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三集) 1983/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8-004-0003
请掀开经本七百九十九面,我们还是继续看品题,从第五行看起:
「《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於过去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为菩萨耳。」这一段经文就是说明,菩萨是属於带果行因,所谓是倒驾慈航,他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为什么不以佛身来度众生,而降到菩萨的地位?这是我们在经论当中常常看到。佛是老师的地位,老师必定是尊严的,老师,我们一定向他请教,跟我们中国古礼一样,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师道是非常尊严的。即使世间帝王,对於老师也不敢南面临之,这是古礼,都非常尊重的。皇帝接见老师,皇帝自己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以宾主之礼来对待,不敢以君臣之礼,这是对老师的尊重。所以学要求学。现在老师的身分降低了,为什么?有家庭老师,所以学生对老师不尊重了。家庭老师,我请你来教,什么时候打个电话,你来,我今天不想上课,你就不要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哪有师道?学生求学,对於老师要没有尊重的心,给诸位说,那什么都学不到。今天讲求学,不是求道,不是求学问,求的是什么?求的是一点技术、科技,这个行;求道、求学不行。那就是古德所谓一分恭敬心就能得一分,两分恭敬心就能得两分,没有恭敬心什么都得不到。佛法非常现实,佛法讲的是道,没有恭敬心就不会得道,纵然来听,也听不出门道。
因此,佛真正是慈悲至极,把自己的身分贬低,我在菩萨地位上。菩萨的身分跟我们是同学的身分,菩萨是同学,好像一个学校的校友一样,他是前期毕业的,我们是后期的,遇到是学长而已。学长说话就比较随便,不像老师那么尊严,可以随便说话。老师不能说随便,学生没有请求就去教他,没有这个道理;但是学长、同学就可以,同学可以做不请之友,你不请我,我也可以来教你,你不愿意学,我拖著你来学,行。同学可以,老师不行,老师的尊严一定要保持住。所以,以佛的身分就是老师的身分,降低身分作菩萨,就是不以老师的身分来教化众生,而以同学、学长的身分来教化众生,这样对接引众生来说有许许多多的方便。所以,无论哪一尊佛,他在这个世界成佛,他到那个世界,他就以菩萨身分来教化。这种情形好比我们现在的学校,佛就好比校长,他一定要保持他的尊严,这些教授就好比是菩萨,那就随便多了。他在这个学校做校长,他可以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做教授,去作菩萨。佛法,诸佛菩萨如是示现,可以说非常的普遍,无量无边。
由此可知,菩萨已经是成佛再来之人,在楞严会上所示现的是初住菩萨。今天送一本《华严选读》给诸位,这里面也有一章是观世音菩萨章,他所示现的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萨。可见得他示现的身分,就是菩萨的身分,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他统统都示现,这样才能普度众生。到后面我们能看到,看到他三十二应,三十二应那是示现无量无边的身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你说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身分?什么身分都有,无类不现身。
「别行玄云」,别行就是这一品经,这一品经,古大德把它从《法华经》里面提出来单独流通,就叫别行。单独流通这一品可以说太多太多了。玄是玄义,就是《别行疏》玄义里面说,「观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娄吉底输」,这是梵语,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观世音,「观者能观之智,世音者所观之境」。所观之境里面又有四种,这里头都有。能观之智就是在昨天晚上所讲的「入流亡所」,也就是反闻的功夫,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智拣别不是识,智是无分别智,有分别就叫识,就是第六意识,有分别、有执著是第六识、第七识,那不叫智。
智是无分别智,换句话说,就是清净心所起的作用,清净心能照,照的作用就是观智。古德常常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静的时候,没有风浪,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它比作清净心。它起的作用,它能照,正像一面镜子,把外面所有的境界都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比作什么?比作无分别智,照得清楚。你心要是动了,就好比水起了波浪,水起了波浪它有没有作用?也有作用,它也能照,但是能照就照得不完全,为什么?它有界限,它有波浪的时候它照的是局部,局部也不清楚。我们的心在不动的时候、清净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叫智,的确无分别。虽无分别,一切明了,不是说无分别什么都不知道,无分别比有分别还要明了、还要真实,所以这叫智。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用的是分别心、用的是执著心,所以那叫识。昨天跟诸位提过,交光法师在《楞严正脉》里面一再的提倡舍识用根,就是把执著、分别舍弃掉,用无分别智,用这个作本修因才能得成无上菩提。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世间法里面、佛法里面的教学都是从根本智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唐大圆居士在《唯识新裁撷汇》里面就提出这个问题,而且非常的感叹,说民国以来,教育制度改革了,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没有根本智就没有后得智,你所修学的,正是清凉所说的,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见。这也是今日之下我们修学很难成就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本智的修学就是在背诵,所以背诵,不但佛法里面,从前念书都是从背诵下手。你看中国的小学跟现在小学不相同,古代的小学是以求根本智为目标,就是求无分别智。小孩七岁上学,「就外傅」,傅是师傅,就是老师,七岁就亲近老师,离开父母跟老师。
中国的家庭,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现在的小家庭,大家庭制度,大家庭有内外之分的。中国古时候建筑的式样,我们上一次到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它那个建筑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诸位到那个地方去一参观,它那只能够代表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北方的规模比那个还要大。大家庭制度,四合院,有好几进的,所以它有内外。家室在内,客厅以外的都算是外。请来的老师,老师住西厢,西边是招待宾客的,客房,西席;主人住在东厢,东道主,接待客人的。所以请老师,老师住在西面的客房,那一边就是教室。学生、家里的子弟都跟著老师,就不再往里面去了,只有放假,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到里面去看看母亲、看看兄弟姐妹。
七岁就要跟老师在一起过生活了,老师当然要照顾他,学生要学著侍候老师,学什么?学洒扫应对,学这个;学礼节,学知道尊敬长辈,知道如何侍奉尊长,学这些。他学会侍候老师了,他回到里面就晓得怎样侍候父母、怎样奉事父母;换句话说,所教的是生活教育,不是书本,是生活教育。现在的学生连扫地都不会扫,你看地一扫,扫得满房子的灰尘,这就是不会扫地。会扫地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灰尘不会起来,你学过了没有?从前小学学这个。以前的地不像现在,现在磨石子地干净多了。以前的地是泥土地,大家庭讲究的,富有的家庭,地上铺砖,所以灰尘我们比现在多,人家扫地的时候灰尘不会飞起来。所以生活教育现在已经不重视了。
除这个之外,老师再有一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训练学生的根本智。根本智训练的方法就是背诵经典,老师只教句读,字的读音读得很正确,一句一句念得很清楚,不会把句子念错,教这个,教学生背诵。所以,他从七岁大概到十二岁,把这些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要的东西全都背过了。你问他什么意思他不晓得,他只会背,就是他没有分别,老师也不讲。这个老师叫启蒙的老师,叫根本的老师,这个老师最重要。这个阶段当中,所有东西都背过,而且背得很熟,老师的责任就是督促他背诵。有些小孩很聪明,教他的东西他念个几遍就会背,老师把课程就要给他加重。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一天可以背三百个字,普通的,三、四百个字。如果这三、四个百字他三遍就会背了,那老师必须要多上他的课,就是加重分量,要他背六、七百个字。原则上,十遍之内他要能够背,十遍到二十遍一定要能够背得出来。
能背出来之后,再督促他遍数,要背多少遍?要背一百遍以上。我们图书馆有《五种遗规》,那是清朝,也是一个总督叫陈弘谋,他作的,里面就讲童蒙教学,古时候的童蒙教学,清朝也是如此。根性要是钝一点的,老师要督促他背两百遍到三百遍。为什么背这么多遍数?这样背下去之后,他一生都不会忘掉。到他成年之后,将来入社会上作文章、应对,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不费力气,不要去找参考书。你说现在叫你写篇文章,去翻了好多参考书,翻累死了,找都找不到,你说多苦。从前人家提起笔拈手就来了,这个功夫都是从小做的。在佛法里面,就像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就是学这个本事。
这个本事学会了,就是这些经书统统都背熟了,只要提一句就晓得在哪个书里头、在第几页第几行,都背得这么清楚,於是有资格参学了,这才有资格参学。参学就是哪个地方有宗师,儒家称为宗师,他通一部经,或者他通某种学问、学术,他在某个地方讲学,你就可以亲近他。他讲《论语》,《论语》你会背了,你可以亲近他,去听他讲解。所以,讲解是另外一个阶段。亲师访友,到外面去参访,参访就是要了解经义。讲学的时候老师不用书本的,不像我们现在讲经要把经本摆在面前。为什么?老师也是背过的,学生也是背过的,所以没有书本。你要不会背,那你就没有资格去听。讲解的时候是启发后得智,从根本智里面启后得智,这是大用无方,受用无穷。
老师讲学又没有一定的方式,有的时候在讲堂,从前讲堂没有桌子,都是用蒲团,就像我们念佛堂一样,坐在蒲团听讲,不用书本,在一起研究讨论。老师要高兴了,带大家去郊游,准备一些好茶、好菜,一路游山玩水一路在讲学,所以读书乐!现在读书苦,提到读书都害怕,从前读书是最乐的。我们不幸而生在这个读书苦的时代,没有享受到古人那种读书乐的滋味。从前苦在哪里?就是小学苦,背诵苦,从七岁到十二岁。十三、四岁那就非常潇洒了,参学非常潇洒,真正叫读书乐。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里新生训练只有几个月,大概是一、两个月,佛门里面新出家的训练是五年。这个五年学什么?就是学侍候大众,学服务。在从前寺院里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烧饭、种菜、砍柴、挑水,这是侍候大众,都是新出家的人做,这是生活教育。除这个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诵经典。每个寺庙它都有学风、有道风,道风是行门,学风是解门。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华经》,换句话说,你在这五年当中,你要把《法华经》背过,你要不能够背诵,你将来没有资格在讲堂里听经,只有在讲堂里站在后面侍候大众。人家说给我拿一杯水来,你赶快要端过来,给我拿个毛巾来,你也得侍候他,没有资格坐下来听经。天台家不但要背诵《法华经》,还要背诵注解,那就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法华经文句》,一定要背。除这个之外,所谓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释签》,我们那边书架上精装本的就是的,三大册,那个要背。还有一部《摩诃止观》,分量跟这个差不多,也有这样三大册。所以天台宗的东西五年当中全要背过,才有资格学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们现在什么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哪一桩能够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桩,享福超过了古人,我们的享受比古人超过太多了,除此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样的修学,还怕堕三恶道,底下的话我就不要说了,你们自己心里明了。这是讲观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诸位重视根本智的重要,就是无分别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训练。
「能观」,就是观智,就是根本智,「则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独存,返观独照,故称观也」,就是上面跟诸位讲的入流。「所观」,这是境界,境界里,因为观世音菩萨他用这个方法是从耳根而入,耳是对音声来说的,是音声所入,他是用这个法门。与大势至菩萨用的法门不一样,大势至菩萨用的是「都摄六根」,观世音菩萨六根里头用一根,单用耳根,这一点不相同,但是观照、入流决定是一样的。这两位菩萨都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是做功夫的一个模范。我们取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行,是好办法,取观世音菩萨专摄耳根也行,也是好办法,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说到「音」,这个地方有了,有「正觉之音」,正觉之音就是法音。我们今天在讲堂里面讲经说法,这是属於正觉之音。有「众生之音」,众生之音就是我们一般谈话,言语。有「器世界之音」,器世界,譬如风有音声,雨也有音声,甚至於包括一些乐器,乐器是器世界的。譬如我们这里磬、木鱼都是器世界的,在打击、撞击的时候都有音声,这叫器世界之音。可以说包括我们现在所有乐器演奏的音声,都是属於器世界的音声。很多人喜欢交响乐,那都是器世界的音声。我们唱歌,歌唱那是众生之音。
还有「杂类之音」,杂类就包括一些六道鬼神里面的音声。杂类之音从哪里见到?我们现在有许多神咒,都是杂类之音。那不是我们世间的言语,虽然是梵文译过来的,印度人也听不懂。咒子里面很多是鬼神的音声,你音声念得很正确,能够把鬼神召来。你把他召来,念另外一种咒可以把他请走,把他送走。所以神咒能够役使鬼神,等於说为鬼神发号施令。但是你这个音一定要正确,你不正确,你说的他听不懂,他就不会来,那就没有效果。所以发音要很正确,但是正确的确就相当之难,很不容易。说起来实在很简单,咒虽然是翻译保持它的原音,一定要有人传授,没有人传授,我们照这个字去念,不会正确。你如果要不相信,你就拿英语或者是日语,你用中国字翻它的音,翻一段,然后你照中国字这样念,你看看是不是它原来的音?你照这个音念,我是中国人,念得没错,一个字都没念错,可是他听不懂,他莫知所云;咒语就是如此。我们现在念咒也就是纪念的意思,诚心诚意去念,音不会正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照中国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年,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这么长远的年代传下来,那个音早就变了,不准确了。
所以咒,西藏藏语的发音比较上正确一点,因为藏文是直接从梵文变过来的。藏文里面有很多的音保存著梵文的原音,所以比较上正确。说完全正确,我都不敢相信。我们中国的古音,在广东话里面,甚至於闽南语里头还保存一些,国语里面几乎都没有了。譬如我们念南无(拿摩),南无(拿摩)是古音,现在念南无,这个音变很多了。我们今天念南念无,照这个字念没念错,你查查国语字典很正确的,没错,可是古人就听不懂。所以那时候的音,跟我们现在有许多的音都变了。四书里的《大学》,我们讲大学你们都晓得。可是古音那个大不念大,念太,学念教,念太教。我们现在听古人叫太教,我们不懂;我们现在念大学,他也不懂。可见得文字没有变,语音是每个朝代都会变。今天我们对於神咒就是恭恭敬敬的去念,不要有分别,拿它来训练我们的无分别智,那是很好的工具。就是不许你分别,不许你执著,也不要求它什么意思,拿它来训练根本智,是个非常好的工具。这叫杂类之音,总称为「世音」。至於怎么个观法,昨天已经跟诸位说过了,在此地我们就不必再罗嗦。
「能所合标,境智双举,故云观世音。」到这个地方,这都是解释菩萨为什么取个名字叫观世音,是说他名字意义的来源。下面则是讲「普门品」。「普是遍义」,就是普遍,「行弥法界,随心益物,称体而周,故为普」。行,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行就是事业。实在讲太普遍了,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众生,菩萨就到哪个地方去,为众生服务,帮助这些众生,满众生的愿望,有求必应,这是普的意思。「随心益物」,益是利益,物是一切人物,物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众生。如果说利益人,人不包括天,也不包括饿鬼,也不包括畜生。说一个物就统统都包括了,我们讲动物、植物、矿物,说个物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范围比人的范围大得太多了。随心两个字的意义很深,但是在此地不能细说,诸位如果要了解,去研究《楞严经》,随心应量,利益一切众生。「称体而周」,体是法性,周是周遍,唯有称体才周遍。这四个字我们还是不容易体会,我们说得浅近一点,你用平等心就周遍了,没有分别。有分别,我做这桩好事只利益某一个人;没有分别,一桩善事就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叫普。
门是通达的意思,「门是通义,出入无壅」,就是没有障碍,「法法全彰」,彰是明显,没有藏在里面,全部都露出来,「事事无碍,故为门」。「此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不思议神力,照穷法界」,他的智慧、他的清净心,将整个法界全体照在他清净心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无有不照。「万像流动」,这是指境界里面森罗万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流动是指这一切法的生灭现象。「殊音异类」,前面讲四大类的音声不一样,各个不相同。他能够「普现色身,随机说法,妙行圆应」,圆是圆满,应是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无所障碍,故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把品题也简单的介绍出来了。
下面,在表解里面有一段讲的「来意」,这个意是意思的意,此地这个字写错了,意思的意,诸位改一改。这一段来意就是底下这段文,我在这里头节录的,我们念这段文就更清楚了。「又妙音现形说法」,妙音是前面一品「妙音菩萨品」。妙音跟观世音菩萨关系非常密切,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是一家人,因为他们是同修一个法门。妙音也是普遍的现身说法,「救济众难,与观音无异」。诸位把前面妙音菩萨这一品跟「普门品」一对看,你就了解,大同小异。异在什么地方?「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圆」,换句话说,妙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他的范围小,不普遍。观世音菩萨实际上就是把妙音菩萨的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所以你看在赞佛偈里面,都是用「妙音观世音」,把他合起来一起来赞叹。
「观音不离是行」,观世音菩萨这个行门跟妙音菩萨是一样的,就是他的范围大,「而能大千圆应」,大千是讲大千世界。「无去来相,所谓自在之业,普门示现,则进於妙音矣。」进是进步,比妙音菩萨更进一步,将妙音菩萨的行法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普利众生。「其实二圣一道」,这个二圣就是妙音、观世音,这两位菩萨是同一个门、同一个道路,「相为终始」,妙音菩萨是开端,观音菩萨则是发扬光大达到极处,达到一个终极,一个是开端,一个是表终极。「故后颂」,偈颂里头,颂「观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圣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为普门」,观世音菩萨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普门这个法门。「是知相为终始」,终始比始终意思要长得多。说始终,从开始到结束,这一个段落就过去了;说终始,就永远没有完的时候。譬如说今年七十二年年终,到第二天,七十三年开始了。所以,终始是相续不断的相,始终是个断灭相,意义不相同。「欲体前法,须兼二行」,这就是教给我们,你要想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圆应,要从妙音菩萨下手,为什么?「从妙而普,有始有终,然后圆备,故继妙音而说普门焉。」普门品就是这么来的,是由妙音而发扬光大才说普门品,这个来意就是说明这一品的来意。
底下有两段,诸位看表解上,丙的这一段略略的介绍这一品的内容。观音菩萨一共有三经,有三部经,三部经都不是独立的。第一部经在《华严经》里面,诸位在《华严选读》里面看到,是在「入法界品」当中的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是第七回向的菩萨,这一章我们过去讲过。第二部经就在《楞严》上,我们是按照佛讲经的顺序,释迦牟尼佛成道是第一部讲《华严》,《华严》以后就是阿含,阿含之后就是方等,《楞严经》是属於方等,在《法华》之前。所以,第二部讲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三部就是在法华会上,这个「普门品」。前面两经都说到菩萨的修行,他自己怎么成就的,尤其是在《华严》上,《华严》称为「观自在」,称观自在,偏重在自己的成就,偏重在自成就;称观世音,偏重在利益众生这方面。自受用称之为自在,他受用称之为观音,大慈大悲。所以「普门品」里面就没有讲到他自己修学的经过,没有说这个,完全说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它的内容完全是圆应大千,把众生的苦难归纳为十大类,跟《华严经》里面用十来表法是一个意思。
外面的灾难有七大类,「免七难」,内在的灾难,就是烦恼,有三大类,贪瞋痴,菩萨能够帮助你「免七难,离三毒」。一切众生还有许多的欲望,求不得苦,所以观音菩萨有「应二求」,二求实际上讲无论你想求什么都包括在这里面,不要看到观世音菩萨应二求,只是求男、求女。佛当年讲经,大概也最重视,世间人最重视就是后代,总想后代有好儿子、好女儿,连这个都可以求,其他的当然不成问题。所以是在一切求里面举重的,其余这些轻的当然都包括在其中。这十二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样,他是以十二大愿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流传妙法,妙法就是《妙法莲华经》。所以这一品在《法华经》里面属於流通分,不是正宗分,属於流通分。
底下有「劝发」,就是劝勉大家要发心,发什么样的心?底下有五条,这五条都是《法华经》里面的,而且都是《法华经》里面的流通分。「为法」,就是为了求法,「当如药王苦行分身」,「妙音菩萨品」前面就是药王菩萨这一品。自古以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为法忘躯,自己肯牺牲。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去求法,如果还顾及到自己身命、顾及自己的安危,不肯牺牲享受,怎么能吃那个苦?那是徒步走去的!从中国到印度要走三年,不是短距离,当中要经过大的沙漠、要通过丛林,那是高山,比我们这个阿里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二次大战的时候,飞机都不能够飞越,要从山当中绕过,你说那个山多高。所以去的人,我们中国这些发心到印度去取经的,有一百多个人发心去,回来的呢?回来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在途中遇难,丧失了生命。哪一个人都知道这个危险,他还是要发心去,为法牺牲。
像诸菩萨,在本生经里所讲的,更不必说了,我们有没有这个精神?稍稍受一点点苦就不肯干了,那还能行吗?还能有成就吗?要知道古人求法之难,释迦牟尼佛为半偈而舍全身,这个故事诸位都晓得。我们今天对於法物、对於经典糟蹋、不爱惜,这是过失!虽然今天印刷术这么发达,我们对经典为什么要尊重?古时候人求来不易!我们今天虽然容易得到,我们要尊重,要想到从前人求法之难。《楞严经》,般剌蜜帝法师把手臂剖开,经典藏在这里面带来,因为他那边那时候海关这部经不准出去,是国家的国宝,禁止带到别的地方去。他偷偷的用这种方法带到中国来,你说那样的苦心,我们今天拿到经典怎么能不重视!这是讲为法,为了求法。
「弘法当如妙音观音,普门圆应」,唯有弘法才能报佛恩。弘法要有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有妙音菩萨的精神,有教无类。所以说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分彼此。不分:你是中国人,我应当对你多说一点,他是外国人,那给他少说一点。那就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妙音菩萨。尽自己所知道的完全说出来,利益众生,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没有任何条件。如果讲经说法还要讲条件,你请我讲一座经,你得要供养我多少钱,这就是商场上谈生意买卖,这叫「裨贩如来」,把佛法当作货物去贩卖,这个罪过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法师,你们诸位将来要发心当法师弘法利生,要晓得,搞得不好的时候将来果报在阿鼻地狱,你还不晓得怎么去的。我一生弘法利生,做这么多好事情,我怎么还堕地狱?你弘法利生,原来你是在卖佛法,你是在买卖佛法。佛法是要弘扬的,怎么可以当商品去卖?
尤其现在你看印的经,版权页一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八个字就送到阿鼻地狱去,阿鼻地狱已经挂号、已经注册了,等他去报到去。佛法要流通,欢迎翻印,印得愈多愈好,怎么可以说不准翻印?这还得了!佛经不可以,不可以这样用这个字样,他叫你流通的,流通的功德无量无边,怎么可以说版权所有,不准翻印?纵然你是法师,你自己的著作,我注的注解,后面也应当要流通,要欢迎翻印。我自己注的,我不准流通,我这个「版权所有,不准翻印」,你这就是买卖佛法,你注得再好,你还是造阿鼻地狱的种子。
我讲经,有很多地方都不欢迎我的,为什么?听到我的,好像我在骂人,我句句说真话!他要觉悟,把那个版权页撕掉,后头印个「欢迎翻印」,他功德无量。所以我看到这些人造业,你要劝他,他还说是我罗嗦、是我多事。他说我这个书要不卖,我哪有钱再印?印经的钱来自十方,不必去卖。众生有福,佛菩萨自然有感应,求这些干什么?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还跟我们谈条件?而是我们众生总是以凡夫心,希望观世音菩萨帮忙,向观世音菩萨许个愿,将来一定要还愿,这就是谈条件:「观世音菩萨你保佑我,我发了财之后我来供养你。」观世音菩萨有能力帮助你发财,何必要你供养?他帮你发一百万,你拿十万块钱供养他,观世音菩萨蚀了大本,哪有这种道理?这都完全用凡夫心测度菩萨的心量,大错大错!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没有条件的。所以弘法要如观音、妙音,他们是榜样。
「护法当如神咒降魔」,紧接著「普门品」下面是「陀罗尼品」。神咒,刚才跟诸位说过,是招呼鬼神请他们来护法、来降魔。而神咒能够降魔,与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诸位要晓得,魔来害你,就好比一个国家,外面有敌人要来攻击你,你内里面一定有汉奸、有奸细,有为他做情报人员,内外勾结,他才敢动手;如果你内面能够团结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外面的魔是什么?你看《八大人觉经》里面讲四种魔,外头魔只有一种,天魔,那是外面的。其余的内应可了不得,内应有三大类,有五阴魔、有烦恼魔、有生死魔。内外一勾结,魔的势力才大,你才有无量无边的灾难。内里面没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对你无能为力。到那个时候,你内里没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发心来保护你。如果你一变心,跟他一样,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行得正,你不要理会他,他自然对你恭敬,他来保护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托他,他看到你这个人很可怜,我可以欺侮你;换句话说,你始终就被他控制了,没有办法离开他。
所以佛教给我们,「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两句话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诸位都念过,非常重要。世间意是什么?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风水,跟这些鬼神打交道,求这些鬼神能够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关系,犹如我们人的社会上跟黑社会的头目拉关系。拉关系有一点好处,他有势力能帮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偿失。世间事,样样事我们都能做,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做怎么舒服就怎么做,何必要去问神,要去求这些魔鬼?用不著。你发菩提心,你修菩萨道,那些鬼神见到你,对你就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你是圣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么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虽然你是佛门弟子,他晓得你是挂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这些道理要懂。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烦恼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这是护法,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护法先要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先要护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护自己的清净心,从这里做起。
神咒,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是神咒,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乱了。这个咒子灵,那个咒子不灵,起了分别执著是一个都不灵。为什么?你心不清净,护就护清净心,一个咒能得清净心,这个咒就灵;两个、三个,清净心搞乱了,那咒都不灵了,没有一个灵。所以诸位要晓得,一就灵,二就不灵,学东西愈简单愈好,才有灵验。多了分心,多了在里面起许多无谓的分别执著,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这个咒都失去效力。
「修行当如严王转邪」,就是「妙庄严王品」,也都在我们这一册,我讲这五种统统在下册,都在这一册。他是修行的模范,修行要紧的在哪里?转邪见为正见,转邪行为清净行;换句话说,妙庄严王是勇於改过自新。转邪,拿现在话讲就是改过自新。知道自己有过失,他马上就能改正过来,我们修行要像他。我们修行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晓得自己有很多毛病,改不过来。譬如头一个大的毛病,贪心,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不下,明明知道应当要放下,就放不下,不能改过。还有一个什么?懈怠、懒惰,明明知道我们要勤奋,可是偏偏就喜欢懒惰。这个就不能成就。自己的毛病自己一定要晓得,要想办法去改,如果要不改,一生决定不能成就。我们哪个毛病最重,先要从最重的下手,因为最重的能够改了,其余那个轻的小毛病很容易改。
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我自己晓得,我的毛病就是懈怠、懒惰。自己知道,很不容易改,别人劝我,跟著人家还是不行。最后用什么方法?讲经,把这个毛病改过来了。我讲经,刚刚开始学讲经,讲一个钟点要准备二十个钟点,一个星期讲一次,我至少要用二十多个钟点的时间来预备,没有充分的预备,到讲台上下不了台。所以说一个老师督促我,我还是懈怠,到讲台上,这么多老师,几百个人眼晴都盯著你,没有办法懈怠了。好办法!所以有些人说,你怎么那么喜欢讲经?我哪有喜欢?对治毛病!我说我在讲台上做学生,讲台下面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监学,一个个人都在督促我,天天在这里听,看看我有没有进步。我哪里在讲经?我是在这里提出报告,向老师报告。我用这个方法对治我这个毛病。所以你自己要想方法来对治,你要是不认真想个好方法来对治的话,这样懈怠下去,将来以后一事无成。
每个人的毛病不一样,不是一个方法能够治一切人,不可能的。而且每个时期的毛病又不一样,这几年有这个毛病,前几年有那个毛病,不一样的,会变的。方法也得常常变,就好像害病一样,去年害一场病,今年又有病,病不一样,一个方子,吃一个药,那会害死人的。药方要随时去调整,药物也常常要换,这样才能把病治好。修行就是治病,我们的行为发生了毛病,要把它修正过来,所以说总纲领就是改过自新。譬如说大家都晓得修行一定从戒律下手,来修正我们身心行为。可是功过格,你看这些年印了多少多少万本,总有几十万本了,几个人照这个去做?有人拿到,很发心去做,做个两天、三天,完了,就懈怠了,不再做下去。莲池大师《自知录》那是出家人的功过格,莲池大师祖师位上,他一生就照那个修行。我们今天打开来真正惭愧,也很想做,做了一天,第二天就忘掉了,第三天就丢到脑后去了。他能成祖师,我们怎么能成为祖师?就这一点就不如他,其余的还谈什么?记个日记,记个三天,今天忙,算了,今天不要记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一天,干脆算了,别记了。没有恒心,没有长远心,那怎么行?怎么能成就?所谓是「有恒为成功之本」,无恒是大病,要改过来,要有恒,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这是我们应当要学妙庄严王修行。
「劝发必如普贤要祈」,劝发就是劝一切众生发心,要学普贤。普贤劝我们什么?经文上有四条,第一个「诸佛謢念」,你不发心则已,你发心必定得诸佛护念,你不要害怕,不要有疑惑。大凡学佛修行人,就是一个是疑,一个是怕,所以他没有办法精进。疑怎么?佛讲的话真可靠吗?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放下,明天我没饭吃怎么办?明天谁来供养我?谁送东西给我吃?你就怀疑了,对佛不相信。不相信怎么办?还得求人!第二个就是恐惧,因为有疑就有恐惧,所以必须还要存一点钱,还要搞个小道场,还准备自己还得养老。好像在这个娑婆世界日子还很长,还不想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又希望赶快往生极乐世界,这一边还准备很多很多事情,还准备再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样子,你看心口相违。心里想的跟你自己所行的完全是两桩事情,不一样,这怎么会有成就?
出家人在从前是三衣一钵,每天到外面托钵,有的时候也托不到。托不到不怨天不尤人,托不到的时候,回来好好的念一天佛,明天出去再去托,不求人!你不求人,佛就来护持,护法神就来保佑,为什么?他有责任,他要护持这些修行人。这些修行人如果缺道粮,他要想办法送来。如果你要去求信徒,护法神「我乐得自在,他有办法,用不著我帮忙」,护法神都走了。佛也跑掉了,菩萨也没有了,护法神也没有了,跟你往来打交道的是什么?都是些魔鬼,都是些邪神,你跟他打上交道,你麻烦大了。我在大概十几年前,我四十五岁的那年,在基隆大觉寺,灵老和尚请我在那里结夏安居,给他们大众讲《楞严经》。讲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里供的韦驮菩萨,我那个时候就劝大众,我们修行人不求信徒,好好的办道,如果我们道粮断了,韦驮菩萨马上要撤职查办,他护的什么法!我们要天天找信徒去化缘,韦驮菩萨塑的像在,韦驮菩萨神不在,他不来,为什么?他一看到你们这些人都有办法,那用不著护持了。所以诸佛护念,你真发心,心地清净,诸佛护念,不要操一点心。
我刚刚学佛,是第二次见章嘉大师,那时候我一个礼拜跟他见一次面,头一次见他,他教我看破、放下,叫我从布施下手。第二次去见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真正学佛的人,你的一生统统有佛菩萨、护法神给你照顾,你什么都不要操心,什么都不要过问。我就相信他的话,所以我从学佛以来一直到今天,什么事不操心,什么事不过问。你问我这个图书馆的事情,我什么都不知道,图书馆怎么来的?怎么成立的?不晓得,图书馆这些开销,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你看心多清净。无论到哪个地方弘法,他们要给我建道场,好,点点头,你们去搞去。怎么搞成的?不晓得,这才自在。要我去想方法,带著多少钱到美国去建个道场,我才不干。我到那里去逛了一趟,他们就把道场建成了,要请我去。我说好,一年来一次,给你讲一部经,这个多自在。所以给诸位说,一无所有就什么都有。你要有了一样,你只有这一样,丢掉了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现成,得大自在!诸菩萨得大自在,我虽然没得大自在,得了一点小自在。所以我信心具足,诸佛菩萨护念。
第二,「植众德本」,植就是培植,我们自己要修养,要晓得培福、修德。从哪里做起?从戒、从定,这是德本;修六度、修十波罗蜜是福之本。有德、有福,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缺乏。这一句著重在服务大众,为大众服务。戒律也是为大众服务,你看看《沙弥律仪》这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服务大众。
「入正定聚」,这是自受用,修自己。自己要把心安住在定境上,也就是像《弥陀经》里面所讲的,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自受用。
「发救一切众生之心」,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你的心量才广大,才不会自私。把我执,你看不破自然没有了。破我执好难好难!小乘人断惑多么不容易,大乘菩萨断惑那个方法太巧妙了,为什么?把你的心扩大,小我就没有了。这是普贤菩萨在法华会上劝勉大众,我们今天在此地读《法华经》,我们也是法华会上的一分子,普贤菩萨的劝发当然包括我们在内。
到这个地方,讲到这里,我们把题目的意思全都介绍完了。下面这就是正式的讲到经文了。这一品在全经体系里面,在佛门里面讲科判,也就是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的题目标的就是「普门圆应」,这是「普门品」的总题目。底下分为两段,两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是「问答显德」,显是显示,就是菩萨的德能,也是菩萨的事业。德就是一种成就,他在事业上有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德跟得失的得在古时候通用。第二个大段是「闻品获益」。那是就我们一般人,我们听到菩萨与佛一问一答,说明观世音菩萨无始劫以来,尽虚空遍法界,所做的利益众生的这些事业,我们听了之后,自己获得利益。这个利益里面最大的,启发我们的信心,感发我们效法菩萨,菩萨能做,我们也应当要效法他,也应当要学他。
第一大段里面有「长行」、有「偈颂」,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偈颂是以诗歌的体裁,偈颂多半属於重颂,讲到底下再给各位说明。长行里面,问答有「两番问答」。「初」,这是第一番,是「问答观音人」,就是问答观音菩萨这个人。「又二」,里面又有两小段,第一小段是「无尽兴问」,无尽是无尽意菩萨,他发起提出这个问题。请看经文,八0一面倒数第四行。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就是问观音人,他是什么因缘他叫做观世音?这一品,品就是品类,是因无尽意菩萨发起的。我们看看菩萨的名字,里面含义就很深,表示普门是无尽意,「表普门圆行应现无尽也」。所以哪一个人来问,他都代表的有含义。「若愚赞云,世间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这是古德对於无尽意菩萨的一首赞词。观音菩萨的事业跟赞叹无尽意菩萨这一首的赞词是相当的,观音菩萨的事业、观音菩萨的悲愿也是无有穷尽的。
『偏袒右肩』这是礼节,所以在行礼的时候不忘承事,这才叫真正恭敬。在行礼的时候,把右面的手膀露出来,为什么?做事情方便。如果老师有什么事情吩咐你做,他立刻就起来,跪的时候跪一只脚,不是两只脚都跪下去;两只脚跪下去,起来不方便。所以做事时要快、要敏捷、要确实,自古以来就讲求。老是做个事情慢吞吞的、爱理不理的。不是老师要你这样的、要求你的,你一定得对我恭敬,不是的。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老师说「你非对我恭敬不可,你不恭敬我就不教你,你对我一分恭敬我教你一分,十分恭敬我教你十分」,这个老师是凡夫,不是菩萨,为什么?他有分别心。所以,恭敬是你自己本身的法器、你本身的修养。老师同样讲东西,你能够接受多少与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你没有恭敬心,你在老师会下纵然住上二十年、三十年,你也决定没有成就。
你们不相信你看《六祖坛经》,那个慧明在五祖会下多少年,一无所得,为什么原因?没有恭敬心。他去追六祖追到了,提了个包袱提不动,这时候恭敬心生了,他一下就开悟了,太显然了!老师何必要求你对他恭敬?不是的,是你自己能够得多少,与老师不相干,老师心清净。你恭敬他,他要欢喜,那他是凡夫,他就退转了。他绝对不会因为你对他恭敬而心动,你对他不恭敬他心里就怨恨了,这个老师是博地凡夫,不值得我们跟他学。老师心地清净,八风吹不动。所以,你自己态度之傲慢、恭敬,就是晓得你自己能够接收多少东西,你能够得到多少东西。老师对於学生,看这个学生,老师一样讲经,看到哪个人能够得几成、哪个人能得多少,他清清楚楚,他从哪里看的?他从你恭敬心上看的,一点都不错。高明的老师一看,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差错,根本不要考试,不要问的。现在还要来个考试、来个测验,未必是真的,未必能测验得那么真实;从恭敬态度上、表现上来看,绝对正确。所以古德教学从来没有听说考试过的,没有,但是老师对於学生的程度,进步、退步,了解得太清楚了。所以在行礼的时候恭敬心具足。
『合掌』,诸位要记住,「合掌」也是表恭敬,十个指头代表散慢,十个合一,表示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有些人合掌当中是空的,大拇指伸得长长的,这表示什么?不是一心,散乱心,还是散乱。有这个形式,没有诚意。合掌是表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指头要并起来。有些还有出家人,合掌的姿势不对,不知道在戒坛里怎么教的,就不晓得。大概现在戒坛引礼师也马虎了,为什么?受戒人多了。人多了就马虎,这一定的道理,他精神照顾不到,不能一个一个的来纠正,所以有许许多多不如法的事情。
『世尊』下面这就是问答的言辞。请教释迦牟尼佛,问观世音菩萨他这个名号是什么因缘得来的?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这么高的声望,有这么大的名气?提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人不晓得,今天讲知名度最高。我们佛门里面所有的诸佛菩萨要讲知名度,观世音菩萨第一。有很多人不晓得阿弥陀佛的,不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但是没有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前面我跟诸位说过,经典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金刚经》,佛菩萨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问的意思就在此地,为什么他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他是什么因什么缘而有这样的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七百九十九面,我们还是继续看品题,从第五行看起:
「《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於过去无量劫中作佛,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为菩萨耳。」这一段经文就是说明,菩萨是属於带果行因,所谓是倒驾慈航,他久远劫已经成佛了。为什么不以佛身来度众生,而降到菩萨的地位?这是我们在经论当中常常看到。佛是老师的地位,老师必定是尊严的,老师,我们一定向他请教,跟我们中国古礼一样,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所以师道是非常尊严的。即使世间帝王,对於老师也不敢南面临之,这是古礼,都非常尊重的。皇帝接见老师,皇帝自己站在东面,老师站在西面,以宾主之礼来对待,不敢以君臣之礼,这是对老师的尊重。所以学要求学。现在老师的身分降低了,为什么?有家庭老师,所以学生对老师不尊重了。家庭老师,我请你来教,什么时候打个电话,你来,我今天不想上课,你就不要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哪有师道?学生求学,对於老师要没有尊重的心,给诸位说,那什么都学不到。今天讲求学,不是求道,不是求学问,求的是什么?求的是一点技术、科技,这个行;求道、求学不行。那就是古德所谓一分恭敬心就能得一分,两分恭敬心就能得两分,没有恭敬心什么都得不到。佛法非常现实,佛法讲的是道,没有恭敬心就不会得道,纵然来听,也听不出门道。
因此,佛真正是慈悲至极,把自己的身分贬低,我在菩萨地位上。菩萨的身分跟我们是同学的身分,菩萨是同学,好像一个学校的校友一样,他是前期毕业的,我们是后期的,遇到是学长而已。学长说话就比较随便,不像老师那么尊严,可以随便说话。老师不能说随便,学生没有请求就去教他,没有这个道理;但是学长、同学就可以,同学可以做不请之友,你不请我,我也可以来教你,你不愿意学,我拖著你来学,行。同学可以,老师不行,老师的尊严一定要保持住。所以,以佛的身分就是老师的身分,降低身分作菩萨,就是不以老师的身分来教化众生,而以同学、学长的身分来教化众生,这样对接引众生来说有许许多多的方便。所以,无论哪一尊佛,他在这个世界成佛,他到那个世界,他就以菩萨身分来教化。这种情形好比我们现在的学校,佛就好比校长,他一定要保持他的尊严,这些教授就好比是菩萨,那就随便多了。他在这个学校做校长,他可以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做教授,去作菩萨。佛法,诸佛菩萨如是示现,可以说非常的普遍,无量无边。
由此可知,菩萨已经是成佛再来之人,在楞严会上所示现的是初住菩萨。今天送一本《华严选读》给诸位,这里面也有一章是观世音菩萨章,他所示现的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萨。可见得他示现的身分,就是菩萨的身分,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他统统都示现,这样才能普度众生。到后面我们能看到,看到他三十二应,三十二应那是示现无量无边的身分,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你说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身分?什么身分都有,无类不现身。
「别行玄云」,别行就是这一品经,这一品经,古大德把它从《法华经》里面提出来单独流通,就叫别行。单独流通这一品可以说太多太多了。玄是玄义,就是《别行疏》玄义里面说,「观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娄吉底输」,这是梵语,梵语音译的,翻成中国的意思叫观世音,「观者能观之智,世音者所观之境」。所观之境里面又有四种,这里头都有。能观之智就是在昨天晚上所讲的「入流亡所」,也就是反闻的功夫,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智拣别不是识,智是无分别智,有分别就叫识,就是第六意识,有分别、有执著是第六识、第七识,那不叫智。
智是无分别智,换句话说,就是清净心所起的作用,清净心能照,照的作用就是观智。古德常常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静的时候,没有风浪,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它比作清净心。它起的作用,它能照,正像一面镜子,把外面所有的境界都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比作什么?比作无分别智,照得清楚。你心要是动了,就好比水起了波浪,水起了波浪它有没有作用?也有作用,它也能照,但是能照就照得不完全,为什么?它有界限,它有波浪的时候它照的是局部,局部也不清楚。我们的心在不动的时候、清净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叫智,的确无分别。虽无分别,一切明了,不是说无分别什么都不知道,无分别比有分别还要明了、还要真实,所以这叫智。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用的是分别心、用的是执著心,所以那叫识。昨天跟诸位提过,交光法师在《楞严正脉》里面一再的提倡舍识用根,就是把执著、分别舍弃掉,用无分别智,用这个作本修因才能得成无上菩提。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世间法里面、佛法里面的教学都是从根本智下手,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唐大圆居士在《唯识新裁撷汇》里面就提出这个问题,而且非常的感叹,说民国以来,教育制度改革了,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没有根本智就没有后得智,你所修学的,正是清凉所说的,不是堕在无明,就是堕在邪见。这也是今日之下我们修学很难成就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本智的修学就是在背诵,所以背诵,不但佛法里面,从前念书都是从背诵下手。你看中国的小学跟现在小学不相同,古代的小学是以求根本智为目标,就是求无分别智。小孩七岁上学,「就外傅」,傅是师傅,就是老师,七岁就亲近老师,离开父母跟老师。
中国的家庭,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现在的小家庭,大家庭制度,大家庭有内外之分的。中国古时候建筑的式样,我们上一次到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它那个建筑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诸位到那个地方去一参观,它那只能够代表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北方的规模比那个还要大。大家庭制度,四合院,有好几进的,所以它有内外。家室在内,客厅以外的都算是外。请来的老师,老师住西厢,西边是招待宾客的,客房,西席;主人住在东厢,东道主,接待客人的。所以请老师,老师住在西面的客房,那一边就是教室。学生、家里的子弟都跟著老师,就不再往里面去了,只有放假,放假的时候才可以到里面去看看母亲、看看兄弟姐妹。
七岁就要跟老师在一起过生活了,老师当然要照顾他,学生要学著侍候老师,学什么?学洒扫应对,学这个;学礼节,学知道尊敬长辈,知道如何侍奉尊长,学这些。他学会侍候老师了,他回到里面就晓得怎样侍候父母、怎样奉事父母;换句话说,所教的是生活教育,不是书本,是生活教育。现在的学生连扫地都不会扫,你看地一扫,扫得满房子的灰尘,这就是不会扫地。会扫地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灰尘不会起来,你学过了没有?从前小学学这个。以前的地不像现在,现在磨石子地干净多了。以前的地是泥土地,大家庭讲究的,富有的家庭,地上铺砖,所以灰尘我们比现在多,人家扫地的时候灰尘不会飞起来。所以生活教育现在已经不重视了。
除这个之外,老师再有一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训练学生的根本智。根本智训练的方法就是背诵经典,老师只教句读,字的读音读得很正确,一句一句念得很清楚,不会把句子念错,教这个,教学生背诵。所以,他从七岁大概到十二岁,把这些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要的东西全都背过了。你问他什么意思他不晓得,他只会背,就是他没有分别,老师也不讲。这个老师叫启蒙的老师,叫根本的老师,这个老师最重要。这个阶段当中,所有东西都背过,而且背得很熟,老师的责任就是督促他背诵。有些小孩很聪明,教他的东西他念个几遍就会背,老师把课程就要给他加重。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一天可以背三百个字,普通的,三、四百个字。如果这三、四个百字他三遍就会背了,那老师必须要多上他的课,就是加重分量,要他背六、七百个字。原则上,十遍之内他要能够背,十遍到二十遍一定要能够背得出来。
能背出来之后,再督促他遍数,要背多少遍?要背一百遍以上。我们图书馆有《五种遗规》,那是清朝,也是一个总督叫陈弘谋,他作的,里面就讲童蒙教学,古时候的童蒙教学,清朝也是如此。根性要是钝一点的,老师要督促他背两百遍到三百遍。为什么背这么多遍数?这样背下去之后,他一生都不会忘掉。到他成年之后,将来入社会上作文章、应对,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不费力气,不要去找参考书。你说现在叫你写篇文章,去翻了好多参考书,翻累死了,找都找不到,你说多苦。从前人家提起笔拈手就来了,这个功夫都是从小做的。在佛法里面,就像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下,就是学这个本事。
这个本事学会了,就是这些经书统统都背熟了,只要提一句就晓得在哪个书里头、在第几页第几行,都背得这么清楚,於是有资格参学了,这才有资格参学。参学就是哪个地方有宗师,儒家称为宗师,他通一部经,或者他通某种学问、学术,他在某个地方讲学,你就可以亲近他。他讲《论语》,《论语》你会背了,你可以亲近他,去听他讲解。所以,讲解是另外一个阶段。亲师访友,到外面去参访,参访就是要了解经义。讲学的时候老师不用书本的,不像我们现在讲经要把经本摆在面前。为什么?老师也是背过的,学生也是背过的,所以没有书本。你要不会背,那你就没有资格去听。讲解的时候是启发后得智,从根本智里面启后得智,这是大用无方,受用无穷。
老师讲学又没有一定的方式,有的时候在讲堂,从前讲堂没有桌子,都是用蒲团,就像我们念佛堂一样,坐在蒲团听讲,不用书本,在一起研究讨论。老师要高兴了,带大家去郊游,准备一些好茶、好菜,一路游山玩水一路在讲学,所以读书乐!现在读书苦,提到读书都害怕,从前读书是最乐的。我们不幸而生在这个读书苦的时代,没有享受到古人那种读书乐的滋味。从前苦在哪里?就是小学苦,背诵苦,从七岁到十二岁。十三、四岁那就非常潇洒了,参学非常潇洒,真正叫读书乐。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里新生训练只有几个月,大概是一、两个月,佛门里面新出家的训练是五年。这个五年学什么?就是学侍候大众,学服务。在从前寺院里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烧饭、种菜、砍柴、挑水,这是侍候大众,都是新出家的人做,这是生活教育。除这个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诵经典。每个寺庙它都有学风、有道风,道风是行门,学风是解门。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华经》,换句话说,你在这五年当中,你要把《法华经》背过,你要不能够背诵,你将来没有资格在讲堂里听经,只有在讲堂里站在后面侍候大众。人家说给我拿一杯水来,你赶快要端过来,给我拿个毛巾来,你也得侍候他,没有资格坐下来听经。天台家不但要背诵《法华经》,还要背诵注解,那就是智者大师所作的《法华经文句》,一定要背。除这个之外,所谓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释签》,我们那边书架上精装本的就是的,三大册,那个要背。还有一部《摩诃止观》,分量跟这个差不多,也有这样三大册。所以天台宗的东西五年当中全要背过,才有资格学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们现在什么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哪一桩能够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桩,享福超过了古人,我们的享受比古人超过太多了,除此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样的修学,还怕堕三恶道,底下的话我就不要说了,你们自己心里明了。这是讲观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诸位重视根本智的重要,就是无分别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训练。
「能观」,就是观智,就是根本智,「则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独存,返观独照,故称观也」,就是上面跟诸位讲的入流。「所观」,这是境界,境界里,因为观世音菩萨他用这个方法是从耳根而入,耳是对音声来说的,是音声所入,他是用这个法门。与大势至菩萨用的法门不一样,大势至菩萨用的是「都摄六根」,观世音菩萨六根里头用一根,单用耳根,这一点不相同,但是观照、入流决定是一样的。这两位菩萨都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是做功夫的一个模范。我们取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行,是好办法,取观世音菩萨专摄耳根也行,也是好办法,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说到「音」,这个地方有了,有「正觉之音」,正觉之音就是法音。我们今天在讲堂里面讲经说法,这是属於正觉之音。有「众生之音」,众生之音就是我们一般谈话,言语。有「器世界之音」,器世界,譬如风有音声,雨也有音声,甚至於包括一些乐器,乐器是器世界的。譬如我们这里磬、木鱼都是器世界的,在打击、撞击的时候都有音声,这叫器世界之音。可以说包括我们现在所有乐器演奏的音声,都是属於器世界的音声。很多人喜欢交响乐,那都是器世界的音声。我们唱歌,歌唱那是众生之音。
还有「杂类之音」,杂类就包括一些六道鬼神里面的音声。杂类之音从哪里见到?我们现在有许多神咒,都是杂类之音。那不是我们世间的言语,虽然是梵文译过来的,印度人也听不懂。咒子里面很多是鬼神的音声,你音声念得很正确,能够把鬼神召来。你把他召来,念另外一种咒可以把他请走,把他送走。所以神咒能够役使鬼神,等於说为鬼神发号施令。但是你这个音一定要正确,你不正确,你说的他听不懂,他就不会来,那就没有效果。所以发音要很正确,但是正确的确就相当之难,很不容易。说起来实在很简单,咒虽然是翻译保持它的原音,一定要有人传授,没有人传授,我们照这个字去念,不会正确。你如果要不相信,你就拿英语或者是日语,你用中国字翻它的音,翻一段,然后你照中国字这样念,你看看是不是它原来的音?你照这个音念,我是中国人,念得没错,一个字都没念错,可是他听不懂,他莫知所云;咒语就是如此。我们现在念咒也就是纪念的意思,诚心诚意去念,音不会正确的。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照中国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年,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这么长远的年代传下来,那个音早就变了,不准确了。
所以咒,西藏藏语的发音比较上正确一点,因为藏文是直接从梵文变过来的。藏文里面有很多的音保存著梵文的原音,所以比较上正确。说完全正确,我都不敢相信。我们中国的古音,在广东话里面,甚至於闽南语里头还保存一些,国语里面几乎都没有了。譬如我们念南无(拿摩),南无(拿摩)是古音,现在念南无,这个音变很多了。我们今天念南念无,照这个字念没念错,你查查国语字典很正确的,没错,可是古人就听不懂。所以那时候的音,跟我们现在有许多的音都变了。四书里的《大学》,我们讲大学你们都晓得。可是古音那个大不念大,念太,学念教,念太教。我们现在听古人叫太教,我们不懂;我们现在念大学,他也不懂。可见得文字没有变,语音是每个朝代都会变。今天我们对於神咒就是恭恭敬敬的去念,不要有分别,拿它来训练我们的无分别智,那是很好的工具。就是不许你分别,不许你执著,也不要求它什么意思,拿它来训练根本智,是个非常好的工具。这叫杂类之音,总称为「世音」。至於怎么个观法,昨天已经跟诸位说过了,在此地我们就不必再罗嗦。
「能所合标,境智双举,故云观世音。」到这个地方,这都是解释菩萨为什么取个名字叫观世音,是说他名字意义的来源。下面则是讲「普门品」。「普是遍义」,就是普遍,「行弥法界,随心益物,称体而周,故为普」。行,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行就是事业。实在讲太普遍了,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众生,菩萨就到哪个地方去,为众生服务,帮助这些众生,满众生的愿望,有求必应,这是普的意思。「随心益物」,益是利益,物是一切人物,物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众生。如果说利益人,人不包括天,也不包括饿鬼,也不包括畜生。说一个物就统统都包括了,我们讲动物、植物、矿物,说个物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范围比人的范围大得太多了。随心两个字的意义很深,但是在此地不能细说,诸位如果要了解,去研究《楞严经》,随心应量,利益一切众生。「称体而周」,体是法性,周是周遍,唯有称体才周遍。这四个字我们还是不容易体会,我们说得浅近一点,你用平等心就周遍了,没有分别。有分别,我做这桩好事只利益某一个人;没有分别,一桩善事就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叫普。
门是通达的意思,「门是通义,出入无壅」,就是没有障碍,「法法全彰」,彰是明显,没有藏在里面,全部都露出来,「事事无碍,故为门」。「此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不思议神力,照穷法界」,他的智慧、他的清净心,将整个法界全体照在他清净心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无有不照。「万像流动」,这是指境界里面森罗万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流动是指这一切法的生灭现象。「殊音异类」,前面讲四大类的音声不一样,各个不相同。他能够「普现色身,随机说法,妙行圆应」,圆是圆满,应是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无所障碍,故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把品题也简单的介绍出来了。
下面,在表解里面有一段讲的「来意」,这个意是意思的意,此地这个字写错了,意思的意,诸位改一改。这一段来意就是底下这段文,我在这里头节录的,我们念这段文就更清楚了。「又妙音现形说法」,妙音是前面一品「妙音菩萨品」。妙音跟观世音菩萨关系非常密切,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样,是一家人,因为他们是同修一个法门。妙音也是普遍的现身说法,「救济众难,与观音无异」。诸位把前面妙音菩萨这一品跟「普门品」一对看,你就了解,大同小异。异在什么地方?「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圆」,换句话说,妙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他的范围小,不普遍。观世音菩萨实际上就是把妙音菩萨的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所以你看在赞佛偈里面,都是用「妙音观世音」,把他合起来一起来赞叹。
「观音不离是行」,观世音菩萨这个行门跟妙音菩萨是一样的,就是他的范围大,「而能大千圆应」,大千是讲大千世界。「无去来相,所谓自在之业,普门示现,则进於妙音矣。」进是进步,比妙音菩萨更进一步,将妙音菩萨的行法发扬光大,周遍法界,普利众生。「其实二圣一道」,这个二圣就是妙音、观世音,这两位菩萨是同一个门、同一个道路,「相为终始」,妙音菩萨是开端,观音菩萨则是发扬光大达到极处,达到一个终极,一个是开端,一个是表终极。「故后颂」,偈颂里头,颂「观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圣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为普门」,观世音菩萨把它发扬光大,成为普门这个法门。「是知相为终始」,终始比始终意思要长得多。说始终,从开始到结束,这一个段落就过去了;说终始,就永远没有完的时候。譬如说今年七十二年年终,到第二天,七十三年开始了。所以,终始是相续不断的相,始终是个断灭相,意义不相同。「欲体前法,须兼二行」,这就是教给我们,你要想学观世音菩萨普门圆应,要从妙音菩萨下手,为什么?「从妙而普,有始有终,然后圆备,故继妙音而说普门焉。」普门品就是这么来的,是由妙音而发扬光大才说普门品,这个来意就是说明这一品的来意。
底下有两段,诸位看表解上,丙的这一段略略的介绍这一品的内容。观音菩萨一共有三经,有三部经,三部经都不是独立的。第一部经在《华严经》里面,诸位在《华严选读》里面看到,是在「入法界品」当中的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是第七回向的菩萨,这一章我们过去讲过。第二部经就在《楞严》上,我们是按照佛讲经的顺序,释迦牟尼佛成道是第一部讲《华严》,《华严》以后就是阿含,阿含之后就是方等,《楞严经》是属於方等,在《法华》之前。所以,第二部讲观世音菩萨就是在《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三部就是在法华会上,这个「普门品」。前面两经都说到菩萨的修行,他自己怎么成就的,尤其是在《华严》上,《华严》称为「观自在」,称观自在,偏重在自己的成就,偏重在自成就;称观世音,偏重在利益众生这方面。自受用称之为自在,他受用称之为观音,大慈大悲。所以「普门品」里面就没有讲到他自己修学的经过,没有说这个,完全说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它的内容完全是圆应大千,把众生的苦难归纳为十大类,跟《华严经》里面用十来表法是一个意思。
外面的灾难有七大类,「免七难」,内在的灾难,就是烦恼,有三大类,贪瞋痴,菩萨能够帮助你「免七难,离三毒」。一切众生还有许多的欲望,求不得苦,所以观音菩萨有「应二求」,二求实际上讲无论你想求什么都包括在这里面,不要看到观世音菩萨应二求,只是求男、求女。佛当年讲经,大概也最重视,世间人最重视就是后代,总想后代有好儿子、好女儿,连这个都可以求,其他的当然不成问题。所以是在一切求里面举重的,其余这些轻的当然都包括在其中。这十二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一样,他是以十二大愿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流传妙法,妙法就是《妙法莲华经》。所以这一品在《法华经》里面属於流通分,不是正宗分,属於流通分。
底下有「劝发」,就是劝勉大家要发心,发什么样的心?底下有五条,这五条都是《法华经》里面的,而且都是《法华经》里面的流通分。「为法」,就是为了求法,「当如药王苦行分身」,「妙音菩萨品」前面就是药王菩萨这一品。自古以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为法忘躯,自己肯牺牲。玄奘大师当年到印度去求法,如果还顾及到自己身命、顾及自己的安危,不肯牺牲享受,怎么能吃那个苦?那是徒步走去的!从中国到印度要走三年,不是短距离,当中要经过大的沙漠、要通过丛林,那是高山,比我们这个阿里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二次大战的时候,飞机都不能够飞越,要从山当中绕过,你说那个山多高。所以去的人,我们中国这些发心到印度去取经的,有一百多个人发心去,回来的呢?回来只有十几个人,都是在途中遇难,丧失了生命。哪一个人都知道这个危险,他还是要发心去,为法牺牲。
像诸菩萨,在本生经里所讲的,更不必说了,我们有没有这个精神?稍稍受一点点苦就不肯干了,那还能行吗?还能有成就吗?要知道古人求法之难,释迦牟尼佛为半偈而舍全身,这个故事诸位都晓得。我们今天对於法物、对於经典糟蹋、不爱惜,这是过失!虽然今天印刷术这么发达,我们对经典为什么要尊重?古时候人求来不易!我们今天虽然容易得到,我们要尊重,要想到从前人求法之难。《楞严经》,般剌蜜帝法师把手臂剖开,经典藏在这里面带来,因为他那边那时候海关这部经不准出去,是国家的国宝,禁止带到别的地方去。他偷偷的用这种方法带到中国来,你说那样的苦心,我们今天拿到经典怎么能不重视!这是讲为法,为了求法。
「弘法当如妙音观音,普门圆应」,唯有弘法才能报佛恩。弘法要有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有妙音菩萨的精神,有教无类。所以说众生有感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分彼此。不分:你是中国人,我应当对你多说一点,他是外国人,那给他少说一点。那就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妙音菩萨。尽自己所知道的完全说出来,利益众生,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没有任何条件。如果讲经说法还要讲条件,你请我讲一座经,你得要供养我多少钱,这就是商场上谈生意买卖,这叫「裨贩如来」,把佛法当作货物去贩卖,这个罪过是阿鼻地狱的罪业。所以法师,你们诸位将来要发心当法师弘法利生,要晓得,搞得不好的时候将来果报在阿鼻地狱,你还不晓得怎么去的。我一生弘法利生,做这么多好事情,我怎么还堕地狱?你弘法利生,原来你是在卖佛法,你是在买卖佛法。佛法是要弘扬的,怎么可以当商品去卖?
尤其现在你看印的经,版权页一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八个字就送到阿鼻地狱去,阿鼻地狱已经挂号、已经注册了,等他去报到去。佛法要流通,欢迎翻印,印得愈多愈好,怎么可以说不准翻印?这还得了!佛经不可以,不可以这样用这个字样,他叫你流通的,流通的功德无量无边,怎么可以说版权所有,不准翻印?纵然你是法师,你自己的著作,我注的注解,后面也应当要流通,要欢迎翻印。我自己注的,我不准流通,我这个「版权所有,不准翻印」,你这就是买卖佛法,你注得再好,你还是造阿鼻地狱的种子。
我讲经,有很多地方都不欢迎我的,为什么?听到我的,好像我在骂人,我句句说真话!他要觉悟,把那个版权页撕掉,后头印个「欢迎翻印」,他功德无量。所以我看到这些人造业,你要劝他,他还说是我罗嗦、是我多事。他说我这个书要不卖,我哪有钱再印?印经的钱来自十方,不必去卖。众生有福,佛菩萨自然有感应,求这些干什么?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还跟我们谈条件?而是我们众生总是以凡夫心,希望观世音菩萨帮忙,向观世音菩萨许个愿,将来一定要还愿,这就是谈条件:「观世音菩萨你保佑我,我发了财之后我来供养你。」观世音菩萨有能力帮助你发财,何必要你供养?他帮你发一百万,你拿十万块钱供养他,观世音菩萨蚀了大本,哪有这种道理?这都完全用凡夫心测度菩萨的心量,大错大错!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没有条件的。所以弘法要如观音、妙音,他们是榜样。
「护法当如神咒降魔」,紧接著「普门品」下面是「陀罗尼品」。神咒,刚才跟诸位说过,是招呼鬼神请他们来护法、来降魔。而神咒能够降魔,与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诸位要晓得,魔来害你,就好比一个国家,外面有敌人要来攻击你,你内里面一定有汉奸、有奸细,有为他做情报人员,内外勾结,他才敢动手;如果你内面能够团结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外面的魔是什么?你看《八大人觉经》里面讲四种魔,外头魔只有一种,天魔,那是外面的。其余的内应可了不得,内应有三大类,有五阴魔、有烦恼魔、有生死魔。内外一勾结,魔的势力才大,你才有无量无边的灾难。内里面没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对你无能为力。到那个时候,你内里没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发心来保护你。如果你一变心,跟他一样,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行得正,你不要理会他,他自然对你恭敬,他来保护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托他,他看到你这个人很可怜,我可以欺侮你;换句话说,你始终就被他控制了,没有办法离开他。
所以佛教给我们,「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两句话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诸位都念过,非常重要。世间意是什么?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风水,跟这些鬼神打交道,求这些鬼神能够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关系,犹如我们人的社会上跟黑社会的头目拉关系。拉关系有一点好处,他有势力能帮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偿失。世间事,样样事我们都能做,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自己做怎么舒服就怎么做,何必要去问神,要去求这些魔鬼?用不著。你发菩提心,你修菩萨道,那些鬼神见到你,对你就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你是圣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么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虽然你是佛门弟子,他晓得你是挂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这些道理要懂。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烦恼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这是护法,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护法先要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法先要护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护自己的清净心,从这里做起。
神咒,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是神咒,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乱了。这个咒子灵,那个咒子不灵,起了分别执著是一个都不灵。为什么?你心不清净,护就护清净心,一个咒能得清净心,这个咒就灵;两个、三个,清净心搞乱了,那咒都不灵了,没有一个灵。所以诸位要晓得,一就灵,二就不灵,学东西愈简单愈好,才有灵验。多了分心,多了在里面起许多无谓的分别执著,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这个咒都失去效力。
「修行当如严王转邪」,就是「妙庄严王品」,也都在我们这一册,我讲这五种统统在下册,都在这一册。他是修行的模范,修行要紧的在哪里?转邪见为正见,转邪行为清净行;换句话说,妙庄严王是勇於改过自新。转邪,拿现在话讲就是改过自新。知道自己有过失,他马上就能改正过来,我们修行要像他。我们修行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晓得自己有很多毛病,改不过来。譬如头一个大的毛病,贪心,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不下,明明知道应当要放下,就放不下,不能改过。还有一个什么?懈怠、懒惰,明明知道我们要勤奋,可是偏偏就喜欢懒惰。这个就不能成就。自己的毛病自己一定要晓得,要想办法去改,如果要不改,一生决定不能成就。我们哪个毛病最重,先要从最重的下手,因为最重的能够改了,其余那个轻的小毛病很容易改。
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我自己晓得,我的毛病就是懈怠、懒惰。自己知道,很不容易改,别人劝我,跟著人家还是不行。最后用什么方法?讲经,把这个毛病改过来了。我讲经,刚刚开始学讲经,讲一个钟点要准备二十个钟点,一个星期讲一次,我至少要用二十多个钟点的时间来预备,没有充分的预备,到讲台上下不了台。所以说一个老师督促我,我还是懈怠,到讲台上,这么多老师,几百个人眼晴都盯著你,没有办法懈怠了。好办法!所以有些人说,你怎么那么喜欢讲经?我哪有喜欢?对治毛病!我说我在讲台上做学生,讲台下面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监学,一个个人都在督促我,天天在这里听,看看我有没有进步。我哪里在讲经?我是在这里提出报告,向老师报告。我用这个方法对治我这个毛病。所以你自己要想方法来对治,你要是不认真想个好方法来对治的话,这样懈怠下去,将来以后一事无成。
每个人的毛病不一样,不是一个方法能够治一切人,不可能的。而且每个时期的毛病又不一样,这几年有这个毛病,前几年有那个毛病,不一样的,会变的。方法也得常常变,就好像害病一样,去年害一场病,今年又有病,病不一样,一个方子,吃一个药,那会害死人的。药方要随时去调整,药物也常常要换,这样才能把病治好。修行就是治病,我们的行为发生了毛病,要把它修正过来,所以说总纲领就是改过自新。譬如说大家都晓得修行一定从戒律下手,来修正我们身心行为。可是功过格,你看这些年印了多少多少万本,总有几十万本了,几个人照这个去做?有人拿到,很发心去做,做个两天、三天,完了,就懈怠了,不再做下去。莲池大师《自知录》那是出家人的功过格,莲池大师祖师位上,他一生就照那个修行。我们今天打开来真正惭愧,也很想做,做了一天,第二天就忘掉了,第三天就丢到脑后去了。他能成祖师,我们怎么能成为祖师?就这一点就不如他,其余的还谈什么?记个日记,记个三天,今天忙,算了,今天不要记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一天,干脆算了,别记了。没有恒心,没有长远心,那怎么行?怎么能成就?所谓是「有恒为成功之本」,无恒是大病,要改过来,要有恒,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这是我们应当要学妙庄严王修行。
「劝发必如普贤要祈」,劝发就是劝一切众生发心,要学普贤。普贤劝我们什么?经文上有四条,第一个「诸佛謢念」,你不发心则已,你发心必定得诸佛护念,你不要害怕,不要有疑惑。大凡学佛修行人,就是一个是疑,一个是怕,所以他没有办法精进。疑怎么?佛讲的话真可靠吗?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放下,明天我没饭吃怎么办?明天谁来供养我?谁送东西给我吃?你就怀疑了,对佛不相信。不相信怎么办?还得求人!第二个就是恐惧,因为有疑就有恐惧,所以必须还要存一点钱,还要搞个小道场,还准备自己还得养老。好像在这个娑婆世界日子还很长,还不想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又希望赶快往生极乐世界,这一边还准备很多很多事情,还准备再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样子,你看心口相违。心里想的跟你自己所行的完全是两桩事情,不一样,这怎么会有成就?
出家人在从前是三衣一钵,每天到外面托钵,有的时候也托不到。托不到不怨天不尤人,托不到的时候,回来好好的念一天佛,明天出去再去托,不求人!你不求人,佛就来护持,护法神就来保佑,为什么?他有责任,他要护持这些修行人。这些修行人如果缺道粮,他要想办法送来。如果你要去求信徒,护法神「我乐得自在,他有办法,用不著我帮忙」,护法神都走了。佛也跑掉了,菩萨也没有了,护法神也没有了,跟你往来打交道的是什么?都是些魔鬼,都是些邪神,你跟他打上交道,你麻烦大了。我在大概十几年前,我四十五岁的那年,在基隆大觉寺,灵老和尚请我在那里结夏安居,给他们大众讲《楞严经》。讲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里供的韦驮菩萨,我那个时候就劝大众,我们修行人不求信徒,好好的办道,如果我们道粮断了,韦驮菩萨马上要撤职查办,他护的什么法!我们要天天找信徒去化缘,韦驮菩萨塑的像在,韦驮菩萨神不在,他不来,为什么?他一看到你们这些人都有办法,那用不著护持了。所以诸佛护念,你真发心,心地清净,诸佛护念,不要操一点心。
我刚刚学佛,是第二次见章嘉大师,那时候我一个礼拜跟他见一次面,头一次见他,他教我看破、放下,叫我从布施下手。第二次去见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说,真正学佛的人,你的一生统统有佛菩萨、护法神给你照顾,你什么都不要操心,什么都不要过问。我就相信他的话,所以我从学佛以来一直到今天,什么事不操心,什么事不过问。你问我这个图书馆的事情,我什么都不知道,图书馆怎么来的?怎么成立的?不晓得,图书馆这些开销,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你看心多清净。无论到哪个地方弘法,他们要给我建道场,好,点点头,你们去搞去。怎么搞成的?不晓得,这才自在。要我去想方法,带著多少钱到美国去建个道场,我才不干。我到那里去逛了一趟,他们就把道场建成了,要请我去。我说好,一年来一次,给你讲一部经,这个多自在。所以给诸位说,一无所有就什么都有。你要有了一样,你只有这一样,丢掉了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现成,得大自在!诸菩萨得大自在,我虽然没得大自在,得了一点小自在。所以我信心具足,诸佛菩萨护念。
第二,「植众德本」,植就是培植,我们自己要修养,要晓得培福、修德。从哪里做起?从戒、从定,这是德本;修六度、修十波罗蜜是福之本。有德、有福,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缺乏。这一句著重在服务大众,为大众服务。戒律也是为大众服务,你看看《沙弥律仪》这二十四门威仪就是服务大众。
「入正定聚」,这是自受用,修自己。自己要把心安住在定境上,也就是像《弥陀经》里面所讲的,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自受用。
「发救一切众生之心」,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你的心量才广大,才不会自私。把我执,你看不破自然没有了。破我执好难好难!小乘人断惑多么不容易,大乘菩萨断惑那个方法太巧妙了,为什么?把你的心扩大,小我就没有了。这是普贤菩萨在法华会上劝勉大众,我们今天在此地读《法华经》,我们也是法华会上的一分子,普贤菩萨的劝发当然包括我们在内。
到这个地方,讲到这里,我们把题目的意思全都介绍完了。下面这就是正式的讲到经文了。这一品在全经体系里面,在佛门里面讲科判,也就是章法结构、思想体系,它的题目标的就是「普门圆应」,这是「普门品」的总题目。底下分为两段,两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是「问答显德」,显是显示,就是菩萨的德能,也是菩萨的事业。德就是一种成就,他在事业上有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德跟得失的得在古时候通用。第二个大段是「闻品获益」。那是就我们一般人,我们听到菩萨与佛一问一答,说明观世音菩萨无始劫以来,尽虚空遍法界,所做的利益众生的这些事业,我们听了之后,自己获得利益。这个利益里面最大的,启发我们的信心,感发我们效法菩萨,菩萨能做,我们也应当要效法他,也应当要学他。
第一大段里面有「长行」、有「偈颂」,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偈颂是以诗歌的体裁,偈颂多半属於重颂,讲到底下再给各位说明。长行里面,问答有「两番问答」。「初」,这是第一番,是「问答观音人」,就是问答观音菩萨这个人。「又二」,里面又有两小段,第一小段是「无尽兴问」,无尽是无尽意菩萨,他发起提出这个问题。请看经文,八0一面倒数第四行。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就是问观音人,他是什么因缘他叫做观世音?这一品,品就是品类,是因无尽意菩萨发起的。我们看看菩萨的名字,里面含义就很深,表示普门是无尽意,「表普门圆行应现无尽也」。所以哪一个人来问,他都代表的有含义。「若愚赞云,世间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这是古德对於无尽意菩萨的一首赞词。观音菩萨的事业跟赞叹无尽意菩萨这一首的赞词是相当的,观音菩萨的事业、观音菩萨的悲愿也是无有穷尽的。
『偏袒右肩』这是礼节,所以在行礼的时候不忘承事,这才叫真正恭敬。在行礼的时候,把右面的手膀露出来,为什么?做事情方便。如果老师有什么事情吩咐你做,他立刻就起来,跪的时候跪一只脚,不是两只脚都跪下去;两只脚跪下去,起来不方便。所以做事时要快、要敏捷、要确实,自古以来就讲求。老是做个事情慢吞吞的、爱理不理的。不是老师要你这样的、要求你的,你一定得对我恭敬,不是的。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老师说「你非对我恭敬不可,你不恭敬我就不教你,你对我一分恭敬我教你一分,十分恭敬我教你十分」,这个老师是凡夫,不是菩萨,为什么?他有分别心。所以,恭敬是你自己本身的法器、你本身的修养。老师同样讲东西,你能够接受多少与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你没有恭敬心,你在老师会下纵然住上二十年、三十年,你也决定没有成就。
你们不相信你看《六祖坛经》,那个慧明在五祖会下多少年,一无所得,为什么原因?没有恭敬心。他去追六祖追到了,提了个包袱提不动,这时候恭敬心生了,他一下就开悟了,太显然了!老师何必要求你对他恭敬?不是的,是你自己能够得多少,与老师不相干,老师心清净。你恭敬他,他要欢喜,那他是凡夫,他就退转了。他绝对不会因为你对他恭敬而心动,你对他不恭敬他心里就怨恨了,这个老师是博地凡夫,不值得我们跟他学。老师心地清净,八风吹不动。所以,你自己态度之傲慢、恭敬,就是晓得你自己能够接收多少东西,你能够得到多少东西。老师对於学生,看这个学生,老师一样讲经,看到哪个人能够得几成、哪个人能得多少,他清清楚楚,他从哪里看的?他从你恭敬心上看的,一点都不错。高明的老师一看,看得清清楚楚,决定没有差错,根本不要考试,不要问的。现在还要来个考试、来个测验,未必是真的,未必能测验得那么真实;从恭敬态度上、表现上来看,绝对正确。所以古德教学从来没有听说考试过的,没有,但是老师对於学生的程度,进步、退步,了解得太清楚了。所以在行礼的时候恭敬心具足。
『合掌』,诸位要记住,「合掌」也是表恭敬,十个指头代表散慢,十个合一,表示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有些人合掌当中是空的,大拇指伸得长长的,这表示什么?不是一心,散乱心,还是散乱。有这个形式,没有诚意。合掌是表一心,所以掌要合拢,指头要并起来。有些还有出家人,合掌的姿势不对,不知道在戒坛里怎么教的,就不晓得。大概现在戒坛引礼师也马虎了,为什么?受戒人多了。人多了就马虎,这一定的道理,他精神照顾不到,不能一个一个的来纠正,所以有许许多多不如法的事情。
『世尊』下面这就是问答的言辞。请教释迦牟尼佛,问观世音菩萨他这个名号是什么因缘得来的?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这么高的声望,有这么大的名气?提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人不晓得,今天讲知名度最高。我们佛门里面所有的诸佛菩萨要讲知名度,观世音菩萨第一。有很多人不晓得阿弥陀佛的,不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但是没有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前面我跟诸位说过,经典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金刚经》,佛菩萨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是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问的意思就在此地,为什么他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他是什么因什么缘而有这样的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