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七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7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倒数第三行,从经文看起:
经【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从这一段看起。普贤菩萨的大愿,第三愿是『广修供养』。在菩萨行门当中,我们常常看到的,菩萨所修的是六度,六度里面第一条就是布施。普贤菩萨这条也是菩萨所修的布施,他不叫布施,而叫供养。通常供养我们是对长辈、对上,我们称供养,对平辈、对下都叫布施,这是有分别、有亲疏、有远近、有高下。普贤菩萨所修的一一法统统称性,性德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即使对在下位的众生,菩萨布施的心跟供养如来无二无别,我们等到底下经文当中就可以看到。所以这是以最真诚的心、最清净的心、最平等的心,修学菩萨所修的一切法门。但是不一样的,菩萨法门把布施摆在第一,而普贤法门里面,是把礼敬、称赞摆在前面,把布施供养摆在第三。这个非常明显的,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愿是后后深於前前,后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后面包括前面,就是供养里面包括礼敬、称赞,这是跟其他菩萨行门不相同的所在。
供养(也就是布施)是度悭贪的。悭贪是三毒的根本,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烦恼障碍了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我们的德能。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智慧、能力跟一切诸佛实在是相同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毗卢遮那佛依报、正报的庄严,这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他自己本身,以及他生活环境的美满;依正庄严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我们身心与生活环境的美满。实在说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是我们本来统统都有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我们跟诸佛如来有这么大的差别?原因究竟何在?就是被烦恼、妄想障碍住。所以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语道破一切众生不能证得佛果的原因,就是妄想,就是执著。
无始劫来的妄想变成了所知障,无始劫来的执著就变成了烦恼障,佛教我们修行,归根结柢就是把这二障去掉而已。烦恼障去掉,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知障去掉,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换句话说,同佛受用,智慧、德能,一切享受跟佛是一样的。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就被这两样东西所害。佛说我们迷惑,这个话怎么说?被害了还不知道。被这两样东西害了,还把这两样东西当作好人,一天到晚都不肯舍弃,那有什么法子?这叫愚痴,这叫迷惑颠倒。
世尊四十九年苦口婆心为我们说一切法,说法的目的何在?就是唤醒我们,让我们认识妄想执著的可怕,让我们明白妄想执著对於我们的伤害,我们痛下决心把这两样东西放下,就功德圆满了。所以大乘经上我们常常听到,也常看到,有所谓「佛不度众生」,佛确实不度众生,佛只是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肯不肯相信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放下也是我们自己,实际上谁度谁?是自己度自己!肯相信的人有智慧,肯放下的人有福。所以,菩萨行里面,第一个科目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
我们今天讲到布施,只是舍一点钱财而已。其实钱财舍了没有?没舍,怎么说没舍?因为听说佛门里面讲「舍一得万报」,所以你才肯舍。舍是什么?利润很高,舍一报万。如果说舍了没有回报,我看你一文都不会舍,由此可知,菩萨行不容易。菩萨是真正觉悟的人,彻底明白的人,他肯舍,他肯放下,决定不求回报,他心才清净,才能把烦恼障、所知障给布施掉,那才是如来所说的正法。
布施有三大类,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行愿里面,供养也有这三类,有财供养、法供养,无畏虽然没有说,当然含摄在其中,财供养里面有,法供养里面也有,含摄在其中,我们应当知道怎样修法。修布施供养,不但自己受大利益,自己是什么利益?自己把烦恼、妄想舍掉,成就自己戒定慧三学,成就自己闻思修三慧。障碍没有了,三学三慧自然就现前,三学三慧是性德,这是自利。在利他方面来说,是兴隆佛法,利益众生。
佛法住在这个世间,今天佛法比不上其他宗教,原因在哪里?佛法住在世间需要财富,还需要人才,今天佛门里面财富敌不过外道,没有财富就不能把佛法普遍的推展、弘扬。我们基金会成立到今年十年了,十年我们做的工作非常有限,问问我们基金会,统计我们十年的收支,比起其他道场,微不足道。人家道场盖个讲堂都花一亿多,我们十年印经来做布施工作还达不到这个数字,你就晓得没有财力就没有办法把正法发扬光大;没有财力,人才我们就请不到。许多工作需要专家来做,专家固然发心,发心这个事情不能长久,因为人家要生活,要养家活口,他生活不能解决,他就不能全心全力来做这个工作。我们经费有限,对於那些专家,我们很想聘请他,他也很乐意来从事於佛教的弘护工作,但是为了家庭生活,不得不舍弃佛法。由此可知,布施是自利利他,是帮助佛菩萨光大佛法,所以在菩萨行里面列入第一条。
布施的果报我们纵然不要,它也会来,为什么?有因必定有果。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布施都得这三种殊胜的果报了,再要用恭敬心布施,这就讲到供养,果报更殊胜,果报确实倍倍增加。他是以虔诚恭敬心来修这三种布施,一一行无不称性,怎么知道称性?像前面所说的,这个地方也不例外,『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这是修布施的境界,你看多么广大。这些都不必细说,前面都讲过,跟前面完全相同。『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这是他布施供养的境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我们供养的对象。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是讲的两种业因。我们怎么能够做得到?确实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量窄小,不但我们的能力达不到,我们的心力也达不到。起心动念都是是非人我,都是分别执著,哪有这么大的心量?这是诸佛如来与大菩萨的境界,我们也能够沾到一点边缘,也能够相应少分,这是得力於普贤菩萨大愿的加持。普贤菩萨的愿在哪里?就在这本经上。读了这本经才晓得,我们应当要以虚空法界作我们修行的境界,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像普贤菩萨一样,这就是佛力加持。
我们真有这个意念,真有这个愿望,或者是你真有这个想法,普贤菩萨的愿力就加上了。你的愿愈真愈切,普贤菩萨加持的力量你彷佛可以感受得到;如果你的愿力没有那么样的坚强,摇摆不定,那么菩萨加持的力量很不容易觉察出来。他加持力量的大小完全看我们自己的愿力,我们的愿力真、愿力切,加的力量很明显。因为佛的愿力再加上自己的觉悟,就「起深信解」,对於诸佛如来的教诲我们生起深信心,能够深入的去了解、明白,把它变成我们现前的思想见解,「现前知见」就是我们现在的思想跟见解。这就是刚才讲,我们自己的愿力。
大家必须要晓得,这一切众生,我们只说人,这个世间一切人,这一生到人道来,怎么来的?不是佛菩萨叫我们来的,也不是上帝让我们来的,更不是阎罗王判入轮回的,真正的原因是业力牵引我们到这一道来的。唯识经论里头讲得很清楚,业有两大类,引业、满业。引业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生,当然到人、天两道是善业,恶业就牵引你到三恶道去了,这是引业。满业是什么?是讲你到这一道之后,你的身体状况以及你的生活环境,那叫做满业。有人身体健康长寿,一生享受富贵;有人身体欠佳,一生生活环境非常困苦,这是属於满业。我们都到人道来,引业相同,满业是每个人都不相同,是这么一回事情。换句话说,业力主宰了我们的命运,我们这一生修行,我们的道力要是敌不过业力的话,那来生还是要搞六道轮回。
那么我们要问,什么样的道力可以叫我们不要轮回?道是什么?道是戒定慧,换句话说,我们定慧的力量能够把烦恼断掉,行了,就超越轮回。佛法里面讲得很好,我们的定力能够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就能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但是还不能出三界。虽然不能出三界,你得到了保证,因为见惑断掉,在六道里面三恶道就没有了;换句话说,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你只有在人天两道里面去轮回。假如将八十一品思惑也断尽,那就恭喜你,你就超越三界。
这是原理,大小乘佛法任何宗派、任何法门,禅宗也好、教下也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统统是这个原理,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一定要用定慧来断,你的定慧功力不够,断不了,那就没有法子,你所修的就变成了福报,来生享福。来生到哪一道享福不一定,要看你的引业把你引到哪一道,但是你不管到哪一道都有福报。畜生道,你看外国人养的宠物,非常享福,比人的福报都大,主人伺候它无微不至,福报大,享福。鬼道里面去了,去当鬼王,去作鬼神,你看拜他的人有多少!在台湾,这些鬼神、鬼王很多,前生修的大福报,到饿鬼道里面去享受。所以,你修的福不一定在人天,看引业引到哪里去,这统统都要知道。所以修行难,实在是太难太难!这才算是一个结果。
如果不能断见思,见思不能全断,至少也要把见惑断掉,我们这一生修行才算是有成就;没有这个能力,换句话说,统统没有成就。这个事是真难,怎么知道?我们在座每位同修,你们不是这一生才学佛。有人告诉我,「我学佛才不到一年」,不到一年是这一生你看到的,你过去生中学佛,过去生还有过去生,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你都学佛。现在怎么样?自己心里有数。为什么生生世世学佛,还落到今天这个样子?每一生学佛都没有断见思烦恼,换句话说,一投胎再做人又要从头来起,过去所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就知道难!
真知道难,这个人有救,因为佛法里头还有个特别法门,专门对我们这一类人来建立的,那就是净土带业往生的法门。这个法门的好处在哪里?不要断烦恼,这就容易;要断烦恼是真难,不要断烦恼,事情就好办。但是它有三个条件,信、愿、持名,这是往生净土必须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你要真信,你要真愿,愿力一定要强过业力,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来的时候是业力做主,将来走的时候是愿力做主,而不是业力做主。这跟其他的法门,刚才我跟你讲了,是道力跟业力两个比较。道力是定慧,道力强,超过业力,你这一生证果,成就了,这个难,道力成就难。净宗法门是愿力,愿力比道力就容易太多了。我们有个非常强烈的愿望,这个愿望超过了自己的业力,你就决定得生。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在此地再补充他老人家的话,再明白的告诉大家,愿力有了,有一点点不行,不能往生,要有非常强烈的信愿,这个信愿力超过业力,就必定得生。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很清楚,怕诸位初学的同修看错了,以为有一点点信愿就自以为行了,那是不可靠的,要有很深的信愿。普贤菩萨在此地讲的「深信深解」就是强烈的愿望,愿力超过业力,这样修行,一一行统统称性,功德无量无边。
下面这是略举,我们拿什么供养?其实诸佛菩萨的富贵我们比不上,我们无论拿什么东西供养诸佛菩萨,都比不上他现前所受用的。但是我们的供养是表心,我们尽心的供养,这分真诚恭敬心;这点物质虽然很微薄,表我们的真诚恭敬,是这个意思。所以不在物质,这个要知道。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是总说,就是在「供养具」里面要选择我们能力可以办得到的,这是最好的,是我们能力能办得到的。有些好东西我们能力办不到,那没办法,这个地方讲的「上妙诸供养具」都是指我们自己能力可以办得到的。这与我们自己的福报有关系,我们的福报很大,非常富有,那我们供养的香花当然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办得到。假如我很贫穷,很好的花我买不起,甚至於到野外去采一朵野花,这是我自己能力可以办到的,这就是我的上妙的供具。这是随著个人自己能力、环境,这个没有标准的,只是尽心尽力选择最好的供具。我们的恭敬心表达出来,真诚恭敬表达出来,供养的福德决定是相等的。
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但是你必须要知道,富有的人认为贫穷人路上摘朵花供养就是上妙供养,我们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也去摘一朵。那就不成敬意,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没有,必须以自己能力去办才是真诚恭敬。所以,标准每个人不一样,自己一定要晓得。下面举几个例子。
经【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
这是供花,『鬘』也是花,把花串成个花环,这叫做「鬘」。古时候在印度很流行,现在有些国家地区也流行,从前台湾也有,现在好像没有了。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还有人买花环在飞机场送给我,现在没有了,现在我在机场也看不到了。但是有些地区还有,像夏威夷这些地方还有这个习惯,那叫花鬘。这是讲花。第二种是『音乐』,音乐也是供养,音乐里头有歌舞,这都是供养。古时候印度跟中国,欢迎宾客或送行的时候都是载歌载舞,我们在唐人的诗词里都看到,这是音乐供养。『伞盖』,伞跟盖形式是相同的,作用有点差别,伞是遮阴的、遮雨的,盖是防止灰尘污染的。『衣服』,可以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必需品。『天种种香』,香也是供具。香里面有『涂香』,像我们现在擦在身上的香粉、香水,涂在身上的,这是涂香。『烧香』,我们放在香炉烧的香属於烧香。『末香』就是香粉。
经【如是等云。】
这几种东西,我们先说它表法的作用,为什么佛门里讲供养佛菩萨用这些东西表达我们最高的敬意?花是代表因,一般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所以花代表修因,修因后来才会有结果。菩萨的因就是六度,所以我们看到花,就要想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门供的花,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有六度心,要修六度行,表这个意思的。不是摆在那儿好看的,如是摆在那儿好看的,那就错了,是提醒我们的。佛面前的花代表六度,外面的花代不代表?同样代表。在任何地方只要看到花,乃至於人穿件花衣服,你一看到就提醒自己的六度心、六度行,这是我们供养花的意思。供音乐,音乐是赞叹,前面讲称赞如来,是以这种音乐来供养,不是现在流行歌曲,那就完全违背了修学。
这个地方只是略举,通常在供品当中的香花、水果,我们供果,果代表我们的希望。修念佛法门,果就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希求的;禅宗禅堂里面供的果,就是希望得禅定、开悟;教下讲堂,天台的讲席、华严讲席,这教下的,他们供的果是代表大开圆解。换句话说,果就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佛菩萨还会吃这些东西,没这个道理。摆在那个地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懂这个意思,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也不是供给他看的。他也不要吃,也不要看这个东西,是我们对佛菩萨的敬意,以这些象徵常常提醒自己,是这个意思。
最简单的供养是供养一杯水,这是最简单的,其他的香、花统统没有的时候,供养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水代表清净,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干净,里面没有污染,要像水一样的平等。所以它代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水是代表这个意思。衣服是代表忍辱,衣服是遮羞,遮羞就是忍辱的意思。伞盖的意思刚才说过了,代表防止一切污染。学佛的人要懂得善巧,保护自己的善根,要懂这个道理,要知道怎么个做法。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五欲六尘的染污非常严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为所染,常常保持著清净心、平等心,你的修学就容易成就。
四天王实在讲是代表这个意思,我们过去四天王的像印得很多,那是因为见到本省许多小道场都没有天王殿。我们印的四天王的像就是我们佛堂供的,印出来的效果很好,很庄严。但是印得还是太大,一般同修家庭里面供养不方便,我在国外有许多同修给我建议,能不能缩小印成一张,家里镶个镜框都可以供养,这个建议非常之好。
四天王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东方持国天王代表的是负责尽分。我们的身分不相同,我们职责就不一样,自己本分的责任一定要尽到,要做到,表这个意思,跟儒家讲的「五伦十义」完全相同。譬如我做父亲,父亲的身分,对於儿女我有教养的义务,做儿女身分的,对父亲一定要孝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乃至於推广到社会,君仁臣忠。君是领导人,一个团体,商场的老板是领导人,他要仁慈,部属对他要尽忠。就是在什么岗位应当负起他本分的责任,东方持国天王是表这个意思。人人都能够守住本分,能够尽责,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繁荣、安定,大家都能过很幸福的生活。
南方天王代表增长,增长就是现在讲的进步,不断的求新、求进步,佛法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不进则退,社会永远在进步,表这个意思。西方天王叫广目,北方叫多闻,这两位天王代表的是方法,用什么方法达到前面两个目标,负责尽职、日新又新?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多看、多听,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采取古人的经验,历史累积的智慧、经验我们要吸收。多看是看看现代,尤其现代交通便捷,我们到每个地方去观光、考察,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做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地方有弊病我们要避免,「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社会。这是四大天王教给我们的。佛法确实就是美满生活的教育,所以四天王实在说我们要推广,家家都能懂这个道理。最好把四天王所表达的意义也写出来,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在四天王像的下面,我们印成小张来推广,我相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果。
四天王当中我们都供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他老人家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他是满面笑容,心地清净平等,能够包容一切,他表这个意思。就是叫我们要把心量放大,要能够包容,要能够以欢喜心对待一切众生。统统是表法的,全是美好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懂得,不可以把他当作一般的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那你完全是迷信。所以佛教是教育,确实不是宗教,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要靠神来保佑,靠神来赐恩的;佛教不是,佛教是教学,教导你。佛教里面所有佛菩萨、罗汉、诸天护法,这些像都有用意的,都是教学的。像我跟诸位介绍四天王、弥勒佛,你就晓得他是教育意义,放在那里一看到,提醒自己。香花水果也是提醒自己。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存心,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用现代的话来说,佛教教育在很久之前就走上艺术化的境界,用艺术化的方式来作为教育上的一种设施。
香代表信,代表「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表这个意思。所以看到香烟,闻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五分法身,它表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每一种下面都有个「云」,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妙。云,你们想想它的样子,我们远处看,云存在,一片一片的,云层有!我们现在坐上飞机飞到那里,没有了。所以云代表非有非无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我们这些事情要做,要很认真去做,做了怎么样?决定不要执著它。做是有,为什么不能执著?执著不到,它是空的。《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从真的一方面来讲,它是虚妄的,不要执著。虚妄的为什么要做?我们今天堕落在执著「有」的这一边,要用这个方法从「有」渐渐达到真实的境界,有是幻有,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真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像云彩一样,云彩的有跟空是一桩事,绝对不是两桩,同时存在的;远看有,近看就没有,所以有跟无是同时的。「云」用得很妙,就是告诉我们,所有一切法都要用这个眼光去看,你就见到万法的真相。像《金刚经》后面偈子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句子里头表法的意思非常圆满。末后总结。
经【如是等云。】
每样东西都用『云』来表示。
经【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量』是数量,像『须弥山王』一样。须弥山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妙高山」,如果从广义上来说,每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最高的一座山就叫须弥山。我们台北这个地区哪座山最高,那是台北的须弥山;我们台湾哪座山最高,那是台湾的须弥山。须弥山翻作妙高山,经上通常所指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须弥山,这个世界是指一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的须弥山就不在地球上,因为太阳系是绕著须弥山转的,须弥山在当中。这就是黄念祖老居士猜测的、想像的说,可能就是现在天文学家发现太空当中有所谓的黑洞,恐怕那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因为我们的银河系是绕著这个来转的,银河系中心是个黑洞,吸引力非常之大。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日月绕著它转。
假如黄老居士说的跟佛经上所讲的一样,那大千世界就太伟大了。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个像这样的单位世界?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乘上来是十亿个,这是我们现在讲的银河系。一个银河系是一个世界的话,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应当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佛的教化范围这样的广大。这是用这个来做个比喻,也就是我们尽心尽力能做到圆满。
下面讲燃灯,灯代表光明,代表舍己为人。现在随著科技的方便,我们供佛都用电灯,在表法上比较不太容易看得出来。从前佛像前面点的是油灯、蜡烛,这个非常明显的显示出来。油灯跟蜡烛都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取这个意思,换句话说,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贡献出来为社会、为大众造福,这就像燃灯一样,所以佛前面燃灯是取这个意思。电灯当然也消耗电力,但不太容易看出来,蜡烛烧几个钟头就烧完了,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在我们现前的社会,为了安全著想,我不鼓励大家点蜡烛。为什么?容易引起火灾,不但害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很密集,也害别人。所以点电灯,咱们懂这个意思就好,晓得它表法的意思。燃香,现在住的都是公寓房子,房子很矮,香烧多了空气污染,对大家健康都有妨害,所以香燃一支,不要燃多,知道表法的意思就好。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一定要过大家共同的生活才行,不能够特殊,至於在山林里面建的那些寺庙是另当别论。都市里现在都是住的高楼、公寓房子,香跟灯实在讲很不适宜,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绝对不是说我们没有就不敬,不是,一样有恭敬心,在形式上可以舍,我们应当要舍。
经【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虽然我们点的灯,这是说从前,灯不大,里面的油也不多,让我们观想我们的『灯炷』像『须弥山』一样,『灯油』像『大海水』一样,灯的光明照耀到尽虚空遍法界,随著你的心把这个能量普遍到虚空法界。一切万法确实唯心所变,藉著这个也就把自己的心量拓开,真正的目的是把自己心量拓开,像普贤菩萨一样,这就对了。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这一句正是说明我们修供养的状况(前面只是略举几个例子),也要像念佛一样,净念相继不能够中断。常常这样供养,我们的心量才会拓开,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没有刻意去断,自然就淡薄,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方法非常之妙。供养里面的精义,就是精华,是在后面,这不过是个引导而已。底下给我们说出来,这就是精华之所在。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前面跟诸位报告,布施供养有三种,有财、有法、有无畏,这三种当中,佛在此地明白的教导我们,『法供养』为最。在近代中国高僧大德之中,印光老法师是最为一般人所称赞的,印公一生只修法供养,可以说专修法供养。他所得到的一切信徒们的布施供养,全都拿去印经书。他在苏州办了个弘化社,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佛经流通处。他拿他的供养就办一个弘化社,专门印经布施,印经布施是修法供养。我们基金会成立以来,也是仿效印祖的做法,我们自始至终也是以法供养为最,不过我们附带还做一点放生、慈济,那是附带的,我们主要的是修法供养。法供养里面也包含著财,像我们现在印经,印这本经书要钱,钱是财,经是法,人家得到这本经,读明白了,依教奉行,就是无畏供养。可见得法里面包括了财跟无畏,它是最圆满的,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
法供养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普贤菩萨在此地也略举了七条。诸位要知道不限於七条,这是举例说明,我们要懂得举一反三。当然这七条非常重要。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这给我们说了七条,七条里面第一个是『如说修行』,这一条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不分贫富贵贱。你要是真正明白佛所说的这些道理,明了佛对我们所说的这些教训,依照这个道理、教训去做,这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这一段,诸位翻开第十八面,我们先看注解,里头有一段,十八面的第三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疏【又法供养通十法行。修行最胜。修行通於万行。依观供养。正是修行。】
我们只看这一句,其他的诸位同修自己参考注解就可以,这段我跟大家略略的说一说,显示出法供养的殊胜,不是财供养跟无畏供养能够相比。素食、放生属於无畏供养,就是无畏布施,『十法行』就显示出它的殊胜。「行」是生活行为,修行是因为生活行为发生了偏差,发生了错误,把这些偏差、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
「十法行」是属於菩萨的,第一个是「书写」。佛法要想永远不断的传遍到十方、后世,要靠文字。在从前印刷术没有发明,经典的流通要靠手写,所以佛特别勉励大家写经,你多抄写一部经,我们这个世界就多了一部经。但是现在我们要不要去写?不需要。现在假如你的书法要没有相当功夫,你写出来的人家不要看,没有人喜欢,所以现在书写就变成印刷。我们印经流通,成本也低,时间也快速,数量也大,这样流传下去,佛法确实能够普遍全世界。
我们这个道场虽然不大,世界闻名。别的地方听说佛陀教育基金会,不晓得是多么大的一个机构,在他们想像当中是很大的机构,到这儿来一看,大失所望。在外面名气很响亮,那就是我们印送的经书很多,这十几年来印送的数量很多,我们印的品质很好,大家看到都能够生欢喜心。我们为什么不发展道场?简居士跟我讲过很多次,我们买个地方盖个道场。不要,如果有钱,印经书,多印多送,让许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盖个道场,说老实话,道场盖大了,人住多了,里头住众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没有道场,大家都有道心,一有道场,都造罪业,所以没有必要,还是做真实的功德好。所以写经,我们今天用印经的方法来代替。
第二是「供养」,供养就是以佛经,像我们经书送到全世界供养一切大众。我们最近(不过我们很早就听说)得到从大陆那边来的一些消息,就是新加坡有些居士到大陆上去访问。他们在五台山所看到的一个女众道场,里面住八十多位出家的比丘尼。她们很不容易得到一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是拷贝再拷贝,声音几乎已经听不太清楚了。可是这些人每天听,听的时候都是穿袍搭衣合掌跪在地上听,他们去参观,深受感动。念佛,我们道场讲的,劝大家念佛,最好念佛堂日夜不要中断。她们就用这种方法,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念佛,已经念了一年多了,快两年。另外有个精进念佛堂,听说她们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全心全力在那个地方念佛,很感动人。新加坡的同修看到这个现象,发起要做、要送CD片,这样音响的效果比较好,来取代录音带。因为录音带在北方气候变化很大,很不容易保存,他们发心在做。因为他们发心做,我们把所有讲经的原带都送给新加坡,让他们去做,这叫法供养。我们听了也很感动。
最近我们这边印的还有折叠本的《无量寿经》,世桦给我们印的,印得非常精美。我听说这个消息,我跟基金会同修们商量,我们这边还有不少,把存书统统送给五台山。人家那么样的虔诚,我们应当供养,供养她们经书、供养她们录音带。她们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给她们钱,她们不要;衣服穿得破破烂烂,送她们衣服,她们也不接受,她们要的就是经书、录音带。他们看了之后,回到新加坡就说了,以前以为自己修行还不错,现在看了人家,我们哪里是修行人,人家才叫真正修行人,才叫真正道场,非常惭愧。回来之后,修修福好了,多送一点她们所需要的。所以,大陆上有真正的道场、真正的修行人,我们晓得了,应该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是供养。今天时间到了,十法行讲了两个,我看下次继续再讲好了,我们念佛回向。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倒数第三行,从经文看起:
经【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从这一段看起。普贤菩萨的大愿,第三愿是『广修供养』。在菩萨行门当中,我们常常看到的,菩萨所修的是六度,六度里面第一条就是布施。普贤菩萨这条也是菩萨所修的布施,他不叫布施,而叫供养。通常供养我们是对长辈、对上,我们称供养,对平辈、对下都叫布施,这是有分别、有亲疏、有远近、有高下。普贤菩萨所修的一一法统统称性,性德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即使对在下位的众生,菩萨布施的心跟供养如来无二无别,我们等到底下经文当中就可以看到。所以这是以最真诚的心、最清净的心、最平等的心,修学菩萨所修的一切法门。但是不一样的,菩萨法门把布施摆在第一,而普贤法门里面,是把礼敬、称赞摆在前面,把布施供养摆在第三。这个非常明显的,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愿是后后深於前前,后面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后面。后面包括前面,就是供养里面包括礼敬、称赞,这是跟其他菩萨行门不相同的所在。
供养(也就是布施)是度悭贪的。悭贪是三毒的根本,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烦恼障碍了我们的自性,障碍了我们的德能。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智慧、能力跟一切诸佛实在是相同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毗卢遮那佛依报、正报的庄严,这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他自己本身,以及他生活环境的美满;依正庄严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我们身心与生活环境的美满。实在说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是我们本来统统都有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活得这么苦?为什么我们跟诸佛如来有这么大的差别?原因究竟何在?就是被烦恼、妄想障碍住。所以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语道破一切众生不能证得佛果的原因,就是妄想,就是执著。
无始劫来的妄想变成了所知障,无始劫来的执著就变成了烦恼障,佛教我们修行,归根结柢就是把这二障去掉而已。烦恼障去掉,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知障去掉,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换句话说,同佛受用,智慧、德能,一切享受跟佛是一样的。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就被这两样东西所害。佛说我们迷惑,这个话怎么说?被害了还不知道。被这两样东西害了,还把这两样东西当作好人,一天到晚都不肯舍弃,那有什么法子?这叫愚痴,这叫迷惑颠倒。
世尊四十九年苦口婆心为我们说一切法,说法的目的何在?就是唤醒我们,让我们认识妄想执著的可怕,让我们明白妄想执著对於我们的伤害,我们痛下决心把这两样东西放下,就功德圆满了。所以大乘经上我们常常听到,也常看到,有所谓「佛不度众生」,佛确实不度众生,佛只是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肯不肯相信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放下也是我们自己,实际上谁度谁?是自己度自己!肯相信的人有智慧,肯放下的人有福。所以,菩萨行里面,第一个科目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
我们今天讲到布施,只是舍一点钱财而已。其实钱财舍了没有?没舍,怎么说没舍?因为听说佛门里面讲「舍一得万报」,所以你才肯舍。舍是什么?利润很高,舍一报万。如果说舍了没有回报,我看你一文都不会舍,由此可知,菩萨行不容易。菩萨是真正觉悟的人,彻底明白的人,他肯舍,他肯放下,决定不求回报,他心才清净,才能把烦恼障、所知障给布施掉,那才是如来所说的正法。
布施有三大类,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行愿里面,供养也有这三类,有财供养、法供养,无畏虽然没有说,当然含摄在其中,财供养里面有,法供养里面也有,含摄在其中,我们应当知道怎样修法。修布施供养,不但自己受大利益,自己是什么利益?自己把烦恼、妄想舍掉,成就自己戒定慧三学,成就自己闻思修三慧。障碍没有了,三学三慧自然就现前,三学三慧是性德,这是自利。在利他方面来说,是兴隆佛法,利益众生。
佛法住在这个世间,今天佛法比不上其他宗教,原因在哪里?佛法住在世间需要财富,还需要人才,今天佛门里面财富敌不过外道,没有财富就不能把佛法普遍的推展、弘扬。我们基金会成立到今年十年了,十年我们做的工作非常有限,问问我们基金会,统计我们十年的收支,比起其他道场,微不足道。人家道场盖个讲堂都花一亿多,我们十年印经来做布施工作还达不到这个数字,你就晓得没有财力就没有办法把正法发扬光大;没有财力,人才我们就请不到。许多工作需要专家来做,专家固然发心,发心这个事情不能长久,因为人家要生活,要养家活口,他生活不能解决,他就不能全心全力来做这个工作。我们经费有限,对於那些专家,我们很想聘请他,他也很乐意来从事於佛教的弘护工作,但是为了家庭生活,不得不舍弃佛法。由此可知,布施是自利利他,是帮助佛菩萨光大佛法,所以在菩萨行里面列入第一条。
布施的果报我们纵然不要,它也会来,为什么?有因必定有果。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布施都得这三种殊胜的果报了,再要用恭敬心布施,这就讲到供养,果报更殊胜,果报确实倍倍增加。他是以虔诚恭敬心来修这三种布施,一一行无不称性,怎么知道称性?像前面所说的,这个地方也不例外,『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这是修布施的境界,你看多么广大。这些都不必细说,前面都讲过,跟前面完全相同。『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这是他布施供养的境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菩萨都是我们供养的对象。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是讲的两种业因。我们怎么能够做得到?确实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量窄小,不但我们的能力达不到,我们的心力也达不到。起心动念都是是非人我,都是分别执著,哪有这么大的心量?这是诸佛如来与大菩萨的境界,我们也能够沾到一点边缘,也能够相应少分,这是得力於普贤菩萨大愿的加持。普贤菩萨的愿在哪里?就在这本经上。读了这本经才晓得,我们应当要以虚空法界作我们修行的境界,把我们的心量拓开,像普贤菩萨一样,这就是佛力加持。
我们真有这个意念,真有这个愿望,或者是你真有这个想法,普贤菩萨的愿力就加上了。你的愿愈真愈切,普贤菩萨加持的力量你彷佛可以感受得到;如果你的愿力没有那么样的坚强,摇摆不定,那么菩萨加持的力量很不容易觉察出来。他加持力量的大小完全看我们自己的愿力,我们的愿力真、愿力切,加的力量很明显。因为佛的愿力再加上自己的觉悟,就「起深信解」,对於诸佛如来的教诲我们生起深信心,能够深入的去了解、明白,把它变成我们现前的思想见解,「现前知见」就是我们现在的思想跟见解。这就是刚才讲,我们自己的愿力。
大家必须要晓得,这一切众生,我们只说人,这个世间一切人,这一生到人道来,怎么来的?不是佛菩萨叫我们来的,也不是上帝让我们来的,更不是阎罗王判入轮回的,真正的原因是业力牵引我们到这一道来的。唯识经论里头讲得很清楚,业有两大类,引业、满业。引业是引导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生,当然到人、天两道是善业,恶业就牵引你到三恶道去了,这是引业。满业是什么?是讲你到这一道之后,你的身体状况以及你的生活环境,那叫做满业。有人身体健康长寿,一生享受富贵;有人身体欠佳,一生生活环境非常困苦,这是属於满业。我们都到人道来,引业相同,满业是每个人都不相同,是这么一回事情。换句话说,业力主宰了我们的命运,我们这一生修行,我们的道力要是敌不过业力的话,那来生还是要搞六道轮回。
那么我们要问,什么样的道力可以叫我们不要轮回?道是什么?道是戒定慧,换句话说,我们定慧的力量能够把烦恼断掉,行了,就超越轮回。佛法里面讲得很好,我们的定力能够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就能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但是还不能出三界。虽然不能出三界,你得到了保证,因为见惑断掉,在六道里面三恶道就没有了;换句话说,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你只有在人天两道里面去轮回。假如将八十一品思惑也断尽,那就恭喜你,你就超越三界。
这是原理,大小乘佛法任何宗派、任何法门,禅宗也好、教下也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统统是这个原理,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一定要用定慧来断,你的定慧功力不够,断不了,那就没有法子,你所修的就变成了福报,来生享福。来生到哪一道享福不一定,要看你的引业把你引到哪一道,但是你不管到哪一道都有福报。畜生道,你看外国人养的宠物,非常享福,比人的福报都大,主人伺候它无微不至,福报大,享福。鬼道里面去了,去当鬼王,去作鬼神,你看拜他的人有多少!在台湾,这些鬼神、鬼王很多,前生修的大福报,到饿鬼道里面去享受。所以,你修的福不一定在人天,看引业引到哪里去,这统统都要知道。所以修行难,实在是太难太难!这才算是一个结果。
如果不能断见思,见思不能全断,至少也要把见惑断掉,我们这一生修行才算是有成就;没有这个能力,换句话说,统统没有成就。这个事是真难,怎么知道?我们在座每位同修,你们不是这一生才学佛。有人告诉我,「我学佛才不到一年」,不到一年是这一生你看到的,你过去生中学佛,过去生还有过去生,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你都学佛。现在怎么样?自己心里有数。为什么生生世世学佛,还落到今天这个样子?每一生学佛都没有断见思烦恼,换句话说,一投胎再做人又要从头来起,过去所修的忘得一干二净,这就知道难!
真知道难,这个人有救,因为佛法里头还有个特别法门,专门对我们这一类人来建立的,那就是净土带业往生的法门。这个法门的好处在哪里?不要断烦恼,这就容易;要断烦恼是真难,不要断烦恼,事情就好办。但是它有三个条件,信、愿、持名,这是往生净土必须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你要真信,你要真愿,愿力一定要强过业力,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来的时候是业力做主,将来走的时候是愿力做主,而不是业力做主。这跟其他的法门,刚才我跟你讲了,是道力跟业力两个比较。道力是定慧,道力强,超过业力,你这一生证果,成就了,这个难,道力成就难。净宗法门是愿力,愿力比道力就容易太多了。我们有个非常强烈的愿望,这个愿望超过了自己的业力,你就决定得生。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在此地再补充他老人家的话,再明白的告诉大家,愿力有了,有一点点不行,不能往生,要有非常强烈的信愿,这个信愿力超过业力,就必定得生。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很清楚,怕诸位初学的同修看错了,以为有一点点信愿就自以为行了,那是不可靠的,要有很深的信愿。普贤菩萨在此地讲的「深信深解」就是强烈的愿望,愿力超过业力,这样修行,一一行统统称性,功德无量无边。
下面这是略举,我们拿什么供养?其实诸佛菩萨的富贵我们比不上,我们无论拿什么东西供养诸佛菩萨,都比不上他现前所受用的。但是我们的供养是表心,我们尽心的供养,这分真诚恭敬心;这点物质虽然很微薄,表我们的真诚恭敬,是这个意思。所以不在物质,这个要知道。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是总说,就是在「供养具」里面要选择我们能力可以办得到的,这是最好的,是我们能力能办得到的。有些好东西我们能力办不到,那没办法,这个地方讲的「上妙诸供养具」都是指我们自己能力可以办得到的。这与我们自己的福报有关系,我们的福报很大,非常富有,那我们供养的香花当然是最好的,我们可以办得到。假如我很贫穷,很好的花我买不起,甚至於到野外去采一朵野花,这是我自己能力可以办到的,这就是我的上妙的供具。这是随著个人自己能力、环境,这个没有标准的,只是尽心尽力选择最好的供具。我们的恭敬心表达出来,真诚恭敬表达出来,供养的福德决定是相等的。
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但是你必须要知道,富有的人认为贫穷人路上摘朵花供养就是上妙供养,我们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也去摘一朵。那就不成敬意,你的真诚恭敬完全没有,必须以自己能力去办才是真诚恭敬。所以,标准每个人不一样,自己一定要晓得。下面举几个例子。
经【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
这是供花,『鬘』也是花,把花串成个花环,这叫做「鬘」。古时候在印度很流行,现在有些国家地区也流行,从前台湾也有,现在好像没有了。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还有人买花环在飞机场送给我,现在没有了,现在我在机场也看不到了。但是有些地区还有,像夏威夷这些地方还有这个习惯,那叫花鬘。这是讲花。第二种是『音乐』,音乐也是供养,音乐里头有歌舞,这都是供养。古时候印度跟中国,欢迎宾客或送行的时候都是载歌载舞,我们在唐人的诗词里都看到,这是音乐供养。『伞盖』,伞跟盖形式是相同的,作用有点差别,伞是遮阴的、遮雨的,盖是防止灰尘污染的。『衣服』,可以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必需品。『天种种香』,香也是供具。香里面有『涂香』,像我们现在擦在身上的香粉、香水,涂在身上的,这是涂香。『烧香』,我们放在香炉烧的香属於烧香。『末香』就是香粉。
经【如是等云。】
这几种东西,我们先说它表法的作用,为什么佛门里讲供养佛菩萨用这些东西表达我们最高的敬意?花是代表因,一般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所以花代表修因,修因后来才会有结果。菩萨的因就是六度,所以我们看到花,就要想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门供的花,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有六度心,要修六度行,表这个意思的。不是摆在那儿好看的,如是摆在那儿好看的,那就错了,是提醒我们的。佛面前的花代表六度,外面的花代不代表?同样代表。在任何地方只要看到花,乃至於人穿件花衣服,你一看到就提醒自己的六度心、六度行,这是我们供养花的意思。供音乐,音乐是赞叹,前面讲称赞如来,是以这种音乐来供养,不是现在流行歌曲,那就完全违背了修学。
这个地方只是略举,通常在供品当中的香花、水果,我们供果,果代表我们的希望。修念佛法门,果就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希求的;禅宗禅堂里面供的果,就是希望得禅定、开悟;教下讲堂,天台的讲席、华严讲席,这教下的,他们供的果是代表大开圆解。换句话说,果就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佛菩萨还会吃这些东西,没这个道理。摆在那个地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懂这个意思,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也不是供给他看的。他也不要吃,也不要看这个东西,是我们对佛菩萨的敬意,以这些象徵常常提醒自己,是这个意思。
最简单的供养是供养一杯水,这是最简单的,其他的香、花统统没有的时候,供养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水代表清净,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干净,里面没有污染,要像水一样的平等。所以它代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水是代表这个意思。衣服是代表忍辱,衣服是遮羞,遮羞就是忍辱的意思。伞盖的意思刚才说过了,代表防止一切污染。学佛的人要懂得善巧,保护自己的善根,要懂这个道理,要知道怎么个做法。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五欲六尘的染污非常严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为所染,常常保持著清净心、平等心,你的修学就容易成就。
四天王实在讲是代表这个意思,我们过去四天王的像印得很多,那是因为见到本省许多小道场都没有天王殿。我们印的四天王的像就是我们佛堂供的,印出来的效果很好,很庄严。但是印得还是太大,一般同修家庭里面供养不方便,我在国外有许多同修给我建议,能不能缩小印成一张,家里镶个镜框都可以供养,这个建议非常之好。
四天王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东方持国天王代表的是负责尽分。我们的身分不相同,我们职责就不一样,自己本分的责任一定要尽到,要做到,表这个意思,跟儒家讲的「五伦十义」完全相同。譬如我做父亲,父亲的身分,对於儿女我有教养的义务,做儿女身分的,对父亲一定要孝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乃至於推广到社会,君仁臣忠。君是领导人,一个团体,商场的老板是领导人,他要仁慈,部属对他要尽忠。就是在什么岗位应当负起他本分的责任,东方持国天王是表这个意思。人人都能够守住本分,能够尽责,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繁荣、安定,大家都能过很幸福的生活。
南方天王代表增长,增长就是现在讲的进步,不断的求新、求进步,佛法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不进则退,社会永远在进步,表这个意思。西方天王叫广目,北方叫多闻,这两位天王代表的是方法,用什么方法达到前面两个目标,负责尽职、日新又新?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多看、多听,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采取古人的经验,历史累积的智慧、经验我们要吸收。多看是看看现代,尤其现代交通便捷,我们到每个地方去观光、考察,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做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地方有弊病我们要避免,「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社会。这是四大天王教给我们的。佛法确实就是美满生活的教育,所以四天王实在说我们要推广,家家都能懂这个道理。最好把四天王所表达的意义也写出来,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在四天王像的下面,我们印成小张来推广,我相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果。
四天王当中我们都供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他老人家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他是满面笑容,心地清净平等,能够包容一切,他表这个意思。就是叫我们要把心量放大,要能够包容,要能够以欢喜心对待一切众生。统统是表法的,全是美好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懂得,不可以把他当作一般的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那你完全是迷信。所以佛教是教育,确实不是宗教,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要靠神来保佑,靠神来赐恩的;佛教不是,佛教是教学,教导你。佛教里面所有佛菩萨、罗汉、诸天护法,这些像都有用意的,都是教学的。像我跟诸位介绍四天王、弥勒佛,你就晓得他是教育意义,放在那里一看到,提醒自己。香花水果也是提醒自己。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存心,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用现代的话来说,佛教教育在很久之前就走上艺术化的境界,用艺术化的方式来作为教育上的一种设施。
香代表信,代表「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表这个意思。所以看到香烟,闻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五分法身,它表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每一种下面都有个「云」,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妙。云,你们想想它的样子,我们远处看,云存在,一片一片的,云层有!我们现在坐上飞机飞到那里,没有了。所以云代表非有非无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我们这些事情要做,要很认真去做,做了怎么样?决定不要执著它。做是有,为什么不能执著?执著不到,它是空的。《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从真的一方面来讲,它是虚妄的,不要执著。虚妄的为什么要做?我们今天堕落在执著「有」的这一边,要用这个方法从「有」渐渐达到真实的境界,有是幻有,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真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像云彩一样,云彩的有跟空是一桩事,绝对不是两桩,同时存在的;远看有,近看就没有,所以有跟无是同时的。「云」用得很妙,就是告诉我们,所有一切法都要用这个眼光去看,你就见到万法的真相。像《金刚经》后面偈子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句子里头表法的意思非常圆满。末后总结。
经【如是等云。】
每样东西都用『云』来表示。
经【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量』是数量,像『须弥山王』一样。须弥山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妙高山」,如果从广义上来说,每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最高的一座山就叫须弥山。我们台北这个地区哪座山最高,那是台北的须弥山;我们台湾哪座山最高,那是台湾的须弥山。须弥山翻作妙高山,经上通常所指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须弥山,这个世界是指一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的须弥山就不在地球上,因为太阳系是绕著须弥山转的,须弥山在当中。这就是黄念祖老居士猜测的、想像的说,可能就是现在天文学家发现太空当中有所谓的黑洞,恐怕那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因为我们的银河系是绕著这个来转的,银河系中心是个黑洞,吸引力非常之大。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日月绕著它转。
假如黄老居士说的跟佛经上所讲的一样,那大千世界就太伟大了。大千世界里有多少个像这样的单位世界?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乘上来是十亿个,这是我们现在讲的银河系。一个银河系是一个世界的话,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应当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佛的教化范围这样的广大。这是用这个来做个比喻,也就是我们尽心尽力能做到圆满。
下面讲燃灯,灯代表光明,代表舍己为人。现在随著科技的方便,我们供佛都用电灯,在表法上比较不太容易看得出来。从前佛像前面点的是油灯、蜡烛,这个非常明显的显示出来。油灯跟蜡烛都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取这个意思,换句话说,能够舍己为人。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贡献出来为社会、为大众造福,这就像燃灯一样,所以佛前面燃灯是取这个意思。电灯当然也消耗电力,但不太容易看出来,蜡烛烧几个钟头就烧完了,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在我们现前的社会,为了安全著想,我不鼓励大家点蜡烛。为什么?容易引起火灾,不但害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很密集,也害别人。所以点电灯,咱们懂这个意思就好,晓得它表法的意思。燃香,现在住的都是公寓房子,房子很矮,香烧多了空气污染,对大家健康都有妨害,所以香燃一支,不要燃多,知道表法的意思就好。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一定要过大家共同的生活才行,不能够特殊,至於在山林里面建的那些寺庙是另当别论。都市里现在都是住的高楼、公寓房子,香跟灯实在讲很不适宜,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绝对不是说我们没有就不敬,不是,一样有恭敬心,在形式上可以舍,我们应当要舍。
经【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虽然我们点的灯,这是说从前,灯不大,里面的油也不多,让我们观想我们的『灯炷』像『须弥山』一样,『灯油』像『大海水』一样,灯的光明照耀到尽虚空遍法界,随著你的心把这个能量普遍到虚空法界。一切万法确实唯心所变,藉著这个也就把自己的心量拓开,真正的目的是把自己心量拓开,像普贤菩萨一样,这就对了。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这一句正是说明我们修供养的状况(前面只是略举几个例子),也要像念佛一样,净念相继不能够中断。常常这样供养,我们的心量才会拓开,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没有刻意去断,自然就淡薄,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方法非常之妙。供养里面的精义,就是精华,是在后面,这不过是个引导而已。底下给我们说出来,这就是精华之所在。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前面跟诸位报告,布施供养有三种,有财、有法、有无畏,这三种当中,佛在此地明白的教导我们,『法供养』为最。在近代中国高僧大德之中,印光老法师是最为一般人所称赞的,印公一生只修法供养,可以说专修法供养。他所得到的一切信徒们的布施供养,全都拿去印经书。他在苏州办了个弘化社,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佛经流通处。他拿他的供养就办一个弘化社,专门印经布施,印经布施是修法供养。我们基金会成立以来,也是仿效印祖的做法,我们自始至终也是以法供养为最,不过我们附带还做一点放生、慈济,那是附带的,我们主要的是修法供养。法供养里面也包含著财,像我们现在印经,印这本经书要钱,钱是财,经是法,人家得到这本经,读明白了,依教奉行,就是无畏供养。可见得法里面包括了财跟无畏,它是最圆满的,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
法供养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普贤菩萨在此地也略举了七条。诸位要知道不限於七条,这是举例说明,我们要懂得举一反三。当然这七条非常重要。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这给我们说了七条,七条里面第一个是『如说修行』,这一条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不分贫富贵贱。你要是真正明白佛所说的这些道理,明了佛对我们所说的这些教训,依照这个道理、教训去做,这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这一段,诸位翻开第十八面,我们先看注解,里头有一段,十八面的第三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疏【又法供养通十法行。修行最胜。修行通於万行。依观供养。正是修行。】
我们只看这一句,其他的诸位同修自己参考注解就可以,这段我跟大家略略的说一说,显示出法供养的殊胜,不是财供养跟无畏供养能够相比。素食、放生属於无畏供养,就是无畏布施,『十法行』就显示出它的殊胜。「行」是生活行为,修行是因为生活行为发生了偏差,发生了错误,把这些偏差、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
「十法行」是属於菩萨的,第一个是「书写」。佛法要想永远不断的传遍到十方、后世,要靠文字。在从前印刷术没有发明,经典的流通要靠手写,所以佛特别勉励大家写经,你多抄写一部经,我们这个世界就多了一部经。但是现在我们要不要去写?不需要。现在假如你的书法要没有相当功夫,你写出来的人家不要看,没有人喜欢,所以现在书写就变成印刷。我们印经流通,成本也低,时间也快速,数量也大,这样流传下去,佛法确实能够普遍全世界。
我们这个道场虽然不大,世界闻名。别的地方听说佛陀教育基金会,不晓得是多么大的一个机构,在他们想像当中是很大的机构,到这儿来一看,大失所望。在外面名气很响亮,那就是我们印送的经书很多,这十几年来印送的数量很多,我们印的品质很好,大家看到都能够生欢喜心。我们为什么不发展道场?简居士跟我讲过很多次,我们买个地方盖个道场。不要,如果有钱,印经书,多印多送,让许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盖个道场,说老实话,道场盖大了,人住多了,里头住众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没有道场,大家都有道心,一有道场,都造罪业,所以没有必要,还是做真实的功德好。所以写经,我们今天用印经的方法来代替。
第二是「供养」,供养就是以佛经,像我们经书送到全世界供养一切大众。我们最近(不过我们很早就听说)得到从大陆那边来的一些消息,就是新加坡有些居士到大陆上去访问。他们在五台山所看到的一个女众道场,里面住八十多位出家的比丘尼。她们很不容易得到一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是拷贝再拷贝,声音几乎已经听不太清楚了。可是这些人每天听,听的时候都是穿袍搭衣合掌跪在地上听,他们去参观,深受感动。念佛,我们道场讲的,劝大家念佛,最好念佛堂日夜不要中断。她们就用这种方法,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念佛,已经念了一年多了,快两年。另外有个精进念佛堂,听说她们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全心全力在那个地方念佛,很感动人。新加坡的同修看到这个现象,发起要做、要送CD片,这样音响的效果比较好,来取代录音带。因为录音带在北方气候变化很大,很不容易保存,他们发心在做。因为他们发心做,我们把所有讲经的原带都送给新加坡,让他们去做,这叫法供养。我们听了也很感动。
最近我们这边印的还有折叠本的《无量寿经》,世桦给我们印的,印得非常精美。我听说这个消息,我跟基金会同修们商量,我们这边还有不少,把存书统统送给五台山。人家那么样的虔诚,我们应当供养,供养她们经书、供养她们录音带。她们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给她们钱,她们不要;衣服穿得破破烂烂,送她们衣服,她们也不接受,她们要的就是经书、录音带。他们看了之后,回到新加坡就说了,以前以为自己修行还不错,现在看了人家,我们哪里是修行人,人家才叫真正修行人,才叫真正道场,非常惭愧。回来之后,修修福好了,多送一点她们所需要的。所以,大陆上有真正的道场、真正的修行人,我们晓得了,应该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是供养。今天时间到了,十法行讲了两个,我看下次继续再讲好了,我们念佛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