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集) 1983/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8-004-0002
请看下册七百九十八面第五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在前面给诸位介绍过经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品题。大义法师在注子里面注解得很详细,我们读这一段注解,首先说明菩萨得名的由来,为什么他叫观世音菩萨。
「《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这是说明菩萨得名的来由,可见得,得名确实与菩萨成就之后大慈大悲的愿力完全相应。这一段文里面,都是叙说菩萨在过去世中因地的本事,最重要的,我们在这里看到发菩提心。后面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发的是这个愿。
菩提心是我们修学的根本,佛在大经上常常教我们,不发菩提心,或者是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发了,发了怎么样?发了忘掉了,这种情形可以说太多太多了,把菩提心忘掉了。菩提心是觉心,我们在境界里面一念迷,菩提心就忘掉了。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为魔所摄持,你们想想这个东西严重不严重?所以讲到学佛,真难!有几个人心是安住在佛道上、安住在菩萨道上?如果我们把心真正安住在菩萨道上,就是说不失菩提心,给诸位说,修行证果也只不过是三、五年间之事,这是一点都不假的。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心不在道,时时忘失菩提心。
对於菩提心,我们在此地也得要做个简单的介绍。因为我们这个讲堂,不仅仅是诸位在此地听经,你们看到我们现场录影,这个录影带马上就要寄到国外去,在国外流通得很广。所以我们会想像到,许许多多人要看这个录影带。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楞严」,这是引用《楞严经》上说的,「菩萨自陈云」,这就是《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在第六卷,《楞严经》的第六卷,「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於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这是说明菩萨得名第二个因缘。是由於他供养、亲近观世音佛,与观世音佛同愿同行,蒙佛授记,他叫观世音菩萨。这段经文在圆瑛法师讲义第八百七十九页,如果诸位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可以参考。大义法师注解「普门品」,引用《楞严经》的文很多,所以我们在黑板上将《楞严经》一段重要的经文特地写出来,供给诸位做参考。下面这些话都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的。
「世尊」,这是佛问圆通,观世音菩萨对答释迦牟尼佛,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世尊,「忆念我昔」,回想我在过去生中,这不是过去多少年、多少月,是在过去生中「无数恒河沙劫」。菩萨记忆力太好了,我们过去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都想不出来,他知道前生的事情,不但知道前生,知道无数劫前生的事情。我们想不想知道?当然很想。能不能知道?给诸位说能。如果你要会用观世音菩萨这个修行的方法,你依照这个方法修,我刚才说过了,不要几年就成功了。但是决定不能忘失菩提心,这是关键的所在,要念念不忘,决定有成就。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菩提心才现几个刹那、几秒钟,那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处。甚至於,不学佛的人不谈,我们讲真正已经出了家,天天在受持圣号、受持经典,一天当中能有几秒钟发菩提心?我们不要论一分钟,我们就问,你曾经有几秒钟你这个心是菩提心?那我们谈什么成就?念念都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个修法,我看再修无量阿僧只劫之后,我们还是现前这个样子,不会有进步的,这是我们要认真警觉的。我们把经文念下去。「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就是他亲近的这一尊佛,「我於彼佛发菩提心」。你看看,在此地又看到人家发菩提心,刚才在《悲华经》里面我们念的这段经文上,第一句也是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经文到这里是一段。
首先,我们要跟诸位谈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发心。在前面,我们在经题里面讲到「法」这个字,「法」是世出世间无量无边的法门,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纲领,就是众生法、佛法、心法。我们不必再重复的讲。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大乘了义经典全都是说的心法。悟心法,这个心法就叫佛法,迷了心法,那个心法就叫众生法。三法原本就是一法。菩提心就是这个心觉悟,换句话说,就是佛法,菩提心就是佛心,这是修行证果的因地心。学佛的同修都听说过,古人给我们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们无量劫修行到今天,现在得的是这个果报,什么道理?应该懂得了,那就是因地不真,我们常常把菩提心给忘掉了。
菩提心在大经里面,像《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第一个是直心,第二个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心。其实这个三心也是一心,以直心为本体,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的享受,大悲心是他享受,他受用,就是我们待人的心。我们对待别人,对人、对事、对物是要用大悲心,对自己是要用深心。注子里面注得很多,怕诸位愈看愈迷惑、愈看愈看不懂,我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直心就是平等心。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几时平等过?都是不平。总是我比别人强一点,总是那些人都不如我,这是凡夫心,是分别、执著、妄想,那是迷,不是悟。觉悟了,万法平等。
我们前面也说过,佛与大菩萨境界当中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唯有直心才能够证得这个境界,才能入这个境界,才能够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这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心,本心本来是平等的,无有高下,我们失掉了。佛劝我们要发,但是刚刚第一刹那发了,第二刹那就不平等,就失掉了。菩提心是以这个为基础,如果没有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都没有。诸位不要以为他虽然是对人不平等,但是他那个人还很慈悲。诸位要晓得那个慈悲是爱缘慈、众生缘慈,不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大慈悲心,因为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是从直心里面生的。或者说深心,我们也很清净,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也相当清净,见思烦恼都断尽了,那难道不是深心吗?给诸位说,不是。声闻、缘觉根本没有菩提心,所以在楞严会上说他们是外道,阿罗汉跟辟支佛都是外道。这个外道叫门里外,佛门里面的外道,不是佛教之外的,是佛教里面的外道。为什么叫他外道?他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还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可见得问题关键就在菩提心,我们要特别重视它,不是说天天念过就算了。我们无量劫以来,哪一生哪一世不念?念了有什么用?从来就没有认真发过。
深心就是清净心。所以我们自己受用,自己享受,享受什么?心地清净,这是最高的享受。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如果心清净,这是一味的享受,这就叫正定,这种享受叫正受。这个享受,对一切境界来讲就是一真法界。在天堂,你没有乐受,你心清净,如果你有乐,你心不清净,失掉清净了;在地狱里面,你觉得有苦,那你心不清净。如果是清净心,在天堂跟地狱是平等的享受,他都不接受,这叫真正的享受。所以佛法里面讲三昧,你看前面华德菩萨,末后这句经文里讲,「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我们现在所受的都不正常,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五欲的享受不正常,那是凡夫的享受,虚妄不实的享受,不是正常的,不是真正的享受。几个人能懂得这个境界?几个人能够认得这个好处?这是直心所起的作用。
所以你心平等,你的享受,自己享受一定是清净,对待别人,待人待物待事必定是大慈大悲。所谓是「无缘大慈」,无缘是无条件的,「同体大悲」,同体的意思,经题里头看出来了,一切万法都是一心所变现的,它怎么不同体?《华严》里头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是哪个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一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如果你不迷,这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你要迷了,才有十法界,才有无量无边的法界。这是菩提心最简单的解释。
不发心没法子修,不发心,佛菩萨不能教你;换句话说,佛菩萨想教你,你程度不够,你的条件没有具足。譬如我口渴了,我想问人家要一杯好茶,不但解渴,而且还可以享受一番,可是我们自己连个茶杯都没有。人家有,怎么办?没有法子给你,至少你自己要带一个茶杯。所以佛法讲法器,你自己要具备法器的条件,什么条件?就是发菩提心。真发菩提心,诸佛菩萨常常就来找你,为什么?你够资格了,你可以学大乘佛法了,而且你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诸佛菩萨哪有不欢喜的道理!生生世世劝你,你都没有真发心,都没有真回头,这一下真发心、真回头了,你们想想诸佛菩萨多高兴!所以你不要以为我都遇不到佛、遇不到菩萨,没有这么好的因缘;佛菩萨时时刻刻环绕著你、照顾著你,几时你回心转意,他就现身了。你要是还是念念都是迷惑颠倒,他现身也没有用处。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坏处,为什么?增长你的邪见,增长你造罪业的机会。诸位能够从这个地方体会得到,才晓得佛菩萨真正慈悲。
底下一段这就讲到供养,供养我们后面会讲到。供养有两种,一种是身供养,我们亲近、承事,就是替他服务,这是一种供养。第二种是最重要的,发心供养,就是发菩提心,依教奉行,这叫真供养。你看《华严经》里面讲,赞叹供养的功德,那真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华严经》里面有一品专门赞叹发菩提心的,叫「初发心功德品」,这个经我们过去讲过。有了因地心,佛菩萨来照顾你,就一定教给你修行的方法。讲到修行方法,这就是修三慧。「教我」,这是观音菩萨说的,古观音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们初学的人,往往就把闻思修三个字错解了。闻,是不是我在这里跟诸位讲,你们在那里听,这就叫闻?一面听一面在那里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叫思?给诸位说,那你就全都错了,你在那里打妄想。
闻慧,这个三慧难得,为什么难得?因为你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只给你讲什么?讲戒定慧,讲三学,你可以修学的,我们初学的人可以修学;三慧没有资格。你想想看,闻思修叫三慧,我们连定都没有,哪来的慧?这个定不是普通的定,连声闻缘觉的定都不行,是菩萨所修的大定,定当中开慧。其实,小乘人到四果罗汉,九次第定成就了,可惜的是他住在定中,他不愿意把定的境界舍弃,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果然发心不住定境,再要向上提升,这就叫发菩提心。所以说回小向大,这个时候他有慧,往上一提升就是慧,而这个慧里面佛菩萨一定来教他,这个慧里头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可见得慧的层次,我们讲楼房,那是第三层,第一层是学戒,第二层是修定,第三层是开慧,而后才有闻慧、思慧、修慧。这是一种修学的纲领,是大乘佛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小乘修学的总纲领是三学,戒定慧,大乘修学的总纲领就是闻思修。小乘的目标是证得偏真涅盘,大乘的目标是入三摩地。三摩地是什么?在《楞严经》里面讲就是楞严大定,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讲,就是理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它是一桩事情,在每一个法门里头说的名称不相同,同样一个境界。
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示现的,这是讲他过去,他依照观音佛教给他这个方法、这个纲领修学,证得楞严大定。在菩萨地位上,《法华》与《华严》都是圆教,他是在什么位次的菩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他是初入三摩地,换句话说,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我们所看到的,那就不是初住,境界已经提升了。在「普门品」里面所看到的,菩萨没说他的修行,只说他度众生的大愿大用,当然他已经成就了,他自己要没有成就,怎么能够从体起用?说他自己已经入三摩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了,他还没能教化众生,还没能发挥他的作用,他证入的境界还浅;如果说他普度众生了,那他证的位次必定甚深甚深。所以这三经合看,才能对於观世音菩萨有真正的了解、有相当的认识,才能够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如何跟观世音菩萨打打交道。所以,对於教理绝不能够疏忽,一定要认真去研究。
既然讲到闻慧,闻是什么?是讲耳根当中的闻性,是以闻性闻如如之理,也就讲的是真理。这个方法立刻就起始觉的妙智,像《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本觉、始觉。这个始觉,跟诸位说是正觉,就是经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始觉之现前,就是正等正觉开始显现出来了。闻是说这个意思。
什么叫思慧?思慧就是你正觉的观察,绝对不是意识心。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教导我们舍识用根,识是什么?心意识。禅家参禅叫离心意识参,禅家那个手段多半是从意根,就是意根的根性,也有用都摄六根,用这个方法。观音菩萨他是从闻性上下手。凡是用六根根性必定成就,你要用六识,用意识、用末那识,那就糟糕了,不管你修的哪个法门,都叫凡夫行,众生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是我们要记住的。
用凡夫心,就是用心意识,只有一个办法还有救药,那就是念佛法门,带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因为所有大小乘经论都没有这个说法,哪有带业的?只有这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也要把理路搞清楚,不要自己误会了。为什么?我们在过去生中跟菩萨一样,他修了无量劫,我们也修了无量劫,他已经成佛了,我们还在当生死凡夫。原因在哪里?他曾经回头过,我们是从来没有回过头。不但没有回过头,我们就是念佛也没有念好,也是盲修瞎练,生生世世都盲修瞎练。如果你要是不盲修瞎练,你早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尊称你为诸上善人了,你已经成了大菩萨,你怎么还会跟我们坐在一起?可见得你那个佛没念得好,就是说,功夫成片都没有念到,没能够往生。这一生我们又遇到佛法,假如还是盲修瞎练一通,这一生又空过了,像过去生中一样。来生的境遇可能还不如今生,这个事情麻烦大了,所以不认真怎么行?
要认真,先要把理论搞通,我们费这么多的时间、费这么多的精神来研讨《弥陀经疏钞》,目的何在?无非是想把这个道理、方法、境界搞清楚,我们这一生决定往生,不要空过了。《疏钞》讲一遍四年,我们现在这个录音带,一次录一个卡式录音带一个半小时,现在这个带子已经有三百二十五个了,经还没讲完。所以要晓得我们目标之所在。可见得这个念佛法门也不是想像那么样容易,说它是易行道、说它容易,是比其他一切法门容易,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其他的法门要成就,必定是戒定慧、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必走这个路子,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不能违背这个原则的,这里头没有带业的。这个路入三摩地,刚才讲了,就是理一心不乱。净土之易,易在哪里?易有带业往生,有凡圣同居土。前面也跟诸位说过,那得要有观照的功夫,佛号念得才能得力。
说到我们,观音菩萨有求必应,念观音菩萨圣号,也要念到一心不乱。那个一心不乱,跟《弥陀经》里面讲的是一样的,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功夫成片。与菩萨感应道交、有求必应,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到这个时候有求必应了。那我们要问了,你求什么?到这个时候,你有资格跟他交上朋友、打上交道,「观音菩萨,我现在有一点事情麻烦你,你得帮助帮助我」,他一定答应。这个时候你要是求世间的功名富贵、名闻利养,行,都求得到,他都会帮助你。那就太小儿科了!求什么?求成佛、求成菩萨,不求则已,要求求大的,不求小的。诸位果然在这个地方要明白这个道理,信心启发了,你这一次观音佛七就没有白打了。对你这一生的修行,这是个关键的时刻,应当要好好的把握住。所以思慧简单的说就是正知正见,正等正觉是正知正见,也是《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佛之知见。
参禅要离心意识,教下也要离心意识,不离心意识不能够大开圆解。念佛也要离心意识,不离心意识不能得理一心不乱,但是可以得事一心、可以功夫成片,所以念佛好就好在这里。禅与教如果不离心意识不能了生死,没有办法超越轮回。由此可知这个法门的殊胜。我在美国讲经,我不投其所好,他们喜欢禅、喜欢密,我禅的东西也讲了不少,密的东西拿来我也能冒充行家,我不讲,我专讲净土法门。为什么?去一次机缘不容易,不去则已,去就说真实法。有没有人接受?有很多人接受,原来学禅、学密的,听了我讲几次,他们的心都动摇了,都要修净土了,你看这是好现象。可见得真实法必定有人接受,有诸佛菩萨冥冥当中加持。
什么叫修慧?修慧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闻熏闻修」。菩萨在《楞严》上,闻熏闻修上还加了个幻字,「授我如幻」。幻这一字就是三轮体空,这非常重要,要「即相离相」,决定不能住相。为什么?一有住著,那就不叫反闻、不叫做内照,心又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这个功夫非常的细密,念念要回光返照。《楞严》上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你要懂得反闻,这是功夫的诀窍。可是刚才说过了,那个条件是在菩提心,你没有菩提心,反个什么闻?反过头来还是妄想分别执著;你往外攀缘是妄想分别执著,往里面攀缘还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归根结柢菩提心太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平等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要在这个里面去修。
修慧所生的功德不可思议,那就是智慧现前;智慧现前,对内就是《楞严经》讲的解六结、破三空,这样自己才能够证得楞严大定,才能够入三摩地。所谓三摩地就是定慧一体。六祖大师,你看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坐禅、修定,他那个坐禅咱们得要搞清楚,那个坐禅不是在那里盘腿打坐,叫坐禅。六祖讲的禅,六祖是从《金刚经》上开悟的,所以他所讲的东西都离不开《金刚经》,在《金刚经》上都找到依据。什么叫禅?「不取於相」就是禅。什么叫定?「如如不动」就叫定。坐禅,行住坐卧只要你心不向外面攀缘,在一切境界如如不动,都叫坐禅。不是说坐在那里,坐是什么?坐是最稳当,不动,它取这个意思。是我们心在一切境界里面都如如不动,这就叫坐禅。
六祖这个说法,固然是在《金刚经》上找到理论依据,六祖之前,我们在经典里能不能找到这个修行法?给诸位说,有。《四十华严》里面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鬻香长者,他是修禅定的。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了,他禅定到哪里修?到市廛,古时候的市廛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市场、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场所。他不是到那个地方去盘腿面壁,坐著给人看,不是的,他去逛街,看看,这样也看看,那样也看看,这叫修禅定,这叫坐禅。百货公司常常去看看,晓得什么?晓得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哪些东西新产品,这是开智慧。你问起我,我样样都知道。可是我绝对没有那个心,看了这个稀奇我也想买,动心了,动心,定没有了,禅也没有了。样样都清楚,是智慧,法法里头皆如如不动,这叫禅定。所以,普通人到百货公司看,那个诱惑力太大了,新的稀奇东西心里都动心了,那是凡夫。一个修行人也跟普通人一样去看,这个点头、那个也很好,他不动心,那叫修禅定。所以坐禅在那个地方去坐,不是去找一个人迹不到的地方,到那里去面壁,不是的。那是小乘人修禅定,菩萨修禅定不如是,哪个地方热闹到哪儿去。这叫修,修什么?修我们的妄想,修我们的分别,修我们的执著。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心动念了,那就是病,要把它修正过来,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修慧。
念佛,这一句佛号就是在当你自己守不住的时候,心被境界所转,就是在境界里头起心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提醒自己,怎么又迷了?这个佛号的意思,「南无」是皈依,皈是回头,我被境界迷了,在境界里起心动念了,从迷里头赶快回过头来。依,依什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阿」翻成无,「弥陀」翻成量,「佛」翻成觉。无量是一切法这个境界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境界里面我们都要觉而不迷,你懂得这个意思,这句佛号就是观照。所以它是唤醒我们的迷惑、唤醒我们的颠倒。不是一昧念这句佛号,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你就保佑我,你看我天天念你,我对你这么好,我有难你应当来救我」。你这么搞法就错了,那就迷信了,那变成宗教。告诉诸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感情的,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要靠他的,自己无可奈何,要求他来帮忙。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叫你靠自己,叫你自己要觉悟。自己果然觉悟了,连各宗教的教主都要来拜你做老师,为什么?他的问题还解决不了,他必定要来求你。所以,我们得认清楚佛法本来面目,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对内有这么大的好处,这是讲自利,佛法的自利,解六结,越三空,破五蕴,超五浊,全凭三慧。这个三慧,它的总名称就叫做根本智,你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又叫做无分别智,三慧都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对内的,对外那是叫大慈大悲,是后得智,是为他受用的。我们现在颠倒错乱,把他受用的当作自受用,自受用的没得了,这才变成生死凡夫,才变成可怜悯者。
下面有一段经文,这是讲闻思修三慧,你看他是怎么个学法,他入三摩地,请看经文。「初於闻中」,这一句四个字就是三慧里面的闻慧,闻慧只有一句。我这里有三个段落,就是三慧。从「入流亡所」到「空所空灭」,这一段是思慧、修慧都包括在其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讲境界,这就是入三摩地。所以我们自己要晓得,境界一定要知道,自己达到这个境界,晓得。好像我们走路一样,我们先研究地图,搞清楚了,到达那个地方,我知道我现在到什么地方。寂灭现前这个境界,你是念佛人,是用念佛功夫达到的,你自己很清楚,你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自己证得的境界不需要去问别人,特别是在末法时期,佛在《楞严经》上说得很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要去请教别人,别人把你的路指错了,你不叫冤枉吗!本来你走的是一条正路,你自己不相信去请教别人,他指一条邪路让你去走,那就坏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晓得境界,那就是多多的读诵大乘经典。佛教给我们,佛灭度之后,我们「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我们一定要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与方法,经典当中所给我们讲的境界。
说到功夫,就在「入流」这两个字。「闻中」,前面讲过了,这是闻慧。决定不能错用了心,不要把六识里面的耳识当作闻慧,那就错了。不能把第六意识那个善於分别、思惟、想像的,把它当作闻慧,那也错了,那就变成「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它不是耳识,也不是意识,而是耳根的根性,就是六根根性。闻性,佛在《楞严经》上虽然没有讲,但是他讲过见性,有很长的一段经文,「十番显见」。你懂得见性了,你就懂得闻性,因为性是一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的根性只要举一种说明就够了,其余的触类旁通。功夫就是思修,思修就是入流,入流就是返照,观音菩萨所讲的反闻,「反闻闻自性」,入是返,向内,不向外。向内,完全是以智慧为基础,观智它是能入,耳门是所入;换句话说,他用的功夫,我们在此地做一个简略的说明。因为这是讲原理,这个原理懂得了,不管你用什么功夫都用得上,都能帮得上忙。
耳根它的对象是音声,当你听到音声,怎么个反闻法?开头,说实在话还是要用分别心,为什么?你要不用分别执著,那你跟观音菩萨同一俦类,你不是凡夫,你的成就,三年就可以证到三摩地的果位,你不是凡人。所以我们还是要从观照、照住到照见,要走这个路。观照、照住都是用意识心,这是交光大师跟长水他们注解《楞严经》,所谓新旧两派,那个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旧注都是依据天台的思想,天台止观,因为天台止观修行方法是用意识心。而交光大师完全用《楞严经》本身所讲的方法,就是说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舍识用根,那是一乘的修行法。用意识心,一般讲是三乘的修行法、大乘的修行法。我们在中国禅宗也能看得出来,六祖大师他这个方法,就是从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这个派别,是舍识用根,所以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师当时在北方,接引的大众是大乘人。可见得大乘人还是用的心意识,上上乘人舍识用根,无论在禅、在教,甚至於在净土都是一样。
我们既然没有办法舍识用根,我们就用第六意识,从观照的功夫下手。那就是,当我们听到音声的时候,不论什么音声,你听到之后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就好了,不要再去执著。为什么?你用的第六识,了了分明,一执著就变成第七识,那就跑得太远了。这时候就回过头来,像禅家功夫一样,去研究、去思惟,能闻的是谁?谁能闻?譬如人家赞叹你,你马上回过头来,能听到这个声音的是谁?耳听到的吗?识听到的吗?性听到的吗?你往里面去用功夫,外面那个赞叹你也就不生欢喜心了,你就不起烦恼了。人家骂你,你也听到这个声音,能闻的是谁?你把那个骂的人的话都忘掉了,你也不生烦恼了,你也不受气了,用这个功夫。我们念个佛号,能闻这个佛号的是谁?用这个观照功夫,这就是觉,这就是不迷。不随外境流转,把外面那个境界统统转变为自己内照的功夫,这叫反闻,这叫入流。所以反闻、入流,思慧、修慧都在当中。
可是诸位要记住,当你向内内闻的时候,你还在那里起一个疑情,能闻的是谁?依旧是意识心。这个功夫如果用在念佛上,可以到事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把握。但是要证理一心,不行,那功夫差得很远。可是,如果到你得到事一心,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把心意识舍掉,不用这个心,那么提升是相当快的,这个我们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能够证得的。这是属於「智光内照」。
入流就是与本觉相应,这叫合觉。「亡所」,所就是刚才比喻譬如赞叹你的音声、毁谤你的音声,你怎么样?忘掉了,没有注意到。你整个意识都集中在反闻,集中在内照去了,不向外攀缘,把外面境界忘掉了。这个忘掉不是说外面境界你不清楚,你真的把它忘掉,不是。这个忘是个比喻,就是外面境界已经不取相,像《金刚经》里讲「不取於相」,不取外面境界相。把外境全变为智慧向内去照去,用这个功夫。这个功夫只要你用得稍稍得力,那我们讲念佛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确不难!单单讲用这个功夫,就是功夫成一片,带业往生,给诸位说,我们从一个初发心、初学的人,用上三年功夫真的能成就。可是你不能失去观照,你要失掉观照的时候,三年就不能成功。就是说,人家赞叹你,你还欢喜,你心往外跑;人家毁谤你、骂你,你还生气,你心也往外面跑。凡夫就是心往境界上跑,这很苦恼的事情。学佛的人的功夫,他心不往外面跑,他能守得住。观照就是把心收回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不但佛法里面叫你收心,连儒家在学问上也讲究这个功夫。你看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放在外面吗?放在六尘境界上吗?这就是我们佛法常讲的流逸於六尘境界,把这个收回来,这就叫学问。儒家做学问也讲这个,但是它没有讲到更上一层。佛法是讲观照,求其放心跟观照功夫是一样的,一个意思。讲照住,照住是讲修定,儒家有。但是讲照见,儒家就没有看到,所以它的境界相当之高。依儒家的修行法也能到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但是它没有回向,没有求往生;它要一回向往生,那就不是往生凡圣同居土,而是方便有余土。
由此可知,儒家学术的基础我们不能够忽视,因为中国佛法是崇尚於大乘法,大乘法必定要以小乘为基础。譬如大乘讲三慧,你没有三学,你就没基础。那个三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没有那个慧,谈什么闻思修?所以它以小乘为基础。可是小乘到中国来行不通,原因在哪里?我们中国的儒家、道家代替了。儒家、道家的学术思想、修持的功夫不在小乘之下,在心、在愿比小乘大得多;功夫相当於小乘,但是他的愿力与大乘不相上下。所以大乘佛法特别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确实得力於儒、道的基础,这个道不是道教,是道家。有这样的基础在,大乘佛法一到这个地方来就行得通。这是我们应当明了的。
亡所,在六结里面,第一个结就解开了,就是「动」。因为人在这个境界里头常常用这个功夫,他心地清净,外面无论境界顺逆,好像都与他不相干,他自己的心很清净,常住在清净当中。这个时候的境界非常好,在佛法里面讲,第一个得到叫轻安。但是注意,这不是禅定,距离禅定功夫还远得很。这是你刚刚得到的一个好境界,就是你心不为外面境界转了,你心得轻安,无论是顺境、逆境你都能够处之泰然。
心清净,「静」也是个结,这个结要不解开也是个麻烦事情,所以必须依旧要用入流这个功夫。入流的功夫,就是反闻的功夫,要用到底,从开始一直要用到成佛为止,不能够中断。不要说我现在得点轻安,好像舒服了,你就不用这个功夫,那好了,你的境界就止在这个地方。你境界止於这个境界,跟诸位说,修其他的法门不能成就。因为什么?你没有断烦恼,你这是伏烦恼,伏住,没断,不能了生死,你还是要有轮回。所以这个事情麻烦大。修净土,功夫到这一层,功夫成片了,带业往生没有问题。可见得带业往生不难,容易!但容易什么?六结里头解一个,你要没有这个能力,往生没有把握。
诸位要晓得,到你临命终时来帮你助念,那个可靠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样子。活的时候你都不愿意往生,死了之后劝你往生,你真肯吗?到临命终时,我这个人还没有见到,我那个事情还没有交代好,你看看牵肠挂肚的事情那么多,不行,放不下!所以学佛的,佛常常教你平常要放下。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方便在哪里?出家人没有家业,比较上简单容易。可是现在出家人不行了,都有财产、都有所有权状,银行都有存款,到临命终时还是放不下。不像从前,从前出家人没有财产,三衣一钵,比较上容易放下,到临命终时给他助念,他想想我真得去往生。现在出家人不行了,我还有庙,我还有那么多财产,我辛辛苦苦经营的,又怕人家抢去,那你自己命也没有了,这个事情麻烦大了!
所以,入流的功夫,诸位要记住,这个是不管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在内,这是修行的总纲领。不管你是用意识心还是用菩提心,都是这个原则。所以这个功夫决定不能终止,念念都要提起来,这就叫觉。古人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入流,就怕你把这个忘掉,你一不入就出,心就被境界转了。你在境界里面起了名闻利养、起了贪瞋痴慢,心就跑出去了。如果是入流的话,决定没有,决定没有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决定没有。他心清净的、平等的,虽不是真平等,但是表现在外头确实平等。真平等什么?要入三摩地才真平等。这个时候向平等这个路子走去,所以他的现相是平等的,他心是清净的,这叫真功夫。
现在还有一些出家人,年轻的,要去搞什么博士学位,搞一个头衔来,认为没有这个,将来弘法利生不方便。他能成功吗?决定不能成功。为什么?心都向外攀缘,没有做入流的功夫。六祖大师不认识字,你看今天全世界提到六祖,哪一个不崇敬?他不认识字,他不要说博士学位了,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人家为什么尊敬他?他做入流功夫。要那个学位有什么用处?不要被那些世间名闻利养所欺骗,不能上那个当!当年遍融禅师教给莲池大师的就是这句话。莲池大师去参访的时候,三步一拜,那么样的虔诚,拜到老和尚面前,求老和尚指示一条明路。老和尚就这么一句话教导他,「不要被名闻利养欺骗了」。他一生的成就,得力於老和尚这一句话,死心塌地,老实修行,他能成为一代祖师。
这个第二句就是把静结也解开了,「所入即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个境界在破五阴里面,就是色阴突破了,色受想行识,破了色阴的区域,相当於小乘阿罗汉的境界。小乘罗汉从初果就叫罗汉。初果,如果照小乘的修学方法,给诸位说,麻烦!我们中国人就是最不喜欢麻烦,中国人个性喜欢简单、明了。中国的文章,它的标准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又详细、又明白。你看看古文,你们读《古文观止》,一篇文章,短的几十个字,长的也不过两、三百个字,讲得多清楚。现在把它翻成白话文,翻成几千字都说不清楚。中国人说话也是简单明了,不麻烦。小乘如果是证得初果的话,就是见道位,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相当的麻烦。前面这两个结解开了,就相当於小乘见道位。你看用这个方法,比小乘人用那个办法简单多了,收的效果一样。不但收的效果一样,比小乘收的效果还要殊胜。因为小乘他有很重的执著在里面,他必须再要将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断尽,才能将我执破掉,法执还都在。所以,大乘佛法用这个方法,在功夫上等於小乘这个境界,但是在执著上比小乘人轻得太多了。
下面讲,「如是渐增」,这就是功夫不断再往前面进,绝不终止在这个境界当中,不断的向上精进。「闻所闻尽」,这就是「根结」。根结必须到动、静这两个境界消失了,根结就现前。古人注解《楞严》有个比喻,六结就好比我们穿六件衣服,我们看只看到外面这一件,必须脱掉外面一件,才看到里面一件。根结从外面来说是第三件,前面二件脱了才看到第三件,一般人很不容易发觉的。我们现在能够体会到的、所接触的是动,一切都是动相,外面境界动,我们的心也动。至於静,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能够理解得到,可是我们静不下来,能理解到。至於根,那就不晓得了。就是外面这一件,里面这一件彷佛还能看到一点,再里面,再里面不知道了。必须前面两个结解开,这第三个根结就现出来,现出来就可以破它了;就是你功夫再继续不断的精进,定力愈来愈深,根结也解了。根结解的现象是什么?能受跟所受没有了,就是受阴破了。就是你有感受,像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受,受就是根结的作用,能受是它,所受还是它。
这个结破了之后,这功夫我们常讲照住了,在念佛法门来讲,事一心不乱得到了,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三昧是正受,正受里面是能受、所受都没有,才叫正受。不像前面得到轻安,自己有感受,「我心好清净」,你还有这个受。你有这个受,换句话说,你根结存在,这个受不是正常的。所以这个要不得,只要有受,哪怕很清净的受都不行,那都是障碍,不是正受,就是不是三昧。怎么办?继续不断的用入流的功夫,还是用返照的功夫。
再进一步,「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第三个结解开了,第四个结现前,第四个结是「觉结」,就是你有觉,受没有了,能受所受都没有了,有觉。觉依旧是障碍,为什么?它是法执的障碍,你有了它,它是无明根本。楞严会上佛说过,「知见立知,是无明本」,那就是你自己「我有觉」,有觉就是无明。你无觉,无觉你是凡夫。这个事情很麻烦,愈往后去境界愈微细。不将觉结解开,不能证得法空,不能破法执。所以,到一切受,能受所受都没有了,只有一个觉性现前,我们还要晓得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到这个时候,不要以为我已经证得大觉,我已经成佛了,觉性现前!你再看经上讲的无上正等正觉,你要是误会了,那糟了。好比你要到高雄去,你坐车才到了新竹,就以为到了高雄,就下车了,其实还远得很。所以这个境界一定要很清楚,依旧功夫不能间断,继续不断的去努力,去返照。
到「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觉就是能觉、所觉,能觉所觉都空了。觉结解开了,这个时候「空」现前,空还是障碍,为什么?因为你还有能空、有所空。能空是你入流这个功夫,所空的是觉,能觉所觉没有了,空了,可见得你还有能所;换句话说,空性虽然是现前了,不圆满,功夫还要精进,不能间断,不能终止。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候就是最后的一关,「灭结」。生灭,这六个结,前面五个结统统是生灭法,你用入流的功夫把它破除、把它消灭了,可见得它都是生灭的。总而言之,全叫生灭心,生灭心就是妄心,生灭法就是有为法。动灭了,静生了;静灭了,根生了;根灭了,觉生了;觉灭了,空生了;空灭了,灭生了,寂灭生了。这个寂灭、灭还不是个好东西,还是有为法,是最细微的有为法,这一关很难断,断掉这一关就入三摩地。入三摩地是什么?见性!
可见得我们真如本性上有六重障碍,我们的真性不能现前,真性里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透不出来、起不了作用,就是上面有这六种障碍。这六种障碍去除的办法就是一个返照。返照的方法那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念佛也是方法,念观世音菩萨也是方法。方法无量无边,原理是一个,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所有的方法你运用的得当,统统是解六结,破三空,叫你明心见性。
到这个地方,就是见性了,像《心经》里面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到这个功夫还不是圆满,这就是你刚刚见性,所以说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好像我们念佛,刚刚得理一心,不要以为得理一心就完了,还不行。但是这个时候再用功叫「无功用道」,也是古人所讲「此处著不得力」。这个以后的功夫是任运成就的,没有法子用力的。但是功夫还是用智照,所谓的历事炼心,这是诸位必须要懂得。你要是再要深入一层问,到这个时候他的功夫怎么用法?那你就看《四十华严》,五十三参就是这个方法。五十三参是已经入三摩地之后,再修成无上道。
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是从圆教初住开始,初住菩萨是吉祥云比丘,而初住菩萨的时候,吉祥云比丘教给他什么法门?念佛法门。所以,明心见性的菩萨,没有一个不念佛的,可见得念佛法门之殊胜。我们自己过去真是无知,我刚刚学佛的时候也是瞧不起念佛法门,以为这是老太婆教。我们这样聪明,有这样的智慧,怎么去学这个法门?到以后经典看多了,才生惭愧心。我们认为最好的、最高的,是佛门里头接引众生小广告,撒广告的,我们所看不起的,原来是佛法里精华之所在。我们看走了眼,不识货,真正的宝贝不认识,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释迦牟尼佛权巧方便的法当作真实法,真实法不认识。这么多年,总算是搞清楚了,很庆幸,真正是难得。早一生搞清楚了,我也早一生到西方世界作菩萨去了,也不会到此地来了。这一生搞清楚了,那就决定不会空过了。
今天晚上给诸位所讲的,这是讲一个开端。只是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大义法师引用《楞严经》上这一段话。「金刚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理一心不乱,是同样的意思。这一段对我们修行来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晓得这个道理,会用这个方法,你的功夫就得力,你会在修行当中法喜充满,你不会退心,你晓得自己在进步,晓得自己的境界。你要不懂这个方法,你学佛,无论你修多少年,会半信半疑,学到最后可能变成不相信。古德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你刚刚学佛,好热心;「学佛二年,佛就在西天」,变成愈搞愈老油条,不在乎了,佛就远了;「学佛三年,佛就化成云烟」,没有了。那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修行,你自己会感觉到,佛与我一天一天接近,好像跟他通信愈来愈密,感情愈来愈深,非常有味道。古人教我们,「上友古人」,我们跟佛菩萨交朋友,这多自在,这多高尚。向下,「普门品」里面所讲的,都是以这个理论做基础。所以菩萨才有那么大的能力,与我们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有任何苦难,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必定感应,道理在此地。
今天就讲到此地。
请看下册七百九十八面第五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在前面给诸位介绍过经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品题。大义法师在注子里面注解得很详细,我们读这一段注解,首先说明菩萨得名的由来,为什么他叫观世音菩萨。
「《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这是说明菩萨得名的来由,可见得,得名确实与菩萨成就之后大慈大悲的愿力完全相应。这一段文里面,都是叙说菩萨在过去世中因地的本事,最重要的,我们在这里看到发菩提心。后面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发的是这个愿。
菩提心是我们修学的根本,佛在大经上常常教我们,不发菩提心,或者是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发了,发了怎么样?发了忘掉了,这种情形可以说太多太多了,把菩提心忘掉了。菩提心是觉心,我们在境界里面一念迷,菩提心就忘掉了。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为魔所摄持,你们想想这个东西严重不严重?所以讲到学佛,真难!有几个人心是安住在佛道上、安住在菩萨道上?如果我们把心真正安住在菩萨道上,就是说不失菩提心,给诸位说,修行证果也只不过是三、五年间之事,这是一点都不假的。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心不在道,时时忘失菩提心。
对於菩提心,我们在此地也得要做个简单的介绍。因为我们这个讲堂,不仅仅是诸位在此地听经,你们看到我们现场录影,这个录影带马上就要寄到国外去,在国外流通得很广。所以我们会想像到,许许多多人要看这个录影带。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楞严」,这是引用《楞严经》上说的,「菩萨自陈云」,这就是《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在第六卷,《楞严经》的第六卷,「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於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这是说明菩萨得名第二个因缘。是由於他供养、亲近观世音佛,与观世音佛同愿同行,蒙佛授记,他叫观世音菩萨。这段经文在圆瑛法师讲义第八百七十九页,如果诸位有圆瑛法师的讲义,可以参考。大义法师注解「普门品」,引用《楞严经》的文很多,所以我们在黑板上将《楞严经》一段重要的经文特地写出来,供给诸位做参考。下面这些话都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的。
「世尊」,这是佛问圆通,观世音菩萨对答释迦牟尼佛,称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世尊,「忆念我昔」,回想我在过去生中,这不是过去多少年、多少月,是在过去生中「无数恒河沙劫」。菩萨记忆力太好了,我们过去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都想不出来,他知道前生的事情,不但知道前生,知道无数劫前生的事情。我们想不想知道?当然很想。能不能知道?给诸位说能。如果你要会用观世音菩萨这个修行的方法,你依照这个方法修,我刚才说过了,不要几年就成功了。但是决定不能忘失菩提心,这是关键的所在,要念念不忘,决定有成就。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菩提心才现几个刹那、几秒钟,那有什么用处?没有用处。甚至於,不学佛的人不谈,我们讲真正已经出了家,天天在受持圣号、受持经典,一天当中能有几秒钟发菩提心?我们不要论一分钟,我们就问,你曾经有几秒钟你这个心是菩提心?那我们谈什么成就?念念都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个修法,我看再修无量阿僧只劫之后,我们还是现前这个样子,不会有进步的,这是我们要认真警觉的。我们把经文念下去。「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就是他亲近的这一尊佛,「我於彼佛发菩提心」。你看看,在此地又看到人家发菩提心,刚才在《悲华经》里面我们念的这段经文上,第一句也是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经文到这里是一段。
首先,我们要跟诸位谈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发心。在前面,我们在经题里面讲到「法」这个字,「法」是世出世间无量无边的法门,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纲领,就是众生法、佛法、心法。我们不必再重复的讲。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大乘了义经典全都是说的心法。悟心法,这个心法就叫佛法,迷了心法,那个心法就叫众生法。三法原本就是一法。菩提心就是这个心觉悟,换句话说,就是佛法,菩提心就是佛心,这是修行证果的因地心。学佛的同修都听说过,古人给我们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们无量劫修行到今天,现在得的是这个果报,什么道理?应该懂得了,那就是因地不真,我们常常把菩提心给忘掉了。
菩提心在大经里面,像《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第一个是直心,第二个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心。其实这个三心也是一心,以直心为本体,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的享受,大悲心是他享受,他受用,就是我们待人的心。我们对待别人,对人、对事、对物是要用大悲心,对自己是要用深心。注子里面注得很多,怕诸位愈看愈迷惑、愈看愈看不懂,我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直心就是平等心。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几时平等过?都是不平。总是我比别人强一点,总是那些人都不如我,这是凡夫心,是分别、执著、妄想,那是迷,不是悟。觉悟了,万法平等。
我们前面也说过,佛与大菩萨境界当中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唯有直心才能够证得这个境界,才能入这个境界,才能够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这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心,本心本来是平等的,无有高下,我们失掉了。佛劝我们要发,但是刚刚第一刹那发了,第二刹那就不平等,就失掉了。菩提心是以这个为基础,如果没有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都没有。诸位不要以为他虽然是对人不平等,但是他那个人还很慈悲。诸位要晓得那个慈悲是爱缘慈、众生缘慈,不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大慈悲心,因为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是从直心里面生的。或者说深心,我们也很清净,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也相当清净,见思烦恼都断尽了,那难道不是深心吗?给诸位说,不是。声闻、缘觉根本没有菩提心,所以在楞严会上说他们是外道,阿罗汉跟辟支佛都是外道。这个外道叫门里外,佛门里面的外道,不是佛教之外的,是佛教里面的外道。为什么叫他外道?他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还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可见得问题关键就在菩提心,我们要特别重视它,不是说天天念过就算了。我们无量劫以来,哪一生哪一世不念?念了有什么用?从来就没有认真发过。
深心就是清净心。所以我们自己受用,自己享受,享受什么?心地清净,这是最高的享受。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如果心清净,这是一味的享受,这就叫正定,这种享受叫正受。这个享受,对一切境界来讲就是一真法界。在天堂,你没有乐受,你心清净,如果你有乐,你心不清净,失掉清净了;在地狱里面,你觉得有苦,那你心不清净。如果是清净心,在天堂跟地狱是平等的享受,他都不接受,这叫真正的享受。所以佛法里面讲三昧,你看前面华德菩萨,末后这句经文里讲,「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我们现在所受的都不正常,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五欲的享受不正常,那是凡夫的享受,虚妄不实的享受,不是正常的,不是真正的享受。几个人能懂得这个境界?几个人能够认得这个好处?这是直心所起的作用。
所以你心平等,你的享受,自己享受一定是清净,对待别人,待人待物待事必定是大慈大悲。所谓是「无缘大慈」,无缘是无条件的,「同体大悲」,同体的意思,经题里头看出来了,一切万法都是一心所变现的,它怎么不同体?《华严》里头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是哪个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一心变现出来的境界,如果你不迷,这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你要迷了,才有十法界,才有无量无边的法界。这是菩提心最简单的解释。
不发心没法子修,不发心,佛菩萨不能教你;换句话说,佛菩萨想教你,你程度不够,你的条件没有具足。譬如我口渴了,我想问人家要一杯好茶,不但解渴,而且还可以享受一番,可是我们自己连个茶杯都没有。人家有,怎么办?没有法子给你,至少你自己要带一个茶杯。所以佛法讲法器,你自己要具备法器的条件,什么条件?就是发菩提心。真发菩提心,诸佛菩萨常常就来找你,为什么?你够资格了,你可以学大乘佛法了,而且你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诸佛菩萨哪有不欢喜的道理!生生世世劝你,你都没有真发心,都没有真回头,这一下真发心、真回头了,你们想想诸佛菩萨多高兴!所以你不要以为我都遇不到佛、遇不到菩萨,没有这么好的因缘;佛菩萨时时刻刻环绕著你、照顾著你,几时你回心转意,他就现身了。你要是还是念念都是迷惑颠倒,他现身也没有用处。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坏处,为什么?增长你的邪见,增长你造罪业的机会。诸位能够从这个地方体会得到,才晓得佛菩萨真正慈悲。
底下一段这就讲到供养,供养我们后面会讲到。供养有两种,一种是身供养,我们亲近、承事,就是替他服务,这是一种供养。第二种是最重要的,发心供养,就是发菩提心,依教奉行,这叫真供养。你看《华严经》里面讲,赞叹供养的功德,那真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华严经》里面有一品专门赞叹发菩提心的,叫「初发心功德品」,这个经我们过去讲过。有了因地心,佛菩萨来照顾你,就一定教给你修行的方法。讲到修行方法,这就是修三慧。「教我」,这是观音菩萨说的,古观音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们初学的人,往往就把闻思修三个字错解了。闻,是不是我在这里跟诸位讲,你们在那里听,这就叫闻?一面听一面在那里想,想这个道理,是不是叫思?给诸位说,那你就全都错了,你在那里打妄想。
闻慧,这个三慧难得,为什么难得?因为你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只给你讲什么?讲戒定慧,讲三学,你可以修学的,我们初学的人可以修学;三慧没有资格。你想想看,闻思修叫三慧,我们连定都没有,哪来的慧?这个定不是普通的定,连声闻缘觉的定都不行,是菩萨所修的大定,定当中开慧。其实,小乘人到四果罗汉,九次第定成就了,可惜的是他住在定中,他不愿意把定的境界舍弃,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果然发心不住定境,再要向上提升,这就叫发菩提心。所以说回小向大,这个时候他有慧,往上一提升就是慧,而这个慧里面佛菩萨一定来教他,这个慧里头有闻慧、有思慧、有修慧。可见得慧的层次,我们讲楼房,那是第三层,第一层是学戒,第二层是修定,第三层是开慧,而后才有闻慧、思慧、修慧。这是一种修学的纲领,是大乘佛法里面修学的总纲领。小乘修学的总纲领是三学,戒定慧,大乘修学的总纲领就是闻思修。小乘的目标是证得偏真涅盘,大乘的目标是入三摩地。三摩地是什么?在《楞严经》里面讲就是楞严大定,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讲,就是理一心不乱。名称不一样,它是一桩事情,在每一个法门里头说的名称不相同,同样一个境界。
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示现的,这是讲他过去,他依照观音佛教给他这个方法、这个纲领修学,证得楞严大定。在菩萨地位上,《法华》与《华严》都是圆教,他是在什么位次的菩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他是初入三摩地,换句话说,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我们所看到的,那就不是初住,境界已经提升了。在「普门品」里面所看到的,菩萨没说他的修行,只说他度众生的大愿大用,当然他已经成就了,他自己要没有成就,怎么能够从体起用?说他自己已经入三摩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了,他还没能教化众生,还没能发挥他的作用,他证入的境界还浅;如果说他普度众生了,那他证的位次必定甚深甚深。所以这三经合看,才能对於观世音菩萨有真正的了解、有相当的认识,才能够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心,如何跟观世音菩萨打打交道。所以,对於教理绝不能够疏忽,一定要认真去研究。
既然讲到闻慧,闻是什么?是讲耳根当中的闻性,是以闻性闻如如之理,也就讲的是真理。这个方法立刻就起始觉的妙智,像《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本觉、始觉。这个始觉,跟诸位说是正觉,就是经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始觉之现前,就是正等正觉开始显现出来了。闻是说这个意思。
什么叫思慧?思慧就是你正觉的观察,绝对不是意识心。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教导我们舍识用根,识是什么?心意识。禅家参禅叫离心意识参,禅家那个手段多半是从意根,就是意根的根性,也有用都摄六根,用这个方法。观音菩萨他是从闻性上下手。凡是用六根根性必定成就,你要用六识,用意识、用末那识,那就糟糕了,不管你修的哪个法门,都叫凡夫行,众生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是我们要记住的。
用凡夫心,就是用心意识,只有一个办法还有救药,那就是念佛法门,带业往生。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因为所有大小乘经论都没有这个说法,哪有带业的?只有这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也要把理路搞清楚,不要自己误会了。为什么?我们在过去生中跟菩萨一样,他修了无量劫,我们也修了无量劫,他已经成佛了,我们还在当生死凡夫。原因在哪里?他曾经回头过,我们是从来没有回过头。不但没有回过头,我们就是念佛也没有念好,也是盲修瞎练,生生世世都盲修瞎练。如果你要是不盲修瞎练,你早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尊称你为诸上善人了,你已经成了大菩萨,你怎么还会跟我们坐在一起?可见得你那个佛没念得好,就是说,功夫成片都没有念到,没能够往生。这一生我们又遇到佛法,假如还是盲修瞎练一通,这一生又空过了,像过去生中一样。来生的境遇可能还不如今生,这个事情麻烦大了,所以不认真怎么行?
要认真,先要把理论搞通,我们费这么多的时间、费这么多的精神来研讨《弥陀经疏钞》,目的何在?无非是想把这个道理、方法、境界搞清楚,我们这一生决定往生,不要空过了。《疏钞》讲一遍四年,我们现在这个录音带,一次录一个卡式录音带一个半小时,现在这个带子已经有三百二十五个了,经还没讲完。所以要晓得我们目标之所在。可见得这个念佛法门也不是想像那么样容易,说它是易行道、说它容易,是比其他一切法门容易,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其他的法门要成就,必定是戒定慧、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必走这个路子,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不能违背这个原则的,这里头没有带业的。这个路入三摩地,刚才讲了,就是理一心不乱。净土之易,易在哪里?易有带业往生,有凡圣同居土。前面也跟诸位说过,那得要有观照的功夫,佛号念得才能得力。
说到我们,观音菩萨有求必应,念观音菩萨圣号,也要念到一心不乱。那个一心不乱,跟《弥陀经》里面讲的是一样的,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功夫成片。与菩萨感应道交、有求必应,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到这个时候有求必应了。那我们要问了,你求什么?到这个时候,你有资格跟他交上朋友、打上交道,「观音菩萨,我现在有一点事情麻烦你,你得帮助帮助我」,他一定答应。这个时候你要是求世间的功名富贵、名闻利养,行,都求得到,他都会帮助你。那就太小儿科了!求什么?求成佛、求成菩萨,不求则已,要求求大的,不求小的。诸位果然在这个地方要明白这个道理,信心启发了,你这一次观音佛七就没有白打了。对你这一生的修行,这是个关键的时刻,应当要好好的把握住。所以思慧简单的说就是正知正见,正等正觉是正知正见,也是《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佛之知见。
参禅要离心意识,教下也要离心意识,不离心意识不能够大开圆解。念佛也要离心意识,不离心意识不能得理一心不乱,但是可以得事一心、可以功夫成片,所以念佛好就好在这里。禅与教如果不离心意识不能了生死,没有办法超越轮回。由此可知这个法门的殊胜。我在美国讲经,我不投其所好,他们喜欢禅、喜欢密,我禅的东西也讲了不少,密的东西拿来我也能冒充行家,我不讲,我专讲净土法门。为什么?去一次机缘不容易,不去则已,去就说真实法。有没有人接受?有很多人接受,原来学禅、学密的,听了我讲几次,他们的心都动摇了,都要修净土了,你看这是好现象。可见得真实法必定有人接受,有诸佛菩萨冥冥当中加持。
什么叫修慧?修慧就是这个地方所讲的,「闻熏闻修」。菩萨在《楞严》上,闻熏闻修上还加了个幻字,「授我如幻」。幻这一字就是三轮体空,这非常重要,要「即相离相」,决定不能住相。为什么?一有住著,那就不叫反闻、不叫做内照,心又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这个功夫非常的细密,念念要回光返照。《楞严》上讲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你要懂得反闻,这是功夫的诀窍。可是刚才说过了,那个条件是在菩提心,你没有菩提心,反个什么闻?反过头来还是妄想分别执著;你往外攀缘是妄想分别执著,往里面攀缘还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归根结柢菩提心太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平等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要在这个里面去修。
修慧所生的功德不可思议,那就是智慧现前;智慧现前,对内就是《楞严经》讲的解六结、破三空,这样自己才能够证得楞严大定,才能够入三摩地。所谓三摩地就是定慧一体。六祖大师,你看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坐禅、修定,他那个坐禅咱们得要搞清楚,那个坐禅不是在那里盘腿打坐,叫坐禅。六祖讲的禅,六祖是从《金刚经》上开悟的,所以他所讲的东西都离不开《金刚经》,在《金刚经》上都找到依据。什么叫禅?「不取於相」就是禅。什么叫定?「如如不动」就叫定。坐禅,行住坐卧只要你心不向外面攀缘,在一切境界如如不动,都叫坐禅。不是说坐在那里,坐是什么?坐是最稳当,不动,它取这个意思。是我们心在一切境界里面都如如不动,这就叫坐禅。
六祖这个说法,固然是在《金刚经》上找到理论依据,六祖之前,我们在经典里能不能找到这个修行法?给诸位说,有。《四十华严》里面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鬻香长者,他是修禅定的。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了,他禅定到哪里修?到市廛,古时候的市廛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市场、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场所。他不是到那个地方去盘腿面壁,坐著给人看,不是的,他去逛街,看看,这样也看看,那样也看看,这叫修禅定,这叫坐禅。百货公司常常去看看,晓得什么?晓得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哪些东西新产品,这是开智慧。你问起我,我样样都知道。可是我绝对没有那个心,看了这个稀奇我也想买,动心了,动心,定没有了,禅也没有了。样样都清楚,是智慧,法法里头皆如如不动,这叫禅定。所以,普通人到百货公司看,那个诱惑力太大了,新的稀奇东西心里都动心了,那是凡夫。一个修行人也跟普通人一样去看,这个点头、那个也很好,他不动心,那叫修禅定。所以坐禅在那个地方去坐,不是去找一个人迹不到的地方,到那里去面壁,不是的。那是小乘人修禅定,菩萨修禅定不如是,哪个地方热闹到哪儿去。这叫修,修什么?修我们的妄想,修我们的分别,修我们的执著。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心动念了,那就是病,要把它修正过来,在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修慧。
念佛,这一句佛号就是在当你自己守不住的时候,心被境界所转,就是在境界里头起心动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提醒自己,怎么又迷了?这个佛号的意思,「南无」是皈依,皈是回头,我被境界迷了,在境界里起心动念了,从迷里头赶快回过头来。依,依什么?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阿」翻成无,「弥陀」翻成量,「佛」翻成觉。无量是一切法这个境界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境界里面我们都要觉而不迷,你懂得这个意思,这句佛号就是观照。所以它是唤醒我们的迷惑、唤醒我们的颠倒。不是一昧念这句佛号,把它当作神明来看待,「你就保佑我,你看我天天念你,我对你这么好,我有难你应当来救我」。你这么搞法就错了,那就迷信了,那变成宗教。告诉诸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感情的,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要靠他的,自己无可奈何,要求他来帮忙。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叫你靠自己,叫你自己要觉悟。自己果然觉悟了,连各宗教的教主都要来拜你做老师,为什么?他的问题还解决不了,他必定要来求你。所以,我们得认清楚佛法本来面目,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对内有这么大的好处,这是讲自利,佛法的自利,解六结,越三空,破五蕴,超五浊,全凭三慧。这个三慧,它的总名称就叫做根本智,你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又叫做无分别智,三慧都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对内的,对外那是叫大慈大悲,是后得智,是为他受用的。我们现在颠倒错乱,把他受用的当作自受用,自受用的没得了,这才变成生死凡夫,才变成可怜悯者。
下面有一段经文,这是讲闻思修三慧,你看他是怎么个学法,他入三摩地,请看经文。「初於闻中」,这一句四个字就是三慧里面的闻慧,闻慧只有一句。我这里有三个段落,就是三慧。从「入流亡所」到「空所空灭」,这一段是思慧、修慧都包括在其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讲境界,这就是入三摩地。所以我们自己要晓得,境界一定要知道,自己达到这个境界,晓得。好像我们走路一样,我们先研究地图,搞清楚了,到达那个地方,我知道我现在到什么地方。寂灭现前这个境界,你是念佛人,是用念佛功夫达到的,你自己很清楚,你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自己证得的境界不需要去问别人,特别是在末法时期,佛在《楞严经》上说得很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要去请教别人,别人把你的路指错了,你不叫冤枉吗!本来你走的是一条正路,你自己不相信去请教别人,他指一条邪路让你去走,那就坏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晓得境界,那就是多多的读诵大乘经典。佛教给我们,佛灭度之后,我们「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我们一定要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与方法,经典当中所给我们讲的境界。
说到功夫,就在「入流」这两个字。「闻中」,前面讲过了,这是闻慧。决定不能错用了心,不要把六识里面的耳识当作闻慧,那就错了。不能把第六意识那个善於分别、思惟、想像的,把它当作闻慧,那也错了,那就变成「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它不是耳识,也不是意识,而是耳根的根性,就是六根根性。闻性,佛在《楞严经》上虽然没有讲,但是他讲过见性,有很长的一段经文,「十番显见」。你懂得见性了,你就懂得闻性,因为性是一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的根性只要举一种说明就够了,其余的触类旁通。功夫就是思修,思修就是入流,入流就是返照,观音菩萨所讲的反闻,「反闻闻自性」,入是返,向内,不向外。向内,完全是以智慧为基础,观智它是能入,耳门是所入;换句话说,他用的功夫,我们在此地做一个简略的说明。因为这是讲原理,这个原理懂得了,不管你用什么功夫都用得上,都能帮得上忙。
耳根它的对象是音声,当你听到音声,怎么个反闻法?开头,说实在话还是要用分别心,为什么?你要不用分别执著,那你跟观音菩萨同一俦类,你不是凡夫,你的成就,三年就可以证到三摩地的果位,你不是凡人。所以我们还是要从观照、照住到照见,要走这个路。观照、照住都是用意识心,这是交光大师跟长水他们注解《楞严经》,所谓新旧两派,那个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旧注都是依据天台的思想,天台止观,因为天台止观修行方法是用意识心。而交光大师完全用《楞严经》本身所讲的方法,就是说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舍识用根,那是一乘的修行法。用意识心,一般讲是三乘的修行法、大乘的修行法。我们在中国禅宗也能看得出来,六祖大师他这个方法,就是从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这个派别,是舍识用根,所以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师当时在北方,接引的大众是大乘人。可见得大乘人还是用的心意识,上上乘人舍识用根,无论在禅、在教,甚至於在净土都是一样。
我们既然没有办法舍识用根,我们就用第六意识,从观照的功夫下手。那就是,当我们听到音声的时候,不论什么音声,你听到之后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就好了,不要再去执著。为什么?你用的第六识,了了分明,一执著就变成第七识,那就跑得太远了。这时候就回过头来,像禅家功夫一样,去研究、去思惟,能闻的是谁?谁能闻?譬如人家赞叹你,你马上回过头来,能听到这个声音的是谁?耳听到的吗?识听到的吗?性听到的吗?你往里面去用功夫,外面那个赞叹你也就不生欢喜心了,你就不起烦恼了。人家骂你,你也听到这个声音,能闻的是谁?你把那个骂的人的话都忘掉了,你也不生烦恼了,你也不受气了,用这个功夫。我们念个佛号,能闻这个佛号的是谁?用这个观照功夫,这就是觉,这就是不迷。不随外境流转,把外面那个境界统统转变为自己内照的功夫,这叫反闻,这叫入流。所以反闻、入流,思慧、修慧都在当中。
可是诸位要记住,当你向内内闻的时候,你还在那里起一个疑情,能闻的是谁?依旧是意识心。这个功夫如果用在念佛上,可以到事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把握。但是要证理一心,不行,那功夫差得很远。可是,如果到你得到事一心,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把心意识舍掉,不用这个心,那么提升是相当快的,这个我们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能够证得的。这是属於「智光内照」。
入流就是与本觉相应,这叫合觉。「亡所」,所就是刚才比喻譬如赞叹你的音声、毁谤你的音声,你怎么样?忘掉了,没有注意到。你整个意识都集中在反闻,集中在内照去了,不向外攀缘,把外面境界忘掉了。这个忘掉不是说外面境界你不清楚,你真的把它忘掉,不是。这个忘是个比喻,就是外面境界已经不取相,像《金刚经》里讲「不取於相」,不取外面境界相。把外境全变为智慧向内去照去,用这个功夫。这个功夫只要你用得稍稍得力,那我们讲念佛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确不难!单单讲用这个功夫,就是功夫成一片,带业往生,给诸位说,我们从一个初发心、初学的人,用上三年功夫真的能成就。可是你不能失去观照,你要失掉观照的时候,三年就不能成功。就是说,人家赞叹你,你还欢喜,你心往外跑;人家毁谤你、骂你,你还生气,你心也往外面跑。凡夫就是心往境界上跑,这很苦恼的事情。学佛的人的功夫,他心不往外面跑,他能守得住。观照就是把心收回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不但佛法里面叫你收心,连儒家在学问上也讲究这个功夫。你看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放在外面吗?放在六尘境界上吗?这就是我们佛法常讲的流逸於六尘境界,把这个收回来,这就叫学问。儒家做学问也讲这个,但是它没有讲到更上一层。佛法是讲观照,求其放心跟观照功夫是一样的,一个意思。讲照住,照住是讲修定,儒家有。但是讲照见,儒家就没有看到,所以它的境界相当之高。依儒家的修行法也能到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但是它没有回向,没有求往生;它要一回向往生,那就不是往生凡圣同居土,而是方便有余土。
由此可知,儒家学术的基础我们不能够忽视,因为中国佛法是崇尚於大乘法,大乘法必定要以小乘为基础。譬如大乘讲三慧,你没有三学,你就没基础。那个三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没有那个慧,谈什么闻思修?所以它以小乘为基础。可是小乘到中国来行不通,原因在哪里?我们中国的儒家、道家代替了。儒家、道家的学术思想、修持的功夫不在小乘之下,在心、在愿比小乘大得多;功夫相当於小乘,但是他的愿力与大乘不相上下。所以大乘佛法特别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确实得力於儒、道的基础,这个道不是道教,是道家。有这样的基础在,大乘佛法一到这个地方来就行得通。这是我们应当明了的。
亡所,在六结里面,第一个结就解开了,就是「动」。因为人在这个境界里头常常用这个功夫,他心地清净,外面无论境界顺逆,好像都与他不相干,他自己的心很清净,常住在清净当中。这个时候的境界非常好,在佛法里面讲,第一个得到叫轻安。但是注意,这不是禅定,距离禅定功夫还远得很。这是你刚刚得到的一个好境界,就是你心不为外面境界转了,你心得轻安,无论是顺境、逆境你都能够处之泰然。
心清净,「静」也是个结,这个结要不解开也是个麻烦事情,所以必须依旧要用入流这个功夫。入流的功夫,就是反闻的功夫,要用到底,从开始一直要用到成佛为止,不能够中断。不要说我现在得点轻安,好像舒服了,你就不用这个功夫,那好了,你的境界就止在这个地方。你境界止於这个境界,跟诸位说,修其他的法门不能成就。因为什么?你没有断烦恼,你这是伏烦恼,伏住,没断,不能了生死,你还是要有轮回。所以这个事情麻烦大。修净土,功夫到这一层,功夫成片了,带业往生没有问题。可见得带业往生不难,容易!但容易什么?六结里头解一个,你要没有这个能力,往生没有把握。
诸位要晓得,到你临命终时来帮你助念,那个可靠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样子。活的时候你都不愿意往生,死了之后劝你往生,你真肯吗?到临命终时,我这个人还没有见到,我那个事情还没有交代好,你看看牵肠挂肚的事情那么多,不行,放不下!所以学佛的,佛常常教你平常要放下。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方便在哪里?出家人没有家业,比较上简单容易。可是现在出家人不行了,都有财产、都有所有权状,银行都有存款,到临命终时还是放不下。不像从前,从前出家人没有财产,三衣一钵,比较上容易放下,到临命终时给他助念,他想想我真得去往生。现在出家人不行了,我还有庙,我还有那么多财产,我辛辛苦苦经营的,又怕人家抢去,那你自己命也没有了,这个事情麻烦大了!
所以,入流的功夫,诸位要记住,这个是不管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在内,这是修行的总纲领。不管你是用意识心还是用菩提心,都是这个原则。所以这个功夫决定不能终止,念念都要提起来,这就叫觉。古人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觉就是入流,就怕你把这个忘掉,你一不入就出,心就被境界转了。你在境界里面起了名闻利养、起了贪瞋痴慢,心就跑出去了。如果是入流的话,决定没有,决定没有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决定没有。他心清净的、平等的,虽不是真平等,但是表现在外头确实平等。真平等什么?要入三摩地才真平等。这个时候向平等这个路子走去,所以他的现相是平等的,他心是清净的,这叫真功夫。
现在还有一些出家人,年轻的,要去搞什么博士学位,搞一个头衔来,认为没有这个,将来弘法利生不方便。他能成功吗?决定不能成功。为什么?心都向外攀缘,没有做入流的功夫。六祖大师不认识字,你看今天全世界提到六祖,哪一个不崇敬?他不认识字,他不要说博士学位了,他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人家为什么尊敬他?他做入流功夫。要那个学位有什么用处?不要被那些世间名闻利养所欺骗,不能上那个当!当年遍融禅师教给莲池大师的就是这句话。莲池大师去参访的时候,三步一拜,那么样的虔诚,拜到老和尚面前,求老和尚指示一条明路。老和尚就这么一句话教导他,「不要被名闻利养欺骗了」。他一生的成就,得力於老和尚这一句话,死心塌地,老实修行,他能成为一代祖师。
这个第二句就是把静结也解开了,「所入即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个境界在破五阴里面,就是色阴突破了,色受想行识,破了色阴的区域,相当於小乘阿罗汉的境界。小乘罗汉从初果就叫罗汉。初果,如果照小乘的修学方法,给诸位说,麻烦!我们中国人就是最不喜欢麻烦,中国人个性喜欢简单、明了。中国的文章,它的标准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又详细、又明白。你看看古文,你们读《古文观止》,一篇文章,短的几十个字,长的也不过两、三百个字,讲得多清楚。现在把它翻成白话文,翻成几千字都说不清楚。中国人说话也是简单明了,不麻烦。小乘如果是证得初果的话,就是见道位,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相当的麻烦。前面这两个结解开了,就相当於小乘见道位。你看用这个方法,比小乘人用那个办法简单多了,收的效果一样。不但收的效果一样,比小乘收的效果还要殊胜。因为小乘他有很重的执著在里面,他必须再要将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断尽,才能将我执破掉,法执还都在。所以,大乘佛法用这个方法,在功夫上等於小乘这个境界,但是在执著上比小乘人轻得太多了。
下面讲,「如是渐增」,这就是功夫不断再往前面进,绝不终止在这个境界当中,不断的向上精进。「闻所闻尽」,这就是「根结」。根结必须到动、静这两个境界消失了,根结就现前。古人注解《楞严》有个比喻,六结就好比我们穿六件衣服,我们看只看到外面这一件,必须脱掉外面一件,才看到里面一件。根结从外面来说是第三件,前面二件脱了才看到第三件,一般人很不容易发觉的。我们现在能够体会到的、所接触的是动,一切都是动相,外面境界动,我们的心也动。至於静,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能够理解得到,可是我们静不下来,能理解到。至於根,那就不晓得了。就是外面这一件,里面这一件彷佛还能看到一点,再里面,再里面不知道了。必须前面两个结解开,这第三个根结就现出来,现出来就可以破它了;就是你功夫再继续不断的精进,定力愈来愈深,根结也解了。根结解的现象是什么?能受跟所受没有了,就是受阴破了。就是你有感受,像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受,受就是根结的作用,能受是它,所受还是它。
这个结破了之后,这功夫我们常讲照住了,在念佛法门来讲,事一心不乱得到了,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三昧是正受,正受里面是能受、所受都没有,才叫正受。不像前面得到轻安,自己有感受,「我心好清净」,你还有这个受。你有这个受,换句话说,你根结存在,这个受不是正常的。所以这个要不得,只要有受,哪怕很清净的受都不行,那都是障碍,不是正受,就是不是三昧。怎么办?继续不断的用入流的功夫,还是用返照的功夫。
再进一步,「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第三个结解开了,第四个结现前,第四个结是「觉结」,就是你有觉,受没有了,能受所受都没有了,有觉。觉依旧是障碍,为什么?它是法执的障碍,你有了它,它是无明根本。楞严会上佛说过,「知见立知,是无明本」,那就是你自己「我有觉」,有觉就是无明。你无觉,无觉你是凡夫。这个事情很麻烦,愈往后去境界愈微细。不将觉结解开,不能证得法空,不能破法执。所以,到一切受,能受所受都没有了,只有一个觉性现前,我们还要晓得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到这个时候,不要以为我已经证得大觉,我已经成佛了,觉性现前!你再看经上讲的无上正等正觉,你要是误会了,那糟了。好比你要到高雄去,你坐车才到了新竹,就以为到了高雄,就下车了,其实还远得很。所以这个境界一定要很清楚,依旧功夫不能间断,继续不断的去努力,去返照。
到「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觉就是能觉、所觉,能觉所觉都空了。觉结解开了,这个时候「空」现前,空还是障碍,为什么?因为你还有能空、有所空。能空是你入流这个功夫,所空的是觉,能觉所觉没有了,空了,可见得你还有能所;换句话说,空性虽然是现前了,不圆满,功夫还要精进,不能间断,不能终止。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候就是最后的一关,「灭结」。生灭,这六个结,前面五个结统统是生灭法,你用入流的功夫把它破除、把它消灭了,可见得它都是生灭的。总而言之,全叫生灭心,生灭心就是妄心,生灭法就是有为法。动灭了,静生了;静灭了,根生了;根灭了,觉生了;觉灭了,空生了;空灭了,灭生了,寂灭生了。这个寂灭、灭还不是个好东西,还是有为法,是最细微的有为法,这一关很难断,断掉这一关就入三摩地。入三摩地是什么?见性!
可见得我们真如本性上有六重障碍,我们的真性不能现前,真性里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透不出来、起不了作用,就是上面有这六种障碍。这六种障碍去除的办法就是一个返照。返照的方法那太多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法,念佛也是方法,念观世音菩萨也是方法。方法无量无边,原理是一个,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所有的方法你运用的得当,统统是解六结,破三空,叫你明心见性。
到这个地方,就是见性了,像《心经》里面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到这个功夫还不是圆满,这就是你刚刚见性,所以说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好像我们念佛,刚刚得理一心,不要以为得理一心就完了,还不行。但是这个时候再用功叫「无功用道」,也是古人所讲「此处著不得力」。这个以后的功夫是任运成就的,没有法子用力的。但是功夫还是用智照,所谓的历事炼心,这是诸位必须要懂得。你要是再要深入一层问,到这个时候他的功夫怎么用法?那你就看《四十华严》,五十三参就是这个方法。五十三参是已经入三摩地之后,再修成无上道。
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是从圆教初住开始,初住菩萨是吉祥云比丘,而初住菩萨的时候,吉祥云比丘教给他什么法门?念佛法门。所以,明心见性的菩萨,没有一个不念佛的,可见得念佛法门之殊胜。我们自己过去真是无知,我刚刚学佛的时候也是瞧不起念佛法门,以为这是老太婆教。我们这样聪明,有这样的智慧,怎么去学这个法门?到以后经典看多了,才生惭愧心。我们认为最好的、最高的,是佛门里头接引众生小广告,撒广告的,我们所看不起的,原来是佛法里精华之所在。我们看走了眼,不识货,真正的宝贝不认识,把假的当作真的,把释迦牟尼佛权巧方便的法当作真实法,真实法不认识。这么多年,总算是搞清楚了,很庆幸,真正是难得。早一生搞清楚了,我也早一生到西方世界作菩萨去了,也不会到此地来了。这一生搞清楚了,那就决定不会空过了。
今天晚上给诸位所讲的,这是讲一个开端。只是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大义法师引用《楞严经》上这一段话。「金刚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理一心不乱,是同样的意思。这一段对我们修行来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晓得这个道理,会用这个方法,你的功夫就得力,你会在修行当中法喜充满,你不会退心,你晓得自己在进步,晓得自己的境界。你要不懂这个方法,你学佛,无论你修多少年,会半信半疑,学到最后可能变成不相信。古德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你刚刚学佛,好热心;「学佛二年,佛就在西天」,变成愈搞愈老油条,不在乎了,佛就远了;「学佛三年,佛就化成云烟」,没有了。那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修行,你自己会感觉到,佛与我一天一天接近,好像跟他通信愈来愈密,感情愈来愈深,非常有味道。古人教我们,「上友古人」,我们跟佛菩萨交朋友,这多自在,这多高尚。向下,「普门品」里面所讲的,都是以这个理论做基础。所以菩萨才有那么大的能力,与我们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有任何苦难,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必定感应,道理在此地。
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