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四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08-0014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经【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本经所列的上首菩萨有十二位,这十二位菩萨很重要,都是等觉菩萨。向下,经文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个会首,等於是十二会,会首就是这十二位菩萨,依照这个顺序排列下去。当然这里面表法的意思也是相当的深奥,我们依照注解跟诸位一一的介绍。第一位排的是文殊,代表智慧,第二位排的是普贤,代表修行;《圆觉经》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章,这两位菩萨代表行解相应。
讲义【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
『正云曼殊室利』,这个译音比较接近梵音,『译为妙吉祥』,这个是意思。文殊师利是梵语,中国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妙首,意思都差不多。讲义里面叙述一段菩萨的公案:
讲义【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
「妙吉祥」意思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就是他降生的时候有很多的瑞相。
讲义【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之上首。】
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这是华严三圣。在《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代表根本智。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得根本智之后才出去参学。根本智是定当中开了智慧,这叫根本智。如果只有定没有开慧,像阿罗汉证得九次第定,但是这个定没有开智慧,所以不叫做根本智。这些事,将来我们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跟诸位来讨论。我、法二执都破了,根本智才能现前;我执破了,法执没有破,根本智不能现前。真正学佛,你要是想成就的话,不破二执那是没有法子的,这桩事情没有办法勉强,也没有法子投机取巧,这是真实功夫。
我执是执著自己的根身是我,执著我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我,必定有我所有的,只要有我、我所,这就是我执没破。我、我所,要是执著得很重,这种人不能见道。为什么?小乘人见道位,须陀洹位要破身见。诸位要晓得,小乘都这样做了,大乘还有例外的吗?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在佛法里面听听佛法,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种子,来生我们还是生死轮回不能出三界,那就不必说了,那可以不必认真修行,不必认真干。如果真正想断烦恼、开智慧、超越生死轮回,那就要真干,必得破我、我所。在念佛功夫来讲,我、我所破了,你成就念佛三昧,但是没开智慧,这个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根本智没有现前。
即使对一切万法也不执著了,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一切法都不执著了,「不执著」这个念头也没有,不执著亦不执著,这样法执才能破一分,根本智现前,向后修行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的基础,无论是行门、解门基础都是奠定在根本智上,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你不肯学那就不谈,真正肯学,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讲义【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
《华严》会上那些修行人各个明心见性,就像文殊菩萨一样,这是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讲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
『此菩萨深本难思』,佛法里常讲本迹,「迹」是从表面现相上看,「本」是从真实地位上说的。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文殊、普贤也曾经来参加过法会。佛给我们介绍,文殊,他过去是『七佛之师』。七佛里面包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他的学生。也许诸位要问,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学生,他怎么没有成佛还来做菩萨?这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就是这个道理,也显示出佛佛道同。哪个人与这个地区、这个时代众生有因缘,谁就来主持教化,其余的人来帮他忙。不必样样事情要自己来做,样样事情自己来做那就累死了。目的是要教众生开悟,教众生断烦恼成佛道,谁教化不都一样!如果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诸位想想,你的我执、法执是不是都在?因此只有凡夫才会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说谁做都好,谁做都跟自己做一样。所以佛菩萨心是平等的、清净的。
众生烦恼太重,勾心斗角,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五五百年之后「斗争坚固」,现在这个斗争可说到了极处。你们诸位看到,有几个没有斗争的清净道场?见不到了,这是众生福薄。所以我们读经典,我们读祖师的语录,要深深的体会这一层。自己能把嫉妒障碍好胜的心去掉,破我执,见道就有几分消息。由此可知,最大的障碍就是嫉妒、好胜,这是我们一般人重大的烦恼,是我们修道人最大的障碍,我们智慧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往往把世智辩聪当作般若智慧,这个大错特错了。世智辩聪所谓是记问之学,听得多、读得多、记得多,换句话说,那些聪明智慧全不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这叫世智辩聪,所谓是道听涂说。
儒家教学也不找这样的老师,《礼记・学记》里面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儒家的宗师、佛门的祖师都必须开悟,不悟不传法。但是到今天,正如倓虚大师所说的,现在我们佛法之衰,衰到最后就灭亡,怎么灭的?就是传法失去传法的宗旨。从前祖师传法,佛门里叫「法子」,是要开悟的人才能传。五祖传给六祖,六祖是他的法子,神秀都没有得传法,为什么?不开悟。六祖的法子最多,一共四十三个人,各个都是开悟的。换句话说,佛门里面水准才能保持那样的高度。可是到后来,传法不必开悟了,看交情,这个徒弟跟我很多年,我很喜欢他,我就把法传给他,他有没有开悟那个不管,而且还有一个弊病,传给的这个法子一定要比自己差一点,如果比自己要高一点的话他就不传给他,要传差一点的。这样传下去,一代不如一代!倓虚老法师说,「佛教不灭亡,这理上讲不通」。
由此可知,今天传法已经失去传法意义,对於得到法卷的人,社会上也不重视了。不像从前,六祖到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他把衣钵一展示,那个时候就等於法卷,那个时候没有法卷,就是衣钵,到以后就是法卷,人家一看大法师对你顶礼,大家承认你是一代祖师,你是开了悟的人,所以法卷有这么大的力量。今天你是那个人的法子,打开法卷人家一样也不尊重你,一样还是瞧不起你,为什么?就是传法变质了。在以前,必须得根本智才有资格接受传法,根本智最低限度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明心见性,一定是这个境界,佛祖都一样,所谓佛佛道同。
菩萨里面有许多人过去都成佛了,所成的佛不是分证佛而是究竟位佛。虽然证究竟果位,再退下来,实际上这个退是我们所说的退,在他哪里有什么进退?如果有进退,进退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们讲进退都是凡夫的心理,不是他的境界。我们还以凡夫的境界来说,大家好懂。退到菩萨位上帮助佛教化众生,就是这么个道理。也有退在声闻位上,也有退在初学位上,他在表演,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
讲义【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
释迦牟尼佛一点都不隐瞒,文殊菩萨过去为龙种尊王佛,他久远劫就成佛了,现在在北方,他还是佛的地位,号摩尼宝积佛。给诸位说,这叫处处作佛,哪个地方他教化众生的因缘成熟,像《普门品》里面三十二应所讲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未来成佛,名曰普现。这就是说,到圆满菩提之后,你在世间教化众生是处处作佛。在哪个世界哪个时期,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的名号也就不一样,佛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他一代时教的教学宗旨。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间,就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他以后如果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可能名字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他的教学宗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众生,大毛病是心散乱缺乏慈悲心。佛的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释迦」翻作能仁,仁是仁慈,「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一心,就是心地清净。所以,用这个名号来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教学宗旨。
所以佛成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这个名称决定用不上,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一心不乱,「牟尼」两个字用不上,他都做得很圆满,皆是诸上善人,各个都仁慈,「释迦」这个名字在那个地方也不起作用。换句话说,「释迦牟尼」这四个字的意思,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各个都打一百分,都是满分,不要再修这个课程了,所以佛的名号也就是教学宗旨再定作「无量觉」,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
讲义【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
『本经为发起众』,这是圆觉会上的发起人,『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这部经确确实实是圆极、顿极,不是第一智慧的人没有法子来发起。
第二位「普贤菩萨」。普贤名号我们非常熟悉,比文殊菩萨还要来得熟悉,那是因为清凉大师将《华严经》译成之后,将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提出来别行流通。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德拿这一品经做为自己的日课,像近代弘一大师他早晚课诵就是念《普贤行愿品》,所以他的名气就很大。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
讲义【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
《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换句话说,最圆满、最高的修行法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的修学法全在《华严经》里面,特别是末后的两会,第八会《离世间品》里面讲了二千种的行门,二千种不过是举例而说,此地讲「行弥法界」,略说二千种。「德无不遍」,行的成就就是德;行是属於事,德是属於业。凡夫讲事业,为什么?他结业,业后来有果报。菩萨是属於净业,不感果报。我们凡夫一切的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总是这三业。菩萨所行的远离善、恶、无记,所以不叫业,叫做德,称功德也可以,周遍法界,这是普。
为什么我们做的事叫做「业」?菩萨做的事就叫「功德」?实际上并不难懂,凡夫做事有心,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所以就结业。有善心、有恶心,有无所谓善恶的无记心,造业起行就叫做「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有果报,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这就叫业报。那些圣者,不但我执破了,法执也破了,他在一切法里面没有执著,无我执亦无法执,他造不造作?造作,表面上看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诸位读《金刚经》就更容易看得出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跟普通出家人完全相同,早晨出去托钵,到处讲经说法那就是教学,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这些相,给诸位说,是从本体而发现的,有体就有相,不会说有体没有相,有体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迷的时候把体忘掉,所以著相、住相,迷在相用上,这叫造业。悟的人不著相、不住相,所以一切的造作,在解门里面讲称之为智慧,行门里面讲叫做功德,这一点诸位必须辨别清楚。体相用,佛与凡夫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不是说诸佛如来的体相用跟我们的体相用不一样,那就错了,一样的!只有觉迷不相同,佛菩萨是觉体相用,凡夫是迷体相用。觉体相用,那就是普是贤;迷体相用,这个心量窄小。
无量无边的苦恼,是自己妄心所现的,换句话说,分别、执著所现的。你们诸位冷静想一想,如果一切都不分别、不执著,你还有什么烦恼?就没有烦恼了。分别执著的心愈重,烦恼也就愈重;分别执著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换句话说,你希望烦恼少,你在一切法里面少分别、少执著,烦恼就少了。你要想烦恼统统断掉,你一切不分别、不执著,烦恼就断了,就没有了。只要烦恼没有了,你的行、你的德就遍法界,为什么?原本就是遍法界,不是故意去修的。
「位居等觉」,普贤是等觉菩萨,这是指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助手。「随心益物」,随心不是随普贤菩萨的心,是随众生心。《楞严经》里面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益」是利益,「物」是一切有情众生。换句话说,随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普贤菩萨来帮助他,给他的利益恰如其量。换句话说,你的心量大,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大利益;你的心量小,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小利益。普贤菩萨有没有不给人利益?给诸位说,没有,因为普贤菩萨利益众生就像天下雨一样,雨水落在这个地区是平等的,雨量一样多,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各如其量。下雨,雨决定不会说,「树大我多下一点给你,草小我少给你一点」,没有这个念头,平等心!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叫贤;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利益众生这个事业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叫贤。众生造作恶业,所谓「一阐提」或者「五逆十恶」,造这样重罪的人,普贤菩萨也不舍弃他,也是平等的利益。照这样说,我们最关心的自己,好像我没有感觉得普贤菩萨来照顾我,说个老实话,别说普贤菩萨,十方诸佛照顾你,你不晓得。你的父母照顾你,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父母就会体会到,念念都是挂念著儿女,「他现在在哪里?不晓得做什么?」,念念不忘!做儿女的晓得吗?「我的父亲、母亲他才不管我」。念念挂记著,儿女却忘恩负义。佛菩萨照顾,你怎么会晓得?你的师长照顾你,晓得不晓得?连这个在眼前的你都不知道,诸佛菩萨这种加持、这样的保佑,自己无知不能觉察。
几时到你心地清净,你觉察到了,才晓得诸佛菩萨恩德之大。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怀念,一生的!尽他有生之年总是念念不忘。诸佛菩萨是生生世世,佛菩萨恩德之大没有人能晓得。我们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读他的誓愿,能够有一个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没有办法体会得到。佛菩萨在你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自己不晓得,你体会不到。
讲义【悲华经云:我誓於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这是普贤菩萨在过去修菩萨道的时候一段公案。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能够知道,菩萨愿力广大不可思议。选择哪些地方去?秽恶世界。换句话说,所接触的是苦难众生。『行菩萨道』,「行」是推行,「菩萨」是觉,推行智慧觉悟之道,这叫行菩萨道,以觉道教化众生。
佛法看起来是很难、很繁杂,其实比任何一门学术都简单。佛法是什么?「如是」而已!这就没有了,两个字就讲尽。修行,行门只有三个字,六祖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行门里面只有觉正净,修圆满就成佛了。你说多简单,千经万论不离这个。什么是佛法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能修学!佛法就是菩萨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佛是觉的意思,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菩萨道就是觉悟的道路,道就是方法,菩萨道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菩萨道。
『使得严净』,使是叫秽恶世界里面的众生各个人都能得到身心清净,清净是真实的庄严。诸位必须知道,心清净了,自己的庄严要从心地庄严起,心庄严了,身就庄严。看相算命的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平等了,清净慈悲了,从你面相上就看出来,相随心转。「相」自己可以改造,你若有意把你相貌改成什么,那办不到,是从你内心里面去变,内心变了,相貌就变了。每个人都能从身心改造自己,世界就变了。可见得境随心转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是真实的。
要说救度世间、救度众生,给诸位说,唯有佛法,为什么?它是从根本救起。世间什么样的哲学、主义,一个人搞一套,一堆人搞一套,搞得世界大乱,搞得人心不安。欧阳竟无大师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那一篇讲演里面,结论讲得很好,他说「一切哲学是世间斗争的根源」,彼此见解不同这就斗争,「一切宗教是世间无益苦行的根源」,这话说得好。宗教家都在那里修苦行,修到最后能得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还是一场空。所以他下结论,佛法不是哲学,没有斗争,真正能够把斗争溶化掉,它也不修无益的苦行,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教我们开智慧,教我们觉悟,教我们得身心清净,这是佛法。把秽恶世界变成极乐净土,这个唯有菩萨道,唯有佛法才能办得到。
『我行要当胜诸菩萨』。这样看起来,普贤菩萨还好胜,一定要超过别人。如果有这一念,这一念是贡高我慢,他哪里能成得了菩萨!那么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鼓励我们每个人要发勇猛精进心,是这个意思,不是菩萨有好胜之心,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在修学、在教学上,境界都必须一天一天的提升,不能终止在一个阶段。「胜诸菩萨」,「诸」不是说别人,如果说胜别人那就是贡高我慢。「诸」是什么?是自己。自己怎么称「诸」?诸位晓得,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位,五十一个位次都是自己修的,胜诸菩萨到等觉了,是这个意思;我要胜过十地,要胜过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诸」字统统指的自己。你要是指的别人,讲不通!那普贤菩萨不是凡夫一个?那怎么能说得通?有这个胜的心就是精进,不断的精进,儒家所讲「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我今天在初信位,我明天要到二信位,要胜过初信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地方,不能错会意思。「诸菩萨」,就像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解释「诸佛」的意思一样。那个诸佛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我要成佛远胜过诸佛,能讲得通,那是究竟佛位。分证佛里头有四十一位,圆教初住就成佛,就是分证佛。江味农居士解释《金刚经》,诸佛就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真正的佛,决定不假。
讲义【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这个意思非常重要。『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我们修净土希望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入圆觉门,要依什么?一定要依智、要依行,文殊之智是根本智,要依普贤之行,普贤行是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你才能证得理一心不乱。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叫做成佛。所以《圆觉经》是以这两章为根本。第三位以下可以说都是讲方法,这两个是根本。虽说方法,因为这是一乘了义经典、圆顿了义经典,里面所讲的方法都是原理原则,方法上的原则、方法上的纲领,适用於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用得上,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
讲义【普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
什么叫法眼?只要你真正见到根本智与普贤行。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就是普贤行,这个解释简单扼要。具足根本智又有普贤行,你把这个认识清楚,决定不怀疑,这就叫法眼开了。法眼开了,普照法界。
讲义【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
『照事法界,事无不尽』,事法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在体相用来说,事法界是讲相、作用,理法界是讲体。『照理法界,理无不彻』,诸位果然能把握到这一点,我可以说,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明心见性,有十年工夫足够了,十年从凡夫成佛了。经上常讲「成佛得三大阿僧只劫」,为什么要三大阿僧只劫?那就是对於这个原理原则他不相信,他做不到,无论在事、在理上他还是用分别、用执著,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平等心不能现前。平等心现前,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所以说用功,功夫在哪里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对於一切境界无论是事、无论是理,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所谓「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根本智。你应物,就是日常做事情,一举一动,这是讲行为,行为是什么?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平等、清净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哪里不是道场?哪个地方不是修行的处所?什么时候不是修行的时间?你有什么障碍!这正是清凉所讲的「事事无碍」,谁障碍你?谁障碍你修无分别智?谁障碍你修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说实在话,只有别人帮助你、成就你,没有障碍你的。
所以你一觉悟,一切境缘(境是讲环境,缘是讲人事)都是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都是来帮助自己,成就你自己的根本智,成就你自己的普贤行。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个就是的!这叫法眼开了,理事无碍。法眼没开,处处障碍;法眼开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法喜充满,逆境也是法喜充满。为什么?顺逆都是自己的增上缘,都是帮助自己成就的。
讲义【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
一般说慧眼开了,佛法不如是说,佛法说阿罗汉是「慧眼」,菩萨是「法眼」,法眼开了。一般参学,古德常讲参学的条件是得法眼净,法眼清净,法眼开了,开了还得要清净才有资格参学。由此可知,法眼的标准也是在根本智。法眼开是他得根本智,法眼清净是后得智现前。此地讲的照事、照理、照理事、照事事,都是属於后得智。根本智是智慧之体,理体;后得智是从体起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悲心,是从体起用。无论自受用、他受用都称性,为什么?从体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境界在圆初住以上才有,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
我们是凡夫,不但理一心没有得到,功夫成片都没有,真正是可怜!只要你懂得这个理论,你相信这个道理,对於这个理论、方法不怀疑,你肯去做,十年工夫你就可以证到初住菩萨位,你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为什么不干?你要是怀疑,「我恐怕不行,我能成就吗?」佛门里有一个故事,「晒蜡烛的法师」,其笨无比的,过去我在受戒的时候,戒和尚跟我们说:笨得不能再笨,他都开悟了,都成佛了,何况我们!这一段故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里头记载著的,原来他是谛闲法师的学生持律法师,跟倓虚法师是同学。你们的头脑比他聪明,他能成就,那你们一定成就,他是花十几年的工夫开悟了。你看人家怎么修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老师怎么教他,他就怎么做,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最笨的人,变成谛闲老法师最器重的一个人。没有念过书,不识字,是个粗人,在寺庙做最苦、最粗重的工作,种菜、挑粪,比六祖那个工作还苦,他做了十几年,愈做愈有劲,一点也不疲倦,工作完了之后就念经。谛闲法师叫他背《法华经》、背《楞严经》,不但背经还要背注解,因为他没办法学,你跟他讲什么他也不懂,这样搞了十几年,他开悟了,以后代老法师说法,老法师到那里讲经,讲了几天老法师不讲了,叫他代座,代替谛闲老法师说法。他这一点可贵!真正难得!老师怎么教,怎么做,百分之百,绝不打折扣,绝不偷懒,他成就。这个公案,这一位法师真正是我们末法时代修学的模范。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二面:
经【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本经所列的上首菩萨有十二位,这十二位菩萨很重要,都是等觉菩萨。向下,经文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个会首,等於是十二会,会首就是这十二位菩萨,依照这个顺序排列下去。当然这里面表法的意思也是相当的深奥,我们依照注解跟诸位一一的介绍。第一位排的是文殊,代表智慧,第二位排的是普贤,代表修行;《圆觉经》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章,这两位菩萨代表行解相应。
讲义【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
『正云曼殊室利』,这个译音比较接近梵音,『译为妙吉祥』,这个是意思。文殊师利是梵语,中国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妙首,意思都差不多。讲义里面叙述一段菩萨的公案:
讲义【降生之时,室满祥光,更有种种瑞相。】
「妙吉祥」意思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就是他降生的时候有很多的瑞相。
讲义【又译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表根本智,为诸菩萨之上首。】
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这是华严三圣。在《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代表根本智。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得根本智之后才出去参学。根本智是定当中开了智慧,这叫根本智。如果只有定没有开慧,像阿罗汉证得九次第定,但是这个定没有开智慧,所以不叫做根本智。这些事,将来我们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跟诸位来讨论。我、法二执都破了,根本智才能现前;我执破了,法执没有破,根本智不能现前。真正学佛,你要是想成就的话,不破二执那是没有法子的,这桩事情没有办法勉强,也没有法子投机取巧,这是真实功夫。
我执是执著自己的根身是我,执著我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我,必定有我所有的,只要有我、我所,这就是我执没破。我、我所,要是执著得很重,这种人不能见道。为什么?小乘人见道位,须陀洹位要破身见。诸位要晓得,小乘都这样做了,大乘还有例外的吗?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在佛法里面听听佛法,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种子,来生我们还是生死轮回不能出三界,那就不必说了,那可以不必认真修行,不必认真干。如果真正想断烦恼、开智慧、超越生死轮回,那就要真干,必得破我、我所。在念佛功夫来讲,我、我所破了,你成就念佛三昧,但是没开智慧,这个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乱;换句话说,根本智没有现前。
即使对一切万法也不执著了,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一切法都不执著了,「不执著」这个念头也没有,不执著亦不执著,这样法执才能破一分,根本智现前,向后修行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的基础,无论是行门、解门基础都是奠定在根本智上,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你不肯学那就不谈,真正肯学,这是必须要知道的。
讲义【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
《华严》会上那些修行人各个明心见性,就像文殊菩萨一样,这是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讲义【此菩萨深本难思,为七佛之师。】
『此菩萨深本难思』,佛法里常讲本迹,「迹」是从表面现相上看,「本」是从真实地位上说的。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文殊、普贤也曾经来参加过法会。佛给我们介绍,文殊,他过去是『七佛之师』。七佛里面包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他的学生。也许诸位要问,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学生,他怎么没有成佛还来做菩萨?这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就是这个道理,也显示出佛佛道同。哪个人与这个地区、这个时代众生有因缘,谁就来主持教化,其余的人来帮他忙。不必样样事情要自己来做,样样事情自己来做那就累死了。目的是要教众生开悟,教众生断烦恼成佛道,谁教化不都一样!如果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诸位想想,你的我执、法执是不是都在?因此只有凡夫才会说「这个事情非我做不可」,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说谁做都好,谁做都跟自己做一样。所以佛菩萨心是平等的、清净的。
众生烦恼太重,勾心斗角,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五五百年之后「斗争坚固」,现在这个斗争可说到了极处。你们诸位看到,有几个没有斗争的清净道场?见不到了,这是众生福薄。所以我们读经典,我们读祖师的语录,要深深的体会这一层。自己能把嫉妒障碍好胜的心去掉,破我执,见道就有几分消息。由此可知,最大的障碍就是嫉妒、好胜,这是我们一般人重大的烦恼,是我们修道人最大的障碍,我们智慧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往往把世智辩聪当作般若智慧,这个大错特错了。世智辩聪所谓是记问之学,听得多、读得多、记得多,换句话说,那些聪明智慧全不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这叫世智辩聪,所谓是道听涂说。
儒家教学也不找这样的老师,《礼记・学记》里面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儒家的宗师、佛门的祖师都必须开悟,不悟不传法。但是到今天,正如倓虚大师所说的,现在我们佛法之衰,衰到最后就灭亡,怎么灭的?就是传法失去传法的宗旨。从前祖师传法,佛门里叫「法子」,是要开悟的人才能传。五祖传给六祖,六祖是他的法子,神秀都没有得传法,为什么?不开悟。六祖的法子最多,一共四十三个人,各个都是开悟的。换句话说,佛门里面水准才能保持那样的高度。可是到后来,传法不必开悟了,看交情,这个徒弟跟我很多年,我很喜欢他,我就把法传给他,他有没有开悟那个不管,而且还有一个弊病,传给的这个法子一定要比自己差一点,如果比自己要高一点的话他就不传给他,要传差一点的。这样传下去,一代不如一代!倓虚老法师说,「佛教不灭亡,这理上讲不通」。
由此可知,今天传法已经失去传法意义,对於得到法卷的人,社会上也不重视了。不像从前,六祖到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他把衣钵一展示,那个时候就等於法卷,那个时候没有法卷,就是衣钵,到以后就是法卷,人家一看大法师对你顶礼,大家承认你是一代祖师,你是开了悟的人,所以法卷有这么大的力量。今天你是那个人的法子,打开法卷人家一样也不尊重你,一样还是瞧不起你,为什么?就是传法变质了。在以前,必须得根本智才有资格接受传法,根本智最低限度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明心见性,一定是这个境界,佛祖都一样,所谓佛佛道同。
菩萨里面有许多人过去都成佛了,所成的佛不是分证佛而是究竟位佛。虽然证究竟果位,再退下来,实际上这个退是我们所说的退,在他哪里有什么进退?如果有进退,进退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们讲进退都是凡夫的心理,不是他的境界。我们还以凡夫的境界来说,大家好懂。退到菩萨位上帮助佛教化众生,就是这么个道理。也有退在声闻位上,也有退在初学位上,他在表演,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
讲义【乃古佛倒驾慈航,影响释迦会下,示同菩萨,助佛扬化。过去为龙种尊王佛,现在北方,号摩尼宝积佛,未来成佛,名曰普现。】
释迦牟尼佛一点都不隐瞒,文殊菩萨过去为龙种尊王佛,他久远劫就成佛了,现在在北方,他还是佛的地位,号摩尼宝积佛。给诸位说,这叫处处作佛,哪个地方他教化众生的因缘成熟,像《普门品》里面三十二应所讲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未来成佛,名曰普现。这就是说,到圆满菩提之后,你在世间教化众生是处处作佛。在哪个世界哪个时期,众生根性不相同,佛的名号也就不一样,佛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他一代时教的教学宗旨。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世间,就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他以后如果再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可能名字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他的教学宗旨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众生,大毛病是心散乱缺乏慈悲心。佛的名号就是教学的宗旨,「释迦」翻作能仁,仁是仁慈,「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一心,就是心地清净。所以,用这个名号来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教学宗旨。
所以佛成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这个名称决定用不上,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人各个都一心不乱,「牟尼」两个字用不上,他都做得很圆满,皆是诸上善人,各个都仁慈,「释迦」这个名字在那个地方也不起作用。换句话说,「释迦牟尼」这四个字的意思,如果在西方极乐世界,各个都打一百分,都是满分,不要再修这个课程了,所以佛的名号也就是教学宗旨再定作「无量觉」,阿弥陀佛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
讲义【本经为发起众,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
『本经为发起众』,这是圆觉会上的发起人,『若非大智,安能发起圆顿大教』,这部经确确实实是圆极、顿极,不是第一智慧的人没有法子来发起。
第二位「普贤菩萨」。普贤名号我们非常熟悉,比文殊菩萨还要来得熟悉,那是因为清凉大师将《华严经》译成之后,将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提出来别行流通。自古以来有许多大德拿这一品经做为自己的日课,像近代弘一大师他早晚课诵就是念《普贤行愿品》,所以他的名气就很大。这个地方有个简单的解释:
讲义【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住居等觉,随心益物,曰贤。】
《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换句话说,最圆满、最高的修行法就是普贤行。普贤行的修学法全在《华严经》里面,特别是末后的两会,第八会《离世间品》里面讲了二千种的行门,二千种不过是举例而说,此地讲「行弥法界」,略说二千种。「德无不遍」,行的成就就是德;行是属於事,德是属於业。凡夫讲事业,为什么?他结业,业后来有果报。菩萨是属於净业,不感果报。我们凡夫一切的造作,善业、恶业、无记业,总是这三业。菩萨所行的远离善、恶、无记,所以不叫业,叫做德,称功德也可以,周遍法界,这是普。
为什么我们做的事叫做「业」?菩萨做的事就叫「功德」?实际上并不难懂,凡夫做事有心,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所以就结业。有善心、有恶心,有无所谓善恶的无记心,造业起行就叫做「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有果报,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恶业感三恶道的果报,这就叫业报。那些圣者,不但我执破了,法执也破了,他在一切法里面没有执著,无我执亦无法执,他造不造作?造作,表面上看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诸位读《金刚经》就更容易看得出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跟普通出家人完全相同,早晨出去托钵,到处讲经说法那就是教学,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
这些相,给诸位说,是从本体而发现的,有体就有相,不会说有体没有相,有体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迷的时候把体忘掉,所以著相、住相,迷在相用上,这叫造业。悟的人不著相、不住相,所以一切的造作,在解门里面讲称之为智慧,行门里面讲叫做功德,这一点诸位必须辨别清楚。体相用,佛与凡夫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不是说诸佛如来的体相用跟我们的体相用不一样,那就错了,一样的!只有觉迷不相同,佛菩萨是觉体相用,凡夫是迷体相用。觉体相用,那就是普是贤;迷体相用,这个心量窄小。
无量无边的苦恼,是自己妄心所现的,换句话说,分别、执著所现的。你们诸位冷静想一想,如果一切都不分别、不执著,你还有什么烦恼?就没有烦恼了。分别执著的心愈重,烦恼也就愈重;分别执著愈多,你的烦恼就愈多。换句话说,你希望烦恼少,你在一切法里面少分别、少执著,烦恼就少了。你要想烦恼统统断掉,你一切不分别、不执著,烦恼就断了,就没有了。只要烦恼没有了,你的行、你的德就遍法界,为什么?原本就是遍法界,不是故意去修的。
「位居等觉」,普贤是等觉菩萨,这是指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助手。「随心益物」,随心不是随普贤菩萨的心,是随众生心。《楞严经》里面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益」是利益,「物」是一切有情众生。换句话说,随一切有情众生的心,普贤菩萨来帮助他,给他的利益恰如其量。换句话说,你的心量大,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大利益;你的心量小,普贤菩萨给你的是小利益。普贤菩萨有没有不给人利益?给诸位说,没有,因为普贤菩萨利益众生就像天下雨一样,雨水落在这个地区是平等的,雨量一样多,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各如其量。下雨,雨决定不会说,「树大我多下一点给你,草小我少给你一点」,没有这个念头,平等心!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叫贤;因为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利益众生这个事业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叫贤。众生造作恶业,所谓「一阐提」或者「五逆十恶」,造这样重罪的人,普贤菩萨也不舍弃他,也是平等的利益。照这样说,我们最关心的自己,好像我没有感觉得普贤菩萨来照顾我,说个老实话,别说普贤菩萨,十方诸佛照顾你,你不晓得。你的父母照顾你,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父母就会体会到,念念都是挂念著儿女,「他现在在哪里?不晓得做什么?」,念念不忘!做儿女的晓得吗?「我的父亲、母亲他才不管我」。念念挂记著,儿女却忘恩负义。佛菩萨照顾,你怎么会晓得?你的师长照顾你,晓得不晓得?连这个在眼前的你都不知道,诸佛菩萨这种加持、这样的保佑,自己无知不能觉察。
几时到你心地清净,你觉察到了,才晓得诸佛菩萨恩德之大。父母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怀念,一生的!尽他有生之年总是念念不忘。诸佛菩萨是生生世世,佛菩萨恩德之大没有人能晓得。我们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读他的誓愿,能够有一个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没有办法体会得到。佛菩萨在你的周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自己不晓得,你体会不到。
讲义【悲华经云:我誓於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这是普贤菩萨在过去修菩萨道的时候一段公案。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能够知道,菩萨愿力广大不可思议。选择哪些地方去?秽恶世界。换句话说,所接触的是苦难众生。『行菩萨道』,「行」是推行,「菩萨」是觉,推行智慧觉悟之道,这叫行菩萨道,以觉道教化众生。
佛法看起来是很难、很繁杂,其实比任何一门学术都简单。佛法是什么?「如是」而已!这就没有了,两个字就讲尽。修行,行门只有三个字,六祖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行门里面只有觉正净,修圆满就成佛了。你说多简单,千经万论不离这个。什么是佛法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能修学!佛法就是菩萨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佛是觉的意思,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菩萨道就是觉悟的道路,道就是方法,菩萨道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菩萨道。
『使得严净』,使是叫秽恶世界里面的众生各个人都能得到身心清净,清净是真实的庄严。诸位必须知道,心清净了,自己的庄严要从心地庄严起,心庄严了,身就庄严。看相算命的常说「相随心转」,你的心平等了,清净慈悲了,从你面相上就看出来,相随心转。「相」自己可以改造,你若有意把你相貌改成什么,那办不到,是从你内心里面去变,内心变了,相貌就变了。每个人都能从身心改造自己,世界就变了。可见得境随心转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是真实的。
要说救度世间、救度众生,给诸位说,唯有佛法,为什么?它是从根本救起。世间什么样的哲学、主义,一个人搞一套,一堆人搞一套,搞得世界大乱,搞得人心不安。欧阳竟无大师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那一篇讲演里面,结论讲得很好,他说「一切哲学是世间斗争的根源」,彼此见解不同这就斗争,「一切宗教是世间无益苦行的根源」,这话说得好。宗教家都在那里修苦行,修到最后能得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还是一场空。所以他下结论,佛法不是哲学,没有斗争,真正能够把斗争溶化掉,它也不修无益的苦行,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教我们开智慧,教我们觉悟,教我们得身心清净,这是佛法。把秽恶世界变成极乐净土,这个唯有菩萨道,唯有佛法才能办得到。
『我行要当胜诸菩萨』。这样看起来,普贤菩萨还好胜,一定要超过别人。如果有这一念,这一念是贡高我慢,他哪里能成得了菩萨!那么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鼓励我们每个人要发勇猛精进心,是这个意思,不是菩萨有好胜之心,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在修学、在教学上,境界都必须一天一天的提升,不能终止在一个阶段。「胜诸菩萨」,「诸」不是说别人,如果说胜别人那就是贡高我慢。「诸」是什么?是自己。自己怎么称「诸」?诸位晓得,菩萨的阶级五十一位,五十一个位次都是自己修的,胜诸菩萨到等觉了,是这个意思;我要胜过十地,要胜过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诸」字统统指的自己。你要是指的别人,讲不通!那普贤菩萨不是凡夫一个?那怎么能说得通?有这个胜的心就是精进,不断的精进,儒家所讲「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意思。我今天在初信位,我明天要到二信位,要胜过初信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地方,不能错会意思。「诸菩萨」,就像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解释「诸佛」的意思一样。那个诸佛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我要成佛远胜过诸佛,能讲得通,那是究竟佛位。分证佛里头有四十一位,圆教初住就成佛,就是分证佛。江味农居士解释《金刚经》,诸佛就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真正的佛,决定不假。
讲义【此菩萨行门广大,与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资,堪入圆觉故。】
这个意思非常重要。『圆觉』就是真如本性,圆觉就是理一心不乱。我们修净土希望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是入圆觉门,要依什么?一定要依智、要依行,文殊之智是根本智,要依普贤之行,普贤行是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你才能证得理一心不乱。证得理一心不乱,就叫做成佛。所以《圆觉经》是以这两章为根本。第三位以下可以说都是讲方法,这两个是根本。虽说方法,因为这是一乘了义经典、圆顿了义经典,里面所讲的方法都是原理原则,方法上的原则、方法上的纲领,适用於任何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用得上,你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
讲义【普眼菩萨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
什么叫法眼?只要你真正见到根本智与普贤行。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就是普贤行,这个解释简单扼要。具足根本智又有普贤行,你把这个认识清楚,决定不怀疑,这就叫法眼开了。法眼开了,普照法界。
讲义【照事法界,事无不尽;照理法界,理无不彻。】
『照事法界,事无不尽』,事法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在体相用来说,事法界是讲相、作用,理法界是讲体。『照理法界,理无不彻』,诸位果然能把握到这一点,我可以说,我们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念到明心见性,有十年工夫足够了,十年从凡夫成佛了。经上常讲「成佛得三大阿僧只劫」,为什么要三大阿僧只劫?那就是对於这个原理原则他不相信,他做不到,无论在事、在理上他还是用分别、用执著,就是用第六识、第七识,平等心不能现前。平等心现前,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所以说用功,功夫在哪里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对於一切境界无论是事、无论是理,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所谓「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根本智。你应物,就是日常做事情,一举一动,这是讲行为,行为是什么?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平等、清净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哪里不是道场?哪个地方不是修行的处所?什么时候不是修行的时间?你有什么障碍!这正是清凉所讲的「事事无碍」,谁障碍你?谁障碍你修无分别智?谁障碍你修平等行、清净行、慈悲行?说实在话,只有别人帮助你、成就你,没有障碍你的。
所以你一觉悟,一切境缘(境是讲环境,缘是讲人事)都是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都是来帮助自己,成就你自己的根本智,成就你自己的普贤行。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个就是的!这叫法眼开了,理事无碍。法眼没开,处处障碍;法眼开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满,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法喜充满,逆境也是法喜充满。为什么?顺逆都是自己的增上缘,都是帮助自己成就的。
讲义【照理事法界,真俗圆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无障无碍,故称普眼。】
一般说慧眼开了,佛法不如是说,佛法说阿罗汉是「慧眼」,菩萨是「法眼」,法眼开了。一般参学,古德常讲参学的条件是得法眼净,法眼清净,法眼开了,开了还得要清净才有资格参学。由此可知,法眼的标准也是在根本智。法眼开是他得根本智,法眼清净是后得智现前。此地讲的照事、照理、照理事、照事事,都是属於后得智。根本智是智慧之体,理体;后得智是从体起用,用里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清净,菩提心里面讲的深心,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悲心,是从体起用。无论自受用、他受用都称性,为什么?从体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境界在圆初住以上才有,十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
我们是凡夫,不但理一心没有得到,功夫成片都没有,真正是可怜!只要你懂得这个理论,你相信这个道理,对於这个理论、方法不怀疑,你肯去做,十年工夫你就可以证到初住菩萨位,你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乱,为什么不干?你要是怀疑,「我恐怕不行,我能成就吗?」佛门里有一个故事,「晒蜡烛的法师」,其笨无比的,过去我在受戒的时候,戒和尚跟我们说:笨得不能再笨,他都开悟了,都成佛了,何况我们!这一段故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里头记载著的,原来他是谛闲法师的学生持律法师,跟倓虚法师是同学。你们的头脑比他聪明,他能成就,那你们一定成就,他是花十几年的工夫开悟了。你看人家怎么修的,他最大的特长就是:老师怎么教他,他就怎么做,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最笨的人,变成谛闲老法师最器重的一个人。没有念过书,不识字,是个粗人,在寺庙做最苦、最粗重的工作,种菜、挑粪,比六祖那个工作还苦,他做了十几年,愈做愈有劲,一点也不疲倦,工作完了之后就念经。谛闲法师叫他背《法华经》、背《楞严经》,不但背经还要背注解,因为他没办法学,你跟他讲什么他也不懂,这样搞了十几年,他开悟了,以后代老法师说法,老法师到那里讲经,讲了几天老法师不讲了,叫他代座,代替谛闲老法师说法。他这一点可贵!真正难得!老师怎么教,怎么做,百分之百,绝不打折扣,绝不偷懒,他成就。这个公案,这一位法师真正是我们末法时代修学的模范。我们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