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四集)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5-006-0004
疏钞【一、大势至—启教之人也。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生净土。】
这一章是《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大势至—启教之人也』,大势至是菩萨的名号。「启教之人也」,启是开启,教是教化,他是开启教化的第一个人。
『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这几句都是经文里面的话。从这几句,可以说将大势至菩萨给我们很详细的介绍出来了。可是初学之人,看这个简单的介绍,对於菩萨殊胜的功德很不容易体会。原因是我们的心太粗,惑障太重了,不能不简单的做一个说明。净宗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殊胜到了极处,没有一法能与它相比。
大势至菩萨代表的是专学这一个法门的第一人,专修专弘。经文里面,他告诉我们,他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到后面再与诸位详细解释经文。这是说明他修学的宗旨,无生忍是果位,念佛心是因行。以念佛这个因,证得无生忍的果位。无生忍就是成佛的果位。
《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圆教初住以上,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都称之为无生忍。严格的说,证得无生果位的菩萨,应当是七地、八地、九地这三个位次,可见不是普通菩萨。再往上面去是寂灭忍,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十地菩萨是下品寂灭忍,等觉菩萨是中品,如来果地我们称为上品,这是说明无生忍位的菩萨很高。此处讲的无生忍也通如来究竟的果位。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就用念佛法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得这样殊胜的成就,这个法门的功德不可思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方法。怎么念?要能都摄六根,就行了。怎么摄法?摄是收,我们常讲收心。平常我们的心都往外面境界上跑,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六根的根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就被外面境界迷惑了。怎么迷?起了贪瞋痴慢,就迷了,被外境污染,被外境迷了。现在菩萨教我们要把这个心收回来,眼从色尘收回来,耳从声尘收回来。用什么方法收?就用这一句佛号。我在此地明白的告诉诸位同修,怎样收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能做到净念相继,六根就都摄了。如何做到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做到了。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两句说明念佛的功效。方便是指其他一切方便法门,念佛人不需要,不用藉助其他法门。现在诸位也许听到有人讲要禅净双修,「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比喻禅净双修。还有禅密双修,还有禅净密三修的,现在在这个社会许多地方我们都听到这些。大势至菩萨简单,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他不要禅、也不要密,什么都不要,这是「不假方便」。
「禅净双修」是永明大师提倡的。永明延寿是中国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这个人提倡禅净双修,那一定没错。诸位要知道,永明大师是什么时代?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你要清楚。这些话他不是为我们说的,我们如果遇到他,他一定说:「老实念佛。」没有二话好说。
那时禅风最盛,大家一窝蜂都去学禅,而且非常执著。你要对禅批评的话,他可对你不客气,不容许批评。禅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佛菩萨才大慈大悲应化到世间来。所以永明应化到世间来,学佛学参禅。他也去参禅,在禅宗里表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那有什么话说!他是示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然后回头来专修净土,念佛往生。意思就是告诉你,禅大彻大悟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要想真正了生死出三界,还得老实念佛。用这个方法,所以你不能说念佛不如禅。人家在禅上成就不如永明大师,他现在念佛,这是教那些学禅的人,看到你禅不能成就,劝你念阿弥陀佛,「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勉励他们,希望他们回头,是这个意思,是对参禅的人说的,不是对念佛人说的。所以要知道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说?对哪些人说?我们不能学,我们学就大错特错。
不需要藉任何法门帮助,自得心开。自是自自然然,只要你念佛功夫成熟,自自然然就开悟了。「心开」,就是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彻悟的意思。
「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地这个「三摩地」是指楞严大定,如来在果地上所证得的大定。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念佛法门第一,他用这个法门成功的。
『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生净土。』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他与观世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缘分很深,常常示现在世间。
有很多同修都知道近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怎么知道他是大势至菩萨?在《永思录》里有一篇文章写得很清楚,这件事是真的。「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他是专门提倡念佛,印光大师一生的行谊要以这一章经来看,非常相像。
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不讲经、不传戒、不做法会,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念佛堂佛号日夜不中断,一年到头都不断,这是告诉我们真正念佛堂是这样子的。日夜不断,人哪有精神?毕竟我们是凡夫,晚上总得要睡觉。他的方法很好,晚上分班,轮班念,一班四个人。上夜班,你当班的一定要去念,不当班你喜欢念也可以参加,不喜欢你可以去休息。他晚上换班,所以日夜念佛堂都有人在念佛,佛号不间断。目的「令离三途,得生净土」,这个目标非常之大,三途就是六道轮回。唯独这个方法能真正教我们了生死脱轮回,大势至菩萨这个教学法非常非常有效。
疏钞【二、念佛—法也。智也。俗。事。修。行也。】
『念佛』是方法,『法也』。是『智』,智与境是一对,真正有智慧的人就肯念佛了。换句话说,不肯念佛,不发心念佛,这人没智慧。怎么知道?读《华严经》就知道了。《华严经》确实像大海一样,所有一切大乘法门,最后的目标都是归於华藏世界。华藏世界里的地上菩萨都念佛,都求生净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前面三十个位次不一定念佛,后面十一个位次一定念佛。佛在《华严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等觉。换句话说,从初地到等觉十一个位次都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大智慧。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菩萨,发愿念佛求生,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净土。菩萨当中文殊是智慧第一,普贤是愿行第一,无论是智慧、是愿行,都以阿弥陀佛为究竟的归依处。我们才知道在所有法门里抉择念佛法门,那是大智慧。要和圆通的意思来讲,还有『俗』,这是『事』、这是『修』、这是『行』,念佛才能证得圆通。
疏钞【三、圆通—境也。真。理。性。寂也。】
『圆』是功德圆满,『通』是通达无碍,这是『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究竟圆满通达无碍。所以这是『真』,这是『理』。「真」对「俗」说的,「理」对「事」说的,「性」对「修」说的,「寂」对「行」说的。所以圆通是真、是理、是性、是寂,我们从事修,自自然然就入理,理是真如本性。
疏钞【四、章—能诠文字。章句也。】
末后是『章』,『能诠文字』就是『章句』。这一章经经文不长,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可是它是大经的精华。诸位看经文:
经【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一段叙说仪规礼节,学生对老师说话的尊重。
疏钞【一、大势至。《思益经》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
『大势至』是菩萨的名号,菩萨为什么称作大势至?佛在经典里为我们介绍,此地引用经典来说明菩萨名号的来由。
『《思益经》云』,前面省掉两个字,经的全题是《梵天思益经》。《梵天思益经》里有一段介绍大势至菩萨:『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我」是大势至菩萨自称,为什么他叫大势至?他威德太大了。「投足」的意思就是他走到的地方,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大势至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就震动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无论他在哪一个佛国土,都有同等的威德。
也许我们听了这句话,心里有恐怖之感,大势至菩萨一来地都震动,这还得了?经上常常讲六种震动,这六种震动是大地震,不是普通震动。诸位要知道,佛是用震动来形容,不是大地真的震动,是人心震动。我们无量劫以来,希望真正能找到一个简单容易修学的方法,又能得到殊胜的效果,确实能帮助我们了生死、成佛道,到哪里去找这个法门,真是望眼欲穿。大势至菩萨把这个法门带来了,不但六道凡夫心里感觉到兴奋,二乘、权教菩萨,乃至於法身大士,没有一个心地不震动,不欢喜的,真正得救了。这是兴奋而震动。
「及魔宫殿」,魔是恐怖震动,魔心也动了。魔心动与我们心动不一样。我们心动是大势至菩萨给我们带来好的方法,我们能得救。魔就怕这些众生都成佛,离开三界,他感到恐怖,魔总希望魔子魔孙愈多愈好。他的染爱很重、感情很重,看到你们各个念佛,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头痛。他管辖的区域人都跑掉了,他就生烦恼,魔震动是生烦恼。所以叫「大势至」,「大」是大威德,「势」是势力,「至」是达到了极处。
疏钞【观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观经云』,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通常我们称为《十六观经》。佛在这部经上也介绍:『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这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这一位菩萨就是指大势至菩萨。他行动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与《思益经》里讲的意思相同。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菩萨坐在那里,为大众讲经说法,介绍念佛法门,所以国土也都震动。像《华严经》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意思就是说,不但有情众生心动,无情众生也跟著有感。我们细心能觉察得出来,植物有感,矿物也有感。我们凡夫不能观察得出来,确实有感,动就是有感应。这种说法是就菩萨自利行上说的,说他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议,所在之处自然能感动大众。
疏钞【悲华经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界故。今当字汝为得大势。】
大势至菩萨这个名号是宝藏佛给他起的。《悲华经》里面有这么个说法,菩萨发愿上求,希望他将来成佛,他的世界与观世音菩萨一样。有愿必成,何况是善愿;有愿一定会成就。
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门里没有求不到的。往往我们有些愿求,求不到,是怎么回事?你本身有业障,不是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有障碍。你把障碍去掉,就感应道交,就有求必应。所以有求必应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再说得明白一点,要如理如法的求。你求的不合理不如法,就是障碍,就求不成。如理如法,有求必应。
有一年,好像是在西门町法华寺讲《地藏经》。那时有一位法师常常来听经,听我讲到「有求必应」,他很怀疑。我下了讲台,他问我:「法师,佛家讲有求必应,我很怀疑。」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求到。」为求这一桩事。
我知道他住小茅蓬,我就问他:「你的茅蓬几个人住?」
他说:「一个人住。」
我说:「一个人住何必要冰箱?当然求不到。」这是不如理不如法,是贪心求,佛菩萨不会帮助你增长贪瞋痴。你如果是为佛法,为众生求,就有求必应。为你自己享受五欲六尘,求不到的,佛菩萨不会帮助你。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如理不如法。
大势至菩萨的求就不一样,他希望将来成佛的世界像观世音一样,能普度一切众生,这个愿是善愿,如理如法。所以宝藏佛给他做证明,「由汝愿取大千界故」。大千界是大千世界里面的众生,普遍都令他成佛,这个智慧德能太大了。所以给他起个名字「得大势」,得大势菩萨就是大势至菩萨。下面是菩萨大慈悲利益众生:
疏钞【亦名无边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
『亦名无边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菩萨的心、愿、行与凡夫不一样,菩萨念念不忘众生,凡夫念念不忘自己,这是大障碍。业障在哪里?这就是业障,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所以与佛菩萨不能感应道交。如果能把自私自利的心舍掉,就会感应道交,你自己能很明显的觉察得到。
疏钞【若依本文。能念大势佛。能摄六根妄。能接念佛人。具此三大德。威势之至。故名。】
这一段是《楞严经》上所解释的。『若依本文。能念大势佛』,大势佛就是阿弥陀佛,菩萨修行专念阿弥陀佛。所以「能念大势佛」,这是上求。
『能摄六根妄』,是指自己真正修行,用一句佛号都摄六根,这个法门巧妙殊胜不可思议。最初下手,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我们怎样都摄六根?眼见,见佛像。我不看别的,只看佛像。你真正肯修,真正想这一生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搞轮回。如果你不看佛像,还看世间五欲六尘,你在念佛法门里面只结一个善缘,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生往生不太可靠。如果这一生往生要决定可靠,我眼就看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我不看。初下手时看佛像,你每天都看佛像,把佛像深深映在脑海里。功夫熟了之后,不管看什么人,把那个人都变成佛像。不管看什么东西,把那个东西也变成佛像,就有效果了。耳朵只听阿弥陀佛的佛号。现在录音机、念佛机好,帮助你听;听熟了之后,无论什么声音,你一听都把它转成佛号。这样就「能摄六根妄」。这个方法在所有一切法门里,确实是最方便的,最有效果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学。
『能接念佛人』,这是下化。依此方法教化一切众生,劝导一切众生念佛。
『具此三大德,威势之至,故名』,他具足这三种大德,上求、中修、下化,都是以一句佛号,威德势力不可思议,一切菩萨都不能为比,所以称他为大势至菩萨。
疏钞【假此菩萨发起者。表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得大势力。离三界苦。取净土乐也。】
『假此菩萨发起者』,念佛法门藉这一位菩萨来发起。
『表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得大势力。离三界苦,取净土乐也』,大势至菩萨代表这个意思。许多人对念佛法门误会,我们不能怪他,只能怪自己。弘扬大乘佛法的人已经很少,弘扬净宗的人更少,没有人与大家说清楚说明白,别人误会,怪谁?实在讲是我们对净宗宣传做得不够。这才是真实的原因。
现在比过去方便一点,可以利用录音带、录影带,利用现代进步的印刷术,以录音带、录影带与经书普遍的向世界各个地区来宣传,我们今天只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录音带、录影带也符合「音声为教体」,但总不如人亲自去讲,效果更殊胜,所以现场听讲比看电视影像要深刻。用电视弘法比录音带效果又要好一层。但是讲的人太少,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用这种方法普及大众。
大家误会念佛人没有智慧,是老太婆念的,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学这个法门?这是误会,想错了,也看错了,殊不知念佛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就是真实智慧光明,智慧现前你的能力就大了。什么能力?真信。这是能力,这是大能,一丝毫不怀疑。真信真愿就注定你这一生要成佛,你就超越三界。连权教二乘都不如你,何况以下。所以是真正「得大势力」,永脱轮回,往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这是大势至菩萨所代表的。
疏钞【二、同伦—谓心愿解行悉同也。华严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寄八地有八十四同。新经有八十八同。】
『同伦』,「伦」是类,同伦就是同一类。我们今天讲的同志就是同伦的意思,同志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五伦里有朋友,朋友两个字怎么解释?古德给我们说明,「同学为朋,同志是友」,所以友比朋要亲切得多。同志是同心同愿,同学不一定同心同愿。所以同志最亲,这是同伦。
『谓心愿解行悉同也』,简单的解释,同心、同愿、同解、同行才叫同伦。
『华严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寄八地』,《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八地菩萨的是一位主夜神。他的德号是「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他不是真的鬼神,是八地菩萨化身的。他在经上给我们讲了『有八十四同』,是《八十华严》里面讲的。『新经』是《四十华严》,《四十华严》里面『有八十八同』,就说得更详细。无论是八十四或八十八,或者更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前面这四个根本,「心愿解行」完全相同。
同伦有多少人?有五十二位。这五十二位不是五十二个人,是五十二个阶级,每一个阶级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数量太多太多。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这五十二同伦是尽虚空遍法界,真正发愿修学净宗,老实念佛的都在这一句之内。我们自己如果真的发心专修专弘,我们就包括在五十二位之中,所以它的范围非常广大。这一章经典我们念起来很亲切,为什么?五十二同伦当中有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不能一位一位的介绍,十个十个的介绍。
疏钞【五十二—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妙觉。心想佛时。是心即佛。是知超凡入圣。唯有念佛为妙矣。】
『五十二—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念佛法门,「信、愿、行」是三个重要的条件,古人称为三资粮,信心摆在第一位。我在美国,有一次遇到基督教的几位牧师来看我,他们非常欢喜,听说我修念佛法门的。
他说:「这个与我们基督教相同。」
我说:「哪一点相同?」
他说:「信心。我们信主就得救。你们信了净土就能成就。」
我就告诉他:「我们不同。」
他说:「怎么不同?我们都是以信心为基础。」
我说:「你们是信主才得救,是信他。我们是信自己,这怎么会一样?」
我们是信自己。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讲信,讲六个。第一个是信自己,第二个信阿弥陀佛、信释迦牟尼佛。信自己什么?信自己心是佛、佛是心,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的,也是我们净宗修学理论上的依据。「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完全是信自己。佛是什么?佛是我们的心,心本来就是佛。所以哪个人不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话就是从这说的。是心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在《华严经》里讲过,在《圆觉经》里也讲过。现在问题是我们肯不肯作佛?假如我们肯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是心是佛,是本来佛。现在我是心要作佛,这是第一个心,我要作佛。
我在大经上把这两句话与诸位分析过,是心是佛,是心也是菩萨,是心是缘觉,是心是凡夫。我们现在在作凡夫位,我们心变成凡夫,现在又甘心情愿作凡夫,就跟佛就距离很远。本来没有距离,现在自己把距离拉远了。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也是心想。看你怎么想法,想什么就变什么。念头很厉害,念什么就变什么。念佛就作佛,念菩萨就作菩萨,念贪瞋痴就变饿鬼、畜牲、地狱,看你念什么。所以十法界都是自己造的,自己变现的。我们对於理论对於事实明白清楚了,我们念佛成佛胸有成竹,有把握,这是「信」。十信位是坚定这个信心。
『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住是心要安住,我们常讲心定,不胡思乱想,不散乱。定在哪里?定在这一句佛号里。二六时中,一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念念不忘这一句佛号,就这一句佛号念下去,效果不可思议。你不能怀疑它,你也不能去思惟它,不要去研究它,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成功了。念到心真的定了,念到把妄想执著都念掉,你就开智慧了。所以这一句佛号,一定先得定。
克实而论,头一个功夫得轻安,念到相当程度自己会精神饱满,很舒服,很快乐,这是第一个阶段,得到法喜,法喜充满。功夫再深一点,得定,就是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我们常讲的「念佛三昧」,你得到这个。再更进一步开智慧,就是明心见性,净土宗里是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观佛实相」,十住里面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都在这一条里面,看功夫的浅深。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行是修行,我们自己以持名念佛作为一生修行的方法,也用这个方法劝人。劝人念佛现在在台湾困难不多,因为台湾从南到北净土宗很盛行,念佛的人很多,劝人念佛大家不会觉得奇怪。在其他地区劝人念佛还有相当的障碍,不过最近这些年,念佛法门逐渐普及了。
以美国为例,进步很可观。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那时美国没有净土宗,没有人敢念佛。为什么?念佛会被人笑话,人家说你迷信。我到美国就很多同修来告诉我,此处不能讲净土,要讲禅、讲教、讲密。美国密与禅非常盛行,所以不会禅的也得学几句口头禅到美国弘法。於是我到美国前三年什么都讲,禅也讲、教也讲、密也讲,样样都讲。他们学禅,我的口头禅决不在他之下,他说不过我。密我虽然没有学过,我的启蒙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的大德,密宗的常识我很丰富,决定骗不了我。你学的密是真的是假的,你一开口我就晓得。所以前三年来问的人也多,都问几个小时。但是还没有一个把我问倒,到最后大家不问了。所以现在我去讲经,没有一个人发问。
我劝大家念佛,讲净土,他们也不能不接受。尤其我们在台湾讲《弥陀经疏钞》,「图书馆」第二次宣讲留下一部《阿弥陀经》的录音带是三百三十多个。我在美国时,他们都瞧不起《阿弥陀经》。我说:「一部《阿弥陀经》我刚刚讲完,讲了三百多次。」大家一句话不说,再不敢讲话,不敢瞧不起《阿弥陀经》。
「度念佛人」,如何叫他们对於念佛法门重新评估、重新肯定,才能把他拉回来,当然还是要有善根,我们只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如果没有善根,怎么说他也不肯相信,他也不肯回头。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佛心住在哪里?我们现在要把心住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把心安住在西方净土上,这一点非常重要。佛心安住在哪里?《金刚经》上说得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给诸位说,那个我们做不到,不能学。学了,落空了。我们还是安住在佛号上,见了阿弥陀佛自然就住在佛心里,才能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见阿弥陀佛,我们只听说有这桩事,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
克实而论,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住在阿弥陀佛上。怎么知道?《阿弥陀经》上说过,《无量寿经》上我们也见到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所以《阿弥佛经》的原名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经」。会念这句佛号,就是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赞叹。所以这部经真正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诸佛之所赞叹。从这里我们就晓得,所有一切诸佛心都安住在阿弥陀佛上。
『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地是心地,到这时用心与如来果地上无二无别。佛用真心,地上菩萨用的也是真心,与佛心完全相同。
『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等觉在十地以上,等觉菩萨尚且忆佛念佛,十地菩萨就更不必说了。「忆」是心里真有佛,念念不忘,自己与佛愈来愈近,去佛不远,所以「忆佛念佛」是净宗修行最重要的方法。怎么个念法?忆是想佛像,念佛名,行不行?行。如果老实念,效果不可思议。假如不老实,功效就很难讲,所以念佛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
从前李老师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个。换句话说,不能往生的念佛人,一万个人中还要占九千九百多个,比例太大了。是什么原因?不会念。怎么不会念?念头里有夹杂。《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一夹杂,效果就没有了。不但世间事不能夹杂,佛法也不能夹杂。如果念佛还要参禅、还要念咒、还要搞别的,这就夹杂。所以不可以夹杂才有效果。
我们是不想夹杂,可是偏偏有妄念,偏偏会想东想西,愈想止住就想得愈多,这个事情麻烦。怎么办?所以我劝同修们读经。经念熟了,念头一起来,想经里阿弥陀佛的发心,阿弥陀佛的修行,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想这些,念头转一转,这都属於忆佛。我们所忆念的都不离开经典的范围,这就对了。
忆念功夫很深,经典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我们会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应用到广大众生,就是自度度他。把这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文,二百四十四个字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与经教相应,这是忆佛。所以忆的深度广度,都随你自己念佛功夫浅深而显现不一样。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同伦,「心愿解行」真的同,就去佛不远。
『妙觉,心想佛时,是心即佛』,妙觉就成佛了,成的是圆教究竟的佛果。佛是怎么成的?还是心想成的。心想,想是第六意识,用心意识能成得了佛?成不了。所以这个「想」就像永嘉大师与六祖说的:「我想也不是意。」这就高明了。凡夫想是意识起作用,念佛人的想不是意识,与凡夫的想不一样。意识的想是妄想,念佛人想叫「念」,想念,这不是妄想,这不相同。
『是知超凡入圣,唯有念佛为妙矣』,没有比这更妙,没有比这更殊胜,确实这个法门第一。
我们再回头看经文。
『大势至法王子』,法王子是对等觉菩萨称号。佛为法王,等觉菩萨是佛的继承人。好比从前帝王的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所以称他作「法王子」。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诸位明白这个意思,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心一意念佛人都包括在其中。大势至菩萨做代表,我们大众都在里面。
要向世尊、向大众报告,这一个法门修学的殊胜,所以『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这是对老师致最敬礼。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之足。
『而白佛言』,白是敬词,是下对上。上对下称「告」,佛告诉某人,这是上对下的口气。下对上,「白佛言」是敬词。礼敬是性德的流露,所以普贤菩萨的修行,是大乘菩萨修行最高峰,他修行的纲领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要恭敬,像对佛那样的恭敬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学普贤行,修普贤行。如果有分别、有高下,就不是普贤行。所以普贤行不容易修,一定要清净心、平等心才能修普贤行。心不清净不平等,决定不是普贤行。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修普贤行。《无量寿经》第二品就是「德遵普贤」,「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要努力向这个目标、向这个境界去做。
疏钞【一、大势至—启教之人也。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生净土。】
这一章是《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大势至—启教之人也』,大势至是菩萨的名号。「启教之人也」,启是开启,教是教化,他是开启教化的第一个人。
『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这几句都是经文里面的话。从这几句,可以说将大势至菩萨给我们很详细的介绍出来了。可是初学之人,看这个简单的介绍,对於菩萨殊胜的功德很不容易体会。原因是我们的心太粗,惑障太重了,不能不简单的做一个说明。净宗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殊胜到了极处,没有一法能与它相比。
大势至菩萨代表的是专学这一个法门的第一人,专修专弘。经文里面,他告诉我们,他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到后面再与诸位详细解释经文。这是说明他修学的宗旨,无生忍是果位,念佛心是因行。以念佛这个因,证得无生忍的果位。无生忍就是成佛的果位。
《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圆教初住以上,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都称之为无生忍。严格的说,证得无生果位的菩萨,应当是七地、八地、九地这三个位次,可见不是普通菩萨。再往上面去是寂灭忍,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十地菩萨是下品寂灭忍,等觉菩萨是中品,如来果地我们称为上品,这是说明无生忍位的菩萨很高。此处讲的无生忍也通如来究竟的果位。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就用念佛法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得这样殊胜的成就,这个法门的功德不可思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方法。怎么念?要能都摄六根,就行了。怎么摄法?摄是收,我们常讲收心。平常我们的心都往外面境界上跑,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六根的根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就被外面境界迷惑了。怎么迷?起了贪瞋痴慢,就迷了,被外境污染,被外境迷了。现在菩萨教我们要把这个心收回来,眼从色尘收回来,耳从声尘收回来。用什么方法收?就用这一句佛号。我在此地明白的告诉诸位同修,怎样收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能做到净念相继,六根就都摄了。如何做到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做到了。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两句说明念佛的功效。方便是指其他一切方便法门,念佛人不需要,不用藉助其他法门。现在诸位也许听到有人讲要禅净双修,「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比喻禅净双修。还有禅密双修,还有禅净密三修的,现在在这个社会许多地方我们都听到这些。大势至菩萨简单,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他不要禅、也不要密,什么都不要,这是「不假方便」。
「禅净双修」是永明大师提倡的。永明延寿是中国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这个人提倡禅净双修,那一定没错。诸位要知道,永明大师是什么时代?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你要清楚。这些话他不是为我们说的,我们如果遇到他,他一定说:「老实念佛。」没有二话好说。
那时禅风最盛,大家一窝蜂都去学禅,而且非常执著。你要对禅批评的话,他可对你不客气,不容许批评。禅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佛菩萨才大慈大悲应化到世间来。所以永明应化到世间来,学佛学参禅。他也去参禅,在禅宗里表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那有什么话说!他是示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然后回头来专修净土,念佛往生。意思就是告诉你,禅大彻大悟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要想真正了生死出三界,还得老实念佛。用这个方法,所以你不能说念佛不如禅。人家在禅上成就不如永明大师,他现在念佛,这是教那些学禅的人,看到你禅不能成就,劝你念阿弥陀佛,「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勉励他们,希望他们回头,是这个意思,是对参禅的人说的,不是对念佛人说的。所以要知道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说?对哪些人说?我们不能学,我们学就大错特错。
不需要藉任何法门帮助,自得心开。自是自自然然,只要你念佛功夫成熟,自自然然就开悟了。「心开」,就是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彻悟的意思。
「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地这个「三摩地」是指楞严大定,如来在果地上所证得的大定。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念佛法门第一,他用这个法门成功的。
『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生净土。』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他与观世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缘分很深,常常示现在世间。
有很多同修都知道近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怎么知道他是大势至菩萨?在《永思录》里有一篇文章写得很清楚,这件事是真的。「於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他是专门提倡念佛,印光大师一生的行谊要以这一章经来看,非常相像。
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不讲经、不传戒、不做法会,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念佛堂佛号日夜不中断,一年到头都不断,这是告诉我们真正念佛堂是这样子的。日夜不断,人哪有精神?毕竟我们是凡夫,晚上总得要睡觉。他的方法很好,晚上分班,轮班念,一班四个人。上夜班,你当班的一定要去念,不当班你喜欢念也可以参加,不喜欢你可以去休息。他晚上换班,所以日夜念佛堂都有人在念佛,佛号不间断。目的「令离三途,得生净土」,这个目标非常之大,三途就是六道轮回。唯独这个方法能真正教我们了生死脱轮回,大势至菩萨这个教学法非常非常有效。
疏钞【二、念佛—法也。智也。俗。事。修。行也。】
『念佛』是方法,『法也』。是『智』,智与境是一对,真正有智慧的人就肯念佛了。换句话说,不肯念佛,不发心念佛,这人没智慧。怎么知道?读《华严经》就知道了。《华严经》确实像大海一样,所有一切大乘法门,最后的目标都是归於华藏世界。华藏世界里的地上菩萨都念佛,都求生净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前面三十个位次不一定念佛,后面十一个位次一定念佛。佛在《华严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等觉。换句话说,从初地到等觉十一个位次都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大智慧。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菩萨,发愿念佛求生,普贤菩萨发愿求生净土。菩萨当中文殊是智慧第一,普贤是愿行第一,无论是智慧、是愿行,都以阿弥陀佛为究竟的归依处。我们才知道在所有法门里抉择念佛法门,那是大智慧。要和圆通的意思来讲,还有『俗』,这是『事』、这是『修』、这是『行』,念佛才能证得圆通。
疏钞【三、圆通—境也。真。理。性。寂也。】
『圆』是功德圆满,『通』是通达无碍,这是『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究竟圆满通达无碍。所以这是『真』,这是『理』。「真」对「俗」说的,「理」对「事」说的,「性」对「修」说的,「寂」对「行」说的。所以圆通是真、是理、是性、是寂,我们从事修,自自然然就入理,理是真如本性。
疏钞【四、章—能诠文字。章句也。】
末后是『章』,『能诠文字』就是『章句』。这一章经经文不长,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可是它是大经的精华。诸位看经文:
经【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一段叙说仪规礼节,学生对老师说话的尊重。
疏钞【一、大势至。《思益经》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
『大势至』是菩萨的名号,菩萨为什么称作大势至?佛在经典里为我们介绍,此地引用经典来说明菩萨名号的来由。
『《思益经》云』,前面省掉两个字,经的全题是《梵天思益经》。《梵天思益经》里有一段介绍大势至菩萨:『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我」是大势至菩萨自称,为什么他叫大势至?他威德太大了。「投足」的意思就是他走到的地方,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大势至菩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就震动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无论他在哪一个佛国土,都有同等的威德。
也许我们听了这句话,心里有恐怖之感,大势至菩萨一来地都震动,这还得了?经上常常讲六种震动,这六种震动是大地震,不是普通震动。诸位要知道,佛是用震动来形容,不是大地真的震动,是人心震动。我们无量劫以来,希望真正能找到一个简单容易修学的方法,又能得到殊胜的效果,确实能帮助我们了生死、成佛道,到哪里去找这个法门,真是望眼欲穿。大势至菩萨把这个法门带来了,不但六道凡夫心里感觉到兴奋,二乘、权教菩萨,乃至於法身大士,没有一个心地不震动,不欢喜的,真正得救了。这是兴奋而震动。
「及魔宫殿」,魔是恐怖震动,魔心也动了。魔心动与我们心动不一样。我们心动是大势至菩萨给我们带来好的方法,我们能得救。魔就怕这些众生都成佛,离开三界,他感到恐怖,魔总希望魔子魔孙愈多愈好。他的染爱很重、感情很重,看到你们各个念佛,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头痛。他管辖的区域人都跑掉了,他就生烦恼,魔震动是生烦恼。所以叫「大势至」,「大」是大威德,「势」是势力,「至」是达到了极处。
疏钞【观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观经云』,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通常我们称为《十六观经》。佛在这部经上也介绍:『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这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这一位菩萨就是指大势至菩萨。他行动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与《思益经》里讲的意思相同。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菩萨坐在那里,为大众讲经说法,介绍念佛法门,所以国土也都震动。像《华严经》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意思就是说,不但有情众生心动,无情众生也跟著有感。我们细心能觉察得出来,植物有感,矿物也有感。我们凡夫不能观察得出来,确实有感,动就是有感应。这种说法是就菩萨自利行上说的,说他的智慧德能不可思议,所在之处自然能感动大众。
疏钞【悲华经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界故。今当字汝为得大势。】
大势至菩萨这个名号是宝藏佛给他起的。《悲华经》里面有这么个说法,菩萨发愿上求,希望他将来成佛,他的世界与观世音菩萨一样。有愿必成,何况是善愿;有愿一定会成就。
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门里没有求不到的。往往我们有些愿求,求不到,是怎么回事?你本身有业障,不是没有感应,是你自己有障碍。你把障碍去掉,就感应道交,就有求必应。所以有求必应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再说得明白一点,要如理如法的求。你求的不合理不如法,就是障碍,就求不成。如理如法,有求必应。
有一年,好像是在西门町法华寺讲《地藏经》。那时有一位法师常常来听经,听我讲到「有求必应」,他很怀疑。我下了讲台,他问我:「法师,佛家讲有求必应,我很怀疑。」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没求到。」为求这一桩事。
我知道他住小茅蓬,我就问他:「你的茅蓬几个人住?」
他说:「一个人住。」
我说:「一个人住何必要冰箱?当然求不到。」这是不如理不如法,是贪心求,佛菩萨不会帮助你增长贪瞋痴。你如果是为佛法,为众生求,就有求必应。为你自己享受五欲六尘,求不到的,佛菩萨不会帮助你。我们要知道,这是不如理不如法。
大势至菩萨的求就不一样,他希望将来成佛的世界像观世音一样,能普度一切众生,这个愿是善愿,如理如法。所以宝藏佛给他做证明,「由汝愿取大千界故」。大千界是大千世界里面的众生,普遍都令他成佛,这个智慧德能太大了。所以给他起个名字「得大势」,得大势菩萨就是大势至菩萨。下面是菩萨大慈悲利益众生:
疏钞【亦名无边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
『亦名无边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菩萨的心、愿、行与凡夫不一样,菩萨念念不忘众生,凡夫念念不忘自己,这是大障碍。业障在哪里?这就是业障,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所以与佛菩萨不能感应道交。如果能把自私自利的心舍掉,就会感应道交,你自己能很明显的觉察得到。
疏钞【若依本文。能念大势佛。能摄六根妄。能接念佛人。具此三大德。威势之至。故名。】
这一段是《楞严经》上所解释的。『若依本文。能念大势佛』,大势佛就是阿弥陀佛,菩萨修行专念阿弥陀佛。所以「能念大势佛」,这是上求。
『能摄六根妄』,是指自己真正修行,用一句佛号都摄六根,这个法门巧妙殊胜不可思议。最初下手,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我们怎样都摄六根?眼见,见佛像。我不看别的,只看佛像。你真正肯修,真正想这一生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搞轮回。如果你不看佛像,还看世间五欲六尘,你在念佛法门里面只结一个善缘,种一点善根而已,这一生往生不太可靠。如果这一生往生要决定可靠,我眼就看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我不看。初下手时看佛像,你每天都看佛像,把佛像深深映在脑海里。功夫熟了之后,不管看什么人,把那个人都变成佛像。不管看什么东西,把那个东西也变成佛像,就有效果了。耳朵只听阿弥陀佛的佛号。现在录音机、念佛机好,帮助你听;听熟了之后,无论什么声音,你一听都把它转成佛号。这样就「能摄六根妄」。这个方法在所有一切法门里,确实是最方便的,最有效果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学。
『能接念佛人』,这是下化。依此方法教化一切众生,劝导一切众生念佛。
『具此三大德,威势之至,故名』,他具足这三种大德,上求、中修、下化,都是以一句佛号,威德势力不可思议,一切菩萨都不能为比,所以称他为大势至菩萨。
疏钞【假此菩萨发起者。表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得大势力。离三界苦。取净土乐也。】
『假此菩萨发起者』,念佛法门藉这一位菩萨来发起。
『表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得大势力。离三界苦,取净土乐也』,大势至菩萨代表这个意思。许多人对念佛法门误会,我们不能怪他,只能怪自己。弘扬大乘佛法的人已经很少,弘扬净宗的人更少,没有人与大家说清楚说明白,别人误会,怪谁?实在讲是我们对净宗宣传做得不够。这才是真实的原因。
现在比过去方便一点,可以利用录音带、录影带,利用现代进步的印刷术,以录音带、录影带与经书普遍的向世界各个地区来宣传,我们今天只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录音带、录影带也符合「音声为教体」,但总不如人亲自去讲,效果更殊胜,所以现场听讲比看电视影像要深刻。用电视弘法比录音带效果又要好一层。但是讲的人太少,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用这种方法普及大众。
大家误会念佛人没有智慧,是老太婆念的,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学这个法门?这是误会,想错了,也看错了,殊不知念佛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念佛法门,能发智光」,就是真实智慧光明,智慧现前你的能力就大了。什么能力?真信。这是能力,这是大能,一丝毫不怀疑。真信真愿就注定你这一生要成佛,你就超越三界。连权教二乘都不如你,何况以下。所以是真正「得大势力」,永脱轮回,往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这是大势至菩萨所代表的。
疏钞【二、同伦—谓心愿解行悉同也。华严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寄八地有八十四同。新经有八十八同。】
『同伦』,「伦」是类,同伦就是同一类。我们今天讲的同志就是同伦的意思,同志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五伦里有朋友,朋友两个字怎么解释?古德给我们说明,「同学为朋,同志是友」,所以友比朋要亲切得多。同志是同心同愿,同学不一定同心同愿。所以同志最亲,这是同伦。
『谓心愿解行悉同也』,简单的解释,同心、同愿、同解、同行才叫同伦。
『华严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寄八地』,《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八地菩萨的是一位主夜神。他的德号是「大愿精进力光明夜神」,他不是真的鬼神,是八地菩萨化身的。他在经上给我们讲了『有八十四同』,是《八十华严》里面讲的。『新经』是《四十华严》,《四十华严》里面『有八十八同』,就说得更详细。无论是八十四或八十八,或者更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前面这四个根本,「心愿解行」完全相同。
同伦有多少人?有五十二位。这五十二位不是五十二个人,是五十二个阶级,每一个阶级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数量太多太多。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这五十二同伦是尽虚空遍法界,真正发愿修学净宗,老实念佛的都在这一句之内。我们自己如果真的发心专修专弘,我们就包括在五十二位之中,所以它的范围非常广大。这一章经典我们念起来很亲切,为什么?五十二同伦当中有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不能一位一位的介绍,十个十个的介绍。
疏钞【五十二—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妙觉。心想佛时。是心即佛。是知超凡入圣。唯有念佛为妙矣。】
『五十二—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念佛法门,「信、愿、行」是三个重要的条件,古人称为三资粮,信心摆在第一位。我在美国,有一次遇到基督教的几位牧师来看我,他们非常欢喜,听说我修念佛法门的。
他说:「这个与我们基督教相同。」
我说:「哪一点相同?」
他说:「信心。我们信主就得救。你们信了净土就能成就。」
我就告诉他:「我们不同。」
他说:「怎么不同?我们都是以信心为基础。」
我说:「你们是信主才得救,是信他。我们是信自己,这怎么会一样?」
我们是信自己。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讲信,讲六个。第一个是信自己,第二个信阿弥陀佛、信释迦牟尼佛。信自己什么?信自己心是佛、佛是心,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的,也是我们净宗修学理论上的依据。「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完全是信自己。佛是什么?佛是我们的心,心本来就是佛。所以哪个人不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话就是从这说的。是心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在《华严经》里讲过,在《圆觉经》里也讲过。现在问题是我们肯不肯作佛?假如我们肯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是心是佛,是本来佛。现在我是心要作佛,这是第一个心,我要作佛。
我在大经上把这两句话与诸位分析过,是心是佛,是心也是菩萨,是心是缘觉,是心是凡夫。我们现在在作凡夫位,我们心变成凡夫,现在又甘心情愿作凡夫,就跟佛就距离很远。本来没有距离,现在自己把距离拉远了。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也是心想。看你怎么想法,想什么就变什么。念头很厉害,念什么就变什么。念佛就作佛,念菩萨就作菩萨,念贪瞋痴就变饿鬼、畜牲、地狱,看你念什么。所以十法界都是自己造的,自己变现的。我们对於理论对於事实明白清楚了,我们念佛成佛胸有成竹,有把握,这是「信」。十信位是坚定这个信心。
『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住是心要安住,我们常讲心定,不胡思乱想,不散乱。定在哪里?定在这一句佛号里。二六时中,一天到晚,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念念不忘这一句佛号,就这一句佛号念下去,效果不可思议。你不能怀疑它,你也不能去思惟它,不要去研究它,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成功了。念到心真的定了,念到把妄想执著都念掉,你就开智慧了。所以这一句佛号,一定先得定。
克实而论,头一个功夫得轻安,念到相当程度自己会精神饱满,很舒服,很快乐,这是第一个阶段,得到法喜,法喜充满。功夫再深一点,得定,就是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我们常讲的「念佛三昧」,你得到这个。再更进一步开智慧,就是明心见性,净土宗里是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观佛实相」,十住里面有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都在这一条里面,看功夫的浅深。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行是修行,我们自己以持名念佛作为一生修行的方法,也用这个方法劝人。劝人念佛现在在台湾困难不多,因为台湾从南到北净土宗很盛行,念佛的人很多,劝人念佛大家不会觉得奇怪。在其他地区劝人念佛还有相当的障碍,不过最近这些年,念佛法门逐渐普及了。
以美国为例,进步很可观。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那时美国没有净土宗,没有人敢念佛。为什么?念佛会被人笑话,人家说你迷信。我到美国就很多同修来告诉我,此处不能讲净土,要讲禅、讲教、讲密。美国密与禅非常盛行,所以不会禅的也得学几句口头禅到美国弘法。於是我到美国前三年什么都讲,禅也讲、教也讲、密也讲,样样都讲。他们学禅,我的口头禅决不在他之下,他说不过我。密我虽然没有学过,我的启蒙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的大德,密宗的常识我很丰富,决定骗不了我。你学的密是真的是假的,你一开口我就晓得。所以前三年来问的人也多,都问几个小时。但是还没有一个把我问倒,到最后大家不问了。所以现在我去讲经,没有一个人发问。
我劝大家念佛,讲净土,他们也不能不接受。尤其我们在台湾讲《弥陀经疏钞》,「图书馆」第二次宣讲留下一部《阿弥陀经》的录音带是三百三十多个。我在美国时,他们都瞧不起《阿弥陀经》。我说:「一部《阿弥陀经》我刚刚讲完,讲了三百多次。」大家一句话不说,再不敢讲话,不敢瞧不起《阿弥陀经》。
「度念佛人」,如何叫他们对於念佛法门重新评估、重新肯定,才能把他拉回来,当然还是要有善根,我们只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如果没有善根,怎么说他也不肯相信,他也不肯回头。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佛心住在哪里?我们现在要把心住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把心安住在西方净土上,这一点非常重要。佛心安住在哪里?《金刚经》上说得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给诸位说,那个我们做不到,不能学。学了,落空了。我们还是安住在佛号上,见了阿弥陀佛自然就住在佛心里,才能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见阿弥陀佛,我们只听说有这桩事,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
克实而论,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住在阿弥陀佛上。怎么知道?《阿弥陀经》上说过,《无量寿经》上我们也见到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所以《阿弥佛经》的原名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经」。会念这句佛号,就是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赞叹。所以这部经真正是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诸佛之所赞叹。从这里我们就晓得,所有一切诸佛心都安住在阿弥陀佛上。
『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地是心地,到这时用心与如来果地上无二无别。佛用真心,地上菩萨用的也是真心,与佛心完全相同。
『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等觉在十地以上,等觉菩萨尚且忆佛念佛,十地菩萨就更不必说了。「忆」是心里真有佛,念念不忘,自己与佛愈来愈近,去佛不远,所以「忆佛念佛」是净宗修行最重要的方法。怎么个念法?忆是想佛像,念佛名,行不行?行。如果老实念,效果不可思议。假如不老实,功效就很难讲,所以念佛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
从前李老师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也不过三、五个。换句话说,不能往生的念佛人,一万个人中还要占九千九百多个,比例太大了。是什么原因?不会念。怎么不会念?念头里有夹杂。《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一夹杂,效果就没有了。不但世间事不能夹杂,佛法也不能夹杂。如果念佛还要参禅、还要念咒、还要搞别的,这就夹杂。所以不可以夹杂才有效果。
我们是不想夹杂,可是偏偏有妄念,偏偏会想东想西,愈想止住就想得愈多,这个事情麻烦。怎么办?所以我劝同修们读经。经念熟了,念头一起来,想经里阿弥陀佛的发心,阿弥陀佛的修行,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想这些,念头转一转,这都属於忆佛。我们所忆念的都不离开经典的范围,这就对了。
忆念功夫很深,经典里面所说的原理原则,我们会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应用到广大众生,就是自度度他。把这一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文,二百四十四个字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与经教相应,这是忆佛。所以忆的深度广度,都随你自己念佛功夫浅深而显现不一样。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同伦,「心愿解行」真的同,就去佛不远。
『妙觉,心想佛时,是心即佛』,妙觉就成佛了,成的是圆教究竟的佛果。佛是怎么成的?还是心想成的。心想,想是第六意识,用心意识能成得了佛?成不了。所以这个「想」就像永嘉大师与六祖说的:「我想也不是意。」这就高明了。凡夫想是意识起作用,念佛人的想不是意识,与凡夫的想不一样。意识的想是妄想,念佛人想叫「念」,想念,这不是妄想,这不相同。
『是知超凡入圣,唯有念佛为妙矣』,没有比这更妙,没有比这更殊胜,确实这个法门第一。
我们再回头看经文。
『大势至法王子』,法王子是对等觉菩萨称号。佛为法王,等觉菩萨是佛的继承人。好比从前帝王的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所以称他作「法王子」。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诸位明白这个意思,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心一意念佛人都包括在其中。大势至菩萨做代表,我们大众都在里面。
要向世尊、向大众报告,这一个法门修学的殊胜,所以『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这是对老师致最敬礼。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之足。
『而白佛言』,白是敬词,是下对上。上对下称「告」,佛告诉某人,这是上对下的口气。下对上,「白佛言」是敬词。礼敬是性德的流露,所以普贤菩萨的修行,是大乘菩萨修行最高峰,他修行的纲领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要恭敬,像对佛那样的恭敬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学普贤行,修普贤行。如果有分别、有高下,就不是普贤行。所以普贤行不容易修,一定要清净心、平等心才能修普贤行。心不清净不平等,决定不是普贤行。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修普贤行。《无量寿经》第二品就是「德遵普贤」,「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我们要特别注意,我们要努力向这个目标、向这个境界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