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六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上一次我们讲到六祖在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师。而印宗法师,实在讲是非常人物,在历史上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在我们中国,世间法里面,大家都晓得管仲之於鲍叔牙,管仲要没有鲍叔牙,他就没有办法在历史上建下丰功伟业,管仲的成就可以说就是鲍叔牙的成就。在佛门里面,六祖之於印宗法师,跟管子这个际遇可以说是很相同。
明朝莲池大师有这么一段话说,这一段话跟我的意思完全相吻合,我们先把这几句话来念一念。「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黄梅是五祖,接受了五祖给他证明,这以心印心,这就得法。「隐於屠猎佣贱一十六年」,这几个字希望诸位要看清楚。六祖这个时候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他隐藏在猎人队里,被这些猎人雇来看守猎物;换句话说,是这个猎人队里面打杂的佣人,这样贱的地位。时间有十六年之久,这是连头带尾十六年,如果实际上算是整整十五年。以后遇到印宗法师的讲席,「出风幡语」,前面刚刚讲过。印宗听了以后就把他请进去,「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给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后,「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大家看到这桩事情,「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对於印宗法师五体投地,称赞不已,确实是非常人。
「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是经上我们读到的。印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在广州佛教界里面是先辈大法师,是诸山长老之一,是佛教领袖之一。假如他「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还在的话,「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於是乎」。这是非常了不起,他能够牺牲自己,成就六祖,舍自己的法缘,促成六祖大师殊胜的法缘,自己倒过头来拜六祖为师。诸位想,他是一方的大法师,为佛门四众所瞻仰的佛门的长老,他一礼六祖为师,他门下的这些弟子,以及当时广东一代的佛门的四众,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随印宗法师来礼拜六祖。换句话说,六祖虽然隐居十六年,到这个时候才出来,印宗法师在这个十六年就已经把六祖大师弘法利生这个道路已经铺好了。所以他一出来,完全就赠送给六祖了,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全部交给六祖。我们想如果没有印宗这样的人,或者是有一个嫉妒的、有一个自私自利这个心没有忘掉的,他必然要毁谤、要障碍、要排斥。六祖大师在大众心目当中要建立信心,我想至少他需要十年,大家对他才会信赖,这个道法才能够弘扬。
六祖大师可以说他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十六年当中,前面跟诸位说过,猎人队里历事炼心,他在那个地方是修甚深禅定,是修甚深般若波罗蜜。一离开猎人队,印宗法师早已经准备好了,把他弘法利生的道路全都铺好了,基础都奠定好了,六祖一来立刻呈献供养。所以六祖一出来,大众对他就生景仰之心,这些都是印宗法师的无量功德,我们对於印宗法师感激不尽。所以莲池大师最后这几句话说,这是一个非常人物,「六祖固然是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我们古人常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唯有菩萨才识得菩萨。「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这几句话希望我们要牢牢的把它记住。
底下这一段经文,我们就看他剃发了。第十五段,「剃发弘宗」,这弘是弘扬,宗是禅宗的宗旨。我们先看经文:
【於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
这个愿真正是了不起。
【能遂於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於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诸位先看表解里面,我跟大家来介绍这一段的大意。这一年是唐朝高宗仪凤元年,公元六百七十六年,这日期很确定,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师会诸名德,为六祖剃发」。这是一桩大事,六祖示现出家,为他剃度的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认识六祖之后,邀集当时诸山的长老、佛门里面的大德,一同来参加这个盛会,为六祖剃发。在广州有六祖发塔,现在还在,地点是广州光孝寺。光孝寺就是法性寺,法性寺也叫做光孝寺,就是印宗法师住持的道场。佛殿后面有六祖的发塔,这是六祖初剃发的时候,他的学生、徒弟把六祖的头发收起来藏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塔做个纪念,所以叫做发塔。
示现出家之后,六祖大师弘法度生的生涯就从此开始了。印宗这一批人都拜六祖为师,所以他说於『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这个「菩提树」也在光孝寺,这是说剃度道场一种祥瑞的纪念,与过去祖师的预言完全相吻合了。「开东山法门」,这个里头有一个典故,为什么叫东山法门?一直到今天,曹溪山门有一幅对联,对联上依然还有东山法门这个字样。这个因缘是因为四祖、五祖都住在东山,东山法门,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这是两代居住黄梅东山,因此后代就把这一支称作为东山法门。六祖是从这个地方得法的,得法之后,虽然没有再到黄梅去住过,他在广东法性寺讲经、大梵寺讲经,以后定居在宝林禅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三十七年,因为是东山的法脉,所以也称之为「东山法门」。所以六祖自己说了,他是於东山得法。
得法之后,十六年的确受尽了辛苦。古人常讲「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圣贤豪杰,在他功名没有成就之前,无不历尽艰辛,而后才有大成就。世间法如是,何况於佛法里面的一乘佛法!所谓是了生死、出三界,禅德所谓「大死一番」,也就是这个道理。六祖示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命似悬丝』,意思就是讲随时可以断绝的。他也没有畏惧、没有烦恼,在一切境界里面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磨治得干干净净,於是才显现出来一片光明利益人天。今天这一次的法会与史君官僚以及大众聚会在一堂,诸位要晓得,这种因缘皆不可思议。六祖说得好,过去生中我们有这个缘分,今天才能够欢欢喜喜聚集一堂,『同种善根』。要讲到顿教法门,祖师非常的客气,大家能够闻到像前面所说的顿教,以及得法的因缘,得法的因缘,换句话说,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留意,万万不可以疏忽了。如果我们在《坛经》里面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又能够吸取六祖大师的经验,哪有不开悟的、哪有不证果的?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这一句话非常要紧。法是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授的,『先圣所传』,不是自己造出来的。在此地我们要特别提醒诸位,纵然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老师给你印证了,那就是老师所传授的。佛法如是,世间法也如是,这是现在一般做学生的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古代无不如是。譬如说我们自己读这个经,在经典里豁然开悟了,发明这些道理,这些道理过去没听人说过,老师也没给我们讲过。但是我们所悟出来的不知道究竟正不正确,我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听了之后点点头,对,你所悟的这个理很正确,你悟的这个理就是老师传授给你的。不能说这是我自己悟的,与老师有什么相干?那你就错了。老师给你印证的,就是老师传授的,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话。一方面显示出尊师重道,一方面自己谦虚,真正修的谦敬。如果你说这明明是我悟的,哪里是老师传授给我的?诸位想想,你悟了没有?决定没有悟。为什么?你有人我、你有贡高我慢、你有自是他非,你还有这个心,你连这一点还放不下,你怎么会悟入?能大师悟入了,给我们做的示范、给我们做的榜样,这种榜样与示范不是他一个人,世出世间圣贤传道的授受无不如是。
你要是『愿闻先圣教者』,那就得净心,听了之后,要断疑生信,这是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能够以这种态度来修学,那你就跟古人没有两样,与古圣先贤求学的态度就相同了。这个地方有几点意思,在这个地方给诸位简要的说明。「圣教,教者效也」,效法,效法圣人,「效之则革凡成圣也」,这是圣教。所以诸位从这个意思里面去看,佛教,佛是圣人,佛教是佛陀的教学、圣人的教学,其目的是要我们见贤思齐,效法圣者,革凡成圣,转凡成圣。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刚才我讲了,这一句话很重要。《宗镜录》里头有几句话说,「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这个妄我,就是分别执著的这个我,如果要是不断,真我决定不显。情心,就是情识,如果你要不离开,「斥情心而归净心」,你这个净心之道也不能现前。净心是什么?清净心。诸位要记住,《金刚经》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就是净心,「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真我,真我就现前了。由此可知,信心不净,实相不能现前。所以你要想得法,这个得法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证果,或者是证道,或者是得一心,或者是大彻大悟,意思都一样,首先要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断除一切的疑惑。疑是根本烦恼里面的无明,贪瞋痴,疑是属於痴。这个烦恼断掉了,贪瞋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这叫破根本无明,这四个字很重要。请看经文: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这一段经文是指示我们见性的方法,换句话说,这是到了重要的开示了。首先我们自己要具足清净信心,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指什么说的?就是六祖给我们讲的『菩提般若之智』我们自己圆满具足,自己要有这个信心,前面说过了,这是净心除疑。我们虽然有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为什么不现前?祖师说了,是我们自家迷了,不是没有般若智慧,自己迷了,这一迷就把般若智慧变成烦恼了。头一个我们相信,「菩提自性本自有之」。
我们这里再举出《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讲的几句话,「我今所证」,这是善财童子可以说他证得无上菩提了。这一段话是在见到弥勒菩萨以后所说的,他参观了弥勒楼阁,大彻大悟,很感叹的说这么几句话。「我今所证」,证得无上菩提,「不因文殊指教,怎得到此境界」。文殊是他初学教导他的老师,所以他想想,如果不是初学的时候指路的这个老师,指我这一条正路,我怎么会到这个境界?这一句里面,对於老师的感恩、怀念充满了真诚的人情味。六祖在此地说,众生因为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示」是指示我们,「导」是诱导我们。善财遇到的是文殊菩萨,来指示、来诱导他。也许诸位要问了,善财的运气好,他遇到文殊菩萨,我的运气不好,一个善知识都没有遇到。你要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文殊、普贤没有离开你的身边,就是你自己业障太重,你不认识。几时你认识、你觉悟了,你才晓得,十方诸佛菩萨原来没有离开我一步。
下面开示般若波罗蜜法。我们把这个经文念下去,然后我们再在表解里面来介绍。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这是中国的意思。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这两句话在此地是比喻完全是空的。如果: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我们信不信?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这是大师一段最精辟的开示,我们在此地一条一条来给诸位说这个意思。菩萨了悟,了是明了,悟是彻底的了解了,彻悟,人我是空的,法我也是空的。人就是指自己身心,了不可得;法是指我们环境、外境、一切诸法,也是了不可得。真正证到二空了,无所分别。为什么?人我,就是自己,空的,万法也是空的,空与空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无分别。如果我法不空,诸位想想,佛要教我们无所分别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二法本空,你要在这里面分别,岂不是自找烦恼?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无所分别,故一切法平等,既然平等,哪有高下?没有高下了,这是真平等,你的心就清净了,你所有的疑惑统统拔除了。
所以迷则佛是众生,悟了众生是佛。你们想想,到底有没有佛、有没有众生?这两句话要明白了,你才晓得,无佛无众生。为什么?只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佛,迷了就叫众生。所以迷人他向文字中求,这是迷人学佛的毛病。文字里头有没有佛?没有。悟人他晓得,他向心性中去觉,这个就对的了。文字它的作用无非是示导而已,所以要紧的是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这个觉就是观照般若。迷人怎么样?迷在文字般若里面,那文字就不叫般若了,迷人是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前面跟诸位讲过,佛法自始至终它是重在行上,要重在实行。迷人的病根,执著一切万物,这就是法执;守住我,为自己,这是我执,这是病根。悟的人不执著法,也不执著我,晓得我法二空。所以悟人般若应用现前。就像六祖在黄梅初见五祖时候所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这就是应用现前,这是个悟人。
愚人执著空、执著有,起了麻烦了。这个执就是障碍了,生起障碍了。所谓是「触处成障」,触,他所接触的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起了障碍。那不执著,不执著空也不执著有,什么都不执著,连不执著也不执著,这是智人,这见性了。一切万法的理体是性,了相,性体的作用就是一切现象,他见到体又见到相,又明了相。灵通,灵明通达,没有障碍,就是清凉在《华严》里面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灵通。
所以菩萨,这是觉悟的人,他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触物起的是观照,起观照那就是常生智慧。声闻,讲小乘人,他害怕境界,五欲六尘境界现前了,他害怕了,他怕被境界所转,怕境昧心,就是心迷,心没开悟。这讲二乘人,比不上菩萨,所以二乘人没有智慧,有定没有慧。菩萨定慧等用。悟者日用无生,不是没有作用,有作用,大用无方。虽有作用,有即是无,这多自在,这个多圆满、多么幸福。迷人怎么样?现前隔佛,隔就障碍了,佛是觉;换句话说,他现前就不觉,就迷了。
《楞严经》里面所谓的,「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行就是观照,闻就是见闻觉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如果提不起观照功夫,虽然天天在听经,听得再多,与没有听的人没有两样。为什么?天天在听经,依然天天在生烦恼。好比人说食,终不能饱,你有饥饿之苦。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它重视修行,这是佛教的特色。
龙树菩萨讲,「佛法以心为本」,禅宗常常提倡的,修行从哪里修?从根本修,从根本修就是修心,心为本。「以身口为末」,心正了,身口哪有不正?如果在身口上修,心迷惑,身口终难得其正,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的。所以要晓得本末。孔老夫子也说,你能够明白本末,这就近乎大道了。达摩祖师说,「一切时中」,注意这个时,「一切处所」,再注意这个处,一切时一切处,时间、空间,时空之内,「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这几句话把我们的法身全体都说出来了。前面讲净心除疑,《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你对这个要相信。但是这个难信,我们在此地再跟诸位来解释。像《楞伽经》上说的,「心外见法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为什么?「离生死故」。经文跟祖师说的境界完全是一样的。
我怕诸位不容易理解这个意思,我举了个比喻,像梦,如梦,在梦境里面,一切时、一切处所皆是本心,你承不承认?承认。皆是本佛,你不承认了,为什么?因为你把这个佛看作什么?是你外面一个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不是你自己。你只晓得别佛,不晓得你的本佛。本佛就是本觉,佛者觉也。本觉迷了,变成梦境,整个梦境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本心。本心从体上说,本觉从作用上说。这个比喻,用梦境来比喻,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们真心、本心、本佛的梦境,要晓得这个道理。又如金与器,金,把金比作本心、本佛,把器比作时空当中所含的一切万法。古人所说,「以金作器」,我们到银楼里面去看金器,千千万万种、无量无边种,但是它的体都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与器不二。从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够体会得到心性是什么,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才见到?怎样才能够体会到?诸位细细揣摩这个意思。
六祖说,心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讲这个心量广大。马鸣菩萨《起信论》里头有这么几句说,「心体离念」,本来没有念,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它本来没有念。「离念者,等虚空界」,你这个心多大?心里头才有一念,就有界限了,就有差别了,就不遍了。所以当你心里头清净,一念不生的时候,像前面六祖大师度惠明,他告诉惠明,教他放下万缘、教他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就是心体离念。心体离念的时候这个心量就「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所以他果然能够到这个境界,祖师轻轻的点一点,他就开悟了。惠明是这个样子,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所以你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开悟,我们如何能开悟?你能够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就是你开悟的本钱了;你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必定有佛菩萨来点醒你,教你恍然大悟、教你言下悟入。
下面说,『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这一句话很重要,《心经》里面也讲「无智亦无得」。所以你说悟了,悟什么?就是悟「无有一法可得」,这就是真正悟了。你要认为这个世间,或者是出世间,还有一法可得,你就迷了。的确无有一法可得。「但悟,即是真佛」。这里举个比喻说,「若」,假若,你要是「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你要是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对佛对众生有二种的见解,「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什么?你在根本上就错了,一错到底,你著了相,你心不清净了。这个心里头本来无一物,你这个心里头还有佛,还有众生,佛的相不是众生的相,众生的相不是佛的相,你怎么能够悟入?所以末后这个地方两句话非常重要,就六祖说的,「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正因为如此,六祖才教惠明「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这个话是非常的真实,我们不能够轻轻的看过。
所以我们常常要提一个正念,什么正念?无有一法可得。或者用六祖大师这首偈子,偈子上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起烦恼了,顺境里面起了欢喜心了,逆境里头起了瞋恨心了。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妄念生起了,妄念不要紧,无始劫的习气,哪有不起妄念,不起妄念你不成佛了?妄念起来不要紧,要觉得快。怎么个觉法?立刻就提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你这个妄念立刻化成智慧了,妄念没有了;或者提起此地这一句经文,「无有一法可得」,你的心也平息下来了;或者提起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无量觉,觉则不迷。这都是真实的观照。念起,可以说乃是方便般若,我们要以方便般若提起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试问问境界於我是有功还是有过?这不是很显然的道理吗?所以要相信祖师所说的话,心量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瞋恚、欢喜、是非、善恶都是虚妄的,没有一桩是真实的。
再看底下这一段,第十七段「遣执显体」,执是执著,执著要排除掉,把理显示出来,遣执显体。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
这个地方特别要记住,怕发生误会。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那就著了无记相。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跟诸位介绍出来。特别要记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若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认为这是究竟的话,实际上怎么样?他著了空相了,著了断灭相,这是错误的。在佛法里面讲,这个境界叫无想定,纵然修成功了,将来生在无想天。无想天在佛法里面讲,属於外道天,他有寿命,寿命终了的时候必堕恶道,这是诸位特别要注意到的。
经里面常讲『性空』,什么叫「性空」?「诸法性常空」,性是性体,一切万法体性是空寂的。这个空不是无,前面说过很多了,真空跟妙有是同时、同处所的。「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不执著我、不执著我所有,这个就是我与我所都不执著,「何况余法」,其他的当然你不会执著了。「空者自性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那就不叫性空。《中观》里头「八不中观」说得很详细,我们在这个经里头也跟诸位说到,诸位看看底下的经文就晓得了,这个叫真空。经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绝不是真正因缘生的,这个理很深很深,所以要晓得性空的道理。
下面一段是讲「心空用周」,用是作用。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就是心性之中。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
看到人是恶或者看到人善。
【尽皆不取不舍。】
这一句要听清楚,不取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你也著了相,你著了舍相。你取是著相,你舍也是著相。
【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梵语叫『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
这是很简单扼要的把般若这个意思、摩诃的意思给我们指示出来。庄子有一句话说,「至人用心若镜」,至人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用心像镜子一样;「不将不迎」,将是准备,迎是攀缘,没有预先想到我要怎样,也不攀缘一切法;「应而不藏」,佛门里面讲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心有应,感圆满,应也圆满,绝没有含藏的。又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是什么?就是中空。得其中,环是圆,心就像一个圆心一样,圆心非有非无,所以中空也。
《传心法要》里说,「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这个你就没有罣碍了,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了。「一即一切」,这个地方的几句话都非常重要,「一切即一」,一是讲什么?是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一切呢?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我们说,这个一是我们的心,一切就是我们的梦境,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错。《华严经》上说,「一切中知一」,这是讲见性,一切是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里面见到性了,本性里面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说得再圆满、再究竟不过了。往年方东美先生对於《华严经》这个意思赞叹备至。他说,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所有哲学里头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华严经》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道理就在此地。
「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这个万有就是一切,真如法界就是一,「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这个本体就是一,「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熔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所以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道理,实在说讲得很深,意思也非常圆,讲得很圆。毕竟我们如何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每一个初学的同修,我想都非常关切的问题,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当然古德对於这桩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因此也给我们指出来;换句话说,教我们初学的人怎样去用功夫,如何把我们现前的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终极教我们入佛知见,与诸佛同一个见解,同一个智慧。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一句是纲领,下面举出几个例子。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一念。所谓一念,心心念念不断,亦是最虔诚的心,这个心念念不断。怎么做法?这里头提出几条具体的修行法。第一个是「自忏前愆」,以前的过失要真正的忏悔。第二要「自悔后过」,所谓后过是什么?晓得这个过失了,后不再做。第三要「去假归真」,晓得这一切法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一切是假的,一是真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离假离真」,为什么?怕你说了一个假与真,你又著相了,你著假是错误,你著真的还是著了相。所以假与真二边都要离开,无假亦无真,二边不立,中道不存,你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所以说「本来无一物」,如果有一个真,那你心里头还有一物;有个假,也有一物,二边都没有。
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内心谦下,外行礼敬」。像六祖示现的一样,他对於每一个人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恭敬。他自己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了,对於一个很年轻的童子他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样的礼敬,称人家作上人,我们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敬上念下」,上是长辈的人,敬重;晚一辈的人、下人,怀念、护念他。「矜恤孤贫」,孤苦、贫寒之人要存心去照顾,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成就他们。「和光接物」,和是柔和,光是智慧,柔和谦虚又有无量的智慧来接引一切的人物。「通达无碍」,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事事无碍。我们心心念念要这样做法。
「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这一句请诸位特别记住。什么叫真空?如果是与「有」有了障碍的,这不叫真空,即有之空叫真空。可见得并不是离开有为法。有为跟无为不二是真空,就是说空有不二这才叫真空。世间人对於这一点往往有很深的疑虑,空,空就不是有,有就不是空,他不晓得空有不二才是佛法里讲的真空。
下面两段,第二十一段解释波罗蜜,二十二段讲「般若悟修」,请看经文。「真性自用」这一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刚才没念。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就是不要错用了心,这就叫真性自用。换句话说,违背了真性自用,那就是错用了心。错用了心是什么?你不是用的一心,不是用的心心念念。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这一段是讲真性自用。可见得祖师开示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心口相应,要认真的去修行。修什么?修本来无一物、修一切法不可得,这是真空。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刚才我们在字幕里头讲的这一段。
【一念愚。】
『愚』是愚痴。
【即般若绝。】
般若就断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
这个『智』就是悟,般若智慧就现前了,就生了。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这一段文字很浅显,一看就明白。由此可知,『般若行』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念念不愚』,「念念」提得起观照功夫。底下解释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
就是印度话。
【唐言到彼岸。】
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解』是理解,『义』是义理。诸法义理明了,明白了,就离生灭的妄念。
【著境生灭起。】
『著』是著了境界相,只要一著相,生灭心它就起作用了。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就是平静不生波浪,那叫彼岸。这是用这一个比喻来解释波罗蜜。波罗蜜前面我们说过,要是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最正确的智慧。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这一段是讲「般若悟修」。最重要的是要晓得,悟了就是修行,悟与修是一不是二。王阳明先生在禅宗里面悟出一个道理,「知行合一」。实际上,这是佛门里面所讲的「行解相应」,他把它换了换字样,叫知行合一,才叫做真知真行,那就是『般若行』。所以你要修,就是佛菩萨;你要是不修,既不是真行,当然也不是真知,那是凡夫,不是圣人。
底下一段是讲「迷、悟、正行」。这一段我们说到了实际上用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初学的人修学密切的关系。我们先把经文念一段。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这一段说的是迷、悟、正行,对我们这个关系来讲太密切了,特别是对初学之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意思认识清楚,决定不能够含糊。首先要信得过祖师讲的,凡夫就是佛,这句话跟佛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位想想这个意思有差别吗?他老人家说这句话,就是证得这个境界了。佛在《华严》、《圆觉》里说的这个真实语,他入了这个境界。正所谓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我们前面曾经说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就叫菩提;迷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叫烦恼。换句话说,烦恼与菩提只是迷悟的假名。与诸法实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是诸法实相,有什么交涉?不相干,只是迷悟不同建立两个假名而已。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可见得成佛不难,只怕你自己不悟。悟什么?就是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本来无一物,悟无有一法可得,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悟。
『前念著境』,「著」是著相了,著就是迷,迷就叫烦恼;『后念离境』,你看不执著了,放下了。我在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学了几年之后,我把他老人家这两句话后头又加了两句,变成四句,做为我自己修学的纲领,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我加了一个自在、随缘。在最近,我在香港讲经,看到了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它前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两旁边有一幅对联,上联就是「看破放下自在」,与我自己所走的路子是不谋而合。这是修学的一条正道,一条光明的大道。
祖师在此地特别赞叹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这是把般若智慧赞叹到无以复加了。下面则是教我们怎么样修智慧,修圆满究竟的「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要起作用,那就是要断烦恼,智慧就现前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像大经里面所说「本觉本有」,并不是诸佛如来专利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我们现在要说说什么是烦恼,如何用般若打破烦恼,这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了。烦恼,我们从根本烦恼来著眼,那就是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所谓贪,这是用迷心,不觉,迷心对顺境,什么叫顺境?你很中意的境界,你很喜欢的境界,你这个心被它引去了,被这个顺境引诱去了,你贪取不厌,这叫贪。诸位晓得这是大烦恼,这是根本烦恼,要记住绝不是一桩好事情。第二,瞋恚,迷心对逆境,逆境是你不中意的,是你不喜欢的,你生起了忿怒、起了瞋恚,心里不高兴了。第三种是愚痴。什么叫愚痴?愚痴就是迷信,愚痴迷於事理,不明实相。事理真实的样子、真实的状况,真实相,你不能够了解、不能够明白,所以就叫做痴,愚痴。这一桩事情又名无明,也叫做无明,像经论里面所说的,无明烦恼就是痴。在佛法里面说明,贪心是三恶道里面饿鬼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三毒烦恼重的人他所感的果报就是三恶道。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是可怕的。
佛法的教学,针对这三毒烦恼它用了三个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律「防非止恶」,这个叫戒,这一句把这个戒就解释得清清楚楚了。非是妄念、妄想、邪知邪见,恶是一切恶意,迷於事理的造作是恶,迷於事理的知见是非。防非止恶,这是戒律。因戒生定,定是什么?「息虑静缘」。虑是对内,就是内里面的一切妄想、妄念把它息掉,一念不生,六祖所说的,六祖教惠明的,一念不生。缘是外缘、五欲六尘,在这个里面心要清净,所谓是屏息诸缘。缘有没有、在不在?在。你的心不要去攀缘,不攀缘外境叫做禅,一念不生叫做定,这就是禅定的意思。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戒得定。定还是手段,必须要因定开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此地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作用,破恶,恶就是指的邪知邪见、指的迷惑颠倒,破迷,破迷开悟,证真,真就是真如、就是实相。所以必须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
戒、定、慧三者它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一定是由戒得定,由定开慧。戒律在佛法里面有许多种,戒学在佛法里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三藏当中它占其一,称之为律藏,定学称之为经藏,慧学称之为论藏。三藏是佛法教学的内容,教科书,所诠述的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我们依戒定慧三学来修行,祖师说『定成佛道』,「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一般若』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生无量无边智慧,这个「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八万四千智慧』是后得智。
【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一段是讲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正是《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念』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可见得四相俱不可得,这是「无念」。「非思虑计度所知」,必须要自己去亲证。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著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了,你也著相了。凡夫在一切法里取相,小乘人在一切法里舍,都是病。大乘菩萨知道诸法实相,所以他不取,也不舍,「自性清净,无诸垢污」,这叫真正的无念!真正的『无念无忆无著』,这才叫「用自真如性」,以般若智慧观照一切法。这是每一个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定要会用这个方法。特别要记住,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就像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随喜是「不舍」,功德是「不取」,诸位要记住。
六祖在底下一章解释功德里面说得清清楚楚,你要是取相,那是世间人天有漏的福德,功德是不取。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实际上这个「不取於相」里面也就包括了「不舍於相」,一切相里头「不舍不取」,如如不动,这就是『见性成佛道』。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上一次我们讲到六祖在广州法性寺遇到印宗法师。而印宗法师,实在讲是非常人物,在历史上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在我们中国,世间法里面,大家都晓得管仲之於鲍叔牙,管仲要没有鲍叔牙,他就没有办法在历史上建下丰功伟业,管仲的成就可以说就是鲍叔牙的成就。在佛门里面,六祖之於印宗法师,跟管子这个际遇可以说是很相同。
明朝莲池大师有这么一段话说,这一段话跟我的意思完全相吻合,我们先把这几句话来念一念。「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黄梅是五祖,接受了五祖给他证明,这以心印心,这就得法。「隐於屠猎佣贱一十六年」,这几个字希望诸位要看清楚。六祖这个时候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他隐藏在猎人队里,被这些猎人雇来看守猎物;换句话说,是这个猎人队里面打杂的佣人,这样贱的地位。时间有十六年之久,这是连头带尾十六年,如果实际上算是整整十五年。以后遇到印宗法师的讲席,「出风幡语」,前面刚刚讲过。印宗听了以后就把他请进去,「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给他剃度。剃度完了之后,「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大家看到这桩事情,「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对於印宗法师五体投地,称赞不已,确实是非常人。
「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是经上我们读到的。印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在广州佛教界里面是先辈大法师,是诸山长老之一,是佛教领袖之一。假如他「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还在的话,「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於是乎」。这是非常了不起,他能够牺牲自己,成就六祖,舍自己的法缘,促成六祖大师殊胜的法缘,自己倒过头来拜六祖为师。诸位想,他是一方的大法师,为佛门四众所瞻仰的佛门的长老,他一礼六祖为师,他门下的这些弟子,以及当时广东一代的佛门的四众,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随印宗法师来礼拜六祖。换句话说,六祖虽然隐居十六年,到这个时候才出来,印宗法师在这个十六年就已经把六祖大师弘法利生这个道路已经铺好了。所以他一出来,完全就赠送给六祖了,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全部交给六祖。我们想如果没有印宗这样的人,或者是有一个嫉妒的、有一个自私自利这个心没有忘掉的,他必然要毁谤、要障碍、要排斥。六祖大师在大众心目当中要建立信心,我想至少他需要十年,大家对他才会信赖,这个道法才能够弘扬。
六祖大师可以说他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十六年当中,前面跟诸位说过,猎人队里历事炼心,他在那个地方是修甚深禅定,是修甚深般若波罗蜜。一离开猎人队,印宗法师早已经准备好了,把他弘法利生的道路全都铺好了,基础都奠定好了,六祖一来立刻呈献供养。所以六祖一出来,大众对他就生景仰之心,这些都是印宗法师的无量功德,我们对於印宗法师感激不尽。所以莲池大师最后这几句话说,这是一个非常人物,「六祖固然是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我们古人常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唯有英雄才认识英雄,唯有菩萨才识得菩萨。「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这几句话希望我们要牢牢的把它记住。
底下这一段经文,我们就看他剃发了。第十五段,「剃发弘宗」,这弘是弘扬,宗是禅宗的宗旨。我们先看经文:
【於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
这个愿真正是了不起。
【能遂於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於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诸位先看表解里面,我跟大家来介绍这一段的大意。这一年是唐朝高宗仪凤元年,公元六百七十六年,这日期很确定,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师会诸名德,为六祖剃发」。这是一桩大事,六祖示现出家,为他剃度的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认识六祖之后,邀集当时诸山的长老、佛门里面的大德,一同来参加这个盛会,为六祖剃发。在广州有六祖发塔,现在还在,地点是广州光孝寺。光孝寺就是法性寺,法性寺也叫做光孝寺,就是印宗法师住持的道场。佛殿后面有六祖的发塔,这是六祖初剃发的时候,他的学生、徒弟把六祖的头发收起来藏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塔做个纪念,所以叫做发塔。
示现出家之后,六祖大师弘法度生的生涯就从此开始了。印宗这一批人都拜六祖为师,所以他说於『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这个「菩提树」也在光孝寺,这是说剃度道场一种祥瑞的纪念,与过去祖师的预言完全相吻合了。「开东山法门」,这个里头有一个典故,为什么叫东山法门?一直到今天,曹溪山门有一幅对联,对联上依然还有东山法门这个字样。这个因缘是因为四祖、五祖都住在东山,东山法门,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这是两代居住黄梅东山,因此后代就把这一支称作为东山法门。六祖是从这个地方得法的,得法之后,虽然没有再到黄梅去住过,他在广东法性寺讲经、大梵寺讲经,以后定居在宝林禅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三十七年,因为是东山的法脉,所以也称之为「东山法门」。所以六祖自己说了,他是於东山得法。
得法之后,十六年的确受尽了辛苦。古人常讲「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圣贤豪杰,在他功名没有成就之前,无不历尽艰辛,而后才有大成就。世间法如是,何况於佛法里面的一乘佛法!所谓是了生死、出三界,禅德所谓「大死一番」,也就是这个道理。六祖示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命似悬丝』,意思就是讲随时可以断绝的。他也没有畏惧、没有烦恼,在一切境界里面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磨治得干干净净,於是才显现出来一片光明利益人天。今天这一次的法会与史君官僚以及大众聚会在一堂,诸位要晓得,这种因缘皆不可思议。六祖说得好,过去生中我们有这个缘分,今天才能够欢欢喜喜聚集一堂,『同种善根』。要讲到顿教法门,祖师非常的客气,大家能够闻到像前面所说的顿教,以及得法的因缘,得法的因缘,换句话说,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留意,万万不可以疏忽了。如果我们在《坛经》里面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又能够吸取六祖大师的经验,哪有不开悟的、哪有不证果的?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这一句话非常要紧。法是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传授的,『先圣所传』,不是自己造出来的。在此地我们要特别提醒诸位,纵然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老师给你印证了,那就是老师所传授的。佛法如是,世间法也如是,这是现在一般做学生的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古代无不如是。譬如说我们自己读这个经,在经典里豁然开悟了,发明这些道理,这些道理过去没听人说过,老师也没给我们讲过。但是我们所悟出来的不知道究竟正不正确,我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听了之后点点头,对,你所悟的这个理很正确,你悟的这个理就是老师传授给你的。不能说这是我自己悟的,与老师有什么相干?那你就错了。老师给你印证的,就是老师传授的,诸位特别要记住这一句话。一方面显示出尊师重道,一方面自己谦虚,真正修的谦敬。如果你说这明明是我悟的,哪里是老师传授给我的?诸位想想,你悟了没有?决定没有悟。为什么?你有人我、你有贡高我慢、你有自是他非,你还有这个心,你连这一点还放不下,你怎么会悟入?能大师悟入了,给我们做的示范、给我们做的榜样,这种榜样与示范不是他一个人,世出世间圣贤传道的授受无不如是。
你要是『愿闻先圣教者』,那就得净心,听了之后,要断疑生信,这是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能够以这种态度来修学,那你就跟古人没有两样,与古圣先贤求学的态度就相同了。这个地方有几点意思,在这个地方给诸位简要的说明。「圣教,教者效也」,效法,效法圣人,「效之则革凡成圣也」,这是圣教。所以诸位从这个意思里面去看,佛教,佛是圣人,佛教是佛陀的教学、圣人的教学,其目的是要我们见贤思齐,效法圣者,革凡成圣,转凡成圣。
得法端在净心除疑,刚才我讲了,这一句话很重要。《宗镜录》里头有几句话说,「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这个妄我,就是分别执著的这个我,如果要是不断,真我决定不显。情心,就是情识,如果你要不离开,「斥情心而归净心」,你这个净心之道也不能现前。净心是什么?清净心。诸位要记住,《金刚经》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就是净心,「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真我,真我就现前了。由此可知,信心不净,实相不能现前。所以你要想得法,这个得法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证果,或者是证道,或者是得一心,或者是大彻大悟,意思都一样,首先要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断除一切的疑惑。疑是根本烦恼里面的无明,贪瞋痴,疑是属於痴。这个烦恼断掉了,贪瞋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这叫破根本无明,这四个字很重要。请看经文: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这一段经文是指示我们见性的方法,换句话说,这是到了重要的开示了。首先我们自己要具足清净信心,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指什么说的?就是六祖给我们讲的『菩提般若之智』我们自己圆满具足,自己要有这个信心,前面说过了,这是净心除疑。我们虽然有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为什么不现前?祖师说了,是我们自家迷了,不是没有般若智慧,自己迷了,这一迷就把般若智慧变成烦恼了。头一个我们相信,「菩提自性本自有之」。
我们这里再举出《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讲的几句话,「我今所证」,这是善财童子可以说他证得无上菩提了。这一段话是在见到弥勒菩萨以后所说的,他参观了弥勒楼阁,大彻大悟,很感叹的说这么几句话。「我今所证」,证得无上菩提,「不因文殊指教,怎得到此境界」。文殊是他初学教导他的老师,所以他想想,如果不是初学的时候指路的这个老师,指我这一条正路,我怎么会到这个境界?这一句里面,对於老师的感恩、怀念充满了真诚的人情味。六祖在此地说,众生因为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示」是指示我们,「导」是诱导我们。善财遇到的是文殊菩萨,来指示、来诱导他。也许诸位要问了,善财的运气好,他遇到文殊菩萨,我的运气不好,一个善知识都没有遇到。你要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文殊、普贤没有离开你的身边,就是你自己业障太重,你不认识。几时你认识、你觉悟了,你才晓得,十方诸佛菩萨原来没有离开我一步。
下面开示般若波罗蜜法。我们把这个经文念下去,然后我们再在表解里面来介绍。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这是中国的意思。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这两句话在此地是比喻完全是空的。如果: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我们信不信?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这是大师一段最精辟的开示,我们在此地一条一条来给诸位说这个意思。菩萨了悟,了是明了,悟是彻底的了解了,彻悟,人我是空的,法我也是空的。人就是指自己身心,了不可得;法是指我们环境、外境、一切诸法,也是了不可得。真正证到二空了,无所分别。为什么?人我,就是自己,空的,万法也是空的,空与空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无分别。如果我法不空,诸位想想,佛要教我们无所分别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二法本空,你要在这里面分别,岂不是自找烦恼?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无所分别,故一切法平等,既然平等,哪有高下?没有高下了,这是真平等,你的心就清净了,你所有的疑惑统统拔除了。
所以迷则佛是众生,悟了众生是佛。你们想想,到底有没有佛、有没有众生?这两句话要明白了,你才晓得,无佛无众生。为什么?只是迷悟而已。悟了就叫佛,迷了就叫众生。所以迷人他向文字中求,这是迷人学佛的毛病。文字里头有没有佛?没有。悟人他晓得,他向心性中去觉,这个就对的了。文字它的作用无非是示导而已,所以要紧的是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这个觉就是观照般若。迷人怎么样?迷在文字般若里面,那文字就不叫般若了,迷人是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前面跟诸位讲过,佛法自始至终它是重在行上,要重在实行。迷人的病根,执著一切万物,这就是法执;守住我,为自己,这是我执,这是病根。悟的人不执著法,也不执著我,晓得我法二空。所以悟人般若应用现前。就像六祖在黄梅初见五祖时候所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这就是应用现前,这是个悟人。
愚人执著空、执著有,起了麻烦了。这个执就是障碍了,生起障碍了。所谓是「触处成障」,触,他所接触的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起了障碍。那不执著,不执著空也不执著有,什么都不执著,连不执著也不执著,这是智人,这见性了。一切万法的理体是性,了相,性体的作用就是一切现象,他见到体又见到相,又明了相。灵通,灵明通达,没有障碍,就是清凉在《华严》里面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灵通。
所以菩萨,这是觉悟的人,他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触物起的是观照,起观照那就是常生智慧。声闻,讲小乘人,他害怕境界,五欲六尘境界现前了,他害怕了,他怕被境界所转,怕境昧心,就是心迷,心没开悟。这讲二乘人,比不上菩萨,所以二乘人没有智慧,有定没有慧。菩萨定慧等用。悟者日用无生,不是没有作用,有作用,大用无方。虽有作用,有即是无,这多自在,这个多圆满、多么幸福。迷人怎么样?现前隔佛,隔就障碍了,佛是觉;换句话说,他现前就不觉,就迷了。
《楞严经》里面所谓的,「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行就是观照,闻就是见闻觉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如果提不起观照功夫,虽然天天在听经,听得再多,与没有听的人没有两样。为什么?天天在听经,依然天天在生烦恼。好比人说食,终不能饱,你有饥饿之苦。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它重视修行,这是佛教的特色。
龙树菩萨讲,「佛法以心为本」,禅宗常常提倡的,修行从哪里修?从根本修,从根本修就是修心,心为本。「以身口为末」,心正了,身口哪有不正?如果在身口上修,心迷惑,身口终难得其正,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的。所以要晓得本末。孔老夫子也说,你能够明白本末,这就近乎大道了。达摩祖师说,「一切时中」,注意这个时,「一切处所」,再注意这个处,一切时一切处,时间、空间,时空之内,「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这几句话把我们的法身全体都说出来了。前面讲净心除疑,《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你对这个要相信。但是这个难信,我们在此地再跟诸位来解释。像《楞伽经》上说的,「心外见法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为什么?「离生死故」。经文跟祖师说的境界完全是一样的。
我怕诸位不容易理解这个意思,我举了个比喻,像梦,如梦,在梦境里面,一切时、一切处所皆是本心,你承不承认?承认。皆是本佛,你不承认了,为什么?因为你把这个佛看作什么?是你外面一个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不是你自己。你只晓得别佛,不晓得你的本佛。本佛就是本觉,佛者觉也。本觉迷了,变成梦境,整个梦境就是本觉,本觉就是本心。本心从体上说,本觉从作用上说。这个比喻,用梦境来比喻,容易理解。由此可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们真心、本心、本佛的梦境,要晓得这个道理。又如金与器,金,把金比作本心、本佛,把器比作时空当中所含的一切万法。古人所说,「以金作器」,我们到银楼里面去看金器,千千万万种、无量无边种,但是它的体都是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与器不二。从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够体会得到心性是什么,禅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才见到?怎样才能够体会到?诸位细细揣摩这个意思。
六祖说,心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讲这个心量广大。马鸣菩萨《起信论》里头有这么几句说,「心体离念」,本来没有念,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它本来没有念。「离念者,等虚空界」,你这个心多大?心里头才有一念,就有界限了,就有差别了,就不遍了。所以当你心里头清净,一念不生的时候,像前面六祖大师度惠明,他告诉惠明,教他放下万缘、教他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就是心体离念。心体离念的时候这个心量就「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所以他果然能够到这个境界,祖师轻轻的点一点,他就开悟了。惠明是这个样子,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所以你要问,我们什么时候开悟,我们如何能开悟?你能够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就是你开悟的本钱了;你把这几句话做到了,必定有佛菩萨来点醒你,教你恍然大悟、教你言下悟入。
下面说,『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这一句话很重要,《心经》里面也讲「无智亦无得」。所以你说悟了,悟什么?就是悟「无有一法可得」,这就是真正悟了。你要认为这个世间,或者是出世间,还有一法可得,你就迷了。的确无有一法可得。「但悟,即是真佛」。这里举个比喻说,「若」,假若,你要是「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你要是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对佛对众生有二种的见解,「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什么?你在根本上就错了,一错到底,你著了相,你心不清净了。这个心里头本来无一物,你这个心里头还有佛,还有众生,佛的相不是众生的相,众生的相不是佛的相,你怎么能够悟入?所以末后这个地方两句话非常重要,就六祖说的,「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正因为如此,六祖才教惠明「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这个话是非常的真实,我们不能够轻轻的看过。
所以我们常常要提一个正念,什么正念?无有一法可得。或者用六祖大师这首偈子,偈子上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起烦恼了,顺境里面起了欢喜心了,逆境里头起了瞋恨心了。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妄念生起了,妄念不要紧,无始劫的习气,哪有不起妄念,不起妄念你不成佛了?妄念起来不要紧,要觉得快。怎么个觉法?立刻就提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看你这个妄念立刻化成智慧了,妄念没有了;或者提起此地这一句经文,「无有一法可得」,你的心也平息下来了;或者提起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无量觉,觉则不迷。这都是真实的观照。念起,可以说乃是方便般若,我们要以方便般若提起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试问问境界於我是有功还是有过?这不是很显然的道理吗?所以要相信祖师所说的话,心量里面本来无一物,所以瞋恚、欢喜、是非、善恶都是虚妄的,没有一桩是真实的。
再看底下这一段,第十七段「遣执显体」,执是执著,执著要排除掉,把理显示出来,遣执显体。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
这个地方特别要记住,怕发生误会。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那就著了无记相。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这个意思跟诸位介绍出来。特别要记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若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认为这是究竟的话,实际上怎么样?他著了空相了,著了断灭相,这是错误的。在佛法里面讲,这个境界叫无想定,纵然修成功了,将来生在无想天。无想天在佛法里面讲,属於外道天,他有寿命,寿命终了的时候必堕恶道,这是诸位特别要注意到的。
经里面常讲『性空』,什么叫「性空」?「诸法性常空」,性是性体,一切万法体性是空寂的。这个空不是无,前面说过很多了,真空跟妙有是同时、同处所的。「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不执著我、不执著我所有,这个就是我与我所都不执著,「何况余法」,其他的当然你不会执著了。「空者自性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那就不叫性空。《中观》里头「八不中观」说得很详细,我们在这个经里头也跟诸位说到,诸位看看底下的经文就晓得了,这个叫真空。经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绝不是真正因缘生的,这个理很深很深,所以要晓得性空的道理。
下面一段是讲「心空用周」,用是作用。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就是心性之中。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
看到人是恶或者看到人善。
【尽皆不取不舍。】
这一句要听清楚,不取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你也著了相,你著了舍相。你取是著相,你舍也是著相。
【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梵语叫『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
这是很简单扼要的把般若这个意思、摩诃的意思给我们指示出来。庄子有一句话说,「至人用心若镜」,至人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用心像镜子一样;「不将不迎」,将是准备,迎是攀缘,没有预先想到我要怎样,也不攀缘一切法;「应而不藏」,佛门里面讲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心有应,感圆满,应也圆满,绝没有含藏的。又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是什么?就是中空。得其中,环是圆,心就像一个圆心一样,圆心非有非无,所以中空也。
《传心法要》里说,「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这个你就没有罣碍了,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了。「一即一切」,这个地方的几句话都非常重要,「一切即一」,一是讲什么?是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一切呢?十法界依正庄严。或者我们说,这个一是我们的心,一切就是我们的梦境,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没错。《华严经》上说,「一切中知一」,这是讲见性,一切是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里面见到性了,本性里面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说得再圆满、再究竟不过了。往年方东美先生对於《华严经》这个意思赞叹备至。他说,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所有哲学里头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华严经》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道理就在此地。
「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这个万有就是一切,真如法界就是一,「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这个本体就是一,「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熔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所以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个道理,实在说讲得很深,意思也非常圆,讲得很圆。毕竟我们如何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每一个初学的同修,我想都非常关切的问题,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当然古德对於这桩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因此也给我们指出来;换句话说,教我们初学的人怎样去用功夫,如何把我们现前的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终极教我们入佛知见,与诸佛同一个见解,同一个智慧。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这一句是纲领,下面举出几个例子。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一念。所谓一念,心心念念不断,亦是最虔诚的心,这个心念念不断。怎么做法?这里头提出几条具体的修行法。第一个是「自忏前愆」,以前的过失要真正的忏悔。第二要「自悔后过」,所谓后过是什么?晓得这个过失了,后不再做。第三要「去假归真」,晓得这一切法是假的,相是假的,性是真的;一切是假的,一是真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离假离真」,为什么?怕你说了一个假与真,你又著相了,你著假是错误,你著真的还是著了相。所以假与真二边都要离开,无假亦无真,二边不立,中道不存,你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所以说「本来无一物」,如果有一个真,那你心里头还有一物;有个假,也有一物,二边都没有。
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内心谦下,外行礼敬」。像六祖示现的一样,他对於每一个人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恭敬。他自己是已经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了,对於一个很年轻的童子他都那么谦虚,都那么样的礼敬,称人家作上人,我们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敬上念下」,上是长辈的人,敬重;晚一辈的人、下人,怀念、护念他。「矜恤孤贫」,孤苦、贫寒之人要存心去照顾,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成就他们。「和光接物」,和是柔和,光是智慧,柔和谦虚又有无量的智慧来接引一切的人物。「通达无碍」,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事事无碍。我们心心念念要这样做法。
「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这一句请诸位特别记住。什么叫真空?如果是与「有」有了障碍的,这不叫真空,即有之空叫真空。可见得并不是离开有为法。有为跟无为不二是真空,就是说空有不二这才叫真空。世间人对於这一点往往有很深的疑虑,空,空就不是有,有就不是空,他不晓得空有不二才是佛法里讲的真空。
下面两段,第二十一段解释波罗蜜,二十二段讲「般若悟修」,请看经文。「真性自用」这一段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刚才没念。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就是不要错用了心,这就叫真性自用。换句话说,违背了真性自用,那就是错用了心。错用了心是什么?你不是用的一心,不是用的心心念念。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这一段是讲真性自用。可见得祖师开示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心口相应,要认真的去修行。修什么?修本来无一物、修一切法不可得,这是真空。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刚才我们在字幕里头讲的这一段。
【一念愚。】
『愚』是愚痴。
【即般若绝。】
般若就断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
这个『智』就是悟,般若智慧就现前了,就生了。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这一段文字很浅显,一看就明白。由此可知,『般若行』是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念念不愚』,「念念」提得起观照功夫。底下解释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
就是印度话。
【唐言到彼岸。】
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解』是理解,『义』是义理。诸法义理明了,明白了,就离生灭的妄念。
【著境生灭起。】
『著』是著了境界相,只要一著相,生灭心它就起作用了。
【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就是平静不生波浪,那叫彼岸。这是用这一个比喻来解释波罗蜜。波罗蜜前面我们说过,要是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最圆满、最究竟、最彻底、最正确的智慧。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这一段是讲「般若悟修」。最重要的是要晓得,悟了就是修行,悟与修是一不是二。王阳明先生在禅宗里面悟出一个道理,「知行合一」。实际上,这是佛门里面所讲的「行解相应」,他把它换了换字样,叫知行合一,才叫做真知真行,那就是『般若行』。所以你要修,就是佛菩萨;你要是不修,既不是真行,当然也不是真知,那是凡夫,不是圣人。
底下一段是讲「迷、悟、正行」。这一段我们说到了实际上用功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初学的人修学密切的关系。我们先把经文念一段。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这一段说的是迷、悟、正行,对我们这个关系来讲太密切了,特别是对初学之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意思认识清楚,决定不能够含糊。首先要信得过祖师讲的,凡夫就是佛,这句话跟佛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位想想这个意思有差别吗?他老人家说这句话,就是证得这个境界了。佛在《华严》、《圆觉》里说的这个真实语,他入了这个境界。正所谓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说「烦恼即菩提」?我们前面曾经说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就叫菩提;迷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叫烦恼。换句话说,烦恼与菩提只是迷悟的假名。与诸法实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是诸法实相,有什么交涉?不相干,只是迷悟不同建立两个假名而已。前念迷就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可见得成佛不难,只怕你自己不悟。悟什么?就是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悟本来无一物,悟无有一法可得,悟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悟。
『前念著境』,「著」是著相了,著就是迷,迷就叫烦恼;『后念离境』,你看不执著了,放下了。我在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学了几年之后,我把他老人家这两句话后头又加了两句,变成四句,做为我自己修学的纲领,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我加了一个自在、随缘。在最近,我在香港讲经,看到了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它前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两旁边有一幅对联,上联就是「看破放下自在」,与我自己所走的路子是不谋而合。这是修学的一条正道,一条光明的大道。
祖师在此地特别赞叹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这是把般若智慧赞叹到无以复加了。下面则是教我们怎么样修智慧,修圆满究竟的「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要起作用,那就是要断烦恼,智慧就现前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像大经里面所说「本觉本有」,并不是诸佛如来专利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我们现在要说说什么是烦恼,如何用般若打破烦恼,这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了。烦恼,我们从根本烦恼来著眼,那就是贪、瞋、痴,这叫三毒烦恼。所谓贪,这是用迷心,不觉,迷心对顺境,什么叫顺境?你很中意的境界,你很喜欢的境界,你这个心被它引去了,被这个顺境引诱去了,你贪取不厌,这叫贪。诸位晓得这是大烦恼,这是根本烦恼,要记住绝不是一桩好事情。第二,瞋恚,迷心对逆境,逆境是你不中意的,是你不喜欢的,你生起了忿怒、起了瞋恚,心里不高兴了。第三种是愚痴。什么叫愚痴?愚痴就是迷信,愚痴迷於事理,不明实相。事理真实的样子、真实的状况,真实相,你不能够了解、不能够明白,所以就叫做痴,愚痴。这一桩事情又名无明,也叫做无明,像经论里面所说的,无明烦恼就是痴。在佛法里面说明,贪心是三恶道里面饿鬼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三毒烦恼重的人他所感的果报就是三恶道。由此可知,这个事情是可怕的。
佛法的教学,针对这三毒烦恼它用了三个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律「防非止恶」,这个叫戒,这一句把这个戒就解释得清清楚楚了。非是妄念、妄想、邪知邪见,恶是一切恶意,迷於事理的造作是恶,迷於事理的知见是非。防非止恶,这是戒律。因戒生定,定是什么?「息虑静缘」。虑是对内,就是内里面的一切妄想、妄念把它息掉,一念不生,六祖所说的,六祖教惠明的,一念不生。缘是外缘、五欲六尘,在这个里面心要清净,所谓是屏息诸缘。缘有没有、在不在?在。你的心不要去攀缘,不攀缘外境叫做禅,一念不生叫做定,这就是禅定的意思。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戒得定。定还是手段,必须要因定开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此地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作用,破恶,恶就是指的邪知邪见、指的迷惑颠倒,破迷,破迷开悟,证真,真就是真如、就是实相。所以必须要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
戒、定、慧三者它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一定是由戒得定,由定开慧。戒律在佛法里面有许多种,戒学在佛法里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三藏当中它占其一,称之为律藏,定学称之为经藏,慧学称之为论藏。三藏是佛法教学的内容,教科书,所诠述的不外乎戒、定、慧三学。我们依戒定慧三学来修行,祖师说『定成佛道』,「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一般若』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生无量无边智慧,这个「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八万四千智慧』是后得智。
【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一段是讲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正是《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念』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可见得四相俱不可得,这是「无念」。「非思虑计度所知」,必须要自己去亲证。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著相,也不舍,如果你要舍了,你也著相了。凡夫在一切法里取相,小乘人在一切法里舍,都是病。大乘菩萨知道诸法实相,所以他不取,也不舍,「自性清净,无诸垢污」,这叫真正的无念!真正的『无念无忆无著』,这才叫「用自真如性」,以般若智慧观照一切法。这是每一个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一定要会用这个方法。特别要记住,在一切法里头『不取不舍』,就像普贤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随喜是「不舍」,功德是「不取」,诸位要记住。
六祖在底下一章解释功德里面说得清清楚楚,你要是取相,那是世间人天有漏的福德,功德是不取。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实际上这个「不取於相」里面也就包括了「不舍於相」,一切相里头「不舍不取」,如如不动,这就是『见性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