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 - (第一集)
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  (第一集)  1993/12  台湾高雄元亨寺  档名:04-009-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今天承蒙「高雄净宗学会」的安排,我们能够在「元亨寺」的宝刹一起共同研究佛法,机缘非常的殊胜。我们讲演一共有五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机缘也非常巧合,我们最近将「净土五经」里面重要的经文,古德的注解,我们将它抄录出来编成「菁华选读」,这一次藉此因缘介绍《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我们这一种选法、这个动机,是因为观察下一个世纪大众的需要。时代不断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愈来愈紧张,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已经趋向分秒必争。佛法,大家都知道它很好,很殊胜,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学,这个都是事实。在台湾,还有机会讲一部不太长的经典,在国外这个机缘几乎已经不存在。在外国,大家所欢迎的最好三次就讲圆满,一次顶多是一个半小时,当然大家最乐意的是一个小时。换句话说,三小时就能介绍出来才是大家最欢迎的。如果这部经要讲上二十天、讲上一个月,几乎就没有人来听了,因为一般人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看到这一个趋势,而且大部经里面有许多重要的开示,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现前的问题,以及将来的问题。将来的问题,就是佛法所说的「生死大事」。警觉性高的人,知道这是我们一生当中非常严肃的大问题;警觉性不高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仅看见眼前生活是第一桩大事,而忽略了将来的生死大事,我们必须两方面都要兼顾到。

  因此,今年我们首先从净宗五经开始,讲节录经文与注解。在美国旧金山,我讲了《无量寿经》的菁华录。这一次回来之后,在新加坡讲《观经》的菁华录。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介绍《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菁华录,都受到听众们的欢迎。这一次选《行愿品》的选读是第一次讲,一共选了二十七段。这里面有经文、有注解,都是与我们修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行愿品》是出自於《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宣讲的第一部大经。这一部经是佛在定中对娑婆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的,世尊将他证到的圆满的佛果,把这些事实真相圆圆满满的给我们说出来。《华严》所讲的完全是如来亲证的境界,是佛在定中说的,我们凡夫当时没有分,也没有能力入如来定中的境界里。这部经一直到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发现的。

  龙树菩萨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佛在大经里面给他授记,授记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预言,佛说他灭度之后六百年,有一个菩萨出现,这就是龙树菩萨。他是初地菩萨,可见得他的地位非常之高,是菩萨所示现的。龙树菩萨三个月通达了「三藏十二分教」,就是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及当时在世的这些典籍,他全部学通了、学完了。於是就生起了大我慢,贡高我慢,因为他是世界第一,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了。学佛如果说是愈学愈傲慢,那就颠倒了,就学错了。这个傲慢是烦恼,哪里说是愈学烦恼愈增长!《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佛嘱咐大菩萨要常常照顾这些小菩萨;从地上菩萨来讲,「初地」,这个地位还不高,必须要八地、九地、十地,这些大菩萨来照顾他,於是大龙菩萨就来帮助他了。

  佛的经典大部分收藏在龙宫,大龙菩萨请他到龙宫里面去参观。他到龙宫里面去,见到大本的《华严经》,就是佛在成道时候所说的。分量有多大?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晓得四句就是一首偈。多少偈?「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个,马上就低头了,才晓得自己所学的是微不足道,太渺小了。

  他见到世尊在定中讲的完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后,觉得阎浮提众生,决定没有能力受持。再看看还有中本,可是分量还是太大;还有下本,就好像我们「菁华录选读」一样,也就是《华严经》的纲要,不是全本。像我们中国的历史,非常的丰富,在台湾诸位都能够看到《二十五史》。中国历史最简单的《纲鉴易知录》,那也是圆圆满满五千年的历史,是完整的,但是很简单,我们一般人读起来不困难;如果要读《二十五史》,那就相当困难了。所以下本《华严经》,就好像我们历史的《纲鉴易知录》一样,有十万颂,有十万首偈子,四十品,於是龙树菩萨就将下本《华严经》带到人间,我们人间才有这一部大经。

  以后有一些小乘学者对这个说法不承认,他说这是神话,大概《华严经》是龙树菩萨自己造的,假托释迦牟尼佛说的,这是后人猜测之词,我们不能够采信。龙树是大乘八宗共祖,大乘八个宗派他都是祖师,怎么会妄语?决定不可能妄语。自己造的,就是自己造的,佛说的,就是佛说的,所以这是如来一代圆满的法轮。

  这部经很大,龙树菩萨灭度之后,又过了四百年,佛教才传到中国。诸位想一想,古代典籍分量非常希少,尤其是这么大的一部《华严经》。从前的经本都是手抄的,没有印刷的。你想,抄一部经那该是多么艰难,而且分量大,很容易遗失,这是自然的道理。

  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之后,佛教开始传到中国,这是后汉的时候,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到中国。到东晋时代,《华严经》流传到东方,中国人才第一次见到;见到的本子是残缺不完整的本子,总共只有三万六千诵。诸位想想,全经是十万颂,我们得到的这个残本,只有三万六千颂,一半都不到,我们翻译出来叫《晋经》,我们称为《六十华严》,六十卷。

  晋朝时翻译的《华严经》,当时杜顺和尚就是根据这部经来修行的,以后成为华严宗。杜顺是「华严」第一代的祖师,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在中国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就是当年「华严宗」弘扬的道场,杜顺是第一代,云华是第二代,贤首是第三代。最初两代都是依据《六十华严》;如果不是专门学「华严宗」,那是无所谓的。如果专门学「华严宗」,《六十华严》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到贤首过世的时候,也就是到了隋唐时代,实叉难陀法师从西域到中国来,他带来的经典里面有《华严经》,这也不是完全的本子,但是比晋译的分量多出了很多,多出了九千颂,也就是四万五千颂;还是不到一半,接近一半了。

  当时中国的皇帝是武则天,女皇帝,他下命令将实叉难陀法师带来的这一部大经重新翻译,就是唐朝翻译的,这是第二次翻译。翻译成了之后,总共有八十卷,我们叫《八十华严》。现在流通最广的就是《八十华严》,大家所看到的《六十华严》很少很少,因为读的人少。其实《六十华严》所翻的文字,比《八十华严》要优美,文字很美,翻得非常好,在文学上很有价值。

  《八十华严》译出来之后,《六十华严》里面许许多多欠缺的经文都补出来了。虽然还不到一半,但是整个《华严经》的大意已经相当明朗,非常之难得。当时清凉国师(华严宗的第四代祖师)作《疏钞》,就是依据《八十华严》;李长者为《华严经》作《合论》,也是依据《八十华严》。一直到贞元年间,乌突国王向中国进贡,就是送礼物,这是国家跟国家送的礼物;那边的国王向我们中国皇帝朝贺,送了一批礼物。这批礼品里面就有一部《华严经》,这一部经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叫「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经在《八十华严》里面叫「入法界品」,在《八十华严》里面有二十一卷,不完整。这一次进贡来的本子不是整部经文,是非常完整的一品,翻译出来之后,就称之为《四十华严》,我们也叫做贞元本,贞元本有四十卷。这样《华严经》最后一品的经文统统俱足了,《华严经》的意思也圆满了。

  清凉大师参与贞元翻译的工作。译成之后,皇帝命令清凉大师给《四十华严》作一个注解,所以《四十华严》的《疏》是清凉大师作的。他老人家感觉到经太大了,要普遍流通不容易。这是在那个时候所说的,因为那个时候完全靠手写,非常的艰难。在现代,当然就非常容易了,现在有先进的印刷术,技术精良,我们流通这个大经,确实不费力气;但在当时非常的艰难。为了让大众真正得到大经修学的利益,他老人家将《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特别抽出来,附在《八十华严》的后面,於是这八十卷《华严经》有了结论。

  这一卷经李长者没有见到,李长者的年龄比清凉大师大,那时候李长者已经往生了。清凉有机缘见到,把这一卷抽出来别行流通,所以现在有许多人提到《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只晓得这一卷,不知道《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卷,这是四十卷里最后的一卷,也是最重要的一卷。

  《华严经》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的什么法门?就在这一卷里面。当然经文里面讲的非常详细、非常广泛;这一卷在最后作结论,归纳成总纲领,我们修学起来就非常方便了。抓到纲领,修行就方便了。所以,修行人不能不知道抓纲领很重要。《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到最后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华严真正的归宿。我们今天就把这一段重要的经文、注疏提出来给诸位同修作一个报告。

  学佛,一定要知道修学的目的,修学的要领,修学的方法,修学的次第。如果这一些都搞不清楚,我们这一生再用功、再精进,都达不到修学的目标。净宗学会成立以后,我们就将修学的标准定得非常详细,我们所依据的经论有六种,就是「五经一论」。五经中,第一部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为我们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经文不长,介绍得很详细,可以说是净宗概论。第二部是《观无量寿佛经》,这一部经里面,佛详细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依据的理论、以及九品因果。《无量寿经》上只讲三辈,《观经》把三辈再细分成为九品,说得详细。第三部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一部经是世尊苦口婆心劝勉我们大众要求生净土。世尊在经里面,一而再,再而三劝勉我们,真是苦口婆心劝导,十方诸佛如来也异口同声地称赞,帮助释迦牟尼佛劝导。换句话说,就是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劝我们修净土,没有一尊佛不劝我们念阿弥陀佛,可见得这一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如来所重视的、所赞叹的。这是三经,真的就把西方极乐世界介绍圆满。

  在前清咸丰年间,净宗有一位大德,这是一位居士,实在讲也是菩萨化身,很不容易,他将《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的一卷,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部分,附在三经后面,成为净土四经。如果有人看到净土四经,这四经是这么来的。将这一卷经附在三经之后成为四经,这个人很有见地,确实具足大智慧,不是普通人所能见得到的,非常有道理。

  因为在《无量寿经》上,世尊一再给我们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菩萨之德就是「十大愿王」。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世尊给我们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菩萨要成圆满的佛、究竟的佛,修什么法门?修普贤行。普贤行是什么?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普贤行。由此可知,将这一卷经附在三经后面,非常有道理,补充了《无量寿经》之不足,它确实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读本。

  到了民国初年,我们净宗印光大师(大家公认他是十三代祖师),他老人家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这一章经文不长,很短,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抽出来附在净土四经的后面,成为净土五经。我们现在都知道净土五经,五经从哪里来的,要清楚。佛当年说的时候只是三经,后面两种是祖师大德们加上去的,加得非常非常之好,净宗的经典真的是圆满了。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我们仔细一看,就是净土宗的心经,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修学净宗要一门深入。大势至菩萨在经上一开端,就说「与五十二同伦」,「同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同志、同学。「五十二」就是菩萨的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五十个,再加上等觉、妙觉。妙觉就成佛了,等觉就是后补佛。这就是说明从初发心一直到成究竟圆满佛,用什么方法修成的?一句「阿弥陀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假方便」,不须要再用其他方法来帮助,这个「假」是「假借」。佛讲的无量无边法门,是不是还要其他法门来帮助?不需要,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然得到,心开意解。「心开」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方法妙极了。我们修行常常怕这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恐怕不够用,还要找些禅、找上密、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希望能帮帮忙,也许能成就。殊不知,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能叫我们成就圆满的佛果。

  我们看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经,这个心定下来了,决定学习大势至菩萨、效法大势至菩萨,一门深入。菩萨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实在也是妙极了,只有八个字,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老人家从初发心到圆成佛道,就用这个方法,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怎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都摄六根」了。怎么样「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净念相继」了。诸位有没有把这两句话听清楚、听明白了?这个对於你们修行用功非常重要。如果还是听不清楚、还是不甚明了,没有关系,你只要注意「净念相继」这四个字。「净」是清净心,用清净心来念佛;「相继」是功夫不间断,这个叫相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讲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就是净念,「不间断」就是「相继」。所以我们用这个话来讲,大家更容易明了、更容易体会,就是念佛决定不怀疑,我们一门深入,一句名号、一部经就足够了,我们对这个不怀疑。

  「不夹杂」就是专精。有许多同修也很用功,早晚课诵很多,又念《楞严咒》,又念《金刚经》,又念《普门品》,又念《阿弥陀经》,念了一大堆,这叫「夹杂」,这个不是大势至菩萨所修的。大势至菩萨所修的,跟诸位说,一切诸经中都没有,就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到底,就成功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修学,还要念一部经?尤其我劝诸位同修念《无量寿经》。你要晓得为什么叫你念《无量寿经》?因为你对这个法门怀疑,你不相信,你还不愿意去。叫你多念《无量寿经》,目的在哪里?叫你认识西方世界,了解极乐净土;是帮助你认识、帮助你明了。真的认识,真的明白,我们就不怀疑了,那个想去的心也真实了、也恳切了,读经的目的在此地。真正相信,真正发愿,决定不疑,经就可以不要念了,一天到晚一句佛号就行了。如果心还定不下来,那你就多念《无量寿经》;或者念三经、念五经,培养我们的信愿,目的在此地。另外,叫你在早晚课诵的时候,先念一遍《阿弥陀经》,然后再念佛号;这一卷《阿弥陀经》是收心的。我们心很散乱,想东想西,念佛号不得力,一卷经念下来心定了。所以那一卷经是定心的,心定了,心就清净了。

  净念要相继,那个心完全在佛号上,这个诸位同修要牢牢记住。「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定要记住,名号才是真实的功德,要晓得读经是另外有用意。对於年岁大的人,往生愿望恳切的人,经念不念决定没有关系,佛号要紧,「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没有不往生的,决定得生,我们这个信念要坚强。

  另外,一论就是《往生论》。五经一论,这是我们所依据的经论典籍。「依教奉行」、「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是正行。古人教给我们,正行之外,还要有助行。正助双修,如鸟之双翅,车之两轮,这是以这个比喻来说明,助修我们也不能够疏忽。助修就是助缘,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何来配合「专修净土,求愿往生」,这就属於「助」。

  世尊在《观经》里面告诉我们,助修要依「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我们就将这五个科目定下来,作为我们助修的标准。昨天在中山大学所讲的「三福」,是我们大小乘佛法助行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修学都会落空;就像盖房子,无论你怎么盖,底下没有地基,一定会倒塌下来。「三福、六和」是基础,不在这上面下功夫不行,这是我们的行持。所以最重要的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亲尊师」的道理说过了,我们要做到。「慈心不杀」在今天尤其重要。

  印光大师早年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里面教给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灾难很多(今天灾难更甚於当年),如何来挽救?他老人家教给我们三桩事,叫我们自己要做,要劝告大众;人人都能够这样做,灾难自然可以消除,业障也能够除灭。这三桩事情,第一个教我们「吃素」,第二「戒杀」,第三个「念佛」。虽然只有「吃素、戒杀、念佛」六个字,可是这里面的道理其深无比,有很深很深的道理,确确实实能够化解众生的共业,能够免除一切灾难。我们时间有限,不能详细跟诸位说明,印祖这一些开示也有单行本流通,可以跟《文钞》合起来去看,你才能体会到这个里面有大道理,有大学问。

  素食是培养慈悲心的,培养我们大慈大悲。大慈悲心与佛菩萨的心就相应,心心相印,从这个心地里面真正发起受持十善、受持五戒。这个三归五戒,「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也曾经略说过「三归」,才真正授给我们;也就是教给我们、传授给我们,佛法修行的纲领是「觉、正、净」。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我们常讲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大乘小乘,统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是我们修行的起点,也是修行的终点。可见得这个纲领非常重要,离开「觉、正、净」就不是佛法。依照「觉、正、净」修学,纵然没有形式,也是真正的佛法,这个我们要清楚。所以,「三归」、「受戒」这些仪式不重要;并不是说不要了,是说它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我们真正要做到。

  我最初学佛的时候,刚刚接触佛法,我问章嘉大师戒律这个事情,他老人家就教导我,戒律的受持是你真正做到一条,这一条你就受了,不必有这些形式;你做到了就受了。做不到,虽然形式上受了,你还是没有受,所以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同样「三归」也是这个道理,请个法师来给我们证明,受个「三归」,我们是不是真的受「三归」?不一定。你要真正接受、真正做到,纵然没有法师给你授受,你也真的受了。

  所以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有许多念佛往生,甚至於站著走、坐著走的,他没有受过「三归」,也没有受过「五戒」,为什么他有这么好的瑞相?他没有形式上「受」,但是他心里真受,他真做到了;换句话说,诸佛菩萨承认他真的受了。我们凡夫俗子不承认他受了戒,凡夫不承认没有关系,佛菩萨承认那才管用;佛菩萨不承认,凡夫承认没有用处。

  由此可知,佛法是属於心地法门。我们真心去学习,真心去修持,那才管用。不可以做表面功夫,表面功夫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表演给人看的。为什么要去表演?为了接引众生。换句话说,自己真正学习是自利,表演给别人看是利他,启发他的善根。他看到这个形式,他的善根触动了,他也想学了,他也想问问佛法是什么;触动善根是一种接引众生的手段。所以,佛门里很多仪式非常隆重庄严,都是为了接引众生方便。

  因为佛法教学跟普通的宗教不一样,普通宗教是拉信徒,佛法不可以拉信徒。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尊严的,「只闻来学,未闻往教」。现在这个学校教育有招生,你们读读中国古书,从孔老夫子一直到清朝末年,你们看看哪一个老师是招过学生的?没有招生的。做老师的人怎么敢招生,招生这还得了,招生那就是把老师的架子端出来了,那未免自己太夸张、太自大了。古来的圣贤谦虚,不敢为人师;哪里敢做人师,不敢!真有学问,真有道德,他不招生,是学生到他那里求他教导;他还很谦虚,说:「我没有道德,没有学问,我教不了你」,还推三推四,这么谦虚。没有招生的,佛也没有招生。

  没有招生,怎么能叫大家都来学?所以就做这些仪式,让人家看到之后,自动发现了,明白了。所以我们佛弟子常常赞叹佛,唱的这个「赞佛偈」,不是唱给佛听的;若认为唱给佛听的,那就错了。这是唱给没有学佛的人听,他一听,「佛这么伟大,他有这么大的学问,这么大的道德,我们赶紧拜他做老师,跟他去学习」。所以这个「赞佛偈」是替佛招生的,我们不能直接拉他,我们把这个讯息传出去,让他明了,自动到这里来求学,是这么一回事情。所有一切仪规,说穿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招生的,启发他的善根,让他自动自发来求学,这个好!所以佛不拉信徒,用这种方法来招生,是这么一个方式,我们都要了解。

  因此这些仪式一定要隆重、要庄严,这一些赞颂,一定要唱得字正腔圆,听的人才能真正感动。如果唱的那个音调不正确,或者是不清晰,人家听了之后,一个字也没有听出来,那个效果就没有了。一定要叫他听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他觉悟,他感动,我们这个赞颂佛的目的才算是达到了。所以佛门有许多善巧方便,决定不直接去拉拢信徒,没有这个道理!这样子师道当然就衰微了。师是非常尊贵的,「尊师重道」,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

  持戒就是守法,佛在经典上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有根本戒、有律仪戒。根本戒是超越时空的。佛在三千年前教大家这样做,没有错,正确的;三千年后的今天,佛也教我们这么做,没有错,超越了时间。佛当年在印度,教印度人这样做;今天到中国,教中国人这样做,也都没有错。你看超越空间!超越时间,超越空间,那叫根本戒。跟诸位说,根本戒只有五条,就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基督教里,它的根本戒跟佛的五戒很接近,它有四戒,没有不饮酒。我们第一个戒是「不杀生」,它的第一个戒不是「不杀生」,而是「不杀人」,换句话说,动物没有包括在里面;它的第一条戒是「不杀人」。它也有「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可见得它的戒律跟我们的戒律很接近。这叫根本戒。

  律仪戒,我们要懂得它的精神,那是生活习惯。印度人的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人不相同,所以定的那一些戒法,我们就不适用,它是局限在时间空间之内,不能超越。换句话说,到我们中国来,空间不一样,不适用;时代不一样,也不适用。所以律仪戒,我们要懂它的精神。它的精神是什么?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守住这个原则就对了,就没有错了。

  诸位一定要明了,佛法要「现代化」和「本土化」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利益每一个不同时代的众生,每一个不同地域的众生,这个一定要知道。虽然我们住在这一块土地上,我们的列祖列宗离我们已经几千年了,地方还是这一块地方。时代不一样,古人的生活方式跟我们今人方式不一样,古人的意识形态,对於宇宙人生种种观念跟我们今人也不一样,我们要跟得上时代才行。

  我回来看到外面挂的广告,上面写的是:「上」净「下」空法师佛学讲座,你们想想这个写法就不合时代了,这是古人的写法。古时候,名字上要加一个「上、下」,现在人都不加了。所以很多人误会这个法师的名字叫「上净下空」四个字,这就误会了。我们是现代人,现代人只称「净空法师佛学讲座」,大家一看明白了。「上、下」两个字一加就糊涂了,就不是现代人,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常常到处提倡、呼吁,我们今天建道场,要建现代化的道场。我们道场里面现代化,外面古老化,旧的东西还没有摆脱掉,还是几千年那种宫殿式的建筑,不适合现代人,不适合现代人的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

  特别是佛法传到国外,我们建起宫殿式的建筑,外国人不会进来。他一看这个是不同文化的建筑,不同生活方式的一个处所,他不肯进来。所以大家要晓得,如果古代的这些高僧大德们,把佛教带到中国来,这个道场建的是印度式的建筑,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也不会进去。所以那一些高僧大德法师他们懂得,佛教到中国立刻就「本土化」,立刻就「中国化」了。像我们穿的衣服,这个衣服是汉朝的衣服,不是现代的衣服,汉朝时的衣服叫海青,只有披的袈娑才是佛教的服装。我们还是穿中国的衣服,在法会重大的典礼当中,把这个衣服披在身上做一个标志而已。日本人比我们更进步,我们的袈娑已经缩小到三分之一,印度人的袈娑是一块布裹在身上。我们把它裁成三分之一,用个勾环挂起来套在身上,这就方便多了。日本人更方便了,我看日本人的袈娑大概只有一两寸,小小的一块,平常放在西装口袋,做法会了,拿出来挂在脖子上,摆在胸前,他的袈娑就已经披上了,这是现代化。这一点纪念,念念不忘,但是一定要符合於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出家人穿西装、穿皮鞋,只是剃光头;除这个之外,你没有办法辨别。中国的出家人还穿著我们的古装,古装还没有脱下来。不脱下来也好,为什么?现代的这个服装都非常的窄小紧身,穿在身上很不舒服。这种宽袍大袖子穿起来,很潇洒,很舒服,所以我很赞成这个服装,我不愿意改变,这个服装穿起来非常舒适。人一生,生命就很短,应当活得快快乐乐、舒舒服服,何必自己约束自己?中国古人对生活品质非常讲究,所以这个服装是很舒适的。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现代化与本土化。

  古来的大德他们知道,所以到中国来建筑的道场是中国宫殿式的。中国的帝王居住的房子是宫殿式的,照帝王的样子来建道瑒。中国古时候老百姓最尊敬的是皇帝,看到皇宫就非常景仰,现在佛住的道场也是皇宫的样子,看到这个样子自然就走进来了,所以它不用古印度那个形式。我们把佛法传到外国,还用我们中国古老的建筑,到那里去建道场,换句话说,这就很明显的告诉外国人,「你想学佛,你要学中国人,还要学中国古人」,这能行得通吗?行不通的。你必须要教给他,你要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做一个二十一世纪现代的美国人,他才愿意接受。

  所以我到了美国之后,在美国建道场应该建什么样式?建白宫的样式,这个样子美国人自然就进来了。佛像的面孔应当塑造美国人的面孔,美国人一看,佛菩萨真的到我们国家来了,这才是对的。你们仔细去观察,我们中国人塑造的佛像是中国人,一看就是中国人。日本人塑造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西藏的密宗现在很盛行,你看西藏的佛像一看就是西藏人。泰国的佛像下巴尖尖的,全是泰国人。佛菩萨没有一定的相貌,随类化身。《楞严经》上讲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喜欢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

  我们众生喜欢同类的,中国人看到中国人觉得很亲切,佛菩萨现中国人。外国人看到他是自己国家的人很亲切,菩萨一定现他那个面孔。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在美国弘法,造的佛像一定要造美国人的面孔,我们去是为了度美国人,不是为了度华侨。印度高僧到中国来是度中国人,没有度印度侨民,一定要晓得。这个样子佛法才能真正发扬光大,普度一切众生。所以一定要记得「本土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性,所有一切建筑设施都要赶得上时代,否则佛教就落伍了。

  所以这个讲座的名称要用「净空法师佛学讲座」,绝对不是不恭敬,这才是赶上现代化,我看了很欢喜;加上了「上、下」两个字,我看了不欢喜。为什么?把我送到古时候去了,这是古人,不是现代人,这个观念必须要把它改正过来。这些都是在戒律当中。戒律就是法,我们现代人守现代人的法,法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希望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层,佛法我们才真正得到受用,才能够把佛法发扬光大。

  其次,我们讲到修学的程序,晓得从哪个地方做起,这个很重要。昨天我也在学校提起,我们可以遵照「四弘誓愿」的顺序,那就是学佛一定要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断烦恼」是第一个阶段,修学的重点。「断烦恼」一定要持戒,一定要修定,一定要开慧,所以「戒定慧」三学很重要。

  「戒」就是守法。不守法,我们心怎么能定得下来?样样都守法,样样都遵照规矩,我们的心自然就容易定下来了。佛给我们制定的法,我们要遵守。像「根本戒」,一定要遵守。「律仪戒」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要遵守,地域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统统要遵守。决定不能说,别人不守法,我守法吃亏了。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你何必要学佛?学佛就要带头、要做榜样,是社会大众的模范,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这才是佛弟子。

  「定」就是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心清净了就生智慧,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换句话说,染污(染污就是妄想,就是烦恼)的心里头,妄念烦恼多,这种心起作用,佛法里叫「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不是真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清净心起作用,这一点要知道。为什么佛法常讲凡夫没有智慧?凡夫聪明智慧的人很多,但是诸位要晓得,凡夫所有的聪明智慧,都是从不清净心里生出来的,佛说那个不是真智慧。有定功的人,他那个智慧才是真智慧。所以「三学」是根本,我们用「戒」控制烦恼,戒只能控制、伏住;用「定」把烦恼消除,定功能消除粗的烦恼,微细的烦恼定还达不到;那要用「慧」,慧能够照破微细烦恼。慧开了,烦恼真的断掉了,这是「三学」。

  从慧学再展开那就是菩萨行了。我们知道,经上常给我们讲的声闻、缘觉、小乘、中乘,他们所修的是「三学」,菩萨所修的是「三慧」。菩萨比他高,「三慧」是建立在「三学」的基础上。「闻思修」三慧是闻慧、修慧、思慧,那个慧就是「戒定慧」。换句话说,没有「戒定慧」,「闻思修」都不叫「三慧」,这个要知道。

  「三慧」是什么人修的?法身大士所修的。权教菩萨所修的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真正的「三妙慧」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今天下午有同修来问我,我顺便在此地把这个给诸位讲清楚,千万不要产生了误会,菩萨修行是从小乘修行向上提升的。不要以为我们听了好几年了,这叫闻慧,听了回去去想一想叫思慧,那就错了。那叫「闻思修」是没错,不叫慧。有闻有思有修,慧完全没有,那个不是菩萨行,连小乘都比不上。

  大概总在二、三十年以前,我跟道安法师在中国佛教会办「大专佛学讲座」。那个时候有一个学生来问我,以后这个学生出家了。他很用功也很难得,参加「佛学讲座」有两三年。那一天我上课的时候,他来跟我讲,他说:「法师,我从明天起我就不来了。」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听经已经听了两三年了,闻思修我懂得了。」

  原来他觉得「已经闻两三年了,我不来了,我要回去思」。我明白了,我说:「你回去再去想个两三年,然后再去行,是不是?」

  他点头说:「是的。」

  我说:「今天这一堂课你还上不上?」

  他说:「今天要上,明天就不来了。」

  这个是把「闻思修」三慧误会了,严重的大误会,所以我就乘这个机会给同学们说明「三学」、「三慧」。千万不要说是我听了这几年,我就有了闻慧。你听的是什么?道听途说,哪里叫慧!听这个人讲讲,听那个人讲讲,听完了之后,回家再去思。思是什么?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了两三年,再去修,这叫盲修瞎练。你看看,把道听途说当作闻慧,胡思乱想当作思慧,盲修瞎练当作修慧,你将来修到阿鼻地狱去,还说佛菩萨害了你,冤枉不冤枉。哪有这种道理!所以这些名词意义必须要正确的理解。

  「闻思修」是一桩事情,「闻思修」这三个字都是代表它是同时完成的。「闻」是讲接触,我们眼接触这个色法也叫闻,统统用一个字代表,耳听声叫闻,眼见色也叫闻,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接触」都用这一个字作代表。「思」是什么?是明了,明了叫做思。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叫思,明了当然就不迷;以「不迷」来说,就叫作修。可见得「闻思修」是同时完成,没有阶段,也没有次第。有次第与阶段那还叫「三慧」?那就不能叫慧了。所以,菩萨与「三妙慧」它是同时的。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觉而不迷,觉就是思慧,不迷就是修慧,是这么一回事情。「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就是思慧,「不迷、不邪、不染」那就是修慧,所以它是同时的。千万不能把这个名词误会了;误会了,那你就糟蹋菩萨了。你今天在胡思乱想,以为你在行菩萨道,你比阿罗汉、辟支佛还高明,哪有这回事情?人家已经证得「三学」了,你以为你自己比他还高明,你已是「三慧」了,超过他了。殊不知,倒过头来已经堕落到三途去了。这个一定要清楚,要明了。

  我们修行的次第,一定是先断烦恼,后学法门。我在许多地方劝勉同修,我们今天断烦恼第一,要发大愿度众生,你的慈悲心就显示出来了。你既然愿意度众生,你怎么会害众生?你怎么会杀害众生?当然不会,那只是大慈大悲真正实现、真正落实在生活上。再进一步,再提升一步,我们真正修行,修养品德,修养学问,成就道业,我们才真有能力、真有智慧帮助这一些苦难的众生。

  至於「法门无量誓愿学」,我觉得不必在这一生;这一生烦恼习气太重了,断烦恼也就够用了,也很不容易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留著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办。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人人都是无量寿,有的是时间。所以在西方世界学无量法门,阿弥陀佛是老师,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是同学,有好老师,有好同学,又有好环境,又是寿命长久,再多的法门都可以在一生完成,何必著急现在修?现在学多了是打闲岔,功夫不能专一,连往生都靠不住。我们聪明人,这一生决定求往生,学法门留著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四弘誓愿」前面两句,我们这一生做到,后面两句,留著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完成,这个次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会错。所以到西方世界「学法门」、「成佛道」,那么在修学过程当中,我们就坚定,就确定了,决定不改。这个样子,我们自己的这一生修学确实可以一帆风顺,达到圆圆满满。我们自己的理想,我们自己的愿望,都能够达到。至於眼前的生活,在修持上如何能够配合,使我们现在生活就能够达到幸福美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现在我们修行不能「离苦得乐」,将来到西方世界离苦得乐,我们必定怀疑。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明了,一定要知道如何来修学,如何使自己生活快快乐乐、欢欢喜喜。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这是我们眼前修行的利益。眼前所得到的受用,佛法讲花报;西方极乐世界是果报。花开得好,果才结得好;花开不好,果就靠不住了,这个很要紧。今天时间到了,明天我们再研究,谈谈怎样把现在的花开好,将来果报就殊胜了。