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 (第五集)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五集)  档名:07-006-0005

  请掀开经本,一百四十六面第二行: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从这里看起。前面第一句所说的,「初於闻中,入流亡所」,诸位一定要将这个入与这个所要搞清楚。在这一章经文里面,这一句是最重要的。前面已经跟大家分别解释过,可是这个意思是有相当的深度。从表面上看,六尘,这是外面的境界,它有诱惑我们的作用,既有诱惑,必有所在。如果这个心还被境界诱惑,我们的心是向外奔逸,往外面跑。假如是入了法性,这个入就是回头的意思,佛门里面常讲「回头是岸」,这是回头,反闻,这回头。世间法里面做学问,你看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他那个求其放心就是入。如果不求其放心,那个放心是放在外面,放在六尘上,随六尘境界而转,这个心是乱心。不为境界所转,这个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法性。清凉大师在《华严疏钞》里面有说,「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可见得这个法性就是一心不乱。

  为什么证入法性的人,就是证得一心不乱的人,他的心不会被外境所动,这是什么原因?当然我们也是很希望求得,而我们总是求不得、求不到,这个原因在哪里?原因在我们不了解外面的境界之真实相,而把外面境界都看作是实在的,这就无法证得。我们这个心要在境界上定下来,那是勉强的定,是用理智控制著感情不叫它动,这都不是办法,这石头压草。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压制到相当的时间之后它会爆发的,压不住的。这就是说明了不能够理解事实真相,才有这些弊病产生。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把这个一切事实真相给我们说破。说破,他是说破了,我们自己要悟入这个境界才有用处。佛给我们讲「万法皆空」,我们哪一桩空了?没有一样空了。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把一切有为法都当作真实,几个人把一切有为法看成梦幻泡影?这就是不晓得一切法的真实相,自自然然迷在外面境界里面。

  修学,这就有善巧了。像以前灌顶大师告诉我们,修行人没有其他的念头,唯守一法,然后见真。这个法子看起来好像很笨拙,看不起眼,实在是有道理,真正去用会很得力。为什么?那就是训练一心的办法。我们今天学佛,所用种种的办法都不是修一心,不修一心,换句话说,增长分别执著,那怎么会成功?增长分别执著是凡夫,不是佛菩萨。我们今天在这里听经,增长分别执著,读诵大乘经论,也是增长分别执著,天天干这个,那怎么得了!这个问题就大了。换句话说,我们不懂得守一法的妙处。表面上看起来,现在佛教挺兴盛的,特别是在我们台湾,到处都有人在讲经说法,有人在领众修行,好像是很盛,其实很衰。原因在什么地方?都不得法,都不能够守一法。譬如在民国初年大陆上只有一个道场它提倡的守一法,那就是苏州的灵严山,它就守一个办法,念佛。所以灵严山的道场是长年佛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打佛七,它叫长年佛七道场。道场里只有念佛,它没有经忏佛事,它也没有讲经,唯守一法,的确也成就了不少人。

  你要问为什么守一法就能成就?我们要追究这个病根之所在。《楞严》里面讲六结,我们就看最初的这两个,动、静。动静都是尘,耳根所闻的,有声的时候动,无声的时候静,眼根所对的是明暗,见明是见,见暗还是见。耳根对著这个声有动、有静,动静两种分成两大类,它的性质,在我们凡夫来讲,所谓是黏湛发性。湛是什么?湛寂的闻性。它是不是真的黏上去了?不是。所以诸位将来读经要读到这个字样,不要误会,有这个意思,可没有这个事实,似乎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讲耳识就是这么起来的,可见得耳识之所依是闻性,闻性里面染上了动静二尘,这就变成了耳识。我们今天用耳是用耳识,不知道用闻性。观世音这个方法就是要把耳识恢复到闻性,这个办法就是这样子,这就所谓是入流亡所。

  前面也跟诸位讲了,这个事情是要以般若智慧去观照,先照这个粗相。譬如说我们听到音声了,千万不要执著这个音声,分别这个音声,这个音声好听或者是不好听。好听,又起了贪心,多听听,不好听,又厌恶了,又希望离开,这个里面就又生了虚妄的取舍,那就错了。音声一起来的时候,这就是提示你自己的觉心,提起觉心,你就在这上用功夫,这个功夫真正会用是不间断的。这就是文殊菩萨拣选,为什么给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就是耳根不间断。我们睡觉了,睡觉耳还在听,眼根间断,张开眼睛见,闭了眼睛就不见,明暗都不见。耳根是清醒的时候它在听,睡觉的时候它还在听,当你睡著的时候,叫你几声你就起来,你就醒过来了。如果是你眼根起作用的话,我写上你的名字给你看,你睡著了给你看,你能不能醒过来?不会醒过来,叫你几声你就醒过来,可见得耳根在睡的时候起作用,眼根睡的时候不起作用。我们用耳根修行二六时中没有间断,用眼根修行会间断,这个功德利益就在此地,这是不间断的,会用功功夫不间断。

  你要去观察,这个观察可不是思惟,这个里面特别要注意到这一点,千万不要把打妄想当作观想。观想,观想是观照,可不是在那里胡思乱想。为什么?离了心意识这才是观想,或者我们讲观照,用心意识都叫打妄想,这个是一定要把它辨别得清清楚楚。当耳根一接触声尘你就去观,刚才讲了,决定不落入思惟。这个现象怎么发生的?当然这是从声而来,有时候从动而来,可是也有从静而来的,它是从动还是从静,也就是说有声还是无声。这个时候无论是有声、是无声,必须要了解,无取无舍,你的功夫才能用得上,一有取舍的心,这功夫就用不上。诸位晓得,一根的原理是如此,根根原理无不如是,在一切境界里不取不舍。为什么?因为境界不是真实的,取舍都是错误。所以说无取舍才是正确。晓得这个境界的真实相,你必定可以做到外不随声尘所转,内不起分别执著,这就是内外两边都不著。这个时候你的清净心现前,清净心里面就生智慧。

  所谓入流,就是离心意识,用六根的根性,这是入圣者之流。亡所,所是一切尘境,六尘的境界,六尘境界里面无取无舍,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亡所。这是观世音菩萨他自己修学用功的基本的原理原则。今天我们所看的,这是境界了。『所入既寂』,这个「所入」就是前面的入流亡所,这个所就是亡所,入就是入流,入流亡所这个功夫做到了,心寂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个方法,你看讲的是简单,实在说是高明极了,这个真正是像一般人所讲的,快刀斩乱麻的办法,直截了当的明心见性。这个动静二尘,我们在前面读过,我们曾经读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些东西,诸位要记住,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前面讲过。换句话说,动静二尘当然也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才说「所入既寂」。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一个什么回事情?是不是观世音菩萨证得这个境界,外面动静二相就没有了?动静二相是有,他心里面可没有。诸位要晓得,一切有或者是一切无,都是从分别执著生的,如果离开分别执著,的确无有一法可得。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哪有一法可得?这个是功夫真正达到了一心。前面跟诸位讲过,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事一心到不了这个境界,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寂照不二,寂照一如,这是平常动静二相已经不能再扰乱他了。为什么?他这个心不缘外面的尘境。尘境不是真实的,如果没有妄心去缘它,尘境不生,这才是真正的入流亡所。这个叫做根本静,就是寂静。根本来寂静的,根是见到了,所入的尘这个时候也消亡了,可见得这个尘本来也是寂静的。诸位想想这个味道,大乘经里面佛所讲的,从无生法忍的境界再往上提升,寂灭忍,这个里头就有一点极清净寂灭的意味了。这个境界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殊胜、最真实的境界。这个意思就是说根尘都已经寂静了,妄识不生。不但动而无声之相了然不生,就是分别心也是静而无声之相,也了然不生,所以才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功夫继续的提升,从入流亡所又提升了一级,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个境界,在我们《楞严经》里面讲到后头五阴来说,这是破色阴的境界。诸位要记住,色阴就是代表著六尘,因为佛法,色法跟心法,可以归纳为二大类,展开来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我们今天说五阴,色阴破了。这个色阴里头,要是把五阴或百法来说,色阴里面包括了十一类,五根六尘,这个都是色法,这个关突破了。突破这一关,像《弥陀经》里面讲,超越了劫浊,五浊里头超越劫浊了,功夫到这个境界。我们修定,诸位要晓得,佛法里面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方法尽管不一样,目的决定是相同,那就统统修的禅定,都是修的定。而修定的目的就是要破五阴,超越五浊恶世。再往底下看: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如是渐增』,这个境界往上再提升,功夫愈来愈深了,到『闻所闻尽』。第一句「如是」两个字就是指前面「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所谓是到这个境界了。在佛法一般说来,这个功夫渐进,有观行、有相似、有分证、有究竟,像天台大师所讲的,这都是大的层次。我们现在姑且从观行上来说,观行是要用智慧,所以如果没有智慧,我们就不得其门而入,而智慧之产生一定要清净心。诸位千万不要误会,我们只要把经多读、多听、多来学习,我就开智慧,那你就错了。你这个办法所得到的是世智辩聪,对於你开智慧是构成了障碍,八难之一,你遭难了。遭什么难?智慧不开。所以诸位要想开智慧,你又去自找麻烦,自作障碍,那就无可奈何,你所走的路线完全是背道而驰。

  所以学佛人特别要留意,心地要清净,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逆境、顺境,染境或者是清净境界,全无染著,我们这个心才能清净。像前面讲的,入流亡所,这是第一步,入流一定亡所,亡所才能入流,亡所拿现在话讲就是放下万缘。五欲六尘你要放不下你怎么能入得进去?你就不能入流。能所不亡你怎么能到寂静?所以这个观智,我们说我们有没有?那就要问问我们自己,我们五欲六尘染不染?五欲六尘,就是根尘相接触的时候还动不动心?动心就是染,染就没有观智的本钱。没有观智,我们在修行,像天台大师所讲的六即佛,这个六个位次上,那个理即不必说,那是理体上的,那是一切众生人人有分的,那是理。事上呢?事上搞来搞去还落在什么?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名字修行,有修行之名,无修行之实。多少人搞了一生都是搞的假名,都是搞的名字。名字这一个范围之内完全是凡夫,包括世智辩聪,无论他有多大名气,无论他经教讲得怎么好,定功怎么深,只要境界现前他还起心动念,那就是名字即中。他出不了六道,甚至於说他还逃不出三恶道,这个东西麻烦大了!

  真正有了功夫,要从观行讲起。你看智者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他圆寂的时候,他是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圣贤录》里头都有他的传记,这是天台宗的创始的第一代祖师。他圆寂的时候,学生们问他,你老人家在什么位次上?大家都很想、很希望知道。他非常谦虚,他是一个宗派的创始人,一代祖师,果位当然是相当之高,可是他自己很谦虚,同时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他说如果他要不领众,就是不管一切事物,自己修行,他可以证得一心。一心那是属於相似、分证;事一心是相似位,理一心是分证位。他说我可以能够到一心,因为我领众,在寺院里做住持,要管很多事,要分心,不能够专修,所以我证得这个位次只是五品观行,观行位。诸位要知道,观行位最起码的就是我们在净土里面讲的功夫成片。从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以下,这个是观行位;事一心到理一心以下,这是相似位;理一心以上是分证位,这是六即佛里头。我这样一说,大家可以明了。这个观行位里面,跟诸位说,就预知时至,带业往生。你自己要是再修福,知道修福的话,这个福报就能够叫你预知时至,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如入禅定。这是跟大家说明如何真正的修行;若不真修,到临命终时后悔,那就太晚太晚了。

  你要想真修,你就要记住前面我提出灌顶大师讲的话,一门,一生就守一门,守一个方法。守一门,在行门里面,如果你一门没有成就,最好不要涉猎其余的法门。譬如像我现在修念佛,我念佛没有到功夫成片,不要三心二意去学禅去,又去学密去,不要,一门都没成就,你要在一门上有成就。你看智者大师,到观行位了,这是有成就,到观行位就是功夫成片。再给诸位说明,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那一心不乱更不必说了,功夫成片就能做得到的,就自在往生。功夫成片里面程度当然也有浅深差别不等,功夫深的可以自在往生。

  研教亦复如是。初学的人解门比行门更重要,你们看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初学的人解比行重要。也正是说明了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四十九年天天在那里讲解,这就说明了解比行重要。我们去找《大藏经》,找遍《大藏经》,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在什么时候领导大众去打过佛七,你们去找,能不能找到,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交代那些弟子们集合起来打个禅七,有没有?没有。我们来做个法会,打个普佛,有没有?也没有,什么都没有。我们在《藏经》里面发现的就是天天在讲经说法,把这些理论、方法告诉大家,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从前这个修行都是个人干个人的,没有大家集体在一块的,集体在一块共修是我们中国人提倡的。提倡的人,一说你们就晓得,百丈禅师、马祖道一和尚,「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他们两个人提倡的。建丛林,我们大家统统住在一起,我们在一块共修。所以这个共修的制度是我们中国人提倡的。六祖大师在世的时候都没有共修,六祖的徒孙,他们大概是第八代的,我们在《坛经》里面都读到,马祖的师父是怀让,怀让的师父就是六祖。

  昨天我说过,博学多闻是要有条件的。那什么?根本智现前之后,才有资格博学多闻。所以在解门里面也是要专一,也是要专一个老师,你跟一个老师学。我们说学一部经,这个一部经学来学去,学了多少年,又不开悟,枯燥无味,厌倦了,这个就是什么?这就是没有耐心。所以我才不得已鼓励大家什么?你去找一个老师,今人不知道谁是有成就的人,找古人,为古大德的私淑弟子,一样成就。像蕅益大师他就学莲池大师的,蕅益大师学佛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圆寂了,他对於莲池大师非常的崇拜,莲池大师不在世了,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世间,一直到今天还保留在世间,《藏经》里头有莲池大师的《全集》,现在还有《莲池大师全集》的单行本,我们图书馆这里也有,蕅益大师就是以他这个《全集》做为他研究的范围,专攻莲池大师的集子,一直到他自己开悟,不悟绝不看别人的东西,就守住这个范围,他守一,守一家之言,他成功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

  甚至於一些佛学院里我都劝告他们,你们办佛学院,所有课程里头,守一家之言,古德的,大家所景仰的,莲池大师的、蕅益大师的,可是只能守一家,用莲池的就用《莲池大师全集》,用蕅益的就用《蕅益大师全集》,不要两个同时来搞,同时搞不行,那你是走两个门路。如果近代的,像《圆瑛法师全集》,内容相当丰富,做为一个佛学院三年、四年的教材足够了,守一家之言。这样能够下个五年到十年的工夫,你才有根底。什么根底?观智的根底,才能够从名字位中提升到观行位,这是个办法。否则的话,你搞一辈子,都在名字位中,你二六时中提不起观照。你要是提得起观照,你的心是清净的。如果你这个心里面常生烦恼,那就是没有观照功夫,若有观照功夫,决定不生烦恼,心是清净的。如果你要到相似位中的时候,不但心是清净的,常生智慧。这个地方虽然不生智慧,但是也不生烦恼,心清净,有这种能力。不管什么境界,心都是清净的,这真正叫断烦恼,断烦恼就了生死。诸位晓得,六道轮回推动这个力量就是烦恼,烦恼障断了,六道轮回就超越了。所以前面讲,超色阴、超劫浊。

  这个时候这个定的力量渐渐加深,智慧当然也渐渐增长,所以说「如是渐增」,增到一个相当的程度,「闻所闻尽」。要是说外面这个尘不染,决定不分别、不执著了,但是内里面还没有到完全清净。所以这个功夫是讲的内功,前面一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很清楚是讲的外境,先断外境,於外境上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了然不生。这个功夫做熟之后,再加深,做什么?内功,这个内心更求其清净。这个闻所闻尽,能闻与所闻都尽了。这个在五阴里面,这个功夫又增进了一层,破受阴,色受想行识,破受阴,破见浊,五浊里头破见浊。这个都是连带关系,见浊破了受阴就破了,受阴破了见浊就破了,这个是连带关系。这个时候就是教中所讲的,分别、俱生我执,到这个时候才断,这个就是证得了人我空,相当於小乘阿罗汉的地位。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来讲,这是初得事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再看底下两句,它这是两句就是一个境界。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这个地方注意的就是那个『住』字。如果在前面这个境界,见浊、受阴破了,分别、俱生我执破了,你要是停止在这个位次上,那就是小乘了。停止在这个地方,不再求进步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弥陀经》里面讲的声闻、缘觉。那个声闻、缘觉跟我们一般这个声闻、缘觉不一样,我们一般声闻、缘觉,他不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他也没有求生。这个的确是大乘菩萨,是证得事一心不乱的,但是他的功夫不再往上提升了,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等於声闻、缘觉,是这么个意思,而不是真正的小乘人,他是大乘人里面,位次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相等,是这么个说法。我们要是念佛修行功夫到这个境界,要是停止在这里,那就是这么个境界。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一个大前提、大原则,我们的境界希望要天天提升,不能住。『尽闻』,就是能闻与所闻统统都尽,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增高。这是真正有志之人,有志气的人。

  这个讲的这是大前提,我们再把范围缩小来说,这个修学的功夫、境界,要年年提升,月月提升,天天提升,你学佛才会真正有法喜充满,才会得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实在上说,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第一章就说出来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是什么?所以一般人,它这个句子是活的,凡夫看到了是凡夫的境界,佛菩萨看到是佛菩萨的境界,这句子活的。凡夫人看到,孔老夫子叫我们学,我们要多多的学,学了我们要练习,自己会了,很快乐。这个境界很粗、很浅、很低。菩萨看到了,学是什么?学是觉悟,学是觉。你们查查《说文》、查查字典,学当什么讲?学当觉讲。觉而时习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个习是什么?习就是历事炼心,在一切境界里面觉而不迷,这就法喜充满。这是真修行,历事炼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这是历事,样样事都经历,在这里面学什么?学觉而不迷。换句话说,学什么?学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觉而不迷。《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学这个。

  所以小乘人没分,小乘人不学,自己找一个深山,找一个岩洞里面去面壁去,不接触外面境界,不修历事炼心。所以小乘人没有智慧,他有定功,他能够断烦恼,但是他没有智慧。大乘菩萨不一样,大乘菩萨这个境界是天天要提升,绝不是守住自己那个境界,要提升,所以他要历事炼心。我们看《华严经》,你看鬻香长者修禅定在哪里修?在市廛之中修。市廛是什么?最热闹的地方,像我们今天说的百货公司、市场,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叫你看得眼花撩乱,在那里怎么样?炼不动心,这个就是修行。唯有这样,才能把自己这个境界提升。我们在百货公司去逛一下,看到琳琅满目,这个也不错,这个也想要,那个看看,也动了心,你心被它牵跑了。一想想,不对,我要修心,不动心、不起念,眼睛闭著,勉强把自己压制住,初级的功夫。下一次再去,比较清净了,动心的幅度比较小一点,这就是你自己进步了。到几时你完全不动心了,这个地方你可以去、可以不去。还没有到完全不动心,要常常去,要炼,锻炼,因为你还没有到净地,净地就是完全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摆脱这个境界再修另一个境界,『尽闻不住』,这个是禅定真正成就了,到尽闻,成就了。

  这个尽闻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完全的不起心、不动念,真正不起心、不动念,小乘就是阿罗汉的地位。小乘阿罗汉所以比不了大乘人,它道理在哪里?小乘人还没有经过锻炼,大乘人是在锻炼当中到了六根清净,这个尽闻就是六根清净,或者我们叫六尘清净,都可以,是一样的意思,真正清净。所以他这个境界比二乘人要高,他是经过锻炼出来的,这个清净是决定可靠的。假如这个境界相达到之后,你要是住在这个地方,就变成障碍了。变成什么障?所知障,烦恼是没有了,所知障,变成障碍了。必须要把它摆脱掉,要离开掉。这个时候,诸位要晓得一个原则,如果真有净相可得的话,好清净,净相可得的话,你已经又执著了,心又有所住了。住在哪里?住在什么都没有,极其清净,空相,凡夫住有,二乘住空。到这个地方有尽了,有尽了是什么境界?空,住到空的境界那里去了,这就又错了。虽然得到所觉空,可是他还没有能够证到能觉空。

  菩萨在这个阶段里面,他所到达的是外净六尘,内净六根。这个时候,再往上提升一层,尽闻也不住,『觉所觉空』,这一句就是再提起观照的功夫,破所知障,这是功夫更增进一层。能觉之智与所觉之理,又是能所一对,但是境界愈往上去愈微细。如果要是住的话,必定又起法碍,就是法执,又要起法执;换句话说,必要能这个能觉之智、所觉的空理两边也要摆脱掉,能所不立,中道不存,这样才能把所知障打破,把法执打破。到这个时候是能空的觉知、所空的理障也都寂灭了,这个时候才能够圆破烦恼浊,也破五阴里面的想阴,知道想阴本空。分别、俱生的法执断掉了,到这时候断了,这个时候所谓是思慧的功能达到了极处,这个境界在我们净土里面讲,这是初证理一心不乱。再看底下一段: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空觉』,换句话说,还有空,空不起觉,那么这个空不圆,不圆满,有觉,还觉得空,觉也不圆满。诸位想,到什么时候空与觉圆满?一定要到空觉不二,空觉俱无,空觉是一,这个时候才圆满。就是连空觉也没有了,这个是极圆之空,极圆之觉,求其空相及觉相俱不可得,所谓是「觉而无觉,空而无空」,所以称之为是『极圆』。由此可知,极圆的境界里面,觉无觉相,空无空相,所灭的空与能灭之空也不可得。这个在《般若》里面所讲的就是空空。《般若》讲的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你看这个层次。到这个地方,这到空空,三空里头证得空空。前面讲了,人我空,事一心不乱;法我空,理一心不乱,破法执;到这个地方,这是空亦空,六结三空都超越了。这个是什么境界?在菩萨境界里面这是真正的无生忍的境界,真正无生忍,诸位晓得,七地、八地、九地,是这个境界。我们跟大家讲的是圆教,菩萨位次快到头了。

  底下一句才是真正到头,为什么?到寂灭忍,从无生忍再提升到寂灭忍。寂灭忍,诸位晓得,下品的寂灭忍是法云地,中品是等觉,上品是如来果地。我们通常在圆教里面讲理一心不乱,从什么时候是理一心?圆教初住就理一心。你看看,这个是理一心里头也有四十一个等级,这个地方所讲的,这是理一心里面极深的程度,地上菩萨的境界,超越了三贤,登地。严格讲起来他是七地,尺度放宽,最低限度也是初地,在圆教里登地。你看在本经里面所讲的,每一个阶段,两句话八个字,真正是纲要之纲要,再简单也不过了。可是这个里面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希望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发大心,所谓发大心就是发觉悟之心,大心就是菩提心、就是觉心。所谓觉心就是要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正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无住生心。无住就提升了,他不住,就提升了。生心是什么?是生觉心,生菩提之心。

  话虽然是这么说,我们要想到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不能单看观世音菩萨,看他这个修行法,人家早就成佛了,这是他述说他修行的经过,提供我们做个参考,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因为他所提出来的都是原理原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用得上,这个是了不起的,无论修哪个法门,统统用得上,无论学哪个宗派,也统统都用得上,好在这个地方,真的是真正大慈大悲。所以我们今天从这个基础上如何去建立,建立而后才能谈到提升。好像盖大楼一样,先把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之后,慢慢一层一层往上盖,一层一层往上提升。你如果基础都没有,你提个什么?你拿什么去提?基础没有,天天口皮上在提升,那就讲,总在名字位中打转转,永远超越不了名字位中,这个就大错特错。所以一定要名符其实。由此可知,在今天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晓得奠定基础,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晓得奠定基础的理论与方法、功德与利益,那你就是有智慧的人,你对於现前的境界就是觉而不迷。如果你对於这一点疏忽了,那是迷而不觉,无论你在大乘里头修学什么法门,那都是盲修瞎练,迷惑颠倒。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