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 (第二十六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01-0026
这段文里面,注意在这个「返流旋一」,这是《楞严经》里头很重要的一句经文。在念佛人用,实在讲是比较容易得多,就是念头一起,马上就回头。「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流」就是妄想、杂念、烦恼,统统把它归到一句阿弥陀佛上去。所以这是念佛法门容易懂,容易做到;其他法门的确是相当之难,也不容易明了,也不容易做到。「六用不行也,一心不乱者,依一藏心,余念不生也。」一藏心,藏心就是如来藏心,如来藏心就是真心,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心里头有如来,如来就是佛。佛在哪里?佛就藏在你心里面,如来就藏在你心里面,所以叫如来藏心,如来藏在你心里面。就是统统归到真心,真心就是如来、就是佛性。阿弥陀佛可以说就是如来藏心的名号,所以统统归到如来藏心里面来,这是很巧妙的一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底下说「念者,心为能念,佛为所念」,念的意思有能念、有所念,所以它通於能所。「忍,智也」,这就不必再解释,「不消文」就是无需要再解释了。底下这段我们就把它省略掉,意思统统讲过,诸位看看大致上都能看得懂。我们再翻开到一百页,这是第二个小段「利他」,前面是自利,菩萨除了自利一定要利他。
【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大势至菩萨到娑婆世界来了,来干什么?来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代替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如果说我们把西方极乐世界比喻成一个佛教大学,这位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师,到其他世界去招生,现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招生,咱们是有愿有志,我们都可以跟著他一道去。注解里面有几句相当重要的,我们把它念一念好了。「此界,娑婆苦世界也,净土,安养乐国土也,摄者,持也,接也」,摄就是接引的意思。「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临终以愿力接引,令得往生。」这是讲我们念佛的众生,现在还没去,但是真心念佛,你有深信切愿认真的在念佛,菩萨神力加持你,叫你不退转,这是真的。他为什么会不退转?念念信心增长,念念将西方极乐世界逐渐真的明白了,明了了,信心具足,信心增长,不会退的。
所以,你要想得到佛菩萨加持,你一定要自己具足深信、切愿、笃行,认真的去做。做法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定要以这一句佛号克服所有的妄想、杂念,这才行,就能得到佛菩萨神力的加持。如果这一句佛号不能克服妄想、杂念,佛菩萨很慈悲,想加持你加不上。所以这点我们自己要用功,自己要警觉,佛力才加持得上,一加持上你决定不退转,这是讲现前不退转。不退转的原因刚才我说过了,你念佛的信心天天增长,而且你念佛会得到法喜充满,他自自然然不退。不会像一般人,念佛念得懈怠、懒惰,不想念,那是他们功夫根本就没有上轨道。功夫上轨道的人,你叫他不吃饭可以,你叫他不睡觉也可以,你叫他不念佛他不行,他上轨道了,真正上轨道了。为什么?欢喜、快乐,真正是离苦得乐,不念佛就不快乐,不吃饭没有关系,不睡觉也没关系,不念佛不行,不念佛太苦了。真正得到法喜,这才是你功夫上轨道,佛的神力真正加持得上了。
所以念佛得不到法喜,都还在门外,还没入门。这个法喜一定要自己培养,这是别人没办法给你的,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自己去培养。当然最重要的,像我们现在这种程度,高不高、低不低,叫半吊子,这事情很麻烦。真正程度高的,一闻千悟,他很容易得法喜;真正是下根之人,他一听了他就相信,他一点都不怀疑,这种人很容易得法喜。所以知识分子很麻烦,最难度的,你说他有智慧,他又没有;你说他没有智慧,他懂得真不少,这麻烦大了。所以说懂得不少就是胡思乱想,他不是真智慧,这是最麻烦、最难度的人,刚强难化。我们现在就是当中刚强难化这一类的,相当麻烦。
临终的时候佛一定来接引,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定来接引你往生。『归於净土』,「归」是还,是回去的意思。这举个比喻,「此界为旅亭,彼土是家乡」,这个比喻好,「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今遇亲友,指示道路,速回家乡也」,这是真的,我们要常常做这个观想。我们的老家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离开老家到娑婆世界是来观光的、是来旅游的,这个时间很短,来看看,看看要回去,此地住不得,可以来玩玩,不能住,一定要回家。出来久了都把家忘掉了,这个很糟糕的事情。大势至菩萨来告诉我们,这里不是你的家,你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提醒我们就希望我们赶快回头,发愿,发个心回家去,速回家乡。
『摄念佛人』,「能摄」这是势至菩萨,他有智慧有能力接引众生,摄指接引的意思;「所摄,属行人」,就是肯念佛的人。菩萨接引的对象是真正肯念佛人,真正发愿求生之人,菩萨才能够接引你。如果你不肯念佛,你没有意思往生西方净土,那菩萨想接你也没有办法,他也没有办法帮你忙,他也接引不了你。净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下面说「念佛法也」,是方法,念佛这个方法,「有五法门,见五土佛」。下面我们把文念一念。「谓忆想外境念佛,则生归变化土,见变化身佛」,这就是凡圣同居土。第二「摄境归心念佛,则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这也是凡圣同居土,这两种念佛的方法都是生凡圣同居土。第三是「心境互融念佛,则归胜受用土」,胜是殊胜,「见胜受用身佛」,殊胜的就是见到报身佛,这是实报庄严土。第四种是「心境双泯念佛,则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这是常寂光土,生常寂光土。第五种是「圆通无尽念佛,则归法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身佛」,这是一真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这一段文说念佛有五种不同的心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感得五种不同的净土,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来的。这些事情我们知道就好,不知道也没关系。这五种念佛法门里面,第一种跟第二种是我们决定可以做得到的。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正如同蕅益大师所说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行了。因为这个法门是横超三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横生四土。四土有没有?有,确实是有,但是一生一切生。所以你知道,很好,一生一切生;你不知道,还是一生一切生,因此这个教义对我们就并不十分重要。但是你了解得清楚,你没有疑心,叫断疑生信;如果一切不知道,我信圣言量,我也没有疑心,那么你知道跟不知道功德效果完全相同,没有一统毫的差别。如果说不知道,有疑惑,那就不行了,那你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断疑生信,不能有疑惑,疑惑是很大的障碍。如果不疑,我不知道,不知道我不怀疑,这个可以;不知道,心里有疑惑,那就一定要把它搞清楚。需不需要认真去研究它在乎个人,不一样。我坚信,一点不怀疑的话,这不知道没有关系,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是相同的。
底下讲人,就是念佛人,「人者,机也」,机缘,一个念佛人的机缘,这不得了,这十方诸佛赞叹。这个人是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看到你都欢喜、都赞叹、都保佑你,护法龙天见到你对你都礼敬。为什么?因为你马上要作佛了,不是作菩萨,你马上要作佛,他怎么不恭敬你,诸佛怎么不欢喜!所以这是稀有的因缘,古人所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你这一下碰到了,这是希有难逢的一日,绝对不是等闲的因缘。开经偈里面讲「百千万劫难遭遇」,不能比,没有法子相比。百千万劫难遭遇是讲一般大乘佛法,不是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无量劫希有难逢的因缘。佛实在是大慈大悲,把这个因缘展现在你面前,可是大家疏忽了,不识货,这么大好的因缘,稀有的因缘,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
这五门念佛的方法,夏莲居居士编的《净修捷要》就是依据这个道理而编的,在三十二拜里面这五门具足。但是你要想修观,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观,这个方法很容易,不难,用的时间也不长,人人可以修。你可以依照这个方法,早晨修一次,晚上修一次。这个修法的里面只有三十二拜,拜佛就像平常我们五体投地,拜佛最好不要用高的拜凳,不要用这个;平拜,平地拜,或者你铺小的地毯也可以,铺草席也可以,平拜好,不要用拜垫,五体投地。他说得很清楚,每一拜先观想,观想完了之后,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第一拜是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后三十一拜统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声拜一拜。每一拜里头都有观想,但是最低限度,你要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弥陀经》、《往生论》这四样东西详详细细的看一遍。为什么?你才能够观想。如果这个三经一论你没有看过的话,你不知道他里头讲的是些什么。
这个观想里面的文辞统统是三经一论的原文,所以他在序文里头告诉我们,我们对这个文字要以虔诚之心,不可以轻慢,为什么?全是经文,他是从经文上节录下来的。所以,经不熟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经多读几遍,意思非常的明显。就是把三经一论的精华让我们常常忆念,常常放在心里,就是一心系念。早晚这两堂是功课,除这两堂功课之外,随时随地如果我们心里有妄想了,你就想经中的境界。经中境界太多了,很麻烦,那你就想这三十二观。平常我们常常想这个,我们不拜,我们就想,想是叫忆佛,我们口里念这句阿弥陀佛是称名,所以说称、忆,这个不要间断。这种用功的确可以能够降伏妄想,能够降伏烦恼,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下面讲修行方法,我想不必依照这个文一句一句来解释,我们把大意说出来。念佛讲求的是克期取证,我们人才会精进,才不至於懈怠。所以有结七念佛,我们念七天,通常讲打佛七。我们台湾佛七的风气很盛,是不是符合经义?给诸位说不符合。为什么?佛七是法会,不是真正的念佛,是去做法会。真正的念佛,这个七天人进念佛堂之后,七天七夜佛号不能中断,不能有一个妄想,不可以有一个杂念,这个叫结七念佛,决定不能杂心闲话。所以现在虽然是打佛七,有名无实,一堂功课下来之后,你看那个声音就跟戏院一样,张家长李家短,杂心闲话什么都来了,这没用处的。刚刚念一支香一个半钟点,心清净一下,休息五分钟又乱掉了,把那一个半钟点的功夫统统抛尽了,没办法保持。所以真正念佛堂,不讲话的,见任何人不打招呼,见主七和尚也不必礼拜,连掌都不用合。为什么?你见了主七和尚要合掌,你心里面就动了心,你不清净了。
所以在念佛堂,虽然大家共修,心目当中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我这里根本没有人,要这样的心态。为什么?七天念佛,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你要看这个熟人点个头,虽然不说话,点个头,你心里头都动了心,你一心得不到。所以念佛堂,不管见哪个人,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不打招呼,不但是不跟他说话,一点表情都没有,我求一心不乱,这才叫念佛,念佛堂规矩是如此。真正的念佛堂,结七念佛,就像打七,人数多少?过去李老师告诉我,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这是真正的打佛七。为什么?十个人以上,主七和尚他的精神决定照顾不了。为什么?每个人念佛的境界情形,主七和尚要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带领他,人数一多就照顾不了,所以不能超过十个人。如果人多的话就轮流,譬如这一批十个人这个七天,第二次佛七另外十个人,这样可以,超过十个人很难照顾。我听说现在打佛七有几百人参加,好热闹,这是大法会,佛七大法会,很难收到效果。
有的从一个七到两个七、三个七,甚至於七个七、十个七,连起来念佛都好。也有地方的道场是长年佛七,它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这个样子的,念佛堂念佛没有中断。长年佛七,人哪有那么多精神?通常一个人打一个七,七天七夜不睡觉还可以。所以真正修行要年轻,年岁大了,体力衰了,不行,那个没有办法。一定要年轻,精神体力要好,七天七夜不睡觉没有关系,他身体支持得了。所以,干什么都得要年轻才管用,年纪大的人没这个精神,没这个体力。所以看自古以来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成就的。你看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五祖把祖师位传给他,他二十四岁。有些人观念错误,学佛是年纪老的事情,年老想学佛没错,体力、精神都不够用,成就就很难;一定要年轻,年轻觉悟才能成佛作祖。
长年念佛,就是分班轮流,轮流实在讲这是个不得已的做法,为了我们体力、精神实实在在没办法,所以才分班轮流。可是念佛是自己的事情,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事情,念佛堂是尽心尽力的去参加。分班是什么?分班是领导!这个方法是我们净土宗第十一代的祖师行策大师,他老人家提倡的。他的念佛堂分三个班,每一班十二个人,分三班,每一班一天规定要念八小时。三班轮流,念佛堂念佛人日夜不断。当班那你一定要念,你不能缺席的,不是当班你可以休息,休息好了有精神,应当还在念佛堂跟著大家一起念,这个才对。不是说我不当班,我该休息我就休息了,我就不念了,那还是懈怠,还不是精进。实在念累了可以休息,在不当班的时候可以休息,休息期间有精神,有体力,还是要参加念,那叫随喜,不当班的时候随喜,这样子才能成就。
在精进佛七当中,没有什么当班不当班,统统要参加。但是念佛的时候他有调节,他有三班,一班出声念,两班不出声,他才不累,如果二十四小时统统出声念,人受不了。一班出声,两班不出声,这样子轮流,用这个方法来调节。譬如一班出声,他是绕念,绕佛的人,这一班绕念的人出声,止静的人不出声,止静就是坐在那个地方听,心里面跟著念,口里面不出声音。礼佛,这是拜佛,拜佛可以观想,不要出声音,出声的只有绕佛这一班。他采取这个方法,三班轮流的制度。这是讲念佛堂,所以人数多的时候好办。我听说过去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的念佛堂,苏州报国寺,他夜班是四个人,就是晚上轮班,念佛堂轮班规定是四个人一班,因此他念佛堂的佛号日夜不断,一年到头不断。念佛堂总有人在念,最少有四个人在念佛,这叫真正的念佛堂。念佛堂佛号不能断,断了怎么叫念佛堂?决定不能间断,这才叫道场。这是克期取证,一定要定上期限,在这个期限当中我要有个成就。
「此界苦」,《钞》里面讲,「净土乐者,谓此土具八苦」。这个在《佛学概要十四讲》里面说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里头也是讲这个八苦。极乐世界乐,可以说没有这八种苦就是乐,就是自在。这一段诸位自己去看。我们翻开一0二面第三行末后这一句看起。「慈云忏主云」,他在此地告诉我们有十桩事情,第一个是「不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遇不到佛,这是苦。「不闻法」,佛法不容易听得到,尤其在现前,讲经说法的人太少了。现前还有一个麻烦事情,就是《楞严》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不少在外面说法的人说的是似是而非,不是正法。人数多,势力大,他福报也大,所以在末法时期这个时候,邪师外道比正法要庄严,正法不如他。因此一些人都跟这些邪师走,都入了歧途,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不值佛,不闻法。
「恶友缠」,邪知邪见的这些朋友,甚至於这些道友,他劝你修邪法,阻碍你修正法,这个事情麻烦,他来纠缠你,群魔来恼乱你。「受轮回、堕恶趣」,都是苦。「尘缘障道」,纵然你是遇到正法,这很幸运,可是你尘缘未了,你的家庭、事业障碍你修道,障碍你闻法,这是尘缘障道。「寿命短促」,刚刚想修行,寿命到了,这无可奈何,不能不中断,这一中断,这一生的修行前功尽弃。「修行退失」,教理不明,没有能力克服环境,往往随著境界所转,所以你会退失,不但不能精进,反而会退转。「尘劫难成,此即娑婆十种苦也」,娑婆世界十种苦。我们想想,这个十条我们统统具足,每一条我们都有,真是苦!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正好跟我们这个世间相反。第一个「常见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见阿弥陀佛,天天见十方诸佛,见佛容易,这非常幸运。经上说得很清楚,极乐世界的人每天早晨都要到十方去参礼,去拜十方佛,去供养,供养是修福;去闻法,闻法是求慧。十方诸佛无量无边,在我们想像怎么可能?这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今天去参访,总得一位一位拜访,所以很浪费时间。他们参访是化身去,十方世界有多少佛,他就变化多少身,每个身去礼一尊佛,同时的。可以说在一刹那之间十方佛统统都礼拜到,都供养到了;十方佛所说的法同时都闻到,智慧增长。他有神通,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所以西方没有这个苦。「圣贤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指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称为上善。与这些大菩萨们,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之流,天天在一起。「离魔事,轮回息,无恶道」,魔事、轮回、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但没这些事情,连名字也听不到。「胜缘助道」,佛菩萨给我们做助道的殊胜因缘,「寿命无量,入正定聚,一生行满,此即安养十种乐也」,西方极乐世界十种殊胜。
我们要知道娑婆苦,真正知道西方乐,为什么还不舍娑婆求极乐?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所以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第一等智慧人,这是真实的智慧。为什么?他在无量无边法门里面,他选择这个第一法门,选择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门,这是最高的智慧,无比的智慧。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菩萨选择这个法门,普贤菩萨也是选择这个法门,善财童子是修的这个法门,第一法门。我们今天发心选择这个法门,那我们的智慧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他识货,我也识货,这是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今天看学佛的人有多少?几个人选择这个法门?所以选择这个法门,正如经上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大智慧,才选择这个法门,不是一般人他能够明了的,也不是一般人会选择的。
我们也有不少人听了这个法门,他有没有选择?表面上好像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为什么?没有认真去做,信心不坚固,愿不切,行夹杂,这就是虽然遇到了,他的智慧不够,没有能够现前,没有真正的选择。真正选择,就像这个经上讲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二六时中心里头只有忆佛念佛,这是真正的选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对於这个法门并没有选择。只能说他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缘,他这一生不能往生,他这一生不能成佛,所以他业障依然很重。为什么?诸佛菩萨神力加不上,护法龙天瞧不起,你没有真正发心。你要真正发心,因为护法龙天是凡夫,他很现实,你真正发心作佛,他对你恭敬,他护持你;你没有真正发心,他没瞧得起你,他也不护持你。凡夫很现实,不像佛菩萨大慈大悲,心地清净平等;护法神心地并不清净,也不平等。你心里真正在法、在道,他真护持你;你心里没有法、没有道,他理也不理你。护法神巴结不上的,你家里供的护法神,天天供养他、礼拜他,你心不如法,他根本就不在,他不理会你;心里面真正有道、真正有法,你不供养他,你不礼拜他,他还是要护持你,他没有人情好说的。所以很多人供养护法神,巴结护法神,巴结不上的,完全自己错用了心。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一段真是说得详细。我们翻到最后这一段经文来看,在第一百一十二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是总结,正式的答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前面在问,你们这些人已经修行成就,你们是怎么个修法的、怎么成就的?这二十五位菩萨分别说出他们自己修行证果的经过。大势至菩萨修行的方法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最直截的,他说『我无选择』,他是专修念佛法门,前面讲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他是专修念佛法门的。这个地方就说出他念佛的方法,他用什么方法?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底下讲『得三摩地』是他的证果。这两句是这一章教给我们念佛的最重要的纲领。我们今天念佛不能得三摩地,三摩地在此地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得三摩地」就是得一心不乱,我们今天得不到一心不乱。毛病发生在哪里?我们没有能够做到「都摄六根」,没有能够做到「净念相继」。净念就是念佛,我们念佛会中断,我们的佛号一声一声不能够继续下去。为什么会中断?打妄想就中断了。
所以想一想我们这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我们的佛号相续占几个小时,我们当中断掉了多少个小时,这很可怕,不能相继。净念相继,简单的讲就是不间断;都摄六根,简单的说就是不夹杂。菩萨做到这两点,不夹杂、不中断,所以成就一心不乱。我们今天的大病就是夹杂、就是中断,特别是夹杂得厉害,我们佛号放下了,想是非人我,想名闻利养,这不但是夹杂,这是夹杂的罪业!这个夹杂得重了,把你念佛的功德统统破坏掉,这怎么得了,这怎么能成功?所以念佛堂主七的法师常常提示,「放下身心世界」,这句话就是不夹杂,就是都摄六根。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这样功夫才得力,才能真正念到一心不乱。
所以念佛,我常讲九个字的秘诀,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诸位要能把这九个字做到,没有不往生的,九个字真正做到,我跟大家讲你决定是上三品往生,还不是中下品。你念佛所以功夫不能成就,你将来不能往生,决定是这三句没做到;做到这三句,诸佛护念,龙天保佑。所以你自己要有信心,不要为衣食去操心,大家之所以放不下,就是为衣食操心,我的生活怎么办?我刚刚学佛也有这个念头,但是我还没说出来,老师知道了,所以老师很厉害,章嘉大师。他告诉我,你真正发心依教修行,弘扬佛法,你的衣食住行、前途一切的事情护法神替你操心。我一听说很有道理,我不怀疑,我相信,这些拉拉杂杂的事情统统交给护法神,我再也不操心。我要是没有饭吃,护法神得想办法给我送来;他要是叫我饿著、冻著,在我想那护法神一定要撤职查办,我相信这个。所以我不怀疑,我才能把一切世缘放下,从来不起这个念头。
道场之建立,一切法缘,统统是护法神的事情,我们今天为什么没有一个大的道场,像样的道场?众生没福,与我不相干。我有福报,我有什么福报?不操心,这大福报!我心里没有事情,什么事情都没有。除了跟大家在讲台上胡说八道一通之外,我没事,心里什么事都没有。所以我常说,我是今天这个世界第一有福之人,身没有事,心也没有事,身心无事,第一有福报的人。什么事都不操心,天下事与我不相干,众生的事与我也不相干,我自己的事情与我也不相干,护法神他去管。真正放下,彻底放下,这才能够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有那么一点相应。你要是想现在,又想未来,我要搞一个什么地方,我要去化缘,去求人,苦死了!想到明天生活怎么办?明天没饭吃,好好念一天佛;后天没饭吃,再念一天佛;七天没有饭吃,就往生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操这个冤枉心干什么?确实如此。念佛人没有这样的心的话,这世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一天没有饭吃,苦,赶紧走;两天没有饭吃更苦,走得快一点,七天就往生了,离开这个苦世界。这个世界众生没福报,不值得我们再住,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部经讲到此地圆满,注解诸位自己好好去看,好好去研究,虽然没有把注子详细跟诸位说,大致的意思统统说出来了。后面有一首回向偈,回向偈我们念一遍,功德才真正的圆满。回向偈在第一百二十一面,大家翻开一百二十一面跟著我念。「稽首释迦弥陀佛,观音势至诸圣贤,仰愿三宝加被力,令此经疏遍尘刹,见闻随喜及持说,毕竟得生安乐土,回此功德向法界,同成无上菩提果。」我们这个法会圆满了。今天下午有一堂三时系念的佛事,我们自己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同时也叫我们的祖先,叫我们历世的冤亲债主,各个都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以虔诚的心来做三时系念,三时系念是念佛,求生净土。
这段文里面,注意在这个「返流旋一」,这是《楞严经》里头很重要的一句经文。在念佛人用,实在讲是比较容易得多,就是念头一起,马上就回头。「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流」就是妄想、杂念、烦恼,统统把它归到一句阿弥陀佛上去。所以这是念佛法门容易懂,容易做到;其他法门的确是相当之难,也不容易明了,也不容易做到。「六用不行也,一心不乱者,依一藏心,余念不生也。」一藏心,藏心就是如来藏心,如来藏心就是真心,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心里头有如来,如来就是佛。佛在哪里?佛就藏在你心里面,如来就藏在你心里面,所以叫如来藏心,如来藏在你心里面。就是统统归到真心,真心就是如来、就是佛性。阿弥陀佛可以说就是如来藏心的名号,所以统统归到如来藏心里面来,这是很巧妙的一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底下说「念者,心为能念,佛为所念」,念的意思有能念、有所念,所以它通於能所。「忍,智也」,这就不必再解释,「不消文」就是无需要再解释了。底下这段我们就把它省略掉,意思统统讲过,诸位看看大致上都能看得懂。我们再翻开到一百页,这是第二个小段「利他」,前面是自利,菩萨除了自利一定要利他。
【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
『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大势至菩萨到娑婆世界来了,来干什么?来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代替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如果说我们把西方极乐世界比喻成一个佛教大学,这位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师,到其他世界去招生,现在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招生,咱们是有愿有志,我们都可以跟著他一道去。注解里面有几句相当重要的,我们把它念一念好了。「此界,娑婆苦世界也,净土,安养乐国土也,摄者,持也,接也」,摄就是接引的意思。「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临终以愿力接引,令得往生。」这是讲我们念佛的众生,现在还没去,但是真心念佛,你有深信切愿认真的在念佛,菩萨神力加持你,叫你不退转,这是真的。他为什么会不退转?念念信心增长,念念将西方极乐世界逐渐真的明白了,明了了,信心具足,信心增长,不会退的。
所以,你要想得到佛菩萨加持,你一定要自己具足深信、切愿、笃行,认真的去做。做法就是前面所说的,一定要以这一句佛号克服所有的妄想、杂念,这才行,就能得到佛菩萨神力的加持。如果这一句佛号不能克服妄想、杂念,佛菩萨很慈悲,想加持你加不上。所以这点我们自己要用功,自己要警觉,佛力才加持得上,一加持上你决定不退转,这是讲现前不退转。不退转的原因刚才我说过了,你念佛的信心天天增长,而且你念佛会得到法喜充满,他自自然然不退。不会像一般人,念佛念得懈怠、懒惰,不想念,那是他们功夫根本就没有上轨道。功夫上轨道的人,你叫他不吃饭可以,你叫他不睡觉也可以,你叫他不念佛他不行,他上轨道了,真正上轨道了。为什么?欢喜、快乐,真正是离苦得乐,不念佛就不快乐,不吃饭没有关系,不睡觉也没关系,不念佛不行,不念佛太苦了。真正得到法喜,这才是你功夫上轨道,佛的神力真正加持得上了。
所以念佛得不到法喜,都还在门外,还没入门。这个法喜一定要自己培养,这是别人没办法给你的,别人帮不上忙的,一定要自己去培养。当然最重要的,像我们现在这种程度,高不高、低不低,叫半吊子,这事情很麻烦。真正程度高的,一闻千悟,他很容易得法喜;真正是下根之人,他一听了他就相信,他一点都不怀疑,这种人很容易得法喜。所以知识分子很麻烦,最难度的,你说他有智慧,他又没有;你说他没有智慧,他懂得真不少,这麻烦大了。所以说懂得不少就是胡思乱想,他不是真智慧,这是最麻烦、最难度的人,刚强难化。我们现在就是当中刚强难化这一类的,相当麻烦。
临终的时候佛一定来接引,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定来接引你往生。『归於净土』,「归」是还,是回去的意思。这举个比喻,「此界为旅亭,彼土是家乡」,这个比喻好,「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今遇亲友,指示道路,速回家乡也」,这是真的,我们要常常做这个观想。我们的老家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离开老家到娑婆世界是来观光的、是来旅游的,这个时间很短,来看看,看看要回去,此地住不得,可以来玩玩,不能住,一定要回家。出来久了都把家忘掉了,这个很糟糕的事情。大势至菩萨来告诉我们,这里不是你的家,你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提醒我们就希望我们赶快回头,发愿,发个心回家去,速回家乡。
『摄念佛人』,「能摄」这是势至菩萨,他有智慧有能力接引众生,摄指接引的意思;「所摄,属行人」,就是肯念佛的人。菩萨接引的对象是真正肯念佛人,真正发愿求生之人,菩萨才能够接引你。如果你不肯念佛,你没有意思往生西方净土,那菩萨想接你也没有办法,他也没有办法帮你忙,他也接引不了你。净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下面说「念佛法也」,是方法,念佛这个方法,「有五法门,见五土佛」。下面我们把文念一念。「谓忆想外境念佛,则生归变化土,见变化身佛」,这就是凡圣同居土。第二「摄境归心念佛,则生劣受用土,见劣受用身佛」,这也是凡圣同居土,这两种念佛的方法都是生凡圣同居土。第三是「心境互融念佛,则归胜受用土」,胜是殊胜,「见胜受用身佛」,殊胜的就是见到报身佛,这是实报庄严土。第四种是「心境双泯念佛,则生法性土,见法性身佛」,这是常寂光土,生常寂光土。第五种是「圆通无尽念佛,则归法界无障碍土,见法界无障碍身佛」,这是一真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这一段文说念佛有五种不同的心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感得五种不同的净土,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谓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来的。这些事情我们知道就好,不知道也没关系。这五种念佛法门里面,第一种跟第二种是我们决定可以做得到的。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正如同蕅益大师所说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行了。因为这个法门是横超三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横生四土。四土有没有?有,确实是有,但是一生一切生。所以你知道,很好,一生一切生;你不知道,还是一生一切生,因此这个教义对我们就并不十分重要。但是你了解得清楚,你没有疑心,叫断疑生信;如果一切不知道,我信圣言量,我也没有疑心,那么你知道跟不知道功德效果完全相同,没有一统毫的差别。如果说不知道,有疑惑,那就不行了,那你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断疑生信,不能有疑惑,疑惑是很大的障碍。如果不疑,我不知道,不知道我不怀疑,这个可以;不知道,心里有疑惑,那就一定要把它搞清楚。需不需要认真去研究它在乎个人,不一样。我坚信,一点不怀疑的话,这不知道没有关系,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是相同的。
底下讲人,就是念佛人,「人者,机也」,机缘,一个念佛人的机缘,这不得了,这十方诸佛赞叹。这个人是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看到你都欢喜、都赞叹、都保佑你,护法龙天见到你对你都礼敬。为什么?因为你马上要作佛了,不是作菩萨,你马上要作佛,他怎么不恭敬你,诸佛怎么不欢喜!所以这是稀有的因缘,古人所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你这一下碰到了,这是希有难逢的一日,绝对不是等闲的因缘。开经偈里面讲「百千万劫难遭遇」,不能比,没有法子相比。百千万劫难遭遇是讲一般大乘佛法,不是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无量劫希有难逢的因缘。佛实在是大慈大悲,把这个因缘展现在你面前,可是大家疏忽了,不识货,这么大好的因缘,稀有的因缘,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
这五门念佛的方法,夏莲居居士编的《净修捷要》就是依据这个道理而编的,在三十二拜里面这五门具足。但是你要想修观,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观,这个方法很容易,不难,用的时间也不长,人人可以修。你可以依照这个方法,早晨修一次,晚上修一次。这个修法的里面只有三十二拜,拜佛就像平常我们五体投地,拜佛最好不要用高的拜凳,不要用这个;平拜,平地拜,或者你铺小的地毯也可以,铺草席也可以,平拜好,不要用拜垫,五体投地。他说得很清楚,每一拜先观想,观想完了之后,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第一拜是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后三十一拜统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声拜一拜。每一拜里头都有观想,但是最低限度,你要把《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弥陀经》、《往生论》这四样东西详详细细的看一遍。为什么?你才能够观想。如果这个三经一论你没有看过的话,你不知道他里头讲的是些什么。
这个观想里面的文辞统统是三经一论的原文,所以他在序文里头告诉我们,我们对这个文字要以虔诚之心,不可以轻慢,为什么?全是经文,他是从经文上节录下来的。所以,经不熟不容易体会他的意思,经多读几遍,意思非常的明显。就是把三经一论的精华让我们常常忆念,常常放在心里,就是一心系念。早晚这两堂是功课,除这两堂功课之外,随时随地如果我们心里有妄想了,你就想经中的境界。经中境界太多了,很麻烦,那你就想这三十二观。平常我们常常想这个,我们不拜,我们就想,想是叫忆佛,我们口里念这句阿弥陀佛是称名,所以说称、忆,这个不要间断。这种用功的确可以能够降伏妄想,能够降伏烦恼,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下面讲修行方法,我想不必依照这个文一句一句来解释,我们把大意说出来。念佛讲求的是克期取证,我们人才会精进,才不至於懈怠。所以有结七念佛,我们念七天,通常讲打佛七。我们台湾佛七的风气很盛,是不是符合经义?给诸位说不符合。为什么?佛七是法会,不是真正的念佛,是去做法会。真正的念佛,这个七天人进念佛堂之后,七天七夜佛号不能中断,不能有一个妄想,不可以有一个杂念,这个叫结七念佛,决定不能杂心闲话。所以现在虽然是打佛七,有名无实,一堂功课下来之后,你看那个声音就跟戏院一样,张家长李家短,杂心闲话什么都来了,这没用处的。刚刚念一支香一个半钟点,心清净一下,休息五分钟又乱掉了,把那一个半钟点的功夫统统抛尽了,没办法保持。所以真正念佛堂,不讲话的,见任何人不打招呼,见主七和尚也不必礼拜,连掌都不用合。为什么?你见了主七和尚要合掌,你心里面就动了心,你不清净了。
所以在念佛堂,虽然大家共修,心目当中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我这里根本没有人,要这样的心态。为什么?七天念佛,目的是求一心不乱;你要看这个熟人点个头,虽然不说话,点个头,你心里头都动了心,你一心得不到。所以念佛堂,不管见哪个人,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不打招呼,不但是不跟他说话,一点表情都没有,我求一心不乱,这才叫念佛,念佛堂规矩是如此。真正的念佛堂,结七念佛,就像打七,人数多少?过去李老师告诉我,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这是真正的打佛七。为什么?十个人以上,主七和尚他的精神决定照顾不了。为什么?每个人念佛的境界情形,主七和尚要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带领他,人数一多就照顾不了,所以不能超过十个人。如果人多的话就轮流,譬如这一批十个人这个七天,第二次佛七另外十个人,这样可以,超过十个人很难照顾。我听说现在打佛七有几百人参加,好热闹,这是大法会,佛七大法会,很难收到效果。
有的从一个七到两个七、三个七,甚至於七个七、十个七,连起来念佛都好。也有地方的道场是长年佛七,它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这个样子的,念佛堂念佛没有中断。长年佛七,人哪有那么多精神?通常一个人打一个七,七天七夜不睡觉还可以。所以真正修行要年轻,年岁大了,体力衰了,不行,那个没有办法。一定要年轻,精神体力要好,七天七夜不睡觉没有关系,他身体支持得了。所以,干什么都得要年轻才管用,年纪大的人没这个精神,没这个体力。所以看自古以来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成就的。你看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五祖把祖师位传给他,他二十四岁。有些人观念错误,学佛是年纪老的事情,年老想学佛没错,体力、精神都不够用,成就就很难;一定要年轻,年轻觉悟才能成佛作祖。
长年念佛,就是分班轮流,轮流实在讲这是个不得已的做法,为了我们体力、精神实实在在没办法,所以才分班轮流。可是念佛是自己的事情,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事情,念佛堂是尽心尽力的去参加。分班是什么?分班是领导!这个方法是我们净土宗第十一代的祖师行策大师,他老人家提倡的。他的念佛堂分三个班,每一班十二个人,分三班,每一班一天规定要念八小时。三班轮流,念佛堂念佛人日夜不断。当班那你一定要念,你不能缺席的,不是当班你可以休息,休息好了有精神,应当还在念佛堂跟著大家一起念,这个才对。不是说我不当班,我该休息我就休息了,我就不念了,那还是懈怠,还不是精进。实在念累了可以休息,在不当班的时候可以休息,休息期间有精神,有体力,还是要参加念,那叫随喜,不当班的时候随喜,这样子才能成就。
在精进佛七当中,没有什么当班不当班,统统要参加。但是念佛的时候他有调节,他有三班,一班出声念,两班不出声,他才不累,如果二十四小时统统出声念,人受不了。一班出声,两班不出声,这样子轮流,用这个方法来调节。譬如一班出声,他是绕念,绕佛的人,这一班绕念的人出声,止静的人不出声,止静就是坐在那个地方听,心里面跟著念,口里面不出声音。礼佛,这是拜佛,拜佛可以观想,不要出声音,出声的只有绕佛这一班。他采取这个方法,三班轮流的制度。这是讲念佛堂,所以人数多的时候好办。我听说过去印光大师他老人家的念佛堂,苏州报国寺,他夜班是四个人,就是晚上轮班,念佛堂轮班规定是四个人一班,因此他念佛堂的佛号日夜不断,一年到头不断。念佛堂总有人在念,最少有四个人在念佛,这叫真正的念佛堂。念佛堂佛号不能断,断了怎么叫念佛堂?决定不能间断,这才叫道场。这是克期取证,一定要定上期限,在这个期限当中我要有个成就。
「此界苦」,《钞》里面讲,「净土乐者,谓此土具八苦」。这个在《佛学概要十四讲》里面说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里头也是讲这个八苦。极乐世界乐,可以说没有这八种苦就是乐,就是自在。这一段诸位自己去看。我们翻开一0二面第三行末后这一句看起。「慈云忏主云」,他在此地告诉我们有十桩事情,第一个是「不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遇不到佛,这是苦。「不闻法」,佛法不容易听得到,尤其在现前,讲经说法的人太少了。现前还有一个麻烦事情,就是《楞严》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不少在外面说法的人说的是似是而非,不是正法。人数多,势力大,他福报也大,所以在末法时期这个时候,邪师外道比正法要庄严,正法不如他。因此一些人都跟这些邪师走,都入了歧途,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不值佛,不闻法。
「恶友缠」,邪知邪见的这些朋友,甚至於这些道友,他劝你修邪法,阻碍你修正法,这个事情麻烦,他来纠缠你,群魔来恼乱你。「受轮回、堕恶趣」,都是苦。「尘缘障道」,纵然你是遇到正法,这很幸运,可是你尘缘未了,你的家庭、事业障碍你修道,障碍你闻法,这是尘缘障道。「寿命短促」,刚刚想修行,寿命到了,这无可奈何,不能不中断,这一中断,这一生的修行前功尽弃。「修行退失」,教理不明,没有能力克服环境,往往随著境界所转,所以你会退失,不但不能精进,反而会退转。「尘劫难成,此即娑婆十种苦也」,娑婆世界十种苦。我们想想,这个十条我们统统具足,每一条我们都有,真是苦!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正好跟我们这个世间相反。第一个「常见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见阿弥陀佛,天天见十方诸佛,见佛容易,这非常幸运。经上说得很清楚,极乐世界的人每天早晨都要到十方去参礼,去拜十方佛,去供养,供养是修福;去闻法,闻法是求慧。十方诸佛无量无边,在我们想像怎么可能?这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今天去参访,总得一位一位拜访,所以很浪费时间。他们参访是化身去,十方世界有多少佛,他就变化多少身,每个身去礼一尊佛,同时的。可以说在一刹那之间十方佛统统都礼拜到,都供养到了;十方佛所说的法同时都闻到,智慧增长。他有神通,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所以西方没有这个苦。「圣贤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指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称为上善。与这些大菩萨们,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之流,天天在一起。「离魔事,轮回息,无恶道」,魔事、轮回、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但没这些事情,连名字也听不到。「胜缘助道」,佛菩萨给我们做助道的殊胜因缘,「寿命无量,入正定聚,一生行满,此即安养十种乐也」,西方极乐世界十种殊胜。
我们要知道娑婆苦,真正知道西方乐,为什么还不舍娑婆求极乐?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所以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第一等智慧人,这是真实的智慧。为什么?他在无量无边法门里面,他选择这个第一法门,选择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门,这是最高的智慧,无比的智慧。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菩萨选择这个法门,普贤菩萨也是选择这个法门,善财童子是修的这个法门,第一法门。我们今天发心选择这个法门,那我们的智慧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他识货,我也识货,这是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今天看学佛的人有多少?几个人选择这个法门?所以选择这个法门,正如经上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大智慧,才选择这个法门,不是一般人他能够明了的,也不是一般人会选择的。
我们也有不少人听了这个法门,他有没有选择?表面上好像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为什么?没有认真去做,信心不坚固,愿不切,行夹杂,这就是虽然遇到了,他的智慧不够,没有能够现前,没有真正的选择。真正选择,就像这个经上讲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二六时中心里头只有忆佛念佛,这是真正的选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对於这个法门并没有选择。只能说他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缘,他这一生不能往生,他这一生不能成佛,所以他业障依然很重。为什么?诸佛菩萨神力加不上,护法龙天瞧不起,你没有真正发心。你要真正发心,因为护法龙天是凡夫,他很现实,你真正发心作佛,他对你恭敬,他护持你;你没有真正发心,他没瞧得起你,他也不护持你。凡夫很现实,不像佛菩萨大慈大悲,心地清净平等;护法神心地并不清净,也不平等。你心里真正在法、在道,他真护持你;你心里没有法、没有道,他理也不理你。护法神巴结不上的,你家里供的护法神,天天供养他、礼拜他,你心不如法,他根本就不在,他不理会你;心里面真正有道、真正有法,你不供养他,你不礼拜他,他还是要护持你,他没有人情好说的。所以很多人供养护法神,巴结护法神,巴结不上的,完全自己错用了心。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一段真是说得详细。我们翻到最后这一段经文来看,在第一百一十二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是总结,正式的答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前面在问,你们这些人已经修行成就,你们是怎么个修法的、怎么成就的?这二十五位菩萨分别说出他们自己修行证果的经过。大势至菩萨修行的方法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最直截的,他说『我无选择』,他是专修念佛法门,前面讲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他是专修念佛法门的。这个地方就说出他念佛的方法,他用什么方法?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底下讲『得三摩地』是他的证果。这两句是这一章教给我们念佛的最重要的纲领。我们今天念佛不能得三摩地,三摩地在此地就是念佛三昧,也就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得三摩地」就是得一心不乱,我们今天得不到一心不乱。毛病发生在哪里?我们没有能够做到「都摄六根」,没有能够做到「净念相继」。净念就是念佛,我们念佛会中断,我们的佛号一声一声不能够继续下去。为什么会中断?打妄想就中断了。
所以想一想我们这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我们的佛号相续占几个小时,我们当中断掉了多少个小时,这很可怕,不能相继。净念相继,简单的讲就是不间断;都摄六根,简单的说就是不夹杂。菩萨做到这两点,不夹杂、不中断,所以成就一心不乱。我们今天的大病就是夹杂、就是中断,特别是夹杂得厉害,我们佛号放下了,想是非人我,想名闻利养,这不但是夹杂,这是夹杂的罪业!这个夹杂得重了,把你念佛的功德统统破坏掉,这怎么得了,这怎么能成功?所以念佛堂主七的法师常常提示,「放下身心世界」,这句话就是不夹杂,就是都摄六根。心里头没有妄想,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这样功夫才得力,才能真正念到一心不乱。
所以念佛,我常讲九个字的秘诀,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诸位要能把这九个字做到,没有不往生的,九个字真正做到,我跟大家讲你决定是上三品往生,还不是中下品。你念佛所以功夫不能成就,你将来不能往生,决定是这三句没做到;做到这三句,诸佛护念,龙天保佑。所以你自己要有信心,不要为衣食去操心,大家之所以放不下,就是为衣食操心,我的生活怎么办?我刚刚学佛也有这个念头,但是我还没说出来,老师知道了,所以老师很厉害,章嘉大师。他告诉我,你真正发心依教修行,弘扬佛法,你的衣食住行、前途一切的事情护法神替你操心。我一听说很有道理,我不怀疑,我相信,这些拉拉杂杂的事情统统交给护法神,我再也不操心。我要是没有饭吃,护法神得想办法给我送来;他要是叫我饿著、冻著,在我想那护法神一定要撤职查办,我相信这个。所以我不怀疑,我才能把一切世缘放下,从来不起这个念头。
道场之建立,一切法缘,统统是护法神的事情,我们今天为什么没有一个大的道场,像样的道场?众生没福,与我不相干。我有福报,我有什么福报?不操心,这大福报!我心里没有事情,什么事情都没有。除了跟大家在讲台上胡说八道一通之外,我没事,心里什么事都没有。所以我常说,我是今天这个世界第一有福之人,身没有事,心也没有事,身心无事,第一有福报的人。什么事都不操心,天下事与我不相干,众生的事与我也不相干,我自己的事情与我也不相干,护法神他去管。真正放下,彻底放下,这才能够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有那么一点相应。你要是想现在,又想未来,我要搞一个什么地方,我要去化缘,去求人,苦死了!想到明天生活怎么办?明天没饭吃,好好念一天佛;后天没饭吃,再念一天佛;七天没有饭吃,就往生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操这个冤枉心干什么?确实如此。念佛人没有这样的心的话,这世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一天没有饭吃,苦,赶紧走;两天没有饭吃更苦,走得快一点,七天就往生了,离开这个苦世界。这个世界众生没福报,不值得我们再住,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部经讲到此地圆满,注解诸位自己好好去看,好好去研究,虽然没有把注子详细跟诸位说,大致的意思统统说出来了。后面有一首回向偈,回向偈我们念一遍,功德才真正的圆满。回向偈在第一百二十一面,大家翻开一百二十一面跟著我念。「稽首释迦弥陀佛,观音势至诸圣贤,仰愿三宝加被力,令此经疏遍尘刹,见闻随喜及持说,毕竟得生安乐土,回此功德向法界,同成无上菩提果。」我们这个法会圆满了。今天下午有一堂三时系念的佛事,我们自己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同时也叫我们的祖先,叫我们历世的冤亲债主,各个都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以虔诚的心来做三时系念,三时系念是念佛,求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