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五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在上一次,我们经文里面有两句话没有解释,有同学来问,什么叫「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请看经文第五页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下下人有上上智」,这个意思是说,在最下等之人,往往就是偶然之间,他会有很高的智慧现前。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个意思。「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就是讲,在居高上地位者,聪明智慧之人,有时候他的智慧会被埋没而不能够现前,正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我们在此地补出来。
再看今天的经文,我们接著说。前面讲到能大师接受了五祖传给他的法与衣钵,五祖告诉他,悟了本性就是天人师、就是佛。禅家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这是将大乘顿教法门传授给能大师,告诉他,你是第六代祖师了。「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嘱咐他这几句话。嘱咐完了之后,这又说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是: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意思我们要给诸位介绍一下。这是接著前面讲的,「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这三句话是很重要的。前面一再给诸位说明,学佛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什么?就是相信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法。换句话说,佛、法、僧三者原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一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要相信这个,才叫真正相信。信心清净,决定没有疑惑了,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明心见性,实相就是净土法门里面的理一心不乱,所以说是见性成佛,诸位必须要记住这个意思。五祖教他要「善自护念」,这善自护念,外缘不能够侵犯我们,内心是常生智慧,这就是真正的护念。
五祖给他说的这首偈子,就是『有情来下种』这首偈子,我们举《金刚经》上一段经文来说明这首偈子的大意。《金刚经》上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想这句经文诸位一定都很熟悉。五祖这首偈子,前面两句就是度生,「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就是度众生。有情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到诸佛如来的法会,到祖师大德的法会当中,到这个地方来下种子,下菩提涅盘之种。「因地果还生」,下种是下在因地,有因必定会结果;换句话说,佛种子种在我们八识田中,只要时节因缘成熟,必定是要圆成佛果的,这是讲度生。末后两句说,『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讲要离相,就跟《金刚经》这两句话一个意思,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如果你要是著相了,自己能度,一切众生为我所度,能所不忘,我执没有破,法执也没有破,那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天天度众生,天天无所度,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离相,一切决定不执著,生心生什么心?就是生度众生的心。因为生度众生的心,他不住空;因为他离相,他又不住有,正是空有二边不住,大乘中道的精神。五祖又告诉他说: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谁相信他是传佛衣钵之人?所以衣就是信物。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这是信物,取信於大众的。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这两句话很重要,特别要注意的是『自悟自解』,别人不能帮你开悟,别人也没有法子帮你理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衣钵是大家争执的焦点,到你手上之后不要再传了。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这两句话我们看六祖这一生的际遇就明了了。
【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虽然是盛唐,佛法的黄金时代,众生毕竟是众生,烦恼、恶习还是相当的深重。换句话说,嫉妒障碍、迷惑颠倒所做无量无边的罪业是普遍能够见到的。那个时候都如此,何况於现在?所以我们说学佛有许多的障碍,有许多的磨难,看看释迦牟尼佛、看看六祖,我们心也就平了,我们今天受这一点小的挫折障碍算得了什么!可见得佛祖在当时已经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了。
【能曰。向甚处去。祖云。】
向什么地方去?五祖就说: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告诉他去处。这个『怀』就是怀集县,『会』就是四会县,前面我们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诸位都看过,我也特别叫大家留意,这个地理位置。这一段里面有几点重要的意思,诸位要把它听清楚,要记住。因为这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很重要的处所。图也摆在此地,这是怀集、这是四会,现在这两个县都在广东省。四会再下来就是广州,可见它距离广州、南海不太远。五祖就教他在这个地区隐居。六祖在这个地方一共是隐居十五年,前面曾经说过,这两句在此地。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十段,说明惠能大师南隐,往南方去了。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
这是接受了五祖的传法。
【云。能本是南中人。】
就是南方人。
【久不知此山路。】
他到黄梅来,这八个多月都没有出过寺院的山门,所以这外面路径当然不熟。
【如何出得江口。】
我们晓得,黄梅距离长江不远。五祖就说了:
【汝不须忧。】
这个事情你不要担忧。
【吾自送汝。】
我亲自送你去。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
『驿』是码头,一直把他送到『九江』。
【驿边有一只船子。】
大概这是五祖预先安排好了渡江。
【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
叫他上了船,五祖摇橹。
【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哪有老师去划船,学生在坐船?他说,老师您请坐,这个划船的事情应该是学生做的。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
我度你才对!当然是我划船,我来度你。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我们看他师生的对话,这里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可见得佛法真正是最圆满、最美满的人情,合情合理合法,只有开悟的人才能做得到,生活里面表演的、表现的这种情趣,一个迷惑颠倒的人决定做不到。那他说了:
【惠能生在边方。】
这是中国当时的边疆。
【语音不正。】
当然他带著有浓厚的广东话,这是我们都能够想像得到的。
【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你看看从生活上,他们坐一个船,两个人在划船,从这个事都能够会归自性。这个是佛法常常说的,听经最要紧的是消归自性,修行最重要的是转识成智,我们看看这个消归自性、转识成智完全在生活之中。无怪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没错。不仅仅是他跟五祖在一起坐船,这个境界完全会归自性,日常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穿衣吃饭,真正是法法圆融,头头是道。所以悟的人,他生活在哪里?他生活在法性里面,这跟我们一般凡夫俗子境界迥然不同。所以我们读经,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祖师给他印证。
【祖云。】
这五祖说。
【如是如是。】
一点都不错。这种境界悟了的人才明白,所以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两个都开悟的人,他们交谈,彼此的境界完全都能够理解。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这个地方讲的佛法,专指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这一支,就是禅宗。禅宗到什么时候才发大?就是由你才发大。所谓是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
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晓得,祖师真正是具足了先知。他送能大师南下了,告诉他,你去了三年之后,我就往生了。你看预知时至。一般人我们看人家往生,大概一个多月以前晓得,一、二个月以前,我们常见的;祖师三年前就晓得了,而且是真的,六祖大师离开黄梅之后第四年,五祖圆寂了。算实际的时间,真的是三年,他逝世了。可见得五祖跟能大师这一次的分别是永别,以后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你看看他们两个人谈话分手,这样的轻松、这样的潇洒。如果要是有个别人知道了,这是生离死别,那心里多难过。你看他们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生死自在。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桩事情不明白、没有一桩事情不了解。这个是心地清净,神通的妙用。特别告诉他讲,你现在努力往南方去,『不宜速说』。为什么?弘法的机缘没成熟。因为佛法还有一些障难要发生了,所以前面叫他隐居,你要到怀集、四会这个地方去藏起来,不可以暴露身分,去隐藏起来,等待机缘成熟,而后才能够弘法利生。惠能拜别之后,就往南方走了。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走了两个多月,从江西走到了广东,到了广东大庾岭。大庾岭是江西、福建跟广东交界的地方,过了大庾岭就是广东的境地了。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
五祖把惠能大师送走了之后,好几天都不上堂。终於学生们都疑惑了,老师怎么这么多天没上堂,没跟我们说法了?是不是害病了?所以到那里去问候。
【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
这个问词是佛陀在世教诫弟子们问候人的话,这几天没病、没烦恼,『少病少恼』?五祖就说了,病是没有。
【衣法已南矣。】
衣钵传法往南边去了!大家就奇怪了,就问了:
【问谁人传授。】
老师你传给哪个去了?五祖说:
【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这个话是双关的意思。『能』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他得去了。惠能大师正好名字上有一个「能」字,於是乎大家一想,那个作偈的獦獠,一定是他得去了。他得去了,诸位想想看,这庙里头这些徒众,当然就有一些不服气的。平常根本就瞧不起他,怎么他可以得衣钵?是不是老和尚糊涂了,怎么可以把衣钵传给他?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诸位看此地记载,当然是事实,寺庙里有一千多人,里面就有几百个人分头去追,想把这个衣钵夺回来。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
这个里面去追六祖夺回衣钵,我想发起人大概就是他。因为什么?他是『为众人先』,他带头的。他一发起,我们去追去,把衣钵抢回来。於是乎大家都响应,好。这一下就有几百个人参加,分头去追赶。这个人到后来也是了不起的人,我们在这里要跟诸位介绍一下。在《传灯录》里面,就是惠明这一段,我们要讲惠明悟法,开悟了,这是六祖大师最初度的就是惠明禅师,最初度的。在《传灯录》里面,也就是禅宗史里头所记载的,「袁州蒙山」,这是他以后的道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江西。「道明禅师」,就是惠明,因为六祖度了他之后,他就拜六祖为师,自己不敢称惠,六祖称惠能,他叫惠明,所以就改了一个名字,改作道明,避六祖的讳,所以以后称之为道明禅师。
他是鄱阳人,江西鄱阳县的人。这个人世家也相当了不起,他是陈宣帝的裔孙,就是后人,宋、齐、梁、陈,陈宣帝的后人。「少於永昌寺出家」,年轻的时候他就发心出了家了,因为他的国亡了,真是国破家亡,所以他发心出家。以后他就是依止黄梅五祖,也非常用功,「极意研寻,初无解悟」,但是没有开悟。在五祖会下多年没有开悟,用功倒是满用功的,他有障碍。他在追寻六祖时,「言下悟入」,所以才以六祖为老师。这一段公案就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是有缘,佛法里面常讲是有缘人,他大概是追到六祖了。
【趁及於能。】
『趁』就是追到了,从后面追赶,追到了。
【能掷下衣钵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於草莽中。惠明至。】
惠能大师看到后头有人来追赶,一发现是惠明,心里就晓得,他来无非是来夺取衣钵的。衣钵是『表信』的,是信物,怎么可以以力来争?他是一个武夫,是一个粗人,力气当然很大,曾经做过四品将军。看他来了,这时无可奈何,把衣钵放在路旁边的石头上,自己躲在荒草里面,想躲过这个劫难。惠明赶上了,看到能大师已经躲藏起来了,衣钵在石头上,那他也很开心,目的总算是达到了。可是怎么样?
【提掇不动。】
诸位想想,这个衣钵,钵也只这么一点大,那个衣绝对不到一公斤。我们想像当中,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拿得起来,一个四品将军居然拿不起来。当然有护法神在那边守护住,所以这个衣钵他居然提不起来。这个时候他觉悟了,就在这个时候觉悟了,知道自己什么?错了。衣钵该是他的,他拿很轻松,拿了就走了;我想拿,拿不动。这个是一个大觉悟。
【乃唤云。行者行者。】
『行者』是修行人,是个带发修行人。他在黄梅的时候没有出家,也没有剃发,在那里做工。他说:
【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他本来是为衣来不是为法来,就是一念觉悟,正是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念头一转,这两句话真的,千真万确的,他这个时候念头转了。我现在到这里来求法,我不争衣了,来求法的。
【能遂出。】
惠能从草堆里头出来了。
【坐盘石上。】
盘腿坐在石头上,求法来的。
【惠明作礼。云。】
真正给他礼拜了,这个时候具足了虔诚恭敬心,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心一意来求法。
【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
惠能大师告诉他,你既然为法而来的。
【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这是求法的先决条件。你既然为法了,那好,先告诉你,你把万缘放下,先把心定下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平素一般人所以不能够悟法、不能开悟,原因在哪里?六根攀缘外面六尘,眼根攀缘色尘、耳根攀缘声尘,所以总是向外头攀缘而不能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要晓得,不是放下六根,也不是放下六尘,放下什么?放下这个攀缘心,这是个妄心。『屏息诸缘』,「息」这个东西,诸位要清楚、要明了。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外息攀缘六尘这个心,「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个是比喻,墙壁是无知,比喻什么?比喻这个心定,心在境界里不动,这个才有资格入道。如果你的心还为外境所动,这个外境六尘里头,五种属於外,色、声、香、味、触这是外五尘;内里面有法尘,法尘就是打妄想,想过去、想未来,过去、未来都不在眼前,这叫内攀缘法尘。内外统统把这个缘息掉,「屏息诸缘」。
慧海禅师说,「万缘具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这一句话说得很好,不但世间一切法我们要觉,不攀缘了,把这个攀缘心息掉,出世间的一切佛法也不攀缘。这个万缘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在里面,要具绝,这就叫一切法性空。「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什么心?妄心、攀缘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都不能用攀缘心,这个叫屏息诸缘。你看净土念佛堂里打佛七,常常讲「放下万缘」,这个放下万缘跟此地屏息诸缘是一个意思。
『勿生一念』,慧海禅师说,「对诸境色,永无起动,即是无念」。境是境界,色是色相。这个色在此地它是六尘之首,举一个其余的五种都包括在其中了,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外境。永无起心动念,这叫无念,就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现前,也就是我们讲正智,正智现前,这是用功修行不可以不知道的。黄檗禅师说,「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十八界是什么?诸缘,一念不起就是屏息,屏息诸缘。「即身便是菩提华果」,花是菩萨,果是佛,只要你在境界里面能够做到一念不生,你这个身就是菩萨、就是佛。「即心便是灵知」,灵知是般若智慧。这一个名词里面包括了三种般若,实相般若是体,观照般若是自受用,方便般若是他受用,这都叫灵知。
又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三界是讲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六道轮回。一切凡夫无量劫来,在三界六道随业流转,苦不堪言,如何能够出去?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想想,不说别人,反省反省自己,你看念念当中不是思善,就是思恶。思善的将来感三善道的果报,思恶的将来感三恶道的果报,有因必有果。如果善恶都不思量了,三善道的因断了,三恶道的因也断了,岂不是当处便出三界?这一点希望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到。我们如果是真正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真正要想求往生,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这个是前方便,叫他把妄念息掉,把心定下来,「勿生一念」。必须具足这样的条件才能说法,所说之法他能够接受;不具足这个条件,说了也是枉然。在这个时候,惠明真听话,他能够顿息万缘,一念不生。
【良久。】
这样静下来很久一段时间,这是必要的,为什么?没有一段时间,心静不下来,收摄不住。整个心定下来了,六祖是一句话把他点醒。
【谓明曰。】
告诉惠明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我们想一想,这样的话,在禅宗来讲是一个很普通的一句话,而且是个口头禅。我相信惠明大师在五祖会下,像这样的口头禅不晓得听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不开悟?开悟的关键就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就在此地。可见得惠明在五祖会下那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屏息诸缘过;换句话说,一天到晚总是妄念纷飞。所以祖师每一次上堂说法都跟耳边风一样,不悟!我们在这里继续跟诸位介绍这个意思。
『本来面目』,在《修心诀》里头有几句话说,「诸法如梦」,希望诸位要细心的体会,不要以为眼前境界是真的,的确像《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讲的话千真万确。「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你要问,什么是本来面目?我们不要去管别人,要紧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像六祖说,『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们读了这句话,就像六祖问我们,哪个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要晓得,本来面目就是空寂灵知之心。我们现在本来面目丧失掉了,就是空寂灵知的心丧失掉了。现在你的心不空,你心里头乱七八糟的妄念太多,你的心不寂,寂是清净、寂是定,你现在这个心里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是一个浑浊之相。所以虽有知,不灵,不是灵明觉知。这就叫失去本来面目,失去空寂灵知的心,我们著诸法之相、著尘境之相,在这个里面生起无量无边的妄念,不知道这全是妄想。
再看底下,「若悟此心」,此心就是空寂灵知的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只要你真正觉悟,悟什么?空寂灵知的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佛性,那你就不必要经过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成佛,立刻就成佛了。正像《楞严》所说「歇即菩提」。经上所讲的句句都是实话。
在此地惠明禅师的缘成熟了,「只经能大师一点便大悟」。像画龙点睛一样,他已经画成了,睛一点龙就飞走了,大彻大悟。什么叫缘熟?所谓缘熟就是「顿息诸缘,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也」,这就叫缘熟。我们要问我们自己,我的缘熟了没有?我的缘要到哪一天才熟?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我就告诉你,缘成熟与否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所在,问题你如果现在能够顿息诸缘,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你的缘今天就熟了,就是现在就熟了。如果你现在不能够息诸缘,於一切境界上还是起心动念,那你的缘今天没熟。所以你要问缘哪一天成熟,你问别人就错了,这个事情要问自己。换句话说,你今天肯不肯放下。今天肯放下,今天就熟了;明天放下,明天就熟了;后天放下,后天就熟了。惠明禅师在这个时候真放下了,於一切境界里头不生一念了,所以六祖这么一点他言下大悟。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这是我们修学的榜样。这个事实、这个道理我们真正明白了,试问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你说可能不可能?还有疑惑吗?惠明悟了以后又问: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他问什么叫『密语密意』?这样的话,刚才我说过,五祖在黄梅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他都不懂,他都不开悟,这就叫迷。缘成熟了,一点就破了。所以对於缘未成熟之人,这个话就是「密语密意」。像我们读《坛经》,你们诸位在此地听讲,你这一听能不能言下大悟?如果不能言下大悟,这个话对你来说就是「密语密意」。如果言下大悟了,那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不密了。所以惠能大师说了: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
给你讲得这么明白,这密什么?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你要自己回光一返照,无量无边法门一时通达,密在哪里?密在你自己那一边,不在我这里,不在外境上。
【明曰。】
惠明禅师就说了: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
这他承认了,老老实实说了,虽然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在没开悟,不晓得自己本来面目。
【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今天在这个地方,承蒙你这一指点,我大彻大悟了。这个境界说不出来,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喝一杯水,你说这水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不晓得,说不出来的。我说这水很热,热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怎么给人说,别人能体会吗?不能体会,只有那个人亲自去喝一口,他才晓得,他才能够体会。他要不亲自去喝一口,怎么说也体会不到,何况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惠能大师说:
【能曰。汝若如是。】
你要是这样讲,这是应当的,他是在能大师手下开悟的。所以刚才说了,这是第一个得度的,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个开悟的,这是第一个。
【吾与汝同师黄梅。】
我们两个同学,都是五祖的学生,你何必这么客气,要拜我为师?
【善自护持。】
你要好好的保护你自己,不可以再迷失了本性。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
这惠明问,今后往什么地方去?惠能大师就告诉他: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前面跟诸位说过,『袁』就是袁州,袁州的蒙山。由此可知,惠能大师似乎也有神通,能够指点惠明禅师在某一个地方有缘,他将来在那个地区度很多的众生,指点他的去路。所以悟了的人都有先知。
【明礼辞。】
惠明拜谢六祖,辞别六祖,让六祖再往南边去避难。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
他从『岭下』,这个小山坡下来之后,又碰到后面追的人来了,来追赶、来找六祖的人来了。看到这些人来,就告诉他说:
【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他在这里打了个妄语,这个山岗我刚才去过了,没有。而且这个山路又不好走,我没有找到,恐怕从别的路上走了,咱们分头再去找,这个我已找过了,不必去了。打个妄语。大家一听这个话,他是个带头的人,大家都信了他的话了,不从这一条路追了,六祖从这个路平平安安的避难去了。这个『崔嵬』是山路、土山,这是带石者,土山是石头路,不好走的小路。
向下这一段经文,我这里标了个小标题,叫「密参真印」,参是参学,密是讲密行,真正的来求一心,这一段讲的历事炼心。我们先读经文,经文读了之后,我把大意给诸位来说明。
【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於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就是这一段。这十五年当中,就是祖师真正的参学。所以我们要了解参学在哪些地方参,不是像我们一般以为参学一定去寻师访友,哪个地方有高明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跟他学这叫参学。固然那也是学,那是初级的参学,高级的参学则不然,是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事是一切事物,统统要去经历,在这个事物当中经历去炼心。心就是一,要炼这个。所以修行首先要明了这两个字的意思。修行乃是修正行为,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行为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就统统包尽了,就是身、口、意,总不外乎这三类。身是一切的动作,一切造作,口是一切言语,意是念头,包括了所有的行为。
怎么个修法?身与口要修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都是大乘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懂得顺,要懂得随喜。在恒顺随喜里面修什么?刚才讲了,炼心。恒顺随喜就是历事,身口历事。炼心?炼清净心,炼明了心。恒顺随喜里面样样明了,这是智慧;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才清净,起了一个念头就不清净了。是非善恶都莫思量,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才清净。又明了,明了是智慧,清净是禅定,定慧等持。这叫真正修行,这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六祖在怀集、四会县一十五年修的什么?就是修的这个。这叫真修行,真正在炼心!
大经里面像《华严》,清凉大师教我们的《华严》的四分,与此地所讲的大意都相当。《华严》四分里头第一个是「举果劝乐生信」,果是讲果报,如来的果报清净庄严。咱们不要讲《华严经》,《华严经》太复杂了,境界太广大了,不可思议,我们就讲六祖。六祖开悟的时候,他讲过,「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好不好,这清净好不好?「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好不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说好不好?如果你要晓得自性清净心里面有这样殊胜的果报,你喜不喜欢、你信不信?如果你真正喜欢,真正信了,这是学佛第一个基础奠定了。信了以后要理解,怎么解?要修因,因与果要相契,这才能生解。所以解不是我多听听、多看看,那个解是靠不住的,那种理解不是真正的解,而是什么?是一种记问之学。换句话说,你所理解的是听别人说的,道听涂说,是这种理解,这个理解不是自己的,全是别人的,靠不住。所以自己真正要解,要修因,这个因一定与果相契合,这个解是真的。
讲到修行,「托法进修」,像刚才跟诸位所说的,法,你懂得方法,必须依托这个方法来进修。可是你要证,得依人,就是要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炼自己的心、智慧、光明,一切明了,炼自己的心清净、如如不动,这是真正修行。特别要记住这个四条,《华严》里面提出,《华严》所谓是经中之王,根本法轮,信解行证这个程序,这个里面所讲的真实的境界,不可不知。违背这个原则那就是盲修瞎练,不会有成就的。
在饮食方面,你看祖师讲了,他吃肉边菜,这从饮食上说的。我们晓得,佛法里面在饮食起居里,它讲求的是卫生、卫性、卫心,讲求这三种。我们世间人所重视的只是卫生,卫生是讲保卫生理,我们讲生理卫生、生理健康,只晓得这个,还有两个重要的他疏忽了,所以世间人有许多疾病。保卫是保卫三方面,他只一方面,缺少两方面。世间宗教像伊斯兰教,回教,他懂得卫性,不但晓得卫生,他还晓得卫性。性是什么?性情。凡是性情不好的那些动物他们都不吃。为什么?因为这些动物,那个不良的性情,你要是多吃了,会吸收了它的气分,他懂这个道理。所以他的饮食除了在卫生上有选择,卫性上,保卫善良的性情上,他有多一重的选择。
讲到佛法里面生活才算是最圆满的,除了懂得卫性之外,他懂得卫心,那就是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保卫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讲的「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佛法里面虽然有讲三净肉,所谓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完全是为了保卫慈悲心,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佛门里面戒律禁止五荤,所谓五荤,在我们来看都是蔬菜,葱、蒜、韭菜、荞头、洋葱,这不都是蔬菜类的吗?为什么要禁止?因为卫性。这五类的蔬菜它的性情不好,熟吃,煮熟了吃,吃多了增长荷尔蒙;换句话说,容易引起性欲的冲动。特别是对於出家人,那就是多生许多无谓的烦恼,所以这个不吃。生吃容易增肝火,就是容易发脾气,使性情暴躁、粗暴。所以说生吃也不好,熟吃也不好。佛法里头,蔬菜里头把这五种挑出来完全是卫性,保卫一个温柔善良的性情,所以不吃它。可是如果用在治病上,那是有开缘、有例外的。你譬如以蒜来讲,大蒜,大蒜是以生吃而不是熟吃,它能够抗许多的疾病。我们晓得最著名的就是肺结核,今天肺结核所用的医药,几乎完全是从大蒜里面提炼的。所以为了治病,佛法有开缘,那就是统统都可以用,没有任何的拘束。
这一段经文里面就是说明了六祖大师在怀集、四会这一带,这一地区,随著猎人,诸位知道,猎人他行踪不定的,总在这一个山区,范围相当之大,在这一带打猎,行踪不定。换句话说,六祖被他们雇用,担任看守猎物这一个职务。这些猎人打了一些猎物,叫他来看守。他是一个修行得道之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这是逆缘。这修行人大慈大悲,诸位想想,他这个环境里天天看到那么多人去打猎、去杀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的逆境。就像《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的甘露火王,他是在逆境里头炼自己的慈悲心,炼自己的清净心,在这个里面去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看守猎物,如果这个野兽受的是轻伤,伤势不重,被猎人抓来了,这个野兽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他就偷偷的把它放掉;伤得很重了,放它,它也死了,那就不必放了,替他看守。
同时方便说法,看到猎人有兴趣的时候,兴高采烈的时候,他随便给他说几句话,这些话里面都有启示,都有规劝的意思在。由此可知,这些猎人虽然造作重罪、造重业,他与六祖在往昔生中必定有很深厚的因缘。六祖将来示现出家,在曹溪弘法利生,这些猎人,我想他到晚年一定回头,从前替我们看猎物的那个小孩,现在他是佛门祖师!诸位想想,他必定会来跟六祖学佛,一定会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六祖把这批恶人统统都度了,真是自度度他,无量功德。所以我们往深远处看,才晓得菩萨他的操行不可思议。下面一段讲祖师的弘法护法的因缘,「弘护因缘」。
【一日思惟。】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
【时当弘法。】
时节因缘成熟了,应当出来弘法利生。
【不可终遯。】
『遯』就是隐居,不让人知道。这是自己警觉因缘成熟了。缘成熟不成熟,自己晓得。因缘成熟了,真正成熟了,就是没有障碍了,所有的灾难都已经过去了。
【遂出。】
这是离开猎人队,他出来了。从怀集、四会,从这个地方走出这个范围。
【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机缘非常殊胜。他一出来到广州,广州法性寺这个地方,有一位印宗法师正在那边讲经说法,讲的是《涅盘经》。这个人也是个关键的人物,在此地要特别跟诸位介绍一下。这一段是讲「弘护因缘」。法性寺在广州城内西北方。印宗法师,在禅宗史里面记载的,是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吴郡人,吴郡是现在的江苏。他的俗家就姓印,出家叫印宗,俗家姓印。出家之后,精涅盘大部,专攻《大涅盘经》。他也亲近过五祖忍大师,「往谒忍大师」,在五祖会下也有一段时期,有这样殊胜的因缘。五祖圆寂之后,他就到广州住在法性寺,在法性寺讲《涅盘经》。遇到六祖「始悟法理」,他开悟,真正示现开悟是在六祖的会下。
【时有风吹幡动。】
寺院讲经,从前寺院有旗杆,这个旗杆不是悬挂国旗的,是悬幡幢的。诸位晓得,佛法是教学,教学最讲求的是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这是一桩很庄严、很隆重的大事,绝不会到外面去拉信徒,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做宣传,我某法师经讲得很好,你们大家应该要来听。这个话说不出口的,不可以的。何况在那个时候又没有报纸,你也不能登广告;又没有邮政,也不能发通知。所以在从前讲经说法,就是寺院前面这个旗杆悬幡幢,幡幢悬挂了,外面都能看得很清楚。一看到寺庙今天挂著有幡,晓得了,幡就是一个表示,表示今天寺院讲经。有兴趣的人一看到挂幡,就到寺院里面来听经,这是一种信号。幡是个扁型的,长长的,也是属於旗帜一类的,旗大概是方型的、是三角型的,长扁型的这是幡。有风的时候,幡就被风吹动,这个时候正好是有风吹动旗杆上悬的幡。
【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
有一个出家人就说『风动』,你看风动了。另外一个出家人就不同意,他说是『幡动』。一个人讲「风动」,一个人讲「幡动」,彼此争论不休,『议论不已』。正在这个时候惠能大师也到这个地方,看到他们在争论不休,彼此都不服气,都在争论,於是乎他在当中就插了一句话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你们两个人不要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仁者』是尊称他们两位,是你们两个人心在动。这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
【一众骇然。】
大家一听都吃了一惊,彼此都不争论了。这一句话破了两方面的争执,一句话平息了争执。这个地方,法性寺这个地方,现在那个场地就叫风幡堂,纪念六祖大师当年到法性寺平息这个争论。这是讲到「仁者心动」,生一念心就叫心动。你看这两个出家人,一个人是讲风动,实在讲他生一念心,他心动了,他以为外头有风动;一个生一念心,说是幡动。一个著了风的相,一个是著了幡的相。实际上来说,真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他著相的那个心在动,所以「仁者心动」。六祖这句话的目的,打破他们的偏见,打破他们的执著,令入此宗也,心静下来了。此宗是什么?禅宗。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教他入这个境界,非常的高明,一语道破偏见、执著的所在。所以当时在座的大众真是吃了一惊。印宗是了不起的人,看到这个人有这样高的智慧,这样简洁的言词,他马上就向他来请教,「徵诘」。我们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印宗延至上席。】
印宗法师听了他这一番议论之后,立刻就请他上座,把他当作贵宾来接待。
【徵诘奥义。】
『徵诘』就是请教,『奥义』是经典里面深奥的义理,来向他请教。
【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惠能大师对答如流,而且言语简洁,说理清楚。
【宗云。】
印宗就说了。
【行者定非常人。】
『行者』是像我们现在称在家居士一样,你一定不是平常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这个事情十几年了,十五、六年了,十五、六年以前听说五祖传法传给能大师是一个行者,到南方来隐居了,他说是不是你?他怀疑了。
【能曰。不敢。】
惠能他很谦虚,说『不敢』。「不敢」就是承认了,的确就是我,这就承认了。
【宗於是执弟子礼。】
这是传法的人,这是祖师,第六代的祖师。印宗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马上就行弟子礼。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告』也就是报告,请求六祖将五祖所传的衣钵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个衣钵是信物,让大家明了第六代的祖师今天到我们法性寺来了,这是法性寺的一桩大事情。
【宗复问曰。】
印宗又问:
【黄梅付嘱。】
五祖大师传授嘱咐你的。
【如何指授。】
五祖怎么传法给你的?向他领教。
【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禅定解脱』这在佛法里面讲是大事,为什么连这个都不说?
【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这几句话里面说出了禅宗的宗旨,一语点醒我们什么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要记住这一句话。这个意思我们在此地跟诸位做个介绍。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第一点,「得意者越於浮言」,越是超越,「悟理者超於文字」。意是什么?佛心,佛法的宗旨。所以禅宗是以心传心,得意就是悟明心性,所以它超越言语文字。第二点,「发菩提心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这一点希望诸位要特别注意。菩提心是大心,真正发大心,明心见性。有文字、有言语,但是绝不执著在言语文字上,这就叫忘言,教这是讲文字;换句话说,决定不执著言语文字,是一个真正得意、真正悟理之人。发菩提心者是菩萨。
『唯论见性』,这是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宗旨,禅宗修学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血脉论》里头,这是禅宗的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这叫真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有益」。这个话要记清楚,这个无有益就是讲与见性不相干,与成佛不相干。你要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是人天有漏福报,只是如此而已。此地讲亦无有益,亦无有益於明心见性,要晓得这个道理。其次讲,「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外别有禅定」。由此可知,禅定的宗旨是在见性,是在顿悟自性。顿悟自性就是见性、就是成佛,就是圆满的禅定。这一点意思我们必须要明了,一点都不可以错会。这个地方就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自心就是佛,自心就是自性,真心,莫污染自性,就是解脱,解脱就得大自在!怎么叫不染污?分别、执著、妄想就是污染,如果我们自己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解脱大自在就现前了。
再讲「佛法是不二法」,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什么叫佛法,你得要搞清楚。「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这个不二法,诸位记住,这是举一个例子去说,为什么?见性就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见性,可见得是一不是二。「顿除妄念,悟无所得」,《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世出世间法里头,凡是有修有证、有得有失,全属於妄念。所以教你顿除,顿除妄念,恍然大悟,悟什么?悟无所得。悟,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就是污染,没有污染。有所得就有污染。「妄念不生为禅」,这是讲什么叫禅定,妄念不生就叫禅,「坐见本性为定」,这是禅定最简单的一个解释。我们再看经文,印宗法师又问: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刚才我们曾经说明过,法师又提出这个问题。
【能曰。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太好了,就现前的例子来说,你不是在这讲《涅盘经》吗?
【经明见佛性。】
经中就说明见佛性。
【是佛法不二之法。】
见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涅盘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这就举《涅盘经》上一段经文来说,『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这是「高贵德王菩萨」在涅盘会上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
『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五蕴和十八界。
【凡夫见二。】
二是差别相。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这一段的意思我们在此地简单跟诸位提示。先说高贵德王菩萨,这是在《大涅盘经》二十一卷到二十六卷,这有六卷经文都是讲「高贵德王菩萨品」,他这里头所引用的经文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四重禁』就是出家人四条最重的戒律,第一个是淫戒,第二个是盗戒,第三个是杀戒,第四个是妄语戒,平常我们讲杀盗淫妄。这「四重戒」,出家戒是把淫摆在第一,为什么?因为出家人目的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所以最重的要把这一条戒要能守好。在家戒是以杀戒为第一,因为在家人他并不想出三界。诸位要晓得,三界六道是以淫欲为根本,断了淫心就超越三界了。所以说在三界之内要培养大慈悲心。所以在家戒是以杀戒摆在第一条,出家戒是以淫戒摆在第一条,他们的目的不相同,这是讲犯四重罪的。
五逆罪这是讲地狱罪业,这是最重的。父母与我们恩德最大,这是大逆不孝,杀父亲、杀母亲;阿罗汉是天人的老师,有功德於社会,他要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合僧是真正依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行的这一个团体,他想破坏它;第五条叫出佛身血,佛现在不在世了,如果是以恶意来毁坏佛像,等於出佛身血。这个五种罪在经里面讲都是堕阿鼻地狱,就是地狱里头最重的罪业,要受最苦的果报。这是说的学佛,就是佛门出家弟子破了四重戒,在家的有五种五逆罪。一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华语叫「不信」,就是不相信佛法,对於佛所说的理论方法,佛所讲的因缘果报,他都不相信,这样的人叫一阐提。一阐提,佛来了也度不了他。
在这个地方,高贵德王菩萨就问了,这样的人,犯四重禁、造五逆罪、一阐提,这样的人还断不断善根佛性?佛在经上就解释了,说『善根有二』,这个「二」实际上经里面举例好几种,一个是内、一个是外,佛性非内非外,所以不断。那又说二,一个是有漏、一个是无漏,而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所以佛性不断。说到这个地方,善根有常、有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佛性不断。下面这个善不善,意思就很容易懂了。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佛性当然不断。二边才有断,不是二边它怎么会有断?
再讲到五蕴与十八界,一样的道理。『凡夫见二』,有种种差别;智者是开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他通达,五蕴之性、十八界之性也是无二,无二之性就是佛性。这个地方我们举出《心经》里面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里面讲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传心法要》里头说,「一念不受」,那就没有受身;「一念不想」,就没有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就没有行身;「不思量卜度分别」,就没有识身,五蕴皆空。「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是五蕴的扩展,五蕴空了,「十八界空」。所以五蕴性空,十八界也是性空。所以说「蕴之与界,无二无别」,意思你懂了吗?意思懂不懂?五蕴空,十八界也空,空与空不是无二无别吗?道理是在此地。
印宗法师一听这个解释就明白了,佩服得五体投地。於是乎就『欢喜合掌』,自己说了,『某甲讲经』,「某甲」是自称,我讲经算什么?像砖头瓦块一样,『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两句话对於祖师赞叹备至。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在上一次,我们经文里面有两句话没有解释,有同学来问,什么叫「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请看经文第五页倒数第六行,从当中看起。「下下人有上上智」,这个意思是说,在最下等之人,往往就是偶然之间,他会有很高的智慧现前。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个意思。「上上人有没意智」,意思就是讲,在居高上地位者,聪明智慧之人,有时候他的智慧会被埋没而不能够现前,正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我们在此地补出来。
再看今天的经文,我们接著说。前面讲到能大师接受了五祖传给他的法与衣钵,五祖告诉他,悟了本性就是天人师、就是佛。禅家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这是将大乘顿教法门传授给能大师,告诉他,你是第六代祖师了。「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嘱咐他这几句话。嘱咐完了之后,这又说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是: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这个意思我们要给诸位介绍一下。这是接著前面讲的,「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这三句话是很重要的。前面一再给诸位说明,学佛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什么?就是相信性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是法。换句话说,佛、法、僧三者原是自己的一心,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一心具足体、相、用三大,一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要相信这个,才叫真正相信。信心清净,决定没有疑惑了,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明心见性,实相就是净土法门里面的理一心不乱,所以说是见性成佛,诸位必须要记住这个意思。五祖教他要「善自护念」,这善自护念,外缘不能够侵犯我们,内心是常生智慧,这就是真正的护念。
五祖给他说的这首偈子,就是『有情来下种』这首偈子,我们举《金刚经》上一段经文来说明这首偈子的大意。《金刚经》上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想这句经文诸位一定都很熟悉。五祖这首偈子,前面两句就是度生,「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就是度众生。有情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到诸佛如来的法会,到祖师大德的法会当中,到这个地方来下种子,下菩提涅盘之种。「因地果还生」,下种是下在因地,有因必定会结果;换句话说,佛种子种在我们八识田中,只要时节因缘成熟,必定是要圆成佛果的,这是讲度生。末后两句说,『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讲要离相,就跟《金刚经》这两句话一个意思,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如果你要是著相了,自己能度,一切众生为我所度,能所不忘,我执没有破,法执也没有破,那是凡夫不是圣人。圣人天天度众生,天天无所度,正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离相,一切决定不执著,生心生什么心?就是生度众生的心。因为生度众生的心,他不住空;因为他离相,他又不住有,正是空有二边不住,大乘中道的精神。五祖又告诉他说: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谁相信他是传佛衣钵之人?所以衣就是信物。
【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
这是信物,取信於大众的。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这两句话很重要,特别要注意的是『自悟自解』,别人不能帮你开悟,别人也没有法子帮你理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衣钵是大家争执的焦点,到你手上之后不要再传了。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这两句话我们看六祖这一生的际遇就明了了。
【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虽然是盛唐,佛法的黄金时代,众生毕竟是众生,烦恼、恶习还是相当的深重。换句话说,嫉妒障碍、迷惑颠倒所做无量无边的罪业是普遍能够见到的。那个时候都如此,何况於现在?所以我们说学佛有许多的障碍,有许多的磨难,看看释迦牟尼佛、看看六祖,我们心也就平了,我们今天受这一点小的挫折障碍算得了什么!可见得佛祖在当时已经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了。
【能曰。向甚处去。祖云。】
向什么地方去?五祖就说: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告诉他去处。这个『怀』就是怀集县,『会』就是四会县,前面我们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诸位都看过,我也特别叫大家留意,这个地理位置。这一段里面有几点重要的意思,诸位要把它听清楚,要记住。因为这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很重要的处所。图也摆在此地,这是怀集、这是四会,现在这两个县都在广东省。四会再下来就是广州,可见它距离广州、南海不太远。五祖就教他在这个地区隐居。六祖在这个地方一共是隐居十五年,前面曾经说过,这两句在此地。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十段,说明惠能大师南隐,往南方去了。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
这是接受了五祖的传法。
【云。能本是南中人。】
就是南方人。
【久不知此山路。】
他到黄梅来,这八个多月都没有出过寺院的山门,所以这外面路径当然不熟。
【如何出得江口。】
我们晓得,黄梅距离长江不远。五祖就说了:
【汝不须忧。】
这个事情你不要担忧。
【吾自送汝。】
我亲自送你去。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
『驿』是码头,一直把他送到『九江』。
【驿边有一只船子。】
大概这是五祖预先安排好了渡江。
【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
叫他上了船,五祖摇橹。
【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哪有老师去划船,学生在坐船?他说,老师您请坐,这个划船的事情应该是学生做的。
【五祖云。合是吾渡汝。】
我度你才对!当然是我划船,我来度你。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我们看他师生的对话,这里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可见得佛法真正是最圆满、最美满的人情,合情合理合法,只有开悟的人才能做得到,生活里面表演的、表现的这种情趣,一个迷惑颠倒的人决定做不到。那他说了:
【惠能生在边方。】
这是中国当时的边疆。
【语音不正。】
当然他带著有浓厚的广东话,这是我们都能够想像得到的。
【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你看看从生活上,他们坐一个船,两个人在划船,从这个事都能够会归自性。这个是佛法常常说的,听经最要紧的是消归自性,修行最重要的是转识成智,我们看看这个消归自性、转识成智完全在生活之中。无怪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没错。不仅仅是他跟五祖在一起坐船,这个境界完全会归自性,日常在生活当中,待人接物、穿衣吃饭,真正是法法圆融,头头是道。所以悟的人,他生活在哪里?他生活在法性里面,这跟我们一般凡夫俗子境界迥然不同。所以我们读经,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祖师给他印证。
【祖云。】
这五祖说。
【如是如是。】
一点都不错。这种境界悟了的人才明白,所以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两个都开悟的人,他们交谈,彼此的境界完全都能够理解。
【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这个地方讲的佛法,专指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的这一支,就是禅宗。禅宗到什么时候才发大?就是由你才发大。所谓是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
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晓得,祖师真正是具足了先知。他送能大师南下了,告诉他,你去了三年之后,我就往生了。你看预知时至。一般人我们看人家往生,大概一个多月以前晓得,一、二个月以前,我们常见的;祖师三年前就晓得了,而且是真的,六祖大师离开黄梅之后第四年,五祖圆寂了。算实际的时间,真的是三年,他逝世了。可见得五祖跟能大师这一次的分别是永别,以后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你看看他们两个人谈话分手,这样的轻松、这样的潇洒。如果要是有个别人知道了,这是生离死别,那心里多难过。你看他们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生死自在。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桩事情不明白、没有一桩事情不了解。这个是心地清净,神通的妙用。特别告诉他讲,你现在努力往南方去,『不宜速说』。为什么?弘法的机缘没成熟。因为佛法还有一些障难要发生了,所以前面叫他隐居,你要到怀集、四会这个地方去藏起来,不可以暴露身分,去隐藏起来,等待机缘成熟,而后才能够弘法利生。惠能拜别之后,就往南方走了。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走了两个多月,从江西走到了广东,到了广东大庾岭。大庾岭是江西、福建跟广东交界的地方,过了大庾岭就是广东的境地了。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
五祖把惠能大师送走了之后,好几天都不上堂。终於学生们都疑惑了,老师怎么这么多天没上堂,没跟我们说法了?是不是害病了?所以到那里去问候。
【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
这个问词是佛陀在世教诫弟子们问候人的话,这几天没病、没烦恼,『少病少恼』?五祖就说了,病是没有。
【衣法已南矣。】
衣钵传法往南边去了!大家就奇怪了,就问了:
【问谁人传授。】
老师你传给哪个去了?五祖说:
【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这个话是双关的意思。『能』是什么?有能力的人他得去了。惠能大师正好名字上有一个「能」字,於是乎大家一想,那个作偈的獦獠,一定是他得去了。他得去了,诸位想想看,这庙里头这些徒众,当然就有一些不服气的。平常根本就瞧不起他,怎么他可以得衣钵?是不是老和尚糊涂了,怎么可以把衣钵传给他?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诸位看此地记载,当然是事实,寺庙里有一千多人,里面就有几百个人分头去追,想把这个衣钵夺回来。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
这个里面去追六祖夺回衣钵,我想发起人大概就是他。因为什么?他是『为众人先』,他带头的。他一发起,我们去追去,把衣钵抢回来。於是乎大家都响应,好。这一下就有几百个人参加,分头去追赶。这个人到后来也是了不起的人,我们在这里要跟诸位介绍一下。在《传灯录》里面,就是惠明这一段,我们要讲惠明悟法,开悟了,这是六祖大师最初度的就是惠明禅师,最初度的。在《传灯录》里面,也就是禅宗史里头所记载的,「袁州蒙山」,这是他以后的道场,这个地方在现在的江西。「道明禅师」,就是惠明,因为六祖度了他之后,他就拜六祖为师,自己不敢称惠,六祖称惠能,他叫惠明,所以就改了一个名字,改作道明,避六祖的讳,所以以后称之为道明禅师。
他是鄱阳人,江西鄱阳县的人。这个人世家也相当了不起,他是陈宣帝的裔孙,就是后人,宋、齐、梁、陈,陈宣帝的后人。「少於永昌寺出家」,年轻的时候他就发心出了家了,因为他的国亡了,真是国破家亡,所以他发心出家。以后他就是依止黄梅五祖,也非常用功,「极意研寻,初无解悟」,但是没有开悟。在五祖会下多年没有开悟,用功倒是满用功的,他有障碍。他在追寻六祖时,「言下悟入」,所以才以六祖为老师。这一段公案就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是有缘,佛法里面常讲是有缘人,他大概是追到六祖了。
【趁及於能。】
『趁』就是追到了,从后面追赶,追到了。
【能掷下衣钵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於草莽中。惠明至。】
惠能大师看到后头有人来追赶,一发现是惠明,心里就晓得,他来无非是来夺取衣钵的。衣钵是『表信』的,是信物,怎么可以以力来争?他是一个武夫,是一个粗人,力气当然很大,曾经做过四品将军。看他来了,这时无可奈何,把衣钵放在路旁边的石头上,自己躲在荒草里面,想躲过这个劫难。惠明赶上了,看到能大师已经躲藏起来了,衣钵在石头上,那他也很开心,目的总算是达到了。可是怎么样?
【提掇不动。】
诸位想想,这个衣钵,钵也只这么一点大,那个衣绝对不到一公斤。我们想像当中,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拿得起来,一个四品将军居然拿不起来。当然有护法神在那边守护住,所以这个衣钵他居然提不起来。这个时候他觉悟了,就在这个时候觉悟了,知道自己什么?错了。衣钵该是他的,他拿很轻松,拿了就走了;我想拿,拿不动。这个是一个大觉悟。
【乃唤云。行者行者。】
『行者』是修行人,是个带发修行人。他在黄梅的时候没有出家,也没有剃发,在那里做工。他说:
【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他本来是为衣来不是为法来,就是一念觉悟,正是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念头一转,这两句话真的,千真万确的,他这个时候念头转了。我现在到这里来求法,我不争衣了,来求法的。
【能遂出。】
惠能从草堆里头出来了。
【坐盘石上。】
盘腿坐在石头上,求法来的。
【惠明作礼。云。】
真正给他礼拜了,这个时候具足了虔诚恭敬心,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心一意来求法。
【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
惠能大师告诉他,你既然为法而来的。
【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这是求法的先决条件。你既然为法了,那好,先告诉你,你把万缘放下,先把心定下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平素一般人所以不能够悟法、不能开悟,原因在哪里?六根攀缘外面六尘,眼根攀缘色尘、耳根攀缘声尘,所以总是向外头攀缘而不能够放下。这个放下,诸位要晓得,不是放下六根,也不是放下六尘,放下什么?放下这个攀缘心,这是个妄心。『屏息诸缘』,「息」这个东西,诸位要清楚、要明了。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外息攀缘六尘这个心,「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个是比喻,墙壁是无知,比喻什么?比喻这个心定,心在境界里不动,这个才有资格入道。如果你的心还为外境所动,这个外境六尘里头,五种属於外,色、声、香、味、触这是外五尘;内里面有法尘,法尘就是打妄想,想过去、想未来,过去、未来都不在眼前,这叫内攀缘法尘。内外统统把这个缘息掉,「屏息诸缘」。
慧海禅师说,「万缘具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这一句话说得很好,不但世间一切法我们要觉,不攀缘了,把这个攀缘心息掉,出世间的一切佛法也不攀缘。这个万缘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包括在里面,要具绝,这就叫一切法性空。「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什么心?妄心、攀缘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都不能用攀缘心,这个叫屏息诸缘。你看净土念佛堂里打佛七,常常讲「放下万缘」,这个放下万缘跟此地屏息诸缘是一个意思。
『勿生一念』,慧海禅师说,「对诸境色,永无起动,即是无念」。境是境界,色是色相。这个色在此地它是六尘之首,举一个其余的五种都包括在其中了,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外境。永无起心动念,这叫无念,就是无妄念。无妄念就是正念现前,也就是我们讲正智,正智现前,这是用功修行不可以不知道的。黄檗禅师说,「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十八界是什么?诸缘,一念不起就是屏息,屏息诸缘。「即身便是菩提华果」,花是菩萨,果是佛,只要你在境界里面能够做到一念不生,你这个身就是菩萨、就是佛。「即心便是灵知」,灵知是般若智慧。这一个名词里面包括了三种般若,实相般若是体,观照般若是自受用,方便般若是他受用,这都叫灵知。
又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三界是讲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六道轮回。一切凡夫无量劫来,在三界六道随业流转,苦不堪言,如何能够出去?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想想,不说别人,反省反省自己,你看念念当中不是思善,就是思恶。思善的将来感三善道的果报,思恶的将来感三恶道的果报,有因必有果。如果善恶都不思量了,三善道的因断了,三恶道的因也断了,岂不是当处便出三界?这一点希望我们要特别的留意到。我们如果是真正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真正要想求往生,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这个是前方便,叫他把妄念息掉,把心定下来,「勿生一念」。必须具足这样的条件才能说法,所说之法他能够接受;不具足这个条件,说了也是枉然。在这个时候,惠明真听话,他能够顿息万缘,一念不生。
【良久。】
这样静下来很久一段时间,这是必要的,为什么?没有一段时间,心静不下来,收摄不住。整个心定下来了,六祖是一句话把他点醒。
【谓明曰。】
告诉惠明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我们想一想,这样的话,在禅宗来讲是一个很普通的一句话,而且是个口头禅。我相信惠明大师在五祖会下,像这样的口头禅不晓得听了多少遍了,为什么不开悟?开悟的关键就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就在此地。可见得惠明在五祖会下那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屏息诸缘过;换句话说,一天到晚总是妄念纷飞。所以祖师每一次上堂说法都跟耳边风一样,不悟!我们在这里继续跟诸位介绍这个意思。
『本来面目』,在《修心诀》里头有几句话说,「诸法如梦」,希望诸位要细心的体会,不要以为眼前境界是真的,的确像《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讲的话千真万确。「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你要问,什么是本来面目?我们不要去管别人,要紧的是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像六祖说,『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们读了这句话,就像六祖问我们,哪个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要晓得,本来面目就是空寂灵知之心。我们现在本来面目丧失掉了,就是空寂灵知的心丧失掉了。现在你的心不空,你心里头乱七八糟的妄念太多,你的心不寂,寂是清净、寂是定,你现在这个心里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是一个浑浊之相。所以虽有知,不灵,不是灵明觉知。这就叫失去本来面目,失去空寂灵知的心,我们著诸法之相、著尘境之相,在这个里面生起无量无边的妄念,不知道这全是妄想。
再看底下,「若悟此心」,此心就是空寂灵知的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只要你真正觉悟,悟什么?空寂灵知的心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佛性,那你就不必要经过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成佛,立刻就成佛了。正像《楞严》所说「歇即菩提」。经上所讲的句句都是实话。
在此地惠明禅师的缘成熟了,「只经能大师一点便大悟」。像画龙点睛一样,他已经画成了,睛一点龙就飞走了,大彻大悟。什么叫缘熟?所谓缘熟就是「顿息诸缘,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也」,这就叫缘熟。我们要问我们自己,我的缘熟了没有?我的缘要到哪一天才熟?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我就告诉你,缘成熟与否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所在,问题你如果现在能够顿息诸缘,於一切境不生一念,你的缘今天就熟了,就是现在就熟了。如果你现在不能够息诸缘,於一切境界上还是起心动念,那你的缘今天没熟。所以你要问缘哪一天成熟,你问别人就错了,这个事情要问自己。换句话说,你今天肯不肯放下。今天肯放下,今天就熟了;明天放下,明天就熟了;后天放下,后天就熟了。惠明禅师在这个时候真放下了,於一切境界里头不生一念了,所以六祖这么一点他言下大悟。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这是我们修学的榜样。这个事实、这个道理我们真正明白了,试问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你说可能不可能?还有疑惑吗?惠明悟了以后又问: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他问什么叫『密语密意』?这样的话,刚才我说过,五祖在黄梅不晓得说了多少遍,他都不懂,他都不开悟,这就叫迷。缘成熟了,一点就破了。所以对於缘未成熟之人,这个话就是「密语密意」。像我们读《坛经》,你们诸位在此地听讲,你这一听能不能言下大悟?如果不能言下大悟,这个话对你来说就是「密语密意」。如果言下大悟了,那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不密了。所以惠能大师说了: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
给你讲得这么明白,这密什么?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你要自己回光一返照,无量无边法门一时通达,密在哪里?密在你自己那一边,不在我这里,不在外境上。
【明曰。】
惠明禅师就说了: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
这他承认了,老老实实说了,虽然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在没开悟,不晓得自己本来面目。
【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今天在这个地方,承蒙你这一指点,我大彻大悟了。这个境界说不出来,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喝一杯水,你说这水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不晓得,说不出来的。我说这水很热,热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怎么给人说,别人能体会吗?不能体会,只有那个人亲自去喝一口,他才晓得,他才能够体会。他要不亲自去喝一口,怎么说也体会不到,何况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惠能大师说:
【能曰。汝若如是。】
你要是这样讲,这是应当的,他是在能大师手下开悟的。所以刚才说了,这是第一个得度的,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个开悟的,这是第一个。
【吾与汝同师黄梅。】
我们两个同学,都是五祖的学生,你何必这么客气,要拜我为师?
【善自护持。】
你要好好的保护你自己,不可以再迷失了本性。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
这惠明问,今后往什么地方去?惠能大师就告诉他:
【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前面跟诸位说过,『袁』就是袁州,袁州的蒙山。由此可知,惠能大师似乎也有神通,能够指点惠明禅师在某一个地方有缘,他将来在那个地区度很多的众生,指点他的去路。所以悟了的人都有先知。
【明礼辞。】
惠明拜谢六祖,辞别六祖,让六祖再往南边去避难。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
他从『岭下』,这个小山坡下来之后,又碰到后面追的人来了,来追赶、来找六祖的人来了。看到这些人来,就告诉他说:
【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他在这里打了个妄语,这个山岗我刚才去过了,没有。而且这个山路又不好走,我没有找到,恐怕从别的路上走了,咱们分头再去找,这个我已找过了,不必去了。打个妄语。大家一听这个话,他是个带头的人,大家都信了他的话了,不从这一条路追了,六祖从这个路平平安安的避难去了。这个『崔嵬』是山路、土山,这是带石者,土山是石头路,不好走的小路。
向下这一段经文,我这里标了个小标题,叫「密参真印」,参是参学,密是讲密行,真正的来求一心,这一段讲的历事炼心。我们先读经文,经文读了之后,我把大意给诸位来说明。
【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於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就是这一段。这十五年当中,就是祖师真正的参学。所以我们要了解参学在哪些地方参,不是像我们一般以为参学一定去寻师访友,哪个地方有高明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跟他学这叫参学。固然那也是学,那是初级的参学,高级的参学则不然,是历事炼心。历是经历,事是一切事物,统统要去经历,在这个事物当中经历去炼心。心就是一,要炼这个。所以修行首先要明了这两个字的意思。修行乃是修正行为,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它的范围非常广大,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行为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就统统包尽了,就是身、口、意,总不外乎这三类。身是一切的动作,一切造作,口是一切言语,意是念头,包括了所有的行为。
怎么个修法?身与口要修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都是大乘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要懂得顺,要懂得随喜。在恒顺随喜里面修什么?刚才讲了,炼心。恒顺随喜就是历事,身口历事。炼心?炼清净心,炼明了心。恒顺随喜里面样样明了,这是智慧;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才清净,起了一个念头就不清净了。是非善恶都莫思量,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才清净。又明了,明了是智慧,清净是禅定,定慧等持。这叫真正修行,这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六祖在怀集、四会县一十五年修的什么?就是修的这个。这叫真修行,真正在炼心!
大经里面像《华严》,清凉大师教我们的《华严》的四分,与此地所讲的大意都相当。《华严》四分里头第一个是「举果劝乐生信」,果是讲果报,如来的果报清净庄严。咱们不要讲《华严经》,《华严经》太复杂了,境界太广大了,不可思议,我们就讲六祖。六祖开悟的时候,他讲过,「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好不好,这清净好不好?「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好不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说好不好?如果你要晓得自性清净心里面有这样殊胜的果报,你喜不喜欢、你信不信?如果你真正喜欢,真正信了,这是学佛第一个基础奠定了。信了以后要理解,怎么解?要修因,因与果要相契,这才能生解。所以解不是我多听听、多看看,那个解是靠不住的,那种理解不是真正的解,而是什么?是一种记问之学。换句话说,你所理解的是听别人说的,道听涂说,是这种理解,这个理解不是自己的,全是别人的,靠不住。所以自己真正要解,要修因,这个因一定与果相契合,这个解是真的。
讲到修行,「托法进修」,像刚才跟诸位所说的,法,你懂得方法,必须依托这个方法来进修。可是你要证,得依人,就是要历事炼心,在境界里头炼自己的心、智慧、光明,一切明了,炼自己的心清净、如如不动,这是真正修行。特别要记住这个四条,《华严》里面提出,《华严》所谓是经中之王,根本法轮,信解行证这个程序,这个里面所讲的真实的境界,不可不知。违背这个原则那就是盲修瞎练,不会有成就的。
在饮食方面,你看祖师讲了,他吃肉边菜,这从饮食上说的。我们晓得,佛法里面在饮食起居里,它讲求的是卫生、卫性、卫心,讲求这三种。我们世间人所重视的只是卫生,卫生是讲保卫生理,我们讲生理卫生、生理健康,只晓得这个,还有两个重要的他疏忽了,所以世间人有许多疾病。保卫是保卫三方面,他只一方面,缺少两方面。世间宗教像伊斯兰教,回教,他懂得卫性,不但晓得卫生,他还晓得卫性。性是什么?性情。凡是性情不好的那些动物他们都不吃。为什么?因为这些动物,那个不良的性情,你要是多吃了,会吸收了它的气分,他懂这个道理。所以他的饮食除了在卫生上有选择,卫性上,保卫善良的性情上,他有多一重的选择。
讲到佛法里面生活才算是最圆满的,除了懂得卫性之外,他懂得卫心,那就是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保卫自己的慈悲心,所以讲的「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佛法里面虽然有讲三净肉,所谓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完全是为了保卫慈悲心,保卫自己的清净心。佛门里面戒律禁止五荤,所谓五荤,在我们来看都是蔬菜,葱、蒜、韭菜、荞头、洋葱,这不都是蔬菜类的吗?为什么要禁止?因为卫性。这五类的蔬菜它的性情不好,熟吃,煮熟了吃,吃多了增长荷尔蒙;换句话说,容易引起性欲的冲动。特别是对於出家人,那就是多生许多无谓的烦恼,所以这个不吃。生吃容易增肝火,就是容易发脾气,使性情暴躁、粗暴。所以说生吃也不好,熟吃也不好。佛法里头,蔬菜里头把这五种挑出来完全是卫性,保卫一个温柔善良的性情,所以不吃它。可是如果用在治病上,那是有开缘、有例外的。你譬如以蒜来讲,大蒜,大蒜是以生吃而不是熟吃,它能够抗许多的疾病。我们晓得最著名的就是肺结核,今天肺结核所用的医药,几乎完全是从大蒜里面提炼的。所以为了治病,佛法有开缘,那就是统统都可以用,没有任何的拘束。
这一段经文里面就是说明了六祖大师在怀集、四会这一带,这一地区,随著猎人,诸位知道,猎人他行踪不定的,总在这一个山区,范围相当之大,在这一带打猎,行踪不定。换句话说,六祖被他们雇用,担任看守猎物这一个职务。这些猎人打了一些猎物,叫他来看守。他是一个修行得道之人,在这个环境里面,这是逆缘。这修行人大慈大悲,诸位想想,他这个环境里天天看到那么多人去打猎、去杀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的逆境。就像《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的甘露火王,他是在逆境里头炼自己的慈悲心,炼自己的清净心,在这个里面去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看守猎物,如果这个野兽受的是轻伤,伤势不重,被猎人抓来了,这个野兽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他就偷偷的把它放掉;伤得很重了,放它,它也死了,那就不必放了,替他看守。
同时方便说法,看到猎人有兴趣的时候,兴高采烈的时候,他随便给他说几句话,这些话里面都有启示,都有规劝的意思在。由此可知,这些猎人虽然造作重罪、造重业,他与六祖在往昔生中必定有很深厚的因缘。六祖将来示现出家,在曹溪弘法利生,这些猎人,我想他到晚年一定回头,从前替我们看猎物的那个小孩,现在他是佛门祖师!诸位想想,他必定会来跟六祖学佛,一定会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六祖把这批恶人统统都度了,真是自度度他,无量功德。所以我们往深远处看,才晓得菩萨他的操行不可思议。下面一段讲祖师的弘法护法的因缘,「弘护因缘」。
【一日思惟。】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
【时当弘法。】
时节因缘成熟了,应当出来弘法利生。
【不可终遯。】
『遯』就是隐居,不让人知道。这是自己警觉因缘成熟了。缘成熟不成熟,自己晓得。因缘成熟了,真正成熟了,就是没有障碍了,所有的灾难都已经过去了。
【遂出。】
这是离开猎人队,他出来了。从怀集、四会,从这个地方走出这个范围。
【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机缘非常殊胜。他一出来到广州,广州法性寺这个地方,有一位印宗法师正在那边讲经说法,讲的是《涅盘经》。这个人也是个关键的人物,在此地要特别跟诸位介绍一下。这一段是讲「弘护因缘」。法性寺在广州城内西北方。印宗法师,在禅宗史里面记载的,是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吴郡人,吴郡是现在的江苏。他的俗家就姓印,出家叫印宗,俗家姓印。出家之后,精涅盘大部,专攻《大涅盘经》。他也亲近过五祖忍大师,「往谒忍大师」,在五祖会下也有一段时期,有这样殊胜的因缘。五祖圆寂之后,他就到广州住在法性寺,在法性寺讲《涅盘经》。遇到六祖「始悟法理」,他开悟,真正示现开悟是在六祖的会下。
【时有风吹幡动。】
寺院讲经,从前寺院有旗杆,这个旗杆不是悬挂国旗的,是悬幡幢的。诸位晓得,佛法是教学,教学最讲求的是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这是一桩很庄严、很隆重的大事,绝不会到外面去拉信徒,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做宣传,我某法师经讲得很好,你们大家应该要来听。这个话说不出口的,不可以的。何况在那个时候又没有报纸,你也不能登广告;又没有邮政,也不能发通知。所以在从前讲经说法,就是寺院前面这个旗杆悬幡幢,幡幢悬挂了,外面都能看得很清楚。一看到寺庙今天挂著有幡,晓得了,幡就是一个表示,表示今天寺院讲经。有兴趣的人一看到挂幡,就到寺院里面来听经,这是一种信号。幡是个扁型的,长长的,也是属於旗帜一类的,旗大概是方型的、是三角型的,长扁型的这是幡。有风的时候,幡就被风吹动,这个时候正好是有风吹动旗杆上悬的幡。
【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
有一个出家人就说『风动』,你看风动了。另外一个出家人就不同意,他说是『幡动』。一个人讲「风动」,一个人讲「幡动」,彼此争论不休,『议论不已』。正在这个时候惠能大师也到这个地方,看到他们在争论不休,彼此都不服气,都在争论,於是乎他在当中就插了一句话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你们两个人不要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仁者』是尊称他们两位,是你们两个人心在动。这一句话说出来的时候。
【一众骇然。】
大家一听都吃了一惊,彼此都不争论了。这一句话破了两方面的争执,一句话平息了争执。这个地方,法性寺这个地方,现在那个场地就叫风幡堂,纪念六祖大师当年到法性寺平息这个争论。这是讲到「仁者心动」,生一念心就叫心动。你看这两个出家人,一个人是讲风动,实在讲他生一念心,他心动了,他以为外头有风动;一个生一念心,说是幡动。一个著了风的相,一个是著了幡的相。实际上来说,真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他著相的那个心在动,所以「仁者心动」。六祖这句话的目的,打破他们的偏见,打破他们的执著,令入此宗也,心静下来了。此宗是什么?禅宗。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教他入这个境界,非常的高明,一语道破偏见、执著的所在。所以当时在座的大众真是吃了一惊。印宗是了不起的人,看到这个人有这样高的智慧,这样简洁的言词,他马上就向他来请教,「徵诘」。我们请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印宗延至上席。】
印宗法师听了他这一番议论之后,立刻就请他上座,把他当作贵宾来接待。
【徵诘奥义。】
『徵诘』就是请教,『奥义』是经典里面深奥的义理,来向他请教。
【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惠能大师对答如流,而且言语简洁,说理清楚。
【宗云。】
印宗就说了。
【行者定非常人。】
『行者』是像我们现在称在家居士一样,你一定不是平常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这个事情十几年了,十五、六年了,十五、六年以前听说五祖传法传给能大师是一个行者,到南方来隐居了,他说是不是你?他怀疑了。
【能曰。不敢。】
惠能他很谦虚,说『不敢』。「不敢」就是承认了,的确就是我,这就承认了。
【宗於是执弟子礼。】
这是传法的人,这是祖师,第六代的祖师。印宗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人,马上就行弟子礼。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告』也就是报告,请求六祖将五祖所传的衣钵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这个衣钵是信物,让大家明了第六代的祖师今天到我们法性寺来了,这是法性寺的一桩大事情。
【宗复问曰。】
印宗又问:
【黄梅付嘱。】
五祖大师传授嘱咐你的。
【如何指授。】
五祖怎么传法给你的?向他领教。
【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禅定解脱』这在佛法里面讲是大事,为什么连这个都不说?
【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这几句话里面说出了禅宗的宗旨,一语点醒我们什么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要记住这一句话。这个意思我们在此地跟诸位做个介绍。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第一点,「得意者越於浮言」,越是超越,「悟理者超於文字」。意是什么?佛心,佛法的宗旨。所以禅宗是以心传心,得意就是悟明心性,所以它超越言语文字。第二点,「发菩提心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这一点希望诸位要特别注意。菩提心是大心,真正发大心,明心见性。有文字、有言语,但是绝不执著在言语文字上,这就叫忘言,教这是讲文字;换句话说,决定不执著言语文字,是一个真正得意、真正悟理之人。发菩提心者是菩萨。
『唯论见性』,这是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宗旨,禅宗修学的宗旨就是明心见性。《血脉论》里头,这是禅宗的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这叫真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有益」。这个话要记清楚,这个无有益就是讲与见性不相干,与成佛不相干。你要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是人天有漏福报,只是如此而已。此地讲亦无有益,亦无有益於明心见性,要晓得这个道理。其次讲,「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外别有禅定」。由此可知,禅定的宗旨是在见性,是在顿悟自性。顿悟自性就是见性、就是成佛,就是圆满的禅定。这一点意思我们必须要明了,一点都不可以错会。这个地方就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了,自心就是佛,自心就是自性,真心,莫污染自性,就是解脱,解脱就得大自在!怎么叫不染污?分别、执著、妄想就是污染,如果我们自己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解脱大自在就现前了。
再讲「佛法是不二法」,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什么叫佛法,你得要搞清楚。「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这个不二法,诸位记住,这是举一个例子去说,为什么?见性就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见性,可见得是一不是二。「顿除妄念,悟无所得」,《心经》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世出世间法里头,凡是有修有证、有得有失,全属於妄念。所以教你顿除,顿除妄念,恍然大悟,悟什么?悟无所得。悟,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就是污染,没有污染。有所得就有污染。「妄念不生为禅」,这是讲什么叫禅定,妄念不生就叫禅,「坐见本性为定」,这是禅定最简单的一个解释。我们再看经文,印宗法师又问: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刚才我们曾经说明过,法师又提出这个问题。
【能曰。法师讲涅盘经。】
这个太好了,就现前的例子来说,你不是在这讲《涅盘经》吗?
【经明见佛性。】
经中就说明见佛性。
【是佛法不二之法。】
见佛性就是佛法不二之法。
【如《涅盘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这就举《涅盘经》上一段经文来说,『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这是「高贵德王菩萨」在涅盘会上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
『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五蕴和十八界。
【凡夫见二。】
二是差别相。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这一段的意思我们在此地简单跟诸位提示。先说高贵德王菩萨,这是在《大涅盘经》二十一卷到二十六卷,这有六卷经文都是讲「高贵德王菩萨品」,他这里头所引用的经文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四重禁』就是出家人四条最重的戒律,第一个是淫戒,第二个是盗戒,第三个是杀戒,第四个是妄语戒,平常我们讲杀盗淫妄。这「四重戒」,出家戒是把淫摆在第一,为什么?因为出家人目的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所以最重的要把这一条戒要能守好。在家戒是以杀戒为第一,因为在家人他并不想出三界。诸位要晓得,三界六道是以淫欲为根本,断了淫心就超越三界了。所以说在三界之内要培养大慈悲心。所以在家戒是以杀戒摆在第一条,出家戒是以淫戒摆在第一条,他们的目的不相同,这是讲犯四重罪的。
五逆罪这是讲地狱罪业,这是最重的。父母与我们恩德最大,这是大逆不孝,杀父亲、杀母亲;阿罗汉是天人的老师,有功德於社会,他要杀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合僧是真正依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行的这一个团体,他想破坏它;第五条叫出佛身血,佛现在不在世了,如果是以恶意来毁坏佛像,等於出佛身血。这个五种罪在经里面讲都是堕阿鼻地狱,就是地狱里头最重的罪业,要受最苦的果报。这是说的学佛,就是佛门出家弟子破了四重戒,在家的有五种五逆罪。一阐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华语叫「不信」,就是不相信佛法,对於佛所说的理论方法,佛所讲的因缘果报,他都不相信,这样的人叫一阐提。一阐提,佛来了也度不了他。
在这个地方,高贵德王菩萨就问了,这样的人,犯四重禁、造五逆罪、一阐提,这样的人还断不断善根佛性?佛在经上就解释了,说『善根有二』,这个「二」实际上经里面举例好几种,一个是内、一个是外,佛性非内非外,所以不断。那又说二,一个是有漏、一个是无漏,而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所以佛性不断。说到这个地方,善根有常、有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佛性不断。下面这个善不善,意思就很容易懂了。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佛性当然不断。二边才有断,不是二边它怎么会有断?
再讲到五蕴与十八界,一样的道理。『凡夫见二』,有种种差别;智者是开悟的人、大彻大悟的人,他通达,五蕴之性、十八界之性也是无二,无二之性就是佛性。这个地方我们举出《心经》里面所谓「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里面讲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传心法要》里头说,「一念不受」,那就没有受身;「一念不想」,就没有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就没有行身;「不思量卜度分别」,就没有识身,五蕴皆空。「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是五蕴的扩展,五蕴空了,「十八界空」。所以五蕴性空,十八界也是性空。所以说「蕴之与界,无二无别」,意思你懂了吗?意思懂不懂?五蕴空,十八界也空,空与空不是无二无别吗?道理是在此地。
印宗法师一听这个解释就明白了,佩服得五体投地。於是乎就『欢喜合掌』,自己说了,『某甲讲经』,「某甲」是自称,我讲经算什么?像砖头瓦块一样,『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这两句话对於祖师赞叹备至。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