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疏节录 (第二集) 1993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10-0002
请掀开经本看第一页,我们从节录的文看起:
疏【此即贞元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也。此华严经。自流东夏。大有三译。】
这是首先将这部大经翻译的经过做个简单的介绍。『贞元』是唐朝德宗皇帝的年号,下面会讲到。《华严》在中国总共有三次的翻译,这是第三次,也是《华严经》最后的一次翻译,所以称为『新译』,对晋译跟武则天时代的译本,称之为新译。这次所译的经只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但这一品是完整而没有欠缺的本子。经文总共有四十卷,我们现在读的本子就是第四十卷,是最后的一卷。文里面称的『东夏』,「夏」就是中国,中国古时候称为「大夏」,夏是大的意思。「东」是在印度的东方,我们称印度叫西方,我们在东方,东夏就是中国。经传到中国来,总共有三次翻译。
疏【第一东晋沙门支法领至遮拘盘国。请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请北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成晋经六十卷。】
这是第一次翻译,最早的翻译。这个时代是在东晋义熙四年,公元四百零八年,说公元我们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今年是一九九三年,再过几天就一九九四年了,这部经第一次翻译是在四百零八年,就是东晋时代。『支法领』把这部经请到中国来,到达中国。『佛驮跋陀罗』是译经的法师,实际上这部经翻译完成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年。诸位想想,八年到二十年,十二年间,这个经典才顺利的流传到中国,翻成中国的经文。总共有六十卷,我们称作《晋经》,也叫做《六十华严》,诸位听到这些名词就晓得了。
疏【第二大唐证圣元年于阗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这底下有个小注,「武周」,武是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帝把国号改成「周」,所以在历史上称作武周。是武则天作皇帝这个时代,证圣元年,公元六百九十五年。『实叉难陀』在译经史里面也相当有名,我们中国人喜欢念的《地藏经》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疏【再译旧文。兼补诸阙。】
把《华严经》重新做一次翻译。实叉难陀到中国来的时候,带著有《华严经》的梵文本,这个本子比《晋经》的分量多,所以此地说『兼补诸阙』。上一次跟诸位说过,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传出来的《华严经》是十万颂。《晋经》只有三万六千颂,不到一半,所以来到中国是个残缺不完整的经本。因此这个经文往往我们念到一个段落,就突然之间断了,后面就没有下文了,这种情形常常可以看到,这就是原文散失了。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样的大经在古代保存非常不容易。实叉难陀的译本就比旧本多了九千颂,换句话说,有许多重要的地方他都补出来了,这是原文。
疏【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
这就是现在流通最广的八十卷的经本,这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所翻译的。这部经译成,武则天在经本上题了首「开经偈」,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就是这么来的。这部经译成之后,她在经本上题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武则天题的。题得很好,以后有很多法师、文人学者想再做一首开经偈,没有她的好,所以统统都用武则天这首偈。这是唐本,现在流通最广的。
疏【第三贞元十二年。诏罽宾三藏般若译成四十卷。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唐德宗,这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距离我们现在比较近了。『罽宾』国就在我们现在的新疆,从前是外国,现在已经入了我们的版图。『般若』是法师的名号,罽宾国的三藏般若。『旧经』就是指的《八十华严》跟《六十华严》。就是这部经最后的一品,晋译跟唐译阙文阙得很多。《晋经》的「入法界品」只有十六卷,唐译的《八十华严》只有二十卷,从这个地方看,全文四十卷几乎阙了一半。所以,这部分是非常完整。
疏【今此一卷。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我们现在念的这个,要知道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现在有不少学佛的人,提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知道这一卷,认为这一卷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错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不要闹笑话。
四十卷实在讲还是太大,分量太多,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受持。现代印刷术发达,我们印经跟读诵、受持,说实在话不难,经本不难得到。在从前人很不容易得到,因为那个时候的经本要手抄。诸位想想,手抄这四十卷经文的确是很大的分量,通常一个人一年都写不完,那么本子流通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虽然经本容易得到,但是大家都忙於生活。从前人生活悠闲,为什么悠闲?地广人稀,人少。不要说久,我们大陆上这批人,三十八年到台湾来,那个时候台湾总人口(包括军队)是六百万,现在有两千多万了。抗战期间,中国大陆是四万万五千万人,现在中国大陆有十二亿人,增加两倍!在下一个世纪恐怕又要翻个一两翻,你说那人口有多少?我们的地就这么大,出产就这么多,所以生活竞争愈来愈激烈,压力愈来愈重。虽然经典很容易得到,没有时间去读,不像从前假期很长。
我小时候在家乡,就是抗战以前跟抗战期间那一段期间,在乡下种田的这些农夫,过年假期多长?从腊月初八就放假(腊八),要过年过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以后才开始工作,你看看假期多长!现在过年,三、五天假期就不得了,现在人生活可怜;不要看到好像愈来愈进步,人愈来愈可怜,远不如从前人悠闲自在。即使在今天,我们把中国大陆跟海外人的生活做个比较,诸位到中国大陆去看,中国大陆虽然好像是很落后,但是他们的人过得很幸福。为什么幸福?悠闲的时间长。我们到大陆去观光旅游,随时可以看到有几个人摆一张小桌子在聊天,泡壶酒或者是一壶茶,消遥自在。在外面已经看不到这个现象了,可见得他们的生活还相当悠闲。悠闲是真正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紧张不是人过的,这个我们要懂得。
这就说明往后阅读大经的时间是愈来愈少,像这样大的经典,有真实殊胜的利益,要是不能普及,大家没有机会读到,你说多可惜!所以清凉大师将这卷经(这一卷分量就少了)提出来单独流通,也流通了一千多年了。所以现在大家提到《行愿品》,就晓得这本经,而不知道有《四十华严》。《四十华严》也是近十年来才提倡的,我们讲堂十年前成立的时候,我们讲《四十华严》、印《四十华严》,才提倡的,过去在台湾知道《四十华严》的人很少。清凉大师为了普遍利益大众,把这个本子抽出来「别行流通」。
大师特别为我们介绍,《华严经》品数那么多,为什么要流通这一卷?这卷是《华严》的总结论,《华严》的精华都在这卷里,这卷就是整个《华严》的纲要,所以它的价值就特别高。下面是他老人家的介绍。
疏【而为华严关键。】
『华严』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关键』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称之为关键。
疏【修行枢机。】
佛法最大的特色是著重於实行,如果学了不能把它做到,那是得不到结果的;有解无行不能证果,必须要有实行。这部经是修行的枢机,也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纲领。
疏【可赞可传。】
『赞』是赞叹,用现在的话来说,值得赞叹。在一切经里面这部经第一殊胜,最值得赞叹。『可传』,值得大力的来弘扬推广,普遍的介绍。
疏【可行可宝。】
这是大菩萨修行的纲领,在一切行门当中最为宝贵。大师用四句来赞叹。
疏【文约义丰。】
『约』是简单,这一卷文不多,意思圆满,《华严经》全部的精义都在这一卷当中。
疏【功高益广。】
『益』是利益,功德之高、利益之广也是一切经都不能够相比的。
疏【能简能易。唯远唯深。】
大经那就繁多了,这一卷就简单容易了,所以『唯远唯深』。
疏【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
『普贤行愿赞』,就是这卷里面的偈颂,除了长行,它有五十多首偈颂,那就更简单了。这个偈颂多半是属於重颂,就是把长行重复再说一遍,叫重颂,称之为『略华严经』。
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十万首偈的大经,为『广普贤行愿赞』。由此可知,这一卷经里面的偈颂展开来,就是全部的《华严》,全部的《华严》浓缩就在这一卷偈颂之中。可见得这一卷经确实是非常重要,没有时间读全经,受持这一卷就等於受持全经一样。在近代,我也跟大家提过,弘一大师就是以这卷经作为自己的早晚课,他的早晚课诵是念《行愿品》,他念得很熟,能够背诵。
疏【以今观之。理实然矣。】
我们仔细来观察,古人这个说法有道理。
疏【一经之主。即是普贤。】
这是必须要知道的,这部经之主就是普贤。
疏【初会即是普贤所说。】
本经一共分两会,就是《四十华严》分为本会跟末会,初会是普贤所说。
疏【穷终亦是普贤所说。】
到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末会里面最后的一会,也是普贤菩萨所说的,所以普贤为会主。
疏【五周之因。皆普贤行。五周之果。即普贤行之所成。】
这一句非常重要,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因果是定律,因果是事实真相,谁也不能推翻,谁也不能改变。佛法也离不开因果,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然亦不例外。本经有五周因果,第一是「所信因果」。这是本经前面的十一卷,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也就是清凉大师判教判的四分的第一分,第一个大段。第一个大段是「信」,清凉把全经分做「信解行证」四大段,所信的因果,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第二是「解」,这一段经很长,总共有三十一品。这里面有两重因果,第一个是「差别因果」,前一半所说的,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差别的相。到最后讲「平等因果」,相上有差别,性上没差别,所以性是平等的。这部经里面跟我们讲相讲得多,性讲得少,性是平等因果。第三大段是讲「行」,讲修行,「成行因果」,成就修行的方法。最后是「证入因果」。这里面也是信行证,解里面有差别、有平等,这是全经。
『五周之因』,就是因果的因,都是属於『普贤行』,而『五周之果』,果就是菩萨所证的果位。菩萨的地位有四十一个阶级,最后成佛是妙觉,总共四十二个位子。它是从初住讲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果位都是普贤行所成就的。换句话说,如果不修普贤行,不但不能成佛,初住菩萨也没有办法证得。这段开示里头就是这个说法,都是普贤行的成就。由此可知,普贤行在菩萨行门当中非常重要。
西方世界的殊胜,没有别的,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世界的大众,不管是哪个地方,凡是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修普贤大士之德;换句话说,统统都修普贤行,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世界。魏源居士将这卷经附在三经之后,号称「净土四经」,有见地,有道理,确实有眼光,他做得非常正确,没有做错。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这位老人对中国近代的佛教影响最大,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是杨仁山的功劳。他在南京办金陵刻经处,第一部刻的经就是「净土四经」,就是魏源编的本子,第一部刻的,净土四经。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想到,杨仁山居士提倡净土,他老人家也是修净土往生西方的。底下说:
疏【亦是得果不舍因门之果用尔。】
菩萨证到这个果位,是不是就算圆满了,毕业了?不是的。证得果位之后,我们佛门常说,又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证得果还从因地上修,那个修当然不是为自己,自己已经因圆果满了,还要修什么?修给别人看。好比你大学已经毕业了,毕业之后再去考大学,从一年级念起,干什么?帮助同学,做个样子给他们看。我们世间人没有这个傻瓜,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傻,都要做给我们看;不但要讲,还得做给我们看。所以倒驾慈航,真是慈悲到了极处。
疏【复是四十卷之穷终。遍收玄妙。】
这卷经又是这四十卷的最后总结,『穷终』就是总结,《华严经》的总结。『遍收』是总括,《华严经》玄妙的义趣,这卷里头统统都包括了。
疏【经题七字。】
经题上次跟诸位介绍过,这一遍我们念念就行了。
疏【即为七义。】
七个字七个意思。
疏【大。体也。方。相也。广。用也。佛。果也。华。因也。严。总相也。经。能诠也。】
『体』是本体,就是自性。『相』是现相,就是十法界森罗万象。『广』是『用』,用是作用,作用非常之广,无量无边。『佛』是『果』,佛是修因证果,证到究竟圆满之果,我们称之为佛,佛在佛教里面是最高的学位。『华』代表『因』,先开花,后结果。『严』是庄严。我们现代人常说的真善美慧,实在讲现代人口里说,心里向往,实际上没有这个事实,真善美慧只是理想而已。在佛法里面有这个事实,华藏世界、极乐世界确实是真善美慧的世界。『经』是『能诠』,上面六个字是「所诠」。
疏【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故无尽法门。不离此摄。】
前面这两句我们把它省掉,因为每次讲经都讲到。经题就是七立选题,本经是「具足选题」,人法喻统统都有。『体用无碍』,清凉大师讲《华严》玄妙之义趣,给我们说成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体用无碍」,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因果周圆』,刚才说了,五周因果,所以『无尽法门,不离此摄』。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就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法门,都不出这个范围。所以,这卷经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可赞可传,可行可宝」。
疏【品名十二字。分为三节。】
这是品题,上面是经题。
疏【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所入也。普贤行愿。为能入也。】
这到底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称为一真法界,净土经里面称作极乐世界,就是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要用现代科学家的讲法,就是无限量次元的世界。科学家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三次元的世界,三度空间的世界。爱因斯坦发现了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一直到无限度;「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无限度的空间,那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佛经里面讲的名词,跟科学家讲的名词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境界。科学家非常羡慕,如何从我们这个三次元的空间进入到多次元的空间?现在有理论,没有技术。所以有人说飞碟是另一个次元空间的人,他有这个技术,所以他的东西能够突然之间出现在我们面前,突然之间消失掉了,用这个来解释是解释得通的。就是他从另一个空间到我们这个空间,我们在官感当中,他突然来的,他有这个技巧。他虽然有这个技巧,他还不是无限次的,恐怕他还是有限的。
如果从科学家这个观点来推想,佛跟我们说,我们娑婆世界有六道,六道里面,天道有二十八层天,修罗就不谈了,因为他在哪一道就属哪一道,底下的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很可能都是居住的空间不相同。我们在三度空间,四王天恐怕就是四度空间,忉利天就是五度空间,夜摩天就是六度空间。这样说起来,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居住的空间至少有三十三个不同的差别。高层次次元空间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容易,我们想到他那里去相当不容易。这还没有超越三界,要超越三界,那个空间就更广大、更不可思议。所以佛与大菩萨(法身大士),他们进入的是现在人讲科学的世界。我们的科学非常幼稚,比起他们差太远了,他们的科技达到究竟圆满。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就是自由自在,没有一丝毫障碍,这个叫自由自在。
不思议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为能入。科学家天天在动脑筋,要用什么样的原理,制造什么样的机械,才能够进入另一个次元的世界,这很费事,而且成就很有限。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只要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修成功,你就能够进入无限次元的世界。这的确是所有科学家心目当中所期望的,很可惜他没有看到《华严经》,没有念到这个本子,非常可惜。普贤行愿是能入。
疏【入之一字。通能通所。】
入有能入、有所入,底下给我们分开来解释,解释很简单,非常重要。
疏【心智契合。悟解得证。总名为入。】
『心』是理,『智』就是觉,理跟智相应,相结合,这叫做开悟。这句话跟禅家所讲明心见性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用的文字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心智契合」就是「明心见性」,跟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也是一个意思。一心不乱就是心智契合,如果不契合就不是一心,也不能说是不乱。他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乱,有妄念就不一;必须妄念没有,才叫一心,才叫不乱,这就是『悟解得证』。随著相契的程度不同,一分相应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心智一分相应;两分相应就是二住菩萨。《华严》将菩萨的位次分为四十一个阶级,到佛是四十二个,四十二就是圆满了,四十二分相应就圆满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明了,只要一分相应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疏【心言罔及。为不思议。】
『心』是思惟、是想像,『言』是言语,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境界不但我们言语说不出来,我们的想像也达不到,没有方法想像得出这个境界。前面我曾经跟诸位说过,要想入这个境界,就不能够打妄想,不能够研究讨论,不可以的。『议』就是议论,就是言语说不出来的。你要问为什么?因为思惟、想像,心智就不合了。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真心是一,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一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思,二就可以说,也可以思。二是妄心,可思可议,是属於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经中常讲「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想像的。所以要离言说、要离名相(离名字)、要离心缘(心缘就是思,就是想像),《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教给我们,学佛要遵守这个原则。
远离言说,我们现在在这里讲,大家在那里听,怎么离法?说而无说,听而无闻,这就离了,这才能入得进去。说,绝不执著说的相,不执著,听,绝不执著音声相,这叫离,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佛经里面很多名词术语,它是表达意义的,让我们领会,不要执著这些名字;执著这些名字又落在第二义里头,名字相不能执著。离心缘相,心缘是想像,听了,想什么意思,那又错了,又落在第二义里头,想不得的。一听就明了,这就是开悟。一听不明了,没悟;没悟,不能想,愈想就愈不会开悟。没有悟的时候,不想,算了,下一次还会听到,这才是开悟的秘诀!
所以现在人开不了悟,无论是听讲也好,读经也好,统统在动脑筋,在想里头是什么意思,所想的都把意思想歪曲了,都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如来所说的真实义是什么?是什么意思都没有,那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你要想有个什么意思,那是你自己打妄想,绝对不是如来真实义。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玄,实际上是事实真相,你们不懂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学佛好难,不能开悟,就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胡说八道,这个很重要。禅,离心意识就是离这三个,教也要离心意识,落在心意识里面,禅跟教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这是不思议。
疏【作用离障。称为解脱。】
『作用』没有障碍,像《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解脱了。我们现在理跟事有障碍,事与事上那障碍就更多。这些障碍从哪里来的?心跟智不能结合,两个分了家,就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
疏【智造分域。名为境界。】
『境界』太多了,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有他自己的境界,佛、菩萨、阿罗汉也有他们自己的境界。境界从哪里来的?从『智』变现出来的,『造』就是变现。诸佛菩萨是从智变现出来的境界,像佛的报身,报身就是智慧之身,智慧变现的报身。菩萨也有报身,菩萨的报身没有佛的报身那样圆满,这是菩萨的智慧不圆满。我们凡夫有没有境界?有境界,境界从哪里来?是智变成了识,从识里头再变现出境界。我们现在世间人常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好不好?智变成识,凡夫。学佛要转识成智,转识成智那就是佛菩萨,至少也是罗汉、辟支佛。智变成识,识是迷,智是悟,迷悟不同。所以知识分子就是智变成识的分子,搞六道轮回了。佛教给我们把它反过来,把识再转变成智,那就是佛菩萨。凡夫八识做主,变现出来的境界,诸佛菩萨四智做主。转八识成四智,现的是清净境界,我们这是污染的境界,这不一样,境界是从这么来的。
疏【德周善顺。称曰普贤。】
底下这两句重要,因为普贤行愿是能入,普贤行愿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修普贤行愿?这个重要,不修普贤行愿就不能入无限次元的世界。我们用这个名词大家好懂,给你讲一真法界,听了叫莫名其妙。换个现代名词,无限次元的空间,无限次元的世界,你就好懂了。就是佛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是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入无限次元,那真快乐,没有障碍了,所以这两句要紧。
『德周善顺』这就是普贤。周是周遍法界,我们的德能不能周遍法界?现在不讲周遍法界,先问问我们有什么德?然后这个德能把它周遍法界,那就行了,那你修的就是普贤行,你就有机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德当然无量无边,在这卷经里面把它归纳成十大类,就是「十大愿王」,那就是德。每一愿,普贤菩萨都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才能周遍法界。「虚空界尽,我愿乃尽」,虚空界不可尽,我愿也就不可尽,这是周遍法界。所以,先要问我们有没有德,然后才问我们这个德能不能周遍法界,周遍法界你就是修普贤行。
「善顺」这两个字尤其叫妙极了,普贤十愿里面有两愿,一个是「恒顺众生」,一个是「随喜功德」,这都是善顺。我们今天有的时候不得已也要随顺别人,顺得心里很难过,那不叫善顺。顺得自己心里头起烦恼,起七情五欲,那不叫善顺。善顺是什么?恒顺众生而不起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统统不起,这个顺才叫善顺,佛菩萨是这样恒顺众生。我们把这四个字都看错了,以为佛菩萨也很勉强,也很不得已,哪里叫善顺?这不叫善顺,这要知道,然后你才晓得如何去学普贤行。
实实在在这经上说这么多,《行愿品》说这么多,很罗嗦!还有更高明、更简单的方法,一句「阿弥陀佛」,十大愿王都在其中,全都在里头,念到一心不乱就善顺了。一心就入法界,一心是能入,不思议境界是所入,你才晓得,普贤行愿就是一心当中成就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真实心中作」。一心就是真实心,「真实心中作」就是「德周善顺」,要不是真实心中作就不是了,可见得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圆修普贤行。
你把这里参透,都搞明白了,你才真正发现,才真正觉察到,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纵然对它完全不了解,只要一心老实念,决定不分心,他实际上已经在修普贤行了,但是他不知道。你问他普贤行是什么,他不晓得,他自己在真修,修而不知道。就好像走路一样,他向某个目标走去,他走的路确实方向很正确。你问他走到哪里,不晓得,但是不久他走到了,走到了他才恍然大悟,功德圆满了。净宗妙就妙在此地,所以古德讲这个法门「暗合道妙」,暗合就是不知道,不知不觉走到,走到那里才完全明了。跟那个已经晓得的,走到的时候没有两样;知道走到的跟不知道走到的,到了都一样,叫暗合道妙,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疏【造修希求。目为行愿。】
『行愿』好懂,行就是修行,愿就是愿望,我的修行希望将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叫行愿。我在这里解释是很简单,意味很长,诸位细心领略,然后用一句阿弥陀佛来完成。你才知道念佛真妙,真正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你才能真说得出来。
疏【行之与愿。如车二轮。如鸟二翼。翔空致远。罔不由之。】
这是讲『行』跟『愿』的重要,愿是希望,行是修持。我们今天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不到华藏世界去?华藏世界难,《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没有说临终接引,没有说带业往生;换句话说,依照《华严经》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一定要自己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还要破一品无明,你才有能力入华藏世界。这就难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去得了的,这个我们要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谈的条件不一样,只要具足信愿行,只要净念相继就决定得生,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不必断惑,带业往生。我们看看自己的能力、程度,行,我们能够符合这个标准,这叫听佛的话,这叫依教奉行。
《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说得很好,他给我们讲的,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提倡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改第二个方法,就这一个方法,一句名号念到底;还用这个方法普度法界众生,那是大势至菩萨,这是法界净宗初祖。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初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次讲的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在这一会里面提倡念佛求生净土,他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在中国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依《无量寿经》。因为那时候《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翻得最早。那时候只是依《无量寿经》,念佛求生净土,一百二十三个人统统往生,不可思议。远公是中国的初祖。所以在此地奉劝诸位,一定要专修,一定要求生净土。
普贤行愿不可以不知道,普贤行愿完全摄入在一句佛号之中。普贤行愿知道了,好处在哪里?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相同了,佛号念得功夫容易得力。我们现在念佛号功夫不得力,普贤行愿能够帮助我们功夫得力,帮助我们成就念佛三昧,所以你了解有很大的好处。
疏【何者是普贤行。】
这底下就问了,什么是普贤行?这很重要。
疏【谓总该万行。行布圆融。】
普贤行包含一切行门,这一切行门是菩萨所修的,这一切『万行』就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叫万行。菩萨跟凡夫差别在哪里?菩萨觉悟,凡夫迷惑。行都一样的,我们要穿衣吃饭,菩萨也要穿衣吃饭;我们日常有很多应酬,菩萨应酬比我们还多。不一样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叫菩萨行?因为我们在迷,觉了就叫菩萨行,菩萨是觉,我们是迷,差别就在这里。
菩萨虽然觉,他的德不能周遍法界,所以菩萨行不叫做普贤行。普贤行跟菩萨行的差别,就是他的德周法界,不同的就在这个地方。再说得明白一点,菩萨行还没有真正到一心,普贤行是一心。在净土经里面讲,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一般的菩萨行,理一心是普贤行;因为理一心里面没有界限、没有分别,的确这个心是心周法界。能够周遍法界的这个心,穿衣吃饭都周遍法界,都没有障碍,所以事事无碍、理事无碍,那就叫普贤行。所以里面有行布、有圆融,行布是有次第,圆融是没有次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布圆融都合在一起,所以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疏【何名普贤行。略有二义。】
疏【一以人取法。普贤菩萨之所行故。】
这一部《华严经》里面所说种种行门,都是普贤菩萨行。前面说过五周因果,五周之因就是普贤行,五周之果就是普贤行的成就,这个跟净土经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应,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普贤菩萨之所行』。
疏【二直就法说。随一一行。皆称法界。遍调善故。】
这叫善顺,无论哪个行都称法性,都与性德相应。性德是圆满大觉,觉而不迷,是圆满的大觉,与这个相应,这是从法上说的。所以,后面将『一一行』、将万行归纳为十大类,就是后面讲的十愿。诸位要知道,每一愿里面有无量无边的行门,这你才把普贤行看清楚,看明白了。决定不是普贤行就这十条,就那么简单,那你就看错了。它是归纳的,归纳成十条,每一条里面无量无边的行门,到后面我再详细跟诸位报告。
然后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的礼节,第一个是「礼敬诸佛」,这就是日常生活礼节。如何叫我们的礼节能称法界,与性德相应?我们学这部经要在这些地方学,学了之后立刻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称赞」是说话,从早到晚我们讲了些什么?说话有没有条理?有没有层次?称赞是言语,礼敬是身体的造作,统统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你看圆满觉悟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怎样的,用这个标准来观察自己、来修正自己,那叫真正修行。所以这一句佛号,信愿持名,是正行;这个十愿你要明了了,叫助行,正助双修。前面比喻像鸟两只翅膀一样,车两个轮一样,正助双修,这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没有不圆满的。
这一次选的这部经,这个本子很薄,要像我这样讲法也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个讲法大家很得受用,非常得受用。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请掀开经本看第一页,我们从节录的文看起:
疏【此即贞元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也。此华严经。自流东夏。大有三译。】
这是首先将这部大经翻译的经过做个简单的介绍。『贞元』是唐朝德宗皇帝的年号,下面会讲到。《华严》在中国总共有三次的翻译,这是第三次,也是《华严经》最后的一次翻译,所以称为『新译』,对晋译跟武则天时代的译本,称之为新译。这次所译的经只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但这一品是完整而没有欠缺的本子。经文总共有四十卷,我们现在读的本子就是第四十卷,是最后的一卷。文里面称的『东夏』,「夏」就是中国,中国古时候称为「大夏」,夏是大的意思。「东」是在印度的东方,我们称印度叫西方,我们在东方,东夏就是中国。经传到中国来,总共有三次翻译。
疏【第一东晋沙门支法领至遮拘盘国。请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请北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成晋经六十卷。】
这是第一次翻译,最早的翻译。这个时代是在东晋义熙四年,公元四百零八年,说公元我们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今年是一九九三年,再过几天就一九九四年了,这部经第一次翻译是在四百零八年,就是东晋时代。『支法领』把这部经请到中国来,到达中国。『佛驮跋陀罗』是译经的法师,实际上这部经翻译完成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年。诸位想想,八年到二十年,十二年间,这个经典才顺利的流传到中国,翻成中国的经文。总共有六十卷,我们称作《晋经》,也叫做《六十华严》,诸位听到这些名词就晓得了。
疏【第二大唐证圣元年于阗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这底下有个小注,「武周」,武是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帝把国号改成「周」,所以在历史上称作武周。是武则天作皇帝这个时代,证圣元年,公元六百九十五年。『实叉难陀』在译经史里面也相当有名,我们中国人喜欢念的《地藏经》就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疏【再译旧文。兼补诸阙。】
把《华严经》重新做一次翻译。实叉难陀到中国来的时候,带著有《华严经》的梵文本,这个本子比《晋经》的分量多,所以此地说『兼补诸阙』。上一次跟诸位说过,龙树菩萨从龙宫里面传出来的《华严经》是十万颂。《晋经》只有三万六千颂,不到一半,所以来到中国是个残缺不完整的经本。因此这个经文往往我们念到一个段落,就突然之间断了,后面就没有下文了,这种情形常常可以看到,这就是原文散失了。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样的大经在古代保存非常不容易。实叉难陀的译本就比旧本多了九千颂,换句话说,有许多重要的地方他都补出来了,这是原文。
疏【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
这就是现在流通最广的八十卷的经本,这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所翻译的。这部经译成,武则天在经本上题了首「开经偈」,我们现在念的「开经偈」就是这么来的。这部经译成之后,她在经本上题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武则天题的。题得很好,以后有很多法师、文人学者想再做一首开经偈,没有她的好,所以统统都用武则天这首偈。这是唐本,现在流通最广的。
疏【第三贞元十二年。诏罽宾三藏般若译成四十卷。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唐德宗,这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距离我们现在比较近了。『罽宾』国就在我们现在的新疆,从前是外国,现在已经入了我们的版图。『般若』是法师的名号,罽宾国的三藏般若。『旧经』就是指的《八十华严》跟《六十华严》。就是这部经最后的一品,晋译跟唐译阙文阙得很多。《晋经》的「入法界品」只有十六卷,唐译的《八十华严》只有二十卷,从这个地方看,全文四十卷几乎阙了一半。所以,这部分是非常完整。
疏【今此一卷。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我们现在念的这个,要知道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现在有不少学佛的人,提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就知道这一卷,认为这一卷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错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这是四十卷里头最后的一卷,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不要闹笑话。
四十卷实在讲还是太大,分量太多,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受持。现代印刷术发达,我们印经跟读诵、受持,说实在话不难,经本不难得到。在从前人很不容易得到,因为那个时候的经本要手抄。诸位想想,手抄这四十卷经文的确是很大的分量,通常一个人一年都写不完,那么本子流通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虽然经本容易得到,但是大家都忙於生活。从前人生活悠闲,为什么悠闲?地广人稀,人少。不要说久,我们大陆上这批人,三十八年到台湾来,那个时候台湾总人口(包括军队)是六百万,现在有两千多万了。抗战期间,中国大陆是四万万五千万人,现在中国大陆有十二亿人,增加两倍!在下一个世纪恐怕又要翻个一两翻,你说那人口有多少?我们的地就这么大,出产就这么多,所以生活竞争愈来愈激烈,压力愈来愈重。虽然经典很容易得到,没有时间去读,不像从前假期很长。
我小时候在家乡,就是抗战以前跟抗战期间那一段期间,在乡下种田的这些农夫,过年假期多长?从腊月初八就放假(腊八),要过年过到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以后才开始工作,你看看假期多长!现在过年,三、五天假期就不得了,现在人生活可怜;不要看到好像愈来愈进步,人愈来愈可怜,远不如从前人悠闲自在。即使在今天,我们把中国大陆跟海外人的生活做个比较,诸位到中国大陆去看,中国大陆虽然好像是很落后,但是他们的人过得很幸福。为什么幸福?悠闲的时间长。我们到大陆去观光旅游,随时可以看到有几个人摆一张小桌子在聊天,泡壶酒或者是一壶茶,消遥自在。在外面已经看不到这个现象了,可见得他们的生活还相当悠闲。悠闲是真正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紧张不是人过的,这个我们要懂得。
这就说明往后阅读大经的时间是愈来愈少,像这样大的经典,有真实殊胜的利益,要是不能普及,大家没有机会读到,你说多可惜!所以清凉大师将这卷经(这一卷分量就少了)提出来单独流通,也流通了一千多年了。所以现在大家提到《行愿品》,就晓得这本经,而不知道有《四十华严》。《四十华严》也是近十年来才提倡的,我们讲堂十年前成立的时候,我们讲《四十华严》、印《四十华严》,才提倡的,过去在台湾知道《四十华严》的人很少。清凉大师为了普遍利益大众,把这个本子抽出来「别行流通」。
大师特别为我们介绍,《华严经》品数那么多,为什么要流通这一卷?这卷是《华严》的总结论,《华严》的精华都在这卷里,这卷就是整个《华严》的纲要,所以它的价值就特别高。下面是他老人家的介绍。
疏【而为华严关键。】
『华严』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关键』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称之为关键。
疏【修行枢机。】
佛法最大的特色是著重於实行,如果学了不能把它做到,那是得不到结果的;有解无行不能证果,必须要有实行。这部经是修行的枢机,也就是修行最重要的纲领。
疏【可赞可传。】
『赞』是赞叹,用现在的话来说,值得赞叹。在一切经里面这部经第一殊胜,最值得赞叹。『可传』,值得大力的来弘扬推广,普遍的介绍。
疏【可行可宝。】
这是大菩萨修行的纲领,在一切行门当中最为宝贵。大师用四句来赞叹。
疏【文约义丰。】
『约』是简单,这一卷文不多,意思圆满,《华严经》全部的精义都在这一卷当中。
疏【功高益广。】
『益』是利益,功德之高、利益之广也是一切经都不能够相比的。
疏【能简能易。唯远唯深。】
大经那就繁多了,这一卷就简单容易了,所以『唯远唯深』。
疏【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
『普贤行愿赞』,就是这卷里面的偈颂,除了长行,它有五十多首偈颂,那就更简单了。这个偈颂多半是属於重颂,就是把长行重复再说一遍,叫重颂,称之为『略华严经』。
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十万首偈的大经,为『广普贤行愿赞』。由此可知,这一卷经里面的偈颂展开来,就是全部的《华严》,全部的《华严》浓缩就在这一卷偈颂之中。可见得这一卷经确实是非常重要,没有时间读全经,受持这一卷就等於受持全经一样。在近代,我也跟大家提过,弘一大师就是以这卷经作为自己的早晚课,他的早晚课诵是念《行愿品》,他念得很熟,能够背诵。
疏【以今观之。理实然矣。】
我们仔细来观察,古人这个说法有道理。
疏【一经之主。即是普贤。】
这是必须要知道的,这部经之主就是普贤。
疏【初会即是普贤所说。】
本经一共分两会,就是《四十华严》分为本会跟末会,初会是普贤所说。
疏【穷终亦是普贤所说。】
到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末会里面最后的一会,也是普贤菩萨所说的,所以普贤为会主。
疏【五周之因。皆普贤行。五周之果。即普贤行之所成。】
这一句非常重要,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因果是定律,因果是事实真相,谁也不能推翻,谁也不能改变。佛法也离不开因果,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然亦不例外。本经有五周因果,第一是「所信因果」。这是本经前面的十一卷,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也就是清凉大师判教判的四分的第一分,第一个大段。第一个大段是「信」,清凉把全经分做「信解行证」四大段,所信的因果,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第二是「解」,这一段经很长,总共有三十一品。这里面有两重因果,第一个是「差别因果」,前一半所说的,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差别的相。到最后讲「平等因果」,相上有差别,性上没差别,所以性是平等的。这部经里面跟我们讲相讲得多,性讲得少,性是平等因果。第三大段是讲「行」,讲修行,「成行因果」,成就修行的方法。最后是「证入因果」。这里面也是信行证,解里面有差别、有平等,这是全经。
『五周之因』,就是因果的因,都是属於『普贤行』,而『五周之果』,果就是菩萨所证的果位。菩萨的地位有四十一个阶级,最后成佛是妙觉,总共四十二个位子。它是从初住讲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果位都是普贤行所成就的。换句话说,如果不修普贤行,不但不能成佛,初住菩萨也没有办法证得。这段开示里头就是这个说法,都是普贤行的成就。由此可知,普贤行在菩萨行门当中非常重要。
西方世界的殊胜,没有别的,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世界的大众,不管是哪个地方,凡是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修普贤大士之德;换句话说,统统都修普贤行,所以西方世界是普贤菩萨的世界。魏源居士将这卷经附在三经之后,号称「净土四经」,有见地,有道理,确实有眼光,他做得非常正确,没有做错。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这位老人对中国近代的佛教影响最大,佛教能够延续到今天是杨仁山的功劳。他在南京办金陵刻经处,第一部刻的经就是「净土四经」,就是魏源编的本子,第一部刻的,净土四经。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想到,杨仁山居士提倡净土,他老人家也是修净土往生西方的。底下说:
疏【亦是得果不舍因门之果用尔。】
菩萨证到这个果位,是不是就算圆满了,毕业了?不是的。证得果位之后,我们佛门常说,又倒驾慈航广度众生。证得果还从因地上修,那个修当然不是为自己,自己已经因圆果满了,还要修什么?修给别人看。好比你大学已经毕业了,毕业之后再去考大学,从一年级念起,干什么?帮助同学,做个样子给他们看。我们世间人没有这个傻瓜,诸佛菩萨都是这么傻,都要做给我们看;不但要讲,还得做给我们看。所以倒驾慈航,真是慈悲到了极处。
疏【复是四十卷之穷终。遍收玄妙。】
这卷经又是这四十卷的最后总结,『穷终』就是总结,《华严经》的总结。『遍收』是总括,《华严经》玄妙的义趣,这卷里头统统都包括了。
疏【经题七字。】
经题上次跟诸位介绍过,这一遍我们念念就行了。
疏【即为七义。】
七个字七个意思。
疏【大。体也。方。相也。广。用也。佛。果也。华。因也。严。总相也。经。能诠也。】
『体』是本体,就是自性。『相』是现相,就是十法界森罗万象。『广』是『用』,用是作用,作用非常之广,无量无边。『佛』是『果』,佛是修因证果,证到究竟圆满之果,我们称之为佛,佛在佛教里面是最高的学位。『华』代表『因』,先开花,后结果。『严』是庄严。我们现代人常说的真善美慧,实在讲现代人口里说,心里向往,实际上没有这个事实,真善美慧只是理想而已。在佛法里面有这个事实,华藏世界、极乐世界确实是真善美慧的世界。『经』是『能诠』,上面六个字是「所诠」。
疏【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故无尽法门。不离此摄。】
前面这两句我们把它省掉,因为每次讲经都讲到。经题就是七立选题,本经是「具足选题」,人法喻统统都有。『体用无碍』,清凉大师讲《华严》玄妙之义趣,给我们说成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体用无碍」,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因果周圆』,刚才说了,五周因果,所以『无尽法门,不离此摄』。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就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所讲的无量法门,都不出这个范围。所以,这卷经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可赞可传,可行可宝」。
疏【品名十二字。分为三节。】
这是品题,上面是经题。
疏【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所入也。普贤行愿。为能入也。】
这到底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称为一真法界,净土经里面称作极乐世界,就是说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要用现代科学家的讲法,就是无限量次元的世界。科学家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三次元的世界,三度空间的世界。爱因斯坦发现了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一直到无限度;「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无限度的空间,那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佛经里面讲的名词,跟科学家讲的名词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境界。科学家非常羡慕,如何从我们这个三次元的空间进入到多次元的空间?现在有理论,没有技术。所以有人说飞碟是另一个次元空间的人,他有这个技术,所以他的东西能够突然之间出现在我们面前,突然之间消失掉了,用这个来解释是解释得通的。就是他从另一个空间到我们这个空间,我们在官感当中,他突然来的,他有这个技巧。他虽然有这个技巧,他还不是无限次的,恐怕他还是有限的。
如果从科学家这个观点来推想,佛跟我们说,我们娑婆世界有六道,六道里面,天道有二十八层天,修罗就不谈了,因为他在哪一道就属哪一道,底下的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很可能都是居住的空间不相同。我们在三度空间,四王天恐怕就是四度空间,忉利天就是五度空间,夜摩天就是六度空间。这样说起来,在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居住的空间至少有三十三个不同的差别。高层次次元空间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容易,我们想到他那里去相当不容易。这还没有超越三界,要超越三界,那个空间就更广大、更不可思议。所以佛与大菩萨(法身大士),他们进入的是现在人讲科学的世界。我们的科学非常幼稚,比起他们差太远了,他们的科技达到究竟圆满。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解脱就是自由自在,没有一丝毫障碍,这个叫自由自在。
不思议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为能入。科学家天天在动脑筋,要用什么样的原理,制造什么样的机械,才能够进入另一个次元的世界,这很费事,而且成就很有限。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只要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修成功,你就能够进入无限次元的世界。这的确是所有科学家心目当中所期望的,很可惜他没有看到《华严经》,没有念到这个本子,非常可惜。普贤行愿是能入。
疏【入之一字。通能通所。】
入有能入、有所入,底下给我们分开来解释,解释很简单,非常重要。
疏【心智契合。悟解得证。总名为入。】
『心』是理,『智』就是觉,理跟智相应,相结合,这叫做开悟。这句话跟禅家所讲明心见性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用的文字不一样,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心智契合」就是「明心见性」,跟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也是一个意思。一心不乱就是心智契合,如果不契合就不是一心,也不能说是不乱。他有妄念,有妄念就是乱,有妄念就不一;必须妄念没有,才叫一心,才叫不乱,这就是『悟解得证』。随著相契的程度不同,一分相应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心智一分相应;两分相应就是二住菩萨。《华严》将菩萨的位次分为四十一个阶级,到佛是四十二个,四十二就是圆满了,四十二分相应就圆满了。从这个地方我们明了,只要一分相应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疏【心言罔及。为不思议。】
『心』是思惟、是想像,『言』是言语,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境界不但我们言语说不出来,我们的想像也达不到,没有方法想像得出这个境界。前面我曾经跟诸位说过,要想入这个境界,就不能够打妄想,不能够研究讨论,不可以的。『议』就是议论,就是言语说不出来的。你要问为什么?因为思惟、想像,心智就不合了。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真心是一,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一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思,二就可以说,也可以思。二是妄心,可思可议,是属於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经中常讲「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没有办法说,也没有办法想像的。所以要离言说、要离名相(离名字)、要离心缘(心缘就是思,就是想像),《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教给我们,学佛要遵守这个原则。
远离言说,我们现在在这里讲,大家在那里听,怎么离法?说而无说,听而无闻,这就离了,这才能入得进去。说,绝不执著说的相,不执著,听,绝不执著音声相,这叫离,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佛经里面很多名词术语,它是表达意义的,让我们领会,不要执著这些名字;执著这些名字又落在第二义里头,名字相不能执著。离心缘相,心缘是想像,听了,想什么意思,那又错了,又落在第二义里头,想不得的。一听就明了,这就是开悟。一听不明了,没悟;没悟,不能想,愈想就愈不会开悟。没有悟的时候,不想,算了,下一次还会听到,这才是开悟的秘诀!
所以现在人开不了悟,无论是听讲也好,读经也好,统统在动脑筋,在想里头是什么意思,所想的都把意思想歪曲了,都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如来所说的真实义是什么?是什么意思都没有,那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你要想有个什么意思,那是你自己打妄想,绝对不是如来真实义。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玄,实际上是事实真相,你们不懂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学佛好难,不能开悟,就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胡说八道,这个很重要。禅,离心意识就是离这三个,教也要离心意识,落在心意识里面,禅跟教统统都没有了。所以这是不思议。
疏【作用离障。称为解脱。】
『作用』没有障碍,像《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解脱了。我们现在理跟事有障碍,事与事上那障碍就更多。这些障碍从哪里来的?心跟智不能结合,两个分了家,就产生无量无边的障碍。
疏【智造分域。名为境界。】
『境界』太多了,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有他自己的境界,佛、菩萨、阿罗汉也有他们自己的境界。境界从哪里来的?从『智』变现出来的,『造』就是变现。诸佛菩萨是从智变现出来的境界,像佛的报身,报身就是智慧之身,智慧变现的报身。菩萨也有报身,菩萨的报身没有佛的报身那样圆满,这是菩萨的智慧不圆满。我们凡夫有没有境界?有境界,境界从哪里来?是智变成了识,从识里头再变现出境界。我们现在世间人常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好不好?智变成识,凡夫。学佛要转识成智,转识成智那就是佛菩萨,至少也是罗汉、辟支佛。智变成识,识是迷,智是悟,迷悟不同。所以知识分子就是智变成识的分子,搞六道轮回了。佛教给我们把它反过来,把识再转变成智,那就是佛菩萨。凡夫八识做主,变现出来的境界,诸佛菩萨四智做主。转八识成四智,现的是清净境界,我们这是污染的境界,这不一样,境界是从这么来的。
疏【德周善顺。称曰普贤。】
底下这两句重要,因为普贤行愿是能入,普贤行愿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修普贤行愿?这个重要,不修普贤行愿就不能入无限次元的世界。我们用这个名词大家好懂,给你讲一真法界,听了叫莫名其妙。换个现代名词,无限次元的空间,无限次元的世界,你就好懂了。就是佛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是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入无限次元,那真快乐,没有障碍了,所以这两句要紧。
『德周善顺』这就是普贤。周是周遍法界,我们的德能不能周遍法界?现在不讲周遍法界,先问问我们有什么德?然后这个德能把它周遍法界,那就行了,那你修的就是普贤行,你就有机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德当然无量无边,在这卷经里面把它归纳成十大类,就是「十大愿王」,那就是德。每一愿,普贤菩萨都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才能周遍法界。「虚空界尽,我愿乃尽」,虚空界不可尽,我愿也就不可尽,这是周遍法界。所以,先要问我们有没有德,然后才问我们这个德能不能周遍法界,周遍法界你就是修普贤行。
「善顺」这两个字尤其叫妙极了,普贤十愿里面有两愿,一个是「恒顺众生」,一个是「随喜功德」,这都是善顺。我们今天有的时候不得已也要随顺别人,顺得心里很难过,那不叫善顺。顺得自己心里头起烦恼,起七情五欲,那不叫善顺。善顺是什么?恒顺众生而不起七情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统统不起,这个顺才叫善顺,佛菩萨是这样恒顺众生。我们把这四个字都看错了,以为佛菩萨也很勉强,也很不得已,哪里叫善顺?这不叫善顺,这要知道,然后你才晓得如何去学普贤行。
实实在在这经上说这么多,《行愿品》说这么多,很罗嗦!还有更高明、更简单的方法,一句「阿弥陀佛」,十大愿王都在其中,全都在里头,念到一心不乱就善顺了。一心就入法界,一心是能入,不思议境界是所入,你才晓得,普贤行愿就是一心当中成就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告诉我们,一切「真实心中作」。一心就是真实心,「真实心中作」就是「德周善顺」,要不是真实心中作就不是了,可见得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圆修普贤行。
你把这里参透,都搞明白了,你才真正发现,才真正觉察到,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纵然对它完全不了解,只要一心老实念,决定不分心,他实际上已经在修普贤行了,但是他不知道。你问他普贤行是什么,他不晓得,他自己在真修,修而不知道。就好像走路一样,他向某个目标走去,他走的路确实方向很正确。你问他走到哪里,不晓得,但是不久他走到了,走到了他才恍然大悟,功德圆满了。净宗妙就妙在此地,所以古德讲这个法门「暗合道妙」,暗合就是不知道,不知不觉走到,走到那里才完全明了。跟那个已经晓得的,走到的时候没有两样;知道走到的跟不知道走到的,到了都一样,叫暗合道妙,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疏【造修希求。目为行愿。】
『行愿』好懂,行就是修行,愿就是愿望,我的修行希望将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叫行愿。我在这里解释是很简单,意味很长,诸位细心领略,然后用一句阿弥陀佛来完成。你才知道念佛真妙,真正不可思议,念佛的好处你才能真说得出来。
疏【行之与愿。如车二轮。如鸟二翼。翔空致远。罔不由之。】
这是讲『行』跟『愿』的重要,愿是希望,行是修持。我们今天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不到华藏世界去?华藏世界难,《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没有说临终接引,没有说带业往生;换句话说,依照《华严经》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一定要自己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还要破一品无明,你才有能力入华藏世界。这就难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去得了的,这个我们要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跟我们谈的条件不一样,只要具足信愿行,只要净念相继就决定得生,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不必断惑,带业往生。我们看看自己的能力、程度,行,我们能够符合这个标准,这叫听佛的话,这叫依教奉行。
《华严》到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说得很好,他给我们讲的,净宗初祖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初祖。尽虚空遍法界第一个提倡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不改第二个方法,就这一个方法,一句名号念到底;还用这个方法普度法界众生,那是大势至菩萨,这是法界净宗初祖。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初祖。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次讲的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在这一会里面提倡念佛求生净土,他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在中国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庐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专依《无量寿经》。因为那时候《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翻得最早。那时候只是依《无量寿经》,念佛求生净土,一百二十三个人统统往生,不可思议。远公是中国的初祖。所以在此地奉劝诸位,一定要专修,一定要求生净土。
普贤行愿不可以不知道,普贤行愿完全摄入在一句佛号之中。普贤行愿知道了,好处在哪里?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相同了,佛号念得功夫容易得力。我们现在念佛号功夫不得力,普贤行愿能够帮助我们功夫得力,帮助我们成就念佛三昧,所以你了解有很大的好处。
疏【何者是普贤行。】
这底下就问了,什么是普贤行?这很重要。
疏【谓总该万行。行布圆融。】
普贤行包含一切行门,这一切行门是菩萨所修的,这一切『万行』就是我们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叫万行。菩萨跟凡夫差别在哪里?菩萨觉悟,凡夫迷惑。行都一样的,我们要穿衣吃饭,菩萨也要穿衣吃饭;我们日常有很多应酬,菩萨应酬比我们还多。不一样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叫菩萨行?因为我们在迷,觉了就叫菩萨行,菩萨是觉,我们是迷,差别就在这里。
菩萨虽然觉,他的德不能周遍法界,所以菩萨行不叫做普贤行。普贤行跟菩萨行的差别,就是他的德周法界,不同的就在这个地方。再说得明白一点,菩萨行还没有真正到一心,普贤行是一心。在净土经里面讲,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是一般的菩萨行,理一心是普贤行;因为理一心里面没有界限、没有分别,的确这个心是心周法界。能够周遍法界的这个心,穿衣吃饭都周遍法界,都没有障碍,所以事事无碍、理事无碍,那就叫普贤行。所以里面有行布、有圆融,行布是有次第,圆融是没有次第。在日常生活当中,行布圆融都合在一起,所以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疏【何名普贤行。略有二义。】
疏【一以人取法。普贤菩萨之所行故。】
这一部《华严经》里面所说种种行门,都是普贤菩萨行。前面说过五周因果,五周之因就是普贤行,五周之果就是普贤行的成就,这个跟净土经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完全相应,由此可知,理一心就是『普贤菩萨之所行』。
疏【二直就法说。随一一行。皆称法界。遍调善故。】
这叫善顺,无论哪个行都称法性,都与性德相应。性德是圆满大觉,觉而不迷,是圆满的大觉,与这个相应,这是从法上说的。所以,后面将『一一行』、将万行归纳为十大类,就是后面讲的十愿。诸位要知道,每一愿里面有无量无边的行门,这你才把普贤行看清楚,看明白了。决定不是普贤行就这十条,就那么简单,那你就看错了。它是归纳的,归纳成十条,每一条里面无量无边的行门,到后面我再详细跟诸位报告。
然后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的礼节,第一个是「礼敬诸佛」,这就是日常生活礼节。如何叫我们的礼节能称法界,与性德相应?我们学这部经要在这些地方学,学了之后立刻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称赞」是说话,从早到晚我们讲了些什么?说话有没有条理?有没有层次?称赞是言语,礼敬是身体的造作,统统讲的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你看圆满觉悟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怎样的,用这个标准来观察自己、来修正自己,那叫真正修行。所以这一句佛号,信愿持名,是正行;这个十愿你要明了了,叫助行,正助双修。前面比喻像鸟两只翅膀一样,车两个轮一样,正助双修,这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没有不圆满的。
这一次选的这部经,这个本子很薄,要像我这样讲法也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个讲法大家很得受用,非常得受用。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