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第二集) 1982/10 档名:09-003-0002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请看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於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这是这一章里面的第一段。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一章,既然是在大梵寺一日完整的开示,也是最完整的一次记录,我们把它分成三十三段,这也是便利来介绍这一次开示的大意。请看字幕上,第一段,这三十三段我们是这样子标示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我刚才所念的这一段文,我把它定一个小题目,一个小标题,叫「法会因由」。
这里面的『时』,亦同一般经典里面所讲的时成就,一般经我们一展开,「如是我闻,一时」,这是时成就。这个「时」是确定的时间,这是六祖大师自广州法性寺到宝林寺这个时候。这是什么时候?这是唐高宗仪凤,仪凤是年号,仪凤二年,公元六百七十七年,六祖四十岁。诸位这个地方要记住,六祖出家是三十九岁出家的,出家就是在法性寺。法性寺这个地方就是印宗法师弘法的道场,他在这里剃度受戒出家。到第二年他就到宝林了,到宝林之后一直就没有离开宝林,所以说归宝林。这个时候六祖四十岁,二月八日归宝林,在大梵寺讲经就在这个时候。宝林寺就是现在广东曲江曹溪南华寺,现在这个寺庙还是很完整的保存在。『韶州』,唐朝的「韶州」,我们习惯也称之为韶关,就是现在的广东曲江县。大梵寺是唐朝开元二年建造的,当时就称开元寺。诸位要是熟悉历史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开元年间朝廷里面有一个命令,凡是在各个地区,朝廷命令来建寺院,所建的寺院统统叫开元寺,开元年间所造的叫开元寺。以后又改名叫大梵寺,也有称作报恩光孝寺,这一座寺院现在还存在。
『开缘』说法,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开启众生闻法得度的因缘,就叫做「开缘」说法。这一次『韦刺史』这一些大众们,请六祖大师开示的主题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请六祖大师主要是讲解这个法门。这句话是印度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摩诃」翻作大,「般若」翻作智慧,「波罗蜜」翻作到彼岸,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个翻法我们听起来不太习惯,怎么叫大智慧到彼岸?换成我们中国一般习惯的讲法,就是最极圆满究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所谓是到家了,智慧到家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更究竟了,最极圆满究竟的智慧,我们这个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懂得了。
『儒宗』是讲儒家的宗师。所谓宗师跟我们佛门里面所讲的祖师有同样的地位,儒家很少称祖师,他们称宗师,等於佛教里面的祖师,在儒家这地位非常高的。『学士』相当於我们现在所谓的学者,有学问、有道德,但是他没有主持教化一方,如果是主持教化一方就称之为宗师了。『道』,这是讲道士,道教的,犹今之宗教界人士,这一点请诸位特别要留意。我们在这一次法会当中,所看到这个阵容,就是参加与会的大众,并不是完全都是佛教徒,这一点请诸位要特别注意,里面有儒家的宗师学者、有道教的道士、有许多宗教界的人士来参加。
讲佛法、讲佛家的经典,为什么其他宗教、世间这些学者也来参加?这一点在今日我们必须要向诸位声明,那就是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一篇讲演,题目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一篇讲演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憾。许多人就来讨论,佛教究竟是不是宗教、是不是哲学?我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对於这一层也有相当程度的体认。我在学佛出家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我是在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去讲经,在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有一个小册子,这一本小册子里面包含了两篇文章,就是欧阳大师的著作,他的讲演。第一篇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第二篇就是「以俗说真之佛法」。我觉得这两篇讲演非常之好,也非常的重要。这个东西我看到得很晚,读了之后,感觉得欧阳先生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我自己非常的安慰。
我在民国五十六年,到台北来讲经。那个时候辅仁大学大千学社刚刚成立不久,有一些同学来请我到他们学校里面去做一次讲演。去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他说,法师,今天的讲演有十几位神父参加,希望讲完之后能够留半个小时,他们有一些问题要发问。我就同意了。当我走进讲堂,果然不错,大概总有十几二十位神父,里面还有两位外国神父,我相信他的国语一定讲得很标准。我看到这些人在座,正好就像六祖大师这种状况一样,这个讲席里面有佛教徒,也有几位出家人跟著我一道去听,有在家信徒、有学生,也有外教的宗教徒,我非常欢喜。我在讲演的时候特别提出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我提出这个名词,是在我一出家的时候,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来,这是民国四十八年的事情。我四十八年出家,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一篇报告,希望佛教会能够将佛教证明为佛陀教育。当时佛教会对於我这个提案也非常的热烈,曾经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讨论这个事情,也邀请我参加,但是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因为一般的世间人提到佛教总认为是迷信,或者认为这是宗教。如果我们把佛教看成了宗教,那你这是一开头就错了,那真是一错到底了。佛教确实跟我们孔子公一样,孔子的教育是儒家的教育,或者是孔子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说宗教,我们可以说,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信仰宗教,有的人说很好,有点精神安慰;不信宗教,人家也觉得你很清高。但是如果说是教育,那就不能不接受了。如果一个人说,我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说不出口;我不信宗教,这个话可以说得出口。由此可知,如果要佛法普遍的弘扬,决定不能把佛法看作是宗教。所以我一出家的时候就抱著这样一个宗旨,为佛法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於是我就告诉那些神父们,我劝他们皈依三宝,劝他们认真的来学佛。我举一个比喻说,我说你们皈依三宝认真来学佛,与你们信教没有冲突。为什么没有冲突?像辅仁大学,这是他们教会办的,这些学生在家里面,我们问问他有没有父母?他有父母,他不是孤儿,他家庭里有父母。送到学校里来念书,学校有老师,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你们诸位信仰天主教,我对你们非常尊敬,你们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我问一问,要不要受教育?如果他要不受教育,那上帝说,我这个小孩都没有受过教育,上帝这个话也说不出口,说出来也难为情!受教育,世出世间智慧学问道德最高的,释迦牟尼佛,如果你要皈依三宝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一定很欢喜,我的儿女了不起,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也高兴、也欢喜,哪里有冲突?
绝对不会说,你皈依三宝学佛了,你是背叛了你们的宗教,如果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看错了。你信仰这个宗教,如果舍弃了再信仰别的宗教,那你是叛教。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所以你来接受这个教育,皈依三宝是拜老师,你既然上学了,当然要拜老师,所以说是绝无冲突。这是为上帝争光,是光大门楣。我这么一说一解释,这些神父们听了都笑起来了。我讲完之后留了半个小时,请他们来提出问题,结果没有人发问。既然没有人发问,我就多说一点。最后我离开学校,同学们说的,他们听了都很欢喜。我说怎么没有问题了?好像不知道怎么的他不问了,问题他不问了。
所以这是我们在今日之下,最重要的无过於为佛教正名。佛教本身称宗教,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佛门里头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教的意思与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宗教,这个意义不相同,定义不相同。佛门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是指宗门,专门是指禅宗的;讲教是指禅宗以外,像大乘佛法一共有八个宗派,禅宗之外,其余的七个宗派称之为教下。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提到过。教下就是依据某一部,或者是某几部经论,理论方法来修持,这叫教下;宗门就是专指达摩祖师传过来的,这个代代相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之为顿教,所以这个称之为宗门。换句话说,单提宗旨,直截了当。佛教里头讲宗门教下,把「门」与「下」舍掉,简称为宗教。所以不同於我们世间一般的宗教,这个在定义上统统不相符合。诸位如果要详细的辨别,请看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写得很详细,不必我在此地再罗嗦了。特别要紧的,他这个题目里头,是「而为今时所必需」。我们读了他这一篇讲演词,深深觉得欧阳先生所说这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看六祖大师这个法会里面,可见得这个里面没有宗教的色彩,完全是一种学术的讲座。正因为它是学术讲座,而且是最高等的学术讲座,儒家的宗师、道教里面的这些道士、宗教界的人士,大家都欢喜来参加,来向大师请教。所以一共有僧俗一千多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这个法会是多么的殊胜、多么的庄严,这个能够看到佛法的正法道场,应当是如是的。所以学佛的人,自己一定是一个觉悟的人。觉悟的人是以平等心、以恭敬心来看一切众生。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怎么能够不加以礼敬?世出世间,真正平等在佛法,也就是说真正的平等是在觉悟。不觉悟,口里面有平等,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平等。这一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是本经的序分,也就是发起。
下面第二段,第二段非常重要了,可以说不但是这一次讲演开示的总纲领,「总示法要」,因为大家是「愿闻法要」,祖师(六祖)就先把这个法要提纲挈领给我们表示出来,整个的经典就是讲的这几句。不但整个经典,我们也可以说千经万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所讲的一切经论,都出不了这个纲要;换句话说,都出不了这个题目,都在这个题目里面做文章。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念一念,经文不多: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到这个地方就是一段,这是第二段,文字很少。刚才讲了这是全经的纲要,也是这一次讲演的题目,所以这一段我们要特别的重视。不但《坛经》里面,整部《坛经》就是解释这几句话,刚才说过了,千经万论、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典都超不出这四句。我们在此地来跟诸位解释。
第一,『菩提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佛。像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要把它搞清楚。这个说法,诸位从经本里面也能够看到祖师说法的善巧。他叫著大众,称『善知识』,这句话是对听众的敬称,很尊敬的称词。佛在世的时候,每一次讲经法会当中都常用这种字样,我们在经本常常看到,佛称为的善男子、善女人。称「善知识」那就是更尊敬了。这个「善」是善知善觉,善是一种善巧。换句话说,必须要用一心,要用清净心,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够善知善了。如果我们还用分别心,虽然有知,这不善了。这个意思我留在底下给诸位来说明,那就是觉与迷的辨别了。善知是觉,不善则是迷,虽然是知也不是觉。觉就是佛,不觉是凡夫。大众虽然还在凡夫位,祖师这样称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希望与会大众能够直下承当;第二个意思是鼓励的意思,祖师都称我们作善知识了,善知识一般是菩萨了,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在菩萨道里面万万不可以退转,我们要努力,不辜负大师对我的期望。所以这一句善知识里头有两重意思在里面。
说法的技巧,你看一开头题目标出来了,叫你『总净心念』。这个「总」,总而言之,这个事情要「净心」;换句话说,一定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就是一心,要用这个。「念」什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最极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学佛就是学这个,开悟也是悟这个,成佛亦是成这个。诸位想想,这是宗教吗?凡是宗教都是要信赖神,信赖有外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主宰宇宙、主宰自己,我们要依靠他,这是宗教里头唯一的要素。这种现象在佛法里头看不到。佛法里面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自己要信赖自己的智慧,最极究竟圆满的智慧是自家的智慧,不是别人的,佛法是信自己不是信别人。佛菩萨是先知先觉,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在佛门里面这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初学的人依靠他,他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开悟。真正开悟是自己。真正开悟,说老实话,他帮不上忙的,他只能说把他开悟的情形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也可以模仿,也可以依照他这个样子自己开悟,自己成就了最极圆满的智慧,那就叫成佛。
说了这个题目之后,你看『大师良久』,「良久」就是静默下来,不是接著就说,静下来,静下来很久的时间,这就是说法。为什么?前面不是讲「总净心念」,统统静下来这就是总净心念。如果没有这一段静下来的功夫,大家心都定了,听了祖师前面这句话,聚精会神,把一切妄念都舍掉。祖师现在没有说话,静静坐在那个地方,大家期望著他,等待著他,底下说些什么。於是乎他静了,大家心这个时候也都静下来了。静下来之后,下面这个开示是句句具足启发的妙用。像这种说法的方式,从前教学当中是常见的,今日之下就很少见到了。
我记得我在初学的时候,也就是初初接触佛法,经过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接触佛法才一个月的光景。我第一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我向他请教,我说我发现佛法的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太好了,我说我很喜欢,大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就能够入门、入进去?章嘉大师听了我这个发问之后,他就是静坐在那里。因为那天我们一共只有三个人,另外就是介绍我、陪我去的一个人,小会客室里头跟章嘉大师我们三个人。大师仔细的看著我,我也看著他,他老人家一句话都不说。这样看著的时候大概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就是良久!这是我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他那个样子,坐在那个地方非常的安详,就像是入定了,整个人都入定了,但是就是眼睛没有闭下来,眼睛看著我。我坐在那里也端端正正的眼睛也看著他,也好像整个定下来了。那么长久时间之后,大师就说了,「有」,慢吞吞的说了一个有。有,说了一个有之后,又不是接著马上就说,又停了一小会儿,「看得破,放得下」。
所以这个良久发生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教学仪式。我毕竟年轻沉不住气,他老人家这六个字说出来之后,「看得破,放得下」,我也听懂了,我於是乎接著就请教他,从什么地方下手?大师大概又静止了有十几分钟,没有前一次那么长,但是也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整个气氛就像在禅定之中。然后告诉我,布施。所以这第一次见面印象非常的深刻。从此之后,我每一个星期见他老人家一次,时间大概都是两个小时,都是在很安静的安详静坐的场合之中。纵然大师一句话不说,我们自己感觉得得的利益很多,整个身心都被他的静、定以及他的眼神(那眼神是充满了智慧)所摄受,一句话不说,我们就得很多的受用。
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六祖大师教导也是这个意思,良久这才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自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妄心是刹那生灭。我们现在讲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这种生灭念头是妄心。如果是真心,真心是没有生灭这个现象,这是真心。所以经典里面常说,「常住真心、真如本性」,都是一个意思。常住真心、真如本性是本来清净的。现在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本来清净。换句话说,你要会用这个心那你就成佛了,就是佛了。像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你不信。你为什么不信?因为你虽然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常住真心,你从来没有用过。你要是一用,立刻就觉悟了,自己原本是个佛。一切众生原本成佛,『直了成佛』,直截了当成佛。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的来研究了,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在此地跟诸位说明,菩提自性就是一心。我特别用这个名词,因为我们现在道场修净土的人多,净土也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菩提自性,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成佛之道。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
前面在大意里面跟诸位也提到过,禅与净是一不是二。六祖大师非常慈悲,希望人直接修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直了成佛」。绝不是有门户之见,那要有门户之见,那他是迷不是悟。为什么?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佛与众生都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了,如果说净土宗与禅宗有差别,不一样,诸位想想,那哪里是一心?一心里面不但是禅与净更无别异,佛法与天主教更无别异,佛法与基督教也更无别异,这才是佛,这才是一心所现。凡夫的病,病在哪里?著相外求,麻烦在这个地方。这一著相,向外面去求,不晓得向内去证,他去外求了,迷之转深。外求叫分别执著,这个就所谓是愈迷愈深,大错特错了。不但佛法里面讲一心,儒家也不例外。所以儒者亦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诸位念过四书《中庸》里面所讲的。什么是诚?曾国藩先生在他《求阙斋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字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恰当,诚,无念。有念头就不诚了。
所以说诚则灵,世俗常讲的。像画符、念咒,因为画符、念咒多半是与鬼神打交道的,与鬼神通消息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诚。所以画符,你平常这个符要练习得很熟悉,当你在画的时候,这个笔一点下去之后,到一道符画成功,时间虽然短,在这极短的时间当中,一念不生,这个符就灵了。如果你画这道符心里还想别的事情,这个符就不灵了。念咒也是如此,所以诸位晓得这个道理,那个咒为什么要选愈短愈好,为什么?求诚容易。你说念个楞严咒那么长,如果这个咒又不太熟,念的时候又怕忘掉了,还要想,这个怎么会灵?这就不灵了。这个道理诸位要懂。愈是简单的,它时间短,容易做到无念,它才有效果,才会有感应道交。符咒需要诚才有感应,你念经、念佛号统统要诚,不诚就全不灵了。
在佛法里面我再加上两个字,「无住」,无念、无住就是诚,诚则明矣。可见得这个诚是什么?是定,心在定中,这是诚。定起的作用就放光明。所以这个明是无无明,无明是障碍,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则一切明了。这是定、这是慧,定慧等学。儒家也讲这个基本的原理,佛法比它讲得更透彻,功夫做得比它更深。实在讲,儒家功夫做到极处与佛法有什么两样?这个将来在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会提出来跟诸位来做研究。因此起心动念皆是妄想,即是著相,即是迷失一心本性,换句话就是迷失了菩提自性。这个地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自己常常要勘验自己,我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现在迷失了。怎么迷失?著相了。何以知道我著相?我现在有妄想,我现在起心动念,这个事情就坏了。
此地还有一桩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必须要跟诸位来做一个研究,就是佛、凡夫、觉、迷,我们如何来辨别,使我们自己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这一点很重要。这个四句我在讲堂里常常跟诸位讲解,我教大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晓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要记住这个。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果然是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得要一切明了,一切通达,这就是觉,这就叫做佛。这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可是如果你确实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可是效果怎么样?是一切不明了,不甚明了,是一切不明了、一切不通达,这是什么?这叫无明。这不是觉、不是佛,无明就是不觉,这是诸位要记住的,你就堕在无明里。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堕在无明里面?人家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是个佛,我也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我为什么是无明?为什么人家一切明了、通达,我为什么一切不明了、不通达?诸位必须要晓得,你这四样都做到了,外境不明了,实际上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没有起心动念、我没有分别执著。实在讲是微细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连你自己也不晓得。我举个比喻说,我不起心了,你起心没有?你起心了,你起了个不起心;我不动念了,你已经动念了,你动了个不动念;我无分别,你已经分别了,你分别无分别;我不执著了,你执著,执著个无执著,对不对?所以你一切不明了,你堕在无明里头。
跟诸位说,小乘阿罗汉内守幽闲就是说这个。他起心,起了一个不起心;他动念,动了一个不动念;他分别,分别一个无分别;他执著,执著一个无执著。所以这个境界,佛在《楞严》里面说,叫「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极微细的分别,连他自己本人都不晓得,所以他一切不明了。阿罗汉堕在无明坑里头,为什么?不能见性。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但不起心,连不起心也不可以;不但不动念,动念要不得,不动念也要不得,动念、不动念都不要,才叫真不动念;分别不可有,无分别也不可有。所谓「二边不立,中道不存」,那就一切明了通达了,这才叫觉,才叫佛,这叫修行人。
我们再看世间人,世间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好像一切明了,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但是怎么样?邪见,不是正知正见。所以凡夫总是迷,不是堕在无明里头,就堕在邪见里。大概总是小乘人堕在无明,六道凡夫堕在邪见。六道里面高级的六道凡夫,像四禅天的、四空天的,他堕在无明里头。这一点意思很重要,跟诸位辨别什么是觉、什么是迷,什么样子叫佛,什么样子叫凡夫,希望诸位在这个简单表解里面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把这桩事情把它认识清楚,而后我们的修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了,不会把目标给搞错了。这几句话很重要。
六祖讲「但用此心」,你晓得了,用什么心?用的是「二边不著,中道不存」,这就是用真心,用真心是样样明了。正如同佛在《金刚经》给我们讲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这叫真正的修禅定;不取於相是慧,如如不动是福,福慧双修,定慧等运,那怎么不成佛?就是佛。所以叫直了成佛,成佛不难!你不用这个心,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落在邪见;或者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落在无明,这就是不善用心,你所用的是妄想心,你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跟诸位说,是本有的,而分别的妄心是本来无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尤其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六祖告诉我们要用本有的本觉,就是直了成佛,直截了当,你就是佛;如果你要用本来没有的不觉,妄心,那就叫生死凡夫,佛经里面常称之为「可怜悯者」,就是指这些人。
我们再看这下面,底下这一段是讲六祖自己叙说他「得法经过」,就是这一段可以说他老人家现身说法。前面讲的这个原理真正是成佛的原理,开悟的原理原则,明心见性,净土人讲修理一心不乱的原理原则。如果诸位在这几句话当中,我们套一句古人说的话,「言下大悟」,那你就成佛作祖了,也用不著六祖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了。得悟,前面是法说,这个做证明,说明他自己怎么开悟的。他自己就是会用这个心,叙说他自己得法的经过,提供我们做一个参考,做个样子给我们看看,这是第三段。我们把这一段的文先念一念: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行』就是行状,『由』是根由。换句话说,他修行得法,也就是证得一心、证得菩提自性,这些事、这些意。这一句话就说明,他要把他自己修行证果这个样子示现出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
【能严父。】
『严父』是称父亲,母亲称为慈母。一般总是父亲比较严,母亲比较慈。
【本贯范阳。左降流於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於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到这边是一段,这是第三段。这一段里面讲的有很多地方,也就是地理,这一些地理的位置在此地我用个略图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先了解这个位置。我们先来解释『范阳』,这是他的祖籍。我们晓得在唐朝,藩镇里面有范阳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只有十个。这个地区范围很大,这是唐朝的郡名,它这个地方包括了现在的北平、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宝坻等县之地,这个范围是相当之大。在唐朝这个时候就叫做范阳郡,节度使所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北平。从前好像是袁了凡曾经做过宝坻县的知县。这是在中国的北方,六祖叙说他的祖籍在「范阳」。『左降』是降级,大概总是得罪了朝庭的这些大官,得罪他们,於是乎他们把他贬,就是把他流放,把他放到岭南去,做一个小小的边方的百姓。
这个岭南是没有开化的地方,现在的广州东北方,一共有十余县之地,在那个时候称之为岭南,就是五岭之南。新州是现在的广东新兴县,南海是现在的广东的南海县。这个地理地置,我们在这个图里面跟诸位标示出来,大家请看这个图,这是我们将来会讲到的。这个地方这是曲江,南华寺,就是曹溪宝林寺,就在曲江附近大概有五、六十里的地方,曲江下来这里是广州。岭南就是这一块地方,这一块地方有十几个县,这称之为岭南,五岭之南,称为岭南是在这个地方。这个新兴就是新州,他的一家人是从北方,也就是范阳郡流放到岭南新州,流放到这个地方。
根据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他自己很不幸,父亲当然是贬放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这个时候,几乎都没有开化,是边疆文化落后的地区。在那个时候大概都是一些罪犯,朝廷里头把他流放到这个地方。凡是得罪朝廷的、得罪朝廷当权派的这些人,几乎都要遭这个难,流放到这个地方。当然是心情也不好,水土也不服,所以没有多久,他父亲死了。死了之后,他家里生活就非常困苦了,由新兴就迁到南海。南海这个地方离广州很近,这是迁移到南海来。在南海这个地方靠卖柴过日子。卖柴是相当辛苦的一个工作,相当辛苦。在现在都市里面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不但在都市里看不到,大概在台湾乡村里面也看不到了,也看不到卖柴的了。我在童年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在大陆上城市里面还看有卖柴的。大概是乡下人,清早起来上山去砍柴火,砍好之后挑到城市里面来卖。柴卖掉了,拿了这个钱,再买一点米、买一点粮食回家过日子,非常的清苦。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水准提高了,家家用瓦斯、用电,不再烧柴了。
说这个时候有一个客人买了他的柴,买了他的一担柴,就告诉他,叫他送到客店里面去。客人把这个柴收去了,付了他的钱了,他出了这个店家的门。他在出门的时候,就见到有一个客人在念经。惠能大师平素心地就清净,正因为心地清净,所以前面讲「但用此心」,他用清净心。所以他一听,这个客人念《金刚经》,他听的是什么?刚听的就是客人在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这一听就开悟了。《金刚经》我们天天念,常常外面有讲的,你也常听、常念,你为什么不开悟?他是很偶然的听人家这么一念,就开悟了。记住,前面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天天念、天天听,我们用心跟六祖用的不是一个心,所以开不了悟。如果我们也会用常住真心,哪有不开悟的道理?这一点希望我们要好好的记住。
这个图里面的位置,希望大家要仔细的看看,得有个印象。为什么?到后来,六祖大师逃难的时候,得法之后逃难,隐居在怀、四之间,怀集在什么地方,四会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位置都给诸位标出来了。四会在这个地方,离广州不远,怀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广东、广西的交界线,此地过去一点点,这边就是广西了,这是广东。香港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广九铁路是这样一个弧形,到广州。粤汉铁路从广州到汉口,这一条铁路通过曲江。曲江再过去就是湖南了。所以曲江是广东跟湖南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相当重要,形势很重要,自古以来所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个关口。这一边是岭南,岭南过去这边是江西,这一边是福建,这是香港,诸位晓得,这一边就是中国的南海,东海、南海。这是概略的地理位置图,我们把它记清楚,到后面讲经,我们就有一个概略的印象了。
他一听就开悟了,这是非常难得。於是乎祖师就问这个客人,请教你念的是什么经?这时候他是很年轻的,才二十一岁。客人就说,我念的是《金刚经》。《金刚经》在我们中国很出名,佛教的经典很多,但是《金刚经》的知名度最高,没有人不晓得《金刚经》的,一切经里头,《金刚经》知名度摆在第一。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名气,家喻户晓?实在说这是五祖跟六祖提倡的。这部经实在好,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就怕麻烦,最好是很简单。简单怎么样?义理,就是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又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文字又少,我们中国人就欢迎这一类的经典。所以念的人非常多,不但学佛,无论你学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不读《金刚经》的。诸位读了《六祖坛经》,再来读《金刚经》,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程序,以《坛经》做基础,进入到《金刚经》,不难理解经中的义趣。
祖师又问他了,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这客人好像不是此地人,从哪里来,你每一天在这里受持这经典?客人就说了,我是从蕲州黄梅东禅寺来的。蕲州是现在湖北的地方,诸位请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湖北,现在还叫蕲州。我把这个图也简单的画在这个地方。蕲州,今湖北省蕲州县,在这个地方,靠在长江边上。这是湖北,这个地区是湖北,这边是安徽,这边是江西,三省交界的处所。这个太湖就是安徽的了,这个界线就在此地,九江则是江西了,这个地方这是湖北,所以是三省交界之处。黄梅县在此地。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太湖、蕲州、九江,这是个三角形,它在三角形的当中,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龙湖,大概这边还有一条水路通长江。
我们就不晓得他离开黄梅的时候,是从这个路线还是从这个路线?我想可能从这个路线,这里因为有一条水,有一条溪。因为他是坐那个小船,五祖送他的时候,可能由这个地方到广济,由广济到九江。因为这个路都不远,所以祖师送他到九江,就是五祖送他,这是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地理位置图我们也把它记清楚,这是湖北这个地方。他是从东禅寺来的。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方一里。所以我这个图画在这里。江西底下这是庐山,在这个地方。这是黄梅,上面是北方,这是东方,这是南方,这是西方。这西南方一里,就是城外一里,距离城很近,不太远,这个地方有个寺庙,就是东禅寺。弘忍大师,就是五祖,他俗家姓周,他就是黄梅人。『主化』就是主持教化的意思。
地理位置我们了解之后,我把经文跟诸位消一消。这一座寺院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学的道场。「主化」,这个化的意思很深,教是教学、是教育,教学教育的目的都是在变化气质。我们中国古人常说,读书志在变化气质,这是读圣贤书的目的。读佛书更是如此,接受佛法的教育、接受佛法的教学,目的是要化凡为圣,化愚为智,化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盘,那我们学佛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通常我们讲教化,不说教育。因为教育只是手段,没有目的;说教化,连手段到目的都包括了。五祖大师在那边化导一方,做为这一方的亲教师。『门人一千有余』,诸位要晓得,「门人」就是学生,大师会下的学生有一千多人,这些学生都是常随大师修学的。就像我们佛经里面,六种成就里头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个「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佛的常随众。来来往往来请教的那个人数不定,所以不能够列入。如果说包括每一天都有客人来拜访、都有人来请教,人数不等,这个道场总有二、三千人,所以这流水众,那个人数不少。
『我到彼中礼拜』,他也有这个因缘,曾经到过黄梅,听过五祖讲经说法,参与过法会,所以到这个地方礼拜。这个「礼拜」就是有皈依的意思,他在那里曾经皈依过五祖,就是拜五祖为老师,在那边学过。『听受此经』,「听」是听讲,「受」是什么?受是接受了。听讲是明理,接受是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行,所以受有受持的意思、有依教奉行的意思在。大师常常劝僧俗,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如果你要是认真的学佛,要想认真的修行,祖师告诉人,『但持金刚经』,不必麻烦。佛教经论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往往叫人望洋兴叹,这么多的经典,我从哪里入门?
过去世俗间,人常说,看到《二十五史》,这一部《二十五史》,都不晓得从哪里读起。《二十五史》也不过是两千多卷。佛教的经典差不多是十倍的《二十五史》,我们今天在台湾看到的《中华大藏经》,十倍的《二十五史》,你从哪里下手?祖师给我们指出一条捷径,『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这个话说起来是太简单了,不必再搞别的了,只要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真正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的道理透彻了、明白了,依照这个原理原则来修行。《金刚经》虽然五千言,有如来果地里面的境界,真是理论、方法、境界全都说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一部经典只要你能够,这个「持」就是依教奉行,就能够达到见性成佛的效果。见性成佛,教学或者教育的功效达到了究竟圆满,所以说「即自见性,直了成佛」。由此可知这一部经典的重要性,五祖、六祖在世的时候极力提倡,也真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佛法,再好的经论,最契合时人的这些经典,如果没有人提倡、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弘扬,对众生还是没有实际的功德利益。所以古人常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两句话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又遇到整个世界动乱不安,物质繁荣进步,反显示道德坠落,人心糜烂,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正是像欧阳大师所说的,佛法是今时之必需!挽救这个社会,充实众生的精神生活,解除他们的忧悲苦闷,带给他们真正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除了佛法之外,可以说已经没有东西能够代替了。所以我在此地普遍的劝勉诸位同修,你们今天得到这个影带,看过这个节目,都是佛法有缘之人。不管我们是有没有见过面,没有见过面,我们在电视萤幕画面上也见了面了。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坛经》是六祖大师的开示,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来弘扬、来光大,自利利他,是今日佛门弟子最大的责任。无论什么障碍,只要自己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什么样的魔障也障碍不了。最怕自己著相,著相、心动,那就上了魔的当了,自己心就乱了。
刚才在表解里头告诉诸位的,我们修的是觉,修的是佛,不要把这个目标失去了。一切的顺逆境界就是我们修行的场所。所以我在讲《华严》的时候,讲清凉大师的开示,这八个字特别提出来,我们前一次也曾经给诸位提到过,「托法进修」,托也就是依的意思,依靠、遵守理论与方法来进修;「依人证入」,世间人,各种性情都不一样,有善有恶、有良有莠,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事环境里面去磨炼,炼什么?炼如如不动,炼不取於相。炼不取於相就是修禅,炼如如不动就是修定。所以禅定是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修的,而不是盘腿面壁,这一点六祖大师在本经「教授坐禅」这一章说得非常详细,这一点我们要晓得,我们要特别记住。
惠能大师听了客人这一番话之后,诸位要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记载的都是最简单的、最扼要的,当时谈话哪有那么简单?哪有这么容易那些客人就动了心了,哪有那么简单?必定是他听客人念这个经,念了之后他听了很有味道,他一定把这个经里面的意思讲解给大家听。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这种情形?这些大众听了他讲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必定都吃了一惊,都佩服到五体投地。所以这才与这些客人有缘,当中就有一个客人马上很慷慨的拿了十两银子。你们诸位想,十两银子,他去卖柴,他要卖多少年的柴才能够卖出十两银子?一担柴值几个钱而已,几个铜钱。做小本生意,有个四、五两银子就可以开个小店了,做小本生意。十两银子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你想想看,当时这个客人这么慷慨,拿出这么多钱给他做安家费,劝他到黄梅去礼祖;换句话说,一定是听了他的议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备极赞叹。
古人对於人才的发掘,对人才的培植、爱护,可以说我们今时之人是比不上的,一经发现马上就大力的支援,劝他去。他一定说,我很困难,我一天不卖柴我的老母生活就成问题。母亲年岁大了,单单有钱养活不行,还要照顾。所以像这些,都不必写在这里,一提到,我们都联想到了。这些人一定答应,你的母亲由我们照顾,由我们来供养,你放心前去就好了,这才叫『宿昔有缘』,这个才叫有缘。他把这钱也就接受了,给母亲安家的费用都预备妥当了,也接受这些人的善意,叫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底下一段就是「黄梅礼祖」,第四个大段,第四段,不要说大段小段,本经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一定回去之后,把今天所遇到这个事情都告诉他母亲。母亲当然也非常欢喜,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因缘,这么多好人,出钱出力来帮助他、来成全他。所以他把这个事情办妥了,安置妥当了。
【即便辞亲。】
向他老母拜别。
【不经三十余日。】
这个『不经』就是不到三十几天。诸位晓得,刚才我们从地图里头看到这个情形,从南海,南海离广州很近,在广州的西南方,从这个地方要经过湖南再到湖北,这是一条路;另外一条路就是从五岭走江西,由江西再到黄梅,但是这个路相当之长。唐朝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交通这样方便,六祖又是一个贫穷出身,纵然身上带了几个钱的路费,想必很有限,他也绝对不会骑马、坐轿或者坐船,不会的,一定都是步行,一天走几十里、一百里,像行军一样。所以从南海走到黄梅,走了多少天?三十多天,这三十多天我们就能想像得到,他年轻力壮,脚程很快,同时沿途没休息。这个没休息,像我们从前的行军,走三天休息一天,或者走五天休息两天,当中会休息个一、二天,他这个没有,天天走,这当中没有休息,三十余日到达了。
【便至黄梅。】
到了东禅寺,见到五祖了。
【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
五祖看到这么一个人来了,就问他,你哪里人,你来干什么?
【欲求何物。】
就是你来想求什么,你来找我想求什么,目的何在?
【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答覆他的来处,这真是远道而来,表示自己的虔诚、恭敬心,远道而来的。
【远来礼师。】
真是千里而来,一千多里!通常我们走路,一天走六十里,这是常走路的,每天走六十里。他年轻体力壮,一天可以走八十里,三十多天。我来这里做什么?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这个真正是了不起!诸位来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成就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诸位从这里去看,这个口气好大!大家知道他没念过书,他不认识字。所以我们今天想想,这个地方得认真的反省反省、检点检点,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而这些年我们到处参学看到,也没有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口气过。我这个道场里头也常常有人来,来拜访,当然我们会照例问他,你从哪里来,你来想做些什么?他说我从某个地方来,我到这来想听听经,我到这来看看,或者说我到这里来学讲经。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个人说,我要到这儿来作佛的,没有听说过。我们自己学道,我也算是不太容易了。我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我说佛法这样好,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入进去,比六祖还差了一大截。六祖直截了当『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而我当年所求的是了解甚深教义。这就是看什么?初发心。六祖大师这句话就是说明了,他发的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之前一定先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知道菩萨道、菩萨行应当如何的修学,都是这个意思。六祖在此地直截了当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换句话说,他来的意图、目的,直截了当一句话就道破了。这一种发心,这样的气概,我们应当要注意。若非如是发心,如是的气概,他怎么能够绍隆祖位?在我想,五祖接引的门人,前面说过了,有那么多。如果说包括在家、出家,常随以及日常来拜访的,那是多少人!大概有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发心,恐怕他也是生平第一个遇到的。你想想看,他怎么不欢喜、怎么不赞叹?听了这个,那真是开心极了,为什么?太难得了,真正的稀有。底下这些话,这个问答,就是考试,这是他一入门来,五祖就考试了,就来试验试验他,你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你够不够资格?就来考试。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岭南』,没有开化的地方,文化落后,这是野蛮人。这个『獦獠』就是说野蛮人,没有知识,没有接受过教育,野蛮人,那怎么能作佛?佛是有最极圆满智慧德行,这个边区,没有开化,文化落后,没有教育,别说作佛了,想学佛、想闻法都不容易,你怎么能作佛?
【能曰。】
这是五祖提出试题,口试出了这个题目,惠能大师答覆说: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一答覆就及格了,就圆满了。所以五祖一出题,六祖这一答覆就得了一个满分,真正是难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再将这个意思跟诸位细细的叙说。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悟法传衣第一】
请看经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於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这是这一章里面的第一段。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一章,既然是在大梵寺一日完整的开示,也是最完整的一次记录,我们把它分成三十三段,这也是便利来介绍这一次开示的大意。请看字幕上,第一段,这三十三段我们是这样子标示的,这是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我刚才所念的这一段文,我把它定一个小题目,一个小标题,叫「法会因由」。
这里面的『时』,亦同一般经典里面所讲的时成就,一般经我们一展开,「如是我闻,一时」,这是时成就。这个「时」是确定的时间,这是六祖大师自广州法性寺到宝林寺这个时候。这是什么时候?这是唐高宗仪凤,仪凤是年号,仪凤二年,公元六百七十七年,六祖四十岁。诸位这个地方要记住,六祖出家是三十九岁出家的,出家就是在法性寺。法性寺这个地方就是印宗法师弘法的道场,他在这里剃度受戒出家。到第二年他就到宝林了,到宝林之后一直就没有离开宝林,所以说归宝林。这个时候六祖四十岁,二月八日归宝林,在大梵寺讲经就在这个时候。宝林寺就是现在广东曲江曹溪南华寺,现在这个寺庙还是很完整的保存在。『韶州』,唐朝的「韶州」,我们习惯也称之为韶关,就是现在的广东曲江县。大梵寺是唐朝开元二年建造的,当时就称开元寺。诸位要是熟悉历史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开元年间朝廷里面有一个命令,凡是在各个地区,朝廷命令来建寺院,所建的寺院统统叫开元寺,开元年间所造的叫开元寺。以后又改名叫大梵寺,也有称作报恩光孝寺,这一座寺院现在还存在。
『开缘』说法,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开启众生闻法得度的因缘,就叫做「开缘」说法。这一次『韦刺史』这一些大众们,请六祖大师开示的主题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请六祖大师主要是讲解这个法门。这句话是印度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摩诃」翻作大,「般若」翻作智慧,「波罗蜜」翻作到彼岸,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个翻法我们听起来不太习惯,怎么叫大智慧到彼岸?换成我们中国一般习惯的讲法,就是最极圆满究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所谓是到家了,智慧到家了,再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更究竟了,最极圆满究竟的智慧,我们这个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懂得了。
『儒宗』是讲儒家的宗师。所谓宗师跟我们佛门里面所讲的祖师有同样的地位,儒家很少称祖师,他们称宗师,等於佛教里面的祖师,在儒家这地位非常高的。『学士』相当於我们现在所谓的学者,有学问、有道德,但是他没有主持教化一方,如果是主持教化一方就称之为宗师了。『道』,这是讲道士,道教的,犹今之宗教界人士,这一点请诸位特别要留意。我们在这一次法会当中,所看到这个阵容,就是参加与会的大众,并不是完全都是佛教徒,这一点请诸位要特别注意,里面有儒家的宗师学者、有道教的道士、有许多宗教界的人士来参加。
讲佛法、讲佛家的经典,为什么其他宗教、世间这些学者也来参加?这一点在今日我们必须要向诸位声明,那就是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一篇讲演,题目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一篇讲演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憾。许多人就来讨论,佛教究竟是不是宗教、是不是哲学?我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对於这一层也有相当程度的体认。我在学佛出家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我是在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去讲经,在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看到有一个小册子,这一本小册子里面包含了两篇文章,就是欧阳大师的著作,他的讲演。第一篇就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第二篇就是「以俗说真之佛法」。我觉得这两篇讲演非常之好,也非常的重要。这个东西我看到得很晚,读了之后,感觉得欧阳先生跟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我自己非常的安慰。
我在民国五十六年,到台北来讲经。那个时候辅仁大学大千学社刚刚成立不久,有一些同学来请我到他们学校里面去做一次讲演。去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他说,法师,今天的讲演有十几位神父参加,希望讲完之后能够留半个小时,他们有一些问题要发问。我就同意了。当我走进讲堂,果然不错,大概总有十几二十位神父,里面还有两位外国神父,我相信他的国语一定讲得很标准。我看到这些人在座,正好就像六祖大师这种状况一样,这个讲席里面有佛教徒,也有几位出家人跟著我一道去听,有在家信徒、有学生,也有外教的宗教徒,我非常欢喜。我在讲演的时候特别提出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我提出这个名词,是在我一出家的时候,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来,这是民国四十八年的事情。我四十八年出家,就向中国佛教会提出一篇报告,希望佛教会能够将佛教证明为佛陀教育。当时佛教会对於我这个提案也非常的热烈,曾经成立了一个小组来讨论这个事情,也邀请我参加,但是到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因为一般的世间人提到佛教总认为是迷信,或者认为这是宗教。如果我们把佛教看成了宗教,那你这是一开头就错了,那真是一错到底了。佛教确实跟我们孔子公一样,孔子的教育是儒家的教育,或者是孔子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说宗教,我们可以说,信不信都没有关系。信仰宗教,有的人说很好,有点精神安慰;不信宗教,人家也觉得你很清高。但是如果说是教育,那就不能不接受了。如果一个人说,我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说不出口;我不信宗教,这个话可以说得出口。由此可知,如果要佛法普遍的弘扬,决定不能把佛法看作是宗教。所以我一出家的时候就抱著这样一个宗旨,为佛法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於是我就告诉那些神父们,我劝他们皈依三宝,劝他们认真的来学佛。我举一个比喻说,我说你们皈依三宝认真来学佛,与你们信教没有冲突。为什么没有冲突?像辅仁大学,这是他们教会办的,这些学生在家里面,我们问问他有没有父母?他有父母,他不是孤儿,他家庭里有父母。送到学校里来念书,学校有老师,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你们诸位信仰天主教,我对你们非常尊敬,你们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的儿女,我问一问,要不要受教育?如果他要不受教育,那上帝说,我这个小孩都没有受过教育,上帝这个话也说不出口,说出来也难为情!受教育,世出世间智慧学问道德最高的,释迦牟尼佛,如果你要皈依三宝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一定很欢喜,我的儿女了不起,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也高兴、也欢喜,哪里有冲突?
绝对不会说,你皈依三宝学佛了,你是背叛了你们的宗教,如果你要是这样看法,你就看错了。你信仰这个宗教,如果舍弃了再信仰别的宗教,那你是叛教。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所以你来接受这个教育,皈依三宝是拜老师,你既然上学了,当然要拜老师,所以说是绝无冲突。这是为上帝争光,是光大门楣。我这么一说一解释,这些神父们听了都笑起来了。我讲完之后留了半个小时,请他们来提出问题,结果没有人发问。既然没有人发问,我就多说一点。最后我离开学校,同学们说的,他们听了都很欢喜。我说怎么没有问题了?好像不知道怎么的他不问了,问题他不问了。
所以这是我们在今日之下,最重要的无过於为佛教正名。佛教本身称宗教,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佛门里头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教的意思与我们一般世间人讲宗教,这个意义不相同,定义不相同。佛门本身称宗教,这个宗是指宗门,专门是指禅宗的;讲教是指禅宗以外,像大乘佛法一共有八个宗派,禅宗之外,其余的七个宗派称之为教下。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跟诸位提到过。教下就是依据某一部,或者是某几部经论,理论方法来修持,这叫教下;宗门就是专指达摩祖师传过来的,这个代代相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称之为顿教,所以这个称之为宗门。换句话说,单提宗旨,直截了当。佛教里头讲宗门教下,把「门」与「下」舍掉,简称为宗教。所以不同於我们世间一般的宗教,这个在定义上统统不相符合。诸位如果要详细的辨别,请看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欧阳大师这一篇文章写得很详细,不必我在此地再罗嗦了。特别要紧的,他这个题目里头,是「而为今时所必需」。我们读了他这一篇讲演词,深深觉得欧阳先生所说这个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看六祖大师这个法会里面,可见得这个里面没有宗教的色彩,完全是一种学术的讲座。正因为它是学术讲座,而且是最高等的学术讲座,儒家的宗师、道教里面的这些道士、宗教界的人士,大家都欢喜来参加,来向大师请教。所以一共有僧俗一千多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这个法会是多么的殊胜、多么的庄严,这个能够看到佛法的正法道场,应当是如是的。所以学佛的人,自己一定是一个觉悟的人。觉悟的人是以平等心、以恭敬心来看一切众生。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怎么能够不加以礼敬?世出世间,真正平等在佛法,也就是说真正的平等是在觉悟。不觉悟,口里面有平等,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平等。这一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是本经的序分,也就是发起。
下面第二段,第二段非常重要了,可以说不但是这一次讲演开示的总纲领,「总示法要」,因为大家是「愿闻法要」,祖师(六祖)就先把这个法要提纲挈领给我们表示出来,整个的经典就是讲的这几句。不但整个经典,我们也可以说千经万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众生所讲的一切经论,都出不了这个纲要;换句话说,都出不了这个题目,都在这个题目里面做文章。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念一念,经文不多: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到这个地方就是一段,这是第二段,文字很少。刚才讲了这是全经的纲要,也是这一次讲演的题目,所以这一段我们要特别的重视。不但《坛经》里面,整部《坛经》就是解释这几句话,刚才说过了,千经万论、诸佛如来所说一切经典都超不出这四句。我们在此地来跟诸位解释。
第一,『菩提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佛。像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要把它搞清楚。这个说法,诸位从经本里面也能够看到祖师说法的善巧。他叫著大众,称『善知识』,这句话是对听众的敬称,很尊敬的称词。佛在世的时候,每一次讲经法会当中都常用这种字样,我们在经本常常看到,佛称为的善男子、善女人。称「善知识」那就是更尊敬了。这个「善」是善知善觉,善是一种善巧。换句话说,必须要用一心,要用清净心,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才能够善知善了。如果我们还用分别心,虽然有知,这不善了。这个意思我留在底下给诸位来说明,那就是觉与迷的辨别了。善知是觉,不善则是迷,虽然是知也不是觉。觉就是佛,不觉是凡夫。大众虽然还在凡夫位,祖师这样称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希望与会大众能够直下承当;第二个意思是鼓励的意思,祖师都称我们作善知识了,善知识一般是菩萨了,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在菩萨道里面万万不可以退转,我们要努力,不辜负大师对我的期望。所以这一句善知识里头有两重意思在里面。
说法的技巧,你看一开头题目标出来了,叫你『总净心念』。这个「总」,总而言之,这个事情要「净心」;换句话说,一定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就是一心,要用这个。「念」什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最极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学佛就是学这个,开悟也是悟这个,成佛亦是成这个。诸位想想,这是宗教吗?凡是宗教都是要信赖神,信赖有外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主宰宇宙、主宰自己,我们要依靠他,这是宗教里头唯一的要素。这种现象在佛法里头看不到。佛法里面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自己要信赖自己的智慧,最极究竟圆满的智慧是自家的智慧,不是别人的,佛法是信自己不是信别人。佛菩萨是先知先觉,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在佛门里面这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初学的人依靠他,他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开悟。真正开悟是自己。真正开悟,说老实话,他帮不上忙的,他只能说把他开悟的情形说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一个样子。我们也可以模仿,也可以依照他这个样子自己开悟,自己成就了最极圆满的智慧,那就叫成佛。
说了这个题目之后,你看『大师良久』,「良久」就是静默下来,不是接著就说,静下来,静下来很久的时间,这就是说法。为什么?前面不是讲「总净心念」,统统静下来这就是总净心念。如果没有这一段静下来的功夫,大家心都定了,听了祖师前面这句话,聚精会神,把一切妄念都舍掉。祖师现在没有说话,静静坐在那个地方,大家期望著他,等待著他,底下说些什么。於是乎他静了,大家心这个时候也都静下来了。静下来之后,下面这个开示是句句具足启发的妙用。像这种说法的方式,从前教学当中是常见的,今日之下就很少见到了。
我记得我在初学的时候,也就是初初接触佛法,经过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接触佛法才一个月的光景。我第一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我向他请教,我说我发现佛法的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太好了,我说我很喜欢,大师,有没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就能够入门、入进去?章嘉大师听了我这个发问之后,他就是静坐在那里。因为那天我们一共只有三个人,另外就是介绍我、陪我去的一个人,小会客室里头跟章嘉大师我们三个人。大师仔细的看著我,我也看著他,他老人家一句话都不说。这样看著的时候大概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就是良久!这是我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经验。他那个样子,坐在那个地方非常的安详,就像是入定了,整个人都入定了,但是就是眼睛没有闭下来,眼睛看著我。我坐在那里也端端正正的眼睛也看著他,也好像整个定下来了。那么长久时间之后,大师就说了,「有」,慢吞吞的说了一个有。有,说了一个有之后,又不是接著马上就说,又停了一小会儿,「看得破,放得下」。
所以这个良久发生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教学仪式。我毕竟年轻沉不住气,他老人家这六个字说出来之后,「看得破,放得下」,我也听懂了,我於是乎接著就请教他,从什么地方下手?大师大概又静止了有十几分钟,没有前一次那么长,但是也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整个气氛就像在禅定之中。然后告诉我,布施。所以这第一次见面印象非常的深刻。从此之后,我每一个星期见他老人家一次,时间大概都是两个小时,都是在很安静的安详静坐的场合之中。纵然大师一句话不说,我们自己感觉得得的利益很多,整个身心都被他的静、定以及他的眼神(那眼神是充满了智慧)所摄受,一句话不说,我们就得很多的受用。
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六祖大师教导也是这个意思,良久这才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自性」就是真性、就是真心,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妄心是刹那生灭。我们现在讲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这种生灭念头是妄心。如果是真心,真心是没有生灭这个现象,这是真心。所以经典里面常说,「常住真心、真如本性」,都是一个意思。常住真心、真如本性是本来清净的。现在有没有染污?没有染污,本来清净。换句话说,你要会用这个心那你就成佛了,就是佛了。像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信不信?你不信。你为什么不信?因为你虽然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常住真心,你从来没有用过。你要是一用,立刻就觉悟了,自己原本是个佛。一切众生原本成佛,『直了成佛』,直截了当成佛。这个地方我们要细细的来研究了,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在此地跟诸位说明,菩提自性就是一心。我特别用这个名词,因为我们现在道场修净土的人多,净土也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菩提自性,你修一心不乱就是修成佛之道。可见这个法门的殊胜。
前面在大意里面跟诸位也提到过,禅与净是一不是二。六祖大师非常慈悲,希望人直接修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直了成佛」。绝不是有门户之见,那要有门户之见,那他是迷不是悟。为什么?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佛与众生都平等平等、无二无别了,如果说净土宗与禅宗有差别,不一样,诸位想想,那哪里是一心?一心里面不但是禅与净更无别异,佛法与天主教更无别异,佛法与基督教也更无别异,这才是佛,这才是一心所现。凡夫的病,病在哪里?著相外求,麻烦在这个地方。这一著相,向外面去求,不晓得向内去证,他去外求了,迷之转深。外求叫分别执著,这个就所谓是愈迷愈深,大错特错了。不但佛法里面讲一心,儒家也不例外。所以儒者亦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诸位念过四书《中庸》里面所讲的。什么是诚?曾国藩先生在他《求阙斋笔记》里面,将这个诚字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恰当,诚,无念。有念头就不诚了。
所以说诚则灵,世俗常讲的。像画符、念咒,因为画符、念咒多半是与鬼神打交道的,与鬼神通消息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诚。所以画符,你平常这个符要练习得很熟悉,当你在画的时候,这个笔一点下去之后,到一道符画成功,时间虽然短,在这极短的时间当中,一念不生,这个符就灵了。如果你画这道符心里还想别的事情,这个符就不灵了。念咒也是如此,所以诸位晓得这个道理,那个咒为什么要选愈短愈好,为什么?求诚容易。你说念个楞严咒那么长,如果这个咒又不太熟,念的时候又怕忘掉了,还要想,这个怎么会灵?这就不灵了。这个道理诸位要懂。愈是简单的,它时间短,容易做到无念,它才有效果,才会有感应道交。符咒需要诚才有感应,你念经、念佛号统统要诚,不诚就全不灵了。
在佛法里面我再加上两个字,「无住」,无念、无住就是诚,诚则明矣。可见得这个诚是什么?是定,心在定中,这是诚。定起的作用就放光明。所以这个明是无无明,无明是障碍,没有无明了,没有无明则一切明了。这是定、这是慧,定慧等学。儒家也讲这个基本的原理,佛法比它讲得更透彻,功夫做得比它更深。实在讲,儒家功夫做到极处与佛法有什么两样?这个将来在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会提出来跟诸位来做研究。因此起心动念皆是妄想,即是著相,即是迷失一心本性,换句话就是迷失了菩提自性。这个地方请大家特别注意到,自己常常要勘验自己,我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现在迷失了。怎么迷失?著相了。何以知道我著相?我现在有妄想,我现在起心动念,这个事情就坏了。
此地还有一桩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必须要跟诸位来做一个研究,就是佛、凡夫、觉、迷,我们如何来辨别,使我们自己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这一点很重要。这个四句我在讲堂里常常跟诸位讲解,我教大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晓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要记住这个。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果然是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得要一切明了,一切通达,这就是觉,这就叫做佛。这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可是如果你确实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可是效果怎么样?是一切不明了,不甚明了,是一切不明了、一切不通达,这是什么?这叫无明。这不是觉、不是佛,无明就是不觉,这是诸位要记住的,你就堕在无明里。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堕在无明里面?人家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是个佛,我也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著,我为什么是无明?为什么人家一切明了、通达,我为什么一切不明了、不通达?诸位必须要晓得,你这四样都做到了,外境不明了,实际上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没有起心动念、我没有分别执著。实在讲是微细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是连你自己也不晓得。我举个比喻说,我不起心了,你起心没有?你起心了,你起了个不起心;我不动念了,你已经动念了,你动了个不动念;我无分别,你已经分别了,你分别无分别;我不执著了,你执著,执著个无执著,对不对?所以你一切不明了,你堕在无明里头。
跟诸位说,小乘阿罗汉内守幽闲就是说这个。他起心,起了一个不起心;他动念,动了一个不动念;他分别,分别一个无分别;他执著,执著一个无执著。所以这个境界,佛在《楞严》里面说,叫「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极微细的分别,连他自己本人都不晓得,所以他一切不明了。阿罗汉堕在无明坑里头,为什么?不能见性。这个意思诸位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但不起心,连不起心也不可以;不但不动念,动念要不得,不动念也要不得,动念、不动念都不要,才叫真不动念;分别不可有,无分别也不可有。所谓「二边不立,中道不存」,那就一切明了通达了,这才叫觉,才叫佛,这叫修行人。
我们再看世间人,世间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好像一切明了,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但是怎么样?邪见,不是正知正见。所以凡夫总是迷,不是堕在无明里头,就堕在邪见里。大概总是小乘人堕在无明,六道凡夫堕在邪见。六道里面高级的六道凡夫,像四禅天的、四空天的,他堕在无明里头。这一点意思很重要,跟诸位辨别什么是觉、什么是迷,什么样子叫佛,什么样子叫凡夫,希望诸位在这个简单表解里面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把这桩事情把它认识清楚,而后我们的修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了,不会把目标给搞错了。这几句话很重要。
六祖讲「但用此心」,你晓得了,用什么心?用的是「二边不著,中道不存」,这就是用真心,用真心是样样明了。正如同佛在《金刚经》给我们讲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是禅,如如不动是定,这叫真正的修禅定;不取於相是慧,如如不动是福,福慧双修,定慧等运,那怎么不成佛?就是佛。所以叫直了成佛,成佛不难!你不用这个心,你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落在邪见;或者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落在无明,这就是不善用心,你所用的是妄想心,你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没有用。本来清净的真心,跟诸位说,是本有的,而分别的妄心是本来无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尤其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六祖告诉我们要用本有的本觉,就是直了成佛,直截了当,你就是佛;如果你要用本来没有的不觉,妄心,那就叫生死凡夫,佛经里面常称之为「可怜悯者」,就是指这些人。
我们再看这下面,底下这一段是讲六祖自己叙说他「得法经过」,就是这一段可以说他老人家现身说法。前面讲的这个原理真正是成佛的原理,开悟的原理原则,明心见性,净土人讲修理一心不乱的原理原则。如果诸位在这几句话当中,我们套一句古人说的话,「言下大悟」,那你就成佛作祖了,也用不著六祖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了。得悟,前面是法说,这个做证明,说明他自己怎么开悟的。他自己就是会用这个心,叙说他自己得法的经过,提供我们做一个参考,做个样子给我们看看,这是第三段。我们把这一段的文先念一念: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行』就是行状,『由』是根由。换句话说,他修行得法,也就是证得一心、证得菩提自性,这些事、这些意。这一句话就说明,他要把他自己修行证果这个样子示现出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
【能严父。】
『严父』是称父亲,母亲称为慈母。一般总是父亲比较严,母亲比较慈。
【本贯范阳。左降流於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於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到这边是一段,这是第三段。这一段里面讲的有很多地方,也就是地理,这一些地理的位置在此地我用个略图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先了解这个位置。我们先来解释『范阳』,这是他的祖籍。我们晓得在唐朝,藩镇里面有范阳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只有十个。这个地区范围很大,这是唐朝的郡名,它这个地方包括了现在的北平、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宝坻等县之地,这个范围是相当之大。在唐朝这个时候就叫做范阳郡,节度使所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北平。从前好像是袁了凡曾经做过宝坻县的知县。这是在中国的北方,六祖叙说他的祖籍在「范阳」。『左降』是降级,大概总是得罪了朝庭的这些大官,得罪他们,於是乎他们把他贬,就是把他流放,把他放到岭南去,做一个小小的边方的百姓。
这个岭南是没有开化的地方,现在的广州东北方,一共有十余县之地,在那个时候称之为岭南,就是五岭之南。新州是现在的广东新兴县,南海是现在的广东的南海县。这个地理地置,我们在这个图里面跟诸位标示出来,大家请看这个图,这是我们将来会讲到的。这个地方这是曲江,南华寺,就是曹溪宝林寺,就在曲江附近大概有五、六十里的地方,曲江下来这里是广州。岭南就是这一块地方,这一块地方有十几个县,这称之为岭南,五岭之南,称为岭南是在这个地方。这个新兴就是新州,他的一家人是从北方,也就是范阳郡流放到岭南新州,流放到这个地方。
根据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他自己很不幸,父亲当然是贬放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这个时候,几乎都没有开化,是边疆文化落后的地区。在那个时候大概都是一些罪犯,朝廷里头把他流放到这个地方。凡是得罪朝廷的、得罪朝廷当权派的这些人,几乎都要遭这个难,流放到这个地方。当然是心情也不好,水土也不服,所以没有多久,他父亲死了。死了之后,他家里生活就非常困苦了,由新兴就迁到南海。南海这个地方离广州很近,这是迁移到南海来。在南海这个地方靠卖柴过日子。卖柴是相当辛苦的一个工作,相当辛苦。在现在都市里面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不但在都市里看不到,大概在台湾乡村里面也看不到了,也看不到卖柴的了。我在童年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在大陆上城市里面还看有卖柴的。大概是乡下人,清早起来上山去砍柴火,砍好之后挑到城市里面来卖。柴卖掉了,拿了这个钱,再买一点米、买一点粮食回家过日子,非常的清苦。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水准提高了,家家用瓦斯、用电,不再烧柴了。
说这个时候有一个客人买了他的柴,买了他的一担柴,就告诉他,叫他送到客店里面去。客人把这个柴收去了,付了他的钱了,他出了这个店家的门。他在出门的时候,就见到有一个客人在念经。惠能大师平素心地就清净,正因为心地清净,所以前面讲「但用此心」,他用清净心。所以他一听,这个客人念《金刚经》,他听的是什么?刚听的就是客人在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这一听就开悟了。《金刚经》我们天天念,常常外面有讲的,你也常听、常念,你为什么不开悟?他是很偶然的听人家这么一念,就开悟了。记住,前面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天天念、天天听,我们用心跟六祖用的不是一个心,所以开不了悟。如果我们也会用常住真心,哪有不开悟的道理?这一点希望我们要好好的记住。
这个图里面的位置,希望大家要仔细的看看,得有个印象。为什么?到后来,六祖大师逃难的时候,得法之后逃难,隐居在怀、四之间,怀集在什么地方,四会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位置都给诸位标出来了。四会在这个地方,离广州不远,怀集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广东、广西的交界线,此地过去一点点,这边就是广西了,这是广东。香港的位置在这个地方。广九铁路是这样一个弧形,到广州。粤汉铁路从广州到汉口,这一条铁路通过曲江。曲江再过去就是湖南了。所以曲江是广东跟湖南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相当重要,形势很重要,自古以来所谓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个关口。这一边是岭南,岭南过去这边是江西,这一边是福建,这是香港,诸位晓得,这一边就是中国的南海,东海、南海。这是概略的地理位置图,我们把它记清楚,到后面讲经,我们就有一个概略的印象了。
他一听就开悟了,这是非常难得。於是乎祖师就问这个客人,请教你念的是什么经?这时候他是很年轻的,才二十一岁。客人就说,我念的是《金刚经》。《金刚经》在我们中国很出名,佛教的经典很多,但是《金刚经》的知名度最高,没有人不晓得《金刚经》的,一切经里头,《金刚经》知名度摆在第一。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名气,家喻户晓?实在说这是五祖跟六祖提倡的。这部经实在好,言简意赅,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中国人就怕麻烦,最好是很简单。简单怎么样?义理,就是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又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文字又少,我们中国人就欢迎这一类的经典。所以念的人非常多,不但学佛,无论你学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不读《金刚经》的。诸位读了《六祖坛经》,再来读《金刚经》,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程序,以《坛经》做基础,进入到《金刚经》,不难理解经中的义趣。
祖师又问他了,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这客人好像不是此地人,从哪里来,你每一天在这里受持这经典?客人就说了,我是从蕲州黄梅东禅寺来的。蕲州是现在湖北的地方,诸位请看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在湖北,现在还叫蕲州。我把这个图也简单的画在这个地方。蕲州,今湖北省蕲州县,在这个地方,靠在长江边上。这是湖北,这个地区是湖北,这边是安徽,这边是江西,三省交界的处所。这个太湖就是安徽的了,这个界线就在此地,九江则是江西了,这个地方这是湖北,所以是三省交界之处。黄梅县在此地。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太湖、蕲州、九江,这是个三角形,它在三角形的当中,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龙湖,大概这边还有一条水路通长江。
我们就不晓得他离开黄梅的时候,是从这个路线还是从这个路线?我想可能从这个路线,这里因为有一条水,有一条溪。因为他是坐那个小船,五祖送他的时候,可能由这个地方到广济,由广济到九江。因为这个路都不远,所以祖师送他到九江,就是五祖送他,这是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地理位置图我们也把它记清楚,这是湖北这个地方。他是从东禅寺来的。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方一里。所以我这个图画在这里。江西底下这是庐山,在这个地方。这是黄梅,上面是北方,这是东方,这是南方,这是西方。这西南方一里,就是城外一里,距离城很近,不太远,这个地方有个寺庙,就是东禅寺。弘忍大师,就是五祖,他俗家姓周,他就是黄梅人。『主化』就是主持教化的意思。
地理位置我们了解之后,我把经文跟诸位消一消。这一座寺院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学的道场。「主化」,这个化的意思很深,教是教学、是教育,教学教育的目的都是在变化气质。我们中国古人常说,读书志在变化气质,这是读圣贤书的目的。读佛书更是如此,接受佛法的教育、接受佛法的教学,目的是要化凡为圣,化愚为智,化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盘,那我们学佛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通常我们讲教化,不说教育。因为教育只是手段,没有目的;说教化,连手段到目的都包括了。五祖大师在那边化导一方,做为这一方的亲教师。『门人一千有余』,诸位要晓得,「门人」就是学生,大师会下的学生有一千多人,这些学生都是常随大师修学的。就像我们佛经里面,六种成就里头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个「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佛的常随众。来来往往来请教的那个人数不定,所以不能够列入。如果说包括每一天都有客人来拜访、都有人来请教,人数不等,这个道场总有二、三千人,所以这流水众,那个人数不少。
『我到彼中礼拜』,他也有这个因缘,曾经到过黄梅,听过五祖讲经说法,参与过法会,所以到这个地方礼拜。这个「礼拜」就是有皈依的意思,他在那里曾经皈依过五祖,就是拜五祖为老师,在那边学过。『听受此经』,「听」是听讲,「受」是什么?受是接受了。听讲是明理,接受是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行,所以受有受持的意思、有依教奉行的意思在。大师常常劝僧俗,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如果你要是认真的学佛,要想认真的修行,祖师告诉人,『但持金刚经』,不必麻烦。佛教经论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往往叫人望洋兴叹,这么多的经典,我从哪里入门?
过去世俗间,人常说,看到《二十五史》,这一部《二十五史》,都不晓得从哪里读起。《二十五史》也不过是两千多卷。佛教的经典差不多是十倍的《二十五史》,我们今天在台湾看到的《中华大藏经》,十倍的《二十五史》,你从哪里下手?祖师给我们指出一条捷径,『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这个话说起来是太简单了,不必再搞别的了,只要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真正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的道理透彻了、明白了,依照这个原理原则来修行。《金刚经》虽然五千言,有如来果地里面的境界,真是理论、方法、境界全都说得明明白白。所以这一部经典只要你能够,这个「持」就是依教奉行,就能够达到见性成佛的效果。见性成佛,教学或者教育的功效达到了究竟圆满,所以说「即自见性,直了成佛」。由此可知这一部经典的重要性,五祖、六祖在世的时候极力提倡,也真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佛法,再好的经论,最契合时人的这些经典,如果没有人提倡、没有人宣传、没有人弘扬,对众生还是没有实际的功德利益。所以古人常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两句话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又遇到整个世界动乱不安,物质繁荣进步,反显示道德坠落,人心糜烂,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正是像欧阳大师所说的,佛法是今时之必需!挽救这个社会,充实众生的精神生活,解除他们的忧悲苦闷,带给他们真正幸福、美满、快乐的生活,除了佛法之外,可以说已经没有东西能够代替了。所以我在此地普遍的劝勉诸位同修,你们今天得到这个影带,看过这个节目,都是佛法有缘之人。不管我们是有没有见过面,没有见过面,我们在电视萤幕画面上也见了面了。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坛经》是六祖大师的开示,依照这个经典来修行、来弘扬、来光大,自利利他,是今日佛门弟子最大的责任。无论什么障碍,只要自己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什么样的魔障也障碍不了。最怕自己著相,著相、心动,那就上了魔的当了,自己心就乱了。
刚才在表解里头告诉诸位的,我们修的是觉,修的是佛,不要把这个目标失去了。一切的顺逆境界就是我们修行的场所。所以我在讲《华严》的时候,讲清凉大师的开示,这八个字特别提出来,我们前一次也曾经给诸位提到过,「托法进修」,托也就是依的意思,依靠、遵守理论与方法来进修;「依人证入」,世间人,各种性情都不一样,有善有恶、有良有莠,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事环境里面去磨炼,炼什么?炼如如不动,炼不取於相。炼不取於相就是修禅,炼如如不动就是修定。所以禅定是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修的,而不是盘腿面壁,这一点六祖大师在本经「教授坐禅」这一章说得非常详细,这一点我们要晓得,我们要特别记住。
惠能大师听了客人这一番话之后,诸位要晓得,这个经典里面所记载的都是最简单的、最扼要的,当时谈话哪有那么简单?哪有这么容易那些客人就动了心了,哪有那么简单?必定是他听客人念这个经,念了之后他听了很有味道,他一定把这个经里面的意思讲解给大家听。你们诸位想想,是不是这种情形?这些大众听了他讲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必定都吃了一惊,都佩服到五体投地。所以这才与这些客人有缘,当中就有一个客人马上很慷慨的拿了十两银子。你们诸位想,十两银子,他去卖柴,他要卖多少年的柴才能够卖出十两银子?一担柴值几个钱而已,几个铜钱。做小本生意,有个四、五两银子就可以开个小店了,做小本生意。十两银子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你想想看,当时这个客人这么慷慨,拿出这么多钱给他做安家费,劝他到黄梅去礼祖;换句话说,一定是听了他的议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备极赞叹。
古人对於人才的发掘,对人才的培植、爱护,可以说我们今时之人是比不上的,一经发现马上就大力的支援,劝他去。他一定说,我很困难,我一天不卖柴我的老母生活就成问题。母亲年岁大了,单单有钱养活不行,还要照顾。所以像这些,都不必写在这里,一提到,我们都联想到了。这些人一定答应,你的母亲由我们照顾,由我们来供养,你放心前去就好了,这才叫『宿昔有缘』,这个才叫有缘。他把这钱也就接受了,给母亲安家的费用都预备妥当了,也接受这些人的善意,叫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底下一段就是「黄梅礼祖」,第四个大段,第四段,不要说大段小段,本经的第四段,黄梅礼祖。请看经文:
【能安置母毕。】
他一定回去之后,把今天所遇到这个事情都告诉他母亲。母亲当然也非常欢喜,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因缘,这么多好人,出钱出力来帮助他、来成全他。所以他把这个事情办妥了,安置妥当了。
【即便辞亲。】
向他老母拜别。
【不经三十余日。】
这个『不经』就是不到三十几天。诸位晓得,刚才我们从地图里头看到这个情形,从南海,南海离广州很近,在广州的西南方,从这个地方要经过湖南再到湖北,这是一条路;另外一条路就是从五岭走江西,由江西再到黄梅,但是这个路相当之长。唐朝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交通这样方便,六祖又是一个贫穷出身,纵然身上带了几个钱的路费,想必很有限,他也绝对不会骑马、坐轿或者坐船,不会的,一定都是步行,一天走几十里、一百里,像行军一样。所以从南海走到黄梅,走了多少天?三十多天,这三十多天我们就能想像得到,他年轻力壮,脚程很快,同时沿途没休息。这个没休息,像我们从前的行军,走三天休息一天,或者走五天休息两天,当中会休息个一、二天,他这个没有,天天走,这当中没有休息,三十余日到达了。
【便至黄梅。】
到了东禅寺,见到五祖了。
【礼拜五祖。问能曰。汝何方人。】
五祖看到这么一个人来了,就问他,你哪里人,你来干什么?
【欲求何物。】
就是你来想求什么,你来找我想求什么,目的何在?
【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答覆他的来处,这真是远道而来,表示自己的虔诚、恭敬心,远道而来的。
【远来礼师。】
真是千里而来,一千多里!通常我们走路,一天走六十里,这是常走路的,每天走六十里。他年轻体力壮,一天可以走八十里,三十多天。我来这里做什么?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这个真正是了不起!诸位来看这个地方。『作佛』就是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成就究竟圆满真实的智慧。诸位从这里去看,这个口气好大!大家知道他没念过书,他不认识字。所以我们今天想想,这个地方得认真的反省反省、检点检点,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而这些年我们到处参学看到,也没有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口气过。我这个道场里头也常常有人来,来拜访,当然我们会照例问他,你从哪里来,你来想做些什么?他说我从某个地方来,我到这来想听听经,我到这来看看,或者说我到这里来学讲经。我从来没有听到一个人说,我要到这儿来作佛的,没有听说过。我们自己学道,我也算是不太容易了。我第一次见章嘉大师,我说佛法这样好,有什么方法教我一下入进去,比六祖还差了一大截。六祖直截了当『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而我当年所求的是了解甚深教义。这就是看什么?初发心。六祖大师这句话就是说明了,他发的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在《华严》里面看到,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之前一定先说,我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知道菩萨道、菩萨行应当如何的修学,都是这个意思。六祖在此地直截了当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换句话说,他来的意图、目的,直截了当一句话就道破了。这一种发心,这样的气概,我们应当要注意。若非如是发心,如是的气概,他怎么能够绍隆祖位?在我想,五祖接引的门人,前面说过了,有那么多。如果说包括在家、出家,常随以及日常来拜访的,那是多少人!大概有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发心,恐怕他也是生平第一个遇到的。你想想看,他怎么不欢喜、怎么不赞叹?听了这个,那真是开心极了,为什么?太难得了,真正的稀有。底下这些话,这个问答,就是考试,这是他一入门来,五祖就考试了,就来试验试验他,你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你够不够资格?就来考试。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岭南』,没有开化的地方,文化落后,这是野蛮人。这个『獦獠』就是说野蛮人,没有知识,没有接受过教育,野蛮人,那怎么能作佛?佛是有最极圆满智慧德行,这个边区,没有开化,文化落后,没有教育,别说作佛了,想学佛、想闻法都不容易,你怎么能作佛?
【能曰。】
这是五祖提出试题,口试出了这个题目,惠能大师答覆说: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一答覆就及格了,就圆满了。所以五祖一出题,六祖这一答覆就得了一个满分,真正是难得。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再将这个意思跟诸位细细的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