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三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3
经本第四面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疏【此一品经。当本经第九会第四分。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更开二会。】
这一品经是指「普贤菩萨行愿品」,全部经文有四十卷,在大经九会里面它是第九会,最后一会。清凉大师将全经分为四分,这一品经属於第四分。清凉大师所分的,第一分叫「举果劝乐生信分」。《华严经》一开端有六品十一卷经文,内容都是说明毗卢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如来成佛之后的生活环境。庄严到了极处,让我们看到佛在果地上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生起向往之心。
古人有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世人追求富贵,而富贵之极是如来。佛告诉我们,佛的富贵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像我们世间人要经营、要造修才能得到,他是自然的,性德之流露。换句话说,佛的富贵是我们每个众生统统都具足的,我们决没有一样比佛少一些,也不会比佛多一些,因为他所展示出来的是真实究竟圆满。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再想想我们现前生活环境,那就惭愧极了!我们本来有,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我们本有,究竟为什么不能够现前?就是迷失了自性,迷了。怎么迷的?大乘经里面讲得非常透彻,佛能够帮助我们的,佛家术语常说「普度众生」,「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我们、协助我们,无非是恢复自性而已。自性恢复了,如来果地上生活这些美好的状况统统都是现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所以《华严》一开端,就把这个现实的状况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一定要恢复自性。这总共有六品十一卷经文,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修因契果生解分」,我们简单讲,信、解、行、证,第二部分就是要求解。修行好比走路,走路之前要认识路,所以理论不透彻、不明了,方法不晓得,你的修行纵然很精进、很用功、很辛苦,也是属於盲修瞎练,得不到结果的,所以认识事实真相就非常重要。这一分占的经文非常多,总共有三十一品,有四十一卷,占全经的二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明,似乎佛法非常重视解门,解门说得这么多,说得这么详细。其实佛法最重的是行门,解了做不到还是没用处,等於未解,所以解是给修行做预备功夫的。
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道心时时退转,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对事实真相没有认识清楚,换句话就是不解。真的认识清楚了,行就不难,解难。佛法确实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知难行易」,行不难,知难。当然,完全知道、明白了,修行是死心塌地,成就是非常快速的,这是彻底了解了。但是还有一种人完全不了解,他不要了解他就认真去干,这种人也了不起。他的成就跟完全透彻了解的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往往我们疏忽了。像许多乡下老太太,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的,教她一句阿弥陀佛,她就老实念,她的成就跟文殊、普贤没有两样。你问她解,她不解,她不懂得,她就是能行;文殊、普贤是解后才行,这一类人不解也行,到达的目的地完全相同。所以,佛门确实是知难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难。当年章嘉大师在的时候,我就跟他老人家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是知难,还是行难?是行易知难。所以行不能够精进,常常退转,不知!
又不肯舍弃这一门,舍弃求智,专门修行,这非常可贵。这桩事情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明白了,原来我们也想不通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他成就有那么高,想不到。读了《无量寿经》才明白,原来这一类的众生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太厚了。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他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一听到他就生欢喜心,他不需要求解就能老实修行,他的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这是第二分。
修因,因与果要相应,才有成就,因与果不能相应,修行就得不到结果,所以因果一定要相应。我们念佛是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果,念佛人心心向往极乐世界,这就相应。口里念佛,还要贪染这个世界的五欲六尘,那你的因跟果就不相应。所以,功夫能不能得力,修行有没有成绩,关键在此地。参禅是为了得定,是为了明心见性,达到明心见性他成就了;如果只得定而没有见性的话,他的路只走到一半,只停滞在中途,中途的果报在四禅天。生到四禅天,如果遇不到善缘,不能继续修行,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这个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修因一定要跟果相应。清凉大师把这一大段判作第二个部分。
第三部分,「托法进修成行分」。这部分完全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只有一品经,第二部分有三十一品,修行只有一品,就是「离世间品」。这品经长,一共有七卷,里面给我们说了两千多个法门,当然两千多个法门还是用归纳的方法。佛家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要说就太罗嗦了、太复杂了,所以用归纳方法。这是说出修行的方法。修行要托法,法是什么?法就是讲的法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要在生活环境里面去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我们搞错了,要在生活里面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
最后一个部分是「依人证入成德分」,这是第四个部分。第四部分也是一品经,在《八十华严》里面有二十一卷,它的分量也相当大,在《四十华严》里面总共是四十卷,一品四十卷。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普贤行愿品》,因为这品经在八十卷经里面没有,在《六十华严》里面也没有,这就说明前两次来到中国的《华严经》经本欠缺很多。这个四十卷是完整的,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的结论。
依人是依文殊菩萨、依普贤菩萨,这两个最重要的人。普贤菩萨结归到大愿,把行门变成了普贤行,因果圆满的相结合。文殊菩萨说出了菩萨修行详细的纲领。佛在一般大乘经里面,把修学纲领归纳成六大类,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六度」,六个纲领。而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将第六类,就是「般若波罗蜜」,展开为根本智、后得智;也就是从般若里面又开出四类,合起来就十大类,所以《华严》讲的是「十波罗蜜」。虽然讲十波罗蜜,跟平常讲的六波罗蜜只是有简繁不同,六说的简单,十说的繁杂,内容没有两样,完全相同,文殊菩萨说得详细一点而已。十度里面,「般若」是根本智,后面有「方便、愿、力、智」,这四种叫后得智,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波罗蜜本身是无知,「方便、愿、力、智」是无所不知,那是般若起用。所以它有体、有用,作用是无所不知。这是以这两个人为主。
善友,我们一般讲善知识,善财童子依五十三位善友成就圆满的后得智。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了才有资格去参学,所以参学成就了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就是参学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听到现在有不少人到处去参学,他是不是真的去参学?要真的去参学,那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他不是凡人,最低限度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才有资格参学。没有这种能力怎么能参学?也就是说根本智没有成就。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在古人是决定不能离开老师。就像小孩一样,没有独立的能力,一定要依靠母亲,离开母亲他就不能生存。所以母亲照顾小孩要照顾三年,满三岁之后他才能够自己走,三岁之内,时时刻刻都要照顾。修行人没有得根本智,就像儿童一样,不能离开父母,不能离开老师,一离开老师就出错误。这个道理现在人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所以现在人修行很难成就。
参学就是离开老师,要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像学校毕业了,毕业就踏进社会,参学是离开老师踏进社会。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大社会里面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代表这个大社会。你踏进这个社会,眼所见、耳所闻,统统开智慧,决定不生烦恼,决定不受污染;换句话说,你还会受污染,还会被外面境界所扰乱,你就没有资格去参学。你没有定力,没有定功,你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怎么能参学?所以参学是大菩萨的事业。
这一卷讲到证入的时候,这部经就分做两会,我们看经文。『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文很长,有四十卷,意思非常的广博。『更开二会』,就是本会跟末会。
疏【第一本会。】
『第一本会』,这里注得很清楚,「唐译」就是八十卷《华严》,「卷六十至六十一上半」,一卷半,一卷半的经文是「本会」。「贞元译卷一至三」,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前面三卷是本会。这就是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所以求学先跟一个老师,这叫师承,跟一个老师学,不能跟两个老师学。跟两个老师学,那两个老师的见解一定有差别,修行也必定有不同,你到底跟哪个人学好?跟三个人学就有三种意见,跟四个人学,你就走到十字街头,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修行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听得太多、看得太多,无所适从,不晓得跟哪个人好。这个人说这个好,那个人说那个好,佛法样样都好,到最后不好的就是自己,自己没法子学了。这在修学过程当中是很大的不幸,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不过遇到好老师,你也未定肯跟他学,遇到一个老师说这个老师专制跋扈,只可以听他的,不能听别人的,算了,我跟别人学。现在人是这样的。
真正跟一个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听话,现在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讲的师承,大概在这个时代断绝了,再也没有了。我在台湾还沾了一点边缘,大概从我以后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完全相信老师,完全听老师的话,遵守老师的教诫。我们头脑简单,现代人讲洗脑,佛法讲洗心,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洒心易行」,这位老师,我们在他会下成就的就是这个。到心真正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然后再出去参学。那时候老师开放了,不管什么人讲经说法你都可以听,不管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为什么?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那就是只得其利不受其害,自己有主宰,有慧眼。
疏【第二末会。末会五十五人。摄为五相。】
『末会』是善财童子得清净心,成就根本智,老师放他出去,出去参学,这是末会。唐译是卷六十一,贞元译本是卷四,从「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这段经文以下,一直到经文的终了,都是属於末会。末会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里面一共遇到的善知识有五十五个人;因为有的一会两个人,所以五十三参里面一共有五十五个人。『摄为五相』,「相」就是我们现在术语里面讲的样板、榜样,他做个样子给我们看,可以分为五类。
疏【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
『初』,就是第一类,有四十一个人。『寄位修行相』,寄是寄托,位是菩萨果位。譬如德云比丘,我们讲德云比丘是《八十华严》翻译的,《四十华严》不是翻德云,是翻的吉祥云,翻的不同,意思一样。他代表圆教初住,善财童子去参访他,就代表善财现前的地位是初住菩萨,不是同等阶级是不能碰面的。所以这四十一个人表「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表这四十个位子,四十一个人代表这四十个位子。
疏【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
第二类是『摩耶夫人』,有十一个人,十一位善知识,『名会缘入实相』。这在八十卷里面是第七十六卷到七十七卷上半,在《四十华严》里面是三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上半。这是代表等觉菩萨,所以善财童子见「摩耶夫人」,地位已经到等觉了。
疏【第三弥勒菩萨。名摄德成因相。】
第三类,『弥勒菩萨』一个人,弥勒在《华严》里面地位非常重要,『摄德成因相』。弥勒是当来下生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善财童子见「弥勒菩萨」,入弥勒楼阁,弥勒楼阁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博物馆。一入这个博物馆,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依正庄严之相在里面统统看到了,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到了。他那个博物馆,我们这世间一切博物馆都不能跟它相比的,十方三世依正庄严尽在眼底,这是「摄德成因」。
疏【第四后文殊菩萨。名智照无二相。】
第四是再遇到老师,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是善财启蒙的老师,到功夫接近圆满的时候又遇到了本师,这代表『智照无二』,也就是说因果相应,这个地方果差不多圆满了。「唐译卷八十首页」,就是最后的一卷,贞元本是第三十八卷。
疏【第五普贤菩萨。名显因广大相。】
最后就是『普贤菩萨』,这是第五十三位,参访第五十三参,最后一参遇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表『显因广大相』。弥勒菩萨展现出诸佛如来果地上无尽的庄严,我们怎样得到?诸位必须要晓得,如来果地上的庄严就是自性的庄严,性德庄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换句话说,这种依正庄严是每位众生自己本来有的。如何能够恢复?那就要研究到修因,修因才能证果。实际上修的什么因?就是把自己种种的错误修正过来,绝对没有一样新东西你得到。如果新的东西被你发现,被你证得了,那是骗人的,没这回事情,全是自家本有的,所得到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去一重障碍就透一分德能,去两分障碍就得两分的德能,统统去尽了,就圆满都恢复,就这么一回事情。所以到最后这一卷「显因广大」,菩萨修的因大,大到不可思议。我们今天跟诸位研究的就是最后这一段,这段里面还不是很完全的,是这段里面的最后一段。我们看底下,第五。
疏【第五显因广大相。文中分五。】
这五个段落,几乎五十三参每一参里面都是分五个段落,只是经文有长短不相同。
疏【第一依教趣求。】
『教』是老师,老师给你介绍,依照老师的推荐介绍去拜访善知识。
疏【第二闻睹前相。】
这是说见面,见面当然先看到他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这是你去拜访首先让你见到的。
疏【第三见闻亲证。】
这是见了面,见了面,有谈话、有请教,善知识有开导,有给你说法。
疏【第四闻佛胜德。】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普贤菩萨告诉善财,毗卢遮那佛的智慧德能,由普贤菩萨做总说明。这一段经文很长,不在我们这个本子里面,我们这个本子是最后。
疏【第五重示普因。】
最后就是『重示普因』,「普因」前面已经说过。前面说得多,前面说得散,这个地方重复再说一次,把前面所讲的归纳,使你容易记住、容易做到。所以把种种修学的方法归纳成十大愿,「重示普因」就是十愿。此一卷经,就是重示普因这最后的一卷。所以诸位要晓得,「显因广大」的第五段就是这一卷。
疏【前经两译皆所未有。】
就是这卷经是《华严》的总结论,《六十华严》里面没有,《八十华严》里头也没有。
疏【古德判云经来未尽。】
古人读了《华严》曾经说过,《华严》没有结论,没有归结。这一定是传到中国来的是个残缺的本子,不是完整的本子,所以后面没有结论。
疏【故无流通。斯言验矣。】
我们读到《四十华严》之后,感到古人讲的话很正确,没有说错,确实是经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那么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的归结,《华严经》的结论。
疏【晋代译主。】
这是《六十华严》的翻译人。
疏【先朝辨正三藏。】
这是清凉大师以前辨正三藏法师,普贤偈颂有翻译。
疏【皆译出偈。而阙长行。】
换句话说,虽然偈颂译出来,没有长行文,意思也是不圆满。什么缘故?下面说了。
疏【良以西天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
『连』就是相续,或断或续的意思。古印度始终没有统一过,都是部落的小国家,战乱频繁,所以像这么大的经典确实很容易散失。是这么个原因,大部经损失了不少。
疏【今梵本昭彰。文势连续。】
我们看这一品,这一品确实很难得,这品经完整没有欠缺。这一卷以前的八十卷经,唐译的八十卷,几乎缺了一半,《唐经》才四万五千颂,全经是十万颂,一半还不到。所以《华严》不是个圆满的本子,不是全本。我们中文翻译的本子,是个里面阙文很多的残本。但是《四十华严》末后这一卷是完整的本子,这一品是完整的。所以我们读《华严》,常常念的时候句子突然断掉,文气接不上,这就是当中一定有阙失的,有漏掉的。这个本子能传到中国实在是我们中国人的福报,能够得到《华严经》最重要的这一部分。
疏【文中三。第一结前所说。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结说欣庆。】
经文里面也有三段,这一卷分为这三大段落。我们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前面就是「闻佛胜德」。我们看经文: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这段是总结,而结的文非常重要。前面普贤菩萨的称赞,有长行、有偈颂,偈颂也是非常长的偈子,占的篇幅很大,内容非常周圆。这是称赞之后在这里做个总结。告诉『诸菩萨』,「诸菩萨」就是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菩萨是指这些人,『善财』特别来参访,这也提到「善财」。善财,有没有这个人?《四十华严》里面所说的这些善知识,是不是真有其人?他们居住的这些道场,是不是真有这个地方?如果我们现在用考证的方法考据来说,那完全没有,这是佛陀给大乘学人做个比喻,做个样子。善财是什么人?你要肯学,你就是善财。善是善根,财是福德,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法是因缘,缘现在有了,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善财,是不是有善根,是不是有福德。善根就是能信、能解,我相信,我听懂了,听明白了,这是善根;我肯照做,那就是福德,福德是发心真的去做。
所以能信、能愿、能行,这样念佛是决定得生净土,他的善根、因缘、福德同时具足,同时具足没有一个不成就。但是要知道,这一世当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的,少有,很少很少。我记得很多年前,好像是在东山中学办的佛学讲座,蓝吉富居士在那里也带了一课,我在那里碰到他,他就跟我提过这个问题,「往生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同时具足,这个人决定往生。蓝居士也很有智慧,听我说了之后,他说「难,难,真难」,确实是难,这个东西不能勉强。
善知识真正帮助我们,帮助哪些人?真的帮助了。你的善根福德还没完全成熟,将要成熟,这个帮助你一下。让你听到佛法,看到这个现象,信心生起来,一下就提升,就具足了,这样的人行。一般如果他的善根福德差得很多的,那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决定不能勉强。已经成熟的人那就快了,一接触他就相信,他就肯念,就发愿,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退转,那是完全成熟了。那样的人往生多半都是预知时至,我们常讲,看到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那一类的,那是完全成熟,一点障碍都没有,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佛这样一赞叹,把那个根差一点的统统都成熟了,这是佛菩萨能帮得上忙;差太远了帮不上忙,没法子。所以对善财说,善财就是具足善根福德的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经上的表法一定要晓得,他代表的是什么。
『善男子』,修行,关键就在这个「善」字,不善就不行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具足信愿行念佛求生,如果自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往生,虽然有信愿行也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不善!不善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同类,自然没有感应。人以类聚,哪一类哪一类他在一起,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善人,所以最低的标准要具足五戒十善才能往生。五戒十善不是口头说说的,不是到哪个法师道场上受个五戒、菩萨戒就是善人,不是的;要真正做到,形式上的戒受不受没有关系。我们看到许多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的,他没受过戒,五戒都没受过,甚至三皈都没受过,他能往生,他是真的做到了,真受了。我们一般人是拿个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装个样子,没有做到,所以不算;要真正做到。戒律做到一条就真正受了一条,就接受了一条,一定要真正做到,这是非常要紧。所以经上这个字决定不能疏忽,这是关键的一个字眼。
『如来功德』,经上没有说诸佛功德,说的是「如来功德」,这个大有差别,入了十愿你就晓得了。礼敬,对象是诸佛;称赞,对象就不是诸佛,是如来。如来跟诸佛不同,诸佛是从相上说的,从事上说的;如来是从性上说的,从德上说的。这就是说明,如来功德就是自性功德,不是从相上讲的,是真心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功德,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这个。如来功德就是六祖大师所见到的,自性本来具足,没有一样欠缺。这个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他没有写十方一切如来。诸佛有身、有相,相有穷尽的时候,性没有穷尽;事有止境,理没有止境。所以相佛要是说理,哪里能说得完?当然说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说是「十方一切诸佛」,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说多长的时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是数字的单位。
《华严经.根自在主童子》这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去参访根自在主童子。这个童子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数学家,是个科学家,跟善财童子讲这个数字。他一共说了一百五十多个数字的单位,像我们讲个、拾、佰、仟这样的单位,他说了一百五十多个。而一百五十多个单位不像中国的数字是十进法,十个拾就一佰,十个一佰就一仟。我们是十进法,他的数字是倍倍相乘的,不可说不可说是最后那个大数。我们常常讲「阿僧只」,阿僧只是最后十个大数里头第一个,第二个是「无量」,第三个是「无边」。阿僧只个阿僧只叫一个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这样倍倍相乘到第十个数字就是不可说不可说,所以它是数目字的单位。这个数字太大了,我们今天只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很大的数字。
再一看它底下的单位,就不得了,它的单位是「劫」。此地说的劫不是小劫,不是中劫,是以大劫为单位。多少个劫?『极微尘数劫』。极微是物质里面最小的,我们今天讲到原子、电子、粒子,将来科学再进一步,恐怕粒子又发现还有基本的,比这个更小的。佛法的极微就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以这个做单位。一个世界有多少极微尘?不是一个世界,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这个时间长得没有法子说!这样的数字只有佛能说得出来,我们要不读佛经,你说说看,你怎么说法,说不出来,所以佛这个说法巧妙。他跟我们说,这么长的时间『相续演说』,不断的在那里赞叹,不断的在说明,说不尽,『不可穷尽』。性德广大无边,确实是无有穷尽,这是性德。觉悟的人是菩萨,菩萨所追求的就是性德。
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诸佛菩萨说不尽的、赞不尽的性德,就是自己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诸佛已经成就了,成就什么?成就的是真心自性圆满证得,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今天做凡夫,是把真心自性完全迷失,迷失了就变六道轮回,在这个里头自作自受,苦不堪言。明了、恢复了,这就是诸佛菩萨,得真正究竟圆满的自由自在,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佛教导我们的只是除障碍,恢复自性而已,千经万论就是这么一个宗旨,这就是佛教育。所以这个总结非常重要。
下面一段,这是第二个大段开始,第二大段经文长,就是「正示普因」,正式指示出我们修学的纲领。
经【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此功德门』就是前面所说如来果地上的功德。十方诸佛赞叹不尽的功德,你要想成就,你要想恢复,要想得到,要用什么方法?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你应当修学下面所讲的十种广大的行愿。行愿前面有解释,修就是行,把我们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希求就是愿。我们今天不希求别的,只希求恢复性德,用普贤修学的纲领达到恢复自性的目的,这就是普贤行愿。一个人果然有行愿,不管行愿那个愿是大、是小、是浅、是深、是近、是远,暂且都不谈,能够有行愿,这个人一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满。为什么?他在这一生当中,有他的目标,有他的方向;换句话说,一生努力,他想达到什么,他能做到什么,这种人就是幸福的人。佛经里面常说「可怜悯者」,就是人生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这个很苦,完全受环境左右,自己一点主都做不了,这是佛讲的可怜悯者。
学佛实在说也不容易,你学佛了,你有方向吗?你有目标吗?目标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这个目标太笼统、太含糊了,怎么做不知道,盲修瞎练就能达到目标吗?修来修去到最后都堕三恶道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大陆上有句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什么人下地狱?学佛的人、修道的人最容易堕地狱,为什么?搞错了。搞错了,犯的过失就太大了,犯了大过失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做得很正确,所以极容易堕三途。说实在话,今天学佛的人,对佛法认识清楚的,人数就不多。什么是佛法?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佛法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你学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学的不知道是什么,不就这回事情吗?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现在一提到佛法,佛法是宗教,我信仰佛教,你有这么一个观念,这是错误的观念,大错特错。如果你念佛求生净土,在错里面被你误撞,撞对了;你要搞其他的法门,那就撞错了。实在讲念佛求生净土,这不是宗教,你把它当作宗教也行,那也撞对了。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教是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以它能普度众生,它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宗教,什么宗教徒它都度。如果是宗教,问题就严重了,其他宗教徒你决定度不了他,哪能够叫普度?正因为它不是宗教,所以一切宗教徒都可以学佛,接受教育!哪个宗教徒都很重视要受好的教育,释迦牟尼佛这个教育是最好的,至善圆满的教育,这是真的,要把它认识清楚。
所以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一次讲演,说的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个讲演稿是王恩洋居士笔记,王居士是欧阳先生的学生,是支那内学院的学生,这个内学院是欧阳先生办的。就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是这个世界所必需的,他是这么一个讲题。
那么佛所说的这一切经,《大藏经》,一切经里讲的是什么?我们也要把它搞清楚,不搞清楚就迷信了。佛说一切经的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就是宇宙人生统统包括了,实相就是真相。西方极乐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都是事实真相,都不是假的,确实有这个世界存在。世界太大太广了,我们知道的非常有限。佛的智慧完全没有障碍,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他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他不是在那里理想,不是在那里推测,不是的,完全是现量境界;现量境界是亲眼所见的,哪能错得了?经典内容所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要想成就,一定先要做个好学生,一定要亲近善知识,要相信、要决定遵守善知识的教导,我们这条路才能走得通,这条路是破迷开悟。
我给我们家里人常常谈,我们这个团体很小,道场很小,我们有目标、有方向,我们的目标是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报答佛恩,就是把净宗法门介绍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就做这一桩事情。其他宗派经论有别的人去介绍,我们只做这一样事情,专修专弘。所以我们的方向、目标确定,修学不杂不乱,愈修愈欢喜,愈修愈快乐,真正得到受用。我们依靠的老师,四个人,这四位老师的好处,在理论、在修学方法、在境界,完全相同。第一位老师是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这是我们真实的依靠;第二位老师是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第三位老师是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第四位老师是印光大师,这是近代的。他老人家提倡《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生就跟定这四个人学,决定没有错误。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经本第四面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疏【此一品经。当本经第九会第四分。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更开二会。】
这一品经是指「普贤菩萨行愿品」,全部经文有四十卷,在大经九会里面它是第九会,最后一会。清凉大师将全经分为四分,这一品经属於第四分。清凉大师所分的,第一分叫「举果劝乐生信分」。《华严经》一开端有六品十一卷经文,内容都是说明毗卢遮那佛果地上的依正庄严,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如来成佛之后的生活环境。庄严到了极处,让我们看到佛在果地上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生起向往之心。
古人有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世人追求富贵,而富贵之极是如来。佛告诉我们,佛的富贵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的,不像我们世间人要经营、要造修才能得到,他是自然的,性德之流露。换句话说,佛的富贵是我们每个众生统统都具足的,我们决没有一样比佛少一些,也不会比佛多一些,因为他所展示出来的是真实究竟圆满。看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再想想我们现前生活环境,那就惭愧极了!我们本来有,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我们本有,究竟为什么不能够现前?就是迷失了自性,迷了。怎么迷的?大乘经里面讲得非常透彻,佛能够帮助我们的,佛家术语常说「普度众生」,「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助我们、协助我们,无非是恢复自性而已。自性恢复了,如来果地上生活这些美好的状况统统都是现成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所以《华严》一开端,就把这个现实的状况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一定要恢复自性。这总共有六品十一卷经文,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修因契果生解分」,我们简单讲,信、解、行、证,第二部分就是要求解。修行好比走路,走路之前要认识路,所以理论不透彻、不明了,方法不晓得,你的修行纵然很精进、很用功、很辛苦,也是属於盲修瞎练,得不到结果的,所以认识事实真相就非常重要。这一分占的经文非常多,总共有三十一品,有四十一卷,占全经的二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明,似乎佛法非常重视解门,解门说得这么多,说得这么详细。其实佛法最重的是行门,解了做不到还是没用处,等於未解,所以解是给修行做预备功夫的。
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不得力,道心时时退转,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对事实真相没有认识清楚,换句话就是不解。真的认识清楚了,行就不难,解难。佛法确实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知难行易」,行不难,知难。当然,完全知道、明白了,修行是死心塌地,成就是非常快速的,这是彻底了解了。但是还有一种人完全不了解,他不要了解他就认真去干,这种人也了不起。他的成就跟完全透彻了解的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往往我们疏忽了。像许多乡下老太太,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的,教她一句阿弥陀佛,她就老实念,她的成就跟文殊、普贤没有两样。你问她解,她不解,她不懂得,她就是能行;文殊、普贤是解后才行,这一类人不解也行,到达的目的地完全相同。所以,佛门确实是知难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难。当年章嘉大师在的时候,我就跟他老人家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是知难,还是行难?是行易知难。所以行不能够精进,常常退转,不知!
又不肯舍弃这一门,舍弃求智,专门修行,这非常可贵。这桩事情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说明白了,原来我们也想不通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他成就有那么高,想不到。读了《无量寿经》才明白,原来这一类的众生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太厚了。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他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一听到他就生欢喜心,他不需要求解就能老实修行,他的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这是第二分。
修因,因与果要相应,才有成就,因与果不能相应,修行就得不到结果,所以因果一定要相应。我们念佛是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果,念佛人心心向往极乐世界,这就相应。口里念佛,还要贪染这个世界的五欲六尘,那你的因跟果就不相应。所以,功夫能不能得力,修行有没有成绩,关键在此地。参禅是为了得定,是为了明心见性,达到明心见性他成就了;如果只得定而没有见性的话,他的路只走到一半,只停滞在中途,中途的果报在四禅天。生到四禅天,如果遇不到善缘,不能继续修行,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这个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修因一定要跟果相应。清凉大师把这一大段判作第二个部分。
第三部分,「托法进修成行分」。这部分完全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只有一品经,第二部分有三十一品,修行只有一品,就是「离世间品」。这品经长,一共有七卷,里面给我们说了两千多个法门,当然两千多个法门还是用归纳的方法。佛家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要说就太罗嗦了、太复杂了,所以用归纳方法。这是说出修行的方法。修行要托法,法是什么?法就是讲的法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要在生活环境里面去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我们搞错了,要在生活里面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
最后一个部分是「依人证入成德分」,这是第四个部分。第四部分也是一品经,在《八十华严》里面有二十一卷,它的分量也相当大,在《四十华严》里面总共是四十卷,一品四十卷。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普贤行愿品》,因为这品经在八十卷经里面没有,在《六十华严》里面也没有,这就说明前两次来到中国的《华严经》经本欠缺很多。这个四十卷是完整的,所以我们看到《华严》的结论。
依人是依文殊菩萨、依普贤菩萨,这两个最重要的人。普贤菩萨结归到大愿,把行门变成了普贤行,因果圆满的相结合。文殊菩萨说出了菩萨修行详细的纲领。佛在一般大乘经里面,把修学纲领归纳成六大类,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六度」,六个纲领。而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将第六类,就是「般若波罗蜜」,展开为根本智、后得智;也就是从般若里面又开出四类,合起来就十大类,所以《华严》讲的是「十波罗蜜」。虽然讲十波罗蜜,跟平常讲的六波罗蜜只是有简繁不同,六说的简单,十说的繁杂,内容没有两样,完全相同,文殊菩萨说得详细一点而已。十度里面,「般若」是根本智,后面有「方便、愿、力、智」,这四种叫后得智,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波罗蜜本身是无知,「方便、愿、力、智」是无所不知,那是般若起用。所以它有体、有用,作用是无所不知。这是以这两个人为主。
善友,我们一般讲善知识,善财童子依五十三位善友成就圆满的后得智。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成就了才有资格去参学,所以参学成就了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就是参学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听到现在有不少人到处去参学,他是不是真的去参学?要真的去参学,那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他不是凡人,最低限度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才有资格参学。没有这种能力怎么能参学?也就是说根本智没有成就。根本智没有得到之前,在古人是决定不能离开老师。就像小孩一样,没有独立的能力,一定要依靠母亲,离开母亲他就不能生存。所以母亲照顾小孩要照顾三年,满三岁之后他才能够自己走,三岁之内,时时刻刻都要照顾。修行人没有得根本智,就像儿童一样,不能离开父母,不能离开老师,一离开老师就出错误。这个道理现在人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所以现在人修行很难成就。
参学就是离开老师,要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像学校毕业了,毕业就踏进社会,参学是离开老师踏进社会。这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大社会里面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代表这个大社会。你踏进这个社会,眼所见、耳所闻,统统开智慧,决定不生烦恼,决定不受污染;换句话说,你还会受污染,还会被外面境界所扰乱,你就没有资格去参学。你没有定力,没有定功,你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你怎么能参学?所以参学是大菩萨的事业。
这一卷讲到证入的时候,这部经就分做两会,我们看经文。『而一教终极,文富义博』,文很长,有四十卷,意思非常的广博。『更开二会』,就是本会跟末会。
疏【第一本会。】
『第一本会』,这里注得很清楚,「唐译」就是八十卷《华严》,「卷六十至六十一上半」,一卷半,一卷半的经文是「本会」。「贞元译卷一至三」,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前面三卷是本会。这就是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所以求学先跟一个老师,这叫师承,跟一个老师学,不能跟两个老师学。跟两个老师学,那两个老师的见解一定有差别,修行也必定有不同,你到底跟哪个人学好?跟三个人学就有三种意见,跟四个人学,你就走到十字街头,无所适从。所以你们今天修行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听得太多、看得太多,无所适从,不晓得跟哪个人好。这个人说这个好,那个人说那个好,佛法样样都好,到最后不好的就是自己,自己没法子学了。这在修学过程当中是很大的不幸,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不过遇到好老师,你也未定肯跟他学,遇到一个老师说这个老师专制跋扈,只可以听他的,不能听别人的,算了,我跟别人学。现在人是这样的。
真正跟一个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听话,现在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讲的师承,大概在这个时代断绝了,再也没有了。我在台湾还沾了一点边缘,大概从我以后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完全相信老师,完全听老师的话,遵守老师的教诫。我们头脑简单,现代人讲洗脑,佛法讲洗心,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洒心易行」,这位老师,我们在他会下成就的就是这个。到心真正清净,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然后再出去参学。那时候老师开放了,不管什么人讲经说法你都可以听,不管什么书你都可以看。为什么?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那就是只得其利不受其害,自己有主宰,有慧眼。
疏【第二末会。末会五十五人。摄为五相。】
『末会』是善财童子得清净心,成就根本智,老师放他出去,出去参学,这是末会。唐译是卷六十一,贞元译本是卷四,从「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这段经文以下,一直到经文的终了,都是属於末会。末会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里面一共遇到的善知识有五十五个人;因为有的一会两个人,所以五十三参里面一共有五十五个人。『摄为五相』,「相」就是我们现在术语里面讲的样板、榜样,他做个样子给我们看,可以分为五类。
疏【初有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
『初』,就是第一类,有四十一个人。『寄位修行相』,寄是寄托,位是菩萨果位。譬如德云比丘,我们讲德云比丘是《八十华严》翻译的,《四十华严》不是翻德云,是翻的吉祥云,翻的不同,意思一样。他代表圆教初住,善财童子去参访他,就代表善财现前的地位是初住菩萨,不是同等阶级是不能碰面的。所以这四十一个人表「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表这四十个位子,四十一个人代表这四十个位子。
疏【第二摩耶夫人下。有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
第二类是『摩耶夫人』,有十一个人,十一位善知识,『名会缘入实相』。这在八十卷里面是第七十六卷到七十七卷上半,在《四十华严》里面是三十一卷到三十四卷上半。这是代表等觉菩萨,所以善财童子见「摩耶夫人」,地位已经到等觉了。
疏【第三弥勒菩萨。名摄德成因相。】
第三类,『弥勒菩萨』一个人,弥勒在《华严》里面地位非常重要,『摄德成因相』。弥勒是当来下生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善财童子见「弥勒菩萨」,入弥勒楼阁,弥勒楼阁大概就是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博物馆。一入这个博物馆,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依正庄严之相在里面统统看到了,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到了。他那个博物馆,我们这世间一切博物馆都不能跟它相比的,十方三世依正庄严尽在眼底,这是「摄德成因」。
疏【第四后文殊菩萨。名智照无二相。】
第四是再遇到老师,就是『文殊菩萨』。文殊是善财启蒙的老师,到功夫接近圆满的时候又遇到了本师,这代表『智照无二』,也就是说因果相应,这个地方果差不多圆满了。「唐译卷八十首页」,就是最后的一卷,贞元本是第三十八卷。
疏【第五普贤菩萨。名显因广大相。】
最后就是『普贤菩萨』,这是第五十三位,参访第五十三参,最后一参遇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表『显因广大相』。弥勒菩萨展现出诸佛如来果地上无尽的庄严,我们怎样得到?诸位必须要晓得,如来果地上的庄严就是自性的庄严,性德庄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换句话说,这种依正庄严是每位众生自己本来有的。如何能够恢复?那就要研究到修因,修因才能证果。实际上修的什么因?就是把自己种种的错误修正过来,绝对没有一样新东西你得到。如果新的东西被你发现,被你证得了,那是骗人的,没这回事情,全是自家本有的,所得到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去一重障碍就透一分德能,去两分障碍就得两分的德能,统统去尽了,就圆满都恢复,就这么一回事情。所以到最后这一卷「显因广大」,菩萨修的因大,大到不可思议。我们今天跟诸位研究的就是最后这一段,这段里面还不是很完全的,是这段里面的最后一段。我们看底下,第五。
疏【第五显因广大相。文中分五。】
这五个段落,几乎五十三参每一参里面都是分五个段落,只是经文有长短不相同。
疏【第一依教趣求。】
『教』是老师,老师给你介绍,依照老师的推荐介绍去拜访善知识。
疏【第二闻睹前相。】
这是说见面,见面当然先看到他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这是你去拜访首先让你见到的。
疏【第三见闻亲证。】
这是见了面,见了面,有谈话、有请教,善知识有开导,有给你说法。
疏【第四闻佛胜德。】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普贤菩萨告诉善财,毗卢遮那佛的智慧德能,由普贤菩萨做总说明。这一段经文很长,不在我们这个本子里面,我们这个本子是最后。
疏【第五重示普因。】
最后就是『重示普因』,「普因」前面已经说过。前面说得多,前面说得散,这个地方重复再说一次,把前面所讲的归纳,使你容易记住、容易做到。所以把种种修学的方法归纳成十大愿,「重示普因」就是十愿。此一卷经,就是重示普因这最后的一卷。所以诸位要晓得,「显因广大」的第五段就是这一卷。
疏【前经两译皆所未有。】
就是这卷经是《华严》的总结论,《六十华严》里面没有,《八十华严》里头也没有。
疏【古德判云经来未尽。】
古人读了《华严》曾经说过,《华严》没有结论,没有归结。这一定是传到中国来的是个残缺的本子,不是完整的本子,所以后面没有结论。
疏【故无流通。斯言验矣。】
我们读到《四十华严》之后,感到古人讲的话很正确,没有说错,确实是经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那么这个本子是《华严经》的归结,《华严经》的结论。
疏【晋代译主。】
这是《六十华严》的翻译人。
疏【先朝辨正三藏。】
这是清凉大师以前辨正三藏法师,普贤偈颂有翻译。
疏【皆译出偈。而阙长行。】
换句话说,虽然偈颂译出来,没有长行文,意思也是不圆满。什么缘故?下面说了。
疏【良以西天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
『连』就是相续,或断或续的意思。古印度始终没有统一过,都是部落的小国家,战乱频繁,所以像这么大的经典确实很容易散失。是这么个原因,大部经损失了不少。
疏【今梵本昭彰。文势连续。】
我们看这一品,这一品确实很难得,这品经完整没有欠缺。这一卷以前的八十卷经,唐译的八十卷,几乎缺了一半,《唐经》才四万五千颂,全经是十万颂,一半还不到。所以《华严》不是个圆满的本子,不是全本。我们中文翻译的本子,是个里面阙文很多的残本。但是《四十华严》末后这一卷是完整的本子,这一品是完整的。所以我们读《华严》,常常念的时候句子突然断掉,文气接不上,这就是当中一定有阙失的,有漏掉的。这个本子能传到中国实在是我们中国人的福报,能够得到《华严经》最重要的这一部分。
疏【文中三。第一结前所说。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结说欣庆。】
经文里面也有三段,这一卷分为这三大段落。我们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前面就是「闻佛胜德」。我们看经文: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这段是总结,而结的文非常重要。前面普贤菩萨的称赞,有长行、有偈颂,偈颂也是非常长的偈子,占的篇幅很大,内容非常周圆。这是称赞之后在这里做个总结。告诉『诸菩萨』,「诸菩萨」就是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菩萨是指这些人,『善财』特别来参访,这也提到「善财」。善财,有没有这个人?《四十华严》里面所说的这些善知识,是不是真有其人?他们居住的这些道场,是不是真有这个地方?如果我们现在用考证的方法考据来说,那完全没有,这是佛陀给大乘学人做个比喻,做个样子。善财是什么人?你要肯学,你就是善财。善是善根,财是福德,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法是因缘,缘现在有了,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善财,是不是有善根,是不是有福德。善根就是能信、能解,我相信,我听懂了,听明白了,这是善根;我肯照做,那就是福德,福德是发心真的去做。
所以能信、能愿、能行,这样念佛是决定得生净土,他的善根、因缘、福德同时具足,同时具足没有一个不成就。但是要知道,这一世当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足的,少有,很少很少。我记得很多年前,好像是在东山中学办的佛学讲座,蓝吉富居士在那里也带了一课,我在那里碰到他,他就跟我提过这个问题,「往生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同时具足,这个人决定往生。蓝居士也很有智慧,听我说了之后,他说「难,难,真难」,确实是难,这个东西不能勉强。
善知识真正帮助我们,帮助哪些人?真的帮助了。你的善根福德还没完全成熟,将要成熟,这个帮助你一下。让你听到佛法,看到这个现象,信心生起来,一下就提升,就具足了,这样的人行。一般如果他的善根福德差得很多的,那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决定不能勉强。已经成熟的人那就快了,一接触他就相信,他就肯念,就发愿,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退转,那是完全成熟了。那样的人往生多半都是预知时至,我们常讲,看到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那一类的,那是完全成熟,一点障碍都没有,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佛这样一赞叹,把那个根差一点的统统都成熟了,这是佛菩萨能帮得上忙;差太远了帮不上忙,没法子。所以对善财说,善财就是具足善根福德的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经上的表法一定要晓得,他代表的是什么。
『善男子』,修行,关键就在这个「善」字,不善就不行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具足信愿行念佛求生,如果自己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往生,虽然有信愿行也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不善!不善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同类,自然没有感应。人以类聚,哪一类哪一类他在一起,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善人,所以最低的标准要具足五戒十善才能往生。五戒十善不是口头说说的,不是到哪个法师道场上受个五戒、菩萨戒就是善人,不是的;要真正做到,形式上的戒受不受没有关系。我们看到许多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的,他没受过戒,五戒都没受过,甚至三皈都没受过,他能往生,他是真的做到了,真受了。我们一般人是拿个戒牒,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装个样子,没有做到,所以不算;要真正做到。戒律做到一条就真正受了一条,就接受了一条,一定要真正做到,这是非常要紧。所以经上这个字决定不能疏忽,这是关键的一个字眼。
『如来功德』,经上没有说诸佛功德,说的是「如来功德」,这个大有差别,入了十愿你就晓得了。礼敬,对象是诸佛;称赞,对象就不是诸佛,是如来。如来跟诸佛不同,诸佛是从相上说的,从事上说的;如来是从性上说的,从德上说的。这就是说明,如来功德就是自性功德,不是从相上讲的,是真心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功德,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这个。如来功德就是六祖大师所见到的,自性本来具足,没有一样欠缺。这个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他没有写十方一切如来。诸佛有身、有相,相有穷尽的时候,性没有穷尽;事有止境,理没有止境。所以相佛要是说理,哪里能说得完?当然说不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说是「十方一切诸佛」,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说多长的时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是数字的单位。
《华严经.根自在主童子》这一章,就是善财童子去参访根自在主童子。这个童子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数学家,是个科学家,跟善财童子讲这个数字。他一共说了一百五十多个数字的单位,像我们讲个、拾、佰、仟这样的单位,他说了一百五十多个。而一百五十多个单位不像中国的数字是十进法,十个拾就一佰,十个一佰就一仟。我们是十进法,他的数字是倍倍相乘的,不可说不可说是最后那个大数。我们常常讲「阿僧只」,阿僧只是最后十个大数里头第一个,第二个是「无量」,第三个是「无边」。阿僧只个阿僧只叫一个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边,这样倍倍相乘到第十个数字就是不可说不可说,所以它是数目字的单位。这个数字太大了,我们今天只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很大的数字。
再一看它底下的单位,就不得了,它的单位是「劫」。此地说的劫不是小劫,不是中劫,是以大劫为单位。多少个劫?『极微尘数劫』。极微是物质里面最小的,我们今天讲到原子、电子、粒子,将来科学再进一步,恐怕粒子又发现还有基本的,比这个更小的。佛法的极微就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以这个做单位。一个世界有多少极微尘?不是一个世界,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这个时间长得没有法子说!这样的数字只有佛能说得出来,我们要不读佛经,你说说看,你怎么说法,说不出来,所以佛这个说法巧妙。他跟我们说,这么长的时间『相续演说』,不断的在那里赞叹,不断的在说明,说不尽,『不可穷尽』。性德广大无边,确实是无有穷尽,这是性德。觉悟的人是菩萨,菩萨所追求的就是性德。
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诸佛菩萨说不尽的、赞不尽的性德,就是自己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诸佛已经成就了,成就什么?成就的是真心自性圆满证得,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今天做凡夫,是把真心自性完全迷失,迷失了就变六道轮回,在这个里头自作自受,苦不堪言。明了、恢复了,这就是诸佛菩萨,得真正究竟圆满的自由自在,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佛教导我们的只是除障碍,恢复自性而已,千经万论就是这么一个宗旨,这就是佛教育。所以这个总结非常重要。
下面一段,这是第二个大段开始,第二大段经文长,就是「正示普因」,正式指示出我们修学的纲领。
经【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此功德门』就是前面所说如来果地上的功德。十方诸佛赞叹不尽的功德,你要想成就,你要想恢复,要想得到,要用什么方法?普贤菩萨在此地教给我们,你应当修学下面所讲的十种广大的行愿。行愿前面有解释,修就是行,把我们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希求就是愿。我们今天不希求别的,只希求恢复性德,用普贤修学的纲领达到恢复自性的目的,这就是普贤行愿。一个人果然有行愿,不管行愿那个愿是大、是小、是浅、是深、是近、是远,暂且都不谈,能够有行愿,这个人一生一定非常幸福美满。为什么?他在这一生当中,有他的目标,有他的方向;换句话说,一生努力,他想达到什么,他能做到什么,这种人就是幸福的人。佛经里面常说「可怜悯者」,就是人生这一生当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这个很苦,完全受环境左右,自己一点主都做不了,这是佛讲的可怜悯者。
学佛实在说也不容易,你学佛了,你有方向吗?你有目标吗?目标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这个目标太笼统、太含糊了,怎么做不知道,盲修瞎练就能达到目标吗?修来修去到最后都堕三恶道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大陆上有句俗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什么人下地狱?学佛的人、修道的人最容易堕地狱,为什么?搞错了。搞错了,犯的过失就太大了,犯了大过失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做得很正确,所以极容易堕三途。说实在话,今天学佛的人,对佛法认识清楚的,人数就不多。什么是佛法?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佛法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你学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学的不知道是什么,不就这回事情吗?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现在一提到佛法,佛法是宗教,我信仰佛教,你有这么一个观念,这是错误的观念,大错特错。如果你念佛求生净土,在错里面被你误撞,撞对了;你要搞其他的法门,那就撞错了。实在讲念佛求生净土,这不是宗教,你把它当作宗教也行,那也撞对了。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教是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以它能普度众生,它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宗教,什么宗教徒它都度。如果是宗教,问题就严重了,其他宗教徒你决定度不了他,哪能够叫普度?正因为它不是宗教,所以一切宗教徒都可以学佛,接受教育!哪个宗教徒都很重视要受好的教育,释迦牟尼佛这个教育是最好的,至善圆满的教育,这是真的,要把它认识清楚。
所以民国十二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发表一次讲演,说的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个讲演稿是王恩洋居士笔记,王居士是欧阳先生的学生,是支那内学院的学生,这个内学院是欧阳先生办的。就讲得很明白、很清楚,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是这个世界所必需的,他是这么一个讲题。
那么佛所说的这一切经,《大藏经》,一切经里讲的是什么?我们也要把它搞清楚,不搞清楚就迷信了。佛说一切经的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就是宇宙人生统统包括了,实相就是真相。西方极乐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都是事实真相,都不是假的,确实有这个世界存在。世界太大太广了,我们知道的非常有限。佛的智慧完全没有障碍,所以尽虚空遍法界,他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他不是在那里理想,不是在那里推测,不是的,完全是现量境界;现量境界是亲眼所见的,哪能错得了?经典内容所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要想成就,一定先要做个好学生,一定要亲近善知识,要相信、要决定遵守善知识的教导,我们这条路才能走得通,这条路是破迷开悟。
我给我们家里人常常谈,我们这个团体很小,道场很小,我们有目标、有方向,我们的目标是自己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报答佛恩,就是把净宗法门介绍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就做这一桩事情。其他宗派经论有别的人去介绍,我们只做这一样事情,专修专弘。所以我们的方向、目标确定,修学不杂不乱,愈修愈欢喜,愈修愈快乐,真正得到受用。我们依靠的老师,四个人,这四位老师的好处,在理论、在修学方法、在境界,完全相同。第一位老师是善导大师,《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这是我们真实的依靠;第二位老师是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第三位老师是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第四位老师是印光大师,这是近代的。他老人家提倡《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生就跟定这四个人学,决定没有错误。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