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三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今天我们讲到第一章里面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把他母亲安置好了。
【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问对的第一句,也可以说将整个佛法修学要领给我们提示出来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能大师实在是了不起。古人我们且不论,以我们亲身经历而言,诸位曾经见过几个人这一发心就求作佛,不求余事?这一种气象的确是不可多得的。通常我们见到,譬如说一个老和尚问你,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我到这儿来学佛法,我到这儿来学经、来学教。都没有听说过,我到这儿来是作佛的,别的我都不求。你们诸位想想看这种气概。有不少人到佛门里面来求什么?求佛菩萨保佑我家里老少平安,求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几个人想到作佛这个事情要紧?诸位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本身又如何?我们发心的时候,想想我们第一次进佛门,我们第一句话问的是什么,答覆的是什么?然后就晓得我们的成就为什么比不上能大师。
能大师只有一个愿望,作佛。而且对於作佛具足了信心,毫无怀疑,所以他一生成佛了。成佛,这个作佛就是成佛,诸位请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所谓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梵语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看六祖对於这桩事情,他是一点都不谦虚。而我们对这桩事情太客气了,无上正等正觉,我怎么敢?太客气了,自己不敢,要推给别人,别人成佛,我自己业障太重了,这一生怎么能成佛?有个下品下生我就很满意了。这怎么能跟人家相比?人家就是上品上生还不满足,他一定要成佛才满足。这样的志向,这样的气魄,我们应当要效法,应当要记取。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像而知,五祖非常中听。在我们想像当中,他大概在黄梅一生的教学也没有碰到过这么一个学生,是来作佛的。别人来怎么说?我来参禅的、我来想求个悟处的,总是说的这些。大概从来没有听说来作佛的,所以这个必然是很中意、很欢喜。於是乎下面这就是考试的话,这就是口试了。五祖就说:
【汝是岭南人。】
『岭南』是中国的边区,边地,没有开化的地区、文化落后的地区。
【又是獦獠。】
『獦獠』就是夷蛮民族。
【若为堪作佛。】
这怎么能作佛?诸位要晓得,这几句话绝不是五祖轻视他,不是五祖讽刺他,是考试他,考一考他,看他的见地如何。
【能曰。人虽有南北。】
五祖住在黄梅,六祖生长在岭南,地区上讲有南北,『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佛性平等,哪有南北之分?
【獦獠身。】
野蛮地方长的这个身体。
【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和尚』是我们的亲教师。这就是一个是在导师的地位,一个是没有读书、没有受过教育的边方人,佛性又有什么差别?这一回答,就得了一个满分。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当作佛。所以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基於这个理由而说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什么叫「佛性」?在此地是一个很重要的佛学名词。佛性在佛经里面有许多的名词,名字所说的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性就是本性,佛是觉,所以经上也讲真心,区别不是妄心,有讲本觉,有说真如,有说本性,或者说第一义谛,或者是说实相般若,全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是众生与佛本有的,不是说只有佛有,众生没有,众生与佛本来有的,这个要记住,本有,本来有的。不灭不易,不易是决定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不管他成佛也好,他做众生也好,佛性人人本有,佛性永远是不生不灭,永远没有变改,这是诸位要记住的。所以人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人有獦獠与和尚,佛性没有獦獠与和尚。佛法里面讲平等,就是基於这一个事实而说的。
下面一个名词,诸位也必须要晓得,这是佛学常识,就是「和尚」。和尚是印度话,印度梵语,「华语亲教师」,中国话的亲教师。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们的老师。譬如在学校里面,诸位要晓得,学校里面,亲教师是谁?是校长。诸位一定要了解这一桩事情。谁教导我们?校长教导我们。可能你在学校里念书,校长根本就没有给你上过课,但是他是亲教师。什么原因?诸位必须要晓得,整个教育的构想、课程的安排、进度的排定,统统都是校长规划的,教员不过是执行他的计划而已。所以教学的成败,这个责任是校长负的,不是教员负的,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一个学校里面,校长是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亲教师,是我们根本的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就是修学的场所,寺院的住持就是亲教师,就好像一个学校的校长一样。它里面还有首座和尚,那就类似学校里面的教授、教员,在佛法里面称之为轨范师,就是阿闍黎,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我们称之为闍黎,称之为阿闍黎。所以和尚在佛法教学里面是最尊贵的称呼,那与我们自己的关系就太密切了,这是一点常识,我们应当要懂得。
除这个之外,在佛门里面还有一些称呼我们都必须要晓得。譬如称法师,法师也是一个通称,凡是修学佛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师,以佛法教导别人的也可以称法师。因此和尚跟法师是一般的通称,可以说是不分在家、出家。也许诸位听到奇怪了,那在家人也能称和尚?对的。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他是这个学院的负责人,是这个学院教学规划的人、设计的人、主持人;换句话说,欧阳大师就是支那内学院的亲教师,所以他就称和尚。他是在家人,他称和尚,他的学生称他和尚。在我们现前这个地区,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在莲社教学三十年,学生最保守的估计也有二、三十万人,他是这一方的亲教师、和尚,他也没有出家。
这就说明了,和尚、法师,出家、在家都可以称,但不是随便称的。如果我是一个出家人,我没有教化一方,我称法师可以,称和尚不行。为什么?我没有主持这一方的教学,没有负起这个责任,不能称和尚,可以称法师。所以法师是一个通称,在家、出家,男子、女人,都可以称。唯独比丘跟比丘尼,这个名称在家人不能称,那是一定要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女人才能称为比丘跟比丘尼。这也是平常的佛学常识,希望诸位能够注意到,比丘、比丘尼,这是在家人不能称的。这从称谓上来看,诸位也就了解佛法不同於宗教,也能够看出它确实是教育。
六祖大师经过五祖这么一口试,就真正是圆满通过了,而且得的是满分。五祖想再跟他谈谈,可是旁边他的学生、弟子们太多了,怕大家引起嫉妒、障碍,对於能大师有所不利,所以就不谈了,考试一及格之后就不谈了。於是乎就派他去担任一个工作,做工。诸位想想这一个寺院,常住的就有一千多人,平常流水单人数也不在少数。所以在我们想像当中,他们每一天吃饭,讲堂里听讲,总有二、三千人。这么大的一个寺院,工作、琐碎的事情当然很多。所以经上就说了:
【祖更欲与语。】
就是想跟他再说话。
【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就分配他一个工作,既然来了,叫他在这里服务。五祖心里明白了。六祖惠能,於是再把他的见解又提了一提。
【予曰。】
就是惠能自己说了。
【惠能启和尚。】
『启』是下对上叫「启」,就是启白的意思。学生对老师,自己要称名,不能说「我告诉你」,这个话是很没有礼貌的,「我给你说」,这不行,一定自己要称名。惠能启白和尚,启白亲教师。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这把他自己的见解真是和盘托出。我们想想,大凡一般人自心都是常生烦恼,几个人自心能常生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了解,智慧是从根本智里面生的,没有根本智哪来的智慧?根本智从什么地方生的?根本智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清净心必须要真正离开一切分别执著,根本智才能现前。有了根本智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了了分明,那就是观照智慧。所以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境界完全是明心见性诸佛与大菩萨的境界。『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换句话说,意思就是讲他的福慧都圆满了、福慧都具足了,你还叫我做什么?寺院里面作务,就是做工,分配粗重的工作叫你去做,大主意就是修福,福慧双修。我福慧都圆满了,还修个什么?五祖听了这几句话,说:
【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
你不要说了,去吧!去吧!赶快给他分配了个工作。
【著槽厂去。】
原来还没有提到『槽厂』,根性大利了,不要讲了、不要讲了,到槽厂去。「槽厂」是什么?是最粗重的工作,不是一个舒服的工作,就是到厨房里面去帮忙。厨房干什么?舂米、砍柴、挑水,做这种粗重的工作。这是五祖,就是亲教师,叫他去干的。这六祖就退到后院。
【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
『行者』是没有出家,就是在家居士。但是他是常住在寺院,在寺院也是帮忙工作的,等於各个粗重工作的领班的这种性质。就派给他一个差事。
【差能破柴踏碓。】
这是最粗重的工作,派他到槽房去做破柴的工作。我们晓得,一、二千人吃饭,每一天烧的柴火是相当可观的数量;米要舂熟,就是要去掉糠皮,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工作,完全靠人力。这样:
【经八月余。】
经过八个多月。下面是第五段,「五祖传法」。这是能大师在那里经过八个多月了,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做了八个多月了。他这八个多月,诸位要晓得,就是在那里修甚深禅定,在那个地方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忍大师给他指出这个修行的路,他是认真的在那里做,别的人不晓得,他心里面很清楚。五祖有一天见惠能。
【祖一日见能曰。】
八个多月以后有这么一天,祖师大概巡视到槽厂这个地方,看到惠能就告诉他。
【吾思汝之见可用。】
我想想你的见解可用,可用什么?可以成佛作祖。
【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
我故意的疏远你,不跟你接近、不跟你说话,为的是怕有恶人,就是有嫉妒、障碍的人来害你,你晓不晓得我的意思?
【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能大师说,我晓得。我因为晓得,所以我就在槽厂老实的工作,就守住我这个范围,我也不敢到堂前去,讲堂那个地方我都不敢去。为什么?避免别人起疑心。他在黄梅这个地方能够说是平平安安,在这个地方福慧双修,亲近五祖。所以他不敢多事,循规蹈矩。可见得他们两个人心里头的默契太圆满了,真正是所谓心心相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佛门传法,虽然这接班的人,就是底下这位祖师,他已经选定了,可是在形式上还是绝对要公开,决定不可以有私相授受,我喜欢这个人,我看重这个人,我就传给他,这个不可以的。即使看重这个人,还是一样要参加大众来选举、来选拔。祖师年纪老了,要传祖位了,他自己也晓得他住世不久了,所以有一天就把他所有的学生统统召集来,『总来』。
【吾向汝说。】
告诉大家,我告诉你们大家。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这首先开示,说这些学生跟他这么多年,每一天悠悠度日不肯真正用功,这样下去必定是虚度一生。学佛的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觉悟生死事大,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第一须觉悟生死事大,这不仅是五祖对我们的开示,可以说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是以这一句做为我们共同的开示。第二修道之人要记住,不求福报。如果修道之人心心念念在求福,他就很容易堕落。古德告诉我们,人生在世纵然活上一百岁,也是刹那之间就过去了,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一天我们劳碌奔波,处处攀缘,不知道人生乃是大梦一场,患得患失,哪有真实?这是必须要觉悟的。
明朝莲池大师他老人家有一本著作叫《竹窗随笔》,里面有一段故事,这一段故事是大师亲自见到的,他的笔记。这一段是这么说法,他说,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在我们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他老人家如果心地未明,就是说没有大彻大悟,他的愿力不强,愿力要是不坚固,会随业识迁流的,这样的人他又不愿意求生净土,这样的人来生多感富贵的果报。像我们世间这些富贵人,都是前生修这些因,可是一享受富贵就被富贵迷惑了。佛门里面讲的三世怨,第一生持戒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时候他又不持戒修福了,他又迷惑颠倒了,福报享完了,好了,业报现前了,来生要堕落,所以叫三世怨。
莲池大师说这些话,有一个老和尚摇头不相信。莲池大师很幽默,他说,你别不相信,不要说来世,今世我曾经亲自看到有一个法师,曾经在山上建一个茅蓬,在那里苦修,修了十几年,苦修了十几年,心地很清净也很有道德。被人发现了,被市区这些信徒们发现了,於是大家都到那里去供养,同时给他盖了一个寺院,盖得富丽堂皇,请他来住。他原来在山上住茅蓬,穷得不得了,穷和尚,现在盖个大庙富丽堂皇请他去住,於是乎就怎么样?结果被富贵、五欲六尘所转了,道心就退了。现在世就退道心,来世不必说了。这个老和尚就问了,谁?莲池大师说,老兄就是!这个法师一听,脸色都变青了,确实是如此。所以莲池大师相当的幽默。
可见得富贵能够转移人。诸位晓得,贫困淘汰人倒不容易,真正有志气的人他不怕苦,愈是困苦、愈艰难,他的志愈坚决、愈勇猛。可是一落到富贵里面去,完了。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富贵里面能够站得住脚,不随境界迁流,那是真正了不起。所以小乘法里面是在头陀行、在苦行里面修,大乘佛法里断烦恼是在富贵里面断,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就高在这个地方。我们再看看世间这一些成功立业的这些伟人,诸位留意他的出身,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十之八九都是出於清寒之家,有几个人是富贵家里出来的?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道理。可见得富贵家里头容易沉迷於五欲六尘,难以自拔。所以小乘在苦行里头去磨炼自己的志节,大乘在五欲六尘、在红尘当中去锻炼。而修学佛法的过程必定是先小乘,后大乘,先在逆境里面锻炼,然后在顺境里面锻炼。逆顺都不动心了,就成佛了。这是两重的锻炼,历事炼心,才能锻炼成一个佛菩萨。
所以五祖责备大众,你们心目当中,天天只晓得修福,把出离生死苦海这一桩大事情把它忘掉了,这是学佛真正的目标,修学正确的方向,你迷失了;换句话说,这是自己把路走错了,那怎么会有成就?这是我们学佛基本的一个目标,我们是为了想从今而后免除六道生死轮回,为什么?生死轮回太苦了。一般人求富贵、求人间富贵,我不求了。你要问我为什么不求?我看看现在这个世间做人,我害怕了。纵然生到富贵人家,你们想一想,从五、六岁念幼稚园,就背上个书包,天天在学校里考试,考得焦头烂额,考到二十几岁都出不了头,太苦了,这个我不敢干。所以你叫我来生做人,我都不愿意。为什么?我看到现在学校太可怕了,小学、中学、大学,竞争这样的激烈,二十多年学生的生活,已经就苦不堪言了。毕了业,到社会上再跟这些众生勾心斗角,人海里面患得患失。纵然得意,也是古人所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想到这个地方,还敢来吗?不敢来,不愿意来,你又不能不来,这个才是苦事。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不想再来了,在为这个。真正要解决生死大事,是为这个学的,古德告诉我们的。
底下这几段都相当重要。六祖《金刚经》注解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诸位果然真正想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记住。祖师说,「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换句话说,生死苦海是果报。为什么会有果报?你有妄念,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所以你要把妄念离开了,一切妄念,就是善的妄念、恶的妄念统统不生了,心清净了,因清净,果就清净,没有这个果报了。这是六祖说的。《传心法要》里头也有几句话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跟前面的意思是相同的。善,善的妄念,三善道的果报;恶,恶的妄念,感的果报是三恶道的果报,这都在三界之内。所以你要是把善恶妄念统统断了,都莫思量,都没有了,你的心清净了。所以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记住,我一切的恶念都没有了,我的心清净了,那错了!你还有善念,善念也不清净。必须善恶统统离开了,才叫真清净。因里面没有善恶了,果里面就没有三界,这是出三界,超越三界生死轮回最重要的关键所在。真正想出三界的人,你要不懂得这个原理原则,那你就无法跳出三界。
底下跟诸位讲般若。因为五祖说了,自性迷了,福是没有法子救的,福是在三界之内,没法子救你。所以叫大家要:
【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般若』是圆常大觉,圆是圆满,常是恒常,永远就是这个样子,它是真正的觉,决定不迷。《般若经》里面跟我们讲般若有三种。第一种叫实相般若,这是体、本体,不但是般若智慧的本体,也是一切万法的本体,这叫实相般若。第二种叫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从体起用,谁用?自受用。第三叫文字般若,也叫做方便般若,亦是从体起用的,谁受用?他受用。诸位必须要记住,决定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观照般若。所以说一体两个作用,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体是不变的,实相般若,圆常大觉,不变的。我们现在是把这个体迷了,迷了体,我们的观照失掉了;换句话说,自受用没有了。自受用没有了,哪有他受用?所以他受用也失掉了,体并没有失去。
学佛无非叫我们恢复观照,证得理体。恢复观照就要依靠文字。这个文字狭义的来说就是指佛教的经论,它是开导我们观照的,帮助我们提起观照般若的,我们依这个得自受用。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必须证实相般若,观照才有了效用,才有了功夫了。然后再从实相、观照当中,变现出文字或者是方便般若,度化一切众生,为他受用。此地特别提出「方便」这两个字,那就是说明,不仅是文字,六尘的境界、人事的环境,全是方便般若,只要你时刻在境界里面提得起观照功夫,一切境界、一切人事,哪一法不是般若?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方便般若。在这里面最要紧的是提起观照,你自己的心才得清净,清净心就是实相般若。这个道理必须要明了,就是一而三,三而一。般若智慧,圆常大觉,就在我们的眼前,可惜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够证得,不认识。
达摩祖师有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话是给二祖慧可大师讲的,「达摩语慧可」,他说到我灭度后两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实际上这是预言,意思就是传到第六代,他是第一代,慧可是第二代,到两百年的时候,传到第六代了,衣止了,不再传衣了,传佛法,佛法周遍沙界。这个时候,这里有几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明道者多,行道者少」,明是什么?是悟,大彻大悟,就是悟的人不少,可是修的人就不多了。悟了以后怎么样?不修。换句话说,悟了不修,是不是真悟?不见得,这个诸位要晓得。「说理者多,通理者少」,这是等而下之。前面两句是讲什么?讲禅宗的,这两句是讲教下的,教下说理者多,所谓是照本宣科,通达教理的人少。这是讲的以后这个现象,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现象我们现在都看出来了。
可是「潜行密证,千万有余」,这也是事实,就是真正修行人还是很多。但是他这个真正修行,外面的人不晓得,甚至於往往还瞧不起他。世间人对於一些装模作样的修行人,处处求表现的修行人,都是恭敬得不得了;真正修行人,这人好像没什么了不起,没有看在眼睛里头,反而轻慢他、鄙视他,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这种人很多很多是真正修行人,就是在历事炼心。我要问了,众生这样苦,迷执这么深重,这许多真正修行人,他为什么不出来弘法利生,来救度这些众生?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诸位,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的机缘没成熟,你给他说真实话,听不入耳,听不进去;给他说假的,欺骗众生,他反而欢欢喜喜的来上勾,那有什么法子?可见得我们这个世间,就是我们现前,住在这个世间的,不是没有佛菩萨,真正佛菩萨、真正的善知识,在这边潜修、密证的太多太多了。这些人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绝不会出什么花样,搞什么奇怪东西来骗人,那都是假的。如果这种人被人发现了,发现之后,他还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
像印光大师,诸位都晓得,是我们的当代大善知识。他在普陀山潜修三十多年,谁知道他?到七十岁的时候,几个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见到这个法师,这个法师很老实、很朴素,於是乎跟他谈谈,一听,谈吐不凡。这些人回去之后,就在报纸里面写文章,赞叹这个法师。或者有疑问,写信请教老法师,老法师回的有信,他们把这个信公开了,在报纸上公开了。於是乎大家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师很了不起,大家到他那里去求法,他出名了。所以印光法师七十岁才被人发现,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换句话说,他弘法利生的时间只有十年。有十年影响,对於中国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可以说近百年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这个可以做潜行密证的一个例子。
我们晓得,真正修行人,他是绝不要名闻利养。弘法利生是随缘,绝不是想尽方法勉强去做,不是的。缘没有成熟,做了也是没有用,一定要等因缘成熟才能够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老法师被人发现之后,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从来没有改变在普陀山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不是像莲池大师看到的那一位老和尚,那个老和尚是被境界所转了,我们印光法师没有被境界转。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被人请到苏州灵岩山报国寺。他老人家有一个原则,第一个他不做住持,所以他请别人来做住持;第二个他不收徒弟,所以他没有出家弟子;第三,他不传戒。他就守住他这三个原则,生活跟普陀山那个时候完全一样。穿的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几十年,别人供养他新的衣服,他马上供养别人,他还是穿他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贪心,没有一点贡高我慢心。换句话说,完全没有为境界所转。
他被人发现之后,皈依他的人何止几百万人,信徒供养他的钱财太多太多了,他自己没有受用。换句话说,没有吃一点好东西,没有去做几件好衣服来穿,没有。而把这些钱财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在苏州办了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经过他老人家鉴定、选择,选一些好书、好的经论,由弘化社负责出版,赠送给全国、全世界,流通佛法。除此之外,只要是哪个地方有了灾难,或者有旱灾、或者有水灾,天然的灾害,老法师总是把供养的这些钱财拿去救济,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老和尚一分钱没有自己享受,所以他老人家不被外境所转。这是我们当代的表率,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像他老人家没有被人发现的,我们相信还有很多很多,不要以为现在这个世间,末法时期,没有修行人了,那你就错了。祖师这个说法,可见得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
再看底下一段。《传心法要》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了,「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一法是什么?就是证得一心的方法。「法则不可说之法」,说即无说,无说即说,要懂这个意思,「佛即不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不可说之法,不可取之佛,这两句话非常要紧,这两句话与《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
底下这一段我们再看看。佛性,佛性是万法实相,众生之心性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之心性就是佛性,就是万法实相,万法就是一切众生,心性就是实相。见性就不是凡夫了,顿悟上乘。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迷与悟,这是从境界上来说,什么样的境界是迷,什么样的境界是悟?我们把这个看清楚,然后来检点检点自己,自己究竟是迷还是悟?迷的境界,论凡论圣,诸位想想是不是落在分别执著上?你分别凡、分别圣,执著凡、执著圣,说事说理,求得求证,诸位想想,全都落在六、七识里头,这是迷,不是悟。悟的人怎么样?超越生死涅盘。生死是凡,涅盘是圣,凡圣情忘,凡与圣这个情见他忘掉了、离开了,超越生死涅盘、超越凡圣,无凡亦无圣、无佛无众生,是这个境界。悟的人大用无方,事理不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所以才显示出自在无碍。大用无方实际上就是清凉在《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因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它无碍。迷人求得求证,悟的人无得无求。《般若心经》里面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所以希求的心、得失之心全都没有了,这是悟。如果这些念头还有,还有求得求证,还说事说理,还论凡论圣,自己一定要觉悟是在迷位,不是在悟位。
这些意思明了之后,底下这经文一看就明了了。五祖大师是交代他们自己去看智慧。『汝等各去自看智慧』,这个看就是观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刚才给诸位说了,三种般若,圆常大觉,然后你们作一首偈来给我看,如果你们真正要开悟了,那我就把衣法传授给你们。
【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传正法,再把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袈裟,就是佛用过的衣与钵,做为一个信物传授给你。禅宗里面所谓「内传法印」,这是以心印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意思在这个地方,你就可以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了。这个话交代完了之后,叫大家赶快去。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为什么?
【思量即不中用。】
思量落在分别执著里面,所以就不能够明心见性了,这句话在此地很重要。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这是比喻,见性一定要顿悟、顿见。怎么个顿法?这部经里面的例子很多,一开头我们看到六祖就是一个榜样。向下像惠明,我们在这一章就看到的,「参请机缘」一章、「南顿北渐」这一章,我们都看到许多的榜样。底下是第六段,叙说神秀大师他来应试了。请看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
这话的意思,就是五祖大师把他传法的意思向大家宣布了,并且勉励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果然证得实相般若,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我就把衣钵传给你,你就是第六代祖师了。大家听了这一番吩咐之后,回头来彼此商量一下,算了,我们不要干这个事情了。为什么不要干?因为有神秀上座,他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这个必定是他,我们何必还操这个心。诸位要晓得,这就是我刚才说了,这些人彼此都太谦虚了、太客气了,把明心见性这个事情都推给神秀了,自己不敢当,确实没有惠能大师那个气象,当仁不让。
在这里我们把神秀大师的阅历简单的介绍给各位。神秀大师,「神秀书偈」,这就是应试。神秀禅师,俗家姓李,他是东都,唐朝东都就是现在的洛阳,他是东都人,就是现在的洛阳人。「出家后遇五祖忍大师,决心苦节而求其道。忍卒,住江陵当阳山。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於内道场时时闻道。中宗即位,尤加宠重。见《宋高僧传》卷八」。这个地方我是简单的将秀大师他的事迹给诸位介绍一下。神秀大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对於世间的学术就有很深的根柢,传记里面讲得很多,我们在此地只是略略的提了一点、介绍一下。他对於世间的经史、百家无不通达,真正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才子。他出家之后,立志就是要开悟,要做一个高僧。所以他自从遇到五祖忍大师之后,对於五祖非常的敬佩,常常跟人说,这个人真正是我的老师。
决心苦节,就是刚刚到黄梅参学的时候,他跟六祖一样做苦工。我们想想,六祖到黄梅做苦工,大家不奇怪,为什么?他本来就是个砍柴的,到了黄梅去,还叫他天天砍柴,那有什么奇怪?不奇怪。六祖是贫穷、清寒出身,到黄梅去做劳役,一般人看到,这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神秀大师做苦工,那就不平常了,他是书生。换句话,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学者;一出家之后,每一天也去砍柴、也去挑水,干这些事情,在黄梅求法。以后由於他这个学识、辩才,也为大众所尊敬,五祖也很喜欢他,把他提升为上座,上座就是首座和尚。因为他通达经论,世出世间的学问他都通达,常常代替五祖说法,就是教诫大众,为五祖所器重的这么一个人。他在五祖会下,他没开悟。五祖过世之后,他就到江陵,江陵就是现在武汉这个地方,在当阳山那个地方修道。附近这几个县市的学佛的人,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去亲近他,对他非常的尊敬。
这个事情没有多久,被太后,就是武则天,被她晓得了。我们晓得唐朝这些帝王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武则天也不例外,对於佛法非常的护持。所以听到有这么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高僧,於是乎就下了圣旨,把他请到京城,到宫庭里面来给皇帝讲经。这就是请他来做国师,皇帝的老师。而且皇室对他非常的尊敬,像刚才这里所说的「肩舆上殿」,这是太隆重了。舆是轿子,肩舆是什么?抬轿的人抬在肩膀上的,上殿。这种情形只有皇帝才如是,你看她对待他多隆重。而且怎么样?武则天「亲加跪礼」。武则天那个时候当权,实际上政命是出自於她手,皇帝等於是傀儡,没有权。她亲加跪礼,她跪过什么人?对於法师亲加跪礼。可见得当时的皇帝、王公大臣对於秀大师哪有不尊敬的?「内道场」是宫廷,皇宫里面设的道场、讲堂,请秀大师皇宫里面说法,听众诸位就可想而知了,帝王、这些王宫大臣,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随便进到皇宫里面去的,「时时闻道」。武则天死了以后,中宗继位,中宗对於秀大师的恭敬更是隆重。由此可知神秀大师在北方确实是法缘殊胜,对於佛法的弘传有很深、很广泛的影响力。
秀大师本人对於惠能大师非常的尊敬,我们在《坛经》里也能够看得到。他当时是东山禅寺的教授师,在寺院是首座和尚,论地位来讲,仅次於亲教师。所以大家讲了,心里想了,五祖要传位,传给六祖,六祖一定是神秀了,我们还要作什么偈?不要打这个妄想了。
【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
我们不要干这傻事,冤枉去操这个心。大家听到有人这么一倡议。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
别的人一听,有道理,将来六祖是神秀,我们跟他好了,我们自己也不要操心了。
【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大家就不作了。
【神秀思惟。】
神秀大师一看,别的人都不呈偈子,都不作,他自己想,这些人不干。
【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
他们这些人都依赖我,我要不作个偈子送给和尚看看,和尚怎么晓得我的见地?
【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
换句话说,逼著他非作偈子呈给和尚不可。神秀也是好法师,真正的高僧。他自己想了。
【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
我来作首偈子呈给老和尚,呈给他老人家看,意思是求法,求法这是善。如果我要贪图继承祖位,那这个念头就错了。换句话说,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提起了警觉心,作偈的用意是求法,目的不在祖位。如果说觅祖,那就完全是凡夫。
【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
那我不就是争夺祖位?争夺权位是凡夫的事情,不是佛菩萨。诸佛菩萨绝不著名闻利养,怎么会去争位子?但是:
【若不呈偈。终不得法。】
神秀大师目的是求法。这个时候呈这个偈子,一个是法,一个是祖位,两桩事情同时来的。秀大师的意思是在法不在位,但是现在法、位同时来。
【大难。大难。】
怕别人误会他在那里求取祖位。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
这个『供奉』是唐朝的官名。凡是有所专长的人,皇帝都召见他,在这个朝廷里面承事,就是采用他的专长。这一位「供奉」名字叫卢珍,五祖特地请他。他的专长,他是一个画家,画画得很好。像我们最近,过去的张大千先生,这是一代的名画家。卢供奉也是当代的名画家,请他来,请他来干什么?
【画楞伽经变相图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
这《楞伽》是《楞伽经》,是佛经的名字。这个经在中国有四种翻译,但是现在流传下来只有三种译本。第一种就是宋,这个宋是刘宋,宋、齐、梁、陈的宋,宋译有四卷,我们叫《四卷楞伽》。元魏译本是十卷,我们叫它做《十卷楞伽》。这个《棱伽经》就是《楞伽》,一样的,这个棱跟这个楞它音相同,它是音译的。唐译的就是唐朝实叉难陀,《八十卷华严》就是实叉难陀译的,实叉难陀也将《楞伽经》重新翻译,他译的是七卷,我们称为《七卷楞伽》。所以《楞伽》现在在中文的版本有三种译本。楞伽是山名,据说是这个山很高,没有神通的人那是上不去的。这部经用楞伽是比喻佛的境界之高,所谓是以处所来表法。佛的境界唯有大菩萨才能够理解个彷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够理解的,取这个意思。
楞伽变相就是《楞伽经》里面所讲的这些事理用图画把它画出来。这步廊三间画的是壁画,画《楞伽经》里面这些事情,以及『五祖血脉图』。这个「五祖」就是从达摩祖师一直传到第五代弘忍大师,每一代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把它画在这个地方。可见得三间步廊(走廊)上墙壁面积相当大,所以五祖有意请卢供奉来画这个图。这个图画出来之后,流传给后世,供养大众,叫大众一看这个楞伽变相图就晓得《楞伽经》里面的大意,它的理论、它的修学方法以及诸佛如来的境界,可以激发我们自己的道心。五祖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能够教人见贤思齐,也取鼓励我们向道,像历代祖师一样的成就,有这个意思在。
【神秀作偈成已。】
他把这个偈子作好了,作好之后,想送给五祖,可是自己又想想,恐怕不太妥当。
【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
这种情形就是自己信心不坚固、不踏实。偈子作好了,没有把握,想送又害怕,又退回来了,这样前前后后好多次。
【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作好经过四天,这四天的时间,有十三次想把这个偈子送给老和尚,没有勇气。诸位想想,这是为什么?就是自己没有信心。换句话说,还是见地不踏实,才会有这个现象,自己对於自己所作的东西信不过。最后他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勇气了。
【秀乃思惟。】
自己想了想。
【不如向廊下书著。】
这样好了,我就在走廊,准备画图的、画壁画的,还没有画,我就把偈子写在走廊上面。
【从他和尚看见。】
这个走廊就在五祖方丈室门口不远的地方,他一定会看见。
【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
老和尚看了要称赞,我就出来向他礼拜,就承认这个偈子是我作的。
【若道不堪。】
如果老和尚看不中意。
【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那我在这山上住这么多年,实在是惭愧,我担任教授和尚,天天受人恭敬礼拜供养,自己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非常的惭愧。
【是夜三更。】
就是在第四天晚上三更时分,半夜,别人都睡觉了。
【不使人知。自执灯。】
自己拿了灯。
【书偈於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把他自己的见地说出来,以偈颂的方式说出来。实在说,我们在大经里面时时看到,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秀大师非常人也。我们看他后来受到朝廷的尊重,帝王的老师,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这种做法,我们所见到的是迹相,迹相里面所藏的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实在讲,我们看到后面印宗法师,印宗法师把六祖推出来了,神秀在黄梅也把六祖提高了,俗话所谓是「水涨船高」。特别是显示祖师比国师还要可贵,祖师比国师还要值得尊重,里面含著有这个意思在。这一段的记载,秀大师也是在此地示现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跟能大师等於是两个榜样,一个示现的,如何不能入门;一个示现的,如何才入门。两种方式都是我们初学人必须深深的理解,然后反过身来检点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入门,或者我们要怎样入门,自己心里就有数了。秀大师的偈子: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这个四句。这个四句偈,前面两句是比喻,秀师之偈,比喻的本体,后面两句是讲修行的功夫。我在前一个月,在香港那边的同参道友也是请我讲《坛经》,讲到这首偈子之后,讲完以后,同修们要求把这首偈子细细的来说明。所以我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实际上我并没有将能、秀二位法师的偈子完全详细的来讲解。实际上我只讲了一句,就是秀大师这首偈子里第三句『时时勤拂拭』,这一句对我们初学来讲太重要了。换句话说,我们中下根性的人,秀师这首偈颂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能大师的偈子,上上根人才能够得益处,中下根人没有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
这句话是比喻上说的,我们的身心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为什么不清净了?大家晓得,有了染污了。如何将这个染污给它除掉、拔除,这就是「拂拭」。拂拭怎么样?要勤,时时勤拂拭。譬如说,众生的心大多数贪瞋痴慢,这四种烦恼特别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念随念升起来,一天到晚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於意对法尘,都起贪心。贪心就是『尘埃』,是心性里面的尘埃。拂拭什么?不起贪心了,把这个尘埃拂掉了。得要时时勤拂拭,否则的话,今天不贪了,明天这个贪心又现前了。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顺境里面,把贪的烦恼拂掉;逆境里面,把瞋的烦恼拂掉;人与人接触的时候,把贡高我慢的烦恼拂掉,这叫时时勤拂拭,这叫真正修行。用什么方式来拂?观照、观想、诵经、念佛、持咒都行,那都是方法,就是拂拭尘劳的方法。
譬如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要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假如我们接触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起了贪心了,生了贪爱了,自己晓得错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无量觉,我要觉。贪心起来是迷,不是觉,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觉心提起来了,把那个贪烦恼拂掉了,时时勤拂拭。遇到逆境,冤家债主碰到了,心里面起了瞋恨心,这个心地里又落尘埃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要觉悟,我不能迷惑。瞋恚心是迷,离开了瞋恚是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拂拭尘劳的工具。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今天我们讲到第一章里面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把他母亲安置好了。
【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问对的第一句,也可以说将整个佛法修学要领给我们提示出来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能大师实在是了不起。古人我们且不论,以我们亲身经历而言,诸位曾经见过几个人这一发心就求作佛,不求余事?这一种气象的确是不可多得的。通常我们见到,譬如说一个老和尚问你,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我到这儿来学佛法,我到这儿来学经、来学教。都没有听说过,我到这儿来是作佛的,别的我都不求。你们诸位想想看这种气概。有不少人到佛门里面来求什么?求佛菩萨保佑我家里老少平安,求佛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几个人想到作佛这个事情要紧?诸位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本身又如何?我们发心的时候,想想我们第一次进佛门,我们第一句话问的是什么,答覆的是什么?然后就晓得我们的成就为什么比不上能大师。
能大师只有一个愿望,作佛。而且对於作佛具足了信心,毫无怀疑,所以他一生成佛了。成佛,这个作佛就是成佛,诸位请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所谓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梵语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看六祖对於这桩事情,他是一点都不谦虚。而我们对这桩事情太客气了,无上正等正觉,我怎么敢?太客气了,自己不敢,要推给别人,别人成佛,我自己业障太重了,这一生怎么能成佛?有个下品下生我就很满意了。这怎么能跟人家相比?人家就是上品上生还不满足,他一定要成佛才满足。这样的志向,这样的气魄,我们应当要效法,应当要记取。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像而知,五祖非常中听。在我们想像当中,他大概在黄梅一生的教学也没有碰到过这么一个学生,是来作佛的。别人来怎么说?我来参禅的、我来想求个悟处的,总是说的这些。大概从来没有听说来作佛的,所以这个必然是很中意、很欢喜。於是乎下面这就是考试的话,这就是口试了。五祖就说:
【汝是岭南人。】
『岭南』是中国的边区,边地,没有开化的地区、文化落后的地区。
【又是獦獠。】
『獦獠』就是夷蛮民族。
【若为堪作佛。】
这怎么能作佛?诸位要晓得,这几句话绝不是五祖轻视他,不是五祖讽刺他,是考试他,考一考他,看他的见地如何。
【能曰。人虽有南北。】
五祖住在黄梅,六祖生长在岭南,地区上讲有南北,『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佛性平等,哪有南北之分?
【獦獠身。】
野蛮地方长的这个身体。
【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和尚』是我们的亲教师。这就是一个是在导师的地位,一个是没有读书、没有受过教育的边方人,佛性又有什么差别?这一回答,就得了一个满分。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当作佛。所以佛在《华严》、在《圆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基於这个理由而说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什么叫「佛性」?在此地是一个很重要的佛学名词。佛性在佛经里面有许多的名词,名字所说的不一样,事实是一样的。性就是本性,佛是觉,所以经上也讲真心,区别不是妄心,有讲本觉,有说真如,有说本性,或者说第一义谛,或者是说实相般若,全都是说的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是众生与佛本有的,不是说只有佛有,众生没有,众生与佛本来有的,这个要记住,本有,本来有的。不灭不易,不易是决定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不管他成佛也好,他做众生也好,佛性人人本有,佛性永远是不生不灭,永远没有变改,这是诸位要记住的。所以人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人有獦獠与和尚,佛性没有獦獠与和尚。佛法里面讲平等,就是基於这一个事实而说的。
下面一个名词,诸位也必须要晓得,这是佛学常识,就是「和尚」。和尚是印度话,印度梵语,「华语亲教师」,中国话的亲教师。亲教师,亲自指导我们的老师。譬如在学校里面,诸位要晓得,学校里面,亲教师是谁?是校长。诸位一定要了解这一桩事情。谁教导我们?校长教导我们。可能你在学校里念书,校长根本就没有给你上过课,但是他是亲教师。什么原因?诸位必须要晓得,整个教育的构想、课程的安排、进度的排定,统统都是校长规划的,教员不过是执行他的计划而已。所以教学的成败,这个责任是校长负的,不是教员负的,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一个学校里面,校长是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佛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亲教师,是我们根本的亲教师。寺院就是学校,就是修学的场所,寺院的住持就是亲教师,就好像一个学校的校长一样。它里面还有首座和尚,那就类似学校里面的教授、教员,在佛法里面称之为轨范师,就是阿闍黎,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我们称之为闍黎,称之为阿闍黎。所以和尚在佛法教学里面是最尊贵的称呼,那与我们自己的关系就太密切了,这是一点常识,我们应当要懂得。
除这个之外,在佛门里面还有一些称呼我们都必须要晓得。譬如称法师,法师也是一个通称,凡是修学佛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师,以佛法教导别人的也可以称法师。因此和尚跟法师是一般的通称,可以说是不分在家、出家。也许诸位听到奇怪了,那在家人也能称和尚?对的。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他是这个学院的负责人,是这个学院教学规划的人、设计的人、主持人;换句话说,欧阳大师就是支那内学院的亲教师,所以他就称和尚。他是在家人,他称和尚,他的学生称他和尚。在我们现前这个地区,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在莲社教学三十年,学生最保守的估计也有二、三十万人,他是这一方的亲教师、和尚,他也没有出家。
这就说明了,和尚、法师,出家、在家都可以称,但不是随便称的。如果我是一个出家人,我没有教化一方,我称法师可以,称和尚不行。为什么?我没有主持这一方的教学,没有负起这个责任,不能称和尚,可以称法师。所以法师是一个通称,在家、出家,男子、女人,都可以称。唯独比丘跟比丘尼,这个名称在家人不能称,那是一定要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女人才能称为比丘跟比丘尼。这也是平常的佛学常识,希望诸位能够注意到,比丘、比丘尼,这是在家人不能称的。这从称谓上来看,诸位也就了解佛法不同於宗教,也能够看出它确实是教育。
六祖大师经过五祖这么一口试,就真正是圆满通过了,而且得的是满分。五祖想再跟他谈谈,可是旁边他的学生、弟子们太多了,怕大家引起嫉妒、障碍,对於能大师有所不利,所以就不谈了,考试一及格之后就不谈了。於是乎就派他去担任一个工作,做工。诸位想想这一个寺院,常住的就有一千多人,平常流水单人数也不在少数。所以在我们想像当中,他们每一天吃饭,讲堂里听讲,总有二、三千人。这么大的一个寺院,工作、琐碎的事情当然很多。所以经上就说了:
【祖更欲与语。】
就是想跟他再说话。
【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
就分配他一个工作,既然来了,叫他在这里服务。五祖心里明白了。六祖惠能,於是再把他的见解又提了一提。
【予曰。】
就是惠能自己说了。
【惠能启和尚。】
『启』是下对上叫「启」,就是启白的意思。学生对老师,自己要称名,不能说「我告诉你」,这个话是很没有礼貌的,「我给你说」,这不行,一定自己要称名。惠能启白和尚,启白亲教师。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这把他自己的见解真是和盘托出。我们想想,大凡一般人自心都是常生烦恼,几个人自心能常生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了解,智慧是从根本智里面生的,没有根本智哪来的智慧?根本智从什么地方生的?根本智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清净心必须要真正离开一切分别执著,根本智才能现前。有了根本智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了了分明,那就是观照智慧。所以能大师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境界完全是明心见性诸佛与大菩萨的境界。『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换句话说,意思就是讲他的福慧都圆满了、福慧都具足了,你还叫我做什么?寺院里面作务,就是做工,分配粗重的工作叫你去做,大主意就是修福,福慧双修。我福慧都圆满了,还修个什么?五祖听了这几句话,说:
【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
你不要说了,去吧!去吧!赶快给他分配了个工作。
【著槽厂去。】
原来还没有提到『槽厂』,根性大利了,不要讲了、不要讲了,到槽厂去。「槽厂」是什么?是最粗重的工作,不是一个舒服的工作,就是到厨房里面去帮忙。厨房干什么?舂米、砍柴、挑水,做这种粗重的工作。这是五祖,就是亲教师,叫他去干的。这六祖就退到后院。
【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
『行者』是没有出家,就是在家居士。但是他是常住在寺院,在寺院也是帮忙工作的,等於各个粗重工作的领班的这种性质。就派给他一个差事。
【差能破柴踏碓。】
这是最粗重的工作,派他到槽房去做破柴的工作。我们晓得,一、二千人吃饭,每一天烧的柴火是相当可观的数量;米要舂熟,就是要去掉糠皮,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工作,完全靠人力。这样:
【经八月余。】
经过八个多月。下面是第五段,「五祖传法」。这是能大师在那里经过八个多月了,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做了八个多月了。他这八个多月,诸位要晓得,就是在那里修甚深禅定,在那个地方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忍大师给他指出这个修行的路,他是认真的在那里做,别的人不晓得,他心里面很清楚。五祖有一天见惠能。
【祖一日见能曰。】
八个多月以后有这么一天,祖师大概巡视到槽厂这个地方,看到惠能就告诉他。
【吾思汝之见可用。】
我想想你的见解可用,可用什么?可以成佛作祖。
【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
我故意的疏远你,不跟你接近、不跟你说话,为的是怕有恶人,就是有嫉妒、障碍的人来害你,你晓不晓得我的意思?
【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能大师说,我晓得。我因为晓得,所以我就在槽厂老实的工作,就守住我这个范围,我也不敢到堂前去,讲堂那个地方我都不敢去。为什么?避免别人起疑心。他在黄梅这个地方能够说是平平安安,在这个地方福慧双修,亲近五祖。所以他不敢多事,循规蹈矩。可见得他们两个人心里头的默契太圆满了,真正是所谓心心相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佛门传法,虽然这接班的人,就是底下这位祖师,他已经选定了,可是在形式上还是绝对要公开,决定不可以有私相授受,我喜欢这个人,我看重这个人,我就传给他,这个不可以的。即使看重这个人,还是一样要参加大众来选举、来选拔。祖师年纪老了,要传祖位了,他自己也晓得他住世不久了,所以有一天就把他所有的学生统统召集来,『总来』。
【吾向汝说。】
告诉大家,我告诉你们大家。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这首先开示,说这些学生跟他这么多年,每一天悠悠度日不肯真正用功,这样下去必定是虚度一生。学佛的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觉悟生死事大,这一条比什么都重要。第一须觉悟生死事大,这不仅是五祖对我们的开示,可以说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是以这一句做为我们共同的开示。第二修道之人要记住,不求福报。如果修道之人心心念念在求福,他就很容易堕落。古德告诉我们,人生在世纵然活上一百岁,也是刹那之间就过去了,四大幻身,岂能长久?每一天我们劳碌奔波,处处攀缘,不知道人生乃是大梦一场,患得患失,哪有真实?这是必须要觉悟的。
明朝莲池大师他老人家有一本著作叫《竹窗随笔》,里面有一段故事,这一段故事是大师亲自见到的,他的笔记。这一段是这么说法,他说,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在我们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他老人家如果心地未明,就是说没有大彻大悟,他的愿力不强,愿力要是不坚固,会随业识迁流的,这样的人他又不愿意求生净土,这样的人来生多感富贵的果报。像我们世间这些富贵人,都是前生修这些因,可是一享受富贵就被富贵迷惑了。佛门里面讲的三世怨,第一生持戒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时候他又不持戒修福了,他又迷惑颠倒了,福报享完了,好了,业报现前了,来生要堕落,所以叫三世怨。
莲池大师说这些话,有一个老和尚摇头不相信。莲池大师很幽默,他说,你别不相信,不要说来世,今世我曾经亲自看到有一个法师,曾经在山上建一个茅蓬,在那里苦修,修了十几年,苦修了十几年,心地很清净也很有道德。被人发现了,被市区这些信徒们发现了,於是大家都到那里去供养,同时给他盖了一个寺院,盖得富丽堂皇,请他来住。他原来在山上住茅蓬,穷得不得了,穷和尚,现在盖个大庙富丽堂皇请他去住,於是乎就怎么样?结果被富贵、五欲六尘所转了,道心就退了。现在世就退道心,来世不必说了。这个老和尚就问了,谁?莲池大师说,老兄就是!这个法师一听,脸色都变青了,确实是如此。所以莲池大师相当的幽默。
可见得富贵能够转移人。诸位晓得,贫困淘汰人倒不容易,真正有志气的人他不怕苦,愈是困苦、愈艰难,他的志愈坚决、愈勇猛。可是一落到富贵里面去,完了。这是诸位必须要晓得的。富贵里面能够站得住脚,不随境界迁流,那是真正了不起。所以小乘法里面是在头陀行、在苦行里面修,大乘佛法里断烦恼是在富贵里面断,所以大乘境界比小乘高,就高在这个地方。我们再看看世间这一些成功立业的这些伟人,诸位留意他的出身,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十之八九都是出於清寒之家,有几个人是富贵家里出来的?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道理。可见得富贵家里头容易沉迷於五欲六尘,难以自拔。所以小乘在苦行里头去磨炼自己的志节,大乘在五欲六尘、在红尘当中去锻炼。而修学佛法的过程必定是先小乘,后大乘,先在逆境里面锻炼,然后在顺境里面锻炼。逆顺都不动心了,就成佛了。这是两重的锻炼,历事炼心,才能锻炼成一个佛菩萨。
所以五祖责备大众,你们心目当中,天天只晓得修福,把出离生死苦海这一桩大事情把它忘掉了,这是学佛真正的目标,修学正确的方向,你迷失了;换句话说,这是自己把路走错了,那怎么会有成就?这是我们学佛基本的一个目标,我们是为了想从今而后免除六道生死轮回,为什么?生死轮回太苦了。一般人求富贵、求人间富贵,我不求了。你要问我为什么不求?我看看现在这个世间做人,我害怕了。纵然生到富贵人家,你们想一想,从五、六岁念幼稚园,就背上个书包,天天在学校里考试,考得焦头烂额,考到二十几岁都出不了头,太苦了,这个我不敢干。所以你叫我来生做人,我都不愿意。为什么?我看到现在学校太可怕了,小学、中学、大学,竞争这样的激烈,二十多年学生的生活,已经就苦不堪言了。毕了业,到社会上再跟这些众生勾心斗角,人海里面患得患失。纵然得意,也是古人所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想到这个地方,还敢来吗?不敢来,不愿意来,你又不能不来,这个才是苦事。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不想再来了,在为这个。真正要解决生死大事,是为这个学的,古德告诉我们的。
底下这几段都相当重要。六祖《金刚经》注解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诸位果然真正想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记住。祖师说,「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换句话说,生死苦海是果报。为什么会有果报?你有妄念,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所以你要把妄念离开了,一切妄念,就是善的妄念、恶的妄念统统不生了,心清净了,因清净,果就清净,没有这个果报了。这是六祖说的。《传心法要》里头也有几句话说,「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跟前面的意思是相同的。善,善的妄念,三善道的果报;恶,恶的妄念,感的果报是三恶道的果报,这都在三界之内。所以你要是把善恶妄念统统断了,都莫思量,都没有了,你的心清净了。所以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记住,我一切的恶念都没有了,我的心清净了,那错了!你还有善念,善念也不清净。必须善恶统统离开了,才叫真清净。因里面没有善恶了,果里面就没有三界,这是出三界,超越三界生死轮回最重要的关键所在。真正想出三界的人,你要不懂得这个原理原则,那你就无法跳出三界。
底下跟诸位讲般若。因为五祖说了,自性迷了,福是没有法子救的,福是在三界之内,没法子救你。所以叫大家要:
【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般若』是圆常大觉,圆是圆满,常是恒常,永远就是这个样子,它是真正的觉,决定不迷。《般若经》里面跟我们讲般若有三种。第一种叫实相般若,这是体、本体,不但是般若智慧的本体,也是一切万法的本体,这叫实相般若。第二种叫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从体起用,谁用?自受用。第三叫文字般若,也叫做方便般若,亦是从体起用的,谁受用?他受用。诸位必须要记住,决定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观照般若。所以说一体两个作用,一个是自受用、一个是他受用。体是不变的,实相般若,圆常大觉,不变的。我们现在是把这个体迷了,迷了体,我们的观照失掉了;换句话说,自受用没有了。自受用没有了,哪有他受用?所以他受用也失掉了,体并没有失去。
学佛无非叫我们恢复观照,证得理体。恢复观照就要依靠文字。这个文字狭义的来说就是指佛教的经论,它是开导我们观照的,帮助我们提起观照般若的,我们依这个得自受用。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必须证实相般若,观照才有了效用,才有了功夫了。然后再从实相、观照当中,变现出文字或者是方便般若,度化一切众生,为他受用。此地特别提出「方便」这两个字,那就是说明,不仅是文字,六尘的境界、人事的环境,全是方便般若,只要你时刻在境界里面提得起观照功夫,一切境界、一切人事,哪一法不是般若?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方便般若。在这里面最要紧的是提起观照,你自己的心才得清净,清净心就是实相般若。这个道理必须要明了,就是一而三,三而一。般若智慧,圆常大觉,就在我们的眼前,可惜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够证得,不认识。
达摩祖师有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话是给二祖慧可大师讲的,「达摩语慧可」,他说到我灭度后两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实际上这是预言,意思就是传到第六代,他是第一代,慧可是第二代,到两百年的时候,传到第六代了,衣止了,不再传衣了,传佛法,佛法周遍沙界。这个时候,这里有几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明道者多,行道者少」,明是什么?是悟,大彻大悟,就是悟的人不少,可是修的人就不多了。悟了以后怎么样?不修。换句话说,悟了不修,是不是真悟?不见得,这个诸位要晓得。「说理者多,通理者少」,这是等而下之。前面两句是讲什么?讲禅宗的,这两句是讲教下的,教下说理者多,所谓是照本宣科,通达教理的人少。这是讲的以后这个现象,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现象我们现在都看出来了。
可是「潜行密证,千万有余」,这也是事实,就是真正修行人还是很多。但是他这个真正修行,外面的人不晓得,甚至於往往还瞧不起他。世间人对於一些装模作样的修行人,处处求表现的修行人,都是恭敬得不得了;真正修行人,这人好像没什么了不起,没有看在眼睛里头,反而轻慢他、鄙视他,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这种人很多很多是真正修行人,就是在历事炼心。我要问了,众生这样苦,迷执这么深重,这许多真正修行人,他为什么不出来弘法利生,来救度这些众生?这个意思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诸位,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的机缘没成熟,你给他说真实话,听不入耳,听不进去;给他说假的,欺骗众生,他反而欢欢喜喜的来上勾,那有什么法子?可见得我们这个世间,就是我们现前,住在这个世间的,不是没有佛菩萨,真正佛菩萨、真正的善知识,在这边潜修、密证的太多太多了。这些人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绝不会出什么花样,搞什么奇怪东西来骗人,那都是假的。如果这种人被人发现了,发现之后,他还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
像印光大师,诸位都晓得,是我们的当代大善知识。他在普陀山潜修三十多年,谁知道他?到七十岁的时候,几个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见到这个法师,这个法师很老实、很朴素,於是乎跟他谈谈,一听,谈吐不凡。这些人回去之后,就在报纸里面写文章,赞叹这个法师。或者有疑问,写信请教老法师,老法师回的有信,他们把这个信公开了,在报纸上公开了。於是乎大家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师很了不起,大家到他那里去求法,他出名了。所以印光法师七十岁才被人发现,他老人家八十岁圆寂的;换句话说,他弘法利生的时间只有十年。有十年影响,对於中国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可以说近百年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跟他相比。这个可以做潜行密证的一个例子。
我们晓得,真正修行人,他是绝不要名闻利养。弘法利生是随缘,绝不是想尽方法勉强去做,不是的。缘没有成熟,做了也是没有用,一定要等因缘成熟才能够收到弘法利生的效果。老法师被人发现之后,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从来没有改变在普陀山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不是像莲池大师看到的那一位老和尚,那个老和尚是被境界所转了,我们印光法师没有被境界转。印光大师晚年的时候,被人请到苏州灵岩山报国寺。他老人家有一个原则,第一个他不做住持,所以他请别人来做住持;第二个他不收徒弟,所以他没有出家弟子;第三,他不传戒。他就守住他这三个原则,生活跟普陀山那个时候完全一样。穿的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几十年,别人供养他新的衣服,他马上供养别人,他还是穿他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贪心,没有一点贡高我慢心。换句话说,完全没有为境界所转。
他被人发现之后,皈依他的人何止几百万人,信徒供养他的钱财太多太多了,他自己没有受用。换句话说,没有吃一点好东西,没有去做几件好衣服来穿,没有。而把这些钱财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在苏州办了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经过他老人家鉴定、选择,选一些好书、好的经论,由弘化社负责出版,赠送给全国、全世界,流通佛法。除此之外,只要是哪个地方有了灾难,或者有旱灾、或者有水灾,天然的灾害,老法师总是把供养的这些钱财拿去救济,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老和尚一分钱没有自己享受,所以他老人家不被外境所转。这是我们当代的表率,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像他老人家没有被人发现的,我们相信还有很多很多,不要以为现在这个世间,末法时期,没有修行人了,那你就错了。祖师这个说法,可见得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
再看底下一段。《传心法要》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了,「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一法是什么?就是证得一心的方法。「法则不可说之法」,说即无说,无说即说,要懂这个意思,「佛即不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不可说之法,不可取之佛,这两句话非常要紧,这两句话与《金刚经》上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一个境界。
底下这一段我们再看看。佛性,佛性是万法实相,众生之心性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之心性就是佛性,就是万法实相,万法就是一切众生,心性就是实相。见性就不是凡夫了,顿悟上乘。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迷与悟,这是从境界上来说,什么样的境界是迷,什么样的境界是悟?我们把这个看清楚,然后来检点检点自己,自己究竟是迷还是悟?迷的境界,论凡论圣,诸位想想是不是落在分别执著上?你分别凡、分别圣,执著凡、执著圣,说事说理,求得求证,诸位想想,全都落在六、七识里头,这是迷,不是悟。悟的人怎么样?超越生死涅盘。生死是凡,涅盘是圣,凡圣情忘,凡与圣这个情见他忘掉了、离开了,超越生死涅盘、超越凡圣,无凡亦无圣、无佛无众生,是这个境界。悟的人大用无方,事理不二,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所以才显示出自在无碍。大用无方实际上就是清凉在《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因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它无碍。迷人求得求证,悟的人无得无求。《般若心经》里面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所以希求的心、得失之心全都没有了,这是悟。如果这些念头还有,还有求得求证,还说事说理,还论凡论圣,自己一定要觉悟是在迷位,不是在悟位。
这些意思明了之后,底下这经文一看就明了了。五祖大师是交代他们自己去看智慧。『汝等各去自看智慧』,这个看就是观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刚才给诸位说了,三种般若,圆常大觉,然后你们作一首偈来给我看,如果你们真正要开悟了,那我就把衣法传授给你们。
【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传正法,再把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袈裟,就是佛用过的衣与钵,做为一个信物传授给你。禅宗里面所谓「内传法印」,这是以心印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意思在这个地方,你就可以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了。这个话交代完了之后,叫大家赶快去。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为什么?
【思量即不中用。】
思量落在分别执著里面,所以就不能够明心见性了,这句话在此地很重要。
【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这是比喻,见性一定要顿悟、顿见。怎么个顿法?这部经里面的例子很多,一开头我们看到六祖就是一个榜样。向下像惠明,我们在这一章就看到的,「参请机缘」一章、「南顿北渐」这一章,我们都看到许多的榜样。底下是第六段,叙说神秀大师他来应试了。请看经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
这话的意思,就是五祖大师把他传法的意思向大家宣布了,并且勉励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提起观照的功夫,果然证得实相般若,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我就把衣钵传给你,你就是第六代祖师了。大家听了这一番吩咐之后,回头来彼此商量一下,算了,我们不要干这个事情了。为什么不要干?因为有神秀上座,他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这个必定是他,我们何必还操这个心。诸位要晓得,这就是我刚才说了,这些人彼此都太谦虚了、太客气了,把明心见性这个事情都推给神秀了,自己不敢当,确实没有惠能大师那个气象,当仁不让。
在这里我们把神秀大师的阅历简单的介绍给各位。神秀大师,「神秀书偈」,这就是应试。神秀禅师,俗家姓李,他是东都,唐朝东都就是现在的洛阳,他是东都人,就是现在的洛阳人。「出家后遇五祖忍大师,决心苦节而求其道。忍卒,住江陵当阳山。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於内道场时时闻道。中宗即位,尤加宠重。见《宋高僧传》卷八」。这个地方我是简单的将秀大师他的事迹给诸位介绍一下。神秀大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对於世间的学术就有很深的根柢,传记里面讲得很多,我们在此地只是略略的提了一点、介绍一下。他对於世间的经史、百家无不通达,真正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才子。他出家之后,立志就是要开悟,要做一个高僧。所以他自从遇到五祖忍大师之后,对於五祖非常的敬佩,常常跟人说,这个人真正是我的老师。
决心苦节,就是刚刚到黄梅参学的时候,他跟六祖一样做苦工。我们想想,六祖到黄梅做苦工,大家不奇怪,为什么?他本来就是个砍柴的,到了黄梅去,还叫他天天砍柴,那有什么奇怪?不奇怪。六祖是贫穷、清寒出身,到黄梅去做劳役,一般人看到,这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神秀大师做苦工,那就不平常了,他是书生。换句话,没有出家之前,他是学者;一出家之后,每一天也去砍柴、也去挑水,干这些事情,在黄梅求法。以后由於他这个学识、辩才,也为大众所尊敬,五祖也很喜欢他,把他提升为上座,上座就是首座和尚。因为他通达经论,世出世间的学问他都通达,常常代替五祖说法,就是教诫大众,为五祖所器重的这么一个人。他在五祖会下,他没开悟。五祖过世之后,他就到江陵,江陵就是现在武汉这个地方,在当阳山那个地方修道。附近这几个县市的学佛的人,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去亲近他,对他非常的尊敬。
这个事情没有多久,被太后,就是武则天,被她晓得了。我们晓得唐朝这些帝王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武则天也不例外,对於佛法非常的护持。所以听到有这么一位有学问、有道德的高僧,於是乎就下了圣旨,把他请到京城,到宫庭里面来给皇帝讲经。这就是请他来做国师,皇帝的老师。而且皇室对他非常的尊敬,像刚才这里所说的「肩舆上殿」,这是太隆重了。舆是轿子,肩舆是什么?抬轿的人抬在肩膀上的,上殿。这种情形只有皇帝才如是,你看她对待他多隆重。而且怎么样?武则天「亲加跪礼」。武则天那个时候当权,实际上政命是出自於她手,皇帝等於是傀儡,没有权。她亲加跪礼,她跪过什么人?对於法师亲加跪礼。可见得当时的皇帝、王公大臣对於秀大师哪有不尊敬的?「内道场」是宫廷,皇宫里面设的道场、讲堂,请秀大师皇宫里面说法,听众诸位就可想而知了,帝王、这些王宫大臣,普通老百姓是不能够随便进到皇宫里面去的,「时时闻道」。武则天死了以后,中宗继位,中宗对於秀大师的恭敬更是隆重。由此可知神秀大师在北方确实是法缘殊胜,对於佛法的弘传有很深、很广泛的影响力。
秀大师本人对於惠能大师非常的尊敬,我们在《坛经》里也能够看得到。他当时是东山禅寺的教授师,在寺院是首座和尚,论地位来讲,仅次於亲教师。所以大家讲了,心里想了,五祖要传位,传给六祖,六祖一定是神秀了,我们还要作什么偈?不要打这个妄想了。
【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
我们不要干这傻事,冤枉去操这个心。大家听到有人这么一倡议。
【诸人闻语。总皆息心。】
别的人一听,有道理,将来六祖是神秀,我们跟他好了,我们自己也不要操心了。
【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大家就不作了。
【神秀思惟。】
神秀大师一看,别的人都不呈偈子,都不作,他自己想,这些人不干。
【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
他们这些人都依赖我,我要不作个偈子送给和尚看看,和尚怎么晓得我的见地?
【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
换句话说,逼著他非作偈子呈给和尚不可。神秀也是好法师,真正的高僧。他自己想了。
【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
我来作首偈子呈给老和尚,呈给他老人家看,意思是求法,求法这是善。如果我要贪图继承祖位,那这个念头就错了。换句话说,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提起了警觉心,作偈的用意是求法,目的不在祖位。如果说觅祖,那就完全是凡夫。
【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
那我不就是争夺祖位?争夺权位是凡夫的事情,不是佛菩萨。诸佛菩萨绝不著名闻利养,怎么会去争位子?但是:
【若不呈偈。终不得法。】
神秀大师目的是求法。这个时候呈这个偈子,一个是法,一个是祖位,两桩事情同时来的。秀大师的意思是在法不在位,但是现在法、位同时来。
【大难。大难。】
怕别人误会他在那里求取祖位。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
这个『供奉』是唐朝的官名。凡是有所专长的人,皇帝都召见他,在这个朝廷里面承事,就是采用他的专长。这一位「供奉」名字叫卢珍,五祖特地请他。他的专长,他是一个画家,画画得很好。像我们最近,过去的张大千先生,这是一代的名画家。卢供奉也是当代的名画家,请他来,请他来干什么?
【画楞伽经变相图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
这《楞伽》是《楞伽经》,是佛经的名字。这个经在中国有四种翻译,但是现在流传下来只有三种译本。第一种就是宋,这个宋是刘宋,宋、齐、梁、陈的宋,宋译有四卷,我们叫《四卷楞伽》。元魏译本是十卷,我们叫它做《十卷楞伽》。这个《棱伽经》就是《楞伽》,一样的,这个棱跟这个楞它音相同,它是音译的。唐译的就是唐朝实叉难陀,《八十卷华严》就是实叉难陀译的,实叉难陀也将《楞伽经》重新翻译,他译的是七卷,我们称为《七卷楞伽》。所以《楞伽》现在在中文的版本有三种译本。楞伽是山名,据说是这个山很高,没有神通的人那是上不去的。这部经用楞伽是比喻佛的境界之高,所谓是以处所来表法。佛的境界唯有大菩萨才能够理解个彷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够理解的,取这个意思。
楞伽变相就是《楞伽经》里面所讲的这些事理用图画把它画出来。这步廊三间画的是壁画,画《楞伽经》里面这些事情,以及『五祖血脉图』。这个「五祖」就是从达摩祖师一直传到第五代弘忍大师,每一代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把它画在这个地方。可见得三间步廊(走廊)上墙壁面积相当大,所以五祖有意请卢供奉来画这个图。这个图画出来之后,流传给后世,供养大众,叫大众一看这个楞伽变相图就晓得《楞伽经》里面的大意,它的理论、它的修学方法以及诸佛如来的境界,可以激发我们自己的道心。五祖代代相传的这些故事,也能够教人见贤思齐,也取鼓励我们向道,像历代祖师一样的成就,有这个意思在。
【神秀作偈成已。】
他把这个偈子作好了,作好之后,想送给五祖,可是自己又想想,恐怕不太妥当。
【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
这种情形就是自己信心不坚固、不踏实。偈子作好了,没有把握,想送又害怕,又退回来了,这样前前后后好多次。
【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作好经过四天,这四天的时间,有十三次想把这个偈子送给老和尚,没有勇气。诸位想想,这是为什么?就是自己没有信心。换句话说,还是见地不踏实,才会有这个现象,自己对於自己所作的东西信不过。最后他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勇气了。
【秀乃思惟。】
自己想了想。
【不如向廊下书著。】
这样好了,我就在走廊,准备画图的、画壁画的,还没有画,我就把偈子写在走廊上面。
【从他和尚看见。】
这个走廊就在五祖方丈室门口不远的地方,他一定会看见。
【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
老和尚看了要称赞,我就出来向他礼拜,就承认这个偈子是我作的。
【若道不堪。】
如果老和尚看不中意。
【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那我在这山上住这么多年,实在是惭愧,我担任教授和尚,天天受人恭敬礼拜供养,自己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非常的惭愧。
【是夜三更。】
就是在第四天晚上三更时分,半夜,别人都睡觉了。
【不使人知。自执灯。】
自己拿了灯。
【书偈於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把他自己的见地说出来,以偈颂的方式说出来。实在说,我们在大经里面时时看到,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秀大师非常人也。我们看他后来受到朝廷的尊重,帝王的老师,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这种做法,我们所见到的是迹相,迹相里面所藏的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实在讲,我们看到后面印宗法师,印宗法师把六祖推出来了,神秀在黄梅也把六祖提高了,俗话所谓是「水涨船高」。特别是显示祖师比国师还要可贵,祖师比国师还要值得尊重,里面含著有这个意思在。这一段的记载,秀大师也是在此地示现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跟能大师等於是两个榜样,一个示现的,如何不能入门;一个示现的,如何才入门。两种方式都是我们初学人必须深深的理解,然后反过身来检点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入门,或者我们要怎样入门,自己心里就有数了。秀大师的偈子: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这个四句。这个四句偈,前面两句是比喻,秀师之偈,比喻的本体,后面两句是讲修行的功夫。我在前一个月,在香港那边的同参道友也是请我讲《坛经》,讲到这首偈子之后,讲完以后,同修们要求把这首偈子细细的来说明。所以我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实际上我并没有将能、秀二位法师的偈子完全详细的来讲解。实际上我只讲了一句,就是秀大师这首偈子里第三句『时时勤拂拭』,这一句对我们初学来讲太重要了。换句话说,我们中下根性的人,秀师这首偈颂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能大师的偈子,上上根人才能够得益处,中下根人没有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晓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
这句话是比喻上说的,我们的身心本来是清净的,现在为什么不清净了?大家晓得,有了染污了。如何将这个染污给它除掉、拔除,这就是「拂拭」。拂拭怎么样?要勤,时时勤拂拭。譬如说,众生的心大多数贪瞋痴慢,这四种烦恼特别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念随念升起来,一天到晚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於意对法尘,都起贪心。贪心就是『尘埃』,是心性里面的尘埃。拂拭什么?不起贪心了,把这个尘埃拂掉了。得要时时勤拂拭,否则的话,今天不贪了,明天这个贪心又现前了。历事炼心,炼什么心?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顺境里面,把贪的烦恼拂掉;逆境里面,把瞋的烦恼拂掉;人与人接触的时候,把贡高我慢的烦恼拂掉,这叫时时勤拂拭,这叫真正修行。用什么方式来拂?观照、观想、诵经、念佛、持咒都行,那都是方法,就是拂拭尘劳的方法。
譬如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要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假如我们接触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起了贪心了,生了贪爱了,自己晓得错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无量觉,我要觉。贪心起来是迷,不是觉,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觉心提起来了,把那个贪烦恼拂掉了,时时勤拂拭。遇到逆境,冤家债主碰到了,心里面起了瞋恨心,这个心地里又落尘埃了,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要觉悟,我不能迷惑。瞋恚心是迷,离开了瞋恚是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拂拭尘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