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第十集)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十集)  1982/10  档名:09-003-0010

  《六祖坛经》第八讲。

  经文第十三页,偈颂从「心平何劳持戒」这个地方开始。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偈颂是有四首半。在未讲这个偈颂之前,我们先要把前面这个大意略为提一提。前面是六祖大师给我们讲的自性佛土,换句话说,什么叫自性佛、什么叫自性土,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大师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自性迷就是众生,自性觉就是佛。我们简单在这里列了一个表,慈悲、喜舍、能净、平直这是觉。慈悲就是观音、喜舍即是势至、能净就是释迦、平直即是弥陀,这就是佛地,自性觉就是佛地。什么叫做自性土?后面又说到,「自性外照六根清净,自性内照三毒即消」,这个三毒是指的贪瞋痴,这三毒就消了,这个就是自性土。从这个表里头看,自性佛跟自性土就一目了然。这是六祖为我们指示的,乃是直接指示我们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而不是破净土,也不是提倡不必求生净土。这些意思我们统统要很正确的理解,不要错会了意思。我们看今天的经文。

  在今天经文里面,这个『心平』,「平」是平等,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我在高雄讲经的时候,曾经有同修来告诉我,说南部有一些人讲《六祖坛经》,说六祖告诉我们的,不必持戒了,也不必念佛了。我说,他是依据什么讲的?他就告诉我,就是依据这个地方的偈子,说心平何必持戒,用不著持戒;行直何用参禅,那用不著参禅了。这是把六祖这个意思完全错会了。诸位要晓得,戒律是佛法的根本法,无论你学哪一宗、无论学哪一派、无论是修学哪一个法门,没有说是不持戒的。而祖师在此地强调的是什么?不是说不要戒律、不用持戒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强调我们不可以死在戒律之下,死在戒律之下就错误了。第二句意思也是如此,禅宗的修学离不开参究,怎么可以说不要参禅了?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参禅不能死在话头之下,死在话头之下那就错误了。所以我们要晓得祖师说话真正的意思之所在,正如同开经偈里面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很要紧的。

  从这一首偈子我们也晓得,持戒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心平,平就是平等。而我们凡夫的心在一切境界里面总是起分别执著,换句话说,极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是错误的。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定的目的是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才能看到万法一如,生佛不二,这是平等心现前。正如前面我们读过的,祖师讲这个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可见得修行目标就是在证得平等心。在这个地方可以说这几首偈子是给我们说明的修行要领,这偈子是指示我们修行的要领。此地四首半的偈颂,指示修正身口意三业行为。而此处是专示修自性净土,也是修理一心不乱,正是上品上生。

  这个偈颂里面第一首,上面括弧里的一是第一首,第一首讲的「心平」,这是说的道。我们要以我们中国道统上配合来说,可以讲他这一首偈是指示我们道、德、仁、义、礼,是说这一桩事情的。心原本就是平静的,所以心平是戒律之成就,「戒之至者」,我们持戒的功夫达到极处了。可见得不是不要戒律,戒律功德已经圆满了,这个时候不必斤斤执著在戒相上。理上是如此,可是在事实上?像释迦牟尼佛,他所示现的还是著重在戒相上,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为了给初学的同学们做一个示范,做一个榜样。如果说佛都不持戒了,佛叫我们持戒,我们怎么能够心服口服?佛已经心地平静了,已经戒律圆满了,可是对於戒相还是受持,还是不犯,这种大慈大悲我们一定要了解。『行直』,「行」就是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正直而没有偏邪,这是德,「禅之真者」,真正的禅德,他的三业行为一定是正直的。孝养是仁,「性之本也」。『上下相怜』,这是义,「义之基也」,义之基础。第二首偈子里面讲忍、讲让,这是「礼之本也」。底下两句是讲的精进,日新又新,必定能够超凡入圣。

  我们把这两首偈大意,诸位在此地看清楚了,我们给诸位来解释解释。持戒是六度之一,《法华经》里面所谓「持戒清洁,如净明珠」。这个地方是说明戒律的精神原本是防非止恶。假如是在家的同学,就是在家学佛的人,如果心地平等了,实在讲不必出家去受三坛大戒,这个意思就讲「心平何劳持戒」。在上一次也跟诸位说过,六祖大师的开示主要是为在家同修。「行直何用参禅」,《大智度论》上有几句话说,「一切禅定摄心」,都叫做三摩地。心要是正直,行为就正直了。我们得要问,这个正直有没有标准?有的,而且这个标准很多,那就是说有浅深层次不同。此地所说的这是最高的标准,因为六祖大师所接引的对象是上上乘人,所以这个标准相当之高。此地讲的直,一定要见性,心才直。为什么?明心见性之后,这才没有妄念;若有妄念,那个心怎么能叫直?我们菩提心里面讲的直心,那心就不直了。所以说一定妄念全消了,明心见性了,这个时候心直、言直、行直,无有一法而不直了,这个就是真正的禅定。

  第三句『恩则亲养父母』,佛法之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我们在前面也曾经提过,那就是说明佛法的基础是建立在孝道上。这与我们中国文化真正是不谋而合,因为我们中国文化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可以说佛法与我们中国固有文化是同一个发源处,就是孝道。说到孝,在儒家的经典里面也没有一个一定的说法,我们读《论语》、读《孝经》就晓得。为什么?因为孔夫子讲孝是因人而说的,这就可见得孝也是有等级的。最高的等级还是明心见性,唯有见性才是真正的尽孝。为什么?我们看这一个孝字,中国的文字是很了不起的,这一点诸位要注意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文字都不能跟中国相比,甚至连梵文都比不上。你看这个孝字是会意,六书里面它是会意,上面一半是老,就是前一辈,底下一半是子,这个意思就是说,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个,不是两个。

  我们今日常常听到外国人说老年人跟年轻人当中有所谓代沟,这个一代与一代当中他有一些不能调和的,有界限。这在中国是讲不通的,中国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整体,里面没有界限。从这个意思去引申,我们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可见得这个字里面的含义真正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是一个整体。如果从这个意思上来看,就与佛法里面所讲的清净法身是一个意思。可见得证得了清净法身才叫真正的尽孝,这个孝道做到最圆满、最究竟了。这个意思在佛法里面,经论里面常常讲,特别是《戒经》里面说。《戒经》里面要把孝顺父母的孝扩大,所谓是孝顺诸佛如来、孝顺一切众生。如果尽虚空遍法界,所谓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要不是一体的话,这个话就讲不通了。这是讲到把孝道发挥到极处了,这是大菩萨心目当中的孝道。

  孝在行为上来说就是要顺,为什么?因为顺很难,最难的就是顺父母。父母的意思儿女一定要顺从,不能够违背。这在佛家、在儒家,可以说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教学、他们的做法,大致上都是相同的。唯有能够尽孝,这才能够养父母。养父母绝不是止於衣食住行的养。衣食住行之养这是物质上的养,这个在孝养里面是属於下一等的;中等的所谓是要养父母之心,就是要顺父母的心;最高尚的养,这个孝养要养父母之志。哪一个父母不希望他的儿女成为圣贤君子,为这个世间大众之所尊敬?我们中国俗话说,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父母对於儿女的期望。儿女要是真正能够做到,这是养父母之志,这是世间法。如果懂得佛法,是一个学佛的父母,他对於儿女的期望,必定是希望儿女能够成佛、成菩萨,能够普度众生。儿女要能够真正做到,修行成佛作祖,弘法利生,那这是父母的愿望达到了,这才叫真正的孝养。

  所以我们看到这几个字不要误会,不要错解了意思,「我的心,我心现在很平」,哪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简单的。《金刚经》里面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为什么?你心里面有四相,你就不平了。我们问问我们心里头有没有四相?如果有四相,那还老老实实的持戒去,不能说我可以不必持戒,那是太狂妄了,那是曲解了祖师的意思。我们没有见性,我们的心行不直,那还得要参究、还得要念佛,每一天的功课决定不能够缺少。我们要报恩,没有成佛作祖,没有明心见性,不能普度众生,我们这个报恩的事情没有做得圆满。不是说我们赚了钱,盖了好房子,让父母住得很舒服,这就很孝顺了。刚才讲了这是第三等的孝顺。我们要从第三等提升到第二等,从第二等提升到第一等,真正的孝顺,这叫尽大孝。

  第四句讲『义』,「义」是什么?义是义务,我们俗话讲的义务。义务是没有报酬的,换句话说,应当做的。如范仲淹先生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上下相怜」的意思。我们孝养自己的父母,看到与我们父母年龄相彷佛的,我们就视同自己父母一样的尽孝养之道,这是对上;我们爱护自己的子女,教养自己的子女,看到别的小孩如我们子女相彷佛的,我们也应该以自己子女一样的心情去对待他、去教导他,这个叫尽义,这是大义。诸佛如来、祖师菩萨之所以教化一切众生无有疲厌,实在讲就是建立在大义的基础上。这个是没有一丝毫期望著我对你好,你将来怎么报答我,没有。如果有期望他将来如何来报答我们,这就不是义务,为什么?这里头有条件的。义里面没有条件,我们中国世间所谓是江湖上讲义气,义就是尽道义,不要人报酬的。这是第一首偈的意思。第二首里面讲: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这两句,刚才说了,这是礼之本。礼是讲什么?讲敬。十大愿王里面第一条,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礼敬诸佛。诸位想想,如果要有争,敬就没有了,纵然有讲理,那个理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心不平,心里面没有敬,那是表面上做一个虚伪的外表,那不是真正礼敬。『忍』是什么?在逆缘里面,逆境里面,你要能够忍受得了,要能够忍。「忍」所谓是「不报无道」,别人有对不起我的地方,有得罪我的地方,一笑了之,不与他计较,所谓是以德报怨,这个是能忍。六波罗蜜里面忍辱摆在第三位。忍辱它的功德能够破瞋恚的烦恼。诸位晓得,贪瞋痴烦恼不容易断,从哪里开始?从能够忍,才能够断瞋恚的烦恼;能够让,能够断悭贪的烦恼。可见得这两句就是教给我们断贪瞋的下手,要从这个地方下手。所以我们能让,与任何人相处就一团和气了,『尊卑和睦』。和合这个就叫做僧团,这个是诸佛菩萨龙天所敬的、所尊重的。能忍就是暴恶众生与我们相处的时候,他也没话说了,为什么?我们能忍。底下两句这是讲精进。我们晓得,佛法里面讲的善根只是讲精进,世间法的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前面所说的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再加上精进,这就是大乘菩萨善根具足。

  【若能钻木出火。】

  这个『钻木出火』是说明功夫不间断。古人钻木取火,如果他要间断了,这个火就不能出来了,所以必须要不断加速度的去钻,火才能出来。这就是讲我们的功夫要精进,不断的去精进,日新又新,才能够生出智慧之火。这个地方的钻木是说什么?就是修道德仁义礼,就是修这个。就是不间断的去修心平、行直、孝养、义、礼、忍让,这是不可以间断的。这样修行,烦恼才能够断,智慧才能够透出来,「出火」就是智慧开了。

  【淤泥定生红莲。】

  『淤泥』是代表凡夫,『红莲』是代表佛菩萨,这句话的意思是超凡入圣,我们从凡夫地就成佛了、成菩萨了。这就把修学的纲领给我们说出来了。第三偈是教给我们修学忏除业障。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这两句世间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忠言』都是教我们走正路的,往往是不顺我们的心意,凡夫的心意是邪见、邪行。「忠言」就是佛菩萨圣人的教训,纠正我们错误的见解、纠正我们错误的行为,我们往往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可是要晓得,那是真正的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我们要求智慧,求智慧要从改过去修起。如果不能够改过,智慧从哪里生起?要晓得,佛在一切大经大论里面都告诉我们,我们的本觉,我们的自性清净心,从来不失的,没有迷失过。所以佛在《华严》、《圆觉》上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位要记住,如果我们的清净心、我们的本有智慧要真正丧失掉的话,佛这一句话就讲不通。如《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他把水比作我们的心性,把风比作无明,心性随著无明风动,水失去了平静的相,相好像是见不到了,见不到这个平静的相,可是水的湿性并没有丧失,平静的时候湿的,起了波浪还是湿的。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我们的净圆觉心,我们的清净智慧,并没有失掉,而是无明风动的时候,我们自己无法觉察自己的真性、般若、解脱依然存在,不过就是如此而已。因此我们要能够明白的见到我们法身般若解脱,那就要靠改过。

  所以讲到了忏悔,绝不是说我们自己犯了罪过,到佛菩萨面前烧几支香,供一点香花水果,在那里祷告祷告,「佛,你免了我的罪,你原谅我,我做错了」,这样罪业就消除了。给诸位说,这是没有用处的,这是消灭不了的。消除罪业最低限度自己要觉悟,这是过失,这个错了,错了以后怎么样?我以后再不犯这个错过了。孔夫子所谓的不贰过,过失有一次,没有第二次同样的过失,这叫改过。改过就是佛法里面忏除业障。真正彻底的忏悔,那就是修清净心。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所有的业障,不但是你这一生所造的,无量劫以来所造的这些业障,全都化成智慧了。为什么?因为烦恼业障跟菩提是同体、是不二,所谓是烦恼即菩提,这就是化成智慧了。这个叫真正忏悔,佛法里面叫做理忏,就是理论上的忏悔,道理上的真正忏悔。

  【护短心内非贤。】

  这个『护短』是自己有过失,所谓是文饰自己的过失,唯恐别人知道,要把自己的过失隐藏。别人如果说你的过失,你还要强词夺理的辩白。这是错误的,这个不是贤君子的修学。所以在佛法里面有所谓发露忏悔,而在自恣法会里面,容许别人指陈,我自己有过失,自己不晓得,希望别人告诉我们,希望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我们自己听了别人的指责,必须要抱著「有则改之」,如果人家见到是真实的事相,的确我是有这个过失,我从此要改过;「无则嘉勉」,别人所说的,我们自己确实没有这个过失,我们也要勉励自己,以后不可以犯这个过失,这是真正发心修忏除业障的法门。第四首偈是讲「六度齐修」。

  【日用常行饶益。】

  『日用』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用」是什么?我们的用心、起心动念。不起心则已、不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就是要求著如何叫一切众生得到最丰饶的利益,可不是得一点小便宜,得最丰富这样的利益。这个是佛菩萨的存心,念念之间功德圆满,这一定要晓得。如果我们能够存这个心,常常能够把这一句记在心里,那我们跟佛菩萨的心就是一样的,圆满的功德心。我们得要问了,好,你有圆满的功德心,是不是有圆满的功德行?给诸位说,也是圆满的功德行。为什么?因为心行不二。譬如说,我们今天真正了解到佛法的殊胜功德利益,我们真正晓得了,这个世间还有许多人不知道,我们要把这个佛法的真实功德利益,这些好处,介绍给别人,我们有这个心,这个是最大的利益,对一切众生来讲。我们念念是这个心,行行是这一桩事,饶益众生,与佛菩萨的心行没有两样。

  可是众生愿不愿意接受?这就是众生福德因缘。如果众生因缘不成熟,我们在事相上来看,这是不圆满的,这是有欠缺的。这种欠缺不是佛菩萨心行上的欠缺,而是众生福德因缘上的欠缺,与佛菩萨、与大修行人并无交涉,这一点我们要晓得。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与十方诸佛菩萨一样修念念圆满功德。譬如说,我们很乐意将甚深难闻的佛法介绍给我们这个世间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可是诸位要晓得,我们确实具有这个心,也确实有这个行为,这就是『日用常行饶益』。但是众生必须要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才能成就。所谓善根就是指,他喜欢佛法,他一听就能够理解,理解之后他就能够相信,深信不疑,这是他的善根。什么叫福德?福德是说他有福,他理解了、相信了,他就能够依教奉行,这是他有福。他依教去修行,精进不退转,而且能够自行化他,不但自己修学,也能够发心把佛法介绍给别人,这是他有福。只要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缘决定是有的。那就是诸佛菩萨必定来给他做增上缘,就是来帮助他,完成他的心愿,也就是帮助他圆满「日用常行饶益」的心愿。

  这一句也不外乎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可是我们要晓得,这个四愿实际上只有一愿,这一愿就是饶益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后面的三愿都是为了完成这一个大愿。因为你要度一切众生,首先要度自己,你自己要不能度,你有什么本事度众生?你要修成本事度众生,首先你要断烦恼、要破无明。因为你无明烦恼不断,你自己不能见道,你虽然有愿,那个愿是空的,所以必须要断烦恼。烦恼断尽了,还得要开智慧,开智慧你得要学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能够通达无碍,这样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虽然一切法门都通达了,如果我们造诣要不深,要没有达到极处,那么在我们度众生还会发生障碍,必须要成佛道。成佛道就是智慧达到究竟圆满,这样度一切众生才没有障碍。可见得这四愿,后面三愿是为完成第一愿而发的。由此可知,四弘誓愿就是此地一句话统统都包含了,「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这句话要注意到,因为有很多人不明了,自己发了财了,到寺庙去布施钱财,这样就可以成就道业了吗?这样就是功德了吗?这是错了。像前面我们所读到的,梁武帝施钱、供僧,造寺供僧,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这一句话我们也要把它好好的记住。成就圆满的佛道不是单单靠施钱就能够办得到了。而施钱的目的是要破除自己的悭贪烦恼,这个就是对的。施钱的功效一定要讲求饶益众生,就是我们这个钱用出去了,要对众生产生最大的利益,这个钱用得很值得,这个钱我们一定要用。所以这个世间,我常说赚钱容易用钱难。赚钱是你的福报,用钱是你的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一个钱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会用钱的人。

  我在刚刚学佛,或者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不会赚钱,但是我很会用钱。我在公家机关服务,薪水虽然不多,我这个钱怎么用法?那个时候我把这些钱都买书了。买书,这个书我可以自己念,我念完之后又可以送给别人念,这个钱就花得很值得,自己得了利益,又能够帮助别人。到我出家的时候,我把我所有的藏书都送给图书馆,让大家去看,让大家都能够得到利益。这是用钱举出一个例子来说,就是我们自己得到好处,还能叫别人得好处。如果我们这个钱自己拿去吃掉了,自己得了好处了,别人得不到好处。或者吃多了,把自己吃出毛病来,肚子吃坏了,那反而得到坏处,得不到好处。所以这个用钱的确是智慧,赚钱是福报,用钱是智慧。

  譬如说,我们今天利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一切希望学佛的同学们,这个钱用得是值得的。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受用,可是都是为了别人受用了。不像买书,买书我们自己真看了,自己真得到受用了,自利利他。我们今天把它变成录影带,提供给大家,这是完全利他,这个用钱的确是符合六祖此地的教训,「常行饶益」。这是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应当把这个道理、这种行持来推广。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这两句开示也非常重要。这两句就是佛门里面常讲「回头是岸」,这个话的意思很深长。『菩提』是大觉,禅家所谓是大彻大悟,成佛作祖,这个事情是在你自己心里面,而不在外面。如果你要是向外去求道,心外求法,无有是处。外头没有,要到外面去求,求这些玄妙之理,这是错误的。外面那些玄妙之理,给诸位说,那是障道因缘,为什么?造成你自己的所知障,附带的也增长了你的烦恼障,这是错误的。真正学道人是从自己清净心修,而不是向外求。末后这两句是结劝,劝勉我们。

  【听说。】

  『听』是我们来听,『说』就是六祖在此地给我们讲的这些开示。我们听了六祖大师这样宝贵的开示、稀有的开示,应当要:

  【依此修行。】

  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正我们以往错误的行为,就是不如理、不如法的这些行为我们把它修正过来。后面这一句讲果报,修因后头就是结果。

  【天堂只在目前。】

  这句是比喻的话,『天堂』就在眼前。这几句我们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做一个总结,第三首偈是指示修忏除业障,指点我们;第四首,这是讲六度齐修,回头是岸;末后两句,就是先自行化他,次一句这是讲果报自然不虚,就是讲「天堂只在目前」。这一部经乃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凡是中国人,黄帝子孙,应当要发心弘布光大,普利一切。这个也就是我们修学的一点心愿,在佛法称之为回向,我们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这几句经文诸位仔细看看,就像一般经文里面所讲的流通分。这是祖师把偈颂说完之后,又告诉大家,叫著大家说,『善知识』,诸位善知识。『总须』,这两个字很要紧,「总」是总而言之,「须」是必须;换句话说,非此不可,必须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这个偈子实在讲是给我们讲了七桩事情。第一个是心平,就是平等心;第二个是行直,我们的行为要正直;第三个是讲恩孝,报恩孝养父母;第四个就是义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五是克让,克服自己的悭贪,处处要能让别人,要礼让;第六就是忍恶,一切逆缘、逆境我们都要能够忍受;第七就是改过。这七桩事是成就功德,求生净土的正因,所以祖师讲「总须依偈修行」。

  修行的结果则是『见取自性』,这个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直成佛道』,直截了当成佛之道,依照这个偈子修就能成佛,就能见性。『法不相待』,前面说过了,佛法是不二法,二就是相待,就是对待之法,佛法里面没有对待,不是相待的。到这个地方大师的开示讲完了,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可以散会了,『众人且散』,我们散会了。散会之后,『吾归曹溪』,我要回到曹溪宝林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六祖大师驻锡之处,也是六祖大师三十七年弘法利生的道场。他要回去,大众如果还要有疑惑,可以到曹溪来问。可见得祖师非常的慈悲,你们以后有问题随时到曹溪来问就是了。

  『时』,这个时候,刺史官僚以及在会的善男信女『各得开悟』,每一个人都开悟了。诸位要晓得,这个悟有浅深程度不同,我们把这些道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明白了,这也是开悟。譬如说,我们以前对佛法的修学的确不明了,现在我们读了《六祖坛经》我们也开悟了,晓得佛法的修学,这些理论方法,这总算是听说了。当然有人知道的是常识,有人悟得比较深,有人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奉行,有的人虽然明白了,现在目前还做不到。所以说总而言之都有悟处。『信受奉行』这四个字是大师勉励大家的话,你们既然是悟到了,明白这个理论与方法了,应当要相信,不要怀疑,应当从今之后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去做,这才有真正的利益。这是第二章到这个地方讲完了。我们从文字上来看就晓得,这两章乃是六祖大师在大梵寺一会所说的。头一天讲了一个完整的开示,第二天答覆刺史与大众的疑问。法会完了之后他老人家就回去了,就回到曹溪去了。下面是「定慧一体」,第三章。

  【定慧一体第三】

  自从这一章以下,它的性质跟前面两章就不相同了。前面两章是大师一天的开示,第一章是一天的开示,第二章是第二天的开示,都是一天所说的,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自此章以下,乃是大师一生所说的法要,由门人,就是他的学生们,编集分类写成者也。这就是要晓得,这不是一次所说的了,而是大师三十七年所说的,学生把它分门别类编在一起,定了一个题目。从此以下都是这个性质。

  这一章这是讲『定慧一体』,也是六祖大师在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开示,换句话说,也是修学重点的所在。「定」是讲禅定,禅定是寂而常照,这是体;「慧」就是般若,般若是照而常寂,这是用。平常我们讲三学是戒定慧,这戒定慧三学在此地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解释。所谓戒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说的戒。定是「六根涉境,不随缘转」,缘就是境界,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六尘的境界,能够不随外境所转,这就是定,就是禅定。慧是讲「心境俱空」,就是对於六根、六境的真相彻底明了。像《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对於内根、外境俱不执著,都能够放下。正像六祖前面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就是心境俱空的境界。心境俱空它起作用就能照了一切法,一切万法无不明了通达,这就是所谓「照了一切」,这是真正的智慧。戒定慧三学是一体的。请看经文:

  【师示众云。】

  这个就不一定是哪天的了,刚才说过这是大师一代时教记录下来。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这个法门就是如来释迦牟尼佛传授给迦叶,由迦叶尊者代代相传,经过二十八传到达摩祖师,达摩到中国来又六传到惠能大师,这是我们讲的师承,祖祖相传的这个法门。说『我此法门』,这是我们从承传上来讲,说明「我此法门」。如果要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我此法门就是指大乘佛法,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或者是祖祖相传的禅宗,统统都是以『定慧』为根本,这是我们千万要记住。小乘佛法的根本是在禅定,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定慧一体、定慧等持。这个到后面我们都能够看得到的,这是特别提出来,因为你要不晓得这个根本,那你就无法修学。所以告诉我们:

  【大众勿迷。】

  你们千万不要迷惑,不要搞错了。

  【言定慧别。】

  那就错了。『定慧别』是什么?「定」不是慧,「慧」不是定,定慧是两桩事情,那就错了。为什么?事实的真相乃是: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定慧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大师在此地说得很清楚,说定是慧之体,慧是定的作用,体与用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我们举个比喻,好比这个镜子,这个镜子的本身是定,它是体,它的作用是它能够照,它有光,它的光能照见一切,那就是它的作用。体不离开用,用不离开体。如果把它分成两桩事情,那两个都没有了,镜也没有了,照也没有了。你晓得一桩事情,这有照有体,所以是有体有用。因此是:

  【即慧之时定在慧。】

  就是它起作用,它在照见一切万法的时候,定就在里面。没有说是起作用的时候定没有了,没有这个道理。

  【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个『义』就是义理,我们讲道理,你要晓得这个道理,这就叫做『定慧等学』。「等」是平等,是同时的,没有先后次第。这个意思我们要来说说。佛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特别是《楞严经》里面「十番显见」的一段经文,见性是体,见性是自性本定,我们到后面还要讲到,见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所以它是常住真心,它从来就没有动摇过。起不起作用?起作用,照见万法。我们睁著眼睛,它起作用;我们闭了眼睛,它还起作用。所以它是常住的,它没有生灭。不像眼识,眼识必须我们要张开眼睛它才起作用,闭上眼睛眼识就没有了,不起作用了。所以眼识是九缘生,要有九个条件眼识才生,少一个条件眼识都不生。见性不需要任何条件,它是常住不灭的。见性就是本定,照见就是它的慧用,就是智慧、就是作用。

  所以当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照见一切万法的时候,我们的自性本定就在照见之中,而照见就在自性本定之中,一而二,二而一,是不能分开的。此地祖师教给我们「定慧等学」,实在上就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教给我们的「舍识用根」。舍识是什么?舍识就是舍八识五十一心所,用根就是用六根根性。为什么?因为你要用六根根性就是定慧等学。可见得六祖所讲的禅宗法门是如此,教下的经典也不例外,这是我刚才讲了,一切大乘经统统是以定慧为本,道理就在此地。底下这是祖师勉励这些学者、学生。

  【诸学道人。】

  只要你发心修学佛道的都包括在里面,特别是发心修学大乘佛法的人。

  【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

  不可以有这个见解。刚才我们讲戒定慧三学,因戒生定,因定开慧,这是有先后次第。有先后次第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的,真实说是没有次第的。戒就是解脱,定就是法身,慧就是般若,法身、般若、解脱是一体的,是一而三,三而一,没有先后次第,这才是正知正见。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有先后差别,有先后差别,那变成三桩事情了,不是一了。前面说过佛法是不二法,哪里会有三法?有三法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自始至终就是一法。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

  你看不是一法了,你要讲先定后慧,或者先慧后定,这都是二法,这都是二相。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这就是讲修行人见解上的错误。所以纵然他是发心苦修,是一番好心,可是怎么样?他得不到结果,他得不到成就。像这样的人,确实有这样的人在。可是我们学道的人要记住,别人是这样搞法,与我们自己不相关,要紧的是要问问我们自己,修学有没有犯错。他人犯错不必去理会他,为什么?前面曾经说过了,别人犯了错了,我们看出来了,我们能不能为他改正?这要看缘分了,什么缘分?他能不能接受。他要不护短,要肯接受,那我们必须要说出来,指出他一条正确的方向。如果碰到一个护短的人,不肯认错的人,那我们只好点点头笑笑,「很好、很好」,就算了,随他去修去了,以免麻烦。为什么?这护短的人,你要说出来他的过失,他会记恨在心,他一辈子他都恨你,这又何苦?所以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不要跟人家结冤仇。可是真正能改过,能够接受别人批评的人,给诸位说,不多,太少太少了。这是我们自己要有智慧要能够辨别。

  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次,听一位法师讲演,讲完之后,这个法师下台之后走到我面前来,我们也很熟悉,也算是老朋友。他非常的谦虚,跟我握握手,请我对他这个讲演指教指教,哪些地方有不太妥当的地方。我看到他言词很诚恳,而且又是老朋友,很久没见面了,他也知道我讲台经验比他丰富。我刚刚要开口,我说,「我是有一点意见,可以贡献给你」,我这几句话才说,他脸上就红起来了,我一看这苗头不对,立刻就转,恭维他,「很好、很好」,客客气气。为什么?他不能接受。这个就是不能接受,我们决定不可以批评。真正接受,那我们一定要说出来,我们不说出来对不起他。不能接受的时候,我们不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结怨,那又何必?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的。至於我们自己修学,我们一定要像祖师所说的,我们天天求改过自新,希望别人不客气的批评指教,而我们自己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像唐太宗那种气度。

  唐太宗做皇帝的时候,喜欢别人批评他的政治,所以说他的人很多。有些说的根本就是不对的,没有这个事情,别人误会了,也说。那唐太宗旁边的近臣就说了,这个人批评根本就是错误的,胡说八道,应当把他关起来,治他的罪。唐太宗笑笑,不可以,如果我这样一做,以后没有一个人敢在我面前说真话了。可见得唐太宗气度之大,所以他才有贞观之治,是我们中国历代政治上最贤明、最开放的,在我们中国五千年历史,我们能够像贞观之治的可以说找不到。虽然在汉朝有文景,贞观之后有开元,可是文景与开元毕竟还比不上贞观,它有它的道理在。他的度量大、他能容人,真正做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误会,他也不责怪人,所以人家敢讲话,人人敢批评皇帝,真正了不起,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只见到这么一个人。我们修道的人如果是连唐太宗这种气度都没有,那这个道业不能成就。所以说『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这是病,我们必须要戒除。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

  这就是讲心行相应。

  【定慧即等。】

  心行是一致的,是无差别的,这个就是等持,等学。

  【自悟修行。不在於诤。】

  这是修行人必须要遵守的。真正修道人有没有争论?没有。需不需要为自己辩护?不需要。别人有毁谤,我们要不要去辩别?用不著。固然也有人说,我们必须要辩别,这个辩别不是为自己的,是为大众。为什么?人家毁谤,使大众对於弘法的善知识信心丧失,必须要辩别是叫大众对於善知识信心不致於丧失,他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这个话说起来好像是有理,可是我们仔细想想,与其辩别,还不如不辩别的好,就是有争论不如无争论的好。为什么?度众生不在於一时,何必那么著急?诸佛菩萨哪一个人不是发圆满普度众生的大愿?那诸佛菩萨为什么不著急?因此用不著争论。一有争论之心,你这个心就迷了。为了信徒,怕别人信心丧失掉了,可见得你这个心里头还是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你还是著相,四相未空,自己毛病还存在,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所以祖师讲,『不在於诤』。

  【若诤先后。即同迷人。】

  这不是别的『诤』,就是「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如果在这个法门里面要有这些争论,已经迷了。

  【不断胜负。却增我法。】

  这『胜负』是心,就是胜负的心还存在,还没有把它断掉。这胜负的心要一推广,就是二边的心,还有得失的心、还有成败的心、还有能所的心,为什么?二心。一个是胜心,赢了,一个输了,你还有输赢的心,你还有二心。你要有二心,你就增长我执、法执。

  【不离四相。】

  这是凡夫,不是一个修道的人。这个四相、我法,我在此地简单的说说。「我」这个意思是执著身心实有,这就是我执。法执,执著诸法是实有,这是法执。经里面讲四相,『不离四相』,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此四相,即是凡夫,是迷不觉,非菩萨也。《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见得有四相决定不是菩萨,《金刚经》菩萨的标准是要离四相,这个才能称为菩萨。

  四相的解释在《金刚经》里面说得很清楚。简单的讲,我相就是我执,这里面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有我、有我所有,我所有的财富、我所有的权势、我所有的一切,这个统统是我相的范围。有我相,与我对立的那是人相。六祖《金刚经》注解里面,所谓是有能所心、有知解心,就是有知见、有明了的心;没有得的以为是得了,没有证得的以为自己证了,这些都是人相;自己以为戒律很清净,对於那个不持戒的人瞧不起,轻视破戒之人,这统统是属於人相。众生相,六祖大师解释说,如果他心里面还有希求之心,说得很好听,就像此地说,口里头说善,心里面不善,口善心恶,这个是属於众生相。寿者相,他老人家讲,觉的时候好像是开悟,但是他依然是见到境界他又生分别执著,还希望求得一切的福报,求得一切的利养,这个是属於寿者相。他的境界完全是凡夫的境界,不是菩萨的境界。这个是六祖大师对於四相简单的说明。

  由此可知,大经里面给我们说这四相是病,必须要把它除去。除去这个四相才能够显示出真性里面的清净四相。如果我们真正明了通达自性清净心中无求无得,像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求无得,湛然常住,这就是清净我相,是真我,是诸佛菩萨的真我。如果见到自性本自具足,如六祖所悟时说的话一样,何期自性具足万法,这个就是清净人相。於自心中本无烦恼可断,这个是清净的众生相。自性无变、无异、无生、无灭,这就是清净的寿者相。清净四相是诸佛菩萨自性本具的,这是真实的。而我们众生迷失了清净的四相,而从虚妄、分别、妄想心中变现不清净的这个错误、虚妄的四种相,这是变成凡夫,迷失了自心,这是我们应当要觉悟的。所以说有这四种相就是凡夫,不是菩萨。下面这一段相当重要,给我们说明修行最高的原则,这是讲的一行三昧。

  【善知识。一行三昧者。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这个地方我们首先要说明『一行三昧』,我们要把「一行」这两个字要认识清楚。「三昧」是印度话,翻成我们中国意思就是正受,翻作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也翻作定,这个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叫三昧。解释叫专修一行,修习正定,拣别不是邪定。这个一行,我把它分开来介绍。「一」就是一心、就是直心,也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至诚心,特别注意到一心。「行」是行为,就是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涉境不乱。你看净土里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一行三昧。所以这个「一行」是清净行、是慈悲行。就一来看,这是体,行是用;一就是寂,行是照。体用寂照不二,是一不是二,这叫「一行三昧」。平常我们讲菩提心,菩提心是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对这三心做一个简单的注解,直心就是平等定心,深心就是清净慧心,大悲心就是定慧一行,这是将三心解释得既简单也相当的清楚。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就是佛菩萨的心行。

  一行三昧是修学的纲领,经里面给我们的解释,一行三昧是定慧一体的修行要领。正确的解释,於一切处,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行这是讲走著,住是讲站著,坐著或者是你躺下来睡著的时候,都要『常行一直心』者。这个「一直心」,诸位记住刚才讲的三菩提心的注解,就是平等定心、清净慧心、定慧一行,记住这几句话。那引证,大师在此地引《维摩经》,就是《净名经》,『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诸位特别注意「净土」这两个字。要是迷失了,这就有过失。所以过误有两条,第一是迷著法相,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就是一行三昧,这种解释同於无情,这是障道的因缘。第二是坐看心观净,不动不起,这是迷执成颠,相教成错。

  底下这是讲正修。正修里面有三条,第一是「但行直心,不著一法,道须流通,应用无碍」;第二是「定慧名二,体本同一,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第三,「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识心达本,元无差别」。诸位把这个简单的注解看清楚,下面我们要跟诸位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因为这一段与我们真正用功修行有很大的关系。这都是跟大家讲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非常重要。由此可知,大师的主张是在一切处常行一直心,无论什么所在,我们修什么?就是修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才是真正的净土,一心不乱就是道场。所以我们要建立道场,这个建立道场不是说建立一个寺庙,也不是说建立一个讲堂,建立什么?建立直心,建立平等定心,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们的一个大道场,这个道场是不可坏的道场,这个道场是真实的道场。我给同修们说的这个大报恩寺,大报恩寺就是我们的道场。大报恩寺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无不是我们报恩的所在。回向偈里面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以我们要有这一点的认识,那就是我们常常行一直心。祖师在此地给我们说:

  【莫心行谄曲。】

  『莫』是不可以,『谄』是谄媚巴结,当然对别人有所希求,才显得谄媚;『曲』是什么?不是直心,心里头有委曲,弯弯转转的,这是有求於人,这个不可以。为什么?心不直了、不正了。

  【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著。】

  这是祖师教诫我们,不可以口是心非。口是心非的人不会有成就。真正修行的人只要行直心。身行,诸位要晓得,身口的行为一定是受心意的指挥,心正了,言语、身行自然就正,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心不正,你口身那个正是装的、那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佛祖的教诫都是教我们先心正,而后身口自然就得到正了,先修心!要想心正,於一切法不可以有执著,为什么?一有执著,心就迷了。有执著,心里头就有一物了。本来无一物,哪有执著?所以我们心里头有分别执著的时候要提起警觉,古人所谓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晓得我错误了,这一警觉,就把一切法不再继续分别执著妄想。所以分别执著妄想起,没有关系,不要叫它相续,一起来就有能力把它制止,就有能力把它断掉,恢复自己清净常觉的这个心,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心。让真心永远现前,时时现前,这才是真正修一行三昧的人,也是念佛人修一心不乱的正确的修学方法,这才能够真正取西方净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