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刚经讲义节要 - (第十二集)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十二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12

  请掀开讲义第十八页第六行,从「如来赞印」这个地方看起,请看经文: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将自己所修所证的完全显示在日常生活之中,使自己的生活与修证完全融合成一体,这是佛法真实的受用。在这个时候被须菩提尊者看出来,所以尊者赞叹释迦牟尼佛,前面我们已经读过了。这一段是世尊答覆尊者的话,首先对他称赞。二个『善哉』,一是赞他大智能见,二是赞他大悲代问,所以连续有「善哉善哉」,里面含著许多的意思。如果不是须菩提看出来,要不是他代我们启请,这一会发起的因缘就没有了。我们看底下这条。「善现所见」,善现就是须菩提尊者,他所看到的,「世尊欲令众生於其著衣持钵、去来动静、日用平常生活中,领取护念付嘱之意」。这在前面已经给大家报告过,经文对於重要的义趣是不断的重复,这是从表面上去看这部经,实际上,文字每次的重复,可是意思不一样,如果意思相同,重复就是错误的。每次重复,意思比前一次必定要深广很多,我们读经、听经都要向这些地方去领悟。何况众生的烦恼习气深重,实在说哪有听一次就开悟了,听一次就证果了?除非是世尊在世的当时,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有这些事情,佛灭度之后,就没看到过这样的事情。由此可知,重复里面有更深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不断的薰习,长久的薰习能令宿根发现。我们过去生中所修的善根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佛法长期的薰修,能够使我们的善根提前发现,有这些深意在其中。

  注解里面虽然是说佛教这些大心的众生,就是发大菩提心,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上求下化。佛是怎样来教导?此地说了,要教这些人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谓行住坐卧,我们从佛的生活行持明白佛对於大众的护念,这个护念就是身教、意教。佛的意愿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范围很广很大,佛怎样教导?就是在生活上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是护念的意思,无言之教,没有说一个字,没说一句话。付嘱是对弟子们所说的。由此可知,护念是对於一切众生,九法界一切众生。发心学佛,皈依三宝,这是佛弟子,佛弟子更要学佛的行持,换句话说要学佛的模样。佛如何教导弟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是在生活当中做出来给大家看。所以这部经文里面,给须菩提印证说『如汝所说』,就像你所讲的,如来确实以善巧方便『护念诸菩萨,付嘱诸菩萨』。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段经文是允许为他开示,就是须菩提尊者请法,世尊答覆他的。首先教导他要『谛听』,这两个字非常重要。近代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说明,学佛听经闻法的要领要在诚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得利益不得利益,或者得利益的浅深大小,不在说法的人,而是在自己听经的态度。听经如是,读诵也不例外,就在一个诚敬。所以我们常常在经典里面,世尊说法之前总要叫大家谛听。「谛,真实正确,不贡高,不卑下,虚心领受。」这是一个普通的解释,谛实在讲就是用真实心、恭敬心、清净心来读诵、来听闻,这才叫谛听。能够诚谛,佛说法你才真正能体会。『当为汝说』,你既然看出来了,要求我给你说明,我应当要给你说。佛说得很简单,此地讲「标宗」,宗是宗旨,把宗旨宣布出来,也就是说好像做文章,先把题目说出来。题目是全经的纲领,往后的经文,实在讲就是解释这三桩事情:第一个是发菩提心,第二个是心怎么安住,第三个是妄想心如何降伏,就这么三桩事情。

  在这个地方『善男子,善女人』我们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能疏忽。有许多人修学大乘,依照经上的道理、方法去做,做了许久没效果,於是对於佛经典的讲法就产生怀疑。佛教给我,我照做了,为什么没有得到像经上讲的这种功德利益?实在是这一个字是关键,往往把它疏忽掉,就是「善」,「善男子,善女人」,先要把这个标准确立。善的标准何在?首先我们要认识这是大乘经,即使是古德他们的看法,最低限度也是大乘通教、别教,贤首家所判的始教与终教,何况古德都认为兼圆,这里头有圆教的教义。而近代江味农居士则是一生专攻《金刚经》的,他的看法这部经是属於圆顿大乘,比古人讲得要高,他也确实说了一番大道理,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判得高,标准就高,善男子善女人标准也是随著水涨船高。这个善的标准必须要具足《观无量寿佛经》的三福,三条十一句统统都做到了,这个人才是此地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样标准的人发心才叫真正的菩提心,才是佛在本经上所讲菩提心的标准。心发了,发了之后怎样修?正如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菩提心是发了,不晓得怎样学菩萨道,怎样修菩萨行,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味道跟五十三参的意思很相似,问的话不一样,意思是相同的。心发了,心发了之后怎样住?怎样降伏其心?佛在这里答得好,『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答完了,这个问答就完了。

  我们看下面注解的第二条。「看经闻法,必须抛开一切知见,以一心对境,方能契入。」这是非常重要,这就是谛听。如果我们看经,心里面有成见,闻法,自己有意见,那就决定不能悟入,为什么?与《金刚般若》的义趣完全相违背。这部经上的大主意就是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心有住。你有成见、有主张、有意见,就是你心有住,有住就不行,有住就是迷,有住就是障,障碍你明心见性。必须要把一切知见统统放下,这是非常重要,专心去听,只可以听不能想。听了之后想想这是什么味道,错了,为什么?一想,心又有住了,一想就落到第六意识上去。这是很难的一桩事情,这是佛法跟世间法大大不相同的所在,就是佛法住不得,这个道理很深。

  听不懂?听不懂不要管它,听不懂就算了。听不懂你去想想研究研究就懂了,没那回事情;想一想研究研究似乎懂了,结果还是把意思错会。一想就错误,一想就偏差,因为想是迷,所以不能想。我们这部经讲得很透彻,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也交代得很清楚。他教我们听经闻法要「离言说相」,不要执著言语,经典是言语的记录,文字是言语的符号,不能执著言语当然就不要执著文字,这是第一个教我们不要执著的。第二「离名字相」,名字就是名词术语,譬如此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名词,这个名字是假名,《金刚经》上「是名」,冠上「是名」这个字就是不得已假立的,不可以执著,你要执著真的有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就坏了,名字相不能执著。第三个「心缘相」不能执著,心缘相就是我想怎样,刚才讲了,我有成见、我有意见,那是心缘相,心向外攀缘;你看经,在文字上攀缘,听经,在言语上攀缘,那就错了。所以离言说、离名字、离心缘相,这才叫做谛听。谛听简单讲就是老实听,念佛要老实念,听经要老实听,老实可贵!老实人就能契入,所以叫一心对境,我们一动念头就二心、三心。这个样子听经、读经会开悟,契入就是我们常讲的开悟。

  「二如是」,这两个如是,第一个是「应如是住」,第二个是「如是降伏其心」,这两个如是「克指上文善护念、善付嘱二句」。就是说的前面尊者问的两桩事情,而佛的答覆如是如是,「有现前指点,当下即是之义」。简单的说,须菩提问怎样住?佛就说就像我这样住;怎样降伏其心?就像我这样子降伏其心,这两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佛已经做出来了,你像我这样就行。所以这个答覆是现前指点,叫他直下承当,当下就是。这种答覆须菩提尊者完全明了了,所以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到这个地方就讲完了,就没有了。

  「佛之示现,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佛在生活上所做的,「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一段的样子,那就是示现。里面表演的是什么?须菩提看出来什么?看出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须菩提看出来。我们凡夫看不出来,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所以他赞叹希有世尊,真的是稀有。究竟圆满的果证原来就在生活当中,这样平常,这是一般人没能想像到的。底下是我们时时提倡的,也就是世尊在日常生活当中做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讲用心。日用平常当中,我们要存这个心,要存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都叫做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心起用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放下就是本经里面讲的无住,应无所住,一切不分别不执著,自在、随缘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显示的、所做出来的。「都在穿衣吃饭上显示无遗」,无遗就是大圆满,一丝毫欠缺没有,一丝毫没有漏掉,圆圆满满都显示出来。「於此体会得,念佛必定见佛」,我们能够在这些地方体验,也就是说能这样生活,能这样过日子,那就是佛菩萨,哪有不见佛的道理?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底下这段经文: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个答覆,答覆得很有技巧。我们看底下注解,『唯』,唯唯诺诺,这个答覆,「是住降之理,彻底明了」。这就是前面世尊给他开示的「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须菩提尊者彻底明白了,《金刚般若波罗蜜》到这里就圆满了。尊者是圆满了,这所谓上根利智,中下根性的人,天天看到释迦牟尼佛生活,今天在会上听到须菩提尊者跟世尊一问一答,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话。尊者就慈悲,『世尊,愿乐欲闻』,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我明白了,大家不懂,希望你老人家详细说明。由此可知,往下的经文就是这两句的注解,详细的来说明。我们看小注。「然如来护念付嘱,他尚未见,故代为启请」,「世尊,愿乐欲闻」就是代大众请法。不是他不知道,他完全明白了,别的人不晓得。诸位要知道,当年参加法会的这些人,他们听佛说法有年头了。你看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直跟著释迦牟尼佛的,从阿含会、方等会,进入到般若会,听了二十多年。亲自闻佛说法,听了二十多年,还不懂,我们今天一看一听就懂了,那真叫稀有,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可是我们有缘分读到这本经,也就晓得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我们的宿根就相当的深厚,这是值得庆幸的。

  他为我们请法说了四个字,愿、乐、欲、闻,这四个字「后后深於前前,义甚深广,应知」,江居士在《讲义》里面也讲得很透彻,这四个字一层比一层深。愿听,愿听未见得乐,喜欢听,喜欢听比愿听就要深一层;虽然是喜欢听,喜欢要变成欲望,就比乐更要高一层,这三个字都是从闻法心理上来说的。当然,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境界?必定是契入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理解的程度不一样,感受的能力不一样。而最高的是「闻」,闻是观世音菩萨所讲的,「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那个闻是属於三慧,就是更高的境界。下面我们简单节录江居士开示的要义。

  「人人本具如如不动之自性,无明为障,致妄心生灭不停。」学佛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这桩事情,也就是尊者所问的这两个问题,我们的心要安住在哪里,妄念要怎样把它悉除,恢复到自性清净心,学佛是为这个问题来的。这叫根本的问题,彻底的问题,这上解决了,其他那些枝枝叶叶自然都圆满的解决。自性,这部经上的名词就说了很多种,这是说人人本具,本来具有的,不是从外来的,也不是你修得的,是你本来具足的如如不动的自性,这就是真心,就是理体。整个宇宙人生就是自性的现相,自性是能现,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现。自性本来是不动的,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无染的,现在好像是在动,好像是被污染,这个现象是无明为障。明是明了,明了事实真相,现在事实真相不明了了,就叫无明,无明是不明了。因为不明,所以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天天在那里猜测,以为是这样,以为是那样,愈猜愈远,愈远就愈猜疑。这样妄心生灭不停,这样变成了一种习惯,无始劫到今天,习惯成自然。现在妄念想断都断不掉,这才是真正的麻烦事情,六道轮回就是这样变现出来的。

  「故学者应在闻字上用功」,愿乐欲闻,为什么?只有闻才能够开悟,才能解决问题。底下讲这个闻是「返闻闻自性,时时照,时时闻,则见诸法实相」,《金刚经》教给我们用功的大原则也就在这个字。「返闻」有回头的意思,所谓回头是岸。经文里面,往往用一个简单的字来代表修行的原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面的境界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所对的叫色,就是你眼睛能够见得到的都叫色。所以虚空也包括在色里面,是你眼睛对的。黑暗,眼睛看不到了,不是眼睛看不到,张开眼睛,夜晚没有灯光的时候看到黑暗,那也是境界,也是色法。所以,它的范围非常之广,耳所听的是声,六根对的对象叫六尘。返闻是观世音菩萨用功的方法,他是用耳根来做代表,我们从音声上要懂得回头,回头是去缘自性,不要去缘外面的境界,从外面境界立刻晓得回头。前面说过,释迦牟尼佛入舍卫大城去托钵,托了能知道回来,那个样子就是示现给我们看,教我们懂得回头。

  我们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哪个人不是如此?人人都是如此,但是你的金刚般若没表现出来。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他表现出来,我们表现不出来?我们是身回来了,佛现在教给我们心要回头,心从六根返过来。这个方法佛门里面用得很多、用得很广泛、用得很彻底,我们中国圣人也懂得,很可惜没有像佛法用得这样深广。孟子曾经讲过,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跟返闻的意思完全一样。学问之道不是别的,是什么?是你的心都跑在外面境界上,你只要把心收回来就是,岂不是跟返闻意思一样吗?眼从色收回来,耳从音声收回来,鼻从香收回来,舌从味收回来,六根都能够收回来就行了。所以诸位要晓得,此地这个返闻闻自性,在眼就是凡事它统统用个闻字,全都教给我们会归自性,那就是佛菩萨。不知道会归自性,一昧去攀缘外面境界,这是迷,这叫凡夫,不知道回头。

  能够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懂得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观照。时时照,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回头。晓得相是虚妄的,性是真实的,回头就见性,则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性。这样说法实在讲很难懂,很不好体会,我们还用举例来说明,举例只能举个彷佛,没有办法举得恰到好处,但是从彷佛当中,聪明人能体会它的意思。譬如古人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怎么回头?看到一个金镯子,镯是相,圆圆的镯子是相,怎样回归?这是金,这是黄金,那就归到自性;看到一副耳环,耳环是相,一看到,这也是黄金。如果只看到金,都一样,都平等,如果著到相,每一样都不一样,都不相同。所以教你从相上回头,返闻,返闻怎么个返法?念头一转,离相就见性。眼从色上离相,就见到色性,耳从音声上离相,就见到闻性,六根在六尘境界上只要离相就行了,这是《般若经》上教给我们的方法。

  相是虚妄,万万不可著,相是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相也不必把它消灭掉。实在讲,怎么消灭也消灭不了,譬如金跟器一样,器可以把它消灭掉,金在,金在它还是有相。我把黄金塑成一个人相,金就是人,人就是金。我不喜欢人相,我喜欢佛相,再把它塑成一个佛相,还是有个相。人相、佛相都不要了,黄金一块有一块的相,一坨有一坨的相,相要没有了金也没有了。所以说有性一定有相,有体一定有用,要明白这个道理。相不妨碍,只要你不执著它,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著,没妨碍。佛是教我们不要著相,也不要去断灭相,一定要把相断灭掉,那是愚痴人,那是错误的。这个往后会详细来说明,底下经文要说明的。

  须菩提既然是代大众请法,释迦牟尼佛很慈悲,当然要详细为我们解答这两个问题。第九段「详谈」,详谈虽然叫著须菩提,须菩提是代表大众,实在讲他已经彻底明白,无需要再说,他是代表大众,因为他代大众启请的。因此往后佛只叫著须菩提,就是叫大众,他是大众的代表,这个要晓得。经分两大段,就是《金刚经》的上半部跟下半部,上半部是「约境明无住」,境是境界,是外境,就从境界上来显明一切无住,「以彰般若正智」,彰是明显,把般若正智显示出来,下半部是就心,一切法不外乎心境。可见得江居士他分经分段落分得好,分得非常有道理。在约境这一大段分为两个中段,这两个中段就是信解两门,后半部也分两个中段,行证。合起来跟清凉判《华严经》架势是一样的,信行解证四个段落,这部经的确是圆圆满满。虽然经文不长,它的架势的确跟《华严》一样,是大经的架势,是圆满的教学,没有欠缺,信解行证四样都圆满。我们现在看第一段。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我们看底下的小注。「佛告句」,经文这样的句子很多,在此地说了,往后遇到这个句子,都是这个意思,「甚为紧要,不可忽略读过」,佛叫著名字,特别提醒大众,底下的开示一定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谛听。『诸菩萨摩诃萨』,这一句里面范围很广,「指发大心之善男女言」,实在说,诸菩萨,诸是多,不是一个。就本经,本经是大乘,江味农居士判作圆教,依大乘圆教来讲,从初信位一直到十回向位,这四十个位次是诸菩萨。下面摩诃萨,摩诃萨是大,大菩萨,大菩萨是从初地到等觉十一个位次。这一句里面包含著五十一个位次的菩萨,这个味道就深长了。可见得降伏其心这个修行法要紧,不但初学的人要从这下手,等觉菩萨还是用这个方法,这个妙!世尊在这次法会当中,把这样重要的修行方法传授给我们,如果我们会用,用得很恰当,这一生当中就能顿超圆证。纵然达不到这个境界,运用这个方法,守住这个原则,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是增高品位,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此地这个范围是很广大,都是用这个原则来修持,无论他修哪个法门,原则都是降伏其心。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断,还要用这个方法断最后一品无明,因为那一品无明是妄,不是真实。

  「发心要发得圆满究竟,如上成佛道,下化众生」,这是教给我们,正如同前面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们要真发这个心。发这个心就是大心菩萨,虽然我们是在初学,初发心,但是这个心大,这个心跟诸佛的心一样大,这个心究竟圆满。用俗话来讲,就是我们要立大志,什么样大志向?要立志作佛,要立志度一切众生,这是大志,在佛法里面叫发大心。心发了之后要去做,所谓以行填愿,我们要拿出行动出来圆满我们的大心大愿,这个人就是菩萨。这也是妙极了!尊者称赞佛,善护念、善付嘱,「善」字好,《金刚般若》上这个方法是善巧到了极处。我们在许多经论上读到过,凡夫要想修到菩萨地位,哪有那么容易!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要论断德,断德就是断烦恼,德是道德的德,跟小乘须陀洹相等,小乘初果。也就是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小乘人断尽八十八品见惑证初果须陀洹,圆教断八十八品见惑等初信位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像念书一样,入了一年级,正式上学入了一年级。但是,断证功夫跟小乘初果相同,诸位要晓得,心量、智慧完全不相同,初果跟圆初信位差得很远,因为他的心量大,志向大,他是发大心,修大行。

  「又知虽上成而实无所成,虽下化而实无所化。」这就是智慧,智慧现前,不是小乘圣者乃至於权教菩萨所能及的,确实般若智慧现前,他能够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是本经里面教导我们的。虽上成而实无所成,实无所成是心里头没有成的念头。我们在这部经后面就看到,后面首先举小乘四果,须陀洹已经证得须陀洹,他有没有著相?没有,如果要著相他就不能证得。小乘初果尚且如此,何况大乘菩萨,为什么?须陀洹已经断八十八品见惑,见惑里面第一个是身见,如果他说我已经证初果,那他身见还在。我,我证得,他身见没断,没断是凡夫,哪里是须陀洹果?由此可知,最下面的果位证得,心里都没有证得的念头,不是说没有证,他真的有证,心里头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证果的念头。成佛也决定没有成佛的念头,「我现在圆满成佛」,有这一念他四相具足,他哪里能成佛?上成,这是讲自己,自度,下化是度他,自行化他。下化而实无所化,天天在帮助众生,虽然帮助一切众生,布施供养等等善行,也不著这一切相,所谓是三轮体空。不是不做,天天在做,做了决定没有执著,心地清清净净,一尘不染。

  「乃是无所成而上成,无所化而下化。」世尊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这样做出来给我们看的,自己成佛了,没有摆个成佛的架子,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高高在上,没有。世尊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心里面也没有执著「做了这么多事情,做了这么多好事,多少人得我的利益」,从来没有这个念头,正所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则性德究竟,体用圆满,而称为大菩萨矣。」凡是能够这样修,能够这样行,具足如是知见,初发心就是大菩萨。可是我们自己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看到这个,我现在这样做,我就是大菩萨。人家大菩萨没有自以为是大菩萨,我们念了一遍《金刚经》,就自以为是大菩萨,那就错了。佛跟这些菩萨、阿罗汉、须陀洹都没有著相,我们读了几遍《金刚经》就著了相,你说释迦牟尼佛怎么不流眼泪?看了,冤哉枉也,你们把佛的意思全都错会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

  「如念佛法门」,这举一个例子,「本是至圆至顿之无上妙法」,实在讲,念佛法门真的是圆极顿极,「因行人发心不大,只知自了,则最上乘法,竟成为小乘矣」。诸位要晓得,念佛法门小乘种不生,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是小乘,他是自了汉。就如同从前李炳老所讲的,他是讲台中莲社,没有讲外人。他说台中莲社的莲友,大家都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实际上能往生的,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二、三个人。为什么每个人都念阿弥陀佛,都求生净土,不能往生?小乘心,自了汉,与那个法门不相应。净土是大乘法门,圆顿大法,不是大心的人,念阿弥陀佛也不能往生。但是要晓得,虽不能往生,跟阿弥陀佛结了缘。就像我们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念佛求生净土,都没去得成,原因在哪里?心量太小,只顾自己,没顾别人,这是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所以变成了小乘矣。

  「所以只能往生下品」,往生下品就很难得,下品也去不了。「甚且并下品亦不够」,我们就是这一类的人,连下品也不够,不能去。不能去,念了一辈子佛,到来生就享福,变成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不好,享福要造业,福享完了,罪报现前,要去受果报,那个麻烦事情大了,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岂不上负佛恩,下负己灵」,负是辜负,佛说《弥陀经》、说《无量寿经》、说净土经论,是帮助我们一生了生死出三界不退成佛,这是大恩大德,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没能去得了,叫辜负了佛恩。这个法门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不肯认真学,对不起自己,下负己灵就是对不起自己。「此皆由不明无上大法之所以然也。」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追究其原因,对於大法没有明了,没有真正懂得。所以底下的结论,「是学佛不能不开智慧」,开智慧就是把道理、事实真相认清楚,认明白。知道这个法门可贵,知道这个法门不可思议,知道这个法门的善巧,自己非依照这个修学不可,这是智慧。

  所以修净土要发大心,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们为了修学便利起见,也就是说这一生中确实要得生净土,我们的心、我们的愿,包括解行,都要与佛相应,佛是大心大愿大解大行,这样才能保证得生。我们将早课读诵的经文就采取《无量寿经》的第六品,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读诵四十八愿,绝对不是叫我们去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那就错了,我们是要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把我们自性里面的四十八愿引发出来,我跟阿弥陀佛发的是同样大愿,这样才跟佛同心同愿。晚课我们读诵经文是采取《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是大解大行的一段经文。一定要依教奉行,将佛的教诲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依照这个标准来改进、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行持。这样求生就不辜负佛恩,也不辜负这一生,在无量劫当中,这一生过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充实的、最可贵的一生。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往生不退成佛,这是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

  下面说,「降伏其心」,这是修行真实的原则,是个总原则。我们念佛,诸位要记住,往生净土的条件是要发大心、立大愿,大就会把妄破除。妄从哪里来?小心量就妄,我执,我相、我执,大心一发,小心量就突破了,妙!所谓叫善,佛善护念就是叫你心一放大,小我就挤破了,不要破自然就没有。这个法子真是妙极了,善巧方便之极。念佛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心就是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烦恼心,就这些东西。我们所用的是老实念佛,把这些妄念统统念掉,让心里头只有一个佛号,心无二念,只有一个佛号,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念上。以这一念对治一切杂念,净宗这个方法就更殊胜、更巧妙,「是令妄想不起」。我们念佛,一面念佛一面还有妄想,这是我们的功力不够,千万不要怀疑佛号不灵,佛号念了没用处,妄想还那么多。说老实话,念佛这个方法治不了妄想,你的妄想就没救了,没得好治。为什么?念佛是得十方一切诸佛的加持,一切诸佛加持都加不上,你就晓得你的业障多重。古德常说,深重的业障,所有一切法门都消不了,唯独念佛可以消除,这才知道念佛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方法更殊胜。我们念佛,为什么还消不了业障?也就是伏不住妄念、烦恼,今天读了这部经应该觉悟,心量太小。虽然念阿弥陀佛,念念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不如法,我们的心没有像阿弥陀佛那样广大,我们的愿没有像他那样的弘愿,原因就在此地。果然是大心大愿,这句佛号就是大行,怎么不能降伏其心?所以,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得不到效果,要去找原因,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我们的修学就一帆风顺。所以修行的目的,念佛的目的,要妄念不起,心就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

  「使不觉者觉」,妄就是不觉,妄想不起就觉悟,觉正净统统都现前。「初发心人,下手只有降伏」,你看须菩提尊者请教第一个问题,是问的心要怎样住?佛没有答住,答降伏,降伏住了心就有住,妄念不能降伏就谈不上安住。所以,降跟住有表里的关系。你看问的跟答的,重要是在降伏,就是妄念纷飞,妄想、杂念这是我们的大病,妄想、杂念不除,轮回果报就永远脱不了身。轮回是妄念变现出来的,轮回里面的因缘果报也是妄念在当家做主。所以佛法里面,比如像禅宗,宗门的学人虽然不念佛,虽然不求往生,但是他非常重视降伏妄念,非常重视。世尊在本经里开示的理论、方法、原则通一切法门,不但通一切法门,而且通一切果位,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菩萨,前面讲诸菩萨摩诃萨,都用这个原则。这才晓得降伏其心这句话的重要,要从这里下手。

  「古人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即是此意。」古德在修行当中体验的言语,也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他修行的心得,他把他的心得为我们说出来。但求息妄,不要求真,求真就又是一个妄念,你的妄就息不掉。正如同前面举例子所说的,到后面经文我们看到,证须陀洹果,心里头没有证须陀洹果的念头,有这个念头就是妄念。释迦牟尼佛成佛,他自己要有念头「我成佛了」,那又是个妄念,这要懂得。念佛人也不例外,我遇到一些同修来告诉我,念佛念了好几年,一心不乱没得到,来问我。我就老实告诉他,你这一生别指望了,你不可能得一心不乱。他说为什么?因为你有个「一心不乱」横在心里头,你还能得一心不乱吗?那就是个妄念,障碍一心不乱,这个妄念拿掉,你就得一心。所以不能求真,求真是个妄想,是个妄念。这个事情很难!凡夫心里头总要抓一样东西,好像有个依靠,如果什么都没有,他觉得心空空洞洞的,没有依靠,心里慌了。所以余门修道,余门是八万四千法门,就难在此地,不能让你有个东西抓住,有就错了。

  净宗对我们方便那就好了,让我们有个东西抓住,抓阿弥陀佛。心里头什么都没有,有个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就行了。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但是阿隬陀佛跟其他不一样,他通到真的,这个妄,妄的后面是真的,通到真的,这个方便就大了;不像其他的,其他的妄是妄到底,后头没有真实,阿弥陀佛后面是真实。幸亏有这个法门,末法一切众生都能得度,都有救,这就是要抓到一个依靠,西方极乐世界。古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注解就引用不少,指方立向。不像般若经,般若经方跟向统统去掉,都没有,法相跟非法相统统不立。净土宗指方立向,让你真的有个东西好抓,这对我们来讲就大开方便之门。我们心里攀缘净土,攀缘阿弥陀佛,行,这样求生净土品位不太高,生凡圣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实报土没有分。为什么?因为心里头有相,还有分别执著,有阿弥陀佛,实报庄严土没分。但是能去就不错了,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就很难得,你到那里是无量寿,保证脱了生死轮回。不要想得太高,想得太高反而将来去不了,那才叫后悔。所以说一定要得生,品位高下可以不必去计较,计较这个反而出了毛病。一切都不计较,都不放在心里,品位反而高,这个要知道。

  「不但初发心,实则自始至终,亦只有降伏之功,乃至成佛,亦无所住。」这是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的「诸菩萨摩诃萨」这句文里面所含的深义。所以这个法门之殊胜,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这个方法没有改变,就是教你降伏,降伏妄心。本经讲的是原理,讲的是纲领原则,落实在法门中来说,我们常听讲八万四千法门,这是真的,不是虚设的,诸位从《教乘法数》、《佛学大辞典》里面你可以查得到,确实八万四千法门,一条都不漏。四弘誓愿里面说得就更多,「法门无量誓愿学」,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无量无边的方法、门径,都是降伏的方法。大家如果能够把这个总纲领、总原则记住,我们在末法时期学佛,不会走岔路。末法时期,虽然《楞严经》上讲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对於邪正很清楚就能辨别出来。什么是正?这个法门修得我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这正法;如果这个法门修的叫我心里一天一天增加麻烦,那就是邪法。降伏之功,不能降伏,这个法就是邪法;换句话说,增长你的分别执著,这不是正法,正法是要减低你的分别执著。修学在效果上看,一定是烦恼轻、智慧长,这就是正法。不能很精微的观察出来,一年一年应该能够觉察得出来,实在说用功要得力的人必定是月月都不一样,所以他法喜充满,他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月月境界不相同。如果要到每个星期境界都不相同,那就恭喜你,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是上辈往生,绝对不在中下品。所以,我们在一般人讲是一个月一个月是一个阶段,月月会有进步,境界确实不一样。从这个地方检点,不仅是我们自己修学功夫得力,邪法正法在胸中也是了然而不迷。

  「不住生死,不住涅盘,除降伏外,别无进修方法」,这是总结修学的纲领。不住生死,生死是有边,不住涅盘,涅盘是空的这一边,空有二边都不住。怎样不住生死?不著相;怎样不住涅盘?持戒修福。广度众生,不住涅盘,虽度众生不著相,度无所度,这个要紧,都是属於降伏,降伏妄念。妄念,一个是住空的妄念,一个是住有的妄念,凡夫住在有上,住就是执著,执著有;二乘执著空,二乘证得偏真涅盘之后,他就不肯修福,不肯帮助众生,所以世尊呵斥他们叫堕无为坑,无为就是空,掉在空里面去,不能见性。佛法的宗旨是叫你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得清楚一点,说得明白一点,恢复自己本来面目,就如此而已。心性是本人,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住在偏真涅盘里面,本来面目见不到;换句话说,还是在迷,比起六道凡夫他算是觉悟了,比起佛菩萨他还是迷惑颠倒。所以这个修学,果证不是究竟圆满的。唯有大乘菩萨,前面讲了,智慧开了,真正智慧开了才晓得二边都不能执著。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够使自己达到明心见性,也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除了这个原则,再没有进修的原则,这个方法是讲总的纲领,我们念佛就是用念佛的方法来降伏其心。

  像参禅,他用参话头的方法,用观心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律宗用持戒的方法,教下用观照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一个原则,都是降伏其心,如果用功不是降伏其心,那就大错特错。降伏其心是个总原则、总纲领,就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这些杂念去掉。方法太多了,无量的方法,八万四千的方法,统统就是为了这桩事情。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统统是对付烦恼的,对付妄想的。

  再看底下这段经文,前面是总原则说出来了,这是证明,举例子为我们来说明。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这句话是总说,下面是别说。『一切众生之类』真的是无量无边,底下说的不过是举几个例子而已,并不只限於这些,要晓得无量无边。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这是讲从生态上来观察,胎、卵、湿、化,六道众生总不外这个四大类,胎卵湿化。

  【若有色。若无色。】

  『有色』是六道里面的色界天,『无色』是无色界天。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这几句是说的无色界天人。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无余涅盘』是成佛,也就是说你要立大志、要发大心,度众生就是帮助众生,要帮到几时?要帮到什么程度?要帮他成佛,没有成佛之前,我对他的帮助不能中断,要发这样的大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段话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来的,世尊示现在人间就做这个事情。你看这真的是发大心,立大愿,起大解,解就是圆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都不迷惑,证大果。信解行证都显示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落实在这个里面。世尊教我们学习,应如是住,应如是降伏其心,他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以身作则。这样的宣说,是他把他所做的为我们说出来,说出来是言教,所做的是身教。这段的意思很深很广,底下一共有十九条,还是略说之略说。

  这「一切众生之类」,佛家在这些言词上、术语上都充满了智慧,譬如问,我们常问道场,你这个寺院里面住多少人?人家一听,你是外行,你不懂佛法。佛法里面称呼,你这个道场住多少众,而不问住多少人。众让你开智慧,众是住了几个众缘和合的那么个东西,众缘和合的,让你开智慧,不著我相。所以称之为众生,所有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叫众生。缘合就现生,缘散就灭了,生灭是相生灭,实际上没有生灭,当体皆空。众生两个字教你认识事实真相。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