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四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前面我们讲到了所说的这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神秀大师所呈的这首偈子。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
秀大师将这首偈子写在墙壁上以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去了。
【人总不知。】
这个事情因为是在夜晚做的,没有人知道。经文里面说:
【秀复思惟。】
神秀大师又是这样想著。
【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
心里头这样想著,五祖要看到这个偈子,心里面要欢喜赞叹,自己与佛法就有缘分。经上常说诸佛世尊出现於世间,乃是接引有缘之人。如果五祖要认为这一首偈子不堪:
【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
这个意思是讲,假如这首偈子五祖看了不中意,那我自己是迷惑,业障深重,没有办法得法。
【圣意难测。】
这个『圣意』就是称祖师的意思。凡是明心见性之人都可以称之为圣人,前面我们曾经说过。
【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们从经文这一段的叙说就了解秀大师没有开悟。为什么?开悟的人心是清净的,没悟的人那是思前想后,心里面没有办法安宁,悟不悟这是非常明显的一种状态。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他们的示现其目的都是启发后学的。无论他现的是一个顺境,开悟的样子,或者示现的是一个逆境,迷惑颠倒的样子,无不是给后人做启示。这种情形我们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可以得到非常具体的答案,这是我们用不著疑惑的。所以古德说得好,「听经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两句话是千古定论。如果我们遵守这两句话的开导,我们不但在经教里面不会迷著,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也不至於被外境所迷著了。这一点是初学人应当特别留意的。下面经文是第七段,就是五祖对於秀大师的评断、评定。请看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
这个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入门。
【不见自性。】
这句话是平素日常接触当中就已经看出来,秀大师没有开悟。
【天明。】
到第二天,天亮了。
【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
忽然看到墙壁上有人提了一首偈。
【报言。供奉却不用画。】
这个『报言』就是告诉卢供奉,说供奉,不必画了。本来预备画壁画的,不必画了。
【劳尔远来。】
劳苦你这么远到这寺院里来。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两句话是佛在《金刚经》上说的。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请看字幕上,这是第七段,五祖对秀大师的评断。这一段经文很容易了解。可见得五祖对於神秀大师还是非常的赞叹。看到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原来预定的壁画临时取消了。祖师说,把这个偈子保留在这边让大家来看,如果能够依照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这句话是真的,『有大利益』也是真的,这个话都是真实说。『令门人』,就是他的这些弟子们、学生,『炷香』就是焚香,『礼敬』,叫大家都念这首偈子,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这首偈可以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是初学的学生最好的开示。说读这个偈子就能够见性,依照这个修行就能够见性,这一句话是权说,这不是真实说,这一句话的意思是鼓励大家。如果祖师说,依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可以得大利益,但是不能见性,诸位想想还有谁去念这个偈子,还有谁肯照这个去修?所以末后这一句话是权说,方便说。
虽是方便说,但是也是实话,也不是完全欺骗人的,为什么?譬如我们世间人常讲「福至心灵」,心灵就是智慧开了。智慧怎么开?他福报来了。福报来了,他那个头脑也清爽了,智慧就开了,祖师这个评语里头含著有这个意思。因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确是偏重在修福。佛法讲福慧双修,学佛人先要修福,没有福报你想修慧也困难,为什么?无论在哪一方面你都有障碍。没有福报的人障碍多,生活上障碍,三餐不济,还有什么心思去办道?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来安身,这些都是要福报,没有人来照顾,这些都是障碍。虽然我们不必要丰衣足食,但是最低限度,清淡的生活要能够维持得了,而后所谓是「身安而后道隆」。秀大师这个偈子就是说,对於真正修道的预备的基础能够奠定得很好,所以说是从这个地方来修学,以后再将境界提升一步就可以见性。所以这个话说得也是有道理。学生们听到老师这样一吩咐,哪一个人不欢喜?於是乎都赞叹,善哉善哉,不知道是什么人提的这首偈子,这么好。
【祖三更唤秀入堂。】
就是当天的晚上,也是在三更,五祖把神秀大师叫到他的丈室。
【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这是秀大师的回答。这个回答,句句话都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不是客气话,不是谦虚话。真诚的言语,人家一听、一看就明了,装是装不来的。那个假装的,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师资之道绝非偶然。所以秀大师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决定没有虚伪,所以他讲这个话是真话,我『不敢妄求祖位』,只希望老师大慈大悲,看看我有没有智慧。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在这个地方诸位要特别注意到有一桩事情,那就是五祖公开的时候对他赞叹,把他找到房间对他一个人说的时候就责备,这是做人的道理。我们一般人大众之下的时候要给他留面子,他是大众的教授师,如果在大众说这些话,那以后这些学生谁还听秀大师的教导?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就是规过劝善,我们是好心,这种事情不能让第三者听到,这是规过劝善的态度。他纵然不接受,他也不会怪你。如果有第三者在的时候,那你叫他面子过不去,不但收不到规过劝善的效果,恐怕这个仇恨从此结下来,生生世世这个结都解不开。诸位想想,师生、父子都如是,何况朋友一般这个泛泛之交,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所以有许多人,我好心,我劝勉他,好心,他反而当作恶意。不晓得自己有过失,反而去怪别人怪罪於他。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这个是多年的师生关系,还是在半夜三更,没有第三者在场,规过劝善。
这个地方是真正说出来了,秀大师所示现的是没入门,这样的见解,求『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我们来看,那无上菩提应该怎么个求法?无上菩提,「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这是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里面两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请教禅师说,何处是菩提?禅师讲,菩提无有是处,佛也不得菩提,众生也不失菩提,菩提不可以以身得、不可以将心求,一切众生就是菩提相。这一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那么要问了,如何发菩提心?禅师讲,菩提无所得。所以只要你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这就是菩提心。所以我把这一句特别写在这个地方供养诸位。我们这个菩提心所以发不起来,得不到,那就是什么?你有一个得的心,我要想得到菩提心。哪里晓得无所得?我们决定要得,这就糟了。这是决定不得一法,这才是菩提心。
正如同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能不能得到?不能得。所以《般若心经》末后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真正决定不得一法,所以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得不到,如果要得的到,你去追求一切法,诸佛菩萨一定称赞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得到。正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一切法里面去追求,希望得到,诸佛菩萨说你迷惑颠倒。你那个是虚妄的寻求,得不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果然晓得一切法不可得,这个得的心,就是想在一切法里头得到一点的这个念头,把它舍掉了,心地清净了。像后面六祖偈子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决定不可得,这个就是菩提心现前。
其次我们看这里,这就所谓是『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是从中国西方来的,从新强、甘肃这个地方来的。他到中国之后只遇到一个知音,那就是慧可大师。「只有可大师一人,谛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谛是谛实、审,就是审察,不是迷信,是把这个里面的事实真相完全都明了、都通达了,相信。信什么?信自心。自心是什么?菩提心。自心具足万法、自心能生万法,所以他相信。我们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大病就是没有自信心,不能够谛信自心,所以终年累月盲修瞎练,不能成佛。我们这个病在这个地方,要晓得。你看看人家怎么悟的,这个是关键的所在。
禅家所谓「身心俱无,是名大道,本来平等,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心即性」。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教我们了解为什么要去谛信自心。这个事实的真相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譬如一般人他执著,我身心都在,怎么可以说俱无?而不晓得一切法的真相乃是非有非无,就是有跟无是同时的。所以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这个话愈说愈难懂了,实在没法子,这得用比喻来说。譬如作梦,梦中有没有境界?说有;梦中有没有身?梦里有身;梦中有没有心?梦里头有心;梦里头的身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说梦境里面身心俱无,你信不信?相信。你为什么相信?因为你醒来之后,晓得梦中身心的确是无。我再问你,你没有醒,正在作梦的时候,你梦中身心是不是也是俱无?对,也是俱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正在作梦或者你是醒过来,总而言之一句话,身心俱无,这是绝对真实的。不过是醒了以后你觉察到了、觉悟了,正在作梦的时候你还在迷,你还没有晓得真相,你把这个俱无认为俱有。所以给你说,这个俱无跟俱有是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非空非有,或者是非有非无,有无同时。晓得这个道理,这叫做大道。大道是什么?菩提大道。
正因为身心俱无,所以才本来平等。为什么?无就平等了。自己的身心俱无,众生的身心也俱无,诸佛菩萨身心还是俱无,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圣贤、一切的圣凡身心俱无,他怎么不平等?平等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这个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是同一个真性,真如本性是一个,都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幻相。所以一切凡圣心性不异,没有两样,这是平等的,本来平等。即心即性,心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心是什么?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个妄想心,这个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为什么是这样的?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觉悟了就是真如本性,一桩事,只是迷悟而建立两个不同的名词。可是迷悟不二,本来平等,迷悟都同一真性。这个理很微细、很深,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揣摩、去体会,能够体会到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体会到十分那就有十分的受用,这是应当要注意到的。
下面一段说,黄檗禅师有几句话说得很好,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帮助我们修清净心的。他讲的,说「百种多知」,这个诸位不要看呆板了,这个百种叫多种,无量无边种,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就是世间人讲博学多闻,「不如无求最为第一」。就像道家所说的,老子所讲的,「为学日益」,世间人讲求学、讲学问,那就天天怎么样?要增长,要百种多知;「为道日损」,如果你要修道,那就不如无求最为第一。禅宗不是讲学术,是讲的道,禅宗是修道,不是求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学道无求的确是第一。所以他勉励诸学道人,「若欲成佛」,你要想成佛,就是成就一切智,成就世出世间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这叫成佛。那你应当怎么办?「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这一段我们必须要加以说明,为什么?怕大家望文生义,那既然是这样说了,那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不把人害惨了?天天教你学。祖师为什么教我们无学?我在此地告诉诸位,祖师教我们无学,正是佛教我们学。这个话能懂吗?佛是因为众生不肯学,佛才教你学,教你要深入经藏,博学多闻,这是对治。祖师说这个话,大家每一个人都深入经藏,博学多闻,结果怎么样?死在经藏之中,分别言说,执著经文,死在言语文字之下。所以祖师才一句点破,把你救出来,教你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如果你要是望文生义,好了,从今天起一切佛法我都不学了,你能成得了佛吗?保证你要堕三恶道,那祖师又害惨人了。佛祖的真实义一定要明了。
刚才讲了,无学就是学,学就是无学,要懂这个道理,这叫善学,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学不学?天天学。我们不说别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教。不要说别人,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天天在学吗?天天在听经,听决定不是白听,听了以后,同学们私下在一起一定还要互相讨论,还要深入去研究,这是必然的道理。彼此提出个人的心得、个人的见解,必要的时候请教学长、请教老师,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博学多闻。怎么叫无学?无学是不执著。正是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研经的原则,「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就是无学。
有学跟无学是同时的,听不听经?天天听,虽然天天听,不执著言说,不分别文字,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没有妄想心,离心缘相,没有妄想心,这个叫做无求、无著。无求是什么?没有希求。为什么?希求是妄想。希望我要开智慧,希望我断烦恼,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希望成佛作祖,希望弘法度生,全是妄想。真正一个道人决定没有这些妄想,他心才清净。如果有这些妄想,假如他自己障缘很深,妄想又不能实现,诸位想想,他生不生烦恼?他心怎么能清净?本来无一物,他心里头有那么多东西,那怎么能开悟?必得无一物才能够大彻大悟。所谓大彻大悟就是恢复他自己的菩提心,明心见性。
黄檗祖师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误解了。我们在这里再看一遍,特别重要的就是一切佛法我们要学,学就是不用学,注意到这个意思。当你正在学佛法的时候,无求,也不执著。无求的这个心,无求是心不生,不生心,不执著。你看看所谓是心为什么不灭?因为你在学,你心不灭。假如你没有学,心不生,这不灭谈不上。不生是无,不灭是有,不生不灭就是有无同时;换句话说,学一切佛法跟总不用学是同时的。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真正会了,那你才有资格修学大乘佛法、一乘佛法。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原理原则,不会,你必定堕在二边,一个就是你不学了,一个就是你著相在那里求学,那就是走错路了。
底下这几句,这是我常常在讲堂里面给同学们拣别的,就是佛与凡夫差别在什么地方?我用佛门里头常说的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将这两句话把它开成四句,展开为四句,来解释佛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佛是不变随缘,已经不变了,决定不变,能随九法界众生之缘,这是佛。不变是什么?就是真如本性,已经证得真如本性了,而后随缘,所谓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这是佛,已经圆满的人。第二种是随缘不变,可见这两句它不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不变随缘就是随缘不变,那何必说两句,那不罗嗦吗?意思不一样。这是讲什么?还没有到不变。没有到不变什么?随缘,随缘里面去修不变,这是菩萨。菩萨在九法界当中修行,你要问他修什么行?佛在《金刚经》里面有两句话指导菩萨修行,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菩萨要跟一切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这是随缘;修什么?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不变。再说得浅显一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随缘,一切境界里了了分明是随缘。虽然了了分明,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著相、不分别、不起妄念,这是不变,修这个心,这是菩萨。这个不变修成功了,修圆满了,就叫做佛。菩萨与佛差别在这个地方。
再看看小乘,声闻、缘觉这两类人,他们怎么样?他们不变了。他不变的程度比这个(佛)那差得太远了。这个地方是真不变,真正不变了;这个地方是相似不变,好像是不变,不是真的,就是他有甚深的禅定,他能够把妄念控制住,叫妄念不起现行,所以也可以说他不变了。他怎样?他不随缘。为什么不随缘?他害怕,因为一随缘他又变了,他保不住。可见得他这个不变的境界程度不深,不像佛。佛是真正不变,随什么缘还是不变。他这个一随缘又怕变了。所以这个人叫做声闻、缘觉。凡夫又怎么样?凡夫在境界里面随缘,随缘随变,所以是心随境转,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境界转。譬如说人家赞叹你几句,你就很高兴、很欢喜,变了,心变了,变成欢喜心了;人家骂你几句,你生气了,你看心又变成瞋恚心了。本来这个清净心什么都没有的,你看你这个心一会儿变成欢喜,一会儿变成瞋恚,一会儿变成疑虑。像神秀他心里就不安,这个就是什么?随缘随变。我们以这四条来看神秀大师,神秀大师是在这个境界,他是凡夫,因为他随缘随变。我们看六祖,最低限度,他像前面所讲的,他随缘不变,他心清净、他心自在。
底下这经文刚才我们念过。五祖告诉他,那个见性的人是在『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要紧的就是要「念念自见」,这才是真正见性。不是说今天见了,明天又迷了,那不是见性。见性一定是念念自见,念念不迷。我们看这个地方,念念自见,要达到这个境界,「必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我想每一位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不想念念自见?谁都期望著念念自见。但是诸位要晓得,我刚才讲过了,你要有个希望我念念自见,有这一个心就是障碍了。为什么?你心里有求了。你心里有求,心就有染。心里面有求,你这个妄心生了,妄心就生了。有我有所,我能求,性是我所求的,你看你这个能所的心没灭,所以你不清净;换句话说,你不能见性。祖师开导我们,教我们必须要把能所舍掉。
怎么个舍法?心不染,一切法都不染。不但是世间法不染著,在世间一切法里头无求无著。我们在讲席当中,我常常勉励同学们,学道之人必须要从「於世无求,於人无争」这个地方下手。於世间法还有希求,与别人还要一较短长,你有这个念头,你怎么能够入道?换句话说,入道就是得清净,你不能得清净。不但世法里面我们无求、无争,佛法里面也是无求、无争。以弘法利生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期望我们要怎样来做才能够弘法,譬如说我们把佛法传播给大众,我们发善心将一乘佛法、了义的佛法来供养一切众生,好事!我们用种种的方法,我们印经、建道场、请法师来讲经、办佛学院、培养人才、利用电视方式将录影带传播於全世界,好不好?好事。如果你有这个心去做,这是世间有漏的善法,那就是五祖讲神秀大师的话了,只到门外,没有入门,还是凡夫地。为什么?刚才四句料简里所说的,随缘随变,心不得清净。所以必须要做到无求。
你想诸佛菩萨的慈悲心比我们如何?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福报,比我们又如何?你一定说,那我们怎么敢跟他相比!众生苦难,诸佛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有究竟圆满的福德,他为什么不来救度众生?他为什么不到处现身来讲经说法度这些众生?我们智慧能力福报都比不上佛菩萨,在这里干著急,还要想著这么做、那么做,完全是凡夫心。诸佛菩萨心不是这样的。这个事情正如《楞严经》所说的,「感应道交,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是诸佛菩萨,这才是不变随缘。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随缘,像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恒顺随喜里面一定是一念不生,这才是恒顺、才是随喜。如果里面有一点自己的意思,那怎么叫恒顺,那怎么叫随喜?那你在境界里头已经生心了、已经起念了,生心、起念是造业,那不叫修道。
所以诸位必须要明白这一桩事实,真正认识清楚,在一切境界里面学一个不起心、不动念,学一个无争无求。众生有福,法缘自然成就,自己不要操一点点心,这样才叫不变。有一念心了,心在境界里就变了,就起变化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最注重的就是在境界里头修不变,不会起心动念,真正是做到了妄心不生,真正做到了自然清净。到自然清净了,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才见到『一真一切真』,才能够见到「万法无滞」。这个万法无滞就是清凉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万境自如如』,这个「如」就是说万物一如,在一切万法里面都不起心、都不动念,万法确实是一如,如如之心与如如之境是一不是二。在这个地方也能够证明佛在经里面所讲的寂光净土,身土不二,证实了《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祖师说『如如之心』就是真实、就是真性。『若如是见』,见解到这样的境界了,这就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他说,你啊,叫著神秀大师。
【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你再去用两天工夫,然后再作一首偈送来给我看看。如果你能够入门,就是能够开悟、能够见性,我将衣钵传授给你。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
神秀大师接受五祖开示,这又过了好几天,还是不悟,依旧是不得其门而入。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我们从这个四句就清清楚楚的看出秀大师是心为境转,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心清净了,不为外境所转。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是被境界所转的都是凡夫地。秀大师在此地也给我们做一个样子,如果我们跟秀大师情形是一样的,自己一定要觉悟,自己没悟、没入门。如何才能入门?前面五祖已经有很好的开示。放不下,心还染著,这就是他所以不能入门的道理。向下经文这是第八段,「惠能作偈」。
【复两日。】
就是又过了两天。
【有一童子於碓房过。】
就是槽厂舂米的所在。『童子』是说未成年的人,就是还不到二十岁,是一个很年轻的。此地既然称「童子」,而不称沙弥,就是没有出家。未成年的童子在寺院里面也是服务,随众作务的这一个童子,他从碓房经过。
【唱诵其偈。】
口里头也念著这四句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在那里念著,一面走著一面念著,被惠能大师听到了。
【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
他一听就晓得了,这个偈子没见性。是教人用功的,但是功夫没熟,没成熟。
【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
虽然这八个多月来未曾承蒙五祖的教诲,可是佛法『大意』他早已经明白了,佛法「大意」,在禅宗里面讲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问童子。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你念的什么偈子?童子就说了。
【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
这『大师』就是称五祖。
【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这一段就是这个童子把前面这一段事向能大师叙说了一遍,寺院里头这几天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发生。能大师在寺院的后面天天在破柴舂米,所以禅堂里面许多事情他都不晓得。
【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要晓得一桩事情,那就是说,悟了的人跟没悟的人不一样。凡夫的心有分别、有执著、不平等,所以这个童子对於六祖所说的这些话都很不客气。『尔这獦獠』,可见得语气当中带著轻慢、瞧不起,没瞧在眼里,对五祖、对秀大师很尊重。这是什么?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有凡圣心、有不平心。再看看能大师,他是个觉悟了的人,他对这个童子,童子刚才说了,年轻,十几岁,也没出家,在庙里打杂、服务的,他称呼他『上人』。「上人」这两个字,称祖师也可以称上人,称神秀大师也可以称上人,他对那个童子也是上人,一律平等的称呼,尊敬之至。正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所以从这个地方一看,你就能看出这个心,一个清净、一个不清净。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不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字里行间如同我们见到这个境界,如同我们亲自听到这个音声,净与不净真是了了分明。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绝不可以轻易的就看过去了,学佛就是在这些地方学。他经童子引到南廊书写偈颂这个墙壁下面去礼拜。
【能曰。】
他对他说了,他说:
【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这个『上人』就是童子,我不认识字,请你念给我听。他在那里礼拜。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人,这个人很有身分、有地位,是『江州别驾』。「别驾」是官名,「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个郡,九江郡。别驾地位相当高,拿现在来做个比喻,好像比喻一个省,省的首长是省主席,别驾就相当於省政府的秘书长。可见得他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地方的副主官。这位先生姓张,名日用,他一听到这个人在那里礼拜,自己讲不认识字,也希望人把这个偈子念给他听听。他在旁边听他这么一说,他就自动的便高声读,把这个偈子念了一遍,惠能在那里听。
【能闻已。】
他听了以后。
【因自言。】
他自己说了,他说:
【亦有一偈。】
他说我也有一首偈。
【望别驾为书。】
这个『望』就是希望,希望你代我写一写,我也有首偈子,希望你代我写一写。
【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没想到你这个野蛮蛮子、蛮人,你也会作偈?这个事情太『希有』了。这个语气也有一点轻视,没想到你也会作偈子。
【能启别驾言。】
诸位看他用字,『启』都是敬称。张别驾是个凡夫,六祖大师在此地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人就像对佛菩萨一样,没有不尊敬的。凡夫就是凡夫,佛菩萨也没看在眼里。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於初学。】
这就告诉张别驾,他是一个居士,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是奉劝他,如果你真正要想学无上菩提,对初学的人不可以轻慢。正如同能大师一样,对这个童子不敢轻慢,他对於童子的礼敬与对於五祖忍大师的礼敬,我们在这里看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不会说对於五祖忍大师特别的加以恭敬,对於别的人就会马虎随便一点,是两种心看人。这一点我在此地特别提示诸位,两种心看人,心就有染污,心就不清净,你就不能入门。所以前面一再跟诸位提出,学无上菩提,学的什么?就是学一心。一心就是没有两样,对佛是这样的,对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这才叫一心。一个心就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这是一心。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入门、不能见性、不能开智慧,就是他用的心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就是佛菩萨,二心就是凡夫。佛是一心成就了,得道了;菩萨是在学一心,念念都不忘修一心。所以这个一心怎么得,到哪里去得,前面讲了,无智亦无得?一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得,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用一个真诚之心,你就证得一心。前面讲的万法一如,一如是境界,一心所见的境界就是一如。如如就是真性,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境不一心。学佛人不可以不晓得这一个原则。他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他给张别驾说出这几句话,张别驾也很佩服他,绝对不会怪他,我是地方首长,你是个乡下不识字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张别驾没有,毕竟是有相当的涵养,为什么?能大师说这个话有道理。这个地方是第八段,所说的就是「惠能作偈」。作偈的经过情形,实在讲就把一个学道人,他的一种超然的风范展示在我们面前。张别驾就说了:
【汝但诵偈。吾为汝书。】
好,你说,你说好了,你说偈子,我替你写。
【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张别驾提出了个条件,你要得法,就是你要是开悟了,为第六代祖了,那你要先度我。我们今天在这里结这个缘,结的这个胜缘,你可不要忘记。张别驾与六祖大师的确是有深厚的因缘。
【能偈曰。】
惠能大师於是把他自己有一首偈子说出来了。实际上这首偈就是将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做了一个修正,把他这个境界再往上提升一层。因为秀大师他是在修行位当中,没有证果,能大师就把他的修行位次往上再一拉就证果了。所以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首偈完全是脱根脱尘,完全是心地清净,本来无一物。秀大师天天还在勤拂拭,所以这心境不安,六神无主;能大师的心清净,本来无一物,这个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书此偈已。】
张别驾就把这首偈子也写在墙壁上,写好了。
【徒众总惊。】
当时在旁边看的人都吃了一惊。
【无不嗟讶。】
就是大家都吃了一惊。
【各相谓言。】
彼此在那里说,旁边在说话了。
【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形容当时在场这些人惊讶。六祖相貌不扬,人也矮小,又生在边疆没有开化的地方,一般人都瞧不起他。所以大家今天一看到他说出这首偈来,彼此说,奇怪,没想到!『不得以貌取人』,他到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好久,怎么他肉身就成了菩萨,肉身得道?
【祖见众人惊怪。】
五祖一看到大众对於惠能是又吃惊、又见怪。
【恐人损害。】
怕别人心里头不平、嫉妒,必然就有障碍了。於是乎:
【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这是不得已用一个办法,把鞋脱下来用鞋底把墙壁上的偈擦掉。你看神秀大师的偈他不擦,把能大师的偈子擦掉。擦掉,告诉大众,不行,他也没见性。那大家就算了,心就平下来了,就不再见怪了。可是有这一桩事情,大众总会议论纷纷,总会有议论。在这个地方我们想一想,儒家孟子他说过几句话,「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我们看看六祖大师一生的际遇,确实是如此。他受了许多的折磨,那是天将降大任於他,不经这一番锻炼,怎么能成就?也许有人说,他是佛菩萨再来,何必还要经这个锻炼?这个锻炼就是说法。说真实的,哪一个人不能够即身成佛?学佛真的要三大阿僧只劫吗?不需要。佛说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要无量阿僧只劫,就是因为众生不肯遭受折磨,禁不起考验,所以才要那么长的时间。
《金刚经》上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此经指《金刚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段开示也是许多人所熟悉的,我们更应当多想一想世出世间圣人对我们所说的教训,应当认真的记取,理解他的真实义,依教修行,才能成就。
这首偈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本来无一物』,这一句话是诸法实相。前面跟诸位说了,一切万法非有非无,就是无有。你要是悟无一物,就是佛。迷无一物怎么样?以为有,以为万法是真的,是有的,这是凡夫。迷了诸法实相是凡夫,悟了诸法实相是佛,诸法实相是本来无一物。真正觉悟本来无一物了,你想想你在一切法里头,世出世间法,包括佛法在内,你还会有执著吗?还会分别吗?还会起心动念吗?还会在一切法里头有什么得失的念头吗?悟的人没有了,所以他的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是佛心。迷本来无一物的,以为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有,在一切法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迷。心不清净,心里面有得失、有邪正、有迷悟,二心不是一心,这叫凡夫。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下一段这是讲能大师受法了,就是接受五祖的传法。我们看看他时间上非常的紧凑,为什么?既然到这个时候了,事不宜迟,迟了怕一些徒众当中生起恶心、嫉妒,对於能大师要加以伤害,所以这个事情不能够迟。
【次日。】
就是第二天。
【祖潜至碓坊。】
『潜』是不让人知道,到『碓坊』里面来看惠能大师。
【见能腰石舂米。】
因为他个子小,分量不够,舂米是要力气的,他就绑一块石头绑在腰间,增加自己的体重,在舂米。五祖就给他打暗语了,就给他说。
【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长。黄梅八个月如是,将来以后还有十五年也是如是,要『为法忘躯』,要在一切顺逆境界当中禁得起考验,理当如是。於是乎就问他了:
【即问曰。米熟也未。】
你在舂米,舂熟了没有?实际上这个意思就是问他见性没有。如果问见性没有、悟法没有,别人一听,那大家对他就要注意了。他在舂米,问他米熟了没,大家不在意,旁边人听不懂,不知道五祖的意思。惠能晓得,懂得五祖的意思,所以回答说:
【米熟久矣。】
老早就熟了,可是还差一点。
【犹欠筛在。】
筛是把米糠筛除,米就可以用了,就差这一点。这意思就是说,我早已经开悟了,还没有印证。印证就好像筛米一样,要求五祖给他印证。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五祖听了这个话也没吭气,把他拄的拐杖向碓上敲了三下,他就走了。惠能懂得这个意思,敲三下是今天晚上三更去见他。
【能即会祖意。】
他能体会到他的意思。
【三鼓入室。】
到祖师的丈室去。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他来了,那个时候的窗户,外面人能看到,虽然是三更大家都睡觉了,怕有人看到,所以用袈裟遮住它,『袈裟遮围』。「袈裟遮围」,诸位想想,不是围著他的身体,而是把袈裟怎么样?把窗户遮盖住,像一个窗帘一样,外面的人没有法子看到,『不令人见』。
【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
悟了以后,他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他的心得,就是他开悟把悟了之后的境界说出来了。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把悟的境界全都说出来了。
【祖知悟本性。】
五祖一听晓得,他完全明白了,真正彻悟了。
【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心法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这是五祖嘱咐他的几句话。这一节经文里面就相当重要了,我们常讲学佛的人必须要明白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这个三者实在讲是一桩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我们从此地来看,这个里头有几句话很重要,第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上的两句话,惠能大师从这两句话悟入的。实际上讲他在卖柴的时候,客人在念《金刚经》,也正好念到这两句他就开悟了,前面曾经给诸位说过。今天在五祖的丈室,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当然是讲大意,讲到这两句他是大彻大悟。底下这几句都很重要,都是这一段的精义。我们必须要晓得,「众生之心,本无所住」,这是实在的境界,绝不是虚妄的,我们要相信。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只有慧可一个人相信,所以可大师得法了。有所住心就是妄念,无所住心就是智慧。凡夫的心,念念他有住,念念都有住,一会儿想东,心住在东;一会儿想西,心住在西,有念则有住,所以那是妄念。他有所住他又住不长,为什么说住不长?他心会变,如果是长的话,那叫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是无所住,住无所住那是常住真心。所以住本来无一物,那是智慧。住在时时勤拂拭,诸位想想,时时勤拂拭是妄念、是无常。这个理必须要明白,一定要谛信不疑,做为我们修行的根本。
第二,这是悟了的境界,「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仅是佛法,世出世间法都包括在这里面。下面这五句不过是简单扼要的提示出来,何以不离自性。首先我们要晓得,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这是本人。你的本人、你的本心,或者说你的本觉、你的本性,意思都一样。你要相信你『本自清净』。「本自清净」,试问问有没有染污?如果有染污还能叫本自清净吗?我们举一个比喻说,像一面镜子,镜子是本自清净。它现在上面有了灰尘了,灰尘障碍它了,灰尘染污了镜子了,我们问问,是不是真的染污了?如果真染污了,那这个灰尘一定擦不掉;这个灰尘轻轻一拂,灰尘就去掉了,可见得这个染污是假的,清净是真的,诸位细细想这个道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一切妄念染污了清净,妄念是假的,就跟灰尘一样,一拭它就没有了。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要相信这个话。
『自性本不生灭』,生灭是假的,生灭是妄念。妄想心,一个心生、一个心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那是妄念在生灭,自性清净心何尝有生灭?这两句完全是从体性上来说的,是本体的真实相。这两句从体上讲的,体上确实是这个样子。『本自具足』,它什么都不欠缺。试问你要求什么,你还要得个什么?《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为什么?因为它「本自具足」。你今天有所希求,是你感觉得你有欠缺,你不具足。我没有财富,我要追求财富,财富具足了,你求什么?我没有地位,我要去求地位,地位要具足了你还求什么?你本性里头什么都具足,所以他无求了。『本无动摇』,哪里有来去,哪有往还?可见得经上所讲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个话讲的不假。如来就是自性,如来佛就是自性清净心,它起作用『能生万法』。这个两句是讲自性之相、自性之体,自性之相、自性之用。作用上讲,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清净心所生的。
这就好比我们作梦。梦,诸位晓得,是我们的意识心变现出来的境界。意识心能变一切法,我们梦境当中觉察出来的。也许有人问,这个说的是有一点道理,不假。我们这个心能变一切的梦境,为什么我们不天天作好梦?这就是说你在迷位,你这个梦境自己不能控制,不能随心所欲,这是迷!梦境是什么动力在那里推动、变现出来的?那是业力,而不是愿力,所以不能够随心所欲。如果随心所欲的话,每天晚上作梦,去跟佛菩萨论道,那多自在!每天作梦去到诸天那里去享乐受,天天到天堂里面去观光,那不很好吗?这就是晓得,梦自己不能做主。同样的,今天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心变现出来的影像。大彻大悟的人在这个相里头做得了主,迷人做不了主。所以迷人作大梦是业力变现出来的,觉悟的佛菩萨是愿力变现出来的,这个是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他所变现的相也就不一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前面我们讲到了所说的这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神秀大师所呈的这首偈子。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
秀大师将这首偈子写在墙壁上以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去了。
【人总不知。】
这个事情因为是在夜晚做的,没有人知道。经文里面说:
【秀复思惟。】
神秀大师又是这样想著。
【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
心里头这样想著,五祖要看到这个偈子,心里面要欢喜赞叹,自己与佛法就有缘分。经上常说诸佛世尊出现於世间,乃是接引有缘之人。如果五祖要认为这一首偈子不堪:
【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
这个意思是讲,假如这首偈子五祖看了不中意,那我自己是迷惑,业障深重,没有办法得法。
【圣意难测。】
这个『圣意』就是称祖师的意思。凡是明心见性之人都可以称之为圣人,前面我们曾经说过。
【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们从经文这一段的叙说就了解秀大师没有开悟。为什么?开悟的人心是清净的,没悟的人那是思前想后,心里面没有办法安宁,悟不悟这是非常明显的一种状态。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他们的示现其目的都是启发后学的。无论他现的是一个顺境,开悟的样子,或者示现的是一个逆境,迷惑颠倒的样子,无不是给后人做启示。这种情形我们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可以得到非常具体的答案,这是我们用不著疑惑的。所以古德说得好,「听经要在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这两句话是千古定论。如果我们遵守这两句话的开导,我们不但在经教里面不会迷著,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也不至於被外境所迷著了。这一点是初学人应当特别留意的。下面经文是第七段,就是五祖对於秀大师的评断、评定。请看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
这个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入门。
【不见自性。】
这句话是平素日常接触当中就已经看出来,秀大师没有开悟。
【天明。】
到第二天,天亮了。
【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
忽然看到墙壁上有人提了一首偈。
【报言。供奉却不用画。】
这个『报言』就是告诉卢供奉,说供奉,不必画了。本来预备画壁画的,不必画了。
【劳尔远来。】
劳苦你这么远到这寺院里来。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两句话是佛在《金刚经》上说的。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请看字幕上,这是第七段,五祖对秀大师的评断。这一段经文很容易了解。可见得五祖对於神秀大师还是非常的赞叹。看到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原来预定的壁画临时取消了。祖师说,把这个偈子保留在这边让大家来看,如果能够依照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这句话是真的,『有大利益』也是真的,这个话都是真实说。『令门人』,就是他的这些弟子们、学生,『炷香』就是焚香,『礼敬』,叫大家都念这首偈子,依照这个偈子来修行。这首偈可以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是初学的学生最好的开示。说读这个偈子就能够见性,依照这个修行就能够见性,这一句话是权说,这不是真实说,这一句话的意思是鼓励大家。如果祖师说,依这个偈子修可以免堕恶道,可以得大利益,但是不能见性,诸位想想还有谁去念这个偈子,还有谁肯照这个去修?所以末后这一句话是权说,方便说。
虽是方便说,但是也是实话,也不是完全欺骗人的,为什么?譬如我们世间人常讲「福至心灵」,心灵就是智慧开了。智慧怎么开?他福报来了。福报来了,他那个头脑也清爽了,智慧就开了,祖师这个评语里头含著有这个意思。因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确是偏重在修福。佛法讲福慧双修,学佛人先要修福,没有福报你想修慧也困难,为什么?无论在哪一方面你都有障碍。没有福报的人障碍多,生活上障碍,三餐不济,还有什么心思去办道?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来安身,这些都是要福报,没有人来照顾,这些都是障碍。虽然我们不必要丰衣足食,但是最低限度,清淡的生活要能够维持得了,而后所谓是「身安而后道隆」。秀大师这个偈子就是说,对於真正修道的预备的基础能够奠定得很好,所以说是从这个地方来修学,以后再将境界提升一步就可以见性。所以这个话说得也是有道理。学生们听到老师这样一吩咐,哪一个人不欢喜?於是乎都赞叹,善哉善哉,不知道是什么人提的这首偈子,这么好。
【祖三更唤秀入堂。】
就是当天的晚上,也是在三更,五祖把神秀大师叫到他的丈室。
【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这是秀大师的回答。这个回答,句句话都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不是客气话,不是谦虚话。真诚的言语,人家一听、一看就明了,装是装不来的。那个假装的,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师资之道绝非偶然。所以秀大师是一个很诚实的人,决定没有虚伪,所以他讲这个话是真话,我『不敢妄求祖位』,只希望老师大慈大悲,看看我有没有智慧。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於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在这个地方诸位要特别注意到有一桩事情,那就是五祖公开的时候对他赞叹,把他找到房间对他一个人说的时候就责备,这是做人的道理。我们一般人大众之下的时候要给他留面子,他是大众的教授师,如果在大众说这些话,那以后这些学生谁还听秀大师的教导?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就是规过劝善,我们是好心,这种事情不能让第三者听到,这是规过劝善的态度。他纵然不接受,他也不会怪你。如果有第三者在的时候,那你叫他面子过不去,不但收不到规过劝善的效果,恐怕这个仇恨从此结下来,生生世世这个结都解不开。诸位想想,师生、父子都如是,何况朋友一般这个泛泛之交,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所以有许多人,我好心,我劝勉他,好心,他反而当作恶意。不晓得自己有过失,反而去怪别人怪罪於他。像这些地方我们应当要学习。这个是多年的师生关系,还是在半夜三更,没有第三者在场,规过劝善。
这个地方是真正说出来了,秀大师所示现的是没入门,这样的见解,求『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我们来看,那无上菩提应该怎么个求法?无上菩提,「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这是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里面两句很重要的话。有人请教禅师说,何处是菩提?禅师讲,菩提无有是处,佛也不得菩提,众生也不失菩提,菩提不可以以身得、不可以将心求,一切众生就是菩提相。这一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那么要问了,如何发菩提心?禅师讲,菩提无所得。所以只要你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这就是菩提心。所以我把这一句特别写在这个地方供养诸位。我们这个菩提心所以发不起来,得不到,那就是什么?你有一个得的心,我要想得到菩提心。哪里晓得无所得?我们决定要得,这就糟了。这是决定不得一法,这才是菩提心。
正如同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能不能得到?不能得。所以《般若心经》末后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真正决定不得一法,所以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希望诸位能够体会这个意思。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得不到,如果要得的到,你去追求一切法,诸佛菩萨一定称赞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得到。正因为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一切法里面去追求,希望得到,诸佛菩萨说你迷惑颠倒。你那个是虚妄的寻求,得不到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果然晓得一切法不可得,这个得的心,就是想在一切法里头得到一点的这个念头,把它舍掉了,心地清净了。像后面六祖偈子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决定不可得,这个就是菩提心现前。
其次我们看这里,这就所谓是『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是从中国西方来的,从新强、甘肃这个地方来的。他到中国之后只遇到一个知音,那就是慧可大师。「只有可大师一人,谛信自心,言下便会,即心是佛」。谛是谛实、审,就是审察,不是迷信,是把这个里面的事实真相完全都明了、都通达了,相信。信什么?信自心。自心是什么?菩提心。自心具足万法、自心能生万法,所以他相信。我们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大病就是没有自信心,不能够谛信自心,所以终年累月盲修瞎练,不能成佛。我们这个病在这个地方,要晓得。你看看人家怎么悟的,这个是关键的所在。
禅家所谓「身心俱无,是名大道,本来平等,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心即性」。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教我们了解为什么要去谛信自心。这个事实的真相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譬如一般人他执著,我身心都在,怎么可以说俱无?而不晓得一切法的真相乃是非有非无,就是有跟无是同时的。所以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这个话愈说愈难懂了,实在没法子,这得用比喻来说。譬如作梦,梦中有没有境界?说有;梦中有没有身?梦里有身;梦中有没有心?梦里头有心;梦里头的身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说梦境里面身心俱无,你信不信?相信。你为什么相信?因为你醒来之后,晓得梦中身心的确是无。我再问你,你没有醒,正在作梦的时候,你梦中身心是不是也是俱无?对,也是俱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正在作梦或者你是醒过来,总而言之一句话,身心俱无,这是绝对真实的。不过是醒了以后你觉察到了、觉悟了,正在作梦的时候你还在迷,你还没有晓得真相,你把这个俱无认为俱有。所以给你说,这个俱无跟俱有是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非空非有,或者是非有非无,有无同时。晓得这个道理,这叫做大道。大道是什么?菩提大道。
正因为身心俱无,所以才本来平等。为什么?无就平等了。自己的身心俱无,众生的身心也俱无,诸佛菩萨身心还是俱无,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圣贤、一切的圣凡身心俱无,他怎么不平等?平等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这个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是同一个真性,真如本性是一个,都是真如本性里面变现出来的幻相。所以一切凡圣心性不异,没有两样,这是平等的,本来平等。即心即性,心就是真如本性,这个心是什么?我们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动念这个妄想心,这个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为什么是这样的?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觉悟了就是真如本性,一桩事,只是迷悟而建立两个不同的名词。可是迷悟不二,本来平等,迷悟都同一真性。这个理很微细、很深,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揣摩、去体会,能够体会到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体会到十分那就有十分的受用,这是应当要注意到的。
下面一段说,黄檗禅师有几句话说得很好,都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帮助我们修清净心的。他讲的,说「百种多知」,这个诸位不要看呆板了,这个百种叫多种,无量无边种,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就是世间人讲博学多闻,「不如无求最为第一」。就像道家所说的,老子所讲的,「为学日益」,世间人讲求学、讲学问,那就天天怎么样?要增长,要百种多知;「为道日损」,如果你要修道,那就不如无求最为第一。禅宗不是讲学术,是讲的道,禅宗是修道,不是求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学道无求的确是第一。所以他勉励诸学道人,「若欲成佛」,你要想成佛,就是成就一切智,成就世出世间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这叫成佛。那你应当怎么办?「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这一段我们必须要加以说明,为什么?怕大家望文生义,那既然是这样说了,那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那不把人害惨了?天天教你学。祖师为什么教我们无学?我在此地告诉诸位,祖师教我们无学,正是佛教我们学。这个话能懂吗?佛是因为众生不肯学,佛才教你学,教你要深入经藏,博学多闻,这是对治。祖师说这个话,大家每一个人都深入经藏,博学多闻,结果怎么样?死在经藏之中,分别言说,执著经文,死在言语文字之下。所以祖师才一句点破,把你救出来,教你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如果你要是望文生义,好了,从今天起一切佛法我都不学了,你能成得了佛吗?保证你要堕三恶道,那祖师又害惨人了。佛祖的真实义一定要明了。
刚才讲了,无学就是学,学就是无学,要懂这个道理,这叫善学,这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学不学?天天学。我们不说别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天天教。不要说别人,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天天在学吗?天天在听经,听决定不是白听,听了以后,同学们私下在一起一定还要互相讨论,还要深入去研究,这是必然的道理。彼此提出个人的心得、个人的见解,必要的时候请教学长、请教老师,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博学多闻。怎么叫无学?无学是不执著。正是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研经的原则,「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就是无学。
有学跟无学是同时的,听不听经?天天听,虽然天天听,不执著言说,不分别文字,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没有妄想心,离心缘相,没有妄想心,这个叫做无求、无著。无求是什么?没有希求。为什么?希求是妄想。希望我要开智慧,希望我断烦恼,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希望成佛作祖,希望弘法度生,全是妄想。真正一个道人决定没有这些妄想,他心才清净。如果有这些妄想,假如他自己障缘很深,妄想又不能实现,诸位想想,他生不生烦恼?他心怎么能清净?本来无一物,他心里头有那么多东西,那怎么能开悟?必得无一物才能够大彻大悟。所谓大彻大悟就是恢复他自己的菩提心,明心见性。
黄檗祖师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误解了。我们在这里再看一遍,特别重要的就是一切佛法我们要学,学就是不用学,注意到这个意思。当你正在学佛法的时候,无求,也不执著。无求的这个心,无求是心不生,不生心,不执著。你看看所谓是心为什么不灭?因为你在学,你心不灭。假如你没有学,心不生,这不灭谈不上。不生是无,不灭是有,不生不灭就是有无同时;换句话说,学一切佛法跟总不用学是同时的。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真正会了,那你才有资格修学大乘佛法、一乘佛法。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原理原则,不会,你必定堕在二边,一个就是你不学了,一个就是你著相在那里求学,那就是走错路了。
底下这几句,这是我常常在讲堂里面给同学们拣别的,就是佛与凡夫差别在什么地方?我用佛门里头常说的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将这两句话把它开成四句,展开为四句,来解释佛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佛是不变随缘,已经不变了,决定不变,能随九法界众生之缘,这是佛。不变是什么?就是真如本性,已经证得真如本性了,而后随缘,所谓是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这是佛,已经圆满的人。第二种是随缘不变,可见这两句它不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不变随缘就是随缘不变,那何必说两句,那不罗嗦吗?意思不一样。这是讲什么?还没有到不变。没有到不变什么?随缘,随缘里面去修不变,这是菩萨。菩萨在九法界当中修行,你要问他修什么行?佛在《金刚经》里面有两句话指导菩萨修行,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菩萨要跟一切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这是随缘;修什么?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不变。再说得浅显一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随缘,一切境界里了了分明是随缘。虽然了了分明,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著相、不分别、不起妄念,这是不变,修这个心,这是菩萨。这个不变修成功了,修圆满了,就叫做佛。菩萨与佛差别在这个地方。
再看看小乘,声闻、缘觉这两类人,他们怎么样?他们不变了。他不变的程度比这个(佛)那差得太远了。这个地方是真不变,真正不变了;这个地方是相似不变,好像是不变,不是真的,就是他有甚深的禅定,他能够把妄念控制住,叫妄念不起现行,所以也可以说他不变了。他怎样?他不随缘。为什么不随缘?他害怕,因为一随缘他又变了,他保不住。可见得他这个不变的境界程度不深,不像佛。佛是真正不变,随什么缘还是不变。他这个一随缘又怕变了。所以这个人叫做声闻、缘觉。凡夫又怎么样?凡夫在境界里面随缘,随缘随变,所以是心随境转,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境界转。譬如说人家赞叹你几句,你就很高兴、很欢喜,变了,心变了,变成欢喜心了;人家骂你几句,你生气了,你看心又变成瞋恚心了。本来这个清净心什么都没有的,你看你这个心一会儿变成欢喜,一会儿变成瞋恚,一会儿变成疑虑。像神秀他心里就不安,这个就是什么?随缘随变。我们以这四条来看神秀大师,神秀大师是在这个境界,他是凡夫,因为他随缘随变。我们看六祖,最低限度,他像前面所讲的,他随缘不变,他心清净、他心自在。
底下这经文刚才我们念过。五祖告诉他,那个见性的人是在『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要紧的就是要「念念自见」,这才是真正见性。不是说今天见了,明天又迷了,那不是见性。见性一定是念念自见,念念不迷。我们看这个地方,念念自见,要达到这个境界,「必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我想每一位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不想念念自见?谁都期望著念念自见。但是诸位要晓得,我刚才讲过了,你要有个希望我念念自见,有这一个心就是障碍了。为什么?你心里有求了。你心里有求,心就有染。心里面有求,你这个妄心生了,妄心就生了。有我有所,我能求,性是我所求的,你看你这个能所的心没灭,所以你不清净;换句话说,你不能见性。祖师开导我们,教我们必须要把能所舍掉。
怎么个舍法?心不染,一切法都不染。不但是世间法不染著,在世间一切法里头无求无著。我们在讲席当中,我常常勉励同学们,学道之人必须要从「於世无求,於人无争」这个地方下手。於世间法还有希求,与别人还要一较短长,你有这个念头,你怎么能够入道?换句话说,入道就是得清净,你不能得清净。不但世法里面我们无求、无争,佛法里面也是无求、无争。以弘法利生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期望我们要怎样来做才能够弘法,譬如说我们把佛法传播给大众,我们发善心将一乘佛法、了义的佛法来供养一切众生,好事!我们用种种的方法,我们印经、建道场、请法师来讲经、办佛学院、培养人才、利用电视方式将录影带传播於全世界,好不好?好事。如果你有这个心去做,这是世间有漏的善法,那就是五祖讲神秀大师的话了,只到门外,没有入门,还是凡夫地。为什么?刚才四句料简里所说的,随缘随变,心不得清净。所以必须要做到无求。
你想诸佛菩萨的慈悲心比我们如何?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福报,比我们又如何?你一定说,那我们怎么敢跟他相比!众生苦难,诸佛菩萨有究竟圆满的智慧、有究竟圆满的福德,他为什么不来救度众生?他为什么不到处现身来讲经说法度这些众生?我们智慧能力福报都比不上佛菩萨,在这里干著急,还要想著这么做、那么做,完全是凡夫心。诸佛菩萨心不是这样的。这个事情正如《楞严经》所说的,「感应道交,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是诸佛菩萨,这才是不变随缘。所以我们修行人一定要随缘,像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恒顺随喜里面一定是一念不生,这才是恒顺、才是随喜。如果里面有一点自己的意思,那怎么叫恒顺,那怎么叫随喜?那你在境界里头已经生心了、已经起念了,生心、起念是造业,那不叫修道。
所以诸位必须要明白这一桩事实,真正认识清楚,在一切境界里面学一个不起心、不动念,学一个无争无求。众生有福,法缘自然成就,自己不要操一点点心,这样才叫不变。有一念心了,心在境界里就变了,就起变化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最注重的就是在境界里头修不变,不会起心动念,真正是做到了妄心不生,真正做到了自然清净。到自然清净了,则能念念自见本性,才见到『一真一切真』,才能够见到「万法无滞」。这个万法无滞就是清凉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万境自如如』,这个「如」就是说万物一如,在一切万法里面都不起心、都不动念,万法确实是一如,如如之心与如如之境是一不是二。在这个地方也能够证明佛在经里面所讲的寂光净土,身土不二,证实了《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祖师说『如如之心』就是真实、就是真性。『若如是见』,见解到这样的境界了,这就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他说,你啊,叫著神秀大师。
【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你再去用两天工夫,然后再作一首偈送来给我看看。如果你能够入门,就是能够开悟、能够见性,我将衣钵传授给你。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
神秀大师接受五祖开示,这又过了好几天,还是不悟,依旧是不得其门而入。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我们从这个四句就清清楚楚的看出秀大师是心为境转,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心清净了,不为外境所转。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是被境界所转的都是凡夫地。秀大师在此地也给我们做一个样子,如果我们跟秀大师情形是一样的,自己一定要觉悟,自己没悟、没入门。如何才能入门?前面五祖已经有很好的开示。放不下,心还染著,这就是他所以不能入门的道理。向下经文这是第八段,「惠能作偈」。
【复两日。】
就是又过了两天。
【有一童子於碓房过。】
就是槽厂舂米的所在。『童子』是说未成年的人,就是还不到二十岁,是一个很年轻的。此地既然称「童子」,而不称沙弥,就是没有出家。未成年的童子在寺院里面也是服务,随众作务的这一个童子,他从碓房经过。
【唱诵其偈。】
口里头也念著这四句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在那里念著,一面走著一面念著,被惠能大师听到了。
【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
他一听就晓得了,这个偈子没见性。是教人用功的,但是功夫没熟,没成熟。
【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
虽然这八个多月来未曾承蒙五祖的教诲,可是佛法『大意』他早已经明白了,佛法「大意」,在禅宗里面讲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问童子。
【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你念的什么偈子?童子就说了。
【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
这『大师』就是称五祖。
【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这一段就是这个童子把前面这一段事向能大师叙说了一遍,寺院里头这几天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发生。能大师在寺院的后面天天在破柴舂米,所以禅堂里面许多事情他都不晓得。
【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要晓得一桩事情,那就是说,悟了的人跟没悟的人不一样。凡夫的心有分别、有执著、不平等,所以这个童子对於六祖所说的这些话都很不客气。『尔这獦獠』,可见得语气当中带著轻慢、瞧不起,没瞧在眼里,对五祖、对秀大师很尊重。这是什么?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有凡圣心、有不平心。再看看能大师,他是个觉悟了的人,他对这个童子,童子刚才说了,年轻,十几岁,也没出家,在庙里打杂、服务的,他称呼他『上人』。「上人」这两个字,称祖师也可以称上人,称神秀大师也可以称上人,他对那个童子也是上人,一律平等的称呼,尊敬之至。正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所以从这个地方一看,你就能看出这个心,一个清净、一个不清净。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不清净的相是什么样子,字里行间如同我们见到这个境界,如同我们亲自听到这个音声,净与不净真是了了分明。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绝不可以轻易的就看过去了,学佛就是在这些地方学。他经童子引到南廊书写偈颂这个墙壁下面去礼拜。
【能曰。】
他对他说了,他说:
【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
这个『上人』就是童子,我不认识字,请你念给我听。他在那里礼拜。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人,这个人很有身分、有地位,是『江州别驾』。「别驾」是官名,「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个郡,九江郡。别驾地位相当高,拿现在来做个比喻,好像比喻一个省,省的首长是省主席,别驾就相当於省政府的秘书长。可见得他有相当高的地位,是个地方的副主官。这位先生姓张,名日用,他一听到这个人在那里礼拜,自己讲不认识字,也希望人把这个偈子念给他听听。他在旁边听他这么一说,他就自动的便高声读,把这个偈子念了一遍,惠能在那里听。
【能闻已。】
他听了以后。
【因自言。】
他自己说了,他说:
【亦有一偈。】
他说我也有一首偈。
【望别驾为书。】
这个『望』就是希望,希望你代我写一写,我也有首偈子,希望你代我写一写。
【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没想到你这个野蛮蛮子、蛮人,你也会作偈?这个事情太『希有』了。这个语气也有一点轻视,没想到你也会作偈子。
【能启别驾言。】
诸位看他用字,『启』都是敬称。张别驾是个凡夫,六祖大师在此地是菩萨,菩萨对一切人就像对佛菩萨一样,没有不尊敬的。凡夫就是凡夫,佛菩萨也没看在眼里。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於初学。】
这就告诉张别驾,他是一个居士,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是奉劝他,如果你真正要想学无上菩提,对初学的人不可以轻慢。正如同能大师一样,对这个童子不敢轻慢,他对於童子的礼敬与对於五祖忍大师的礼敬,我们在这里看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不会说对於五祖忍大师特别的加以恭敬,对於别的人就会马虎随便一点,是两种心看人。这一点我在此地特别提示诸位,两种心看人,心就有染污,心就不清净,你就不能入门。所以前面一再跟诸位提出,学无上菩提,学的什么?就是学一心。一心就是没有两样,对佛是这样的,对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这才叫一心。一个心就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这是一心。众生之所以不能够入门、不能见性、不能开智慧,就是他用的心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就是佛菩萨,二心就是凡夫。佛是一心成就了,得道了;菩萨是在学一心,念念都不忘修一心。所以这个一心怎么得,到哪里去得,前面讲了,无智亦无得?一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得,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用一个真诚之心,你就证得一心。前面讲的万法一如,一如是境界,一心所见的境界就是一如。如如就是真性,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境不一心。学佛人不可以不晓得这一个原则。他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他给张别驾说出这几句话,张别驾也很佩服他,绝对不会怪他,我是地方首长,你是个乡下不识字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张别驾没有,毕竟是有相当的涵养,为什么?能大师说这个话有道理。这个地方是第八段,所说的就是「惠能作偈」。作偈的经过情形,实在讲就把一个学道人,他的一种超然的风范展示在我们面前。张别驾就说了:
【汝但诵偈。吾为汝书。】
好,你说,你说好了,你说偈子,我替你写。
【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
张别驾提出了个条件,你要得法,就是你要是开悟了,为第六代祖了,那你要先度我。我们今天在这里结这个缘,结的这个胜缘,你可不要忘记。张别驾与六祖大师的确是有深厚的因缘。
【能偈曰。】
惠能大师於是把他自己有一首偈子说出来了。实际上这首偈就是将神秀大师这个偈子做了一个修正,把他这个境界再往上提升一层。因为秀大师他是在修行位当中,没有证果,能大师就把他的修行位次往上再一拉就证果了。所以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首偈完全是脱根脱尘,完全是心地清净,本来无一物。秀大师天天还在勤拂拭,所以这心境不安,六神无主;能大师的心清净,本来无一物,这个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书此偈已。】
张别驾就把这首偈子也写在墙壁上,写好了。
【徒众总惊。】
当时在旁边看的人都吃了一惊。
【无不嗟讶。】
就是大家都吃了一惊。
【各相谓言。】
彼此在那里说,旁边在说话了。
【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
形容当时在场这些人惊讶。六祖相貌不扬,人也矮小,又生在边疆没有开化的地方,一般人都瞧不起他。所以大家今天一看到他说出这首偈来,彼此说,奇怪,没想到!『不得以貌取人』,他到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好久,怎么他肉身就成了菩萨,肉身得道?
【祖见众人惊怪。】
五祖一看到大众对於惠能是又吃惊、又见怪。
【恐人损害。】
怕别人心里头不平、嫉妒,必然就有障碍了。於是乎:
【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这是不得已用一个办法,把鞋脱下来用鞋底把墙壁上的偈擦掉。你看神秀大师的偈他不擦,把能大师的偈子擦掉。擦掉,告诉大众,不行,他也没见性。那大家就算了,心就平下来了,就不再见怪了。可是有这一桩事情,大众总会议论纷纷,总会有议论。在这个地方我们想一想,儒家孟子他说过几句话,「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我们看看六祖大师一生的际遇,确实是如此。他受了许多的折磨,那是天将降大任於他,不经这一番锻炼,怎么能成就?也许有人说,他是佛菩萨再来,何必还要经这个锻炼?这个锻炼就是说法。说真实的,哪一个人不能够即身成佛?学佛真的要三大阿僧只劫吗?不需要。佛说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要无量阿僧只劫,就是因为众生不肯遭受折磨,禁不起考验,所以才要那么长的时间。
《金刚经》上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此经指《金刚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段开示也是许多人所熟悉的,我们更应当多想一想世出世间圣人对我们所说的教训,应当认真的记取,理解他的真实义,依教修行,才能成就。
这首偈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本来无一物』,这一句话是诸法实相。前面跟诸位说了,一切万法非有非无,就是无有。你要是悟无一物,就是佛。迷无一物怎么样?以为有,以为万法是真的,是有的,这是凡夫。迷了诸法实相是凡夫,悟了诸法实相是佛,诸法实相是本来无一物。真正觉悟本来无一物了,你想想你在一切法里头,世出世间法,包括佛法在内,你还会有执著吗?还会分别吗?还会起心动念吗?还会在一切法里头有什么得失的念头吗?悟的人没有了,所以他的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是佛心。迷本来无一物的,以为世出世间法一切都有,在一切法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迷。心不清净,心里面有得失、有邪正、有迷悟,二心不是一心,这叫凡夫。这一点希望我们特别要留意。
下一段这是讲能大师受法了,就是接受五祖的传法。我们看看他时间上非常的紧凑,为什么?既然到这个时候了,事不宜迟,迟了怕一些徒众当中生起恶心、嫉妒,对於能大师要加以伤害,所以这个事情不能够迟。
【次日。】
就是第二天。
【祖潜至碓坊。】
『潜』是不让人知道,到『碓坊』里面来看惠能大师。
【见能腰石舂米。】
因为他个子小,分量不够,舂米是要力气的,他就绑一块石头绑在腰间,增加自己的体重,在舂米。五祖就给他打暗语了,就给他说。
【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长。黄梅八个月如是,将来以后还有十五年也是如是,要『为法忘躯』,要在一切顺逆境界当中禁得起考验,理当如是。於是乎就问他了:
【即问曰。米熟也未。】
你在舂米,舂熟了没有?实际上这个意思就是问他见性没有。如果问见性没有、悟法没有,别人一听,那大家对他就要注意了。他在舂米,问他米熟了没,大家不在意,旁边人听不懂,不知道五祖的意思。惠能晓得,懂得五祖的意思,所以回答说:
【米熟久矣。】
老早就熟了,可是还差一点。
【犹欠筛在。】
筛是把米糠筛除,米就可以用了,就差这一点。这意思就是说,我早已经开悟了,还没有印证。印证就好像筛米一样,要求五祖给他印证。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五祖听了这个话也没吭气,把他拄的拐杖向碓上敲了三下,他就走了。惠能懂得这个意思,敲三下是今天晚上三更去见他。
【能即会祖意。】
他能体会到他的意思。
【三鼓入室。】
到祖师的丈室去。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
他来了,那个时候的窗户,外面人能看到,虽然是三更大家都睡觉了,怕有人看到,所以用袈裟遮住它,『袈裟遮围』。「袈裟遮围」,诸位想想,不是围著他的身体,而是把袈裟怎么样?把窗户遮盖住,像一个窗帘一样,外面的人没有法子看到,『不令人见』。
【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
悟了以后,他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他的心得,就是他开悟把悟了之后的境界说出来了。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把悟的境界全都说出来了。
【祖知悟本性。】
五祖一听晓得,他完全明白了,真正彻悟了。
【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心法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这是五祖嘱咐他的几句话。这一节经文里面就相当重要了,我们常讲学佛的人必须要明白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这个三者实在讲是一桩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我们从此地来看,这个里头有几句话很重要,第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上的两句话,惠能大师从这两句话悟入的。实际上讲他在卖柴的时候,客人在念《金刚经》,也正好念到这两句他就开悟了,前面曾经给诸位说过。今天在五祖的丈室,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当然是讲大意,讲到这两句他是大彻大悟。底下这几句都很重要,都是这一段的精义。我们必须要晓得,「众生之心,本无所住」,这是实在的境界,绝不是虚妄的,我们要相信。当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只有慧可一个人相信,所以可大师得法了。有所住心就是妄念,无所住心就是智慧。凡夫的心,念念他有住,念念都有住,一会儿想东,心住在东;一会儿想西,心住在西,有念则有住,所以那是妄念。他有所住他又住不长,为什么说住不长?他心会变,如果是长的话,那叫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是无所住,住无所住那是常住真心。所以住本来无一物,那是智慧。住在时时勤拂拭,诸位想想,时时勤拂拭是妄念、是无常。这个理必须要明白,一定要谛信不疑,做为我们修行的根本。
第二,这是悟了的境界,「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仅是佛法,世出世间法都包括在这里面。下面这五句不过是简单扼要的提示出来,何以不离自性。首先我们要晓得,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这是本人。你的本人、你的本心,或者说你的本觉、你的本性,意思都一样。你要相信你『本自清净』。「本自清净」,试问问有没有染污?如果有染污还能叫本自清净吗?我们举一个比喻说,像一面镜子,镜子是本自清净。它现在上面有了灰尘了,灰尘障碍它了,灰尘染污了镜子了,我们问问,是不是真的染污了?如果真染污了,那这个灰尘一定擦不掉;这个灰尘轻轻一拂,灰尘就去掉了,可见得这个染污是假的,清净是真的,诸位细细想这个道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一切妄念染污了清净,妄念是假的,就跟灰尘一样,一拭它就没有了。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要相信这个话。
『自性本不生灭』,生灭是假的,生灭是妄念。妄想心,一个心生、一个心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那是妄念在生灭,自性清净心何尝有生灭?这两句完全是从体性上来说的,是本体的真实相。这两句从体上讲的,体上确实是这个样子。『本自具足』,它什么都不欠缺。试问你要求什么,你还要得个什么?《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为什么?因为它「本自具足」。你今天有所希求,是你感觉得你有欠缺,你不具足。我没有财富,我要追求财富,财富具足了,你求什么?我没有地位,我要去求地位,地位要具足了你还求什么?你本性里头什么都具足,所以他无求了。『本无动摇』,哪里有来去,哪有往还?可见得经上所讲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个话讲的不假。如来就是自性,如来佛就是自性清净心,它起作用『能生万法』。这个两句是讲自性之相、自性之体,自性之相、自性之用。作用上讲,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性清净心所生的。
这就好比我们作梦。梦,诸位晓得,是我们的意识心变现出来的境界。意识心能变一切法,我们梦境当中觉察出来的。也许有人问,这个说的是有一点道理,不假。我们这个心能变一切的梦境,为什么我们不天天作好梦?这就是说你在迷位,你这个梦境自己不能控制,不能随心所欲,这是迷!梦境是什么动力在那里推动、变现出来的?那是业力,而不是愿力,所以不能够随心所欲。如果随心所欲的话,每天晚上作梦,去跟佛菩萨论道,那多自在!每天作梦去到诸天那里去享乐受,天天到天堂里面去观光,那不很好吗?这就是晓得,梦自己不能做主。同样的,今天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心变现出来的影像。大彻大悟的人在这个相里头做得了主,迷人做不了主。所以迷人作大梦是业力变现出来的,觉悟的佛菩萨是愿力变现出来的,这个是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他所变现的相也就不一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