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七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7
《六祖坛经》第五讲。
经文第九页第九行末句,「善知识」起: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今天我们从这个地方继续给诸位介绍《坛经》。前面说到无念,诸位要记住,那是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特别要把无念这个意思要搞得很清楚,很正确的去理解它、去运用它。而运用里面,大师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说在一切法上我们要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这一句话是相当的重要。实在说这句话还是从《金刚经》上来的,因为佛在《金刚经》上告诉须菩提尊者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跟六祖此地所说的几句是一个意思,是一样的。
今天这个经文一开端,大师又叫著『善知识』,叫著大众们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假如你要想入「甚深法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里面给我们形容一真法界的相状,他有几句话说,「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该括万有,即是一心」,这一句希望诸位特别要注意到。我在讲《华严》与《弥陀经疏钞》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次提示大众,一真法界是所入、是所证,一心不乱是能入、是能证;换句话说,一心不乱是修因,一真法界是证果。所以《弥陀经》与《华严经》是一部经而不是两部经。因此我也常说,《弥陀经》就是简略的《华严经》,《华严经》就是详细的《弥陀经》。所以我们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诸位读《华严》就明了了。
在中国佛法里面华严宗的修学,大家晓得,它是修法界观,才能够证入一真法界。我们现在教同学们,不用那个麻烦的办法,我们修一心不乱,我们用净土的方法,用念佛的功夫修得一心不乱了,就证到一真法界。与从前华严宗修法界观的,实在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欲入甚深法界」,《华严》里面「入法界品」,这是《四十经》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入,甚深就是不思议境界,甚深就是一真法界。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佛法里又是一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也是非常重要。说起来法门虽然无量无边,在原理原则上都是有相通之处。『及般若三昧者』,在《大乘义章》里面说,「心与法相应」,这个就叫做三昧。三昧梵语称之为三摩地,翻成中国意思叫等持,实在上说就是以平等心对一切境界,一切境界无不平等,这个就叫做等持、这个就叫做三昧。我们要想成就般若三昧,这是诸三昧当中最为殊胜者,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必须要修般若行。
这个般若行怎么个修法?这就讲到要读诵大乘经论。大乘经论数量相当之多,真正是浩如烟海,是不是都要读诵?在原则上说是的,所谓是博学多闻。我们看看古来的这些大德们,无论在家、出家,都希望在一生之中有这么一个机缘去闭关阅藏,就是把整个《大藏经》浏览个一遍、二遍,这是博学多闻。可是诸位必须要晓得,阅藏这一桩事情可不是初学人的事情,不但不是初学人,就是老参也不一定有资格。那我们要问了,到什么时候才有资格阅藏,博学多闻?我们就以此地祖师的话来说,你要没有入一真法界,你要没有得般若三昧,换句话说,没有资格,这一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
昨天我在中国医学院讲演,学生们也提出一个问题,学佛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当然他是指的读诵经论,我们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今日之下,学佛谈成就,的确相当困难,我们比不上古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人?那就是我们在观念上、我们在方法上错误了。古大德个个人都有师承,我们今天这个病就是缺乏师承。尤其是现在年轻人,一涉及佛法,自然把它当作世间一种学问来看,这一接触,看很多人的著作、听许多人的讲演。诸位要晓得,不要说是今天的人,即使古人也不例外,历来祖师大德也不例外,总是一个人有一个人说法,一个人有一个修行的门路。诸位要明了一个事实,假如我们一开头听了十个人讲演,换句话就是十条路,十种讲法;我们读十本著作,也是各说各话,这样我们究竟依从哪一个本、依从哪一个人是对?换句话说,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今天费尽了精力,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结果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在此地。
古人的修学,他一定是依一个老师,所谓是依一家之言,才能成就。那这一个老师是不是专制?决定不专制。老师教学必定要把你诱导到开悟,悟了以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可以接触,都可以看、都可以听。到这个时候为什么?你已经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了。所以你尽量去接触,在接触里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训练你的定力,成就你的三昧;你多看多听,一切明了,成就你的智慧。换句话,到那个时候不是一无所从了,而是如如不动,智慧增长。你看看这是大大的不一样!古人的起步正确,我们现在的起步错误了。
说到这个地方,我自己学佛的确沾了一点师承的边缘,所以我有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我学佛指导的老师只有一个人,没有第二个人。初学佛的时候,我接受章嘉大师三年的指导,跟他一个人学。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炳南教授,我跟他学,学了十年,这十年当中也是一个老师。所以我这个佛法得来的有前后两个老师。如果章嘉大师要在世的话,那我始终就是一个老师,诸位要了解这个情形。我所读的经论都是经过老师指点的,或者我自己选择也必须要禀报老师,经过老师同意的,所以这就叫做师承。
到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把握,所谓是不取於相,像此地所讲的无取无舍,就是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博学多闻。在《华严》善财童子是一个榜样。善财的老师是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座下成就了般若三昧,这个时候他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出去参学就是博学多闻,阅藏也是博学多闻。这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具有,这是我们学佛的起步,也是佛学成功与否关键的所在。
在这个地方,大师在一切经里面提示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金刚般若经》。「金刚般若」这个经题是略称,它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纵然是不学佛的人,提到佛教经典,他一定知道有一部《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词也许他不知道,他只晓得有个《金刚经》,《金刚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为什么这一部经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名气这么大?这就是五祖与六祖大力提倡的。这部经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自古以来就怕麻烦、就怕罗嗦;换句话是,什么叫好文章?字数愈少就是好文章。所以我们中国文章讲求简,要简单、要扼要。虽然简单扼要,但是对於事理又要说得很清楚、要说得很明白,这才是第一流的文章。文章如此,言语也是如此。《金刚经》的翻译的确符合了这个标准,简单扼要、详细明白,全经只有五千多字。这个是六百卷《大般若》当中的一卷,古大德把这一卷抽出来单独流通。而这一部经的确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之所在,所以五祖跟六祖就以这一部经来给我们做印证。就是你已经见性之后,拿这部经来做印证。没有见性的时候,我们读诵这一部经,求明心见性。这个意思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那就是读诵经论的目的是为了见性。换句话说,这个读诵是见性的读诵,而与记忆的读诵是不相干的。世间人读诵其目的是为了记忆,把它念熟、念背,不要忘记,将来以后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世间读书的目的。
佛法则不然,前面跟诸位说过,在此地不妨再提一提。佛法之读诵就是修戒、定、慧,是三学一次完成。我们读经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念,这个就是诸恶莫作。经,尤其是大乘经典,是由佛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翻译亦然,也不例外,这是善中之善,所以你念经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戒律就圆满了,这个就是修戒律。你要念,念到能够背,诸位要晓得,诵这一字是背诵,看著经本叫读,离开经本叫诵,诵是背诵。如果要一部经能够背诵的话,必须要专心,散乱心决定不能成诵。成诵心一定要专,专心就是修定。可见得持诵的时候,这定有了,戒有了、定有了。这一部经打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一个字也没念错,一句也没念掉,这就是慧。可见得佛法这个持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种方式真正是妙极了,有戒、有定、有慧。
那我们每天来读诵,我们的戒定慧是不是就成就了?诸位要晓得,没成就。但是你天天在修学,修学到相当的程度,『即得见性』。什么时候才叫做相当程度?诸位要知道,所谓相当程度,你要晓得,你修学三学的目标在哪里?修学三学的目标是断贪瞋痴;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被你读诵经典念断了,就是你三学成就了。三学一成就就见性了。这个法子实在是妙极了。
从前我们念书,做学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背书,不知道背书的功德利益。刚刚学佛,老师叫我们背诵经典,我们也是最烦,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当你觉悟到这背诵目的,这种修行方法,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殊胜、最巧妙的办法,你就肯努力不懈去修学。根性利的,二、三年之间,贪瞋痴就断了,那就明心见性了。这种人古人有,不是没有。诸位看看《禅宗语录》,二、三年开悟的人,有,不过不多就是,这是根利的;二、三十年开悟的人,非常之多。可见得这个事情只怕功夫不深,不怕不开悟,开悟就是见性。
所以六祖劝我们,『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下面这几句话是劝勉我们的话,这一部经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必说了,为什么?『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金刚经》里面有五番较量功德。的确念《金刚经》的人很多,了解《金刚经》大意的人不多。何以见得?如果真正了解《金刚经》的经义,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会变的。因为他晓得在这一生当中,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财富会去修无量无边称性的功德。真正了解金刚般若大意的人,决定没有贪念、决定不愚痴、决定没有瞋恚嫉妒,这是了解经义的人。
如果还有这些烦恼时时现前的话,我们可以说他虽然把《金刚经》念得很熟,像我过去一个老朋友,他念得真熟,一部《金刚经》从头到尾一遍背下来只要十三分钟。我问他,你念了多久了,十三分钟把这一部经背下来,一字没错?他说我念了三十年了。我说那难怪。可是怎么样?我的瞋恚心很重,如果人家要对不起我,我就一心要想报复。他来问我,法师,我怎么办?我说你慢慢来。这就是什么?背得虽然很熟,像他这样熟的人不多,我还没见到第二个,但是他由於烦恼太重了,就是瞋恚心太重了,报复的心太强了,障碍了他见性。这就是虽念而不能够明了经中大意,这是不能见性。所以诸位要晓得,持诵还得要通达,要通达教理、要通达教义。
这就是像《华严》里面所讲的,「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这个智是什么?世间的聪明智慧。世间聪明智慧再大的人,他没有办法了解经中的义趣。为什么?诸位一定要晓得,所谓世智辩聪,这个世间的聪明才智,他离不了心意识;换句话说,他离不开分别执著,这一种智慧就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前面讲过要离心意识,是从我们真如本性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般若智慧,这样才能见性,这样才真正能够通达金刚般若的大意,而把《金刚经》的大意、把《金刚经》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融成一体。
下面几句话说,『此法门是最上乘』,「此法门」是讲金刚般若这一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最上乘法。实在说法门没有高下,高下在乎人心。大经里面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六祖大师这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无论他说哪一个法门都是最上乘。如果是一个迷惑颠倒业障深重之人他来念《金刚经》,也是死在文句之下,与世间凡书无异,连小乘也够不上,这一点诸位要明了。所以东西到六祖手上,那当然是最上乘。是『为大智人说』,最上乘的法唯有「大智人」,唯有上上乘人,才能够接受,才能够理解。『小根小智』人要是听了,『心生不信』,为什么?下面大师举了个比喻说:
【譬如天龙下雨於阎浮提。】
『阎浮提』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句话是梵语。
【城邑聚落。】
『城邑』就是现在的都市,『聚落』就是村镇。
【悉皆漂流。】
这是水灾,雨水要是下得太多了就变成水灾,城市、乡村都被这个水淹没掉了。
【如漂枣叶。】
像枣树的叶子被水漂走了。
【若雨大海。】
假如这个雨要是落在大海里面,海水怎么样?
【不增不减。】
这个比喻就是把大海比作大乘根性的人,比作上上根性的人,把「城邑聚落」比作小智小根之人。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一听就开悟了。他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六祖大师的确他是听人家念《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这个开悟是你自己悟的,不是经给你开悟的。经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引导你自性般若豁然现前,它的功德在此地,所以开悟是『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我们想一想哪一个人没有本性般若之智?这一桩事情,佛与凡夫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为什么佛祖开悟,我们还这样迷惑颠倒?我们要把这个原因找到,要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的自性般若智慧岂不是也现前了吗?现前就是开悟,现前就是成佛。到这个时候,悟了以后: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不必再用文字了。不必再用文字,诸位要晓得,离不离开文字?不离开文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我们今天看《大藏经》续藏里面,禅宗的文字几乎占了全部藏经三分之一,它不立文字,它的文字比谁都多,这怎么讲法?不立是心里面没有。要不要?文字是手段,是接引众生的手段,我们要用它来做工具,它不是目的。把它当作工具,把它当作手段,那你尽管去用它,心里面决定不能存著有一个文字在。你心里面要有文字、要有言说,那就是障碍了。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
下雨了,是不是天上有雨水下来?不是。那雨水从哪里来?
【元是龙能兴致。】
这一句话我们今天听起来,问题来了。什么问题?我们今天大家都有点科学常识,知道这雨水是怎么回事情,是因为太阳将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到天空,变成了云彩,这些云彩遇到冷的空气再变成雨点落下来,哪里是龙?如果说佛菩萨有一切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还要说是『龙能兴致』吗?关於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佛说法是依二谛而说。我们先看欧阳竟无大师在中山大学所讲的,「以俗说真之佛法谈」。这一篇讲词里面就说得很详细,佛法是随众生的智慧、随众生的程度而说,这叫随俗说。所以可以随俗说。为什么?这真理有的时候到你没有亲证的时候,如果给你说了,你怎么能相信?不相信的时候反而起争执,这一些争执是无谓的。譬如说我们在一百年前,说可以到太空旅行,说我们坐上火箭能够飞到月球,人家一定说你痴人说梦,没有一个人相信你。所以佛说法必须随那一个时代人的程度,随那个时代人的习俗。如果佛今天说法,必定不是这个语气,这一点我们要晓得。
何况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有一段话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一段经文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记住。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个字,你要说佛说法了,这叫谤佛。所以佛的一切法不能用世间知见去理解,不能用世间范围去范围,不能用世间逻辑去逻辑它。为什么?因为佛所说的,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无说之说,这个是最难懂的一个道理。要到什么时候你才了解?到你无心之心,你就能够理解了,就能够接受。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无心之心?用无心之心才能够真正的透解如来的圣教。
所以我们在经里面读到这些鬼神天龙之事,千万不要以今日科学这个观念来否定它,也许科学再进步的时候,发现到真的有这些事情。现在我们说天龙鬼神,你否定,说我们迷信。到一旦有一天真正证实了,果然这些东西存在,以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见到、听到、接触到,到那个时候又觉得这个时代的人愚痴,分明在眼前他不晓得。所以像这些事情的确不能够固执、不能够存有偏见,何况这在佛法里面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明心见性,这个是正法。如果我们把明心见性这个大主题撇开了,在这些鸡毛蒜皮里面去斤斤计较,那大错特错。这些小问题佛无需要把它说清楚,用不著罗嗦,到你明心见性了,这一切事实真相你就全盘了解了,然后你才知道佛说法的善巧,佛的苦口婆心,才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再看底下这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
【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承蒙雨水的滋润。
【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这一段比喻底下合起来说。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众生般若之智,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
这个『草木』根性小的,如果要是大雨来的时候,都被大雨破坏了。像这一个大的雨水降下来之后,许多树木都倒塌掉了。
【不能增长。】
这就是说明小根不能接受大法。
【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
『元』是本来就有的,这个东西不是修德,是天然性德,你本性里头原来具足的『般若之智』。
【与大智人更无差别。】
这个『大智人』是讲佛,众生本性里面所具足般若三昧与诸佛菩萨所具足的完全相同、相等,没有差别。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为什么听这个大法不开悟?这个就有原因,刚才讲了,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要消除。此地说: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
这是一语道破。『邪见障重』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所知障,『烦恼根深』是佛法里所讲的烦恼障。我们被二障之所障,所以本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
【犹如大云覆盖於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道理是一样的。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
这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所以才显出智慧有大小。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小根就是这么来的。追究其根本,所谓『小根』是什么?是迷而不悟,心外求法,这是「小根」。
【若闻悟顿教。】
假如他要是『闻悟』,闻是闻法,闻法就开悟了,这是顿教法门,一闻就开悟了。他为什么能开悟?他不执著。
【不执外修。】
这个小乘人、迷人他执著,大根性的人他不执著,不执著的人容易开悟,执著愈深,开悟愈难。
【但於自心常起正见。】
这是讲不执著外修的人,他的心里面常生智慧。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是把见性的样子给我们描绘出来。我们可以把这个样子跟自己的心行比较比较,对照一下,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我们还执不执著,我们心里头是起颠倒还是起正见、是生智慧还是起烦恼?如果尘劳烦恼都不染了,这就是自性现前,也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这个『般若经』不是狭义的专指《金刚般若》了,而是泛指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说的般若经典。你看看几句话就将佛二十二年所讲的宗旨、纲领全部都提示出来了。『内外不住』,这个「不住」是讲心不住,正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内外不住。外是讲六尘,内是讲根性,是讲八识、五十一心所,这个是在内。八识、五十一心所与外面的六尘统统不住。所谓不住就是完全放下,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里,这个叫内外不住。这一住就不自由了,就有障碍。如果能够内外不住,这就得大自在。『去来自由』,隐现无方,无方大用。『去除执心,通达无碍』。人我执、法我执,这是一切执著的根本。《般若经》里面讲三空,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执著,这个才是真正破除执著心了。到这个时候不但是理事无碍,而且是事事无碍,所以说「通达无碍」。我们要是能够这样的修行,就与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经》宗旨完全相应。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
这把话说回来了。前面所讲的,在佛法里面讲叫「称性起修,全修即性」,这是修行里面最高的方法,是上上乘人所修的法门。『一切修多罗』,这个「修多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经典,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以及这些『文字』,这些「文字」是指什么?是指历代祖师菩萨对於经论的解释、注疏、阐扬、发挥的这些文章,统统包括在里面,这是说这些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这个「十二部」,后来祖师大德们怕我们发生误会,就不叫十二部,改称为十二分教。这分就是部分的分,教是教学的教,十二分教,实在讲是十二个部分的这种教学法。因为整个佛法,释迦牟尼佛这四十九年所说的佛法,以及历代祖师祖祖相传的教学,都离不开这十二种题材。所以这十二部经实际上是十二种不同的题材。譬如经里面有长行、有偈颂、有方广、有本生、有咒语,这都是题材,这个一共是有十二种。以后有机会我会一桩一桩列出来给诸位介绍。这就是说明一切经典、文字、大小二乘种种讲的这些方式,这十二部经也就是十二种方式,统统是因人而有的,本来没这些东西,是因人而建立的。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因为人迷悟有浅深程度上的不相等,佛为了诱导一切人破迷开悟,才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以上所说的全都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如果要没有这些迷人,哪有万法,哪有佛法?所以说: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这个『小人』与『大人』不是我们普通所说的小大。这个「小」就是前面讲小根性的人,「大」就是大根性的人,是这个意思。小根性的人他就必须要请教大根性的人。
【愚者问於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
大根性的人为小根性的人说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
心开意解了,就是前面所讲的大彻大悟。他这一开悟以后:
【即与智人无别。】
这个『智人』,给诸位说,就是指诸佛。由此可知,我们在迷的时候,看诸佛好像有先后次第,有古佛、有过去佛、有现在佛、有未来佛,有老资格的佛、有新成的佛,迷的时候似乎有这个相,可是觉悟了的人没有差别。到你悟了以后,你才恍然大悟,成佛没有先后。这个事情给我们讲我们也想不通,的确没有先后。譬如说我们在这个房间里,我们这房间有许多的灯光,我们这灯光有先开、有后开,先开的先放光明,后开的后放光明,我们看到有先后。当灯统统开了之后,你在这个光明里面去看,哪个光明是先开的、哪个光明是后开的?没有,没有先后。迷的时候似有先后,我说似,诸位要听清楚这个字,相似、好像有,其实没有。
也诸如百川之水流入大海,水流到大海里,你看那个水有先后吗?有先流进去的,有后流进去的,等到一入了大海之后,整个变成大海的水体了,你问问大海水哪个先哪个后?没有,先后失掉了。一悟了之后,先后没有了。先后没有,就是时间没有了,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也没有了,也没有四方上下当中,没有了,这个时候一真法界。迷的时候有方所、有时间,到悟的时候,方所跟时间合为一体,合成一个,这个叫一真法界。所以我们在《百法明门》里面去看,时间与空间在百法里头都列为不相应行法。你们想想什么叫做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完全是假的,决定没有真实。可是我们世间迷人以为这个是真实,而在这里面执著,斤斤计较,这是不晓得事实真相。所以说悟了之后就与过去诸佛无二无别,没有先成佛,没有后成佛。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
没有开悟,佛就叫做众生。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悟了的时候,众生就叫做佛。换句话说,佛与众生这两个名词怎么来的?就是迷悟而来的,迷了叫众生,悟了叫佛。离开迷悟,哪有佛、众生?无佛无众生。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为什么?悟是你自性、自心,迷是你自己迷。迷与悟,实在讲只是一种现象,自心是理体,迷悟都是你自己心,生佛万法又何尝离开你的自心?正如《华严经》里面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我们自心变现之物。你要晓得这一个原理原则,你就会明了祖师底下所说的意思。
【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这个是真正觉悟了的人,他修行方法跟别人就不一样。真正觉悟的人,他要从自心当中顿悟、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六祖就是这么修的,六祖很了不起,前面大家看过惠明,惠明也是这么修的。六祖教学三十七年当中,在他手下开悟的有四十三个人,这个惠明是第一个。这四十三个人怎么开悟的?就是他会在自心当中顿见自性。下面大师引经来作证。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可见得祖师说法不是自己胡造谣言,绝不是自以为是,我想大概是这个样子,不是的。祖师亲证得这个境界,还要拿佛经来做证明。他自己证得是这个样子,佛在经上也是这么讲的,可见得他所证的跟佛所说的是一样的,不是两样的。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就是我们自己,本来原有自性清净心,这是原本就有的,每一个人都有,悟的时候有,迷的时候还有,绝对不会说,我悟的时候有,迷的时候没有,不是的。正因为一切众生个个具足,所以佛在华严、圆觉会上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佛知佛见,千真万确的事实,一点都不假。依据这个原理,只要我们自己识自本心、见性,真正有一天认识了自己的本性,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就叫成佛。所以成佛、明心见性是一切众生个个都有分,千万不可以有自卑感,是个个都有分。不要以为,成佛我们不敢当,这个是你自己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自己具足了如来智慧德相。再看底下经文。
【净名经云。】
这个《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我们简称为《维摩诘经》。这个经里头也说: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这个『豁然』就是大彻大悟,一下贯通了。这一通达,心性就现前了。
【善知识。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这是祖师现身说法给我们做证明,他说他在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五祖给他说法,他一闻就悟入了。换句话说,他一闻能够悟入,意思就是说,你们一闻也能悟入,你为什么不悟?正因为自己一闻就悟入,所以他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将这种教学的方法负责流通、推广,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觉悟,都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像他一样的『言下便悟』,『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特别是中国的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就用这个观心的法门。六祖以后,众生的根性不如从前了,所以祖师才换了一个方法叫做参话头,用参话头这个方法代替观心。方法虽然改变了,其目的不变,目的还是在『自见本性』。六祖这个时候还是用观心的,还不少,还是用这个办法,用这个方法来「自见本性」。这个观心就是教下里面所讲的观照,是一样的意思、是一样的境界。
如果我们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够自悟,『若自不悟』,还不能悟,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所讲的,我们所知障、烦恼障太重了,自己不是大根性的人,这个时候怎么办?『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这个就是要求老师,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像我们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读到的,世尊告诉阿难,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求明师受戒。在此地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这也是第一桩大事,就是自己不能开悟,不能言下大悟的话,第一桩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求『大善知识』。这个「大善知识」就是《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说的明师。因为这种老师能够给我们解释最上乘法,指示我们正确的修行途径,修行的门路,或者是修行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事情。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
这俗话说,一个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师生之间必有大因缘才会遇得到;老师要想找一个学生也不容易,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师资道合,在我们世间法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论语》里面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真快乐,人生第一等的乐事。这个朋是什么?就是学生,真正的学生。师资道合,这个在世间讲再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乐了,这个地方讲的『大因缘』。
【所谓化导令得见性。】
『化』就是教化,教学一教,他就变化了。在世间法里面讲,读书变化气质;在佛法里面讲变化境界,境界不相同。『导』是诱导,是指导他。教化指导的目标、目的都是教他明心见性,是以见性为第一,是以见性为第一个目标。我这些年来在各地方讲经,我提示学佛两个目标,一个是近目标,一个是远目标。近目标在开悟,远目标在证果,这是我们真正学佛。假如学佛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开悟证果,那你学佛到最后会一无所得。也许我说一无所得太过分了一点,你得到是什么?得到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
世间有漏的福报,如果一个聪明利根的人仔细的想想,有不如无。为什么?我们放眼看看今天这个世界,无论是国内、国外,凡是有福报的人造的罪业比那个没有福报的人恐怕要多得多。没有福的人、贫贱之人,或者他去偷、他去抢,他造罪业,偷与抢造的罪业不大。如果他要被刑警抓到之后,马上还要判刑、还要判罪、还要去坐牢,他造的这个罪因这一世马上就报掉了。那个大福报的人造的这个罪业,造得太大了,没有人能惩罚他。譬如像野心家,他掌握了政权,发号施令去侵略别人,一个战争杀多少众生、伤多少生命、破坏多少财产,那个战争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不打战也能解决问题。这个是世间有大福报的人,他造的罪业太大太大,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而世间没有判他刑罚,没有叫他去坐牢,他这个业报是在三途、是在地狱,这是我们肉眼凡夫所见不到的,还把他当作英雄人物来崇拜。在一个有智慧的人眼睛里面来看,那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教学的目标就是在见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没有善知识指导,换句话说,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这个善与恶的标准就不好定。有真善知识指导,我们才知道善恶的标准;没有善知识的指导,世出世间的善恶都没有标准。所以说『一切善法』的确是因善知识指导我们才明了,我们才晓得如何去修学。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
这『十二部经』就是一切的佛经,包括了所有的佛经。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在什么地方?原来是我们自己心性当中全都具足了。所以说你一悟自心,一切佛法都通达了,所谓是一通一切都通了,道理就是在此地。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一切才通达?你明心见性的时候就一切通达了。心性不明,你还是通达不了。这在《华严.出现品》里头有一段经文,这段经文很重要,在佛门里面常常提出来说的。《华严经.出现品》里头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希望诸位能够记住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就是说明,众生与佛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本来就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的确是万德万能,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是我们自性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那现在究竟跑哪去了?还在,并没丧失,不过因为你有妄想执著,把你的智慧德能给障碍了,使你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我们想一想对不对?对的,很有道理。我们现在日用平常所用的,岂不就是烦恼执著,就用妄想执著吗?你要是把妄想执著给舍弃掉了,那你的智慧德能就露出来了,这就叫成佛了。所以说只要你能够离开妄想执著,一切智,无量无边的智慧;自然智,就是本来的智慧,不要学的;无碍的智慧,什么都通达,本来就通达,统统都现前了。这个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大彻大悟。悟了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没有一法不明了。这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的真实相。要是不能自悟: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不悟的话必须要求善知识。换句话说,得求老师,得要有师承,要求老师指示方能够见性。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这几句话很重要。
【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这是大家要记住的。如果你这个心里头念头错了,以为好的老师、高明的老师他能够帮助你叫你开悟,这你就错了,为什么?你在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决定是迷,决定不能开悟。不要说是一般的善知识,诸位要是读《楞严经》你就晓得,阿难尊者与释迦牟尼佛是什么关系?阿难学佛就存了这个念头,以为自己可以不必认真修行,到时候我这个大哥,释迦牟尼佛是他大哥,大哥又最喜欢他、最疼爱他,到时候一定是把三昧、把智慧都传授给他了,他就可以得到了,何必要自己苦修,何必要自己去求证?这个念头害了他一生不能证果,这个就错了。此地这个意思跟《楞严经》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执著,要求善知识给我们开悟的方法,那就错了。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这就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是一样的,对於任何一个人绝没有偏心。但是学生人数虽然是很多,真正开悟的没有几个。你像当年五祖在黄梅教学,学生有几千人,开悟的只有能大师一个,难道说五祖有偏心吗?六祖大师在曹溪,就是现在的南华寺,说法三十七年,跟他修学的学生总有几万人,开悟的只有四十三个人,难道六祖有偏心吗?祖师的确没有偏心,祖师的心愿是希望个个都开悟。悟不了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不悟的人都是错用了心,就是他心里头起邪念,依然是迷、依然是执著,妄念颠倒,心外求法,他虽然是大慈大悲也救不了你,道理在此地。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这才是真正的途径,真正途径就是你自己要起真正的般若观照,『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之间妄念统统都消灭了。所以诸佛菩萨对於般若这样的重视,道理就在此地。因为般若一起,无始劫以来的妄念、烦恼、业障统统消除,决定不留。像经里面所说的比喻一样,般若就像太阳一样,无始劫以来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业障就像霜、像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一照,统统消失了,都不存在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可是真正般若观照,诸位要记住,就是从清净心里头生出来的。最好的一个方法,实在就是净土里头讲的一心不乱。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一心。一心的作用就是般若观照,一心是体,般若观照是应用。所以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在一刹那之间得一心,所有业障、妄念统统都灭了。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一开悟,就入了佛的境界了。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
『明』是明了,『彻』是讲究竟。
【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这个地方是结归到『般若三昧』。在此地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无念』这两个字,下面大师有解释。
【何名无念。】
什么叫做『无念』?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这几句话要特别牢牢的记住。可见得『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无念」是什么?是无执著念、无分别念、无贪爱念、无妄想念,无这个念,而是在一切法里面没有一法不明了、没有一法不通达、没有一法不在这里做,明了通达,一天做到晚,心里面不起染著。这是刚才我讲的,不起分别心、不起执著心、不起贪爱心、不起瞋恚心,没有这些念叫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
这个『用』就是用心,心遍法界,「用」则『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虽然有这样广大的作用,但是怎么样?
【亦不著一切处。】
就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无念。无念之念叫正念,唯有正念才能够自度度他,才能够成就一切佛法。底下很具体的给我们说明。
【但净本心。】
著重在这个『净』字。可见得我们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心地不清净,这才当了凡夫。如果我们心地清净了,清净了就是佛。如何叫我们心地清净?
【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看了这几句,诸佛菩萨用不用八识?用。他用跟我们用不一样,他是明白了解之后用,我们是不明了、糊里糊涂的用。不了解事实真相糊里糊涂用,就叫做八识;明白真相的去用,一切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作用就叫做四智的作用。所以八识跟四智是一不是二。此地虽然没有说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它是从八识里头已经说出这个四智是什么了。
『六识出六门』,於六尘境界当中,这就是起作用了,眼见色、耳闻声。而在这境界里头怎么样?『无染无杂』。这个很要紧,「无染无杂」就转识成智了。转第八识为大圆镜,这个是比喻;转第七识为平等性;转第六识为妙观察,可见得没有转的时候,我们这个观察不妙;转前五识叫成所作,成就一切所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个就是四智菩提。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与这四智菩提是一样的,说法不相同,意思完全相同。所以这四智菩提就是叫六识这个作用是清净的作用,清净在六尘境界里头无染无杂。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你来去必定自由了,『通用』就没有障碍了。这个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无念行』。所以说「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了,那就变成无想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底下也说,这个就怕错会了意思。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这就变成无想定了。这样一来,你就被这个法捆住了,被法系缚住了,这就叫边见,堕在什么地方?堕在那个空里头去了。因为有念是有,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这就是空,你就堕在这个恶取空里去了,还是边见。纵然你修成了,将来的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这是外道天。寿命终了,还再去堕恶道,依然轮回生死。这种事实的真相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净,一点都错不得。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这是一通一切通,一悟一切悟了。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
你的见解与佛的境界完全相同。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诸位要牢牢的记住,於一切法里头没有妄念,他就『万法尽通』,就入『佛境界』,就入『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
这是指示我们,我们以后这后代的人、学佛之人。
【将此顿教法门。於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这是教给我们承传的。换句话说,如果真正是这样的学者,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对於佛法有坚定的信心,能够信仰的人,我们应该要传授给他,不可以吝法;假如跟我们志趣不相同的人,换句话说,不能够传给他。
【若不同见。】
就是见解不相同。
【不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我们修行的方向、途径不相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他们是在别的法门当中修学。这个『别法』如果严格的来讲,就是不是同一个法门,不是同一个师承,那我们不应该传给他。为什么不应该传?因为你传授给他没有用处,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来毁谤。就是说他有执著、他有成见,这样的人,你就不必传授给他;他要没有执著、没有成见,又欢喜这个法门,你就必须要传授给他,不可以吝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传给他的时候,并不是祖师、善知识不传,而是对方不能接受。此地说得很好: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是为了这个原因。可见得传给他是大慈大悲,不传给他还是大慈大悲,传与不传都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的基础上,而不是有门户之见,绝不是轻视众生,或者是有别的意思。像这些地方,如果我们要是误会了,或者说,这某善知识瞧不起我,那错误,那我们是错解善知识的用心。底下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这是在这一次法会当中,诸位要记住,这是六祖在大梵寺一天所讲最完整的记录。这是讲到最后,他老人家是以十五首偈颂来做总结,这一个法会开始的总结,就说出了『无相颂』。什么叫「无相」?无相简单的意思是说,我们就《大智度论》里面来讲,「般若波罗蜜就是无相相」。无相颂的意思就是心地无相之颂。简单的说,於一切相,离一切相。於一切相是在一切万相之中,心地清净,总无取舍,不取不舍。因为你取相,是有了相;你要舍相,也取了相了,这一点诸位要记住。取相是著了有相,我要离它、我要舍它,你著了空相,都是著相。无取无舍才是真正的叫离一切相,这才叫无相。无相之相就是实相。
大师教给我们,就是最后这十五首偈颂,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诵』,「诵」是要背诵,要牢牢的记住;要『取』,「取」是什么?取是依教奉行,照这十五首颂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去修学。无论是在家也好、是出家也好,只要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就好,就会有成就。如果你要是不修,单单把祖师这一些言教记得很熟,也没有用处。为什么?这就叫说食数饱,这个叫记问之学,到最后是徒劳无功的。经文到这个地方可以说将长行文全部跟诸位都介绍完了,下面这就是偈颂。
偈颂的题材跟中国的诗歌一样,这个偈是五言偈,每一句是五个字,四句是一首,句法非常的整齐。但是佛门里面的偈颂跟我们中国的诗,古诗,是很相彷佛,它也押韵,但是不讲求平仄。所以比古诗的平仄、押韵那种严谨要宽得太多了,它不讲究平仄,押韵也不很严格,也不像那么严格。偈颂的意思是便於记忆、便於受持,意思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六祖坛经》第五讲。
经文第九页第九行末句,「善知识」起: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今天我们从这个地方继续给诸位介绍《坛经》。前面说到无念,诸位要记住,那是非常重要的修学纲领,特别要把无念这个意思要搞得很清楚,很正确的去理解它、去运用它。而运用里面,大师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说在一切法上我们要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这一句话是相当的重要。实在说这句话还是从《金刚经》上来的,因为佛在《金刚经》上告诉须菩提尊者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跟六祖此地所说的几句是一个意思,是一样的。
今天这个经文一开端,大师又叫著『善知识』,叫著大众们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假如你要想入「甚深法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里面给我们形容一真法界的相状,他有几句话说,「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该括万有,即是一心」,这一句希望诸位特别要注意到。我在讲《华严》与《弥陀经疏钞》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次提示大众,一真法界是所入、是所证,一心不乱是能入、是能证;换句话说,一心不乱是修因,一真法界是证果。所以《弥陀经》与《华严经》是一部经而不是两部经。因此我也常说,《弥陀经》就是简略的《华严经》,《华严经》就是详细的《弥陀经》。所以我们要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诸位读《华严》就明了了。
在中国佛法里面华严宗的修学,大家晓得,它是修法界观,才能够证入一真法界。我们现在教同学们,不用那个麻烦的办法,我们修一心不乱,我们用净土的方法,用念佛的功夫修得一心不乱了,就证到一真法界。与从前华严宗修法界观的,实在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欲入甚深法界」,《华严》里面「入法界品」,这是《四十经》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入,甚深就是不思议境界,甚深就是一真法界。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佛法里又是一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也是非常重要。说起来法门虽然无量无边,在原理原则上都是有相通之处。『及般若三昧者』,在《大乘义章》里面说,「心与法相应」,这个就叫做三昧。三昧梵语称之为三摩地,翻成中国意思叫等持,实在上说就是以平等心对一切境界,一切境界无不平等,这个就叫做等持、这个就叫做三昧。我们要想成就般若三昧,这是诸三昧当中最为殊胜者,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必须要修般若行。
这个般若行怎么个修法?这就讲到要读诵大乘经论。大乘经论数量相当之多,真正是浩如烟海,是不是都要读诵?在原则上说是的,所谓是博学多闻。我们看看古来的这些大德们,无论在家、出家,都希望在一生之中有这么一个机缘去闭关阅藏,就是把整个《大藏经》浏览个一遍、二遍,这是博学多闻。可是诸位必须要晓得,阅藏这一桩事情可不是初学人的事情,不但不是初学人,就是老参也不一定有资格。那我们要问了,到什么时候才有资格阅藏,博学多闻?我们就以此地祖师的话来说,你要没有入一真法界,你要没有得般若三昧,换句话说,没有资格,这一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
昨天我在中国医学院讲演,学生们也提出一个问题,学佛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当然他是指的读诵经论,我们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今日之下,学佛谈成就,的确相当困难,我们比不上古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人?那就是我们在观念上、我们在方法上错误了。古大德个个人都有师承,我们今天这个病就是缺乏师承。尤其是现在年轻人,一涉及佛法,自然把它当作世间一种学问来看,这一接触,看很多人的著作、听许多人的讲演。诸位要晓得,不要说是今天的人,即使古人也不例外,历来祖师大德也不例外,总是一个人有一个人说法,一个人有一个修行的门路。诸位要明了一个事实,假如我们一开头听了十个人讲演,换句话就是十条路,十种讲法;我们读十本著作,也是各说各话,这样我们究竟依从哪一个本、依从哪一个人是对?换句话说,无所适从。这就是我们今天费尽了精力,浪费了许多的时间,结果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在此地。
古人的修学,他一定是依一个老师,所谓是依一家之言,才能成就。那这一个老师是不是专制?决定不专制。老师教学必定要把你诱导到开悟,悟了以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可以接触,都可以看、都可以听。到这个时候为什么?你已经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了。所以你尽量去接触,在接触里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训练你的定力,成就你的三昧;你多看多听,一切明了,成就你的智慧。换句话,到那个时候不是一无所从了,而是如如不动,智慧增长。你看看这是大大的不一样!古人的起步正确,我们现在的起步错误了。
说到这个地方,我自己学佛的确沾了一点师承的边缘,所以我有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我学佛指导的老师只有一个人,没有第二个人。初学佛的时候,我接受章嘉大师三年的指导,跟他一个人学。大师圆寂之后,我跟李炳南教授,我跟他学,学了十年,这十年当中也是一个老师。所以我这个佛法得来的有前后两个老师。如果章嘉大师要在世的话,那我始终就是一个老师,诸位要了解这个情形。我所读的经论都是经过老师指点的,或者我自己选择也必须要禀报老师,经过老师同意的,所以这就叫做师承。
到你在一切境界里面有把握,所谓是不取於相,像此地所讲的无取无舍,就是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博学多闻。在《华严》善财童子是一个榜样。善财的老师是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座下成就了般若三昧,这个时候他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出去参学就是博学多闻,阅藏也是博学多闻。这一个观念我们一定要具有,这是我们学佛的起步,也是佛学成功与否关键的所在。
在这个地方,大师在一切经里面提示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金刚般若经》。「金刚般若」这个经题是略称,它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纵然是不学佛的人,提到佛教经典,他一定知道有一部《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词也许他不知道,他只晓得有个《金刚经》,《金刚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为什么这一部经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名气这么大?这就是五祖与六祖大力提倡的。这部经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自古以来就怕麻烦、就怕罗嗦;换句话是,什么叫好文章?字数愈少就是好文章。所以我们中国文章讲求简,要简单、要扼要。虽然简单扼要,但是对於事理又要说得很清楚、要说得很明白,这才是第一流的文章。文章如此,言语也是如此。《金刚经》的翻译的确符合了这个标准,简单扼要、详细明白,全经只有五千多字。这个是六百卷《大般若》当中的一卷,古大德把这一卷抽出来单独流通。而这一部经的确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之所在,所以五祖跟六祖就以这一部经来给我们做印证。就是你已经见性之后,拿这部经来做印证。没有见性的时候,我们读诵这一部经,求明心见性。这个意思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那就是读诵经论的目的是为了见性。换句话说,这个读诵是见性的读诵,而与记忆的读诵是不相干的。世间人读诵其目的是为了记忆,把它念熟、念背,不要忘记,将来以后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世间读书的目的。
佛法则不然,前面跟诸位说过,在此地不妨再提一提。佛法之读诵就是修戒、定、慧,是三学一次完成。我们读经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念,这个就是诸恶莫作。经,尤其是大乘经典,是由佛心性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翻译亦然,也不例外,这是善中之善,所以你念经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戒律就圆满了,这个就是修戒律。你要念,念到能够背,诸位要晓得,诵这一字是背诵,看著经本叫读,离开经本叫诵,诵是背诵。如果要一部经能够背诵的话,必须要专心,散乱心决定不能成诵。成诵心一定要专,专心就是修定。可见得持诵的时候,这定有了,戒有了、定有了。这一部经打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一个字也没念错,一句也没念掉,这就是慧。可见得佛法这个持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种方式真正是妙极了,有戒、有定、有慧。
那我们每天来读诵,我们的戒定慧是不是就成就了?诸位要晓得,没成就。但是你天天在修学,修学到相当的程度,『即得见性』。什么时候才叫做相当程度?诸位要知道,所谓相当程度,你要晓得,你修学三学的目标在哪里?修学三学的目标是断贪瞋痴;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贪瞋痴这三毒烦恼被你读诵经典念断了,就是你三学成就了。三学一成就就见性了。这个法子实在是妙极了。
从前我们念书,做学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背书,不知道背书的功德利益。刚刚学佛,老师叫我们背诵经典,我们也是最烦,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当你觉悟到这背诵目的,这种修行方法,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殊胜、最巧妙的办法,你就肯努力不懈去修学。根性利的,二、三年之间,贪瞋痴就断了,那就明心见性了。这种人古人有,不是没有。诸位看看《禅宗语录》,二、三年开悟的人,有,不过不多就是,这是根利的;二、三十年开悟的人,非常之多。可见得这个事情只怕功夫不深,不怕不开悟,开悟就是见性。
所以六祖劝我们,『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下面这几句话是劝勉我们的话,这一部经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必说了,为什么?『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金刚经》里面有五番较量功德。的确念《金刚经》的人很多,了解《金刚经》大意的人不多。何以见得?如果真正了解《金刚经》的经义,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会变的。因为他晓得在这一生当中,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财富会去修无量无边称性的功德。真正了解金刚般若大意的人,决定没有贪念、决定不愚痴、决定没有瞋恚嫉妒,这是了解经义的人。
如果还有这些烦恼时时现前的话,我们可以说他虽然把《金刚经》念得很熟,像我过去一个老朋友,他念得真熟,一部《金刚经》从头到尾一遍背下来只要十三分钟。我问他,你念了多久了,十三分钟把这一部经背下来,一字没错?他说我念了三十年了。我说那难怪。可是怎么样?我的瞋恚心很重,如果人家要对不起我,我就一心要想报复。他来问我,法师,我怎么办?我说你慢慢来。这就是什么?背得虽然很熟,像他这样熟的人不多,我还没见到第二个,但是他由於烦恼太重了,就是瞋恚心太重了,报复的心太强了,障碍了他见性。这就是虽念而不能够明了经中大意,这是不能见性。所以诸位要晓得,持诵还得要通达,要通达教理、要通达教义。
这就是像《华严》里面所讲的,「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这个智是什么?世间的聪明智慧。世间聪明智慧再大的人,他没有办法了解经中的义趣。为什么?诸位一定要晓得,所谓世智辩聪,这个世间的聪明才智,他离不了心意识;换句话说,他离不开分别执著,这一种智慧就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前面讲过要离心意识,是从我们真如本性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般若智慧,这样才能见性,这样才真正能够通达金刚般若的大意,而把《金刚经》的大意、把《金刚经》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融成一体。
下面几句话说,『此法门是最上乘』,「此法门」是讲金刚般若这一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最上乘法。实在说法门没有高下,高下在乎人心。大经里面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六祖大师这是明心见性的菩萨,无论他说哪一个法门都是最上乘。如果是一个迷惑颠倒业障深重之人他来念《金刚经》,也是死在文句之下,与世间凡书无异,连小乘也够不上,这一点诸位要明了。所以东西到六祖手上,那当然是最上乘。是『为大智人说』,最上乘的法唯有「大智人」,唯有上上乘人,才能够接受,才能够理解。『小根小智』人要是听了,『心生不信』,为什么?下面大师举了个比喻说:
【譬如天龙下雨於阎浮提。】
『阎浮提』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一句话是梵语。
【城邑聚落。】
『城邑』就是现在的都市,『聚落』就是村镇。
【悉皆漂流。】
这是水灾,雨水要是下得太多了就变成水灾,城市、乡村都被这个水淹没掉了。
【如漂枣叶。】
像枣树的叶子被水漂走了。
【若雨大海。】
假如这个雨要是落在大海里面,海水怎么样?
【不增不减。】
这个比喻就是把大海比作大乘根性的人,比作上上根性的人,把「城邑聚落」比作小智小根之人。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一听就开悟了。他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六祖大师的确他是听人家念《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这个开悟是你自己悟的,不是经给你开悟的。经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引导你自性般若豁然现前,它的功德在此地,所以开悟是『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我们想一想哪一个人没有本性般若之智?这一桩事情,佛与凡夫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为什么佛祖开悟,我们还这样迷惑颠倒?我们要把这个原因找到,要把这个原因消除,我们的自性般若智慧岂不是也现前了吗?现前就是开悟,现前就是成佛。到这个时候,悟了以后: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不必再用文字了。不必再用文字,诸位要晓得,离不离开文字?不离开文字。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我们今天看《大藏经》续藏里面,禅宗的文字几乎占了全部藏经三分之一,它不立文字,它的文字比谁都多,这怎么讲法?不立是心里面没有。要不要?文字是手段,是接引众生的手段,我们要用它来做工具,它不是目的。把它当作工具,把它当作手段,那你尽管去用它,心里面决定不能存著有一个文字在。你心里面要有文字、要有言说,那就是障碍了。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
下雨了,是不是天上有雨水下来?不是。那雨水从哪里来?
【元是龙能兴致。】
这一句话我们今天听起来,问题来了。什么问题?我们今天大家都有点科学常识,知道这雨水是怎么回事情,是因为太阳将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到天空,变成了云彩,这些云彩遇到冷的空气再变成雨点落下来,哪里是龙?如果说佛菩萨有一切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还要说是『龙能兴致』吗?关於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佛说法是依二谛而说。我们先看欧阳竟无大师在中山大学所讲的,「以俗说真之佛法谈」。这一篇讲词里面就说得很详细,佛法是随众生的智慧、随众生的程度而说,这叫随俗说。所以可以随俗说。为什么?这真理有的时候到你没有亲证的时候,如果给你说了,你怎么能相信?不相信的时候反而起争执,这一些争执是无谓的。譬如说我们在一百年前,说可以到太空旅行,说我们坐上火箭能够飞到月球,人家一定说你痴人说梦,没有一个人相信你。所以佛说法必须随那一个时代人的程度,随那个时代人的习俗。如果佛今天说法,必定不是这个语气,这一点我们要晓得。
何况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有一段话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一段经文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记住。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个字,你要说佛说法了,这叫谤佛。所以佛的一切法不能用世间知见去理解,不能用世间范围去范围,不能用世间逻辑去逻辑它。为什么?因为佛所说的,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无说之说,这个是最难懂的一个道理。要到什么时候你才了解?到你无心之心,你就能够理解了,就能够接受。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无心之心?用无心之心才能够真正的透解如来的圣教。
所以我们在经里面读到这些鬼神天龙之事,千万不要以今日科学这个观念来否定它,也许科学再进步的时候,发现到真的有这些事情。现在我们说天龙鬼神,你否定,说我们迷信。到一旦有一天真正证实了,果然这些东西存在,以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见到、听到、接触到,到那个时候又觉得这个时代的人愚痴,分明在眼前他不晓得。所以像这些事情的确不能够固执、不能够存有偏见,何况这在佛法里面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明心见性,这个是正法。如果我们把明心见性这个大主题撇开了,在这些鸡毛蒜皮里面去斤斤计较,那大错特错。这些小问题佛无需要把它说清楚,用不著罗嗦,到你明心见性了,这一切事实真相你就全盘了解了,然后你才知道佛说法的善巧,佛的苦口婆心,才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再看底下这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
【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承蒙雨水的滋润。
【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这一段比喻底下合起来说。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众生般若之智,就像这个比喻一样,『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
这个『草木』根性小的,如果要是大雨来的时候,都被大雨破坏了。像这一个大的雨水降下来之后,许多树木都倒塌掉了。
【不能增长。】
这就是说明小根不能接受大法。
【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
『元』是本来就有的,这个东西不是修德,是天然性德,你本性里头原来具足的『般若之智』。
【与大智人更无差别。】
这个『大智人』是讲佛,众生本性里面所具足般若三昧与诸佛菩萨所具足的完全相同、相等,没有差别。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为什么听这个大法不开悟?这个就有原因,刚才讲了,我们要把原因找出来,要消除。此地说: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
这是一语道破。『邪见障重』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所知障,『烦恼根深』是佛法里所讲的烦恼障。我们被二障之所障,所以本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
【犹如大云覆盖於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道理是一样的。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
这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所以才显出智慧有大小。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小根就是这么来的。追究其根本,所谓『小根』是什么?是迷而不悟,心外求法,这是「小根」。
【若闻悟顿教。】
假如他要是『闻悟』,闻是闻法,闻法就开悟了,这是顿教法门,一闻就开悟了。他为什么能开悟?他不执著。
【不执外修。】
这个小乘人、迷人他执著,大根性的人他不执著,不执著的人容易开悟,执著愈深,开悟愈难。
【但於自心常起正见。】
这是讲不执著外修的人,他的心里面常生智慧。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是把见性的样子给我们描绘出来。我们可以把这个样子跟自己的心行比较比较,对照一下,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我们还执不执著,我们心里头是起颠倒还是起正见、是生智慧还是起烦恼?如果尘劳烦恼都不染了,这就是自性现前,也就是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这个『般若经』不是狭义的专指《金刚般若》了,而是泛指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说的般若经典。你看看几句话就将佛二十二年所讲的宗旨、纲领全部都提示出来了。『内外不住』,这个「不住」是讲心不住,正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内外不住。外是讲六尘,内是讲根性,是讲八识、五十一心所,这个是在内。八识、五十一心所与外面的六尘统统不住。所谓不住就是完全放下,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里,这个叫内外不住。这一住就不自由了,就有障碍。如果能够内外不住,这就得大自在。『去来自由』,隐现无方,无方大用。『去除执心,通达无碍』。人我执、法我执,这是一切执著的根本。《般若经》里面讲三空,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执著,这个才是真正破除执著心了。到这个时候不但是理事无碍,而且是事事无碍,所以说「通达无碍」。我们要是能够这样的修行,就与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经》宗旨完全相应。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
这把话说回来了。前面所讲的,在佛法里面讲叫「称性起修,全修即性」,这是修行里面最高的方法,是上上乘人所修的法门。『一切修多罗』,这个「修多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经典,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以及这些『文字』,这些「文字」是指什么?是指历代祖师菩萨对於经论的解释、注疏、阐扬、发挥的这些文章,统统包括在里面,这是说这些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这个「十二部」,后来祖师大德们怕我们发生误会,就不叫十二部,改称为十二分教。这分就是部分的分,教是教学的教,十二分教,实在讲是十二个部分的这种教学法。因为整个佛法,释迦牟尼佛这四十九年所说的佛法,以及历代祖师祖祖相传的教学,都离不开这十二种题材。所以这十二部经实际上是十二种不同的题材。譬如经里面有长行、有偈颂、有方广、有本生、有咒语,这都是题材,这个一共是有十二种。以后有机会我会一桩一桩列出来给诸位介绍。这就是说明一切经典、文字、大小二乘种种讲的这些方式,这十二部经也就是十二种方式,统统是因人而有的,本来没这些东西,是因人而建立的。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因为人迷悟有浅深程度上的不相等,佛为了诱导一切人破迷开悟,才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以上所说的全都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如果要没有这些迷人,哪有万法,哪有佛法?所以说: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这个『小人』与『大人』不是我们普通所说的小大。这个「小」就是前面讲小根性的人,「大」就是大根性的人,是这个意思。小根性的人他就必须要请教大根性的人。
【愚者问於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
大根性的人为小根性的人说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
心开意解了,就是前面所讲的大彻大悟。他这一开悟以后:
【即与智人无别。】
这个『智人』,给诸位说,就是指诸佛。由此可知,我们在迷的时候,看诸佛好像有先后次第,有古佛、有过去佛、有现在佛、有未来佛,有老资格的佛、有新成的佛,迷的时候似乎有这个相,可是觉悟了的人没有差别。到你悟了以后,你才恍然大悟,成佛没有先后。这个事情给我们讲我们也想不通,的确没有先后。譬如说我们在这个房间里,我们这房间有许多的灯光,我们这灯光有先开、有后开,先开的先放光明,后开的后放光明,我们看到有先后。当灯统统开了之后,你在这个光明里面去看,哪个光明是先开的、哪个光明是后开的?没有,没有先后。迷的时候似有先后,我说似,诸位要听清楚这个字,相似、好像有,其实没有。
也诸如百川之水流入大海,水流到大海里,你看那个水有先后吗?有先流进去的,有后流进去的,等到一入了大海之后,整个变成大海的水体了,你问问大海水哪个先哪个后?没有,先后失掉了。一悟了之后,先后没有了。先后没有,就是时间没有了,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也没有了,也没有四方上下当中,没有了,这个时候一真法界。迷的时候有方所、有时间,到悟的时候,方所跟时间合为一体,合成一个,这个叫一真法界。所以我们在《百法明门》里面去看,时间与空间在百法里头都列为不相应行法。你们想想什么叫做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完全是假的,决定没有真实。可是我们世间迷人以为这个是真实,而在这里面执著,斤斤计较,这是不晓得事实真相。所以说悟了之后就与过去诸佛无二无别,没有先成佛,没有后成佛。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
没有开悟,佛就叫做众生。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悟了的时候,众生就叫做佛。换句话说,佛与众生这两个名词怎么来的?就是迷悟而来的,迷了叫众生,悟了叫佛。离开迷悟,哪有佛、众生?无佛无众生。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为什么?悟是你自性、自心,迷是你自己迷。迷与悟,实在讲只是一种现象,自心是理体,迷悟都是你自己心,生佛万法又何尝离开你的自心?正如《华严经》里面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我们自心变现之物。你要晓得这一个原理原则,你就会明了祖师底下所说的意思。
【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这个是真正觉悟了的人,他修行方法跟别人就不一样。真正觉悟的人,他要从自心当中顿悟、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六祖就是这么修的,六祖很了不起,前面大家看过惠明,惠明也是这么修的。六祖教学三十七年当中,在他手下开悟的有四十三个人,这个惠明是第一个。这四十三个人怎么开悟的?就是他会在自心当中顿见自性。下面大师引经来作证。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可见得祖师说法不是自己胡造谣言,绝不是自以为是,我想大概是这个样子,不是的。祖师亲证得这个境界,还要拿佛经来做证明。他自己证得是这个样子,佛在经上也是这么讲的,可见得他所证的跟佛所说的是一样的,不是两样的。经里面讲得很清楚,『我』就是我们自己,本来原有自性清净心,这是原本就有的,每一个人都有,悟的时候有,迷的时候还有,绝对不会说,我悟的时候有,迷的时候没有,不是的。正因为一切众生个个具足,所以佛在华严、圆觉会上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佛知佛见,千真万确的事实,一点都不假。依据这个原理,只要我们自己识自本心、见性,真正有一天认识了自己的本性,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就叫成佛。所以成佛、明心见性是一切众生个个都有分,千万不可以有自卑感,是个个都有分。不要以为,成佛我们不敢当,这个是你自己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自己具足了如来智慧德相。再看底下经文。
【净名经云。】
这个《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我们简称为《维摩诘经》。这个经里头也说: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这个『豁然』就是大彻大悟,一下贯通了。这一通达,心性就现前了。
【善知识。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这是祖师现身说法给我们做证明,他说他在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五祖给他说法,他一闻就悟入了。换句话说,他一闻能够悟入,意思就是说,你们一闻也能悟入,你为什么不悟?正因为自己一闻就悟入,所以他自己才有坚定的信心,将这种教学的方法负责流通、推广,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觉悟,都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像他一样的『言下便悟』,『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特别是中国的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就用这个观心的法门。六祖以后,众生的根性不如从前了,所以祖师才换了一个方法叫做参话头,用参话头这个方法代替观心。方法虽然改变了,其目的不变,目的还是在『自见本性』。六祖这个时候还是用观心的,还不少,还是用这个办法,用这个方法来「自见本性」。这个观心就是教下里面所讲的观照,是一样的意思、是一样的境界。
如果我们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够自悟,『若自不悟』,还不能悟,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所讲的,我们所知障、烦恼障太重了,自己不是大根性的人,这个时候怎么办?『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这个就是要求老师,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像我们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读到的,世尊告诉阿难,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求明师受戒。在此地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这也是第一桩大事,就是自己不能开悟,不能言下大悟的话,第一桩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求『大善知识』。这个「大善知识」就是《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说的明师。因为这种老师能够给我们解释最上乘法,指示我们正确的修行途径,修行的门路,或者是修行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事情。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
这俗话说,一个好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师生之间必有大因缘才会遇得到;老师要想找一个学生也不容易,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师资道合,在我们世间法来讲,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论语》里面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真快乐,人生第一等的乐事。这个朋是什么?就是学生,真正的学生。师资道合,这个在世间讲再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乐了,这个地方讲的『大因缘』。
【所谓化导令得见性。】
『化』就是教化,教学一教,他就变化了。在世间法里面讲,读书变化气质;在佛法里面讲变化境界,境界不相同。『导』是诱导,是指导他。教化指导的目标、目的都是教他明心见性,是以见性为第一,是以见性为第一个目标。我这些年来在各地方讲经,我提示学佛两个目标,一个是近目标,一个是远目标。近目标在开悟,远目标在证果,这是我们真正学佛。假如学佛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开悟证果,那你学佛到最后会一无所得。也许我说一无所得太过分了一点,你得到是什么?得到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
世间有漏的福报,如果一个聪明利根的人仔细的想想,有不如无。为什么?我们放眼看看今天这个世界,无论是国内、国外,凡是有福报的人造的罪业比那个没有福报的人恐怕要多得多。没有福的人、贫贱之人,或者他去偷、他去抢,他造罪业,偷与抢造的罪业不大。如果他要被刑警抓到之后,马上还要判刑、还要判罪、还要去坐牢,他造的这个罪因这一世马上就报掉了。那个大福报的人造的这个罪业,造得太大了,没有人能惩罚他。譬如像野心家,他掌握了政权,发号施令去侵略别人,一个战争杀多少众生、伤多少生命、破坏多少财产,那个战争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不打战也能解决问题。这个是世间有大福报的人,他造的罪业太大太大,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而世间没有判他刑罚,没有叫他去坐牢,他这个业报是在三途、是在地狱,这是我们肉眼凡夫所见不到的,还把他当作英雄人物来崇拜。在一个有智慧的人眼睛里面来看,那简直是莫名其妙。所以教学的目标就是在见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没有善知识指导,换句话说,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这个善与恶的标准就不好定。有真善知识指导,我们才知道善恶的标准;没有善知识的指导,世出世间的善恶都没有标准。所以说『一切善法』的确是因善知识指导我们才明了,我们才晓得如何去修学。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
这『十二部经』就是一切的佛经,包括了所有的佛经。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经,在什么地方?原来是我们自己心性当中全都具足了。所以说你一悟自心,一切佛法都通达了,所谓是一通一切都通了,道理就是在此地。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一切才通达?你明心见性的时候就一切通达了。心性不明,你还是通达不了。这在《华严.出现品》里头有一段经文,这段经文很重要,在佛门里面常常提出来说的。《华严经.出现品》里头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希望诸位能够记住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就是说明,众生与佛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本来就具足如来智慧德相,的确是万德万能,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是我们自性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的。那现在究竟跑哪去了?还在,并没丧失,不过因为你有妄想执著,把你的智慧德能给障碍了,使你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我们想一想对不对?对的,很有道理。我们现在日用平常所用的,岂不就是烦恼执著,就用妄想执著吗?你要是把妄想执著给舍弃掉了,那你的智慧德能就露出来了,这就叫成佛了。所以说只要你能够离开妄想执著,一切智,无量无边的智慧;自然智,就是本来的智慧,不要学的;无碍的智慧,什么都通达,本来就通达,统统都现前了。这个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大彻大悟。悟了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没有一法不明了。这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的真实相。要是不能自悟: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不悟的话必须要求善知识。换句话说,得求老师,得要有师承,要求老师指示方能够见性。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这几句话很重要。
【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这是大家要记住的。如果你这个心里头念头错了,以为好的老师、高明的老师他能够帮助你叫你开悟,这你就错了,为什么?你在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决定是迷,决定不能开悟。不要说是一般的善知识,诸位要是读《楞严经》你就晓得,阿难尊者与释迦牟尼佛是什么关系?阿难学佛就存了这个念头,以为自己可以不必认真修行,到时候我这个大哥,释迦牟尼佛是他大哥,大哥又最喜欢他、最疼爱他,到时候一定是把三昧、把智慧都传授给他了,他就可以得到了,何必要自己苦修,何必要自己去求证?这个念头害了他一生不能证果,这个就错了。此地这个意思跟《楞严经》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以执著,要求善知识给我们开悟的方法,那就错了。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这就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是一样的,对於任何一个人绝没有偏心。但是学生人数虽然是很多,真正开悟的没有几个。你像当年五祖在黄梅教学,学生有几千人,开悟的只有能大师一个,难道说五祖有偏心吗?六祖大师在曹溪,就是现在的南华寺,说法三十七年,跟他修学的学生总有几万人,开悟的只有四十三个人,难道六祖有偏心吗?祖师的确没有偏心,祖师的心愿是希望个个都开悟。悟不了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不悟的人都是错用了心,就是他心里头起邪念,依然是迷、依然是执著,妄念颠倒,心外求法,他虽然是大慈大悲也救不了你,道理在此地。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这才是真正的途径,真正途径就是你自己要起真正的般若观照,『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之间妄念统统都消灭了。所以诸佛菩萨对於般若这样的重视,道理就在此地。因为般若一起,无始劫以来的妄念、烦恼、业障统统消除,决定不留。像经里面所说的比喻一样,般若就像太阳一样,无始劫以来的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业障就像霜、像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一照,统统消失了,都不存在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可是真正般若观照,诸位要记住,就是从清净心里头生出来的。最好的一个方法,实在就是净土里头讲的一心不乱。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一心。一心的作用就是般若观照,一心是体,般若观照是应用。所以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在一刹那之间得一心,所有业障、妄念统统都灭了。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一开悟,就入了佛的境界了。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
『明』是明了,『彻』是讲究竟。
【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这个地方是结归到『般若三昧』。在此地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无念』这两个字,下面大师有解释。
【何名无念。】
什么叫做『无念』?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这几句话要特别牢牢的记住。可见得『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无念」是什么?是无执著念、无分别念、无贪爱念、无妄想念,无这个念,而是在一切法里面没有一法不明了、没有一法不通达、没有一法不在这里做,明了通达,一天做到晚,心里面不起染著。这是刚才我讲的,不起分别心、不起执著心、不起贪爱心、不起瞋恚心,没有这些念叫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
这个『用』就是用心,心遍法界,「用」则『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虽然有这样广大的作用,但是怎么样?
【亦不著一切处。】
就像《金刚经》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无念。无念之念叫正念,唯有正念才能够自度度他,才能够成就一切佛法。底下很具体的给我们说明。
【但净本心。】
著重在这个『净』字。可见得我们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心地不清净,这才当了凡夫。如果我们心地清净了,清净了就是佛。如何叫我们心地清净?
【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看了这几句,诸佛菩萨用不用八识?用。他用跟我们用不一样,他是明白了解之后用,我们是不明了、糊里糊涂的用。不了解事实真相糊里糊涂用,就叫做八识;明白真相的去用,一切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个作用就叫做四智的作用。所以八识跟四智是一不是二。此地虽然没有说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它是从八识里头已经说出这个四智是什么了。
『六识出六门』,於六尘境界当中,这就是起作用了,眼见色、耳闻声。而在这境界里头怎么样?『无染无杂』。这个很要紧,「无染无杂」就转识成智了。转第八识为大圆镜,这个是比喻;转第七识为平等性;转第六识为妙观察,可见得没有转的时候,我们这个观察不妙;转前五识叫成所作,成就一切所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个就是四智菩提。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与这四智菩提是一样的,说法不相同,意思完全相同。所以这四智菩提就是叫六识这个作用是清净的作用,清净在六尘境界里头无染无杂。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你来去必定自由了,『通用』就没有障碍了。这个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脱』,这就叫『无念行』。所以说「无念」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了,那就变成无想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底下也说,这个就怕错会了意思。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这就变成无想定了。这样一来,你就被这个法捆住了,被法系缚住了,这就叫边见,堕在什么地方?堕在那个空里头去了。因为有念是有,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这就是空,你就堕在这个恶取空里去了,还是边见。纵然你修成了,将来的果报在四禅的无想天,这是外道天。寿命终了,还再去堕恶道,依然轮回生死。这种事实的真相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净,一点都错不得。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这是一通一切通,一悟一切悟了。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
你的见解与佛的境界完全相同。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诸位要牢牢的记住,於一切法里头没有妄念,他就『万法尽通』,就入『佛境界』,就入『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
这是指示我们,我们以后这后代的人、学佛之人。
【将此顿教法门。於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这是教给我们承传的。换句话说,如果真正是这样的学者,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对於佛法有坚定的信心,能够信仰的人,我们应该要传授给他,不可以吝法;假如跟我们志趣不相同的人,换句话说,不能够传给他。
【若不同见。】
就是见解不相同。
【不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我们修行的方向、途径不相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他们是在别的法门当中修学。这个『别法』如果严格的来讲,就是不是同一个法门,不是同一个师承,那我们不应该传给他。为什么不应该传?因为你传授给他没有用处,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来毁谤。就是说他有执著、他有成见,这样的人,你就不必传授给他;他要没有执著、没有成见,又欢喜这个法门,你就必须要传授给他,不可以吝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传给他的时候,并不是祖师、善知识不传,而是对方不能接受。此地说得很好: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是为了这个原因。可见得传给他是大慈大悲,不传给他还是大慈大悲,传与不传都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的基础上,而不是有门户之见,绝不是轻视众生,或者是有别的意思。像这些地方,如果我们要是误会了,或者说,这某善知识瞧不起我,那错误,那我们是错解善知识的用心。底下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这是在这一次法会当中,诸位要记住,这是六祖在大梵寺一天所讲最完整的记录。这是讲到最后,他老人家是以十五首偈颂来做总结,这一个法会开始的总结,就说出了『无相颂』。什么叫「无相」?无相简单的意思是说,我们就《大智度论》里面来讲,「般若波罗蜜就是无相相」。无相颂的意思就是心地无相之颂。简单的说,於一切相,离一切相。於一切相是在一切万相之中,心地清净,总无取舍,不取不舍。因为你取相,是有了相;你要舍相,也取了相了,这一点诸位要记住。取相是著了有相,我要离它、我要舍它,你著了空相,都是著相。无取无舍才是真正的叫离一切相,这才叫无相。无相之相就是实相。
大师教给我们,就是最后这十五首偈颂,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诵』,「诵」是要背诵,要牢牢的记住;要『取』,「取」是什么?取是依教奉行,照这十五首颂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去修学。无论是在家也好、是出家也好,只要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就好,就会有成就。如果你要是不修,单单把祖师这一些言教记得很熟,也没有用处。为什么?这就叫说食数饱,这个叫记问之学,到最后是徒劳无功的。经文到这个地方可以说将长行文全部跟诸位都介绍完了,下面这就是偈颂。
偈颂的题材跟中国的诗歌一样,这个偈是五言偈,每一句是五个字,四句是一首,句法非常的整齐。但是佛门里面的偈颂跟我们中国的诗,古诗,是很相彷佛,它也押韵,但是不讲求平仄。所以比古诗的平仄、押韵那种严谨要宽得太多了,它不讲究平仄,押韵也不很严格,也不像那么严格。偈颂的意思是便於记忆、便於受持,意思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