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刚经讲义节要 - (第八集)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八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08

  请看讲义的第二卷,从今天我们要读到《金刚经》的经文。经本也都印出来了,经文旁边的数目字跟我们讲义是对照的,检查起来就很方便。「如是我闻」旁边有个一,这就是经文的第一段。段落的分法是依据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的分段,全经一共分为一百八十四段。我们跟讲义对照就很容易检查,知道哪一段经文在讲义的某个部分,这样参考起来就非常的方便。第一就是「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到这个地方是经文的第一段。「东晋道安法师,分判一切诸经为序、正宗、流通三分,此说初起,闻者多疑,嗣就正於东来梵德,乃知西土亦如是分科,遂悦服成为定则。」佛经传到中国来,早年间在东晋时代,就是罗什大师同一个时代,那时候南方是晋朝,北方是许多国家林立,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南北朝。道安法师在中国佛教史里面也是有相当地位的一位高僧,他也是罗什大师的学生,经的分段是从他开始,至少在中国是他老人家开始的。他将一部经分为三个大段落,这三个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一切经都可以这样分成三段。三段里面,每一段又可以分为三段,於是段落愈分愈细,愈细对於经文的章法结构就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经的义理当然也完全都能显示出来。这个方法,以后中国研究文学的他们也采取这个方法,所以以后古文学家所讲的章句之学,章句之学就是采用佛经里面科判的方式。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对中国文化,乃至於日常生活当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序」是说明这次法会,佛讲这部经的因缘,为什么讲这部经,是一个缘起,正宗才是正说,后面流通不等於结论,这在文章体例里面是很特殊的。我们一般文章,中国文章所谓的启承转合,合是最后结论,启相当於序分,承转相当於正宗分,它后面有个结论。但是佛经后面不是结论,而是劝勉读诵受持的人要发心将佛法推广、流通,是这个意思。不仅自己得到利益,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由此可知,他心量之胜、心量之广。

  道安法师最初说出这个办法来,当时一切大众并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对於佛法都非常尊重,认为将经典分成几个段落这是很不恭敬。所以对於道安法师这个做法不以为然,也不能接受。到以后,也是隔了没多久,亲光菩萨的一些著作也传到中国来,这样才晓得原来印度这些古大德,对於经典的阐扬、讲解他也分段落,而分的方式跟道安法师的见解不谋而合。於是大家对於道安法师分科的方法这才佩服,称之为弥天高判,这对於道安法师可以说是赞叹到了极处。於是这个例子就一直流传下来,以后无论是讲经,无论是注经,都采取这个方式。可是在一切经里面,我们看到历代许多的注解,每一位法师三分的分法不见得相同,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分这三个段落,但是从哪里起到哪里是一段,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分法便利於讲学,便利於学习,便利於对经义的理解。

  本经的三分,序分是从「如是我闻」,到「敷座而坐」。在我们这个小段里头,全经分成一百八十四段,就是第一段跟第二段,这两段是属於序分,从「如是我闻」到「敷座而坐」。而正宗分是从「长老舍利弗」到「是名法相」,这段经文就很长,是属於本经的正宗分。流通分是从「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一直到本经的末了「信受奉行」,分成这三个大段落。序分里面,很自然的有两个段落,就是叙述两桩事情,一个是证信,一个是发起,证信序几乎所有的经典都一样。证信序也叫做六成就,六种成就。我们看第三条,「如是我闻」到「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段,我们刚才念的,这是证信序。

  「凡结集一经,必具六缘,乃克成就」,所以称之为证信。这一段文字不是佛说的,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只是用言说,没有编成教材,与中国孔老夫子当年教学的情形非常相似。经典是怎么来的?佛入灭之后,也就是我们常讲佛死了以后,由他的学生从过去听闻、修学记忆所及,这样把它整理出来的,流传於后世,则称之为经典。这个工程非常艰巨,也的确非常伟大,结集之困难我们可想而知。佛说法说了四十九年,什么人能够把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东西都记得很清楚?都能够记得一句话不漏?这的确是难事。现在我们利用科学工具,我们可以把讲演用录音录下来,可以能够保存下去,在那时候没有。而佛的弟子当中,实在讲聪明优秀有特殊能力的人真的是很多,其中记忆力最强的是阿难尊者,这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记忆的能力可以说他一遍听了之后就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个能力。於是佛灭度之后,同学们大家请他来主持结集经的工作,也就是请他升座复讲一遍,把佛过去讲的经重复讲一遍,请他来讲,他记忆力最好,而且四十九年佛所讲的经他听得最完整。虽然阿难出家很晚,佛已经讲经讲了二十年,阿难才出家,阿难出家的时候有个请求,就是佛过去二十年所讲的经要重复跟他讲一遍。佛叫他出家,答应他这个条件,所以阿难对於佛说法听得最为完整。

  结集,阿难讲出来的经跟佛所讲的有没有出入?如果有出入怎么辨?所以结集经这个工作就做得非常的慎重。请到佛当年这些弟子,五百位阿罗汉,都是证阿罗汉果的,五百人,由这五百人来做证明。阿难将经重复讲一遍,这五百人当中当然不可能是将世尊四十九年经都听得圆圆满满的,不见得,可是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就是经上讲的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里面的五百人。阿难无论复讲哪部经,在坐的人总有些人当时是亲自听到,由他们来作证。必须每个人都同意,阿难你讲得不错,佛确实是这样讲的,这才能够记录下来;如果当中有一个人怀疑,阿难你讲的这个,好像我听的不是这个说法,这一句就要删掉。所以,不是多数同意就可以,不是的,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就不能够通过,必须五百阿罗汉个个都点头,都赞成。经典的结集取信於后人,所以结集的态度非常谨慎。

  这段的文字是阿难讲的,说明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为哪些人说的。这段里面就分六个小段,也就是说里面说了六桩事情,第一个是「信」,首先要把信心建立。『如是』两个字就是讲的信,『我闻』是第二个,闻成就。「如是」,意思就是这部经如佛所说,他来复讲的,不是阿难自己所说的,是完全重复叙说世尊所讲的。「我」,是阿难自称,是我亲自听闻的。「闻」是亲闻,不是传闻,传闻未必是正确的,完全是自己亲自听佛所说,这再重复说出来。『一时』这是时成就,这是时间。『佛』是主成就,什么人说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在哪里讲的?处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在这个地方讲的。当时与会的大众有哪些人?底下说了,『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当然还有其他的听众,他都省略了,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他们都在座,都听到佛讲这部经。这六桩事情,正如同一个会议记录一样,一开头有日期、有时间、有处所、有主席(佛就是主席)、有听众。而值得我们讨论的就是时间,阿难既然有超人的能力,为什么不把年月日记载出来?含糊笼统的说个「一时」,怎么能叫人家信服?我们初学佛的人往往会产生这个疑问。这个问题下面有讲到,我们讲到下面的时候再说。我们翻过来看第五小段。

  「不异为如,无非曰是。」阿难在复讲的时候跟佛所说的完全一样,这才叫「如」。阿难所讲如佛所说,讲得完全没有错误,这才叫「是」。经前面加上「如是」,证明这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我们应当要相信。阿难的宣说,五百阿罗汉为他做证明,确实他说得没错。「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这两个字是为我们建立信心,无论是佛法、世间法,信心是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学佛,佛是教学,佛是教育,如果学生对於老师没有信心,老师有再好的学问、再好的德能、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都得不到受益,原因在哪里?在信心。自古以来,现代已经见不到,古时候的教学,在家跟出家,师资之道就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我们在佛门许多语录里面可以看到,传记里面也能看到,往往看到一个学生去亲近一个善知识,善知识指点他,你的缘不在我这里,你到某某地方去,他到那里去果然没有几年他成就了。我们要问问,这个指点的人难道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吗?如果他没有智慧、没有能力,他指点为什么那么正确?诸位要晓得,这里头并没有神通,就是在缘分。

  中国的文章,尤其是古代的文章,讲求的是简要详明,文字很简洁,往往许多的事情几个字就统统都包括。这个人去参访一个善知识,绝对不是记载的问答那几句话,哪有那么简单!譬如现在人见面,一定要问问你,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你从哪里来的,你过去学过什么,这一定会问的。现在人会问,古人也会问,总问了许许多多,然后观察他,看看他的机缘,也就是说他想学些什么东西、喜欢哪些,佛法经典多、法门多,喜欢些什么。对哪一种经论最喜欢、最爱好,当代这些大善知识里面对哪些人最佩服、最尊敬,他这样一说就很清楚了。你最尊敬的那个人,那个人跟你就有缘分,你要去亲近他。为什么?最尊敬的善知识,他讲的话你会听,会照做,再有修养的善知识,你对他没有恭敬心,没有缘分,他所讲的不能完全照做,这就是没有缘。所以这个指点是根据接触谈话的观察。他喜欢哪个法门,哪些人对这个法门有特别的专长,专门在教导,介绍你到那里去。这不是神通,这是很正常的一个指引、介绍。

  这就说明,老师跟学生实在就是古人所说的尊师重道,对老师不尊敬是学不到东西,就是不肯听话。同样一句话,你所尊敬的人口里说出来,跟一般人说出来,说得完全一样,一个字也不差,一个就能相信,一个就不相信,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自己本身也一样。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告诉我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他这几句话是有个人向老法师请教,大概也是初接触佛法,觉得佛法很好,很喜欢,不得其门而入,向老法师请教,入佛门有没有一把钥匙,让我很快的就入进去。老法师就是给他这样的答覆,诚敬,换句话说,就是真诚、恭敬,尊师重道,就是这个意思。

  《华严经》上说,「信是道元」,元是开端,这是入道的根源。没有信,此地讲的道就是佛法,而佛法所说的道就是明心见性,如果你没有真诚的信心,特别是本经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话说得太明白了。生实相就是禅宗里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可见得信是非常重要。如果你要不是找到自己真正敬仰的一位老师,换句话说,你这一生的修学就会非常困难,很难有成就。真正对老师景仰,你去求他,说实在话没有不教的,为什么?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一生唯一的愿望就是找一个传法的学生,他东西能传得下去,那是他一生最开心的事情。他要找个传人也不容易,我们要找一个善知识也难,这就是常说的可遇不可求,这是缘分。「功德母」,功是讲修行的功夫,德就是修行的成果,母是比喻,母能生子,把信就当作功德母一样,能生一切功德。你看看没有信心,功德也办不到,也不能成就。功德跟福德完全不相同,本经会讲得很详细很明白,什么叫功德,什么叫福德,我们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长养一切诸善法」,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从信心里面出生的,都是从信心里面成就的。我们学佛第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对於佛法要产生信心,这是基本的条件,往后你所修学的成就,可以说跟你自己的信心成正比例。就像印光大师讲的,你有一分信心你就有一分成就,你有十分信心你就有十分成就,印袓说这个话完全正确。

  「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果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受用无穷。」一切大小乘经典,我们听经、看经、读经,这是提供一个良好的修学态度,是一定要知道的。这段话就像开经偈里面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不解其义,或者是不能圆解其义,我们就很难得受用。能解而不能圆解,可以得小受用,不能得大受用。要怎样得益?如实,如实就是真实义,你要能够体会到佛所讲的真实义。佛所讲的的确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话,可是我们不仅是这一生,无量劫来习惯在虚妄里面生活,这个虚妄的习气太深了。听到佛给我们讲的真话,真话跟我们的常识往往是完全相背的,听了之后觉得佛讲的话太奇怪了,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这是你不懂得他说话的真实义。因此,如何能把佛所说的消融归我自性?这在整个修学过程来讲是真实功夫,也就是说你能把佛所说的,都变成你自己内心里面的东西。这个说法还是很难体会,我们举个例子,像灯火相传一样,佛是一盏灯,点亮的一盏灯,很光明。我们自己跟佛是同样的,也是一盏灯,佛的灯是亮的,我们这个灯没有点燃,是迷,熄的。不能够消归自性,那个受用是什么?借佛的光,我们得这个受用,借他的光,不是自己本身放光。消融自性是什么?借佛的光把我的灯也点燃,自己发光,自己的光跟佛的光是一样的光,决定没有两样。这就是说藉佛的言教要悟自己的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受用就大了,真的就受用无穷,这是佛法教学真正的目的。

  佛是教我们大家个个都成佛,不是教我们当众生,借他的光明,不是这个意思,是叫我们自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对我们帮助,我们常常讲开示悟入,佛能够帮助我们就是开示。「开」是打开,我们中国俗话常讲茅塞顿开,这是觉悟了。佛为我们讲经说法,我们听了之后觉悟了,茅塞顿开,他对我们是开启。假如开启我们还不能觉悟,佛可以更进一步,指示,一桩一桩来给你指明,那你得要觉悟;一桩一桩指示明白了还不觉悟,那就没法子。佛帮助我们只能做到开示,我们做学生的人要能够悟、要能够入,悟是对佛所讲的完全明了,理上明了;入就得受用,入是什么?入佛的境界。就好比我刚才的比喻,我们借著佛的灯光,知道我是借他的光,这就是开悟;借他的光把自己的灯点燃,就是入,这才真正契入境界。入就是一般讲的证,信解行证,入就是证果。

  下面我们再解释经文「如是」。虽然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哪些人讲经说法,这种字样每部经里面我们都看到。这段话有一般的讲法,像我刚才介绍的是一般的讲法,一切经都是这个意思,可是也有不同的讲法,每部经跟每部经的义趣不相同,於是「如是」的意思也有浅深的差别。本经是大乘,江味农居士所说的圆顿大法,江居士的讲法没有讲错,因为本经的经义可以说涵盖《华严经》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古德判作始教,判作通教也没错,因为始教跟通教是大乘的开始,大乘开始就是说初住菩萨,一直到顿圆,到等觉菩萨,一个是说前面,一个是说后面,都没错。实际上说前面要包括到后面,说后面当然也不会把前面漏掉,古德与江居士的看法都没有错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因此,这个地方的「如是」意义就深了。

  「如,生佛本具之性体,真实之际如如不动。」生是众生,众生是在迷,是不觉。佛不但是觉,圆满的觉悟。这个如,就是佛法里常讲的真如,也就是讲的本性。要从真如、本性这方面来观察,一切众生跟佛没有两样,平等平等,所以说本具,本来具足的。佛成佛了,本性并没有添一点什么;众生虽然在迷,既使堕阿鼻地狱,他的本性也没有缺少什么,不增不减。我们凡夫有可能成佛,理论的依据就在此地,我们从本性上来讲没有差异。真实之际如如不动,意思就深了,真实之际是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开化显示的真实之际。真实之际也就是大乘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决定不是虚假的,它是真实的。

  而真心、本性在真实之际当中永远是不动的,从来没有动过。诸位要知道,这个心不动是真心,动了就是妄心,真心不动,动就是无明。佛法在教学总纲领上讲的三大原则,戒定慧三学。定就是真心,定就是不动,佛法整个教学是以定为枢纽,因戒得定,因定就开慧,开智慧。佛法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智慧从哪里开?从定开,你心要不定决定没有智慧。我们常说世间这些聪明,世智辩聪,不是智慧,智慧是从定心里面生的,没有定就没有智慧,这是诸位一定要辨别清楚的。不要以为自己听了不少东西、读了不少东西,自己认为自己有智慧,那你就错误了,大错特错。清净心就生智慧,换句话说,慧是定之起用,定就是我们净土宗里面讲的清净心,一心不乱,这部经上也讲的信心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清净心是真心。

  「是,开化显示当下即是。」我们讲《无量寿经》上这一句,「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如的意思;开化显示,是的意思,当下即是。但是要如才能够有是,如果没有如,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个要清楚的。也就是说,你的心要达到真正清净,那一切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心不清净,没有定功,就是一切法皆非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所以是与非建立在「如」字基础上,这是「如是」就本经的教义来说的。

  「我闻」,我,浅而言之是阿难尊者自称,要以本经教义来说,「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常乐我净之我」,这不是普通的我。我们凡夫,我这个观念是分别、是执著,这个我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有没有?真的有。「常乐我净」这四字是真的,这是真有。什么时候才真有?见性以后才真有;没有见性,还在六道里搞轮回,这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假的,有名无实,跟我们世间人常常挂在口上,心里非常羡慕的真善美一样,真善美三个字也有名无实。可是明心见性的人他这三个字是确实是有,因为这三个字可以包括在常乐我净之中,它真有。

  常,意思是永远不变,会变那就无常,常是永恒不变。诸位读《无量寿经》读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西方极乐世界有常,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永远不会改变,他有常,无量寿。人无量寿,一切万物也无量寿,他们那边的花永远是开,不会谢掉,就是他那里有常。我们这个世间无常,刹那刹那在变化。乐,我们这边的乐是苦乐相对的乐,那个乐不是真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乐是坏苦,境界现前的时候你很快乐,但这个境界会消失,失掉之后苦就来了,乐极还生悲。这说明苦乐之乐是相对的,是假的,西方极乐世界称为乐,苦乐都没有,那个乐就是真的。凡是相对而存在的,都不是真实的。我,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大乘经里解释我有八个意思,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主宰、自在。我们从这个定义来观察,哪里有我?如果我自己能做得了主,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年年十八。没有办法,他要衰老,做不了主,他要病、他要老,我不想病、不想老,做不了主,不能自由自在。这个事情到西方极乐世界问题解决了,确实自己做主宰,确实得大自在。净是清净,身心清净,没有一丝毫的污染。这个我是常乐我净之我,换句话说,是真我,不是假我。我们世间人观念当中的我是个假我,不是真我。阿难在此地称的是真我。

  从迹象上来看那是演戏,演戏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角色,阿难是小乘初果须陀洹,地位很低。要是从台后、幕后去看看,阿难是了不起的人,法身大士,来参与释迦牟尼佛唱这台戏,释迦牟尼佛唱主角,他们来唱配角的,不是普通人。佛的这些学生当中许多是古佛再来,都成了佛的。菩萨里面,大家晓得文殊、普贤都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退到菩萨的位置上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这跟唱戏一样。在后台,这些菩萨的资格比释迦牟尼佛还要老。声闻弟子当中,舍利弗、目犍连也是古佛再来,早都成佛了,示现为释迦牟尼佛的声闻弟子。在家信徒里面,维摩居士是古佛再来的,当时护法的这些国王大臣们,许多都是地上菩萨再来的。四众弟子会合起来唱这一台戏而已,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哪里是普通人?不是普通人。所以从骨子里面看,他是真的我,表面上看跟我们凡夫一样,那假我。这说到大乘了义经,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真我是无我之我,破空间的障碍,这个我是自性,禅宗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就是真我,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才是真我。

  「闻,返闻闻自性也。」这是《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用功的方法。闻,不是说我们听到声音,不是这个意思。观音菩萨用耳根,用听闻,跟我们用的不一样,他很会用,他是返闻。返闻怎么个返法?读了《楞严经》,许多人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他也想学观音菩萨怎样返闻。实际上,般若经上讲的观照,返闻就是观照的意思,而《金刚般若》提供我们最佳返照的理论与方法。所以《金刚经》在中国佛法里头为什么受到广泛的欢迎,原因就在此地。它经文不长,无论在理、在方法都讲得非常透彻,讲得很精细,我们如果学会了,帮助就太大了。

  底下讲到「一时」,为什么不记载年月日,用个一时?我们在年轻初学佛的时候看佛经,对於佛所讲的道理,当然那是一知半解,但是不能不佩服,可是对经上这个「一时」总是打了许多问号。阿难很可惜,没有把年月日记下来,这么含糊笼统,说个一时。到以后佛法渐渐深入了,才知道这个一时高明,用得太高明了。为什么?时不是个真实法,时间不是真实法,是假的,用现代的话它是众生一种抽象的概念,完全没有事实。如果记载年月日是记在哪一天,那已经成过去,是死的;一时是活的,机感相应之时,感应道交之时,这活活泼泼。

  在过去,隋朝的时候,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老法师入定了。在定中,他老人家不晓得怎么回事,到灵鹫山去了,看到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他还在那里听了一次。出了定回来告诉大家,释迦牟尼佛《法华经》一会还没有散。这个话是真的吗?真的,现代科学家相信,为什么?时光倒流,他可以回到那个时候去,那时候的状况完全存在,时空突破了,禅定的功夫能够突破。现在科学家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但是不晓得用什么方法能回到过去、能走向未来,未来还没有到,但是可以能够进入未来,在佛法我们讲禅定。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回到过去、不能见到未来?因为心里头有分别、有执著,分别就划了界限,过去,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那怎么行?自己把自己拘束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时空范围之内,永远无法突破。科学家用什么样科学方法、理论都无法突破,唯有把分别执著打破。在入定,定中的境界分别执著的念头没有了,於是他突破了。定功愈深,所突破的范围也愈深、愈广,就这个道理。

  定中有境界,定功深的人可以能够见到六道轮回。像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年谱》,虚老和尚在入定的时候,他自己说出,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经。兜率天是欲界第四天,换句话说,那个地方的境界跟我们是不同次元的空间。我们今天讲三度空间、四度空间,它比我们这个还要高过,也许是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空间,这些也都是分别执著妄想里面变现出来的境界。定功深的,心地清净,没有分别执著,他障碍全部突破了,能够到欲界天、到色界天;定功更深的则超越三界,他方世界的状况也能够契入,他也能够到达。科学家可惜他不知道用定功,他如果晓得修定的话,他所推测的这些理论都能够亲自证得。所以「一时」就用得好。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每次讲经的法会都还在,只要能够破时空就能亲自参与。「一时」用得太好了,使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得都有机缘,都有机会亲自听佛讲经说法,若有疑问,亲自向佛请教。

  经上所说,「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十世就是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有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这就是九世,加上现在,十世,这都是分别执著而来的。这个说法实在说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多元次的时空,无限度的时空,就是佛法里讲的十世古今再推展就变成无限度的,这么来的。一念清净,所有差别现象全部都突破,因为它不是真实的,它是从妄想里面产生的。不离当念,当念是根本,一念迷就有十世古今,一念觉就没有了,一念觉就叫做一真法界,所有障碍全部都突破。「三际心不可得」,这是佛在此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是根本没有,三世是个错觉。法相唯识经论里面也说得很清楚,法相宗入门的一部论典,《百法明门论》,他把时间、空间排在不相应行法这一类里面。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它与心法不相应、与心所法不相应、与色法不相应,换句话说,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它有这个事情存在,这个事是有,可是与哪个都不相应,用现在话说它是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实。明白这个道理,契入这个境界,「破时间障碍」,时空障碍都破了,那就是多元次的空间就不存在。多元次的时空就是佛法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突破了之后,这个时空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里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才恢复到我们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本能。

  「佛」,这部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从本经教义上来讲,这个佛是「自性天真佛也」。佛是觉悟的意思,究竟圆满的大觉,就称之为佛。平常我们说佛是二足尊,二是归纳,所有一切的德能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智慧,一类是福德;足是满足,智慧圆满,福德也圆满,圆满就是没有一丝毫的欠缺,到这个境界叫成佛。由此可知,成佛就是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福德,智慧福德是一切众生所希求的,而佛的果地上是真正达到究竟圆满。智慧跟福德为什么会圆满?是因为自性本来具足,它不是从外头来的,外面求哪里可能达到究竟圆满,不可能的事情。实在讲,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必向外求。佛法称之为内学,告诉你不能向外求,要向自性当中求,戒定慧都是自性具足的。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舍卫国在此地,它真正的意思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是舍卫国的首都,我们用首都的名字称它的国家,这种习惯一直到现在都还在用。譬如我们称中国大陆称北京,大家就晓得,我们称华盛顿,就晓得这是美国,用首都这个城市代表这个国家。舍卫大城当年是波斯匿王的首都,在这个地方它所代表的意思是「寂照圆融,自性圆具之丰德也」。因为舍卫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丰德,这是中国古时候的翻法。丰是讲它物产丰富,非常富庶,这个地区;德,用现在话说是文化中心,这个地方知识水准很高,而且物产资源非常丰富,舍卫是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资源丰富、人才茂集的一个都会。表本经的教义是寂照圆融,寂就比喻作德,照就比喻丰的意思,非常丰富。寂是定,照是慧,智慧就是禅定的起用,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是圆融的,这是我们自性圆满本具的丰德。前面讲看经、闻法贵在得其义,能消归自性,这些说法都是消归自性。舍卫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启发我们圆满的性德。这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字字句句都归到自性,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只树给孤独园,只是只陀,给孤独,这是当时两位施主。这里面有一段很长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在此地把它省略掉,不耽误时间。诸位要想知道,有些近代讲《金刚经》的人,特别是白话注解这一类,这个故事就讲得很详细,就是释迦牟尼佛什么样的因缘,被给孤独长者请到舍卫国来讲经弘法。请佛不容易,因为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他的学生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都是跟随他的,佛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要请他,你就要招待这么多人,你没有场地来招待怎么能请他?所以给孤独长者回来之后,到处去看,看到只陀太子的花园很大,是个很理想的场地,就想跟只陀太子买这个花园。他是个地位也很高,也很有财富的大地主,现在人讲是大地主。只陀太子就跟他开玩笑,他说你要买我这个地,行,听说你家黄金很多,你把黄金搬出来铺地,铺多少我卖多少。给孤独长者真的把他家里头的金砖拿出来铺地,只陀太子看到非常受感动,就问他,你买我这个干什么?他就说出原因。只陀太子就想,释迦牟尼佛一定不是平常人,平常人的话给孤独长者不会干这个傻事情,於是就跟他商量,这个功德我们两个人做。给孤独长者坚持,不行,我一个人做。好了,只陀太子最后说了,好吧!我地卖给你,花园里头所有树木花草我统统把它砍光。那这个园林还有什么味道?这才不得已答应,好吧!树木花草算你的,你供养的。所以只树,那个园,土地是给孤独长者他买去了,两个人做功德,把释迦牟尼佛请到这个地方来。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大乘重要经典在这个地方说的,这《金刚般若》也是在此地讲的。

  只陀是太子的名号,意思是战胜,国王打胜仗的时候生了个儿子,就把他起个名字叫只陀。就正如同我们抗战胜利的时候,有不少小孩出生父母给他起个名字叫凯生,凯旋之生,叫凯生,凯旋那年所生的,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是战胜的意思。佛用这个表法,「战胜五阴魔障」,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佛跟我们讲魔很多,无量无边,再多的魔把它归纳四大类,这四大类里头第一类就是五阴魔。由此可知,这个魔障很不容易摆脱,能够离五阴魔,就出了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换句话说,你就逃不出五阴的魔掌,六道众生人人都是在五阴魔掌之中,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去。

  除这个之外,另外三大类,有烦恼魔、有死魔、有天魔。死魔就是寿命,我们修行,修行人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死了,这是魔障,你的功夫不能成就。纵然修得很好,来生再得人身,又要从头来起,前世所修的忘光了,你说多难,何况得人身相当不容易。天魔,除这三种以外,一切环境上的障碍都叫天魔,这里面范围就非常广大。这是四大类。此地讲战胜五阴魔障,实在讲五阴魔障就包括其他的三大类,克服一切魔障。「绍隆佛种」,佛种就是自己的自性。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种子,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为什么称佛性?佛是觉的意思。《起信论》里面讲「本觉本有」,那就是佛性,佛性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不觉本无」,不觉是迷惑颠倒,迷惑颠倒本来没有,自性清净心中没有。本有当然可以证得,本无的当然可以离开。也就是烦恼确实是可以断得掉,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没有。明心见性是决定可以能得到的,因为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本有的。「则是自性之只陀太子之功德林也」,因为他所奉献的就是树木花草,都是他培养的,释迦牟尼佛到这个地方住,把这个环境就供养给僧团。

  「给孤独园」,给孤独是大众对长者的敬称。长者非常慈悲,是个大慈善家,对於孤苦之人、无依无靠之人他救济他。孤独之人,没有人奉养的、没有依靠的这些年老的人,生活很清苦的人,他都救济都帮助。所以大众送他这么一个名号,他能够接济孤独。「昔日离家远走,今返家园,承受家业,衣里明珠,不劳而获,即性德也。」这是消归自性,依本经的经义消归自性,我们读「给孤独园」这一句我们就有受用。这几句话是《法华经》里面的比喻,家在哪里?家就是本性,就是真心本性。「离家远走」就是迷失了自性,在六道里面流浪,搞六道轮回,不晓得回来,佛法常讲回头是岸,他不知道回来,在六道里面搞轮回。「今返家园」,现在闻到佛法,知道回头,回头是岸,这一回头就对了,回头就是家园,回头就见性。「承受家业」,如来家业,无量的智慧德能统统又恢复了。

  「衣里明珠,不劳而获」,所得到的无量智慧德能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并不是修行证果你真的有所得,不是的,所得到的全是自己本来具足的。衣里明珠,不劳而获,这是比喻,都是《法华经》上的比喻,比喻一个人穷困到在外面要饭吃,乞丐,其实身上藏著有无价的宝珠,忘掉了,自己不知道。被人指示出来,点醒了,你何必讨饭?何必过得这么苦?你身上藏有无价宝,这个宝不是别人给他的,自己本来有的。明珠就是比喻自性,无量智慧德能是你本来有的。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众生迷惑颠倒,他没觉悟,这一觉悟一回头,他本来是佛。所以说佛不度众生,众生是自己成佛的,不是佛度他成佛的,道理就在此地。佛帮助一个众生成佛,佛不敢居功,为什么?是他自己修,自己觉悟,自己证得的,佛只是给他做个增上缘,指点他一下。你本来有,你没有欠缺,只要这个人一回头就行了。

  「大比丘」也具足表法的意思,「大指大悲大愿」,比丘是出家人的称呼。前面跟诸位说过,通常我们称法师、称和尚、称善知识,这些称呼是不分出家在家的,在家人都可以称。我过去在台中跟李炳南居士学佛法,孔德成先生送给李老居士的题词,称呼就是雪庐大和尚,他是个在家人,你看雪庐大和尚。确实是大和尚,和尚就是老师,他在那个地方教化一方。印度人称和尚,我们中国人称老师,和尚是印度话音译过来的,在家出家都可以称。比丘不行,比丘一定是出家人,出家的男众,受过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的,才能称比丘。所以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四个称呼绝对是出家人,在家人不能称。比丘的意思后面还会说到,此地单讲表法,「比丘谓远离尘垢」。大比丘,大是表大悲大愿,悲是悲悯众生,愿是教化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大,它的标准必须是无条件的,这就叫大,如果是有条件的就不叫大。佛对於一切众生,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无条件的,同体,那讲的关系更密切,同一个真如自性,本经后半部讲得最多,讲得很透彻。远离尘垢就是清净的意思,尘跟垢都是比喻,尘是灰尘,我们桌子三天不擦它,上面就落了灰尘,灰尘是染污。这是代表身心的污染,能够远离就是身心清净,这是比丘的意思。

  「众」是理事和合。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团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学生那么多,自然形成了一个团体,称之为僧团。僧就有众的意思,我们中国人称众,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称众,印度人称为僧。所以僧就是团体,不是指一个人,是指团体的名称。僧团是所有一切团体的榜样、模范,所以叫做众中尊,就是所有一切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每一个分子都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戒律,这个戒律有六条戒律,我们称为六和敬,叫六和僧团。人人都奉行这六条守则,所以是一切世间模范的团体。假如这六条我们能应用在家庭,你的家庭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模范家庭,你用在你的公司,你这个公司就是全世界所有公司里面的模范公司。所以你要会用,僧团是给一切团体做榜样、做样子的,让大家来学习。

  六个戒条里面,第一个就是「见和同解」,这一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建立共识,一个团体,每个人想法、看法都一致他才和睦。我们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古人所讲「礼之用,和为贵」,做生意人讲「和气生财」,和非常重要。但是人和奠定的基础就是在共识,所以它第一条就是见和同解,见是见解,我们的想法、看法要相同。第二是「戒和同修」,这个戒不单单指戒律,那样看法就太窄小。这个戒是守法、守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公司也有章程、有组织,一定要遵守,要守规矩、要守法。第三「身和同住」,我们共住在一个团体里生活。「口和无诤」,言语没有争论。「意和同悦」,大家在一起生活工作都能欢欢喜喜。「利和同均」,最后一条,所有一切的利益平均分配,大家所得到的奉养是平等的。佛是用这六条戒律建立这个团体,称之为僧团,这是事上的六个和合。理,大家共同希求的一个目标,都是为了求证无上菩提,在禅宗是明心见性,在净土宗是往生净土,这是理上讲,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所以说理事和合。

  「千二百」这是表圆满功德。诸位要明白这个事情要读《楞严经》,《楞严经》里面讲圆满功德用一千二百来做代表。我们中国人常讲十二分圆满,它是最圆满、最究竟,十二扩大就是千二百,就是这个意思,代表圆满的意思。「五十五」,在此地也有个意思,就是说菩萨有五十五个阶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可见得他把这些事上面的,真的都能够合在自性上来说,这就是前面讲的受用无穷,我们真正能得受用,能得真实的利益。

  底下末后还有一条,我们把它念下去。「此节经文所表」,就是表现的、表示的,「谓如如不动之本性,当下即是」。所谓回头是岸,回头就是觉,觉就是,迷就错了,佛与众生就是迷悟之间,就在这一念。一念觉就作佛、作菩萨,一念迷就是六道众生,佛菩萨跟众生没有差别,就在迷悟。佛今天出现在世间,帮助我们的是破迷开悟。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学,菩萨、祖师大德代代相传教化众生,就是为这个问题,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如果我们真的觉悟,离开迷就觉悟,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