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七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07
请掀开讲义第七页,从「判教」底下看起,倒数第四行:
「诸佛出世,教化众生,必对机说,机有二义,根机,众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浅深厚薄故,时机,因时施教,如五时说,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也。」判教,判是判别,教是教仪,也就是我们现代学校教育里面所说的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次第,我们现在所谓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像佛家判教的意思相彷佛。这个层次在世尊在世的时候没有,因为佛当年说法并不像学校开课一样,有浅深次第先后,佛当年说法,学生是从四面八方来的,程度极不整齐。尤其佛说法多半是因人而异,正如同佛在这部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实在是无有法可说。我们将来读了《金刚经》对这个意思就明白了,这个意思非常之深。佛遇到这些人,就像一个大夫一样给他治病,他害什么病就给他什么药。大夫没有一定的处方,应病与药,药到病除,治疗的效果就达到了。佛的教学也是如此。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任何一个人一切疑难杂症遇到佛都能够完全消失。可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留下这么多的经典,也就是说这是世尊当年为一切众生开的那些处方,后人面对这么许多经典,到底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这就难了。所以古来这些祖师大德,将这一切经重新把它整理过,现在编成藏经,经律论三藏就是经过整理、分类把它编排出来。对於教学,也要把这些经典定出一个顺序,这个顺序就是本著佛教学的精神,这是应机而说。
机有两种,一个是根机,一个是时机。根机不同,选的经论也就不一样。根机里面很复杂,经典上有的时候把它概略分为三类,所谓上根、中根、下根。上中下的标准也有很多不同的讲法,譬如说禅宗讲的上根跟教下讲的上根就不一样,教下讲的上根跟净土宗讲的上根也不相同。所以同样我们看到上根,那是哪一个宗派里面所谓的上根,我们都必须要了解、要清楚。如果法能应机,就如同药对了症,不但修学不会困难,而且能在短时间得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知,对机说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
可是说法的人,观机的确是很深的学问,也就是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我们在近代,近代科学分类的方法比从前来得细密多了,对於观机一样的也比从前更为科学化。譬如有同修来请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一定要启请,如果没有人来请,绝对不能说自己出来讲经,这是不合理、不如法的。教学自古以来所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而来学都是来求学的,没有说老师,学生不来求,你主动要去教,没这个道理,为什么?那个样子得不到效果。老师主动的去教,学生对老师看轻了,对所教导的课程也不重视,尊师重道这一点决定是被忽略了,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教学要讲到实效,一定要从恭敬心中得来,就是印光大师过去所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由此可知,并不是老师要摆架子,一定要学生对他恭敬,不是这个意思,这样想法那是我们自己想错了。而是学的人他有真诚、有恭敬,他才能得到东西。如果真诚恭敬心没有,老师再高明、再热心,说实在话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讲的人很辛苦,学的人不得利益。这在佛法里面叫闲言语,闲言语就是废话,你的时间、精力浪费掉了,不如不教。因此有人来请,讲的人一定观察这个请的人的确具足有诚意,才允许到这个地方去讲经说法。但是在去之前,机不能不知道,佛菩萨智慧高,神通大,不要问他就知道,我们凡夫没有这个能力,没这个能力怎么办?叫他先打听打听,这个地方修学的状况,特别是佛门,这边有哪些佛教的组织,有些什么道场,有多少同修在这边共修,这些人曾经听过些什么样的经教,听过哪些法师讲经,这都要把它打听清楚。然后自己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话,才能契机,这都是必须要的。
讲经第一个要晓得为什么讲,要确定宗旨。第二个要问为哪些人讲,对象是些什么人,这就讲根机,对象是些什么人。是初学的还是老修的,是专修的还是杂修的,都要搞清楚,然后才好对症下药。第三个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就是此地讲的时机,时机里面也相当不容易,时包括的范围很广。第四个在什么处所讲,处所不一样,讲法就不相同。譬如在普通公共场所跟一般寺院庵堂,就不是一个讲法,如果在一般像学校、机关的会议室、礼堂,那个情形就又不一样。时机里面还包括著修学的程度,刚才讲了,初学的、老修的,这都是属於时机里面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我们一个人感触不相同,甚至於早晚情绪都不一样,真正能说到对机,诸位想想的确不容易,何况听众当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所以,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那个机不要考虑,为什么?它很单纯,很整齐,这一个班上的学生程度都一样,那个好教。讲经这个场面,刚才讲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什么样的人都有,要能叫大众统统都得利益,谈何容易!佛菩萨、祖师大德那是有修有证,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能令听众法喜充满。这以下的,智慧没有开,能力没有现前,就相当困难。我们今天在这个讲台上跟诸位同修,这不叫讲经,讲经我们不敢自称,实际上没有这个能力。到这个地方来,我们干的什么?我们只是把自己修学一点心得、经验提出来报告,一方面请诸位同修指教,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初学同修们做参考,这是说的实话。若不是虚心学习,不但佛法讲契入做不到,甚至於连理解都做不到,理解做不到就会把经义曲解了、错解了,对自己的修学哪里会有帮助?由此可知,说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在根机方面,这是说业障、习气每个人有浅深厚薄不同。如果是浅一点的,障碍薄一点的人,这个人显得聪明,显得根性就利,所谓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是障浅,也就是说分别执著心比较淡薄,闻经容易开悟;如果是妄想分别执著很重,显示的根机就钝。特别是成见很深,那对佛的教导可以说很难接受,因为佛许多见解、思想与我们的常识完全是相反的,他怎么能接受?特别是这部经,这部经上所说的都是如来果地上亲证的境界,决定不是凡夫知见,跟我们的知见恰恰是对立,是相反的。时机也就是常讲的时节因缘,如果是根性很利的人,就可以直接跟他讲大乘佛法,若是中下根性的人,必须要一段时间循序善诱,才能够达到效果。就好像一般人受教育,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有阶段、有次第的来诱导。
古来的祖师大德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讲五时。世尊出现,最初是讲《华严经》,这是小乘不承认的,小乘人不承认佛说《华严》,因为《严华》是佛在定中讲的,换句话说,一般人见不到也听不到。普通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谁知道他在定中讲《华严经》?《华严经》,我们世间人的感观里面时间不长,在二七日中,也有经上讲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不长。但是诸位要晓得,定中的时间跟我们观念当中的时间不一样,尤其《华严经》上说念劫圆融。佛与大菩萨的境界,能够把一念扩展到无量劫,能够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换句话说,时间不是个真实之法,我们现在人讲的有时差,定中跟我们感官时差太大了。二七日中讲这部《华严经》,讲完之后,大龙菩萨将这部经收藏在龙宫里面,我们世间没有人见到,也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晓得有这么一桩事情。
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印度出现了一位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根性大利,那是我们今天讲天才,不是普通人。他在很短的时间把世间的学问都修学完毕,当然也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都通达,觉得世间再没有东西好学,於是起了大我慢,贡高我慢,目中无人。大龙菩萨看到,对他很怜悯,於是示现在他面前,带他到龙宫里去参观,到龙宫里看到《华严经》,他的傲慢心马上就没有了。因为看到佛所讲的这部经,这部经分量多大?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原本的经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有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数字,我们现代人来看,所谓是天文数字,没有法子数得尽。他一看呆了,不但世间人没有能力接受,龙树菩萨也不行,也没有能力接受,分量太大。於是看中本,中本可以说是大经的节要,节本,分量还是太大,不是我们世间人能够接受得了。再看下本,下本是什么?提要。像我们中国一部大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之后,有个目录提要,这个简单。又像我们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全书是《二十五史》,大家知道,这个分量太大。因为太大,一般人难以修学,古人才重新编一个简略的本子,像《资治通鉴》,这个分量就少得很多。但是还不是一般人普遍能够接受的,於是又有人编个提要,叫《纲鉴易知录》,这就方便多了。龙树菩萨传到我们世间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实际就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就是《纲鉴易知录》这样的本子,在我们中国翻译出来八十卷。这是世尊最早说的,定中说的,参与法会的,经上记载得很清楚,都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
所以《华严经》的当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部经的内容是什么?是菩萨成佛之后,佛没有成佛之前是菩萨,成佛之后把他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真实状况、真实境界完全宣说出来,那是如来境界,所谓一真法界。但是凡夫无法接受,於是佛说了这部经,出了定之后要教化一些有缘的众生,什么叫有缘?欢喜接受佛陀的教导,这个人与佛就有缘。但是他的业障很重,对於大法不能够理解,佛就得开方便法门。要说小教,说他能接受的,也就是像办学校,先办小学,这是「阿含时」,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生涯。往后这四十九年,逐渐把这些学生的程度往上提升,阿含就像小学一样,方等就像中学一样,般若就像大学一样,法华涅盘就像研究所一样,佛用这个方法,这就是循循善诱。而《法华经》的境界就是华严境界,所以佛帮助众生最后契入的境界,一定是他自己所证的最高究竟圆满的境界。我们后人所谓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两部经的赞叹,《楞严经》是开智慧的,《法华经》是成佛的。就是由先浅后深,先小后大,阿含是小乘,方等是大乘。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学人,使对一代时教,纲领条目,浅深次第,一目了然,可以循序而进,其接引后学之苦心,良足佩焉。」这是说明,古德为什么要将佛的这些经典分类,分成浅深次第,提供大众来修学,说出他们的一番苦心。这也是使我们后人对这些大德们感恩之处,我们有了学习的方向,有了入门的次第。但是这些,克实而论可以提供我们做个参考,而不必死在判教之下,那我们不但不能得其利,反而受其害。现代人的修学费的时间很多,用的精力也很多,但是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如古人,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古人的根性都比我们利?为什么我们修学比不上古人?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
如果论根性,我觉得现代人比古人聪明,领悟的能力决不比古人差,在修学环境上来说,可以说各有利弊。古时候资源缺乏,生活艰难,特别是经典很不容易得到。中国宋以前书本都是手写的卷子,由此可知,经典的数量不多,书写困难,得到一部书很不是容易事情。即使以后印刷术发达了,实在说科技的突飞猛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如果我们到图书馆里面去翻一翻老旧的书本,像我们中国的书本,民国十几年出版的,也就是六十年前那时候的书本,现在图书馆还都有。假如诸位留意一下后面的价格,然后你就能够想像那时候家里摆一些书是奢侈品。我们以商务印书馆的《辞海》来说,大概在民国十几年,《辞海》刚刚出来的时候,订价是大洋五元,精装这么厚两册,大洋五元。大洋五元在那个时候是什么价值?给诸位说,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所以家里摆几本书,那是奢侈品。不像现在,现在书籍由於印刷术发达,价格低廉。在那个时代一部《大藏经》,不要说一个家庭不敢想像,一个寺庙道场也不敢奢想能够收藏一部《大藏经》,都不敢想的。现在一部《大藏经》可以说人人都买得起,人人在自己家里书房都可以供一套《大藏经》。这是得利於科技的发达,古人不敢想的,我们现在变成事实。
可是要认真讲读经、研究,我们不如古人,输给古人。古人实在讲,经典难得,得一部就视为珍宝,认真的研究努力修学,他们真干。我们现在得来的太容易,得来的时候放在书架上摆著好看,束诸高阁,等於一堆废纸没有两样,不肯去修学,不肯认真去研究。再者,时尚也有很大的影响,古人求学讲求循序渐进,先小后大,先浅后深,不会躐等;我们今天人的大毛病,好高骛远,对於小乘经论瞧不起。一入门就要学大乘法,最上乘法,不知道循序渐进,於是乎纵然是很用功很努力,一生精进,也不能成就,这是在方法上错了。小乘经在我们中国翻译的可以说相当完备,我们的「四阿含」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的经典两样做个对比,南传的经藏比我们只多五十几部,可见得我们翻译得非常完整。但是小乘经从唐朝中叶以后就衰了,历代几乎没有人修学、传授,大乘佛法在中国普遍的发扬光大,原因是什么?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修学佛法如果不从小乘进入大乘,无有是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把小乘经舍掉?这是因为中国儒家跟道家代替了小乘。从前读书人没有不读儒书的,没有不读老庄的,他有这样的基础,可以舍弃小乘,直接入大乘,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代,小乘不要了,儒家、道家也不要,这个麻烦就大了,问题就严重了。我们再看中国历代,无论出家在家这些有大成就的善知识,的确都有深厚的儒家、道家的基础,然后再进入大乘佛法。
我们如果知道这个事实,就晓得现代人为什么努力精进,还得不到古人那样的成就。不要说得太远,清末民初的善知识,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当中,的确一个都找不到,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从这些注疏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注疏百读不厌,愈读愈有味道,现代人的注疏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了,第二遍看不下去。从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应该能明白,这是修学功力不一样。所以循序而进是必要的,即使世尊在本经里面,《金刚经》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意思就说得浅,后面的意思就说得深,还是有个次第、有个次序,渐渐的把你诱导到究竟真实的境界中。
底下一条说,「晋末判别经教者有十八家」,这个十八家是我们在《华严经疏钞》里看到的,清凉大师常常引用这些善知识的讲法,这是晋朝末年到隋唐初年。「唐后大众共依者,唯天台、贤首两家。」唐以后,其他判教都衰了,都没落了,原因不外乎有些人判别过於笼统,在体例上不完备,比不上天台、贤首。天台宗是智者大师,贤首是华严宗的第三代贤首国师,贤首国师有《华严经探玄记》这个本子留传下来,现在在《大藏经》里面都收的有。贤首的学生清凉大师有《华严经疏钞》,后面的比前面一定是更进步,现在大家学《华严》都读《疏钞》。可是《疏钞》是由《探玄记》来的,换句话说,继承他老师的思想,如果是研究华严宗或者是贤首宗,《探玄记》也不能够不读。
贤首国师当年所依靠的经典是《六十华严》,最早传到中国来翻译的经典。因为经文确实太多,《华严经》龙树菩萨传下来的全经是十万偈,可是晋译的《华严》,就是我们讲的《六十华严》,只有三万六千偈。诸位想想,原文是十万偈,到中国来只有三万六千偈,差得太多,几乎我们所得到的是全经的三分之一。这是经太大,分量太多,很容易散失,传到中国来残缺不完整的本子,贤首大师就是依据这个残本建立华严宗。清凉他就很幸运,得到实叉难陀从印度到中国来带来《华严经》的本子,这个本子也不完整,可是比晋经多,多出九千颂。在武则天时代翻成中文,就是《八十华严》,《八十华严》是四万五千颂,几乎是原文的一半。这是现在留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最完善的本子,我们中文的译本,原文已经失传,《华严经》的梵文本已经失传。可是《华严》末后的一品「普贤行愿品」四十卷,梵文的本子现在还有,这的确非常幸运,这部分经典保存下来,在中国也翻成完本,就是四十卷,我们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很完整,没有欠缺。所以《华严》在中国一共三次翻译,我们按照卷数多少称为《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这里面除了重复的之外,总共有九十九卷,这是我们中文本里面最完整的《华严经》,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最完整的《华严经》。
贤首大师判别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时教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后头有,贤首则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天台是智者大师所判,他判为四教,叫藏、通、别、圆。这个判的比其他国家要判得精细,判得完整,所以以后无论是讲经、注经,不是遵贤首就是遵天台。而遵天台的尤其多,因为天台比较简单,贤首比较复杂,一些人怕麻烦怕罗嗦,都取天台。我们这个地方的架子、格式也是取天台,天台用五重玄义来介绍全经,就是全经纲要分为五个项目来介绍。贤首宗就比较多,它分作十个项目,当然很详细,但是有人嫌它太罗嗦,没有天台简单明了。所以天台的教风远远超过贤首,道理在此地。
藏通别圆,藏就是小乘,智者大师不用小这个名称,而用藏,因为小乘三藏具足,小乘经里头有经藏、有律藏、有论藏,叫作三藏教,所以藏教就是小乘。通教就是大乘,是大乘的开端,就是它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开始。别教是纯粹大乘,别是有别於小乘,别教的思想绝对没有小乘思想,但是通教里头有,所以别教是纯粹大乘教。最高的、最究竟、最圆满的是圆教,圆教是一切都包含,不但包含,圆融自在。贤首所判的五教,有小始终顿圆,贤首家的小教就是小乘,跟天台的藏教完全相同。贤首的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贤首的终教,这都是属於大乘,一个大乘开始,一个到大乘终了,它有始终,就是大乘里面有浅深的次第,它的终教等於天台的别教。后面有顿教、有圆教,顿教是没有次第的,这是天才班,没有次序,可以顿超的,特别的上根利智。这是台宗没有的,实际上包含在台宗圆教里面。贤首把天台圆教说得更详细,在圆教里面分出一个顿、一个圆,这是五教。现在可以说唐以后这两支是发展得很快也很广,为一切修学佛法的同修普遍的采用。
在我们净土,净土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诸位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修学净土的,极乐世界这些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与《华严经.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完全相应。所以,清初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即是小本《华严》,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於是净宗大德讲经、注经依华严宗的判教就很多,像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完全采贤首宗的方式,近代黄念祖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他所采取的也是贤首宗的体例,这是说明净宗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
再看末后,「天台判此经为通别兼圆」,就是判《金刚经》,《金刚经》在四教里面它是通教,不过它里面也带著有别教、圆教的思想。「贤首则判属始教,亦通於圆」,两家的看法大致是相同的。为什么把它判作大乘始教?因为经上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由此可知,这一定要破四相,破四相是什么境界?是大乘的开始,也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所以从破四相、破四见这段经文来看,就是属於通教跟始教,但是它的经义一直通达到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圆教。古德是以大乘始教为主来看这部经,不无道理。「江注判本经为境心俱冥,遮照同时,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圆极顿之大教。」近代江味农居士,他在《金刚经》上下了四十年工夫,古今《金刚经》这些注解的本子他都读遍了。他的看法,认为这部经依贤首宗的说法,应当判作圆顿大教,不能说它是始教、通教,应当把它判作圆顿大教。圆顿大教,这部经的分量就跟《法华》、《华严》无二无别。他的看法也很有道理,我们节录得简单,《讲义》里头分析得很详细,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判教这一项只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不必死在教下,那就错误了。知道世尊当年说教没有这些判法,是后人有这么一个分法,分法目的是便利我们初学,我们要了解它。世尊说这部经的时候是在第四个时期,般若会上所说的,就是五时里面它是属於第四时,般若会上所讲的。
底下再介绍本经的译人,翻译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中国在历史上,以秦为国号的一共有四个朝代,因此史学家为了区别到底是哪一个秦,就把帝王的姓冠在上面。譬如第一个秦是秦始皇时代,在汉朝之前,史学家称之为赢秦,把秦始皇的姓冠在上面。这个地方姚秦就是姚苌称秦王的时候,姚苌的前面是苻坚,他的国号就是秦,我们称之为符秦。这都是在南北朝的时代,我们称符坚那个秦也称为前秦,姚秦称之为后秦,称前后就是指这个时代。这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我们说公元对我们现代人概念比较会清晰一点,今年是公年一九九五年,这个事情是三百八十四年,那个时代姚苌称秦王。三百八十九年吕光称三河王,就是凉,这个诸位读历史就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次很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大家念国文的时候念过,就是谢安对符坚。符坚那个时候统领大军号称百万,晋的兵力很衰弱,谢安是以寡击众,打了一个大胜仗。姚苌是符坚的一个将军,在这次战役当中,符坚打了败仗,姚苌就把这个国王杀掉篡夺王位,他自做了国王,国号没有改,所以就称之为姚秦。他是篡位,我们现在人讲的政变,发动军事政变夺得政权。当时秦国还有个大将吕光,吕光奉符坚之命到西域去请罗什法师,回来的时候,走在凉州这个地方听到这个消息,符坚兵败,被姚苌杀了,现在姚苌自立为秦王。他不服气,就在凉州也自称为凉王,把罗什大师留在凉这个地方,留了不少年。一直到四百零一年,诸位想想看,三百八十九年到四百零一年,吕光死了,姚苌也死了,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把凉灭掉之后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那时候秦的首都就在长安。这是这么一段的历史。所以罗什大师到中国来的时间虽然很长,一直不能够发挥作用,到姚秦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才真正从事於弘法利生的大业。所以,姚秦是时代,标明时代。
三藏法师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学历,他通达三藏,则称为三藏法师。在过去翻译经典要有这样的学历,才有资格。但是诸位要知道,经典上译人都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其实罗什大师是译经院的院长而已,他主持这个事情。参与翻译工作,历史上有记载,罗什的译场四百多人,规模很大,人才济济,是以国家的力量从事於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当时帝王大臣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三藏就是经、律、论,藏就是说像仓库一样,佛经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的大德们把它整理、分类,分这三大类,经藏、律藏、论藏,以后我们称之为三藏经典。经多半是讲修定的,律是讲戒律的,论是议论、讨论,研究讨论。可是我们要知道,佛所说的一切经几乎这三个意思都具足,到底这部经应该放在哪一类?只有从多,看它哪一部分说得多。戒定慧三学,如果定学说得多,就把它放在经藏上,如果戒律说得分量多,就把它放在律藏里面,就用这个方法来分。要严格的分就没法子分,这是大致上的一个分法。经跟论的作用是修正我们知见的,也就是我们的见解、思想有错误,以这个做标准来把它修正,这属於学问。戒律是修正行持的,我们的言语造作一举一动都应当要有规矩,这是品德,我们讲品德的修养、学问的修养,它的作用是在此地。通达经律论三藏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品学兼优,这才有能力译经。古时候的译场规模都很大,规模最大的是唐朝玄奘大师的译场,那是唐太宗支援的,也是用国家的力量,玄奘大师译场编制是六百多人,罗什大师可以说是仅次於玄奘的。
「法师,凡能弘扬佛法者,称为法师,三藏皆通,则称三藏法师。」法师是个通称,这些称呼虽是世间法,也相当重要,我们不能疏忽,疏忽了往往就闹笑话。弘扬佛法不一定是讲经说法,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经论上常讲的读诵受持,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弘扬佛法,实际上真的在弘扬佛法。所以法师这个称呼不分在家出家,诸位要知道,在家也称法师。现在一般人一称法师都是出家人,这个观念搞错了,对法师的含义搞错了,法师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男女老少都可以称,只要他是弘扬佛法的。前面讲读诵受持,虽然没有讲经说法,受持就是真正依教奉行,他做到了,做到是身教,给社会大众做个榜样,那就是社会的导师。譬如佛在《观经》上教给我们修三福,本经也是说,什么人能相信佛所说的?佛讲有持戒修福者,由此可知,持戒修福就是依教奉行。修福,修什么福?三福,《观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真的做到了,在社会上就是做个好榜样,不必要有言教那也是老师,也是善知识。所以我们晓得,法师是广义的称呼,不是专指出家人,不是专指讲经说法的人,这个意思要懂得。
另外和尚,和尚是梵语,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和尚也是通称,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男女都可以称,诸位要晓得。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他跟法师的意思不相同,法师是比较普通、普遍。和尚就不是随便称呼,和尚像我们现在大学里面所讲的指导教授,他是指导我的,我是直接跟他学的,有这么个关系。譬如一个学校里面有很多教授,不是教我、上我课的,没有上过课的是我学校老师,我们都尊称他老师,像法师一样,都尊称他;但是直接教导我的,则称和尚,和尚的关系非常密切。另外一个人称和尚,那是校长,校长是当然和尚,为什么?他是主持教育的,所有这些教授是执行的,真正负教导责任的是校长。一个寺庙只有一个和尚,诸位一定要清楚,到寺庙见到出家人都叫和尚,人家一听这外行。和尚只有一个,像学校校长只有一个,不能走到学校看到里面教职员都叫校长,那就要闹笑话了。所以和尚只有一个,其他的都称为法师。这是顺便跟诸位说一说。另外如果在经典上看到阿闍黎,阿闍黎跟法师的意思就相同。阿闍黎是梵语,翻成意思叫轨范师,就是这个老师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可以做我们榜样,意思跟法师是相同的。
「鸠摩罗什,梵语音译」,这是法师的德号,是他的名字。「义为童寿」,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童寿,他童年,年岁虽然很小,但是很老成,有老人那种修养,他的名号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罗什的确非常聪明,年岁很小智慧就超人,「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他每天能够背诵,他有这个能力,千偈是三万二千字,他每天能够背诵这么多东西。诸位想想看,七岁的时候他就有这个能力,你说他一生读多少东西,他记忆多少东西,这不是一般常人能够比的。所以他在童年就被当时人看之为神童,国王大臣对他都非常尊重。「博通世出世法」,世间法、出世间的经典他没有不读,没有不通达,记忆力又好。「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所谓义学就是研究佛法理论的这些人,这八百人里面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所译的经大部分都流传下来,我们现在在《藏经》里面可以能够看到。
「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在历代翻译之中,确实罗什大师译的经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因为他所译的属於意译,跟玄奘大师翻译作风完全不一样。玄奘大师用的方法是直译,依照梵文的句子把它翻成中文,在文法上是外国的文法,我们读起来觉得很不顺口;不像罗什大师译的,罗什大师完全脱离梵文,把经典的意思译出来,跟它的原文不一样,这是意译,我们读起来就像读中国人自己的文章一样,特别受欢迎。而玄奘大师译的经虽然多,除了那一卷《心经》之外,几乎没有人读玄奘大师的作品,除非有些真正研究佛法的。玄奘法师所译的经论,单行本流通的不多,多半都是收在《藏经》里面。末后这个「译」就是翻译,将梵文翻译成华语。
底下这个附带的,倓虚法师有《金刚经》的讲义,这是我们近代的一位大德。他虽然是中年出家,可是他自己发愤努力,亲近善知识,他是谛闲老法师的学生,为谛老的传法弟子,算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祖师,修学的成就也为世人赞叹、敬仰。他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这部经的大意、宗旨有底下这几条,也说得非常之好。江味农居士,这是民国初年在家学佛的诸大德之一,几乎在当时佛门这些在家的大居士们,都曾经亲近过谛闲老法师,也都可以说是谛老的学生,江味农居士也是其中之一。倓老说,第一个讲离相,他里面标示的都是《金刚经》里头最重要的意思。「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详细的意思到经文里面我们都会看到,可见得倓老提出的纲领,精简扼要,是全经极重要的义趣。「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金刚经》一开端,须菩提尊者实在讲是代表大众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这两个问题意思就是说,凡夫的心很乱很杂,妄念纷飞,应该怎样把这些妄想、妄念伏住,把它去掉,使心能恢复到平静。第二个问题,心应当安住在哪里?《金刚经》自始至终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这个地方是解答的重要的纲领。
离相就是不著相,为什么?相是虚妄的,执著一切相是错误的。佛家常讲业障、习气,业障习气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著相而来的,执著以为这一切境界相是真有的,在这里面起分别、起执著、起贪瞋,这才造业;如果能够离一切相,就能够消诸业障。这个心怎么安住?心无住,就是应无所住。为什么无住?心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心是个妄心,不是真心,能够做到无住,智慧就开了,能破迷惑。你为什么会迷?你心有住,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有牵挂,你心里头有东西,放不下,麻烦就在此地,这就是迷惑颠倒。法很重要,我们是迷在幻相当中,法,法也没有!有,你可以执著,你可以取,那佛没有话说;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想执著、要取相,你错了。不但法相不能取,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也不能取,这样才能「成就法身,脱诸苦』。惑业苦是我们无量劫来没有法子解决的问题,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解决的方法,为我们说明解决的道理。这部经真的是很好,所讲的简要详明,语言虽然不多,讲得很透彻、很圆满。
归结到结论,就是「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这个发心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我们常讲的发菩提心。三心,这是讲的妄心,为什么叫你无住?因为心是妄心,本经上说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实际上,说三心只有二心,只有过去跟未来,没有现在,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我们凡夫心很粗,都被假相蒙蔽了。这句经文开示很重要,为什么?我们能执著的就是妄心,如果晓得这个心是假的,还有什么执著的?所执著的是事相,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是假的,能执著的心也是假的,我能怎样我想怎样,全是假的。你这个心不可得,你用什么执著?佛不为我们讲清楚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会想到这个地方?这才是六道轮回的病根。所以《金刚经》的好处,就像治病,它是从根拔除,它不是给你枝枝叶叶上来,连根给你拔除。先要叫你认识、明白你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不可得。
为什么不可得?为什么是假的?因为它是缘生之法,跟外面境界一样。外面是事相,事相就是假的,外头境界,境界是因缘所生法,三心也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没有自体。因缘就是我们常讲许多条件凑合的,缘聚就现相,缘散相就消失。缘很复杂,缘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因果,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所以它缘生。缘生就没有定法,不可以说一定这是因,诸位晓得,你说这个因,是前面一个果变成的因,因又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果循环,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因因果果纠缠不清,你了解它的事实真相,要从这里面跳出来,那才是功夫,才是本事,这是佛法教导我们终极的目的。他说这两段意思非常的深广。
妄心离开,妄的境界也离开了,真相就大白,诸法实相、真心本性就自然开显。所以古德常讲,教导我们修行人只要去除妄,不要求真,你求真的念头又是个妄,真不能求,妄断尽,真就显了,就这么个道理。四相不外乎我执跟法执,我相就是我执,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属於法执。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有个我,执著那个妄心认为是自己的心,自己有能力思惟、想像。把这个身,就是四大五蕴之身,四大五蕴就是因缘和合,把这个假的东西以为是真的,为它造业,为了这个假东西要享受,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造作罪业,将来要受果报,这就是我们把事实真相看错了、想错了、做错了。
我相,与我对立的是人相,人相是由相对假立,众生相是由缘和合假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缘聚而现前,缘散就消失,所以它是假的。真的是缘聚的时候没生,缘散的时候也没灭,真相的确是不生不灭,只有缘聚缘散而已。寿者相是怎么会产生的?是由相续假而建立的,因为它散没散得那么快,缘聚相续不断的在聚,於是我们看到相续相以为是真的。其实所有一切万相,给诸位说都是相续假,假的程度我们用个比喻诸位就能够了解。譬如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很逼真,其实你去看看底片你就晓得,假的。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连续的相,放映机的镜头一秒钟开现在的电影大概是二十四次,二十四个开合;换句话说,一秒钟二十四张底片,我们看到就好像是真的,相续的。这就说明什么?不可得。我们现前这个相续假,速度比电影底片快得多,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实际的情形还要超过这个讲法。佛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当中有九百生灭,就像镜头一样,九百次的开合。诸位想想,电影银幕上二十四次就把我们骗住了,我们就以为它是真的。一刹那九百生灭,一弹指有六十刹那,我们弹指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的生灭,我们怎么会晓得这个东西是假的?二十四个生灭就已经把我们骗住了,我们现在这个现象是相续假,的确我们讲刹那生灭,一刹那里头九百个生灭,不是一刹一个生灭。一刹那里头九百个生灭,心不可得,相也不可得。
「破处即是显处,是同时,是一时。」没有先后,佛对这个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怎么看到的?佛心清净,佛心定,我们讲心细,这个现象他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是粗心大意,完全被这个相续假、和合假欺骗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要离相、要离念、要无住,为什么?就是因为心、境都是假的,心、境俱不可得。我们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对於佛的教训我们就会接受,就知道这是正确的,一定要这样做,非这么做不可。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讲义第七页,从「判教」底下看起,倒数第四行:
「诸佛出世,教化众生,必对机说,机有二义,根机,众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浅深厚薄故,时机,因时施教,如五时说,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也。」判教,判是判别,教是教仪,也就是我们现代学校教育里面所说的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次第,我们现在所谓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像佛家判教的意思相彷佛。这个层次在世尊在世的时候没有,因为佛当年说法并不像学校开课一样,有浅深次第先后,佛当年说法,学生是从四面八方来的,程度极不整齐。尤其佛说法多半是因人而异,正如同佛在这部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不但无有定法可说,实在是无有法可说。我们将来读了《金刚经》对这个意思就明白了,这个意思非常之深。佛遇到这些人,就像一个大夫一样给他治病,他害什么病就给他什么药。大夫没有一定的处方,应病与药,药到病除,治疗的效果就达到了。佛的教学也是如此。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任何一个人一切疑难杂症遇到佛都能够完全消失。可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留下这么多的经典,也就是说这是世尊当年为一切众生开的那些处方,后人面对这么许多经典,到底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这就难了。所以古来这些祖师大德,将这一切经重新把它整理过,现在编成藏经,经律论三藏就是经过整理、分类把它编排出来。对於教学,也要把这些经典定出一个顺序,这个顺序就是本著佛教学的精神,这是应机而说。
机有两种,一个是根机,一个是时机。根机不同,选的经论也就不一样。根机里面很复杂,经典上有的时候把它概略分为三类,所谓上根、中根、下根。上中下的标准也有很多不同的讲法,譬如说禅宗讲的上根跟教下讲的上根就不一样,教下讲的上根跟净土宗讲的上根也不相同。所以同样我们看到上根,那是哪一个宗派里面所谓的上根,我们都必须要了解、要清楚。如果法能应机,就如同药对了症,不但修学不会困难,而且能在短时间得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知,对机说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
可是说法的人,观机的确是很深的学问,也就是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我们在近代,近代科学分类的方法比从前来得细密多了,对於观机一样的也比从前更为科学化。譬如有同修来请讲经说法,讲经说法一定要启请,如果没有人来请,绝对不能说自己出来讲经,这是不合理、不如法的。教学自古以来所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而来学都是来求学的,没有说老师,学生不来求,你主动要去教,没这个道理,为什么?那个样子得不到效果。老师主动的去教,学生对老师看轻了,对所教导的课程也不重视,尊师重道这一点决定是被忽略了,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教学要讲到实效,一定要从恭敬心中得来,就是印光大师过去所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由此可知,并不是老师要摆架子,一定要学生对他恭敬,不是这个意思,这样想法那是我们自己想错了。而是学的人他有真诚、有恭敬,他才能得到东西。如果真诚恭敬心没有,老师再高明、再热心,说实在话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讲的人很辛苦,学的人不得利益。这在佛法里面叫闲言语,闲言语就是废话,你的时间、精力浪费掉了,不如不教。因此有人来请,讲的人一定观察这个请的人的确具足有诚意,才允许到这个地方去讲经说法。但是在去之前,机不能不知道,佛菩萨智慧高,神通大,不要问他就知道,我们凡夫没有这个能力,没这个能力怎么办?叫他先打听打听,这个地方修学的状况,特别是佛门,这边有哪些佛教的组织,有些什么道场,有多少同修在这边共修,这些人曾经听过些什么样的经教,听过哪些法师讲经,这都要把它打听清楚。然后自己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话,才能契机,这都是必须要的。
讲经第一个要晓得为什么讲,要确定宗旨。第二个要问为哪些人讲,对象是些什么人,这就讲根机,对象是些什么人。是初学的还是老修的,是专修的还是杂修的,都要搞清楚,然后才好对症下药。第三个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就是此地讲的时机,时机里面也相当不容易,时包括的范围很广。第四个在什么处所讲,处所不一样,讲法就不相同。譬如在普通公共场所跟一般寺院庵堂,就不是一个讲法,如果在一般像学校、机关的会议室、礼堂,那个情形就又不一样。时机里面还包括著修学的程度,刚才讲了,初学的、老修的,这都是属於时机里面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我们一个人感触不相同,甚至於早晚情绪都不一样,真正能说到对机,诸位想想的确不容易,何况听众当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所以,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那个机不要考虑,为什么?它很单纯,很整齐,这一个班上的学生程度都一样,那个好教。讲经这个场面,刚才讲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什么样的人都有,要能叫大众统统都得利益,谈何容易!佛菩萨、祖师大德那是有修有证,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能令听众法喜充满。这以下的,智慧没有开,能力没有现前,就相当困难。我们今天在这个讲台上跟诸位同修,这不叫讲经,讲经我们不敢自称,实际上没有这个能力。到这个地方来,我们干的什么?我们只是把自己修学一点心得、经验提出来报告,一方面请诸位同修指教,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初学同修们做参考,这是说的实话。若不是虚心学习,不但佛法讲契入做不到,甚至於连理解都做不到,理解做不到就会把经义曲解了、错解了,对自己的修学哪里会有帮助?由此可知,说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在根机方面,这是说业障、习气每个人有浅深厚薄不同。如果是浅一点的,障碍薄一点的人,这个人显得聪明,显得根性就利,所谓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是障浅,也就是说分别执著心比较淡薄,闻经容易开悟;如果是妄想分别执著很重,显示的根机就钝。特别是成见很深,那对佛的教导可以说很难接受,因为佛许多见解、思想与我们的常识完全是相反的,他怎么能接受?特别是这部经,这部经上所说的都是如来果地上亲证的境界,决定不是凡夫知见,跟我们的知见恰恰是对立,是相反的。时机也就是常讲的时节因缘,如果是根性很利的人,就可以直接跟他讲大乘佛法,若是中下根性的人,必须要一段时间循序善诱,才能够达到效果。就好像一般人受教育,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有阶段、有次第的来诱导。
古来的祖师大德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这就是讲五时。世尊出现,最初是讲《华严经》,这是小乘不承认的,小乘人不承认佛说《华严》,因为《严华》是佛在定中讲的,换句话说,一般人见不到也听不到。普通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谁知道他在定中讲《华严经》?《华严经》,我们世间人的感观里面时间不长,在二七日中,也有经上讲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不长。但是诸位要晓得,定中的时间跟我们观念当中的时间不一样,尤其《华严经》上说念劫圆融。佛与大菩萨的境界,能够把一念扩展到无量劫,能够将无量劫浓缩成一念,换句话说,时间不是个真实之法,我们现在人讲的有时差,定中跟我们感官时差太大了。二七日中讲这部《华严经》,讲完之后,大龙菩萨将这部经收藏在龙宫里面,我们世间没有人见到,也没有人听到,也没有人晓得有这么一桩事情。
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印度出现了一位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根性大利,那是我们今天讲天才,不是普通人。他在很短的时间把世间的学问都修学完毕,当然也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都通达,觉得世间再没有东西好学,於是起了大我慢,贡高我慢,目中无人。大龙菩萨看到,对他很怜悯,於是示现在他面前,带他到龙宫里去参观,到龙宫里看到《华严经》,他的傲慢心马上就没有了。因为看到佛所讲的这部经,这部经分量多大?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原本的经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有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数字,我们现代人来看,所谓是天文数字,没有法子数得尽。他一看呆了,不但世间人没有能力接受,龙树菩萨也不行,也没有能力接受,分量太大。於是看中本,中本可以说是大经的节要,节本,分量还是太大,不是我们世间人能够接受得了。再看下本,下本是什么?提要。像我们中国一部大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编成之后,有个目录提要,这个简单。又像我们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全书是《二十五史》,大家知道,这个分量太大。因为太大,一般人难以修学,古人才重新编一个简略的本子,像《资治通鉴》,这个分量就少得很多。但是还不是一般人普遍能够接受的,於是又有人编个提要,叫《纲鉴易知录》,这就方便多了。龙树菩萨传到我们世间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实际就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就是《纲鉴易知录》这样的本子,在我们中国翻译出来八十卷。这是世尊最早说的,定中说的,参与法会的,经上记载得很清楚,都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
所以《华严经》的当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部经的内容是什么?是菩萨成佛之后,佛没有成佛之前是菩萨,成佛之后把他自己所见到的一切真实状况、真实境界完全宣说出来,那是如来境界,所谓一真法界。但是凡夫无法接受,於是佛说了这部经,出了定之后要教化一些有缘的众生,什么叫有缘?欢喜接受佛陀的教导,这个人与佛就有缘。但是他的业障很重,对於大法不能够理解,佛就得开方便法门。要说小教,说他能接受的,也就是像办学校,先办小学,这是「阿含时」,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生涯。往后这四十九年,逐渐把这些学生的程度往上提升,阿含就像小学一样,方等就像中学一样,般若就像大学一样,法华涅盘就像研究所一样,佛用这个方法,这就是循循善诱。而《法华经》的境界就是华严境界,所以佛帮助众生最后契入的境界,一定是他自己所证的最高究竟圆满的境界。我们后人所谓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两部经的赞叹,《楞严经》是开智慧的,《法华经》是成佛的。就是由先浅后深,先小后大,阿含是小乘,方等是大乘。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学人,使对一代时教,纲领条目,浅深次第,一目了然,可以循序而进,其接引后学之苦心,良足佩焉。」这是说明,古德为什么要将佛的这些经典分类,分成浅深次第,提供大众来修学,说出他们的一番苦心。这也是使我们后人对这些大德们感恩之处,我们有了学习的方向,有了入门的次第。但是这些,克实而论可以提供我们做个参考,而不必死在判教之下,那我们不但不能得其利,反而受其害。现代人的修学费的时间很多,用的精力也很多,但是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如古人,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古人的根性都比我们利?为什么我们修学比不上古人?这一点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
如果论根性,我觉得现代人比古人聪明,领悟的能力决不比古人差,在修学环境上来说,可以说各有利弊。古时候资源缺乏,生活艰难,特别是经典很不容易得到。中国宋以前书本都是手写的卷子,由此可知,经典的数量不多,书写困难,得到一部书很不是容易事情。即使以后印刷术发达了,实在说科技的突飞猛进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如果我们到图书馆里面去翻一翻老旧的书本,像我们中国的书本,民国十几年出版的,也就是六十年前那时候的书本,现在图书馆还都有。假如诸位留意一下后面的价格,然后你就能够想像那时候家里摆一些书是奢侈品。我们以商务印书馆的《辞海》来说,大概在民国十几年,《辞海》刚刚出来的时候,订价是大洋五元,精装这么厚两册,大洋五元。大洋五元在那个时候是什么价值?给诸位说,四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所以家里摆几本书,那是奢侈品。不像现在,现在书籍由於印刷术发达,价格低廉。在那个时代一部《大藏经》,不要说一个家庭不敢想像,一个寺庙道场也不敢奢想能够收藏一部《大藏经》,都不敢想的。现在一部《大藏经》可以说人人都买得起,人人在自己家里书房都可以供一套《大藏经》。这是得利於科技的发达,古人不敢想的,我们现在变成事实。
可是要认真讲读经、研究,我们不如古人,输给古人。古人实在讲,经典难得,得一部就视为珍宝,认真的研究努力修学,他们真干。我们现在得来的太容易,得来的时候放在书架上摆著好看,束诸高阁,等於一堆废纸没有两样,不肯去修学,不肯认真去研究。再者,时尚也有很大的影响,古人求学讲求循序渐进,先小后大,先浅后深,不会躐等;我们今天人的大毛病,好高骛远,对於小乘经论瞧不起。一入门就要学大乘法,最上乘法,不知道循序渐进,於是乎纵然是很用功很努力,一生精进,也不能成就,这是在方法上错了。小乘经在我们中国翻译的可以说相当完备,我们的「四阿含」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的经典两样做个对比,南传的经藏比我们只多五十几部,可见得我们翻译得非常完整。但是小乘经从唐朝中叶以后就衰了,历代几乎没有人修学、传授,大乘佛法在中国普遍的发扬光大,原因是什么?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修学佛法如果不从小乘进入大乘,无有是处。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把小乘经舍掉?这是因为中国儒家跟道家代替了小乘。从前读书人没有不读儒书的,没有不读老庄的,他有这样的基础,可以舍弃小乘,直接入大乘,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代,小乘不要了,儒家、道家也不要,这个麻烦就大了,问题就严重了。我们再看中国历代,无论出家在家这些有大成就的善知识,的确都有深厚的儒家、道家的基础,然后再进入大乘佛法。
我们如果知道这个事实,就晓得现代人为什么努力精进,还得不到古人那样的成就。不要说得太远,清末民初的善知识,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当中,的确一个都找不到,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从这些注疏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注疏百读不厌,愈读愈有味道,现代人的注疏看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了,第二遍看不下去。从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应该能明白,这是修学功力不一样。所以循序而进是必要的,即使世尊在本经里面,《金刚经》前后两部分,前面的意思就说得浅,后面的意思就说得深,还是有个次第、有个次序,渐渐的把你诱导到究竟真实的境界中。
底下一条说,「晋末判别经教者有十八家」,这个十八家是我们在《华严经疏钞》里看到的,清凉大师常常引用这些善知识的讲法,这是晋朝末年到隋唐初年。「唐后大众共依者,唯天台、贤首两家。」唐以后,其他判教都衰了,都没落了,原因不外乎有些人判别过於笼统,在体例上不完备,比不上天台、贤首。天台宗是智者大师,贤首是华严宗的第三代贤首国师,贤首国师有《华严经探玄记》这个本子留传下来,现在在《大藏经》里面都收的有。贤首的学生清凉大师有《华严经疏钞》,后面的比前面一定是更进步,现在大家学《华严》都读《疏钞》。可是《疏钞》是由《探玄记》来的,换句话说,继承他老师的思想,如果是研究华严宗或者是贤首宗,《探玄记》也不能够不读。
贤首国师当年所依靠的经典是《六十华严》,最早传到中国来翻译的经典。因为经文确实太多,《华严经》龙树菩萨传下来的全经是十万偈,可是晋译的《华严》,就是我们讲的《六十华严》,只有三万六千偈。诸位想想,原文是十万偈,到中国来只有三万六千偈,差得太多,几乎我们所得到的是全经的三分之一。这是经太大,分量太多,很容易散失,传到中国来残缺不完整的本子,贤首大师就是依据这个残本建立华严宗。清凉他就很幸运,得到实叉难陀从印度到中国来带来《华严经》的本子,这个本子也不完整,可是比晋经多,多出九千颂。在武则天时代翻成中文,就是《八十华严》,《八十华严》是四万五千颂,几乎是原文的一半。这是现在留在这个世间可以说是最完善的本子,我们中文的译本,原文已经失传,《华严经》的梵文本已经失传。可是《华严》末后的一品「普贤行愿品」四十卷,梵文的本子现在还有,这的确非常幸运,这部分经典保存下来,在中国也翻成完本,就是四十卷,我们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很完整,没有欠缺。所以《华严》在中国一共三次翻译,我们按照卷数多少称为《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这里面除了重复的之外,总共有九十九卷,这是我们中文本里面最完整的《华严经》,也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最完整的《华严经》。
贤首大师判别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时教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后头有,贤首则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天台是智者大师所判,他判为四教,叫藏、通、别、圆。这个判的比其他国家要判得精细,判得完整,所以以后无论是讲经、注经,不是遵贤首就是遵天台。而遵天台的尤其多,因为天台比较简单,贤首比较复杂,一些人怕麻烦怕罗嗦,都取天台。我们这个地方的架子、格式也是取天台,天台用五重玄义来介绍全经,就是全经纲要分为五个项目来介绍。贤首宗就比较多,它分作十个项目,当然很详细,但是有人嫌它太罗嗦,没有天台简单明了。所以天台的教风远远超过贤首,道理在此地。
藏通别圆,藏就是小乘,智者大师不用小这个名称,而用藏,因为小乘三藏具足,小乘经里头有经藏、有律藏、有论藏,叫作三藏教,所以藏教就是小乘。通教就是大乘,是大乘的开端,就是它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开始。别教是纯粹大乘,别是有别於小乘,别教的思想绝对没有小乘思想,但是通教里头有,所以别教是纯粹大乘教。最高的、最究竟、最圆满的是圆教,圆教是一切都包含,不但包含,圆融自在。贤首所判的五教,有小始终顿圆,贤首家的小教就是小乘,跟天台的藏教完全相同。贤首的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贤首的终教,这都是属於大乘,一个大乘开始,一个到大乘终了,它有始终,就是大乘里面有浅深的次第,它的终教等於天台的别教。后面有顿教、有圆教,顿教是没有次第的,这是天才班,没有次序,可以顿超的,特别的上根利智。这是台宗没有的,实际上包含在台宗圆教里面。贤首把天台圆教说得更详细,在圆教里面分出一个顿、一个圆,这是五教。现在可以说唐以后这两支是发展得很快也很广,为一切修学佛法的同修普遍的采用。
在我们净土,净土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诸位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修学净土的,极乐世界这些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与《华严经.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完全相应。所以,清初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即是小本《华严》,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於是净宗大德讲经、注经依华严宗的判教就很多,像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完全采贤首宗的方式,近代黄念祖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他所采取的也是贤首宗的体例,这是说明净宗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
再看末后,「天台判此经为通别兼圆」,就是判《金刚经》,《金刚经》在四教里面它是通教,不过它里面也带著有别教、圆教的思想。「贤首则判属始教,亦通於圆」,两家的看法大致是相同的。为什么把它判作大乘始教?因为经上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由此可知,这一定要破四相,破四相是什么境界?是大乘的开始,也就是圆教初住菩萨。所以从破四相、破四见这段经文来看,就是属於通教跟始教,但是它的经义一直通达到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圆教。古德是以大乘始教为主来看这部经,不无道理。「江注判本经为境心俱冥,遮照同时,慧彻三空,功圆万行,至圆极顿之大教。」近代江味农居士,他在《金刚经》上下了四十年工夫,古今《金刚经》这些注解的本子他都读遍了。他的看法,认为这部经依贤首宗的说法,应当判作圆顿大教,不能说它是始教、通教,应当把它判作圆顿大教。圆顿大教,这部经的分量就跟《法华》、《华严》无二无别。他的看法也很有道理,我们节录得简单,《讲义》里头分析得很详细,说得都很有道理。所以判教这一项只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不必死在教下,那就错误了。知道世尊当年说教没有这些判法,是后人有这么一个分法,分法目的是便利我们初学,我们要了解它。世尊说这部经的时候是在第四个时期,般若会上所说的,就是五时里面它是属於第四时,般若会上所讲的。
底下再介绍本经的译人,翻译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中国在历史上,以秦为国号的一共有四个朝代,因此史学家为了区别到底是哪一个秦,就把帝王的姓冠在上面。譬如第一个秦是秦始皇时代,在汉朝之前,史学家称之为赢秦,把秦始皇的姓冠在上面。这个地方姚秦就是姚苌称秦王的时候,姚苌的前面是苻坚,他的国号就是秦,我们称之为符秦。这都是在南北朝的时代,我们称符坚那个秦也称为前秦,姚秦称之为后秦,称前后就是指这个时代。这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我们说公元对我们现代人概念比较会清晰一点,今年是公年一九九五年,这个事情是三百八十四年,那个时代姚苌称秦王。三百八十九年吕光称三河王,就是凉,这个诸位读历史就知道。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次很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大家念国文的时候念过,就是谢安对符坚。符坚那个时候统领大军号称百万,晋的兵力很衰弱,谢安是以寡击众,打了一个大胜仗。姚苌是符坚的一个将军,在这次战役当中,符坚打了败仗,姚苌就把这个国王杀掉篡夺王位,他自做了国王,国号没有改,所以就称之为姚秦。他是篡位,我们现在人讲的政变,发动军事政变夺得政权。当时秦国还有个大将吕光,吕光奉符坚之命到西域去请罗什法师,回来的时候,走在凉州这个地方听到这个消息,符坚兵败,被姚苌杀了,现在姚苌自立为秦王。他不服气,就在凉州也自称为凉王,把罗什大师留在凉这个地方,留了不少年。一直到四百零一年,诸位想想看,三百八十九年到四百零一年,吕光死了,姚苌也死了,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把凉灭掉之后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那时候秦的首都就在长安。这是这么一段的历史。所以罗什大师到中国来的时间虽然很长,一直不能够发挥作用,到姚秦以国师之礼迎请到长安,才真正从事於弘法利生的大业。所以,姚秦是时代,标明时代。
三藏法师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学历,他通达三藏,则称为三藏法师。在过去翻译经典要有这样的学历,才有资格。但是诸位要知道,经典上译人都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其实罗什大师是译经院的院长而已,他主持这个事情。参与翻译工作,历史上有记载,罗什的译场四百多人,规模很大,人才济济,是以国家的力量从事於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当时帝王大臣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三藏就是经、律、论,藏就是说像仓库一样,佛经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的大德们把它整理、分类,分这三大类,经藏、律藏、论藏,以后我们称之为三藏经典。经多半是讲修定的,律是讲戒律的,论是议论、讨论,研究讨论。可是我们要知道,佛所说的一切经几乎这三个意思都具足,到底这部经应该放在哪一类?只有从多,看它哪一部分说得多。戒定慧三学,如果定学说得多,就把它放在经藏上,如果戒律说得分量多,就把它放在律藏里面,就用这个方法来分。要严格的分就没法子分,这是大致上的一个分法。经跟论的作用是修正我们知见的,也就是我们的见解、思想有错误,以这个做标准来把它修正,这属於学问。戒律是修正行持的,我们的言语造作一举一动都应当要有规矩,这是品德,我们讲品德的修养、学问的修养,它的作用是在此地。通达经律论三藏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品学兼优,这才有能力译经。古时候的译场规模都很大,规模最大的是唐朝玄奘大师的译场,那是唐太宗支援的,也是用国家的力量,玄奘大师译场编制是六百多人,罗什大师可以说是仅次於玄奘的。
「法师,凡能弘扬佛法者,称为法师,三藏皆通,则称三藏法师。」法师是个通称,这些称呼虽是世间法,也相当重要,我们不能疏忽,疏忽了往往就闹笑话。弘扬佛法不一定是讲经说法,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经论上常讲的读诵受持,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弘扬佛法,实际上真的在弘扬佛法。所以法师这个称呼不分在家出家,诸位要知道,在家也称法师。现在一般人一称法师都是出家人,这个观念搞错了,对法师的含义搞错了,法师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男女老少都可以称,只要他是弘扬佛法的。前面讲读诵受持,虽然没有讲经说法,受持就是真正依教奉行,他做到了,做到是身教,给社会大众做个榜样,那就是社会的导师。譬如佛在《观经》上教给我们修三福,本经也是说,什么人能相信佛所说的?佛讲有持戒修福者,由此可知,持戒修福就是依教奉行。修福,修什么福?三福,《观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真的做到了,在社会上就是做个好榜样,不必要有言教那也是老师,也是善知识。所以我们晓得,法师是广义的称呼,不是专指出家人,不是专指讲经说法的人,这个意思要懂得。
另外和尚,和尚是梵语,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和尚也是通称,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男女都可以称,诸位要晓得。和尚的意思是亲教师,他跟法师的意思不相同,法师是比较普通、普遍。和尚就不是随便称呼,和尚像我们现在大学里面所讲的指导教授,他是指导我的,我是直接跟他学的,有这么个关系。譬如一个学校里面有很多教授,不是教我、上我课的,没有上过课的是我学校老师,我们都尊称他老师,像法师一样,都尊称他;但是直接教导我的,则称和尚,和尚的关系非常密切。另外一个人称和尚,那是校长,校长是当然和尚,为什么?他是主持教育的,所有这些教授是执行的,真正负教导责任的是校长。一个寺庙只有一个和尚,诸位一定要清楚,到寺庙见到出家人都叫和尚,人家一听这外行。和尚只有一个,像学校校长只有一个,不能走到学校看到里面教职员都叫校长,那就要闹笑话了。所以和尚只有一个,其他的都称为法师。这是顺便跟诸位说一说。另外如果在经典上看到阿闍黎,阿闍黎跟法师的意思就相同。阿闍黎是梵语,翻成意思叫轨范师,就是这个老师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可以做我们榜样,意思跟法师是相同的。
「鸠摩罗什,梵语音译」,这是法师的德号,是他的名字。「义为童寿」,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童寿,他童年,年岁虽然很小,但是很老成,有老人那种修养,他的名号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罗什的确非常聪明,年岁很小智慧就超人,「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他每天能够背诵,他有这个能力,千偈是三万二千字,他每天能够背诵这么多东西。诸位想想看,七岁的时候他就有这个能力,你说他一生读多少东西,他记忆多少东西,这不是一般常人能够比的。所以他在童年就被当时人看之为神童,国王大臣对他都非常尊重。「博通世出世法」,世间法、出世间的经典他没有不读,没有不通达,记忆力又好。「公元四0一年至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在西明阁与义学八百人讲学」,所谓义学就是研究佛法理论的这些人,这八百人里面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译经论九十八部三九0余卷」,罗什大师所译的经大部分都流传下来,我们现在在《藏经》里面可以能够看到。
「传说法师乃七佛以来为译经师,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在历代翻译之中,确实罗什大师译的经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因为他所译的属於意译,跟玄奘大师翻译作风完全不一样。玄奘大师用的方法是直译,依照梵文的句子把它翻成中文,在文法上是外国的文法,我们读起来觉得很不顺口;不像罗什大师译的,罗什大师完全脱离梵文,把经典的意思译出来,跟它的原文不一样,这是意译,我们读起来就像读中国人自己的文章一样,特别受欢迎。而玄奘大师译的经虽然多,除了那一卷《心经》之外,几乎没有人读玄奘大师的作品,除非有些真正研究佛法的。玄奘法师所译的经论,单行本流通的不多,多半都是收在《藏经》里面。末后这个「译」就是翻译,将梵文翻译成华语。
底下这个附带的,倓虚法师有《金刚经》的讲义,这是我们近代的一位大德。他虽然是中年出家,可是他自己发愤努力,亲近善知识,他是谛闲老法师的学生,为谛老的传法弟子,算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祖师,修学的成就也为世人赞叹、敬仰。他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这部经的大意、宗旨有底下这几条,也说得非常之好。江味农居士,这是民国初年在家学佛的诸大德之一,几乎在当时佛门这些在家的大居士们,都曾经亲近过谛闲老法师,也都可以说是谛老的学生,江味农居士也是其中之一。倓老说,第一个讲离相,他里面标示的都是《金刚经》里头最重要的意思。「离相,成就解脱,消诸业。」详细的意思到经文里面我们都会看到,可见得倓老提出的纲领,精简扼要,是全经极重要的义趣。「无住,成就般若,破诸惑。」《金刚经》一开端,须菩提尊者实在讲是代表大众向释迦牟尼佛提出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这两个问题意思就是说,凡夫的心很乱很杂,妄念纷飞,应该怎样把这些妄想、妄念伏住,把它去掉,使心能恢复到平静。第二个问题,心应当安住在哪里?《金刚经》自始至终就是解答这两个问题,这个地方是解答的重要的纲领。
离相就是不著相,为什么?相是虚妄的,执著一切相是错误的。佛家常讲业障、习气,业障习气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著相而来的,执著以为这一切境界相是真有的,在这里面起分别、起执著、起贪瞋,这才造业;如果能够离一切相,就能够消诸业障。这个心怎么安住?心无住,就是应无所住。为什么无住?心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心是个妄心,不是真心,能够做到无住,智慧就开了,能破迷惑。你为什么会迷?你心有住,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有牵挂,你心里头有东西,放不下,麻烦就在此地,这就是迷惑颠倒。法很重要,我们是迷在幻相当中,法,法也没有!有,你可以执著,你可以取,那佛没有话说;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想执著、要取相,你错了。不但法相不能取,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也不能取,这样才能「成就法身,脱诸苦』。惑业苦是我们无量劫来没有法子解决的问题,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解决的方法,为我们说明解决的道理。这部经真的是很好,所讲的简要详明,语言虽然不多,讲得很透彻、很圆满。
归结到结论,就是「破三心,除四相,为发心之要务」。这个发心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我们常讲的发菩提心。三心,这是讲的妄心,为什么叫你无住?因为心是妄心,本经上说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实际上,说三心只有二心,只有过去跟未来,没有现在,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我们凡夫心很粗,都被假相蒙蔽了。这句经文开示很重要,为什么?我们能执著的就是妄心,如果晓得这个心是假的,还有什么执著的?所执著的是事相,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是假的,能执著的心也是假的,我能怎样我想怎样,全是假的。你这个心不可得,你用什么执著?佛不为我们讲清楚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会想到这个地方?这才是六道轮回的病根。所以《金刚经》的好处,就像治病,它是从根拔除,它不是给你枝枝叶叶上来,连根给你拔除。先要叫你认识、明白你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不可得。
为什么不可得?为什么是假的?因为它是缘生之法,跟外面境界一样。外面是事相,事相就是假的,外头境界,境界是因缘所生法,三心也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没有自体。因缘就是我们常讲许多条件凑合的,缘聚就现相,缘散相就消失。缘很复杂,缘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因果,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所以它缘生。缘生就没有定法,不可以说一定这是因,诸位晓得,你说这个因,是前面一个果变成的因,因又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果循环,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因因果果纠缠不清,你了解它的事实真相,要从这里面跳出来,那才是功夫,才是本事,这是佛法教导我们终极的目的。他说这两段意思非常的深广。
妄心离开,妄的境界也离开了,真相就大白,诸法实相、真心本性就自然开显。所以古德常讲,教导我们修行人只要去除妄,不要求真,你求真的念头又是个妄,真不能求,妄断尽,真就显了,就这么个道理。四相不外乎我执跟法执,我相就是我执,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属於法执。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有个我,执著那个妄心认为是自己的心,自己有能力思惟、想像。把这个身,就是四大五蕴之身,四大五蕴就是因缘和合,把这个假的东西以为是真的,为它造业,为了这个假东西要享受,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造作罪业,将来要受果报,这就是我们把事实真相看错了、想错了、做错了。
我相,与我对立的是人相,人相是由相对假立,众生相是由缘和合假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缘聚而现前,缘散就消失,所以它是假的。真的是缘聚的时候没生,缘散的时候也没灭,真相的确是不生不灭,只有缘聚缘散而已。寿者相是怎么会产生的?是由相续假而建立的,因为它散没散得那么快,缘聚相续不断的在聚,於是我们看到相续相以为是真的。其实所有一切万相,给诸位说都是相续假,假的程度我们用个比喻诸位就能够了解。譬如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很逼真,其实你去看看底片你就晓得,假的。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连续的相,放映机的镜头一秒钟开现在的电影大概是二十四次,二十四个开合;换句话说,一秒钟二十四张底片,我们看到就好像是真的,相续的。这就说明什么?不可得。我们现前这个相续假,速度比电影底片快得多,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实际的情形还要超过这个讲法。佛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当中有九百生灭,就像镜头一样,九百次的开合。诸位想想,电影银幕上二十四次就把我们骗住了,我们就以为它是真的。一刹那九百生灭,一弹指有六十刹那,我们弹指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的生灭,我们怎么会晓得这个东西是假的?二十四个生灭就已经把我们骗住了,我们现在这个现象是相续假,的确我们讲刹那生灭,一刹那里头九百个生灭,不是一刹一个生灭。一刹那里头九百个生灭,心不可得,相也不可得。
「破处即是显处,是同时,是一时。」没有先后,佛对这个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怎么看到的?佛心清净,佛心定,我们讲心细,这个现象他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是粗心大意,完全被这个相续假、和合假欺骗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佛在这部经上教给我们要离相、要离念、要无住,为什么?就是因为心、境都是假的,心、境俱不可得。我们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对於佛的教训我们就会接受,就知道这是正确的,一定要这样做,非这么做不可。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