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九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09
请掀开讲义第十三页,第十六小节:
「此节经文所表,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而兴大悲大愿,远离尘垢,理事和合,圆满诸菩萨之修德,而与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则见此序境相为非相而见如来矣,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学者当於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皆如是体会得,则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矣。」发起序里面,序文虽然不长,它的含义实在讲是无限深广。古德有说,序、正、流通三分,如人食蜜,中边皆甜,可见它里面所含的意义与正宗分实在没有两样,而序是一个纲领,正宗分不过是详细说明而已。修行要紧的是抓纲领,因为在行门里面讲,愈简单愈得受用,解要详细,行要简单,这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证信序里面所表的,这是佛家常用的术语叫表法,表法就是它的意思是意在言外。我们读经,它的真正意思也在文字之外,我们能够体会得这一层就得受用。而言外之意,刚才说了是无限深广,是我们不但这一生永远体会不尽,即使尽未来际也体会不尽,为什么?因为它跟真如本性相应,道理在此地。经上所说的这些话就是真如本性,是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真性在哪里?就在面前,现前就是。就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禅家所谓的明心见性,心在哪里?性在哪里?心性当下就是。见到了就叫佛、就叫菩萨,圆满究竟的见到了,叫佛,见到一部分,没有圆满,还没有究竟,叫菩萨。古德常常用月亮做比喻,佛好像十五满月,没有一点欠缺,十四以前的月亮都还没有圆满,就叫菩萨。菩萨见了性,没有圆满,佛见性是圆满,名号差别所代表的意义就在此地。
底下讲,「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这是把方法教给我们。障是障碍,如果没有障碍,自性一定是圆满的现前。我们今天心性不能现前是因为有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把它归纳为两大类,一类叫所知障,一类叫烦恼障。《金刚经》都要为我们细细说明这个事实真相,先要明了,然后才有法子来对治。返闻就是个对治的方法,返,意思就是回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叫你回头。凡夫不知道回头,觉悟的人他晓得,回头就见性,回头就是,当下就是,回头才就是,不肯回头那就没法子。闻,用这个字来作代表,佛在《楞严经》上教观世音菩萨「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音菩萨用的是耳根,那用的是眼根,也叫返闻,他用这一个字做代表,也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要知道回头。凡夫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那么多苦难,生死轮回?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回头。不知道回头叫迷,一回头就叫觉悟,就是悟,迷悟差别就在此地。释迦牟尼佛他所表现的,我们今天底下这段文就念到了,他知道回头。你看他出门去托钵,托完回来之后,「还至本处」,还至本处的意思就叫回头。本处是什么?本处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原来是清净的,原来就是一尘不染的,所以要能够回到清净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能够回到自己的清净心,而不被外面境界所污染,这叫做返闻,这是功夫。破障这是明白,对事实真相完全明白了,是慧,返闻是功夫,这是修功,这样自性就现前,自性现前就叫做成佛。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不是说别的,就是明心见性而已。
真如本性显示出来,诸位要晓得,这个名词在大乘经上佛说许多不同的名相,为什么佛说这么多?佛说法有他的用意,因为凡夫最大的病根就是执著,讲一个名词他就牢牢执著,所以佛讲了很多名词,告诉你怎么说都行,不要执著,他的意思在此地。所以说真如,又说真心、又讲本性、又讲如如、又讲真如、又说第一义,名词太多了,随便举一举就能举出几十个,都是说一桩事情。叫你不要执著,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这都是工具,知道它里头所说的什么意思,不要去著文字相,道理在此地。真心本性要是露出来,大悲大愿是自然就生起来,不可能不生的。大慈大悲,悲是拔众生苦,看到众生有苦难,自动、自然的会去帮助,慈是与众生之乐,慈悲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叫慈悲。大愿,如同中国佛教常说的四弘誓愿,这四大愿可以说是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当中所发的一切愿,把它会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种,所以这四种是总愿。像《无量寿经》上我们看到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如果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四弘誓愿,不外乎这四条。这个大愿,度众生的悲愿,也是自然会生起来,不要人劝,也不必人提起,自然他就发了。兴就是兴起,我们常讲发心,是这个意思。
「远离尘垢」,尘垢是烦恼的代名词,因为这两样东西都不清净,都是污染的,像我们这个桌子,两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就有污染。这两个字在佛法里面是代表污染我们清净心的。为什么用两个字?尘是外面的境界,垢是里面的烦恼,里面分别执著这是垢的相,外面,像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它在那里诱惑你,这就是污染之缘。佛法讲因、讲缘、讲果,如果你不能远离这两样东西,怎么远离?就是内不动心,离垢,外不著相,《金刚经》里常讲不取於相,外不取於相,内如如不动,这两个就远离了。远离尘垢,就是本经后面在讲修行总纲领、总原则的时候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理事自自然然和合,《金刚经》自然也包括一切大乘经,再扩大就是一切佛法。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无非是教导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过最幸福、最美满的生活,这就是佛法。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佛法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不学,为什么?它的利益是让我们一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真善美慧确实从佛法里面可以得到。
理,在此地来说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如如不动之本性;事,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事和合有六条,这也是佛陀教我们处众必须遵守的六个原则。第一个是「见和同解」,见解要相同。佛实在是大智慧之人,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见解怎么会相同?见解就是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的想法、看法,每个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样,怎么能够和合得起来?今天一般所谓的建立共识,共识怎么个建立法?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太巧妙了,佛不是说一定要依我所说的就对了,不依我所说的就错了,佛不是这个说法,这个说法,那我们都被佛陀牵著鼻子走。佛教给我们怎样建立共识?我们把所有一切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统统舍弃,这个法子高明。谁也不要听谁的,谁也不要跟谁走,统统放下,大家不都一样了吗?心不都清净了吗?这法子妙!统统放下,那个心是真心,就不是妄心。不但方法妙,而是最真实的方法,有念皆妄。佛跟我们说的这些法,《金刚经》也讲得很好,教我们不要执著,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的一切法,你都要把它放下,都要把它舍弃,心里明白意思之后,绝不执著,恢复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大家都是清净心,大家都一尘不染,见和同解成就了。我们明白佛法这个基本的立场,这是所有一切和合的大根大本,我们真是佩服到极处,从这个基础我们大众在一块生活就容易了。
「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因为大众在一块相处,如果没有规矩,秩序就乱了。规矩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商量来制定的,小,这是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到一个世界。所以它是有秩序的,有道德的理念、有风俗习惯,各从其好,生活才美满,人人都能够遵守。戒和同修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是指佛所说的那几种戒条,它是广义的。「身同住,口无诤」,没有争论,「意同悦」,每个人心清净,法喜充满,这个生活多自在、多快乐。末后一条「利同均」,这一条也非常重要。利就是我们物质生活条件,现在所谓的平均分配,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平均分配不是强制的,是自动自发的,我有智慧、我有能力、我有才艺,尽量供给给社会给大众,对於自己生活,取到适当的就满足了,知足常乐。尽可能的帮助别人,希望大众物质生活水准都能向上提升,这就是「理事和合,圆满诸菩萨之修德」。不动之本性那是性德,理事和合就是修德。所以理事和合里面就包括本经所讲的六度,六度包括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都包含在这一句里面。这样与诸佛就「心心相印」,意思是说心跟佛的心一样,佛心清净,佛心慈悲。「光光相照」,佛的光明普照法界,我们自己的心光也是普照法界。这两句话不仅仅说明境界,同时里面还包含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像《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所说的,上能与一切诸佛感应道交,下能与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意思是说明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合成了一体。这个境界诸位如果细心去思惟、去体会,你才晓得学佛契入境界的受用,契入境界所得真实的利益。
这是序文文外面的一点意思,刚才讲了,言外之意是无量的深广,我们只能够说出这么一点而已。但是由这一点,诸位能够体会,你就是愈体会愈深,愈体会愈广,才晓得佛的经典的确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则见此序境相为非相」,这是《金刚经》上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在序分里头若见序分的相亦是非相,你也就见性了。正像前面所说,当下即是,就是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能够转过来确实就是。「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就是说这部经不但是序、正、流通三分古人用比喻说「如人食蜜」,蜂蜜,中间的甜,旁边也甜,味道是一样的,「中边皆甜」,意思就是一样的。实在说,佛的经典每一句经文里面都圆满包括其他所有一切经文,大经上常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许有人要问,到底是哪一句经文?假如真的有一句,那就错了,那就不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一是任一,不是专一,也就是任何一句,《金刚经》上任何一句它的意思都涵盖全经。不仅《金刚经》如此,任何经典里面一句都能够涵盖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任一。这才是佛法里常讲,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法法平等。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见到这个境界?心得清净就见到了,从清净心里面就见到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诸法实相里包括佛法在内。
「学者当於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这个范围就广了。你看佛经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并不是说这部《金刚经》是佛法,大一点的,那部《大藏经》是佛法,你就看呆了,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一切时、一切事,时里面就包括处,时空常常是合在一起讲的,一切事。一切境,境是境界,我们常讲顺境、逆境,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能够回头、你能够体会,你就契入,契入是什么?你就能够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底下两句话是形容他,「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这是形容日常生活当中的动态。动静,详细的说就是经上讲的四种威仪,行住坐卧,动静一如。一如是什么?都与清净心相应,也就是本经后面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个意思很深。不取於相不是不要相,你说不要相就错了,相是自性变现的,哪里能够不要?叫你不要执著相,就对了,就一如;如果执著相,就不如了。如是真如、是本性,一如则一切如,经上讲的「如是我闻」,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深义,一切皆是。所以,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能契入,那就无有一法是佛法,都在这一念之间,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这是第一个小节的经文,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第二节,「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般若》的发起很特别,一般大乘经典的发起多半是佛现瑞相,放光动地,引起当机者出来启请,请问佛这是一回什么事情,《无量寿经》发起也是如此。这样一部重要的经典,它的发起是平常的生活,在日常生活,说明了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佛法没有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就不叫佛法,那个佛法我们学它有什么用处?浪费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精力,学了一点好处得不到。所以,你就晓得,佛法学了,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上。然后才晓得,佛教育是世出世间所有教育里面最殊胜的,为什么?它样样用得上,学以致用,绝对不是所学非所用。我们世间学校学的东西很多是所学非所用,离开学校用不上;佛法是字字句句在我们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这就是必须要修学的,不能不修学,道理在此地。
江味农居士,底下也提到他,他一生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多年工夫,写成一本《金刚经讲义》。虽然说得很详细、很明白,江居士不是谦虚,说的是实在话,他所能说得出来的也不过是大海之一滴而已,这个话讲的一点都不错。虽然是一滴,一滴当中你能够体会到,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能够契入,往后境界必然是愈入愈深,愈入愈广,能够契入圆满的心性,就成佛了。这部经文字分量不多,四十多年的时间,换句话说,才真的搞明白。《讲义》的分量很大,看也相当不容易,江居士是近代人,民国初年的人,他的文字比经文那是浅显太多了,可是现代人也很不容易读,也很难读得懂。我们这次讲演编的讲义是根据江味农居士《讲义》所编的,也就是说把《讲义》里面的重点节录出来,所以我们这个本子可以说是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是从里面节录出来的。把这些重点我们如果真正明白,你再去看《讲义》很容易了,迎刃而解。我们看底下,第一条看起。
「出家本为度众,欲度众生,须先断惑,断惑必须苦行,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则乞食之有益於众生也大矣。」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舍弃富贵而出家修道,修成之后,一生从事於教学的工作。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孔老夫子,但是孔老夫子的发心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夫子学成之后周游列国,目的是想求得一官半职,他的目的是想从政,来施展他的抱负。结果当时这些诸侯对他很客气,很有礼貌,很恭敬他,没有一个人聘请他,原因是什么?实在说是对他有忌妒、有怀疑。因为他太能干,学生很多,学生里面有本领的人不少,如果他要来个政变,轻而易举,就夺取人家的政权。孔老夫人绝不干这种事情,没有人聘请他,他就回到家乡去办学,教学生去。
所以跟释迦牟尼佛的背景不一样,佛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他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他舍弃掉了。舍弃掉世俗的荣华富贵,去修道弘法,弘法的生活采取乞食,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出去托钵,过这样的生活,这个用意就很深。这是做给我们看,你们世间人所想、所求的都是错误的,你们所求求不到的,释迦牟尼佛统统具足,他一样也不缺,把这个东西舍弃掉,做给你看。这就是告诉你,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世间名闻利养算不了什么,不重要,有更重要的,那是道,那是明心见性。当然明心见性不一定要修这样的苦行,他这样做法是唤起人注意,唤起人反省,「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目的在此地。并不是说出家度众一定要这样做,不是这样的,诸位要知道。这是给社会大众一个启示,是个很大的启示。乞食有益於众生,就是能令众生看到这个样子警觉了,觉悟。
但是能行苦行,是我们凡夫看到苦,他呢?他乐!他有他的乐趣。我在台湾受戒的时候,我的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老法师跟我们大家讲了个故事,是他家乡的事情,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这是民国初年,他当小和尚的时候,他们的家乡出了一个怪人,要饭的,白天到外面要饭,晚上随便哪个破庙地方躺下睡觉。这个要饭的,他的儿子发了大财,有很多人骂他的儿子不孝,你这么有钱,过这样的生活,你的爸爸在外面讨饭,像什么话!他心里也很难过,派人去找,四处去找,好不容易把他父亲找到,苦苦哀求,不要去讨饭,回家来接受他的供养。给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这个老人家奇怪,过了不到一个月,偷偷的跑掉,穿上他的旧衣服又去要饭。人家问他为什么?快乐,自在!那个乐趣别人享受不到,每天游山玩水,到哪里都有吃的,什么地方都可以睡,他多自在,他多快乐!世间人不懂得,世间人以为物质享受是一种乐趣,他忽略了精神生活的享受比这个还要来得高。所以释迦牟尼佛他们僧团的生活真的是大自在。
最高的享受是什么?诸位冷静去想想,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说那个日子多舒服、多快乐。他们过的是这个日子,心地清净,海阔天空,一尘不染。而这种行乞,何况在行乞当中教学,利益一切众生,他这个对社会真的是最大的贡献,最真实的利益。他所取的实在讲太少了,一钵饭而已,什么都不要,这一件破衣服他能穿几年。所以,他的享受是最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他不缺乏。我们要能懂得这个意思,然后才晓得僧团的生活,乞食的生活,是真正真善美慧的生涯,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想像得到,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所以道老法师讲他们家乡以前那个要饭的,那个要饭的不简单,他境界非常高,不是普通人能够比得上的。他不是家里没有,他家里有,舍弃了,身心丝毫没有罣碍。
「江居士以为」,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的,他说「欲佛法大兴,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须信心者多,然后能行耳」。这也是真的。今天佛法为什么会衰?僧团为什么被社会所漠视,不加以恭敬?积弊太深。乞食制度是好,现在要真正组成一个僧团,就是大家真肯这样做法,好事情。大概在二十多年前,二、三十年前,香港一个洗尘法师,现在都不在了,都过世了,到台湾来拜访我,跟我谈到出家弘法制度上的问题。我就跟他建议,真正的僧团要想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自己成就,成就别人,乞食的制度好,我也是跟他提倡这个。我那时候告诉他,佛教衰微不怕,当年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五个人,五比丘,加释迦牟尼佛六个人,兴教,创佛教。今天我们如果有五个人也能够复兴,只要我们五个人志同道合真心来干,现在比从前方便太多了,物质生活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苦。现在居住可以不必去盖这些庙,花这些冤枉钱不值得,行乞弘法利生。居住树下一宿,现在可以搭帐蓬,比从前舒服太多了,尤其现在的帐蓬非常方便,非常轻便。
但是江居士讲的这句话很重要,信佛的人多这个制度才能行得通;信佛的人少,你到外面去托钵,一天一餐饭都托不到,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信佛的人多,每天这一餐饭问题可以解决,这个事情就不难。可是像从前在台湾,台湾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在那里教学了几十年,台中的佛教徒很虔诚,人数也很多。每一条街每个小巷子里面都有佛教徒,不要到别人那里去托钵,专去找这些佛教徒就好。托钵一定吃得非常好,你想想看,一年难得到你家来托一次,看到你非常欢迎,好的供养都来了。所以这个事情能行得通的,不是行不通,而且真好,真的是一切都放下,一切都不沾染。下面都著重在表法的义趣上来说。
『还至本处』是回头,『敷座而坐』是经行入定,意甚深广,须体会得,而落实到自家日常生活中,你才有用处。首先要晓得,真心是清净的,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很好,他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心本来是不动的,本来是清净的,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起心动念这正确的,可以这样做,事情做完了之后要恢复到清净,就是你知道回头,回头是代表这个意思。「本处」,就是真心、清净心,这是本处。般若经上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叫根本智,无所不知叫后得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事情做完之后要恢复到无知,无知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恢复到心清净。你果然能这样去做,你懂得这个道理,那你这一生当中健康长寿,绝对不会衰老。人衰老、疾病从哪里来的?忧虑,心里面念头太多、妄想太多,这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他起作用的时候跟大家没两样,事情做完之后,心马上恢复到清净,这就是佛菩萨。所以表这个意思。
我们在日常家里面穿衣吃饭,『著衣持钵』就是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一天当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不外乎如此,时时刻刻都晓得恢复到本性,都能够回到清净心。「敷座而坐」是经行入定,经行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散步,散步是有助於健康,我们中国俗话常讲饭后百步。寺院里头出家人的生活,吃完饭之后经行,不是马上就散掉,绕佛绕几圈,或是念佛或是诵经,帮助消化。经行完了之后就入定,此地这个入定不一定是打坐,诸位要明白意思。《坛经》里面解释坐禅,它说法就很正确,什么叫做坐?我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坐的相是个定相。行,行是你走路,住,住是站在那个地方,卧是躺在那个地方,只有坐的样子是个定的相,用这个字来代表,代表心定。心里面没有一切念头这叫坐,坐是这个意思。禅是什么意思?禅是不被外面境界所诱惑,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叫坐,坐禅是这个意思。他讲得没错,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例子,善财童子去参访鬻香长者,鬻香长者是修禅定的。他在哪里修?他在市廛,市廛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他在逛市场。逛市场怎么是修禅定?修禅定,逛市场不动心。外面五花八门他都看到,看到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他是真的在修禅定。我们这些人遇到这个人也瞧不起他,他在那里用功,我们不知道,那叫真正用功夫。我们今天对什么人尊敬?在那里打坐面壁好几天都没起来,「哎呀!这个人了不起!」其实这个人的定功跟鬻香长者不能比,人家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著相、不动心,他真的是禅定。
所以禅定,行住坐卧统统是禅,统统叫坐禅。而且这个修行方法是定慧等学,他不著相、不动心,这是定,他看得样样清楚,听得明明白白,慧。这个世间什么他样样都晓得,没有一样不晓得,虽然样样都知道,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定慧双修,这是高级的修行,不是初级的。我们做不到,我们躲都躲不及,在这个境界里头还能够受得了吗?受不了。所以对初学的人,佛是禁止,像这些场合都不准你去,不准你去看戏,不准你去唱歌跳舞,样样都不准。为什么?你禁不起诱惑,所以才叫你禁止。真的功夫到了,开放,你统统去接触,要在这里面成就真实的功夫。所以大乘佛法里面,佛讲经说法,现在敦煌壁画里面诸位都可以能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天女散花,空中又是音乐又是歌舞,在供养诸佛菩萨,这跟戒条里面讲的完全相违背。沙弥戒条里面不准你歌舞,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那么多天女在散花唱歌跳舞?那是大乘菩萨境界,不是初学的人。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到那个境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金刚经》是高境界,是大菩萨修学的,不是普通人修的。但是佛实在讲也鼓励我们,只要我们真正能发大心,依照这个理论方法修学,这是真的快速,快刀斩乱麻,不必按部就班那么麻烦,那么长的时间。所以这个法门是圆教、是顿教,要懂得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非常深、非常广,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要能够体会,要把它体会应用到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这就得受用。
「此经发起於日用寻常之事」,这样一部不可思议的大经,缘起在日常生活,「是说明佛法全是教人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圆满的生活」。诸位要体会这个意思,就在我们现在生活里面,就享受到真善美慧幸福美满。不一定说我要学佛出家,一定要去修苦行,那你又著了相,你又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就个人自己本分上去过日子,你生於富贵,你就安於富贵,生於贫贱就安於贫贱,懂得这个道理,人人都过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佛法,这教你觉悟。「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现。」示现实在讲就是表演给我们看,什么是真善美慧的生活,佛、菩萨跟这些弟子们,他就做出来给我们看。「是故善现见知」,善现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善现,他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天天都是这样,没人看见,没有人发现,必须要高度智慧的须菩提尊者为我们说破,我们才恍然大悟,才晓得点点滴滴里面都含藏著无量深广的真理,无量深广的乐趣。所以「开口便叹希有」,接著就说「善护念,善付嘱,即是大悲大愿之无间也」。前面说过,心性现前之后,大慈悲心自然会流露。慈悲心的作用是帮助一切众生,护念、付嘱就是帮助大众,护念是对所有众生说的,付嘱是对於佛门弟子所说的。佛弟子要学佛,要学佛一样的慈悲,一样的去度化众生。
帮助人,讲经说法是言教,你身体力行做出个样子来给人看,这叫身教。佛菩萨日常生活是身教,也就是说他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给大众做榜样的,都是做示范的,一个真实幸福美满生活的样子做出来给你看,我们在这部经里面见到了。这部经里面所说的简单扼要,完全是原则、纲领,更详细的可以说是《华严经》末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你看善财童子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那五十三个人都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都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这些人示范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那你就更清楚、更明白,更容易理解。五十三人当中,以出家身分示现的只有六个,其他统统是在家。那就教给我们,我们在社会上从事哪个行业、在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样过日子,就是充满智慧的生活。充满了智慧的生活,教我们这些,五十三位善知识所表现的也不能出《金刚经》的原理原则。所以这部经是总纲领。
「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佛已经成佛,并没有以为我成佛了,表现跟大家完全一样。佛教给我们离相,他做出来看,他成了佛,他离了佛的相,他不著佛的相。佛非常谦虚,没有说他成佛要高人一等,要在人之上,没有。称世尊是别人尊敬他的,他并没有以为我就真的是值得天上人间一切大众尊敬,他没有这个念头。这不住佛相,「显示无我相,不说一字,显示无法相」,在生活上,他一句话不说。「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执著,这是大小乘经里面都讲的大三空三昧,他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显示出来。我们凡夫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起心动念,他都分别,他都执著,天天在打妄想,这叫凡夫。佛菩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讲经说法,一念不生,不但不做事情的时候一念不生,就是做事情的时候也一念不生。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他有没有动念头?跟诸位说,也不动念头。不像我们凡夫,哪里人请我们去讲演,还要去做个准备,还要去写个讲稿,这有为而为;佛是无为而为,佛没有想要讲些什么,没有。你看经典里面,大多数经典都是由当机(就是请法的人)来问,随问随答。问的人可能他有心他有意要来问的,但是佛答无意,不会想想这个问题我得想想,斟酌一下怎么答覆你,不会动这个念头,动这个念头就是凡夫,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答覆得就恰到好处,那个妙极了,这就是真实的智慧。不落在意识里头,意识就是要去想像、要去思惟,不落在这里头。这叫「善付嘱」,付嘱是对於他的学生说的,学生既然出了家,既然发了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世尊就表演这个。你想度众生,要想成佛道,就照我这个样子就行了,一句话不说,就照我这样生活就对了,这就是付嘱。所以「是乃身教也」,这身教。
底下这一小段,「四摄同事,以身作则为作榜样,此谓之善护念」。四摄是佛、菩萨们接触广大群众的四个原则,以这四个原则来摄受众生,也可以说四种方法。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给他有恩惠,我们常讲跟他结缘,用现在的话说跟他建立关系,然后好拉他进来。第二个是「爱语」,爱语是你说的这些语他听得能欢喜,他能听得进去,他能够接受,能生欢喜心,你要跟他讲这些话。第三个是「利行」,我们所做的对他有利益。第四个「同事」。我们现在功夫不到家,这四种方法前面三种可以用,布施、爱语、利行可以用,同事不能用。同事要功夫到家的人才行,也就是讲真正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了,这才可以。譬如说你想度这个众生,他很喜欢跳舞,你天天陪他一道去跳舞,这同事,而且跳得比他高明,他佩服你。你为什么比我好?我学佛。学佛是吗!他就来了,就拉过来了。你没有这个本事的话,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跑掉,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同事是大菩萨才能做的,实在讲阿罗汉都不敢做,阿罗汉、权教菩萨都不敢;见了性的菩萨没有问题,他可以用这个手段、用这个方法。跟你同事,一定表现你比不上他,喜欢打牌的,他牌打得好,可以做你的老师。你为什么打得这么好?「我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学佛来的。」最后都归到学佛,不学佛都拿不到第一,学了佛之后样样第一,你们世间人讲吃喝玩乐,都是第一,这叫同事摄。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为作榜样,这叫善护念。善护念是对所有一切众生的,善付嘱是对於他的弟子们的。
「佛法修证,即在寻常日用间。」佛法的修,在生活里面,佛法的证,也在生活里面,离开生活你修什么?你证什么?这个意思特别显示在《华严经》上。《华严经》,清凉大师把全经分作四大段,信解行证,末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贞元翻的经本有四十卷,叫《四十华严》,这四十卷经就是《华严经》证的那部分。刚才讲了,主要的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这五十三个人,都在日常生活当中。这里面有做国王的、有做大臣的,在现在讲从政的人,有经商的、有教学的、有做工的,各行各业都有,都在实际生活当中修,在实际生活当中证,没有离开日常生活。《华严》是佛法的根本法轮,过去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华严经》是整个佛法的概论,这个话讲得非常恰当,是佛法概论。所有一切经都是解释《华严经》的某一部分,《华严经》是总纲领,经义、境界、理论、方法面面俱到,真实是圆满的法轮。所以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修什么?修三空。
「理显三空,观融二谛,此之谓希有。」这是须菩提尊者赞叹释迦牟尼佛稀有,这个稀有,他赞叹什么?就是赞叹这个,在生活当中,把人空、法空、空空实现在生活里头,它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不是谈玄说妙。如果你也学会了,那恭喜你,你就不叫众生,你就叫菩萨,这就是明心见性,不见性决定做不到。二谛就是真谛、俗谛。在修行的方法里面,一个是修观,一个是修事。譬如六度,前面五度是事修,般若是修观。观是什么?是念头,你要把观念转过来,把虚妄的舍弃掉,回归到真实。真实的相是什么?本经末后有首偈子很重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把这首偈子参透,二谛就圆融了,你在生活当中得大自在。今天你的日子会过得这么苦,原因就是二谛不能融,真是理,俗是事,理跟事不能圆融,这就苦恼。理跟事要是圆融,那多自在,这一圆融就是《华严经》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现在不但事事有障碍,理事也有障碍,圆不过来,圆不过来是没有观慧,没有智慧。本经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教给我们怎么观。
「佛法即家常茶饭,一日不可离也。」首先我们对佛法要建立一个正确观念,不要把佛法看得太高、太玄,我们望尘莫及,那就大错特错。佛法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能学,无论什么人,贤愚老少,就像《华严经》上讲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人人可以学,人人应该要修学。所以,我们要把佛法看作家常茶饭一样。「如来示同凡夫,奔走尘劳无他,欲令众生回光返照耳。」释迦牟尼佛在生活当中所表现的,要用现代话来说,他所表现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也可以统统都包括。他这样做是启发大众,让大众看到他这个样子觉悟了、明白了,真正美好的生活,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这一生当中决定不空过的,那要像佛,就对了。他说的是这个事情,做的也是这个事情,说的跟做的完全一样,不是说的跟做的是两回事,他说的跟做的是一回事,叫众生看到他的样子能回头,能够好好自己去反省。
「持戒、入定、生慧」,这就是佛表现的修学的总纲领。持戒是守法、守规矩,一举一动都合规矩。要出门了,一定要把衣服整理整理,因为印度人的服装跟我们的服装不一样,可是我们要出门的时候也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这个意思是相同的,不能失礼。进入都市,在现在讲,交通秩序要遵守,人情礼节要懂得,不能够失礼,世尊做给我们看。所以在此地讲著衣持钵,这都是生活的规矩,托钵的规矩。广义的持戒就是守法,要培养守法的观念、守法的习惯,这样跟大众往来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人家一看,这是个很规矩的人,是个很守法的人,每个人都愿意接近你。入定,实在说此地这个入是形容,佛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定中,不生妄想、不起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著,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都是这样子,这叫大定。《楞严经》上所谓的首楞严大定,不同一般小定,一定盘腿面壁入定,定的境界才现前,出了定,定的境界就没有,那叫小定。这是大定,这也叫做自性本定,佛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本定就是清净心,就是真心,换句话说,入定就是真心显露,这一点非常重要。
凡夫之人,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的是妄心,假的,不是真心,这个要知道。跟任何人往来,你在家对父母、对妻子儿女,都是虚情假意,要看穿,不是真的。为什么?妄心是会变的,真心是不变的,真心没有念头,它怎么会变?真心不变,妄心会变,我们在这个世间要清楚、要明了,要觉,不迷,不要被人骗了。他对我好,点点头,不错,不要当真,虚情假意,不要当真,会有变化的;他对我不好,也很好,也不要当真,未必明天还对我不好,他都会变的。凡夫的心是无常的,变化无常,不但别人猜不透,他自己也没办法作主,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千变万化。佛的心是真心,真心没有妄念。入定就是真心显露,真心用事,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底下「生慧」。这也是我们学佛必须要辨别清楚的,慧跟世间的聪明才智不一样,世间聪明才智里面带著有烦恼,就是说它带著有分别、有执著,佛的聪明智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的聪明是真智慧。智慧里头如果还有分别执著,这不是真智慧,佛法里叫世智辩聪,是世间人所谓的聪明智慧,不是真实的,都是属於虚妄的。
「示众幸福美满之生活,如是,如是。」这一节经文里所显露的就是这样的,真善美慧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家庭、自己的行业里面去把它做到,那你的佛法,你所学的是真的学到,你没有白学,你真正得受用。「修行之要」,「要」是最要紧的,「在理事双融」,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融这个字好,就像水乳交融,水跟奶和在一起,融成一片,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奶,要这样融才行,没有界限。「对境随缘」,境就是我们常讲的,在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随缘,不要执著,更不可以去计较,你的生活就会很快乐。如果是做错误的,我们也随缘吗?一样随缘,但是你清清楚楚,善恶、是非没有一样不清楚,这是慧。那个错误,小的错误不碍大事,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才说。如果点点滴滴错误都说,人家嫌你罗唆,会对你起反感。小的差误随他去,不要紧,大的错误偶尔点一点,他会很感激的。慢慢他学得愈学愈多,愈学愈深入,小错误自然他会改掉。所以,一定要从大处去著眼,这样子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就会都做得很圆融,能够与大众和睦相处。
「勤习勘验」,「习」就是修学,就是把你所学的应用在生活当中,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习。习是实习,真正去做,学了真有用,真的要去做,在生活当中去勘验,去体验。「历事锻心」,这叫真修行,历是经历,在一切事、一切人、一切境界里面炼什么心?炼清净心,这叫真功夫,跟佛一样。清净心就是真心,清净心就是本性,要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真心、本性显露出来,这叫真正修行。「动静一如,无往不是。」动一如,静一如,如就是真心,就是清净心。动的时候我用的是真心,静的时候用的也是真心,对人是真心,对事是真心,对物都是用真心。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真心对待人,人家假心假意对我,我不是吃了大亏了吗?好!你要想不吃亏,跟人家一样,也用虚情假意对人,那么永远就搞生死轮回,结果就是如此。你今天果然觉悟了,我用真心对人,人家虚情假意对我,我不在乎,随缘,不在乎,我这一生永脱轮回,再不搞六道。你要看看后面的利益,那真的是不可思议,眼前吃点亏算什么,你吃的什么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问问你吃什么亏?钱被人骗去,财产被人拿去,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吃什么亏?真正吃亏就是起心动念,那才吃了大亏,在境界里起了贪瞋痴,造了恶业,将来轮回六道,那个亏就吃大了。
所以本经教导我们觉悟,觉悟的现象是什么?觉悟的现象是一切放下,就是梦幻泡影,那真正觉悟,那就一点亏都不吃;要是不觉悟,亏可吃大了,这一定要晓得。所以无论是动、无论是静,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历事炼心。事是什么?勤修六度,六度就包括菩萨无量无边的行持,要认真去做。在做的里面修清净心,在做的里面生真实的智慧,那你就样样都是,跟这个经的开头「如是」两个字完全相应。
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讲义第十三页,第十六小节:
「此节经文所表,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而兴大悲大愿,远离尘垢,理事和合,圆满诸菩萨之修德,而与世尊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则见此序境相为非相而见如来矣,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学者当於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皆如是体会得,则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矣。」发起序里面,序文虽然不长,它的含义实在讲是无限深广。古德有说,序、正、流通三分,如人食蜜,中边皆甜,可见它里面所含的意义与正宗分实在没有两样,而序是一个纲领,正宗分不过是详细说明而已。修行要紧的是抓纲领,因为在行门里面讲,愈简单愈得受用,解要详细,行要简单,这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证信序里面所表的,这是佛家常用的术语叫表法,表法就是它的意思是意在言外。我们读经,它的真正意思也在文字之外,我们能够体会得这一层就得受用。而言外之意,刚才说了是无限深广,是我们不但这一生永远体会不尽,即使尽未来际也体会不尽,为什么?因为它跟真如本性相应,道理在此地。经上所说的这些话就是真如本性,是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真性在哪里?就在面前,现前就是。就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禅家所谓的明心见性,心在哪里?性在哪里?心性当下就是。见到了就叫佛、就叫菩萨,圆满究竟的见到了,叫佛,见到一部分,没有圆满,还没有究竟,叫菩萨。古德常常用月亮做比喻,佛好像十五满月,没有一点欠缺,十四以前的月亮都还没有圆满,就叫菩萨。菩萨见了性,没有圆满,佛见性是圆满,名号差别所代表的意义就在此地。
底下讲,「果能破障返闻,则自性佛现」,这是把方法教给我们。障是障碍,如果没有障碍,自性一定是圆满的现前。我们今天心性不能现前是因为有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把它归纳为两大类,一类叫所知障,一类叫烦恼障。《金刚经》都要为我们细细说明这个事实真相,先要明了,然后才有法子来对治。返闻就是个对治的方法,返,意思就是回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叫你回头。凡夫不知道回头,觉悟的人他晓得,回头就见性,回头就是,当下就是,回头才就是,不肯回头那就没法子。闻,用这个字来作代表,佛在《楞严经》上教观世音菩萨「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音菩萨用的是耳根,那用的是眼根,也叫返闻,他用这一个字做代表,也就是说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要知道回头。凡夫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那么多苦难,生死轮回?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回头。不知道回头叫迷,一回头就叫觉悟,就是悟,迷悟差别就在此地。释迦牟尼佛他所表现的,我们今天底下这段文就念到了,他知道回头。你看他出门去托钵,托完回来之后,「还至本处」,还至本处的意思就叫回头。本处是什么?本处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原来是清净的,原来就是一尘不染的,所以要能够回到清净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能够回到自己的清净心,而不被外面境界所污染,这叫做返闻,这是功夫。破障这是明白,对事实真相完全明白了,是慧,返闻是功夫,这是修功,这样自性就现前,自性现前就叫做成佛。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不是说别的,就是明心见性而已。
真如本性显示出来,诸位要晓得,这个名词在大乘经上佛说许多不同的名相,为什么佛说这么多?佛说法有他的用意,因为凡夫最大的病根就是执著,讲一个名词他就牢牢执著,所以佛讲了很多名词,告诉你怎么说都行,不要执著,他的意思在此地。所以说真如,又说真心、又讲本性、又讲如如、又讲真如、又说第一义,名词太多了,随便举一举就能举出几十个,都是说一桩事情。叫你不要执著,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这都是工具,知道它里头所说的什么意思,不要去著文字相,道理在此地。真心本性要是露出来,大悲大愿是自然就生起来,不可能不生的。大慈大悲,悲是拔众生苦,看到众生有苦难,自动、自然的会去帮助,慈是与众生之乐,慈悲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叫慈悲。大愿,如同中国佛教常说的四弘誓愿,这四大愿可以说是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当中所发的一切愿,把它会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种,所以这四种是总愿。像《无量寿经》上我们看到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如果归纳起来,也不外乎这四弘誓愿,不外乎这四条。这个大愿,度众生的悲愿,也是自然会生起来,不要人劝,也不必人提起,自然他就发了。兴就是兴起,我们常讲发心,是这个意思。
「远离尘垢」,尘垢是烦恼的代名词,因为这两样东西都不清净,都是污染的,像我们这个桌子,两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就有污染。这两个字在佛法里面是代表污染我们清净心的。为什么用两个字?尘是外面的境界,垢是里面的烦恼,里面分别执著这是垢的相,外面,像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它在那里诱惑你,这就是污染之缘。佛法讲因、讲缘、讲果,如果你不能远离这两样东西,怎么远离?就是内不动心,离垢,外不著相,《金刚经》里常讲不取於相,外不取於相,内如如不动,这两个就远离了。远离尘垢,就是本经后面在讲修行总纲领、总原则的时候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理事自自然然和合,《金刚经》自然也包括一切大乘经,再扩大就是一切佛法。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无非是教导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过最幸福、最美满的生活,这就是佛法。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佛法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不学,为什么?它的利益是让我们一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真善美慧确实从佛法里面可以得到。
理,在此地来说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如如不动之本性;事,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事和合有六条,这也是佛陀教我们处众必须遵守的六个原则。第一个是「见和同解」,见解要相同。佛实在是大智慧之人,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见解怎么会相同?见解就是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的想法、看法,每个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样,怎么能够和合得起来?今天一般所谓的建立共识,共识怎么个建立法?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太巧妙了,佛不是说一定要依我所说的就对了,不依我所说的就错了,佛不是这个说法,这个说法,那我们都被佛陀牵著鼻子走。佛教给我们怎样建立共识?我们把所有一切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统统舍弃,这个法子高明。谁也不要听谁的,谁也不要跟谁走,统统放下,大家不都一样了吗?心不都清净了吗?这法子妙!统统放下,那个心是真心,就不是妄心。不但方法妙,而是最真实的方法,有念皆妄。佛跟我们说的这些法,《金刚经》也讲得很好,教我们不要执著,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佛无有法可说,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的一切法,你都要把它放下,都要把它舍弃,心里明白意思之后,绝不执著,恢复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大家都是清净心,大家都一尘不染,见和同解成就了。我们明白佛法这个基本的立场,这是所有一切和合的大根大本,我们真是佩服到极处,从这个基础我们大众在一块生活就容易了。
「戒和同修」,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因为大众在一块相处,如果没有规矩,秩序就乱了。规矩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商量来制定的,小,这是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到一个世界。所以它是有秩序的,有道德的理念、有风俗习惯,各从其好,生活才美满,人人都能够遵守。戒和同修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是指佛所说的那几种戒条,它是广义的。「身同住,口无诤」,没有争论,「意同悦」,每个人心清净,法喜充满,这个生活多自在、多快乐。末后一条「利同均」,这一条也非常重要。利就是我们物质生活条件,现在所谓的平均分配,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平均分配不是强制的,是自动自发的,我有智慧、我有能力、我有才艺,尽量供给给社会给大众,对於自己生活,取到适当的就满足了,知足常乐。尽可能的帮助别人,希望大众物质生活水准都能向上提升,这就是「理事和合,圆满诸菩萨之修德」。不动之本性那是性德,理事和合就是修德。所以理事和合里面就包括本经所讲的六度,六度包括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都包含在这一句里面。这样与诸佛就「心心相印」,意思是说心跟佛的心一样,佛心清净,佛心慈悲。「光光相照」,佛的光明普照法界,我们自己的心光也是普照法界。这两句话不仅仅说明境界,同时里面还包含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像《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面所说的,上能与一切诸佛感应道交,下能与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意思是说明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合成了一体。这个境界诸位如果细心去思惟、去体会,你才晓得学佛契入境界的受用,契入境界所得真实的利益。
这是序文文外面的一点意思,刚才讲了,言外之意是无量的深广,我们只能够说出这么一点而已。但是由这一点,诸位能够体会,你就是愈体会愈深,愈体会愈广,才晓得佛的经典的确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则见此序境相为非相」,这是《金刚经》上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在序分里头若见序分的相亦是非相,你也就见性了。正像前面所说,当下即是,就是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能够转过来确实就是。「一部经文所说,总不外此意」,就是说这部经不但是序、正、流通三分古人用比喻说「如人食蜜」,蜂蜜,中间的甜,旁边也甜,味道是一样的,「中边皆甜」,意思就是一样的。实在说,佛的经典每一句经文里面都圆满包括其他所有一切经文,大经上常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许有人要问,到底是哪一句经文?假如真的有一句,那就错了,那就不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一是任一,不是专一,也就是任何一句,《金刚经》上任何一句它的意思都涵盖全经。不仅《金刚经》如此,任何经典里面一句都能够涵盖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任一。这才是佛法里常讲,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法法平等。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见到这个境界?心得清净就见到了,从清净心里面就见到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诸法实相里包括佛法在内。
「学者当於一切时、一切事、一切境」,这个范围就广了。你看佛经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并不是说这部《金刚经》是佛法,大一点的,那部《大藏经》是佛法,你就看呆了,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一切时、一切事,时里面就包括处,时空常常是合在一起讲的,一切事。一切境,境是境界,我们常讲顺境、逆境,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能够回头、你能够体会,你就契入,契入是什么?你就能够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底下两句话是形容他,「动静一如,无往而不是」,这是形容日常生活当中的动态。动静,详细的说就是经上讲的四种威仪,行住坐卧,动静一如。一如是什么?都与清净心相应,也就是本经后面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个意思很深。不取於相不是不要相,你说不要相就错了,相是自性变现的,哪里能够不要?叫你不要执著相,就对了,就一如;如果执著相,就不如了。如是真如、是本性,一如则一切如,经上讲的「如是我闻」,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深义,一切皆是。所以,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能契入,那就无有一法是佛法,都在这一念之间,看你能不能转得过来。这是第一个小节的经文,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第二节,「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般若》的发起很特别,一般大乘经典的发起多半是佛现瑞相,放光动地,引起当机者出来启请,请问佛这是一回什么事情,《无量寿经》发起也是如此。这样一部重要的经典,它的发起是平常的生活,在日常生活,说明了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佛法没有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就不叫佛法,那个佛法我们学它有什么用处?浪费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精力,学了一点好处得不到。所以,你就晓得,佛法学了,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上。然后才晓得,佛教育是世出世间所有教育里面最殊胜的,为什么?它样样用得上,学以致用,绝对不是所学非所用。我们世间学校学的东西很多是所学非所用,离开学校用不上;佛法是字字句句在我们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这就是必须要修学的,不能不修学,道理在此地。
江味农居士,底下也提到他,他一生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多年工夫,写成一本《金刚经讲义》。虽然说得很详细、很明白,江居士不是谦虚,说的是实在话,他所能说得出来的也不过是大海之一滴而已,这个话讲的一点都不错。虽然是一滴,一滴当中你能够体会到,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能够契入,往后境界必然是愈入愈深,愈入愈广,能够契入圆满的心性,就成佛了。这部经文字分量不多,四十多年的时间,换句话说,才真的搞明白。《讲义》的分量很大,看也相当不容易,江居士是近代人,民国初年的人,他的文字比经文那是浅显太多了,可是现代人也很不容易读,也很难读得懂。我们这次讲演编的讲义是根据江味农居士《讲义》所编的,也就是说把《讲义》里面的重点节录出来,所以我们这个本子可以说是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是从里面节录出来的。把这些重点我们如果真正明白,你再去看《讲义》很容易了,迎刃而解。我们看底下,第一条看起。
「出家本为度众,欲度众生,须先断惑,断惑必须苦行,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则乞食之有益於众生也大矣。」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舍弃富贵而出家修道,修成之后,一生从事於教学的工作。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孔老夫子,但是孔老夫子的发心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夫子学成之后周游列国,目的是想求得一官半职,他的目的是想从政,来施展他的抱负。结果当时这些诸侯对他很客气,很有礼貌,很恭敬他,没有一个人聘请他,原因是什么?实在说是对他有忌妒、有怀疑。因为他太能干,学生很多,学生里面有本领的人不少,如果他要来个政变,轻而易举,就夺取人家的政权。孔老夫人绝不干这种事情,没有人聘请他,他就回到家乡去办学,教学生去。
所以跟释迦牟尼佛的背景不一样,佛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他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他舍弃掉了。舍弃掉世俗的荣华富贵,去修道弘法,弘法的生活采取乞食,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出去托钵,过这样的生活,这个用意就很深。这是做给我们看,你们世间人所想、所求的都是错误的,你们所求求不到的,释迦牟尼佛统统具足,他一样也不缺,把这个东西舍弃掉,做给你看。这就是告诉你,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世间名闻利养算不了什么,不重要,有更重要的,那是道,那是明心见性。当然明心见性不一定要修这样的苦行,他这样做法是唤起人注意,唤起人反省,「使人见之,道心增长,俗念减少」,目的在此地。并不是说出家度众一定要这样做,不是这样的,诸位要知道。这是给社会大众一个启示,是个很大的启示。乞食有益於众生,就是能令众生看到这个样子警觉了,觉悟。
但是能行苦行,是我们凡夫看到苦,他呢?他乐!他有他的乐趣。我在台湾受戒的时候,我的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老法师跟我们大家讲了个故事,是他家乡的事情,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这是民国初年,他当小和尚的时候,他们的家乡出了一个怪人,要饭的,白天到外面要饭,晚上随便哪个破庙地方躺下睡觉。这个要饭的,他的儿子发了大财,有很多人骂他的儿子不孝,你这么有钱,过这样的生活,你的爸爸在外面讨饭,像什么话!他心里也很难过,派人去找,四处去找,好不容易把他父亲找到,苦苦哀求,不要去讨饭,回家来接受他的供养。给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这个老人家奇怪,过了不到一个月,偷偷的跑掉,穿上他的旧衣服又去要饭。人家问他为什么?快乐,自在!那个乐趣别人享受不到,每天游山玩水,到哪里都有吃的,什么地方都可以睡,他多自在,他多快乐!世间人不懂得,世间人以为物质享受是一种乐趣,他忽略了精神生活的享受比这个还要来得高。所以释迦牟尼佛他们僧团的生活真的是大自在。
最高的享受是什么?诸位冷静去想想,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说那个日子多舒服、多快乐。他们过的是这个日子,心地清净,海阔天空,一尘不染。而这种行乞,何况在行乞当中教学,利益一切众生,他这个对社会真的是最大的贡献,最真实的利益。他所取的实在讲太少了,一钵饭而已,什么都不要,这一件破衣服他能穿几年。所以,他的享受是最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他不缺乏。我们要能懂得这个意思,然后才晓得僧团的生活,乞食的生活,是真正真善美慧的生涯,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想像得到,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所以道老法师讲他们家乡以前那个要饭的,那个要饭的不简单,他境界非常高,不是普通人能够比得上的。他不是家里没有,他家里有,舍弃了,身心丝毫没有罣碍。
「江居士以为」,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的,他说「欲佛法大兴,非行乞食制不可,但须信心者多,然后能行耳」。这也是真的。今天佛法为什么会衰?僧团为什么被社会所漠视,不加以恭敬?积弊太深。乞食制度是好,现在要真正组成一个僧团,就是大家真肯这样做法,好事情。大概在二十多年前,二、三十年前,香港一个洗尘法师,现在都不在了,都过世了,到台湾来拜访我,跟我谈到出家弘法制度上的问题。我就跟他建议,真正的僧团要想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自己成就,成就别人,乞食的制度好,我也是跟他提倡这个。我那时候告诉他,佛教衰微不怕,当年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五个人,五比丘,加释迦牟尼佛六个人,兴教,创佛教。今天我们如果有五个人也能够复兴,只要我们五个人志同道合真心来干,现在比从前方便太多了,物质生活不会像以前那样的苦。现在居住可以不必去盖这些庙,花这些冤枉钱不值得,行乞弘法利生。居住树下一宿,现在可以搭帐蓬,比从前舒服太多了,尤其现在的帐蓬非常方便,非常轻便。
但是江居士讲的这句话很重要,信佛的人多这个制度才能行得通;信佛的人少,你到外面去托钵,一天一餐饭都托不到,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信佛的人多,每天这一餐饭问题可以解决,这个事情就不难。可是像从前在台湾,台湾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在那里教学了几十年,台中的佛教徒很虔诚,人数也很多。每一条街每个小巷子里面都有佛教徒,不要到别人那里去托钵,专去找这些佛教徒就好。托钵一定吃得非常好,你想想看,一年难得到你家来托一次,看到你非常欢迎,好的供养都来了。所以这个事情能行得通的,不是行不通,而且真好,真的是一切都放下,一切都不沾染。下面都著重在表法的义趣上来说。
『还至本处』是回头,『敷座而坐』是经行入定,意甚深广,须体会得,而落实到自家日常生活中,你才有用处。首先要晓得,真心是清净的,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很好,他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心本来是不动的,本来是清净的,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起心动念这正确的,可以这样做,事情做完了之后要恢复到清净,就是你知道回头,回头是代表这个意思。「本处」,就是真心、清净心,这是本处。般若经上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叫根本智,无所不知叫后得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事情做完之后要恢复到无知,无知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恢复到心清净。你果然能这样去做,你懂得这个道理,那你这一生当中健康长寿,绝对不会衰老。人衰老、疾病从哪里来的?忧虑,心里面念头太多、妄想太多,这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他起作用的时候跟大家没两样,事情做完之后,心马上恢复到清净,这就是佛菩萨。所以表这个意思。
我们在日常家里面穿衣吃饭,『著衣持钵』就是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一天当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不外乎如此,时时刻刻都晓得恢复到本性,都能够回到清净心。「敷座而坐」是经行入定,经行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散步,散步是有助於健康,我们中国俗话常讲饭后百步。寺院里头出家人的生活,吃完饭之后经行,不是马上就散掉,绕佛绕几圈,或是念佛或是诵经,帮助消化。经行完了之后就入定,此地这个入定不一定是打坐,诸位要明白意思。《坛经》里面解释坐禅,它说法就很正确,什么叫做坐?我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坐的相是个定相。行,行是你走路,住,住是站在那个地方,卧是躺在那个地方,只有坐的样子是个定的相,用这个字来代表,代表心定。心里面没有一切念头这叫坐,坐是这个意思。禅是什么意思?禅是不被外面境界所诱惑,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叫坐,坐禅是这个意思。他讲得没错,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例子,善财童子去参访鬻香长者,鬻香长者是修禅定的。他在哪里修?他在市廛,市廛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他在逛市场。逛市场怎么是修禅定?修禅定,逛市场不动心。外面五花八门他都看到,看到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他是真的在修禅定。我们这些人遇到这个人也瞧不起他,他在那里用功,我们不知道,那叫真正用功夫。我们今天对什么人尊敬?在那里打坐面壁好几天都没起来,「哎呀!这个人了不起!」其实这个人的定功跟鬻香长者不能比,人家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著相、不动心,他真的是禅定。
所以禅定,行住坐卧统统是禅,统统叫坐禅。而且这个修行方法是定慧等学,他不著相、不动心,这是定,他看得样样清楚,听得明明白白,慧。这个世间什么他样样都晓得,没有一样不晓得,虽然样样都知道,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定慧双修,这是高级的修行,不是初级的。我们做不到,我们躲都躲不及,在这个境界里头还能够受得了吗?受不了。所以对初学的人,佛是禁止,像这些场合都不准你去,不准你去看戏,不准你去唱歌跳舞,样样都不准。为什么?你禁不起诱惑,所以才叫你禁止。真的功夫到了,开放,你统统去接触,要在这里面成就真实的功夫。所以大乘佛法里面,佛讲经说法,现在敦煌壁画里面诸位都可以能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天女散花,空中又是音乐又是歌舞,在供养诸佛菩萨,这跟戒条里面讲的完全相违背。沙弥戒条里面不准你歌舞,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那么多天女在散花唱歌跳舞?那是大乘菩萨境界,不是初学的人。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到那个境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金刚经》是高境界,是大菩萨修学的,不是普通人修的。但是佛实在讲也鼓励我们,只要我们真正能发大心,依照这个理论方法修学,这是真的快速,快刀斩乱麻,不必按部就班那么麻烦,那么长的时间。所以这个法门是圆教、是顿教,要懂得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非常深、非常广,释迦牟尼佛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要能够体会,要把它体会应用到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这就得受用。
「此经发起於日用寻常之事」,这样一部不可思议的大经,缘起在日常生活,「是说明佛法全是教人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之真善美慧的幸福圆满的生活」。诸位要体会这个意思,就在我们现在生活里面,就享受到真善美慧幸福美满。不一定说我要学佛出家,一定要去修苦行,那你又著了相,你又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就个人自己本分上去过日子,你生於富贵,你就安於富贵,生於贫贱就安於贫贱,懂得这个道理,人人都过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佛法,这教你觉悟。「佛陀就在生活中,如此示现。」示现实在讲就是表演给我们看,什么是真善美慧的生活,佛、菩萨跟这些弟子们,他就做出来给我们看。「是故善现见知」,善现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善现,他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天天都是这样,没人看见,没有人发现,必须要高度智慧的须菩提尊者为我们说破,我们才恍然大悟,才晓得点点滴滴里面都含藏著无量深广的真理,无量深广的乐趣。所以「开口便叹希有」,接著就说「善护念,善付嘱,即是大悲大愿之无间也」。前面说过,心性现前之后,大慈悲心自然会流露。慈悲心的作用是帮助一切众生,护念、付嘱就是帮助大众,护念是对所有众生说的,付嘱是对於佛门弟子所说的。佛弟子要学佛,要学佛一样的慈悲,一样的去度化众生。
帮助人,讲经说法是言教,你身体力行做出个样子来给人看,这叫身教。佛菩萨日常生活是身教,也就是说他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给大众做榜样的,都是做示范的,一个真实幸福美满生活的样子做出来给你看,我们在这部经里面见到了。这部经里面所说的简单扼要,完全是原则、纲领,更详细的可以说是《华严经》末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你看善财童子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那五十三个人都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都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这些人示范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那你就更清楚、更明白,更容易理解。五十三人当中,以出家身分示现的只有六个,其他统统是在家。那就教给我们,我们在社会上从事哪个行业、在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样过日子,就是充满智慧的生活。充满了智慧的生活,教我们这些,五十三位善知识所表现的也不能出《金刚经》的原理原则。所以这部经是总纲领。
「乞食奔走同凡夫,不住佛相」,佛已经成佛,并没有以为我成佛了,表现跟大家完全一样。佛教给我们离相,他做出来看,他成了佛,他离了佛的相,他不著佛的相。佛非常谦虚,没有说他成佛要高人一等,要在人之上,没有。称世尊是别人尊敬他的,他并没有以为我就真的是值得天上人间一切大众尊敬,他没有这个念头。这不住佛相,「显示无我相,不说一字,显示无法相」,在生活上,他一句话不说。「三空理彰」,三空是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执著,这是大小乘经里面都讲的大三空三昧,他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显示出来。我们凡夫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起心动念,他都分别,他都执著,天天在打妄想,这叫凡夫。佛菩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讲经说法,一念不生,不但不做事情的时候一念不生,就是做事情的时候也一念不生。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他有没有动念头?跟诸位说,也不动念头。不像我们凡夫,哪里人请我们去讲演,还要去做个准备,还要去写个讲稿,这有为而为;佛是无为而为,佛没有想要讲些什么,没有。你看经典里面,大多数经典都是由当机(就是请法的人)来问,随问随答。问的人可能他有心他有意要来问的,但是佛答无意,不会想想这个问题我得想想,斟酌一下怎么答覆你,不会动这个念头,动这个念头就是凡夫,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答覆得就恰到好处,那个妙极了,这就是真实的智慧。不落在意识里头,意识就是要去想像、要去思惟,不落在这里头。这叫「善付嘱」,付嘱是对於他的学生说的,学生既然出了家,既然发了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世尊就表演这个。你想度众生,要想成佛道,就照我这个样子就行了,一句话不说,就照我这样生活就对了,这就是付嘱。所以「是乃身教也」,这身教。
底下这一小段,「四摄同事,以身作则为作榜样,此谓之善护念」。四摄是佛、菩萨们接触广大群众的四个原则,以这四个原则来摄受众生,也可以说四种方法。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给他有恩惠,我们常讲跟他结缘,用现在的话说跟他建立关系,然后好拉他进来。第二个是「爱语」,爱语是你说的这些语他听得能欢喜,他能听得进去,他能够接受,能生欢喜心,你要跟他讲这些话。第三个是「利行」,我们所做的对他有利益。第四个「同事」。我们现在功夫不到家,这四种方法前面三种可以用,布施、爱语、利行可以用,同事不能用。同事要功夫到家的人才行,也就是讲真正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了,这才可以。譬如说你想度这个众生,他很喜欢跳舞,你天天陪他一道去跳舞,这同事,而且跳得比他高明,他佩服你。你为什么比我好?我学佛。学佛是吗!他就来了,就拉过来了。你没有这个本事的话,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跑掉,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同事是大菩萨才能做的,实在讲阿罗汉都不敢做,阿罗汉、权教菩萨都不敢;见了性的菩萨没有问题,他可以用这个手段、用这个方法。跟你同事,一定表现你比不上他,喜欢打牌的,他牌打得好,可以做你的老师。你为什么打得这么好?「我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学佛来的。」最后都归到学佛,不学佛都拿不到第一,学了佛之后样样第一,你们世间人讲吃喝玩乐,都是第一,这叫同事摄。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为作榜样,这叫善护念。善护念是对所有一切众生的,善付嘱是对於他的弟子们的。
「佛法修证,即在寻常日用间。」佛法的修,在生活里面,佛法的证,也在生活里面,离开生活你修什么?你证什么?这个意思特别显示在《华严经》上。《华严经》,清凉大师把全经分作四大段,信解行证,末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贞元翻的经本有四十卷,叫《四十华严》,这四十卷经就是《华严经》证的那部分。刚才讲了,主要的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这五十三个人,都在日常生活当中。这里面有做国王的、有做大臣的,在现在讲从政的人,有经商的、有教学的、有做工的,各行各业都有,都在实际生活当中修,在实际生活当中证,没有离开日常生活。《华严》是佛法的根本法轮,过去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华严经》是整个佛法的概论,这个话讲得非常恰当,是佛法概论。所有一切经都是解释《华严经》的某一部分,《华严经》是总纲领,经义、境界、理论、方法面面俱到,真实是圆满的法轮。所以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修什么?修三空。
「理显三空,观融二谛,此之谓希有。」这是须菩提尊者赞叹释迦牟尼佛稀有,这个稀有,他赞叹什么?就是赞叹这个,在生活当中,把人空、法空、空空实现在生活里头,它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不是谈玄说妙。如果你也学会了,那恭喜你,你就不叫众生,你就叫菩萨,这就是明心见性,不见性决定做不到。二谛就是真谛、俗谛。在修行的方法里面,一个是修观,一个是修事。譬如六度,前面五度是事修,般若是修观。观是什么?是念头,你要把观念转过来,把虚妄的舍弃掉,回归到真实。真实的相是什么?本经末后有首偈子很重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能把这首偈子参透,二谛就圆融了,你在生活当中得大自在。今天你的日子会过得这么苦,原因就是二谛不能融,真是理,俗是事,理跟事不能圆融,这就苦恼。理跟事要是圆融,那多自在,这一圆融就是《华严经》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现在不但事事有障碍,理事也有障碍,圆不过来,圆不过来是没有观慧,没有智慧。本经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教给我们怎么观。
「佛法即家常茶饭,一日不可离也。」首先我们对佛法要建立一个正确观念,不要把佛法看得太高、太玄,我们望尘莫及,那就大错特错。佛法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能学,无论什么人,贤愚老少,就像《华严经》上讲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人人可以学,人人应该要修学。所以,我们要把佛法看作家常茶饭一样。「如来示同凡夫,奔走尘劳无他,欲令众生回光返照耳。」释迦牟尼佛在生活当中所表现的,要用现代话来说,他所表现的就是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也可以统统都包括。他这样做是启发大众,让大众看到他这个样子觉悟了、明白了,真正美好的生活,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这一生当中决定不空过的,那要像佛,就对了。他说的是这个事情,做的也是这个事情,说的跟做的完全一样,不是说的跟做的是两回事,他说的跟做的是一回事,叫众生看到他的样子能回头,能够好好自己去反省。
「持戒、入定、生慧」,这就是佛表现的修学的总纲领。持戒是守法、守规矩,一举一动都合规矩。要出门了,一定要把衣服整理整理,因为印度人的服装跟我们的服装不一样,可是我们要出门的时候也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这个意思是相同的,不能失礼。进入都市,在现在讲,交通秩序要遵守,人情礼节要懂得,不能够失礼,世尊做给我们看。所以在此地讲著衣持钵,这都是生活的规矩,托钵的规矩。广义的持戒就是守法,要培养守法的观念、守法的习惯,这样跟大众往来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人家一看,这是个很规矩的人,是个很守法的人,每个人都愿意接近你。入定,实在说此地这个入是形容,佛一切时、一切处都在定中,不生妄想、不起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著,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都是这样子,这叫大定。《楞严经》上所谓的首楞严大定,不同一般小定,一定盘腿面壁入定,定的境界才现前,出了定,定的境界就没有,那叫小定。这是大定,这也叫做自性本定,佛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本定就是清净心,就是真心,换句话说,入定就是真心显露,这一点非常重要。
凡夫之人,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的是妄心,假的,不是真心,这个要知道。跟任何人往来,你在家对父母、对妻子儿女,都是虚情假意,要看穿,不是真的。为什么?妄心是会变的,真心是不变的,真心没有念头,它怎么会变?真心不变,妄心会变,我们在这个世间要清楚、要明了,要觉,不迷,不要被人骗了。他对我好,点点头,不错,不要当真,虚情假意,不要当真,会有变化的;他对我不好,也很好,也不要当真,未必明天还对我不好,他都会变的。凡夫的心是无常的,变化无常,不但别人猜不透,他自己也没办法作主,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千变万化。佛的心是真心,真心没有妄念。入定就是真心显露,真心用事,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底下「生慧」。这也是我们学佛必须要辨别清楚的,慧跟世间的聪明才智不一样,世间聪明才智里面带著有烦恼,就是说它带著有分别、有执著,佛的聪明智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的聪明是真智慧。智慧里头如果还有分别执著,这不是真智慧,佛法里叫世智辩聪,是世间人所谓的聪明智慧,不是真实的,都是属於虚妄的。
「示众幸福美满之生活,如是,如是。」这一节经文里所显露的就是这样的,真善美慧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家庭、自己的行业里面去把它做到,那你的佛法,你所学的是真的学到,你没有白学,你真正得受用。「修行之要」,「要」是最要紧的,「在理事双融」,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融这个字好,就像水乳交融,水跟奶和在一起,融成一片,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奶,要这样融才行,没有界限。「对境随缘」,境就是我们常讲的,在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随缘,不要执著,更不可以去计较,你的生活就会很快乐。如果是做错误的,我们也随缘吗?一样随缘,但是你清清楚楚,善恶、是非没有一样不清楚,这是慧。那个错误,小的错误不碍大事,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才说。如果点点滴滴错误都说,人家嫌你罗唆,会对你起反感。小的差误随他去,不要紧,大的错误偶尔点一点,他会很感激的。慢慢他学得愈学愈多,愈学愈深入,小错误自然他会改掉。所以,一定要从大处去著眼,这样子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就会都做得很圆融,能够与大众和睦相处。
「勤习勘验」,「习」就是修学,就是把你所学的应用在生活当中,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习。习是实习,真正去做,学了真有用,真的要去做,在生活当中去勘验,去体验。「历事锻心」,这叫真修行,历是经历,在一切事、一切人、一切境界里面炼什么心?炼清净心,这叫真功夫,跟佛一样。清净心就是真心,清净心就是本性,要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真心、本性显露出来,这叫真正修行。「动静一如,无往不是。」动一如,静一如,如就是真心,就是清净心。动的时候我用的是真心,静的时候用的也是真心,对人是真心,对事是真心,对物都是用真心。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真心对待人,人家假心假意对我,我不是吃了大亏了吗?好!你要想不吃亏,跟人家一样,也用虚情假意对人,那么永远就搞生死轮回,结果就是如此。你今天果然觉悟了,我用真心对人,人家虚情假意对我,我不在乎,随缘,不在乎,我这一生永脱轮回,再不搞六道。你要看看后面的利益,那真的是不可思议,眼前吃点亏算什么,你吃的什么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问问你吃什么亏?钱被人骗去,财产被人拿去,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吃什么亏?真正吃亏就是起心动念,那才吃了大亏,在境界里起了贪瞋痴,造了恶业,将来轮回六道,那个亏就吃大了。
所以本经教导我们觉悟,觉悟的现象是什么?觉悟的现象是一切放下,就是梦幻泡影,那真正觉悟,那就一点亏都不吃;要是不觉悟,亏可吃大了,这一定要晓得。所以无论是动、无论是静,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历事炼心。事是什么?勤修六度,六度就包括菩萨无量无边的行持,要认真去做。在做的里面修清净心,在做的里面生真实的智慧,那你就样样都是,跟这个经的开头「如是」两个字完全相应。
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