片,要能保持不退转,就决定往生。我们有没有得到?为什么得不到?闻法住相,这举一个例子,闻法尚且住相,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哪一样不住相?住相就著相。诸位要晓得,就是因为住相,所以我们念佛功夫不能成片,不能得一心不乱,甚至於一生念佛到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就出在住相,就出在这里。菩萨如果闻法住相,「闻法」就是讲然灯佛说法,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是菩萨身分,是学生,听佛讲经说法要住相了,他决定不能证无生法忍。

  「若有一所得之无生法在,仍然是生灭心,尚能谓证无生法乎。」此地所说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举个例子而已。明白这个例子,在生活当中所有一切,一样都不可以执著,有一个所得无生法在。听佛讲无生法忍,人家听了就证得,我们听了没有办法证得,道理在哪里?我们听无生法有个无生法在,执著有个无生法。叫你讲也能讲得出来,你没有得!为什么没有得?就是因为你有个无生法在,你有,你还是生灭心。必须听了这个之后,真的觉悟,生灭心灭了。生灭心灭了之后,那个心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心证不生不灭的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用生灭心,生灭心是轮回心,怎么能够见到无生的实相?「故知虽得无生,而於此法,实无其所得也。」清净心、真心不生不灭,不生就是一个念头都不生,那真的叫无生法;有一念生,就不是无生法。所以尊者答覆得正确,实无所得。实无所得的,真的得无生法,如果有所得,他就没有得到。

  「菩萨住相,便不能成佛」,这句话很重要,这句话是修行证果的总原则。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佛是最高的果位,须陀洹是最初的入门,须陀洹住相就不能证得初果,到这个地方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佛法自始至终,要想修行证果只有一个方法,离一切相。著相修行,不但不能成佛,连小乘初果须陀洹也没分。著相修行,修的是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痴福,离一切相才能够超凡入圣。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想,还是想继续搞六道轮回?还是想这一生当中真正超越三界?这不能不认真去想想,去下个决断。如果真的要想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我们生活的空间就大了,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活的空间跟阿弥陀佛一样,尽虚空遍法界是我们生活的空间,得大自在。在无际的时空里面,我们来去自由,毫无障碍。如果在三界六道,这是个小圈子、小范围,永远不能越过,随著你的果报,就是六道里面的果报。像我们这一生得人身,我们的生活空间不能超过地球,这个范围就很小。如果堕落在畜生身,它的范围就更小,可能不能离开它生活的小圈子,连一个都市都没有办法超越。由此可知,六道里头层次愈低,生活的圈子愈小,愈小就愈苦。天人生活的范围比我们大,六道里头生活范围最大的,整个三界六道里面他没有障碍的,刚才讲的是大梵天,这是六道里面福报最大的,但是他不能超越六道轮回的界限,比起圣者们差得太远了,那不能比。我们六道轮回就像大海当中一个水泡,在《楞严经》上佛给我们做的比喻,三界六道像个水泡,你的活动范围超不了那个水泡的范围。

  往生净土就突破这个范围,他的活动就整个大海,这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去想想,我们希望过哪一种生活?要下决断,要有决心,真的想超越我们的机会得来不容易。我们遇到大乘、遇到净土,不只是《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话不是假话。彭际清居士在净土法门里面所说的,他说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这么个因缘,这一次,他这个话是超过《开经偈》讲的百千万劫。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机会,我们要是把它错过,那真的叫可惜。怎样不错过?放下万缘,也就是说真正想超越,真正想恢复自由自在,一定要把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二六时中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你就成功了。

  「发心修大乘者,若其住相,岂能成菩萨,又岂是菩萨行。」菩萨这个意思太广、太深了,从初发心到等觉都是菩萨。所以说菩萨我们有分,菩萨在哪里?我们自己就是的,还到哪里去找菩萨?自己是什么菩萨?初发心的菩萨。从什么地方看我们初发心?我们觉悟了,不再搞六道轮回,一心一意念佛想出离三界,这个心就是菩萨心。这样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是菩萨行。日用平常,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不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有西方净土。所以《无量寿经》不可以不念,天天要念,纵然是很忙碌的人,抽不出时间,我们编的有《朝暮课本》,早晨念《无量寿经》第六品,晚上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念这两段。再要是十分忙碌,连这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你就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我教给大家的方法,十念法,念十声佛号,一天念九次,专念!这就是菩萨行。修行最重要的是心,心是菩萨,行就是菩萨,穿衣吃饭都是菩萨行,迎宾接客也是菩萨行,没有一样不是菩萨行。如果是生灭心,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恋之心,那是轮回心。轮回心学佛,也是轮回行,不是菩萨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为什么?因为你是轮回心。

  「云何心能不生,必当无住於相。」这个地方讲的心,就是妄想,就是念头,怎样叫念头不生?必当这个必字非常肯定,也就是一定要这样做,不住於相。於一切相,世出世间相统统不住,都不执著,你的妄心就不会生。为什么会有妄念?因为你住相。「故无住,正是无生之唯一入手方法。」这是讲到这节经文,菩萨证无生法忍,他怎么样会证无生法忍?就是因为他不住於相,他才能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前面说过,你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这是世尊问的话。下面是尊者的答覆: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个地方『则非』、『是名』,我们在此地都看到了。请看注解。「菩萨修因时,六度万行,一一功行,回向净土,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也。」这个回向偈几乎我们每天都在念,念是念了,并没有做到,这是真的。要怎样才真正做到名实相符?那要晓得佛净土在哪里?佛净土在自己清净心中,心净则佛土净,真正庄严佛净土就是庄严自己的清净心,那你真的做了。清净心能生净土,心净则佛土净,也就是说,凡是能往生的人,他凭什么往生的?清净心往生的。因为清净心跟佛净土相应,愿意去就去了,清净心是往生的真因,愿意去是缘,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这就往生了,往生是果报。所以诸位要晓得,清净心是因,愿意去是缘,因缘具足果报现前。我们这才晓得,庄严佛净土就是庄严自己的清净心,我们所修积的一切功德,心里头一定要若无其事,就是庄严佛净土,就是庄严自心。如果修积的这些功德,耿耿於怀,念念不忘,那就错了,那与佛净土、清净心毫不相关了。口里面讲庄严佛净土,实际上是没这回事情,与庄严佛净土完全相违背,这个错了。六度万行就是指我们的生活,像世尊在本经开头为我们表演的,穿衣吃饭,入舍卫大城乞食。这个示现就是告诉我们,菩萨六度万行在哪里修?就是日常生活点点滴滴,无不是清净心,这就是菩萨行,这就是菩萨道。

  底下一段说,「须知庄严佛净土,净字最要紧,土云何净,由心净耳,既须心净,所以庄严不能著相,若心取相,便不清净矣。」所以,穿衣不著穿衣之相,吃饭不著吃饭之相,你就是庄严佛净土。做任何工作都不著相,你在家里做家事也好,你上班在公司行号里工作,做一样的做,比别人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勤快,决定不著相。作而无作,在此地讲的,行而无其所行,这就是修六度万行,要懂得怎么个修法。在这个地方实在讲我们有许多的体会,大乘法中常常说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是根本。禅宗里面懂得从根本修,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当中,知道这个原理原则,我们也晓得从根本修。一切日常琐碎事情当中修清净心,这个修行说实在话比禅宗禅堂打坐高明太多了。禅堂打坐是离开一切复杂的境界修清净心,我们在日常繁琐的工作当中、人事环境当中修清净心,岂不比他高明。这些都是事实。所以你们修行到哪里修?就在家庭里面修,就在你工作里面去修,这「庄严佛净土」。不是一定要找个寺庙道场环境里面,到哪里去庄严,那是假的,那统统搞错了。

  印光大师不教人跑寺庙道场,他的一些皈依弟子心里头著相,著什么相?著老和尚的相,几天没有看到老和尚,就想到要去看看老和尚。见到老和尚,老和尚问他,你来干什么?我来看师父的。「师父有什么好看?以前见过面了,还有什么好看的?不回家老实念佛,浪费时间,到寺庙来还供养,浪费钱财,生活很困苦,钱财得来不容易。」这是老和尚真实的教诲。劝你布施,是劝你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不是劝你到寺庙常常来送钱,不是的。如果大家误会了,常常到寺庙送钱,你就把这些出家人害惨了。出家人没钱,有道心,有了钱跟在家人一样,贪瞋痴慢都起来,你不是把这些好心出家人害惨了。你们的果报在哪里,我不要说,你们都知道。所以许多很好的教诲,我们把它的意思解错了、偏差了,铸成大错。佛没有说错,我们把他的话想错了。

  钱多,做的好事,这个念头也想错了,好事不如无事,多事不如少事,为什么?清净心,要懂这个道理。唐朝庞居士庞蕴示现给我们的,就是教我们这句话,就是教我们体会这个意思。他家里面非常富有,他将他家的金银财宝装在船上,把船划到江中心,长江中心,砸个洞让它沉下去,统统不要。他一家三个人,夫妻两个还有一个女儿,女儿修行也很成功,没有嫁人。家业都不要了,生活怎么办?编草鞋,每天打草鞋到外面去卖,卖几文钱,买一点菜在家里过生活。那么大的财富都不要了,去做这一点小手艺来维持生活。人家问他,你这些钱不要,拿去做好事不好吗?他告诉人家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留这个教训给后人。

  现在世间为什么这么乱?好人太多了,好人好事,这个也好事,那个也好事,就天下大乱。人人都不当好人,人人也不做好事,天下太平,没事。好人是要名,好事是有利,无非是好名好利而已,哪里是真的好事?真的好事是心清净。佛门当中,有些做这些慈善事业,那是逼不得已,信徒供养,供养多了,怎么办?只好替他们来做好事,是被逼的。我要做什么好事跟大家化缘,那个错了,那好事!那就是好人好事,那不是真好人,假好人。是你们自己拿来,没有法子,替你们做好事,我才绝对不会去找你们,你们拿钱来,我给你们做好事,我不做这个傻瓜,这点诸位一定要明了。因为没有事,你就晓得往生就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有事,就走不了,就被这个牵累。哪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去干这种傻事?我们学佛,读大乘经,要明理,要开智慧;读大乘经,不明理,不开智慧,那就是经上常讲的业障太重。业障必须要消除,自己要晓得怎么个消法,庄严佛净土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你要消业障,恢复清净心。平常像我们一般同修,生活过得不是很富裕,不是有很多财富,修福舍财修福随缘随分,由道场统筹就好了。除非是有很大的财富,不晓得怎么修福,找个善知识,那能讲得过去。但是真善知识也不容易遇到。

  我们在台湾也曾经听说,台湾现在有钱的人多,一个人捐献,一捐献就几亿。善知识得到这个财富干什么?建庙。建庙是不是好事?那要看那个庙将来能发挥什么作用。如果这个大庙建好了,里面的信徒在里头争名夺利,那就叫斗争的道场。没有这个地方,还没有人斗争,搞个地方大家都要抢,大家都要争,那么你这个钱不是修福,是造罪业。在台湾,一个人一次捐献几亿的人很多,在台湾是布施的心、布施的力量确实有,但是是不是真正做到好事,那的确是有问题。像去年,我们基金会开董事会的时候,总干事简丰文居士就非常感慨。台湾盖庙,一座庙几十亿,大的是三百多亿,盖个讲堂都一亿多,那个讲堂大小就差不多跟这个一样,一亿多,现代化的设备。我们在去年一年对全世界,我们印的经书、录音带、录影带,对全世界流通,才六千万台币,一年才做到六千万,人家盖个讲堂都一亿多。简居士摇头,说真正好事没有人做。因为我们讲堂不化缘,不问人家要钱的,你是个大富长者到我这来,我不会特别接待你,我不巴结你,我们道场是平等的。设个功德箱,自己随意,我们拿这个钱来做好事,做真正的好事。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