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八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8
《六祖坛经》第六讲。
经文第十一页第四行偈颂开始,请看经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个偈颂一共有十五首,这十五首偈颂在《六祖坛经》里面是非常著名的「无相颂」,也是本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诸位请看这边,「心通也称宗通,说通又称教通,心一则通,心寂则通。净土之理一心不乱就是心通。而后方能够说通,此指极其善巧方便的教法」。这句话是佛祖建立教学的宗旨所在,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心通』。心哪有不通的?心有了障碍就不通了。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常说的,所谓是烦恼障、所知障,或者我们讲的惑障(就是迷惑)、业障、报障,这是讲三种障,惑、业、报这三障全都属於烦恼障。有了这些障碍,我们这个心就不通了。
佛法的教学,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说这个心通。心通,我这个地方跟诸位说过,也叫做宗通。因为佛教本身称宗教,但是佛家所称的宗教,与我们世俗的宗教概念是不相同。佛法里面讲的宗就是说的禅宗。宗通就是禅宗里面一切通达,换句话说,就是禅家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宗通。宗通就是心通了,所谓是妄心舍离了,真心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事理无不通达,这叫做心通,或者叫做宗通。说通又叫做教通,教就是教学,所谓是教下;换句话说,教学是对待他人。心通或者是宗通,这是自己开悟,自己开悟了以后,这才有能力教化众生,而令一切众生也能够证得心通,这就是佛法的教学。
下面我跟大家讲的是心一,一就通了;或者说心寂,寂是寂静。一实在讲就是净土法门里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可见得理一心不乱与宗通、心通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言词上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必须要心通而后才有说通。佛法里面常讲的自觉觉他,说通是觉他,心通是自觉。所以自觉而后能够觉他,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心通而后方能说通。这个就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最巧妙的方便的教学法,极其善巧方便的教学法就是说通。
下面一句说,『如日处虚空』,这一句是说心通之相,「如日处虚空」是心通之相,也是证得心通的道理。就是前面六祖举《金刚经》的话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日之不住空,这一句就是讲的无住;如日之光明遍照,这个就是生心的意思。心通、无住是自度、是自觉,说通、生心是化他、是觉他。底下两句是说明佛陀教学的宗旨。这几句话我们还要讲一讲。在这一节这一句偈子里头说,大师是以太阳来做个比喻,比喻心通跟说通。心通跟说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是讲证得心通的理,证得之后,自行化他就像太阳一样,常出於太空当中,没有依靠。这个没有依靠就是此地讲的无住,它是不住的。不住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的意思。虽然它不住,可是太阳的光明遍照。就如同我们自己真如本性,它是如如不动的,是无住的;真如本性的德用是周遍法界,这个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可见得它是有体有用,从体上讲是无住,从用上讲是生心。这一句偈子里面讲,从体上讲是心通,从作用上讲是说通。
底下两句,刚才说了,这是说明佛陀教学的宗旨,那就是『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佛法的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人见性。见性这是你自度。佛佛道同,祖祖心传,都是传给人明心见性的方法,也就是传心通之法,这个地方诸位特别要记住。我们世间这个教学,可以讲它所传的是说通之法。譬如讲今天,我们讲到师范学校,师范学校里头有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那就是教学法,教学心理,心理学教学的方法,它重视这个,这些都是包括在说通里面。佛法不重视说通,重视心通,为什么?心通之后必定说通,必然的,说通里面不一定有心通。所以这第三句是「唯传见性法」,就是心通之法,而不讲教学。
底下这一句就是教学了,「出世破邪宗」,什么叫邪宗?凡是不以明心见性为修学、教学的宗旨者都叫做邪宗。因此邪宗这两个字不是骂人的话,不是批评他人的话,这一点到后面我们会讨论到。佛法在整个教学、修学的过程当中,都注意到自己,绝不涉及到第二人,不要说第三人了,不涉及到第二人;换句话说,统统都是自己的事情。这个邪宗还是指的自己,我们自己修学是不是以一心不乱为宗旨?我们教别人是不是令他悟入一心不乱为宗旨?如果是的,那我们就是正法,那是唯传见性法;如果不是的,那我们就落在邪宗去了。这一点是比什么都重要,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毫都差错不得。这一差错,一点点差错就不是学佛了,那就堕在邪宗里面去了。这偈颂是五言偈,就是每一句五个字,每四句是一首。刚才我们念的是第一首,我们再看第二首。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第二偈是说明教学法之所依,『顿渐』、『迷悟』、『见性』,指正确明了通达自他诸法的本体,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到。这第三首偈是总明,就是总说明教学,前面两句是说教的原则,就是讲学的原则,后面两句是学生学习的纲领,也是教学目的之所在。我们把经文念下去,再给诸位细讲这两句偈。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法』是指的佛法,无论是自修或者是教别人,「法」没有顿与渐,这些道理前面都已经说过了,顿渐在人不在法。我们晓得这个道理,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说之法,就是四十九年所讲的这些经典,将它依照浅深不同的程度把它分开,判为五乘法,或者是三乘法,或者是二乘法。这个二乘是讲的大乘与小乘,三乘里面就是讲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法再加上人乘与天乘,这是把它分出来;换句话,就是有顿、有渐,有初学、有高级的。而实际上,诸位要晓得,这里头没有。正如同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连二、三都没有,哪来的五乘?祖师为什么要这样给我们分?这是就众生根性不同而分的,不是法的本来面目;法的本来面目是的确没有顿渐。
底下一句说『迷悟有迟疾』,就是迷与开悟,当然著重在开悟。迷人开悟,有些人开悟得快,有些人开悟得慢,这是我们理解的。可是最要紧的,那就是我们自己几时能开悟,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修最为关切的大事了,我什么时候开悟。诸位如果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覆没有人能正确的答覆你,纵然是十方诸佛也不能够正确的给你答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对於佛祖经论所讲的道理真正的正确的理解了,这是你的解悟。果然正确理解了,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你就会很快开悟。我们大家都正确理解了,这个开悟的早迟就是看你精进的进度。哪一个肯用功真正修学的,当然他最早开悟;如果稍微懈怠一点,他开悟的时间必定会延缓一些。可是我们能够这么说一句,真正正确理解佛菩萨所讲的这些理论与方法,他在这一生当中的确有大彻大悟的可能,也就是说他有明心见性的可能,这是无可置疑的。我刚才讲了,这是了达,就是明了通达自他诸法的本体,这是讲见性,这是一切世出世间学问的大根大本。
下面两句也相当的重要,这是讲的教学。『说即虽万般』,「说」是什么?言说,就是我们讲说教。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中文翻译过来的经典还不足一半,还不到一半,我们今天看起来已经是浩如烟海了。那佛教所遗失的还不晓得有多少。虽然我们没有能够完全的翻过来,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所翻出来的都是世尊一代时教的精华,好东西尽在我们中国,我们依照汉文经典来修学已经足够了。「说即虽万般」。
但是它的理是一个,『合理还归一』。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千经万论,只说的一个「理」。这一个理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一」,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个一。不但佛法所谓是万法归一,儒家的大圣人孔老夫子,我们读《论语》,《论语》里面曾经有两次提到,夫子所谓说「吾道一以贯之」,孔老夫子的道也是一。所以这个一我们要重视它。一说什么?说的是一心。这到后面还会有很详细、有很多的经文来给我们说明这一个道理。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最后归宿是一真法界,这就是「合理还归一」,要归到一真法界。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说,「一真法界,即是一心」。所以净土宗自从东晋慧远大师提倡以来,一直到今天历久不衰,这是什么道理?它是比哪一宗都兴盛,修学的人非常之多,可是到今天很少人能够说得出它的道理,那就是净土宗的修学是直截了当的修一心不乱。换句话说,它就是修的「合理还归一」,净土宗是直截了当的修一心不乱。
下面两句是修学的样子,『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个「慧日」比喻我们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诸位要记住,它是从一心里面生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证得一心,般若智慧就不现前;如果我们证得一心,这个智慧就现前了。而这个智慧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烦恼宅中常生智慧。正如惠能大师初见五祖的时候,他跟五祖说,「惠能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此地这两句偈的写实,也是学习的总纲领,也是佛法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够常生智慧,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学佛。因为真正的修学佛法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生智慧,烦恼天天减轻,智慧天天增长。我们再看底下一首: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这一首这是说明了生智慧的方法。这是第四偈,说明生智慧的法则是在「二边不立,中道不存,清净无余」,著重的就是在『邪正俱不用』。凡夫是用邪,二乘与权教菩萨则是用正。诸位要晓得,邪正是相对的,邪正是二边,二边都是病,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佛法里面讲正,这个正就是二边都离开才叫做正。因为二边都离开了,所谓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心才到真正的清净。清净心就是一心,清净心所造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第五首:
【菩提本自性。】
著重在这个『本』,本来的。
【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这一首是讲自觉。自觉最要紧的是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就是觉。为什么?起心动念就是妄。不要说我们在五欲六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在弘法利生这一方面也不起心、不动念。诸位也许要问了,如果我们不发心去弘法利生,佛法如何能发扬光大?那岂不是违背了诸佛菩萨的本愿?哪一个诸佛菩萨在因地里不是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誓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又不发心,那这成什么话!诸位要晓得,这个发心不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不是发心,这个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因为起心动念是妄,是迷而不觉。所以发心发的是清净心,绝不是虚妄心。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的清净心在一切虚妄的境界里面我们修什么?是修『但正无三障』,这个「正」,诸位一定要记住,刚才说过是「邪正俱不用」的正,这才是真正的自觉。而第六首则是讲的觉他。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是教我们、教化众生。这个世间无论什么样的人,你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或者你是少善根、少福德的人,乃至於是无善根、无福德,像佛所讲的一阐提,那是没有善根的人。无论你修学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或者是在山林,或者是在闹市,都不妨,都没有关系。可是你要把握住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那就是要常自见到自己的过失。诸位要晓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岂不闻古大德常言说得好,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妄念;念是什么?是邪见。所以我们妄念、邪见起来的时候,不怕,就怕觉迟了。诸位要晓得,如果一见自己的过,这个就是觉。
第一句说了,『世人若修道』,这修的什么道?我们所修的是觉道。所以什么境界都不妨,要紧的是要在境界里面觉而不迷。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了,这就是迷了。如果起心动念再要加上执著,再要加上取舍,那你就迷得是愈来愈重了。如果你一晓得,我这个动念错了,我为什么被境界所转?你要是有这么一个觉悟,这就是见到自己的过了,我为什么被境界所转?譬如我见色,起了贪爱之心了,一下觉悟了,我为什么被它所转?这就是见自己过了。所以见自己过,要常常见自己过。换句话说,二六时中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在这个境界里面分别、执著、起心动念,都是过。所以你要常觉。不觉就迷,不觉就被境界所转。要晓得,境界是虚妄不实,前面六祖大师的偈子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大师教学的宗旨,本来无一物。所以我们不应该被虚妄的境界所迷惑,不应该被虚妄的境界所转,我们才能够得到正觉。『与道即相当』,这个「道」就是觉道,也就是一心不乱的大道。这个一心不乱的义趣我们留在后面再给诸位说明。第七首: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一首偈相当的重要。这个『色类』是指一切有情众生。「行正是指自己的心思言行,得其正,则见一切道理」。这个意思是说一切有情的众生,拿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动物,我们今天把一切众生分为三大类,动物、植物、矿物,有情众生是专指动物,一切动物各有他自己的『道』。这个「道」当作道理讲,他有他生存的道理,他有他生活的方式,各个不相妨恼,不相妨害、不相恼乱。这一首偈子是教我们明了我们对於一切万法的觉悟,它有它的道。譬如我们从大处著眼来看,佛法里面讲十法界,除了四圣之外,天人有天人之道,我们这个人间有人间之道,畜生有畜生之道,饿鬼有饿鬼之道,各有各的道,彼此不相妨害。这些道总不外乎起惑、造业、受报而发生的现象,正如同佛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循业发现」,循他的业力所发现的这些现象。真正明白通达这个道理,我们在一切众生界里面,心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这个心得到一了。我们在一切众生界里头会起心动念,为什么原因?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所以此地这个道,『自有道』,就是有它的事实真相。了解它的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平等、清净,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道。得自己的清净心,也能够见到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见到众生的种种因缘果报。然后再发大心,发大悲心去救度他们。可是诸位要晓得,救度一切众生是要一切众生机缘成熟了,佛菩萨才能度他;如果机缘没有成熟,佛菩萨要度他,那是找麻烦,不但不能度他,恐怕把他得度的机缘又要延后了。这就是所谓的观机施教,这在佛教教学里头是相当重要的。后两句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你要离了事实真相,你自己去找、去寻求、去研究它,想去研究它到底是回什么事情,那错了,那你是「离道别觅道」了。实在讲,道不离人,人自离之。第八首说: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这个『懊』就是懊悔、后悔。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刚才我说过了,『行正』就是自己的心思、言行都得其正,这就是道。怎样才得其正?也是前面所讲的「邪正俱不用」,邪思、正思都不用,完全是一个清净心现前,也就是祖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叫你这个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放大光明照了一切,这就是道,这是真正之道。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不懂这个修行的要领,那你是『波波』,就是一生劳碌奔波,过了这一辈子,到老来还是非常后悔,为什么?这一生空过了。一生想求道,结果都没有求得。怪谁?要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佛在一切经典里面,我们可以说,每一部经论都把真道理论、方法全都说出来了,所以我们多读大乘经典,常常比较起来看,很容易领略、很容易体会。只要我们能够依教修行,证道、见道的确不是难事。下面第九首: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底下一首: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两首偈子里面,见过、见非总是心为境转。第九首第一句,『道心』就是觉心,自己要没有「道心」,就是没有觉心,所谓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没有觉心。『暗行』是什么?是迷惑颠倒的心思、行为。「暗行」决定见不到一真的大道,见不到诸法的真实相。为什么?是因为你自己迷而不觉。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他必定是『不见世间过』。也许诸位要问了,世间,尤其是今日的世间,造罪业的人相当之多,一个修道的人对於好人坏人都分不清?这个话不是这样讲的,不是这么说的。这个「不见世间过」是说你自己的内心,外面善恶境界了了分明,可是你自己心里面是清净的,一尘不染。如果你要见到世间过了,换句话说,你就染了。
底下一句,『若见他人非』,见到别人不是了,你的心也被境界染了。外境有没有是非?有是非。你对这个是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前面给诸位所讲的「色类自有道」,这些众生起惑、造业、受报,你完全了解,明明白白,你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染不染?不染。虽然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一尘不染,这叫「不见世间过」,不见他人非,是这个意思。这是真正修道人。可见得他这个心对待外面境界,对待一切修善、造恶的众生,他的心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所以叫大慈大悲。这个是讲修行人自己本身的确是如此。
可是他在接众的时候,接众的时候,刚才讲了,是平等、清净、慈悲。诸位要记住,平等、清净、慈悲就是一,就是一心。平等就是清净、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清净、就是平等,是一而三、三而一。用的是这个心。他对待修善的人很和善,对待作恶的人也可以很暴力去惩罚他,对於修善的人是奖励他,奖励与惩罚都叫做大慈大悲。为什么?目的都是要叫他觉悟、要叫他见性,这是菩萨行,这才叫真正的觉他、利益他人。所以菩萨决定不会心里头真正说,我有见到有过失,见到别人不对,没有。如果他心里头果然是如此,我们可以断定他依然是凡夫,他不是菩萨。
所以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左」是什么?左是左降。在中国右面是升、往上升,左面就是往下降、堕落了。你要见到别人有过失、别人不对了,你心里头真这样见,那你就是退转了。所以应该如何?『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别人迷惑颠倒造罪业,他在迷得很重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他,没有办法阻止就不能阻止。那他继续在造罪业,我们看到将来他要堕地狱,那只好让他堕。为什么?这个时候拉不得,你只能够是看到他,只能够给他种佛的种子。这个佛的种子怎么种?譬如说看到你了,他会笑笑,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金刚种子。他现在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他将来堕落,堕落之后他要到地狱受苦。地狱受苦圆满了,终归会有一天他又到人道得到人身的时候,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金刚种子,他会以这个殊胜的因继续再会修行证果。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给他种远因,就给他下佛的种子。
或者是他看到佛像,或者是看到经书,或者是看到出家人,或者看到在家人学佛的样子,这都是给他种金刚不坏的种子。所以对於这些恶人,邪见执著深重之人,不能回头之人,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这就是已经尽到我们的心力救护他们。如果他能够接受,那当然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不能接受,我们就示这个相给他看,让这个相落在他八识田中。第十一首偈说:
【但自却非心。】
这个『却』当去、当作排除或者当作远离,我们自己要离开。
【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一个真正修行人只要去自己的菲薄他人之心,要远离,一定要舍弃。换句话说,见到世间过、他人非,决定不能放在心里,最好叫你这个心不落这些印象。可不可以见?可以见,当然见。虽见是见如不见。见是什么?统统明了,这就是你的智慧;见而不见,不见就是你的清净心现前,就是你这个心不为境界所动、不为境界所染,见如不见。见如不见,难!不见,我心清净,容易;见到之后像不见一样,这个难。所以必须是见而不见、不见而见,见与不见是一不是二。这个是真正修行、这是真正功夫,这样才能破烦恼、才能够破无明。
所以在相上是『憎爱不关心』,心里没有事,『长伸两脚卧』,这个就是形容无事的样子。那他说没有事情,没事怎么样?有人问慧海禅师,我们举他做例子,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平素用功,用的什么功夫?他回答得很妙,他说我平时用功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你们想一想,哪一个人肚子饿了不吃饭,哪一个人困了不睡觉?吃饭睡觉就是他的修行功夫。他这个意思答覆的是什么?他已经没事了,除了肚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之外,我没有别的事情。这就是此地「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话就是说明了得大自在,他没有事情,他得大自在了。
前面所讲的都是著重在自己修学的理论、方法、境界,第十一首「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都是讲他的境界。到这个境界,这是自觉圆满的境界,自觉圆满的样子。底下一首这是讲教化众生。自觉而后他有什么事情?他有的事情就是教学,就是教化众生。教学,诸位要知道,必定要众生机缘成熟了,菩萨就要出来教化众生,缘成熟了。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是讲教学目标和方法,这是诸位要记住的。在此地我把这几首偈子的重点跟大家提示出来,前面我们己经讲过了,我在这里念一念,这是很重要的地方。第五偈、第八偈中的「但正」、「行正」皆是指「邪正俱不用」之正。第九、第十偈中「见过」、「见非」,总是心为境转,这是要不得的。第十二首刚才念的是教他目的在化疑生信,这个化是化解,他有疑惑,必须要把他的疑惑化解,帮助他建立信心,然后见性证果。第十三首偈是生信悟解,百界千如。
在教学就是化他,这是我们所谓是为众生做增上缘,我们帮助他学佛,帮助他学佛就是帮助他觉悟,佛就是觉悟,帮助他觉悟,这就是教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有权巧方便的办法。而目标是『勿令彼有疑』,这个是教学里头很重要的原则。如果我们讲的这些东西叫人家怀疑,那就错了,那我们不管怎么样讲,纵然费尽了气力,费了许多唇舌言语,不能叫人生信,反而叫人怀疑,那我们的教学方法就错了。教学方法要能够得其善巧方便者,一定是叫听的人当下就能够断疑生信。能够断疑生信,这就是自性现前,『即是自性现』。为什么?自性里面决定没有疑的,疑是妄心里面才有疑。下面第十三首,刚才说了,这是生信解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兔子没有角,你要是离开世间要求菩提,那就好像你在兔群当中你去找角去了,那哪里找得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菩提在哪里?菩提就在世间;菩提是佛道,求佛在哪里求?要在世间求;成佛在哪里成?也在世间成。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法华经》里面见到。世尊在《法华经》里面为我们讲十如是,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几句话不但是给我们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同时也给我们证实了「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的确是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要我们自己去深加体会,仔细的去思量,了解事实的真相,破除我们的疑惑。这是《法华经》里面的几句话。这在《法华经》里面是相当重要的一段经文,著名的十如是。
天台大师将这十如是一展开,说出了百界千如,把这个意思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说百界千如。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他对这十句,他用三转读法,譬如说像「如是相」,他是把这一句念作如是相、是相如、相如是,其余的九句都可以照这个样子,如是性、是性如、性如是,这样解释成百界千如。佛在经里面常给我们讲十法界,天台大师给我们解释成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这就是解释为一百个法界了。每一个法界都有十如是,一百个法界再乘十,就是一千如是。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以是悟悟全真,头头是道,迷者不自觉而已,如果是觉悟的人,哪有不是?再看底下一首: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可见得在佛法境界里只有邪正而已。什么叫『正见』?「正见」就是觉悟的见解,觉而不迷的见解就是正见。正见就叫出世,为什么?超越了世间。这个世间不但是指我们三界六道的世间,实在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世间。换句话说,觉悟、正见超越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是什么?那是一真法界。迷的时候就叫十法界,悟了的时候就叫一真法界。迷了的时候叫凡夫,悟了的时候叫佛。佛与凡夫、世间与出世间,只是迷悟的名词上的转变,而非事实真有,不是事实真有。我们如果要是真正证得了正见,记住前面有一句话说,「邪正俱不用」,这里还是这个意思,『邪正尽打却』,邪正都不用。邪正都不用的时候,『菩提』自性就现前了。
凡夫用邪不知道用正,声闻、缘觉、权教菩萨用正不用邪,可是那个正也变成了障碍。由此可知要想真正的明心见性,必须要把邪正二边都离开,正是本来无一物,我们清净心中没有邪,没有邪当然也没有正。没有邪你还要见一个正,那叫「头上安头」,那个正也变成邪了,这一点意思希望诸位要仔细的去体会。佛说正,是因为对邪而说的正,如果邪没有了,正也没有了。正如同那个病人,因病才说药,如果他没有病,没有病,你想想看,哪来的药?我们走到市面上看到有很多药店,诸位要晓得,是因为有病人才有药,没有病的人,他心里头、他身子没有药,他境界里没有药。如果有药,换句话说,他有病。所以无病,那就没有药;无邪,正也没有了。这是说明为什么邪正二边都不要的道理,因为它是对立的,它是相对的,这里叫我们超越相对。末后这一首是大师劝勉我们,也是总结。
【此颂是顿教。】
『此颂』是指前面一十四首颂是顿教法门。
【亦名大法船。】
『船』是比喻,『法』是方法,这是最殊胜的修学方法,最高的修学原理原则,所以称之为「大法」。我们依据这个大法来修行,就好比我们坐上这个『大法船』就能够度脱苦海,能够度过一切邪正是非,而达到究竟菩提涅盘的彼岸。这是个比喻。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是讲我们听的人,说明听众的态度。如果你是『迷闻』,大师给我们讲解,你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叫迷惑颠倒来听?你是著相的听,你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用这种心来听,那你就是「迷闻」。迷闻,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悟、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那要『经累劫』。佛在一切经里常讲三大阿僧只劫,要这样长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修学佛法是迷闻,是盲修瞎练,所以要经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你要是悟闻,就是一听他就觉悟了,言下大悟,那你成佛一刹那之间,一刹那之间就超越三大阿僧只劫。
我在前面也跟诸位讲过,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在禅林寺办大专讲座,蓝吉富教授就向我提了个问题,佛经里面讲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这话是真的还是佛方便说的?我答覆他是亦真亦假。怎么说亦真亦假?这两句话就说出来了,如果你要是迷闻,那是真的;你要是悟闻,那就是假的。悟闻什么?你立刻就成佛了,你要是迷闻的话,那恐怕不止三大阿僧只劫。佛讲三大阿僧只劫是很保守的说法,再说多了恐怕把你吓倒,确实是如此。这两句也就是照应前面六祖所说的法则无顿渐,法没有顿渐,顿渐就是学法的人他有迷悟。迷闻那就属於渐教了,他要是一下言下大悟了,这就属於顿教。但是六祖所接引的是上上根人,六祖所传的是顿教法门,所以在这一部经里面,指导的原理原则都是最上乘,完全是适合於顿悟、顿修、顿证根性人而发明的。偈颂到此地给诸位介绍完了。再看底下经文。
【师复曰。今於大梵寺说此顿教。】
这是应韦刺史之请,在大梵寺做这一次的讲演,这一章是最完整的纪录,是他一天,也就是一次所讲的。
【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这两句话是说法终了回向的意思,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回向偈来读。也就是六祖大师的愿望,众生无边誓愿度,普遍的求愿法界一切众生,有这个机缘听到我所说的、有这个机缘读到《坛经》的人,希望他都能够在言下就见性成佛。所以说顿悟、顿修、顿证。
【时。】
这个『时』就是六祖说法完了的时候。
【韦史君与官僚道俗。】
这就是与会的大众,前面说过了,一共是有一千多人。
【闻师所说。无不省悟。】
『省』就是觉醒过来,『悟』是开悟。大家都能够省悟过来,知道自己过去所修的都不太正确。经过大师这么一开示、一指点,才真正明了修学的理论、方法与境界,真正的明了了。当然「省悟」各个人有浅深程度上的不相等。
【一时作礼。】
大家同时行礼,这是礼节。
【皆叹善哉。】
这个『一时作礼』是身业的恭敬,赞叹善哉,这是口业的恭敬,就是三业礼敬,身口表现於外,表现内心对大师的恭敬、感激,不期而然的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真没有想到岭南这样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佛出现於世间。这是赞叹大师,大师所说与佛出现在世间完全没有两样。第一章到这个地方讲完了。
再继续看第二章,第二章的题目:
【释功德净土第二】
『释』是解释,解释『功德』与『净土』这两个问题,『第二』,在《坛经》的顺序上是摆在第二个大段。此乃次日,就是在大梵寺讲经的第二天,韦刺史提出的问题,六祖大师答覆他,答覆韦刺史及大众之疑而说的。说的意思是在指示大家应当修无漏的功德,莫著有为的功德,因为有为的功德是人天果报。这是大师在解释这功德的意思。至於净土,大师这个意思是教我们应当要取自性净土,也就是净土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不要取方便土或者是同居土,何况其余。此是大师悲心开示,而不是破净土,不可错解大师的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要好好的想想,不要以为大师在此地提倡禅宗,毁谤净土,那你就是错解了六祖大师的意思。请看经文:
【次日。】
这就是第二天。
【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
这是供养六祖大师。供养不是供养他一个人,不是供养大师一个人,凡是与会的大众,等於说大家在一起大会餐,普供养。这种供养法在佛门里面修福可以说是最圆满殊胜的法会,供斋的法会。
【斋讫。】
这就是吃完饭之后。所谓的『斋』,我在这个地方略略的跟大家解释解释。现在有许多人把素食当作「斋」,这是错误的。斋不是吃素,素食是素食,斋是斋。斋这个意思(定义)是过午不食,严格的讲不能叫过午,《戒经》里面讲「过中不食」,日正当中,过了中,就是日正当中,就不吃了。所以在古时候,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出家人吃饭是日中一食,一定是在日中之前吃饭,过中以后就不吃了,这个就叫做斋。他的饮食,他吃肉也好,吃什么荤素都没有关系。那个时候制度是托钵,佛法是以便利一切众生为第一义,如果你吃素要去麻烦别人单独给你做,这个就失掉了慈悲心,所以出家人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一直到今天,南传的佛教,像泰国、锡兰,还是采取托钵的制度,依然是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
这个素食,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是我们中国人提倡的,所以今天全世界的佛教,吃素食的只有中国。可以说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佛教都没有素食,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这也是色类各有道,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道,他们学佛有他们学佛的道。素食,前面我也曾给诸位说过,好处很多,的确值得提倡。在中国提倡素食是梁武帝开始的,以后我们佛门来响应他,就成为佛教的一种生活习惯了,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斋是过中不食,为什么说不能过午?因为我们中国的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十一点到一点,正中是十二点。可是事实上又不然,因为每一天日中的时间都不相同,如果要真正持斋,我们一般讲持午,持斋,他必须手上要有一本天文日历。现在我们中央气象台有发行,可以向它买得到,买天文日历,你去查看,每一天日中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过了就不能再吃了,这个才叫真正的持斋。所以你要没有一本天文日历,你就不晓得每一天是几点几分几秒钟是日中,过了那个时间就不能吃了。所以他不是过午而是过中。「斋讫」,中午吃完饭之后,这是必然的道理,吃完饭之后这些供斋的斋主一定有请法,来请求法师开示,这个地方也不例外。
【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这个『再拜』就是请法一定有的礼节,「拜」而后请,这是表自己的诚心。佛法里面常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这是请法的恭敬心。底下是请法的言词,就是提出来的问题。
【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
这两句话是赞叹,正如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所说,第一个是礼敬诸佛,第二是赞叹如来,所以礼敬之后一定是赞叹,这是表示自己的诚敬。礼敬、赞叹之后,这是把自己的疑问要提出来了。
【今有少疑。】
就是我听了以后,听了前面昨天一段的开示之后,还有一点点疑惑,请您老人家开示。
【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求大师再发大慈大悲,特意为我来解说,就是开导的意思。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六祖大师就说了,有疑你就问,我应当要跟你说。韦刺史就说了: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这是第一个问题。『和尚』是学生对於老师的称呼,这是亲教师,翻成中国的话就是亲教师。亲教师,你昨天所讲的这个开示,是不是就是达摩祖师祖祖心传的宗旨?
【师曰。是。】
六祖大师说,是的。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传到六祖大师,大梵寺一天统统说尽了。所以《六祖坛经》这第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真正修学的人应当要熟读,最好能够把它念背。唯有能够念背,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观照。如果你要是年岁太大了,背这个经文已经不可能了,最低限度要把十五首无相颂背过,而后才能够谈得上真正的修学顿教法门,这个非常重要。韦公又说了: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
这就是说达摩祖师当年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南北朝的时期。因为梁武帝姓萧,所以我们称为萧梁。而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之后,曾经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梁武帝是当时佛教最大的一位护法,一直到今天我们都纪念这一位大德。因为他对於佛法的护持,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对於佛法的承传,他的功劳可以说在历代护法里面,真正是首屈一指。所谓江南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座寺院都是梁武帝执政的时候,以他自己的愿望、以国家的力量来造的。他既然造寺院造了四百八十座,我再给诸位说明,每一座的寺院规模都比我们台湾佛光山要大,他度的出家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讲供僧、布施、设斋,这是问问达摩祖师,我有些什么功德,我的功德究竟有多少?达摩祖师就告诉他:
【达摩言实无功德。】
实在跟你讲,没有功德。梁武帝听了这一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一生做了这么多好事,为佛门大护法,怎么没有功德?所以他就问了: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前面讲「达摩言实无功德」,这个公案就到此地为止。下面这个『弟子未达此理』就是韦刺史与当时在会的大众对於达摩祖师所讲的这个话、这个道理不明了,有怀疑,求『和尚为说』,这个和尚是指的六祖大师,六祖大师为他解释。在这个地方我首先要把这个功德跟法身,我们把底下这一段文念一念,我再把这个意思跟诸位说出来。
【师曰。】
这个『师曰』就是六祖大师说。
【实无功德。】
六祖大师重复一遍,重复达摩祖师的话,『实无功德』。
【勿疑先圣之言。】
不要怀疑『先圣』的话,这个「先圣」就是指达摩祖师,对於达摩祖师的话不要怀疑。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
这叫求福,不可以将福报就以为是功德,福报是福报,功德是功德,是两回事情。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如果当年梁武帝要问达摩祖师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福德?那达摩祖师一定讲,你的福德很大很大。因为他修的是福,不是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到这个地方我跟诸位解释解释,什么叫功德、什么叫法身?这里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显,显示我们本有、本具的法性,以这个为身,这叫法身。所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几句话都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就这个意思来说,这个法身那是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的。不但有情众生具足,无情众生也不例外,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圆种智就是显示本有的法性身。这是第一个意思,这是称性的,大家都有。第二个意思与功德就有关系了,是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的身,这叫法身。如果照这个意思看,一切众生就没有了,唯有诸佛菩萨以及乘愿再来者得称之,他有功德法身。
所以这里头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性具的,就是我们本性里本来具足的,不必修就有的。第二种这个意思是修得的,虽然本具本有,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之后我们的法身不现前了,必须要修功德,我们这个法身才又能够现前。所以此地著重在第二层的意思。下面六祖大师要给我们做更明细的解说,希望大家要留意。
【师又曰。】
六祖大师又说了。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这是解释功德最上乘的意思,也是大菩萨们才具有的。没有见性都不叫做功,平等心没有现前,那都叫修学还没有得道。所以这个德,道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就是你真正得了。得了什么?得到平等,真正是见性了。见性就得平等,平等就是见性。所以这个在净土法门里面是属於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还没有到达这个境界,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我们要晓得,功德最殊胜的解释是这个意思。
【念念无滞。】
『无滞』就是无障碍,念念当中没有障碍。
【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这一句就是注解、解释前面的两句话「见性」、「平等」。在日常起作用一定是念念都没有障碍,念念自性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行化他,这就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的妙用,这才叫真正的『功德』。这种「功德」只有诸佛菩萨才具足。
我们接著再往下面看。底下这就是具体表现在待人接物一切事相之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像前面两句经文说的境界太高太高了,若不见性做不到,都是理一心不乱,所谓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读了、看了也是望洋兴叹。我们从哪里下手?底下就是教给我们初学入门之处,这是我们应当特别留意的。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
这两句指出我们初学入门,我们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对待什么人,心要谦虚、心要卑下,我们能够谦下待人这就是功。内心谦虚,外面我们对人要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那是教给我们修学纲领,第一条就讲礼敬诸佛。诸佛是指谁?就是指一切众生。这个诸佛是讲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是现在的一切众生。所以说一切恭敬。诸位要知道,恭敬,自己的心一定要谦虚,如果这个心不谦虚,那个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说内心谦虚、外在恭敬,这个就与见性平等相应。我们要修见性平等法,应当从谦虚礼敬下手,这个是真正的修功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
这一段都是我们修学下手之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念到此地,经文我们下一次,就是明天,我们继续跟诸位详细的讲解。
《六祖坛经》第六讲。
经文第十一页第四行偈颂开始,请看经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个偈颂一共有十五首,这十五首偈颂在《六祖坛经》里面是非常著名的「无相颂」,也是本经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诸位请看这边,「心通也称宗通,说通又称教通,心一则通,心寂则通。净土之理一心不乱就是心通。而后方能够说通,此指极其善巧方便的教法」。这句话是佛祖建立教学的宗旨所在,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心通』。心哪有不通的?心有了障碍就不通了。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常说的,所谓是烦恼障、所知障,或者我们讲的惑障(就是迷惑)、业障、报障,这是讲三种障,惑、业、报这三障全都属於烦恼障。有了这些障碍,我们这个心就不通了。
佛法的教学,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说这个心通。心通,我这个地方跟诸位说过,也叫做宗通。因为佛教本身称宗教,但是佛家所称的宗教,与我们世俗的宗教概念是不相同。佛法里面讲的宗就是说的禅宗。宗通就是禅宗里面一切通达,换句话说,就是禅家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宗通。宗通就是心通了,所谓是妄心舍离了,真心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事理无不通达,这叫做心通,或者叫做宗通。说通又叫做教通,教就是教学,所谓是教下;换句话说,教学是对待他人。心通或者是宗通,这是自己开悟,自己开悟了以后,这才有能力教化众生,而令一切众生也能够证得心通,这就是佛法的教学。
下面我跟大家讲的是心一,一就通了;或者说心寂,寂是寂静。一实在讲就是净土法门里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可见得理一心不乱与宗通、心通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言词上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必须要心通而后才有说通。佛法里面常讲的自觉觉他,说通是觉他,心通是自觉。所以自觉而后能够觉他,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心通而后方能说通。这个就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最巧妙的方便的教学法,极其善巧方便的教学法就是说通。
下面一句说,『如日处虚空』,这一句是说心通之相,「如日处虚空」是心通之相,也是证得心通的道理。就是前面六祖举《金刚经》的话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日之不住空,这一句就是讲的无住;如日之光明遍照,这个就是生心的意思。心通、无住是自度、是自觉,说通、生心是化他、是觉他。底下两句是说明佛陀教学的宗旨。这几句话我们还要讲一讲。在这一节这一句偈子里头说,大师是以太阳来做个比喻,比喻心通跟说通。心通跟说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是讲证得心通的理,证得之后,自行化他就像太阳一样,常出於太空当中,没有依靠。这个没有依靠就是此地讲的无住,它是不住的。不住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应无所住」的意思。虽然它不住,可是太阳的光明遍照。就如同我们自己真如本性,它是如如不动的,是无住的;真如本性的德用是周遍法界,这个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可见得它是有体有用,从体上讲是无住,从用上讲是生心。这一句偈子里面讲,从体上讲是心通,从作用上讲是说通。
底下两句,刚才说了,这是说明佛陀教学的宗旨,那就是『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佛法的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人见性。见性这是你自度。佛佛道同,祖祖心传,都是传给人明心见性的方法,也就是传心通之法,这个地方诸位特别要记住。我们世间这个教学,可以讲它所传的是说通之法。譬如讲今天,我们讲到师范学校,师范学校里头有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那就是教学法,教学心理,心理学教学的方法,它重视这个,这些都是包括在说通里面。佛法不重视说通,重视心通,为什么?心通之后必定说通,必然的,说通里面不一定有心通。所以这第三句是「唯传见性法」,就是心通之法,而不讲教学。
底下这一句就是教学了,「出世破邪宗」,什么叫邪宗?凡是不以明心见性为修学、教学的宗旨者都叫做邪宗。因此邪宗这两个字不是骂人的话,不是批评他人的话,这一点到后面我们会讨论到。佛法在整个教学、修学的过程当中,都注意到自己,绝不涉及到第二人,不要说第三人了,不涉及到第二人;换句话说,统统都是自己的事情。这个邪宗还是指的自己,我们自己修学是不是以一心不乱为宗旨?我们教别人是不是令他悟入一心不乱为宗旨?如果是的,那我们就是正法,那是唯传见性法;如果不是的,那我们就落在邪宗去了。这一点是比什么都重要,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毫都差错不得。这一差错,一点点差错就不是学佛了,那就堕在邪宗里面去了。这偈颂是五言偈,就是每一句五个字,每四句是一首。刚才我们念的是第一首,我们再看第二首。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第二偈是说明教学法之所依,『顿渐』、『迷悟』、『见性』,指正确明了通达自他诸法的本体,这是一切学问的根本,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到。这第三首偈是总明,就是总说明教学,前面两句是说教的原则,就是讲学的原则,后面两句是学生学习的纲领,也是教学目的之所在。我们把经文念下去,再给诸位细讲这两句偈。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法』是指的佛法,无论是自修或者是教别人,「法」没有顿与渐,这些道理前面都已经说过了,顿渐在人不在法。我们晓得这个道理,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说之法,就是四十九年所讲的这些经典,将它依照浅深不同的程度把它分开,判为五乘法,或者是三乘法,或者是二乘法。这个二乘是讲的大乘与小乘,三乘里面就是讲的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法再加上人乘与天乘,这是把它分出来;换句话,就是有顿、有渐,有初学、有高级的。而实际上,诸位要晓得,这里头没有。正如同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连二、三都没有,哪来的五乘?祖师为什么要这样给我们分?这是就众生根性不同而分的,不是法的本来面目;法的本来面目是的确没有顿渐。
底下一句说『迷悟有迟疾』,就是迷与开悟,当然著重在开悟。迷人开悟,有些人开悟得快,有些人开悟得慢,这是我们理解的。可是最要紧的,那就是我们自己几时能开悟,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修最为关切的大事了,我什么时候开悟。诸位如果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覆没有人能正确的答覆你,纵然是十方诸佛也不能够正确的给你答覆。为什么?因为这个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对於佛祖经论所讲的道理真正的正确的理解了,这是你的解悟。果然正确理解了,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你就会很快开悟。我们大家都正确理解了,这个开悟的早迟就是看你精进的进度。哪一个肯用功真正修学的,当然他最早开悟;如果稍微懈怠一点,他开悟的时间必定会延缓一些。可是我们能够这么说一句,真正正确理解佛菩萨所讲的这些理论与方法,他在这一生当中的确有大彻大悟的可能,也就是说他有明心见性的可能,这是无可置疑的。我刚才讲了,这是了达,就是明了通达自他诸法的本体,这是讲见性,这是一切世出世间学问的大根大本。
下面两句也相当的重要,这是讲的教学。『说即虽万般』,「说」是什么?言说,就是我们讲说教。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中文翻译过来的经典还不足一半,还不到一半,我们今天看起来已经是浩如烟海了。那佛教所遗失的还不晓得有多少。虽然我们没有能够完全的翻过来,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所翻出来的都是世尊一代时教的精华,好东西尽在我们中国,我们依照汉文经典来修学已经足够了。「说即虽万般」。
但是它的理是一个,『合理还归一』。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千经万论,只说的一个「理」。这一个理是什么?就是此地讲的「一」,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个一。不但佛法所谓是万法归一,儒家的大圣人孔老夫子,我们读《论语》,《论语》里面曾经有两次提到,夫子所谓说「吾道一以贯之」,孔老夫子的道也是一。所以这个一我们要重视它。一说什么?说的是一心。这到后面还会有很详细、有很多的经文来给我们说明这一个道理。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最后归宿是一真法界,这就是「合理还归一」,要归到一真法界。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说,「一真法界,即是一心」。所以净土宗自从东晋慧远大师提倡以来,一直到今天历久不衰,这是什么道理?它是比哪一宗都兴盛,修学的人非常之多,可是到今天很少人能够说得出它的道理,那就是净土宗的修学是直截了当的修一心不乱。换句话说,它就是修的「合理还归一」,净土宗是直截了当的修一心不乱。
下面两句是修学的样子,『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个「慧日」比喻我们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诸位要记住,它是从一心里面生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证得一心,般若智慧就不现前;如果我们证得一心,这个智慧就现前了。而这个智慧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烦恼宅中常生智慧。正如惠能大师初见五祖的时候,他跟五祖说,「惠能心中常生智慧」,这就是此地这两句偈的写实,也是学习的总纲领,也是佛法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够常生智慧,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学佛。因为真正的修学佛法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生智慧,烦恼天天减轻,智慧天天增长。我们再看底下一首: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这一首这是说明了生智慧的方法。这是第四偈,说明生智慧的法则是在「二边不立,中道不存,清净无余」,著重的就是在『邪正俱不用』。凡夫是用邪,二乘与权教菩萨则是用正。诸位要晓得,邪正是相对的,邪正是二边,二边都是病,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佛法里面讲正,这个正就是二边都离开才叫做正。因为二边都离开了,所谓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心才到真正的清净。清净心就是一心,清净心所造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第五首:
【菩提本自性。】
著重在这个『本』,本来的。
【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这一首是讲自觉。自觉最要紧的是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就是觉。为什么?起心动念就是妄。不要说我们在五欲六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在弘法利生这一方面也不起心、不动念。诸位也许要问了,如果我们不发心去弘法利生,佛法如何能发扬光大?那岂不是违背了诸佛菩萨的本愿?哪一个诸佛菩萨在因地里不是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誓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又不发心,那这成什么话!诸位要晓得,这个发心不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不是发心,这个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因为起心动念是妄,是迷而不觉。所以发心发的是清净心,绝不是虚妄心。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的清净心在一切虚妄的境界里面我们修什么?是修『但正无三障』,这个「正」,诸位一定要记住,刚才说过是「邪正俱不用」的正,这才是真正的自觉。而第六首则是讲的觉他。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是教我们、教化众生。这个世间无论什么样的人,你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或者你是少善根、少福德的人,乃至於是无善根、无福德,像佛所讲的一阐提,那是没有善根的人。无论你修学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或者是在山林,或者是在闹市,都不妨,都没有关系。可是你要把握住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那就是要常自见到自己的过失。诸位要晓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岂不闻古大德常言说得好,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妄念;念是什么?是邪见。所以我们妄念、邪见起来的时候,不怕,就怕觉迟了。诸位要晓得,如果一见自己的过,这个就是觉。
第一句说了,『世人若修道』,这修的什么道?我们所修的是觉道。所以什么境界都不妨,要紧的是要在境界里面觉而不迷。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了,这就是迷了。如果起心动念再要加上执著,再要加上取舍,那你就迷得是愈来愈重了。如果你一晓得,我这个动念错了,我为什么被境界所转?你要是有这么一个觉悟,这就是见到自己的过了,我为什么被境界所转?譬如我见色,起了贪爱之心了,一下觉悟了,我为什么被它所转?这就是见自己过了。所以见自己过,要常常见自己过。换句话说,二六时中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在这个境界里面分别、执著、起心动念,都是过。所以你要常觉。不觉就迷,不觉就被境界所转。要晓得,境界是虚妄不实,前面六祖大师的偈子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大师教学的宗旨,本来无一物。所以我们不应该被虚妄的境界所迷惑,不应该被虚妄的境界所转,我们才能够得到正觉。『与道即相当』,这个「道」就是觉道,也就是一心不乱的大道。这个一心不乱的义趣我们留在后面再给诸位说明。第七首: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一首偈相当的重要。这个『色类』是指一切有情众生。「行正是指自己的心思言行,得其正,则见一切道理」。这个意思是说一切有情的众生,拿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动物,我们今天把一切众生分为三大类,动物、植物、矿物,有情众生是专指动物,一切动物各有他自己的『道』。这个「道」当作道理讲,他有他生存的道理,他有他生活的方式,各个不相妨恼,不相妨害、不相恼乱。这一首偈子是教我们明了我们对於一切万法的觉悟,它有它的道。譬如我们从大处著眼来看,佛法里面讲十法界,除了四圣之外,天人有天人之道,我们这个人间有人间之道,畜生有畜生之道,饿鬼有饿鬼之道,各有各的道,彼此不相妨害。这些道总不外乎起惑、造业、受报而发生的现象,正如同佛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循业发现」,循他的业力所发现的这些现象。真正明白通达这个道理,我们在一切众生界里面,心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这个心得到一了。我们在一切众生界里头会起心动念,为什么原因?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所以此地这个道,『自有道』,就是有它的事实真相。了解它的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平等、清净,这个样子我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道。得自己的清净心,也能够见到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见到众生的种种因缘果报。然后再发大心,发大悲心去救度他们。可是诸位要晓得,救度一切众生是要一切众生机缘成熟了,佛菩萨才能度他;如果机缘没有成熟,佛菩萨要度他,那是找麻烦,不但不能度他,恐怕把他得度的机缘又要延后了。这就是所谓的观机施教,这在佛教教学里头是相当重要的。后两句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你要离了事实真相,你自己去找、去寻求、去研究它,想去研究它到底是回什么事情,那错了,那你是「离道别觅道」了。实在讲,道不离人,人自离之。第八首说: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这个『懊』就是懊悔、后悔。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刚才我说过了,『行正』就是自己的心思、言行都得其正,这就是道。怎样才得其正?也是前面所讲的「邪正俱不用」,邪思、正思都不用,完全是一个清净心现前,也就是祖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叫你这个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放大光明照了一切,这就是道,这是真正之道。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不懂这个修行的要领,那你是『波波』,就是一生劳碌奔波,过了这一辈子,到老来还是非常后悔,为什么?这一生空过了。一生想求道,结果都没有求得。怪谁?要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佛在一切经典里面,我们可以说,每一部经论都把真道理论、方法全都说出来了,所以我们多读大乘经典,常常比较起来看,很容易领略、很容易体会。只要我们能够依教修行,证道、见道的确不是难事。下面第九首: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底下一首: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两首偈子里面,见过、见非总是心为境转。第九首第一句,『道心』就是觉心,自己要没有「道心」,就是没有觉心,所谓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没有觉心。『暗行』是什么?是迷惑颠倒的心思、行为。「暗行」决定见不到一真的大道,见不到诸法的真实相。为什么?是因为你自己迷而不觉。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他必定是『不见世间过』。也许诸位要问了,世间,尤其是今日的世间,造罪业的人相当之多,一个修道的人对於好人坏人都分不清?这个话不是这样讲的,不是这么说的。这个「不见世间过」是说你自己的内心,外面善恶境界了了分明,可是你自己心里面是清净的,一尘不染。如果你要见到世间过了,换句话说,你就染了。
底下一句,『若见他人非』,见到别人不是了,你的心也被境界染了。外境有没有是非?有是非。你对这个是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前面给诸位所讲的「色类自有道」,这些众生起惑、造业、受报,你完全了解,明明白白,你的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染不染?不染。虽然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一尘不染,这叫「不见世间过」,不见他人非,是这个意思。这是真正修道人。可见得他这个心对待外面境界,对待一切修善、造恶的众生,他的心是平等的、是清净的,所以叫大慈大悲。这个是讲修行人自己本身的确是如此。
可是他在接众的时候,接众的时候,刚才讲了,是平等、清净、慈悲。诸位要记住,平等、清净、慈悲就是一,就是一心。平等就是清净、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清净、就是平等,是一而三、三而一。用的是这个心。他对待修善的人很和善,对待作恶的人也可以很暴力去惩罚他,对於修善的人是奖励他,奖励与惩罚都叫做大慈大悲。为什么?目的都是要叫他觉悟、要叫他见性,这是菩萨行,这才叫真正的觉他、利益他人。所以菩萨决定不会心里头真正说,我有见到有过失,见到别人不对,没有。如果他心里头果然是如此,我们可以断定他依然是凡夫,他不是菩萨。
所以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左」是什么?左是左降。在中国右面是升、往上升,左面就是往下降、堕落了。你要见到别人有过失、别人不对了,你心里头真这样见,那你就是退转了。所以应该如何?『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别人迷惑颠倒造罪业,他在迷得很重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他,没有办法阻止就不能阻止。那他继续在造罪业,我们看到将来他要堕地狱,那只好让他堕。为什么?这个时候拉不得,你只能够是看到他,只能够给他种佛的种子。这个佛的种子怎么种?譬如说看到你了,他会笑笑,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金刚种子。他现在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他将来堕落,堕落之后他要到地狱受苦。地狱受苦圆满了,终归会有一天他又到人道得到人身的时候,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就是金刚种子,他会以这个殊胜的因继续再会修行证果。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给他种远因,就给他下佛的种子。
或者是他看到佛像,或者是看到经书,或者是看到出家人,或者看到在家人学佛的样子,这都是给他种金刚不坏的种子。所以对於这些恶人,邪见执著深重之人,不能回头之人,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这就是已经尽到我们的心力救护他们。如果他能够接受,那当然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不能接受,我们就示这个相给他看,让这个相落在他八识田中。第十一首偈说:
【但自却非心。】
这个『却』当去、当作排除或者当作远离,我们自己要离开。
【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一个真正修行人只要去自己的菲薄他人之心,要远离,一定要舍弃。换句话说,见到世间过、他人非,决定不能放在心里,最好叫你这个心不落这些印象。可不可以见?可以见,当然见。虽见是见如不见。见是什么?统统明了,这就是你的智慧;见而不见,不见就是你的清净心现前,就是你这个心不为境界所动、不为境界所染,见如不见。见如不见,难!不见,我心清净,容易;见到之后像不见一样,这个难。所以必须是见而不见、不见而见,见与不见是一不是二。这个是真正修行、这是真正功夫,这样才能破烦恼、才能够破无明。
所以在相上是『憎爱不关心』,心里没有事,『长伸两脚卧』,这个就是形容无事的样子。那他说没有事情,没事怎么样?有人问慧海禅师,我们举他做例子,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平素用功,用的什么功夫?他回答得很妙,他说我平时用功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你们想一想,哪一个人肚子饿了不吃饭,哪一个人困了不睡觉?吃饭睡觉就是他的修行功夫。他这个意思答覆的是什么?他已经没事了,除了肚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之外,我没有别的事情。这就是此地「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话就是说明了得大自在,他没有事情,他得大自在了。
前面所讲的都是著重在自己修学的理论、方法、境界,第十一首「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都是讲他的境界。到这个境界,这是自觉圆满的境界,自觉圆满的样子。底下一首这是讲教化众生。自觉而后他有什么事情?他有的事情就是教学,就是教化众生。教学,诸位要知道,必定要众生机缘成熟了,菩萨就要出来教化众生,缘成熟了。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是讲教学目标和方法,这是诸位要记住的。在此地我把这几首偈子的重点跟大家提示出来,前面我们己经讲过了,我在这里念一念,这是很重要的地方。第五偈、第八偈中的「但正」、「行正」皆是指「邪正俱不用」之正。第九、第十偈中「见过」、「见非」,总是心为境转,这是要不得的。第十二首刚才念的是教他目的在化疑生信,这个化是化解,他有疑惑,必须要把他的疑惑化解,帮助他建立信心,然后见性证果。第十三首偈是生信悟解,百界千如。
在教学就是化他,这是我们所谓是为众生做增上缘,我们帮助他学佛,帮助他学佛就是帮助他觉悟,佛就是觉悟,帮助他觉悟,这就是教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有权巧方便的办法。而目标是『勿令彼有疑』,这个是教学里头很重要的原则。如果我们讲的这些东西叫人家怀疑,那就错了,那我们不管怎么样讲,纵然费尽了气力,费了许多唇舌言语,不能叫人生信,反而叫人怀疑,那我们的教学方法就错了。教学方法要能够得其善巧方便者,一定是叫听的人当下就能够断疑生信。能够断疑生信,这就是自性现前,『即是自性现』。为什么?自性里面决定没有疑的,疑是妄心里面才有疑。下面第十三首,刚才说了,这是生信解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兔子没有角,你要是离开世间要求菩提,那就好像你在兔群当中你去找角去了,那哪里找得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菩提在哪里?菩提就在世间;菩提是佛道,求佛在哪里求?要在世间求;成佛在哪里成?也在世间成。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法华经》里面见到。世尊在《法华经》里面为我们讲十如是,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这几句话不但是给我们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同时也给我们证实了「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的确是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要我们自己去深加体会,仔细的去思量,了解事实的真相,破除我们的疑惑。这是《法华经》里面的几句话。这在《法华经》里面是相当重要的一段经文,著名的十如是。
天台大师将这十如是一展开,说出了百界千如,把这个意思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说百界千如。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他对这十句,他用三转读法,譬如说像「如是相」,他是把这一句念作如是相、是相如、相如是,其余的九句都可以照这个样子,如是性、是性如、性如是,这样解释成百界千如。佛在经里面常给我们讲十法界,天台大师给我们解释成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这就是解释为一百个法界了。每一个法界都有十如是,一百个法界再乘十,就是一千如是。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以是悟悟全真,头头是道,迷者不自觉而已,如果是觉悟的人,哪有不是?再看底下一首: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可见得在佛法境界里只有邪正而已。什么叫『正见』?「正见」就是觉悟的见解,觉而不迷的见解就是正见。正见就叫出世,为什么?超越了世间。这个世间不但是指我们三界六道的世间,实在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世间。换句话说,觉悟、正见超越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是什么?那是一真法界。迷的时候就叫十法界,悟了的时候就叫一真法界。迷了的时候叫凡夫,悟了的时候叫佛。佛与凡夫、世间与出世间,只是迷悟的名词上的转变,而非事实真有,不是事实真有。我们如果要是真正证得了正见,记住前面有一句话说,「邪正俱不用」,这里还是这个意思,『邪正尽打却』,邪正都不用。邪正都不用的时候,『菩提』自性就现前了。
凡夫用邪不知道用正,声闻、缘觉、权教菩萨用正不用邪,可是那个正也变成了障碍。由此可知要想真正的明心见性,必须要把邪正二边都离开,正是本来无一物,我们清净心中没有邪,没有邪当然也没有正。没有邪你还要见一个正,那叫「头上安头」,那个正也变成邪了,这一点意思希望诸位要仔细的去体会。佛说正,是因为对邪而说的正,如果邪没有了,正也没有了。正如同那个病人,因病才说药,如果他没有病,没有病,你想想看,哪来的药?我们走到市面上看到有很多药店,诸位要晓得,是因为有病人才有药,没有病的人,他心里头、他身子没有药,他境界里没有药。如果有药,换句话说,他有病。所以无病,那就没有药;无邪,正也没有了。这是说明为什么邪正二边都不要的道理,因为它是对立的,它是相对的,这里叫我们超越相对。末后这一首是大师劝勉我们,也是总结。
【此颂是顿教。】
『此颂』是指前面一十四首颂是顿教法门。
【亦名大法船。】
『船』是比喻,『法』是方法,这是最殊胜的修学方法,最高的修学原理原则,所以称之为「大法」。我们依据这个大法来修行,就好比我们坐上这个『大法船』就能够度脱苦海,能够度过一切邪正是非,而达到究竟菩提涅盘的彼岸。这是个比喻。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是讲我们听的人,说明听众的态度。如果你是『迷闻』,大师给我们讲解,你还是迷惑颠倒。什么叫迷惑颠倒来听?你是著相的听,你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用这种心来听,那你就是「迷闻」。迷闻,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悟、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那要『经累劫』。佛在一切经里常讲三大阿僧只劫,要这样长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修学佛法是迷闻,是盲修瞎练,所以要经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你要是悟闻,就是一听他就觉悟了,言下大悟,那你成佛一刹那之间,一刹那之间就超越三大阿僧只劫。
我在前面也跟诸位讲过,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在禅林寺办大专讲座,蓝吉富教授就向我提了个问题,佛经里面讲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这话是真的还是佛方便说的?我答覆他是亦真亦假。怎么说亦真亦假?这两句话就说出来了,如果你要是迷闻,那是真的;你要是悟闻,那就是假的。悟闻什么?你立刻就成佛了,你要是迷闻的话,那恐怕不止三大阿僧只劫。佛讲三大阿僧只劫是很保守的说法,再说多了恐怕把你吓倒,确实是如此。这两句也就是照应前面六祖所说的法则无顿渐,法没有顿渐,顿渐就是学法的人他有迷悟。迷闻那就属於渐教了,他要是一下言下大悟了,这就属於顿教。但是六祖所接引的是上上根人,六祖所传的是顿教法门,所以在这一部经里面,指导的原理原则都是最上乘,完全是适合於顿悟、顿修、顿证根性人而发明的。偈颂到此地给诸位介绍完了。再看底下经文。
【师复曰。今於大梵寺说此顿教。】
这是应韦刺史之请,在大梵寺做这一次的讲演,这一章是最完整的纪录,是他一天,也就是一次所讲的。
【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这两句话是说法终了回向的意思,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回向偈来读。也就是六祖大师的愿望,众生无边誓愿度,普遍的求愿法界一切众生,有这个机缘听到我所说的、有这个机缘读到《坛经》的人,希望他都能够在言下就见性成佛。所以说顿悟、顿修、顿证。
【时。】
这个『时』就是六祖说法完了的时候。
【韦史君与官僚道俗。】
这就是与会的大众,前面说过了,一共是有一千多人。
【闻师所说。无不省悟。】
『省』就是觉醒过来,『悟』是开悟。大家都能够省悟过来,知道自己过去所修的都不太正确。经过大师这么一开示、一指点,才真正明了修学的理论、方法与境界,真正的明了了。当然「省悟」各个人有浅深程度上的不相等。
【一时作礼。】
大家同时行礼,这是礼节。
【皆叹善哉。】
这个『一时作礼』是身业的恭敬,赞叹善哉,这是口业的恭敬,就是三业礼敬,身口表现於外,表现内心对大师的恭敬、感激,不期而然的都说出这么一句话。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真没有想到岭南这样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佛出现於世间。这是赞叹大师,大师所说与佛出现在世间完全没有两样。第一章到这个地方讲完了。
再继续看第二章,第二章的题目:
【释功德净土第二】
『释』是解释,解释『功德』与『净土』这两个问题,『第二』,在《坛经》的顺序上是摆在第二个大段。此乃次日,就是在大梵寺讲经的第二天,韦刺史提出的问题,六祖大师答覆他,答覆韦刺史及大众之疑而说的。说的意思是在指示大家应当修无漏的功德,莫著有为的功德,因为有为的功德是人天果报。这是大师在解释这功德的意思。至於净土,大师这个意思是教我们应当要取自性净土,也就是净土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不要取方便土或者是同居土,何况其余。此是大师悲心开示,而不是破净土,不可错解大师的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要好好的想想,不要以为大师在此地提倡禅宗,毁谤净土,那你就是错解了六祖大师的意思。请看经文:
【次日。】
这就是第二天。
【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
这是供养六祖大师。供养不是供养他一个人,不是供养大师一个人,凡是与会的大众,等於说大家在一起大会餐,普供养。这种供养法在佛门里面修福可以说是最圆满殊胜的法会,供斋的法会。
【斋讫。】
这就是吃完饭之后。所谓的『斋』,我在这个地方略略的跟大家解释解释。现在有许多人把素食当作「斋」,这是错误的。斋不是吃素,素食是素食,斋是斋。斋这个意思(定义)是过午不食,严格的讲不能叫过午,《戒经》里面讲「过中不食」,日正当中,过了中,就是日正当中,就不吃了。所以在古时候,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出家人吃饭是日中一食,一定是在日中之前吃饭,过中以后就不吃了,这个就叫做斋。他的饮食,他吃肉也好,吃什么荤素都没有关系。那个时候制度是托钵,佛法是以便利一切众生为第一义,如果你吃素要去麻烦别人单独给你做,这个就失掉了慈悲心,所以出家人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一直到今天,南传的佛教,像泰国、锡兰,还是采取托钵的制度,依然是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
这个素食,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是我们中国人提倡的,所以今天全世界的佛教,吃素食的只有中国。可以说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佛教都没有素食,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这也是色类各有道,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道,他们学佛有他们学佛的道。素食,前面我也曾给诸位说过,好处很多,的确值得提倡。在中国提倡素食是梁武帝开始的,以后我们佛门来响应他,就成为佛教的一种生活习惯了,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斋是过中不食,为什么说不能过午?因为我们中国的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十一点到一点,正中是十二点。可是事实上又不然,因为每一天日中的时间都不相同,如果要真正持斋,我们一般讲持午,持斋,他必须手上要有一本天文日历。现在我们中央气象台有发行,可以向它买得到,买天文日历,你去查看,每一天日中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过了就不能再吃了,这个才叫真正的持斋。所以你要没有一本天文日历,你就不晓得每一天是几点几分几秒钟是日中,过了那个时间就不能吃了。所以他不是过午而是过中。「斋讫」,中午吃完饭之后,这是必然的道理,吃完饭之后这些供斋的斋主一定有请法,来请求法师开示,这个地方也不例外。
【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这个『再拜』就是请法一定有的礼节,「拜」而后请,这是表自己的诚心。佛法里面常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这是请法的恭敬心。底下是请法的言词,就是提出来的问题。
【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
这两句话是赞叹,正如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所说,第一个是礼敬诸佛,第二是赞叹如来,所以礼敬之后一定是赞叹,这是表示自己的诚敬。礼敬、赞叹之后,这是把自己的疑问要提出来了。
【今有少疑。】
就是我听了以后,听了前面昨天一段的开示之后,还有一点点疑惑,请您老人家开示。
【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求大师再发大慈大悲,特意为我来解说,就是开导的意思。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六祖大师就说了,有疑你就问,我应当要跟你说。韦刺史就说了: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这是第一个问题。『和尚』是学生对於老师的称呼,这是亲教师,翻成中国的话就是亲教师。亲教师,你昨天所讲的这个开示,是不是就是达摩祖师祖祖心传的宗旨?
【师曰。是。】
六祖大师说,是的。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传到六祖大师,大梵寺一天统统说尽了。所以《六祖坛经》这第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真正修学的人应当要熟读,最好能够把它念背。唯有能够念背,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观照。如果你要是年岁太大了,背这个经文已经不可能了,最低限度要把十五首无相颂背过,而后才能够谈得上真正的修学顿教法门,这个非常重要。韦公又说了: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
这就是说达摩祖师当年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南北朝的时期。因为梁武帝姓萧,所以我们称为萧梁。而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之后,曾经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梁武帝是当时佛教最大的一位护法,一直到今天我们都纪念这一位大德。因为他对於佛法的护持,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对於佛法的承传,他的功劳可以说在历代护法里面,真正是首屈一指。所谓江南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座寺院都是梁武帝执政的时候,以他自己的愿望、以国家的力量来造的。他既然造寺院造了四百八十座,我再给诸位说明,每一座的寺院规模都比我们台湾佛光山要大,他度的出家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讲供僧、布施、设斋,这是问问达摩祖师,我有些什么功德,我的功德究竟有多少?达摩祖师就告诉他:
【达摩言实无功德。】
实在跟你讲,没有功德。梁武帝听了这一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头上,一生做了这么多好事,为佛门大护法,怎么没有功德?所以他就问了:
【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前面讲「达摩言实无功德」,这个公案就到此地为止。下面这个『弟子未达此理』就是韦刺史与当时在会的大众对於达摩祖师所讲的这个话、这个道理不明了,有怀疑,求『和尚为说』,这个和尚是指的六祖大师,六祖大师为他解释。在这个地方我首先要把这个功德跟法身,我们把底下这一段文念一念,我再把这个意思跟诸位说出来。
【师曰。】
这个『师曰』就是六祖大师说。
【实无功德。】
六祖大师重复一遍,重复达摩祖师的话,『实无功德』。
【勿疑先圣之言。】
不要怀疑『先圣』的话,这个「先圣」就是指达摩祖师,对於达摩祖师的话不要怀疑。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
这叫求福,不可以将福报就以为是功德,福报是福报,功德是功德,是两回事情。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如果当年梁武帝要问达摩祖师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福德?那达摩祖师一定讲,你的福德很大很大。因为他修的是福,不是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到这个地方我跟诸位解释解释,什么叫功德、什么叫法身?这里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显,显示我们本有、本具的法性,以这个为身,这叫法身。所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几句话都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就这个意思来说,这个法身那是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的。不但有情众生具足,无情众生也不例外,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圆种智就是显示本有的法性身。这是第一个意思,这是称性的,大家都有。第二个意思与功德就有关系了,是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的身,这叫法身。如果照这个意思看,一切众生就没有了,唯有诸佛菩萨以及乘愿再来者得称之,他有功德法身。
所以这里头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性具的,就是我们本性里本来具足的,不必修就有的。第二种这个意思是修得的,虽然本具本有,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迷了之后我们的法身不现前了,必须要修功德,我们这个法身才又能够现前。所以此地著重在第二层的意思。下面六祖大师要给我们做更明细的解说,希望大家要留意。
【师又曰。】
六祖大师又说了。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这是解释功德最上乘的意思,也是大菩萨们才具有的。没有见性都不叫做功,平等心没有现前,那都叫修学还没有得道。所以这个德,道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是一个意思,就是你真正得了。得了什么?得到平等,真正是见性了。见性就得平等,平等就是见性。所以这个在净土法门里面是属於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还没有到达这个境界,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我们要晓得,功德最殊胜的解释是这个意思。
【念念无滞。】
『无滞』就是无障碍,念念当中没有障碍。
【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这一句就是注解、解释前面的两句话「见性」、「平等」。在日常起作用一定是念念都没有障碍,念念自性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行化他,这就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的妙用,这才叫真正的『功德』。这种「功德」只有诸佛菩萨才具足。
我们接著再往下面看。底下这就是具体表现在待人接物一切事相之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像前面两句经文说的境界太高太高了,若不见性做不到,都是理一心不乱,所谓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读了、看了也是望洋兴叹。我们从哪里下手?底下就是教给我们初学入门之处,这是我们应当特别留意的。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
这两句指出我们初学入门,我们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对待什么人,心要谦虚、心要卑下,我们能够谦下待人这就是功。内心谦虚,外面我们对人要礼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那是教给我们修学纲领,第一条就讲礼敬诸佛。诸佛是指谁?就是指一切众生。这个诸佛是讲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是现在的一切众生。所以说一切恭敬。诸位要知道,恭敬,自己的心一定要谦虚,如果这个心不谦虚,那个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说内心谦虚、外在恭敬,这个就与见性平等相应。我们要修见性平等法,应当从谦虚礼敬下手,这个是真正的修功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
这一段都是我们修学下手之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念到此地,经文我们下一次,就是明天,我们继续跟诸位详细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